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是心灵的舞蹈讲稿
教育是心灵的舞蹈
一、开场白
1、感谢:安塞有两个高原,一是地形,处于高原地带,但在中国不算高;另一个是文化,那可称得上中国名副其实独一无二的高原了。咱安塞有不少老师不耻下问到我校访学,你们给了我学习的榜样,把我吸引过来了。能有这么一次与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感谢郭局的信任,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支持!
2、抱歉:收到了安塞县教育局的通知,给我的任务是讲讲《构建中小学高效课堂》——这是一个很大话题,我有几点没法做到,一是对中学不熟悉,二是我是语文教师,因此关于课堂教学技术层面我就避而不谈,好在这样的资讯汗牛充栋,我们平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三是对于“高效课堂”缺乏深入的研究。我看了网上的一些资料,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这么说,对于“高效课堂”作了很好的解读,既有理念,也有实践,其中《高效课堂22条》,把“高效课堂”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也有一个看法:知识的蔬果园,生命的游乐场。
本周一的《环球时报》上有一则短文,不到300字,与大家分享:
长途运输
父亲是一名卡车司机,60岁时打算退休,他的儿子来接班。刚好有一趟远途运输的任务,父亲决定陪着儿子一起走一遭。
起初,父亲让儿子开车,自己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年轻人驾驶着大卡车,在马路上跑了2个小时就已经累得不行了,请求父亲来替换自己。
父亲接收后,一口气开了4个小时,依然精神抖擞地一遍握着方向盘一遍哼着小曲。儿子感到非常惊讶,于是问:“爸爸,您为什么开车这么长时间,却一点儿也不累呢?” 父亲反问他:“你早上离家时,都做了些什么?” “我向妈妈告别,跟她说我去工作了。”
父亲说:“这就是你的问题了。我早上离家时也跟你妈妈道别,我不是说我要去工作。而是说要开车出去兜风。很多时候,心态能决定很多东西。”
对“高效课堂”,你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呵!
课堂是人生的舞台,我想到了用“教育是心灵的舞蹈”作为向大家汇报的标题。今天我来谈谈学习的体会吧。
教育是心灵的舞蹈,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心灵的成长历程——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
1880年6月27日,诞生了一名非常奇特的女性:又盲又聋又哑。她在无光无声无语的环境中,度过了87个春秋。在这87个春秋中,她创造了人间奇迹,一生一共写了14部书; 1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用生命的激情和力量,建立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她就是享誉全球的海伦·凯乐。
海伦的成功,得益于教育的造化。真是伟大的教育,塑造了全球独一无二这么出色的女性,而这种伟大的力量,真是心灵的舞蹈,心与心的交流。
海伦的成功,无疑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一个无法感知五光十色、五音和丰富人间语言的人——即在感性认识方面,存在着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感官缺陷的人,能够融入到人类的社会中,能够与人沟通,唯有心灵的相印才能得以实现。
可是,考察一下我们目前的课堂,有多少能让师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足够的心灵的交流?我们的孩子又能在心灵上获得震撼、召唤、醒悟?
当皇帝一个人用餐,面对眼前数十种精美菜肴的时候,他的胃口会大增还是会受到抑制?一盆豆腐,一盘菠菜居然能让皇帝大饱口福,誉为人间美食,足可见御厨手下繁琐的山珍海味,其实让皇帝只能常常与腻味相伴而失去了正常的食欲。
合心思,对胃口,教育不也是这样吗?
让心灵舞蹈起来,教育才会生动活泼,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能量,人的成长才会丰富多样!
3、提要: 我释语文
“三维目标”的困境 课堂中的舞者 课堂的开放
二、主讲内容 ㈠我释语文
1、“语文”是什么?
2、我取音节的首字母来说明(Y和W)
3、归纳
㈡“三维目标”的困境
1、从男生在学校受教育中几乎全面不如女生——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实在是不利于男生的,这也许是回答钱学森先生之问的一条重要线索。
我们的中小学在学科教学中奉行的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们认识清楚了吗?实际上,教师们即使认识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但为了考试,基本上把日常工作的注意力扑在了“第一维目标”上,因为,在书面的考试中,只有“知识与技能”说
话的份,其它二维目标都是靠边站的。即使如“第三维目标”在写作中能够体现,但在技能的帮助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可以临时编织的,这可以从高考中许多无病呻吟的作文中看出,比如让家庭遭难,叫亲人在作文中碰到不测,以突出“我”的坚强„„
在我看来,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核心,起着主导的作用,影响着另外二维目标的走向。当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围绕着应考转的时候,那么,自然引导着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这上面靠。当课堂教育出现了极端地追求知识的积累和应试技能上,自然,过程和方法也是为应试服务的了。
客观地说,三维目标的表述是不完整的一个结构,他把丰富多彩和复杂多样的教育教学抽象出这“三位目标”来,说起来是方便了,但解释起来可能更非唇舌了。比如个性发展,第三维目标是必须“负责”的把?但在考试机器前,个性的发展还有发言权吗?你先把共性的发展解决了——大家千篇一律地做题目,先完成相同的练习,再去啃你更能做的习题,这已经是个性发展的应有之义了。也许,始作俑者会说,一切的问题都出在没有正视“第三维”目标上——那么,我们该如何“扩大化”这第三维目标的影响力呢?
真正的个性发展是与众不同的才干和独有的思想本领,它是创新最起码的基础,没有了个性发展,创新就成了一句空话。与创新有关的还有知识,我们学校教育中盯的“知识与技能”中的“知识”都是现成的、间接的,只是让学生到超市去花力气“拿”而已。创新所要求的知识是自有的、直接的,它源自于个体的脑力劳动。可是,我们学校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基本上不考虑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的来龙去脉、求异思维和想象印证的,因为,那样做太浪费时间了,不利于考试本领的掌握和知识的输出。
2、自有知识才是学会了的知识
认识是自己的见解,彼此相同的见解是共识。知识是人们的共识。因此,学习的结果,归根到底,还得落实到自己的见解上,即你是否确实认识了那知识。
知识的分类告诉我们,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的和隐含的两大类。显性的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隐含的知识是个体的经验,具有“不可教”的特性。那么,即使显性的知识是否学到手还必须看是否落实到了对隐含知识的作用,即与隐含知识是否链接、融合,或者是否促成了新的隐含知识。
知识的分类还告诉我们,有一类知识叫做事实性知识。对这类知识的学习,学习者学习的最佳途径是能与其“亲密接触”。这种“亲密接触”的有效意义在于很快能转入与隐含知识相连接的通道,并成为隐含知识的基础。“初生牛犊不怕虎”告诉我们,小牛犊尚未获得
虎能吃掉牛的事实性知识,也没有成为隐含知识的一部分,所以,面对虎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只能以“无知无畏”的情形面对。经验,既是无数事实性知识促成,更是无时无刻的在生活中的“每一次”亲密接触而形成,从而成为个体独特的隐含知识。
从学习的内容与方法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已经输给美国的教育。何以见得?我们的教育单纯地追求编码知识的教学,刻意地追求数量的积累,为了实现这样的愿景,采用了走捷径的办法——“批发式”的教学法。所谓“批发式”教学法,是指学校教育向一个批发商场,学生像一个个经销商,在这里大量采购加工好了的商品。所以,我们的学生只会大量接纳已加工好的知识,而不会像生产商那样去从事组织生产商品,即生产属于自己的知识。这种教学法的最大弊端是基本排斥因含泪知识的“教育”,即在学校的教学时间内,几乎不提供然给学生获得隐含知识的途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学习,而且,过分依赖编码知识的教学,几乎远离了知识的“本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一直生活在别人的知道世界中„„创造力靠的是隐含知识,座椅创造是不能教的。
