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建设海上象山(5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2:05: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建设海上象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建设海上象山》。

第一篇: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建设海上象山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全面建设“海上象山”

发布时间:2011-11-

5信息来源:

近年来,世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大大高于整体经济增长水平,已成为世界经济主要增长点之一。省委、省政府也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这为象山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

1.海洋是融入世界经济的大通道

海洋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经济交流的主通道。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面走向国际市场,海洋的通道功能进一步增强。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近90%的进出口货运量将由海运承担,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口地区港口群的吞吐量,将超过全国海运量的三分之二。象山可以充分利用海洋通道,为构建经贸主枢纽发挥积极作用。

2.海洋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新舞台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当今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正日益成为承接国际制造业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重要区域。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无疑是今后象山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海洋是长三角经济圈陆域和海域两个扇面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象山在服务于长三角经济圈整体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优势,是构成长三角经济圈海域扇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山完全可以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全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现代渔业、水产品加工出口、滨海旅游和临港型产业四大基地。

3.海洋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新动力

象山经济要实现新一轮的扩张,必须提升综合竞争力,其核心是提高素质、强化特色。一方面,要着力提高现有产业层次,加快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另一方面,要强化海洋特色,开拓新领域,寻求新突破。海洋产业特别是许多新兴产业,如海洋旅游、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医药等,能够很好地切合绿色消费、清洁生产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趋势。象山可将这些海洋产业培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新的竞争力、新的区域特色优势。

4.海洋是可持续发展的新保障

象山地处象山半岛,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56亩,是全国的1/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资源和环境已面临严峻压力。而从海洋来说,象山是个资源和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4.56倍,滩涂面积29万亩,海岸线接近全省的1/8,港口航道资源也较为丰富。加快海洋开发,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陆域经济面临的压力,而且可以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二、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1.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象山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2002年,象山国内生产总值实现92亿元,财政收入8.2亿元,人均GDP173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99元,农渔民人均收入5715元。列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第71位。海洋经济增加值达23亿元,占GDP的25%。

2.独特的海洋资源优势,为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条件

象山县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海岸线占全省的1/8,-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占1/8,滩涂资源占1/14,拥有深水良港——象山港和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的石浦港、浙江省六大海湾之一的三门湾,有各类旅游景观300余处,是华东地区具备“滩、岛、海、山、景、特”资源优势的最佳地区之一。

3.较强的海洋特色产业群,为象山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拥有全国最大的群众性海洋捕捞船队,全省最大的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基地,水产品产量列全国第五位。拥有全国农产品加工特色园区——水产品加工园区,水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4亿元。海洋旅游、海鲜餐饮近几年发展迅速,在华东地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中国开渔节连续六届成功举办,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4.日益改善的基础设施,为象山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

近三年来,对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多亿元,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尤其是高标准海塘的建成、铜瓦门大桥的完工和三门口大桥的启动大大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今后随着象山港大桥、浙江沿海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象山区域环境,使象山直接融入大都市,为加快象山县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

根据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象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全面建设“海上象山”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

——确立海洋经济在县域的经济形态地位。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发展象山经济、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把利用发挥海洋优势作为提升和加快全县产业发展的推动器。2007年全县海洋经济总收入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25%,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20%,占GDP比重达到30%。

——确立海洋经济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海洋综合开发上的先行地位。实现从渔业大县向海洋经济强县的跨越,使象山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全国海洋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海洋一、二、三产业比重优化为40∶35∶25,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科技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确立建设“海上城市”的发展理念。立足6525平方公里的区域,构建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打造美丽富饶的“海上花园”。2007年,海陆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海洋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改善,海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使象山成为最宜人居住的城市之一。

根据上述目标,今后一个时期象山县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大力实施海洋开发战略,以规划为龙头,以海洋文化为灵魂,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港口城市和中心海岛为依托,发展五大产业,实施四大联动,建设两大经济区,努力推进工业园区化、渔业现代化、旅游特色化、港口开发规模化,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全面建设“海上象山”,把海洋经济培育成为象山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象山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一)开发五大优势资源,发展五大优势产业

大力开发和利用港、渔、景、岛、涂五大优势资源,积极培育和发展海洋旅游、海洋工业、海洋渔业、港口海运业和海鲜餐饮业,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五大产业大发展大提高,形成县域海洋产业的综合优势。

——海洋旅游业。以发展海洋生态和休闲度假旅游为方向,以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营造特色,加快三区(松兰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环石浦港渔文化旅游区、大塘港生态观光旅游区)、六大重点产品建设,逐步形成以名牌景区为核心、以旅游热线为网络、以优美环境为烘托的海洋旅游新格局,打响“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品牌,把象山海岸真正打造成“游海水、观海景、食海鲜、住海滨”的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基地,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县域主导产业,创建全国旅游大县。到2007年,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2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

——海洋工业。以象山产业区和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引导海洋工业向园区集中。重点突破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保健食品、化妆品、海洋生物化工、海洋生物工程材料、海洋环保技术及设备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水产品加工业,实现从捕捞产品加工为主向养殖产品加工拓展,从粗加工半成品为主向精深加工、最终产品拓展。充分利用和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能源、钢铁、修造船等临港型工业。通过努力把象山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海洋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到2007年,海洋工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

