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视阈中的公民意识及其塑造讲解

时间:2019-05-14 03: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领域视阈中的公民意识及其塑造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领域视阈中的公民意识及其塑造讲解》。

第一篇:公共领域视阈中的公民意识及其塑造讲解

公共领域视阈中的公民意识及其塑造

摘 要: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主体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众构成,而克服臣民意识,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共领域的重要途经。

关键词:公共领域;臣民意识;公民意识

作为当代政治哲学的重要学术热点,公共领域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它不仅是一个公共生活的世界,也是一个承认个体性的世界,作为公共领域的主体,公民实际的社会地位、他自身的状态、素质和观念、价值等等,与公共领域有着复杂的联系。“公共领域是专供个人施展个性的,这是一个证明自己的真实的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的唯一场所。正是出于对这种机会的珍视,同时也出于对国家的热爱(离开了国家,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这种机会),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地愿意承担司法、防卫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负担。”[1]也就是说,作为公共领域的主体的个人,除了具有自身的个体性之外,还应该具有公共精神,他应该是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的个人。

一、公共领域的内涵界定

公共领域,英文为public sphere。字面上讲,它是指公众可以进入其中进行公共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具体地说,它是指现代社会中,由各种独立的社团、各种社会运动和公共理性构成的社会领域。哈贝马斯指出,公共领域,“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2]在他看来,公共领域是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众在这个空间中的言论自由不受国家的干涉,即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理想的民主政治下,国家在法律制约下只能承担公共领域的担保人角色。

现实的公共领域既不包括在主要由家庭和经济交往关系构成的纯粹私人领域之中,也不包括在主要由公共权力构成的国家领域之中,而是指涉一种特殊的社会空间和特殊的社会生活方式,即“公众的意愿与理念得以直接表达的一种合宜的空间——由社会媒体、因特网、公众会议、全民公决、示威游行以及民意调查等活动构成”[3]。可以说,公共领域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副产品,是契约性原则在非经济交往领域中的一种延伸和升华。

关于公共领域的概念界定,大致有两种路向:一种观点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处于公共权力之外与之对立的、主要由公共舆论和公众意见所构成的领域,对公共权力的批判性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如哈贝马斯认为,“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4]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公共领域是指处于个人、官方两者之间但又不隶属任何其一的社会领域,它是一个由官方和平民共同承担、公开的、公众主动参与的中间舞台。中国近代史学研究者玛丽·兰金指出:“实际上,公共领域的舞台往往十分狭窄,最好设想成为国家和社会活动两个圈子相互渗透的巨大交叠,而不是国家和个人两极之间的一条界限。”[5]第一种路向下公共领域被放在一个与公共权力对立、抗衡的地位,在二元对立的背景下,凸显其批判功能;而另一个路向则体现了公共领域与公共权力的合作互动,意味着治理的主体的多元化,这是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体现。

综合各方观点我们认为:公共领域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定:(1)公共领域位于公共权力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张力带,行使着对公共权力批判监督的责任;(2)公共领域是由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表达社会意愿的一个公共空间,各种观点和意见能在其中相互碰撞、展开理性讨论;(3)公共舆论是公共领域的核心,公共领域以公共舆论为媒介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从臣民意识走向公民意识

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公民仅代表一小部分有特权的“自由民”,广大奴隶根本没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在中世纪,公共权力更是扼杀了个性自由,它所衍生的更多的是一种“群畜意识”和“臣民意识”。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把自己从封建政治国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种“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变成市民社会的成员,变成利己的、独立的个人,另一方面把人变成公民,变成法人。”[6]在资本主义社会,公共领域获得了独立、充分的发展,公民获得了政治共同体和公共领域的双重组织生活,真正摆脱了王权、神权的附庸和狭隘的群体本位以及政治社会一体化对人的束缚,个性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主体自由得到了一定的确认和发展。公民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并主张自己的政治权利,这培育了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人们通过公共领域维护自己的私人利益,弘扬个性自由和自律精神,在此基础上,现代公民意识得以逐步形成。因此,从古典公共领域到现代公共领域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个体逐渐摆脱臣民意识、获得政治解放和人身解放、确立公民意识的过程。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于自身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对社会基本规范的认知、信念、观点、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体验。公民意识首先表现为自主自律、自由自觉的主体价值取向;其次表现为平等、开放、个性、参与的行为模式;最后表现为高度的角色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简言之,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民主法治中的民众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觉认识。公民意识强调公民与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突出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提倡和鼓励公民通过各种渠道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公民意识要求具备完整的独立的人格和理性精神,这是公民意识区别于臣民意识的第一个特征。所谓完整的独立的人格指公民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尊严,意识到自己的自由、独立,人们崇尚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逐渐摆脱直觉化和情绪化的思维方式,摆脱无所作为的依附心态,能够进行主观能动的认识和批判。只有具备完整的独立的人格和理性精神的人,才能有效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积极主动的公共参与热情是公民意识的又一重要特征。积极有效的公共参与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具备公民意识的民众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他们不是游离于政治之外,而是积极主动地介入政治,能够对一系列的政治行为和政治事件进行独立的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就国家方针政策进行评议、质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影响政治决策。一旦权力执行者的行为越出了权力的范围,民众就有权利、有义务进行质疑、抗议和申诉,要求制裁滥用职权者,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规范的严肃性。