3、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美国的教育,追求的是“个人的见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知道。除了帮助学生形成共识,他们的教育更重视对隐含知识的积累。所以,他们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是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注重让学生接近事实性知识的“本体”,为学生隐含知识的形成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在时空上,真正有属于学生自己的可以支配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结果是让学生真正永固偶了“自有知识”。
所谓自有知识,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活动活动获得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并且能够为自己的生活、生产活动服务的知识。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教师,在学校学过的大量知识就难以发挥作用,因为他们仅仅做了批的经营,批来的东西囤积起来了,没有转化成资本再生产——知识没有进入自由层次。
美国教育重视学能
美国小学教育比中国差(弱)吗?如果我们还作肯定的回答,那么,我们对现代教育认识的不成熟还将延续下去,并将持续地阻碍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
知道——别人的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己的知道:自有知识,自主产权,创新之本。
方法——用知道别人知道的方法去探究充实拓展自己的知道;用发现的知道来丰富人类的知道。
过程——不断地在科学思维的指引下去探究;不断地在教学中强化知识的法则要素;不断地创造相互合作的机会;不断地给予心灵的慰藉„„
美国小学从一年级其就训练资优生做口头报告,到了三年级就要求全体学生学习口头报告,以后的年级逐步要求书面报告。做报告当然离不了实践,倡导小学生做实验,是为了让学生从小树立“发现”意识,既为学习知识,又促进了属于自己知道的发现。“报告”让美国小学生很敢说,很会说,很能思,很能干,很有得,很有见。
美国小学教学中很强调法则,一年级的英文课就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事实性陈述,什么是作者的想法,整篇(段)的中心思想,哪个句子是引申说明”。二年级要求做到“正面回答、从课文中举例说明、延伸意义”,开始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章“摘要和因果关系、事件发生顺序表、事实陈述和虚构故事、自身联想比较、书评、心得”等。
设计自己的游戏又是美国小学教育一项与我国小学教育不同的训练内容。又是培养创造力的举措。
美国小学教育在一~三年级主要以活动的形式组织学习。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对增强学
生的感性认识和体质具有无以替代的功能。
合作,美国小学教育中的合作司空见惯,其中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要比我们多得多,因为班级学生数少。
赞扬,是美国小学老师评价学生管用的手法。整合,美国小学教育中各课程重视把其它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本课程有的放矢地联系在一起。
选修,美国小学教育居然有选修课。
宗旨,美国小学教育重视学生学习领域的广度;在某一领域讲究学习的深度;所有的课程都追求一个高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思想的高度,且鼓励学生自己攀登。
中国教育文化不重视实践,不重视自知,不推崇智慧,对真理缺乏虔诚之心。也许“教”字的组成方式成了教育文化源流的河床——我们习惯于说教,潜心于读文,以此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学生的学习就是读书,离开了书本,那是得不到好评的。考试文化加强了这样的追求。
㈢课堂中的舞者
1、课堂中有数十人,用不同的分类法可以分成: 老师——学生 成年人——儿童
专业的学习者——天然的游戏者 „„
2、成长中的舞者
教师专业尴尬:与医生等其他行业的工作者相比,专业性一直缺乏高度的认同。
课堂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成人世界”,一个是“儿童世界”,虽然一个班级中有数十人,就心路而言,主要在跳“双人舞”,即成人的教师与儿童的学生。
3、成人与儿童的心路历程是不一样的(当然,说到底,每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是不一样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觉得鲁迅笔下的生活,我并不陌生的,虽然我没有鲁迅童年时那优渥的学习条件,鲁迅童年的私塾生活我是不可能经历的,对于三味书屋是断然不可能有什么感觉的,毕竟我是经历了新学了,但我并不觉得那种儿童的顽皮恍若隔世,好像就在我的童年发生过。这是为什么呢?
我与鲁迅,可称得上祖孙的代差,既然未曾经历他那种读书的方式,却又不感到那种生活的陌生,实在是文化的力量啊!
鲁迅笔下的儿童的经历,我们也经历过。我们虽然没有百草园精致的场所,却拥有比百草园更广阔的场景,远比这百草园要丰富地多。鲁迅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并没有我等穷人家孩子的自在洒脱,他毕竟要花大量的时间于读书上,所以,对有机会进入百草园自然如牢狱放风般珍惜,自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在其中。倒是我们,读到这关于百草园的文字,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而对三味书屋有一种猎奇的心理。我们进入的公立学校与鲁迅的私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模式,学习的内容也大不一样,并没有什么古文的认识。所以“三味”在我们的儿童时代已荡然无存。加上文革的影响,我们所受的启蒙教育,肯定比不上鲁迅的扎实,这在鲁迅的笔下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有一点对我很有感召力。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今天的教育有怎样的意义?这是很值得研究的。想必,身处三味书屋的鲁迅正是有了百草园才让他的童年生活拥有一片快乐的天地和个性张扬的空间。我觉得,今天的教育似乎明显缺少了什么,真是让人心酸不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在此文中告诉我们,他的社会化是充实的。又适合他的发展。
百草园给他提供了人生难得的自由的场所,在这场所中,让他的兴趣得以无拘无束的生长。生活的场景不但刺激了他兴趣的成长,并且让他的认识得到了潜滋暗长,使他的童年得到了充实,令他的情趣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一个人的童年生活能有如此的境遇,真是一种福分。现在有一个非常诱人的说法,叫做“浸身式”,意思是让儿童的学习浸润于某一环境中,但似乎比不上这“投身于”彻底、练达。“浸身式”可以是自己去“湿身”,也可能是被推入水中,而“投身于”一定是自己“扑通”一下跃入水中的。
一般具有这样的轨迹:
平行的轨迹。许多的人虽然彼此认识,但心路历程的轨迹是处于平行状态,彼此保持着“合理的距离”不至于发生碰撞、冲突。这不光是在单位中的同事间常见,连家庭中的成员间也许如此。即使与长辈、与小辈间也一样。还包括人们在社交场合的彼此陌生的匆匆一遇。西方人见面爱打招呼(无论惹事与否),是一种让彼此的心路历程保持“较好的距离”的一种努力。
重合的轨迹。在特定条件下,人们的心路历程会出现彼此重合的轨迹。那5 6
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先后走扇给幅度的道路,反映了他们的心路历程收到了感染,加上在认知方面的相似性,虽然,服毒的直接诱因并不完全一样,但一种“特殊的牵引力”把这“几辆车”(心)拉到了同一条轨道上行驶起来,于是出现了相同的行为。“乌合之众”是很容易在某一个条件下大家的心路轨迹会重合的。重合一定会形成某种很强的力量,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柴静《看见》艺术中有一篇《双城的创伤》讲述了武威市一个叫双城的小镇上一所学校里一周之内发生的同一班级五个小学生先后用服毒的方式自杀的惨案,其中一人死亡,其他四人获救。而对于自杀原因的调查,由于获救的孩子保持沉默,媒体认为可能是邪教造成的。柴静通过实地调查,与自杀的当事人交谈,与他们的家长、老师交谈,逐渐了解了真相。而对于真相,他们的家长、老师等并没有认识到„„双城的那5名孩子显然太消极了——无助、迷惘、蒙昧。
交叉的轨迹。大多数情况下,彼此的心路历程处于合适的距离状态,无论是平行还是重合,但当彼此的心路历程出现了交叉式,冲突也就发生了。比如苗苗遭同学说被摸胸(她本人并无此意,而拥抱她的同学可能有此动作);比如小孙遭母亲的责打;比如小倪遭老师的责骂并拒绝其入校;比如小杨遭警察盘问,都是不同的心路历程突然被一种力量“扭到了一起”,就像道上行驶的两辆或几辆车,由于某种突然发生的原因,造成相撞。撞击如果是轻微的,这个“交叉点”很快消失,如果是十分严重的,不是造成毁灭性的创伤,便是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心路历程中,抗冲突强的会比较容易地放下。
