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竺可桢演讲稿初 3
追寻大师足迹 扬帆求是之梦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朱乐冲,来自东关中心小学,我的母校创建于1902年,时名毓菁学堂,一代宗师,科学巨匠竺可桢就是在这扬帆起航,求是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今天我演讲的题目的《追寻大师足迹,扬帆求是之梦》。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东关,他三岁就能识字,很小就特别喜欢观察大自然,每一片落叶,每一声虫鸣,都能触动他幼小的心弦。7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毓菁学堂。他学习可用心了,有一次,哥哥教他学造句,一直到天亮,鸡叫了他才肯回房睡觉。13岁那年,先生问同学们:“什么最苦,什么最甜?”同学们纷纷回答:“蜜糖嘴甜,黄连最苦!”竺可桢站起来严肃地说:“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强盛最甜”那时,他就暗暗发誓,要用一生来学好科学,要以科学唤醒民族,振兴中华„„
1905年,15岁的竺可桢离开东关,外出求学,先后到东湖法政学堂、上海澄衷学堂,唐山路矿学堂学习,每次考试他都名列榜首,后来留学美国,进了哈佛大学,选定气象学作为研究方向。
1918年,竺可桢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南开大学教授,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气象台,并跑遍全国各地,发动建立气象站,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1936年他临危受命,担任浙大校长,他把求是精神定为浙大校训,并广聘名师如马一浮、邵裴子、苏步青等,使浙大学术气氛浓厚,人才辈出,被誉为东方的剑桥。
1937年抗战爆发,杭州危急,为了给国家保留一批知识精英,竺可桢毅然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之路,横穿六省,行程2600公里。这期间,我们可以想象办学之艰难,环境之险恶,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竺可桢还是没有放弃的科学研究,令人肃然起敬。
新中国的成立,将竺可桢推上了新的征程,他担任了中科院副院长,致力于科学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自然区的划分、制定了国家大地图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他曾经三次深入沙漠考察,足迹踏遍了内蒙古、河西走廊和新疆,80岁高龄,还坚持赴野外考察,为了新中国的气象、地理与农业,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安然辞世,享年84岁。竺可桢的一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一生,是努力追求真理的一生,如今他执着的求是
精神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东小学子共同的精神追求,追寻着大师的足迹,我们的求是之旅也将扬帆起航!
第二篇:竺可桢事迹分享讲稿
竺可桢事迹分享讲稿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1936年4月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1962年,竺可桢以72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晨六点起。上午预备明天院党支部大会中我入党问题。明天下午三点开会时我个人自己介绍的一个说明,写好后交允敏一阅,晚杏仙来,我也交她一阅。”这是竺可桢在1962年6月3日写下的日记。第二天,这位72岁高龄的老人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桢决定,把以女儿名义存的一笔钱作为党费交给组织,竟高达万元。原来从1966年起,竺可桢便以女儿名义把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一存进银行,七年存款已达万元。这笔巨额党费,表现出这位气象学大师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竺可桢的红色故事:
1910年,二十岁的竺可桢顺利考取第二批庚款留学公费生,到美国开始了留学生涯。“中国以农立国,万事以农立本”,怀抱着让国民能吃饱、不挨饿的梦想,这个有着强烈报国理想的青年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农学专业。然而,美国的农业科学并不发达,农业的体制也与中国不太一样,但竺可桢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选择在毕业后转到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在与农业关系最紧密的气象学专业继续深造。大学期间,竺可桢与其他留学生一道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希望“增进中国人科学知识和发展科学研究能力,共图科学之发达”。1918年,竺可桢获气象学博士学位,怀着一腔科学报国的热血,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
那时候,美国已有200多座测候所,中国却仅有两座,还是由外国人控制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天气预报只能由外国人发布。气象学不仅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与战争战备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那时候,日本已经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中国气象和地理了!竺可桢意识到,中国人必须要开展自己的气象学了。192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竺可桢在南京北极阁筹建气象研究所,中国人的气象科学就此起步。此后8年里,竺可桢踏遍中国各地,主持建立起一个又一个气象观测站。1930年元旦,气象研究所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从那一天起,中国的气象事业终于由中国人来主导了!
