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9-05-14 21:1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小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发现小学生潜心读书的少,主要表现在:读的时间少,读的形式少,读的指导少。

一、朗读的时间不足。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注重于形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必须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不让学生多读,就不可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效果。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文内容的理解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不是靠老师讲懂的。“文贵自得”,“自得”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二、朗读的对象不广。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而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老师由于怕耽误上课时间却连一次机会都没有。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怎能做到使学生会读;怎能使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呢?在课堂朗读教学中,只有少数学生常有个别朗读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在齐读时跟在别人后面哼几句。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就失去了朗读的激情与动力。要想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去细心品位课文内容,可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朗读水平的高低,组合成朗读小组,发挥差异互补作用,提高阅读效果。

三、朗读指导拘于形式方式单调。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声有色的朗读,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品中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会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朗读者的态度、感情,这些都会强烈地影响学生,容易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四、朗读的目的不明确。

朗读时,全班读了分组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指挥着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五、朗读在课堂中的运用只求形式不求效果。

据我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等等。

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读,朗读训练应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要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第二篇:怎样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

怎样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

爱“唱读” 是农村小学生朗读最大的一个缺点。对于他们来说,似乎一字一顿,拖声呀气地“唱”那才叫“读书”。特别是集体齐读时,全班几十个学生一起“唱”,所有的课文几乎都用同样的腔调。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学生不理解课文。下面几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唱读”。

一、教师示范,入情学读

教师的范读是一种再创造的劳动,这种劳动绝非轻而易举。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感情。先受到感染和教育,然后再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创造的意境中去,感受其中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朗读愿望。《凡卡》一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讲述了旧俄罗斯孩子的悲惨命运,控诉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教师首先介绍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想象凡卡生活的画面,认真体会凡卡的叹气、抽噎、伤心和希望,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对凡卡的同情,对旧社会的愤恨抒发出来,从而深刻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弦,调动他们的朗读兴趣。

二、抓住重点,读出感情

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感情基础,均有着它的灵魂所在,也有许多绝妙的佳句给人极强的美感,我们应抓住这些关键语句进行指导朗读,从中体会全文的中心内容,感受语言的魅力。反复研读,以读感悟,读出感情。

课堂中我们抓住文中关键的中心语句、佳词绝句进行朗读指导,根据表达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节奏、韵律,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想象读出感情。我采用多种读的方式深入细致地读出课文的感情,读出课文语言的精妙。

三、角色朗读,进入课文角色

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孩子们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只要真正进入了课文角色,同学们想“唱”也“唱”不起来,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比如《借生日》这一课中,孩子们自己都会知道,读妈妈的话时,声音要亲切一点;读小云的话时,声音要细一点儿,天真一点儿。还有《四季》这一课。草芽儿很嫩,声音要细一点,还可以有点奶声奶气的味道;荷叶很茂盛,声音可以粗一点儿;谷穗已成熟,可以学着老爷爷的声音;雪娃娃很调皮,当然可以读得顽皮一点儿了。

四、创设情境,语境交融

朗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朗诵《春晓》一诗,首先要引导学生搞清古诗的感情基调;以乐写哀,用的是反衬手法,以春晓的生机反衬风雨摧残百花的凄凉,以喜情之意反衬惜春之情。按此基调,朗读时应先喜后哀,最后要低沉。其次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披文见情。该诗韵味优美,行文起伏跌宕,诗味醇永,通过初步讲解让学生产生这样的印象:春晨,处处鸟啼,婉转动听,春风春雨,纷纷洒洒在这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念那如烟似梦的意境和微雨后众卉的心姿。然后再指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更好体味莺转花香的烂漫春光,受到美的感染。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学生的“唱读” 会明显得到改善,逐步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三篇:小学生存在的问题

1、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小学生正处在童年时期,有较强的野心,心里总是想着出去玩或看动画片等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做作业时,心里多多少少的都会有其它的杂念,比如说,去和伙伴玩耍、去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匆匆忙忙的做完作业,不顾三七二十一的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往往是粗心大意的关键原因所在。

[解决措施]制作卡片并制作档案,把自己在平常作业和测试中出现的错误记

录下来,写上错误答案并写上正确答案,然后装入档案袋,自己制定时间然后经常拿出来看看,这样就可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2、对电脑、电视着迷

