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药企业生产管理GMP范文
制药企业生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负责组织GMP认证是(C)。
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 省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 设区的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 直辖市设的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与GMP的规定不相符的有(D)。
A 厂房进行合理布局的依据有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
B 质量管理部门设置的检验、中药标本、留样观察及其他实验室应与生产区分开 C 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D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洁净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 E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温度应控制
3.与GMP对批生产记录管理要求不一致的(B)。
A 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 B 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不得更改
C 批生产记录更改时在更改处应签名,并使数据仍可辨认
D 批生产记录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E 清场记录由生产操作人员填写,纳入批生产记录 4.GMP是指(B)。
A 药品不良反应 B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D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5.《药品GMP证书》的有效期为(D)。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D 五年 E 七年
6.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下列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度级别A级适用于(A)。
A 大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 B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C 注射剂的浓配 D 口服固体药品的暴露工序
7.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下列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度级别C级适用于(A)。A 大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 B 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C 注射剂的浓配 D 口服固体药品的暴露工序
8.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下列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度级别D级适用于(C)。
A 大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 B 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C 注射剂的浓配 D 口服固体药品的暴露工序 9.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为(B)级别。
A 三个 B 四个 C 二个 D 五个
10.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区域内,产尘量大的操作室应保持(C)。
A 正压 B 相对正压 C 相对负压 11.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应经过(A)批准。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B.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企业质量管理部门 12.GMP规定: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C)。A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药学专业、具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经验。B 大专以上学历、医药及相关专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经验丰富。
C 大专以上学历、医药及相关专业、具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经验,有正确判断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D 中专以上学历、医药及相关专业、具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丰富经验,有正确判断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E 学历未作要求,但应具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丰富经验。
13.《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药品生产企业不得申请委托生产的药品包括(D)。
A 天然药物提取物 B 中药饮片 C 各类注射剂 D 血液制品、疫苗制品 E 中成药制剂 14.与GMP对工作服的规定不符合的是(B)
A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相适应 B 工作服可以混用
C 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
D 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
E 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15.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规程(E)。A 不得更改 B 可更改,但应由车间主任负责 C 可更改,但应由总工程师负责 D 可更改,但应报厂长同意 E 可更改,但应按制定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审批手续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GMP B 批生产记录指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 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不包括清场记录
C 批生产记录是药品生产过程的真实写照,其内容应包括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并能 反映出与其他记录之间的关联信息,使其具有可追踪性
D 药品生产企业要做到一切工作有标准,一切工作有人负责,一切用数据说话,一切工作有据可查,用生产文件控制生产全过程
E 企业应建立生产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及修订程序,文件通常由使用单位起草、各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最后由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签名批准,由制定部门颁发 17.批生产记录不包括(C)。
A 生产工序 B 品名、规格、剂型、生产批号、批量
C 质量标准 D 操作指令及使用设备、过程监控及物料平衡计算 E 操作人、复核人签名
18.批生产记录及时填写并设专人及时审核、及时归档,建立批生产档案,其内容不包括子(E)。
A 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的领用记录
B 各工序的批生产记录、生产过程监控记录 C 中间产品检验记录 D 各工序清场记录 E 成品检验记录
19.批生产记录应保持整洁、无任意撕毁和涂改现象,批生产记录填写错误时,按规定杠改签名更改,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A)。
A 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B 一年 C 六个月 D 二年 20.药品批生产记录在填写过程中(B)。
A 允许更改,但要将原数据完全涂掉,填写更改清楚数据,并签名
B 允许更改,但不能将原数据完全涂掉,应使原数据仍可辨认,在更改处签名 C 允许更改,但经车间负责人批准,将填写记录撕掉重新填写,责任人签字 D 允许更改,但经车间负责人批准,注明“作废”,保留原错填记录,然后重新填写,并签名 E 根本不允许更改,按作废处理,重新填写,签名 21.GMP规定,批生产记录应(E)A 按检验报告日期顺序归档 B 按药品入库日期归档
C 按药品分类归档 D 按生产日期归档 E 按批号归档 22.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不包括(E)。
A 品名、剂型、处方 B 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
C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 D 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 E 批检验记录
23.仓储区的温度、湿度控制应符合储存要求,按规定定期监测,应为(B)
A.1次/天 B.2次/天 C.1次/周 D.2次/周
24、大输液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在80℃以上保温,其贮存时间不超过(D)。
A 2h B 4h C 6h D 12h E 3天
25、GMP文件系统包括标准和(C)两大类。
A.制度 B.指令 C记录 D.台帐
26、药品生产企业各种生产记录保存(C)。
A.三年 B.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7、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单按批号保存(C)。
A.三年 B.产品有效期后一年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28、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C)。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销售记录应保存(A. 后一年,五年 B.二年,三年 C. 后一年,三年 D.后三年,三年
29、C级洁净厂房适用于生产(B)。
A 片剂、胶囊剂 B 角膜创伤或手术用滴眼剂的配制和罐装 C 丸剂及其他制 D 原料的精制、烘干 E 粉针剂的分装、压塞 30、不能在D级洁净室内的是(E)。
A 最终灭菌口服液的暴露工序 B 直肠用药的暴露工序 C 口服固体药(如中药丸剂)的暴露工序 D 表皮外用药的暴露工序 E 无菌原料药的生产暴露环境
31、SOP是指(A)。
A 标准操作规程 B 标准管理规程 C 工艺规程 D 记录文件
32、企业待检产品色标为(E)。)。4
C A 绿色 B 红色 C 蓝色 D 白色 E 黄色
33、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消毒剂品种更换周期是(B)
A.1次/周 B.1次/月 C.1次/季 D.1次/年
34、洁净室主要工作室的照明度宜为(C)A 100LUX B 200LUX C 300LUX D 400LUX
35、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B)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B)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A 5帕;5帕 B 5帕;10帕 C 10帕;5帕 D 10帕;10帕
36、药品生产对设备要求非常严格,尤其直接与药品接触的设备应(C)
A 不与药品发生分解反应 B 不与药品发生化合反应 C 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 D 不与药品发生吸附作用
37、质量管理部门应有物料和中间产品使用、成品放行的(B)。
A 知情权 B 决定权 C 参与权
38、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的无菌检查应按(B)取样检验。
A 批次 B 灭菌柜次 C 灭菌支数
39、物料应按(B)取样。
A 购入总数量 B 批 C 购入的件数 40.企业质量标准(B)。
A 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制定,经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B 由质量检验部门组织制定,经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C 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制定,经企业执业药师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D 由生产部门组织制定,经企业执业药师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E 由生产部门组织制定,经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签章后颁发执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以上正确答案)
1、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原始依据,检验原始记录必须做到(CBDE)。
A.不得涂改 C.数据真实 B.字迹清晰 D.资料完整 E.记录原始
2、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A.B.D)A.保障人体健康的要求 B.药用要求 C.食用要求 D.安全标准要求
3、当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ABCD)等发生改变时应进行再验证。
A.工艺 B.质量控制方法 C.主要原辅料 D.主要生产设备
4、制定生产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ABCD)A.文件的标题应能清楚地说明文件的性质
B.各类文件应有便于识别其文本、类别的系统编码和日期 C.文件使用的语言应确切、易懂,填写数据时应有足够的空格 D.文件制定、审查和批准的责任应明确,并有责任人签名
5、下列用语的含义正确的有(ABD)A.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B.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C.物料:指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成品
D.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6、关于清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批产品生产结束后由生产操作人员彻底清场,并将废弃物品、污物等清理干净 B.清场合格证的内容包括:岗位名称,清场前品名、规格、批号,调换品名、规格、批号,清场日期,清场人员,质监员,有效期,部门公章等
C.前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须纳入本批批生产记录,后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纳入下一批批生产记录
D.清场记录的内容包括:岗位名称,清场前品名、规格、产品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人及复查人签名等。
7、批产品应有完整的批生产记录,此记录应(ABCD)A.反映各个生产环节实际情况
B.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有操作人及复核人的签名
C.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损坏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应由更改人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辩认
D.由质保部审核签字、存档。批生产记录应按产品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家药品标准包括(A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省级药品标准
C、市级药品标准 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品标准 E、企业药品标准
9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ABCD)
A、必须符合药用要求
B、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 C、由药品监管部门在审批药品时一并审批 D、未经审批不得使用
10、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ABCD)
A.平整光滑、无裂缝 B.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 C.耐受清洗和消毒 D.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应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11、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ABCD)
A.光洁、平整 B.易清洗或消毒 C.耐腐蚀 D.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12.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ABCD)
A.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B.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当不可避免时手部应及时消毒 C.不得是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 D.按规程更换洁净区工作服
13、批生产记录应(ABCD)
A.及时填写、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
B.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应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C.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D.包括岗位生产记录、包装记录和和偏差。
三、简答题
1、洁净工作服的选材有什么要求?
答:应质地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洗涤后应平整、柔软、穿着舒适;洁净区工作服还应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耐腐蚀。
2、清场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答:(1)操作间内无前次产品遗留物,设备无油垢。(2)地面无积尘、无结垢,门窗、室内照明灯、风管、墙面、开关箱外壳无积灰。(3)使用的工具、容器、衡器内无异物。(4)包装工序调换品种、规格或批号前,多余的标签、说明书及包装材料应全部清理出工作现场。(5)室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杂物,各工序的生产尾料、废弃物按规定处理好,整理好生产记录。(6)清场结束后由清场人员填写“清场记录”,班组负责人进行自检复核,合格后挂上“已清场”状态标记(如未能及时清场,则应悬挂 “未清场”状态标记牌)。
3、产品放行前质量管理部门对有关记录的审核内容包括哪些?
答: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配料、称重过程中的复核情况;各生产工序检查记录;清场记录;中间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偏差处理;成品检验结果等。符合要求并有审核人员签字后方可放行。
4、产品应有批包装记录,批包装记录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批包装记录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待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2)印有 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以及产品合格证;(3)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4)已包装产品的数量;(5)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6)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7)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
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对填写批生产记录的要求是什么?
答:批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工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在药品有效期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号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6、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的保管、领用的要求是什么?
答:药品的标签、说明书比须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标签、使用说明书须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刷、发放、使用。
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有专人保管、领用,其要求如下:
(1)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2)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或破损标签应有专人负责,计数销毁,由QA进行监督销毁。(3)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均应有记录,并有专人负责。
7、请回答属于偏差的范围有哪些。
答:(1)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范围。(2)生产过程时间控制超出工艺范围。(3)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4)生产过程中设备突发异常可能影响产品质量(5)产品质量(含量、外观、物理性质)发生偏移。
8、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如何处理?
