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时间:2019-05-14 20:4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第一篇: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下面我来说一下关于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1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比如:对受害者的直接攻击,包括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等等。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

校园欺凌也不仅仅包括肉体上的折磨,还包括了区别对待的软暴力。比如: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与喝骂,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等等。较之前者,软暴力对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的伤害更大。

2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学校本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当种种欺凌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

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前不久,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两名女生遭到多名女同学殴打,导致嘴角撕裂、身体多处受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发后,打人女生竟在微信朋友圈公然发布警车和警察照片,并配发“已经对警车免疫”“这次几日游?”等调侃性的文字。

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个“引起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这些现象的出现,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表明,在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

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比如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换言之,当孩子接受了、习惯了暴力的环境,暴力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应用到现实当中。毕竟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

3校园欺凌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也给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那么,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学生、老师和家长分别该怎么做?

面对校园欺凌,学生该怎么做?

① 独自面对时

一个人遇到突发霸凌状况,要尽快走开。通常施暴者只是借机发泄不快,如果你没有反应,对方往往不会再纠缠。如果对方突然出手或者追逐,立刻向最近的人群奔去。

如果实在不能避开,气势上不能软弱,施暴者总选那些看上去比自己弱的人下手,目光要坚定,保持沉着冷静,腰杆也要挺得笔直,传递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或者直接告诉对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

② 大声说出来

如果已经遇到校园霸凌,要勇敢地向老师、学校或权威部门反映。告诉他们施暴者是谁?他们具体做了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持续多久了?对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困扰?当你觉得霸凌已经威胁到你的人生安全,那你必须说出来!

如果相关部门迟迟没有回复,试着向其他权威机构求助。这听起来很复杂,但是只要坚持不懈,问题就能解决。

向父母倾诉。或许你会担心他们反应过激,但是他们依旧是最愿意帮助你的人。

③打理好自己的情绪

遭遇霸凌并且克服它带来的伤害并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所以如何摆脱校园暴力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每一个受害者都需要面对的困境。

尽量尝试着表现的和平常一样,自嘲或幽默地调侃会减弱不安的情绪,或者跟自己信任的人积极交流。要把注意力放在个人和情绪管理身上,罗列出积极的目标,并且努力实现它们。这样带来的成就感会增加你的底气。

面对校园欺凌,教师该怎么做?

①在暴力事件未发生前进行预防

不论我们的应对措施是有多么的到位、多么的成功,都不如将校园霸凌事件预防在萌芽状态。日常教学应对给孩子们讲述校园霸凌的危害,让可能成为施暴者的学生得到警示,使可能成为受害者的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②预防手段可以采取多样化

建议各位教师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上要重视,不要以为自己的学生不会做出那么恐怖的事情。可以带孩子们去参观少教所,可以让他们观看校园暴力事件的案例视频之类的。

③班级确定多名班情联络员

教师不可能将全部时间都和自己的学生们进行相处,要想避免校园暴力事件,还是需要学生群体中有人监督、观察可能存在发生暴力事件的现象,及时跟老师汇报。或者在暴力事件发生后这部分班情联络员能够第一时间告知教师具体情况。

④多了解班级情况,鼓励学生们团结

一个班级之所以会出现霸凌事件,和班级的团结与否有很大关系,教师应该多关心班级的团结问题,让班级的凝聚力加强,孩子们团结了自然就不会出现矛盾,班级就和谐了。

⑤ 当暴力事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程序走,切勿隐瞒

很多教师怕暴力事件一旦报告了,就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问题。正是教师的这种态度让施暴方肆无忌惮,让受害方倍感屈辱。当暴力事件严重的时候如果教师故意隐瞒还涉嫌违法,如果被媒体曝光了更是容易饭碗不保。所以,不论站在何种角度上,按程序走才是最正确的。

面对校园欺凌,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一定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许多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在第一时间会自我怀疑,认为真的是自己不好,才会受到欺负,这会让校园霸凌的情况持续存在。实际上,校园霸凌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负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很多情况是,有些家长在家中打压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顺从,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很有可能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面对霸凌勇敢面对、保护自己。

家长在孩子被欺负时需要亲自出面,采取行动,联系老师,要求老师和学校有所作为,教育惩戒欺凌孩子的学生,而决不能听之任之,任由孩子遭受伤害。

其次,帮助孩子学习识别和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对抗人际孤立和欺凌。

另一类容易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是那些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际关系的能力。

