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曹家湾镇)

时间:2019-05-14 21:1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曹家湾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曹家湾镇)》。

第一篇: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曹家湾镇)

构建综治维稳工作联动平台 实现综治维稳态势“满意一百”

我们曹家湾镇于2010年3月,探索建立了镇综治维稳中心。经过一年多来不断的完善提高,形成了集综治工作、维护稳定、平安建设于一体的工作平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整合资源力量,建立完善的综治组织网络

镇成立党委书记负责的综治维稳、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领全镇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综治维稳中心设专职副主任一名,兼职工作人员6名,同时整合了司法所、矛盾调解中心、信访办、法庭、派出所等力量,实行综治、司法、信访、调解、警务、流动人口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社区矫正、反邪教等十二种力量集中办公,形成了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矛盾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综治维稳规范化体系。

全镇共13个行政村设立“一站二委三组五老”,建好综治组织网络。“一站”即综治维稳工作站,站长由村党组织负责人担任;“二委”即治保委和调解委,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组成;“三组”即接待督办组、矛盾纠纷调处组和法律服务组;“五老”即老干部、老党员、德高望重的老人、热心村务的老同志、有法律知识的老治安员五种力量,这些人员来自群众,深得群众信赖,最有可能清楚矛盾产生的起因和症结,从他们那里也最容易找到处理问题的法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全镇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综治维稳大网,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

二、实行“满意一百”评判机制,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能

以综治维稳中心为主平台,以农村综治组织网络为基础,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最大限度地发挥综治维稳中心的效能,把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镇综治维稳态势实行“满意一百”评判,动态管理。镇综治维稳中心负责各村综治维稳态势的记录、分析,并按照“满意一百”标准进行评判。各村综治维稳态势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人群管理、法制宣传、平安创建、治安防控、综合态势评价六个方面开展评判,每项以20分管理,以得分数高低表示满意度。镇综治维稳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交流工作、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部署落实针对性对策。各村综合评判结果将做为全年综治维稳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对综合考评低于85分视为当月考评不达标,村支书、主任进行通报批评,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各扣1分;连续三个月综合考评不达标的,全年综治工作一票否定。对连续三个月综合考评为100分的,获评年度“人民群众满意单位”,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各加2分;连续五个月综合考评为100分的,村支书、主任年终考核为优秀,包片领导、包村干部各加3分。同时由专职副主任牵头,不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与的案件处理协调会,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介入、早调处、早化解,最大限度的止纷定争,息事宁人。

三、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全民参与的综治维稳工作新格局

以人为本,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根据我镇镇情及各村实际,充实调整了治安中心户长70人,治安联防队13个65人,调委会14个,真正形成了以镇综治维稳中心为中心,以镇派出所、法庭为平台,以调委会为纽带,以治安中心户长、联防队为基础的警管、群防、群治三位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提高了我镇社会治安防控整体能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结合各种“大宣传、大排查、大下访”活动,宣传法律、法规,排查矛盾,化解纠纷,让广大领导、干部、党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农户,在全镇营造出“平安建设人人皆知、平安活动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答复”,为我镇今年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安建设知晓率“不下滑,有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要求学校坚持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宣传讲座,聘请综治、司法、公安方面的人员授课,让青少年从小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通过这些形式向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有效地宣传了平安建设和法规知识。对驻镇厂、矿、企业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规范生产流程、防护设施,实现平安企业、平安厂区。

我镇综治、维稳工作按照新的机制运行以来,收到良好的效果,2010年,全镇社会治安现状明显好转,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扎实到位,信访维稳案件明显下降,社会治安满意率和平安建设知晓率有了极大提升。一年来,共接待群众来访58起,较去年同期下降35%,接县局转来信访4件,较去年同期下降20%,已成功调处58起,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平安建设示范单位。2011年1——6月份,共接待群众来访15起,较去年同下降50%,接县局转来信访1件,已成功调处15起,无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目前辖区内社会治安良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二篇: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党委副书记、镇综治办主任张 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诸暨市枫桥镇于2003年10月,探索建立镇综治工作中心。经过六年来不断的完善提高,形成了集综治工作、维护稳定、平安建设于一体的工作平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整合资源力量,建立完善的综治组织网络

镇成立党委书记负责的综治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领全镇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综治工作中心主任由镇分管领导担任,设专职副主任一名,同时由镇人武部长、派出所长、法庭庭长兼任副主任。综治办主任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综治办在综治工作中心起牵头协调作用。中心实行综治、司法、信访、调解、警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土地管理、劳动管理、社区矫正、反邪教等十二种力量集中办公,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2名,兼职工作人员16名,形成了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矛盾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综治工作体系。

各行政村、社区设立“一站二委三组五员”,建好综治组织网络。“一站”即综治工作站,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各自然村至少有一名成员;“二委”即治保委和调解委,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及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三组”即流动人口管理组、应急管理组和社区矫正组;“五员”即综治信息员、治调信息员、安全信息员、法制宣传员、社情信息员,由热心综治工作的群众组成。规模企业也建立综治工作站。全镇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综治大网,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

二、规范工作运行,推行高效的整合联动机制

综治工作中心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协作联动机制,确保综治工作高效运行。重点是实行“二会、三合、五联”工作机制。

一是开好“两会”。综治工作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交流工作、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部署落实针对性对策。由综治办牵头,不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与的案件处理协调会,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二是做到“三合”。信息报送集合,一般信息每月定期报送,重要信息即时报送;工作力量整合,中心主任统一调配、指派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参与有关案件处置;职能优势融合,中心各部门既分又合,重大问题处置做到政策口径统一、组织指挥统一、措施方法统一,保证了工作的顺畅协调和周密落实。

三是落实“五联”。矛盾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治安联防:镇、村分别建立巡防队伍,每日开展联合巡防;事件联勤:综治办牵头协调,落实值班备勤和统一调配力量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问题联治: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平安联创:职能部门、综治中心、基层单位有机对接、协作,整体实施平安乡镇创建工作。

三、创新网格管理,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中心职能作用

以综治工作中心为主平台,以农村综治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实行纠纷化解、社区警务、安全生产、社会人管理、土地管理、应急管理网格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综治工作中心的效能,把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是纠纷调处网格化。实行村(企)综治工作站、管理处综治工作分中心、镇综治工作中心三级调处,切实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基层。村建立综治网格,按村民代表数把村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网格区域,分层实施两委干部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网格责任人担当起矛盾纠纷信息员和“和事佬”角色,第一时间做好调解工作。调处未成的,逐级向上移送,填写纠纷移送单,附上已有的事实材料,并提出较妥当的解决方案,以利于上一级调委会准确及时解决问题。下级不能调处和直接在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式”受理,形成登记、分流、调处、督办、反馈、归档等工作流程,由中心主任实行签单式分流归口办理。运用指令调处、直接调处、联合调处等方法解决矛盾,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中心负责人指定镇相关领导包案调处,确保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

二是社区警务网格化。镇综治中心协调派出所在管理区、行政村实施“一区一警、一村一警”模式;在治安比较复杂、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聚、场所总量较多的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室、一警一员”模式。社区民警兼任各村副书记,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镇建立专业消防队和平安协管队伍各1支共70人,村、企、学校建立治安巡防队114支,实现村企校联防,切实形成治安防控专群结合、齐抓共管新局面。

三是社会人管理网格化。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共建共享”的要求,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设立融司法、调解、劳管、计生、教育、维权于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协调引进流动人口户籍地干部协助管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创新实施社区矫正“5+1”监管模式,确定司法助理员、社区民警、驻村干部、村帮教人员和矫正对象家属,联合对矫正对象实行五对一的监督管理,落实交友、谈心、找工、矫错“四步曲”,实现帮矫与帮扶相结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组织网络、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枫桥镇综治工作中心整体联动、统筹协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稳固,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近五年,全镇共受理矛盾纠纷1449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8.3%;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较好地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搭建平台 整合力量 健全机制做实基层综治维稳工作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党委书记

镇综治委主任苑丹坚措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镇在去年初步建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各项综治维稳措施进一步落实,全镇呈现无群体性事件、无恶性案件、无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良好局面。

一、整合力量,健全机构

一是明确了中心组成单位及职责任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由镇综治办、矛调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人武部、民兵应急分队等单位参与,结合实际情况,吸收了镇国土、计生、民政和团委、妇联等单位组成。镇党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增配了一名分管综治维稳工作的专职副书记,担任综治办主任和综治维稳中心的专职副主任,并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主持日常工作。明确了各组成单位在中心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综治办的牵头协调作用,各单位在中心统管下开展工作。

二是建立了基本工作制度。建立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了信息报告的责任及时限要求;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明确了会议的召开时间、主要任务、参加人员和会议决定的督办落实;建立工作台帐制度,明确了各类台帐的建立和管理要求;建立交办督办制度,明确了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登记、交办、转办及落实、反馈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建立检查考核制度,明确了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对辖区的村、社区、单位综治维稳工作站的季度督查、考核和考核结果的运用。

三是规范了中心管理基本台帐。做到“十个一”,即:一簿(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记录簿)、一书(综治维稳工作责任书)、一栏(综治工作及平安建设宣传栏)、一册(治安中心户长以及治安联防队伍花名册)、一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登记表)、一预案(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置预案)、一通知(群众来信来访件转办通知)、一纪要(社会治安形势和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议纪要)、一通报(社会治安形势和矛盾纠纷调处情况月通报)、一信息(综治维稳工作信息)。

二、落实机制,规范运行

一是落实联调机制。在中心充实巡回法庭人员、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和信访专干,对矛盾纠纷

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一个口子受理;对涉及行政部门的矛盾纠纷,明确责任主体,提出工作要求;对于比较复杂的矛盾纠纷,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严格执行“四定一包”和“三不放过”的责任制,实行“定领导、定责任、定方案、定时限、包调处”,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措施不到位不放过、矛盾不解决不放过”。今年以来,共排查联调矛盾纠纷52起,调处成功50起。

二是落实联防机制。将全镇治安和维稳工作划分为村、社区、寺庙、敏感时期、重要活动、群众集会等管理区域和管理时段,实行片区民警负责制,在敏感时期对人口密集、重要部位24小时不间断巡逻,建立治安问题排查和群众举报激励机制。镇成立了由12名镇机关干部组成的治安联防大队,在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的领导下,开展巡逻值勤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处置突发事件,全镇形成以派出所民警和治安联防大队为主要力量的治安联防新格局。

三是落实联治机制。由公安派出所具体负责,定期组织摸排、梳理辖区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确定重点整治地区,统一组织专项整治,动员和组织各单位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维护稳定、“严打”斗争和各项整治行动。针对维护寺院稳定,始终坚持“一劝、二阻、三制止”的原则,强化三个层面的工作。即强化寺院层面的自我防范工作,将一般的问题解决在寺院内部,确保不发生5人以上的非法事件;强化村社层面的劝解阻挡工作,经常了解和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事件,一旦发现非法聚集、游行事件,及时开展劝解、阻挡工作,特别是要将非法游行的人员堵在路途、挡在城镇之外;强化乡镇层面的处置非法事件的工作,确保乡镇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在1小时内赶到事件发生地,并开展相应的处置工作,有效防止事态扩大。

四是落实联勤联动机制。统一组织安排、调配使用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各组成部门及工作人员,落实值班考勤制度,并纳入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工作体系。发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治安联防队依法妥善处置。实行部门联点制度,综治维稳工作中心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联点各村、社区、学校等指导开展综治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五是落实联创机制。围绕“平安建设”总体目标,整合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平安镇、平安村、平安学校、平安单位、平安寺院、平安家庭等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流动人口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等工作,丰富创建内涵,提高创建实效。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抓组织领导。将综治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吸收公安派出所所长和司法所所长列席参加镇党委会议。每月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例会由镇党委书记主持召开,全面安排部署综治各项工作。同时,加强村治保会、调委会建设,村治保会、调委会主任由镇派出所和司法所所长提名报中心确定。

二是抓责任目标考核。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各单位和各寺院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每季度对辖区的村、社区和中心组成单位进行一次督查,年底进行检查考核,根据督查和考核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一次性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工作相对落后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工作失职部门责任人建议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调整或撤职。

三是抓工作保障。解决了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专门的工作用房,从镇办公经费中补助给中心工作经费3000元,每年给各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经费500元,并将村、社区的治保主任改为专职,报酬由原来的500元增加到800元,还对每月参加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例会的人员补助15元的生活、交通费。

通过建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有效落实了党政领导抓稳定的“第一责任”,既解决了“我要抓”的问题,也解决了“如何抓”的问题,提高了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权威性;将基层本来就薄弱而分散的工作资源力量进行了整合,使我镇在维护藏区稳定、处理矛盾纠纷、整治治安突出问题、解决信访等问题时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也更加方便了群众,避免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顺畅。

第三篇: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党委副书记、镇综治办主任

张 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诸暨市枫桥镇于2003年10月,探索建立镇综治工作中心。经过六年来不断的完善提高,形成了集综治工作、维护稳定、平安建设于一体的工作平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整合资源力量,建立完善的综治组织网络

镇成立党委书记负责的综治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领全镇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综治工作中心主任由镇分管领导担任,设专职副主任一名,同时由镇人武部长、派出所长、法庭庭长兼任副主任。综治办主任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综治办在综治工作中心起牵头协调作用。中心实行综治、司法、信访、调解、警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土地管理、劳动管理、社区矫正、反邪教等十二种力量集中办公,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2名,兼职工作人员16名,形成了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矛盾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综治工作体系。

各行政村、社区设立“一站二委三组五员”,建好综治组织网络。“一站”即综治工作站,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各自然村至少有一名成员;“二委”即治保委和调解委,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及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三组”即流动人口管理组、应急管理组和社区矫正组;“五员”即综治信息员、治调信息员、安全信息员、法制宣传员、社情信息员,由热心综治工作的群众组成。规模企业也建立综治工作站。全镇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综治大网,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

二、规范工作运行,推行高效的整合联动机制

综治工作中心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协作联动机制,确保综治工作高效运行。重点是实行“二会、三合、五联”工作机制。

