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压铸件气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压铸件气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锌合金压铸件表面经常出现大小不等的气泡,请问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解决压铸件气孔的办法:
先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孔,再来取相应的措施。(1)干燥、干净的合金料。
(2)控制熔炼温度,避免过热,进行除气处理。
(3)合理选择压铸工艺参数,特别是压射速度。调整高速切换起点。
(4)顺序填充有利于型腔气体排出,直浇道和横浇道有足够的长度(>50mm),以利于合金液平稳流动和气体有机会排出。可改变浇口厚度、浇口方向、在形成气孔的位置设置溢流槽、排气槽。溢流品截面积总和不能小于内浇口截面积总和的60%,否则排渣效果差。
(5)选择性能好的涂料及控制喷涂量。
-------------------压铸件气孔分析-------------------
压铸件缺陷中,出现最多的是气孔: 气孔特征:有光滑的表面,表现形式可以在铸件表面、或皮下针孔、也可能在铸件内部。(铸件壁内气孔)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光滑的表面,一般是发亮的氧化皮,有时呈油黄色。(表面气孔)气泡可通过喷砂发现,内部气孔 气泡可通过X光透视或机械加工发现气孔 气泡在X光底片上呈黑色.<>气体来源
(1)合金液析出气体—a与原材料有关 b与熔炼工艺有关
(2)压铸过程中卷入气体?—a与压铸工艺参数有关 b与模具结构有关(3)脱模剂分解产生气体?—a与涂料本身特性有关 b与喷涂工艺有关
<>原材料及熔炼过程产生气体分析
铝液中的气体主要是氢,约占了气体总量的85%。
熔炼温度越高,氢在铝液中溶解度越高,但在固态铝中溶解度非常低,因此在凝固过程中,氢析出形成气孔。氢的来源:
(1)大气中水蒸气,金属液从潮湿空气中吸氢。
(2)原材料本身含氢量,合金锭表面潮湿,回炉料脏,油污。(3)工具、熔剂潮湿。
<
由于压室、浇注系统、型腔均与大气相通,而金属液是以高压、高速充填,如果不能实现有序、平稳的流动状态,金属液产生涡流,会把气体卷进去。压铸工艺制定需考虑以下问题:
(1)金属液在浇注系统内能否干净、平稳地流动,不会产生分离和涡流。(2)有没有尖角区或死亡区存在?(3)浇注系统是否有截面积的变化?
(4)排气槽、溢流槽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够大?是否会被堵住?气体能否有效、顺畅排出?
应用计算机模拟充填过程,就是为了分析以上现象,以作判断来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
涂料性能:如发气量大对铸件气孔率有直接影响。
喷涂工艺:使用量过多,造成气体挥发量大,冲头润滑剂太多,或被烧焦,都是气体的来源。
<
先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孔,再来取相应的措施。(1)干燥、干净的合金料。
(2)控制熔炼温度,避免过热,进行除气处理。
(3)合理选择压铸工艺参数,特别是压射速度。调整高速切换起点。
(4)顺序填充有利于型腔气体排出,直浇道和横浇道有足够的长度(>50mm),以利于合金液平稳流动和气体有机会排出。可改变浇口厚度、浇口方向、在形成气孔的位置设置溢流槽、排气槽。溢流品截面积总和不能小于内浇口截面积总和的60%,否则排渣效果差。
(5)选择性能好的涂料及控制喷涂量。
第二篇:论蔬菜滞销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论蔬菜滞销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摘 要]商务部再次发出通知,部署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组织开展蔬菜“卖难”紧急救助行动,进一步维护好蔬菜市场稳定。本文重要阐述产生蔬菜滞销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投机 产业链整合 供求结构
蔬菜滞销产生的原因
第一,去年蔬菜的价格较高以及韩国的泡菜危机导致了菜农大范围种植蔬菜。今年开春,虽然菜农获得了大量的丰收,但蔬菜的销售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二,国际局势动荡,特别是利比亚战争导致国际油价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增加。4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4月7日零时起将汽、柴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00元和400元,全国平均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37元和0.34元。
第三,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没有充分考虑需求的多元化问题.由于我国收入人群差异较大,对农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比如,对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买菜就是为了食用,所以他们对菜价的高低较为敏感,而菜价的上涨对高收入影响不大。蔬菜滞销的解决方案
先来谈一谈蔬菜过度投机的几点解决方案。投机是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要防止蔬菜的投机行为,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进行统计调查,大致统计出我国每年所需要的蔬菜量。通过这一数据,菜农可以合理的种植蔬菜,不会盲目随众搞投机行为,这对我国蔬菜的供求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
2.政府要向菜农传达有指导性的信息,防止菜农的误判。当前蔬菜的滞销,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菜农们普遍的对后市看好,忽略了时间差的问题,就是说现在缺少蔬菜不代表以后还会缺少蔬菜,导致这一问题完全是由于菜农们的盲目行为。政府需要给予菜农们一些指导性信息,比如我国未来蔬菜大致的需求总量,韩国的泡菜危机是否真正的对我国蔬菜市场造成影响等等。