——海洋渔业。以推进渔区经济综合发展为重点,继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产业纵深化和产业“宽带化”相结合,全面推进海洋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按照主攻养殖、调整捕捞、发展远洋、深化加工和流通,鼓励转产转业的思路,延长深化渔业产业链,实现渔业发展四大转变,即由资源型渔业向设施生态型渔业转变、速度型渔业向效益型渔业转变、劳动密集型渔业向科技型渔业转变、生产型渔业向服务型渔业转变,努力把象山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现代渔业基地。到2007年水产品总量达到70万吨,水产品总产值达到40亿元。

——港口开发建设。象山港要以拟建的象山港大桥、规划中的浙江沿海高速公路以及浙江沿海电厂和象山产业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开发建设。石浦港要充分发挥全国二类对外开放口岸、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作用,加大水产品等外贸产品出口运输,成为全国渔业大港和较大商业港。大力提升港口档次,使石浦港成为全国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使象山港成为宁波北仑港的重要配套港;融入长三角港口群,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提高海上运输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海上运输。加强规范无人岛的开发和保护。

——海鲜餐饮业。以建设大型海鲜餐饮美食城为重点,积极引进国内外档次较高的餐饮集团,培养造就一批业务精、思路活、服务优的餐饮业队伍,以沪、杭、甬等地象山海鲜坊为龙头,加大内外促销力度,打响象山海鲜餐饮品牌,做大做强海鲜餐饮业,把象山海鲜餐饮业培育成为长三角特色餐饮的典范。到2007年,县内海鲜餐饮业营业额达到25亿元,增加值达到5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10%。

(二)实施“四大联动”,促成海陆一体

海陆经济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海洋经济发展的加快又将大大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同时陆域经济只有借助海洋优势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也必将促进海洋开发的深入。海陆一体,“四大联动”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联动布局发展海洋产业为核心,以联动发展沿海城市连绵带为依托,以联动发展各类园区为抓手,以联动建设基础设施为支撑,形成大产业、大城市、大园区联动的发展模式,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1.联动布局发展海洋产业

一是做大做强渔业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深入推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水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改进捕捞作业方式,缩短滞洋时间,做好保鲜文章;提高精养水平,加快发展生态型、工厂化养殖。加强中国水产城建设,提高水产品销售水平和货源组织能力。二是以海洋旅游为先导,在加快旅游景区开发的同时,加快海陆交通运输、海鲜餐饮、宾馆服务、商贸等滨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这些产业的联动发展。三是充分利用和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加快港口开发,发展海洋运输业,在加快临港型产业发展的同时,布局发展针织服装、汽车(配件)等外向型产业和加工产业,实现海陆产业的联动发展。四是发展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效益显著、市场容量大、技术容量高的核心企业,一批高质量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高、精、专”小巨人企业,通过集聚、提升,实现大中小企业的联动发展。

2.联动发展沿海城市连绵带

把加快海洋经济发展与推进沿海地带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联动发展沿海城市连绵带。合理布局海洋产业,促进协调发展,为沿海地带推进城市化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从形成关联度更大、布局分工更加合理、整体竞争优势更强的海洋产业带发展要求出发,突破现有的城镇区划限制,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规划建设与产业带相配套的沿海城市连绵带。抓住城市化推进的历史机遇,加快沿象山港经济区和环石浦港经济区城市化进程,形成象山北部工业港口城区和南部渔港旅游城区,创造最佳发展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托。

3.联动发展各类园区

从沿海地带各类园区发展的现状出发,进行整合提升,集中精力抓好两大工业园区、三大旅游区和四大养殖区建设。象山产业区在加快提升针织服装、汽车(配件)、农副产品加工的同时,加快电力、船舶制造、钢铁等临港型产业的发展。依托石浦水产品和定塘果蔬、晓塘畜禽的特色优势,整合园区,建设成为全国特色食品加工基地。松兰山旅游度假区依托松兰山海、滩及周边岛礁,重点发展旅游度假;石浦渔文化旅游区深入挖掘渔文化,重点建设石浦渔港、中国渔村项目,联动建设红岩、花岙、风门口等景区,规划开发檀头山、南韭山、渔山等岛景;大塘港生态旅游观光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建设知青度假村和新桥影视城。象山港海域名贵海产品养殖区,重点发展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石斑鱼、大黄鱼等海珍品;大目涂围塘和紫菜养殖区重点发展围塘养殖对虾、海水鱼、梭子蟹、条斑紫菜等创汇品种;三门湾海水综合养殖区重点发展鱼、虾、贝、藻综合养殖;渔山海域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区重点发展大黄鱼等名贵海产品。

4.联动建设基础设施

要从增强共享性和网络化效应出发,加快对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网络,完善沿海地带内部网络建设。对接长三角网络的重点是:积极争取尽早启动浙江沿海高速公路,早日上马象山港大桥,使象山进入宁波半小时交通圈和上海3小时交通圈;加快象山港和石浦港的开发,加大港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尽快完善港区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使象山港和石浦港融入长三角港口群;建设浙江沿海电厂,健全高压电网。完善沿海地带内部网络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建成沿海南线象山段,建设象山港沿海公路,完善环石浦港陆岛交通工程,建成三门口大桥,尽早实施东门大桥、下湾门大桥,促成海陆一体,改善沿海地带发展环境;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结合沿海城市连绵带建设规划,全面完成沿海地带高标准海塘建设;针对水资源短缺状况,加快“内建外引”步伐,建立水事业长效发展机制,加快上张水库、军民塘水库取水工程和石浦引水工程建设,规划兴建一批小型水库,动建白溪引水象山供水工程。