小学生好奇心比较严重,往往对某一件事而着迷,大多数学生对电脑、电视比较着迷,他们常常上网玩游戏、看电视连续剧等一些事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适当的上网是有好处的,但上网不查资料而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网络和电视上不良信息太多,如果小学生看了以后会感到有趣,毕竟小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比较弱,这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

[解决措施]其实这个问题要想解决是很简单的,只要小学生做到不看不良信息,不上不健康的网络,自我控制,请求家长监控等。这个问题就可以攻玉顺利的解决。

3、学习方法不对

许多小学生感到自己已经努力了但就是成绩不理想,这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小学生在小学期间必须要掌握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在小学阶段学习任务比较轻,到了中学、大学以后要想再改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很难了,中学、大学的学习任务比小学的学习任务要多的多,只有在小学打好基础,掌握好自己的学习方法到中学才不会感到学习吃力。

[解决措施]小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1)理解记忆法:只要把要知道的东西理解了,就没有什么东西记不住了,例如有的同学在听写生字词时把“亡羊补牢”写成“汪洋补牢”,把“ 守株待兔”写成“守猪逮兔”把“ 刻舟求剑”写成“喝粥求见”等等,这些只要明白它的意思后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2)谐音记忆法:根据声音的别音来记忆,例如有的人会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记成爬爬试吧,这样也上一种很好的记忆法。

3)形象记忆法:根据字的形状来记忆,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法,在幼儿园时老师通常会把1说成铅笔、2说成鹅、3说成耳朵......来让我们记忆,这种方法就是形象记忆法。

4)速看记忆法:意思就是说在看书、看报时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读,而是要做到一目十行,这样就会在脑子里记住一些重要的东西。

4、学习是被动的许多小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总是让家长或老师管着学,而不是自己主动去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学习是给老师或家长学的。这样往往会是学习成绩下降。而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总是认真的学习,有时间观念,自己给自己规定好时间,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玩,这是很好的。

[解决措施]建议家长或老师多给孩子讲讲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并不是为了他人机而学习的,使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孩子自己规定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这样的学习将会是事半功倍的。孩子自己制定的时间必须要遵守好,不能讲理由。

5、厌烦家长的唠叨

小学生总是厌烦家长的唠叨,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在看动画片或干其它事情的时候总是督促孩子去学习,这时孩子即使孩子进入书房也不会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总是想家长怎么这么无聊呀,总是在想别的,把家长对自己的关心误解为唠叨。家长即使在一旁看着他让他做题,他这时的做题的效率不会是很高的,出错率会是很高的。

[解决措施]家长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学习时用委婉的语气说。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唠叨使对自己的关心,家长可以在与孩子交流时问一些事情,如:你学习是为了什么?你知道我为什么督促你学习吗?再一个就是家长多与老师联系了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可以老师与家长一起用说服的办法使孩子理解过多的唠叨使对自己的关心。

6、缺少观察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很欠缺的,他虽然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但他们是不注意用心去观察的,总是来嬉戏,来取闹,这样对小学生的写作是很不利的。并不是绝大多数小学生都不会写作,有些小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写的文章确实是很好的。每个人的观察力是要靠从小培养的。这样习惯了就自然有了观察的眼睛,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俗话说的好,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家长朋友要借助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优势去激发小学生的观察力。

[解决措施]家长或老师多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多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普通事物,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让孩子多观察,多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家长买一盆花,天天让孩子去观察花的变化,并记录下来。这样一来自然而然的就使孩子觉得生活中有许多新鲜的事物。

7、上课走神

小学生上课走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毕竟他在一天玩耍中总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例如看了某个动画片在脑中念念不忘,父母说今天做好吃的等等这些就很容易使他们走神。使他们在上课中注意力不集中,总是想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课本中的内容大多数是环环相扣的,只要一步跟不上,接下来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了,就会使这一部分丢下。下一部分就很难学会。所以说小学生上课走神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

[解决措施]其实解决上课走神很简单,只要一发现自己走神就使劲掐自己的皮肤或者在自己的文具盒或桌子上贴上一些小纸条如:注意听讲。。。再一个就是大脑中不想别的东西心里总是提醒自己这部分重要我要把它学会,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课走神了。

8、善于打闹

小学生正处在童年时期,好动是他们的本质,但是过多的动也不是好的现象。因为如果经常在外面和小朋友们打闹那他自然而然地就会忘记学习,这样一来,学习成绩也就会下降。再一个就是小学生判别是非的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时一个小伙伴受欺负了他们就会5---6个人打一个人,这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严重时可能会给自己或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拆散朋友情。给他人带来危害。

