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理?“演讲稿(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20:36: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什么是真理?“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什么是真理?“演讲稿》。

第一篇:”什么是真理?“演讲稿

尊敬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来自XXXX班第1小组的XXXX,今天,我代表我们小组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什么是真理 ?”“何谓真理?”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去探索一下人们对真理的基本认知。。。

。。。。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真理的基本概念:。。。。

那么,马克思主义又是如何来定义真理的呢?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它有以下几个四个特点: 1)真理是客观的。

也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的事物。认识的内容只能是,也必然是来自客观的事物。2)真理是一元的。

即真理是客观的,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只能有一个真理。3)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

即真理对任何人都一样,任何人在真理面前都是一律平等。4)真理是具体的。

在华夏的几千年历史中,我们对一个词很熟悉,造反,既反对现有的统治而进行的行动。那么,“造反有理”这个词是正确的吗?下面来看两个例子:在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时,毛泽东说“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我相信,大家一定会认为这是正确的。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呢: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权的反,造社会主义的反。这个就是错误的了。所以,这两个例子说明:说明真理是具体的,要在具体的历史范畴来判别某个观点是真理还是谬误.自然而然,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何为真理,我们也可以从其对立面下手,即谬误,毕竟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何为谬误呢?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

就像我们学习过程中一样,我们会做错很多题目,这就是谬误,然后我们会改正,改正之后,这就是真理。

所以,真理与谬误是贯穿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追求真理的过程也就是这对矛盾不断发生,不断解决的过程。认识每克服谬误一步,真理便向前发展一步,这就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三种真理观

首先,真理是指:我说的话(某句判断)与外界状况相符。譬如,我说「现在正在下雨」,你立即可以走到户外去观察,检证这句话的真伪。如果现在果然在下雨,那么这句话就是真理。这种真理是针对判断是否以事实为基础,判断与事实相符则为真。这称为「符应说」的真理观。其次,真理是指:我说的话(某句判断)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与这个系统中别的判断可以相融贯。譬如,我说孔子的人性论是主张「向善」的,因为他说过「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愿意行仁,行仁的机会立即来到。这表示行仁操之于己,是由我的真诚心意来决定的。并且孔子也说过「德不孤,必有邻」;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人支持他。何以如此?因为人性向善,所以只要你行善,别人自然及自动会站在你这边。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所以我说:「人性向善」在孔子思想中是合理的诠释,因为它与孔子的所有言论都没有矛盾之处。

然后,第三种真理观是指人类自小以来所养成的偏见,易受感官所迷惑及情绪所困扰。只要去除这些偏见的遮蔽,就可以让对象的真实面目显示出来。譬如,我们常说:「孩童是人类的老师。」何以如此?因为他们真诚又不说谎,只有他们会看到什么说什么,让我们成年人知道「国王其实没有穿衣服」,更不必说国王的新衣了。换言之,真理是经由真诚的人而彰显出来的。我们若是去除个人的好恶,在没有利害关系的情况下,不是比较可能保持客观与超然的判断吗?不是比较可能说出内心的真话吗?

最后,我想就自身的专业谈一下我们对真理的认知: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清楚地知道土木工程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伴随着土木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探求真理的过程,人们追求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准确性。对于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证实、主管同客观相符合,这才称之为真理。在土木历史发展长河中,唯有坚持真理,才能促进其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原理—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及反映论的一般原理问题上的贯彻。在认识真理思想能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在这个进程中,我们有反对实用主义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的错误思想。从其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真理只有一个,虽然人们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其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认识,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不是人人都是真理的代言人。对于土木这个行业来说,这里只有一种认识与特定的对象的规律、状态、本质相一致,此乃真理也。就像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在此之前众说纷纭,各自都认为自己说的是真理,但他们的认识没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而真正的真理只有一个且是经得起考验的。真理是一个永恒和无限的东西。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无条件的。同时真理有其相对性,即真理是有条件限制的。在特定条件下才算真理,如牛顿的理论只在宏观低速条件下成立,在微观高速领域的问题他解释不了,这还要靠爱因斯坦相对论来解释。具有绝对真理和具有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同时又是辩证转化的。土木专业的发展启示我们,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其思维是有限和相对的,但人类终究是会发现真理的。虽然这条道路上会产生许多谬误。往往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错误认真总结,才是发现真理的好办法。

第二篇:科学是真理吗

科学是真理吗?