(三)建设两大经济区,营造发展高地

沿象山港区域和环石浦港区域是海洋资源优势的主要集聚区且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整合沿象山港区域和环石浦港区域的产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沿象山港经济区和环石浦港经济区,形成海洋产业两大集聚区,提升海洋产业,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1.沿象山港经济区建设

沿象山港经济区包括西周、贤庠、涂茨、黄避岙、爵溪等五个乡镇、街道。港口资源优势明显,拥有象山港岸线条件最好的南、西两大港区,南港区岸线长19.2公里,其中10米以上深水岸线8.7公里,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3000-5000吨级泊位35个;西港区岸线长12公里,拥有10米以上深水岸线6公里,可建万吨级泊位5个,3000-5000吨级泊位19个。对外交通便利,陆上同三线象山连接线经过该区,海上可通过西泽轮渡到宁波,今后随着象山港大桥、浙江沿海高速公路及甬温铁路支线建设,该区域将成为交通枢纽地带。产业基础较好,规划面积达84平方公里的象山产业区已列入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规划,汽车(配件)、针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浙江大唐乌沙厂电厂也落户该区域。城市化推进较快,西周镇是县中心镇,爵溪街道是中心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沿象山港经济区的发展要以环杭州湾产业带象山产业区建设为契机,紧紧依托象山港港口资源优势和拟建的象山港大桥建设效应,立足于系统整合,致力于量的扩张,着眼于质的提升,构筑大交通、发展大产业、推进大配套、强化大载体,不断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力争通过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基本建成以临港型工业为主导的一体化、国际化、差异化、集约化的海洋综合产业区。到2007年,全区完成产值200亿元,形成象山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和新兴工业城,成为象山北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2.环石浦港经济区建设

环石浦港区域包括石浦、鹤浦、高塘岛、定塘、晓塘、新桥等六个乡镇。该区域港口特色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集中了大部分的旅游资源,拥有半边山—皇城、石浦渔港、花岙、檀头山、渔山、南田等六大景区和大塘港生态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海上交通便利,石浦港是对外主要交通港口,沿海南线贯穿石浦全境,环石浦港陆岛交通工程蜊门港大桥、铜瓦门大桥已建成,三门口大桥正在建设。产业特色明显,渔产业比较发达,该区域几乎集中了县域全部的海洋捕捞产量和大部分养殖产量,拥有规划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和华东地区水产品交易量最大的中国水产城;旅游业发展较快且优势已初步显现,中国渔村、石浦渔港、花岙等景区开发已粗具规模;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具有相当规模,晓塘畜禽和定塘果蔬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该区域中心石浦镇是我县中心镇,建城区面积达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万人,流动人口3万人,城市化水平达60%。

环石浦港经济区的发展要紧紧依托港口和旅游资源优势,以港湾为轴线,以港口为依托,以旅游为载体,大力实施“渔、港、景”联动开发,推进“城区西扩、旅游北进、沿港开发、跨港发展”,深化发展现代渔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业,积极培育发展临港型产业,努力实现从渔业大区向海洋经济强区的跨越,通过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形成特色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渔港旅游经济区。到2007年全区实现GDP60亿元,形成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海洋旅游区和技术领先、结构合理、活力较强的现代渔业区,成为象山南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四、强化保障,形成发展动力

1.发挥规划龙头作用

一是从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战略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充分考虑象山港大桥、浙江沿海高速公路、浙江沿海电厂、象山产业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编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港口开发利用规划,修编完善海洋功能区规划。二是完善旅游、海洋工业、渔业、海鲜餐饮业等海洋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象山港经济区和石浦港经济区发展规划,完善象山港工业区、水产品加工园区及三大旅游区和四大养殖区发展规划及相关控制性详规。三是调整完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实现“三规合一”,充分体现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并做好交通、水利、电力等相应规划的调整,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2.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成立象山县海洋开发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一协调管理海洋开发建设,解决条块分割与多头管理问题;建立沿象山港经济区管委会和环石浦港经济区管委会,专抓本区域海洋开发建设,解决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的矛盾。二是创新发展机制。在经济区范围内以利益协调为重点,制订统一的财政、税收、土地利用等相关政策,采用“经济飞地”等形式整合园区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三是创新开发建设机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政府的引导下,谁投资、谁受益,充分利用民间和社会的力量,共同搞好海洋开发建设。四是创新服务体制。下放管理和审批权限,使经济开发区具有县级管理职能,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代理制、告知制、委托制,千方百计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建立更优的招商队伍,完善县、部门、乡镇招商机构体系,培育一批“懂外语、懂专业、懂法律、懂公关”的人才充实到招商第一线,为提高招商引资竞争力打下扎实基础。二是搭建更高的招商平台。提升园区发展档次,力争使象山产业区成为宁波经济开发区的南区,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成为全国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以经济区为主要载体,强化园区招商,以产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为主力军,强化企业招商,以民引外,使象山海洋经济带成为集聚外资、民资的重要平台。三是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招商项目。强化传统优势产业(水产品加工、针织服装)招商,做足产业链;强化资源和发展优势,加强旅游项目招商;加快港口开发,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加强临港型产业项目招商。四是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目标,强化配套服务和创新机制,把行政推动优势转化为综合环境优势,努力降低外商投资的综合运营成本。