一旦冲突十分严重,或者承受力弱(少男少女是心灵十分脆弱的群体)的话,便往往会出现不可测的后果。5个小学生先后服毒自尽是例证。他们在冲突点上不会分离——自救,而心灵上他救又得不到。
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认识少男少女们的心路历程的轨迹,预测未来的趋势是读懂他们的必修课。只有在读懂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握有主动权,尽可能调控好,避免交叉点的发生。一旦预见能及时予以分离„„这也是教师专业工作的制高点。
4、专业的学习者
教师的在课堂中专业的核心表现——始终关注人的发展 以前,我们带着备课的成果进课堂,眼中盯着知识; 今天,我们更要怀着学习的态度,每一次读懂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必须强调教师的自信与激情,强调师生情感交流,强调教师进入文中的角色。关注“三种智慧”
武志红著的《身体知道答案》一书中介绍了美国著名催眠治疗师史蒂芬·吉
利根说的三种智慧时,我的注意力被定格了。
心理大师说的三种智慧分别是:身体的智慧,认知的智慧和场域的智慧。“我们的生命之旅有三个阶段:一,活在花园中,和美好的环境幸福地融为一体,这是生命最初的2~3年;二,被放逐在沙漠里,体制的教育会发生在你身上,你被教育要用头脑思考,你的头脑和身体开始分离。甚至,你在妈妈的肚子里就离开花园了,因为妈妈说‘我不想要你’,小小的灵性没有办法在花园里打开,这也许会发生在1岁,或者2岁,但每一个人的一生一定会经过被放逐,但这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在放逐中会学到很多生存技巧,只是分别心逐渐压过了合一的美;三,越发感受到要回到花园的使命感,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召唤你。”
身体的智慧,我把它看成会控制自己的器官(感官),做强感官的功能是认知的基础,尽可能地发挥感官在认知中的独特作用。人们通过发函感官机能的途径是劳动和运动,在学习生活机能的过程中,身体的智慧也得到了培育,并能应负物质生活问题,同时对意志品质的增强不误裨益。儿童早期,主要通过游戏和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理能力的训练,形成感官和意志的发展基础。兴趣随感官的接触而萌生,意志经日常的承受而趋坚。汪丁丁先生在《表达与理解》一文中介绍了五种感觉的先后发展顺序:听觉——嗅觉——味觉——触角——视觉,这就告诉我们,在儿童(生命的)早期,早教的工作必须顺着这样的发展顺序一步步地让孩子的感觉器官灵敏起来。千万不要盲目地采取“跨越”的方式急功近利,结果,欲速则不达。
认知的智慧,我把它视为认知的策略、方法等。
场域的智慧,我把它看成是人处在环境中适应、互动和自持。关注身体与心灵的关系 身体可以与心灵相互交谈:
身体说:心灵,我拥有了你,才让我引人注目,你就像那果树上结的果,虽然,人们只盯着你看,但我也很自豪,因为,你是我养大的。
心灵:身体,我得感谢你,因为有了你,让我可以发挥出独特的本领来。你把我滋养,可你不求自己的名利。不错我是你的花,你的果,我的美丽属于你。
身体说:心灵,可有时候我也会很自私,我会利用你的弱点来满足自己无节 8
制的欲望,我所患的种种非外力不可抗的疾病,还不是自己造的孽。我知道,这样的情形,不但害了自己,也会连累了你,让你的作用受到极大的制约。
心灵说:我也会犯傻。有时候一心想到你为了我非常辛苦,所以我会一个劲儿地满足你的欲望。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做,不但不利于你,你也反而会失去对我的滋养。
身体健壮,心灵发出慧光。这是多么惬意的人生啊!
5、认知的四个关键因素
有没有最基本的途径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琢磨着以下是认知获得成效所必须具备的方面,即意识、行为、方法、意志。
意识:你想到了吗?这是认知产生的前提,是源动力。你没有想到,就不会进入到认知的程序中。这可以用小学生上课开小差来说明。当小学教师的,在上课时最棘手的面对,便是学生的开小差。即使很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也会有学生开小差的情况,只不过开小差的学生少一些,时间短一些。而学生开小差,就牵涉到一个意识问题。开小差的时候,其意识已经转移到了其他感兴趣的那件事上了,比如与同学讲话,甚至玩耍,其意识已经不再课堂学习的内容上了,因而造成了听课的低效。因此,小学生上课低效的主要问题往往是意识的欠缺,原因是他们控制意识的能力还不能自主于课堂学习内容上——这又生出一件事了。而意识的是否产生则又是一个值得探求的任务„„
行动:你做了吗?意识往往是脑中的一闪念,如不付诸行动,就像天上的一丝云,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意识是否其作用,还得行动来实现、证明。光有想法是不够的,作了才能见分晓。行动既是意识的活现、落实,又是对意识的检验,看这意识的效果如何。为了让行动尽可能取得良效,行动就会要求意识有一个完整、周密的计划,一边做起来一步一步地达到预想的目标。你看,计划又来凑热闹了。
方法:你正确做了吗?是否正确地去做一件事,讲影响着事情的结果。正确地做事(符合客观规律)往往是决定事情成功的关键(跟一是向往的)。上面所说的计划,其实已经涉及到方法的层面了。方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们在行动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成功的经验,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门路。它是那么的矜持——对缺乏经验的人而言,又是那么的有力——对掌握了它的人而言。这又牵出 9
一个新的话题,叫做多做多熟,熟能生巧„„
意志:你坚持了吗?这是心智领域一项高层次的品质。如果我们把心智看成是大树的根,那么,意志便是树根中粗壮的其中一支。拥有这样的根,树才能稳稳地屹立在大地上,即使风吹雨打,也奈何不了它。所以,意志对行动的支持起着时间长度的作用。1玩消失成才的定律,就包含了意志的要素。缺乏意志,你会坚持那么久吗——在同一件(项)事(任务)上?对于意志而言,他是在不断的行动中逐渐积累起来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滋养意志的最好方法,不断地经风雨见世面——培土养根。
向度、速度、长度
我考虑到还是该利用物理中的时间、速度和路程的关系来分析社会现象,这就需要3个相观的概念组成一个逻辑系统。我想到了前景向度、基本速度和时间长度。昨天用“时间隧道”虽能表明一张流动的势能,但缺乏统计分析的便利,用时间长度更能反映一个人、一个群体在前景向度上所付出的努力,时间长度能反映统计学的意义。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现在不少人从小就学这个那个的,只要在所学的项目上投入1万小时的努力,就能成功。你要学拉二胡,1万小时候,你一定是个拉二胡的能手;你要学习弹钢琴,1万小时候,你就熟练地弹奏钢琴曲;你要学习书法,1万小时候,你就能写得一手好字;你要学习英语,1万小时候,你能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
1万小时是个什么概念?它是一个时间长度。每天花1小时于某一项任务,1年就是364小时,10年拥有了3650小时,那么,27年后,你就完成了这前景向度所必需的时间长度;如果每天用2小时,那么时间长度就缩成了约14年了;每天用3小时呢?怪不得,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围绕着应试这个前景向度,维持平均每天3小时的基本速度,当完成9年义务教育时,他们个个成了考试能手。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还会有考试的失败者?这好比众多二胡或者钢琴或者熟饭或者„„的熟练者参加比赛,你说人人得名次现实吗?但你能说他们在某一方面是无能之辈吗?正巧,近日来,200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在意大利举行,参加世锦赛的都是各国的游泳高手吧,可有多少人获得名次呢——被赛会计入发奖行列的。哦,又有一条消息,今天,上海参加十一届全运会的男子足球队,在提前举行的比赛上获得了冠军,知道这支球队的教练徐根宝(曾担任过国足教练呢)说,这些孩子从10岁开始就在崇明训练基地实行封闭式学习,看来没有白辛苦,而蛰居了10年多的徐根宝又一次在足球界露脸了„„
从教育的角度说,获得某一领域的成功,1万小时是一个概数。如果获得某技术的支持,就可以改变基本速度,创造其一的成绩,不需要花这么多的时间。因此,技术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始终紧抓不放的利器。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前景向度。比如,你学游泳是为了健身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是为了参加比赛,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必定是失败者,而出于健身考虑,结果就不一样。教育中的考试也是如此,选拔需要考试,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这个前景向度必须无条件服从。可是,当教育成为了选拔的工具,那么,这与为运动会的准备还有区别呢?把教育逼仄成在这样一条通道中,所谓人的成长,人的发展,人的创造该往哪里走呢?