答: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设备突发异常、产品质量发生偏移、跑料、标签领用数与使用数发生差额或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范围时,由发现人填写偏差通知单,写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工序、偏差内容、发生过程及原因、地点、日期、填表人签名。将偏差通知单上报车间和质保部,由车间和质保部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罚措施。处理原则: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可继续加工、或回收后再利用、或采取补救措施后进行返工,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则进行报废或销毁。
第二篇:制药企业GMP质量管理浅见
制药企业GMP质量管理浅见
尊敬的领导:
本人在药厂的四年的轮岗工作中,从事了质量部基本理化检验工作、质量部基本菌检工作、综合部日常工作、生产部中间库库管工作、生产部固体车间一线操作工作,生产部车间技术员工作,生产部提取车间一线操作工作,以及质量部化检及高效液相检测等QC工作。通过从质量部到生产部再到质量部一系列的药品生产和质量检验工作,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了解认为质量部应负责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以及监控,以确保我们生产的产品质量,质量部一切工作和生产部密不可分。质量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和QA监查及QC检验人员,并有与药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
质量部的职能以及其工作的重要性如下:
1、制订和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制订取样和留样制度;
2、制订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滴定液、培养基、实验动物等管理办法;
3、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
4、审核成品发放前批生产记录,决定成品发放;
5、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6、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出具检验报告;
7、监测洁净室(区)的尘埃数和微生物数;
8、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储存期、药品有效期提供数据。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部门对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环境、空气洁净度和工艺用水等监测的重要手段。它能快速准确地提供检测结果,能为生产现场监控提供数据。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药品检验必须执行准确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QC主要工作是负责中间体、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工作。经过对其他药厂的参观学习和去药检所的学习,认为现在检验硬件条件基本符合我们企业日常生产的品种的需要。有个别的条件还达不到精度标准(十万分之一天平),对照品的称量会有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对照品称样量减小误差,但对照品的使用量会变大增加成本。药检所有些稳定对照品溶液(溶剂色谱级)保存半年还在使用,下次带去药检所称量以避免天平精度不够造成的质量误差。自2010版药典执行以来有许多增加的项目都没有接触过,以前的检验是老员工带新员工,这种方法会越教越不规范,越传越出偏差,更何况现在有些新的东西都没有接触过。我个人认为QC的检验工作中最应该加强的是培训和继续学习,这种学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去药检所细致跟这老师做实验,可能做的样品不是自己品种,但药品检验基本操作都是想通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检验水平还能够帮药检所老师减轻他们的工作量以建立人际关系,还能方便了企业以后质量标准的提高、新药研发以及被抽检等一系列与质量部QC检验有关的工作。现在质量部从事QC工作的有4人,化检3名,菌检1名,所有的QC工作都是比较繁琐的每天都会做相同的实验,半成品、成品都有时效性必要时时检验出结果,但原料辅料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一星期内检2~3种相同的品种(例如斯卡摩尼亚脂集中到一起做有比较性,投料时可以用到最好的药材,把Qc的积极性也磨没了),或者检验一个不合格再进货检另一个直到合格(例如如大黄3批含量都不合格,分开一个一个检用3倍的工时、3倍的电耗、3倍的化学试剂,最后含量的可比性还没有一次做三批的可比性高),再者同样的辅料一个月之内进2~3个不同的批号(例如乳糖,2010版药典许多辅料现在的条件是做不了的,要送一次全检1500元左右,不得不编造假报告,只有期望不查这一批)。这样的检验流程即不合理也没有效率更浪费人力、增加许多检验成本,同时还没有可比性,能不能部门之间协调一下,改善一下进货、贮藏的量和方法,不要每次都是临时采购,把这些有限的时间用到去做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以及其他重要的学习中去。药检所中药室的检验中药材是同品种一起做,这样有比较合理,中药材的检验是一种比较,用到自己的产品中比较优质的原料才能确保成品的质量。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降低质量检验成本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有合理的采购计划短期内可以减少重复检验和降低同一样品复检的次数,这样就能大大的降低质量成本,同时节省的检验人员工时可以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漏洞。总而言之,从2010版药典执行以后我们的QC检验工作还没有按新药典的标准提高,许多新方法都不会检验,需要去药检所培训学习。随着生产批次的不断增多,现在QC的日常工作已经非常的忙
碌、经常会加班,而且QC理化检验工作经常接触有毒的化学试剂,合理的计划能够使QC工作更有效率。
虽然没有长时间的从事过QA的工作,但通过日常接触中也能得到一些想法。QA的主要工作是从质量保证角度对工艺规范进行审核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参与偏差过程的处理,审核批生产记录及相关记录,负责各类生产文件的控制及批记录存档工作,抽查复核质量控制点,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按照文件规定执行。我个人认为QA不光要懂得生产工艺流程控制,还要了解设备、工艺、检验方面,以及内控标准和质量标准等等,只有懂生产才能做好QA工作,否则监控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应该是刚开始就立足于质量部只是去生产部实习一段时间,这样效果更好,我在生产部轮岗期间深有体会(例如星期六新来的QA什么都不熟悉,该干什么也不清楚,生产部看不起不懂生产工艺的人去做QA),虽然有些QA知道自己的职责,但是没有自己实际操作,也很少去看甚至不去监督动态生产过程,只是去判断结果、取样,这样是检查不出也预见不到可能发生的问题,成为被架空的QA会给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带来许多漏洞,QA总的来说QA工作必须能独当一面。现在质量部从事QA工作的有4人(1人产假),其实QA的作用其实是非常的大的,QA在日常工作确实可以发现很多不符合流程的东西以及问题中间体产品,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发现不了问题的QA就不是合格的QA,如果整天闲着没事去做的QA总有一天会出重大的质量事故。
本人现在从事的是QC工作,主要是高效液相含测工作,还包括滴定液的制备、标定;标准品、耗材以及所有试剂购买。对质量部的文件管理、药品再注册接触的不多,由于现在的主要工作和检验批次任务特别重,希望能够有时间学习多分担一些自己不足的工作,同时也将自己掌握的新液相知识尽快教会更多的QC人员。
不论QA还是QC工作是死的,人则是灵活的,合理的调配是关键,能够胜任双方面的工作最好,工作质量取决于人本身的性格,人性化的用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这是我对这几年质量工作的一些浅见。
xxxxx
2011-3-21
第三篇:制药企业生产管理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
1.质量风险管理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质量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回顾 2.验证
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3.确认
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4.最差条件:
系指该工艺条件或状态其导致工艺及产品失败的可能性比正常的工艺条件更高的条件。5.挑战性试验:
指对某一工艺、设备或设施设定的苛刻条件的试验,如对灭菌程序的细菌、内毒素指示剂以及无菌过滤的除菌试验等。6.批
指经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以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成品。7.物料平衡:
产品或物料实际产量或实际用量及收集到的损耗之和与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之间的比较,并考虑可允许的偏差范围;是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收得率必须在规定的限度内,二是指印刷包装材料的数额平衡。8.清场
是指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生产阶段完成后,由生产操作人员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设施、设备、仪器、物料等作一清理,以便下一阶段的生产。9.药品委托生产
药品委托生产是指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的企业委托其他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该药品品种生产的行为。10.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11.质量事故
是指生产的中间体、成品的质量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规定,生产出的中间体或成品不合格或中间体、成品的收率极低,产生大量的废品。
选择或是简答题
1.生产管理理论中7S活动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安全,其中节约、安全是后来加上的内容!
2.PDCA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总结(或处理)(Action)的简称,是全面质量管理反复经过的四个阶段。其中总结(或处理)总结是推动循环前进的关键。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又称“戴明循环”。
PDCA循环的过程,就是企业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使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不断呈阶梯状上升的过程。推动PDCA循环一定要抓好A阶段。3.《药品生产许可证》载明的事项分为两类:
许可事项,其成立或者变更需要经过药监部门的审批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变更许可事项。
登记事项,这些事项的成立和变更不需要药监部门的审核批准,其内容的成立和变更完全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内容。
4.《药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5年
5.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GMP的主导思想是药品的质量是在生产中形成的。
6.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严重缺陷”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一般缺陷”结果评定标准:一是未发现严重缺陷;且一般缺陷小于等于20%,能够立即改正的企业立即改正。
7.SFDA
主管全国药品GMP认证工作,负责制定、修订GMP,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
设立国家药品GMP认证检查员库及其管理工作。
负责生产注射剂、放射性药品、规定的生物制品的企业认证工作。
负责进口药品GMP认证和药品国际贸易中GMP互认工作。8.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注射剂、放射性药品、规定的生物制品的企业药品GMP认证的初审工作。
负责除上述品种、剂型以外的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GMP认证工作。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GMP认证后日常监督管理及跟踪检查工作。
《药品GMP证书》有效期5年,期满前6个月,按规定重新申请药品GMP认证。
9.制药企业药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设置(QA)的重要性
对制药企业内部来说,QA是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
对企业外部来说,QA是对所有的有关方面提供证据的活动。
10.制药企业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设置(QC)
在ISO8402:1994的定义为“为达到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11.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新版GMP明确规定企业关键人员的定位,引入了质量受权人的概念。12.生产管理负责人资质
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药品生产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13.质量管理负责人资质
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五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一年的药品质量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14.制药企业人员卫生管理 1.个人健康
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2.个人卫生管理
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生产区、仓储区应当禁止吸烟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料、香烟和个人用药品等非生产用物品。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3.工作服清洁
工作服穿戴:不同洁净区的工作服不可混合使用 15.厂区布置的主要内容
——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妨碍。——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洁净级别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和邻近厂房进行的各项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16.药品生产区域的环境参数
A级:高风险操作区,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17.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洁净度级别、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 18.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
19.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
20.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
21.阶段性生产方式:在公用生产区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生产某一产品,再对相应的公用生产区、设施、设备、工器具等进行彻底清洁,更换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方式。
22.气流组织:1.非单向流(乱流)----稀释作用
2.单向流(层流)-----活塞作用 23.空气过滤器:
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亚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 24.物料常用的净化设施:
传递窗
25.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应当尽可能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消毒或灭菌。