1.科学的局限

1.1 科学要借助常识来证明

几何三大公理,和牛顿三大运动定律,都是用常识来证明的。1.1.1 几何三大公理

几何三大公理是几何的基础,其他几何定律都是由它们推理出来的。其中一条公理是:两条平行线,永远不能相交。这条公理不能证明,只能说,按照人类的常识看来,这条公理是正确的。这就是科学的局限,要靠常识来补救。

1.1.2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力为零时,原先静止者恒静止,原先运动者恒沿着直线作等速度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前提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力为零,这个前提条件在地球上复杂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满足的。所以,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这一定律。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是不可证明的,只是大家根据常识,公认为正确的定律。事实上,后来牛顿第一定律被爱因斯坦推翻了。

1.2科学经常被后人推翻

1.2.1亚里士多德被伽利略推翻

如伽利略做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说的,物体越重降落速度越快的理论。

1.2.2牛顿在宏观、高速的环境下,被爱因斯坦推翻

在地球上,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爱因斯坦说明,在接近光速运动的情况下,时间是相对的,就是相对论。这时,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就不成立了。1.2.3爱因斯坦的理论也在经受考验

爱因斯坦曾说没有超过光速的,但近期有科学家发现超光速,爱因斯坦的理论也在经受考验。爱因斯坦曾引入“宇宙常数”,后来被其他科学家证明是错误的,爱因斯坦自己也承认了错误。

1.3科学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

以前,我看电视采访我国一位老科学家:他说科学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就是大胆提出一个科学假设,然后小心地用实验或其他科学理论来证明这个假设是否正确。

1.4 没有什么理论是100%正确的。

科学研究的方法:证伪法。意思是说:不管某种理论看起来多正确,但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该理论是错的,即证明该理论是伪的。如:某理论说乌鸦都是黑的,但人们只要找到一只白色的乌鸦,就可以证明这理论是错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什么理论是100%正确的。

即使像宇宙飞船,科学家也只能给出99.9….%的成功保证,不敢说100%成功。美国就发生过,宇宙飞船爆炸的惨案。

2人类研究科学的理性从哪里来?

2.1 常识可以证明科学吗?

几何三大公理,和牛顿三大运动定律,都是用常识来证明的。

似乎大家都认为,在一些基本的数学方面,存在真理。如2+2=4,无论是否基督徒,都认为这是真理。著名的华人基督教牧师:唐崇荣牧师也拿这个例子,来证明真理的绝对性,来证明基督信仰是绝对真理。他说:2+2=4,这是绝对真理。2+2=5,或2+2=3,这些其他的答案都是错的。所以基督教不是排他,而是因为基督教是绝对真理。

我回忆起,2+2=4 是真理,这是在我小时候学加法时,通过数手指学会的。当时,我当然不会想到:为什么我相信,我数手指,2个手指再加2个手指,等于4个手指呢?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常识呀。那么现在我要问,常识是怎么建立的呢? 人类的常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常识可以证明真理呢?最近看了本哲学的入门书《苏菲的世界》,才明白了:原来人类的常识是从人类的理性来的。那么又要问了,人类的理性是从哪里来的呢?

