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论政治课时政结合问题重点
再论政治课时政结合问题 左权中学李永红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中学政治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教学方法由片面追求的理论知识掌握转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注重素质教育,笔者在政治课上尝试开设时政演讲,溶时政教学于政治课堂之中,收到良好效果。时政小演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用5分钟时间,以演讲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发布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时事事件,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求简单扼要交待事件的背景情节,以及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并运用所学知识适当加以评述。
在课堂上实行时政演讲可以一举多得。
一、时政演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在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思想政治课教育、时事政策教育、以及日常政治思想工作教育,这三方面是对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培养“四有”新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政治课上用时政演讲把时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也改革了课堂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是课堂结构创新的一个尝试。
二、时政演讲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思想政治课上开设时政演讲,未增加课时,溶时政教育于政治课教学之中,既充实了课堂又活跃了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一改传统政治课课上一本书,教师“满堂灌”讲的口干舌燥,学生被动听,记的疲惫不堪。在政治课前用5分钟的时政演讲,形式新颖,课前明确一人主讲,并准备查找资料,全班同学都来帮助提供信息和资料整理,这样一人演讲多人相助,全班受益、资源共享,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之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实效。
三、时政演讲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时政小演讲,一开始就以它特有的灵活性、时效性被学生接受,它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形式开放活泼,易满
足当代中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表演欲。过去课过于脱离学生实际,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影响了课堂效率,实施小演讲,可以促使学生关心我们周围的事,关心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并激发其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或现象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
四、演讲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中学生是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他们知识面宽,兴趣爱好广泛,对新事物、新知识、新社会现象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并渴望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见解,在感到困惑时,希望能在老师的点拨下获得理性的认识和提高。时政演讲就是一个小舞台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去探知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并展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日积月累可以更加激发其学习书本知识的热情,同时也体现了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教学原则。
五、时政小演讲既培养了学生关心时政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过去不少学生认为读报看新闻是成年人的事,天下大事与我何干?自己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即使中、高考考时政,也是考前临时抱佛脚突击一背而已,实施小演讲后,学生改变
这一认识,看新闻成为看电视节目的首选,不少学生还养成了读报听广播的习惯为了解更多的信息,不少同学自己订阅了《时事》、《环球时报》等刊物,价廉物美的《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更是人手一份,不少同学还养成了剪报、贴报、集报的习惯。在时政小演讲中还有意外的收获,不少性格内向的同学,过去课堂发言有胆怯心理或声音很小,或羞于讲话,或言不达意,参加演讲锻炼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答题也明显有条理多了,回顾实施小演讲以来学生大致经过四个阶段“怕演讲──想演讲──争演讲──比演讲”现在实施时政小演讲已是我校政治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时政小演讲只是时政教学和提高政治课堂效率、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小尝试,还不成熟,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演讲要适时点评,不能偏离方向;二要克服三种错误做法:第一种是偏离时政的演讲,变成口头小作文,跟时政不着边;第二种是读报纸,漫无目的应付式;第三种罗列几个干巴巴的小新闻读读了事,不加整理和评析,只要能克服上述几种错误倾向,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提高和创新,政治课一定会成为学生喜爱的兴趣课。
第二篇:信息技术和政治课结合资料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
内容提要:
探索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整合,是当今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这一探索的重点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优化思想品德教学,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为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实效,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培养目标而服务。
本人认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整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超媒体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利用多媒体的网络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其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三大方面的影响,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受学校条件、教师水平与能力的限制,难以提高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状况。由此,我们感到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育思想的转变,而且需要教育技术的更新,素质教育呼唤现代信息技术。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显性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决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能奏效的,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离不开他们作为受教育主体的积极的内化活动。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不仅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不受限制地再现于课堂,扩大了教学信息的传递范围,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感觉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努力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整合,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许多科学家,他们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就是对某一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儿童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它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近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在讲《东西不乱放》一课时,教师首先把课文内容制成课件:李芳由于乱放东西使自己用时不好找,耽误了时间,上学迟到了,课上数学题也没做完,使学生初步明白了东西乱放的坏处。紧接着教师在展示窗口出现一幅李芳的“房间”图:床上被子乱放,鞋子东一只西一只,袜子乱扔,衣服堆在沙发上,铅笔盒用完随便扔在桌上„„,让学生利用鼠标拖动物体帮助“李芳”整理房间,把摆放乱的物体拖放到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特点来摆放物体,气氛活跃,特点突出。这样的交互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参与,积极参与。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伟大导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里人们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是人格整体不可缺少的特质因素。道德情感具有巨大的动力,如果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和别人的行为冷漠无情,他自己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是非分明,他的道德认识也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只有认知和情感相配合才能推动道德认识发展为道德信念,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情感波动归根结底是客观事物作用的结果,人所产生的“情感波”的大小是由外在客体的“情势”及内在主体的“需要和期望”所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合并,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
例如在讲《我是中国人》一课时,由于教育对象是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对“祖国”一词既陌生又抽象,对祖国的伟大、可爱更是缺乏感性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实际,我运用了多媒体模拟教学情境,首先利用VCD播放歌曲《大中国》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跟着唱,也可以边唱边舞,创设一种愉悦情境,使学生成为歌颂祖国的“主动角色”,进而记住“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听、唱、舞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紧接着,用课件展示祖国的美丽山河:天安门象征首都北京是全国的心脏;美丽的“东方之珠”象征着祖国的腾飞、现代化建设蒸蒸日上;台湾、香港、澳门象征着祖国的统一大业正在完成;依山建筑的布达拉宫金碧辉煌,象征着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建筑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新疆的葡萄沟、海南的椰林,象征我国物产富饶、地大物博;奔腾的长江、黄河象征着中国的民族之魂;绵延的万里长城象征着中国人的不屈精神;秀丽的西湖美景令人流连忘返;绿色的九寨沟使人时时向往„„这一切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学生边看边发出“呀!我们的祖国真美!”“啊!祖国真好!”在这声声赞叹声中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之感表露无遗。这样,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通过录像、课件等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真情。