3.菜农们要防范信息炒作,合理的对待利好信息。韩国爆发“泡菜危机”使得我国菜农们都坐不住了,盲目的大量种植蔬菜,最终导致蔬菜的滞销。对于利好消息菜农们应该认真考虑,当蔬菜从种植到销售这一过程完成之后,蔬菜是否还会是市场的宠儿,蔬菜的需求是否还是会像“泡菜危机”是那样高。
4.采取价格涨跌波动限制,把蔬菜的价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蔬菜关系到我国民生,所以它的价格对我国消费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这会严重挫败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通过限定区间价格,不论是菜农们还是消费者们都会做到心里有数,使得蔬菜的生产和消费更为合理。
5.控制经济的过热增长,控制通货膨胀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金融上都有质的飞跃,然而,快速的经济增长尤其是股市楼市的繁荣,极易催生经济泡沫,会导致通货膨胀及过度的投机行为,过度投机已经在我国得以体现,蔬菜滞销就是典型的案例,所以我国要谨慎的对待繁荣的金融市场,只有遵循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一辩证唯物观才能更健康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投机通过以上的方式得到了解决,可是油价上涨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也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要么控制好油价,要么降低运输成本。先来说一说油价的控制。油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油的供求状况,当国际形势不好时很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由于我国油价仍然要受到国际油价的控制,所以很难通过降低油价来减少运输成本,除非中石油,中石化这
两大龙头企业有足够多的油储备,才能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时控制好油价。再来谈一谈运输问题。我国蔬菜运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我国蔬菜产业链的现状是物流分段现象明显,从采摘、运输到销售各部分联系较少,信息严重不对称,形成各自孤立的局面。第二,蔬菜运输过程中,由于没有一个标准化,专业化的运输标准,使得我国蔬菜物流损失较大。第三,物流链的技术水平低,没有利用电子商务平台。
在这里我来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整合蔬菜运输的整条产业链来降低我国蔬菜运输成本。借助电子商务手段,把蔬菜生产者、合作组织、贩运商、储运企业、批发组织、加工企业、配送中心及相关企业这条蔬菜产业链整合在一起,把它卖给蔬菜的龙头企业,由这一企业按照整合后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管理蔬菜的运输。这一方法把蔬菜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牢牢的连在了一起因此会大大减少运输过程中企业之间相互处理订单的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对于结构调整的问题,我国重点放在低收入的人群上,一是这些人群对蔬菜的价格变动较为敏感,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对蔬菜进行大量投机,二是中低收入的人群在我国人口的比重最大,他们的投机行为对蔬菜的影响甚大。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不同的群体进行需求的研究,尤其对中低收入群体,政策部门做好进行普及调查,了解这以群体的消费偏好及投机倾向,当再次出现这一状况时,政府就会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今年导致我国蔬菜滞销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蔬菜的投机,通过以上方案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也为我国以后蔬菜行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悯农 中国行业饲料信息网 2011年4月22日
[2] 顾兆学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蔬菜滞销成因》中国新闻网 2011年04月24日
第三篇:关于农村两委关系紧张的表现形式 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的探讨
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在农村,实际上同时存在两个进行村务管理的组织,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下简称农村两委)。从xx县近些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看,大多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关系比较协调,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存在着不协调、“两张皮”等关系紧张现象,矛盾比较尖锐的地方,已经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若此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而且会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在农村的领导地位。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一、农村《两委》关系紧张的表现形式