[解决措施]孩子不打闹是不行的,特别是孩子比较小时家长一定要跟随着孩子不要闲麻烦,现在社会上的车辆也比较多,再一个就是发现孩子欺负别人了一定要进行批评教育,是他和别人如何相处,不要欺负他人,再一个是在学校中如果老师发现同学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一点小事发生争执了,一定要及时解决,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打闹带来的危害,同时也要限制孩子的打闹时间。不要一天经常打闹。要有时间限制的确。

9、时间观念淡薄

小学生的时间观念非常淡薄,对自己没有约束力,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这样一来对自己的学习是不利的,应对自己有所控制,有时一玩连自己该做的作业都忘了,等想起来已是晚上了,所以就急忙的做作业,弄得第二天上课一点精神也没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打哈欠.......所以说小学生没有时间观念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

[解决措施]家长该提醒,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时间观念适当的进行批评教育,也可以联合老师一起给孩子讲一讲时间观念淡薄的危害,但注意不要用暴力行为,这不是教育孩子好办法。如让孩子制定计划表、时间表等。

10、学习偏课

小学生学习偏课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家长朋友们头痛的现象,更是老师们心急的现象。所以说小学生应该控制好自己的偏课现象。努力学习,改掉自己的这个坏习惯。小学课程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如果小学没学好,以后到中学、大学学起来更累。小学是基础,如果基础没打好,就如同房子没打好地基一样。所以说小学生应该努力查找自己的不足,对症下药,这样就会为自己将来的学业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解决措施]家长和老师帮助孩子找出不足,并让自己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一下子弥补好是很难的,所以应该努力的学习,慢慢地上来。让学习成为一种兴趣,这样就会很容易地把偏课现象解决掉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伴之而来的心理不健康现象也就越来越多,特别是少年儿童,应该说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认为人人都应为“我”服务,只要求他人给予、奉献,却不知关心、帮助、体谅他人。、依赖主要表现为自理能力差,举止幼稚,做事拖拉,不专心;缺乏信心和独立意识,遇事常企求他人帮助,尤其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更多的照顾和保护,一旦遇到问题就无所适从,乱了阵脚。怕苦怕累怕困难,做事缺少毅力。、孤僻多表现为性格内向,不合群,不愿也不会与人相处,对人常存戒备心理,冷漠呆板,敏感多疑。讨厌集体活动,常感孤独、寂寞。潜意识希望得到关心和爱护,但又缺乏主观努力,走不出“围城”。、嫉妒心胸狭窄,缺乏宽容,不能悦纳他人,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对他人优于自己的地方耿耿于怀,不是想办法提高自己,而是排斥他人。、任性表现为“唯我独尊”“自以为是”,没理由地发脾气,情绪焦虑不稳定,任意而为,固执己见。、自卑消极地评价自我,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对自己能力估计过低,不敢尝试,常因“我不行”的心理定势而退缩不前。、不良习惯如偏食、口吃、重复性小动作、咬指甲、吮手指、挥霍等等。、做事缺乏责任感表现为不愿承担责任,对待学习得过且过,认为是为家长、老师而学。

小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 作者: 周旭伟(小学语文

甘肃平凉庄浪小学语文四班)

 评论数/浏览数: 6 / 899

 发表日期: 2009-08-08 15:16:28

一、阅读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做了一次阅读调查,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为了使成绩提高;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阅读需要是父母要求的;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认为阅读能增长知识,还有的学生不知道阅读是为了什么。

2、阅读内容: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的仅占百分之三十。

2、有百分之六十左右是父母和老师推荐的。

3、有少数学生阅读内容是根据考试内容所决定的,很少看其他书。

3、阅读方法: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自己阅读为主,没有能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中问,问中读”,“勤于查找资料”等等。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自习及少量自习课,能够自觉用来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寥寥无几,大部分时间被习题,老师讲课,订正作业,家长带着参加社交活动所取代。

