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范文
论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第二篇:转发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的方法
转发论文中参考文献标注的方法。
最近在写课题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和管理着实让我头痛,用过Reference Manage,可是对中文支持不好,老是显示乱码。看到一篇文章用尾注的方式编写管理参考文献,试了一下,的确很爽,就转来共享一下,原文作者不知道是谁,在这里谢过了。
写论文时,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每个杂志要求的文献格式是不一样的,包括在文章中插入的方法和在文章后面排列的格式和顺序等都不同。根据排列顺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按插入顺序排序,二是按作者的姓名排序。如果是按作者姓名排序,文章内容如果要改动(包括移动、插入或删除),对参考文献在最后的排序影响不大,编号也好改。但如果是按插入顺序排序(国内的绝大部分杂志和国外的许多杂志都是这样的),则文章如有改动,参考文献的增删和重新排序的工作就会变得很烦琐,而且容易出错。有的编辑对这方面的要求很严格,把参考文献的格式作为笔者是否认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参考文献是我们写论文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有一个很出名的软件Reference manager是专门用来管理参考文献的,它功能很强大,能对文献进行二次检索、管理,与Word结合还可完成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插入,相信很多高手都用它解决了参考文献的插入问题。但这个软件不是免费的(D版的不算),而且对于一些不是很高手的人来说,把RM的功能都开发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对RM就掌握得不是很好,但我发现其实只要简单地用Word中的插入尾注的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按插入顺序排序的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方法如下(以Word2000为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具爽!
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
存在一个小问题: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 F9 键。
第三篇:论文中公式的最基本的编排方法
论文中公式的最基本的编排方法:
首先点击上面的“工具”,再点击其中的自定义,你会看到一个对话框,选“命令”栏,在选下面的“插入”,找到“公式编辑器”也就是a,把他拉到上面的快捷栏里,点击它就可以插入公式,插入公式后对公式行采用右对齐方式,加上公式编号,用空格调整公式位置,例如
xyz(1.1)
2.还可以安装mathtype软件进行公式编辑
请大家上网上在网上下载安装,安装后就有MathType这个选项和下面那一行快捷方式。
第四篇:科技论文中图片的处理方法
科技论文中图片的处理方法
有位论文审稿人在自己的博文中写道:“我审稿时看稿件的顺序是题目、摘要、图表、前言、参考文献和正文”。可见论文中图片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处理一张图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正如焦老师所说的,那位德国小伙子处理一张图用了一个月时间。图片质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录用。本文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介绍一下科技论文中图片的处理方法,有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请大家指出,为大家能写出更完美的论文提供一些参考。
1.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
我在写论文时,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有SnagIt、Photoshop、画图、Visio等。
SnagIt是非常好用的一种抓图软件,它可以抓取活动的窗口,还可以抓取任意大小的图片(这时以数字×数字的形式实时显示图片像素数)等等,并可以将图片保存成tif、bmp、jpg等格式。Photoshop估计大家也都熟悉,图片处理界的老大,功能强大,但科技论文一般只用到它的部分功能,如调节图片大小、亮度、对比度、锐度、柔和度,或者擦除图元、颜色反相、以任意角度旋转图像等。
画图软件能干的活,Photoshop都能搞定,一些简单的任务,如调节图片尺寸、擦除图元等,用它就可以了,再开Photoshop就有点牛刀杀鸡的感觉了。
Visio是微软的Office软件之一,与Word联合使用,效果很好,比用Word直接处理图片强多了。