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超媒体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几个过程中,“知”是基础,只有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才能产生正确的道德情感,使志坚、行实。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如果所管理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那就成为一个超媒体系统,换句话说,超媒体就是多媒体加超文本。超媒体、大容量也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具有“联想式”的特点,按超媒体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管理信息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其中,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的多。同时,计算机的大容量性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例如在讲《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一课时,我把五十六个民族的资料制成课件,分为民族简介、风俗习惯、服饰、节日与传说、建筑等几块内容,每块内容都包含丰富的信息。如在“民族简介”内容中包括五十六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人口状况、主要居住地、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等,在“节日与传说”内容中包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优美传说等,把这些内容用文字说明、图片展示、影像资料、图表比较等方法表现出来,并把全部信息组织成网状,采用全方位的交互控制,可以方便的从一个信息“跳”到另一个信息,由学生选择性的获取,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道德的认知。
四、利用多媒体的网络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信息化社会里,合作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重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所谓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对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计算机网络在沟通、交流等方面具有直接、方便、快捷等特点。组织学生在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等硬件条件下,进行讨论、咨询、协商完成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与沟通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并随时随地的学习,不但可以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无限乐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丰硕成果,从而促进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讲《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一课时,让学生以协作小组的行式来学习,先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看电视搜集有关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灾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按“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其他污染”自愿结成组交流,整理信息,以便在课中汇报、讨论并让学生们都当治理环境“小专家”,对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治理意见,同组的同学相互合作,写出治理方案。小组内争议较大的,较模糊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小组间的交流,甚至师生间的交流。像这样,学生间的互帮互学有利于他们的协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时,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为协助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可以同时与几个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实现了师生间的合作。
五、通过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有机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由此可见,创新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有较高要求的教学环境的支持,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有机结合,正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着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例如在讲《保护人类的朋友》一课时,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谁是人类的朋友?”“为什么说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怎样保护人类的朋友?”让学生个体学习,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并让学生研究解决保护动植物的办法,制定行动方案。在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起体验,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网上和收集资料过程中的体验,选定一个本地区或自己感兴趣的生态平衡的主题,制定一个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案,在制定方案时可任意发表自己的所感所想,需要什么资料可以继续上网查找,指导学生在计算机资源库或网络中探索,极大的补充了教学知识量和信息量,使学生在获取分析、加工应用信息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对知识的重构和创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总之,探索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的整合,是当今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这一探索的重点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优化思想品德教学,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为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益,为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培养目标而服务。
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整合
恩施市龙凤初中
陈廷緒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一、认识信息技术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学生理论知识的习得,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信息技术在政治学科中的应用为更好地体现师生互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自主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一,学习的主动性。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帮助者,而不是学习的控制者、包办者。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学生会主动地发现问题,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人。其二,学习的开放性。开放性一方面是指学生所学内容的开放性,它不局限于课本,而是去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从而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其三,学习的建构性。建构性是自主性学习的本质特征,也是学生主体性的真正体现。学习在本质上是建构性的,它是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理解知识,赋予知识以个人意义的过程,这样所学的知识不再是外在于自己的负担,而变成了可以利用的资源。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加上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因此往往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重视的就是学生怎样学习,而不是教师怎样传授,它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信息,自主学习。
2、实现更强的交互功能,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师生教学行为的变化,把传统的师生教学系统发展为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学生与学生交互的三位立体的新型教学系统。它既充分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又为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相协作创设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这里始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管如何先进,它仍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教师由场上的“主演”变成了场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强。因此,教师在整个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削弱了,反而更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大增强。
3、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突出实效性。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具有时代性强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又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而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往往会使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说服力。网上的资源丰富多彩,信息更新快,在网络教学中,所有资料性的东西,都是教师精心选择后在不同的网络中下载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采取链接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网站,从而使学生可以看到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报道和文章。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络链接的引导下,就能在网上获得最新最快的有关思想政治学科方面的知识,这样就使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更新永远不会与时代脱节,更富时代性、实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发展与学科教学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师、学生、(每节)课以及计算机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益于探究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恰当、合理地应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该模式基于建构的思想,积极主张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
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具有如下特征:通过允许学习者自主决定什么信息是其所需要的以及应该运用何种方法来解决一种问题;每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教师所能提供的结构和指导上也有所不同。教师主要提供特定的学习资源以及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鉴别所需要的信息;开放式学习环境同样要求教师采用新的方法。教师主要是促进者和指导者,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并提供必须的支持。其重点在于学生通过与信息的直接接触,通过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来形成对于材料的理解,然后产生假设、测试假设,并决定最好的解决方式。
(2)十分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具有社会性的,而且当前社会也需要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尽管这种模式并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分组学习,但是,学会承担一个有效的小组成员的角色却是每一个学生都应掌握的必要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有效地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和探究手段以解决问题的工具。强调在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学生的学习之间建立起必然联系。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一般模式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自由度比较大,很难有固定的模式。依据构建的思想和本文对“整合”的理解,下面我以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例,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一般模式。