最后,公民意识还要求民众必须具备神圣的法律规则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传统政治与现代政治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信奉的是权力,敬畏的是人,后者信奉的是法律,敬畏的是规则;前者是人治,而后者是法治。一个社会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必须制定一整套全体成员都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在民众心目中具有无限的权威性、不可侵犯性,谁破坏这个规则,谁就要受到相应的制裁,承担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这个规则表现为法律、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民众不仅迫于法律的威严而不得不遵守法律,而且还应从内心敬畏法律以及道德规范,认识到各种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无形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心的信服。

三、现代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关于公民意识的构成,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之加以概括,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明。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民意识的内容做了阐述,“具有合理性意识、合法性意识和积极守法精神与公共精神三元内在构成”[7],这是从法学领域对公民意识所作的论述。周鸿陵先生在答《工人日报》记者提问时对公民意识内容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类:(1)权利、责任意识;(2)法治意识;(3)纳税人意识,由此又可引导出参政、议政、督政意识;(4)科学理性精神;(5)道德意识;(6)生态意识或可持续发展意识;(7)健康的心理素质;(8)不断学习、与时代共同进步的能力;(9)世界公民的意识。我们认为,作为公共领域的社会意识基础的公民意识主要由权责意识、交往意识、批判意识、参与意识等构成,因为这最能够体现公共领域中的公众精神状态和社会意识特征,也最能体现公共领域的运行机制及其本质。

(一)权责意识。权责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最基本的区别。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既要有权利意识,通过权利的争取与实现,实现个人自由;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的履行中,彰显其作为公共领域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权责意识是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

权利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作为独立主体的利益和自由的认识、主张和要求,以及对他人同样的认识、主张和要求的社会评价[8]。公民的权利意识应当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公民知晓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宗教信仰权利,以及其他各项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这是公民实现自己权利的认识前提;二是公民在法定范围内主动追求、行使、并勇敢捍卫自己的权利,这是公民实现个人权利、达至自由的关键;三是公民对他人一切合法的权利给予充分的尊重、认同并履行自己依法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承担的各项义务。

按照现代契约论的观点,公民权利在国家社会生活中是神圣的,具有不可侵犯性,国家必须提供各种设施和条件去保障和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而公共权力机关所行使的权力是人民大众赋予的,是由公民权利派生的,因此要服从规范的制约。一旦权力的执行者越出了权力的范围,公民有权利、有义务进行质疑、抗议和申诉。维护和保护公民权利是政府的重要功能,公共权力不但不能随意逾越其界限而侵入公民的权利领域,相反,公共权力的运行必须以保护公民权利为目的。当公共权力超越界限、运行失范时,公民通过诸如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结社权、参与权、知情权、检举和控诉的权利等,可以迫使公共权力回归正常轨道。公共领域由于其具有协调权利与权力关系的机制,而成为公民的权利意识践履的舞台,公民也可以通过公共领域发挥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判功能,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权利意识不但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也包括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贡献,这实际谈的是公民的义务问题。权利和义务具有对应性,公民的权利意识与责任义务意识是密切联系的,犹如一架马车的两个轮子,缺少任何一个,另一个就无法独担重任。

责任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作为主人而应该对国家、社会、他人所尽的基本义务的认可与担当,包括交纳赋税、服从法律法规等。责任意识要求公民自觉调整、处理自己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相互关系,要求公民个人走出一己之狭隘局限,切实担负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并做出贡献。责任意识反映的是一种公民的自觉和理性,包括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对个人权利的自我限制、对权利冲突的平衡与协调,其实质是强调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责任的统一,目的是保障社会有序运行。

权利的获得不会从天而降,要靠每个公民去争取,去维护,每一个公民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公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只有当公民普遍具有责任意识时,才会有负责任的政府与负责任的政治。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并能在实践中自觉地遵守法律,使自己的行为理性化和有序化,是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体现。

(二)交往意识。交往是一种最能体现人类生活之自由本质的一种活动方式,本质上说,人类社会就是通过人们的交往活动而形成的,人类的一切信息传播的历史,都是交往活动的结果。交往产生了一个公共意见的领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公共意见存在的地方”,即超出了需要的物质性限制而进入文化精神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具体地说,公共领域就是指独立的个人和由他们所组成的共同体进行自主交往的领域,它包括一切以言论、出版和结社自由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和文化批判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之间通过交流、争论、融合而逐步趋向于共同的价值观和认识。在这一领域中,人与人的交往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和自由表达,并形成一种真正能够独立于并制约着公共权力的社会力量。

哈贝马斯把人的行为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遵循技术规则,而技术规则又是以经验知识为基础的,它是工具性的,策略性的,它涉及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交往行为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人类奋斗的目标不是使工具行为合理化,而是使交往行为合理化。但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生产力高度发展,工具行为越来越合理化,人的劳动越来越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人变成了劳动的工具,失去了本质的存在,被异化了。

