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新)

时间:2019-05-14 02:1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坪县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坪县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新)》。

第一篇:兰坪县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新)

第一章 兰坪县“十五”水利发展与改革现状

第一节 县情概况

一、自然概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的横断山脉纵谷区中部,地理座标为东经98°58′23″~99°38′34″,北纬26°6′39″~27°4′52″,属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保护区腹心地带。山脉呈南北走向,西部为碧罗雪山,中部为玉坪山,东部为盐路山和拉巴山。澜沧江由北向南纵贯兰坪县西部碧罗雪山与玉坪山之间;通甸河由南向北折西穿玉坪山与拉巴山之间,而沘江河由北向南穿过玉坪山与盐路山间,将全县切割为一谷二坝。东靠大羊场、老君山、雪帮山与丽江、剑川两县相连;西以碧罗雪山山脊与泸水、福贡接壤;北接维西县;南临云龙县。全县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7公里,土地总面积4386.46平方公里,辖四乡四镇:金顶镇、通甸镇、啦井镇、营盘镇、兔峨乡、石登乡、中排乡、河西乡,县城距省会昆明598公里,州府六库207公里。

兰坪县最低海拔(兔峨果力瓦窑村小河口)为1360米,最高海拔(中排老窝山峰)为4435米,相对高差3075米,使

兰坪县形成亚热带山地高原立体气候,总的特点是:冬春干冷,沿江河谷干热;春季回暖快、干燥,多大风、雨量少,易干旱;夏季山区湿温,沿江河谷干热;秋季降温较快,雨量适中,秋末雨量聚减;冬季干燥,气温较低。多年平均气温13.7℃(河谷16.2℃),7月为最高气温,平均气温达25.5℃,极端最高气温为31.7℃;1月为最低气温,平均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2℃,气温年差14.5℃。无霜期190天,平均日照2008.7小时(河谷为1704.5小时),年均有效光时897.3小时,有效光时比45%,光热能幅射年均125.14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008毫米(河谷地区为620.1毫米),但近几年雨量呈下降趋势,极端降水最大雨量为1223.5毫米(1979年),5月下旬进入雨季,10月中旬结束,年平均降雨158天,月降雨以8月最高,为208.9毫米,10月份最少,为81.8毫米。年平均风速为1.3米/秒,最大风速16米/秒。

二、国民经济现状

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97402人,其中农业人口有171098人,人口密度45人/km。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8452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5550万元,第二产业为49372万元,第三产业为1960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发展速度为15.6%,人均生产总值为4195元。全县完成财政收入20228万元,上划中央、省税种1171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为8518万元,农民人年均可支配净收入为1319元,农业总产值为13499万元,粮食总产量73396吨。

2005年底全县大牲畜存栏96956头,生猪存栏169834头,山绵羊存栏192319只,畜牧业经济收入6117万元,人均占有

2肉奶蛋量为51.36公斤。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兰坪县境内的河流均属澜沧江水系,澜沧江由北向南纵贯境内13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909m/s,平均坡降0.17%,境内落差221m,流经中排、石登、营盘、兔峨四乡镇,境内通甸河、沘江河等27条主要河流呈羽字壮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总长度458.86公里,流域面积为357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30亿立方米,其中:啦井6.415亿立方米,金顶4.67亿立方米,通甸5.933亿立方米,河西6.081亿立方米,中排9.382亿立方米,石登6.331亿立方米,营盘5.624亿立方米,兔峨3.86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08.1毫米,过境水量为275亿立方米,境内产水为25.6亿立方米,径流总量占全省径流总量的14%,人均占有水量为17500m。降水、径流和人均占有水量都高于全省人均5128m,远远超过全国人均2600m。水能资源优势明显,但水能利用率较底,据2004年供水量调查,总利用水量8966万立方米,其中蓄水65万立方米,引水工程8901万立方米。建成小

(二)型水库一座,坝塘23座,水窖65个,引水渠648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0.02%,低于全省6%,远低于全国18%的平均水平。

333

四、水利基础设施现状

全县现有小型、微型水利工程648件,其中骨干引水渠107件,有效灌溉面积从解放初期2.5万亩,增长到2005年末的11.87万亩;截止2005年末,我局共修建人畜饮水工程596件,其中2000年前修建的有320件,2002年国债人饮解困项目182件,2003年国债人饮解困项目70件,2005年特有

少数民族项目24件,共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人口10.154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11.04km²,建成防洪堤6.5公里,保护耕地4.815万亩,直接受益人口6.8万人;建成小水电站14座,总装机容量为31845kw。但是,“十五”期间,也是洪、旱、雪灾害交替的一个时期,五年间共发生较大的洪灾250多次,旱灾5次,特大雪灾1次,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也充分体现我县水利基础设施的薄弱。

第二节 “十五”水利建设的成就

一、水利建设成就

1、丰坪水库于2001年末破土动工建设,其库容为3230万m,总投资1.62亿元,是兰坪乃至怒江州最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开工至今完成工程投资8300万元,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在2006年底完成大坝的建设,它的建成标志着怒江州结束没有中型水利工程的历史,是我县我州水源建设工程的一个历史性飞跃。

2、完成了黄梅水库引水渠道除险防渗工程,投资12万元,使水库有了稳定的蓄水水源,库容达到50万m,保障了水库灌区的正常用水。

3、完成了白羊水塘防渗修善工程,使水塘正常蓄水达7000m,总投资26万元。

4、完成“十 五”最大的中排乡信昌坪水沟,总长14.8公里,设计引水流量为1m³/s,总投资380万元,受益灌溉面积4725亩。

3335、建成石登庄石引水渠工程,总长7km,投资60万元,受益灌溉面积1500亩。

6、“十五”期间建成小水窖65个,投资32.5万元,总储水量达到1300m。

7、完成年度水利岁修648件,保障了每年农业灌溉用水。

3二、人畜饮水建设项目

1、完成了两期国债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成水池1665个,架设各种管道764.73公里,解决了252个自然村,10750户,4.3万人,6.8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总投资为1468.04万元(其中国债资金804万元,省州配套267万元),是历史上农村人饮解困面最多,最广的一个时期。

2、完成了2005年特有少数民族及小农水项目,解决了24个自然村的饮水困难,受益人口4611人、大牲畜12454头(只),总投资15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96万元,省级投资30万元。

3、首次进行县城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振兴南路供排水工程,项目总投资260万元,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重大投资,该工程也是标志我县供排水工程建设的历史性飞跃。

三、节水灌溉建设项目

1、首次建设通甸节水农业增效示范工程,规模为750亩农田喷灌,工程投资150万元。项目工程每年亩增产粮食250.6kg,亩节约用水70m³,节水率为38%,粮食增产率38.76%,项目建成标志着兰坪农灌方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2、累计完成水渠防渗节水三面光工程建设36.29km,多方筹资共投入565万元,使渠道利用系数由0.3~0.6提高到

0.35~0.65,有效利用了水资源。

四、水土保持与水资源费征收的工作成就

1、完成金顶大福小流域治理面积7.79km²,总投资86万元,是兰坪历史以来第一个由上级扶持治理的流域治理项目。

2、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十五”期间“三费”征收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5年共征收完成450万元,是兰坪水务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兰坪水利历史的一个里程碑。

五、防洪保障体系建设成就

1、完成了沘江河河堤建设1000米(麦杆甸500米,投资280万元;箐门500米,投资173万元),保护耕地面积2.775万亩,直接受益人口达2.15万人。

2、编制《兰坪县防洪应急预案》报告一份,明确各有关单位、部门的责任,做到灾情发生后,有条不紊的开展生产自救,以及还编写了《兰坪县山地防洪规划报告》一份,列出了我县8乡镇易受山洪泥石流严重威胁警示区域31个,这也是兰坪历史上首次作出防洪预案的时期。

六、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情况

1、电网建设

(1)城网改造工程总投资900万元,建成地下电缆11.38km,使兰坪城镇电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黄木110kv变电站扩容1×20000KVA,总投资912万元。

(3)一期农网改造总投资1828.7万元,建成110kv线路244.3km,10kv线路242km,一户一表9014户,(4)二期农网改造总投资909.4万元,建成10 kv线路126.7km,400 kv、200 kv线路89.6km,一户一表9021户,使农村安全用电得到了保障。

(5)完成康华电锌变电站建设,总投资240万元,架设完黄木至康华电锌厂线路,总投资180万元。

(6)完成金鼎锌业公司变电站2×80000KVA及配套输电110KV线路,总投资2800万元。

2、电源建设

(1)丰甸河电站扩容630KW,总投资80万元。(2)河西电站扩容技改2×800KW,投资1140万元。

3、“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完成主要指标:

户通电率98.1%,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98.1%;人均年用电量317.6kwh,已超标17.6 kwh;户均年生活用电320.9kwh,已超标20.9kwh;小水电代燃料14894户,占总户数比重的30%,超标10%。

4、小水电开发

计划开发建设的8座小水电站,截止2005年12月,不同程度完成了前期工作,其中:碧玉河电站、丰甸河一级电站、大竹箐河电站、罗松场河一级电站、基独河电站已全面动工。

综上所述,“十五”期间完成水利水电建设总投资18220.64万元,其中水电建设投入7198.1万元,水利建设投入11042.64万元,在水利建设史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七、水利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1、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治水精神、水利部治水思路,我县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不断总结兰坪县水利发展取得的经验

和存在问题基础上,转变观念,勇于开拓,大胆探索,于2001年10月份挂牌成立改水利电力局为水务局,内部结构编制由局机关(办公室、财务室)、防汛抗旱办公室、勘测设计水工队三个股室改为局机关(办公室、财务室)、防汛抗旱办公室、水土保持委员会、农水服务股、农电服务股、规计股、水政执法和水资源征费室七个股室,全县四乡四镇撤销水工队成立了水保站,顺利完成了水务一体化的改革,为后来的水务改革发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首次推行水价改革,按照《云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实施办法》的要求,兰坪县在通甸镇进行供水工程试点,编制出了一整套改革方案,现正在实施中。

3、编制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我县农村水利除了在建工程丰坪水库为中型水库外,其它的都属于山区小型水利,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全面推行山区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工作,使全县水利、人畜饮水和水能利用走上以水养水的发展道路。

4、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改革初步规范。“十五”期间,我局积极推行三项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达到能控制项目建设管理的“三控”目标(工期、质量、投资的控制)。在三项制度的推行中顺利地建设完成以国债农村一、二期人畜饮水工程、节水增效灌溉工程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工程,丰坪水库也正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争取在2006年底完成大坝建设,并开始蓄水运行。

第三节 水利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

兰坪是个山区贫困、地形复杂、地质破碎的民族自治县,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水源丰富而利用程度低,地区降雨量逐年减少,饮水水源逐年遭到污染,现将存在困难和主要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我县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供需分布极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和工程型缺水矛盾并存,已经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瓶颈。我县可开发水能为20万kw,但目前仅开发了3.24万kw,占可开发量的16%,全县的蓄水容积65万m,仅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0.06%,且工程设施简陋,绝大多数是大跃进时期留下的土石建筑工程,有效灌溉率仅为32.08%,干旱仍是我县气象灾害中最主要的灾害,每年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1/3左右。

3二、洪涝灾害普遍发生并将长期存在

我县由于雨水分布不均和大量的开发与建设,生态遭到人为和自然的破坏,至使洪涝灾害具有发生频繁、历时短、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性大的特点,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份,加上防洪基础设施薄弱,防洪保安体系落后,近几年来,就有城南滑坡、铅锌矿南大沟泥石流等灾害,受灾面积大,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亿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洪保护区内的经济和人口都将不断增长,防洪形势更为严峻,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三、水土流失状况严重

兰坪县西部地处澜沧江上游,中部与东部在通甸河、沘江

河两岸,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大量的开发建设活动(采砂、采石、采矿、新修乡村公路、排弃垃圾及其它工程建设的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森林植被减少,常有淤塞河道、淹没农田、阻断公路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水源发生减少、断流、枯竭的现象,导致了土地贫瘠、生态恶化、工程效益减退,根据《兰坪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应用遥感技术调查《兰坪县土壤侵蚀报告》及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兰坪县土地总面积为4386.46km²,其中微度侵蚀面积2777.97 km²,占土地总面积的63.33%,土壤侵蚀面积1608.49 km²,占土地总面积的36.67%(其中,轻度侵蚀面积502.27 km²,占侵蚀面积的31.23%,中度侵蚀面积777.56km²,占侵蚀面积的48.34%,强度侵蚀面积326.48km²,占侵蚀面积的20.3%,极强度侵蚀面积2.19km²,占侵蚀面积的0.14%),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保持工作任重道远。

四、水环境遭到污染

我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牺牲了部分的环境利益,特别是水环境的破坏值得我们关注,目前全县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33.76万m,其中城镇生活污水68万m,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仅以澜沧江一级支流沘江河为代表,80年代沘江河为两岸粮食主产区的灌溉用水源,而90年代中开始,河水被污染,不能再作灌溉水源,用水区域的七联、官坪、箐门一带的灌溉面积中水田被迫改成旱地,同时,澜沧江、通甸河、啦井河水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33五、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形成

长期以来,我县的水价政策一直没有体现水的商品属性,水的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特别是水利工程供水长期习惯于无偿用水,没有根据市场供求和成本变化对水价及时进行调整,公益性水利没有建立起必要的补偿机制,管理体制不全,水利工程实际无责任主体管理,也无责任业主进行全面管理,以及缺乏正常的更新改造资金渠道和稳定的维修经费来源,导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节约用水很难落到实处。

水利投融资渠道一直没有充分放开,还比较单一,由于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除少量的群众性投工投劳折资外,绝大部分投入还是依靠各级财政,通过市场机制向社会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的工作力度不大,建设的资金需求远远大于投入。

六、地形条件差,水利工程管理落后

按地形看,全县土地面积中,山地占95%,只有5%的土地面积为山间盆地和峡谷台地,各个盆地和台地面积较小、分散,无法实现规模性灌区配套,是个典型的山区“五小”水利(小水沟、小水塘、小水窖、小水池、小水坝)工程县,虽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标志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取水许可证制度、水资源论证、水价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工作正在进一步完善落实,但管理体制不健全、工程维护不力、用水效率低下、水价机制不合理、地方相应的水法律法规、协调机制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使水利工程仍处于天然自养状态,管理难以走上“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道路,所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第二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

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千方百计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2005年价格水平测算,2010年预计全县GDP总量达到7.47亿元,人均GDP将达到3628元,预计2020年全省GDP总量达到14.94亿元,将比2010年增加7.47亿元,年均增长率0.74%;人均GDP将达到7572元。根据以上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我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节 农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预测

我县从总体上看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解决好“三农”问题,我们水务行业最根本重要任务是解决农业的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农村城镇化用水的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管理,现将未来农业对水的需求作如下分析。

兰坪县耕地面积经农业后备资源调查报告显示为473580.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2%,而根据2005年兰坪县统计局年报,我县实有耕地面积为347325亩,其中旱地295077亩,水田52248亩,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河谷两岸及2500米以下的山间槽地和山区半山区。澜沧江沿岸人多地少,干旱缺水,山区半山区地多人少,土地瘠薄,广种薄收,现有耕地未能充分利用,部份耕地长期不耕作(轮歇),不注重用养结合,水

土流失严重,水利化程度低,许多旱地无灌溉条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所以,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兰坪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经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这就需要不断改善农业用水的条件,加快水利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城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的投入。

农业用水主要包括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用水和人畜饮水。2002年我县农业用水总量为0.89亿m(已包含了农村人畜饮水的“新口径”),占总用水量的79%,其中农田灌溉用水0.78亿m,林牧渔用水0.02亿m,人畜饮水0.09亿m。

2002年我省农田综合灌溉定额(P=75%频率时)为664m/亩(按有效灌溉面积计算,下同),农田灌溉需水量0.78亿m,缺水主要发生在农业部门。预计随着节水措施的加强和节水型农作物推广,灌溉水利用系数逐步提高,未来我县灌溉定额将有逐步下降,预计到2010年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5万亩左右,农田综合灌溉定额为646m/亩,需水量达0.969亿m,比现状增加0.189亿m;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20万亩左右,农田综合灌溉定额为为617m/亩,需水量达1.234亿m,比现状增加0.454亿m,所以,未来农业发展对水提出了挑战性的需求。

3333

第二节 人口及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将有较大提高,人均生活用水量将迅速增加,人口的城乡分布将会发生较大变化,“十一五”期间,城镇化进程将会加快,我县将积极