1、《以国家利益为重》教学的基本情况:
授课年级:九年级
课型:讲授新课
授课时间:40分钟(不包括课前的准备工作、调查与采访及课后的拓展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2)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观点,并以此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3)能力目标:通过调查与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通过制作课件、上网查阅资料和网上写信、发倡议书等,培养学生搜集、利用、加工信息的能力及使用多媒体的能力。
2、整合模式:
确定主题/目标→分组活动(设计调查问卷和采访提纲→实施调查和采访→汇总调查和采访结果→制作课件)→网络环境/资源共享/创作工具(课件资源、素材资源、网络资源)→形成作品→展示、评价作品→意义构建 这一模式分为如下步骤:
(1)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可供学习的主题——以国家利益为重。
(2)分组活动:
A、将学生分成3个合作小组,分别分配任务:“父辈们响应国家号召,支农支边情况调查”、“建设川北公园工程动迁居民情况调查”、“采访川北公园市政工程有关负责人”。
B、指导学生简单设计调查表和采访提纲,并请学生完成调查和采访。
C、指导学生汇总调查和采访结果,形成初步作品。
D、教师收集有关材料,师生共同制作课件。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及资料搜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网络资源)。
(4)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分析、形成意见观点,结合主题发表评论。
(5)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网上发表评论、给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写信、发倡议书等)。
(6)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及所写的信件设计成网页,并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展示交流。
(7)教师组织学生评价作品,最终达到意义构建的目的。
3、主要特点
(1)实践性强
思想品德学科作为一门以社会现实活动为依托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必须直接地、深入地了解社会实际,分析社会问题,进而思考解决办法。在政治教材上《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国力,提高爱国热忱,增强社会责任,促进学生更好地成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把探究性学习引入政治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实践也表明,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如果没有对现实的观察分析,没有对现实问题的亲身体验,必将会导致政治课的知、情、行脱节。
本节课的设计没有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这节课以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父辈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支农支边和四川北路公园建设工程的事例为切入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直接经验为基本方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检验课堂所学的知识。学生们在实现自身的社会角色转化中,内化情感,坚定信念,指导行动。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重视理论联系实践,符合教学理论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教学效果的取得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教师、书本、课堂三中心的局限,有效地实现了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和谐发展。
(2)实现资源共享,交互性强
网络教学使传统课堂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三位立体的交互模式,人机、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了交叉网状的交流渠道,实现多方互动。在这里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思想,教师始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这节课设计中的巩固提高和拓展活动:请同学到网上浏览并摘录能体现本课知识点“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事例,发表评论并在全班交流;请学生在课后给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写一封信;请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及所写的信设计成网页,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展示交流;通过校园网向全校师生发倡议书等活动无一不是体现强劲的交互功能及资源共享的特点。不仅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连接起无数的纽带,既有热烈甚至激烈的讨论气氛,又呈现出互相支持、互相补充、互相协作的特点。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把握好教学目标,做好指导者的角色,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监控。
本节课要求学生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心中有数,不能让学生随意发挥,过分自主,毕竟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领悟能力并不是很强,如果教师不让学生明确本课要求,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跑题了,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对学生阐述本节课教学要求。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进行及时监控。因为中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但往往又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外界干扰。网络里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学生很容易被弄得眼花缭乱,到处乱看,所以教师应加强监控,以免学生脱离主题,影响目标的达成。
2、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结构的同学要有深浅不同的学习方向。
自主性学习虽然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信息的吸收、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但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手段和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运用能力,要使问题最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合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学生本身获得最有效益的学习。
3、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目的性的认识。
我们应树立运用信息技术为政治教学服务的意识,即应当为学生获取信息、参与教学、交流思想、解决问题服务,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所以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媒体教学手段,切不可为使用而使用,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忽视实际效果。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不能把整合看成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也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看成是教师“教”的工具,而要把信息技术当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的工具和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工具。
总之,现代教学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暴露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过程和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立个性与创新精神的过程。整合的目标只有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才能实现。因而,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有恰如其分的认识,从更新观念入手,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的创新,创建最佳的整合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 谈小学《诚信》教育活动设计
上海市子长学校
殷瑾
陆凤岚一、二期课程标准要求
上海市二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应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社会生活,学习社会基础知识,从而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经验,使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的初步认识,参与社会和探究社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初步基础。
二、教育活动设计背景
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丰富,对社会某种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理论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并伴随着认识出现了爱慕与憎恨,喜好与嫌恶等情感体验。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学生的活动,把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运用电影为载体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具体形象,直观生动,唤起学生想象,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
三、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
利用优秀影视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赏电影《九色鹿》,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探寻诚信品质的信息资源,认识诚信品质在社会生活中对个人成长,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养成诚信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四、教育活动理念及方式 1.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以任务驱动方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采用集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探究。3.活动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源,教师随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自我评价的方式)
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思路
1.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日常经验紧密联系的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观察社会生活,体验自己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获取知识。2.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资料搜索,网上阅读交流,摄影录像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记录、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六、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