抵御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工具理性,恢复生活世界的交往理性,就成为修复或重构理想公共领域的必要前提和解决国家合法性危机的关键。“公共领域最好被描述为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像整个生活世界一样,公共领域也是通过交往行动——对于这种行动来说,掌握自然语言就足够了——而得到再生产的;它是适合于日常交往语言所具有的普遍可理解性的。”[9]从哈贝马斯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公共领域是开放的、可渗透的交往结构,它所蕴含的公共性是在多元互动的现代性视野中生成的。交往行为是主体间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人们以真诚的“对话”来处理社会矛盾、解决社会争端和消弥冲突,以“对话”的方式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相互理解基础上达成共识,取得一致。

阿伦特也肯定了言语和行动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言论和行动,人们可以把自己的人格特质完全绽露出来:一方面,言行会使一个人的特性以他自己不完全意识得到、控制得住的方式流露给他人;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帮助一个人有意识地去与他人沟通,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共同构成一个公共空间。政治生活的可贵正在于行为者彼此愿意给予对方说话、表达的权利和地位,任何人不能随意以真理之名阻遏意见的表达,正是由于各种意见的交流、沟通,公共领域的共识才得以达成。

随着社会的全方位进步,人们的交往手段日益增多,交往领域和渠道得到不断的拓宽,尤其是互联网下的网络公共领域的产生,更使人们的交往形式得到革命性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三)批判意识。批判性是公共领域的本质特性。作为社会公众自由表达以及沟通意见、达成共识的公共舆论领域,公共领域秉承的是启蒙运动所确立的理性批判精神和通过言语、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的宽容、妥协性格。首先,公共领域中的交流是非官方的个人言论,它不以政府的是非标准作为言论的取舍对象,而是在理性支配下形成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其次,“公共意见”(共识)的形成实际上也是一个批判、否定的过程:私人聚集在某一公共空间,就某一个或几个公共事务问题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大家发表各自的见解,在异见纷呈的言说、商谈中,通过“异中求同”或“求同存异”的方式形成带有普遍性的“公共意见”。最后,公共领域的最重要成果——公共舆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成政治体制之外的一种监督力量,对公共权力施以有力的批判和监督,有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

在公共领域中,有理性分析能力的公众摆脱了权威或传统教条的束缚,进行公开自由的讨论,并把公共权力的实际运行状况作为其批评的主题,通过讨论和批评促进政治问题的解决。公众以自由人的身份处理共同关心的问题,完全不受任何商业利益或强制性权力的束缚,因此,他们的对话和讨论是自由的、理性的和批判性的,可以使用各种传播媒介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

当前,我国公民意识发展中面临一个重要的困境,即批判意识的缺失问题,承担社会喉舌的公共舆论有时监督不力,理应作为公众代言人的知识分子有时堕落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一些学者、技术专家本应该具有的批判精神和公共情怀,却迷失于自私的物欲追逐之中。可以说,出现在西方的“批判的公共性”被“操纵的公共性”所取代的趋势,在我国也有了一些苗头。康德所提倡的理性的公共利用出现了异化的某些征兆,这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四)参与意识。公民的权责意识、交往意识、批判意识最后落实在参与意识和参与活动中。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公民应该意识到自己有权参与国家权力的运作,包括立法、行政决策、司法监督等等。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独立的理性判断。积极的公民参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公民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哈耶克指出,“所谓政治自由,乃是指人们对选举自己的政府、对立法过程以及对行政控制的参与”[10]。在现代民主社会里,缺乏公众的参与,政府行为往往陷入缺乏合法性或合法性不足的困境。积极的公民参与,缩短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社会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使公共管理者能随时感受到服务对象的存在及其需求和压力,并形成实实在在的激励和监督,从而提高公共管理的敏感度和回应性,强化公共管理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促使公共管理者着眼于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

政治参与是多种多样政治行为方式中的一种,指的是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方式和一定的程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制定决策和执行决策的政治行为。良好的政治参与不仅是衡量一国民主化水平的指标,而且是公民自我提高民主素养与民主能力的现实途径,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是保护个人利益的需要,而且是发展、完善、塑造公民自身的需要。政治参与可以增加公民对政治的关心程度,从而提高对政治体制的归属感,提高对现存政治体系的认同并增强政府的威信。

在政策生成过程中,方案的产生、论证也离不开公共参与。公共政策方案的提出、论证、讨论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政府与公众的互动过程。公众,包括公民个人及社会组织有能力就公共政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方案供决策者参考,必要时与之协商,使政策的制定过程充分考虑到公民的诉求和愿望,尤其是一些专业团体有可能提出完善的可供操作的政策方案。公民的参与和监督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当前,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相对于经济的发展明显滞后,在公共参与方面存在渠道过窄、参与水平较低的情况,同时政府官员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官僚主义作风等又成为公共参与的障碍。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并在行动中给公众参与提供切实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积极有效的公民参与机制,拓宽公共参与的方式和渠道,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如电子政务、听证会、公共咨询与质询、协商对话等等,积极促进公民参与到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去。