2.科技杂志对论文图片的要求
会议文章对图片质量的要求比较低,一般投了后基本都没有修改的机会,而杂志文章对图片质量的要求相当高,可能来回改几次才能满足要求。如果论文投稿前就达到了较高的质量,相信修改时会轻松很多。比较牛的科技杂志对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1)表达清晰。图片中各元素都清楚无误,不能出现多个字母堆在一起难在分辨的情况。(2)分辨率要高。这里所说的分辨率不是我们拍照时所说的总像素数,它的单位是dpi(dot per inch),它代表了一英寸中的点数,科技杂志的要求是600dpi,这也是打印机的最高分辨率。关于如何做到600dpi的分辨率,会在后面Visio的使用技巧中讲到。(3)所有图中的字号、箭头大小要保持一致,粗线、细线分明,各种线型粗细一致。关于这点也会在后面讲到。(4)横纵坐标的物理量要标清楚,一些关键的临界值,需要标明其数值。
(5)尽量用白底的图片,一定不能用黑底的图。黑底的图费墨,这是出版社很忌讳的事情,所以在抓图前将软件的背景设置为白色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只能得到黑底的图片,可以用Photoshop反相处理。
3.科技论文中常用的图片格式
科技论文中常用的图片格式有bmp、tif、wmf、emf、jpg等。bmp是位图,保存方法原始,体积大,质量高;tif兼容性好,而且提供预览图,缺点是体积大,但它是论文和书刊等出版物支持最广的图形文件格式,打印出来清晰度特别好,实际上写论文只用这一种格式的图片就够了;wmf和emf是一种矢量图形格式,Word中内部存储的图片或绘制的图形对象属于这种格式,无论放大还是缩小,图形的清晰度不变,而且所需的存储空间非常小,只是我现在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软件来对它进行处理;jpg是一种常用的有损压缩方案,用来压缩存储批量图片,相信大家也非常熟悉,论文中使用这种格式的图片也是可以的,但首选还是tif格式,因为tif比jpg的质量高很多。
4.图片中字号的设置问题
论文中一般有多张图片,每张图片中都可能注有文字,由于每张图片的缩小比率是不同的,要想使所有图片中的文字大小一致,也得想点办法。
一般情况下,我们用SnagIt在科学软件(如AutoCAD、Origin和Matlab)中抓到的tif图片,都得对其中的文字擦除后,再用Visio重新写上字号合适的文字。如何保证各图中的文字大小一致呢?下面是我摸索出的一种方法。
假设各图中的文字说明都要用小五号字,小五实际是9磅字,而将图片插入Word后缩为原来的30%,那我就用9÷30%=30。就是说,当我用Visio在图片上添加文字说明时,得用30磅字,在Word中缩为30%后就得到了9磅字,即小五号字。其他字号和缩小率也相同的道理,只要代入“所需字号÷缩小率”的公式就可以了。
当然箭头的大小、箭头引线的粗细,都要设置成统一的标准,这样才可能得到高质量的论文。
5.一些技巧
处理图片时会有一些技巧,下面将介绍我总结的几条技巧。
1.图片的缩小率
文章中图片缩得越小,dpi会越高,打印出来后当然会越清晰,一般来说缩小到30%以下是比较理想的,如图1中和两张图片,(a)是缩小到30%的效果,(b)是缩小到75%的效果,(a)的线条过度自然,明显比(b)的效果要好。
(a)30%的效果
(b)75%的效果
图1 不同的缩小率效果比较
2.Visio拼图
当我们想获得一张大图片时,有可能一屏截不下,可以考虑分两屏或三屏截,然后分别插入Visio中再拼起来就行了,仔细一点的话,得到的图没有一点拼接的痕迹。如图2所示,将(a)和(b)两图拼接后得到(c),效果依然很好。
(a)第一张图
(b)第二张图
(c)拼接图 图2 拼图演示
用Visio处理过的图,如果尚未定稿的话(还有可能再修改),我会直接在Visio中将其框选,再粘贴到Word中。如果是定稿的图,可以将其保存成tif格式,再插入Word中,具体方法如下:(1)在Visio中用鼠标框选要保存为一张图片的所有元素,选择“文件”|“另存为”命令,弹出图3所示的“另存为”对话框,在“保存类型”中选择“tif”格式,再单击“保存”按钮。
图3 “另存为”对话框(2)这时弹出图4所示的“TIFF输出选项”对话框,我一般选择数据压缩为“LZW”(所占存储空间要小一些,但是有些杂志要求比较高,要无压缩的图片,体积可能会大得惊人!);如果是黑白图片,颜色格式选为“256色灰度”,如果是彩色图片,颜色格式选为“256色”,分辨率选项选择“打印机”(600dpi);大小选项选择“源”。完成设置的“TIFF输出选项”对话框如图5所示。
图4 “TIFF输出选项”对话框
图5 “TIFF输出选项”对话框设置
(3)这时单击“确定”按钮,图片输出为tif格式。根据电脑配置不同,可能需要几秒到几十秒时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呵呵。得到的将是一张分辨率非常高的图片。
(4)这时再把保存后的tif图插入Word(图6所示),双击图6可以发现它不能编辑了,而双击图2仍然可以在Visio中进行编辑。这就是两者的区别,但两者打印出来都是非常清晰的,只是出版社一般需要tif图。
图6 tif格式图片