26.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与药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表面应当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得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药品或向药品中释放物质。
27.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
28.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当搬出生产和质量控制区,未搬出前,应当有醒目的状态标识。
29.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名称和流向。
30.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校准计划定期对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校准的量程范围应当涵盖实际生产和检验的使用范围。
31.原辅料的管理:接收、检验、储存与养护(贮存期一般不超过3年)、发放 32.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必须符合药用要求和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标准,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注册。
33.按监督管理的要求药包材产品分为Ⅰ、Ⅱ、Ⅲ三类。Ⅰ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Ⅱ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清洗后需要并可以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Ⅲ类药包材指Ⅰ、Ⅱ类以外其它可能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
34.药品生产过程中物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1.实行定位管理
2.制定并执行物料的储存条件和使用期限 3.完善物料状态标志
4.采取有效的防护和隔离措施 5.加强物料中转(间)站管理 6.加强不合格物料的管理 7.加强物料回收及返工的管理 8.加强物料平衡检查
35.物料接收和成品生产后应当及时按照待验管理,直至放行。
36.物料和产品应当根据其性质有序分批贮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的原则。37.成品放行前应当待验贮存。
38.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处理应当经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并有记录。39.确认方式
1.设计确认(Design Qualification或DQ)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设计符合预定用途和GMP的要求。
2.安装确认(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或IQ)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
3.运行确认(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或OQ)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
4.性能确认(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或PQ)
应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持续有效地符合标准要求。
40.验证的分类
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验证、再验证: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生产工艺、主要原辅料、主要设备等发生改变时进行的验证。41.确认与验证工作的基本内容
设计确认(如收集供应商资料、优选供应商)、安装确认(如设备相应的公用工程和建筑设施的配套)、运行确认(如按SOP草案对设备的单机或系统进行空载试车)、性能确认(如空白料或代用品试生产)
42.清洗工艺中的取样方法:目检法、棉签擦拭法取样、最终冲洗液取样
43.生产工艺验证涉及:厂房设施验证、设备验证、检验方法验证、工艺条件验证、清洗工艺验证、44.产品验证涉及:物料验证、稳定性验证、计算机验证 45.文件类型大致可分为标准和记录
1.制度和标准
主要是关于阐明要求的文件,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记录和凭证
是关于阐明结果或证据的文件,它反映实际生产活动中执行情况的实施结果,一般分为生产管理记录、质量管理记录、维护检测以及其他记录、销售管理记录、人员管理记录。
46.技术标准(Standard Technical procedure)是指药品生产技术活动中,由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颁布和制订的技术规范、准则、规定、办法、规格标准、规程和程序等书面要求。技术标准应用于:产品工艺规程、产品检验操作规程、物料的质量标准、验证规程
47.管理标准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是指由国家、地方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法规、制度或规定等文件以及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标准或办法等书面要求。应用于:生产管理规程、生产卫生管理规程、质量管理规程、其他管理规程
48.工作标准是指企业内部对每一项独立的生产作业或管理活动所制订的规定、标准程序等书面要求。应用于:工作职责指令、岗位责任制、岗位操作法、标准操作规程
49.制订文件的程序
1.建立起草文件的组织机构
2.选用合格的文件起草人员
3.起草文件
4.文件的批准和生效
5.文件的修正和废除
50.文件管理的原则:记录应当留有填写数据的足够空格。记录应当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读,不易擦除。应当尽可能采用设备自动打印的记录、图谱和曲线图等,并标明产品或样品的名称、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操作人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记录应当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记录如需重新誊写,则原有记录不得销毁,应当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
51.工艺规程:为生产特定数量的成品而制定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包括生产处方、生产操作要求和包装操作要求,规定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工艺参数和条件、加工说明(包括中间控制)、注意事项等内容。
52.标准操作规程(SOP):经批准用来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与清洁、验证、环境控制、取样和检验等药品生产活动的通用性文件,也称标准操作规程。
53.产品质量管理文件:质量标准、检验操作规程、批检验记录、产品质量档案 54.文件的管理是指包括文件的设计、制订、审核、批准、分发、执行、归档以及文件变更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活动。因此,企业应制订文件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各类文件的保管和归档应符合要求,各种生产记录应保存3年或产品有效期后1年。
55.药品的生产和包装:生产指令的下达由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计划下达、生产前的准备:领料;试制;检查、无菌产品药液的灭菌管理:最终灭菌大容量注射剂从配制到灌装4小时内完成
56.生产日期不得迟于产品成型或灌装前最后混合(总混)的操作日期,不得以产品包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 57.批次的划分 ①大小容量注射剂
以同一配液罐一次所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匀质产品为一批。同一批产品如用不同的灭菌设备或同一灭菌设备分次灭菌的,应当可以追溯; ②粉针剂
以同一批无菌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③冻干粉针
以同一批药液使用同一台冻干设备在同一生产周期内所生产的匀质产品为一批。④ 口服或外用的固体、半固体制剂(中西药)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匀质产品为一批。⑤ 口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
在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⑥ 原料药
连续生产的原料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间歇生产的原料药:由一定数量产品,经最后混合所得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⑦中药制剂批次的划分 固体制剂同④
液体制剂、浸膏、流浸膏等同上⑤
58.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 :投料 按处方量的100%投料、正常偏差
59.收率:也称合格率,在药品生产中,产品(或中间产品)的合格产出数量与投入数量的比值称为收率。
60.GMP规定物料平衡的限度可允许存在正常偏的差。当生产处于正常情况时,物料平衡的结果应在正常的偏差范围内,这个范围即为物料平衡限度,它应从生产经验中得出,取在正常情况下连续生产的几十批产品计算其物料平衡,根据数据所处的范围,制定出该产品的平衡限度。限度设置不宜过大或过小。
61.物料平衡检查:发现待包装产品、印刷包装材料以及成品有显著差异时,应当进行调查,为得出结论前,成品不得放行。
62.剩余包装材料:包装结束时,已打印批号的剩余包装材料应当由专人负责全部计数销毁,并有记录。如将未打印批号的印刷包装材料退库,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63.清场工作的内容:物料的清理、文件的清理、清洁卫生 64.清场工作的规程:清场记录、清场合格证的发放
65.防止污染和混淆应采取的措施:除了对生产中的原材料、设备、生产方法、生产环境、人员操作等五大引起污染和混淆的因素进行控制外,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生产前认真检查
生产前应该认真检查、核对生产指令、物料,应确认生产环境无上批生产的遗留物,确认设备、容器等已洁净或已灭菌,生产结束已做好清场工作。2.生产工艺布局合理
工艺布局合理,生产流程应顺向布置,防止交叉污染,缩短生产区与原料、成品存放区的距离,控制生产过程的时间,减少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的污染。3.严格按照工艺规程生产
(1)严格按工艺规程的要求,在规定洁净度的生产场所生产,采取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的措施,控制洁净室人员,定期监测生产环境的洁净状况。
(2)生产区域专一,不同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包括不同批号的操作不能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并采取适当的有效的隔离措施。
(3)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或生物体引起的交叉染,应安装排风等相应的设备防止粉尘飞扬。4.状态标志明确
(1)生产状态标志应标明正在生产的情况,内容包括正在生产的品名、规格、批号等。
(2)生产设备状态标志应标明正在加工何种物料,停运的设备应标明其性能状况,能用与否、待修或维修,对已损坏报废的设施,应从生产线上搬出。
(3)容器状态标志应标明内容物的情况,如品名、规格、批号、状态(半成品、中间体、回收料等)。
(4)卫生状态标志应标明生产线、设备、容器等卫生状况,如已清洁、已消毒、已清场等。5.其他方面
(1)生产过程中必须按工艺要求、控制要点进行中间检查,填写生产记录和检查记录,并归入批生产记录中。(2)检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宜再用于其他的药材的洗涤。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洗涤的药材及切制的饮片和炮制品不得露天干燥、着地堆放。
(3)为防止药材被微生物污染,可采用对药材灭菌的方法来控制。药材及中间产品的
66.制药工艺用水分为三大类: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
67.目前一般采用蒸馏器有多效蒸馏水机和气压式蒸馏水机等。过滤膜的孔径应为≤0.45μm。常用的滤膜的孔径有 0.45μm和0.22 μm 68.注射用水适宜贮存在优质低碳不锈钢贮灌内。贮灌的通气口要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应在70℃以上保温循环。69.委托生产的受理范围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省药品生产企业委托申请。注射剂、生物制品和跨省药品委托生产申请,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受理和审批。疫苗制品、血液制品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药品不得委托生产 70.《药品委托生产批件》 有效期不得超过2年
71.灭菌管理中的灭菌方法:(一)热力灭菌
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二)滤过灭菌:注射剂的滤过(三)辐射灭菌:成品的灭菌
(四)环氧乙烷灭菌:医疗器械的灭菌(五)灭菌过程中的指示剂 72.灭菌管理:
1.灭菌前产品的微生物污染应予控制 2.灭菌前后的产品应有可靠的区分 3.灭菌设备 灭菌柜采用双扉式
4.湿热灭菌管理 常采用121℃,15-20min组合 5.除菌过滤前后管理 应检查装置及滤膜的完整性
73.ISO9000系列标准对质量保证的定义“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74.根据原辅料总件数确定取样件数: 当 n≤3时,每件取样,取样量N=n ;
n 4~300时,取样量N=SQR(n)+1 随机取样;
n>300时,取样量N=SQR(n)/2+1 随机取样。75.物料放行
质量部授权专人负责审核放行
76.产品放行
质量受权人负责产品的审核放行
放行的原则
药品及其生产符合注册和GMP要求
77.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质量事故的处理。应制订质量事故管理制度。
2.发生质量事故时应会同生产、技术部门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3.在未找到原因及解决办法前应暂停生产。
4.所有的分析、质量事故调查的结果、建议及付诸实施的计划都应该是书面的。
5.所有质量事故的处理都应有书面记录和处理报告。
6.发生质量事故的半成品、成品要做一些特殊的质量检验,而且要经质量管理部门的书面批准才可以对处理后的物料作回收或进一步加工。
78.偏差处理
任何偏离预定生产工艺、物料平衡限度、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等的情况均应有记录,并立即报告主管人员及质量部门。§偏差是指对批准的程序、标准、指令、标准的偏离、79.偏差发放数使用数报废数退库数100%
使用数报废数成品数留样量取样量损耗数100%
理论产量80.物料平衡81.以下偏差之一出现时必须及时补救处理:
82.(1)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正常范围,如果实际收率高于理论收率,可能单剂量的装量偏少或者辅料过多造成含量太低等原因,所以应及时查出原因,按规定的程序处理。
(2)生产过程的时间控制超出工艺规程规定的范围,出现这种偏差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发生变化,如发酵生产、种子培养时间超过控制的时间,可引起发酵品质量变异,影响后工序的生产。
(3)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
(4)生产过程中设备状况突然发生异常,影响产品质量,如灭菌设备突然达不到规定的温度等。
(5)产品质量(外观、含量等)发生偏移。(6)跑料现象。
(7)包装结束后,标签的数额平衡超出范围,尤其是出现领用数远大于实用数(包括残损数、剩余数之和)时,说明有漏贴的可能,所以必须返工检查。
83.持续稳定性考察的时间应当涵盖药品有效期
84.1.企业按规定保存的、用于药品质量追溯或调查的物料、产品样品为留样。用于产品稳定性考察的样品不属于留样。2.留样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
(1)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对留样进行管理;
(2)留样应当能够代表被取样批次的物料或产品;(3)成品的留样:
(4)物料的留样:
第四篇:制药企业GMP体系文件目录
制药企业2010版GMP体系文件目录
一、综合管理