第一阶段:导看影片,初步了解。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九色鹿》,使学生了解动画片内容,从抽象的诚信概念落实到真正意义上的诚信行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诚信品质的含义。运用优秀电影资源作为切入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浅显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阶段:方法指导,点拨途径。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片段,回忆精彩内容布置专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寻找诚信。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必须注意观察生活,在家庭、社会、学校中寻找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中寻找诚信事例和相关信息资料。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实践,收集资料。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途径,便捷地进入各式各样的课堂,去接受多数量,多元化的信息,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第四阶段:交流信息,确立专题。学生搜集资料后,交流信息。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寻找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运用知识去组合、去加工、去创新,培养学生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将信息组合成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主的三大板块的内容。
第五阶段:形成成果,展示诚信。学生将整理加工后的资料一一展示,以朗诵、小品、照片、摄影等多种形式出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交流,从而完成一个个专题探究的任务。
七、教育活动的反思
(1)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拓展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绚丽的前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了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诚信教育活动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知道正直、诚实,守信等现代社会普通推崇的价值观念,寓品德教育于社会生活之中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追求,增强教育的时代感,现实感,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
(2)以信息技术为“教材”,拓展教育活动的内容。以诚信教育为中心,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摄影、录像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使教育内容更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既拓展教育内容,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掌握学习方式,健全个性品格。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能有效实施诚信品质的教育。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交流、整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辨别是非,发展个性品质,在“做”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交流与互助,具有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
加强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的整合,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 谈小学《诚信》教育活动设计
上海市子长学校
殷瑾
陆凤岚八、二期课程标准要求
上海市二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应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社会生活,学习社会基础知识,从而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经验,使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的初步认识,参与社会和探究社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基本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初步基础。
九、教育活动设计背景
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经验的丰富,对社会某种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理论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并伴随着认识出现了爱慕与憎恨,喜好与嫌恶等情感体验。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学生的活动,把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运用电影为载体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具体形象,直观生动,唤起学生想象,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
十、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
利用优秀影视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观赏电影《九色鹿》,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带领学生探寻诚信品质的信息资源,认识诚信品质在社会生活中对个人成长,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养成诚信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成长。
十一、教育活动理念及方式
1.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以任务驱动方式,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采用集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探究。3.活动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源,教师随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自我评价的方式)
十二、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思路
1.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日常经验紧密联系的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观察社会生活,体验自己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获取知识。2.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资料搜索,网上阅读交流,摄影录像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记录、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十三、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
第一阶段:导看影片,初步了解。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九色鹿》,使学生了解动画片内容,从抽象的诚信概念落实到真正意义上的诚信行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诚信品质的含义。运用优秀电影资源作为切入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浅显易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阶段:方法指导,点拨途径。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片段,回忆精彩内容布置专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寻找诚信。通过学生相互讨论、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必须注意观察生活,在家庭、社会、学校中寻找亲眼目睹,亲身经历的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网络中寻找诚信事例和相关信息资料。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实践,收集资料。
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途径,便捷地进入各式各样的课堂,去接受多数量,多元化的信息,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收集相关资料。
第四阶段:交流信息,确立专题。学生搜集资料后,交流信息。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思考,寻找选择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运用知识去组合、去加工、去创新,培养学生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将信息组合成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主的三大板块的内容。
第五阶段:形成成果,展示诚信。学生将整理加工后的资料一一展示,以朗诵、小品、照片、摄影等多种形式出现。体现了语言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交流,从而完成一个个专题探究的任务。
十四、教育活动的反思
(1)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拓展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活动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绚丽的前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挖掘了现实生活和社会真实事件的教育价值,把诚信教育活动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知道正直、诚实,守信等现代社会普通推崇的价值观念,寓品德教育于社会生活之中并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追求,增强教育的时代感,现实感,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
(2)以信息技术为“教材”,拓展教育活动的内容。以诚信教育为中心,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摄影、录像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使教育内容更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从而既拓展教育内容,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3)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掌握学习方式,健全个性品格。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活动,能有效实施诚信品质的教育。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交流、整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社会生活能力,辨别是非,发展个性品质,在“做”中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交流与互助,具有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
第三篇:最新实用政治课巧妙利用时政素材
由一道政治高考模拟题想到的
--------关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材料答题 白河一中 高二政治组 陈安新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今年国庆长假中令人振奋的喜讯。但喜悦之余,也出现了各种不同声音,争论最多的是诺奖该不该给中医记功。
围绕今年这个国内的热门新闻,很多试题喜欢引用时此政材料,作为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加以研究,总结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上世
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 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用低沸点的乙醚成功制取了青蒿提 取物,最终找到了制取青蒿素之法,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 而受益。
屠呦呦获奖后发表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 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屠呦 呦同时也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如果 1 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 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找到制取青蒿素之法的原因。(10分)
(2)屠呦呦的获奖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的是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12分)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请你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议。(4分)