四、培育现代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良好的公民意识不仅是国家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还是个人实现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目前我国尚处于从人伦社会逐步走向法治化社会的起步阶段,公民意识的普遍确立是这个转型的关键。培育现代型的公民意识,应该从以下几项工作入手: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筑公民意识发展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平等交换和自由竞争原则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平等、自由的诉求和公共参与的热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只能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市场经济预示着市场交换主体独立平等的经济地位、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以及竞争与合作、自由与平等的市场秩序。它有助于塑造独立性的人格和自治自主的精神,进而使公民明确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使命和责任。政府要继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动力,促进物质文明的繁荣,在此基础上塑造现代型的公民意识。

(二)继续健全公众监督制度,为公民意识的塑造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构建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众监督体制。但是从总体来说,我国公众监督的制度化水平较低,不少制度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当前,必须建立和完善直接体现公民主体地位的公众监督制度体系,比如积极发挥媒体的公共舆论监督功能;完善干部的选任机制,扩大公民的选举权和罢免权;深化政务公开,加强公共政策制定、落实过程的监督;扩大公民的自主参与等等。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为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三)强化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政治文化渗透着国家本位、官本位的思维定势,个体从来就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人格,只是皇权高压之下的顺民,臣民意识、青天意识深深嵌入民众心理底层,至今仍挥之难去。在当前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应强化公民主体意识的培育,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国家在制度上要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相关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渠道顺畅,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四)大力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奠定公民意识发育的文化基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民众的价值取向和知法懂法的能力,决定他们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决定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为人民参与公共政治生活提供了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也对公民素质、参政能力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期待。针对我国文盲、半文盲人数较多的情况,发展基础教育是必由之路,在基础教育的教材中加入更多有关公民教育的内容。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使公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兴趣与习惯,意识到公民身份就是去做、去要求、去享有、去完成的一种资格,是积极地去做公民,而不是消极地充当公民。

(五)努力培育独立性的社团组织,培植公民意识发育的社会土壤。现代市民社会是公民意识得以产生的土壤,是形成公民价值观的摇篮,也是公民意识保持新鲜活力的现实根基。市民社会中独立的社团组织不仅是推动社会多元化、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力量,还可以利用组织化的形式培养社会成员民主参与的热情和积极进取的公共精神,这也是培育我国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总之,公民意识展现着公民在国家和公共领域双重组织生活中的个性与共性、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和谐统一,因而根本上呈现的是一种主体自由自觉的现代文化。它表现为自主自律、自由自觉的主体价值取向,彰显了现代公共生活的开放、参与、创造与开拓精神,因而是高度的角色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的合一。当前,必须构筑现代公民意识的基础,从主体层面推进公共领域建设。

参考文献:

[1][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M]∥汪 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73-74.[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1964)[M]∥汪 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125.[3]甘绍平.论公民社会[M]∥李鹏程,等.对话中的政治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0.[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2.[5][美]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8-19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3.[7]马长山.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构建[J].江苏社会科学,1998,(4).[8]李 臣.权利意识论[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5).[9][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3:446.[10][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98:6.

第二篇:公共礼仪培训中服务意识

公共礼仪培训中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对酒店服务员的职责、义务、规范、标准、要求的认识,要求服务员时刻保持客人在我心中的真诚感。

服务意识的具体要求有以下五个方面:

1、服务仪表

所谓服务仪表,就是服务人员在服务中的精神面貌、容貌修饰和着装服饰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着重反映在以下几点:

(1)微笑服务。这是迎宾礼节礼貌的基本要求。服务员对待宾客,态度要和蔼、热情、真诚、不卑不亢、大方有礼。

(2)经常修饰容貌。要做到勤理发、勤洗澡、勤修指甲、勤换衣服。

(3)酒店在员工通道入口处或更衣室都应设衣镜,每一位员工在进入岗位前都应对照检查一下自己的容貌。

(4)着装整洁。在工作岗位,服务员要按照季节、场合,穿统一规定的工制服。服装要洗涤干净,熨烫平整,纽扣要扣好。

2、服务言谈

服务言谈,是指服务人员在迎宾接待服务中语言谈吐方面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遇见宾客要面带微笑,站立服务,主动问好。如“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

(2)和宾客谈话时,与宾客保持一步半的距离为宜。说话的语调要亲切、诚恳,表情要自然、大方,表述要得体,简洁明了。

(3)向宾客提问时,语言要适当,注意分寸。

(4)在与宾客交谈时,要注意倾听,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抢话和辩解。

(5)宾客之间在交谈时,不要趋前旁听,不要在一旁窥视,更不要随便插话干扰。即使有急事非找宾客不可,也不要打断他们的谈话,而应在一旁稍候,待宾客有所察觉后,先说声:“对不起,打扰一下”,在得到宾客允许后再发言。

(6)对外来电话找客人时,一定要听清要找宾客的姓名、性别、单位和房间,然后视情况转告。

(7)正确地称呼客人。称呼不当,容易引起客人反感和误会。对宾客的称呼,应根据年龄、身份、职务、性别、婚否来确定,不能直接点名道姓。对男宾可称“先生”,已婚女宾可称“太太”,未婚女宾可称“小姐”。对宗教界人士一般称“先生”,有职务的称职务。