一是开好“两会”。综治工作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交流工作、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部署落实针对性对策。由综治办牵头,不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与的案件处理协调会,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二是做到“三合”。信息报送集合,一般信息每月定期报送,重要信息即时报 送;工作力量整合,中心主任统一调配、指派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参与有关案件处臵;职能优势融合,中心各部门既分又合,重大问题处臵做到政策口径统一、组织指挥统一、措施方法统一,保证了工作的顺畅协调和周密落实。

三是落实“五联”。矛盾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治安联防:镇、村分别建立巡防队伍,每日开展联合巡防;事件联勤:综治办牵头协调,落实值班备勤和统一调配力量处臵突发性群体事件;问题联治: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平安联创:职能部门、综治中心、基层单位有机对接、协作,整体实施平安乡镇创建工作。

三、创新网格管理,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中心职能作用

以综治工作中心为主平台,以农村综治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实行纠纷化解、社区警务、安全生产、社会人管理、土地管理、应急管理网格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综治工作中心的效能,把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是纠纷调处网格化。实行村(企)综治工作站、管理处综治工作分中心、镇综治工作中心三级调处,切实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基层。村建立综治网格,按村民代表数把村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网格区域,分层实施两委干部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网格责任人担当起矛盾纠纷信息员和“和事佬”角色,第一时间做好调解工作。调处未成的,逐级向上移送,填写纠纷移送单,附上已有的事实材料,并提出较妥当的解决方案,以利于上一级调委会准确及时解决问题。下级不能调处和直接在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式”受理,形成登记、分流、调处、督办、反馈、归档等工作流程,由中心主任实行签单式分流归口办理。运用指令调处、直接调处、联合调处等方法解决矛盾,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中心负责人指定镇相关领导包案调处,确保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

二是社区警务网格化。镇综治中心协调派出所在管理区、行政村实施“一区一警、一村一警”模式;在治安比较复杂、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聚、场所总量较多的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室、一警一员”模式。社区民警兼任各村副书记,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镇建立专业消防队和平安协管队伍各1支共70人,村、企、学校建立治安巡防队114支,实现村企校联防,切实形成治安防控专群结合、齐抓共管新局面。

三是社会人管理网格化。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共建共享”的要求,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设立融司法、调解、劳管、计生、教育、维权于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协调引进流动人口户籍地干部协助管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创新实施社区矫正“5+1”监管模式,确定司法助理员、社区民警、驻村干部、村帮教人员和矫正对象家属,联合对矫正对象实行五对一的监督管理,落实交友、谈心、找工、矫错“四步曲”,实现帮矫与帮扶相结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组织网络、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枫桥镇综治工作中心整体联动、统筹协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稳固,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近五年,全镇共受理矛盾纠纷1449件,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达98.3%;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较好地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搭建平台 整合力量 健全机制

做实基层综治维稳工作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党委书记

镇综治委主任

苑丹坚措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镇在去年初步建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的基础上,今年以来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站)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各项综治维稳措施进一步落实,全镇呈现无群体性事件、无恶性案件、无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良好局面。

一、整合力量,健全机构

一是明确了中心组成单位及职责任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由镇综治办、矛调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人武部、民兵应急分队等单位参与,结合实际情况,吸收了镇国土、计生、民政和团委、妇联等单位组成。镇党委书记担任中心主任,增配了一名分管综治维稳工作的专职副书记,担任综治办主任和综治维稳中心的专职副主任,并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主持日常工作。明确了各组成单位在中心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充分发挥综治办的牵头协调作用,各单位在中心统管下开展工作。

二是建立了基本工作制度。建立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了信息报告的责任及时限要求;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明确了会议的召开时间、主要任务、参加人员和会议决定的督办落实;建立工作台帐制度,明确了各类台帐的建立和管理要求;建立交办督办制度,明确了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登记、交办、转办及落实、反馈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建立检查考核制度,明确了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对辖区的村、社区、单位综治维稳工作站的季度督查、考核和考核结果的运用。

三是规范了中心管理基本台帐。做到“十个一”,即:一簿(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记录簿)、一书(综治维稳工作责任书)、一栏(综治工作及平安建设宣传栏)、一册(治安中心户长以及治安联防队伍花名册)、一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登记表)、一预案(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处臵预案)、一通知(群众来信来访件转办通知)、一纪要(社会治安形势和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议纪要)、一通报(社会治安形势和矛盾纠纷调处情况月通报)、一信息(综治维稳工作信息)。

二、落实机制,规范运行

一是落实联调机制。在中心充实巡回法庭人员、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和信访专 干,对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实行一个口子受理;对涉及行政部门的矛盾纠纷,明确责任主体,提出工作要求;对于比较复杂的矛盾纠纷,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严格执行“四定一包”和“三不放过”的责任制,实行“定领导、定责任、定方案、定时限、包调处”,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措施不到位不放过、矛盾不解决不放过”。今年以来,共排查联调矛盾纠纷52起,调处成功50起。

二是落实联防机制。将全镇治安和维稳工作划分为村、社区、寺庙、敏感时期、重要活动、群众集会等管理区域和管理时段,实行片区民警负责制,在敏感时期对人口密集、重要部位24小时不间断巡逻,建立治安问题排查和群众举报激励机制。镇成立了由12名镇机关干部组成的治安联防大队,在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的领导下,开展巡逻值勤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处臵突发事件,全镇形成以派出所民警和治安联防大队为主要力量的治安联防新格局。

三是落实联治机制。由公安派出所具体负责,定期组织摸排、梳理辖区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确定重点整治地区,统一组织专项整治,动员和组织各单位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维护稳定、“严打”斗争和各项整治行动。针对维护寺院稳定,始终坚持“一劝、二阻、三制止”的原则,强化三个层面的工作。即强化寺院层面的自我防范工作,将一般的问题解决在寺院内部,确保不发生5人以上的非法事件;强化村社层面的劝解阻挡工作,经常了解和掌握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事件,一旦发现非法聚集、游行事件,及时开展劝解、阻挡工作,特别是要将非法游行的人员堵在路途、挡在城镇之外;强化乡镇层面的处臵非法事件的工作,确保乡镇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在1小时内赶到事件发生地,并开展相应的处臵工作,有效防止事态扩大。

四是落实联勤联动机制。统一组织安排、调配使用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各组成部门及工作人员,落实值班考勤制度,并纳入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预警处臵工作体系。发生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及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治安联防队依法妥善处臵。实行部门联点制度,综治维稳工作中心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联点各村、社区、学校等指导开展综治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五是落实联创机制。围绕“平安建设”总体目标,整合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平安镇、平安村、平安学校、平安单位、平安寺院、平安家庭等基层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流动人口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臵、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等工作,丰富创建内涵,提高创建实效。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抓组织领导。将综治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吸收公安派出所所长和司法所所长列席参加镇党委会议。每月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例会由镇党委书记主持召开,全面安排部署综治各项工作。同时,加强村治保会、调委会建设,村治保会、调委会主任由镇派出所和司法所所长提名报中心确定。

二是抓责任目标考核。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各单位和各寺院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每季度对辖区的村、社区和中心组成单位进行一次督查,年底进行检查考核,根据督查和考核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一次性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工作相对落后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工作失职部门责任人建议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调整或撤职。

三是抓工作保障。解决了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专门的工作用房,从镇办公经费中补助给中心工作经费3000元,每年给各村、社区综治维稳工作站经费500元,并将村、社区的治保主任改为专职,报酬由原来的500元增加到800元,还对每月参加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例会的人员补助15元的生活、交通费。

通过建立综治维稳工作中心,有效落实了党政领导抓稳定的“第一责任”,既解决了“我要抓”的问题,也解决了“如何抓”的问题,提高了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权威性;将基层本来就薄弱而分散的工作资源力量进行了整合,使我镇在维护藏区稳定、处理矛盾纠纷、整治治安突出问题、解决信访等问题时的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也更加方便了群众,避免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顺畅。

积极探索农村防控新机制 深入推进治安中心户建设

湖北省恩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副主任 谭志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将我市“治安中心户”建设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治安中心户”防控机制的主要内容

恩施市农村“治安中心户”防控机制,其主要内容是根据农村村民居住特点,按照村民彼此间的地域关系、经济关系、亲情关系和邻里关系等,因地制宜、合理划分治安片区,通过民主推荐、群众选举、组织认定等方式,产生片区治安中心户长,并通过明确户长职责、加强监督指导、制定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在农村乡镇建立起以派出所为龙头、治保会为桥梁、治安中心户为载体的新型农村治安防控体系。目前,我市共有治安中心户3801户,农村覆盖面达100%。

二、农村“治安中心户”防控机制的运作模式

(一)以就近方便为原则,合理划分治安片区。设立治安片区的原则是就近方便,即根据村民居住位臵,按照“看得见、喊得应、管得住”的要求,把相对毗邻、联系方便的农户划分为同一治安片区。治安片区的确定不受村民小组的限制,在村以下划块而治,因地制宜,少的5至10户,多的30至50户。

(二)以群众意愿为前提,推选治安中心户长。治安中心户长由片区群众推选和组织认可相结合的办法产生。首先,由派出所和治保会调查摸底,根据群众意愿,推荐政治思想觉悟高、有威信、办事公道、家庭经济基础较好的村民为户长人选。其次,责任区民警和村治保干部组织召开片区农户大会,推选产生户长。最后,由当地派出所民警和治保会对推选产生的户长进行确认,并共同为户长挂牌。从目前来看,恩施市3801名户长中,有退休干部259人,个体工商户198人,市人大代表6人,市政协委员5人,乡镇人大代表159人,乡镇党代表126人,普通农民3048人。所有户长中,党员有1600人,占总数的42.1%。

(三)以村民自治为基础,明确户长的职责。治安中心户长是村民自愿推选的治安防范义务带头人,扮演着邻里纠纷的调和人、片区治安的维护人、扶贫帮困的热心人等重要角色。主要担负两大主责:一是“报信”,即提供情报信息。一旦获取不安定因素、事故隐患、违法犯罪线索等情况,及时向社区民警和村治保会报告。二是“劝和”,即调解矛盾纠纷。一些小的矛盾纠纷由户长就地、及时调解,实现小事不出片区、较大事不出村。由两大主责延伸开来,治安中心户长还有六大辅责,即警民联系、巡逻防范、法制宣传、帮教转化、协管交通、维护权益。

(四)以治保会为纽带,规范运作方式。治安中心户长的工作由责任区民警、村治保会和综治专干进行指导。为深化治安中心户建设,我们始终坚持:以村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户长例会,分析治安形势,安排部署工作;每年对户长集中培训一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片区为单位每年召开一次群众大会,开展户长述职活动;责任区民警和村综治专干每月与户长联系一次,了解户长疾苦,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指导户长抓好工作。

(五)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依据,建立户长任用机制。我市建立了户长淘汰机制,主要以户长发挥作用情况和群众的满意度为依据,由派出所和治保会对其进行定期考评,对有问题、群众不满意的户长及时提交片区群众大会予以撤换。2003年以来,我们共对长期外出和不履行职责的500名户长进行了撤换。

(六)以精神激励为主要手段,建立长效机制。由于户长的工作是义务型的,因此,我们以精神激励和表彰奖励为主,利用户长政治上的“荣誉感” 调动其积极性,利用户长个人的“权威性”发挥其主动性,利用户长自我价值上的“成就感”激发其精神动力。具体办法主要有:乡(镇、办)、村领导在户长被推选上任后上门祝贺,逢年过节上门慰问;市、乡、村三级每年都对优秀户长进行表彰奖励,2003年以来,市、乡两级财政每年都拿出20多万元奖励优秀中心户长;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为每个中心户长配备了一部手机,每年投入80万元补贴其通讯费;凡是对户长进行打击报复的,政法综治部门主动上门撑腰,维护户长的合法权益;对调解纠纷有功,为破案、防控突发事件提供重要信息的户长,实行一事一奖,比如,调解1起纠纷奖10至20元,提供重要线索帮助破案的每起奖励200至500元。有条件的村组,适当发给户长误工补贴。有的乡镇在征兵初审、“三材”物资购买等方面,明确先由户长出具相关证明,等等。户长们普遍感到当户长光荣,也感受到了肩负的责任重大。

三、农村“治安中心户”建设成效明显

(一)增强了农村治安防控能力。在建立治安中心户以前,因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合乡并村等原因,村组干部大幅减少,基层组织管理弱化,农村的治安工作有不少盲区和死角。建立治安中心户后,户长们在当地组织群众组建护村巡逻队,开展季节性巡防、夜间巡逻、邻里关照等活动,农村治安防范明显加强。2008年,全市 农村的刑事案件比2004年下降了15.8%,命案下降了30.7%。

(二)拓宽了情报信息来源。治安中心户在获取各种治安信息方面,具备天然的“近”、“熟”、“快”的特点。所谓“近”,是指治安中心户长本身就是普通群众,同广大村民贴得近;所谓“熟”,是指中心户长对社情民意的情况熟,信息来源更直接更真实;所谓“快”,是指中心户长能够快捷地掌握各种治安信息。恩施市乡镇干部普遍认为:农村“治安中心户”防控机制的建立,在有效打击违法犯罪、防止矛盾纠纷激化、预防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恩施市78.6万人口仅有民警479人,警力与人口的比率为万分之六,农村派出所民警人均管理常住人口近1万人,管辖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警力严重不足。“治安中心户”防控机制的建立,通过开展群防群治,实行积极的事前防范,改变了以前抓治安、抓稳定主要靠政法公安机关、靠事后打击的状况,对于综治部门和公安机关来讲,有多少个治安中心户长,就等于有多少个治安积极分子(协警力量)在为我们工作。

(四)密切了干群、警民关系。通过治安中心户长这个桥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直接传达到群众中去,群众中的信息也可以及时反馈上来,从而把干部和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发挥村级综治协管员作用 夯实农村综治基层基础