2.2人类的理性来自上帝

很多大哲学家也是基督徒,如康德、笛卡尔,都认为人类的理性,是上帝创造人类时,就放在人里面的。所以,人类才能用上帝赐予的理性,来研究科学。

在西方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并不是主流。我国的儒家、佛家,也不是唯物主义。相反,有些基督教的大思想家,如圣奥古斯丁,被认为是很有成就的哲学家。

2.3 我国近代科学发展缓慢

我们中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成就,在宋朝达到最高峰。但佛教在唐朝传入我国后,逐渐影响增大。如唐朝大诗人王维,被称为“诗佛”。记得有首古诗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意思是南朝(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信奉佛教,建造了很多寺庙,但南朝还是被灭了。

记得有个很有名的佛教故事,有首古诗:“明镜本非台,菩提亦非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这首诗可以看到,佛教认为外界都是虚无,人对世界的看法,完全在乎人内心的感受,所谓境由心造。

这在哲学上,就叫“不可知论”了。“不可知”论者,认为人没有理性,或人的理性是不可靠的,是不能用理性来研究科学的。在这样的哲学影响下的人们,就不可能发展科学了。所以,宋朝之后,我国在近代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

我国有句成语:“格物致知”,意思是研究物体,可以得到知识。结果,我国古代有位学者,要格竹子,就搬了个椅子,对着竹子看了很久。可想而知,他不可能得到什么知识。如果按现代科学,他应该做做实验,把竹子剖开看看,研究竹节是什么。科学是真理吗?

在牛顿的经典物理流行时,哲学上,机械唯物主义也流行起来。人类很乐观,以为宇宙是一台大机器,人类的理论已经把宇宙研究透了,已经不需要上帝了。当时,只有两个小问题没有解决,被认为是当时灿烂的经典物理天空下的两朵小乌云。但在20世纪开始时,对这两朵小乌云的研究,导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推翻了经典物理。

现在的科学家比牛顿时代谦虚了很多,因为在宏观上,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是不可穷尽、不可测的。科学家已经说明:宇宙大爆炸前的事情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围,是科学不能解释的。在微观上,科学有“测不准”原理,说明微小的粒子是科学不能测量的。就是说,现代科学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被堵死了。

有本很好的介绍基督教信仰和科学的书:《游子吟》(链接:在线阅读:http://.zip)。作者是里程博士,是一位华人科学家。他说:科学只能研究what,不能回答 how。科学可以发现宇宙的规律,发现宇宙是怎么运行的(what),但不能回答宇宙为什么是这样运行的(how)。

况且,科学只能研究物质。科学对于人类的感情,和灵界,也是无法研究的。总之,科学只能在有限的范围里接近真理,但科学绝不是真理。科学不是包医百病的,科学不是万能,科学更不是真理。什么是真理呢?

牛顿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他花在《圣经》上的时间,比花在科学上的时间还多。他曾经拿着一个太阳系的行星模型,对朋友说,这个模型是被人制造出来的;牛顿接着说,模型尚且需要一位制造者,太阳系这么精美运行的系统,不是更需要一位创造者--上帝吗?

《圣经》记载了罗马总督彼拉多和主耶稣基督的对话,《圣经》【约翰福音18章37,38节】“ 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彼拉多说,真理是什么呢?”

在英文圣经里,真理是truth。在主耶稣基督受死、埋葬、复活、升天后。罗马总督彼拉多这句话:“真理是什么呢?”一直回荡在人类上空。彼拉多错过了真理,亲爱的同胞,您现在还要错过真理吗?

《圣经》【约翰福音14章6节】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上帝)那里去。”

主耶稣基督就是真理,您只要打开《圣经》,就可以看到主耶稣基督对您说话。在《圣经》中,主耶稣对您说,祂为了救您,甘愿从上帝的儿子降世为人,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稣死后第三天,复活了,战胜了死亡。在刚度过的复活节,我们都欢喜快乐地彼此问候说:主复活了!

