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供参考)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既有面向群体、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共性,又有依托于临床、与临床结合,区别于其他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个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妇幼保健机构公益性质,明确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
一方面,妇幼保健机构若简单地仿照疾病控制中心等单位的运作模式,就趋行政化,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执行机构,失去了它本身作为技术指导专业机构的特性,就谈不上学科建设与妇幼保健领域技水平的提升,更谈不上适宜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另一方面,妇幼保健机构若简单地变成医院,以医院的现有运行模式与考核标准来建设,又背离了公共卫生的体系的要求,失去了面向群体、以保健为中心的本质。如果过分强调临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将失去妇幼保健机构的网络组织协调功能和辐射作用,从而最终背离妇幼保健机构应有的定位与作用。
因此,妇幼保健机构只能根据妇幼卫生服务的客观需求来构建服务体系,既建立妇幼保健的服务网络,又发挥临床的技术指导作用,达到群体享有保健的需求,实现的政府管理目标。为此,建立与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实施“三重三移”战略,即“卫生资源重心下移,卫生工作重点前移,卫生投入重金红移”。
笔者在妇幼卫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初步体会。
一、临床部的学科建设是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技术支撑
(一)科室设置。卫生部关于《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中指出:妇幼保健机构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设置内部科室。临床科室包括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计划生育科等,以及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医技科室。保健科室包括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生殖健康科、健康教育科、信息管理科等。原则上应与其所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责和基本医疗服务相适应。例如改变产科传统的“接生”意义与功能,围绕优生优育、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目标,在内涵深度和学科发展上下功夫,注重产科临床与保健适宜技术的交融应用。从孕期保健、产前诊断、产时保健到产后母子综合保健的一系列服务项目作为产科的技术支撑。如江北区妇幼保健院改变妇科传统的单一诊治功能与手术方法,组建了特色学科——“宫颈疾病诊疗中心”。
(二)学科建设。作为贯彻落实政府“一法两纲”重任的妇幼保健机构,妇幼保健院必须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而向基层,面向群体,预防为主”的母婴保健工作方针,以降低两个死亡率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主要目标,探索妇婴保健新模式,更新保健理念,发妇婴保健需求为出发点,在保证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基础上努力满足多层次、多顽强化的妇幼保健需求。临床与 保健结合、医疗科研教学整体发展,抓重点学科,发展特色学科,以“错位发展,以高取胜”为发展途径。例如山西省针对出生缺陷高发开展的“削峰工程”,广西部分地区针对婚检困境创新工作模式,实行婚前保健宣传、咨询、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一体化服务,善于运用重大项目带动策略,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
(三)临床医师的保健理念与保健医师的临床经验的交融互补。卫生部关于《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加强妇幼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妇幼卫生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其人才需求有特殊性,既要有临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有群体保健的流行病学基础、人际交流沟通技能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临床医师进行保健意识和保健理念的培育以及对保健医师的临床经验的培训,使保健人员下基层能发现问题指导业务,能参与制订各项业务规范;使临床人员能探索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新手段,在保健管理的质控中发挥作用,从而使保健与临床结合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实处。例如建立保健与临床结合的多种“通道”、母婴健康促进中心、产科质量管理中心、“朋友结对式”一条龙服务、套餐式服务。
(四)保健院管理考核指标。妇幼保健机构既有履行政府职能和提供医疗服务质量的“刚性”指标、又要有反映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能力以及医院特色等方面的“柔性”(指导性、选择性)指标。医院内部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强化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学习意识。列如设计一套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包括共性指标、个性指标、附加指标在内的一套多层次、立体的指标体系。
二、保健部的构架网络是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组织支撑
(一)完善组织构架,加强网格化管理。一是建立产科质量管理中心,中心设立“专家委员会”和办公室;二是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保健部的科室设置包括质量管理科、信息管理科和健康教育与培训。工作要落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卫生院,由此构造网底,实现管理纵向到底。同时,积极与社会相关部门联系,如妇联、计划生育系统、优生优育协会、医学会、社科院、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建立合作平台,实现管理横向到边。
(二)健全工作规范、加强对面上各接产点的管理。妇幼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的建立是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关键。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系列产科技术服务与管理规范,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加强对接产机构的管理。
(三)重视死亡评审,加强对面上各接产点的业务指导。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评审是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的重要工作,妇幼保健机构需要深入细致做好各项相关工作,重视对死亡安全的分析与信息利用。一方面通过产科主任研讨会,另一方面建立死亡安全信息库,把“可以避免”及“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死亡安全基本信息及专家分析评审意见等进行汇总。
(四)关注社会需求,加强对社区的健康管理。提供妇幼卫生服务的专业机构,需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并通过建立适宜的服务模式与社会需求互动以提高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延伸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更新保健理念与知识。同时,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人员的适宜技术普及培训,提高其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转诊)高危人群或重点疾病的能力,做好居民健康维护。
(五)重视评价体系,加强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质控。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工作质量评估和妇女儿童基本医疗服务评估。“刚性”指标和“柔性”(指导性、选择性)指标。例如,将孕产妇系统管理(尤其是外来孕产妇管理)、危重孕产妇抢救、孕产妇死亡及其评审、贫困妇女的疾病普查(政府实事项目)等作为“刚性”指标;而对其科研工作、健康教育、信息管理、专业培训等方面作为指导性指标,其他体现各妇幼保健机构工作特色的方面则列为选择性指标。在评价指标的设立方面,需要注意过程指标与结果(效果)指标的结合。
三、政府的支持与多学科的参与是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根本保证
(一)政府资金的投入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带有临床部的妇幼保健机构,一半是医院性质,政府不作公共卫生事业资金投入;另一半是保健性质,属公共卫生范畴,但目前政府的资金投入又不足,难以保障提供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因此,在许多地方,都形成了以临床“养”保健的状况,导致妇幼保健机构出现“重临床、轻保健”的倾向。
(二)整合多学科与社会团体参与问题。妇幼卫生作为弥合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裂痕的特殊新兴学科,其建设与发展需要多学科的支持,尤其是需要公共卫生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卫生经济、卫生管理、卫生政策、心理、营养、妇产科、围产医学、医学遗传等多方面专家的指导,也需要与医学会、妇联、计划生育系统等多方面的合作。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底的功能问题。充分发挥三级保健网络的作用,整合妇幼卫生资源。作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网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成为妇幼卫生服务的前沿基地,应进一步加强其软件建设,充分挖掘、提升其潜在功能。妇幼保健是妇幼卫生服务的关键内容,应该成为“前移下移”的基础。因此,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职责,其主要任务应是孕中期与产后保健服务,并及早发现孕产期疾病。同时,还要建立社区妇幼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规范,包括保健服务内容、方式和要求,高危孕产妇的社区识别方法和转诊指征,标准化的社区孕产妇健康档案等,以更好地满足孕产妇生理、心理和社会综合保健需求。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与能力,切实加强网底建设。