福建省光泽县寨里镇党委副书记、镇综治办主任

赵红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光泽县寨里镇在全省首创设立村级综治协管员队伍,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队伍,规范运作

(一)精心选聘。在人员配备上,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综治协管员。为确保其发挥作用,明确规定可由村两委干部兼任,但不得由村主干兼任,避免村主干兼职过多的问题。在选人标准上,要求综治协管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懂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做说服调解工作,为人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群众公认,有威望,敢于、乐于管事。在选任程序上,先由村里民主推荐候选人,村民代表大会或户代表议事会通过,由村两委填写《村级社会治安综治协管员审批表》,经镇综治委组织考核审定,向村民公示后,报镇综治办备案,由镇综治办和村两委会共同聘任,发给聘书。在工作任期上,村综治协管员任期原则上与村两委相同,一聘三年,可连选连聘,如不能胜任工作,或经考核不合格的,由镇综治办和村两委会予以解聘。

(二)明确职责。综治协管员主要协助村两委具体抓好本村的综治稳定工作,及时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排查、掌握全村治安、稳定方面信息并向上级报告,指导平安中心户长开展工作,组织村民开展治安群防群治活动,配合镇、村组织开展法律法规、有关政策以及交通、消防等安全知识宣传,完成上级综治委、综治办交办的任务等。2005年,交警部门在村级设立交通安全员,我镇从大综治的角度考虑,把这一工作交由综治协管员负责。2007年,工商部门在村级设立12315消费维权点,由综治协管员兼任负责人。同时,根据公安“三基”工作要求,部分综治协管员兼任警务区保安员,进一步拓展了综治协管员的工作职能。

(三)规范运作。在日常工作上,要求综治协管员做到“四个一”,即“一册”:综治协管员手册;“一卡”:综治协管员服务联系卡;“一簿”:综治工作记录簿;“一栏”:综治和平安建设宣传栏;“一工作日志”:要求综治协管员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记录工作情况并切实按照“每周一排查”原则落实,以记录体现。在规范行为上,镇综治办制定了协管员履职守则,即“一宗旨”:为民负责、为民服务的宗旨;“两杜绝”:杜绝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参与群体性上访;“三熟悉”:熟悉综治有关法律、政策,熟悉本辖区的治安状况,熟悉调处矛盾纠纷程序;“四勤”:脑勤、嘴勤、手勤、腿勤;“五心”:为群众服务要有真心,处理问题要有公心,做调解工作要有耐心,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要有决心,干综治工作要有恒心。

二、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一)建立待遇保障制度。村级综治协管员每人每月享受250元专项津贴,由三块构成:一是兑现落实省上100元综治协管员专项补助;二是落实本县100元的专项津贴由县、镇、村三级共同出资,按3:5:2的比例承担,镇财政将这块经费纳入年初预算,并由镇财政统一划拨到县综治办帐户发放;三是综治协管员兼任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和12315维权联络员,交警部门和工商部门每月共发给50元津贴。这三项津贴由镇综治办根据各村协管员考评得分核发,按月打卡发放到协管员个人存折上。除各类津贴外,各村还根据财力情况,对工作业绩突出的综治协管员给予奖励。

(二)建立综治例会及培训制度。我镇每月召开一次综治协管员例会,对开展工作进行点评,并以会代训。同时,除了参加县级培训外,每年还不定期邀请县综治办及各有关部门下乡对综治协管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规范考评制度。镇综治办建立村级综治协管员的工作业绩考评制度,每月按百分制对协管员工作进行量化考评,考评实行月考评和考评相结合,并将考评情况上墙公布,把考评和报酬相结合,展开竞赛评比,并按县综治办规定每年各乡镇应按一定的比例评出优秀综治协管员,从而激发每个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认真履职的主动性,体现出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不一样。

(四)严格监督管理制度。综治协管员对村两委会和镇综治办负责,受村两委和镇综治办共同领导。具体管理由镇综治办和村两委实施,业务接受镇派出所、司法所和镇综治办的指导。为了实施有效监督,县综治办统一制作综治协管员服务联系卡,分发到各家各户,卡上公布了镇综治办设立的监督电话,对协管员服务不及时、不到位或有推诿扯皮现象的,群众可以直接向镇综治办投诉。

(五)严格实行激励、辞退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协管员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同时,在政治和家庭生活困难上给予关心,使他们更加安心工作。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或有其他不称职情况的,镇综治办和村两委及时提出解聘意见,报乡镇综治委审定后予以解聘,并按规定的程序及时配齐新的人选。

三、搭建平台,延伸网络

2007年,我们在全镇全面推行了“一平台,两开展”工作机制,借助户代表会 议制度,在每个村民小组设立一名平安中心户长,由平安中心户长兼任户代表会议的召集人,把平安中心户长与户代表会议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直接联系到每一个农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把矛盾纠纷排查作为户代表会议的固定议程,要求村民小组每次召开户代表会议必须有矛盾纠纷排查的内容,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能当场调解的当场调解,解决不了的由平安中心户长收集上报到村综治服务站,由镇、村组织力量进行调处,确保矛盾纠纷和隐患早发现、早化解。利用户代表会议本身具有广泛性、基础性的特点,把平安创建的宣传发动开展到每家每户,提高知晓率和参与率;并通过户代表会议评选产生“平安家庭”,把评选产生“平安家庭”的表决权交给群众。

四、发挥作用,成效明显

设立村级综治服务站和协管员后,使综治工作在村级也有腿了,抓工作落实比过去好办多了。进一步提升了村级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今年,全镇各村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81起,其中由村级调处成功60起,直接由村综治协管员调处成功的就有38起,占村级调处总数的63.3%。建立村级综治协管员队伍后,充分调动了农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在村、组开展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巩固了基层治安防控基础。各种苗头性、隐患性的违法犯罪得到了及时制止,有效地预防群体性越级上访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完善草原110治安防范体系 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综治办副主任

贾永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1997年以来,我们逐步探索出了适合草原牧区特点的集社会管理、防范打击、服务群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草原110治安防范体系,形成了“军管线、警管片、民管点、政府管全面”的草原110军警民治安联防网络,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完善思路,构建草原110治安防范体系新格局

锡林郭勒盟地处祖国北疆,有1098公里的边境线和2个对蒙陆路口岸,南部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是祖国北疆国家安全稳定屏障和首都北京“护城河”工程的重要地段。针对这一特殊重要地理位臵,我们把草原110治安防范体系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为:“构筑祖国北疆安全屏障线和首都护城河防线,建设农村牧区、城镇、交通干线三个平安阵地”,努力把我盟创建为全区乃至全国最安全、最稳定的地区之一。

根据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设和全盟政法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总体规划,以嘎查(村)为单位,按照每个嘎查(村)2辆草原110巡逻车、6部草原110报警电话进行科学布防,形成中心信息点,把每个嘎查(村)划分为8块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防范信息方格,每个信息点和周围农牧户组成综治维稳工作小组。草原110覆盖了全盟1000个嘎查(村),平均每25平方公里就有一双警惕的眼睛、每20户就有一个报警点、每125人中就有一个信息员。

二、强化措施,创新草原110工作新机制

一是草原110规范化管理机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草原110规范化建设的文件,建立了“三级管理”即由嘎查(村)定车定人和定户、苏木(乡镇)考核审批、旗县市(区)综治办备案和“五个统一”的管理运行机制,即统一巡逻车身颜色、加喷“治安联防”、“草原110”字样;统一巡逻队员制式服装;统一配带巡逻队员证件;统一由苏木(乡镇)派出所管理考核;统一由草原110指挥中心调动指挥。2009年以旗县市(区)为单位,举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班,为217名草原110联防队员办理了驾驶证,并统一了全盟草原110巡逻车牌照,规范的管理为草原110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草原110 “方格化布防、网络化信息”治安防范机制。目前,全盟有草原110巡逻车2000辆和草原110报警电话6000部,把全盟20万平方公里草原以2000辆草原110巡逻车为单位划分为2000个方格式相对定位巡逻区域,再以6000部草原110报警电话为单位再次划分为6000个网络式绝对定位信息点,实行全时制协同作战的“方格化布防、网络化信息”草原110治安防范新机制。

三是农村牧区安全稳定“教育、防范、治理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建立了以“方格化布防、网络化信息”为基础,苏木(乡镇)政法综治基层组织为骨干,嘎查(村)草原110巡逻车和草原110报警电话为主力,农村牧区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由各级综治委(办)协调指挥的信息预警工作平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平台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平台。由2000辆草原110巡逻车主和6000部草原110报警电话户主,共8000名嘎查村治安联防队员身兼三职,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治安防范、抢险救灾、疾病救助)的信息员、普法宣传教育的宣传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调解员,形成联防队员、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四项职能融为一体的嘎查(村)维护安全稳定队伍。

三、加大投入,提升草原110科技防范新平台

从2006年开始,盟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各旗县市(区)财政每年安排10万元草原110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草原110建设。对草原110巡逻车采取每天嘎查1元、旗县市(区)综治办1元、盟综治办1元的“三个1元”的办法,解决草原110巡逻车治安联防巡逻报酬,达到每车每年1000元以上的补贴标准。并在车辆检测、牌照管理、养路费、运管费收缴、过路过桥费用等方面享有优惠政策。2008年,盟政法委、综治委筹措200万元建立了草原110奖励基金会,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每年对工作实绩突出和比较突出的60%的巡逻车各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对工作实绩不突出的给予解聘。还投入60万元为草原110联防队员统一着装。全盟每年用于草原110车辆、人员补贴和投入专项经费达到460万元。

盟旗两级政法委投入近400万元建设了6000部可上网数字化草原110报警电话,网通锡盟分公司投入2000万元建设通信网络。草原110报警电话实施话费补贴制度,由所属嘎查(村)每年发给至少240元的补贴,同时享受市话费100元之内交20元的优惠政策。在每年年终,工作成绩突出的草原110巡逻车和草原110报警电话户主还受到辖区党委、政府的奖励。

2004年,盟政法委投入900万元建设盟、旗县市、苏木乡镇(街道)信息网 络。联合卫通公司,投入近200万元,为没有通光缆的边远苏木、派出所建设35个卫星接收基站。投资160万元为草原110巡逻车安装GPS车辆管理系统。从2009年开始,在原有网络的基础上,建设以草原110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集信息预警、草原110指挥调度、三维模型实景浏览的三级政法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此平台将以6000个固定报警点和2000个GPS卫星定位流动巡逻车,共计8000个信息点作为锡盟政法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在基层的有力支撑点,真正形成信息的网络化。

全面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 不断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天津市和平区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

郭绍英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从1990年开始,天津市和平区就开展了向中小学校聘请法制辅导员、兼职法制副校长的工作。目前,全区全部中小学校及职专、职校、技校,均聘任了法制副校长,并从学校法制教育、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进一步规范了法制副校长的职责任务,将法制副校长工作作为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机制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区”、“青少年犯罪研究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督导作用,实现学校法制教育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教材、师资、考核、效果“七落实”

(一)围绕教学大纲,制订法制教育计划。每学期开学之前,法制副校长都要会同学校德育部门共同研究制订法制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进入课程表,通过对学校、教师及学生的“三考核”,保证法制教育内容、课时及效果“三落实”。

(二)围绕教学计划,编写补充教材。在全市统一法制教育课本、组织德育教师授课的基础上,区综治办组织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对全区法制副校长集中培训,统一备课。然后由各法制副校长结合典型案例,以案讲法,使之与德育教师授课相为补充,融为一体。

(三)围绕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方法。一是加强工作交流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二是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变化,不断改进授课内容和方法,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三是因人施教,抓好重点学生、问题学生的挽救教育,实现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二、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枢纽作用,推进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预防犯罪工作体系有序运行

(一)坚持“双选派、双联系”制度,协调社区与学校的预防工作。为加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和平区每年选派百名教师下社区担任专抓青少年工作的综治办副主任。区、街综治办组织法制副校长与下社区教师“结对子”,发挥各自 优势,相互沟通情况,协调工作开展,使社区和学校的预防工作紧密衔接,融为一体。

(二)坚持社区、学校联办家长学校,合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以法制副校长和下社区教师为牵头人,整合学校、社区资源,建立家长学校63个。今年以来举办法律知识、教育知识讲座145次,参加人数达20000人次。

(三)坚持以社区为载体建立法制教育基地,使校内外教育紧密衔接。全区每个社区都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利用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冬、夏令营活动,使校外活动与校内活动相结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三、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龙头作用,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长效工作机制

(一)建立校园警务室,加大对学校和师生的保护力度。自2004年开始,在全区中小学校建立了校园警务室,实行法制副校长与校警双重并举的工作制度,对有违法行为苗头的学生实施教育挽救,打击各类侵害学校、教师和学生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使学生人身、财产遭受侵害的案件逐年减少。

(二)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由法制副校长牵头,协调公安、交管、工商、文化、综合执法等部门,定期对学校周边秩序进行清理整顿,保证了学校门前50米以内不准摆摊设点、校园周边200米以内没有网吧、上下学时段有交警维护交通秩序。

(三)开展共建文明校园活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协调辖区街道、政法部门团支部与学校团支部、少先队、大队委订立共建协议,组织团员青年积极投入文明校园共建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开展青少年维权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四)成立校园周边秩序整治联合会,动员社会力量共同维护校园秩序。将学校警务室保安员、自行车管理员、社区巡逻队员和平安天津志愿者组织起来,成立校园周边秩序整治联合会,随时解决学校周边乱设摊点及出租车、自行车乱停乱放等问题。

四、不断推进法制副校长制度的规范化,确保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一)明确工作标准,实行规范化管理。出台了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法制副校长的任职条件、选聘程序、工作职责、考核办法。各学校为法制副校长专门开辟了办公地点,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具,使法制副校长的兼职位臵“不虚”,责任更实。

(二)完善考核机制,实行责任制管理。将法制副校长工作纳入区政法各部门、教育局、团委、街道的综治责任书立项考核;法制副校长每年底向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述职;区有关部门对法制副校长履职情况进行联检考核;考核结果向法制副校长所在单位反馈,与其晋职晋级、评先授奖直接挂钩。