实施推进城镇化战略目标。目前,由于水资源供需不平衡,我县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仅为45升,农村生活用水量仅为30升,现状用水水平仍较低,此外,由于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均生活日用水量区域差异也较大,而城镇化水平提高,用水强度增大,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配置也将会成倍的增长,按人口自然增长率10‰计,预计到2010年,我县总人口将达到21万人,将比2005年新增近1万人,生活在城镇的人口将达到4.6万人,到2020年我县总人口将达到22万人,将比2005年新增2万人,生活在城镇的人口可能超过6.3万人。所以,预计2010年和2020年时,城镇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将分别上升到120升和160升左右,农村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将分别达到60升和80升。预测全县生活需水总量2010年将达到643.86万m/年,其中城镇生活需水 201.5万m/年,农村生活用水442.36万m/年。2020年生活需水总量将达到944.33万m/年,其中城镇生活用水373.76万m/年,农村生活用水570.57万m/年,城镇生活需水量增长较快,农村生活增长不大,主要是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从而转化为城镇生活需水量要加大。

333

3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

根据我们调查分析的资料,2002年我县工业总用水量为158万m,占总用水量的9.9%,万元工业总产值用水定额为79 m。随着我县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根据目前我县工业用水水平,工业需水总量将不断增加,而未来工业单位产值(或

33产品)用水定额将呈现下降趋势,据此预测,全县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到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下降到46m和32m,预计全县工业需水量2010水平年将达到以324万m,2020水平年达到478万m。

3第三章 “十一五”水利发展的基本思路与规划原则

第一节 基本思路

通过综合分析兰坪水资源、水能、水利、水电及兰坪的水政、水市场的综合情况,“十一五”期间兰坪的水务事业发展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水”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以保护和开发水资源为重点、防治水污染为核心、以水务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饮水安全,“以水养水”的市场机制;以整修骨干水利、新建蓄水工程、推行节水灌溉为主要任务,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的综合能力;坚持政府主导水利的社会公共管理方针,确保水利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础地位,树立全面规划、逐年治理、务求实效的水土保持发展观。保障到2020年兰坪的水资源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兰坪建成山清水秀的社会主义新城乡。

概括起来为:“开发保护防治为重点、改革安全养水为目标、整修新建节水为主题、规划治理持续发展是目的”的新用水观念。

第二节 规划原则

1、坚持以“水”为本的原则,重点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饮水、防洪、粮食、生态环境安全等问题。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针对县情,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在防御洪水对人类危害的同时,也要规范人类活动,防止对水资源水体的侵害;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加强对生态脆弱流域的保护与治理。

3、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规的要求,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原则,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水价形成机制、水利工程产权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促进水务事业全面发展。

4、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的原则,把水利发展与改革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重视社会参与,建立投融资、项目管理、科学决策、信息共享等社会化服务平台;重视公共财政投入机制,确定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的领域及项目,引导社会各方资金积极参与水利建设事业中。

第四章 “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 规划目标

一、2006年——2010年的主要目标

1、加固修善107件重点水利工程。

2、新增丰坪水库工程,库容3230万m;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79万亩;以及全面启动黄木水库的前期工作,库容为1525万m³,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36万亩,使我县达到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水利化程度达到43.2%。

3、建设确保城镇供水年利用水量达1.2亿m以上,保障城镇和工业发展需水,全面完成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5km²。

5、乡级以上城镇防洪体系基本完善,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6、新增装机19.29万KW,自然村通电率达到100%。

3二、2020年的运景目标

1、彻底转变人民的用水观念,全面体现水的价值,基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节水型发展模式,使全县人民都能喝上安全饮用水。

2、配套完善主要灌区所有渠系,节水灌溉工程基本普及,使全县水利工程走上良性运行的道路,有效灌溉面积达20万亩,农业水利化程度达57.6%。

3、基本完善防洪措施,使县城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各乡镇防洪标准达到30年一遇,主要河流沘江河、通甸河、啦井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4、全县范围内开展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有关水资源法律,使全县各族人民学法、懂法、守法、以法

治水,杜绝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水系破坏、水质污染的行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

5、全面完成农网改造 ,使110kv、35kv、10kv线路供电半径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重点项目计划,建成黄木水库,库容1525万m,投资1.141亿元,改善灌溉面积3.36 万亩;新建弥勒坝水库,库容497万m,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建设沘江河堤防20km,投资16000万元,保护耕地6万亩,保护人口8万人;建设通甸河堤防10km,投资3000万元,保护人口2万人,保护耕地5万亩;建设澜沧江堤防16km,投资5000万元,保护耕地6万亩,保护人口4万人。

7、积极配合澜沧江干流的水电开发,要内抓管理,外塑形象,不断提高配合大电开发的服务质量,尽最大努力推进大电开发步伐,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黄登岩电站和大华电站。

33第二节 建设主要任务

一、农村水利工程项目

1、全面推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十一五”期间根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和受益范围的大小,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和定价、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核定供水价格、完善水费计收办法,全面推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提高水利工程运行效益,逐步走向以水养水的用水市场化轨道,最终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根据全县水利工程的分布情况,并以工程灌溉效益为标准,把全县水利工程划分为一般水利和骨干水利两类,其中骨干水利有107件,分别在金顶8件,通甸10件,河西7件,中排13件,石登18件,营盘30件,兔峨14件,啦井7件,总修建长度609.44km,总投资6033.3万元。详见附表4-1《兰坪县牧区草原生态水资源保障“十一五”规划分年度建设表》。

3、建设蓄水工程4814.5万m³,总投资24550万元。其中,继续建设丰坪水库的配套工程,投资7900万元;整修黄梅水库,库容50万m,投资500万元;改扩建新华水塘,库容为1.5万m³,投资100万元;新建黄木水库,库容1525万m,投资1.141亿元;改扩建大格拉水塘,库容8万 m³, 投资50万元,详见表4-2《兰坪县“十一五”期间重点蓄水工程建设规划表》。

4、建设全县40万亩林果基地水利灌溉配套工程,小水塘662个,总蓄水32.26万m,引水渠90.468km,架设PE管线907.413km,投资1377.92万元,详见表4-3《兰坪县万亩林果基地供水配套工程表》。

二、人畜饮水工程项目

1、根据统计,全县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总人数有151223人,32745户,“十一五”期间规划解决92299人,计划投资4153.5万元,详见表4-4《兰坪县“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情况表》。

2、改扩建啦井镇、通甸镇的乡镇供水工程,新建金顶镇、营盘镇、河西乡、中排乡、石登乡、兔峨乡的乡镇供水工程,详见表4-5《兰坪县“十一五”期间建设乡镇供水工程情况表》。

3、建设丰坪水库金顶供水工程,总投资为5000万元左右,主要解决金顶地区的城镇、农村人畜饮用水(已经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设计规划书)。

三、防洪建设项目

1、沘江河兰坪城区段小流域治理:面积50km,投资6956.9万元,建设内容:集防洪大堤、公路、人行道、绿化带、商贸区为一体的滨河大道,规模4公里(已经请省经济研究所在做流域的综合治理规划)。

2、通甸河通甸镇政府驻地段防洪堤建设2km,投资600万元。

3、通甸河河西乡政府驻地段防洪河堤建设2km,投资600万元。

4、防洪治理工程:规划在通甸河流域,沘江河流域兰坪段,澜沧江流域兰坪段综合治理洪水泥石流易发生的31个山地防洪小区和3个城镇防洪区,分别为通甸河流域5个,沘江河流域6个,澜沧江流域23个,总投资10599.5万元,详见表4-6《兰坪县“十一五”防洪建设规划表》。

5、完善县级防汛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投资300万元;在相关乡镇建设雨量、气象、水文监测站,包括监测系统设备配置,投资140万元;建设一个泥石流监测站,投资50万元。

2四、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1、水电开发

“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完成12座小水电站,总装机19.29万KW以上,总投资10.165亿元,详见表4-7《兰坪县“十一五”期间电源建设规划表》,以及配合澜沧江干流的水

电开发,根据国家电力公司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澜沧江上游河段水电规划》,在澜沧江上游我县境内建设黄登岩水电站,装机容量160万kw,大华桥水电站,装机容量80万kw,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启动建设这两个电站,相关水电开发协调资金预计投入5000万元。

2、电网建设

通过“十一五”电网建设,兰坪电网将以220kv中心变电站为中心辐射全县,220kv、110kv电压等级与省网连接的骨干网架,35kv、10kv电压等级覆盖各乡镇及农村的供电网络。兰坪电网将彻底改变没有220kv电压等级的历史,兰坪与周边地区电能余缺调节能力明显加强,调度、通信基本实现遥汛、遥测、遥控等自动化控制,电网电压匹配将更趋合理,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扭转生产生活用电一直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计划投资15655万元,详见表4-8《兰坪县“十一五”电网工程规划表》