(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性医院的联动问题。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在完善的组织网络基础上,建立便捷的“绿色”通道,并规范工作流程与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性医院应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妇幼保健机构及综合性医院应制定完善抢救预案,合理配备抢救人员及抢救设施设备,建立产科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并保持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只有这样,才能使产科质量管理更加及时、有序、规范、有效。
第二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思考
结合当前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科技局最近组织相关人员,对市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科技局作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部门,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集示范引领、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培训提高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十大基地建
设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一)示范体系初步形成
针对市委、政府确定的农业十大基地建设目标任务,转变传统科技推广方式,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力度,增强农业科技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的同时,建设8个绿色(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涉及水稻、设施蔬菜、高酸萍果、奶牛养殖、设施园艺等,重点在产品结构调整和种养技术上进行示范,不断提高示范引领作用和带动效应。一是增强示范功能。坚持在产品质量上做文章,在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上下功夫。一方面,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8个科技示范基地引进新品种,调整结构,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另一方面,采取基地+企业+乡镇+农户或基地+协会(合作社)+科研院所+农户的方式,高起点建设,实行订单种植,发展绿色(有机)产品。如,在马莲渠乡陈木闸村建设的500亩有机水稻科技示范基地,由科技局牵头组织,协调塞外香公司与乡镇、农民签订6元/公斤订单种植合同,使水稻种植效益提高一倍多;引进山东寿光星博蔬菜有限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在金积镇田桥村建设绿色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基地,为农户提供产前信息、产中技术、产后保护价收购的全程服务,带动设施蔬菜向绿色方向发展。二是因地制宜建设示范基地。根据各乡镇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乡、村(协会、企业)搭台唱戏、科技立项支持、农民自主建设的原则,建设各具特色的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如,针对板桥乡高酸萍果种植面积大,品种杂、管理粗放的实际,建设绿色高酸萍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高位嫁接、后续管理上进行示范,提高苹果产量、品质和整体经济效益。目前,除郭桥、古城以外,其他乡镇都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绿色农产品科技示范基地。三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按照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要求,在优质粮食、设施瓜菜、设施园艺、高酸苹果、奶牛养殖等产业大力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的组装配套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和节约型农业,促使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二)服务体系形式多样
坚持从典型带动、品种引进、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等方面着手,发展形式多样的服务体系,与农牧局形成了功能互补、各有侧重的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夯实科技推广网络。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建设科技“110”专家服务团和技术服务队伍,及时解决农户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去年以来,“110”共为农户提供电话咨询1600多次,现场技术服务1223次,发布各类涉农信息2100多条。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培育示范典型和创办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目前,利通区科技特派员已发展到86人,其中,法人科技特派员13个。共引进新品种65个,示范推广新技术72项,培育科技示范户4500人,培训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民近万人。创办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15个,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由科技特派员创办的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吸引农户参加的最少户数达30多,最多达470多,不仅有效地示范推广了先进适用技术,也提高了农户的生产效益。二是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针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研发能力不高的实际,帮助和支持企业与区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加大对农副产品系列产品研发的投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先后以科技项目扶持、牵线搭桥联合院所的方式,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已培育农字号龙头企业技术中心5家,今年再培育5家农字号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在清真牛羊肉精深加工、绿色奶产品开发、绿色设施蔬菜种植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三是开展科技合作和对外交流。坚持把对外开展技术合作和交流作为解决人才不足的重点来抓,促使6家企业和外省区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如,万胜生物公司与天津大学生命科学院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攻克谷氨酸生产工艺中的技术难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转化率、产酸率、提收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国家农业园区管委会 引进宁夏农科院等区内外25名专家驻点服务,组织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等15个国家、自治区和市级科技项目,为市区及周边地区的设施农业、优质粮食、奶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围绕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体系及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系统,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利用科技
信息网平台,每年发布本地科技动态信息150余条、科学普及小常识近100条,在与宁夏科技信息研究所共建宁夏网络科技环境工程项目中,结合利通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立了清真牛羊肉产业数据资料35篇,向社会广泛推介,得到宁夏科技信息研究所的认可,被评为2008年全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一等奖。在市区98个行政村建立了三网合一的信息服务站,市区、乡镇、村三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三年内,将各服务站的信息员过渡为信息科技特派员。今年选择20个示范点,发展30名信息科技特派员,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技物结合、自我发展的运作模式,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村级信息服务站的作用。
(三)培训体系逐步健全。总体看,利通区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还是比较高,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实际相比,其科技素质和生产方式还不完全适应,需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时季节,因材施教,逐步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农民培训,不断提高科技素质。一 是聘请专业技术人才,驻点服务和指导。从2007年开始,针对设施农业、高酸苹果等产业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专业人才紧缺的实际,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从区内外引进技术人才32名,其中市区从山东寿光聘请了7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在5个乡(镇、区)驻点服务,共解决农户技术方面问题 100多 项,培训农民67场次、2400多人。二 是集中培训。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种养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集中开展培训。去年,先后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周等活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444期,培训农民12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今年,按照政府要求,对全市培训任务进行了责任分工,科技局将根据设施蔬菜、设施园艺、高酸萍果、有机水稻、富硒水稻、精品果等产业发展需要,对种植大户进行集中培训,培养本地乡土人才,共培训2200人次。三是通过科技特派员进行实地培训。科技特派员在创业基地,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并利用合作社、协会等组织形式,根据实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实地培训,培养了一批农村实用人才。2008 年全市科技特派员在创业基地开展培训380期,培训农民近1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