我们每一位人,只要相信主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就可以像主耶稣一样,胜过死亡,复活,得永生。我们相信主耶稣,就得到了通向上帝的道路,得到了真理,更宝贵的是:得到了永远的生命。亲爱的同胞,您认为主耶稣基督是真理吗?请用科学的态度,研究一下《圣经》(《圣经》灵修版链接,在线阅读:http:// 下载:http://www.xiexiebang.com/download/CUV-NIVv2.chm),看看主耶稣说的这句话:《圣经》【约翰福音14章6节】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这句话是否是真理?

愿主赐福您!

第三篇:真正的艺术是真理的表态

真正的艺术是真理的表态

An Interview with the Pianist and Educator Chen Hongkuan

陈宏宽是我在比赛间隙中采访的最后一位评委。

以前曾不止一次听过他的演奏,也看过别人对他的访谈,给我的印象是同样的严谨而充满哲理性。

我自知不善于做非常严谨而哲理的事,所以暗自希望这次的访谈能更轻松、随意些。

鲍蕙荞(以下简称“鲍”): 大家都知道,您参加过许多国际比赛,曾得过许多奖。对青年人参加国际比赛,始终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从您个人的体会来看,您对青年人参加国际比赛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陈宏宽(以下简称“陈”): 像郎朗这样的人就没有必要参加比赛了。(笑)因为他从小就显现了突出的才能。而我出生在台湾,没有人认识,也没有人认可我。唯一能让人来听我演奏的途径,就是参加比赛。我认为,参加比赛首先要自己准备好。这次“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我听到好几位选手第一轮都弹得很不错,但第二轮就没准备好。从这可以看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可以担当比赛后的演出。

我在1982年参加过“盖扎•安达比赛”。这个比赛一共要准备6小时的曲目。第一轮是评委随意挑曲目让你弹,可以是一段独奏曲,也可以是一段协奏曲。第二轮是一个独奏会。这样的曲目量,每个选手都无法逃避。不论你认为比赛是否公平,这样的准备是你必须做的。

我在28岁时参加了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伊丽莎白王太后国际钢琴比赛”。第二轮后媒体把我排在前三位。当时我每天挺自在地看书、散步,两天就把作品背下来了。但是后来的比赛,由于组织工作的问题,一会儿让你上台,一会儿又不让你上台,搞得我精神都混乱了。最后我只得了第11名。当时我很抱怨组织工作的混乱。但是后来想想,这也是一种“经验”。不管你已经准备好了多少曲目,但比赛中一切都是可能发生的。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情况,你都必须做到自己的刚硬,能支撑。

这就是通过比赛,你可以得到的和必须准备好的。

鲍: 可以说,多次的国际比赛经验使你成长、成熟了。

陈: 一个人的艺术生涯大概会经历三个阶段:做徒弟的阶段――“漫游”的阶段――做师父的阶段。

参加比赛的选手,需要的不是作为“徒弟”的阶段,而必须想到,作为“徒弟”的阶段快要结束了,要开始自己的演奏生涯了。当然,也就是要开始“漫游”了。不过,作为“师父”还需要一段时间。

如果作为青年钢琴家的一条必经之路,我不反对年轻人参加国际比赛。

鲍: 会不会因为过多参加比赛,使年轻人丧失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呢?

陈: 所有的艺术,都会以自己的艺术品味为主。所以评委有时会给自己不喜欢的选手打零分。即使有的选手已经非常完美了,评委也不会给满分。

有些大的国际比赛的第一名,也没有得到评委投票的半数。所以,有些大比赛,往往会变得有些“中性”。有些选手也正因为考虑到这点,就用了“中性”的弹法来不得罪评委。当然,有很多人过了比赛的阶段,会有很大变化,会有更多自己的个性。

“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为此用了很独特的计算方法,避免了评委给某些选手打零分,打低分。