3、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

“十一五”期间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拟建安乐街河电站,装机容量2×900kw,新建35kv线路25km,对10kv、0.4kv低压配电线路进行相应的改善和新建,总投资规模为7234万元,详见表4-9《兰坪县“十一五”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规划表》。

4、无电村光明工程

无电村分布在兰坪县8个乡镇,其共同特征是民族杂居、居住分散、生产力低下等,据统计,兰坪县现有无电自然村233个,共10473户,43901人。

解决无电村的用电,需架设10kv线路1138km,0.4kv线

路553.65km,变压器254台,总投资9332.912万元,详见表4-10《兰坪县“十一五”无电村电力建设规划表》。

五、水土保持工程项目

1、“十一五”期间预计“三费”征收600万元。

2、沘江河兰坪段规划土地总面积41km,治理面积15 km,投资320.13万元。

3、澜沧江兰坪段规划土地总面积474km,治理面积150km,投资4603.39万元,详见表4-11《兰坪县“十一五”水土保持项目规划表》、4-12《兰坪县“十一五”水土保持项目效益分析表》

4、兴建水务局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中心,投资500万元;在8个乡镇建设水质监测点,建立专门的水质化验室,针对各个地方的水质进行长期的监测化验,投资800万元;督促厂矿企业建设废污水处理工程,做到达标排放。

第五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

根据《云南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规划文件以及当地部门提供的资料,兰坪县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投资估算为209835.672万元,详见表4-13《兰坪县“十一五”规划投资估算表》。

第二节 资金筹措

坚定不移的推行水利建设资金的投融资体制改革,采取企业、个体、社会融资、群众集资、人民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的融资办法,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地方全力支持等方式建设管理水利工程,推行“以水养水”模式筹措建设资金,主要有以下筹措方式:

1、积极争取国家对地方水利建设项目的扶持资金。

2、提高地方财政用于水利建设的比例。

3、依法足额收取水利建设基金和各种规费。

4、发挥公共财政和市场行为的双重作用。

5、放宽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的限制条件。

6、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安排的中长期低息和贴息水利水电专项贷款。

7、对外招商引资和争取国际援助。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认真贯彻水利法规

在总结我县“十五”期间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继续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努力把职工培养成能够执法、服务水利的高素质队伍,同时也定期在群众中利用书籍、传单、广播等办法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群众的节约用水观念,使水在

法规范围内正常运行,最后达到“以水养水”的科学用水目标。

第二节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抓紧水利规划工作,在与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认真做好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论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水利水电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与水相关的项目规划报告,做到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建立一个水务项目储备库,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同时,根据发展需要和结合我局实情,要求县财政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1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关系全局性、流域性、区域性的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及部分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费。

第三节 大力推广水利科技

1、普及和推广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

2、实施水利科技创新,在勘测、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中始终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提高工程科技含量。

3、加快水利管理自动化建设,采用信息网络、数字化等新技术,建立和完善全县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水文预报系统、防洪调度指挥系统、水利信息传输处理网络,以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

第四节 积极培养水务人才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力开展培训学习、考察交流、业务合作等活动,不断提高水利系统职工的自身素质,加强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培养出一支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努力在水务事业上做出更好的成

第二篇:都江堰市水利“十一五规划”

都江堰市水利“十一五规划”

2006年-2010年

为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创建生态文化旅游名城,推进我市水利跨越式发展,我局抽调精兵强将对我市的水利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本着“以人为本、促进我市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打造水利之都的要求,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原则编制了我市的“十一五”水利建设规划。本规划由农村水利、城市水利、集镇水利三部分构成。

一、农村水利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的命脉。为切实贯彻“中央一号文”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为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大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投入资金5616.95万元,用于整治改造农村各类渠道278公里。

(一)、水利现状

1、河流

本市境内河流分为过境河流(岷江)和当地径流(山溪沟河)。岷江自西北入本市境内,至都江堰渠首分为内、外江。外江包括:金马河、沙沟河、黑石河。内江包括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其中走马河在聚源镇又分为两支,左支为徐堰河、右支仍为走马河。金马河主要起排洪作用,其余七条河流均为川西平原的主要灌溉河流(包括本市)。本地山溪河道径流主要有十三条,即:白沙河、龙溪河、味江河、石孟江、螃蟹河、灵岩山沟、纸房沟、万张沟、铜马沟、龙安河、蟠龙河、干河子、南溪河。其中白沙河、龙溪河为岷江支流,自都江堰渠首以上汇入岷江。

2、渠系

我市有省管都江堰七大干渠穿境而过,经过几十年水利建设,我市现有支渠63条,总长279公里,斗渠187条,总长611公里,农渠1222条,总长706公里,毛渠5000余条,总长2190公里。(1)、跨县(市)支、斗渠:我市现有跨县(市)支渠3条,即环山渠、马坡堰、柏木河,有跨市斗渠3条即青景斗渠、友爱斗渠、友谊三斗渠;(2)沿山渠道:我市有沿山支渠3条即环山渠、马坡堰、导江堰;

(3)重点支渠:我市有灌溉面积上万亩的重点支渠10条,分别为太白堰、左支渠、右支渠、灵寿堰、五斗河、红塔堰、团结堰、爱民渠、友谊渠、前进渠;(4)其他支渠:我市还有灌溉面积0.3至1.0万亩的支渠12条,分别为太平堰、莲花堰、马鞍堰、丰收堰、双涧槽、胜利堰、梓水堰、宁江堰、布袋堰、拥军渠、红旗渠、回子堰。其余支渠为灌溉面积小于0.3万亩的小支渠及直灌渠。

3、山丘区小型水利工程

我市山丘区小型水利工程较少,且分布零散。(1)水库

我市有小

(一)型水库1座,即龙池水库,库容132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10万立方米;小

(二)型水库两座,即青城山月城湖水库和蒲阳镇团结水库,库容分别为15.7万立方米和12.0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分别为15万立方米和12万立方米。

(2)提灌站

我市有提灌站62处,设计提水能力148万立方米,设计灌面0.7万亩,有效灌面0.63万亩。

(3)我市有山丘区蓄水塘等小型水利工程141处,总蓄水库容6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8万立方米;

(4)微型水利工程342处,总蓄水能力18.486万立方米。

上述设施大部分为70年代兴建,绝大部分渠道、山溪河仍为土渠,现已老化、带病运行、输水损失大、渠道沿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制约了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规划方案

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5616.95万元用于农村水利,包括支渠防渗整治98公里、砼U型渠150公里以及其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30公里(折合数)。

1、支渠防渗整治

我市灌溉面积5000亩以上,主要功能为农田灌溉及排洪的灌溉支渠有18条,分别为导江堰、马坡堰、左支渠、右支渠、太白堰、灵寿堰、柏木河、五斗河、红塔堰、双涧槽、友谊渠、爱民渠、前进渠、红旗渠、拥军渠、团结堰、梓水堰、环山渠。

1、导江堰:导江堰又名杨柳河,进水口位于蒲阳河左岸的三百洞处,全长17.53公里,其中城区段3.8公里。最大过水流量4.3m3/s,灌溉蒲阳镇、灌口镇的7000余亩农田。

通过近几年的整治,现有防渗渠道8公里,其余9.53公里为土渠,该渠为沿山渠道,大部分渠段渠底高于右侧农田。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渠道比降小,加上左岸山坡的泥土、岩石常常被雨水冲到渠道内,造成渠道垮岸、淤积,堵塞渠道,险情不断。“十一五规划”拟整治堤埂薄弱的渠段6公里;

2、马坡堰:进水口位于蒲阳河左岸蒲阳镇场镇处,是我市一条跨县支渠,本市境内长4.8公里,灌溉面积1万余亩(都江堰市境内0.4万亩),最大引水流量4.0 m/s。

该渠是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条沿山土渠,部分渠段进行过简单的衬砌。由于资金原因,多年未对该渠进行有效的整治。经过多年运行,现渠道已出现老化,渠道靠山的左岸垮岸情况时有发生,其在蒲阳镇齐心村段有近500米填方渠道,护岸已出现整体向后倒,随时可能发生溃堤的严重后果,加上渠道内淤积严重,渠道在春灌期间不能满负荷输水,汛期存在行洪隐患。因此“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马坡堰渠道长4.5公里;