3、服务举止

服务举止,是对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动作方面的具体要求。作为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必须做到:

(1)举止端庄,动作文明,坐要正直,不前俯后靠。

(2)在宾客面前应禁止各种不文明的举动。

(3)在上班工作前,不要吃带有强烈异味的葱、蒜、韭菜等。

(4)在工作时,应保持安静,做到“三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5)宾客之间在地方狭小的通道、过道或楼梯间谈话时,服务员不能从中间穿行,应先道一声“对不起,请让一下”,待对方挪动后再从侧面或背面通过。如果无意中碰撞宾客,先主动表示道歉,说声“对不起”,方可离去。

(6)对容貌体态奇特或穿着奇装异服的宾客,切忌交头接耳议论或指手划脚,不能模仿讥笑。对身体有缺陷或病态的宾客,应热情关心,周到服务,不能有任何嫌弃的表情和动作。

4、服务礼仪

服务礼仪,是对服务人员在服务工作中,在礼遇规格和礼宾顺序方面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有几点值得注意:

(1)在客房和餐厅的服务工作中,应严格遵照规格和礼宾顺序,做到先客人、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先主要宾客,后其他宾客。

(2)不要随意打听宾客的年龄、职务、家属、小孩、工资收入等其他隐私,特别是不要随意询问女宾客的情况。也不要轻易向宾客了解随身的服装、金银首饰及贵重日用品的价格、产地,对宾客的物品不要表露喜爱或羡慕,以免产生误会。

(3)不轻易接受宾客赠送的礼品,如出现不收可能失礼时,应表示深切谢意,礼品收下后及时交领导处理。

(4)宾客从服务员身边经过时,一定要点头示意,宾客离开酒店时,应主动欢送,并说:“再见,欢迎您再来”。楼层服务生应主动为客人按电梯开关,与客人道别。

(二)质量意识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信誉,以质量赢得市场,以质量赢得效益,服务质量是酒店的生命,质量就是效益,酒店服务质量好,受益多,社会整体效果好。优质服务不仅增加回头客,更使潜在顾客光顾,从而大大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使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可以说,酒店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服务质量是酒店的生命线。

1、服务质量的含义

服务质量是指酒店为宾客提供的服务适合和满足需要的程序。对于酒店来讲,服务质量的好坏,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物的因素,即酒店的“硬件”因素,包括酒店的外型建筑、设备设施、房间布局、室内装修、家具用具的设置等;另一方面是人的因素,即酒店的“软件”设施,包括酒店员工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服务技能、文化修养等,这两方面也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服务质量的真正内涵,不仅是宾客需求满足的综合反映,也是酒店“软件”和“硬件”完美结合的具体体现。

2、服务质量的特性

(1)功能性

酒店的功能就是为宾客提供生活、工作或社会交际等最基本的条件,它包括酒店建筑、设备、设施、环境及各种服务项目。功能性是服务质量最起码、最基本的物性,没有基本的服务功能也就不成其为酒店了。

(2)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宾客入住酒店之后,其费用开支与所得到的服务是否相等,价与值是否相符。酒店服务的价值标准是用尽可能低的支出,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安全性

安全是客人关注的首要问题。酒店的服务员在为宾客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保证宾客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威胁、危害和损失,身体和精神不受到伤害;酒店的机械设备完好运行,食品和环境干净卫生,这些都是服务质量中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4)时间性

时间性对于服务工作至关重要。当今社会,时间就是金钱。酒店的服务能否在时间上满足宾客的要求,是服务质量优劣的表现。时间性这一特点强调为宾客服务要做到及时、准时和省时。

(5)舒适性

宾客住进酒店,酒店的各种设施要适应客人的生活要求和习惯。它包括适用、舒服、方便、整洁、美观和有序。

(6)文明性

文明性属于精神需求。在酒店,宾客一般都希望能获得自由、亲切、尊重、友好、理解的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享受精神文明的温馨。文明性是服务质量特性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充分体现服务工作的特色。

3、服务质量的基本内容

酒店服务质量的内容,就总体内容来讲:有“硬件”和“软件”之分;就基本内容来讲,大致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优良的服务态度

服务态度,是指酒店各岗位的服务人员对待各类宾客所持的情绪反映。它是全心全意为宾客服务的思想在语言、表情、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服务态度是反映服务质量的基础,优质的服务是从优良的服务态度开始的。优良的服务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主动热情;②尽职尽责;③耐心周到;④文明礼貌。

(2)完好的服务设备

服务设备,是指酒店用来接待服务的设备设施。它直接反映酒店服务质量的物质技术水平。一般包括房屋建筑、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冷暖空调、电器设备、卫生设备、通讯设备、各类家具和室内装饰等。对酒店的服务设备,要加强管理,精心保养,使之始终处于完好、正常的状态,随时随地保证对客服务的需要。

(3)完善的服务项目

酒店是一个向宾客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的综合性服务行业,这就决定了它的服务项目不能单一化,而应多样化。提供服务项目的多少,是酒店的等级、规模、经营能力的体现。