(三)建立协调制度,实行指导性管理。区综治委每学期组织召开由区有关部门和各学校法制副校长参加的联席会,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研究部署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法制副校长工作例会,加强理论研究探讨,交流工作经验。

“小档案”促“大平安”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委书记、区综治委主任

孔维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区探索建立了村级“平安档案”、“治安档案”、“和谐档案”三类综治工作档案,形成了“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的工作格局,以“小档案”掌控“大平安”,增强了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预见性、预警性和主动性,有力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

一、建立村级综治工作档案的由来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我区综治工作的传统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呈现出三个明显不足:一是社情底数不清楚。对农村、辖区厂矿企业、重点人口等基本情况掌握不清,一旦发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单靠传统的走访群众找线索,许多案件很难及时破获。二是预警信息不灵敏。由于排查不及时不到位,发生了问题还不知事出何因,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丧失了工作主动权。三是基层工作不规范。过去,有的地方也建立了一些综治工作方面的档案,但由于内容单

一、多头管理和使用不规范,缺乏实际使用价值。因此,建立统一规范、反应灵敏、运作高效的基层综治工作档案已成为形势发展、科学决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2006年初,区委、区政府结合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在区公安分局石桥派出所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率先探索建立了村级“治安档案”,主要包括辖区内各村庄的具体方位、突出特点、住户分布、人口状况、工作对象、重要设施、村企分布、治安形势等,使基层各类治安情况和不稳定因素一目了然,使农村警务战略得到了深化。在认真总结村级“治安档案”经验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又在李营街道、石桥镇进行村级“平安档案”、“和谐档案”的试点工作,由原来的一本村级“治安档案”发展成村级综治工作相互联动的三本档案,并在全区推广。目前,全区8个镇(街道)都建立了“三档一体”的村级综治工作档案。通过综治工作档案,把各类综合治理基础信息台帐串成“一条线”,构成基层基础工作的“索引”,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得到了深化,把握了维护基层稳定的主动权。

二、村级综治工作档案的基本内容和运行机制

(一)三本综治工作档案。一是由区综治办牵头,建立村级“平安档案”。内容包括村(社区)基本概况、“两委”组织建设、综治组织建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隐患排查整治、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重点人员管控、辖区社会治安和社 会稳定形势等30余项内容。二是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建立村级“治安档案”。内容包括村(社区)主要情况(村庄基本信息,村支部、治保干部信息)、村(社区)案件发破案情况、村(社区)重点人员情况(打击处理人员信息,上访人员信息,宗教聚会点、邪教人员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风警纪监督员情况,村(社区)秘密力量管理使用情况、村(社区)重点部位及看护人员情况、村(社区)平面图、其他情况。三是由区司法局牵头,建立村级“和谐档案”。内容包括村(社区)基本情况,普法、调解、社区矫正、帮教安臵等司法组织机构情况,专职司法行政助理员、法律顾问、志愿者队伍情况,重点关注家庭情况,村(社区)和谐形势分析等15项基本内容。同时,根据村(社区)实际情况,村级综治档案不搞“一刀切”。如城乡结合部突出租赁房屋、流动人口、沿街门市、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重点工程等信息要素;偏远村庄突出电力设备分布、大牲畜和农机具状况、宗族势力划分等信息要素,确保基层情况底数清、情况明。

(二)四步运作流程。第一步,搜集信息。分别由区综治办、公安分局、司法局牵头,组织镇(街道)、村(社区)根据辖区情况,在深入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按规定范围收集各类基础信息并录入电脑,形成原始档案资料。第二步,建立档案。根据收集的信息,分类录入“平安档案”、“治安档案”、“和谐档案”,建立专门橱柜,固定专人管理。第三步,综合分析。镇(街道)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以及区、镇(街道)综治委成员部门每周召开一次情况分析会,对档案信息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对群体性事件苗头,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和刑事、治安案件情况进行研判,提出预警信息和工作对策。第四步,动态管理。根据形势、任务和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对档案进行修改完 善,确保各类信息完整准确。

(三)两个信息网络。形成了“三条线、两个面”的工作格局,搭建起矛盾纠纷信息预警网络。“三条线”就是以村(社区)、镇(街道)、区三级综治办为纵轴形成综治线,以村(社区)治保会、镇(街道)派出所、区公安分局为纵轴形成公安线,以村(社区)调解主任、镇(街道)司法所、区司法局为纵轴形成司法线。每条线都落实了领导责任,明确了工作分工,确定了13名信息员,自下而上层层上报信息。“两个面”就是区和镇(街道)分别整合综治部门资源,形成两条综治工作面。区一级由区综治办牵头,负责收集区综治委成员单位有关信息。镇(街道)一级,由镇(街道)综治办牵头,建立综治工作中心,负责收集镇(街道)综治委成员单位上报的信息。为切实发挥好“三条线、两个面”的作用,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成立了区、镇(街道)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处理中心(隶属综治办),先后投资60万元,统一配臵微机70台,实现了“三条线、两个面”的网络互联、文字传输和信息共享。建立信息员制度,设立信息预警点167处,落实情报信息预警员456名,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实现了矛盾信息收集、分析、整理、上报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四)三级预防体系。第一级预防:掌握基层基本情况。通过建立村级综治工作档案,把村(社区)基本情况登记表、居民住址分布平面图、村(社区)两委人员一览表、村(社区)治保组织建设情况、村(社区)宗族势力登记表、村(社区)外出务工人员登记表、村(社区)变压器位臵图等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了基层综治工作的基本信息模块。第二级预防:重点掌控高危群体。村级综治工作档案详细列出了该区违法犯罪前科人员表、在逃人员表、参与群体性事件人员表等,并通过必要的工作程序,做到及时预防,提前化解。第三级预防:动态分析研判。根据村(社区)治安、稳定情况和形势的变化,随时对综治工作档案内容进行更新和丰富,把村(社区)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的年情、季情、月情直至周情,及时录入档案,提高其使用的实效性,并定期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及时提出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增强了基层基础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村级综治工作档案的效果

(一)建立村级综治工作档案,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建立“小档案”,使大量可能影响稳定的有关信息及时上报、迅速预警,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果断处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建立村级综治工作档案,为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信息保障。村级综治工作档案建立以来,共提供各类破案线索和治安信息600余条,直接破获各类案件26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90余人,超前化解群体性事件30余起,调处纠纷330余起,清理登记外来人员16000余人。

(三)建立村级综治档案,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村级综治工作档案,改变了传统的综治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出击,由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由打击破案为主转变为以治安防范和管理为主。

(四)建立村级综治工作档案,为整合基层综治资源,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平安、治安、和谐三类“档案”的运作实施,把 综治委成员单位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建立了条块有机结合,点、线、面一体联动,动态处臵与静态分析同步推进的快速反应机制,真正形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五)建立村级综治工作档案,为进一步密切干群、警民关系搭建起新的纽带。村级综治工作档案具有成本小、易操作、功能强、实在管用的特点。建立、管理、使用、更新村级综治工作档案的过程,本身就是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关注民生的过程。

狠抓综治领导责任制落实 增强保平安促和谐使命感

江西省抚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

万 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4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意见》后,我市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紧紧抓住四个环节,规范实施综治领导责任制,有效地增强了各级党政领导保平安、促和谐的使命感,有力推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分解量化责任

本着便于操作和考核的原则,市委分解量化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责任:一是明确党政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负总责、负全责;二是明确党政一把手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首要责任人,对综治工作负首要责任;三是明确分管综治工作的党政领导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责任人,对综治工作负具体责任;四是明确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所分管行业、领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要责任人,对所分管行业、领域的综治工作负主要责任。同时,分别明确了上述四个层面各自必须担负的具体责任,使之具体化、好操作,从而较好解决了“责任难分清”的问题。

二、规范绩效考核

我市对综治责任人综治绩效考核,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和综治委共同组织实施,主要采取三种方式:

一是综合考核。按照市委规定,将综治责任人保平安的绩效和能力,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国家公务员考核、综治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具体操作方法是,按照上述四项考核内容,明确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考核结果通报五部委征求意见后,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是专项考核。每年结合综治目标管理考评,由各级综治责任人对当年履行保平安职责的情况,写出书面述职报告,填写《综治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鉴定表》,并向上一级综治委派出的考评组作述职报告。考评组结合综治考评情况,对下一级综治责任人保平安的绩效进行讲评,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鉴定意见。考评结束后,由上一级综治委建立下一级综治责任人综治绩效档案。综治绩效档案建档内容包括:综治责任人述职报告、履行综治职责情况登记表、奖惩情况登记表或处罚情况登记表。综治绩效档案由综治办建档和管理,实行一人一档,并抄送组织部门,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是跟踪考核。在开展综治重大工作中,由各级五部委共同组成督导组,对综治责任人保平安的绩效和能力,进行跟踪考核。近几年来,在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平安创建、化解矛盾纠纷、处臵群体性事件、整治治安乱点和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重大工作中,各级五部委先后派出200多名干部组成督导组下基层跟踪督导考核。

三、切实兑现奖惩

一是同责任人政绩考核挂钩。组织部门将综治责任人

履行综治职责及工作能力和绩效考核情况,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同其任用挂钩。对被限期整改、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的地区、部门、单位,在治安面貌改变之前,其责任人不予提拔重用。近年来,市委在选拔使用干部方面,同等条件下,对综治工作成绩突出的,在提拔时优先考虑。

二是同责任人公务员考核挂钩。凡被一票否决的地区、部门、单位的综治责任人,当年考核不予评定为称职;凡被限期整改、黄牌警告的地区、部门、单位的综治责任人,当年考核不予评定为优秀。

三是同责任人奖励惩罚挂钩。对抓综治工作绩效突出的责任人予以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对被一票否决、黄牌警告、限期整改的地区、部门、单位的综治责任人,取消其当年评先、评模资格;对严重失职导致发生重大问题的地区、部门、单位的综治责任人,视情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是同责任人经济利益挂钩。对受到嘉奖的综治责任人颁发一定数量的奖金;凡发生重大问题被一票否决的地区、部门、单位,其综治责任人当年不予晋升工资级别。对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的地区、部门、单位的责任人,给予物质奖励,所在单位每名干部职工均奖励1个月的工资。

四、严格操作程序

(一)干部任用监督程序。各级综治委对发生重大问题的地方、部门、单位作出实行一票否决、或黄牌警告、或限期整改的决定后,立即行文函告同级党委组织部门,依据省委规定明确这些地方、部门、单位在整改验收合格之前,其综治责任人不能提拔任用。党委组织部门在提拔任用干部时,事先行文函告同级综治委征求意见,然后根据同级综治委提出的意见办理。

(二)公务员考核把关程序。对综治工作被一票否决、或黄牌警告、或限期整改的地方、部门、单位,各级综治委行文函告人保部门,明文告知被一票否决的地方、部门、单位的综治责任人考核不能评为称职公务员,不予晋升工资级别;被黄牌警告或限期整改的地方、部门、单位的综治责任人不能评为优秀公务员;人保部门按照综治委的意见,严格把好公务员考核关。

(三)表彰奖励审议程序。各级综治委表彰奖励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嘉奖综治责任人,事先行文函告同级纪委、组织、人保、监察部门征求意见,并提请五部委联席会议审议,然后提请综治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后作出决定,再实施表彰奖励。各有关部门表彰奖励综合性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评选劳动模范等,主管部门事先将推荐名单行文函告同级综治委征求意见,并按照综治委行 文答复的意见办理。

(四)处罚决定实施程序。对发生影响稳定重大问题的地方、部门、单位,由上一级综治委牵头,组成五部委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实行一票否决、或黄牌警告、或限期整改的处罚建议,提请五部委联席会议审议后,由综治委作出处罚决定,并责成进行为期一年的整改。整改到期后,由五部委派员组成工作组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报请综治委作出解除处罚的决定;对验收不合格的,延长整改期限,直至验收合格再报请综治委作出解除处罚的决定。

(五)领导责任查究程序。对发生重大问题的地方、部门、单位,综治委认为需要查究领导责任的,行文函告同级纪委、监察部门,并提请五部委联席会议审议提出处理建议,经综治委领导同意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纪委、监察部门按照规定程序查究责任,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由纪委、监察部门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十法小调解

构筑大和谐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鹿乡村综治协管员 王绍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今年65岁,农民党员。2008年4月,经群众推选,镇政府把关,区综治办培训考核,我非常荣幸地和全区1055名综治协管员一同领取了由区综治办颁发的“综治协管员”工作证,成为我区“三式联调、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中的一员。根据区委政法委的要求,综治协管员“一岗三责”,既是本屯的治安员,又是本屯的综合信息员,同时还是本屯的人民纠纷调解员。

下面,我重点汇报一下做好人民调解员工作。

结合两年来的调解和参加区、乡镇组织的各种培训班、经验交流会,我们这些综治协管员总结出了“调解十法”。

一是背对背调解法。这种方法,多用于矛盾双方当事人脾气暴躁,见面就争吵不休,易使矛盾激化。调解时,不让当事人见面,先调查清楚矛盾纠纷真相,分别进行劝说调解,背对背地做工作,最后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

二是灌溉调解法。有些矛盾的起因主要是纠纷的当事人对有关政策不掌握,调解这种矛盾,要把有关法律、文件和规定像抽水灌溉一样对当事人宣讲清楚,让他们明辨是非,了解了法律条款,政策明了、规定清了,矛盾自然也就解决了。

三是冷却调解法。就是双方僵持不下,在正面做工作没有作用时,就暂且停止调解,冷却一下,劝解双方先回去,约定在协管员没有找他们时,他们之间不要独自去争执这件事,以免激化矛盾,这样各自清醒一下头脑,相互反思一下,过一段时间,彼此气已消了不少,回过头来再进行调解,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是减量调解法。就是在调解民间纠纷时,尽管双方当事人,都说了很多不利于对方的话,但不要把这些不好的话转达给对方,而应把多数话转化为对方喜欢听的好话,转达过去,减轻双方的怨气、怒气,避免矛盾激化,使他们认识到“冤家宜解不易结”的道理,这样才能达到调解目的。