4.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一是大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建立技术先进的海水育苗、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三大技术中心,形成技术优势。二是加大对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装备水平,尤其是大力引进国内外海洋科技成果,争取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有关科技成果的推广基地。三是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采取联合办学等模式在高教成职教园区建立水产院校,形成中高等教育体系,重点培养县域急需的海洋管理、海水养殖以及水产品加工技术人才等;创造引才、用才、留才机制,通过有吸引力的政策和环境,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以多种形式参与县域海洋开发。

5.搭建海洋经济发展平台

高质量举办中国开渔节,使之更加贴近文化、贴近产业、贴近群众,为海洋经济发展搭建更高的平台。深入挖掘海洋文化,使中国开渔节成为弘扬海洋文化的大节,在推动海洋旅游发展的同时,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提升经贸活动,使中国开渔节成为海洋经贸大节,成为展示海洋经济、交流海洋科技成果、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优化环境,扩大影响,使中国开渔节成为展示象山城市形象和发展环境的大节,成为对外交往的一张精美名片,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6.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着眼于把象山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滨海旅游城市,加强海洋、沿海地带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水系、山体、森林、海域、岛屿、岩礁、滩涂等进行整体规划,实施“碧海工程”建设。培育发展生态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抓好经济区、工业园区、港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清洁生产,发展滨海环保产业。抓紧编制人居及生态建设规划,立足资源永续利用,优化人口、产业和城镇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依法调整土地规划,盘活土地存量。加大大塘港区域土地整理开发,实施大目涂二期围涂工程,增加土地有效利用面积。加强对投资密度、产出密度的管理,切实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宁波市象山县政府:周江勇 朱安伟 吴松林

第二篇:加快海洋力量建设

加快海洋力量建设,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摘要:历史上最早跨出国门走向海洋既而称霸世界的不是古老的中国、印度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而是欧洲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样的小国。他们凭借着强大的“海上舰队”、“无敌舰队”和“海上马车夫”在海上角逐称霸、巧取豪夺,肆无忌惮地扩张殖民地,最终都成就了不可一世的海洋经济大国,所有的那几个世纪世界的命运都几乎掌握在了它们的手中。近现代历史已向我们表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安全与发展离不开海洋。然而当前,我国的海洋权益正在受到严重的侵害,海上形势十分严峻,大力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已成为我们目前面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海洋;海洋力量;海洋权益

历史见证了发展海洋力量对于海洋权益维护的重要性

占据了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人类诞生的摇篮,同时也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很早就是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重要领域。自新航路开辟后,海洋便成为了连接各大洲,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自那以后,海洋推动着整个世界迈向一个个新台阶。

纵观近代世界历史,世界上先后出现的几个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和日本,无不是靠发展本国的海洋实力而崛起的。在这些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19世纪末以前的美国由于受传统“孤立主义”的制约,忙于处理国内事物而缺乏追求海外利益的战略眼光。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马汉的海权论应运而生了,他竭力劝说美国政府和民众放弃闭关自守的孤立主义传统,推行强势外交,向海外寻求广阔的贸易市场,加入世界霸权竞争的行列。在海权论的指引下美国政府把发展海军当做要务,海军军费急剧上升。这些做法使在19世纪90年代前世界排名尚在12名之后的美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坐上了世界海军霸主的宝座,并一直保持至今。

应该说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正是得益于其海军力量的强大。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都说明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强大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各国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围绕着对海洋权益的争夺。

我国海洋权益的基本构成及政府战略政策的提出

《联合国海洋公约法》赋予沿海国对其管辖海域相应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以及对毗连区实施管制的权利。在其赋予的权利中明确规定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总长18000公里的海岸线,6500多个沿海岛屿。如此广阔的海域是我国国家根本利益的所在,与发展利益和生存利益紧密相关。如何在最大程度上运用好这笔大自然地宝贵财富决定着我们国家的荣辱兴衰。

早在2005年12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发表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他把充分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和有利得国际环境,通过和平发展实现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作出我国“和平发展”的主旨。

“和平发展”把发展利益放在优先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国家的安全利益。海洋权益的维护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国家安全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尽最大程度维护好我国的海洋权益已成为摆在政府领导人面前的一个难题。我国海洋权益维护面临的主要威胁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世界各主要沿海国家为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海上利益纷纷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政策,并把它作为本国未来发展的立足点。围绕对海洋权益的争夺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已出现,只是随着后来人们对海洋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入才导致各国间为争夺海上利益的活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现代海上利益的争夺不仅仅只局限于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更多的是看重海洋对于国家战略安全起到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海洋权益上的争端主要集中在南海群岛、钓鱼岛群岛的主权维护和中日东海划界问题上。这些争端不得到解决,就会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潜在威胁。