虽然科技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但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一是人才资源比较短缺。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的高技能、高层次人才不足,懂技术、会管理、能科研、善经营的综合性人才就更少。农业推广体系中公益性科技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人才紧缺、技术支撑能力弱,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农业科技投入不足。近年来,市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今年科技三项费由去年的150万增加到200万,但科技活动经费、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0.6%,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与农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是农产品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高,表现在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弱、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如,利通区粮食加工企业10几家,但像塞外香这类具有超前发展意识的企业几乎没有。四是科特派创业层次不高。主要表现在创业基地项目规模不大,筹资能力不强,亮点不多,特别是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比例还不适应科技创业的需要。
三、意见建议
解决好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统筹协调,明确相关部门责任,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推动作用,通过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整合公共资源、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支持三个层面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加强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为重点的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其加强与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强以科技中介机构为支撑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整合现有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农技推广部门,形成整体联动、优势互补的技术创新力量。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创业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功能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三是加强重点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支持农产品重点龙头企业设立研发基地,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品,支持对尚未进入产业化开发和大面积应用的科技成果,进行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实验,尽快形成组装配套技术,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二)健全三个体系,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是健全农业良种工程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支撑体系。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农业园区、部分协会为基地,引进推广优质高产的蔬菜、园艺、水稻等新品种,研究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万胜、沙漠王子、夏进、红果、娃哈哈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研究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食品和其他生物制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水平。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重点抓好动植物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健全防疫与农产品安全信息网络,提高对重大病虫害和动植物疫情的检测预警、应急控制能力,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加快绿色(有机)产品开发和生产基地认证工作,提高绿色(有机)产品比重,修订和完善技术规程,形成适应国内市场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以科技特派员创业为补充,以农业科技园区、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种养大户为载体,示范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新品种和综合配套技术,引领农业、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把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和法定标准。二是鼓励农产品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采取政策引导、以奖励代补等方式,扶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区内外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科技服务领域,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
第三篇:建设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
建设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
内容提要:
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到2015年末我国将基本建成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在建设现代纳税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基本形成有效发挥纳税服务职能作用的理论体系和组织体系,完善和改进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的制度建设,持续优化支撑纳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纳税服务绩效提升。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建立现代纳税服务体系要把其置于税收征管改革大格局中去创新探索实践,否则会缘木求鱼,本末倒置。关键字:现代纳税服务体系 创新税收征管
纳税服务在我国经历了既艰难又快速推进的历程,从观念、制度、环境以及技术层面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平台体系、业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考评体系等做为现代服务体系的支撑,以满足纳税人的需求,促进税法遵从度的提高。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下对纳税服务工作提出了专业化、系统化的要求,如何把规范税收执法与优化纳税服务协调统一起来,按照建立现代税收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已成为税务系统改革面临的前沿问题。
一、建立现代纳税服务理论把创新思维置于纳税服务之中现代纳税服务理论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和谐税收理论为核心,以纳税人需求理论和税法遵从理论为支撑的现代纳税服务理论框架。
(一)统一纳税服务的思想认识,明确纳税服务的职能定位
首先对纳税服务的基本内涵在四个方面进行定位。一是所谓纳税服务,就是在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帮助、促进纳税人正确理解税收法律法规,积极创造条件便捷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二是根据纳税服务定义,纳税服务工作的主要职责明确为:一要帮助纳税人知税法懂税法,二要方便纳税人办税,三要保护纳税人权益,即“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三是纳税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遵从。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共同构成税收管理,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都是税收管理。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的根本目的或者说其使命是一致的,就是提高纳税遵从度。四是准确把握纳税人满意度和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的关系,提高纳税人满意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促进纳税遵从度的提高。既要防止为了提高纳税遵从度,忽视纳税满意度,更要防止没有遵从度的满意度。通过澄清这些思想认识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把纳税服务与行风建设、与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众形象建设等工作区分开来,有效避免纳税服务的缺位和滥用。
二是树立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法定职责的意识。通过对纳税服务的深刻理解,要将纳税服务与履行职责、维护权利的法定要求统一起来,将依法为纳税人提供必要的纳税服务定位为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享受税务机关提供的法定的纳税服务是纳税人的法定权利,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缺位或怠于履行,可能构成法定职责的缺位或不作为。为此,要将纳税服务作为税收管理、规范执法的重要方面,统一要求,统筹管理,同步落实。