如果孩子遭受欺凌,而仍然能和班里的一些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对校园霸凌的影响产生很大的缓冲作用。家长也需要和孩子解释,某个同学的孤立和排挤可能是出于嫉妒或其他动机,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和其他同学建立好的关系,让孩子对同伴关系抱有合理的预期和期望。

家长们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友间的社交活动,营造环境提供机会让孩子参与同伴社交,耳濡目染,会对孩子上学后的人际适应产生良好的影响。如果察觉孩子性格有些孤僻,缺少有意义的同伴关系,一定要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第二篇: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1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比如:对受害者的直接攻击,包括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等等。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是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

校园欺凌也不仅仅包括肉体上的折磨,还包括了区别对待的软暴力。比如: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与喝骂,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等等。较之前者,软暴力对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的伤害更大。2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学校本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当种种欺凌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 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前不久,北京航空旅游专修学院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两名女生遭到多名女同学殴打,导致嘴角撕裂、身体多处受伤。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事发后,打人女生竟在微信朋友圈公然发布警车和警察照片,并配发“已经对警车免疫”“这次几日游?”等调侃性的文字。

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个“引起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这些现象的出现,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除去生理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而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包括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表明,在很大程度上,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或是家境优越,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家长都可以摆平;或是家境恶劣,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

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的社会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为校园欺凌滋生的土壤。比如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换言之,当孩子接受了、习惯了暴力的环境,暴力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应用到现实当中。毕竟青少年心智发育不成熟,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乱。

3校园欺凌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身上,也给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的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了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那么,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学生、老师和家长分别该怎么做? 面对校园欺凌,学生该怎么做? ① 独自面对时

一个人遇到突发霸凌状况,要尽快走开。通常施暴者只是借机发泄不快,如果你没有反应,对方往往不会再纠缠。如果对方突然出手或者追逐,立刻向最近的人群奔去。

如果实在不能避开,气势上不能软弱,施暴者总选那些看上去比自己弱的人下手,目光要坚定,保持沉着冷静,腰杆也要挺得笔直,传递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或者直接告诉对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② 大声说出来

如果已经遇到校园霸凌,要勇敢地向老师、学校或权威部门反映。告诉他们施暴者是谁?他们具体做了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持续多久了?对自己造成了怎样的困扰?当你觉得霸凌已经威胁到你的人生安全,那你必须说出来!如果相关部门迟迟没有回复,试着向其他权威机构求助。这听起来很复杂,但是只要坚持不懈,问题就能解决。

向父母倾诉。或许你会担心他们反应过激,但是他们依旧是最愿意帮助你的人。③打理好自己的情绪

遭遇霸凌并且克服它带来的伤害并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所以如何摆脱校园暴力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每一个受害者都需要面对的困境。尽量尝试着表现的和平常一样,自嘲或幽默地调侃会减弱不安的情绪,或者跟自己信任的人积极交流。要把注意力放在个人和情绪管理身上,罗列出积极的目标,并且努力实现它们。这样带来的成就感会增加你的底气。面对校园欺凌,教师该怎么做? ①在暴力事件未发生前进行预防

不论我们的应对措施是有多么的到位、多么的成功,都不如将校园霸凌事件预防在萌芽状态。日常教学应对给孩子们讲述校园霸凌的危害,让可能成为施暴者的学生得到警示,使可能成为受害者的学生学会保护自己。②预防手段可以采取多样化

建议各位教师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上要重视,不要以为自己的学生不会做出那么恐怖的事情。可以带孩子们去参观少教所,可以让他们观看校园暴力事件的案例视频之类的。

③班级确定多名班情联络员

教师不可能将全部时间都和自己的学生们进行相处,要想避免校园暴力事件,还是需要学生群体中有人监督、观察可能存在发生暴力事件的现象,及时跟老师汇报。或者在暴力事件发生后这部分班情联络员能够第一时间告知教师具体情况。④多了解班级情况,鼓励学生们团结

一个班级之所以会出现霸凌事件,和班级的团结与否有很大关系,教师应该多关心班级的团结问题,让班级的凝聚力加强,孩子们团结了自然就不会出现矛盾,班级就和谐了。

⑤ 当暴力事件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程序走,切勿隐瞒

很多教师怕暴力事件一旦报告了,就会影响到个人的发展问题。正是教师的这种态度让施暴方肆无忌惮,让受害方倍感屈辱。当暴力事件严重的时候如果教师故意隐瞒还涉嫌违法,如果被媒体曝光了更是容易饭碗不保。所以,不论站在何种角度上,按程序走才是最正确的。面对校园欺凌,家长该怎么做? 首先,一定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