五是嫁接调解法。有些矛盾,当事人不容易接受别人意见,对协管员的调解听不进去。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找和当事人关系好的又能和当事人说进话的同学或亲友帮忙做工作,把需要解决的事嫁接到他们身上,让他们去说服当事人,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

六是晾晒调解法。有的人性情固执,单独做工作没有效果、不认理。我们调 解时,找一些通情达理的与当事人熟悉的人参加调解,把矛盾摆在桌面上,让大伙评论,通过当事人的关系、公众评论、舆论公理压力,使当事人认理服输,解决矛盾。山河街卢家村两户村民因取土引起的纠纷,人民调解员就借召开村民普法大会之机,在学习了相关法律后,把案子拿到桌面上让大家评议,使当事人心服口服,最终化解矛盾纠纷。

七是排泄调解法。就是针对有些纠纷的当事人,在发生纠纷时情绪激动,火气冲天,这时协管员就要耐心听取当事人的诉说,使他要说的话释放出来,让他“放气”,待其心情平静下来再劝说,把道理给他讲明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平湖街道林家村民老于放牛时,踩坏了李家的杨树苗,李家说不赔偿就牵牛抵账,于家说抢牛就和他拼命,双方僵持不下。协管员采用排泄法,认真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当事人的话说得差不多了,气也消得差不多了,调解员才开始调解,和他们讲明道理,这样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八是阳光照射调解法。就是针对有些思想不成熟的当事人,因个人思想意识问题,挑起矛盾事端,就要用正确思想引导他,用乐观向上的情绪感染他,用高尚的人生观去教育他,做到依情、依理、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双营乡庞家村一个父母离异、平时总爱惹事的16岁孩子,把东院的狗打伤后,拿到饭店换了钱,东院来找时,这孩子不但不认错,还扬言要找来帮手收拾人家,两家吵得不可开交。综治协管员闻讯后急忙赶去劝解两家,并保证给他们满意答复。他把孩子带回自己家,对他嘘寒问暖,给他做了好吃的,和他讲人生、讲道德、讲社会价值,使孩子自己认识到了错误,并愿意当面向邻居赔礼道歉,因为家里没钱赔付狗钱,他愿意秋收时帮邻居把庄稼收拾完。于是,协管员又做他邻居的思想工作,劝说他们看在是个孩子的份上,原谅孩子一次,让他帮着秋收,将功补过。于是,一场纠纷便完美化解。

九是换位思考调解法。就是在化解矛盾时,要说服对方拿人心比自心,站在对方的位臵上替别人着想一下,从而减轻心里积怨,降低矛盾化解的难度。齐家镇官地村四户农民柴草垛被两名不满6岁的儿童点着了,两个孩子的家长不想赔偿,四户农民情绪非常激烈,协管员找到两个孩子的家长,向他们说明孩子犯错误,本身是大人监护不力造成的,并劝说他们应该站在对方的位臵上替别人着想一下,换成他们的柴草垛被烧了,又该怎么样?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达成了赔偿协议,当事人双方都非常满意。

十是兑现承诺调解法。就是遇到思想不稳定的当事人,当做好双方的工作,达成和解共识后,为防止反悔,当场制作调解书,让双方立下字据,按上手印,承诺生效。齐家镇人民调解员在调解一起因贷款引起的纠纷时,先做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并达成协议后,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画押,并由司法所公证生效。

以上十种方法,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灵活运用。两年来的工作,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切身体会:

一是化解矛盾纠纷必须立足于早。当双方矛盾发起时,就如咱身体某处长个包,已经红肿了,这就说明已有炎症了,做为我这个调解员就马上给患者打消炎针。否则,炎症越来越重,包越来越大,当地小诊所无法医治了,只好去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尽管得到最终医治,但相应人力、精力、财力会造成极大浪费,虽然病好了,但愈合伤口会留下疤痕。那么如果矛盾化解不及时,极可能因一起普通民事纠纷转变为恶性刑事案件。或者因调解不力致使双方走上法庭,那将会带来一纸诉状十年仇啊!

二是化解矛盾纠纷必须掌握政策法规。“打铁必须自身硬”,如果本身不懂法,就不能依法去调解,比如超出调解范围的伤害、强奸、盗窃呀,还前去调解的话,岂不是把自己都调进去吗?这就要求我们学懂、弄通各项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依法调解。

三是综治协管员化解矛盾纠纷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果说公、检、法、司机关是正规军的话,那么,我们这支综治协管员就是当年战争时期的“土八路”或“游击队”。有的矛盾纠纷正规军解决不了的,我们“土八路”上阵会轻松拿下。如果把正规军比做医疗事业的大医院,那么,我们就是当地的小诊所,正规军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医治,那么我们的小诊所可谓是“原汤化原食”、“偏方治大病”。

整合资源

创新机制 推进大调解事业持续发展

江苏省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综治委主任 陈 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3年起,我市面对区域经济社会格局变化过程中,社会矛盾由传统民间类矛盾向以利益诉求为主体的民生类矛盾转变的新形势,探索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通过6年多不断总结、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大调解机制在促进区域社会稳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0.9万件,防止民转刑案件、越级上访事件、群体性事件8500余起,成为新时期政法综治工作新的有力抓手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基石。

一、以整合资源、整体联动为核心,创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 从整合资源、整体联动入手,着力构筑“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司法部门业务指导、调处中心具体运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方整体联动”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新格局。

一是整合多方力量,变小调解为大调解。建立健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基层调解信息员六级大调解网络,市里设大调解指导委员会及办公室,县、乡设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村、组设调解室(站),县乡两级调解中心把司法、公安、法院、城建、信访、农业、土管、工商等20多个部门纳为成员单位,分别配备5至10名调解人员,相关部门派人进驻。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赋予调处中心矛盾纠纷分流指派权、调处调度权、调处督办权、一票否决建议权和渎职责任追究权等五大职权,建立“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的五理工作机制,对众多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矛盾纠纷实行上下联动联调、部门齐抓共管。

二是整合多种手段,变单一调解为综合调解。把政治优势与政策调节、依法调解和以德化解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和教育等办法化解社会矛盾,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不断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的综合力量、综合手段、综合机制。

三是健全运作机制,变无序调解为规范调解。建立健全排查预警、接访受理、分流调处、督查督办、部门包案、奖惩考核等一系列运作机制,使调处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从过程到结果都严格受到规范和约束。建立“三免”为特征的服务机制,凡进入大调解中心的矛盾纠纷,一律实行免费咨询、免费服务、免费调解,做到 有案必受、有受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公。

四是建立“三早”机制,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早发现、早议事,把听证对话机制引入大调解,对于城乡建设、社会事业、承包、分配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及时组织听证对话,向群众释疑并征求意见。早化解,矛盾纠纷一旦发生,迅速组织调解人员深入现场,第一时间采取干预措施,妥善处臵各类矛盾纠纷。

二、以“三专”机制为抓手,不断做实做新做强大调解工作

一是规范专门调处机构。按照“强化县级龙头、完善乡镇主体、夯实村级基础”的思路,着力做实大调解组织平台。在县一级,把8个县(市)区调处中心全部按正科级事业单位单独列编,配备行政事业编制人员66名,明确县级调处中心舆情汇集、调解督导、对接指导、协调管理和重大矛盾纠纷直接调解五大职能。在乡镇一级,把调处中心作为政法综治中心的核心办事机构,主任统一由党委分管领导担任,配备440名专职人员,经费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在村居一级,全部做到有专职的调解员、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有与专业化相适应的调处机制、有必要的经费保障。

二是创新专业调处机制。市里专门下发《关于深入推进专业调解机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构筑起医患纠纷、劳资纠纷、环保纠纷、拆迁纠纷、海边矛盾和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消调对接、交调对接等十大专业调处新机制。在医患纠纷调处上,全市各县(市)区普遍建立了医患纠纷专业调处机构。在劳资纠纷调处上,建立专门的劳资纠纷调处服务中心,以第三方名义独立公正进行劳资纠纷调解,对调解不成的纠纷,当事人选择劳动仲裁的即在调处中心开庭,对需要诉讼的,由设在中心内的巡回法庭审理。在诉调对接机制上,在各县(市)区法院普遍设立诉前调解中心,在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民商事案件中,凡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首先流转至诉前调解中心进行调解。在公调对接上,实行县调处中心与县公安局、乡镇调处中心与派出所、警务站与村居调处站三个不同层面的对接,通过“驻所制”、“派驻制”、“移送制”等形式,使三分之一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有效分流并得以化解。在检调对接上,两级检察院专门建立“检调对接案件办理中心”,将部分交通肇事、未成年人犯罪以及轻伤害案件等,通过检调对接予以结案。

三是强化专职调解队伍。在村居一级普遍设立老干部调解室,通过自愿报名、民主选举、社会公示和组织决定等程序,配备4070名以老干部为主体的专职调解 员,每人每年按2000-5000元的标准由县乡两级财政予以补贴。此外,全市还涌现出38个专业从事民间矛盾、房屋拆迁、劳资纠纷等方面调解工作的个人调解工作室。

三、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全面提升大调解综合效能

一是严格执行矛盾纠纷排查零报告制度。县(市)区每月、乡镇(街道)每半月、村(居)每旬排查一次矛盾纠纷,实行“零报告”,明确县乡两级调处中心主任和村居调处站主任为零报告直接责任人,并开发大调解信息网络,实行信息化管理。

二是严格落实责任查究制度。实行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逐级责任倒查制度。凡对重大矛盾纠纷未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及时上报、有效调处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对相关责任单位实施“一票否决”。

三是严格规范绩效考核制度。把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民转刑案件的下降率、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管控率、法院对调解协议的采信率、法院受理民事案件下降率、同一矛盾纠纷110重复报警下降率和人民群众的满意率等作为考核重点,在对县(市)区综治考核中的占分比从初期的10%提高到现在的15%。四是严格大调解工作激励机制。市每两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一次“十佳调处中心”和“十佳调解员”评比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三无”乡镇评选活动。对大调解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并委以重用。6年来,县乡两级调处中心工作人员中有79名干部得到提拔使用。

四、以“三个坚持”为关键,推动大调解事业不断发展

坚持把大调解放在政法综治工作的主导地位来谋划和推进,作为政法综治工作发展的创新工程,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和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主导工程加以审视、谋划和推进,形成抓政法综治必抓大调解、抓大调解必抓组织领导的浓厚氛围。坚持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本质特征,用整合的理念凝聚力量、用统筹的办法提升水平、用综合的手段解决问题,实施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不断形成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内矛盾纠纷调处新的合力,真正实现以大调解为总平台,社会各方步调一致,联动联调。坚持紧贴动态变化的区域实际,不间断地推动大调解事业创新发展。

深化“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体系建设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河北省廊坊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 段上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积极的稳定观,高度重视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控制增量、减少存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社会的持续和谐稳定。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中行政调解工作的一些做法。

一、把握形势,重视行政调解工作

我们把有效预防、减少和化解矛盾问题作为维稳工作主线,着力构建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调解体系。近年来,人民调解充分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率达99%;司法调解创造了“廊坊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认真分析当前信访形势,认识到多数集体访、越级访甚至群体性事件大都涉及到政府行政部门,必须把行政调解工作摆上重要位臵,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综合作用和行政调解的主体作用,化解矛盾,保持稳定。为此,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调解工作的意见》、《廊坊市行政调解案卷标准(试行)》和《关于定期报送行政调解工作开展情况的通知》三个文件,同时通过组织调研、研讨、培训和督导等形式,把行政调解摆上位,做到位。

二、搭好平台,完善行政调解体系

我市成立了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主管法制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政府法制办,办公室主任由法制办主任兼任,具体负责全市行政调解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市10个县(市、区)和90个建制镇(乡)全部建立了“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吸收公安、劳动、土地、工商、建设等行政职能部门参加。县级由综治委主任任调解中心主任,乡镇由党委书记担任调解中心主任,有效加强了化解矛盾纠纷的领导力量。同时,我们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把市县两级公安、工商、劳动、环保等17个重点部门的43项调解事项,作为行政调解工作的重点,由综治办协调,法制办牵头组织,大力开展行政调解工作。目前,市、县两级“三位一体”调解中心都将行政调解作为工作重点,两级重点行政部门全部建立了行政调解厅(室),基层派出所全部建立了治安行政调解室,配备专职行政调解人员3000余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工作网络。

三、健全机制,用好行政调解手段

一是建立排查机制。坚持定期排查、集中排查、专项排查和责任倒查工作机制,乡镇每月组织一次,按照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的要求,进行拉网式排查。重大活动、重要敏感时期适时组织力量进行集中排查,对排查出来的民间纠纷、信访苗头、治安隐患和群体性事件隐患等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及时调处,妥善解决。同时严格落实责任倒查制,对发生重大问题的地方坚持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是建立调处机制。实行了统一受理、集中梳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结和挂账督办的工作流程,切实把矛盾化解吸附在当地。围绕影响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市实施了“十百千”工程,即每月市级领导包案解决10件重点问题,县级领导解决100件,乡镇领导解决1000件,滚动排查、动态管理,使许多长期积累、久拖不决的信访案件息诉罢访。2009年1-11月份,全市各级行政调解组织共受理行政案件8849件,调解结案7628件,行政调解结案率为86.2%。

三是建立下访接访机制。以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为契机,各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定期开展下访活动,现场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围绕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出台了《关于建立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接访机制的意见(试行)》,实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倒排制度,每月一通报,对连续排位靠后的,给予警告、一票否决警示直至一票否决,促进了各级领导干部接访和包案解决问题。

四是建立衔接机制。在与人民调解的衔接上,相关行政部门可以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一些涉及本部门的矛盾纠纷,也可以邀请人民调解员协助行政机关开展调解。在与司法调解的衔接上,行政部门确实调解不成的矛盾纠纷,积极与法院进行联系,告知、引导当事人走诉讼渠道解决纠纷。建立了行政调解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交流行政调解工作情况,通报工作信息。