1.1 人员机构人事管理目录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号 xx制药有限公司组织机构 AA00001-01 2 各级人员资格考核聘用管理程序 AA00002-01 员工(试用)入职审批表 AA00002-R1-00 员工正式聘用审批表 AA00002-R2-00 员工上岗证 AA00002-R3-00 员工上岗(换岗)考核表 AA00002-R4-00 3 定岗定编管理程序 AA00003-01 定岗定编表 AA00003-A1-01 4 员工的培训管理制度 AA00004-01 培训计划表 AA00004-R1-00 员工培训签到表 AA00004-R2-00 员工培训考核记录 AA00004-R3-00 个人培训记录表 AA00004-R4-00 培训效果评价调查表 AA00004-R5-00 5 员工定期体检程序 AA00005-01 员工体检表 AA00005-R1-00 员工个人健康档案 AA00005-R2-00 6 员工档案管理程序 AA00006-01 员工花名册 AA00006-R1-00 企业技术人员名册 AA00006-R2-00 质量管理部门人员名册 AA00006-R3-00 员工个人档案 AA00006-R4-00 7 员工岗位调动程序 AA00007-01 员工调动审批表 AA00007-R1-00 8 员工辞职、辞退管理程序 AA00008-01 员工离职审批表 AA00008-R1-00 员工离职交接表 AA00008-R2-00 1.2 部门职责 办公室工作职责 AB00002-01 3 物流管理部工作职责 AB00003-01 4 生产管理部工作职责 AB00004-01 5 质量管理部工作职责 AB00005-01 6 设备工程部工作职责 AB00006-01 7 财务管理部工作职责 AB00007-01 9 检验室工作职责 AB00009-01 10 车间工作职责 AB00010-01 11 质量管理室工作职责 AB00011-01 1.3 岗位职责 药厂总经理工作职责 AC00001-01 3 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
AC00003-01 4 物流管理部经理工作职责 AC00004-01 5 生产管理部经理工作职责 AC00005-01 6 质量管理部经理工作职责 AC00006-01 7 设备工程部经理工作职责 AC00007-01 8 财务管理部经理工作职责 AC00008-01 9 质量管理室主任工作职责 AC00009-01 10 车间主任工作职责 AC00010-01 11 检验室主任工作职责 AC00011-01 12 计划统计员工作职责 AC00012-01 13 车间工艺员工作职责 AC00013-01 14 维修班组工作职责 AC00014-01 21 质量管理员工作职责 AC00021-01 22 留样管理员工作职责 AC00022-01 24 检验员工作职责 AC00024-01 35 车间操作工基本工作职责 AC00035-01 36 车间主任助理工作职责 AC00036-01 37 车间外包装组长工作职责 AC00037-01 38 车间外包装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038-01 39 中间站管理员工作职责 AC00039-01 40 清洁洗衣工岗位职责 AC00040-01 41 车间内包装组长工作职责 AC00041-01 42 车间内包装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042-01 43 配料称量组长工作职责 AC00043-01 44 配料称量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044-01 1.3 岗位职责 中药前处理组长工作职责 AC00101-01 2 固体制剂车间中药前处理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102-01 3 固体制剂车间填充组长工作职责 AC00103-01 4 固体制剂车间填充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104-01 5 车间铝塑包装组长工作职责 AC00105-01 6 车间铝塑包装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106-01 7 灭菌烘干组组长工作职责 AC00107-01 8 灭菌烘干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108-01 9 制粒组组长工作职责 AC00109-01 10 制粒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110-01 11 整粒组组长工作职责 AC00111-01 12 整粒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112-01 13 压片组组长工作职责 AC00113-01 14 压片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114-01 15 包衣组组长工作职责 AC00115-01 16 包衣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116-01 17 滴丸制备工工作职责 AC00117-01 滴丸制备组组长工作职责 AC00118-01 19 外用药车间制药组长工作职责 AC00201-01 20 外用药车间灌装组组长工作职责 AC00202-01 21 外用药车间制药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203-01 22 外用药车间灌装操作工工作职责 AC00204-01 1.4 文件管理 标准文件编制与管理程序 AD00001-01 文件分类编号细则 AD00001-A1-01 车间分类编号 AD00001-A2-01 文件审批单 AD00001-R1-00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AD00001-R2-00 文件借阅登记表 AD00001-R3-00 文件制定记录表 AD00001-R4-00 文件会审单 AD00001-R5-00 2 文件的修订与废止程序 AD00002-01 文件修改申请表 AD00002-R1-00 撤消文件申请表 AD00002-R2-00 文件销毁记录表 AD00002-R3-00 3 文件制作、计算机存储格式 AD00003-01 4 记录填写标准操作规程 AD00004-01 5 工艺规程编写程序 AD00005-01 二.工程设备管理 2.1 厂房与设施 厂房施工管理程序
EA00001-01 单位工程开工报告 EA00001-R1-00 厂房施工检查记录 EA00001-R2-00 2 工程竣工验收管理程序 EA00002-01 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EA00002-R1-00 竣工验收检测调整记录 EA00002-R2-00 3 厂房设施管理程序 EA00003-01 厂房检查记录
EA00003-R1-00 厂房设施安全检查记录 EA00003-R2-00 4 三十万级洁净厂房管理程序
EA00004-01 过滤器检测、清洗、更换记录 EA00004-R1-00 5 厂房设施维护保养规程 EA00005-01 厂房设施保养记录 EA00005-R1-00 6 虫、鼠的防范管理程序 EA00006-01 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厂房检查记录 EA00006-R1-00 8 生产区、检验区房间编号管理程序 EA00008-01 生产区、检验区房间编号表 EA00008-A1-01 9 厂房和设施维修管理程序 EA00009-01 厂房和设施维修记录 EA00009-R1-00 2.2设备计量器具管理程序 设备的选型和购置程序 EB00001-01 公用设备管理程序 EB00002-01 设备标示牌 EB00002-R1-00 3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程序 EB00003-01 4 设备检查评级程序 EB00004-01 设备日常检查记录 EB00004-R1-00 设备检查评级记录 EB00004-R2-00 5 设备编号规定 EB00005-01 生产设备编号表 EB00005-A1-01 6 计量器具编号规定 EB00006-01 计量器具编号表 EB00006-A1-01 7 设备备品、配件管理程序 EB00007-01 设备备品、备件目录 EB00007-R1-00 设备备品、配件请购单 EB00007-R2-00 8 设备润滑的管理程序 EB00008-01 设备润滑记录 EB00008-R1-00 9 设备使用、维修、保养管理程序 EB00009-01 设备检修申请表 EB00009-R1-00 10 设备计划检修管理程序 EB00010-01 设备大修报告 EB00010-R1-00 12 检定记录及检定证书的管理程序 EB00012-01 13 计量器具的管理程序 EB00013-01 计量器具台帐 EB00013-R1-00 14 压力容器的管理程序 EB00014-01 15 锅炉的管理程序 EB00015-01 锅炉及附属设备运行记录表 EB00015-R1-00 16 设备动力安全职责的管理程序 EB00016-01 17 建(构)筑物管理程序 EB00017-01 18 设备事故的报告程序 EB00018-01 设备事故记录 EB00018-R1-00 19 工具领用的管理程序 EB00019-01 20 电工作业安全管理程序 EB00020-01 21 起重提升设备管理程序 EB00021-01 22 低压配电间的管理程序 EB00022-01 电工值班记录 EB00022-R1-00 23 检修钳工的管理程序 EB00023-01 24 设备管路无泄漏管理程序 EB00024-01 泄漏点检查整改记录 EB00024-R1-00 25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程序 EB00025-01 主要设备运行记录 EB00025-R1-00 设备检修保养记录 EB00025-R2-00 26 锅炉房的管理程序 EB00026-01 27 锅炉交接班的管理程序 EB00027-01 28 锅炉房安全运行的管理程序 EB00028-01 29 锅炉巡回检查的管理程序 EB00029-01 锅炉设备维修与保养程序 EB00030-01 31 锅炉事故的报告程序 EB00031-01 34 锅炉软化水的监测程序 EB00034-01 锅炉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水质化验记录 EB00034-R1-00 35 空气过滤器的监测程序 EB00035-01 36 氮气、氧气、液化气的安全管理程序 EB00036-01 2.3 设备计量器具操作规程 纯化水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EC00001-01 纯化水系统运行记录 EC00001-R1-00 2 空调机组标准操作规程 EC00002-01 空调机组设备运行记录表(车间)EC00002-R1-00 空调机组设备运行记录表(化验室)EC00002-R2-00 3 CT-C-Ⅱ型热风循环烘箱标准操作规程 EC00003-01 4 FL-350型风冷式粉碎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04-01 5 SYH-400型三维运动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05-01 6 单机除尘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06-01 8 GHJ-0.3V型高效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08-01 13 ZL500型不锈钢真空乳化装置标准操作规程 EC00013-01 15 贮料罐标准操作规程 EC00015-01 16 FM160A金属管灌装封尾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16-01 17 WF30B型万能粉碎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17-01 18 XT-500洗药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18-01 19 DQY320多功能切药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19-01 20 WFJ-15微粉碎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20-01 22 BFT22透明纸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22-01 23 HW-800全自动热收缩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23-01 24 纯蒸汽发生器标准操作规程 EC00024-01 25 FRW-150c热压式连续封口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25-01 27 HY-420纸盒印字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27-01 28 KZ-200/2型自动折纸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28-01 29 KK-610型日期/批号自动打印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29-01 30 PD-380型日期/批号印字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30-01 31 NJP-1200胶囊充填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31-01 32 GA15P空气压缩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32-01 33 ZPY-33D旋转式压片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33-01 34 BG-40D高效包衣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34-01 38 GHL-250型湿法制粒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38-01 39 KZL-230快速整粒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39-01 40 C8J-40粉碎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0-01 41 TCS-150-B电子台秤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1-01 42 CC-HTW臭氧发生器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2-01 43 LA电子天平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3-01 44 FZG—15型真空干燥灭菌柜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4-01 45 SPTIB-60型变频调幅双头数片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5-01
滴丸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6-01 47 JM-80F胶体磨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7-01 48 CZ-G真空乳化灌装机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8-00 49 冷冻台标准操作规程 EC00049-00 2.4设备维修保养检修规程 序号 文件名 文件号 纯化水系统维护保养规程 ED00001-01 2 空调机组维护保养规程 ED00002-01 3 CT-C-Ⅱ热风循环烘箱维护保养规程 ED00003-01 4 FL-350型风冷式粉碎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04-01 5 SYH-400型三维运动混合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05-01 6 单机除尘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06-01 7 HJ30恒温恒湿中央空调机组维护保养规程 ED00007-01 8 GHJ-0.3V型高效混合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08-01 9 DPH130铝塑泡罩包装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09-01 10 DPT130泡罩包装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10-01 11 NJP-1200胶囊充填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11-01 13 ZL-500型不锈钢真空乳化装置维护保养规程 ED00013-01 14 QGGF-40Y全自动软管灌装封尾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14-01 15 贮料罐维护保养规程 ED00015-01 16 FM160A金属管灌装封尾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16-01 17 WF30B型万能粉碎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17-01 18 XT-500型洗药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18-01 19 DQY320型多功能切药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19-01 20 WFJ-15型微粉碎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20-01 22 BFT22透明纸包装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22-01 23 HW-800型热收缩包装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23-01 25 FRW-150c热压式连续封口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25-01 26 THJ2000-0.5载货电梯维护保养规程 ED00026-01 27 HY-420型纸盒印字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27-01 28 KZ-200/2型自动折纸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28-01 29 KK-610型日期/批号自动打印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29-01 30 PD-380型日期/批号印字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30-01 31 GA15P空压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31-01 33 ZPY-33D旋转式压片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33-01 34 BG-40D高效包衣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34-01 38 GHL-250型湿法制粒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38-01 39 KZL-230快速整粒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39-01 40 C8J-40粉碎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40-01 41 TCS-150-B电子台秤维护保养规程 ED00041-01 42 CC-HTW臭氧发生器维护保养规程 ED00042-01 43 LA电子天平维护保养规程 ED00043-01 44 纯蒸汽发生器维护保养规程 ED00044-01 45 取样车维护保养规程维护保养规程 ED00045-01