许多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在第一时间会自我怀疑,认为真的是自己不好,才会受到欺负,这会让校园霸凌的情况持续存在。实际上,校园霸凌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负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很多情况是,有些家长在家中打压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顺从,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很有可能会成为被欺负的对象。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面对霸凌勇敢面对、保护自己。

家长在孩子被欺负时需要亲自出面,采取行动,联系老师,要求老师和学校有所作为,教育惩戒欺凌孩子的学生,而决不能听之任之,任由孩子遭受伤害。其次,帮助孩子学习识别和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对抗人际孤立和欺凌。另一类容易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是那些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际关系的能力。

如果孩子遭受欺凌,而仍然能和班里的一些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就会对校园霸凌的影响产生很大的缓冲作用。家长也需要和孩子解释,某个同学的孤立和排挤可能是出于嫉妒或其他动机,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和其他同学建立好的关系,让孩子对同伴关系抱有合理的预期和期望。

家长们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友间的社交活动,营造环境提供机会让孩子参与同伴社交,耳濡目染,会对孩子上学后的人际适应产生良好的影响。如果察觉孩子性格有些孤僻,缺少有意义的同伴关系,一定要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第三篇:中小学校园欺凌产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中小学校园欺凌产生原因及防治策略

摘要:近期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各方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对学生、学校及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校园欺凌概念出发分析中小学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应对策略。关键词:校园欺凌;中小学;防治策略

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体对校园欺凌报道的不断增加,该问题在公众视野的频繁出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热议和重视。2016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此次治理覆盖全国中小学,表现出国家对治理这一问题的决心。

一、校园欺凌的概念和类型

(一)校园欺凌概念

当前国内外对于校园欺凌的定义尚未统一。奥维尤斯是第一个对校园欺凌作出定义的人。他认为,若一名学生长期且多次受到一个或多个学生的负面行动,那表明他遭到了欺凌。史密斯认为欺凌具备3个主要特点:故意、反复以及个体间的力量的差异。

因此,校园欺凌指的是在学生间发生的,处于强势地位的学生故意对较为弱?莸难?生实施反复性的肉体及心理上的伤害行为。

(二)校园欺凌类型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与整理,本文把校园欺凌分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心理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5种类型。

身体欺凌是传统的欺凌方式,这种方式具备直接性和外露化的特点,后4种则较为隐蔽化和间接化。具体而言,身体欺凌是指施害者对被害者实施殴打、恐吓、夺取财物的伤害行为。言语欺凌是指以语言为工具来中伤他人的方式,施害者一般以谣言、恐吓、嘲笑等手段进行欺凌,心理欺凌是指施害学生针对被害学生的不足与缺陷而采取讽刺、挖苦或者破坏被害学生私人物品的行为。关系欺凌一般意义上是施害者鼓动周围同学一起疏远被害者,从而破坏其正常的人际交往的行为,且常常同语言性的诋毁、侮辱相联系。网络欺凌是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或者网络技术诋毁、恐吓被害学生或在网络上传播对其具有侮辱性质的信息的伤害行为。因为网络传播的迅速性、广泛性,所以这种欺凌方式对被害学生造成的危害更大。

二、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含内部原因又包含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内部原因主要是指个体自身,它主要体现在施害者与被害者两个方面。

从施害者的角度来看,施害者的性格缺陷以及相应的法制观念的缺乏是导致其实施欺凌行为的主要原因。首先,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绝大部分属于青少年,他们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由于其年龄较小、实践经验不足,自控能力较弱等原因,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难以冷静全面的思考,一旦发生冲突与矛盾很容易冲动行事,进而升级为校园欺凌。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唯我独尊使他们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当他们在班级群体中受挫或者同他人发生矛盾时因其自控能力较弱,就极易发生欺凌问题。其次,中小学生缺乏相应的法制观念。当前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许多学校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和法制教育的问题。法律和道德教育的不健全直接导致学生的法律观念淡薄,这在尚未形成明确是非观的中小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法制观念的缺乏,中小学生缺少行为和观念约束,极易受外界不良信息和风气影响,比如校外社会青年的打架斗殴、抢劫、勒索等行为都可能被其吸收模仿,最终演化为校园欺凌。