有些最有争议的选手,其实也是最受人关注的。

鲍: 这次有一位没能进入决赛的选手,小时候是个神童,而且很年轻就得过大比赛的高奖了。

陈: 我知道你说的是沈文裕。他曾跟我上过十天课。

可能上帝是很公平的吧,沈文裕有很强、简直不可思议的一面;但是又有非常困难的另一面。他的音乐里缺少有关美学上的、比例方面的东西。他的脑子里没有这个语言。我讲的时候,他非常认真地听,但他听不懂。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来他的不懂。所以学了十天后,我就跟他说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后来,在“深圳协奏曲比赛”的时候,我忽然又从他的比赛里听到了一些东西,我都快要流泪了。我没有想到我讲的一些东西他还记得!他的演奏完全变了一个人了!我在洗手间碰到他,告诉了他这些,他说:“陈老师,你要给我时间。”我听到这个话真的很感动。

但这次比赛的情况,我心里很难过。他的演奏是平面的,不是三维空间,而是一维空间。

钢琴演奏中,除了情感的表达,还有头脑的理性思考及创造力和灵感。这些因素中缺少了一个因素都不行,都会是明显的缺陷。

鲍: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陈: 艺术上的发展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有人认为可以慢慢去发展,实际上超过某个年龄就不行了。人的左脑管科学,右脑管艺术,如果左脑的发展过分强烈,就会压制了另一半脑的发展。

国外曾有科学家做过这方面的试验,我看过文章的。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四五岁前过分地练技术,会导致这部分越来越发达,而抑制了右脑的发展。十四五岁前是可以调整的,但是十四五岁之后就没办法了。就算你再用同样的办法训练右脑,也长不起来了。这个人会对艺术方面毫无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天才儿童,二十多岁以后就没有发展了。

我在台湾光仁小学的时候,那是唯一有“音乐班”的学校。那里有很多神童,简直可以一把一把抓。(笑)但是很多人到中学十六七岁毕业后,就再也听不见了。

周广仁先生也说过“:很多天才儿童后来都不想弹琴了。”

我对此也很有感触,我想是他们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感到太乏味了。过去的音乐家每次上台都是不一样的情况,从来没有“百发百中”的。

我也曾对施坦威钢琴公司的人说过“:现在有的钢琴已经造得太完美了。而艺术家是总需要有挑战性、激发性的。”

鲍: 您讲的很有启发。但如果对已经过了大脑发展均衡的年龄极限,还有什么改变的好办法吗?

陈: 加拿大有一个自然保护区,不同年龄的音乐家、画家、作家都可以到那里去“泡”一段时间。不上课,但大家互相交流。

鲍: 需要付费吗?

陈: 要付,而且很贵。有的国家政府给艺术家去呆一个月。

沈文裕如果想去那里,我可以在加拿大帮他找赞助。

人的生命里有时是有一种机缘的。比如:生一场大病、手坏了,这些都会让你不断地认识到生命的另一面。

看到沈文裕现在的情况,我对他心疼得不得了。但是打击也许是件好事!

鲍: 沈文裕最近参加的一些大比赛都没有得奖。那天我也跟他谈了,希望他调整心态,以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我不知道他能不能承受这些。

陈: 我也很怕,看他有没有底蕴承受吧。

我的夫人采访过邓泰山,他的童年是很痛苦的,讲讲就掉眼泪了。

历史上哪个成功的人没有经历过痛苦的考验呢?

鲍: 许多事情必须本人去经历,无人可以替代。

陈: 上天的安排是件奇妙的事,无人可以替代!

我在上海音乐学院,听过附小、附中和大学的入学考试。很多小孩考进附小时,非常天真,对音乐充满爱。到了高中时已开始恨弹琴,到了大学就只想着赚钱了。很多人已经没有对音乐的爱了。

我在台湾的中学,校庆40年时要我致词。我说自己在那里受到了最完美的教育。我们读一二年级时,必须学芭蕾舞;三四年级唱合唱;四年级我还学了小喇叭;五年级学打击乐;六年级学中胡。我在乐队、民乐队、鼓乐队、合唱队都呆过。(笑)学校一有活动,就派出去参加表演,还到菲律宾去表演过。我吹小号、圆号。

我不是神童、不是天才,在学校时钢琴也不出色。但我的小号是全台湾第一把交椅。(笑)我十二三岁时就吹了一首很难的小号协奏曲。我现在弹琴的“节奏”就是从学舞蹈、打击乐中来的,而“呼吸”就是从学管乐、歌唱中来的。

鲍: 您14岁时,怎么又想起学钢琴了呢?