Z-15真空干燥灭菌柜维护保养规程 ED00046-01 47 SPTIB-60型变频调幅双头数片机清洁标准规则 ED00047-01 48 滴丸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48-01 49 JM-80F胶体磨维护保养规程 ED00049-01 50 CZ-G真空乳化灌装机维护保养规程 ED00050-00 51 冷冻台维护保养规程 ED00051-00 2.5计量器具校验规程目录 序号 文件名 文件号 计量仪器、仪表检验规程 EE00001-01 法定计量单位 EE00001-A1-01 2 称量设备的校验规程 EE00002-01 3 压力表校验规程 EE00003-01 4 温度计校验规程 EE00004-01 2.6设备清洁消毒规程 纯化水系统清洁和消毒规程 EF00001-01 3 CT-C-Ⅱ型热风循环烘箱清洁规程 EF00003-01 4 FL-350型风冷式粉碎机标准清洁规程 EF00004-01 5 SYH-400型三维运动混合机标准清洁规程 EF00005-01 HY型不锈钢单机除尘机清洁记录 EF00006-R1-00 7 初、中效空气净化过滤器清洁规程 EF00007-01 初、中效空气净化过滤器清洁记录 EF00007-R1-00 外用药车间2初、中效空气净化过滤器清洁记录 EF00007-R2-00 一般生产区回风口清洁记录 EF00007-R3-00 固体制剂车间1回风口清洁记录 EF00007-R4-00 固体制剂车间2回风口清洁记录 EF00007-R5-00 外用药车间1回风口清洁记录 EF00007-R6-00 外用药车间2回风口清洁记录 EF00007-R7-00 检验室回风口清洁记录 EF00007-R8-00 8 GHJ-0.3V型高效混合机标准清洁规程 EF00008-01 9 DPH-130铝塑泡罩包装机标准清洁规程 EF00009-01 10 DPT-130泡罩包装机标准清洁规程 EF00010-01 11 NJP1200型胶囊充填机清洁消毒规程 EF00011-01 13 ZL-500型不锈钢真空乳化装置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EF00013-01 14 QGGF-40Y全自动软管灌装封尾机标准清洁规程 EF00014-01 15 贮料罐清洁消毒规程 EF00015-01 16 FM160A金属管灌装封尾机标准清洁规程 EF00016-01 17 WF30B型万能粉碎机清洁规程 EF00017-01 18 XT-500洗药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EF00018-01 19 DQY320型多功能切药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EF00019-01 20 WFJ-15型微粉碎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EF00020-01 22 BFT-22型透明纸包装机清洁规程 EF00022-01 23 HW-800型全自动热收缩包装机清洁规程 EF00023-01 25 FRW-150c热压式连续封口机清洁规程 EF00025-01 27 HY-420型纸盒印字机清洁规程 EF00027-01 KZ-200/2型自动折纸机清洁规程 EF00028-01 29 KK-610型日期/批号自动打印机清洁规程 EF00029-01 30 PD380型押印机清洁规程 EF00030-01 31 GA15P空压机清洁标准规则 EF00031-01 33 ZPY-33D旋转式压片机清洁消毒规程 EF00033-01 34 BG-40D高效包衣机清洁消毒规程 EF00034-01 38 GHL-250型湿法制粒机清洁消毒规程 EF00038-01 39 KZL-230快速整粒机清洁消毒规程 EF00039-01 40 C8J-40粉碎机清洁消毒规程 EF00040-01 44 纯蒸汽发生器清洁规程 EF00044-01 45 取样车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EF00045-01 46 FZG-15型真空干燥灭菌柜清洁消毒规程 EF00046-01 47 SPTIB-60型变频调幅双头数片机清洁标准规程 EF00047-01 48 滴丸机清洁消毒规程 EF00048-01 49 JM-80F胶体磨标准清洁规程 EF00049-01 50 CZ-G真空乳化灌装机标准清洁规程 EF00050-00 51 冷冻台标准清洁规程 EF00051-00 三 卫生管理
3.1卫生管理程序目录 厂区环境和绿化的管理程序 HA00001-01 厂区环境卫生、绿化检查记录 HA00001-R1-00 办公室、化验室、大堂清洁记录 HA00001-R2-00 更衣室清洁记录 HA00001-R3-00 洗手间清洁记录 HA00001-R4-00 3 工作服管理程序 HA00003-01 工作服清洁记录 HA00003-R1-00 工作服发放、更新、收回记录 HA00003-R2-00 4 洁净区人员控制管理程序 HA00004-01 进出洁净生产区审批单 HA00004-R1-00 5 三十万级洁净区人员卫生管理程序 HA00005-01 6 三十万级洁净区环境卫生管理程序 HA00006-01 7 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程序 HA00007-01 8 一般生产区人员卫生管理程序 HA00008-01 9 清洁工具管理程序 HA00009-01 10 洁净区设备卫生管理程序 HA00010-01 11 洁净区生产过程卫生管理程序 HA00011-01 12 洁净区物料卫生管理程序 HA00012-01 13 一般生产区设备卫生管理程序 HA00013-01 14 一般生产区生产过程卫生管理程序 HA00014-01 15 一般生产区物料卫生管理程序 HA00015-01 16 异常情况清洁管理程序 HA00016-01 3.2卫生操作程序目录 仓库清洁操作规程 HB00001-01 仓库清洁记录 HB00001-R1-00 三十万级洁净区清洁操作规程 HB00002-01 三十万级洁净区清洁消毒记录 HB00002-R1-00 3 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HB00003-01 清洁剂的配制登记表 HB00003-R1-00 消毒剂的配制登记表 HB00003-R2-00 4 一般生产区清洁操作规程 HB00004-01 一般生产区清洁消毒记录 HB00004-R1-00 5 生产车间地漏清洁消毒规程 HB00005-01 地漏清洁、消毒记录 HB00005-R1-00 6 生产用工具、器具清洗规程 HB00006-01 7 物料进出洁净区清洁规程 HB00007-01 紫外灯使用记录 HB00007-R1-00 四 物料管理
4.1物料通用管理程序目录 物料批号编制规定 MA00001-01 2 物料分类编号办法 MA00002-01 原辅材料编号表 MA00002-R1-00 化学试剂类编号表 MA00002-R2-00 包装材料编号表 MA00002-R3-00 五金材料编号表 MA00002-R4-00 其他材料编号表 MA00002-R5-00 成品和中间产品编号表 MA00002-R6-00 3 物料采购管理程序 MA00003-01 物料采购计划表 MA00003-R1-00 物料申购单 MA00003-R2-00 购销合同 MA00003-R3-00 4 物料定置管理程序 MA00004-01 5 库卡的建立和使用程序 MA00005-01 物料库卡 MA00005-R1-00 6 物料的验收、贮存、发放管理程序 MA00006-01 收货单 MA00006-R1-00 物料台帐 MA00006-R2-00 物料发放记录 MA00006-R3-00 7 危险品的验收、贮存、发放管理程序 MA00007-01 8 贵重物料的验收、贮存、发放管理程序 MA00008-01 9 特殊物料的验收、贮存、发放管理程序 MA00009-01 特殊物料初检记录 MA00009-R1-00 10 物料盘点规程 MA00010-01 进销存月结表 MA00010-R1-00 11 包装破损的物料管理程序 MA00011-01 破损报告 MA00011-R1-00 12 物料贮存养护管理程序 MA00012-01 13 物料贮存期及复验规程 MA00013-01 14 仓库温、湿度控制管理程序 MA00014-01
仓库温湿度检查记录 MA00014-R1-00 15 仓库取样车管理程序 MA00015-01 16 仓库运输物料管理程序 MA00016-01 17 仓库安全管理程序 MA00017-01 4.3包装材料管理程序 包装材料印刷版编号办法 MA02001-01 包装材料类别号 MA02001-A1-01 3 标签、说明书、单盒的验收、贮存、发放程序 MA02003-01 标签、说明书、彩盒清样校对表 MA02003-R1-00 标签、说明书发放记录 MA02003-R2-00 5 包装材料报废、销毁程序 MA02005-01 4.4中间品、成品管理程序目录 成品的验收、贮存、发放程序 MA03001-01 入库单 MA03001-R1-00 出库单 MA03001-R2-00 成品库卡 MA03001-R3-00 成品入库验收记录 MA03001-R4-00 成品台帐 MA03001-R5-00 2 产品销售管理程序 MA03002-01 产品销售记录 MA03002-R1-00 五.生产管理
5.1生产管理程序目录 生产文件管理程序 PA00001-01 生产计划表 PA00001-R1-00 生产指令 PA00001-R2-00 包装指令 PA00001-R3-00 2 工艺查证管理程序 PA00002-01 胶囊生产查证记录 PA00002-R1-00 乳膏生产查证记录 PA00002-R2-00 片剂生产查证记录 PA00002-R3-00 颗粒剂生产查证记录 PA00002-R4-00 蜡棒剂生产查证记录 PA00002-R5-00 3 清场管理程序 PA00003-01 清场记录清场合格证 PA00003-R1-00 清洁记录 PA00003-R2-00 4 批生产记录的管理程序 PA00004-01 外用药批生产记录目录 PA00004-R1-00 外用药批生产流转表 PA00004-R2-00 粘贴页 PA00004-R3-00 胶囊剂批生产记录目录 PA00004-R4-00 胶囊剂批生产流转表 PA00004-R5-00 片剂批生产流转表 PA00004-R6-00 片剂批生产记录目录 PA00004-R7-00 5 拼箱操作的管理程序 PA00005-01
装箱单 PA00005-R1-00 拼箱单 PA00005-R2-00 6 产品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的管理程序 PA00006-01 7 中间站的管理程序 PA00007-01 中间产品传递卡 PA00007-R1-00 车间物料/中间产品台帐 PA00007-R2-00 8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PA00008-01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记录 PA00008-R1-00 9 车间状态标志管理程序 PA00009-01 10 交接班管理制度 PA00010-01 11 原辅材料、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程序 PA00011-01 原辅材料、能源消耗定额表 PA00011-A1-01 12 工艺用水管理制度 PA00012-01 13 零头产品管理程序 PA00013-01 零头产品暂存台帐 PA00013-R1-00 14 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程序 PA00014-01 生产排产表 PA00014-R1-00 15 生产废弃物处理程序 PA00015-01 16 人员进出车间的管理程序 PA00016-01 人员进出车间审批登记表 PA00016-R1-00 17 传递窗的管理程序 PA00017-01 18 生产中可利用物料和残破药品管理程序 PA00018-01 19 物料进出洁净室的管理程序 PA00019-01 20 模具的管理程序 PA00020-01 22 残破药品管理程序 PA00022-01 5.2生产操作程序目录 领发料标准操作规程
PB00001-01 领料单 PB00001-R1-01 2 车间结料、退料标准操作规程
PB00002-01 结料单 PB00002-R1-01 退库单 PB00002-R1-00 包材销毁单 PB00002-R3-00 物料平衡表 PB00002-R4-00 3 配料标准操作规程 PB00010-01 配料称量记录 PB00010-R1-00 活血止痛胶囊备料称量记录 PB00010-R2-00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备料称量记录 PB00010-R3-00 称量卡 PB00010-R4-00 血美安片备料称量记录 PB00010-R5-00 4 总混岗位操作规程 PB00011-01 总混记录 PB00011-R1-00 活血止痛胶囊配料混合记录 PB00011-R2-00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配料混合记录 PB00011-R3-00 片剂总混记录 PB00011-R4-00 中药材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01-01 中药材净制记录 PB01001-R1-00 7 中药材切制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
PB01002-01 中药材切制记录 PB01002-R1-00 8 中药材炒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03-01 中药材炒炙记录 PB01003-R1-00 9 中药材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04-01 中药材干燥记录 PB01004-R1-00 10 中药材粉碎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05-01 中药材粉碎记录 PB01005-R1-00 11 灭菌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06-01 灭菌记录 PB01006-R1-00 12 制粒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07-01 制粒记录 PB01007-R1-00 13 整粒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08-01 整粒记录 PB01008-R1-00 14 胶囊填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09-01 胶囊填充记录 PB01009-R1-00 胶囊填充称量记录 PB01009-R2-00 15 胶囊剂泡罩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10-01 铝塑包装记录 PB01010-R1-00 16 胶囊剂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11-01 胶囊剂包装记录 PB01011-R1-00 17 灭菌烘干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12-01 灭菌烘干记录 PB01012-R1-00 18 烘干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13-01 烘干记录 PB01013-R1-00 19 压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14-01 压片记录 PB01014-R1-00 片剂称量记录 PB01014-R2-00 20 包衣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15-01 包衣记录 PB01015-R1-00 21 内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16-01 内包装记录 PB01016-R1-00 22 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17-01 外包装记录 PB01017-R1-00 23 滴丸制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1018-01 滴丸制备记录 PB01018-R1-00 1 外用药车间制药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2001-01 外用药剂配料操作记录 PB02001-R1-00 外用药制药操作记录 PB02001-R2-00 外用药车间灌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2002-01 外用药灌装操作记录 PB02002-R1-00
外用药灌装称量记录 PB02002-R2-00 3 外用药车间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PB02003-01 外用药包装操作记录 PB02003-R1-00 小盒发放、分发记录 PB02003-R2-00 5.3生产工艺规程目录
5.3.1 固体制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活血止痛胶囊(0.25g)生产工艺规程
PC01001-01 2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5mg)生产工艺规程
PC01002-01 3 罗红霉素胶囊(75mg)生产工艺规程
PC01003-01 4 利福平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PC01004-01 5 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PC01005-01 6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PC01006-01 7 氨咖黄敏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PC01007-01 8 羟甲香豆素胶囊生产工艺规程