三是要鲜明的表达:服务+执法=遵从,解决长期以来执法服务忽左忽右,矛盾和冲突的问题。税收管理活动开始于纳税服务,并将纳税服务的各项具体要 1
求落实到税收管理的全过程。在纳税人自愿遵从税法的情况下,税收管理主要通过纳税服务来实现;在纳税人消极遵从的情况下,主要通过深化纳税服务,辅之以税收强制的震慑力来实现税收管理,提高纳税遵从度;在纳税人恶意不遵从税法的情况下,税务机关主要依法实施税收强制措施。
四是重视发挥纳税服务在税收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执法和服务在促进纳税遵从度提高方面,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强调重视纳税服务在税收管理中的机会成本优势,相比之下,纳税服务具有积极主动、成本低廉、防患于未然、促进并保持征纳之间和谐互信关系等鲜明特点。因此,税务机关在不断强化税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同时,学习借鉴税收遵从风险管理中的纳税人遵从模型,更加注重通过改善纳税服务的层次和质量,促进纳税遵从目标的实现。
五是树立纳税人客户中心意识,逐步建立起信赖合作的征纳关系。纳税人是税收管理的对象,也是税务机关提供纳税服务的客户,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主要是围绕纳税人这个中心展开的。基于这种纳税人中心意识和客户服务关系,税务机关在办税服务中逐步改变传统的纳税人都是“有问题”的推定思维,逐步在征纳双方建立起良好互信、和谐合作的关系。
二、持续改进体制机制,把纳税服务置于税收管理现代化大格局之中。
没有纳税服务的现代化就没有税收管理的现代化。要把纳税服务的现代化和税收征管现代化、税收法治现代化、税收管理技术现代化、税收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等税收管理各领域的现代化统筹起来,按照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原则,将其置于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中一同筹划、整体设计、同步推进。
(一)是梳理界定税收管理职责,重组纳税服务职能
理顺纳税服务职能是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推进,原有的以办税服务为主的纳税服务职能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一是办税前台与基础事项管理后台之间流程分割,服务资源难以整合,使用效率差,协调难度大,纳税人不方便;二是办税服务与纳税人之间存在属地税收管理员这一中间“服务”界面,“多头办税”、“政出多门”等问题难以解决;三是纳税服务职能不从属地管理剥离出来,税收专业化管理职责难以落到实处。为此,要把重组纳税服务职能作为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一是科学界定税收管理职责,找准纳税服务职能定位。? 借鉴现代税收管理理论,对纳税服务职责做了进一步界定。?将税收遵从管理职责分为税收服务和税收执法。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的目的一样,都是促进遵从,除纳税评估(税收评定)、税务稽查(税收违法调查)和税收欠税追征三项基本执法职责之外,税收遵从管理的职责主要通过纳税服务来体现。明确纳税人自主申报制度下的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还责于纳税人,纳税服务职责的主要定位于帮助纳税人自主履行税法义务,促进税收自愿遵从,具体包括:帮助纳税人理解税法,正确确定自己的税收义务;为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提供便捷的办税服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办税环境;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推进纳税服务由办税服务向综合纳税服务转型。
将税收管理职责进行全面梳理,逐条分析,将其中涉税提醒、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等具有服务属性的基础管理职责,归为纳税服务大类,实施集中管理;将其中具有执法性质职责归为税收执法类,纳入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
理。
将原来由市、县局机关各业务部门承担的依申请审批等基础管理事项下移至办税服务机构,将原来由基层管理分局承担的调查、核查等基础管理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机构,实现纳税服务、基础管理各项职责在纳税服务机构内集中整合。
(三)是重组业务流程,转变纳税服务运作方式。
根据纳税服务职能的重新定位和税收管理职责的重新分配,在纳税服务机构内实行一体化管理、专业化分工、流程化处理的综合纳税服务运作模式,设置办税服务、审核审批、综合调查、权益保护等职能科室,完善前、后台衔接制度,再造纳税服务业务流程,建立更加紧密的前台受理、后台调查、内部流转、窗口出件的流程链。对需要调查、核查的各类事项实行平台管理、分类按户归结、次序推送派工、到户综合调查。
三创新方式方法,把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融入到税收征管改革中。
深化“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标,以办税服务厅为枢纽,整合办税服务的制度、内容、措施,以便捷遵从、帮助遵从、提醒遵从为纳税服务工作的主线,不断深化拓展纳税服务领域,持续完善纳税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纳税服务方式方法。
(一)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平面”,创新纳税服务体制
改变省、市、县层层设立纳税服务管理机构的层级制管理体制,按照省局实体化集中管理+市县局扁平化终端运作的结构模式,推进纳税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做实“一个中心”。做实省局这个集中管理中心,首先体现在省局担当起所有纳税服务终端支撑后台的角色。省局纳税服务的实体化职能包括:制定和实施全省纳税服务工作战略规划;负责各类纳税服务流程的持续改进和不断优化,制定、实施全省统一的纳税服务业务标准;直接承担网上办税服务平台、12366纳税服务热线、政策确定性发布、自主办税终端后台、税收知识库、统一短信平台等各类纳税服务资源的集中研发、统一维护和全面监管。做实省局这个集中管理中心,还体现在省局对市、县纳税服务实行扁平化管理。一是利用全程服务承诺跟踪监控系统,对所有办税业务流程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通过全程服务承诺跟踪监控系统,对各办税终端的所有办税流程全程进行记录、跟踪监督,定期分析,按季通报;二是建立纳税人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省局通过12366纳税服务热线、网上办税服务平台等对区域性服务事项进行统一调度,快速反映,实现服务需求的及时响应、服务要求的直接下达、服务资源的统一调度、服务结果的跟踪反馈,保证纳税人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三是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由省局统一制订工作方案、工作要求、作业标准,通过内网直接并发到市、县局及各服务终端,由各服务终端局按省局统一要求组织实施;市、县局主要负责自我对照检查,减少层层搞上传下达。
做平“两个实体”。在市、县局,分别对纳税服务处、办税服务厅以及车购税、票证管理、出口退税等部门的服务职能进行整合,消除部门分割,减少中间层级,建立综合纳税服务机构,作为全省纳税服务的终端,直接面向本地区各类纳税人,实施扁平化、实体化运作。
(二)推进整合资源,重构纳税服务平台
改变纳税服务粗放式发展方式,按照“线上+线下”的模式,整合各类资源,促进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构建综合纳税服务平台。
按照办税服务厅+延伸点模式整合实体办税资源。推进办税服务前台进驻政府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平台的共享利用。市、县局原则上只
在城区设立一个办税服务厅,在纳税人集中的地区设置延伸点或配置自主办税终端,由纳税服务部门统一管理。
按照功能全覆盖的要求整合网上办税资源。秉承开放、融合、标准、引导、体验的理念,搭建纳税人网上办税平台,通过一个连接v2.0核心数据库的中间平台,实现各具功能特点的各种纳税服务子系统集成整合。
按照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要求整合各类办税资源。认真研究分析实体办税资源和网上办税资源的功能特点和比较优势,突出各自重点,统筹规划,加强整合。线下,发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部门间的窗口并联服务功能,实体办税厅新办纳税人引导体验功能以及专家专业咨询和自助办税功能;线上,发挥网上办税的全天候、远程办税功能。通过引入视频、影像技术和现代快递等多元化交互方式,推进纳税服务方式的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流程,建立涵盖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辅导、涉税查询、权益维护、基础管理等各环节,实体、虚拟无缝衔接的纳税服务综合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各类纳税服务资源集成整合的增值效应。
(三)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转变纳税服务方式
顺应纳税服务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趋势,在纳税服务现代化建设中,要依托信息技术,持续推进纳税服务方式转变。
一是变管理为服务。根据纳税服务新的职能定位,要结合实际把许多基础管理的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等调整为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原来催报催缴、巡查核查、风险监控等税收管理员的日常管查活动,转变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遵从税法的温馨提示。纳税人一打开网上办税系统界面就会收到来自国税机关的滚动提醒;纳税人涉税事项办结、申报纳税到期等涉税业务,由短信平台通过设置自动触发功能及时发出提示提醒;对遵从风险等级较低的涉税事项,采用电话、邮件、信函等多种方式提醒那纳税人修正申报。
二是变不确定为确定。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第一需求是税收政策执行的确定性问题。为了解决税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多头解释、口径不一,纳税人无所适从的问题,省局要上收税收政策咨询问题的审核确认和发布权,建立税收政策确定性问题收集、发布机制。成立税收政策咨询专家组,统一负责对税收政策咨询问题的审核、确认。纳税人通过办税服务厅咨询窗口、互联网、12366等各种渠道的咨询疑难政策执行问题,均由省局进行统一收集疏理、归类,提出回复问题的初步答案,分类推送省级咨询专家组审核、确认,然后上传税收知识库并在内网发布。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在媒体上公开发布。三是变单一为多元。坚持基本办税服务均等化等基础上,要依据纳税人的规模、属性、特点及不同需求,推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
创新大企业服务,由高素质税收管理人员担任大企业客户协调员,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以涉税风险提示为指引,促进大企业建立健全税收风险内控机制;对总体遵从度高的企业签订遵从协议或备忘录,实施特殊的管理服务措施;建立与大企业的高层对话机制,为大企业平稳发展出谋划策,建立更加透明的合作机制。