从被害者的角度看,被害者的性格及身体特征是其遭受欺凌的关键因素。被害者在群体中的相对弱势地位是其遭遇欺凌的原因,但也可能是其遭遇欺凌所导致的结果。首先,性格腼腆、内向、懦弱、不擅同他人交流的学生往往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即使遭遇欺凌后因性格原因也不会轻易向他人求助,长此以往施害者会愈加的肆无忌惮,对被害者的欺凌成为一种常态。其次,在身体状况方面,被害者因身体弱小,难以有效保护自己,这也极易引起他人的欺凌。

(二)外部原因

1.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主导性作用,它是学生健康发展、品德培养的重要场所。但当前部分学校管理、道德教育不到位以及部分教师素养不高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欺凌的发生。首先,部分学校管理不到位,当前面对校园欺凌的层出不穷大部分学校实施了诸多措施以防治这一问题,虽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因缺乏治理经验、重视程度和治理力度不足,导致治理措施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校园欺凌所赖以生息的土地并未得到净化。其次,一些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高,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很多学校对升学率的热衷,许多学校以知识教育为中心,将分数提升作为其工作的核心,导致学校对德育工作的忽视,同时部分学校的德育内容过于枯燥,学生对德育课程兴致缺缺,使得德育落于形式化的怪圈中。德育的缺失与不足导致学生在品格发展、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最终引发欺凌行为。最后,一些教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对欺凌的认知不足导致其对校园欺凌的放任态度,认为这只是学生间的小打小闹,即使有学生报告欺凌问题,由于对欺凌缺乏正确认知,他们的治理措施也仅限于批评教育,这可能会造成施害者变本加厉地实施欺凌。另一方面,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导致他们难以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优秀生的偏爱以及对后进生的漠视甚至讽刺直接导致学生群体产生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分化,后进生被教师以无形的方式所排斥,激发了他们的越轨行为,造成欺凌问题。

2.家庭因素。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虽然家庭教育是个体发展的起点,但它的影响是深远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素养、教育方式等因素也是影响欺凌的关键要素。首先,家长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观念与行为,孩子在无形中对家长言谈进行模仿,素质较低的父母在生活中往往会表出一些不良的言行举止甚至是粗俗性语言,这无疑会影响家庭中模仿能力极强的孩子的言行,而且一些家长生活中表现的损人利己、利欲熏心、自私狭隘的行为会直接阻碍孩子的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其次,家长教育方式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关系。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专制、溺爱、放任与民主4种类型。前3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欺凌问题。专制型的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缺乏主见和自信,成为被欺凌者的可能较大;溺爱型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的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换位思考、宽容他人的能力;放任型教育方式孩子容易形成不受拘束、散漫的性格,这两种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出现欺凌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防治策略

(一)政府层面

国家应推进校园欺凌问题的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包括防欺凌专门法以及其他相关的未成年法律在内的综合法律体系,加强专门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衔接工作,使这一问题的治理有法可依,增强威慑力,显示国家对治理这一问题的决心。同时法律要明确各主体责任权利,规定公安、法制部门及学校等防治主体的义务,为这一问题的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二)学校层面

首先,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学校是欺凌问题滋生的“温床”,所以完善学校管理十分必要,学校应构建系统的管理制度,比如改进门卫管理,禁止校外不明人员出入,加强对校外人员的记录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应建立动态全面的监管机制,成立专门的防欺凌调查小组,定期对学校学生进行调查,一旦发现问题即刻着手调查,将危害降至最低。其次,学校要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教师素质培训,不仅要着眼于他们的知识素养的提升,还要注重专业理念发展,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深化他们对欺凌问题的认识,使教师能够合理正确应对欺凌事件。推?M师德建设,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提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使教师尊重、热爱学生,公正对待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最后,学校应推进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学校应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状,通过德育教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推动学校德育的开展,调动学生道德教育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公德心的培养和道德修养的提升。防治欺凌问题,学校还应促进法制教育,通过聘请领域内的专业人员来学校授课,通过真实法律案例的讲解和法律知识的讲授,提高学生法律意识,丰富他们的法律知识,变成知法、守法的社会公民。

(三)家庭层面

防治校园欺凌还需要发挥家庭作用。首先,创造和谐家庭氛围,在相对和谐温馨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人格较为健全。因此,父母应努力形成和谐夫妻关系,协调双方矛盾,多相互沟通、体谅,为孩子成长构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加强同孩子的沟通交流,了解尊重他们,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其次,家长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有研究发现年少时期在高压、专制且有一定暴力色彩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被欺凌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家长要提升自身思想和文化素质,注重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保持言行的一致性,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参考文献:[1]Dan Olweus,Bullying at schools: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Oxford: Blackwell,1993,p.15-22.[2]Smith,P.K,The silent nightmare: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school peer groups,The Psychologist,1991.[3]Schwartz D,Dodge K A,Pettit G S,Bates J E.Friendship as a Moderating Factor in the Pathway Between Early Harsh Home Environment and Later Victimization in the Peer Group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0(36): 646-662.