PC01008-01 9 活血止痛胶囊(0.5g)生产工艺规程
PC01009-01 10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10mg)生产工艺规程
PC01010-01 11 罗红霉素胶囊(0.15g)生产工艺规程
PC01011-01 13 血美安片(0.27g)生产工艺规程
PC01013-01 14 地蒽酚蜡棒6.5g:32.5mg生产工艺规程 PC01014-00 15 地蒽酚蜡棒6.5g:65mg生产工艺规程 PC01015-00 5.3.2 外用药制剂(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生产工艺规程
PC02001-01 2 新霉素氟轻松乳膏生产工艺规程
PC02002-01 3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生产工艺规程
PC02003-01 4 曲咪新乳膏生产工艺规程
PC02004-01 5 尿素维E乳膏生产工艺规程
PC02005-01 6 克罗米通乳膏生产工艺规程
PC02006-01 7 克霉唑软膏生产工艺规程
PC02007-01 8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生产工艺规程
PC02008-01 9 林旦乳膏生产工艺规程
PC02009-01 六. 质量管理
6.1质量管理程序目录(一)1 企业GMP自检程序 QA00001-01 GMP自检结果汇总表 QA00001-R1-00 《规范》实施情况自检记录 QA00001-R2-00 2 检验管理程序 QA00002-01 检验申请单 QA00002-R1-00 检验记录 QA00002-R2-00 检验报告书 QA00002-R3-01 检验报告书分发记录 QA00002-R4-00 3 质量分析程序 QA00003-01 质量分析会记录 QA00003-R1 4 产品质量档案管理程序 QA00004-01 xx制药有限公司产品代码 QA00004-R1-00
产品质量档案 QA00004-R2-00 5 选择物料供应商的原则 QA00005-01 6 物料供应商的确认和管理程序 QA00006-01 供货单位质量审计表 QA00006-R1-00 供应商质量体系评估报告 QA00006-R2-00 合格物料供应商登记表 QA00006-R3-00 7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程序 QA00007-01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记录 QA00007-R1-00 8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规程 QA00008-01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QA00008-R1-00 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QA00008-R2-00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定期汇总表 QA00008-R3-00 9 信息的反馈和处理程序 QA00009-01 信息反馈卡 QA00009-R1-00 10 取样操作规程 QA00010-01 取样量表 QA00010-A1-01 取样证 QA00010-R1-00 取样登记表 QA00010-R2-00 样品标签 QA00010-R3-00 11 取样证、合格证、不合格证管理程序 QA00011-01 合格证 QA00011-R1-00 不合格证 QA00011-R2-00 合格证、不合格证发放领用记录 QA00011-R3-00 12 检验允许误差 QA00012-01 13 检验室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 QA00013-01 14 用户质量投诉管理程序 QA00014-01 质量投诉处理单 QA00014-R1-00 15 留样室管理程序 QA00015-01 16 产品留样观察及稳定性检查程序 QA00016-01 留样数量表 QA00016-A1-01 留样登记表 QA00016-R1-00 留样观察记录 QA00016-R2-00 留样处理记录 QA00016-R3-00 留样产品质量分析表 QA00016-R4-00 稳定性测试记录 QA00016-R5-00 17 用户访问程序 QA00017-01 用户访问意见处理单 QA00017-R1-00 18 质量统计分析报告程序 QA00018-01 成品台帐 QA00018-R1-00 包装材料台帐 QA00018-R2-00 原辅料台帐 QA00018-R3-00 不合格品台帐 QA00018-R4-00
成品质量月(季、年)报表 QA00018-R5-00 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月(年)报表 QA00018-R6-00 紧急收回药品处理规程 QA00019-01 20 退回药品处理程序 QA00020-01 21 标志管理 QA00021-01 操作间状态标志 QA00021-R1-00 已清洁状态标志 QA00021-R2-00 22 有效期贮存期生产日期管理程序 QA00022-01 23 复检程序 QA00023-01 24 产品包装设计、修订、采购程序 QA00024-01 包装设计修改(变更)审表 QA00024-R1-00 25 标签、说明书的设计、印刷管理程序 QA00025-01 26 物料限定使用处理程序 QA00026-01 物料限定使用通知单 QA00026-R1-00 27 非处方药标识管理 QA00027-01 28 不合格物料处理程序 QA00028-01 不合格物料处理审批表 QA00028-R1-00 不合格物料销毁记录 QA00028-R2-00 29 批记录管理程序 QA00029-01 成品批记录 QA00029-R1-00 批生产记录审核表 QA00029-R2-00 批记录交接表 QA00029-R3-00 成品审核放行单 QA00029-R4-00 30 ******申购、使用和保管程序 QA00030-01 ******购用证明 QA00030-R1-00 31 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的制定、审核和分发程序 QA00031-01 32 物料质量监控程序 QA00032-01 物料贮存监督检查表 QA00032-R1-00 33 内包装材料质量监控程序 QA00033-01 34 成品监控管理程序 QA00034-01 35 物料采购监控管理程序 QA00035-01 36 生产过程监督检查程序 QA00036-01 内控装量差异限度表 QA00036-A1-01 前处理生产过程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1-00 胶囊剂生产过程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2-00 胶囊剂装量差异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3-00 乳膏剂生产过程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4-00 乳膏剂装量差异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5-00 外包装生产过程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6-00 生产过程不合格处理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7-00 片剂生产过程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8-00 片剂重量差异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9-00 装箱单领用发放记录 QA00036-R10-00 蜡棒剂装量差异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11-00 蜡棒剂生产过程监督检查记录 QA00036-R12-00 37 偏差处理程序 QA00037-01
条形码管理程序 QA00038-01 39 变更控制管理程序 QA00039-01 6.1质量管理程序目录(二)1 分析仪器购置验收验证使用保管降级报废程序 QA00101-01 检测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单 QA00101-R1-00 检测仪器设备修理申请单 QA00101-R2-00 检测仪器、设备降级、报废申请单 QA00101-R3-00 仪器使用记录 QA00101-R4-00 2 检验室安全管理规程 QA00102-01 3 实验室温湿度管理程序 QA00103-01 实验室温湿度记录 QA00103-R1-00 4 实验用试剂的领用、使用及管理程序 QA00104-01 5 标准品、对照品的管理 QA00105-01 对照品(标准品)登记台帐 QA00105-R1-00 对照品(标准品)使用记录 QA00105-R2-00 6 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储存和处理程序 QA00106-01 毒性试药登记台帐 QA00106-R1-00 毒性试剂使用记录 QA00106-R2-00 毒性试剂、(毒)菌种销毁记录 QA00106-R3-00 7 检验室配制溶液批号的编制规程 QA00107-01 8 取样工具的清洗、使用和保管程序 QA00108-01 9 玻璃量器及实验室仪器基本校正程序 QA00109-01 玻璃量器校正记录 QA00109-R1-00 滴定管校正记录 QA00109-R2-00 10 检验记录书写标准 QA00110-01 11 化验室的清洁卫生管理程序 QA00112-01 化验室清洁卫生检查记录 QA00112-R1-00 12 化验室玻璃仪器的洗涤及干燥规程 QA00113-01 13 生测室玻璃仪器的清洗 QA00114-01 14 缓冲液、试液、指示液的管理和使用程序 QA00115-01 缓冲液、指示液和试液的配制记录 QA00115-R1-00 15 色谱流动相配制与使用方法 QA00116-01 流动相配制记录 QA00116-R1-00 16 杂质标准溶液管理和使用程序 QA00117-01 杂质标准溶液(贮备液)的配制记录 QA00117-R1-00 杂质标准溶液(贮备液)使用记录 QA00117-R2-00 17 滴定液管理和使用程序 QA00118-01 滴定液配制记录 QA00118-R1-00 滴定液标定记录 QA00118-R2-00 滴定液使用记录 QA00118-R3-00 18 检验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处理程序 QA00119-01 19 检定菌管理和使用程序 QA00120-01 菌种登记台帐 QA00120-R1-00 菌种保存记录 QA00120-R2-00
菌种使用记录 QA00120-R3-00 20 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程序 QA00121-01 培养基配制消毒记录 QA00121-R1-00 21 微生物实验室的使用管理规程 QA00122-01 22 工艺用水监护管理程序 QA00123-01 纯化水监测点分布情况表 QA00123-A1-01 纯化水监测点取样计划表 QA00123-A2-01 纯化水系统取样记录表 QA00123-R1-00 23 洁净区环境监测管理程序 QA00124-01 洁净室沉降菌测定采样计划及位置的确定 QA00124-A1-01 各车间沉降菌落测试采样点分布及测定频次 QA00124-R1-00 菌落检查报告 QA00124-R2-00 24 取样室(车)的管理程序 QA00125-01 6.2质量标准目录 原料内控质量标准 盐酸西替利嗪内控质量标准 QS21001-01 2 罗红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QS21002-01 3 醋酸曲安奈德内控质量标准 QS21003-01 4 尿素内控质量标准 QS21004-01 5 醋酸地塞米松内控质量标准 QS21005-01 6 樟脑内控质量标准 QS21006-01 7 硝酸咪康唑内控质量标准 QS21007-01 8 盐酸雷尼替丁内控质量标准 QS21008-01 9 羟甲香豆素内控质量标准 QS21009-01 10 乳酸依沙吖啶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0-01 11 利福平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1-01 12 克霉唑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2-01 13 甲硝唑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3-01 14 盐酸林可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4-01 15 盐酸利多卡因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5-01 16 土鳖虫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6-01 17 乳香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7-01 18 自然铜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8-01 19 薄荷脑内控质量标准 QS21019-01 20 冰片(合成龙脑)内控质量标准 QS21020-01 21 当归内控质量标准 QS21021-01 22 三七内控质量标准 QS21022-01 23 硫酸新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QS21023-01 24 醋酸氟轻松内控质量标准 QS21024-01 25 维生素E内控质量标准 QS21025-01 26 猪蹄甲内控质量标准 QS21032-01 27 地黄内控质量标准 QS21033-01 28 牡丹皮内控质量标准 QS21034-01 29 赤芍内控质量标准 QS21035-01 地蒽酚内控质量标准 QS21036-00 辅料内控质量标准 预胶化淀粉内控质量标准 QS22001-01 2 羟苯乙酯内控质量标准 QS22002-01 3 淀粉内控质量标准 QS22003-01 4 乳糖内控质量标准 QS22004-01 5 十二烷基硫酸钠内控质量标准 QS22005-01 6 碳酸氢钠内控质量标准 QS22006-01 7 硬脂酸镁内控质量标准 QS22007-01 8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内控质量标准 QS22008-01 9 枸橼酸内控质量标准 QS22009-01 10 十八醇内控质量标准 QS22010-01 11 空心胶囊内控质量标准 QS22011-01 12 丙二醇内控质量标准 QS22012-01 13 甘油内控质量标准 QS22013-01 14 液状石蜡内控质量标准 QS22014-01 15 白凡士林内控质量标准 QS22015-01 16平平加A-20内控质量标准 QS22016-01 17 二甲亚砜内控质量标准 QS22017-01 18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内控质量标 QS22018-01 19 纯化水内控质量标准 QS22019-01 20 饮用水内控质量标准 QS22020-01 21 聚乙二醇4000 QS22021-01 22 聚乙二醇6000 QS22022-01 23 二甲硅油 QS22023-01 24 微晶纤维素内控质量标准 QS22024-01 25 羟丙甲纤维素内控质量标准 QS22025-01 26 羧甲淀粉钠内控质量标准 QS22026-01 27 糊精内控质量标准 QS22027-01 28 滑石粉内控质量标准 QS22028-01 29 二氧化钛内控质量标准 QS22029-01 30 聚山梨酯80内控质量标准 QS22030-01 31 红氧化铁内控质量标准 QS22031-01 32 乙醇内控质量标准 QS22032-01 33 二氧化硅 QS22034-01 34 聚维酮K-30 QS22035-01 35 微粉硅胶 QS22036-01 36 巴西棕榈蜡内控质量标准 QS22037-00 37 蜂蜡内控质量标准 QS22038-00 38 单硬脂酸甘油脂内控质量标准 QS22039-00 39 蓖麻油内控质量标准 QS22040-00 40 石蜡内控质量标准 QS22041-00 41 水杨酸内控质量标准 QS22042-00 包装材料内控质量标准 药品包装用铝箔内控质量标准 QS23001-01 2 药用PVC内控质量标准 QS23002-01 3 铝箔袋内控质量标准 QS23003-01 4 药用聚乙烯塑料瓶内控质量标准 QS23004-01 5 说明书内控质量标准 QS23005-01 6 药用软膏管内控质量标准 QS23006-01 7 小盒内控质量标准 QS23007-01 8 乳膏中盒内控质量标准 QS23008-01 9 纸箱内控质量标准 QS23009-01 10 标签内控质量标准 QS23010-01 11 硅胶干燥剂内控质量标准 QS23011-01 12 药用PVC管内控质量标准 QS23012-00 13 托架内控质量标准 QS23013-00 中间产品、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内控质量标准 QS20001-01 2 罗红霉素胶囊内控质量标准 QS20002-01 3 活血止痛胶囊内控质量标准 QS20003-01 4 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内控质量标准 QS20004-01 5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内控质量标准 QS20005-01 6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内控质量标准 QS20006-01 7 新霉素轻松乳膏内控质量标准 QS20007-01 8 曲咪新乳膏内控质量标准 QS20008-01 9 尿素维E乳膏内控质量标准 QS20009-01 10 活血止痛胶囊(0.5g)内控质量标准 QS20018-01 11 血美安片(0.27g)内控质量标准 QS20019-01 12 地蒽酚蜡棒内控质量标准 QS20020-00 成品质量标准 盐酸西替利唪胶囊质量标准 QS10001-01 2 活血止痛胶囊质量标准 QS10002-01 3 罗红霉素胶囊质量标准 QS10003-01 4 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质量标准 QS10004-01 5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质量标准 QS10005-01 6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质量标准 QS10006-01 7 新霉素氟轻松乳膏质量标准 QS10007-01 8 曲咪新乳膏质量标准 QS10008-01 9 尿素维E乳膏质量标准 QS10009-01 10 活血止痛胶囊(0.5g)质量标准 QS10018-01 11 血美安片(0.27g)质量标准 QS10019-01 12 地蒽酚蜡棒质量标准 QS10020-00 6.3检验方法目录 原料检验方法 盐酸西替利嗪检验方法 QM01001-01 2 罗红霉素检验方法 QM01002-01 3 醋酸曲安奈德检验方法 QM01003-01 尿素检验方法 QM01004-01 5 醋酸地塞米松检验方法 QM01005-01 6 樟脑检验方法 QM01006-01 7 硝酸咪康唑检验方法 QM01007-01 16 土鳖虫检验方法 QM01016-01 17 乳香检验方法 QM01017-01 18 自然铜检验方法 QM01018-01 19 薄荷脑检验方法 QM01019-01 20 冰片(合成龙脑)检验方法