对中、小纳税人实施集群化、标准化服务,采取集中宣传辅导、群发涉税资讯、征纳批量互动、集中风险提示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集约化服务。
对享受优惠政策企业、出口退税企业、汇算清缴重点企业,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政策解读及办税流程辅导。
四是变实体为虚拟。积极组织实施网上办税引导战略,鼓励纳税人在网上办理各类申报和涉税申请,网上办税系统要包括申请、申报、信息查询、提示提醒等功能,基本覆盖纳税人办税的主要事项。
五是变模糊为量化。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对纳税服务工作进行量化和质效考核,全面推进绩效考评,持续改进纳税服务,为税务机关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能提供监督保障。
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是现代税收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在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求税法更加透明,纳税人需求响应机制形成常态化,正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办税负担明显减轻,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正是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四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农技推广服务,是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一项长期重要政策。当前,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村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科技建设。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动植物新品种和农业、农机等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预防和植物重大病虫害的预防扑灭,机械化防汛抗灾、排涝抢险,森林火警火灾预报和森林防火,贯彻实施农业标准,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机安全监理,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的公共培训教育等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知识产权难以保护或物化的技术推广等服务界定为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职能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分类改革,为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为例对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以期求得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嘉祥县不断加大科技推广普及的力度和深度,通过大力实施万名农民培训、阳光培训、绿色证书等农民培训工程,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科技三下乡等科教服务活动,农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科学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全县各级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如梁宝寺、大张楼镇速生丰产林、木材加工,满硐、孟姑集、马村、嘉祥镇大蒜种植,纸坊镇种鸭繁育、优质林果等各具特色的生产加工基地,构建了我县农业产业新格局。
2、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市场化体系初步建立。全县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99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合作经济组织248个。龙头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瞄准市场搞好农产品深加工,围绕加工促生产,拉长了产业链,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大张楼镇发展速生丰产林2.8万亩,带动木材加工企业20余家,旋皮机240余台,林业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纸坊镇宏祥牧业固定资产投资2027万元,年繁育肉鸭、肉鸡种苗260万只,带动农户3500户,农户增加收入7000万元。
3、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各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多数具有初级以上职称,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70人;学历层次也大都在中专以上,其中大专以上的139人。广大农技人员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嘉祥县农技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农民意识及其它客观原因的制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部分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一是求稳怕乱的农本心理,就是认为种庄稼、种粮食是本分,结构调整风险大,不如种粮食稳;二是直观务实的从众心理,别人种什么他就种什么,不敢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看到别人成功后才模仿采用;三是盲目求快的过急心理,对新东西敢于大胆尝试,但一失败就放弃,比如今年收获的农产品价格一降低,下一年农户就不种了,经不起市场条件下价格波动的冲击。四是小而全的自给心理,在自家地里种上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白菜等多种蔬菜,只是为自家生活方便,主导产品无规模,特色产品无优势。还有极少数村民不讲诚信,企业与村民签了订单,收获的农产品不卖给该企业,影响了农企合作关系,制约了自身发展。
3、农技推广资金来源渠道少,缺乏有效保障机制。随着农村各项改革日益深入,农技推广部门逐步走向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不再享有财政经费,难以承担技术推行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当前除了各级对农业的政策性资金外,基本上没有任何资金可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技推行体系建设、服务条件亟待改善,迫切需要资金支持。
4、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农技人员知识老化。近几年专职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逐渐减少,目前各乡镇农技人员有部分被抽调去从事包村、招商等其他工作,常年专职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现有的乡镇农技人员多数仅仅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只会简单的农业适用技术指导,缺乏市场预测、行情分析及经营管理指导能力,而且接受再教育、再培训的机会少,知识老化,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发展要求。
5、人均占有土地少且分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当前农村土地较少,人均不足一亩地,发展种植、养殖调地很困难,有的地方甚至每亩1000元租金还租不到地,想规模发展必须拿出专门人员负责协调土地。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增大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化的普及,也限制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三要拓展培训范围,突出培训重点。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
四要尊重农民意愿,拓宽培训内容。要根据时令季节,开展配方施肥、合理用药、秸秆还田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要继续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扩大阳光工程的培训规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2、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对农技人员的使用管理,县乡农技人员必须在其位、尽其职,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工作业绩与工资、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农技人员给予一定补贴,确保他们在农村蹲得住、留得下。大力推行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农技培训专项资金,每年对现有从事公益服务的农技人员进行分层次、多内容的继续再教育,定期送到济宁农校、山东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学习,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其成为基层农技推广带头人。加强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推广条件,应下拨适当的经费,帮助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不断提高农技推广的现代化水平,使农技人员办公有场地、工作有设备。
3、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科研部门、大专院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开展科企合作,发展农科教示范企业。鼓励农技人员领办、创办各类农业技术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引进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先在科技示范园区试种试验,成功后再向农户推广,探索一条引进、试验、繁育、示范、推广、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重点抓好科技示范户的选拔培养,每个村选拔5-8个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创新者作为科技示范户,带动更多的群众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的转化率和入户率。