我们再看看当前主流媒体的评价:
获得诺奖,“中医与西医谁该加冕”的背后,折射出由来已久的中西医之争。近百年来,西医东渐,占据国内医学的主流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医边缘化。诺奖论功行赏,反对中医的人自然不愿给获奖成果贴上中医的标签,而力挺中医的人则认为当之无愧。
中西医的撕裂发展到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其实,不妨听下国际上的评价:青蒿素,这种中草药和西医技术和标准结合获得的抗疟疾药物取得了了不起的成果,拯救全球数百万人,得到了全球的认可。青蒿素的发现,源于中医。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17个字给了屠呦呦灵感,最终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但最终的成果不属于中医性质,而是完全意义上的西药。
屠呦呦的获奖提醒我们,中医和西医不是对手,需要的是 联手,共同为呵护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独特的贡献,为医改这个世界级难题提供中国式解决办法。当然,中国式解决办法离不开中医药。正如屠呦呦所言,“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中医药是世界医学中无与伦比的宝藏,目前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打开这个神秘的匣子,发展中医药,必须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成果。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固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中医药界需要打开封闭的围墙,敞开胸怀接纳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让古老的中医药再立新功。
青蒿和青蒿素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代表着迥然不同的医学理念。青蒿是中药,代表着中医研究的思路;青蒿素是西药,提示着研究中医的方法。研究中医挖掘中医的宝藏,什么样的招都可以用,目的是寻找打开宝库的钥匙。
有人担心,屠呦呦的获奖容易使中医发展迷失方向。甚至还有人极言之,诺奖不是强心剂,反而可能是中医的一次致命打击。这些话尽管有些危言耸听,却也并非毫无道理。中医西医不同,中药西药有别,二者的发展规律不同。如果把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模式,误认为是中医药发展的不二法门,而弃中医药有效合理的众多其他方法和思维方式于不顾,如此发展决非中医之福,也是屠呦呦等科学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今天,在西医强势地位的影响下,中医一直处于被审视的地位,西医成为科学化的唯一标准。事实上,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对于医学规律的认识都远未到完善的程度,大家像在二维空间中看三维物体一样理解彼此,自然难以得出完整和正确 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片面以西医标准去校正中医这只脚,往往容易削足适履。正因如此,从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到今年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一直希望中医药发展有新的激励机制。中医发展不需“西化”的鸡血刺激,而是更需要中西开放包容的携手突破。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让中国之蒿走向了世界。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历久弥新的中医才能永葆生机。
作为这种炙手可热的时政材料,一方面,在备课时候要多作为上课的素材,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同时政新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这方面习题创作或搜集,从常规角度教导学生掌握这类题的做题规律,提高学生答题正确率。
作为关于屠呦呦“青蒿素”的成功素材,在《文化生活》中喜欢考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比如: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17个字给了屠呦呦灵感,最终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这里可以联系到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针对当时全球疟疾无药可治的情况,屠呦呦团队不辱使命开始寻找新药可以联系到“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创新的作用、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等知识;可以把他和哲学里的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等观点结合起来。
总之,作为一线老师,多搜集、关注、研究身边以及传媒上的新闻,把它应用到教学之中,做一位研究型老师。
第四篇:再论遵义会议
再论遵义会议
——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
历史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有时往往令人异常惊奇。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竟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历史一分为二,成为前后两个14年。这个中间点,既是党的历史第一次由“左”的错误濒临绝境走向正确的转折点,也是党的领导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分界线。
重温这段历史,深入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的若干重要节点,科学地看待遵义会议前后的两个14年,对于全面认识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和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发展不无裨益。
一、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的三个改变 党的两个“历史决议”都高度评价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其中,《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所谓“生死攸关”,是因为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有8.6万多人,过前三道封锁线损失了2.2万人。湘江战役异常惨烈,又损失了3万多人。这是人民军队自创建以后受创最重、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广大指战员无不对红军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伍修权在《七律·历史转折》诗中叹道:“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国民党军队前堵后追,中央红军几乎陷入绝境。
然而遵义会议后,红军渐渐由被动转入主动,使国民党围堵之军疲于奔命。同一支军队,局面完全两样,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主要在于遵义会议实现了三大改变。
(一)党中央领导核心改变了。
此前的中央领导核心是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形成的,毛泽东在这次全会上虽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但没有进入中央书记处,不参与中央决策。长征的开始阶段,尽管毛泽东是“跟着走”的状态,但他不时地向有关领导人提出建议,以改变长征过程中的被动局面。红军在湘江战役受到重创后,周恩来主持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都采纳了他的意见,这个时候毛泽东实际上参与了中央决策,可视为他在遵义会议上进入中央常委的前奏。
对改组中央领导核心产生很大影响的,还有两次重要谈话。
一次是遵义会议前的“张王橘谈”。黎平会议后军委纵队到达黄平老城东门内橘林休息时,张闻天和王稼祥交流看法,说:毛泽东同志打仗有办法,比我们有办法,我们是领导不了啦,还是要毛泽东同志出来。(耿飚:《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特殊贡献》,《人民日报》1994年 12月 18日。)随后这个信息在高级将领中传开,大家都赞成毛泽东出来指挥。这为毛泽东进入中央常委作了舆论准备。
另一次是遵义会议后的“周博长谈”。遵义会议上严厉批评博古,推举毛泽东参与中央核心领导,这是博古未曾想到的。对此,他一直想不通。在红军一渡赤水到达“鸡鸣三省”村子进一步改组中央时,周恩来同他有一次长谈。周恩来的谈话推心置腹,大意是:我们党必须找一个熟悉农村革命的人当统帅。我虽然长期做军事工作,但我有自知之明。你虽然有才华,但不懂军事,很难领兵打仗。你和我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不合适做领袖,当统帅。毛泽东擅长农民运动,经过井冈山斗争,总结出打游击战、运动战的经验,很适合驾驭目前的战争,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帅才。宁都会议后,他离开了军队,但红一方面军不能没有他。从长征开始,我就在想办法让他尽快回到军事领导岗位。我深信,以他的才能,一定能率领红军走出困境。所以在遵义会议上我力主他进入政治局常委,参与军事领导。你的讲话不检讨军事路线错误,遭致很多人不满,是因为大家憋了一肚子话要说。对毛泽东,要看大处,希望你能抛弃前嫌,同心同德,一切为了打败蒋介石这个大局。
这一席谈话,使博古解开了思想疙瘩,服从革命事业的需要,顺利实现了史称的“博洛交权”,张闻天成为一把手。
张、王、周,特别是周,对于毛泽东进入中央常委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这时不是一把手,为什么说他成了领导核心呢?还是如周恩来对博古所说的:谁做“书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掌军权,谁来领导打好仗,只有在战争中不断得到军队拥护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党的领袖。遵义会议后,毛泽东起到了这个作用。正是基于此,我们可以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二)党的思想路线改变了。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始,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思想倾向大量出现。在博古负总责的临时中央到中央苏区后,党的思想路线的这个错误更加突出。1934年1月通过的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决议等文件就是一个典型。那时,由于错误的指导思想和对福建事变的错误处理,中央红军的反“围剿”斗争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
五中全会上的报告和总结全然不顾这个困难形势,仍照搬共产国际对于形势的分析,不承认中国革命遭到严重挫折,硬说“蒋介石第五次‘围剿’的原有计划是失败了”。今后要“反对主要危险的右倾机会主义,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调和态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实现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的任务,保证“党与共产国际路线的彻底实现”。(参见《目前的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4—1935)第 10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年版,第32、48页。)别的不说,中央苏区在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进入鼎盛时期的总人口才400多万,红军只有13万。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召开时,中央苏区已丢失一些区域,还要扩红100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最后参加长征时只有8.6万多人。
这样主观主义的指导思想,注定是要失败的。遵义会议后改变了这个状况。
例如,黎平会议在否定李德坚持去湘西的计划后,决定到川黔边建立新的苏区。所以,遵义会议的第一个议题不是讨论第五次反“围剿”的路线问题,而是审查黎平会议到川黔边的决定。从黎平会议到遵义会议召开,时间虽不到一个月,但敌情有变化,到川黔边建立苏区已不可能,所以才决定红军北渡长江,到川西建立新的根据地。随后,北渡长江也不行了,这才有四渡赤水出奇兵。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
遵义会议后,战争局面完全改观,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被红军牵着鼻子走,红军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因此,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三)党的军事战略方针改变了。
在李德到达中央苏区后,博古完全听从李德的指挥,不仅让他参与战略战术的制定,而且还让他发号施令,直接指挥前方军事,广昌决战就是这样遭致失败的。
遵义会议决议指出:敌人在五次“围剿”中,采用堡垒主义战略战术,企图逐渐消耗我们的有生力量与物质资财,寻求我主力决战,以达到消灭我们的目的。“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战略路线应该是决战防御(攻势防御),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在运动战中,有把握的去消灭敌人的一部或大部,以各个击破敌人,彻底粉碎敌人的‘围剿’。然而在反对五次‘围剿’战争中,却以单纯防御路线(或专守防御)代替了决战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了运动战,并以所谓‘短促突击’的战术原则来支持这种单纯防御的战略路线。”这就使敌人的堡垒战术达到了目的,“使我们的主力红军受到部分损失,并离开了中央苏区根据地”。这条路线是完全错误的,“同我们红军取得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完全相反的”。(参见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编《遵义会议文献》,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 5—6页。)