4.AutoCAD和Origin图形输出功能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图片都可以用SnagIt抓成tif图片再进行处理,如果我们想得到一张占存储空间很小的图,同时不需要对其中的文字或图元进行修改,只需要插入Word后进行剪裁,这样的话可以考虑保存成wmf或emf格式的图片。比如在AutoCAD中,选择“文件”|“输出”命令,将图形其保存为wmf格式;在Origin中,选择“File”|“Export ASCII”命令,将图形保存为wmf或emf格式。再将得到的图片插入Word中,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样得到的图片质量还是要比用SnagIt抓的tif图清晰度高,尤其是保存AutoCAD中较大的装配图,它怎么放大都不会失真,只是如上文所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软件来处理这两种格式的图片,很遗憾。
注:我们实验室用Origin的人可能比较少,但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专门处理科学数据的软件,可以根据一组数据绘制二维曲线或三维曲面,还可以对二维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当然Matlab也能干这些,但个人认为Origin绘制的曲线更漂亮。
3.Matlab图形
Matlab是大家常用的软件,曾看过有的师兄写的论文,搭好模型后就直接抓图,再拿到Word里,我觉得效果并不好,其中的字母都看不太清楚,又由于缩小率不够而显得“毛刺”太多。我觉得最好将模型放大后再抓,如果一屏抓不下可以多抓几次,再拼起来,就像图2那样,这样效果就好多了。最重要的是图2在缩小率为30%的情况下,字母仍然很清楚,而且线条很平滑。
5.视频图像的获得
如果想从暴风影音播放的视频中截图,SnagIt就不灵了,经常一抓一个白图或黑图,什么都没有,可能由于容易抓到两祯之间的东西,很奇怪。
解决办法是让暴风影音暂停在要抓的图像,选择“文件”|“保存图像”命令,将其保存为bmp格式的图,这时还不能插入Word中,如果插入还是白图或黑图,随便用一个软件将其打开,再用SnagIt抓成tif图,就可以进行正常处理了。
6.一个实例
下面以一张典型图片为例,介绍一下科技论文中图片的处理过程。步骤如下:
(1)用Origin软件生成所需要的曲线图,然后把要抓的图尽量放到最大,再用SnagIt软件将所需的图片保存成tif格式,如图7所示。
图7 用SnagIt抓到的原始图片
(2)用画图或Photoshop软件擦除图7中坐标上的数字,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擦除坐标上的数字
(3)将图8插入Visio软件。由于打算在Word中将图片缩小为原尺寸的30%,所以要在Visio中将图中的文字字号设置为30磅,这样才能在Word的图中得到小五号字。另外还需要添加重要的临界尺寸线及其标称值等,完成后直接粘贴到Word中,结果如图9所示。虽然显得不是很清楚,但打印出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是写博士或硕士论文,图9已经满足要求了,而如果要发表杂志文章,可能还需要进行下一步。
图9 用Visio添加文字
(4)利用前面讲过的方法,在Visio中将图片保存为tif格式,再将其插入Word,如图10所示。看上去与图9无多大区别,但是已经不能编辑了,而双击图9可以进入Visio进行图片编辑。
图10 最终的tif格式图
以上就是我平时总结的一些图片处理经验,有什么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请各位兄弟姐妹改正和补充。荣刚在这里祝大家发表更牛的杂志文章,写出更完美的博硕士论文!
第五篇: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的设置方法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的设置方法
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省时省力——写论文时如何利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使用Word中尾注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方法如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普通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怎么做?)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13.参考文献越多,这种方法的优势就体现的越大。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就是用这个方法分节插入参考文献的,真爽!以上就是我用Word中的尾注插入参考文献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请高手们不要见笑。存在一个小问题: 如果同一个参考文献两处被引用,只能在前一个引用的地方插入尾注,不能同时都插入。这样改动文章后,后插入的参考文献的编号不会自动改动。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3。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加粗者为首选)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如果不容易只选定交叉引用编号,请连同周围的文字一起选定,然后按 F9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