近年来日本强调对钓鱼岛的主权,目的不仅在于钓鱼岛的局部利益,还着眼于更大的战略意义,企图在占领钓鱼岛后遏制我国对台湾地区的影响。在南海海域,256个岛礁中较大的50多个,越南控制了29个,菲律宾控制8个,马来西亚控制5个,中国台湾控制8个。从以上数据可见我国南海海域海权维护境遇是何等的窘迫。此外,在我国的周边沿海除了渤海没有划界问题,黄海、东海、南海都有划界争端,争议海域高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主张管辖海域300平方公里的52%。在这些争议地区中南海海域的划界更加复杂,涉及海域高达80万平方公里。

解决争议海域的归属问题,就目前来看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这需要通过争议各方加大协商力度。如果通过和平手段能有效地解决争端,那固然最好,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时刻准备着为捍卫海疆歼灭一切来犯之敌。

大力加快海洋力量发展,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必由之路

我国一直以来坚持在“和平发展”战略指导下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在对待有争议的东海和南海海域都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但这并没有起到缓和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的目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周边国家的嚣张气焰。

尽管在目前我国“和平发展”战略背景下,非战争形式已成为解决或者是暂时解决海洋权益的纠纷的主导力量和主要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双边或多边的协商和谈判。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确,外交始终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而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能解决争端最好的方法就是依靠使用武力。自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的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南海海域,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正加紧蚕食南海诸岛屿。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海上,要实现国家安全和维护海洋权益必须具备强大的海上战略威慑力量。目前为止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的主要力量是通过海监执法,这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限制对方侵犯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但随着我国海洋威胁的进一步的加剧,仅靠海监老维持海域的稳定已不现实,毕竟海监在武器装备和人员配备上都十分有限。因此,依靠海军维护海洋权益便成了我们的必然选择。

海军是最主要的海上军事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海军是实现海上安全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主体力量,大力加强海军建设,尤其要重点发展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使其能有效地维护我国所有管辖海域特别是南海海域的安全和权益。同时要加快海上力量的非战争运用,以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式扩大活动范围,拓展战略空间,加大防御纵深。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和平崛起”的战略背景下中国海军建设的目标将永远服务于中国以平等之地位独立于世界的要求,中国海军的建设仅限于自卫性威慑范围。这种自卫性威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效地保证中国的海上权益,保证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的合理主张得到相关方的认同和配合,保证对我国海域的有效管理和海域开发的绝对权力。

海洋权益作为我国主权的一部分事关我国的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一方面我们绝不容许任何国家和任何个人以任何形式做出侵犯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快打造蓝水海军的步伐,发展好我国的海洋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海洋事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姜秉国.试论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视野下的海洋权益维护[M].海洋出版社,2008 薛桂芳 胡增祥.海洋法的历史发展[M.海洋出版社,2009 曹文振.经济全球化时代海洋的战略地位[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杨涛 毛磊军.构建我国海洋安全战略的若干理论问题[M].海洋出版社,2008

第三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同志们:

我受上届党委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同志们予以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自中共加北乡上一届委员会换届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加北乡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抓好结构调整,突出特色、绿色,发展定单、效益农业,加快牧业生产步伐,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服务型政府,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奠定了基础。

一、前三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三年,是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三年,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三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上下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程,顺利完成了上一届委员会确定的主要工作目标,为全乡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869万元,较2003年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68元,比2003年的2855元增加413元,增长14.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86万元,同比增长5.85;农村居民住房砖瓦率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一是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向上争取扶贫资金37.2万元,发展肉牛养殖156头,建立村级畜牧综合服务站1个,修缮村屯路18公里,修缮新建桥涵20座。水利部门为农村投资800余万元,打凿人畜饮水机井46眼,有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1)改水改厕工程顺利实施。有500余户村民吃上了自来水,建造50个标准化厕所。(2)投入近10于万元,对全乡高低压线路进行改造,更换老化电线杆65根,老化电线近10公里,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安全。(3)对村屯路进行了改造。投资33.2万元,修沙石路13公里;投资12万元,为五一村新修了600多延长米的油漆路面,解决了五一村村民40年来行路难的问题。(4)投入资金近3万元对对村屯环境进行绿化美化。(5)投资7万多元对加北村部、幸福村部和五一村部分别进行了维修、打水泥地面,极大地改善了乡村的办公条件;投入5万余元,对乡政府办公室进行维修、粉刷;投入4.5万元,对通乡公路面两侧的民房进行样板房改造。(6)投入6万余元,更换加北村主道两侧的板杖子、幸福小学板杖子、五一小学板杖子共计3031.5延长米。扶正打齐板杖子近24公里,板杖子达到了整齐划一,整齐美观,(7)投入资金16万元,为幸福小学修建了1500平方米的操场。(8)乡政府院内东侧新建一套7万于元的健身路径。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乡镇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在广泛开展“树、比、促”、“五学、五帮、五比”活动基础上,深入开展“走田头、坐炕头、当带头”、“学比帮,奔小康”等主题实践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服务水平和村民的文明素质。我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荣获加区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一等奖。

——生态乡镇创建取得了新成就。利用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大幅度的调整了种植结构。增加了无公害绿色保护地面积及春夏菜种植面积,重点培植了幸福村无公害肉、蛋、禽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了“笨”字号特色养殖业。我乡被地委授予“地级生态乡镇”称号。