现代酒店的服务项目,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服务过程中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围绕主体业务所设立的服务项目,称之为基本服务项目,如住宿、用餐、购物、娱乐等;凡是由宾客提出但并不是每个宾客都有需求的服务项目,称之附加服务项目。在某种程序上,具有个性化的附加服务项目比基本服务项目更能吸引宾客,给顾客留下难忘的印象。

(4)灵活的服务方式

服务方式是指酒店在热情、周到地为宾客服务时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其核心是如何给宾客提供各种方便。服务的方式有许多,如:微笑服务;个性化服务;细微化服务;定制化服务;无差距、零缺陷服务;情感化服务;无NO服务;超值服务等等。

每个酒店的设施设备不同、员工素质的差异、星级高低不等、接待对象不一样,所选择的服务方式是有差别的,但一些共性的服务则是每家酒店都应提供的,如微笑服务、礼貌服务等。

(5)娴熟的服务技能

服务技能,是指服务人员在接待服务工作中,应该掌握和具备的基本功。服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娴熟与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业务素质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好坏,娴熟的服务技能,是提高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的技术前提。

(6)科学的服务程序

服务程序是构成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证明,娴熟的服务技能,加上科学的操作程序,是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酒店的服务程序是根据客人的要求和习惯,经过科学的归纳,编制出来的规范化作业顺序。按程序工作就能保证服务质量;而随心所欲,不按照规程办事就会给工作造成被动,影响工作效率,招致客人投诉。

(7)快速服务效率

服务效率是服务工作的时间概念,也是向宾客提供某种服务的时限。它不仅体现出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体现了酒店的管理效率,尤其在当今社会“时间就是金钱”的时间价值观念下,服务效率高不仅能够为客人节省时间,而且能够为客人带来效率。

(8)专业化的员工

人们常常忽略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没有专业化的员工,其他服务设备、服务项目都谈不上完好,服务技能也不可能娴熟。因此,专业化的员工是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酒店经营的关键是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酒店的声誉及酒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酒店从上到下都要重视服务质量。

(三)制度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要以科学、严格的制度为前提。酒店制度是为实现酒店的共同目标,反映酒店各方面共同要求,由酒店各方共同认可而达成的行为规范协议。

酒店的规章制度具有引导作用、制约作用、激励作用。每位员工必须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是酒店内部的“宪法”,具有严肃性、群众性、强制性、规范性等特点,每一位员工必须自觉遵守、认真执行。

规章制度制定之后就要不折不扣地坚决执行,不论谁违反制度都应自觉接受制度的处罚。尤其是酒店管理

者应自觉遵守,带头执行。管理者的以身作则,就是对群众无声的命令。

(四)团队意识

团队意识指整体配合意识,包括团队的目标、团队的角色、团队的关系、团队的运作过程四个方面。怎样树立团队意识呢?

1、培养员工的团队情感

培养员工对团队的归属感,热爱团队。只有热爱才会发自内心去维护团队,团队情感是凝聚团队员工的无形纽带。

2、树立员工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团队要重视每个员工的利益,协调好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好员工与团队的利益关系,尽量使每个员工的目标和利益与团队的目标和利益一致,使团队成为维护和实现大家利益的共同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大家走到一起来,就要齐心协力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3、扩大参与,加强沟通

要相信下属,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献计献策。要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之间、管理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积极创造条件。在团队中形成上下之间、员工之间诚挚沟通、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良好氛围。

4、树立团队精神

在工作中既要注意个人能力的发挥,又要注重整体配合,使大家意识到个人失败就是团队的损失。大家时时处处要有大局观念,以团队利益为重,团结协作,共同前进。

除了以上四个意识外,酒店意识还有成本意识、时间意识、品牌意识等。

第三篇:满分作文中人物形象塑造优美语段讲解

满分作文中人物形象塑造优美语段(一

●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因不与贵族合作死于屠刀之下,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 的鲜血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 夜空中留下了震天动地的绝响。(江苏考生《暗夜的绝响》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近体诗的先驱者——以其杰出的贡献掀开了中国古代 诗歌崭新的一页,引发了盛大辉煌的盛唐气象。(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

●斯宾诺莎在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被孤独、寂寞笼罩的情况下,潜心研究 哲学,探索真理,创作了神学著作《宗教论》。他让后人感叹道:“最孤独最寂寞的 是过程,最厚重最丰富的也是过程。”(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

●在长江的上游,有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眼泪,也有李白扬帆荡桨的身影。或许,刘备与 李白完全是两类人,一位是争逐天下的君王,一位则是周游天下的诗人。帝王将相自 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诗人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长江以它的广博容纳了这一切。在 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接刘备疲惫的马蹄。(浙江考生《山水文人看 华夏》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开了名利的纷扰, 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 然采菊……他们在人生路上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湖南考生《轻松起跑》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 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 乎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不愿做供奉于高高庙堂之上的乌龟;他又入乎其内,独 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孤独地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 着逍遥的人生。(湖北考生《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越王勾践承受了亡国之痛,扛住了数十载非人的屈辱。他坚守复国信念,是因为他在 圈外遥望到了生命之光,他看到了胜利复仇的希望,最终他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历史奇 迹。(湖北考生《近观与遥望》