6、课堂的呈现
案例1:一堂自然课(蚯蚓)
曾有一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老师讲是“蚯蚓”。老师将课前准备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每人捉一条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乱作一团,不时还有孩子惊恐的尖叫声。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做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
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课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孩子说:“蚯蚓身上一环一环的。” 有孩子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毛茸茸的。” 每一个孩子的回答,老师都给予鼓励。
有孩子说:“我做了一实验。我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
老师对此更是大加赞赏。再一个孩子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蝗蚓的身上,然后把蚯蚓吞进喉咙里,过了一会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然是活的。这进一步证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老师异常激动地说:“你太了不起了!你为了科学实验大胆浓度的精神,值得老师和每一个同学学习。”于是全班同学为他热烈鼓掌。
这堂课就这样热热闹闹地结束了。课后,考察团与这位老师座谈。问这位老师:“学生捉蚯蚓的过程持续了15分钟,你为什么一言不发?为什么不让课堂尽快安静下来呢?”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只回答了一句话:“假如这些孩子连一条蚯蚓都捉不住,那我今天的课还有什么价值呢?”
(来源:《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第135页。)
开放性、宽广性、动态性、生成性、综合性、主动性、完整性等特点。开放性,是指场境认知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封闭在某一时空中。可我国的学生几乎整天被束缚在书本上,好像学习就是为了读书,读书就是为了认知的全部,离开了书本就不属于学习求知了似的;
宽广性,无论在时间的纵向和空间的横向上,都是无比宽广的,当时间建立在空间的宽广上时,时间的纵向性更具有厚度;
动态性,对认知者而言是个动态的过程,可“中国教育表达的是随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的教育则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
生成性,这是指认知者在认知中会生成属于自己的自己,而中国学生一天到晚,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知道,哪里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知道?
综合性,课堂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认知元素,人的知觉系统几乎全被调动起来了,因而认知的结果也是综合性而非单一性的;
主动性,认知者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而积极主动地投入,从而能获得属于“我”的独特的简介,即“自由探索、用户、勇于批判、大胆创新”的精神得到有效地培养;
完整性,指认知者能够把握认知的来龙去脉,在总体上能够全方位地获得认知结果,学生不会轻易“将阶段性和局限性的知识误作终极真理,使习得的知识成为束缚思维的教条,并有可能对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和前瞻性„„”。
案例2:在实践中教育儿童
在瑞典,2岁多的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称。在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需要老师带着小宝贝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试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了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像土地不会吸收玻璃,而且还会伤害到人和动物的脚,太阳光反射聚焦还会引起火灾,所以不可乱扔玻璃垃圾。瑞典的环境建设搞得那么好,这与他们自身从小受的实践教育是分不开的。
㈣课堂的开放
1、为什么要开放?
⑴尊重学生的人格——要从学习地位上体现
中国的孩子与西方的孩子相比,在学习上有一个本质的不同,西方的孩子是在老师的启发下,靠自身的努力去获取知识的,中国的孩子就像一个不会吃饭的婴儿,需要靠老师的喂养——把知识传授给他,这在韩愈的《师说》中有明确的说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千百年来,这样的教学理念基本没有动摇过,即使在今天,仍然占主导地位,中国教育基础教育扎实,靠的就是这一教育传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越来越发觉,自己的创造能力在世界上的地 12
位很低,虽然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人的创造力依然没有实质的提升。这与教育中学生的地位不无关系,归根到底,学生的人格并没有在教育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需要,是为了保障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角地位,让学生像西方儿童那样,能够独立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⑵发挥学生的主动——要在学习过程中落实
学生不是学习的奴隶——这样的理念也许反对者寥寥,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奴隶又有多少人否认呢?教师不知不觉成为陷学生于学习牢笼的执行者,还沾沾自喜地说是为了他们好。这跟传统社会中的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何两样呢?纯粹是包办文化在教师身上的继承和发扬。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努力,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挑战)的快乐。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要让他们在课堂的学习程中真正能够体验到过程,这就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可见,谈开放,首先教师自己要开放——具有开放的胸怀。
⑶培养学生的能力——要以学习方法为依托
“授人以渔”,这是教师们都明白的教育道理,关于这一理念,还可以举出很多,“教是为了不教”、“教员是用他那获得知识的方法去教学生”等等。但是,真正在课堂上落实起来,就勉为其难,其中的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作为课堂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在对待学生的学习方面,表现了自己“惰性”的一面,与其颇费周章地拿学习方法说事,还不如直接把知识“喂给”学生来得爽快、简洁、高效,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知识学得多而创造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三维目标的理论,我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成是树根,“方法与过程”看成是主干,“知识与技能”中的“技能”看成是枝丫,”知识”看成是树叶。这样一比喻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就像树叶不断在置换,但树叶是树自身生长的,而学生的知识是别人给予的,如此,一个人不被知识压得喘不过气来才怪呢!只有当他像树长大一样,在求学的道路 13
上逐渐长得根深,才能主干粗壮,才能叶茂——不断更新知识,并且不乏知识的创新。
2、开放什么 ⑴目标所向
课堂教学必然因应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通过教材这媒介逐步展开,由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带领学生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即不断积累达到的。从知识的维度看,它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个属性,就知识本身而言,它的确定性是那些最基本的特性,具有固定性,比如一个个汉字,它们分别具有自己的音形义;知识的不确定性是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会发生变化,认知的新得必然会产生新的知识,新的知识就会赋予汉字新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必须是开放的。知识的不确定性在学校还跟学习者密切相关,因为学生的个性不同——先天禀赋和后天体验存在着差异,同一个知识呈现在课堂上,在不同的学生那里,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课堂上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让一个个静止的知识也活起来了,如果教师看不到这一点,这教学就会机械、呆板,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味同嚼蜡。因此,课堂中对知识的开放,与其说是基于知识的发展性,不如说更看重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了,知识的发展性也就迎刃而解了。
⑵重点所求
由于教学内容浩如烟海,所以人们必须加以适当的选择,让教材像一根线那样起到串联的作用,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学习的本领,从而能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但即使是教材,所承载的量也非常巨大,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一堂课中面面俱到地顾及,也是不可能的,这就出现了教学必然聚焦重点的诉求。教学的重点是否是固定的呢?如果说教师的预设符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这可以视为“固定”,但是,教师的预设对教材的处理也许可以做到十分聚焦,对每一个学生能一样做到吗?显然,当面向学生时,这个重点所求同样面临着开放的诉求,即有的学生对教师认为的重点已经掌握或者很快学会了,有的学生在学习这个内容上所花的时间远远大于其他学生(比如要学会这个重点存在着前移知识所学的障碍,缺乏必要的基础,那么,教师预设的这个重点对他而言显然是不合适了,或者由于认知能力的制约,需要花比别人多的时 14
间),那么,在教学时间上要不要进行开放呢?