——平安乡镇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建立了加北乡信访工作网站,妥善处理了村民的来信来访问题。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安全、防火、防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乡被地委授予“平安乡镇”称号。

——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认真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两风”建设和第二、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等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尤其是认真履行工作程序,严把各个工作环节,扎实进行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实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多次在地区、加区举办的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第三批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代表加区接受中央巡视组的检查验收,并受到好评。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以争创“五好乡党委”、“五好村党支部”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的大局,贯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条主线,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大力加强全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来,建立了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委成员包村、农村无职务党员定岗定责等30余项制度,做到了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的正常化、经常化。三年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

到了跨越式发展,乡党委书记被省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乡党委被地委命名为五个好乡镇党委;一个村支部被区委评“五个好”村党支部,两个村支部被区委评为标准化党支部,15名党员被区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名村党支部书记被区委评为优秀党委工作者,1名村党支部书记被区委评为“三强式”村党组织书记。

——领导班子和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切实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五个注重”选拔推荐任用干部,得到了上级组织、干部职工和社会的认可。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坚持德才兼备,重政绩选干部的用人导向,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全乡的村级干部队伍的素质较上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年龄、文化等结构上较上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整体能力较上一届得到了增强。

——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断完善内部各项廉政制度,切实抓好乡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两公开工作,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加北乡被地委命名为“乡村务公开先进集体”,乡党委被区委评为党风廉正建设先进集体。

——以人为本,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乡党委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理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观,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全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一是坚持科教兴乡战略,认真抓好“普九”工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乡中心学校在统考中和综合评比中都保持了位居全区前列的好成绩。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切实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每年约组织150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城里和外地打工,促进了农民增收。三是有效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提高了人口素质。四是认真执行国家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小学“一费制”和农村独生子女的“两免一补”及农村计划生育部分奖励政策,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五是建立了以大病救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2004年我乡参合率为50.4;2005年参合率为64.4。2006年参合率为80。两年来,农村合作医疗发放补助资金20万余元,受益农民达156人次;民政给我乡困难群众大病救助补发资金近6万余元,受益农民达76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六是认真搞好民政低保、五保、优抚工作。自开展农村“两个”必保工作以来,累计救助贫困家庭1000余户,累计发放救助资金共计40余万元。得到救助人口1800余人。在农村助学方面区委、区政府采取农村初中就读到县集中办学的办法,对每位学生实施政府补助,每人每月补助50元,特困生每人每月补助150元,实施“阳光工程”救助贫困儿童,每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自愿救助一名特困学生,全乡共有7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共包袱贫困生7名,每年累计为贫困生资助2100元。几年来,政府对我乡农村教育仅此一项投入80余万元,受益学生达1100人次。目前全乡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认真搞好救济粮款发放兑付工作,确保了灾民和弱势群众的正常生活。

三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乡党政班子精诚团结,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大;安全生产、信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以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的工作中,全乡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达到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持续在5%以上。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为途径,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发挥城郊优势,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要重点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筑垒”工程

一是继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继续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艺术水平,使之具备较好的素质,制定基层领导干部及党员学习、教育计划,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是继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认真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使三个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配齐、配强基层党支部班子,增强村级支部的战斗力,达到乡党委“五个好”和村支部“五个好”的具体要求。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争先锋、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田头、坐炕头、当带头”主题实践活动,加大对乡、村党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和理论,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新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和荣辱观教育,努力开创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做到警钟长鸣。加强对党员、干部和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不贪不占,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实施“结构调整”工程

要以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主辅换位”、富余劳动力输出、冬贮和小作坊规模化经营、山产品采集等方面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农业方面。要进一步合理布局,加速结构调整的步伐,种植适应各村特点的时令蔬菜品种,瞄准城里人的“菜篮子”,做到需要什么种什么。依托丽雪淀粉厂,发展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继续搞好绿色马铃薯基地建设,保证绿色种植面积,在加北村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

二是畜牧业方面。实施“主辅换位”战略,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场资源,积极为畜牧养殖专业大户协调专项贷款和发展资金,使全乡的畜牧发展逐渐成规模。

三、实施“民心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为农民群众多做实事,做好事,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打造“民心工程”。

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按照走城市化道路,城乡一体化的原则规划新农村建设,坚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逐步实施,抓好省级试点村加北村、地级试点村幸福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把我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是加大农民工培训和维权工作。要借助加区城市建设、餐饮服务等行业不断发展的好形势,乡村两级要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有序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闲置人员得到妥善安置,从多个角度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开展对农民工的专项培训,为农民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使农民工能够掌握基本的“就业”技能和出去“再就业”的法律意识,懂得有效的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是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切实解决职工、农民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程序,坚持动态管理、属地化管理和公正、公开的原则,实现“两个必保”和“应保必保”。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解决更多困难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做好乡干部包扶和相关部门对接包扶的具体工作,使扶贫解困的求助工程不断延伸和扩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实施“文明工程”

我们要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三互”为载体,继续在村民之间开展互相学习、互相评比、互相帮助的活动,在做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要坚持提高人的素质,创造清新幽雅、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

一是要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达到“五化”,就是农村软硬环境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在全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提高村民素质工作。发挥公民文明学校的作用,由传统走向创新,采取灵活多样、适合农村便于农民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和引导,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以各小学为阵地,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三培养”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生产力、壮大农村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来进行,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五个好”为标准,进一步推行农村党建“三培养”活动,要把农民中率先勤劳致富的先进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勤劳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模范。用“三培养”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检验“三培养”活动成效。