●大艺术家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正是这种“入”,才有 了王羲之写完的 18缸墨水;正是这种“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路程;正是 这种“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人生的“出”与“入”》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 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多年的努力都 是白费的。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

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湖北考生《人生的“出”与 “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是太“入”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世, 少陵的叹息绵长悠邈、一刻不散。“花近高楼”,他的心悲伤了;登高远望,他的忧 思又在心头回旋。(湖北考生《钓罢归来不系船》

●霍金能够创造出令人炫目的成就,那是他夜以继日研究的结晶;牛顿能够发现震惊世 界的万有引力定律,那是对他苦思冥想、呕心沥血的回报;马克思能够发现剩余价值 规律,那是与他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研究分不开的。(河南考生《小议“出人意料 与情理之中”》

● 28岁的欧拉仅用两天时间就将几位数学家几个月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完善的论证。斯 坦梅茨仅用三天时间就使数名工程师几个月也不能维修好的机器重新启动。(河南考 生《偶然?必然!》

●女词人李清照有“寻寻觅觅”的哀婉凄切,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儿女情长, 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河北考生《意外花开在情理枝 头》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原是公子小白的仇人,然而却幸运地为老友鲍叔牙所举,帮 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叔牙帮管仲赢,也为自己赢得了后人的钦敬。(山东考生《成人 者天成之,与人者天与之》

●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 绸,送茶叶。他送去的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异域文化,更有 礼赞和膜拜。(山东考生《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林肯当上总统后,他的朋友推荐一人为内阁成员。看过此人后,林肯毫不客气地拒绝 了。朋友询问个中原因,林肯说:“他的脸不适合。”朋友哑然失笑,说:“他不能 为自己的长相负责啊。”林肯严肃地说:“一个人若过了三十还不能为他的脸负责, 那他就成不了大器。”(江西考生《脸中窥世界》

●苏武忠贞爱国,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啮毡毛;北海荒 远,他“掘野鼠藏草实而食之”。他用赤胆忠心奏响了千古绝唱——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四川考生《永远的苏武》

●西汉前朝帝王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 使社会安定,成就“贞观之治”;唐玄宗初年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安稳

统治天下,成就“开元盛世”;康乾励精图治,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社会安定和谐 而成就“康乾胜景”。(北京考生《说“安”》

●成吉思汗,那个弯弓射雕的猛士,那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在他身后,有多少无辜的 灵魂。希特勒,历史上最厉害的演说家,几小时把整个欧洲吹嘘得沸腾起来。弹指一 挥,血肉横飞。身后,是数万人堆起的尸骨;脚下,流淌着殷红的血流;身前,是继 续行走的大军。(陕西考生《铭记血腥中的古训:和平》

●到底什么是人的魂?说白了,就是人的某种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这是屈老夫子的魂;“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岳元帅的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的魂;“我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杜甫的魂。(四川考生《问灵魂》

●记得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要感谢海德 格,这位精神的探索者,为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隅空白。让我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 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让我在忙碌中,能够 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傍得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如五 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东坡先生,“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 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他们都是诗人,在 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福建考生《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第四篇:中学地理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 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

长春市第十七中学

马 春 梅

[摘要]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教育课题,它和多学科有着不同的结合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公民意识教育的结合点更多、更为突出。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人类跨入21世纪。全球化对地理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地理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公民意识。目前,地理界普遍认识到“地理教学必须适应时代,面向世界”,强调地理教学要“增强公民意识”。新世界之初,我国《地理教学大纲》围绕着公民意识,使中学生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本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公民意识;培养 [正文] “公民意识”是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

观念。公民意识不仅是一种理性自觉的主体意识,同时还是一个反思的意识。真正的成熟的公民意识,不仅表现在公民具有独立的理性意识,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来思考问题上,同时也表现为公民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批判意识,能够在自我批判与社会批判中完成作为世界、作为国家中的一个公民的真正使命。

一、地理学角度的公民意识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我国从2001年开始地理新课程改革,其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一般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与经济活动及个人决策所需的地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言之,地理素养就是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而要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地理教师就要更新地理教育观念,不仅传授地理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地理思想意识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

1、人地关系、空间观和因地制宜观;

2、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空间观和因地制宜观;

3、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地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

4、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关系、综合性、地域性、系统性、双重性(文、理性)和实践性。上述四种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地理思想意识,但如何科学、准确、全面地阐述地理思想意识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贯彻地理思想意识的主要任务是以人地关系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即人地协调观,也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意识,具体包括:爱国意识、乡土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人口意识、灾害意识、地域性意识、全球性意识等等。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力图阐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世界和中国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在新的国际环境、国内条件下,与改革开放的国家总决策配套的带有全局性的教育战略决策。“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正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积蓄后备力量。“面向世界”,要求教育与国际教育发展的进步潮流接轨,教育要为“世界的中国”培养人,培养在开放的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交往竞争、开拓创新的中国人。“面向未来”,要求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高瞻远瞩,“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