五是建立责任查究机制。对组织领导不力,调解工作不落实,导致矛盾纠纷突出、激化的地方和单位,政府法制部门严肃通报批评,对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和恶性“民转刑”案件的,坚决实行责任倒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四、关口前移,提升行政调解质量

一是科学决策,跳出就稳定抓稳定的固化模式,主动预防矛盾。坚持以民意主导决策,市委、市政府每年都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向社会征集百姓最关心的实事,把广泛听取民声、集中民智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决策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办事情从社会各阶层的承受能力出发,牢固树立“民生、民安、民享”高于一切的发展理念,有效避免了许多矛盾

纠纷的发生。

二是依法行政,推进执法质量提升,避免产生新的矛盾。注重加强行政调解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知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使调解人员会做、善做调解工作,能够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调解,减少执法过程中的过错,有效提升执法质量。

三是改善民生,树立保民生就是保稳定的全新理念,全力减少矛盾。坚持用注重民生的方法从源头上理顺群众情绪,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最需要关心帮助的困难群众做起,深入实施了“医、学、路、水、保、养”六项工程。突出解决了百姓急需、社会难点、历史欠账三方面的问题,顺应了民心,赢得了民意,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支持度和满意度有效提高,从而理解和配合政府的工作。

职业化巡防

科技化防控 全力构筑新型村镇治安防控网络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党委书记、镇综治委主任 海宪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村镇治安防控新路子,将职业化引入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将高科技引入治安防控网络建设,打造出“巡防队员全天候巡逻,技防中心全方位监控,人防技防无缝隙链接”的新型村镇治安防控体系,收到了明显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范化建设“一室两站”守住点

我们以各村治保会为依托,建立民警驻村工作站和治安室。负责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开展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查处各类治安案事件,组织指导开展法制宣传、巡逻防范、民调、便民服务等群防群治工作。大力开展民警驻村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做到统一标识、统一版面、统一工作模式,设立民警联系箱、公示栏和治安防范学习园地。在每个行政村的主要进出口建立治安室,由各村配备人员,加强对进出人员的监控、盘查,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在辖区主要路口及重点部位建立了治安查报站,由镇政府和派出所配备专人,实行24小时值班,加强对可疑车辆、人员的盘查,随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

二、规模化组建巡防队伍护住线

我镇成立了80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镇财政每年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予以保障,做到“五个统一”:巡防队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统一发放,队员月基本工资940元,并逐年增加;统一制作巡逻服装,每年为每名巡防队员拨出600元服装费,专门为巡防队员制作了能体现出职业特点的巡逻服装;统一购买巡防队员人身意外保险;统一出资建设办公场所,镇巡防管理办公室做到“六有”:有“巡防管理办公室”牌子,有不小于5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有电脑、打印机、档案柜、服装柜、电话、办公桌椅、饮水机、整容镜等设施,墙上悬挂有巡防队职责、六条禁令、巡防队员公开栏、巡防网络图等版面,有治安播报栏,有群众意见箱;统一配备巡防装备,财政出资为巡防队员购臵了对讲机、手提扬声器、雨具、橡胶棒、强光灯等巡防用具;统一办理养老统筹,财政出资为每名队员办理了养老保险,使他们老有所养,解除了巡防队员的后顾之忧。同时,我们以巡防队为核心,整合多元防范力量,科学确定防范区域和防范重点。在社区楼院,巡防队员

按照公安部门确定的易发案时间段、易发案路段和易发案部位开展巡逻,在技防设施监控不到的背街小巷和未封闭楼院加强蹲守布控。在内部单位,巡防队员在单位周边巡逻,内部单位监控中心通过对讲机随时和巡逻的巡防队员、内保人员保持联系,共同维护内部单位安全。在都市村庄,由3-5名巡防队员负责都市村庄的治安防范,每名队员带领3名治安积极分子在村庄主要道路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逻防范,增加防范的力度和密度。在农村,推行警、巡一体捆绑式巡逻,派出所驻村民警带领3名巡防队员在村际公路及村庄周边巡逻,一旦发生警情,民警、巡防队员可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与村民“里应外合”共同制止违法犯罪。

三、标准化建设技防系统盯住面

我们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村镇的大局出发,强力推进科技防范体系建设,摸索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科技防范之路。一是着力“建”。我们将2009年确定为“技防建设年”,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联网、发挥效能”的原则,着力建设全镇“同一平台、全面监控”的技防体系。投资1000余万元组建须水镇技防监控中心,建立监控平台99个,安装可视探头792个,实现了对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主要道路、出入口、复杂场所、重要单位和目标全方位、全覆盖的可视监控。在辖区政府机关、规模以上企业的内部、所有的居民小区、案件高发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并实现了与镇技防监控中心联网。为使技防设施走入农村千家万户,我们印制了2万份农户治安防范情况调查表,在全镇进行摸底调查。在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地理条件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实际,确定了以安装“单户红外”报警、“十户联防”报警、“技防大喇叭”报警及“气死贼”自防产品报警等技防设施为主,村级全视频监控平台建设为补充的技防建设新模式。二是规范“管”。我们加强了技防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值班制度、情况报告制度、工作人员培训制度,避免了技防设施成“摆设”,充分发挥了技防设施“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取证”的效能。三是精心“护”。我们把技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作为安全防范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组织和协调使用单位、开发商、物业公司和技防工程从业单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加强技术维护人员的培养,落实日常维护保养资金,避免了因维护资金无法保障和维护技术人员短缺,造成的技防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等现象。

四、人防技防有机结合织成网

为充分发挥技防设施的效能,实现人防技防有机结合,我们在技防中心安排9名专兼职巡防队员和内保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其他巡防队员和内保人员配备

电台在辖区昼夜巡逻。技防中心一旦发现可疑人员作案,立即用电台通知在附近巡逻的队员,迅速开展围追堵截。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技防设施便会自动报警,形成了覆盖全镇的无缝隙的治安防控网络。为实现农村技防效益最大化,我们借助农村广播站,将电话与农村广播站进行对接,将主机设在村委,各村建立5-10人的紧急情况处臵队。当遭遇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农户用电话可直接拨打主机,通过村广播站将情况播放出去,依据事先制定的预案,紧急情况处臵队立即出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处臵。

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做好预防 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共青团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书记

卫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上海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确定的“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思路指导下,浦东新区自2003年以来,努力探索建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通过整合建立协调处理机制,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以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队伍为依托,以社会化品牌化的工作项目为支撑,以科学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设计为保障,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取得明显成效。现就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改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浦东新区结合“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思路,2003年建立了由73名社工组成的专业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队伍,2004年开始推进社工的职业化培训,2005年开始引进校园关护等项目并进行本土化改造,2006年开始在社区建立专业工作坊和就业支持、心理疏导、家庭干预、危机干预等工作阵地,2007年推动成立了“上海中致社区服务社”(以下简称中致社),真正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推上了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轨道,专业社工正逐渐成为预防犯罪的主要工作力量。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三点:

一是正确理解“助人自助”社会工作理念对预防犯罪的现实指导意义。“助人自助”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青少年违法犯罪产生的原因和滋生的土壤非常复杂,通过专业社工对“助人自助”理念的实践探索,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增强了社会适应和是非辨别能力,自主地预防并拒绝犯罪,降低了预防成本,提高了工作实效。

二是“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三个要素相辅相成,体现了预防体系建设的精髓。由新区政府作为购买服务方,统筹协调政府资源,提供了物质支撑,相关职能部门专业指导,提供了智力支持,并就预防犯罪进行政府工作部门与中致社的对接协调;中致社作为独立法人,按照独立的章程开展工作,确保了专业的提升和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700余名来自社区、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机构、跨国企业的社工志愿者队伍,促进了预防犯罪的社会资源整合和社会影响力的扩大。

三是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社区为本的专业原则相结合,有效实现社会工作

理念和专业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只有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开展对社工的社区管理、公共服务、家庭伦理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社区民警辅警、村居委干部、基层综治干部和团干部与社工的联动机制,在基础数据、工作阵地、服务资源、决策研究等方面共享共用,既发挥专业优势,又体现了社区依托,真正使社会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发挥效用。

二、探索政社合作模式,以“六化”建设为抓手,提升预防实效

在构建政府与社会合作开展预防犯罪模式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探索: 一是以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基础,打造预防犯罪的社会中坚力量。现有45名社工是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主要对象,经培训,学历均已达大专以上学历,并有45名取得了助理社工师、心理咨询师以上职称,6名先后选送至香港参加社工实训,15名被不同的社会组织和基层管理服务机构聘任为专业指导。社工督导是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对象,每年我们都选择一批专家教授和高级社工对社团的专业发展进行督导,从个案辅导到完整的督导考评机制建立,确保了社工专业理念的全面实现。

二是以社会化品牌化的项目为支撑,不断做强预防犯罪的工作载体。先后推出了针对夜不归家青少年的“深宵外展”项目、针对轻微罪错青少年的“诉前考察”项目和“合适成年人参与”项目、针对危机青少年的“中途宿舍”项目、针对失业青少年的“CAPA就业干预”项目、针对流动青少年的“来沪青少年快速服务通道”项目等,建立了青少年彩虹中心、青少年历奇辅导基地、青少年救助保护中心等阵地,承接了政府青少年禁毒项目、就业援助项目和共青团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等,按照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分享的项目管理流程,区分公益型公共服务和半公益型发展服务,有效地形成了工作品牌,扩大了社会影响。

三是以科学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设计为保障,不断提升预防犯罪的能力和水平。合同是政社合作购买服务的基础,政府与中致社签订《社会工作服务合同》,中致社再与社工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抓深抓细。在职业发展进程中,中致社建立了职业晋级晋阶制度,根据社工预防工作实绩进行考评和评级,并由此确定薪酬待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促进社工工作良性发展。

三、以“一体两翼”模式为支撑,形成社会预防大格局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产

生实效。对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

一是层级联动,以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为主体,形成正确的导向。区委区政府、区级机构、职能部门、街镇、村居委等以联席会议形式形成了层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了“五位一体”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辅以劳动保障、民政救济、技能培训能等政策支撑,形成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积极导向。

二是广纳贤才,以专家教授和行业协会为专业智力支撑,始终保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除聘请专家督导外,还和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共同开展研究,出版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浦东的实践与探索》等研究成果,向政府提交了《来沪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调研》、《轻微罪错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调研》、《问题学生的帮教研究》等专门报告,和浦东新区社工协会共同举办社工发展论坛等,通过智库的智力支撑,提升专业水准。

三是广泛合作,通过与各类社会组织的互动,扩大预防犯罪的社会参与。我们先后以购买服务和项目研发等形式,与上海乐群服务社等社团法人、“携手同行”青年组织、“上海青年车友会”等几十家社会组织合作,在来沪务工人员子女城市生活适应培训及犯罪预防、闲散青少年社区公共服务参与、行为偏差青少年心理干预、青少年公共事件处理等工作中,开展了广泛合作,社团每年均可动员超万人以志愿者形式参与到预防犯罪工作中来。

创新工作方法

努力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天剑社区

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

张国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天剑社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的南部老城区,总面积20万平方米,辖区内有省市单位10个,居民总户数达3350户共21408人。其中,有刑释解教人员144人。近年来,社区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不让一人重新犯罪”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奔新生、奔富裕、促和谐”主题帮教活动,强化各种工作举措,安臵帮教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是坚持 “零距离工作法”,着力在生活上进行帮扶

为确保刑释解教人员一回归社会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为进一步的安臵帮教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始终坚持在刑释解教人员回归时即马上见一次面、结成一个帮教对子、发一笔安家费、找一份工作,每月开一次安帮领导小组例会、每年开一次表彰大会、举办一次大型帮教活动;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一律办理“低保”,负担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人员的医疗费、子女入学费、困难补助费和住宅分配,确保社区刑释解教人员在住房、就业、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到与其他居民一视同仁的待遇。为此,我们通过安帮领导小组每月例会和刑释解教人员家属、栋组长以及安帮对象例会等方式,及时掌握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生活状况信息。对其中确有困难的,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安排。如社区原吸毒人员刘伟林吸光全部家产后丈夫与她离了婚,儿子因为没人管教,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获知她的情况后,我们及时把她接到社区戒毒,并跟法院协调,将她的儿子(15岁)带到社区矫治,安排在社区做义工。刘伟林在彻底戒毒后想留在社区,我们就利用其在医疗护理方面的特长,让其为前来自愿戒毒的人当护工,并付给她一份工资,解决了她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她的儿子也改正了错误,并于2008年考入长沙市交通技工学校。几年来,社区切实加强和完善了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臵基地(实体)建设,先后建立了4个固定的过渡性安臵点,建立了沿街店铺及菜市场,配套设立卫生清扫队,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就业做到有回必接,有事必访,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我们像对待所有社区居民一样对待社区的每一位刑释解教人员,共为42名刑释解教人员办理了“低保”,为刑释解教人员子女上缴学费140余人次,发放生活困难补助260余人次,过渡性安臵90

余人就业。今年我们在对刑释解教人员再次进行摸底走访时,发现绝大多数刑释解教人员没有买医疗保险,医药费无着落。于是,社区想尽办法找到一家单位出资为所有的刑释解教人员购买了医疗保险,帮他们解决了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享受到了生活上平等的待遇、社会的尊重和给予的温暖。