三是要开展好各种创建活动。做到“五改”,即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改善农村环境、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移风易俗为重点,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活动,60的住户达到六星级以上标准。同时,在机关开展文明职工、文明科室的评比,在广大干部中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活动,通过评比,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继续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力争在地区文明乡镇评比中再创佳绩。树立一批农民中的优秀典型,大力宣传,以点带面,形成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是创建达标乡镇。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农村基层的工作,任务多,工作量大,新生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们要确保农村教育、计生、民政、医保及环保等五项工作都要达标。要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地各项农村改革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依法护农,堵住假劣农资流通渠道,严格禁止坑农、害农案件发生,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及时化解矛盾,重视信访工作,接待处理好农民来信来访,认真解决问题,确保农村大局稳定。

五、实施“施政工程”

一是依法行政,建设依法政府。按照建设阳光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能,接受监督。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和群众举报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

二是转变职能,建设服务政府。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三是转变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多熟悉情况,多研究工作,加强对业务工作的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着力解决业务不精,浅尝辄止,不在状态的问题,努力做到情况明,数字准,效率高,作风正。要善于领会上级精神,研究政策取向,把握工作导向,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大政策、资金和项目争取力度。工作要有争先意识,争创一流意识。

四是廉洁自律执政为民。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群众办好事和实事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党纪国法,做到清正廉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思想,以清新的政风和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同志们!我们这次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奔小康步伐的动员大会,是凝聚人心的大会,是鼓劲的大会。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省、地、区委的领导下,动员和带领全乡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把我们加北乡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四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志们: 我受上届党委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同志们予以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自中共加北乡上一届委员会换届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加北乡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抓好结构调整,突出特色、绿色,发展定单、效益农业,加快牧业生产步伐,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服务型政府,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奠定了基础。

一、前三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三年,是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三年,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三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乡上下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程,顺利完成了上一届委员会确定的主要工作目标,为全乡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3869万元,较2003年增长2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68元,比2003年的2855元增加413元,增长14.5;乡镇企业总产值达586万元,同比增长5.85;农村居民住房砖瓦率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乡镇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在广泛开展“树、比、促”、“五学、五帮、五比”活动基础上,深入开展“走田头、坐炕头、当带头”、“学比帮,奔小康”等主题实践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服务水平和村民的文明素质。我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环境优美乡镇”称号,荣获加区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一等奖。——生态乡镇创建取得了新成就。利用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大幅度的调整了种植结构。增加了无公害绿色保护地面积及春夏菜种植面积,重点培植了幸福村无公害肉、蛋、禽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了“笨”字号特色养殖业。我乡被地委授予“地级生态乡镇”称号。——平安乡镇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建立了加北乡信访工作网站,妥善处理了村民的来信来访问题。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安全、防火、防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乡被地委授予“平安乡镇”称号。——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认真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两风”建设和第二、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等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尤其是认真履行工作程序,严把各个工作环节,扎实进行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实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多次在地区、加区举办的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第三批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代表加区接受中央巡视组的检查验收,并受到好评。——领导班子和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切实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五个注重”选拔推荐任用干部,得到了上级组织、干部职工和社会的认可。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坚持德才兼备,重政绩选干部的用人导向,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全乡的村级干部队伍的素质较上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年龄、文化等结构上较上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整体能力较上一届得到了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断完善内部各项廉政制度,切实抓好乡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两公开工作,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加北乡被地委命名为“乡村务公开先进集体”,乡党委被区委评为党风廉正建设先进集体。三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乡党政班子精诚团结,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大;安全生产、信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以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今后五年的工作中,全乡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达到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持续在5%以上。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为途径,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发挥城郊优势,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要重点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筑垒”工程一是继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继续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艺术水平,使之具备较好的素质,制定基层领导干部及党员学习、教育计划,加强对基层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继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认真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使三个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加强。配齐、配强基层党支部班子,增强村级支部的战斗力,达到乡党委“五个好”和村支部“五个好”的具体要求。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争先锋、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田头、坐炕头、当带头”主题实践活动,加大对乡、村党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和理论,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对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新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和荣辱观教育,努力开创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做到警钟长鸣。加强对党员、干部和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不贪不占,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实施“结构调整”工程要以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主辅换位”、富余劳动力输出、冬贮和小作坊规模化经营、山产品采集等方面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农业方面。要进一步合理布局,加速结构调整的步伐,种植适应各村特点的时令蔬菜品种,瞄准城里人的“菜篮子”,做到需要什么种什么。依托丽雪淀粉厂,发展种薯和商品薯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继续搞好绿色马铃薯基地建设,保证绿色种植面积,在加北村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二是畜牧业方面。实施“主辅换位”战略,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充分利用现有的草场资源,积极为畜牧养殖专业大户协调专项贷款和发展资金,使全乡的畜牧发展逐渐成规模。