专业的气象科学研究之外,竺可桢还将向社会大众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扛在肩上。“让人民懂得科学,尊重科学”的愿望促使他提起笔来,写下《论祈雨禁屠与旱灾》一文针砭时弊,又在《科学得民族复兴》一文中写道“以科学之方法,研察吾国之民族。夫起膏肓、箴废疾,壮心胆,励志节,悉今日之急务!”要救民之身,亦要育民之志,这是竺可桢一生的志愿。
1936年4月,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彼时,浙江大学还是一所地方性的大学,教室房屋破败不堪,师资力量极其薄弱。于是,竺可桢想尽办法为浙大吸纳人才。他先去上海交通大学“强借”教授胡刚复,使得浙江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中国物理研究的前沿阵地;又坚持留用陈建功、苏步青、贝时璋,还把因反对前任校长而离开的张绍忠、何增禄、束星北等人一一请回浙大,为浙大网罗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学者。1937年,竺可桢通过私人关系邀请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波尔访问中国,并到浙江大学作学术报告。报告当天,浙大万人空巷,连浙江省电台也全程直播了演讲盛况,一时浙江学风大盛,浙大成了浙江当之无愧的学术高地。
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江浙各地相继沦陷。国难当头,竺可桢当机立断率领浙大师生举校西迁,途经浙、赣、湘、粤、桂、黔等六省,历时两年多最终定址遵义和湄潭,并坚持办学七年之久。浙大西迁路径与红军长征路径前半段基本吻合,这一壮举被誉为“一支文军”的长征。“为一校之长,不止要对学生负责,更要对国之教育负责。”在竺可桢带领下,师生在哪里,浙大就搬到哪里,“图书馆”和“实验室”就用双肩挑到哪里。庙宇、祠堂做教室,自己开荒种菜、饲养鸡鸭,无论条件如何简陋,竺可桢从不耽搁第一时间开堂上课。于是,一篇篇高质量的论文在中国的山沟中完成,发表在《自然》等世界顶尖期刊上,浙江大学也因此声名鹊起,被誉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身为校长兼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的竺可桢自己吃着用霉米做的年夜饭,却把应得的几千元救济费分给其他同事,尽一切能力保护学生,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求是”校训一以贯之。
竺可桢一生办校治学,报国为民。他始终认为,科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学不是高高在上的,个人的成长最终是为了服务于社会,这样热诚的理念与中国共产党不谋而合。抗战时期,竺可桢对浙大师生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爱国运动给予高度支持,为保护师生,不顾个人安危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1947年,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于子三被国民党秘密逮捕杀害,竺可桢愤慨万分,亲自至南京国民党政府总部,要求伸张正义,并向《大公报》等报社公开发言:“于子三是一个好学生,其死因将成为千古奇冤。”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祖国解放。随后,他隐居上海,闭户谢客,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
解放后,竺可桢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建立了许多第一次:我国第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机构、我国第一批研究和治理沙荒的机构、第一批研究冰川和海洋的科研机构。“为了祖国而劳动是无上愉快的事。”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
1958年3月8日,竺可桢写信给院党组,提出了入党申请。在申请书中,他这样写道:“要把自己一切力量献给社会主义事业,争取做到:1.全心全意服从党的领导;2.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推进人民的科学事业;3.努力改造自己,争取成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
1962年6月4日,72岁高龄的竺可桢终于完成了心愿,他高兴地说:“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入党后,竺可桢在一篇万字思想汇报中,把自己比喻成“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决心“老老实实地尽力而为之,所谓一息尚存此志不容懈怠。”