4、建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继续坚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千名干部包户富民促调整工程,选派科技人员到村、到户、到企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直接融合。县乡技术人员成立科技服务队,村级成立由科技村主任为组长的科技服务组,围绕主导产业,通过分层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开通农科热线、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指导服务。指导农民创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营,切实发挥服务功能,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5、健全农业信息系统,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村村通有线电视,大力推进村村通宽带,设立科技服务热线,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资源,定期组织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村民代表、青年人收听收看农业科技节目,搭建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生产信息化,提高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
6、发挥政府职能,加大扶持力度。发挥政府指导、引导职能,尊重农民意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减少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对大力号召发展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借鉴粮食直补的做法制定优惠政策,给予生产者一定的补贴,调动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乡村人才给予一定补贴,在提拔重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引进激励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来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安排专项科技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农户小额贷款机制,加强银企、农企联合,切实解决企业、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解决好资金制约这一难题,确保科教兴村计划顺利进行,并取得明显成效。
第五篇:关于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
考
省委党校2012年第一期领导干部进修二班 “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研究专题课题组
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目的是维护残疾人的发展权,促进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和全面发展,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3月19日至23日,我们进修二班一组12人,在温州市有关部门同志的陪同下,深入温州特殊教育学校、温州市康复实训基地、龙湾区残疾人托养中心、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等地开展调研,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残疾人农户,通过多方式的了解和调研,深切感受到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必要和重要,深切感受到残疾人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冷暖。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全国共有各类残疾人8300万人,涉及2.6亿个家庭人口;我省共有各类残疾人311.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36%;温州市有残疾人4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4%,涉及近五分之一的家庭人口,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发[2008]7号《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建立健全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维权等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让广大残疾人享受到公共服务的阳光,构建和谐共享的社会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残联组织值得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温州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他们在这方面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一、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一)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概念理解 1.公共服务体系的涵义
体系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所谓公共服务体系,广义上是指公共部门为满足公民基本生活与社会发展需求所提供的所有公共产品的总称,包括制度形态、物质形态和劳务形态等各种公共服务类型。狭义上是仅指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时的劳务行为总和。
在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内容包括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也包括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发布公共信息等。涵盖市场难以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自然垄断和外部经济等。公共服务体系的价值取向是惠及全民公平公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长远目标。同时,公共服务的过程实质是公民参与式管理的公共治理过程,也是公共部门对公民意志和利益诉求的回应过程。因此,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和市场参与机制。
2.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涵义
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是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根据公共服务体系的上述涵义,残疾人服务体系应当指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在面向全社会成员普遍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针对残疾人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的服务需求,通过各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为残疾人所追加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以及为实现这些公共服务供给所形成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的总和。因此,残疾人服务体系是社会整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残疾人挖掘潜能、克服身心障碍、改善生活状况、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依托。根据上述分析,残疾人服务体系在服务内容上主要包括维系生存、促进发展、改善环境三个层次。其中,康复、托养服务是维系残疾人基本生存、改善残疾人生命质量的根本手段,属于残疾人服务中的第一层次;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服务是帮助残疾人提升素质、改善生活的核心内容,属于残疾人服务中的第二层次;法律维权、无障碍服务是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保障,属于残疾人服务中的第三层次。残疾人服务体系在服务支撑上则包括以残疾人为服务对象的服务设施和网络、专业服务队伍、服务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
(二)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公共服务需求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需求不断拓展和逐步得到满足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状况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生存条件依然有待改善,如何使公共服务供给与残疾人需求相适应,将是我们在较长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既是针对当前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和不足,从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入手,为残疾人提供全面的制度性保障和服务,同时也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行使公民权利、展示个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便利的平台和渠道。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扣住了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契合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的精神,是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的行动指南,是从根本上解决最大多数残疾人生存发展问题的重要切入点。
2.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残疾人因自身条件的限制一般不易获得与健全人同等发展的机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更容易拉大他们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比较而言,残疾人最先也最强烈地感受到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本与代价,这一群体的困难中蕴藏着不少社会风险因素。因此,针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不仅关系到残疾人本身及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义。通过建设残疾人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促进社会公平和权利平等提供强大的基础平台,有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他们能够安定生活,具有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保证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