农村《两委》关系紧张,因每一个村都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因此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按照谁在村里占主导地位的原则来看,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村委过度自治,支部放弃领导。在这种情况下,村委会的成员在村里是强人,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党支部则处于弱势,难与村委会在能力上抗衡,再加上双方在思想认识上的不一致,就出现了这种局面。部分村委会主任这样认为,“我是全体村民选的,我只对村民负责。”“支部是抓虚的,村委会是抓实的,村委会由我说了算。”有的村支部书记则认为,“既然实行村民自治,那就由他们去治吧!”在工作中难以起到应有的领导核心作用。这种表现形式实质上是领导关系错位。
二是支部包办村务,自治功能弱化。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情况是最多的。党支部长期以来掌握村中的绝大部分权力,尤其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权力,推行村民自治后虽然部分权力有所弱化或受到制约。但由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及历史形成的权威,他们的优势得以延续。他们认为,“党是领导核心,村里的事我书记说了算”,把依法选举产生的村主任当成摆设,村民自治难以落实,没有实质上的内容,同样形成两委关系紧张的局面。这种表现形式实质上是村支部独政。
三是两委互不相让,村级组织瘫痪。在有些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分别由两派人员把持,他们谁也不服谁,但同时谁也“吃”不掉谁,各定各的调,各唱各的戏,甚至是唱对台戏。在这样的村里,两委的冲突最为激烈,别有用心的干部为谋取私利及小集团利益,而不息采用非法手段,矛盾逐步升级,而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采取相互推委的办法,致使村政搁置。这种表现形式实质上是农村两委争政与推政。
上述概括的农村两委关系紧张的三种表现形式,第二种主要的,但对农村影响最大的还是第三种,但不论那种表现形式,都是十分有害的,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二、农村《两委》关系紧张产生的原因
造成农村两委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主要原因:
一是干部认识上有误区。在村党支部方面,有的村党支部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认为党支部是农村各级组织的领导核心,因此就要包揽村里的一切事务,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不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直接干预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情,搞村务工作“一言堂”。从村委会方面看,片面理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为村民彻底实行自治,村委会负责村里一切事务的管理和决策,而不需要党支部的领导。
二是一些干部素质较低。一方面是新当选的村委会干部素质不高,缺乏工作经验,政策观念不强,职责不明,任务不清,价值观念扭曲,只抱个人打算,甚至把当干部纯粹作为满足个人私欲的手段,这些干部无法配合党支部工作;另一方面是部分村民的素质较低,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对待选举不严肃认真,贪图一些私利或被许愿迷惑,投下违心的一票,造成一些素质低、觉悟差,甚至有前科劣迹的人当选。这样选上来的人,有些原本就与村党支部成员有很深的矛盾,当选后更加激化了矛盾,形成两委不和。
三是个别党员宗旨意识淡化、作用弱化。个别农村党员党性不强,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甚至做出一些有损党员形象的事情,降低了党组织的威信,损伤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村民对新选举出的村委会产生了倾斜思想,进而演化成两委之间的矛盾。
四是思想准备不足。上级党组织对当选后两委关系产生的新矛盾估计不足,问题产生后,缺乏有效的协调及制约手段,也是导致问题解决不及时的原因之一。
五是制度不健全,职责界限不清,操作性不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但究竟如何体现“领导核心”,究竟什么才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在第三条规定了党支部是领导核心,但在村委会职责的规定中,又几乎囊括了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所有重要问题。这就是说,虽然相关法律、条例及上级文件对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从大的框架上做了较明确规定,但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对农村两委如何云作,重大问题如何决策,人、财、物权如何行使,以及双方职责可以相互介入的范围等,都没有比较系统的规定,致使在具体的村务操作过程中,往往无所适从。
三、解决农村两委关系紧张现象的几点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农村两委关系紧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需要各级组织高度重视,也是一个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深层次问题,不是单靠加强教育就能解决的,需要