在祖国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里,竺可桢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一生积极投身家国建设需要之中。不受高官厚禄,坚持学术育人,科学兴国。在中国气象事业、高等教育事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求学到治学,竺可桢一生以民族振兴为所愿。我们青年学子应以此为榜样,传承红色情怀、延续红色故事,在最美好、最值得奋斗的时代心怀国之大者,真正成为竺老校长所盼“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第三篇:《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习词语、生字
1、比较形近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交流,指导感情朗读。
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平时,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四段
(一)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研究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
※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二)学习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研究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最好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教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的句子。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中的作业,有困难的可以举手提问。
第四篇:观《竺可桢》影片有感
观《竺可桢》影片有感
这个星期四,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全体看了《竺可桢》这部影片。
《竺可桢》主要讲了气象学家竺可桢当上了浙江大学的校长,并兴起了浙江大学。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他只有带着学生,“背”起浙江大学踏上了“流亡之路”。竺可桢退休之后,经常去野外考察,观察气候的变化,观察黄河的变化。竺可桢在失去了野外考察的能力之后,还是每天观察自己院子里的葡萄叶的生长,每天扫出院子里的尘埃进行观察。当他生病后,住进了医院,可即使他生病了,也每天写日记。他无论何时都不放弃观察机会的精神感动了我。
在我的身边,像竺可桢的人有许多,比如我们班的王老师。有一次,王老师感冒了,我们认为王老师应该不会来上课了,可是王老师却奇迹般的出现了我们眼前,我们眼前的王老师脸色苍白,不停的咳嗽,声音也沙哑了。我看着王老师这副模样,一下子被震撼。在平时,我们没少惹王老师生气,班上个别同学的作用不是少做就是没做,让王老师没少生气,可丝毫未影响王老师教我们知识的情绪,王老师常说:让那些不要好的一边待着,学习为的是谁要 想想清楚。王老师生病了,明明可以借助这个好机会好好的 在家休息休息。少受点我们的 气,可是王老师却坚持来给我们上课,在讲课的 时候,王老师显得很吃力,可是我们今天也奇迹般的没让王老师生气,王老师生病还给我们来上课不就如竺可桢生病还坚持考察的精神吗?
竺可桢坚持不懈的考察为的是祖国兴盛令人感动,而我们王老师为了祖国的下翊 代可以不顾自己的身体的精神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第五篇:初一三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我们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世博会,从1851年第一届英国伦敦世博会到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人类已经走过了154年,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离不开新的创意,而世博会正是展现这些创意和文明的重要舞台.这次世博会对于中国来讲是一个百年一遇的世界盛会,作为东道主的我们更应该不能错过这么难得的盛会,而在参观之前首先要设计好游玩路线,准备好需要的东西。这次我们为大家设计了一条关于浦西的游玩路线,虽然它并没有浦东国家馆热闹,但是他同样也有许多亮点与特色让我们去探索发现。