第四篇:加油站油库静电的产生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静电是加油站油库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加油站油库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因此加油站油库在营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静电危害的原因,采取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对策,是加油站油库预防和避免静电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

静电的产生

根据双电层理论,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动、搅拌、沉降、过滤、摇晃、喷射、飞溅、冲刷及发泡等接触、摩擦、分离的相对运动而产生静电。

按油品的运动形式分为流动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等。流动带电是油品在储运作业中常见的带电形式。油品在金属管道流动过程中,由于油品的流动使原来的双电层发生了变化,油品中的电荷被带走时,原来管壁内侧被束缚的电荷,由于相反电荷的离去而跑到管壁外侧成为自由电荷。若金属管线接地,则管线上除去界面双电层所束缚的电荷外,管壁外侧多余电荷被导入大地。喷射带电是油品从喷嘴或管口以束状喷出后,这种束状的油品便与空气连续发生接触与分离现象,使油品带电。加油站喷溅式卸油时就会产生喷射带电。冲击带电是油品从管道出口喷出后遇到壁板时,油品与壁板不断地发生接触和分离现象,与壁板分离后的液体向上飞溅,油珠和物体就分别带上了不同符号的静电荷。如加油站油品的喷溅式卸油,加油枪往汽车油箱加注油品。沉降带电是油料中不同程度含有杂质,如固体颗粒和水分等,杂质会离解成带电离子,因此在水和油的界面处形成双电层,由于悬浮于液体中的微粒沉降时,会使微粒和液体分别带上不同符号的电荷。

另外,加油站油库中的操作人员在危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可能由于人体活动时,衣服与衣服、人体与衣服摩擦、鞋底与地面或地板摩擦而使人体带电造成事故。

再者,静电感应而造成起电、放电过程,在装油作业中并不少见,如用采样器取样,油面为带电体,如果采样器没有接地,成为独立导体,在采样器接近油面时,就会发生静电感应和放电现象。当采样器进入油层取样时,它又收集了油中部分电荷而成为带电体,提起时,若它与接地的罐口靠近,上述静电感应和放电现象又将重演。

静电的积聚和放电

当静电产生后,由于容器内的油面上积聚的电荷亦可通过油品向接地的四壁流散,但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本身存在着导电性能差和对地电容,所以静电电荷积累是必然的。

静电除流散外,还以放电进行消散,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在空间放电。放电有电晕放电、刷形放电和火花放电三种形式。电晕放电能量小而分散,引起火灾的几率较小。刷形放电因放电不集中,所以释放的能量也较小,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电晕放电的灾害几率高。火花放电是两极间的气体被击穿而形成通路,又没有分叉的放电,这时电极有明显的放电集中点,在瞬间内能量集中释放,因而危险性最大。

静电灾害是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的,静电作为火源引起爆炸和燃烧的可归纳为四点:

(1)有产生静电的来源;

(2)静电得以积聚,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3)静电放电的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4)静电放电火花周围必须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存在。从理论上讲,只要消除其中一个条件就可预防静电事故。但油品在装卸、储运过程中,静电荷的产生、积聚、作业场所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等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只有采取措施抑制静电荷的产生、积聚,消除放电火花间隙,加强作业场所的管理,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

静电火灾爆炸故障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方法(FTA)是一种图形演绎法,是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分析方法。这种树是一种逻辑分析过程,遵从逻辑学演绎分析原则(即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原则)。把系统不希望出现的事件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用逻辑“与”或“或”门自上而下地分析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直接原因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逐步深入,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为故障树的基本事件。通过油品静电故障树分析,可找出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提高油库系统的安全性。