三、实施“民心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为农民群众多做实事,做好事,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打造“民心工程”。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按照走城市化道路,城乡一体化的原则规划新农村建设,坚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逐步实施,抓好省级试点村加北村、地级试点村幸福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把我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加大农民工培训和维权工作。要借助加区城市建设、餐饮服务等行业不断发展的好形势,乡村两级要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有序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闲置人员得到妥善安置,从多个角度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开展对农民工的专项培训,为农民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使农民工能够掌握基本的“就业”技能和出去“再就业”的法律意识,懂得有效的维护自身的利益。三是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切实解决职工、农民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程序,坚持动态管理、属地化管理和公正、公开的原则,实现“两个必保”和“应保必保”。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解决更多困难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做好乡干部包扶和相关部门对接包扶的具体工作,使扶贫解困的求助工程不断延伸和扩大,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四、实施“文明工程”我们要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以“三互”为载体,继续在村民之间开展互相学习、互相评比、互相帮助的活动,在做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要坚持提高人的素质,创造清新幽雅、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一是要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达到“五化”,就是农村软硬环境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优化。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在全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提高村民素质工作。发挥公民文明学校的作用,由传统走向创新,采取灵活多样、适合农村便于农民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和引导,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以各小学为阵地,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二是深入开展“三培养”活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生产力、壮大农村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来进行,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五个好”为标准,进一步推行农村党建“三培养”活动,要把农民中率先勤劳致富的先进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勤劳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组干部;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模范。用“三培养”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检验“三培养”活动成效。三是要开展好各种创建活动。做到“五改”,即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改善农村环境、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移风易俗为重点,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评比活动,60的住户达到六星级以上标准。同时,在机关开展文明职工、文明科室的评比,在广大干部中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学习活动,通过评比,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继续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力争在地区文明乡镇评比中再创佳绩。树立一批农民中的优秀典型,大力宣传,以点带面,形成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四是创建达标乡镇。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农村基层的工作,任务多,工作量大,新生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们要确保农村教育、计生、民政、医保及环保等五项工作都要达标。要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地各项农村改革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依法护农,堵住假劣农资流通渠道,严格禁止坑农、害农案件发生,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及时化解矛盾,重视信访工作,接待处理好农民来信来访,认真解决问题,确保农村大局稳定。

五、实施“施政工程”一是依法行政,建设依法政府。按照建设阳光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职能,接受监督。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和群众举报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努力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二是转变职能,建设服务政府。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三是转变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多熟悉情况,多研究工作,加强对业务工作的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着力解决业务不精,浅尝辄止,不在状态的问题,努力做到情况明,数字准,效率高,作风正。要善于领会上级精神,研究政策取向,把握工作导向,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大政策、资金和项目争取力度。工作要有争先意识,争创一流意识。四是廉洁自律执政为民。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群众办好事和实事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党纪国法,做到清正廉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思想,以清新的政风和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同志们!我们这次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奔小康步伐的动员大会,是凝聚人心的大会,是鼓劲的大会。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在省、地、区委的领导下,动员和带领全乡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把我们加北乡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编辑:admin 时间:2010-12-30 12:30:00

日前,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贺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研讨会在贺州市举行,来自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和贺州市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我区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循环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灾难性天气频繁发生,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十分必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树立绿色低碳经济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因此,走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突出位置。

与会专家学者为贺州工业化发展模式“把脉”。大家认为,在探索工业化发展道路实践中,贺州把目光盯住了循环经济,这一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只有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创新发展模式,贺州市的发展才会有更好的出路,才不会陷入一些地区所走的高能耗、高污染工业发展模式。

专家认为,贺州市建市时间不长,发展起步较晚,底子比较薄弱。立足市情和资源优势,作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贺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决策部署,着力在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先行先试,朝着把贺州建设成为广西新兴工业城市、桂粤湘区域性交通枢纽、华南生态旅游名城、全国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的目标努力,探索一条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之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开局,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急待解决的新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进行必要的科学论证,对于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很有必要。

对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专家们结合贺州市的实际,提出应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题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关闭或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或项目。三是加强高耗能、高耗水项目管理。严格限制新建或续建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企业进行督查,鼓励废水循环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四是切实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水排放。五是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节能减排。六是实施优惠政策,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此外,还要构建节约型区域经济体系,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原则,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作者:李福德

来源:《广西日报》

下载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建设海上象山(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全面建设海上象山(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李志刚 2008年07月13日14:14来源:《广西日报》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志刚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近年来,我区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浙江持续快速增长Microsoft Word 文档

    范文(策论型)一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浙江持续快速增长蔚蓝的大海是个巨大宝藏,有着无限开发潜力。古今中外,人类进行了不懈探索。浙江省濒临东海,发展海洋经济有着独特优越条件。......

    加快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

    加快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舟山日报》 作者:姚碧波 张奔 王立伟 曹玲 要建设富强、文明、秀美、和谐的新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至关重要。围绕加......

    第五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第五章 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导向,优化服务业结构,完善服务业布局,创新服务业体制机制,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

    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

    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摘要: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青岛的最大优势,也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青岛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我市将积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

    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一、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及其对广东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广东省全省大陆海岸线长达 336 8公里 ,占全国 1/6 ,居全国第一位 ;沿岸 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

    发展海洋经济可借鉴日本

    发展海洋经济可借鉴日本 郁志荣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不少专家学者热情高涨,为加快实现目标献计献策。而成为海洋强国必须发展海洋经济,如何做到这一点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