QM01020-01 21* 当归检验方法
QM01021-01 22 三七检验方法
QM01022-01 23 硫酸新霉素检验方法 QM01023-01 24 醋酸氟轻松检验方法 QM01024-01 25 维生素E检验方法 QM01025-01 26 猪蹄甲检验方法 QM01032-01 27 地黄检验方法 QM01033-01 28 牡丹皮检验方法 QM01034-01 29 赤芍检验方法 QM01035-01 30 地蒽酚检验方法 QM01036-00 辅料检验方法 预胶化淀粉检验方法
QM02001-01 2 羟苯乙酯检验方法
QM02002-01 3 淀粉检验方法
QM02003-01 4 乳糖检验方法
QM02004-01 5 十二烷基硫酸钠检验方法
QM02005-01 6 碳酸氢钠检验方法
QM02006-01 7 硬脂酸镁检验方法
QM02007-01 8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检验方法
QM02008-01 9 枸橼酸检验方法
QM02009-01 10 十八醇检验方法
QM02010-01 11 空心胶囊检验方法 QM02011-01 12 丙二醇检验方法
QM02012-01 13 甘油检验方法
QM02013-01 14 液状石蜡检验方法
QM02014-01 15 白凡士林检验方法
QM02015-01 16平平加A-20检验方法
QM02016-01 17 二甲亚砜检验方法
QM02017-01 18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检验方法
QM02018-01 19 纯化水检验方法 QM02019-01 20 饮用水检验方法 QM02020-01 21 微晶纤维素检验方法 QM02024-01 22 羟丙甲纤维素检验方法 QM02025-01 23 羧甲淀粉钠检验方法 QM02026-01 24 糊精检验方法 QM02027-01 滑石粉检验方法 QM02028-01 26 二氧化钛检验方法 QM02029-01 27 聚山梨酯检验方法 QM02030-01 28 红氧化铁检验方法 QM02031-01 29 乙醇检验方法 QM02032-01 30 聚乙二醇4000检验方法 QM02021-01 31 聚乙二醇6000检验方法 QM02022-01 32 二甲基硅油检验方法 QM02023-01 34 二氧化硅检验方法 QM02034-01 35 聚维酮K-30检验方法 QM02035-01 36 微粉硅胶检验方法 QM02036-01 37 巴西棕榈蜡检验方法 QM02037-00 38 蜂蜡检验方法 QM02038-00 39 单硬脂酸甘油脂检验方法 QM02039-00 40 蓖麻油检验方法 QM02040-00 41 石蜡检验方法 QM02041-00 41 水杨酸检验方法 QM02042-00 包装材料检验方法 药品包装用铝箔检验方法 QM03001-01 药品包装用铝箔检验记录 QM03001-R1-00 2 药用PVC检验方法 QM03002-01 药用PVC检验记录 QM03002-R1-00 3 铝箔袋检验方法 QM03003-01 铝箔袋检验记录 QM03003-R1-00 4 药用聚乙烯塑料瓶检验方法 QM03004-01 5 说明书检验方法 QM03005-01 说明书检验记录 QM03005-R1-00 6 药用软膏管检验方法 QM03006-01 药用铝管检验记录 QM03006-R1-00 药用铝塑管检验记录 QM03006-R2-00 7 小盒检验方法 QM03007-01 小盒检验记录 QM03007-R1-00 8 乳膏中盒检验方法 QM03008-01 乳膏中盒检验记录 QM03008-R1-00 9 纸箱检验方法 QM03009-01 纸箱检验记录 QM03009-R1-00 10 标签检验方法 QM03010-01 标签检验记录 QM03010-R1-00 11 硅胶干燥剂检验方法 QM03011-01 硅胶干燥剂检验记录 QM03011-R1-00 12 药用PVC管检验方法 QM03012-00 药用PVC管检验记录 QM03012-R1-00 13 托架检验方法 QM03013-00 托架检验记录 QM03013-R1-00
成品检验方法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检验方法 QM00001-01 2 罗红霉素胶囊检验方法 QM00002-01 3 活血止痛胶囊检验方法 QM00003-01 4 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检验方法 QM00004-01 5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检验方法 QM00005-01 6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检验方法 QM00006-01 7 新霉素氟轻松乳膏检验方法 QM00007-01 8 曲咪新乳膏检验方法 QM00008-01 9 尿素维E乳膏检验方法 QM00009-01 10 血美安片(0.27g)检验方法 QM00011-01 11 地蒽酚蜡棒检验方法 QM00020-00 6.4质量操作规程目录 干燥失重测定法 QB00001-01 干燥失重检验记录 QB00001-R1-00 2 炽灼残渣检查法 QB00002-01 炽灼残渣检验记录 QB00002-R1-00 3 熔点测定法 QB00003-01 4 硫化物检查法 QB00004-01 硫化物检验记录 QB00004-R1-00 5 铁盐检查法 QB00005-01 铁盐检验记录 QB00005-R1-00 6 砷盐检查法 QB00006-01 砷盐检验记录 QB00006-R1-00 7 铵盐检查法 QB00007-01 铵盐检验记录 QB00007-R1-00 8 水分测定法 QB00008-01 水分测定检验记录 QB00008-R1-00 9 易炭化物检查法 QB00009-01 易炭化物检验记录 QB00009-R1-00 10 重金属检查法 QB00010-01 重金属检验记录 QB00010-R1-00 11 氯化物检查法 QB00011-01 氯化物检验记录 QB00011-R1-00 12 硫酸盐检查法 QB00012-01 硫酸盐检验记录 QB00012-R1-00 13 相对密度测定法
QB00013-01 14 馏程测定法 QB00014-01 15 黏度测定法
QB00015-01 16 pH值测定法
QB00016-01 17 氮测定法 QB00017-01 18 柱色谱法 QB00018-01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 QB00019-01 20 旋光度测定法 QB00020-01 折光率测定法 QB00021-01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QB00022-01 23 红外分光光度法 QB00023-01 24 薄层色谱法 QB00024-01 薄层色谱检验记录 QB00024-R1-00 25 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 QB00025-01 26 溶液颜色检查法 QB00026-01 27 崩解时限检查法 QB00027-01 28 澄明度检查法 QB00028-01 澄明度检验记录 QB00028-R1-00 29 溶出度测定法 QB00029-01 溶出度检验记录 QB00029-R1-00 30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QB00030-01 含量均匀度检验记录 QB00030-R1-00 31 羟丙氧基测定法 QB00031-01 32 甲氧基测定法 QB00032-01 33 氟检查法 QB00033-01 34 澄清度检查法 QB00034-01 35 片剂脆碎度检查法 QB00035-01 36 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 QB00036-01 37 非水溶液滴定法 QB00037-01 滴定记录 QB00037-R1-00 38 软膏剂装量差异检查法 QB00038-01 软膏剂装量差异检验记录 QB00038-R1-00 39 胶囊剂装量差异检查法 QB00039-01 胶囊剂装量差异检验记录 QB00039-R1-00 40 粒度检查方法 QB00040-01 粒度检验记录 QB00040-R1-00 41 棉签擦拭取样方法 QB00041-01 42 棉签取样有效性研究方法 QB00042-01 43 水的污染指数、余氯、硬度、酸碱度检测方法 QB00043-01 44 氰化物检查方法 QB00044-01 45 比色法 QB00045-01 46 异常毒性检查法 QB00046-01 47 硒检查法 QB00047-01 48 一般鉴别试验 QB00048-01 49 灰分测定法 QB00049-01 50 浸出物测定法 QB00050-01 51 凝点测定法 QB00051-01 52 蜡棒剂装量检查法 QB00051-00 蜡棒剂装量检查记录 QB00051-R1-00 53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QB01001-01 微生物限度表 QB01001-A1-01 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一)QB01001-R1-00
微生物限度检查记录(二)QB01001-R2-00 54 微生物限度检查取样法 QB01002-01 55 微生物限度检查供试液的制备 QB01003-01 56 大肠杆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QB01004-01 57 铜绿假单孢菌检验规程 QB01005-01 58 细菌、霉菌与酵母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QB01006-01 59 沙门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QB01007-01 60 细菌总数检查法——滤膜法 QB01008-01 细菌总数检查记录(滤膜法)QB01008-R1-00 61 活螨检验操作规程 QB01009-01 62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规程 QB01010-01 63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操作规程 QB01011-01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记录
(一)QB01011-R1-00 6.5仪器操作规程目录 GC-14C型岛津气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01-01 2 UV-2401PC紫光分光光度计标准操作规程 QC00002-01 3 CTO-10AT-LC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03-01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记录 QC00003-R1-00 4 WZZ-2A型数字式自动旋光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04-01 5 sh10A型水分快速测定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05-01 6 CS-9301PC薄层扫描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06-01 7 ZRS-6型智能溶出试验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07-01 8 BJ602A片剂崩解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08-01 9 电子天平标准操作规程 QC00009-01 电子天平使用记录 QC00009-R1-00 称量器具日检记录 QC00009-R2-00 10 片剂脆碎硬度测定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0-01 11 pH/mV计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1-01 12 电热恒温培养箱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2-01 13 生化培养箱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3-01 14 电热鼓风干燥箱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4-01 15 恒温水浴锅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5-01 16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6-01 17 超净工作台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7-01 18 全自动立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8-01 19 显微镜标准操作规程 QC00019-01 20 箱式电阻炉标准操作规程 QC00020-01 21 架盘药物天平标准操作规程 QC00021-01 22 气瓶减压器标准操作规程 QC00022-01 23 电光分析天平标准操作规程 QC00023-01 24 自动电位滴定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24-00 25 自动水分滴定仪标准操作规程 QC00025-00 6.6仪器维护保养规程目录 气相色谱仪维护保养规程 QD00001-01
气相色谱仪维护保养记录 QD00001-R1-00 2 高效液相色谱仪维护保养规程 QD00002-01 高效液相色谱仪维护保养记录 QD00002-R1-00 3 电子天平维护保养规程 QD00003-01 电子天平维护保养记录 QD00003-R1-00 5 紫外分光光度计维护保养规程 QD00005-01 紫外分光光度计维护保养记录 QD00005-R1-00 7 PH计维护保养规程 QD00007-01 PH计维护保养记录 QD00007-R1-00 8 自动旋光仪维护保养规程 QD00008-01 自动旋光仪维护保养记录 QD00008-R1-00 15 检测仪器安装、使用、校验、维护保养规程 QD00015-01 16 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规程 QD00016-01 七.验证管理 7.1验证管理目录 生产过程的验证与再验证管理程序 VA00001-01 2 设备验证与再验证的管理程序 VA00002-01 3 验证总计划 VA00003-01 验证合格证 VA00003-R1-00 4 验证时偏差处理程序 VA00004-01 偏差汇总表 VA00004-R1-00 偏差处理报告 VA00004-R2-00 5 验证方案补充程序 VA00005-01 补充方案汇总表 VA00005-R1-00 6 清洁验证管理程序 VA00006-01 7 厂房与设施的验证与再验证管理程序 VA00007-01 7.2验证方案目录 公用系统验证方案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 VB00001-01 2 纯化水系统验证方案 VB00002-01 3 压缩空气系统验证方案 VB00003-01 4 洁净厂房臭氧空气消毒验证方案 VB00004-01 5 三十万级洁净区验证方案 VB00005-01 设备验证验证方案 ZPY-33D旋转式压片机验证方案 VB00101-01 2 GHL-250型湿法制粒机验证方案 VB00102-01 3 热风循环烘箱再验证方案 VB00103-01 4 FL350型风冷式粉碎机再验证方案 VB00104-01 5 SYH-400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再验证方案 VB00105-01 6 DPT130铝塑泡罩包装机再验证方案 VB00106-01 7 DPH130铝塑泡罩包装机再验证方案 VB00107-01 8 NJP1200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再验证方案 VB00108-01 9 BG-40D高效包衣机验证方案 VB00109-01 10 FM160A金属管灌装封尾机再验证方案 VB00110-01 FZG—15型真空干燥灭菌柜验证方案 VB00111-01 12 SPTIB-60变频调幅双头数片机验证方案 VB00112-01 13 滴丸机验证方案 VB00113-01 14 30BV型万能粉碎机验证方案 VB00114-01 15 V型混合机验证方案 VB00115-01 16 ZL-500型不锈钢真空乳化装置再验证方案 VB00116-01 17 QGGF-40Y型全自动软管灌装封尾机再验证方案 VB00117-01 18 CZ-G真空乳化灌装机验证方案 VB00118-00 19 冷冻台验证方案 VB00119-00 设备清洁验证方案 不锈钢真空乳化装置清洁再验证方案 VB00301-01 2 全自动软管灌装封尾机清洁再验证方案 VB00302-01 3 热风循环烘箱清洁再验证方案 VB00303-01 4 粉碎机清洁再验证方案 VB00304-01 5 三维运动混合机清洁再验证方案 VB00305-01 6 V型混合机清洁验证方案 VB00306-01 7 铝塑泡罩包装机清洁再验证方案 VB00307-01 8 全自动胶囊充填机清洁再验证方案 VB00308-01 9 纯化水储罐、管道清洁验证方案 VB00309-01 10 金属管灌装封尾机清洁再验证方案 VB00310-01 11 ZPY-33D旋转式压片机清洁验证方案 VB00311-01 12 GHL-250型湿法制粒机清洁验证方案 VB00312-01 13 BG-40D高效包衣机清洁验证方案 VB00313-01 14 PZG-15真空干燥灭菌柜清洁验证方案 VB00314-01 15 数片机清洁验证方案 VB00315-01 16 滴丸机清洁验证方案 VB00316-01 17 30BV型万能粉碎机清洁验证方案 VB00317-01 18 CZ-G真空乳化灌装机清洁验证方案 