⑶难点所破
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往往会关注知识的难度,通常把那些跳跃式呈现的知识或者在教师看来具有比较高的程度,学生攀登起来有困难的,会设计一些不同路径让学生去尝试、攀登,就这一点说,教师已经实施了开放,因为条条道路通罗马成为了教师突破难点的座右铭。这在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中,是自然而然做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本文要涉及的是另外的一个层次,即学生在课堂上的即时表现所呈现的一种“难点”——最显明的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词不达意、不得要领,或者竟是风马牛不相及。面对这样的情况,几乎普遍的做法,教师会置之不理,让下一个学生来发言,因为教师手中有的是牌——班中总有会答对的学生,实在不行,还有自己解释这张绝牌在。这恰恰是不开放的表现!由于教师在大量的课堂教学中忽视甚至无视这些不断涌现的资源,让自己的专业能力陷于停滞不前的尴尬。因此,面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顿进行开放,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制高点,即面对着眼前的这一个进行及时的点拨,一步步引导其建立思维的结构,从而建构正确的认识。
⑷能力所需
“新基础教育”倡导的“教结构”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一种追求。这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完整地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这也是引导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学生不断地获得这方面的锤炼,学习能力的与时俱进不是有保证了吗?其实,我在此还要说的是,课堂教学中的能力所需不仅仅是面对学生的,还有一个教学相长的因素在其中,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在课堂上,教师教会学生知识也许并不难,这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业已证明了的,难的是会教——如何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课堂上千变万化的形态,能够迅速捕捉来自于学生的教学资源,生成新的教学点组织教学,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结出意想不到的教学之果——这是教师专业能力有别于其他行业的极富挑战性的制高点。因此,要登上这个高度,必须要有课堂的开放,在开放中教师才会更能干,让自己的职业生命更具质量,更富魅力!
3、怎样开放?
⑴抓住一个点:学生之疑,学生之能,学生之得
所谓的点就开放而言,本身是不确定的。比如教学的重点、难点等。这里着重要谈其中的三点,即:学生之疑,学生之能,学生之得。
学生之疑,这被今天的教师所倚重,往往会专门设立质疑的环节,让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从而达成部分教学目标。需要指出的是,课堂上的学生,他们的疑问不会专门冲着老师的预设而来,往往随着学习的进展会出现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疑问,这就需要教师用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应视为学生对课堂的干扰。处理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个别情况个别对待,具有倾向性的问题集体解决。
学生之能,学生有能力做到的,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这是容易做到的,关键是前面提到的,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能”或者“欠能”时,教师就要及时地予以处置,这既可以有预设——形成思维结构的过程,更要有随机应变的教学素养。
学生之得,主要指学生的课外之得。当今的学生对于知识信息的获取不再是单通道地主要靠教科书了,当大数据时代让信息立体地呈现于学生的生活中时,教师已经无法预知学生的学习之得了,这就要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学生在课外的信息所得,尤其不要局限于信息本身——要发现他们的求知价值。因为,课堂的作用本来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能光看到学生的信息所得,要发现所得之中的缺陷——经验。
⑵形成一个场: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能做、乐做
以符号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具有一个明显的局限,就是学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因为参与学习的器官非常有限,一部分感官非常活跃,而另一部分感官受抑制的时候,容易导致学生的分心。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的分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让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围绕着学习内容活跃起来。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听课,老师讲的是“蚯蚓”。这位美国老师的教法是将课前准备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每人捉一条放在课桌上。在纷乱的课堂气氛中,教师站在一旁一直不做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等到每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教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课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它会爬动,马上有学生反对,不对,蚯蚓不是爬动而是蠕动;有的学生说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有的学生说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 16
是毛茸茸的;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在嘴里尝了尝,有咸味;更有学生说,老师,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一会把它拉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学生在一个个片段的交流中,逐步形成了对蚯蚓清晰的认识——这与围绕着符号的教学效果大不一样!学生的认知必然超越了教科书上的罗列,具有他独有的认识,创新的幼芽也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这是中国学生所不能企及的——经验的缺乏,更可悲的是缺乏这样的学习经历。
⑶收获一串果:达成三维目标,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发展
前面提到的那个美国教师教蚯蚓的案例,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所得不单单停留在对蚯蚓的认识上。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方法既有自发的,也有在课堂中被“矫正”的,学生在这一堂课上的认知,又可以成为今后学习的一个源泉,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写作老师让他们写一堂有趣的课,学生不就有丰厚的感性材料也不乏理性的认识了吗?甚至可以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蚯蚓的小论文呢!当然,更直接的是,这一堂课上,每一个孩子在他那个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4、开放的关键
⑴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理念的基点
课堂是否开放、开放的程度如何,是受教师教学理念支配的,如果教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牢固地扎根于心中,那么他的眼中就会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如果他的潜意识中被考试成绩牵扯着,或者竟是一个个静止的符号,那么他就只会“与知识对话”。这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推进中从节点、时间和空间中予以反映出来。
⑵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的前提
开放也讲究预设。就像美国那位教师教蚯蚓,事先的预设是显而易见的。教师通过解读教材,需要弄清楚开放的节点,在时空上给予怎样的保证,这都要契合教学目标。让教材真正成为一个例子,引领学生学习,让教材成为一块跳板,让学生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⑶教师对教学的设计——预设的寄托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推进,因此,在设计教路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弄明白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考虑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 17
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施良方,1996)可见,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是上下位的关系,教学策略是整体性的思考,而教学方法往往是局部的施工。
⑷教师对过程的掌控——创生的所在
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特别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即时点拨,这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制高点,恰恰在这一点上,由于教师轻易地放弃了开放,于是,一个个鲜活的课堂资源成了枯萎的花苞而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当教师着力开放的时候,那么,不管怎样的学生,教师赋予恰到好处的助推之力就会在他那个认知点上,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河中,会漾起圈圈波纹,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思维的结构,进而构建成一个教学需要的正确的认知,这样的点不断积累,就像形成了一条学习的通道,有利于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当学生的学习活力被激发出来的时候,正是他(她)的生命之力焕发之时„„
5、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提升的推力
反思是获得新知的钥匙,更是点燃智慧的火种。也许大多数教师在课后会对刚才那堂课或喜形于色、或愠怒在胸,但时过境迁,很难会进行喜之因、怒在何的深刻挖掘。情感的驱使,喜悦之功总是满足于自己的作为,愠怒所指归因于学生的行为。一个开放的心态应该先要责己严,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并寻找到自己掌控的按钮。
教师反思的质量,受心态和价值观的制约,与生活的习惯、学习的沉淀、工作的资历和思维的能力密不可分。因此,这是一个影响诸多方面的环节,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修成正果。
台湾著名教育家黄武雄在他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中指出,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维生”、“互动”、“创造”是人存在的3个支架。人首先是生存,在匮乏社会里创造与维生犹能共存,寓创造于维生,使生命不致干枯。而创造的动力,更依赖于人与世界的互动。为维生而进行的互动,无法弥补人内心孤独的空虚。只有独立的互动,才会让人精神健全,人格独立。因此,课堂开放的意义极其深远,自然教师这样做的功德无量!