遵义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取消长征前成立的博古、李德有最高军事领导权的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周恩来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后来,中央常委分工,由张闻天替代博古负总责;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 355页。)周恩来很注意听取和尊重毛泽东的意见,这样党的军事路线就完全改变了。中央红军在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不仅二渡赤水后抢占娄山关、重进遵义城,取得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而且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改变了国民党军队前堵后追局面,实现了中央红军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上述三大改变,最重要的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改变。有了这个改变,才有思想路线和军事战略方针的改变,从而使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的第一次伟大转折。
二、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是与其前后召开的系列会议密切相关的
长期以来,讲遵义会议实现党的历史伟大转折,往往只是孤零零地讲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而对此前和此后的其他会议则很少提及。
2002年7月和2003年3月以后,笔者在做现场考察的“长征行”时,了解到党中央在随中央红军的长征途中,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据不完全统计,属于由中央政治局主持的会议,包括它的全会、常委会、紧急会和扩大会等,从1934年底至 1935年底的一年间,比较重要的就达20多个,除遵义会议外,还包括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这就有一个如何认识遵义会议与这些会议的关系问题。
(一)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的系列会议。
1.通道会议。
这是血战湘江后的第一次重要会议。那时,国民党政府在湘西集结近20万军队。面临强敌,中央红军如按原定计划北上湘西,势必陷入敌人布下的口袋阵,可能遭致全军覆没的灭顶之灾。中央领导对于红军的进军方向发生了争论。不是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应邀参加了中共中央负责人的紧急会议,反对北上湘西并陈述了改道去贵州的意见,得到主持会议的周恩来,还有张闻天、王稼祥的明确支持。博古同意可先到贵州,但没放弃再去湘西的主张。只有李德顽固地坚持北上湘西,反对进军贵州。
会议为了争取博古,只决定立即西进黔东。这样,通道会议虽未解决战略方针的分歧,但实现了战术“转兵”。这是中央高层第一次否定李德的主张,为遵义会议改组中央奠定了初始基础。
2.黎平会议。
在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博古讲了由黔东北上湘西,同红
二、红六军团会合的主张。毛泽东根据敌人已在湘西布重兵,并正向黔东北集结的严重情况,进一步建议中央放弃北上计划,向黔北遵义地区进军,在那里建立新根据地。会议经过激烈争辩,最后接受毛泽东的建议,通过决定指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年版,第 439—440页。)
这就改变了原来的战略方针,实现了战略“转兵”。会议还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另外开会,讨论五次反“围剿”斗争以来的问题。这就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直接准备。
3.猴场会议。
1934年12月底,中央到达瓮安县猴场镇。部队正忙着准备抢渡乌江,挺进黔北。李德仍顽固地坚持错误方针,博古的思想发生反复。他们提出不要过乌江去,可以在乌江南岸建立临时根据地,再徐图东进,与红
二、红六军团会合。在1935年1月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与会者都反对他们的主张。毛泽东再次发言,驳斥博古、李德,重申红军应在川黔边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会议通过决定,坚持黎平会议决议,并且限制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限,从而为遵义会议进行中央领导改组作了一定的组织准备。
(二)对巩固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发挥重要作用的系列会议。
1.“鸡鸣三省”会议。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原定经赤水从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后来敌情不断发生变化,就进行四渡赤水的穿插转战。在土城战斗失利后,红军一渡赤水向川南前进。1935年2月5日,军委纵队到达前述提到的川滇黔三省交界的“鸡鸣三省”村子。中央政治局开会,常委作了新的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接替博古在党中央负总责;博古改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红军长征出发时,主任名为王稼祥,实由李富春代理)。同时,决定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2.扎西会议。
1935年2月上旬,中央红军到达云南东北边陲的威信县扎西。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通过遵义会议决议,决定由中央领导人分别向中央红军各部传达,并将“决议大纲”电告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中央分局和红
二、红六军团及红四方面军,令其传达贯彻。会议还鉴于川滇追敌有向红军形成夹击之势,而黔北敌军兵力空虚,决定回师东进,在川滇黔边先作发展;为便于机动连续作战,还对中央红军各军团实行整编,充实红军作战力量。会后,红军迅速转兵东进,二渡赤水。
3.苟坝会议。
红军二渡赤水后,向敌军兵力空虚的贵州桐梓地区急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占桐梓、二取娄山关、再克遵义城,在五天内,歼灭和击溃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3000人,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于是,蒋介石飞抵重庆“督剿”。为了粉碎敌军围攻,也为了加强作战指挥,中革军委成立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
经过遵义大捷,红军求战情绪高涨。当时,国民党军队有两个师摆在遵义以西的打鼓新场一带。中央纵队到达距离打鼓新场百余里的苟坝后,红一军团领导提出攻打打鼓新场守敌的建议。在3月1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会议上,除毛泽东外,与会的20多人都赞同进攻打鼓新场。毛泽东反复强调不能打固守之敌,应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甚至以不当政治委员之职进行抗争,但没能说服大家。结果以“少数服从多数”表决,将刚就职7天的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委的职务表决掉了。
会议决定由周恩来起草进攻打鼓新场命令。深夜,毛泽东提着马灯到周恩来处,两人去找朱德,三人认真分析打此仗的利弊得失,毛泽东说服了周恩来、朱德。第二天开会,重新讨论这一问题。经过激烈争论,毛、周、朱三人说服了求战心切的红军高级将领。
会后,毛泽东向周恩来提出,成立小组,全权指挥军事,对中央政治局负责。随后,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红军军事行动。这次会议可以说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因为遵义会议只解决了毛泽东进入中央常委,没有明确具体领导职务。“鸡鸣三省”会议和扎西会议主要解决“博洛交权”,决定了张闻天在党内“负总责”,常委分工再次肯定了“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这次苟坝会议是毛泽东唱主角。新成立的全权代表中央政治局指挥军事的“三人团”,毛泽东虽不是“团长”,但由于周恩来非常尊重毛泽东的意见,所以他实际上起到了决策人的作用。此后的军事行动,他就是“总设计师”。对于毛泽东而言,苟坝会议显然是遵义会议最重要的续篇。
(三)辩证地认识遵义会议与前后系列会议的关系。
为了把握好遵义会议与前后一系列会议的关系,通过对上述会议的考察,笔者形成了对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认识的三个方法论原则。
(1)要把历史前进的最终结果同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将历史事件的发生放在历史过程之中来认识,不应将复杂的历史过程简单化、直线化。
(2)要把对历史环节的认识同对历史链条的认识结合起来,既要充分肯定具体历史环节的作用,又要将其放在整个历史链条中加以平衡。
(3)要把对历史主力作用的认识同历史合力作用的认识结合起来,既充分肯定历史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又不抹杀其他因素的作用。
据此,对遵义会议与前后系列会议的关系,可以讲两句话:
一是从通道会议到苟坝会议等,可视为党的历史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的系列会议。既要讲“过程论”,即把遵义会议发生的伟大转折,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也要讲“合力论”,即从通道会议到苟坝会议等诸多会议都为推进这次伟大转折发挥了作用,同时还要讲“链条论”,即从通道会议到苟坝会议等都是实现党的伟大转折这段历史链条的一个环节。这些会议是一个接一个开的,其历史作用是一环扣一环的,或者说,没有上环就难有下环。这样,每个历史环节都有其不可抹杀的作用。从这几个方面说,党的历史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不应当只孤零零地看作是遵义会议的结果,而应看到历史链条共同推动历史前进的综合作用。就此而言,说上述会议是党的历史发生伟大转折的系列会议,可以避免因孤立讲某个会议的作用所引起的这样那样的负面影响。
二是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发生第一次伟大转折的系列会议的卓越代表和根本标志。讲从通道会议到苟坝会议等是推进历史转折的系列会议,并不是说所有这些会议的作用是完全一样的;强调系列会议的合力作用,丝毫不是要贬低其中主要会议的突出作用。一方面,合力与分力相辅相成,红花与绿叶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合力以分力为基础,绿叶乃为托出红花。因此,对这段历史,既要讲系列会议的作用,又不能模糊主要会议的突出作用。
说遵义会议是这一系列会议中的卓越代表,它起的历史作用可以充任这一系列会议中的重要标志。具体来说是因为:
第一,此前的几次会议都没有从根本上拨正路线之乱(军事领导方面)。
第二,此前的几次会议都没有解决组织领导问题,只有遵义会议才开始改组中央领导,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第三,此前的几次会议都是小范围的,只有遵义会议才扩大到主要的军事指挥人员,这既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更有利于统一全军的思想,坚决保证会议决议的贯彻执行。
第四,此后的几次会议,归根结底是巩固遵义会议取得的成果,完善其组织领导,更加凸显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进入中央核心领导的正确决策,并坚持其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这两句话是什么关系呢?简单说来,前一句话是基础,后一句话为主导。没有系列会议的基础作用,就不可能有遵义会议的主导作用。反之,如果没有遵义会议标志作用的凸显,系列会议的合力作用很难为历史所承认。因此,讲遵义会议所产生的党的历史第一次伟大转折作用,既要讲前一句话,还要突出后一句话。
三、以遵义会议为界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14年
对遵义会议历史意义的认识,既要放在那段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来考察,还要放到整个新民主主义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历史的发展往往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习近平在谈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关系时说:既不要以前30年否定后30年,也不要以后30年否定前30年。遵义会议前后的两个14年,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两个30年的历史进程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作为两个历史时期的转折点而言,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点的话,那么遵义会议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点。
——其次,就两个历史时期的曲折发展而言,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八年的顺利发展,接着是10年曲折和“文革”10年大挫折一样,遵义会议前的14年,建党之后参与领导的头6年的大革命运动是党的历史首度辉煌,接着又遭受到大革命的失败和接二连三的“左”倾错误的曲折,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和湘江战役的严重挫折。这两个转折点,都处于党的历史发展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危急关头。
