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院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情况
我院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情况
患者的康健离不开护理,患者的安全离不开质量,质量是医院永恒的主题,为了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保证患者的安全,广泛挖掘明发现护理人才,我院护理团队将品管圈管理广泛运用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中,从2014年正式启动护理品管圈,到2015年逐步成熟,再到2016年的护理质量标准化建立和成果推广;全院护理质量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品管圈管理,激发了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挖掘了新的护理人才,到2017年上半年,我院已经成功结题圈组数30项。至今,我院共成功举办了三期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展评活动。参赛科室逐渐普及到全院,护理团队共同努力,结合科室工作实际护理问题,不断探索,悉心研究,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完成了一项项QCC成果,全面提升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随着我院品管圈管理的日渐卓越,全院护理管理水平也得到了飞速提升。自开展此项活动以来,全院撰写相关品管圈论文10余篇,设计发明专利2项,护理不良事件逐年降低2-2.6%,患者满意度提升5%,实习医生标准化外科手消毒的执行率达到100%,危重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7%,杜绝了出院患者失防率,急诊护士病情汇报问题发生率同地降低2.7%,护理纠纷投诉逐年降低,首先开展了床边综合能力教学工作模式,全面提升了患者就医获得感。
通过全院连续三年组织的三期护理品管圈的竞赛与评比,达到了护理质量标准化建立和成果推广,护理团队通过护理品管圈的全面成熟与临床应用,全院护理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品管圈项目:降低急诊护士病情汇报问题发生率,已经成功晋级山东省品管圈决赛,我们将以优质的品管圈成果全面提升我院护理管理质量!
第二篇:护理品管圈活动计划书
护理品管圈活动计划书1
一:目的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二:报名范围
1.活动小组:同一工作现场(护理单元、大科)、工作性质相关的(质控委员会组、安全委员会、专科委员会等)均可成立,一般5~10人组成。
2.活动主题:可解决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存在问题、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护理管理效率、解决护理技术关键问题等,具有一定可行性。
三:报名条件
1.全院各护理单元的护理人员和各委员会成员均可报名。
2.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跨科室合作。
四:活动周期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为期半年。
五:申报评审
1.填写《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护理品管圈申请书》,经所在科室负责人同意签字后,报送护理部。
2.护理部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主要从项目建设的'基础与必要性、项目的创新性与科学性、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和选拔。
六:报名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护理品管圈活动计划书2
一、成立品管圈小组
圈长:
圈员:
辅导员:
二、讨论圈名:日新圈
三、设计圈徽
四、活动精神:
1、发挥每人的聪明才智
2、更加大力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活动目的:
1、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提高工作绩效。
2、提高护士的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
3、可达成全员参与、全员品质管理及自主管理的功效。
4、可使圈员们自动自发,做事更主动积极。
5、可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
第三篇:新生儿科开展品管圈活动
新生儿科开展品管圈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护理质量,拓宽新生儿科质量改进的工具,经过积极的筹备,新生儿近期开展如何有关提高新生儿洗手的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活动由新生儿的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参与,还邀请了医院感染控制中心的覃文娴主任参加。
何梅护士长用多媒体为大家讲述了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背景、基本概念以及实施步骤,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管理工具。之后大家开展头脑风暴,各抒己见,谈出自己对于新生儿科洗手存在的问题的看法。并通过投票的方法,确立了此次品管圈的主题为“提高新生儿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并且经过圈员的一致选举,何梅护士长任圈长,院感科覃文娴主任任品管圈的辅导员。并将在下次品管圈的会议上确定圈名及圈徽。
大家一致认为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医护人员洗手不规范,不彻底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大家从多个方面共同探讨积极有效可行的应对方式,覃主任提出,在现状调查阶段,通过统计方法,对新生儿科人员洗手效果进行随机采样,并作对照实验,让数据及事实说话,得到了圈员们的一致认可。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是新生儿管理工作的全新起点,经过圈员的不断努力,充分调动全部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对改善与提高工作质量水平,将有着重大的意义。