采取综合的治本之策。笔者认为,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要解决两委关系紧张就必须制止两委争权与推权,限制两委成员手中的权力,真正让村民自己当家作主。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最佳选择。村里的重大事务要由村民会议来决定,因为它是村级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但每件大事都要召开村民会议来决定有实际上的困难,比如人多、村子大,难聚集等,于是便产生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这一制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代行村民会议的一些职权,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设,就是要提高村民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使这项制度规范化、经常化,把村民自治纳入依法自治的轨道,从而保证村民自治的正确方向。
(二)实现党意与民意的统一。农村两委关系紧张,争论的焦点就是一个谁说了算的问题。但他们争论的依据不同,一个是党的意志和法律的规定,一个是参选人数或代表的民意。如果不在实践中把两个依据统一起来,或者说把党意与民意统一起来,农村两委关系紧张的局面就难以真正解决。就是就,党组织的领导权威不仅来自于历史形成和法律制度规定,更来自于村民的认同。一个虽然有法律规定,但民意不广泛的村党支部书记,是很难让一个民意基础广泛的村主任佩服和服从的,也难以让村民认同。因此,采用“两推一选”的方式对村党支部进行换届,是实现党意与民意统一的一种有效形式。就是让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的产生过程也象村主任的产生过程那样,让群众在推选村党支部班子时有参与权和发言权,让支部班子有广泛的民意基础、群众基础。具体操作办法就是在村党支部换届时,先由党员和村民分别推荐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再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改变过去那种支部换届严格限制在党内,党外群众没有发言权,选出的党支部成员民意不强的局面。这样就有利于选举产生党员和群众都拥护的村党支部班子,使党意真正体现民意。通过这种办法选举产生村支部书记后,村党支部书记再去依法参选村主任,从而实现村书记、村村主任一人兼,实质上是实现了党意与民意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真正统一,农村两委关系紧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党支部的其他成员依法参选村民委员会成员,实行农村两委成员交叉兼职,从而减少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教育,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的素质。目前,xx县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学历大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水平。虽然实行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大学生真正进入农村两委班子,成为主要领导的也仅是少数。特别是每当新的一届农村两委成员产生以后,一些新进入班子的人员在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上都明显存在差距,即使是连任的两委成员,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继续学习的问题。因此,要以各级党校为阵地,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强化对农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除要举办“三个代表”专题培训班外,还要举办《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与农村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培训班。在此基础上,要狠抓素质工程,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农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使两委班子成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法律观念、宗旨意识、道德水准等得到加强,综合素质提高,在此基础上,农村两委关系紧张的局面也就得到了改善。
(四)发挥乡镇党委的主导作用。乡镇党委是农村两委的直接领导者,也是解决农村两委关系紧张问题的操作者和责任者。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农村乡镇党委的作用,组织好、协调好农村两委关系。作为乡镇党委,首先,要选准配强农村两委班子,使农村两委班子有能力发挥作用。其次,要经常深入各村,督导工作,并采取集体谈话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对有矛盾的农村两委成员进行说服教育,使他们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和对待工作中的意见和分歧,要互相补台,尽力消除隔阂与误解,共同把村务搞好。
(五)完善对不称职村委会的约束机制。虽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村民的自治权,但没有绝对的自治。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情况看,在约束机制上还不够健全,应重新赋予乡镇人大、乡镇政府及农村党支部响应的监督和罢免权。一是要赋予乡镇人大一定的监督权和罢免权。乡镇人大应有权定期听取村委会的工作汇报,有权检查村委会行使权力情况,对不能够正确行使权力的村委会,要令其限期整改,不能达到整改目标的要对其进行罢免。二是赋予乡镇政府罢免建议权。乡镇政府在指导村委会工作时,要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其实行定期考核,连续几次不称职的,乡镇政府可以提请村民代表会议或乡镇人大,对负有主要责任的村委会成员进行罢免。三是赋予村党支部罢免建议权。村党支部要尊重村委会的权力,同时也要大胆对村委会进行监督,对工作不称职,不听从村党支部正确意见,不服从村党支部正确领导的村委会干部,及时建议村民大会进行罢免,也可以向乡镇人大提出罢免建议。四是对农村两委班子不协调的村,对负有主要责任的干部,乡镇党委应对其进行离岗培训,能够认识错误改进工作的,再恢复其岗位,经培训无效的,应进行调整或建议罢免。