4、阅读兴趣:喜爱读书的学生不足百分之四十五,喜爱的原因是读书能增长知识,拓展知识面;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学生没有表示明确的观点,认为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发现能够“入谜”,身临其境的学生比较少,大部分学生容易被周围环境所左右,“回头率”相当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认为:“读书不如看电视好”,“读书不如玩好”,“读书是件麻烦事”,“课外书看多了会影响成绩”„„学生阅读的现状和阅读兴趣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学生阅读更多地还是被认定为可以提高语文能力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的作用还没有被认识和重视。其实很多学生的学习障碍是由阅读障碍引起的,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行为矫正也可以通过阅读来解决,学生的自我认知、文化认同、融入社会等等也可以借助阅读来实现。阅读的过程说到底是一个体认外物,认识自我的过程。所以,如果我们帮助学生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学生一定会受益终身。

5、没有时间保障,应试教育影响严重。

二、提高儿童阅读有效性的途径。

1、阅读需要引导。从根本上来说,阅读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不同的学生一定有不同的阅读需要。不同的阅读经历、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别有不同的阅读需求。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理解和分辨能力相对比较弱。很多老师和家长会发现,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学生一段时间总有他们“热读”的图书。而这个流行现在越来越多地被正在热播的动画片、各种社交活动所取代。所以,对小学生的阅读有必要进行引导和

帮助。

一般而言,学生读什么样的书,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而定。一些轻松、好玩,惊险、不用动脑筋的书,如动漫、魔幻、校园小说是他们的首选,这些书很容易找到,他们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基本上不要向他们推荐。需要推荐的是优秀经典的书,而这些经典必须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切不可好高务远。标准应该是那些既轻又重的作品。轻是指表达形式要有趣味。读上去是轻松的,语言浅显,重在内涵,要有意味。儿童读完了有所获,不是单纯的好玩。

低年级,我们一般推荐学生以读童话作品为主。梅子涵先生说,要相信童话,因为相信童话就是相信美好、相信幸福、相信快乐。一个学生心里有爱、真、善、美,等到他们长大了,这个国家才有真诚、善良和爱心。而在读这类作品时,要做到几个结合:中外相结合,古今相结合,读讲相结合,读演相结合等。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读童话作品的同时,还应该读些科普类、知识类、故事类的书,以让学生从多方面汲取营养。中年级,在读童话作品的同时,要求学生逐步读些优秀的中外名著,在选择这类作品时,主要考虑文字易懂,最好能有画面的,学生在读时才能不感到枯燥无味。另外,鼓励学生开始读名人传记,儿童文学,现当代儿童名家作品(如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部”系列,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小布老虎”系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不断推出的原创儿童文学精品,例如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黄蓓佳的倾情小说系列,金波先生的“我喜欢你”等等)。

高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有了一定的理性思考,所以在推荐读物时主要推荐有一定深度和品位的书:如中外古典名著,名人成材故事,《读者》,历史史事,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国际大奖小说,中外名家短篇

小说、散文,报刊杂志等。

阅读时,采用集体推荐和自由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即哪些书是班级共读的,读完这类书,在班级内都要进行讨论交流;同时,每人应该根据推荐书目进行自我阅读,也可以读其他自己比较喜欢的书目。

2、阅读需要氛围。让学生喜爱上阅读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那一定是良好的阅读氛围(或者说是阅读环境),什么样的阅读氛围才有利于学生阅读呢?首先,一个好的阅读应该是家长、教师要认识到阅读的作用。其次,让学生拥有可以阅读的时间、空间和足够多的书。在家里,给学生一个单独的房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书架、一张书桌,一些可以阅读的大量的书(家庭袖珍书店)。在班级里,可以建立班级图书角,规定固定的阅读时间,保证学生可以享受的阅读时间。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必须随身带1-2本自己喜欢的或者是教师推荐的图书。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建班级图书角,一起对图书进行分类编号,一起讨论图书的选择与归类等,让学生感受到班级浓厚的书文化和书环境。教师和学生一同设计班级读书名言,将名言张贴于班级醒目的地方;每位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读书名言;在班级上成立“书友会”、“读书俱乐部”、“读书心得一隅”等学生自主读书生成的地方。学校里,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作用,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学校要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和保证措施以及考核办法,以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

3、阅读需要交流。学生阅读过程不是一个简单、静态的过程,它需要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交流,才能使阅读产生明显的作用,促进学生语言、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交流,把阅读内容及情感内化为学生的良好行为品质。在交流时,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阅读激情。如:

⑴、“阅读交流会”。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的启发、收获、疑惑等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走