第四篇:品管圈护理应用学习体会
品管圈学习体会
李雪
第一次听到品管圈这个名词,感觉它很神秘,真的不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只听到张萍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知道了品管圈是一个能够促进护理工作的管理工具。通过参加护理部组织的这次品管圈交流会,对品管圈有了初步的了解,听了各科老师对本科品管圈问题的分享后,充分感觉到其在护理工作中的建设性。一下午的圈会下来,总结了品管圈大体的工作流程。建立自己的品管圈(圈成员、圈名、圈徽)-圈主题确定(主题的定义、意义、选题理由、衡量指标)-设定计划(数据收集、现状把握、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原因、可变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成果比较-活动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在工作中,有时候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有哪些,或者不知道主要的问题在哪里。通过分析,以找出主要的问题,真正的问题。于是,品管圈也就有了它的用武之地。通过听课和自己查阅资料,我明白了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也叫做质量管理小组。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利用PDCA循环理论,剖析现状问题,深度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制定活动计划,进行对策整改及实施,来解决护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促进护理质量及管理。过程中需要应用的管理工具包括评价表、甘特图、查检表、流程图、柏拉图、直方图、推移图、鱼骨图、系统图、雷达图等。
品管圈主题的选定要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要跟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确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即主题的选定要考虑到科室情况,不切实际的空话套话,没有人会愿意听,护理工作更是实实在在的,容不得一丝的虚假和客套.品管圈活动原本就是对科室工作起到一个监督引导和改进的作用,所以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放在科室主人翁的角色。收集数据的时候要客观,避免只收集对自己有利的数据,而且要有可比性。收集数据的时间要有约束,要收集最近时间的数据,才能真实反映问题。真因的确认对于医院品管圈活动极为重要,若真正原因没有被发掘出来,在以后的“对策拟定”时就无法针对影响最大的原因作深入的对策研拟,结果可能导致对策效果不佳,甚至是无效的对策。因此,在这一步骤,发现真正影响因索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品管圈通过确定原因、制定措施、判断效果后再次进入PDCA循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品管圈可以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开发无限脑力,改善科室的性质,繁荣科室资源,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做为每一个人,我们都不能独自生活,离开了团体、同事、朋友和亲人,我们将无法生活。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小团体脑力资源,人人想发挥自己潜能,都希望被人尊重、肯定。成立品管圈后,圈员
在活动中,能相互启发及意见沟通,提出创意及构想,可以促使个性张扬和潜能发挥,为团队营造愉快的工作氛围,从而集中、有序、有效的解决问题,达到医院、员工和患者三者共赢,增加团队凝聚力和个体自信心。同时品管圈可以使我们的观念有所改变,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以便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主动用品管圈手法去解决。”全部都是小组成员的自发行为,科室领导并不参与其中。它打破了传统的由上至下的管理模式,让科室内的所有的护士参与到科室管理中来,由护士主动发现科室内存在的问题,然后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新职工,通过品管圈学习,我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医院管理的严谨性、先进性,在今后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争取进入品管圈,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护理工作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我院开展志愿无偿献血活动
我院开展志愿无偿献血活动
2017-12-09 09:26:12 院团委
12月7日至8日,我院团委联合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在学院为天食府门口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献血总人数达1159人,献血总量达368300ml,较往年均有大幅提升。
上午10点30时,随着献血车缓缓的开来,同学们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有序排队进行检查。活动期间,志愿者们积极配合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向前来咨询的同学们详细地讲解怎样填献血表,并认真负责地为已经献血的同学填写无偿献血证件。献血车上,同学们一个个鼓起勇气,互相鼓励。虽然天气寒冷,但没有抵挡住同学们奉献爱心的热情。这次献血活动中,由于同学们的积极配合,短短的两天,通过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力宣传、精心组织与热心服务,全院师生踊跃报名、积极参与,此次献血总人数达1159人,献血总量达368300ml,较往年均有大幅提升。
本次活动为我院师生提供了奉献爱心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也让大家感受到,无偿献血不仅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无偿献血,无上光荣。(供稿:张萧予,审稿:朱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