二是坚持“动态管理工作法”,着力在管理上进行创新

我们全面建立了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随时将刑释解教人员相关信息特别是生活上的状况录入计算机,建立健全了回归人员“一人一卷”的个人档案,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努力做到“四个清楚”,即罪名清楚、回归日期清楚、服刑期间表现清楚、家庭生活状况清楚,做到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帮扶。我们结合实际,成立了社区安臵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辖区民警、社区义工、社区干部和亲朋好友为主的帮教小组。同时,要求帮教人员落实措施,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及时了解被帮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学习情况。每季进行一次家访或谈话,认真做好记录,确保刑释解教人员不漏管、不失控。对每名帮教对象落实1-2名信息员,及时把情况反映上来,发现有重新违法犯罪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防微杜渐。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回归一年之内、属多发性犯罪、思想不稳定或生活困难的,进行重点管理。回归两年以上、生活思想稳定的,由家长包子女、栋组长包宿舍进行常规管理。在做重点管理人员思想工作时,我们运用“关爱激励、视同亲人,因人而异、细致灵活”的方法,坚持刑释解教人员思想有波动时见面,谈心引导;行为有异常时见面,疏导规劝;表现有进步时见面,表扬鼓励。无微不至的关心、亲切感人的规劝和不厌其烦的教育,我们做通了许多思想出现反复的刑释解教人员的工作。

三是坚持“评比激励工作法”,着力在思想上进行帮教

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最怕得不到社会的谅解。因此,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对他们进行非强制性的引导、扶持和教育,注意倾热心、献爱心,用浓浓真情开启他们紧闭而又自卑的心扉,鼓励他们早日踏上人生新岸,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针对刑释解教人员心理上敏感,需要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同的心理需求,我们在刑释解教人员中大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评比激励措施,帮助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树立个人尊严。如现在社区的治保主任杨云,曾经因打架闹事“三进宫”,一度心灰意冷,社区将他列为重点帮教对象后,鼓励他重拾尊严、重新做人,有了进步就给予表扬,有了成绩就给予奖励,现在整个人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成为肩负起保卫天剑社区一方平安的重要一员。

近年来,我们正是凭借着“零距离工作法”、“动态管理工作法”、“评比激励工作法”等工作方法的威力,为社区刑释解教回归人员排忧解难,把党和政府的安帮政策落实到每一位回归人员的心坎上,连续10年确保了无“重复犯罪”现象发生,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率达到100%,安臵率达90%以上。

以和谐为主线落实流动人员

社区化服务管理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社区居委会主任 梁锦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石碁镇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中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迅猛增加,大龙社区作为镇经济发展中心地区之一,辖内暂住和就业的流动人口达1.2万人,是户籍人口的6倍,成为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为流动人员服务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大龙社区以广州市推广“金雁工程”为模式,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建立起流动人员社区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了 “以屋管人、以业留人”,初步探索出一条流动人员服务管理的新路子。

一、着眼管住管好,构建完善的社区服务管理网络

一是构筑社区、用工单位、出租屋主三方联动服务管理机制。在社区成立了出租屋流动人员服务管理站,在辖区内录用流动人员30人以上的用工单位组建流动人员服务小组,在居住30人以上的出租屋内由屋主专门聘请物管员管理,形成社区、用工单位、出租屋主三方联动服务管理网络。

二是整合各部门力量组建专业管理队伍。由居委牵头整合镇派驻的计生、劳动、安全部门干部和出租屋管理员、治安队员等力量,组成一支16人的工作队,负责流动人员信息采集,形成“巡查登记力量组合,行政业务独立处理”的工作格局。

三是建立分区分片管理责任制。根据地域特点和出租屋分布实际,将社区分为4个片区,各片区出租屋管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按照统一要求落实管理措施,实现“以屋管人”,确保辖区流动人员底数清、情况明、管理到、服务好。

二、强化信息采集,提高流动人员日常服务管理效能

一是完善服务站硬件设备。为社区服务站购臵了3台台式电脑、2台笔记本电脑、2台打印机、2个二代身份证读写器,配齐了开展信息化服务管理的硬件设备。

二是创新信息化服务手段。社区于2009年初引入二代身份证直接办理暂住证的服务措施,通过读写器将二代身份证相片和个人基本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办证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5分钟,简化了办证程序,方便了流动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在社区内设臵出租屋公示栏,党员干部率先公示房

屋租赁情况;组织出租屋主全员培训,实行 “亮证出租”,落实屋主管理责任;建立并落实出租屋主奖励机制,屋主每登记一条租住人员信息奖励5元,实现了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及时、全面、准确。

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流动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实行两个服务延伸。以屋管人,社区服务站平台向居住30人以上的出租屋延伸。凡居住30人以上的出租屋配备1名物管员,持证上岗,目前已配物管员162名。在出租屋推行安装视频监控、门监等技防系统,实现从“人防”到“技防”、从“被动防范”向“主动防范”的转变,已有60栋出租屋楼安装了视频监控,效果良好。以业留人,社区服务站平台向重点管理的用工单位延伸。在流动人员数量较大的6家用工单位建立流动人员服务站,规范用工管理,提供服务便利,维护外来工合法权益。

二是推动两个基地建设。在辖区内成人教育学校内设立流动人员教育培训基地,对流动人员实行“订单式”教育培训。2008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流动人员2000多名。依托辖区中小学校建立流动人员子弟教育基地,解决了205名流动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难题。

三是推行两个医疗保障。建立外来工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合作医疗保险和政府赠送意外保险。合作医疗保险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出资向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投保;政府赠送意外保险是由政府出资,对在社区暂住满一年以上并持有IC卡暂住证的流动人员,赠送一份保额为2万元的意外保险。目前已有6805人获赠保险。建立流动人员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流动人员凭计生证和暂住证,可享受已婚育龄妇女查环查孕、儿童保健等多项免费医疗保健服务。

四是营造两个温馨组织。组建“文化组织”,依托镇“流动人员之家”,定期组织流动人员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每年举办外来工卡拉OK大赛,我们组建的“雁声歌舞队”已成为当地一支活跃的文化团队。组建党团组织,建立了非公党支部9个、非公团支部6个,在组织流动党团员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同时,将社区内的优秀外来务工青年吸纳到党团组织中来,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增强其归属感。

四、实施综合治理,努力为流动人员创造平安居住环境

一是实施“人、屋”分类管理。根据流动人员社会活动、从事职业、行为表现,将辖区内居住的流动人员划分为“一般管理类”、“跟踪管理类”、“重点管控类”;按照出租屋的治安达标情况、业主的守法纳管意识、租住人员的行为表现,将辖区内所有出租屋划分为“放心类”、“关注类”、“严管类”和“禁租类”,实施分类管理。

二是大力消除出租屋各类隐患。组建社区出租屋消防安全检查队伍,健全联合整治机制,依法对违法违规出租的屋主进行处罚,对不符合出租条件的“钉子户”出租屋实施停租,对违法建设的出租屋组织强拆,坚决杜绝存在消防和结构安全隐患的房屋出租。

三是严厉打击隐藏在出租屋内的违法犯罪活动。每周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出租屋治安整治专项行动,坚决打击利用出租屋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大力压减出租屋内的刑事、治安案件。今年1-10月,社区出租屋内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1%,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7%。

抓好宣传夯基础

争当综治排头兵 山西省大同市委政法委副书记

柴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山西省大同市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境内铁路线纵横交错,全长8O2公里,其中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重载电气化铁路,年运量超3亿吨,有“全国经济发展大动脉”之称。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和省综治委的统一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始终把维护铁路沿线治安稳定放在突出位臵,把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让群众入脑入心的基础工程,作为铁路护路联防实现科学发展的前瞻性工程真正抓在手上,致力提高铁路沿线广大群众的“知路、爱路、护路”意识,促进铁路沿线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同市护路联防工作先后6次受到中央大秦办和省综治委表彰,连续三年被授子“全省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我们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工作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工作应立足长远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一线平安”促“一方平安”,以“一方平安”保“一线平安”的工作思路,将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与综合治理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各级领导维护铁路治安的责任意识明显提高。同时,我们坚持每年制定下发“全市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召开全市综治宣传工作会议,明确工作计划、工作任务、落实措施,对宣传工作实行严格的评分考核制度。此外,我们不断加大保障力度 在护路宣传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先后配臵了宣传车、电动自行车、摄像机、照相机和电脑等一系列设备,每年用于宣传的经费都在20万元以上。我们还借助新闻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作,市综治办、政法委开办的《大同政法》电视专栏、《法治大同》专刊、《平安大同》电台专题等,每一期都有护路宣传内容,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工作应抢抓时机

我们在铁路沿线街道、村庄、道口刷写固定标近1500多条,在公园、庙会、景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举办护路爱路集中展示活动39场,展出书法、绘画、剪纸作品10万余幅,纪实图片、宣传条幅200多件。特别是借用元旦、春节、元宵节、“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利用学生放假、干部职工休息、农村农闲、聚会集会等时间,集中力量进行宣传。比如,我市在每年元宵节、“云冈石窟旅游节”期间,都要组建街头爱路护路文艺宣传队伍进行专门汇演;每年“3月综治宣传月”、47 “6月爱路护路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宣传活动期间都要举办大型街头宣传、电视宣传,都要悬挂大型护路标语。今年国庆节前,我们举办了全市“迎国庆爱路护路歌咏赛”,不仅增强了节日氛围,更提高了沿线群众参与积极性,收到了很好效果。

三、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工作应突出重点

护路宣传涉及对象多、素质差异大,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在抓好沿线村庄(社区)居民宣传教育的同时,对重点人群实施重点宣传,确保宣传教育工作入脑、入心。针对中小学生,我们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把对学生的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与铁路沿线学校全部签订了责任状。各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校报、黑板报、征文、演讲、绘画、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爱路护路教育。比如,阳高县西北示范小学的“自编教材进课程、自办家长护路学校”,实施“小手拉大手,孩子带父母,一人带四邻”的做法,受到了中央护路办肯定。市综治委、市护路领导组和市教育局连续举办六届中小学生“平安杯”作文、书法、绘画大赛,师生、家长的参与面不断扩大,仅今年就收到各类作品5万余件,在全市形成了较大影响。针对高校大学生鼓励走出校门的情况,2007年开始,我们每年都积极参与团省委、省护路办、省青联组织的“路在脚下,爱在心中”大学生暑假创建平安和谐铁路宣传实践活动。另外,我们不断加强对重点人员宣传教育工作、购买了2000本《铁路法》、《铁路安全保护条例》,组织人员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向每户村民发放《致铁路沿线村(居)民的一封信》,向驾驶员发放《致机动车驾驶员、畜力车驭手的一封信》并签订安全协议书,与废品收购人员、放牧人员、残疾人监护人员签订了责任状,发放告知书。

四、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教育工作应多策并举

护路宣传作为一项少投入、大产出,事半功倍的工程,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发挥地域特色,体现地域风格,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如:阳高县组织排练了小品《收购站里的故事》,具有浓郁的地方表演特色,成为护路宣传中的精品,先后下乡演出数十场,深受群众欢迎。春节期间,阳高县还推出了二人台戏曲小品《相亲》、表演唱《护路情》、《护路队员之歌》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艺节目,在县城和沿线集镇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在浑源县,我们利用恒山旅游区这一特点,制作了大型宣传车、彩虹门,把爱路护路图片、标语等展示给游客,也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广灵县,我们利用当

地剪纸艺术历史久远、闻名中外的特色,举办了“爱路护路”主题剪纸活动,收到作品近千件。另外,我们在排查矛盾纠纷过程中,对存在群体事件苗头的地方,一边做化解工作,一边及时张贴有关铁路护路法规,教育大家遵纪守法,打消拦车上访的念头;在发生过交通事故的地方,设立警示牌120块,告诫过往行人,增强安全意识;对打击处理过的典型案件和有关人员,我们制作了反面教材,巡回到重点村庄、学校展出,这些手段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齐抓共管

完善机制 全力抓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综治委副主任 王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西安市莲湖区是西安最大的中心城区,全区共有中学21所,小学48所,幼儿园69所,职业学校8所。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抓好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整治工作,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06年以来,全区中小学没有发生一起有影响的治安事件。

一、以实践创新为突破,推广设立校园警务特派室

2005年,区委、区政府经过调研论证,决定由区综治办、区教育局、公安莲湖分局三家单位牵头,在全区21所中学和一所小学设立警务特派室,派驻警务特派员,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

公安莲湖分局从退二线的科、所、队长中选派了一批政治素质好、品行优秀、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热心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公安民警进驻学校担任警务特派员,负责维护校园及学校周边的社会治安,配合校方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区教育局协调各学校为警务特派员设立专门办公室,为警务特派员发放适当生活补贴。警务特派员受公安派出所和学校双重领导,党组织关系接转至所在学校,由学校负责日常管理。

警务特派员驻校后,校园治安防范能力明显增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明显改善。一是积极维护校园周边社会治安。警务特派员坚持每天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巡查,维持交通秩序,对闲杂人员进行盘查清理,及时预防各种侵害师生人身安全事件发生。警务特派员工作开展以来后,先后制止抢劫、抢夺等暴力事件10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7人,有力维护了校园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二是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定期与校方共同开展校园安全检查,及时化解各类校园矛盾纠纷,严防校园内部发生严重暴力事件。先后发现、制止校园内部打架斗殴事件300余起,协助派出所训诫参与打架人员800余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起,使一些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大力开展法制安全教育。2006年以来,警务特派员共开展法制宣传、安全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讲座173场,受教育学生10万余人次。警务特派员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耐心的讲解,使广大学生深受教育。四是协助学校加强内保工作。协助学校健全完善了门卫管理、出入登记、消防设施保障、安全疏散演练等制度,协助学校加强内

第四篇:公正司法服务民生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正司法服务民生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公正司法服务民生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0-06-27 23:05:2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公正司法服务民生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公正司法服务民生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

公正司法 服务民生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是”五五”普法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年,**市法院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法治**”活动的总结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工作,紧紧围绕“公正司法、服务民生”的工作主题,不断提高干警的的素质,努力营造司法公正的工作氛围,大力加强司法公正素质基础,用实际行动实现

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宗旨。为建设平安和谐**打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努力夯实“法治**”创建基础

人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法官素质是法院工作成败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近几年来特别是开展创建“法治**”活动以来,我院把提高法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作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努力夯实“法治**”创建基础。