进书中精神世界里。

⑵、“故事会”。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阅读故事,在班级里开展“我最喜欢的故事”周评比和月评比的活动。

⑶、“演一演”。学生挑选阅读中喜欢的故事,通过与小组合作,进行排练,把故事转变成表演的形式。可不定期举行“情景剧表演”、“小故事大家演”等活动。这种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促进了学生对阅

读内容的深入了解。

⑷、“教师介绍式”。教师要勤于读书,把自己变为讲述者,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讲述你喜欢的故事给学生听,或者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朗读者,选择经典的有趣的故事情节大声读给学生听。在学生面前,你一定要成为一个热爱读书的榜样,经常、时时、处处都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你的读书热情也一定会感染着学生。

⑸、“书之最”系列评选。每个月都开展“我最喜欢的书中人物”、“我最喜欢的作家”、“我最欣赏的精彩段落”、“我来接着写”等系列活动。这类活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

⑹、“跳蚤市场”。每学期,学生把家中读过的旧书带到学校,我们在操场举行一次大型的书市交流。发挥整体互补效应,让学生感受氛围,锻炼能力,体验书文化带来的来自心灵深处的那份震动。

当然,阅读交流的形式远不止这些。教师要善于通过不同的方法,有效的途径,让学生把单一的阅读形式丰富起来,立体起来,使学生的阅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4、阅读需要激励。给学生足够的阅读鼓励,会逐步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激

励。

⑴、“读书之星”。每周,每月,每学期,我们根据学生读书的综合表现,结合学生测评及推荐,评选出“读书之星”。如:“爱书之星”、“小书谜”等等。被评选上的学生进行贺信表扬(写给家长的信),另外,给予

一定的物质奖励,如书、本子等。

⑵、“我读书,我快乐”系列活动。围绕“我读书,我快乐”举行一系列活动,如:“读书演讲”、“名人故事会”、“亲子共读”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读书的幸福和快乐。

⑶、“读书成长表”。在教室前面设计一张“读书成长记录表”。从书目、作者、阅读时间、“我最欣赏的一句话”等方面进行设计,要求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按要求进行登记。比一比,谁读得书多,谁读得认真,谁读

了之后收获大。

⑷、“赛读会”。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进行互相比赛,比赛的内容可设计为:谁会读书—读时写感想;有问题提出来—带着思考读书;我问你答—学生、老师围绕这本书进行互相提问等等。

⑸、“经验介绍会”。我们要求学生不定期推选出几名会读书的学生在班级里进行“读书经验介绍”。通过介绍一方面激励这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另一方面让其他学生取长补短,形成班级读书能力良性循环。

现在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您家孩子有么?

2009-11-12 14:12:35 来源:网络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小学生素质发展现状与其它城镇小学的学生素质发展现状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行为上表现出的特点又有所不同,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存在如下问题:

1、小学生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特点。在问及“你需要什么时?”小学生把对知识、未来的好工作、高分数和爱的渴望,几乎摆在并驾齐驱的位置上,显示出学生的价值取向不明确。

2、小学生学习目的具有功利性、实惠性倾向,同时也是多元化的。为过好日子、为当干部、为赚大钱而学习的学生达69.15%,显示了学生的学习带有较重的功利色彩。

3、小学生虽尊敬父母,但缺少尊敬父母、爱父母的行为。把家长给的钱用来吃零食,在家长面前说谎,不做家务活的学生高达53.76%以上。显示出学生有不诚实、懒惰、不懂节约等不良品德。

4、小学生基本能做到与同学友好相处,但前景不容乐观。调查中发现29.62%的学生表现出欺负同学,逞强、自私、报复心理强,不关心别人、不热爱集体等问题。显示出了当代小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的致命弱点。

5、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虽常抓不懈,但效果不明显。表现在17.28%的学生随手扔果皮纸屑,9.72%的学生偶尔打架,16.91%的学生有时骂人,67.85%的乘车就读的同学抢座位的占,不爱护公物的占38.61%,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有32.79%。显示出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和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6、小学生有尊敬老师、爱老师的意识,但缺少爱老师、尊重老师劳动的行为。在问及“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时?”占一席之地的只占全校学生的49.61%;在问及“上课是否随便说话、做小动作时?”回答有的达49.67%。显示出学生对待老师的双重人格倾向。

7、小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但在学习态度上前景不乐观。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上课不积极思考问题的,不懂不虚心求教的,知难而退的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47.16%。