3、左支渠:进水口位于柏条河左岸财经大厦后,全长11.98公里,其中城区段3.6公里,最大引水流量3.7m3/s,灌溉胥家镇、灌口镇、蒲阳镇的15000余亩农田。其在林机厂下侧的左岸有排洪道长约2公里。

左支渠紧靠我市灌天路,沿渠单位、住户较多,由于多年来的历史原因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沿渠单位、住户在渠道两侧管护范围内及渠道上无序修建建筑物和桥梁。这些建筑物和桥梁占用渠道、缩小过水端面,使渠道管理非常困难。再加上原有渠道大部分渠段为土渠、沿渠环卫设施未配套完整,部分住户、商家往渠道内丢弃垃圾废物,造成渠道严重淤积,每年市政府安排水利资金进行部分清掏,均只能解决临时问题。“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左支渠城区以下输水困难的渠段6.3公里;

4、右支渠:进水口位于柏条河右岸的侨都商住城后,全长11.81公里,其中城区段3.5公里,最大引水流量4.0m3/s,灌溉胥家镇、天马镇、幸福镇的14000余亩农田。3右支渠城区段流经幸福大道,其在幸福大道中间段已进行标准化治理。但城区以外的8.3公里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渠,经过多年运行,渠道老化严重,护岸出现垮塌、渗漏等现象,渠道内淤积和冲刷的情况都存在,对渠道的输水和行洪能力都有很大影响。“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右支渠城区以下输水困难的渠段6.3公里;

5、太白堰:进水口位于蒲阳河右岸胥家电站处,全长7.7公里,最大引水流量3.0 m3/s,灌溉胥家镇、蒲阳镇的1.2万亩农田。

太白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渠,多年来,由于资金等原因,仅对该渠1.7公里渠段进行了防渗整治,其余6.0公里渠道仍为土渠,通过多年的运行,渠道老化严重,垮岸、渗漏和淤积现象随处可见,渠道输水损失大,行洪不畅,每到春灌和汛期时常出现渠道翻水的现象。“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太白堰6.0公里;

6、灵寿堰:进水口位于柏条河左岸胥家镇羊和村境内,全长7.65公里,最大引水流量2.3 m3/s,灌溉胥家镇、天马镇1.2万亩农田。

灵寿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渠,多年来,由于资金等原因,未对该渠进行防渗整治,通过多年的运行,渠道老化严重,垮岸、渗漏和淤积现象随处可见,渠道输水损失大,行洪不畅,对渠道的正常运行有很大影响。“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灵寿堰7.0公里;

7、柏木河:进水口位于走马河左岸幸福镇境内,全长13.1公里,最大引水流量12 m3/s,是我市一条跨县支渠,灌溉我市幸福镇、胥家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4.9万余亩农田。

柏木河是我市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也是我市的一条重要灌溉支渠,因渠道断面大,渠道整治资金需求量大,多年来未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再加上由于渠道长,渠底比降变化大,部分渠段护岸高达6米以上,渠道垮岸、淤积、冲刷、渗漏、翻水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聚源镇境内部分渠段护岸高达6米,渠底比降大,护岸底部及渠底冲刷严重,有的渠段护岸底部已被掏空,出现护岸整体下沉的现象,因此,急需对柏木河进行综合整治。“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柏木河损毁严重渠段10.3公里;

8、五斗河:进水口位于走马河右岸都江堰工业开发区,全长6.9公里,最大引水流量4.73 m3/s,灌溉工业区、聚源镇、崇义镇2万余亩农田。五斗河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通过近几年的整治,现有3公里标准防渗渠道。由于该渠流经工业开发区,因建设需要,部分渠段被改造,未整治渠段垮岸、淤积、渗漏严重,聚源镇段因堤岸低矮,时有翻水。“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五斗河3.9公里;

9、红塔堰:取水口位于走马河右岸陈家沱电站前池,全长3.85公里,最大引水流量4.8 m3/s,灌溉崇义镇1.9万亩农田。

红塔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1993年粮专工程已对其进行防渗整治,但由于资金及技术原因,当时的设计标准不高,经过十余年的运行,渠道又出现垮岸、渗漏现象。再加上该渠为横渠,渠道比降小,渠内淤积严重,输水损失大,其取水口受电站运行的控制,在春灌期间,渠道输配水不足,影响了该渠的春灌和防汛工作。“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红塔堰3.0公里;

10、双涧槽:取水口位于江安河左岸崇义镇段,全长4.7公里,最大引水流量1.3 m3/s,灌溉崇义镇0.54万亩农田。

双涧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已进行防渗整治的渠段300米,其余4.4公里现仍为土渠,经过多年的运行,渠道已出现垮塌、渗漏、淤积,输水损失大,其行洪能力不足。为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双涧槽4.4公里;

11、友谊渠:取水口位于沙沟河左岸安龙镇境内,全长5.44公里,最大引水流量5.14 m3/s,灌溉安龙镇、柳街镇、石羊镇2.7万亩农田。

友谊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防渗整治该渠2.44公里。该渠经过多年运行,渠道老化,未整治的土渠段垮岸、渗漏、淤积现象严重,渠道输排水困难,其尾段时常无水可灌,存在旱片死角。“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友谊渠3.0公里;

12、爱民渠:取水口位于黑石河左岸石羊镇境内,全长3.37公里,最大引水流量2.4 m3/s,灌溉石羊镇、柳街镇、2.4万亩农田。

爱民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该渠经过多年运行,渠道老化,垮岸、渗漏、淤积现象严重,渠道输排水困难。“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爱民渠3.0公里;

13、前进渠:取水口位于沙沟河左岸翠月湖镇上游村境内,全长2.0公里,最大引水流量3.5 m3/s,灌溉石羊镇、2.2万亩农田。前进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其取水口与红旗渠共用,渠内引水量有限,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该渠经过多年运行,渠道老化,垮岸、渗漏、淤积现象严重,渠道输排水困难。“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爱民渠3.0公里;

14、红旗渠:取水口位于沙沟河左岸翠月湖镇上游村境内,取水口与前进渠共用,全长2.0公里,最大引水流量3.5 m3/s,灌溉石羊镇2.2万亩农田。

红旗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因其取水口与红旗渠共用,渠内引水量有限,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该渠经过多年运行,渠道老化,垮岸、渗漏、淤积现象严重,渠道输排水困难。“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爱民渠3.0公里,新开取水口,将其取水与前进渠分开,便于管理;

15、拥军渠:取水口位于黑石河左岸石羊镇境内,全长3.3公里,最大引水流量2.4 m/s,灌溉石羊镇、柳街镇0.97万亩农田。

拥军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该渠经过多年运行,渠道老化,垮岸、渗漏、淤积现象严重,渠道输排水困难。“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拥军渠3.0公里;

16、团结堰:取水口位于黑石河右岸玉堂镇永固村境内,全长7.95公里,最大引水流量2.8 m3/s,灌溉玉堂镇、中兴镇、翠月湖镇、石羊镇1.1万亩农田。

团结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通过2002年、2003年重点项目的整治,已对该渠防渗整治6.1公里。余1.6公里渠道有垮岸、渗漏、淤积现象,影响了渠道的正常输排水。为提高该渠道的建设标准,“十一五”规划拟防渗整治团结堰1.6公里;

17、梓水堰:取水口位于黑石河左岸玉堂镇永固村境内,全长7.01公里,最大引水流量2.62 m3/s,灌溉中兴镇、翠月湖镇、石羊镇0.8万亩农田。

梓水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由于资金等原因,多年未对其进行治理,通过多年运行,渠道出现垮岸、渗漏、淤积现象,输水损失大影响了渠道的正常输排水。“十一五”规划拟彻底整治梓水堰6.8公里;

18、环山渠:环山渠为跨县支渠,取水口位于沙沟河右岸玉堂镇新生村境内,全长29.1公里,其中都江堰市境内15.1公里,最大引水流量14 m3/s,灌溉面积10.0万亩,其中灌溉我市玉堂镇、中兴镇、青城山镇、大观镇、安龙镇5.4万亩农田。3环山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渠改时修建的土渠,部分渠段有干砌石护岸,由于资金等原因,多年未对其进行治理,通过多年运行,渠道出现垮岸、渗漏、淤积现象,输水损失大,加上其部分渠段为地上渠道,渠内交叉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了渠道的正常输排水。

我市已于2005年年初请具有水利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对环山渠综合整治工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并报上级主管部门,由于资金需求量大,计划待上级部门批准后,在“十一五”期间的2007年、2008年彻底整治环山渠都江堰市段15.0公里;