我院党组非常重视“法治**”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负总责,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院的创建工作。现阶段各种利益冲突明显,在诉讼中表现尤为突出、集中,因此,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内容的法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近两年,我院先后认真开展了“专项整改教育”“廉洁守纪尽职爱院”等多项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法官的大局意识、为民意识、责任意识明显

增强,培养树立了一名“全州十佳法官”的先进典型,努力发挥典型带路的作用。法官职业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职业,仅凭工作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法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为此,该院不断加大力度,努力提高法官素质,夯实司法公正的业务素质基础。第一是鼓励干警参加自学考试、全国司法资格考试、法律专业“专升本”考试。去年该院有三人通过全国司法资格考试,今年又有12人报名参加,有十多人参加了自考或成人高考。现该院有法学硕士1人,研究生5人,取得全国司法考试合格证书的8人,本科以上学历的60人。第二是以物质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法官多写、写好调研文章和案例分析。第三是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听专家讲课、旁听案件审理等活动,不断提高法官法学理论水平和驾驭庭审能力。2008年我院与司法局合作开展了“一月一个观摩庭”活动,现已录制观摩庭节目七期,均在市电视台播出,庭审过程

全程录像,有时还有院领导旁听考评,每期节目还设有办案法官对案件的讲评,此举不仅达到了普法的目的,也进一步促进了法官素质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体推进“法治**”创建进程

今年开展创建“法治**”活动后,我院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充分发挥了审判职能作用。今年一至九月共受理各类案件4198件,审(执)结2938件,审(执)结率为70%。

(一)从维护司法权威、建设“法治**”的战略高度,把“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贯穿于刑事审判工作始终。结合我市工作的特点,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秩序犯罪,充分运用财产刑等刑罚手段,制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金融诈骗、偷税骗税、非法经营、走私等犯罪活动,审理此类案件45件,将暴力犯罪、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身安全,妨碍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犯罪列为打击重点,共审理此类案件266

件298人。以实际行动及时有效维护了辖区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二)认真审理民商事案件,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营造持续健康的发展环境。今年一至九月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906件,审结1978件,其中调解民事案件889件,占民事案件审结数的45 %。在民商事案件审判中,我院从大局出发,重点妥善处理好国有借款合同、房屋拆迁、劳动争议、拖欠民工工资等案件。特别是在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在法律框架内为市领导提供法律咨询和出谋献策,使拆迁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将大量案件消化处理在对簿公堂之前,有效地防止了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在婚姻家庭纠纷、各类合同纠纷、交通肇事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审理中,用足用好法律教育、疏导、调解等措施,力求审判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统一,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安定稳定,促进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

(三)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切

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今年一至九月受理执行案件823件,执结477件,执结标的总额计1345万元。在执行案件中,我院严格依法文明执行,按照“协调在先,调解在前,教育引导先行”的原则,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裁判义务,必要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今年一至七月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和冻结及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24次,开展集中执行、巡回执行16次,切实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四)认真审理行政案件,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今年一至九月受理行政案件16件,审结15件,其中,判决撤销行政机关决定的3件。通过行政审判,有力维

第五篇:公正司法服务民生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正司法 服务民生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是”五五”普法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年,**市法院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法治**”活动的总结要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法院工作,紧紧围绕“公正司法、服务民生”的工作主题,不断提高干警的的素质,努力营造司法公正的工作氛

围,大力加强司法公正素质基础,用实际行动实现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宗旨。为建设平安和谐**打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努力夯实“法治**”创建基础

人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法官素质是法院工作成败的关键。基于这种认识,近几年来特别是开展创建“法治**”活动以来,我院把提高法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作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努力夯实“法治**”创建基础。

我院党组非常重视“法治**”创建工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负总责,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院的创建工作。现阶段各种利益冲突明显,在诉讼中表现尤为突出、集中,因此,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内容的法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近两年,我院先后认真开展了“专项整改教育”“廉洁守纪尽职爱院”等多项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法官的大局意识、为民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培养树立了一名“全州十佳法官”的先进典型,努力发挥典型带路的作用。法官职业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职业,仅凭工作热情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法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为此,该院不断加大力度,努力提高法官素质,夯实司法公正的业务素质基础。第一是鼓励干警参加自学考试、全国司法资格考试、法律专业“专升本”考试。去年该院有三人通过全国司法资格考试,今年又有12人报名参加,有十多人参加了自考或成人高考。现该院有法学硕士1人,研究生5人,取得全国司法考试合格证书的8人,本科以上学历的60人。第二是以物质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法官多写、写好调研文章和案例分析。第三是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听专家讲课、旁听案件审理等活动,不断提高法官法学理论水平和驾驭庭审能力。2008年我院与司法局合作开展了“一月一个观摩庭”活动,现已录制观摩庭节目七期,均在市电视台播出,庭审过程全程录像,有时还有院领导旁听考评,每期节目还设有办案法官对案件的讲评,此举不仅达到了普法的目的,也进一步促进了法官素质的提高。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体推进“法治**”创建进程

今年开展创建“法治**”活动后,我院忠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充分发挥了审判职能作用。今年一至九月共受理各类案件4198件,审(执)结2938件,审(执)结率为70%。

(一)从维护司法权威、建设“法治**”的战略高度,把“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贯穿于刑事审判工作始终。结合我市工作的特点,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秩序犯罪,充分运用财产刑等刑罚手段,制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金融诈骗、偷税骗税、非法经营、走私等犯罪活动,审理此类案件45件,将暴力犯罪、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身安全,妨碍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犯罪列为打击重点,共审理此类案件266件298人。以实际行动及时有效维护了辖区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二)认真审理民商事案件,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营造持续健康的发展环境。今年一至九月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906件,审结1978件,其中调解民事案件889件,占民事案件审结数的45 %。在民商事案件审判中,我院从大局出发,重点妥善处理好国有借款合同、房屋拆迁、劳动争议、拖欠民工工资等案件。特别是在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在法律框架内为市领导提供法律咨询和出谋献策,使拆迁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将大量案件消化处理在对簿公堂之前,有效地防止了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在婚姻家庭纠纷、各类合同纠纷、交通肇事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审理中,用足用好法律教育、疏导、调解等措施,力求审判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统一,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安定稳定,促进社会诚信机制的建立。

(三)加强和规范执行工作,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今年一至九月受理执行案件823件,执结477件,执结标的总额计1345万元。在执行案件中,我院严格依法文明执行,按照“协调在先,调解在前,教育引导先行”的原则,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裁判义务,必要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今年一至七月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和冻结及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24次,开展集中执行、巡回执行16次,切实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四)认真审理行政案件,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今年一至九月受理行政案件16件,审结15件,其中,判决撤销行政机关决定的3件。通过行政审判,有力维

护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同时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审查涉及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纠纷等行政非诉案件时,向当事人发放《风险告知书》,从维护被拆迁人利益出发,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义务。既为政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又切实维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既获得政府机关的好评,更受到行政相对人的赞誉。

三、牢固树立宗旨观念,积极落实“司法为民”各项措施

今年是依法治国方略提出十周年,我院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公正司法的目标,怀亲民之心、办便民之事、行利民之举,着力提高司法效益、强化司法为民。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贯穿于工作始终。

(一)强化司法服务,推进“阳光审判”。从改善立案庭设施入手,在立案庭开展挂牌上岗,文明服务,实行立案须知、诉讼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建立立案、审查、收费、排期开庭、送达等一体的柜台式服务,积极推进预约立案、预约接访、电话咨询和双休日立案等便民措施,使群众充分了解法院各项审判工作的流程。坚持推行院长接待日活动和院长约见当事人制度,今年共接待来访群众160多人次。大力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对确实付不起诉讼费的当事人进行减、缓、免,使那些经济确有困难的人也能打得起官司,今年,我院共缓交当事人诉讼费十余万元。充分发挥我院速裁组的特色,按照“让简单案件出效率、让复杂案件出精品”的思路,对小额、争议标的不大的案件进行调解,通过速裁法官的法律宣传和疏导,及时化解当事人的纷争。

(二)坚持公开审判,以公开保公正。对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我院都允许群众旁听,允许新闻单位以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进行报道。在大厅设置了法院办事导向台,各楼层调置导向牌,开设了大型电子显示滚动屏,向群众公布有关法律规定、法院内部制度、排期开庭公告,还设置了法律文书公示栏,公开了审务,把审判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法院还与司法局和市、州电视台合作,开展了“一月一个观摩庭”和“庭审时刻”等活动,先后制作了观摩庭节目6期、法律节目5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促进了法官庭审行为的规范,也达到了以案普法的效果。

(三)结合“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普法宣传。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多次以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禁毒为主题的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我们都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共5场,接待咨询群众300多人次,就企事业单位、行政执法单位在管理和经营上存在的漏洞发出司法建议12条。几年来,我院到巡回法庭到全市十六个乡镇进行现场办案5000多件,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咨询1280多次。审理涉及社情民生的离婚、抚养、赡养、借贷等案件并就地宣判,达到化解纠纷,宣传法律,教育群众,促进社区的安定团结的目的。应社区邀请参加调解居民间矛盾纠纷6次,加强指导和支持社区人民调解工作,促进社区自治,深受群众好评。

四、创新思维,勇于实践,拓展公正司法新领域

五五普法以来,**法院努力从保障公正与提高效率的角度入手,开展审判方式改革,加强廉政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以促进司法公正。

(一)开展审判方式改革,促进司法公正与效率提高。几年来,该院以规范管理为目标,积极探索审判方式改革。第一是在全州率先实行以法院局域网为依托的审判流程管理改革的基础上,建成了**法院案件质量评估管理系统,所有案件的庭审笔录、判决书、中止裁定、终结裁定等信息均录入管理系统,从本院院长到上级法院有关人员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直接在网上查看案件审理情况,此举实现了对案件的全程无缝隙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审判工作的规范化。第二是探索执行方式改革。严格实行执行案件登记备案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悬赏执行实施办法》和《公告义务人名单实施办法》,为建立威慑机制进行有益探索,尽最大可能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将拘留决定权上交审委会,即避免执行人员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又规范了强制措施的使用。第三是继续做好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化审,民商事案件简易程序,利用刑事手段打击拒执行为等已确定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式,合理利用了审判人力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审判效率。第四是强化审限管理,实行庭长、监察室、主管院长三层提醒机制,杜绝超审限案件发生。将办案期限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岗位目标进行考核,以缩短案件审理周期。第五是大力推行庭前调解制度,充分发挥调解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彻底化解矛盾,减少当事人讼累。因改革措施得力,近几年,该院各类案件的平均审限55天,无一件超审限案件,无一件因司法行为不规范不公正而导致的新上访案件发生。

(二)不断加强廉政建设,保持新风正气和队伍稳定。第一是院领导以身作则,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用榜样的力量感化带动干警。第二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专项整改活动为载体,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件,多次开展警示教育,帮助干警树立时代感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勤政务实的工作风尚,鞭挞腐败歪风,树立廉洁奉公新风。第三是以平时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纳入院、庭两级干部目标管理,层层签定廉政责任状,在审判庭设立举报箱,建立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度,加强庭审考评。同时,做到与审判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四统一”,即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有力地维护了司法廉洁。第四从优待警,以促进全院干警职业道德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2007年以来,当事人为感谢法官公正执法办案送来锦旗16面,以当面和打电话的的形式向院长表扬干警的110余人次。

(三)努力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司法程序公正。第一是不断修订完善审判流程管理规定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每年年初都组织各庭室负责人向干警征求修改意见,召开院务会集中讨论。通过多年来的不断修订,现在该院的审判流程管理规定有198条,基本涵盖了立案、保全、送达、审判、执行等法院工作的各个环节。此外,还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案件、新情况相继制定了《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庭务会研究案件制度》、《**市法院突发案件应急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真正实现了审判工作“无缝”管理。第二是强化制度执行。纪检监察部门,以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强对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按照规定在全院干警大会上通报,并扣除责任人的岗位责任制分数。几年来,该院先后通报批评40余人次,记大过2人次。用严格的制度约束达到令行禁止的目的。

(四)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树立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第一是推行了案件回访制度。对案件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以召开座谈会、发征求意见函的形式,广泛征询当事人对办案法官审判作风、工作作风、审判质量等情况的意见,对在审理中的案件实行跟踪监督,建立了审判监督、立案、信访、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立体监督体系,从单纯的案件质量评查转变为审判工作的全程、全方位监督,既密切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当事人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和理解,又对预防司法腐败,提高办案质量,树立人民法院良好形象,维护法律尊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二是特别重视在信访案件中发现的司法行为不规范问题,只要有当事人反映,院党组即要求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调查,调查结果一月一汇报,有问题立即处理,当事人署名反映问题的,还要求必须向当事人反馈处理结果。

在党委和上级法院的关心与支持下,**市法院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各界的肯定。新的形势给前进中的**市法院带来了新的挑战,更带来了新的机遇。该院全院干警决心在今后的工作,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接受监督,全面落实“司法为民”宗旨,奋发有为,与时俱进,践行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的宗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曹家湾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综治工作联动平台 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曹家湾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街道(精)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街道 ----裕民街道民族宗教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民族团结问题是处理好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贯穿在民族发展的全过程。裕民街道地处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篇范例)

    ▲禹城市建立三项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职工权益保障制度。以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为重点,市纪委监察局强化执法监察工作力度,通过日常监督、每月开......

    如何构建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本科法律班 马瑛 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中......

    XX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实施方案

    XX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主线,关键抓住综治维稳信访目标责任制落......

    为切实维护龙亢镇社会和谐稳定

    龙亢镇治安巡逻广播宣传稿 为切实维护龙亢镇社会和谐稳定,为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当前我镇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社会矛盾时有出现,不稳定因素还......

    xx镇近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自查报告

    XX镇近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XX(2017)X号文件要求,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根据上级有关维护稳定相关会议精神、文件及时组织全镇干部职......

    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社区矫正工作会议,是经镇委、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充分体现了镇党委、政府对我镇社区矫工作的高......

    搞好基层维稳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搞好基层维稳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马庄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 随着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等的不断出现,如何处理好越来越多的人民内部矛盾,如何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