——再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30多年,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和怎样建设执政党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此一样,遵义会议后的14年,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那么,怎样认识遵义会议前后两个14年的关系呢?笔者在比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两个“30年”关系时,曾经作了一个总的判断,即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后“30年”是前“30年”的历史延续、方向校正和创新性发展。毫无疑问,不能简单地将这个说法机械地硬套上去看待遵义会议前后两个14年的关系,但是就辩证地、历史地进行比较研究而言(既要从前往后看,又要从后回头往前看),这个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
(一)先看遵义会议的前14年对其后14年的影响。一是遵义会议的前14年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已有初步认识,为后14年进一步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和特点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遵义会议的前14年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辛开拓,为后14年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是遵义会议的前14年建立广大苏区的革命实践和在苏区开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草创建设,为后 14年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提供了初步经验。
四是遵义会议的前14年对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可贵探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后14年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和决定党的性质的三大优良作风奠定了认识基础。
五是遵义会议的前14年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为后14年形成党的第一代成熟的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了干部准备。
与此同时,要正确地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讲遵义会议的历史功绩不是要否定遵义会议前14年党的历史。在那14年,正确的指导思想还是主流,犯错误是第二位的。右的错误是在大革命后期犯的,不过半年左右;“左”的错误主要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占主导地位只有4年。
——讲从遵义会议开始形成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只是就其成熟性、稳定性而言,并不是说党的历史只从遵义会议才开始,此前的领导都不算数。如果这样理解,那是对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的误读。
——就是在党犯错误时期,广大党员和党领导的广大群众,还有从基层干部到高级领导干部,为革命仍然做了许多工作和巨大贡献。自土地革命战争起,开辟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革命根据地,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卓绝斗争中铸就的。这些革命精神永远感天动地,熠熠生辉。
——对犯错误的领导人也要具体分析,不能再固守“一错全错”的形而上学思维定势。陈独秀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在前期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就是王明主持起草主张建立统一战线的“八一宣言”,也是应当肯定的。
(二)再回过头来看,遵义会议的后14年与此前14年的关系。
这后14年也有拨乱反正、历史延续和创新性发展三个层面,即在拨乱反正、纠正错误之后,继承前14年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和思想理论成果,总结新的历史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具体地说:
一是实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改组,在确立以毛泽东为实际核心的正确领导后,逐渐形成了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此,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是实现了军事路线和政治路线的转变,经过四渡赤水,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飞越金沙江、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达陕北后,抓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有利时机,倡导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战略战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了新的发展,人民军队越战越强,最后消灭 800万国民党军队,建立了新中国。
三是在总结井冈山时期和苏区时期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革命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和把握,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四是在遵义会议时,由于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中国共产党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决定了自己的组织领导和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如果说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在恢复与共产国际联系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改变过去唯共产国际之命是从的盲目性,逐渐确立了中国革命的独立自主原则,并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是通过延安整风,在总结遵义会议前党领导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批判“左”、右倾错误,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定要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开启了党的指导思想有属于自己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河。
笔者以为,以遵义会议为界把民主革命的历程划分为前后两个 14年,并且从前后两个方面来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我们党的这段历史,有助于科学地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作用,也有助于更加理性地全面认识党领导的 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
〔作者石仲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
第五篇: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
再论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
何湘常
[内容简介]:本文论述了在柳钢一中实验了二年的《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的效果及操作,是实际教学中的总结。
[关健词]:问题系统
高中数学
实验
一、实验介绍:
中学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实验》是一项关于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及课堂结构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验,其基本理论是全面落实数学问题系统、目标与检测、自学、情感等四个因素,以扩展数学习题的功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内在功能,其指导思想是把统编教材转化为一个科学的、生动的、富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问题系统组成的、符合该年龄段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水平、直接为教与学服务的实验教材,并由此去转变规范教与学的方法,优化数学教学的基本因素,把数学教学变成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活动结果(知识)的教学,实现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负担轻,速度快,容量大,效果好”的教学目标。本实验是由柳州地区高中、柳州铁路局一中、柳州钢铁公司一中和柳州教育学院(王为民教授)在1994年8月共同研究决定,在这四校进行此实验,教学改革实验的中心问题是教材建设问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问题,因此,我们四校联合并编写了一套高一的《代数》和《立体几何》教案本,在第一年的教改实验中,我们就这套教案本进行了多次的研究教学和观摩教学活动,并把教案本的使用方法传给了高95年级,我校有两个班参加了此项实验,实验的效果颇大,学生和教师都很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由于高二要进行会考,加之学校之间学生素质相差太大,有些学校提出实验暂缓进行到高二年级,先在高一年级反复实验几年再说,因此我校高中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在王为民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继续进行此实验,我们编写了高二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教案本(代数本),并且印刷出来,学生和教师人手一本。在两年的实验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很大提高,这得益于实验充分发挥了教与学的内在功能。
二、教案本与问题系统引导教学
现行高考的知识点取于教材,但题型及解题方法在教材中是难见的,就是说对教材全部熟练,高考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绩,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就是针对这个脱节而进行的。实验所编教案本的使用离不开教材,因为教材的解题方法和定义是绝对权威的,而我们所编的教案本是把每节课都问题化,以学生为主体,个个问题让学生动笔动脑,教师只对学生作引导,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且对学生的负担和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和减少。下面就我校在高二年级(94级)进行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的实验教材(即教案本)作出介绍。因在第一学年实验中,实验教师对教案的一些不足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如:<基础知识复习>,这课前问题是以填空题出现最好;大题和难题要加一些解答过程;选题量可多而易;„„等,在教材编写中,第五章——不等式就当今数学热点问题加入了不等式证明的放缩法和换元法,还加入了柯西不等式的应用,并列举了一些应用题。在数列这章教材中,相应侧重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混合求和运算,增加了简单的递推数列。在极限这一教学单元中,强调了极限的四则运算,对形如:
lim
apnpap1np1a1na0
(ap、bq不为零,p、q为整数)qq1b1nb0nbqnbq1n
Lim
anz2|2= 2(|z1|2 + |z2|2)
||z1|-|z2||≤|z1 ± z2|≤|z1| + |z2| 进行系统分析和运用。第九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中主要是开拓视野,用活两个基本原理,题型多而量少。
我们编写的教案本要求全面地贴近学生和教师的,是为高考而编写的,如92年高考题中有一题是归纳猜想,教材(课本)中是找不到这种题型的,教案本中就要有这类题型的,并且这种教案本是人手一册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能增加容量,课前又能作预习辅导材料,课后又能作习题本。
以下介绍九五年十月二十日在我校举办的一次全市性关于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实验》一节研讨课,就教案本在实验教学中的特色可“窥见一斑”,并请教于数学界的专家同仁。
课题:“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公式<一>”(高中《代数》 下册P35)
研讨课题: 如何使用实验教材引导学生系统自我学习、探索、发现和概括?
教学过程:(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实验教材《数列》 第一章的第五课“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公式”,先看学习提要和问题(一)的两个问题;(5分钟)
《学习提要》
1、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和公式有哪两个形式?是如何导出的?
2、如何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公式解题?
[评述]: 实验教学每节课开始,均以问题形式给出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重点和关键,以利教与学的导向。
问题<一>:
1、在等差数列{an}中,若自然数n、m、p、q,n+m=p+q,则 an、am、ap、aq有关系:(an+am=ap+aq)
2、如何计算 1+2+3+„+100=()
[评述]: 问题<一>为迁移性问题,为引进学习新知识作铺垫,起温故知新作用;如题1,为说明a1+an=a2+an-1=„,题2则是推导等差数列Sn的方法原型。
(教师):接下去,同学们看问题<二>与<三>中公式的推导部分。(10分钟)
问题<二>:
1、如何计算4+5+6+7+8+9+10=?
2、在等差数列{an}中,如果记Sn=a1+a2+„an, 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问Sn具有怎样的表达式? 即Sn=?