8、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期望值较高。在问及老师教学、师德等问题时,小学生有如下看法:

76.58%的学生希望教师“一视同仁,不歧视差生”;

89.62%的学生不喜欢教法不当,教死书,死教书的教师;

83.94%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与个人的学习成绩好坏关系密切;他们普遍认为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才会好;

91.06%的学生喜欢“乐学”,希望学习获得成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

93.58%的学生更尊重师德规范、能力较强的教师。

成因:学校德育形如“胳膊”,扭不过社会和家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这条大腿,这种“软弱”是学生理想和学习目的呈现不良趋势的原因之一;

家长不时向学生灌输了相当多的功利思想,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复杂化、实惠化倾向。

家长娇惯孩子,家长不注重对孩子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进行培养,家长对孩子吃零食的态度不置可否,养成孩子懒惰、乱花钱等不良行为。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爱他人、爱集体”等养成教育时,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导致效果不明显。

在学生做人与成长关系上,家长忽视前者,注重管吃、管穿、管学习,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社会的文明程度、家长的文明程度以及优裕的生活环境影响着学生行为,使之出现偏差。

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礼貌与社会传媒的导向有关,与教师的良好形象博得学生的敬慕有关;学生不尊重老师的劳动与学校校风、班风、学风不正有关;也与学生个人自控力较差有关;而教学方法死板、课堂气氛不活跃是导致学生违纪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生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能力得不到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因为受社会大气候的制约,导致学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力,学生生活单调,学生个性特长无施展舞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够,这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教学方法欠妥有关。

从归因中我们发现与学校教育不同步的社会风气、不一致的家庭教育和不到位的学校教育影响制约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在影响制约学生素质发展的众多因素中,我们找到了“我”的问题点。实践证明,这些问题点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立足自我发展的起步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现代人如果没有经常与书籍交往,如果没有通过读书来提高自己尊严的自豪愿望,那么他的生活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在提倡和鼓励学生把书作为自己生活中一部分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学生读书的效率。只有阅读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第四篇:草原朗读课文原文

导语:《草原》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优秀作品,这次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的原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原文: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s欲望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成因与策略

——梅县石坑镇中心小学 钟 剑

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我校承担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学生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的研究阶段安排,在2012年对我校的115名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详细、真实了解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寻求合理的教育对策。

一、从调查统计结果得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调查统计表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情感等方面的主流较好但有少数学习动机扭曲、成就需要低、冷漠孤僻、情感闭锁。

(一)学习习惯、兴趣方面学习动机扭曲,成就需要低。

统计表明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71%的小学生学习动机扭曲,读书的目的是“赚大钱”; 21%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老师抽问才回答;能认真完成作业的仅为78%,完成一些的有11%。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二)焦虑方面

面对考试,25%左右的学生情绪紧张,37%出现轻微焦虑。显示了学生担心发生威胁自身安全或其他不良效果的心境,使得这部分学生焦虑不安,紧张担忧,顾虑重重,形成心理障碍。(三)冷漠、孤僻

父母回家晚了有41人不会感到不安;看电视遇到伤心,感人的

情节,有21%的小学生不会流泪,或认为那是假的而无动于衷,表现出冷漠。26%的学生与同龄人在一起时未感到快乐,3%的学生感到不合群、孤独,显示出少数农村小学生存在孤僻心理。

(四)羞怯、胆怯、见了认识的长辈还有17%的学生不好意思或躲起来,家中来了陌生客人,不予理睬,怯生的占35%左右,这表明了小学生中胆怯、羞涩心理比较突出。(五)交往情感闭锁

30%左右的学生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 35%的学生受了委屈时独自生闷气; 48%的学生心中的秘密谁也不说,表明他们的情感有一定的闭锁性。(六)攻击性强

15%的学生会在别人踩了一脚时予以报复,包括语言上的(骂)和有形的(反踩一脚)行为,这表明少数农村小学生具有对抗性或攻击性行为,这种趋向的儿童容易出现品行障碍。(七)意志的心理品质不成熟。

25%学生对左右为难的事不是果断地选择方法。39%学生做事不成功时不再做或请别人帮助。38%的学生在老师来时和有时违犯。农村小学生意志的心理品质明显不成熟。(八)竞争意识不强。