1、油品静电火灾爆炸故障树分析图

通过对故障树的分析,静电火花和油气达到火灾爆炸浓度构成了油品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的要素。构成油气达到火灾爆炸浓度的三个基本事件X1、X2、X3是单事件的最小径集,其结构重要系数最大,是油品燃爆事故发生的重要条件。由于油气挥发是一个自然过程,只要有挥发的空间,油气自然存在。因此一方面要保证作业区内通风状况良好,另一方面可采用气体浓度报警仪对可能泄漏场所油气混合气的浓度进行监测,一旦接近危险极限即报警,使管理人员立刻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X4也是单事件的最小径集,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危险区域内产生静电放电。油品在装卸储运过程中应避免产生静电积聚,或尽量减少静电产生和积聚。为了保证油品静电导除,接地导体的接地应良好,应使防静电接地装置和接地线等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接地电阻应达到要求。再者应尽量避免进入作业区的人员通过人体静电放电,特别是作业人员应穿上不产生静电的服装和把人体作业时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

消除静电危害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油品作业过程中防静电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减少静电产生;促进静电流散;避免火花放电;加强安全管理。

1、减少静电产生

(1)控制流速。油品流速愈高,则产生的静电量也愈大,因此控制流速是减少静电产生的有效措施。一般要求灌装油初速度限制在1m/min左右,待油管出口被浸没以后,可适当提高流速。

(2)控制油罐车卸油方式。如果油罐是从顶部喷溅卸油,油品必然冲击罐壁,搅动罐内油品,同时加速油品蒸发、雾化,使容器内油品的静电量急剧增加。采用潜流式灌装油代替喷溅式灌装油,可以减少冲击、喷溅。加油站要求必须密闭卸油,即进油管应距离油罐罐底不大于0.2m,以减少静电量的产生。

(3)减少油品与高起电材质剧烈摩擦。电导率很低的高分子聚合物、丝绸、水、杂质、空气等都是高起电材质。禁止在加油管口、加油枪口加装绸套进行过滤。输油前,注意排放输油系统的水分和杂质,吸入口系统的连接和填料应密封,不让空气吸入。不要用高起电材质制作轻油容器和输油管,不能用非导电的塑料桶装汽油。

(4)人体静电防护。操作人员在危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可能由于带电会造成事故。人体穿着的内外衣,由于材料不同,在穿、脱情况所产生的静电也有差异。人体穿着的内外衣为化纤织品或毛织品产生的静电最高,放电可能引燃引爆爆炸性混合气体的机遇较多。因此,在危险场所应避免穿化纤衣服,应穿着防静电服,或棉织品的衣服;在加油站勿用化纤和丝绸类纱布去擦试加油机、油罐口、量油口等;在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座椅,也勿选用人造革或化纤类作靠垫的座椅;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人员严禁穿脱衣服,不得梳头、拍打衣服。

2、促进静电流散

(1)静电接地与跨接。金属储罐、泵房工艺设备、输油管线、鹤管等均应可靠地接地。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和输气管道的始端、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接地装置。卸车场地,应设用于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为卸油设施跨接的静电接地装置。油罐测量孔应有接地端子,以供采样器、测温盒、导电绳子等接地。需接地的设备应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直接相连,不得彼此串联。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容量大于50m3油罐接地点不应少于二处。油品的输油、输气管道的法兰接头、胶管两端、阀门等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2)其他导静电措施。其他措施主要有汽车油罐车采用导电橡胶拖地带,以消除油罐车运输途中产生的静电;在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危险场所的入口处设置人体导静电的接地柱,以消除人体静电;场地喷水,增加湿度;在储油罐进口设静电缓和器;油料中加静电添加剂;在油罐车装卸系统消静电器等。

3、避免或减少静电放电机会

静电产生也往往伴随着静电流散,如果自然流散就不会形成危害,但以火花放电的形式流散,就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避免形成或减少放电的机会,也是防止静电灾害的措施。

(1)金属设备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相邻设备形成等电位。罐、管、泵都有良好接地,与零电位大地相通,使他们彼此间成为等电位,则无发生电火花可能。如设备、管道用金属法兰连接时、铁轨和鹤管之间、灌桶间的灌桶嘴和灌装油桶之间等都必须设置跨接线,汽车油罐车和灌装油管路之间应设置临时夹(卡),使之成为导静电通道。