让我们尽可能排除干扰,竭力营造促进人格独立所需开放的课堂„„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
今日读英人怀特海的《教育与科学理性的功能》(大象出版社·黄铭译),有相见恨晚之感。
就是多年前,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对改革的建议》中说:“教育是对知识利用的艺术,这是一门非常难于传授的艺术。”“这种困难就在于:对普遍观念的理解,大脑智力活动的习惯,以及在精神成就中的乐趣,所有这些都不能通过语言的形式来唤起,无论你怎样精确地加以调整„不存在经由一条高明的概括之途来轻松地通达学习的大道——教育的难题是如何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这是一门非常难于传授的艺术。”这种困难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普遍观念的理解,二是大脑智力活动的习惯,三是精神成就的快乐„„这些方面本身就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因素,而“所有这些都不能通过语言的形式来唤起,无论你怎样精确地加以调整”,这就告诉我们,以语言形态为主的教育,是很难在这些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效的,更何况“不存在经由一条高明的概括之途来轻松地通达学习的大道”,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切实有效的路径是教育必须在“对知识利用”上下功夫,才会成就这门艺术。
怀特海在《技术教育机器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中说:“通过培养产生喜欢自己工作的公认、科学家和雇主„„首先,一个疲倦而厌烦的工人,不管他的技术有多么熟练,还会产生大量一流的产品吗?其次,发明创新的天才需要愉快的精神活动作为他精力旺盛地进行工作的一个条件„„现代发明的增长以科学探索为基础,而科学几乎完全产生于令人愉快的智力好奇心;第三层次是雇主,他们是有事业心的人;最后,只要雇主和工人在整体上把自己设想为从事一种无情的榨取大众钱财的活动,那么就不可能有工业和平的前景。只有把所做的工作和因此而提供的公共服务置于广阔的视野中来考虑,才能为建立有同情心的合作关系提供一个基础。”“教育必须超越对他人的思想观念的被动接受,主动创新的力量必须得以加强。”“主动创新——有思想上的主动创新、行动上的主动创新和富于想象的艺术上的主动创新。”“无私利的学校科学求知是一种激情,它追求对时间关系的一种有序的理智想象„„他不是为了求知而去发现,二是为了发现而去求知。”“我把这定位一条教育公理:在教学中,一旦忘记了你的学生由躯体上的需要,你将遭到失败。”
以上摘录的点点滴滴,无不反映了怀特海的教育智慧,并且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因为,如今我们的教育,已经被怀特海认为的“惰性观念”所占据,及“仅仅为大脑所接受而不加以利用,或不加以试验,或没有融入与其他观念有机的结合之中”,“结果是让学生被动接受了一些不连贯的挂念,而没有任何闪耀生命活力光辉的启发”。怀特海告诉我们,“人的大脑从来不是被动的,二是一种永久性的活动,它精巧而灵敏,接受外部刺激并作出反应。你不可能延迟其生命以至先利其器后善其事。不管学生对你的课有什么兴趣,必须当下就唤起它;不管你在强化学生的什么能力,必须马上就练习;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可能,必须立刻加以展示。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并且是一条难以
遵循的规则。”(见第一章)
讲到练习,也许我们会很自豪地说:我们还练得少吗?但是否如怀特海认为的呢?
在空中涂颜色
谁能在空中涂颜色?
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孩子们吹泡泡可以造出五颜六色在空中飞扬?是用什么样的工具?是像纸张一样可以承载颜色的物体?你感到困惑了,在空气中,这颜料如何能靠谱?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当某一物体的功能需要另一类物体来呈现,而另一类物体却没有出现或者常见的物体难以胜任的时候,这前一物体的功能只能处于休眠状态,这是我们的尝试。因为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事物之间的当然联系。
改变又往往发生在惊人的一刹那,当我们忽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色彩斑斓的虹,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云,不就明白了天空原来是可以被涂抹上颜色的,而且,你可以凭自己的能耐,想涂什么酒涂什么,怎么涂就怎么涂——一切全在你的解释中。
观念的改变时一回事,具体的操作又是一回事。大自然手中的画笔可以吧天空打扮得异常绚丽,而天空可以任意变换画稿——它只会短时呈现永不储存的大幕。因此,它可以被无穷无尽地涂抹。那么,我们人类呢?我们用什么手段可以再天空中涂抹呢?
人类的强大在于创造,在于不断利用现有的工具去创造出无数的新天地。这创造的源头在于那猛然间的遐想,正是这种不起眼的遐想(有时被认为痴心妄想的),激发了人的创造灵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如果人类没有了这异想天开,我们该如何看待人类呢?
神奇的大脑成为了人类发展的天使。众多头脑的异想天开的梦想,编织出了瑰丽的创造蓝图,让人类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源泉,人类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促进大脑的发展,促进不同的大脑的发展成了今天脑科学的重要使命。那么教育呢? “从经验中获得知识”
J·费内歇(瑞士日内瓦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皮亚杰档案馆馆长,皮亚杰生前同事及助手)为B·英海尔德、H·辛克莱、M·博维尔普《学习与认知发展》中文版而作的序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应该对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这只是一种侠义学习(Learning stricto sensu)的结果和在经验中获得知识——或平衡化加以严格的区分。”“在经验中学习需要心理结构的形成。而且,这些结构是按层级的方式加以阻止的。”
引语中出现了两个概念,即“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和“在经验中获得的知识”。这两个概念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学习方式是很不同的,我想这大概是作者要告人们的目的吧。由于我对这方面的知识十分匮乏,以至于无法对这两个概念作出准确的认识,甚至基本的认识。我只能凭自己已有的认识和内心的需要对这两个概念作可能不太正确的猜测,甚至与作者的原意不着边际或相悖。不过,我觉得这两个概念倒可以利用来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一种也许有用的帮助,即可以分清学生在学习中效果的高低与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我的猜测如下:
“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借助已有的经验来学习新知识的情形,即新的知识的形成必须借助与已有的知识才能实现,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就难以获得新的认知——知识。这可从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举出足够的例子加以说明,许多学业不佳的学生,往往是已有经验的欠缺(虽然他们已经解除了,但并没有扎根在心理结构上)造成了学习发展的障碍,对需要靠已知去获得未知的学习显得十分无助,从而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内驱力。
“在经验中获得的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必然借助已有的经验来学习新知识——获得新认识的情形、这种学习过程主要靠学习者在当下对认知对象经历的一系列的认知 20
活动所产生的心理结构来获得知识的,一旦心理结构形成,又会对以后的认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者会像宇宙飞船经过“黑障”那样,会有一个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时段——这正是形成心理结构的压力所在。这种学习活动往往是创造性,它取决于学习者的心智参与的程度和思维方式的科学与否。这也可以从现实中找到实例,有些奔雷不被看好的学生会突然发飙。
从教学的组织来说,前者作为教师是可以调控的,作为调控者可以随心所欲对学生施加应先,大量的做习题就是很好的证明,在短时间内可以让学生作许多似乎懂了的习题;而后者则重在参与者(学生)的自我建构,因为心理结构是无法教的,由于无法调控,所以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像前者一样让学生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
如果上述人士有价值的话,那么可以作为解释我们为甚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的一条重要理由。
在常态中教孩子写作 在办公室(课程管理中心)里听到几名孩子的母亲在议论自己的孩子在期终考试中写作文的事儿(她们的孩子都进入了中学学习),有的说孩子的作文题目是“超越”,很难写好,我说写刘翔不是很好嘛?再有写超越自己;有的说能写超越自己倒好了;还有的说,孩子的作文题目是“我发现了„„”,能写出什么发现呢?我说,像这种题目,平时死读书的孩子就不行了,必须要引导孩子对生活的关注;有的说,读书、做作业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关注生活?我说,这就靠家长每天利用家庭的生活资源作为教育资源,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并从中学会认知,积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家里每天吃的菜,及时买了青菜叶可以指导孩子认识青菜。我还说,你们不要去说孩子的作文考得怎样,你们要反思平常对孩子有没有引导,做了怎样的引导,作文可是靠平时的积累的,不是到考试的时候说写就能写出来的。
我还对他们说,你们是教师,应该知道这些理,不要像建空中楼阁那样,任孩子被书本、习题牵着鼻子走,要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最基本的认知。现在的教育,学生已经发生了变化,可是方式方法还是没有改变,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在倒退,在建空中楼阁。
对于这些做教师的家长,其实她们也没有多少教育孩子的实在的本事,离开了学校课程,她们就没有什么队孩子作为的了。我打趣说,你们几个应该组建一个沙龙,定期专门讨论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不是可以取长补短吗?
那么做家长的可以阿紫哪些方面引导孩子呢?趁着在监考语文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闪现了“青菜与萝卜”的念头,对就从这里出发。
从说明文的角度,让学生(孩子)认识青菜、萝卜的特征,即对事实性材料的认识,写说明文,强调说明的方法;
从记叙文的角度,让学生(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平时对吃青菜、萝卜的态度,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父母与孩子在这方面是怎么进行交流的,对不喜欢的孩子父母是怎样引导,想什么办法让孩子认识吃青菜、萝卜的意义的(围绕青菜、萝卜谈营养价值)。把这写成记叙文,着重掌握些人物的对话,谈话的语气、神态等;
从童话的角度,引导学生(孩子)比较青菜与萝卜哪个常吃,哪个吃得少,把它们赋予人性,写成一篇有趣的童话,要注意避免骄傲、谦虚这种比较常见的套路;
从种植的角度,一拿到学生(孩子)探究两种蔬菜的种植时间、亩产量、经济效益等,写一份种植计划书,用数据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上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
从美学角度,让孩子画青菜和萝卜,既可以使写生,也可以画成卡通,比如人们喜欢吃等;
从运动的角度,带孩子到农村田头蔬菜大棚去观察青菜和萝卜生长情况;
总之,形成系列,在亲子的交流中,培养孩子的情感,让孩子学会认知,学习表达,学习做事(烧菜等)„„这样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表达素材生成了,岂不美哉!