根据我市农业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十一五”期间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对灌面在5000亩以上的上述18条支渠进行防渗整治,整治长度98公里,投入资金4044.95 万元。详见附表。

上述支渠防渗整治实施后,每年可减少输水损失8000万米以上,将显著改善我市90%以上农田的灌溉用水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的适时用水,不再因工程的原因而缺水;增强了工程实施区域内尤其是沿渠两岸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粮食增产每亩按8公斤计,则每年可增产200万公斤;减少农民的农田灌溉用工;区域内的群众出行条件和居住环境得以改善;节省渠道占地约120余亩;减轻渠道的水土流失。

2、砼U型渠

针对我市农毛渠多为土渠,淤积垮塌严重,杂草丛生的现状,大力推广建设省地、省投入、节水、改善环境的砼U型渠。计划投资922万元,新建150公里的高标准砼U型渠。工程完成后,每年可节水4000万米3以上,受益面积4万余亩,每年增产粮食50万公斤,节省渠道占地约110余亩;减轻了水土流水,区域内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得以改善;减少农民的农田灌溉用工。

此项目计划在我市平坝及沿山丘陵区的17个乡镇实施,实施为“十一五”期间五年。具体实施规划见《都江堰市“十一五”砼U型渠工程汇总表》。

3、其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

针对我市水利设施陈旧的状况,投入资金650万元用于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渠道绿化以及闸制口的改造。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及时有效的调度。

我市山区有各类小型建筑物545处(含微水池),工程虽然已经建成,为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日常维护,预计十一五期间的5年需维护资金

3100万元;十一五期间改造的98公里渠道,需进行绿化补植,预计5年需绿化资金50万元;改造全市63条支渠的闸制口150余处,约需资金500万元。

二、城市水利

我市作为水利之都,因水而存、因水而兴,其水利建设和治水理念应当走在前列。我市城区有10余条灌排主渠穿城而过,为我市所特有的。

(一)、城区渠道现状

都江堰市东城区现有八条灌溉支渠(导江堰、左支渠、右支渠、太平堰、莲花堰、金堤堰、漏灌堰、三叉堰)和一条山溪沟(灵岩山沟),城区渠段总长28.65公里(含左支渠排洪道2.0公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水利建设,多年来分期整治了城区渠道约17公里。受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限制,整治时仅考虑了渠道的输水和排涝功能,建成边坡较陡的“两面光”或“三面光”砼砌石渠道,与建设生态渠道不符,并将人和水分隔开。且由于是分期整治,整治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整治段现已老化毁损,目前城区仅有约10公里的渠道尚完好,其余19公里渠道均需全面整治。因导江堰城区段已进行治理配套,现将城区内处导江堰以外的各条渠道的情况分述如下:

1、左支渠

左支渠进水口位于柏条河左岸财经大厦后,全长11.98公里,最大引水流量3.7m3/s,灌溉胥家镇、灌口镇、蒲阳镇的15000余亩农田。左支渠林机厂下侧的左岸有排洪道长约2公里,未进行标准化整治。左支渠城区段3.6公里,初步整治了0.8公里,未进行配套绿化,有部分渠段已老化毁损。该渠存在的问题:该渠兴建时,仅考虑农业排灌需要,断面不能满足城市排涝需要;整治时仅考虑了渠道的输水和排涝功能,建成边坡较陡的“两面光”或“三面光”砼砌石渠道,与现代水利不符,并将人和水分隔;沿渠环卫设施未配套完善,部分住户、商家往渠道内丢弃垃圾废物,造成渠道淤积;渠道修建桥梁和被覆盖较多且相当不规范,不符合景观要求,有的甚至缩小过水断面,输水排涝能力降低;由于历史原因,渠道两侧的红线控制范围内搭建了许多房屋,于下一步渠道的整治十分不利;由于污水管网未配套完全,尚有多处排污口往该渠内排放污水;大部分渠道没有护拦和照明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2、右支渠

右支渠进水口位于柏条河右岸的侨都商住城后,全长11.81公里,最大引水流量4.0m3/s,灌溉胥家镇、天马镇、幸福镇的14000余亩农田。右支渠城区段3.5公里,已整治了3公里,初步进行了配套绿化,有部分渠段已老化毁损。该渠存在的问题:该渠兴建时,整治时仅考虑了渠道的输水和排涝功能,建成边坡较陡的“三面光”砼砌石渠道,并将人和水分隔,与现代水利不符;沿渠环卫设施未配套完整,部分住户、商家往渠道内丢弃垃圾废物,造成渠道淤积;部分渠段桥梁搭建不规范,不符合景观要求,有的甚至缩小过水断面,输水排涝能力降低;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渠道两侧的红线控制范围内搭建了房屋,对下一步渠道的整治十分不利;由于污水管网未配套完全,尚有数处排污口往该渠内排放污水;大部分渠段没有护拦和照明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3、太平堰

太平堰进水口位于柏条河右岸的侨都商住城后,全长3公里,最大引水流量0.74m3/s,灌溉幸福镇的1600余亩农田。太平堰城区段3.0公里,已整治了2公里,未进行了配套绿化。该渠存在的问题:该渠兴建时,仅考虑了渠道的输水和排涝功能,建成边坡较陡的“三面光”砼砌石渠道,城区段被覆盖1公里以上,并将人和水分隔,与现代水利不符;沿渠环卫设施未配套完整,部分住户、商贩往渠道内丢弃垃圾废物,造成渠道淤积;桥梁搭建不规范,不符合景观要求,有的甚至缩小过水断面,输水排涝能力降低;由于历史原因,部分渠道两侧的红线控制范围内修建了不少房屋,对下一步渠道的整治十分不利;由于污水管网未配套完全,尚有多处排污口往该渠内排放污水;渠道没有护拦和照明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4、莲花堰

莲花堰进水口位于柏条河右岸的幸福镇莲花村段,全长4.3公里,最大引水流量0.78m3/s,灌溉胥家镇、幸福镇的2600余亩农田。莲花堰城区段2公里,已整治2公里,未进行配套绿化。该渠存在的问题:该渠兴建时,仅考虑了渠道的输水和排涝功能,建成边坡较陡的“三面光”砼砌石渠道,绿化标准不高,并将人和水分隔,与现代水利不符;部分建筑垃圾和建筑砂石,将渠道堵塞、造成淤积;城市设施在涉渠建设中与我局沟通不够,造成部分渠底抬高,过水断面压缩;由于种种原因,渠道被改道覆盖较多,于下一步渠道的整治十分不利;由于污水管网未配套完全,尚有部分排污口往该渠内排放污水;渠道没有护拦和照明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5、金堤堰

金堤堰取水口位于伏龙观,全长6.65公里,最大引水流量0.6m3/s。因城区扩建,金堤堰现仅灌30余亩,该渠道功能已改变为沿该渠城市的排涝和排放生活污水为主。金堤堰城区段5公里,其中初步整治2.0公里,整治段标准不高断面未留足,全部未绿化。该渠存在的问题:该渠兴建时仅考虑农业排灌需要,未按城市需要确定其断面,其排涝能力不足,将人和水分隔,与现代水利不符;该渠从进水口至青城桥节点段已被覆盖(其中仅有约100米未覆盖);由于城市污水管网未配套完全,沿渠各住户、商家和单位将污水排往此渠,造成该渠臭气熏天;该渠整治段绝大部分被覆盖,净空不足,覆盖段多年无法清掏;渠道不畅,每遇下大雨,污水四溢;过水断面不足,每遇下暴雨极易成灾;沿渠环卫设施未配套完整,部分住户、商贩往渠道内丢弃垃圾废物,造成渠道淤积;由于历史原因,渠道及其两侧的红线控制范围内修建了不少房屋,对下一步渠道的整治十分不利;渠道没有护拦和照明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6、漏灌堰

漏灌堰在走马河右岸俗称野猪林处取水,全长1.5公里,最大引水流量0.1m3/s,灌面100亩,主要作为该区域的排涝渠道在使用。该渠城区段1.5公里,未进行整治和绿化。该渠存在的问题:修建此渠道时仅考虑了渠道的灌溉功能,未按城市需要考虑其排涝,将人和水分隔,与现代水利不符;由于污水管网未配套完全,尚有排污口往该渠内排放污水;沿渠环卫设施未配套完整,部分住户、商贩往渠道内丢弃垃圾废物,造成渠道淤积;由于历史原因,渠道两侧的红线控制范围内修建了不少房屋,对下一步渠道的整治十分不利;渠道没有护拦和照明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7、三叉堰