3.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残疾人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有舒畅地工作、生活的权利,也有受人尊重、融入社会、实现自我的需要。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正是以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为主旨,除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物质生活条件,还注重给予安全感和尊重感,有利于调整其因残疾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失衡,缓释残疾人自身及其家庭压力,发挥残疾人的潜能,激励和调动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提高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谐融入社会。
二、温州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近些年来,温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09‟78号)、《温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温政发„ 2011 ‟55 号)等纲领性文件,积极谋划并实施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温州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呈现出了以基本生活服务为重点,既向生存权服务方向发展,又向发展权服务方向发展,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功能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残疾人康复服务进一步优化
与市中医院合作建立康复实训基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智残、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服务业,探索温州特色的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社会化新路子。出台《关于切实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工作的意见》,将25个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2011年培养康复人才6名,配发辅助器具3231件,实施无障碍改造惠及1438户。全市组织白内障患者筛查9661人,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2813例,超额完成32.8%,创建成功白内障无障碍市。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进行0-6岁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实名制调查和聋儿人工耳蜗项目筛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108例,脑瘫康复训练70例,智力康复训练63例,孤独症康复训练47例。在温州医学院附二医举行温州市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抢救性康复项目启动仪式,完成11名贫困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建立各类康复基地40处,社区康复点779个。
(二)残疾人托养和照料服务面持续扩大
出台《温州市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实施办法》、《温州市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坚持适应需求、量力渐进、整合资源、不拘一格、各具特色为原则,积极建立以市、县(市)区托养机构为骨干、乡镇(街道)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为主体、居家安养服务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2011年全市残疾人托(安)养7824人,其中集中托养1310人,居家安养6514人,托(安)养率达75.28%,比去年提高36个百分点。完成5家省级、6家市级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创建工作,下拨市级托(安)养资金443.5万元。
(三)残疾人教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贯彻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学校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逐步完善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出台《温州市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助学暂行办法》,2011年完成助学帮扶3717人次,发放助学补助金477.86万元,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72%。
(四)残疾人就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稳定集中就业,扩大按比例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坚持举办温州市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做好困难家庭和一户多残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加大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和残疾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服务力度。加大个体就业和农村种养业扶持力度,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网络,举办适应社会需求的服装裁剪、计算机、家用电器修理、室内设计、淘宝网店、盲人按摩等适合残疾人自身特点的培训班。2011年新增残疾人就业2355名,就业创业帮扶1622名,职业技术培训3462名。建成残疾人扶贫基地省级4家、市级24家、县级144家。
(五)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服务进一步加强 出台《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深入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以提标扩面为重点,提高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扩大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康复项目,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将贫困残疾人纳入政府扶贫开发重点群体,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贷款扶持力度。2011年全市16990名残疾人纳入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其中11359名残疾人单独施保,全额享受低保金,5631名残疾人全额享受补助金,并享受其他社会救助政策。完成689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
(六)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活动蓬勃开展
坚持举办温州市残疾人文化艺术周、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残疾人事业成就展、残疾人电影专场等活动,组织征文、摄影比赛,鼓励残疾人参加工艺美术、书画、文学、摄影等艺术创作。建成残疾人文化艺术团队1个、残疾人文化示范园地7个、残疾人文化阵地25个。以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在我省召开为契机,深入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做好《八残会纪念邮册》发行,圆满完成八残会“联通杯”火炬传递温州站活动。选派21名运动员参赛,为浙江代表团夺得12金5银7铜的好成绩。
(七)残疾人宣传维权服务工作进一步推进
加强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合作,开设手语新闻节目和残疾人广播专题节目,开播扶残助残公益广告,开辟专栏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事迹。坚持利用重大残疾人节日契机举办大型活动,深入宣传残疾人法律法规,组织现场配送药品器具、募捐、义诊、咨询服务等活动,走访慰问残疾人托养中心、特教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残疾人优秀运动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协调各级司法部门,建立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市法援为中心,各县(市)区法援为基础的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优先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援助,全力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八)无障碍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
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化建设内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和道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划建设无障碍设施,加快推进对既有道路、建筑物、社区、公共交通特别是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已建设施实施无障碍改造,全市主干道和主要商业街已铺设盲道,新建公园、文化体育场馆、客运站、火车站等公共建筑已基本达到无障碍标准。制定无障碍设施管理办法,加强无障碍建设和管理的执法检查。开展无障碍进家庭活动。编制无障碍改造康复器具进家庭项目目录,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免费配置1件(套)以上的无障碍器具或设施。
(九)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度加快 各地相继加快集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文体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中心建设。温州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落址于龙湾区龙水片区,面积40多亩,目前已完成用地指标申报审批手续、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和部门联审,进入立项程序,加强对县(市、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度督查,乐清、瑞安、平阳已运行使用,苍南、泰顺已动工兴建,鹿城、龙湾、永嘉已确定用房调剂方案,瓯海、文成已落实土地选址,洞头已着手协调选址问题。