这是一些关于世博园区的鸟瞰图。
小帖士
1、即便再怎么走马观花,一日游也不过涉及百多个国家展馆的十分之一。不如在自己喜欢的几个馆里好好走走、看看、玩玩。
2、去之前买好门票,了解清楚交通和开闭园时间(9:00—24:00)。
8:30到达,一日游的话,早早来到世博园门口排队是必须的。9:00开园,别急着冲进去,门口有一排预约机,热门的场馆一定要先在这里预约。带好有效证件和门票就行。
3、水肯定不能带。所有带进的东西都要去检查,固体食物有可能允许带进去,但水是肯定不可以的,你进入世博园区以后肯定要喝水,进入园区以后可以找免费的饮水点。
4.游客最好要在入园之前提前准备一份世博园区地图。
5.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严格遵守参观规定和注意事项。
你可以乘的铁8号线在西藏南路站下车就是浦西世博园区最大的出入口了
我们的第一站是中国船舶企业馆
场馆的建筑设计和展示设计贯穿了“船舶,让城市更美好”的参展主题,演绎了“龙之脊,景之最”的理 念,该展馆对江南造船厂原址的一个厂房进行了重新优化设计和改造,改造后的展馆呈长方形结构,增添了弧线构架,形似船的龙骨,突出船舶馆的企业形象;又形似龙的脊梁,借喻中华民族工业坚强的精神。该展馆还充分利用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建筑设计中穿插了别具一格的观景斜廊,为世博会浦西园区创造了绝佳的景观资源。
亮点
“DIY轮船”
在互动区,参观者可以根据提示,触摸屏幕,制造自己喜欢的轮船。“船史大道”“船史大道”通过模型,如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只模型,展示中国千年造船历史。古船模
浦东船模高手张玉琪为世博会“中国船舶馆”制作4艘“古船模”。“古船模”选用上好的柚木制作,每艘长约2米。小到竹签做的铆钉,大到1米多长的船桅,几乎都是用手工制成。据介绍,这4艘“古船模”的原型分别是广船“耆英号”、上海沙船、福
船“丹阳船”和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河客船”。其中“耆英号”曾在1851年参加过伦敦第一届世博会。
第二站是万科馆
从中国船舶馆出来后往南浦大桥方向走,走马观花过中国民营企业馆,万科馆,那馆是麦垛压制而成的,可以去看看2049年中国城市的模样。万科的旁边是远大馆,上面这些别进去了外面看看,直接进 城市未来馆,这里内容非常丰富,巨大的电子书上不断翻页展示着古今中外哲学家和建筑师对“未来城市”的想象,蚂蚁窝里展示的是不同城市规划的今昔对比。动画的表现方式很吸引孩子的注意。整个展馆都让人仿佛置身未来世界,充满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憧憬。
万科企业馆的主题是“尊重的可能”,希望通过这一主题来传递万科对美好未来的祈愿。万科企业馆命名为“2049”,2049年既可意味着一个人的未来,也可意味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地球的未来。
它还可以象征通往未来的一段旅程,其中蕴含着无限可能。
汽车馆
从万科馆出来然后就直接去上汽通用汽车馆,上汽通用馆的主题是“直达2030”,馆内主要展示项目是一部影片和一场汽车秀。影片中预演20年后的精彩城市交通生活:繁忙的城市中,车辆在智能交通网络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穿梭移动着;即使盲女也能自如地驾驶着汽车;绿色充电站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方便人们及时为爱车充电;聪明的爱车甚至懂得在沙滩上“驶”出爱的誓言……在影片播放过程中,观众的动感座椅会不断摇摆晃动,让你时而感觉坐在奔驰的汽车上。:非常动感
展馆以 旋动无比=旋转与升腾的动力 为题,大自然 与 汽车工业 得以巧妙关联。将汽车造型设计手法融入整体造型中,呈现螺旋升腾之势,看似不断迸发着无穷的能量。
流畅的线条、工业的元素,在尽抒非凡的时尚感与未来感的同时,也将汽车的灵动、速度、优雅等气质尽情演绎。
绿色理念
展馆设计将世博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因地制宜地结合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在建筑节能环保上进行了探索。此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胆融入,均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接着是占地3000平方米的可口可乐馆,经典的红色,让人远远就能感受到“快乐”的氛围。游客首先需要站在快乐测量仪下开怀大笑,“快乐之声”达到一定分贝,快乐工坊的门就会自动打开,可口可乐公司还给游客准备了惊喜礼物:“特爽冰昔”。这瓶可口可乐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刚拿到手拧开瓶盖时,无数快乐的小冰碴就要往外涌,赶紧拧紧瓶盖,一瞬间瓶内便凝结成了一层薄薄的冰昔。神奇啊