三叉堰在走马河右岸的幸福电站前池取水,全长6.5公里,最大引水流量0.33m3/s,灌溉工业区的100余亩农田。该渠城区段0.8公里,未进行整治和绿化。该渠存在的问题:修建此渠道时仅考虑了渠道的灌溉功能,未按城市需要考虑其排涝,与现代水利不符,将人和水分隔了;由于污水管网未配套完全,尚有排污口往该渠内排放污水;部分住户、商贩往渠道内丢弃垃圾废物,造成渠道淤积;由于历史原因,渠道两侧的红线控制范围内修建了不少房屋,对下一步渠道的整治十分不利;渠道没有护拦和照明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8、灵岩山沟

灵岩山沟源于城北灵岩寺山谷(海拔1150.7米)至蒲阳路王家桥下汇入蒲阳河(海拔701.5米),总长7.25公里,集雨面积4.45平方公里,属于季节性山溪排洪河道,同时是都江堰城区东北部的排洪道。城区段3.45公里,通过多年的整治,到目前为止已初步整治灵岩山沟约3公里,其余没进行过整治,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渠道存在的问题:渠道整治时仅考虑了渠道的排涝功能,边坡过陡、渠道硬化,与现代水利不符;由于是分期整治,标准不一,尚有部分渠段达不到防洪排涝要求;桥梁搭建不规范,有的挤占过水断面,未考虑景观等要求;由于污水管网未配套完全,尚有排污口往该渠内排放污水;沿渠环卫设施未配套完整,部分住户、商贩往渠道内丢弃垃圾废物,造成渠道淤积;由于历史原因,渠道两侧的红线控制范围内修建了不少房屋,对下一步渠道的整治十分不利;渠道没有护拦和照明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二)、规划方案

城区渠道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满足农田灌溉和防洪需要,同时考虑城市水利的特点以人为本,建设现代水利,使我市“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城区渠道达到一渠一景,渠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市民、游客的好去处。

为将我市建成水利之都和水利风景区,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投入3074万元,用于东城区8条主渠道的改造(总长24.85公里),包括:渠道整治部分1999万元,便桥及小型建筑物300处300万元;绿化带8000平方米250万元(预计数),绿化带内人行小道12000米,159万元;栏杆23000米366万元;街灯和环卫设施及污水口入排污管网计入市政建设投资。具体规划见《都江堰市“十一五”整治城区渠道汇总表》。

为还渠道以本来面目,让渠道畅通,渠水变清:计划将城区各渠的排污口予以封闭,将污水归入城市排污管网;配套完善沿渠环卫设施,并及时予以清运,加强管理;会同公安、工商、规划、城建、交通等部门将城区渠道及红线控制区域内违规搭建、不符合景观要求的予以拆除、还渠道以本来面目。渠道上的桥梁等渠系建筑物,在保证渠道过水能力的前提下考虑城市景观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建设。针对渠道的特点分类进行规划:

1、太平堰、莲花堰、金堤堰、漏灌堰、三叉堰等五条流量小、灌面不大、渠道比降大的渠道在保证其过水能力不降低的情况下将其城区段变宽、变浅、变缓。把渠道建成底宽3米、直高0.8米、口宽4.6米的三面砼砌石露头(俗称鸡蛋头)和砼砌石面粘小石、砼砌石面粘文化石的渠道,使行人对水触手可及、便于下渠道,并在渠底置以少量河砂和水草等,建好渠边街灯。金堤堰部分渠段尚需改道。

2、右支渠、左支渠流量大、灌面大的渠道,在现有断面尺寸的基础上,下部(设计水位以下)采用三面砼砌石露头(俗称鸡蛋头)的渠道,上部护岸采用各种植物生长砌块护岸,建好渠边街灯和栏杆。

3、灵岩山沟采用植物生长砌块护岸,采用干砌石护底,并在渠底开辟小道便于人们在渠中行走,“借水还水”在非洪水时段可从导江堰引少量活水进入灵岩山沟,最后还入蒲阳河,在该渠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供人上下渠的梯步,建好渠边街灯和栏杆。

在渠道两岸红线控制范围内进行高标准的绿化,并在绿化带内开辟蜿蜒曲折的人行小道和设置休憩设施,小路可用石板和砼砌小卵石等。沿渠两岸的护栏和照明设施应予以配套完善。另外,通过城区绿地和透水路面入渗、小型集雨池(坑)收集雨水加以利用,实现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减小城区渠道的排涝压力,上述工程本规划实施后,将使我市城区达到渠畅、水清、岸绿、景美,将极大的丰富我市的城市水文化内涵,增加我市魅力,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有力举措。

三、集镇水利

都江堰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集镇是城市化的有效载体,而各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城市的建设,已对各集镇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如:大部分集镇未实现雨污分流,甚至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渠对水体造成了污染;排水道断面偏小,并且多为暗渠,无法清掏,每逢下雨污水四溢;部分场镇排洪道上无序搭建较多,排水断面被挤占严重,每逢下大雨往往成灾。为此,在“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根据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对优先发展镇和重点集镇的场镇排洪、集镇水系建设进行引导性资金补助,拟投入资金500万元,以奖代赈,逐步改善各重点集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镇对集镇排水道及集镇涉及的渠道(总长50公里)进行改造,以使各集镇的水利基础设施有显著改观。

上述项目共需投资9190.95万元,整治改造各类渠道352.85公里。全面实施以后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市水利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使水利更好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显著增强我市农业的发展后劲,为农村产业结构打下基础;提高我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水土流水,创建优良的生态环境;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篇:“十一五”期间水利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水利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昔阳县县委、县政府针对这一任务制定了实现目标的农民增收、工业强县、基础建设、旅游开发四大工程措施。我们在制定“十一五”水利发展目标时,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和实施措施,结合我县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的,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利的需求,科学地提出全县的“十一五”水利发展目标:以城南河的综合治理提高县城防洪能力;以郭庄水库以及南郝峪、杨家坡、秦山、车寺、平原、石亭六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对全县重点水库建立信息传输管理系统,提高我县综合防洪减灾能力;以县管七大供水工程的改造和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水的需求;以成立供水中心统一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海河流域水保治理工程,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水价改革,实行水权制度,实施雨水集蓄节水灌溉工程和建设节水灌溉园区,全面推进节水的进程;以防汛信息体系和供水智能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水利的信息化;以县管小〈一〉型水库的改革,引深水利体制的改革,加强水工程的管理;依托县管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发展名优特鱼种养殖,增加水利经济收入,-

1从而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与水环境恶化、洪涝干旱威胁,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各水利专业领域发展的主要目标指标如下: 防洪除涝方面,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标率二O一O年达37%,二O二O年达50%;城市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标准;堤防达标比例二O一O年达30%,二O二O年达40%。

节约用水方面,全县节水灌溉面积二O一O年达1.8千公顷,二O二O年达2.41千公顷;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二O一O年达40%,二O二O年达50%。

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二O一O年供水能力达1230万方,二O二O年达1330万方;居民饮水达标率二O一O年高于90%,二O二O年高于95%;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二O一O年达17.12万人,二O二O年达23.47万人。

水资源保护方面,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二O一O年达90%,二O二O年达9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二O一O年达75%,二O二O年达85%。

水土保持方面,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二O一O年达65.49千公顷,二O二O年达85.49千公顷;实施封育保护面积二O一O年达27.9千公顷,二O二O年达45.9千公顷。

水利基建投资完成情况,二O一O年达7178万元,二O二O年达10122万元。

二、主要任务

“十一五”是实现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目标,对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设施的水利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按照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和水利部的治水新思路,合理配置水利公共资源,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用科学发展观促进水利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根据这个要求,我们提出了“十一五”规划期间的水利发展新任务,概括讲就是“抓管理、重信息;上工程、促节水;保生态,保安全。”

1、抓管理、重信息

(1)水资源管理:加强取水许可水量的核定,抓好计量设施的普及,配合上级部门搞好全县水资源调查,为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提供基础。

(2)水工程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对县管重要的四座小〈一〉型水库进行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公益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管理经营体制;对供水、水产经营性水工程,实行企业化经营;对小型水工程,采取拍卖、转让、股份等形式经营;供水工程要在落实经营主体,搞好水价核定,水费征收的基础上,加大大修、折旧资金的提取;水保工程要加强后期管理,使水工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3)水行政执法: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围绕规