(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品牌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贯彻落实《浙江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办法》, 全面启动爱心城市(区)创建活动,温州市本级启动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首批瑞安、乐清两市完成创建任务,第二批三区一县(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平阳县)已通过预检,正迎接验收考核,第三批四县(永嘉、苍南、泰顺、文成)完成申报签约,正迎接考察初审。为推进“爱心城市”创建工作,出台《温州市扶残助残爱心乡镇(街道)创建办法》,举办全市爱心城市爱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培训班,深入到各创建县(市、区)、创建乡镇(街道)督查指导工作。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形成全市上下携手共创爱心城市、爱心乡镇(街道)的良好氛围,激励温州市广大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发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虽然,温州市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且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残疾人“参与、共享”社会生活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在政策指导方面,缺乏总体规划、规范。尽管各地制定了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但就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没有做出系统的全面的安排。相关部门制定的保障政策,虽然规定了对残疾人实施优惠的内容,但不够系统、规范。二是在保障内容方面,重基本生活保障,轻发展权益保障。如实施低保、医保、救助等,由于覆盖面比较大、政策明细具体、操作程序规范,可以保障大多数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但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康复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难。三是在资源利用方面,缺乏规范和标准,共享程度不高。现有的公共服务缺乏针对残疾人特殊需求的保障与服务内容和有效措施,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往往被普遍化、平均化的要求所掩盖和忽视。四是在区域发展方面,存在城乡之间、县域之间不平衡。在农村保障残疾人权益,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尤其薄弱。五是在经费投入方面,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投入不足,服务设施和专业人员队伍匮乏。资源不足和现有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并存。
三、关于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鉴于这次调研的情况,笔者认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需要重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指导原则,实施科学发展
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局。充分认识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协调发展、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改善残疾人的民生、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二是要树立融入大局求发展的理念。适应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大局,充分利用良好的政治环境、有利的政策规定、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三是要坚持走社会化发展的路子。整合利用社会服务资源,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鼓励和吸引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邻里和家庭的优势,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四是要统筹协调合理安排。针对温州市县域状况的不同、城乡差别、以及社会服务体系内在建设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统筹安排。
(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 一是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服务纳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安排,构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二是要按照“保生活、保发展、保风险”的需求,民政、劳动保障、卫生、教育、城建、司法、残联等部门要将残疾人服务纳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公共卫生、教育、城市建设、司法援助等事业发展规划之中,制定出台各类专项政策。三是各级公益事业管理部门和单位要制定出优惠服务残疾人的政策规定,使其掌握的公共资源能够为残疾人提供优惠服务。要按照普惠与特惠、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将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维权和法律服务、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项服务与整个社会服务体系接轨,并给予特殊扶助和倾斜。
(三)适应社会发展,完善法规制度
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重在制度建设。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二要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国家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方案,明确服务体系建设的范围、内容、目标、任务、措施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三要制定出台公共场所和设施对残疾人实行优惠开放的扶助政策,为残疾人参与、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四)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不足,功能不全,是制约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是建设残疾人托养机构和设施,利用社会福利院、精神病院,对重度残疾人、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进行托养服务。二是促进社会资源的共享,将残疾人康复服务纳入农村基层公共卫生建设之中,将残疾人文化体育需求服务纳入公共文化体育建设之中,将残疾人生活服务纳入基层社会保障和社区建设之中等。三是支持市、县(区)残联搞好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快、应用广、渗透性强、影响深远的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也应与这一社会潮流和趋势相适应,必须以信息化为基本的社会背景,在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尽快实现残联系统内网络互联,并与相关部门深化信息协同与合作,实现各方面资源的共享。一是从网络组建入手,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科学规划政务信息化建设方案,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二是开展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和录入工作,为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三是进行信息化工程的研发,突出信息化建设对残疾人服务的功能,进而提升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水平。
(六)加强特殊教育,提高技能素质
由于身体状况受限,残疾人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特别需要加强。一是建立和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二是开展学前残疾儿童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做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转移衔接服务。三是大力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四是加强特殊教育研究,重视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加快社会工作队伍和残疾人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当前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中要积极引入社工理念,设置社工岗位,培育社工人才。要加快专业社工队伍的培养,并积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抓紧培养大批针对残疾人社会工作急需的专门人才。重视和发挥社会慈善组织在助残方面的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为残疾人献爱心。加强为残疾人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倡导开展扶残助残的义工服务。
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政治工程,是全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系统工程,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全面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人道工程,是造福广大残疾人、造福全社会的民心工程,只要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残疾人为本,科学规划和布局,统筹资源和力量,认真组织和实施,就一定能够让残疾人服务体系得到逐步发展和完善,使广大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