可口可乐馆为一座两层建筑,建筑风格讲求虚实对比和颜色变化,外立面简洁独特,所有的外墙均采用金属防风雨百叶,刷成“可口可乐”的红色。可口可乐企业馆通过宣传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提出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创建高品质生活方式的理念。
然后去国家电网馆,里面的“魔盒”电影院赛过IMAX巨幕,眼睛所见之处皆是巨大的LED屏幕在闪烁,从天花板到四面墙,再到地面上,全是LED屏幕,浑然一体。整个空间就像IMAX的超级巨幕,每个角度都不可或缺。
电网馆
国家电网馆将以“创新,点亮梦想”为主题,展现未来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其核心展项 “六面影像、悬浮体验” 的精彩“魔盒”将上演一场持续4分50秒的720度空间多媒体视听盛宴,让参观者“沉浸式”地体验自然能量的可持续利用将带来的美好未来。
整个建筑体现了“低碳”和“亲民”的设计理念。展馆外表是网格状肌理,粗细交错、虚实相间,寓意着电网与美好生活的艺术融合。展馆中央,巨大透明的“魔盒”腾空跃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作为整个展馆建筑的主体部分,白天,它呈现出光影流动,将参观者带入电网新技术的畅想世界;夜晚,它被突然“点亮”,怦然心动间,世博“能量之心”星光迸射,在世博的夜空中耀眼生辉;参观者无论在展馆前、广场上,还是在远处的步行道上,都能看到其犹如烟火盛放般的美景,并将切身感受到其坚强而有力的脉动。
航空馆
接着自然就去中国航空馆,乘上无轨、智能的自动化观光车,领略人类从古至今的飞翔梦想;登上效果逼真的模拟飞行机,体验一把御风飞行的驾驭快感。上海世博会中国航空馆是世博会历史上首家航空主题馆,在那里,以“体验”为核心的主展区,采用国际领先的地乘4D展演系统,让参观者与故事主人公一起,穿越9个精美的场景,在短短3分40秒内,体验一个航空梦想成真的故事,感受航空科技、城市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的未来。
展馆外型源于变幻的“云”,暗示人类遨游蓝天的梦想;又似无限符号倒过来的8字,象征宇宙的无限神秘,为航空发展提供无限可能,也寓意飞行为城市带来的无限变化,展馆昵称“飞无限”也由此而来。展馆外表覆盖洁白的膜材,将“云”的联想带入参观者的眼帘,进而表现“飞”与“翔”的理念,表达人类超越地心引力的喜悦。
看完这些之后,大家重新过天桥去南部街区,你会看到有个广场,叫世界城市广场,走累了可以在帐篷下乘凉,那些大型遮阳棚的造价是200万一把啊!广场中央有舞台,可以看演出,烟囱底下是未来馆,下午去看。时值中午,首要任务是吃饭,未来馆靠近天桥那边的餐厅是浦西最大的,我推荐去那里吃。
店内装潢典雅大方,环境优美整洁,有一个面对黄浦江的硕大露台;白天,提供多种中、西式快餐及各种饮料;夜间,可坐在舒适的露台上,黄埔江两岸及世博夜景尽收眼底;微笑、亲切、周到的服务让游客体会到世博的热情。
菜系:中、西式快餐;休闲酒吧
餐厅地址:E05-A-2-1
人均价格:50元
餐位数:200个左右
餐厅特色:
上海世博会唯一中华酒吧。
推荐菜谱:
咖喱鸡肉饭、港式猪排饭、红烩牛肉饭、弘吧特色蛋包饭、意式肉酱面、扒进口腓力牛排、生啤。
下午 在80个城市最佳实践案例里随便挑2个,这些都是精挑细选才亮相世博会的。例如深圳实践区以“中国梦想试验场”为题,步入馆中,首先会被该馆的艺术气息和现实题材感染。画室的现场象征着深圳的创意,屏幕里普通人的打拼故事又让人感慨。一整面许愿墙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祝福和心声,你也可以去添上一笔。而徜徉在巴塞罗那的展厅,数个“镜子”箱体上展示着街景和人物,你的身影也会投射到当地的风光中,仿佛体验到真实的巴塞罗那的海风……走得累了,正好来到瑞典南部城市马尔默,长长的凳子上坐了好几个“歇脚”的游客,顺便戴上准备好的耳机,看着面前大屏幕上马尔默的市民怎么种花种草、制作有机食品。
还有两个日本产业联合馆与育乐湾,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也可一进去大概看一看。最后大家可以从鲁班路出口离开园区,那里有地铁4号线还有17、36、146等公交车可供离场。
最后提醒各位,请游客选择一日游世博的MOPPER注意身体,务必穿上合适的运动类衣服和合脚的旅游鞋,爱漂亮的女士也请不要穿高跟鞋,保持身体处于最小负担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暖。另外,携带雨伞的游客请一定要选择短柄可折叠伞,因为长柄伞是无法带入园区的。
如果时间不够游客可以 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 主题馆参观
最后祝大家玩的愉快!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