第四篇:产生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产生、表现及预防措施
(重大事故反思活动班组安全学习资料之三)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习惯性违章又是职员思想隐患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充分体现,是企业中最难解决的难点之一。这就给企业如何防止习惯性违章的泛滥并达到消除习惯性违章的目的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同样也是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员努力的目标之一。
一、什么是习惯性违章行为及特征
所谓习惯性违章行为就是指职员在长期的工作中习以为常的、经常性的违反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的作业(操作)行为。它具有以下特征:
1、有章不循,违章作业。在如何搞好安全生产,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上。国家制定了《安全生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内部也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作业(操作)安全规程。所谓有章不循,违章作业就是作业者违反、违背或不遵守上述相关制度、规定的一种行为,它是习惯性违章的本质特征。
2、简单、快捷。习惯性违章由于不按作业规程。失去了规程的制约。一般感觉都比较方便,顺手。有省工、省力,简单易行的特点,作业人员往往都比较容易接受。由于习惯性违章作业往往在处理生产中的问题时比较快捷,对正常的生产没有影响,若按规程作业则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劳
动力,有时可能对正常的生产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是导致作业人员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原因之一。
3、不易被发现的隐蔽性。一般的来讲违章作业都是事故的温床,但不安全程度又取决于危险程度的大小。在危险程度较高的环境里违章作业必然会发生事故。但此类作业,作业者比较重视,防范措施相对到位,违章作业机率很小或是几乎没有,发生事故的机率也很小。可是在危险程度较小有环境里违章作业则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习惯性违章作业正属于这一种,不仅发生事故的机率很小,其隐蔽性一般不易被发现,久而久之作业人员认识不到其危害之所在,就将其看作是“规范”的作业程序而被接受,因此,很多事故就容易发生在这些人们认为不会出问题的作业或场所中。
4、有广泛的传播性和较强的生命力。习惯性违章因其有方便、快捷和危险性非常隐蔽的特点,在作业人员中间往往是传播迅速,有的作业人员便是一看就会“无师自通”。更有“聪明”之人能将其“发扬光大”,所以习惯性违章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师教徒、徒再教徒,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永无止境。
二、产生习惯性违章的原因
习惯性违章在作业中的表现形式很多,产生的原因也很多。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产生习惯性违的原因大至有以下几个方面。
1、装备结构、工艺布局的不合理。主要反映在装备结构、工艺布局不符合人的生理特征,可能在作业中出现不方便或者是无法按正常的作业程序作业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作业人员的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出现。
2、走捷径的心理。人是有惰性的,只不过是因人而宜,多少而已。在处理事物的过程中总想简单一点,方便一点。有走捷径的心理。各项安全作业规程虽然是各类事故的克星,确能保证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患于未然。但真正按章操作相对于习惯性违章来说要麻烦的多,这一点正体现了习惯性违章与人的惰性相符,所以能被作业人员而广泛的接受。
3、习惯性违章不一定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习惯性违章传播广泛,但不是每一次的习惯性违章都会发生安全事故,这正迎合了人们的侥幸心理。也就是说习惯性违章作业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工伤事故的发生是所有作业人员容易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仅仅是锈发事故的必要条件。所以很多作业人员就会产生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心理,不愿改正违章作业习惯而任其发展。
三、对习惯性违章的防范措施
习惯性违章是一个企业潜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它无时不在威胁着一个企业的正常工作、生产组织。要纠正和防止习惯性违章的发生,控制和消除安全隐患就必须做好防范工
作。
1、加大宣贯力度,提高全员对习惯性违章的思想认识程度。在提高员工对习惯性违章认识的同时,要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对习惯性违章可能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的潜在威胁有更高的认识。要对我们的员工讲明习惯性违章造成事故作业者是直接责任者或是受害者,要用身边的事去教育身边的人,结合实际不走形式,管理者要摆正生产与安全、效益之间的关系,无论何时何种情况下把按章作业放在生产组织的首位,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发生。
2、综合分析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加大对现场装备及工艺布局不合理的整改工作,使作业环境符合人的生理特征,便于操作,减少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尽量给作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从本质上根除引发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原因。