陈: 我姐姐陈必先比我大8岁,我是根据条例出去的最后一个,中间隔了12年。我父亲希望我赶快考出去。

我当时是用小号考出去的,但德国方面认为我太小不适宜学小号。所以我姐姐就拼命教我钢琴。她当时已经得了“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对我非常严格。后来我考进汉诺威音乐学院。我起步太晚,要比别人多练好几倍的琴。

鲍: 你小时的志愿是学音乐吗?

陈: 我父亲是科学家,我七八岁时,父亲带我参观工厂,回家后我就能画出机器里外的结构。我父亲当时认为我是科技方面的天才儿童。我父亲的思想很先进,他反对小学生要把每个字抄15遍的做法。他说5遍就好了。他还当着大家的面说:“我儿子可以做到这样。”我当时觉得很丢脸。(笑)但他绝不是无理取闹,他认为如果抄15遍,小孩的头脑都弄死掉了。如果我考试得了九十多分,他会说:“何必要九十多分呢,70分就行了!”如果被子叠得很整齐,他也认为没必要。(笑)

我姐姐小时候怎么会学钢琴呢?因为有人送她一个小玩具钢琴,她会在上面自己弹出小曲调来。那时候,我爸爸的单位要送他去国外进修,结果我爸爸拿了那笔钱直接去买了一台钢琴,那台琴是美国兵留下来的,买的时候很贵。那些钱当时都可以买楼了,但他买了钢琴给一个4岁的小女孩。

鲍: 你14岁才开始正式学钢琴,那时有兴趣吗?

陈: 开始只是一种“任务感”。因为我出去学习是代表一个民族。当时中国人出去的很少,所以一举一动都被大家看在眼里。

但是到了16岁那年,有一天我忽然入境,感到了音乐的美妙。从那时起,我决定放弃科学,因为我感受到音乐可以将人带入一种不同的境界。

鲍: 您已经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几年了,对中国钢琴学生的情况一定也了解得相当多,您觉得中国的钢琴学生有什么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

陈: 有一些是社会性的问题。一家就一个孩子,全家人伺候一个人、期望也都在一个人身上。这样孩子的压力过大,根本没有机会体会生活中很多别的方面。

西方音乐的基础是“奉献”,不是“指挥”。但是国内学生常常是“以我为主”,不懂得“奉献”是更高一层的信念。不懂“奉献”就不能进入抽象世界,而这个抽象世界是以“爱”为核心的。不懂奉献、不懂爱也就很难感受到音乐的真谛。

鲍: 是否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很容易面对比赛的得失?

陈: 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是16岁时,在全德钢琴比赛中得了第2名。17岁时参加“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轮就没有通过。然后我留下来从头听到尾,做了很多笔记。我知道了别人的水平,准备到什么程度,也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之后我从来没有为比赛的失利而失落过。

鲍: 其实比赛不应该成为一个目的。对音乐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

陈: 是啊!一个人要想成功,面前可能会有一百零一个陷阱。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陷进去就会爬不出来。

我为什么手受伤还能恢复,我想我和别人不同的是,我可以放弃钢琴。手受伤前,我的目标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但手坏了以后,反倒让我了解了很多别的东西。我当时很心平气和,我想到:我是一个人,钢琴并不能代表我,艺术家不是“复制品”、不是“产品”。艺术家是一个“载体”,艺术是一个“过程”。

一个学生要走艺术的道路,一定要认清这条路和别的路有什么不同。做艺术家要生活严谨、没有享受,伦理道德要比别人更高出一筹。作钢琴家有太多的矛盾:又要练很多琴,又要学会生活。一个艺术家不懂真理,他的艺术就没有真理。

真正的艺术是真理的表态!