问题<三>:
1、试用下面竖式计算题1中七个数的和:
S7= 4 + 5 + 6 + 7 + 8 + 9 + 10
+)
S7=10 + 9 + 8 + 7 + 6 + 5 + 4
2S7=(4+10)+()+()+()+()+()+()
=(7)×14
∴ S7=7×14/2 = ______
2、一般地,设有等差数列a1、a2、„an,它的前n项的和为Sn=a1+a2+„an
仿上题列竖式:
Sn=a1+a2+„an
+)Sn=an+an-1+„a2+a1
2Sn=()+()+„ +()+()
∵ a1+an=a2+()=„„
∴ 2Sn=n·(a1+an)
由此得到等差数列{an}的前n 项和公式:
公式⑴求Sn需知_____________三个条件,再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___代入上式,得到等差数列Sn的另一形式:
⑵
这里求Sn要知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叫学生:<1>、写出公式⑴、⑵; <2>、用语言表达推导公式的方法;<3>、应用公式求Sn的方法需知三个条件。
[评述]:两个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逐渐掌握数列的求和公式,这些公式推导的问题都由学生自已动笔写,加强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只能强调重点和关键。
教师组织学生研究讨论例
1、例2。(8分钟)
例
1、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下面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2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多少支铅笔? 解: V形架上各层的铅笔数组成_____数列;记为{an},其中a1=____, an=____, n=_____;
∴ Sn=__________=________.答: 这个V形架上共放铅笔___支。
例
2、求集合M={m| m=7n, n∈N,且m<100}的元素个数,并求这些元素的和。解: ∵ m=7n<100, ∴ n<100/7≈14.27
又 n∈N,∴ n= ____, 即集合M中的元素共有(14)个,将它们从小到大列出,得:
7,7×2,7×3,„„,7×14;
这个数列是_____数列,记为{an},其中a1=___, an=___, n=__,∴ Sn=______= _______.[评述]: 这是一组及时性反馈练习,有帮助引导思维作用,老师不用抄题、讲解,学生直接解答,师生只研究讨论解题的关键步骤——:(1)等差数列的判定;(2)如何找出三个已知条件a1、an、n?(3)解答的规范表述方式。
(教师): 下面同学们做练习<四>,老师巡视,进行辅导、指导和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并叫部分学生到黑板抄写自己的解答。(17分钟)
问题<四>:
1、求等差数列13,15,17,„„81的各项的和。
解: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记为____,其中: a1=____, an=____
d=____, 则得 n= _____.∴ Sn= _________= __________.答:
2、在正整数集合中有多少个三位数? 求它们的和。解: 正整数集合中的三位数从小到大是:
100,101,102,„„,______。
这是一个_____数列,其中 a1=____, an=____, d=____,所以 n=
Sn=
3、某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3n-2, 求它的前n项的和的公式。
解:(略)
4、求自然数n, 使2·22·23„„2n=(1/2)21
解:(略)
5、若等差数列a, b, 5a, 7,„„,c各项之和是2500,求a, b,c.[分析]: 解答等差数列问题需要知识几个已知条件,这里已知:
Sn=2500,尚缺几个条件。
解: ∵ a, b, 5a成等差数列,∴ b=_____=3a, „„(1)
又∵b, 5a, 7成等差数列,∴ 5a=____=(b+7)/2 „„(2)
由(1)、(2)得 a=____, d=_____.代入 Sn 和 c=an 中求n、c.答:
[评述]: 这是一组巩固、强化知识技能的练习,有些题从统编教材外补充的,在这里又一次充分显示实验教材既是教师教案,又是学生练习册的优势,课堂上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板书、提问、讲解、笔记等,使实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负担轻,高速高效的特点。
教师与学生共同对黑板上解答的科学性、规范性作订正,并研究问题<五>中的题1。(5分钟)
问题<五>
1、证明: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的和公式是一个关于n的一元二次函数,且无常数项,那么,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略)
2、„„(略)
最后,教师叫学生就《学习提要》的问题作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评述]: 问题<五>是综合性问题,有引向高深层次的作用,最后的小结是对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标程度的检测。
三、实验操作情况:
高中数学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的实验在我年级(94级)实验两年以来,主要是如何用好教案本,它不同于复习资料,也不同于教材(课本),我们是这样使用它的:
<1>课前把它当预习本,要求每个学生阅读教材后,能正确填写教案本中的复习和概念的填空,并适当抽查学生的进度,如遇难题可暂停等到上课时再做。事实上,两个实验班的学生有许多超前了2至3课,如(1)班的凌小平、陈洪,(2)班的黄超梅、黄静等,有了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就非常顺利且效果良好,并使课堂气氛活跃。
<2>课堂中把它当作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课堂练习,教师课前熟悉这节课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并要有节制地穿插一些相关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味无穷;但又不超过教案本的内容,否则会造成误为数学深奥无比。以问题系统引导为主,围绕教育实验目的,使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3>课后把它当作练习本,因为课堂中不一定把每节课处理完,有些题型在进行系统训练时,插入的各种题型可能较多,也可能是本节课内容多,总之,教案本后有一些习题是留给学生课后去作的;所以,它是课后的练习本。
实验我们进行到了高二年级,已受到各校的关注,特别是王为民教授,多次来我校指点实验,除提出不同意见外,还在我校实验班进行了多次指导教学,并组织实验的研究教学活动,邀请柳州地区高中、柳铁一中、柳铁二中、市三中的教师到我校进行了一次观摩教学,各校教师对我们的实验热情作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高二年级的实验工作,我校校长刘卓琳、地高校长候代忠、柳铁一中教导主任朱克宁等,对我们的实验教学作了具体的指示,并希望我们继续下去。
四、实验总结:
实验进行的两年中,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这当然也取夺于我校学生有良好的素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效果在以下两方面:
<1>减轻了教师的负担。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的实验,主要引导了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因为每节课都要学生预习,学生只有预先阅读教材后,才能正确填写教案本,填写完教案本后,等于做完课本中的容易练习,这样,一节课后,有许多练习可以不必作了,而我在实验班布置作业以教案本的少量练习为主,对教材中的习题让学生自己去做,如果学生已经会了,就可以不必去做了,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就必须多加强教材习题训练,否则,他的考试成绩就差。这样,有了教案本,我的备课工作量减少了,作业批改量也减少了许多(有时没有)。
<2>成绩提高幅度大。
我校平时测验是用南宁二中的测试卷,在单元测验中,竞有许多人次能得满分,这是我这几年教学中,少有遇见。在96年5月的段考中,我校是用某重点中学的段考试卷,考试内容是复数,下面是此校段考情况:
从上表中可看出,实验班的成绩大大超过重点校的成绩。这样的成绩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总之,我们认为,这两个实验班的成绩与实验的效果是必然的。
五、实验的发展
有人说,高三年级是关键的一年,弄不好会搞砸的,别前功尽弃了;现在已进入高三年级,高三年级虽不同高
一、高二年级有那么多新课程,但我们已作好了继续实验的准备,相应编好了高三教学用的数学专题讲座。只要实验对我们有利,对教学有利,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我们就把它坚持下去,毛主席说过: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问题系统引导教学法实验,我校领导和教师大力支持,只要我们有恒心,有信心,我们的实验就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