学习与爬山
学习好比爬山,从缓坡上省力,可以轻松地赏玩沿途的风光,但要多走路;从陡坡上路短,但吃力,而且时时得小心,一不留神会出意外,更没有闲情雅趣赏玩山间风光。
教育好比是培养儿童爬山的本领,不同的教育,反映了对爬山方式的不同选择。从缓坡还是从陡坡上,反映了不同的教育观,认知观,乃至人生观,而结果也会不一样。
中国大陆的教育方式,选择了一条从陡坡上山的路。为了在短时间内让儿童登上获取知识的高度,采取逼迫的方式,加上山上的人拉,下面的人托的办法,让儿童在心情十分紧张的状态中登上一定的高度。儿童即使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没有快乐可言,一是这攀登的过程不但缺乏生趣,还特折磨人,如果没有旁人的牵拉托举,很快就会从已有的高度降下去。因此,这种缺乏自我主动投入的学习过程,因为并不是扎扎实实地盘上那高度的,并且仅仅是形式上登上了那个高度,对周围的情况一无所知,只能说是虚高。因为没有真正学到登山的本领,再要向上攀登就勉为其难了。
美国的教育方式,选择了从缓坡上山的路。教育者陪伴着儿童像游玩似的登山,儿童没有多大的压力,有的是领略山间风光的乐趣,儿童靠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上的山,对山间风光的认知,也是用自己的认知装备去认知的,从而发展起了探求未知世界的本领,为以后攀登更高的山,不但激发了信心,培养了勇气,而且练就了能力。兴趣不断支撑着他们去探究未知。一旦需要从陡坡上升到某个高度,他们因为具备了厚实的登山经验,而能够特立独行,去开辟属于自己登上高峰的路。
中国的教育,在短时间内,与美国年龄相同的儿童相比,所学的知识要远高于他们就像登高的绝对高度看起来要高许多,这在考试中反映了出来,试卷上的成绩相当好看,也让美国人羡慕不已,中国人怎么有这么大的能耐,让小孩可以在短时间学得那么多,那么有成效。这也让中国人很自豪不已,一味自己的基础教育真是把美国远远抛在后边了。就像从陡坡上了山,在某个高度上看人家还在慢悠悠地网上登。“我比你先到”的感觉真是好极了。但这只能是施教着的感觉,受教育者其实是生不出这等英雄般的豪气来的。因为,中国儿童爬上这等高度,完全是不由自主的,主要倚靠成人的作为(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而实现的。所以,他们缺乏前进的底气,也不知道怎么着才能踏踏实实地去吧另一个高度踩在脚下。他们既然占据了某个高度,就会缓下劲来,看到缓坡,会情不自禁地往下走,而不是向着高处用力。这可以从许多考入大学的学习对于学习不以为然的情形看出。他们因为没有学到独立学习的本领,一进入大学就像挑着重担到了目的地,放下担子歇着了——不知道该怎样读大学。而家人也可以松口气了,孩子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了,也好少管了。于是,中国的大学不得不要花大量的精力去管理大学生的学习;中国大学也难以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拔尖人才来。
你说,选择捷径让孩子登高是否是聪明之举呢?美国的学生越往上,费的精力越多,出成果的越多、越大。
第二篇: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必须更加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教学艺术,具有出色的教学效果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入研究。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要完善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办好师范教育。教育是为人类文化承先启后的事业。以教育为职业者,必须具有淡泊名利的高尚志趣,刻苦勤学的精神,诚挚友爱的感情。师范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师范教育不能仅注重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师范学校的专门训练,不限于教学的技能,而尤其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涵濡浸渍,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
要特别重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我国教师队伍的薄弱环节。现在,一些地方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医疗、社保、住房、交通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还不高。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村教师队伍总体上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必须创新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同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关心农村教师生活和成长,使优秀教师在农村能够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提高津贴补贴标准。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各级政府都要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关心教育工作,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等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和住房优惠政策,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纲要》重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智育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点燃人心智的火焰,把受教育者内在的潜质开发、启蒙出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追求新知。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培养人的坚毅勇敢、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美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多年来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
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杰出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人。因为他是全面发展的人,知识广博,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为他站得高,看得远,前瞻未来,能开风气之先,引领新潮流。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表现出全面的良好素质。究其原因,科学、文学、艺术、哲学的结合使他们想象力更丰富,视野更开阔,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因而获得广泛的成就。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关键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规范和从严控制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后班、补习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了解社会,去接触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要改革课程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要调整专业设置,更新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变化、把握机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要发展,根本在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决破除不利于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教育发展,政府责无旁贷,但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放的放开。我们提倡学校自主办学,不是说对学校放任不管,而是如何管,以什么手段管,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政府的管理应该是宏观管理而不是微观管理,应该是间接管理而不是直接管理。要改进管理方式,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标准、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管好、办好,还是要由学校负责。要保障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自主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进行学校内部管理。要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要逐步取消各类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克服行政化倾向。总之,各级政府都要按教育规律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
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公办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议事规则,实行科学决策。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职工和学生代表大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完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办法。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
要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国教育事业要兴旺发达,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让真正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因为他们尊重、敬畏教育的价值和规律,拥有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教育充满热爱并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显身手。要放手使用一批有前途、有能力的学校管理人才。大胆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学校校长的探索和试点,打破级别、资历等条条框框,不拘一格用人才。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献身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这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
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办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要求。国外许多著名学校,都是非营利性的私立学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我国民间资本已有相当基础,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热心教育事业。要鼓励他们以多种方式出资、捐资兴办教育。要进一步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性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我们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教育事业,把支持教育事业作为自己光荣的社会责任,办教育不以赢利为目的。在这方面,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就是杰出的榜样。要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要给予大力支持。要支持一批民办大中专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成为一流学校。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社会力量参与较多的领域,政府可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教育对外开放是优化我国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举措。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始终面向世界。要瞄准世界教育发展变革的前沿,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紧密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扩大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规模,继续支持出国留学。
第三篇:教育是心灵塑造心灵的艺术
观看《金正昆教师礼仪规范》录像
——心得体会