3、加强监督力度,用规程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纠正习惯性违章。在实际工作中要想让员工自觉的改正违章行为,自觉遵守作业规程其难度是很大的。必须用严格的制度加以约束,必须用规程指导作业,必须加强督检查力度。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并要处理的让当事人心痛,旁观者心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制止习惯性违章的产生,才能从根本上根除习惯性违章作业。
第五篇:现代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和来源
现代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和来源
(2009-09-18 06:31:36)
转载 标签:
杂谈
现代汉语同音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现代汉语音节有限与词的数量增多的矛盾造成的。据统计,现代汉语中音节的总数不超过1500个,而现代汉语里的词却数以十万计,并且与日俱增。这就如同道路有限而车辆增多造成许多车要跑一条道儿的道理一样,许多意义不同的词要采用一种语音形式,必然造成大量的同音词。例如词典中第一个语素以“d”为声母的双音节同音词就有“大陆-大路”、“大全-大权”、“低落-滴落”、“点名-点明”、“ 得益-得意”、“ 度过-渡过”等。以我国的县级地名为例,同音的就可信手拈来:如“吉安”(在江西省)和“集安”(在吉林省),“祁县”(在山西省)和“淇县”(在河南省)。中国13亿人口中姓名同音的又何其多啊!这就是产生现代汉语同音词的根本原因。
现代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内因
1、语音演变的结果。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汉语的语音也不例外。语音简单化是汉语语音发展的总趋势。从声母、韵母来看,现代汉语的声母和韵母都比古时候减少了。古汉语里尖团音是分开的,现代汉语尖团音合一了,于是导致了古代不同音的许多单音词到了现代就演变成了同音词。如“全”和“权”,“需”和“虚”等等。古汉语里清浊音声母有限,现代汉语也将其合二而一了。如“翻”和“帆”,“吉”和“极”等等。由此引起一些汉语双音节合成词也由不同音变成了同音。从声调变化来看,现代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许多音节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受邻近音节声调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往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是造成同音词的因素之一。例如“七”“八”二音节单独或在句尾使用时,它们的声调是阴平声。“七、八、九……”(qī、bā、jiù),在阴平、阳平、上声音节前,还读阴平,“七天”(qītiān),“八回”(bāhuí)。可在读去声音节前就变了,一律读阳平,七个(qígè)八句(bájù)。现代汉语中的“儿化”现象,也是形成同音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个音节的韵母上增加舌尖卷起的条件,使声音发生某些变化,这就是“儿化”。原来不是同音词,“儿化”后变成同音词的情况也是很普遍的。例如,“木盘”(mùpán)和“木牌”(mùpái)本不同音,“儿化”后,“木盘儿”(mùpánr)和“木牌儿”mù1páir)就同音了。
2、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些词在古汉语里是一个多义词,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原来的几个意义逐渐分化,解体为几个不同的词,失去了原有的联系,但它的语音形式却没有发生变化,这样也造成了同音词。例如,现代汉语中表示月亮的“月”和一个月的“月”,现代汉语中表示计时单位一刻钟的“刻”和刻划的“刻”。再如,“背”,原指脊背,以后物体的后面或反面也叫“背”。后来这个词发展出表动作行为的意义,指“背部对着”(如“背山面海”),从这个意义又产生出“违反”义(如“背信弃义”)。这样,“背”的表名物的意义(脊背,物体的后面或反面)同它的表动作行为的意义(背部对着,违反)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不明显,一般人已经感觉不到了,所以就成了同音词。
3、前世流传下来的。汉语是古代就有的,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一些古汉语里的词的发音到现代并未变,古代汉语里也有的同音词,流传到今天仍然在使用。如“枇杷-琵琶”、“咴咴-恢恢”、“夙志-素志”等。
现代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外因
1、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国门大开,西方文化随着经济技术引进而涌进中国,汉语音译外来词时,经常把外来词的语音形式汉语化,与中国原有的某些词的语音形式偶同,构成了同音词。例如,英语的pence汉化成“便士”就同现代汉语的“便是”(biàn shì)同音了。的士-敌视,托福-托福,数码-树码等等都是这样。
2、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新造词语洪波涌起,新词的语音形式同原有的某些词的语音形式相同,也造成了同音词。例如,博导(新词)-驳倒,炒古-炒股(新词),防暴-防爆(新词),神舟(新词)-神州等等。
3、一些方言,随着搞活经济而日益活跃,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使用范围扩大,也进入了全民语言,与某些词构成了同音词。例如,大白(方)-大白,哥子(方)-鸽子,刚口(方)-钢口,圩市(方)-虚饰等等。
此外,港台词语纷纷登陆,与大陆原有的某些词语音形式偶同,成为同音词。例如,共时-共识(港台),风沙-封杀(港台),容姿-融资(港台),强暴(港台)-墙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