第四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感

在混乱不堪的思想和舆论社会环境下,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检验真理的标准开始模糊起来。这个问题十分必要而且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解决了许多的认知矛盾和模糊的思想方向等众多问题。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地位,也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和众多历史事实。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等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他们的理论才得以肯定。实践来检验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更加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众多的革命导师们不仅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他们所共同创造的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共产党宣言》的态度一样。理论是经过实践后被认可才得以长存的,实践是永恒的标准和尺子,真理的诞生并不漫长,只有漫长的不断实践。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迫切追求真理而忽略了实践,许多错误和问题矛盾渐渐大了起来。不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则,不去实践,不去检验,真理永远没有真理。而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始终要坚守这一原则并且自觉地实践检验。问题的答案在眼前的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的正确不一定是适用的,我们应该像革命导师们那样提出“真理”并亲自去实践检验。

第五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

LiJ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后,似乎就成了“真理”。但本人认为这个貌似的真理,更好的表达其实应该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只是检验的众多标准之一,不是唯一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经常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当我们自己连社会主义是什么的时候,就这样认为了。计划经济是社会的核心标志吗?至少过去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建国后,学着前苏联搞了20多年的计划经济,大讲特讲计划经济的好处,计划经济成为上世纪50-70年代的经济运行体制,但后来终于发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而且时间证明,我们在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取得了比计划经济好何此一万倍的经济效果!

所以,我认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更好的标准”。时间会告诉人们,什么是更好的方式,方法。同时本人也认为“比较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有比较才有鉴别,一种声音产生的“真像”,常常让人质疑,在争辩中的共识才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中国很喜欢搞运动,现在的网络言论清理也是一种运动的方式,运动出真理吗?

西方的法制治理社会的模式是否是目前更好的模式,不得而知。但中国的社会要不要用法制来代替目前人治的社会管理模式,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我们既想建立一个法制的社会,又担心“党领导一切”受到削弱。这个真理是什么,我相信时间会给一个答案。因此,我认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更好标准”。

下载”什么是真理?“演讲稿(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什么是真理?“演讲稿(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英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作业 班 姓名学号得分 作业内容及要求:观看《谁在背我飞行》后,你产生哪些哲学启示?(1、题目自拟;2、文学院以散文或诗歌的形式,......

    阅读《法律与真理》有感——什么是法律真

    阅读《法律与真理》有感通过对丹尼斯·M·帕特森所著的《法律与真理》这本书的不完全阅读对于法律真理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这本书致主要探讨了一问题:“一个法律命题......

    信仰和真理

    信仰和真理!2013-06-03 13:01:29| 标签: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分类: |字号大 默认分类中小订| 阅 枫林仙:为什么反基督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痼疾?看一下从晚清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一向......

    人生真理

    1、说话要用脑子,敏于事,慎于言,话多无益。很多事成也是嘴,败 、说话要用脑子,敏于事,慎于言,话多无益。很多事成也是嘴, 也是嘴。平时一定要把好门,否则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也是......

    真理 实践

    真理 实践 成事在理不在势。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 事物之变,纷纭杂出,若不可知,然而有至理存焉。 [宋]苏辙《观会通以行典礼论》 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 [明]......

    励志演讲稿:真理追寻之路5篇

    我是有价值的吗?我的人生是有目标的吗?我为什么活着?唯有对生命意义和人生目标的追寻才能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有真正的价值。很多时候,那些我愿意做的事因自身的软弱没有去做,而......

    真理是怀疑的影子美文(共五则)

    这是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小事。不久前,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先后出了下面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

    什么是演讲稿

    一、演讲稿的定义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集会上和某些公共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时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