通过观看和学习金正昆教授《教师礼仪规范》的录像,使我得益颇多。金教授语言诙谐幽默,风趣中蕴涵深远,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做教师的角度出发,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教师礼仪概述、教师素质、教师的形象、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装饰、教师的仪表、课堂礼仪、校园礼仪、办公室礼仪、师生关系、社会交往等方面全面而详实地介绍了教师礼仪的有关知识,并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说明了强化教师礼仪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说的“教师的仪表是开启学生的钥匙”,“教育成全学生的梦想得以实现”。我觉得金教授的讲座贴近我们的教学实际,有很强的操作性。既增长了知识,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为规范自己的言行,体现教师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将所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礼仪:理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仪即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教师首先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不仅仅是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还有学生的位置。现代教育教学中强调教师和学生平等,当然在人格上是必须的。但是毕竟教师注重的是教,学生注重的是学,所以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即一切“教师礼仪”培训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端正态度,就是要容忍,容忍别人的不同,即“和而不同”。教师要有适应性和包容性。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材施教;要和同事团结协作,和睦相处„„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礼仪非常重要的一点:自律是第一的。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师要有爱心,对人要有爱,要爱国家、爱民族、爱学生、爱事业、爱工作。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通过金教授的讲解,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未来的教师生涯中,我将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礼仪不仅体现在表面的着装上,更应该在教师的素质、学术、造诣上有所体现。“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教师要有一技之长、要业精于勤、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是楷模,要思圆行方,值得别人效仿,才不会误人子弟;一个教师要有感召力、凝聚力,也就是人格魅力,要有专业的素养。教师既要做“良师”又要做“益友”。现代教师要有深厚的功底,要有一个开阔的视野,科学文化素养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科学的精神、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做自己能做好的事;做有益的事。要量力而行,人生痛苦的一个根源就是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为人处世教师要以诚为本;以和为贵,宽以待人;以信为先。
在仪表方面,注重着装和修饰,特别是在校园里,要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穿着大方得体,干净整齐,符合身份。一个人的服饰和受教育的程度、自我定位、自我要求有关。“腹有诗书气自华”,仪表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表现。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形象得体与否,既表示学校管理是否严格,又展现了你对对方的尊重与否。
在举止方面,从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方面来要求。教师不是仅注重着装,在坐、立、行方面应做到坐就坐正,站就站直,走就走稳。
在语言方面,语言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生动,运用语言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拨动学生的上进心,把知识和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知晓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后,再指导其行为,以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在礼仪方面,教师应该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的尊重,从而给学生良好的影响。要努力做好“四个一”工程,即:一张笑脸、一声致谢、一声问候、一句道歉。努力为学生做表率,从而体现教师的示范性和率先性。其实这是待人接物的礼仪之基本,不管在哪里,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当然,这不仅是单单要求我们文明 礼仪方面,也包括业务水平方面。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身教重于言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终会成为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赵秀峰
5月3日
第四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讲稿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当保护好我们的眼睛,进入学校学生,面对每天面对书本、面对电脑辐射、面对夏天强烈的阳光,学会如何爱护眼睛是我们的必备常识。每一个到场的人都拥有免费测度数 免费获得两袋眼贴的机会。
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中大约有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读书认字、看图赏画、看人物、欣赏美景等都要用到眼睛。眼睛能辨别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光线。眼睛是我们获取大部分信息的源泉。
人们对容貌的审视,首先从眼睛开始。一双清澈明亮、抚媚动人的眼睛,不但能增添容貌美使之更具魅力和风采,而且能遮去或掩饰面部其它器官的不足和缺陷。“画龙点睛”这句成语,体现了眼睛生理功能中的美学意义及其重要性。眼睛的形态、结构比例如何,对人类容貌美丑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美学家称人的双眼是“美之窗”、特别是手机,属于高频辐射源,蓝光会对机体特别是视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电视机和电脑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很多人在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它们密切相伴。特别是网络发展的突飞猛进,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沉迷于此。
学校的预防:学校的用眼教育、定期开展视力检查,近视眼预防要加强用眼卫生的教育、宣传,督促学生认真做眼保健操;平时,近视眼预防还要减少作业量,另外应定期更换座位,左中右轮转。
社会的预防。
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又很快,所以给学生增加了许多不合理的、额外的负担,从而导致了近视的几率增高,这是不利于近视眼预防的。
所以近视眼预防先要社会的支持,使孩子在眼球发育过程中相对解脱一点,轻松一点。
家庭的预防。
(1)近视眼预防要培养正确的用眼习惯:看书坐姿端正,眼睛离书本约1尺,看书时间以1小时左右应休息15分钟为宜,近视眼预防要避免趴着、躺着看书,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眼睛离屏幕距离是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倍为宜。
(2)近视眼预防还要提供全面的营养:孩子的食品,既要有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又要有一定量的糖、蛋白质、脂肪,如肉、蛋、奶等,这样有利于近视眼预防。自身的预防。
自身要有近视眼预防的观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做到劳逸结合,远近兼顾;自觉做眼保健操,消除眼肌部分疲劳;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近视眼预防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注意事项 全国爱眼日,让我们一起爱护好自己的眼睛,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
第五篇:注重心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注重心灵教育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
“素质教育”我们天天谈、月月谈、年年谈。有谁知道怎么把它切切实实的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相信没有哪位教育家可以办到;原因,这是一个庞大的而又精细的工程。说他庞大,因为它涉及孩子的数量庞大,且影响孩子成长的综合因素繁多;说他精细,因为它关乎到每个孩子的每一小时的成长、每一天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要想每个孩子每一秒钟都优越的发展谈何容易啊?退而求其次,仅仅依靠走马观花式的搞几个活动,以此引导、帮助学生发展可以吗?显然是否定的。该怎么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有思想、有创意、有着不同经历的孩子身上呢?在数学教学的每节课中,我每次都在问自己。看着这些和自己一样出生的孩子,每每与同事谈话时,也总是不由自主的谈及这个问题,直至今日,我的疑问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教育是一门科学。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教育家穷其一生也只不过留下一些供后人参考的收集的材料;侥幸有个别教育家获取一些惊人的发现,收获一些著名的科学论断,也逃脱不了后人的诟病。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三中心论”——教师、知识、课堂,就遭到了后来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的批判,杜威因此提出儿童、经验、活动——“新教育三中心论”,由此形成现代西方两种教育学派——传统教育学派(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派(杜威)。1因此,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1
面对这门富有生命的、永无止尽的科学,从执教的那天开始,注定就是要呕心沥血的工作,注定就是要成为一位默默无闻的不断实验、不断发现、不断创新的传道者;并期望着有这样一天——发现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把它与众多的同仁分享,传播于社会,践行于实际的教学,最终得益于每位接受教育的孩子,造福于民族、国家和社会。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发展要求,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它呢?首先必须认识教育工作的本质,教师的教育工作表面上是写写教案,上上课,改改作业,有调皮的、学习困难的学生拉过来教育一番等等,这样繁琐、重复的工作其实质是教化学生的心灵。良好知识的学习、先进技能的形成、高尚人格的塑造等等,都是教育的抓手和目的。孩子的这些“本领”形成的同时也就是其心灵得到教化的过程,也只有通过心灵的教育孩子才能够实现对这些本领的更好地掌握与应用。而心灵,又是那样的不可琢磨、甚至是神秘的。这也是我们一致认可教育是项复杂繁重的工程原因所在。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就要解决对孩子心灵的认识的问题,适时准确的把握孩子的心灵动态,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抓手”,方可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如,许多研究证明,人的智力发展关键期在4、5岁以前,不同能力的关键期也不同:口语发展在2~5岁,书面语在4~5岁,数的概念在5~5.5岁,词汇能力在5~6岁。2出生于德国的埃里克森就提出人的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的论述,等等。3都在试图努力地探究人的心灵,以至于找到更
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们获得了很多关于孩子的学习的奥秘,如,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等。4找到了一些教育孩子们很好的方法,如,奥苏贝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特殊课堂座次设计模式,暂时性课堂座次设计模式等等。5这些宝贵的经验曾几何时是那样的有效,那样的被人推崇,甚至在一批杰出人才成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的出现,及新的孩子面貌的出现,那些过去的“经验之谈”显得如此没有力量,或则说“有力量”但是培养出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却很难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而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及知识的大爆炸几何级数增加,使得教育面对的突出问题也在不断的累积、复杂,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方可教育好这个课堂中的学生。在历史上就有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且在那个年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6。如今,我们面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不妨考虑著名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明确强调指出: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7注重从心灵上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尝试,基于心理学的认识教育学生(裴斯泰洛齐式8)。努力形成新的形势下特色教育理论体系、特色教育方法体系服务于时代呼唤的素质教育。
[1]李继秀,汪昌华,陈庆华主编.教育理论——2版.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3:第10,11页
[2]李继秀,汪昌华,陈庆华主编.教育理论——2版.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3:第303页
[3]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011.6重印):第42~45页
[4]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011.6重印):第158~165页
[5]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011.6重印):第171,472,473页
[6]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293~298页
[7]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295页
[8]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