46%左右的学生不积极参与竞选干部,其中近27%学生明显缺乏自信认为我不行。10%左右是缺乏服务意识,不愿多做事而不愿参

加竞争,14%~20%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农村家庭在当今社会中,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部分农村家庭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有些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在该区农村出现“三多三无”现象:○1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2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3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此外,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也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在农村地区,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心理教育意识淡泊,这也是农村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3、农村社区环境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

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氛围不浓,“小农经济”意识仍相当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态普遍存在,对子女百依百顺,包办一切的现象,与“狼爸虎妈”的现象并存,受农村社区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4、大教育观在农村地区难以树立。

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

成合力,往往出现“5+2=0”的现象,学生在校接受的教育与家庭舆论,社会氛围不一致,这也是农村学生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5、小学生年幼,心理尚未成熟。面对父母离异,家长打骂、教师批评、考试失败等挫折事件难以正确对待。

三、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通过此次对农村小学生心理行为调查,成因分析,研究和寻求合理的教育对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构建学校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校长、教导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到心理教育中来,开设心理教育课、建立心理学生档案、开辟学校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二)不同的心理障碍分别指导。

在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由于先天的生理因素不同和社会环境因素不同,他们的心理障碍表现也各不相同,要结合他们的年龄分别予以具体指导。对遇事胆小、害怕、退缩逃避属行为障碍的学生,要有易到难多给他们些做事的机会,使他们慢慢增强信心,恢复正常心理;对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漠无情的属人际关系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多接触、多关心、多教育,增强其群体意识;对性格表现异常属性格障碍的学生,教师就指导他们以有健全个性的同学为榜样,学习他们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富于同情心、责任感,胸怀宽广,豁达大度等优点,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三)大力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大力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关心、爱护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心态,提出合理要求,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帮助学生克服的心理障碍。

(四)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大量调查结果表明,学校、家庭教育存在八大误区(重成功轻失败、重物质轻精神、重结果轻过程、重智商轻情商、重答案轻问题、重行为轻心理、重共性轻个性、重说教轻交流),正是这八个误区导致大人对孩子“爱”之愈深,孩子对大人“拒”之愈切。

开辟与学生沟通的多种渠道,使学生随时能与教师、家长、同伴沟通,共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转变教师与家长的意识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

学校层面来说,一是平等性。教师要使自己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自觉地意识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并且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师生双方在人格上享有同等地位。二是尊重性。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三是鼓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观点,老师不要轻易地评价。四是参与性。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心理行为训练中,完成训练任务。

家庭层面来说,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坚强后盾,是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支持性力量。一是亲情。亲情是恩情、友情等都不可替代的感

情。亲情的缺失带来的是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因此作为家长来说,应多抽点时间跟孩子打闹、玩耍、游戏、学习、运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平视。不应该“俯视”孩子,不要觉得身为父母,就可以在家里主宰一切,想让孩子干什么,就让孩子干什么。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仔细分析观察现在的世界,包括电视、网络、报纸、书刊带给孩子的影响,从思想上、行为上理解外来世界带给孩子的影响。三是沟通。注意从小教育引导孩子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更要仔细辨别,分析其中的利与弊,不要一概否定,要了解社会各界对此种问题的评论,向积极有利的一面引导孩子,把自己的意见、建议,结合社会的综合评价来跟孩子解释清楚,让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成长。

社会层面来说,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

下载小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精选合集]

    小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小学生用心读书的少,表现是:读的时间少,读的形式少,读的指导少。一、朗读的时间不足 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

    小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 关键字: 思想品德 教育 环境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开设的综合课程,它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小学......

    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寨镇第一中心小学王桂云 新课标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

    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园地教师文苑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办法 李忠贤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

    存在问题

    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走过场。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无非就是“画个圈,打个钩,坐在一起唠一唠”,没必要较真。在民主评议......

    存在问题

    环保金点子 存在问题:(1)对蔬菜、水果等食用品的清洗,大多用冲洗的方式。(2)即使用容器盛放清洗也一直开着水龙头不关或让容器盛满水,并且在洗完后没有再利用而直接倒掉了,严重地浪......

    存在问题

    企业安全存在的问题 1.安全认识不到位。 企业安全意识淡薄,精神上麻痹大意,没有端正态度。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作......

    存在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学习上还不够注重,理论水平还不够高。有时只顾忙于一些具体的工作,自觉主动地挤时间学习还不够,闲时学得多,忙时学得少,学习还浮在表面,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