VB00318-00 19 冷冻台清洁验证方案 VB00319-00 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活血止痛胶囊(0.25g)工艺验证方案 VB00401-01 2 活血止痛胶囊(0.5g)工艺验证方案 VB00402-01 3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5mg)工艺验证方案 VB00403-01 4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10mg)工艺验证方案 VB00404-01 5 罗红霉素胶囊(75mg)工艺验证方案 VB00405-01 6 罗红霉素胶囊(75mg)工艺验证方案 VB00406-01 7 当归灭菌粉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07-01 8 三七灭菌粉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08-01 9 土鳖虫灭菌粉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09-01 10 乳香灭菌粉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18-01 11 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工艺验证方案 VB00419-01 12 新霉素氟轻松乳膏工艺验证方案 VB00419-01 13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工艺验证方案 VB00420-01 14 曲咪新乳膏工艺验证方案 VB00421-01 尿素维E乳膏工艺验证方案 VB00422-01 16 血美安片工艺验证方案 VB00423-01 17 地黄粉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24-01 18 牡丹皮粉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25-01 19 赤芍粉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26-01 20 猪蹄甲粉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27-01 21 地蒽酚蜡棒6.5g:32.5mg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30-00 22 地蒽酚蜡棒6.5g:65mg生产工艺验证方案 VB00431-00 检验仪器验证再确认方案 LC-10AT高效液相色谱议再确认方案 VB00601-01 2 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计再确认方案 VB00602-01 3 FA2004N(d=0.1mg)电子天平再确认方案 VB00603-01 4 PHS-3C PH计再确认方案 VB00604-01 5 GC-14C气相色谱仪再确认方案 VB00605-01 6 生化培养箱再确认方案 VB00606-01 7 电热培养箱再确认方案 VB00607-01 8 SX-4-10电阻炉再确认方案 VB00608-01 9 干燥箱再确认方案 VB00609-01 10 恒温水浴锅再确认方案 VB00610-01 11 超净工作台再确认方案 VB00611-01 12 YXQ-LS-SII全自动立式蒸气消毒器再确认方案 VB00612-01 13 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再确认方案 VB00613-01 14 DDS-11A数显电导率仪再确认方案 VB00614-01 15 智能溶出试验仪再确认方案 VB00615-01 16 片剂崩解仪再确认方案 VB00616-01 17 水分快速测定仪再确认方案 VB00617-01 19 WZZ-2A数字式自动旋光仪再确认方案 VB00619-01 20 ZY-300IV多功能微生物自动测量分析仪再确认方案 VB00620-01 21 BL-200S(d=0.001g)电子天平再确认方案 VB00621-01 22 ESJ-1820(d=0.1mg/0.01mg)电子天平再确认方案 VB00622-01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方案 VB00701-01 7.2验证报告目录
(1)公用系统验证报告 固体车间1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VB00001-R1-00 2 固体车间2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VB00001-R2-00 3 外用药车间1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VB00001-R3-00 4 外用药车间1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VB00001-R4-00 5 检验室空气净化系统再验证报告 VB00002-R1-00 6 纯化水系统再验证报告 VB00003-R1-00 7 纯蒸气发生器再验证报告 VB00004-R1-00 8 压缩空气系统再验证报告 VB00005-R1-00 9 洁净厂房臭氧空气消毒再验证报告 VB00006-R1-00(2)设备验证验证报告 ZPY-33D旋转式压片机验证报告VB00101-R1-00 VB00101-R1-00 2 GHL-250型湿法制粒机验证报告 VB00102-R1-00 3 热风循环烘箱再验证方案 VB00103-R1-00 4 FL350型风冷式粉碎机再验证报告 VB00104-R1-00 5 SYH-400型三维运动混合机再验证报告 VB00105-R1-00 6 DPT130铝塑泡罩包装机再验证报告 VB00106-R1-00 7 DPH130铝塑泡罩包装机再验证报告 VB00107-R1-00 8 NJP1200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再验证报告 VB00108-R1-00 9 BG-40D高效包衣机验证报告 VB00109-R1-00 10 FM160A金属管灌装封尾机再验证报告 VB00110-R1-00 11 FZG-15真空干燥灭菌柜验证报告 VB00111-R1-00 12 SPTIB-60变频调幅双头数片机验证报告 VB00112-R1-00 13 滴丸机验证报告 VB00113-R1-00 14 30BV型万能粉碎机验证报告 VB00114-R1-00 15 V型混合机验证报告 VB00115-R1-00 16 ZL-500型不锈钢真空乳化装置再验证报告 VB00116-R1-00 17 QGGF-40Y型全自动软管灌装封尾机再验证报告 VB00117-R1-00 18 CZ-G真空乳化灌装机验证报告 VB00118-R1-00 19 冷冻台验证报告 VB00119-R1-00(3)设备清洁验证报告 不锈钢真空乳化装置清洁再验证报告 VB00301-R1-00 2 全自动软管灌装封尾机清洁再验证报告 VB00302-R1-00 3 热风循环烘箱清洁再验证报告 VB00303-R1-00 4 粉碎机清洁再验证报告 VB00304-R1-00 5 三维运动混合机清洁再验证报告 VB00305-R1-00 6 V型混合机清洁验证报告 VB00306-R1-00 7 铝塑泡罩包装机清洁再验证报告 VB00307-R1-00 8 全自动胶囊充填机清洁再验证报告 VB00308-R1-00 9 纯化水储罐、管道清洁验证报告 VB00309-R1-00 10 金属管灌装封尾机清洁再验证报告 VB00310-R1-00 11 ZPY-33D旋转式压片机清洁验证报告 VB00311-R1-00 12 GHL-250型湿法制粒机清洁验证报告 VB00312-R1-00 13 BG-40D高效包衣机清洁验证报告 VB00313-R1-00 14 Z-15真空干燥灭菌柜清洁验证报告 VB00314-R1-00 15 数片机清洁验证报告 VB00315-R1-00 16 滴丸机清洁验证报告 VB00316-R1-00 17 30BV型万能粉碎机清洁验证报告 VB00317-R1-00 18 CZ-G真空乳化灌装机清洁验证报告 VB00318-R1-00 19 冷冻台清洁验证报告 VB00319-R1-00(4)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活血止痛胶囊0.25g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01-R1-00 2 活血止痛胶囊0.5g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02-R1-00 3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5mg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03-R1-00 4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10mg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04-R1-00 罗红霉素胶囊75mg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05-R1-00 6 罗红霉素胶囊0.15g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06-R1-00 7 当归灭菌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07-R1-00 8 三七灭菌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08-R1-00 9 土鳖虫灭菌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09-R1-00 10 乳香灭菌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10-R1-00 18 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18-R1-00 19 新霉素氟轻松乳膏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19-R1-00 21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20-R1-00 21 曲咪新乳膏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21-R1-00 22 尿素维E乳膏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22-R1-00 23 血美安片工艺验证报告 VB00423-R1-00 24 地黄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24-R1-00 25 牡丹皮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25-R1-00 26 赤芍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26-R1-00 27 猪蹄甲粉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27-R1-00 28 活血止痛滴丸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27-R1-00 29 地蒽酚蜡棒6.5g:32.5mg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30-R1-00 30 地蒽酚蜡棒6.5g:65mg生产工艺验证报告 VB00431-R1-00(5)检验仪器验证验证报告
(一)LC-10AT高效液相色谱议(Q005061)再确认报告 VB00601-R1-00 2 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计(Q005041)再确认报告 VB00602-R1-00 3 FA2004N电子天平(Q001021)再确认报告 VB00603-R1-00 4 EAJ-1820电子天平(Q001031)再确认报告 VB00603-R2-00 5 PHS-3C PH计(Q006021)再确认报告 VB00604-R1-00 6 GC-14C气相色谱仪(Q005071)再确认报告 VB00605-R1-00 7 LRH-250-A生化培养箱(Q004151)再确认报告
VB00606-R1-00 8 LRH-250A生化培养箱(Q004152)再确认报告 VB00606-R2-00 9 HH-B11-420电热培养箱(Q004161)再确认报告 VB00607-R1-00 10 HH-B1-500电热培养箱(Q004141)再确认报告 VB00607-R2-00 11 SX-4-10电阻炉(Q004081)再确认报告 VB00608-R1-00 12 DZF-6020真空干燥箱(Q004071)再确认报告 VB00609-R1-00 13 101-1B8干燥箱(Q004091)再确认报告 VB00609-R2-00 14 CS101-2干燥箱(Q004101)再确认报告 VB00609-R3-00 15 DZKWD-2恒温水浴锅(Q004031)再确认报告 VB00610-R1-00 16 DZKW恒温水浴锅(Q004051)再确认报告 VB00610-R2-00 17 超净工作台(Q006051)再确认报告(微生物)VB00611-R1-00 18 超净工作台(Q006052)再确认报告(效价室)VB00611-R2-00 19 CJ-4A超净工作台(Q006041)再确认报告(微生物)VB00611-R3-00 20 YXQ-LS-SII全自动立式蒸气消毒器(Q004111)再确认报告 VB00612-R1-00 21 自动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Q004121)再确认报告 VB00613-R1-00 22 自动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Q004131)再确认报告 VB00613-R2-00 23 DDS-11A数显电导率仪(Q006031)再确认报告 VB00614-R1-00 24 智能溶出试验仪(Q004021)再确认报告 VB00615-R1-00 片剂崩解仪(Q006101)再确认报告 VB00616-R1-00 26 SH10A水分快速测定仪(Q006011)再确认报告 VB00617-R1-00(5)检验仪器验证验证报告
(二)WZZ-2A数字式自动旋光仪(Q005011)再确认报告 VB00619-R1-00 30 ZY-300IV多功能微生物自动测量分析仪(Q005051)再确认报告 VB00620-R1-00 31 BL-200, S电子天平(Q001011)再确认报告 VB00621-R1-00 检验方法验证报告 活血止痛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01-R1-00 2 罗红霉素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02-R1-00 3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03-R1-00 4 血美安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04-R1-00 5 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05-R1-00 6 新霉素氟轻松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06-R1-00 7 尿素维E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07-R1-00 8 曲咪新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08-R1-00 9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09-R1-00 10 地蒽酚蜡棒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报告 VB00710-R1-00
第五篇:制药如何企业实施GMP管理
制药企业如何实施GMP管理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它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不断提高药品质量,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药品品种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有充分的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要经得住市场及消费者的检验,才能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取胜,只有依靠科技,产品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才有可能。所以,质量在制药企业一直被摆在首要的位置上。
为了确保药品质量,我们必须始终把认真贯彻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GMP标准,以“确保药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用药安全有效;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强化生产过程的监控,把质量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为质量方针,不断深化GMP管理,优化创新硬件技术,完善软件系统管理,把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工作摆在首要的位置上。在生产中,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从原辅料的购进、验收、中间过程的控制到包装入库、出厂销售及用户反馈、不良反应报告等各环节形成了一个完善品质状态下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标准化、程序化与系统化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我们以通过GMP认证为起点,坚持每年按GMP标准组织开展自检自查,发现缺陷及时进行整改,以保证对药品GMP规范的贯彻落实,强化对生产全过程的有效控制,确保药品质量。
当然,实施GMP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在硬件、软件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