费征收、资源保护、取水许可、水保监测、防汛抢险、水工程保护、河道管护等内容,积极开展工作,配合司法部门,提高水行政执法力度,保证水事活动的正常进行。

(4)水利信息化工作:结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重点水库安装雨水情传感测报系统,实现雨水情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处理的自动化,提高防洪减灾的能力;结合供水工程建设,安装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供水自动化,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使用;县、市水利局通过英特网实现电子政务连通,推进办公自动化。

2、上工程、促节水

根据我县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特点,我们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上项目、建工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生活供水方面重点是采取蓄水、引水、调水、扩源、增容、联网等形式,新建一批人畜饮水工程和对赵壁川供水工程、关山水库供水工程、杨家坡水库供水工程、洪水潜流供水工程进行改造,解决4.14万口人的饮水困难,达到人均可用12方水的目标,并对建设工程安装智能供水系统,促进节约用水。农业供水方面,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针对各区域地形、地质、水资源的特点,建设3706处雨水集蓄灌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其中塘坝工程150处,控制灌溉面积8万亩;渠池工程3556处,控制灌溉面积6万亩。对集雨灌溉工程,全部配套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设施,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农业节水增收。

对生活供水工程和农业供水工程,要科学测算水价,按价收费,并实行新水新价、超额加价、浮动水价等办法,完善计量设施,规范征费,以水价促节水。

3、保生态、保安全

(1)水保建设方面,要借水保国债项目的建设和退耕还林之东风,在全县掀起水保生态建设的热潮,采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调动各方面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在海河流域峰东、风居、菜阳坡、朱石铺、大南山等小流域,以生物措施为主,并兴建一批水池、旱井、人字闸、河坝等小型水利工程与之配套,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2千公顷,新增封育保护面积14千公顷。在黄河流域以水工程措施为主,配套生物工程,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千公顷,新增封育保护面积8.6千公顷。通过水保生态工程的建设,结合加强水资源保护执法、水保监测执法、城南河综合治理,全面保护水资源环境,增强生态涵养、净化水的能力,实现供水安全和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2)防洪减灾方面,积极争取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立项和建设,力争实现南郝峪水库、杨家坡水库、秦山水库、车寺水库四座危及城镇安全且效益较好的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使其达到行业防洪标准,并建设雨水情信息自动测报系统,提高水库工程的防洪能力;河道整治要争取国家

资金建设城南河综合治理工程,治理河道2.4公里,兴建橡胶坝和拦石冲砂坝,增设排污、输水管道,加固堤坝,使其达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并可实现以水养水、涵养水源、美化环境,补充供水的生态、经济效益,配合市级河道清淤、清障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河道工程的防洪能力。

上述两项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可提高水工程的拦洪排洪能力,保障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家、人民生活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增加水工程调蓄洪水能力,进行调洪抗旱,实现洪水防御向资源管理的转变,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大,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二是未能使全县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合理配置,达到高效利用;三是节水工程建设较少,不利于节水社会的建立;四是防汛投入不足,致使大多防洪工程带病运行可完全报费。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OO五年六月二十日

第四篇:水利改革发展自查报告

一、自查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对中央、省、市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全面贯彻落实,确保水利投入逐年稳定增长,确保水利建设的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和生产安全,为促进我街道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二、自查的主要内容

(一)落实责任。兰江街道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各项措施,成立街道水利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落实防汛抗旱、饮用水保障、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水库安全管理等行政首长负责制,把水利改革发展成效作衡量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环节,纳入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活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发展水利的良好环境,形成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

(二)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争十二五时期在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比2012年增加一倍以上,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明显提高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把农业发展基金50%用于水利建设,街道开展的河道水环境整治、山塘除险加固、农民饮用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除上级财政65%补助外,街道足额配套,确保水利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三)着力推进重点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山塘治理、水环境整治、泵站改造,提高农民饮用水保障能力是今后我街道水利建设的重点,结合今年水利重点项目会战攻坚会的强劲东风下,街道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田基浦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冯村农民饮用水(火盘畈水库)的扩容保障等工程,八月份已全部完成,进入正常运行,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本街道实际,已规划编制完成兰江街道河道整治规划、山塘治理规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配套资金落实,下步将进入实施阶段。

(四)严格水利资金管理使用。水利资金严格按规范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无虚报、假报水利项目骗取上级资金,挤占挪用水利专项资金的现象,凡是上级财政要求街道配套的项目资金足额配套,按时到位,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五)严格执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环境整治、山塘除险加固、农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工程,从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合同履约、建设实施、资金使用、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层层把关,保证了工程公开、公正和有序实施,不论工程大小都实行工程投标制、管理合同制、质量监理制、竣工验收制,杜绝了领导干部违反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的行为,从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没有出现工程不招标、资金使用不规范、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现象,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水利工程任务。

(六)积极开展创新水利科学管理。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命,依法对水环境和饮用水原地的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环境的综合治理、防洪排涝等涉水事务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民节约和有效保护。

(七)加强水利工程领域的廉政建设。为了加强和预防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防止干部插手干预,所有水利建设工程街道规定都要进入工程招投标,严格照章办事,凡招标后的工程都签订廉政协议,从源头控制腐败,到目前止未出现工作失职、监管不力,不作为行为,严格按照上级建立廉政风险控制机制,做到工程优良、人员优秀的目标。

第五篇:最新水利改革发展自查报告

最新水利改革发展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是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对执行某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的报告文体。以下是由

一、自查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对中央、省、市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全面贯彻落实,确保水利投入逐年稳定增长,确保水利建设的工程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和生产安全,为促进我街道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证。

二、自查的主要内容

(一)落实责任。兰江街道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落实各项措施,成立街道水利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落实防汛抗旱、饮用水保障、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水库安全管理等行政首长负责制,把水利改革发展成效作衡量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环节,纳入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的活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发展水利的良好环境,形成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

(二)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争十二五时期在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比2012年增加一倍以上,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把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明显提高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把农业发展基金50%用于水利建设,街道开展的河道水环境整治、山塘除险加固、农民饮用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除上级财政65%补助外,街道足额配套,确保水利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三)着力推进重点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山塘治理、水环境整治、泵站改造,提高农民饮用水保障能力是今后我街道水利建设的重点,结合今年水利重点项目会战攻坚会的强劲东风下,街道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田基浦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冯村农民饮用水(火盘畈水库)的扩容保障等工程,八月份已全部完成,进入正常运行,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本街道实际,已规划编制完成兰江街道河道整治规划、山塘治理规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配套资金落实,下步将进入实施阶段。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四)严格水利资金管理使用。水利资金严格按规范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率,无虚报、假报水利项目骗取上级资金,挤占挪用水利专项资金的现象,凡是上级财政要求街道配套的项目资金足额配套,按时到位,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五)严格执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环境整治、山塘除险加固、农民饮用水安全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工程,从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合同履约、建设实施、资金使用、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层层把关,保证了工程公开、公正和有序实施,不论工程大小都实行工程投标制、管理合同制、质量监理制、竣工验收制,杜绝了领导干部违反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的行为,从工程建设情况来看,没有出现工程不招标、资金使用不规范、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现象,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水利工程任务。

(六)积极开展创新水利科学管理。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命,依法对水环境和饮用水原地的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环境的综合治理、防洪排涝等涉水事务管理,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民节约和有效保护。

(七)加强水利工程领域的廉政建设。为了加强和预防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防止干部插手干预,所有水利建设工程街道规定都要进入工程招投标,严格照章办事,凡招标后的工程都签订廉政协议,从源头控制腐败,到目前止未出现工作失职、监管不力,不作为行为,严格按照上级建立廉政风险控制机制,做到工程优良、人员优秀的目标。

下载兰坪县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坪县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和改革局“十一五”工作总结

    发展和改革局“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以来,县发展和改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一五”改革发展的规划[优秀范文5篇]

    “十一五”改革发展规划 (讨论稿) 二OO六年六月 目 录 一、“十五”期间工作总结 (一)目标完成情况…………………………………………………………1 (二)取得的成绩……………………......

    明确思路统一认识精心组织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同志们:今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十一五”规划编制准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马凯主任做了“树立新的发展观,做好‘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讲话,对“十一五......

    南通市水利改革与发展2009年总结

    南通市水利改革与发展2009年总结 2009年,南通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文章标题: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2006年~2010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

    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产业局 二〇〇六年十月 目 录 一、“十五”广西信息产业发展回顾………………………………………………….2 (一)发展现状......

    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推动河南农业机械化协调健康发展,保障......

    河源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河源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http://www.xiexiebang.com/shtml/index.shtml河源市人民政府网 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