(2)油品静置,正确选用检测工具。储油容器内的静电来源主要由油品输送过程中,油品同管道摩擦,泵、阀门及过滤器等部位能产生大量的静电,流入储罐中后,在储罐中产生静电,静电电位随装卸结束后逐渐下降。因此为防止静电事故的发生,对刚进油和运输后的容器进行检测作业时,油品需静置一段时间,保证容器内静电荷泄漏后,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测温盒和采样器必须用导静电的绳索,并与罐体进行可靠连接。油罐的测量口应当设置铜(铝)护板、导尺槽、接地端子。检尺时,测尺应沿尺槽下放上提,测量过程中应将护板盖好。严禁使用化纤布擦试测量、取样、测温器具。

4、防静电危害的安全管理

(1)进行防静电危害安全教育。必须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防静电危害安全教育,在业务培训中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规章制度、设备检查都要有防静电方面的具体内容。

(2)建立防静电设施档案。绘制各场所静电接地分布图,详细记载接地点的位置、接地体形状、材质、数量和埋设情况等。所有防静电设施、设备必须有人负责定期检查、维修,并建立设备档案。

(3)检查测试。每年春、秋季应对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并建立测量数据档案。若接地电阻不合格,应立即进行整改。

导致油品燃爆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只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预防油品燃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五篇:感觉统合失调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危害

感觉统合失调产生的原因

爱尔丝认为产生感统失调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有: 1 胎位不正所产生的平衡失常。

2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3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4早产或剖腹生产,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5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6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7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8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9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10 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心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位化

此外还有母亲孕期的劳累、焦虑或烟酒刺激、延迟生产、产钳的伤害、儿童缺乏伙伴、生活环境单调等原因。

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及危害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都市化生活和小家庭制度,使得感觉统合失常的儿童越来越多。我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存在不同程度感觉统合失常的儿童占20%——30%。

下列现象是一般儿童容易产生的问题,只是不同的儿童表现出来的轻重程度、侧重点不同。因此,可以说,大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看似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 容易跌倒或撞墙

笨手笨脚,容易受挫、缺乏自信 固执,脾气暴躁 粘人、爱哭、性情孤僻 挑食、偏食、餐饮习惯不佳 怕别人碰触身体,容易吵架 眼睛容易酸,讨厌阅读

毫无原因惧怕某些学科,心理障碍多 自言自语,无法和人沟通 咬手指或无法戒除奶嘴

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 发音不佳,语言发展缓慢 坐立不安、姿态不良、无法安静 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 喜欢旋转游戏,过久而不会眩晕

感觉统合部足造成的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问题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家长。感统失调还可导致儿童学业不良,有调查显示,在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51。1%的儿童伴有轻度感觉统合失调,24.9%的儿童伴有重度失调。

另有调查显示,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中,各种运动协调失衡的约占 28%,学习困难的约占3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多动症)的约占41%,可见感觉统合失调与学习困难、多动症有密切关系。

0—12岁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感觉运动上有明显异常的孩子,可能因一连串严重的挫折造成情绪或习惯上害怕学习、拒绝学习的态度,从而影响到他一辈子的生活。

值得庆幸的是,感觉统合治疗方法为这些儿童提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对高智商低成绩儿童的烦恼。

亲爱的宝宝们,想加入惠嘉早教的大家庭吗? 那就赶快联系我们吧~~~ 惠嘉早教【绿洲园】电话:8635556 *** 地址:阳光北大街1387号(秀兰城市绿洲小区内)

下载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危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盐碱地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纸 我......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的对策

    论刑讯逼供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查玉和 「摘要」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所严厉禁止的行为,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行为却频频发生,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权衡利弊, 刑讯逼供......

    校园欺凌和处置制度

    校园欺凌和处置制度、措施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特制定校园欺凌和处理制度、措施。以加强对此类事件的......

    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原因与预防对策研究 李明达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一中学 邮编:730299 摘要:当前,频频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有的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分析......

    校园欺凌

    诣仁小学校园欺凌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方案》,我校认真制定本校开展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具体方案,积极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自查总结如下: 一、成立“校园欺......

    校园欺凌

    教育目的: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 2.使学生掌握面对校园欺凌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共建平安校园。 教学重点:......

    校园欺凌

    拒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近日网上爆料,北京中关村二小一学生在学校厕所如厕时,被同班同学将有厕纸、尿液的垃圾筐砸到头上,尿和擦过的厕纸洒了他一脸一身,还被行为者嘲笑。事后该......

    校园欺凌

    2016年12月,发生在北京市某区某小学几名学生之间的冲突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最后该事件以官方派心理团队进驻该校,该区教育系统全面排查学生欺凌和暴力隐患收尾。笔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