“三个面向”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21世纪祖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人才必备的素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

具有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具有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地理教学必须结合实际,通过实践,开展直观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地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要能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地理教学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地理教学必须从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加以考虑,以提高公民意识。地理课的教学,必须突出它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学好地理,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深造或应用地理知识参加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要以人为本,全面、深度探究地理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公民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这是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

公民意识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素质教育带来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自我革命。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从深层次上看,健康的身心是学生全面素质的载体和组成部分,良好的学业是学生智力技能和实践技能的综合反映,完善的人格是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集中反映。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把学生身心、学业、人格的和谐发展放

在现实教育中去思考。精心呵护学生在有限年限中的身心发育、学业发展、人格完善,教会学生做人,树立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意识,强化他们的民主、法制和平等观念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

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一个“加强”和一个“关注”,即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里,空前

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化,赋予静态的课程内容以新鲜的时代气息,能被学习主体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感悟所激活,使作为课程学习主体的人与作为课程内容的客体这两者之间完全融合,真正使课程内容成为青春生命生长与发育的精神沃土。这为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提供了契机与条件。而地理学科是培养 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学科。

《地理教学大纲》中就明确指出了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

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适当评价。

3、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在《中国21世纪议程》第六章——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教育建设行动中写道:“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地理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21世纪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让学生学会如何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达到利己与利他、当代与后代、自律与互律、环境与发展的平衡,如何实现资源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并将建立全球发展的环境伦理道德体系。

因此,加强中学的地理课程改革,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关于公民意识的培养途径,各家强调的重点不尽一致。而现在更多的人认为学校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公民教育主要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教育,将青少年培养成一个具有现代法理型的合格公民。而这一教育过程,就是指导青少年掌握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及培养公民能力的过程”。

地理作为内涵丰富的社会科学,对实施公民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地理能帮助学生进入社会,了解本地区的发展,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成为一位优秀的公民和爱国者;地理教育是作为世界公民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与其他学科公民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不是完全针对公民知识的教育和公民技能的训练,而是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从而提高公民的素质。针对当代中学生在爱国意识、乡土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人口意识、灾害意识、地域性意识、全球性意识等公民意识方面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所以在今后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应该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公民意识培养。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笔者不仅在必修课教学中开展了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而且还在活动课教学中拓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前提 必修课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渠道,因而也是实施公民教育的主渠道。高中地理教材中隐含丰富的公民教育的内容,教师要深研教材,明确地理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结合点,认真统筹规划,结合地理教学,采用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来实施公民教育,使学生在感受地理知识的同时,形成公民意识。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公民教育主要是通过与公民教育相关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素质。因此,地理老师应当充分把握教材内容,挖掘地理教材与公民教育的结合点。

首先,教师要有相关的公民教育的知识和正确的公民意识。公民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教师自己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教育。地理教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需以下知识:一是对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公民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懂得包括资源、灾害、乡土、人口、环境、区域性、全球性等方面的知识。二是要懂得尊重与理解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三是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成为模范公民,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挖掘教材中的公民教育的素材,找准地理教材与公民教育的结合点。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结合点”,精选典型、生动的案例,力求渗透的内容富有感染力和说服

力,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达到理想的目的。[33]

(二)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方面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对地理环境,尤其对自然环境的应有公民意识的培养,缺乏对人类社会与生存环境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的深刻探讨。因此,当前地理教学中应旗帜鲜明地宣传地理环境与公民意识,强化培养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培养学生关心现实,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服务于社会。地理学的使命,决定了地理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在地理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进行当地的乡土地理调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经济形势等等,提出自己的看法服务于家乡,教学中应要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进行反思,强化公民意识。

2、运用综合的观念分析和提示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各方面保护环境,提高物质能量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地理环境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各自然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和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破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所以在生产、生活实际中,人们应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事物现象的本质,从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提高资源环境利用率,使资源环境既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要,还要源源不断的维持其供应能力,使之走向循环不止、永续利用的良性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发挥和完善组合。

3、以高尚的伦理观念、道德情操和公民意识处理人地关系。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树立新型的高尚的伦理观念道德情操,强化公民意识,正确处理和看待人类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伦理学的领域进一步扩展,扩展到了人与自然关系领域,人们应发挥生态伦理学和道德情操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确定新的道德义务和信念,肩负起对自身的生态行为的道义责任,建立新的价值观、资源观、环境观,更加自觉地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使生态系统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方向变化和发展。提倡合理消费,即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和贺年卡,提倡利用再生资源。

4、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人们在工业革命之后,普遍追求功利主义和单纯实用主义,把资源视为财富,强调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主宰和统治,因而产生了20世纪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觉悟到需要确立新的发展观和公民意识观,即如果每个人在考虑和安排自己行动时都能考虑到这一行动对其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能真诚地按“和谐原则”行事。那么,人类内部及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要想真正、快速实现我国公民意识的培养,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并很好地与所教学科融合到一起,找到本学科与公民意识的结合点,提高公民综合素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李治德.论公民教育内容的理论框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2]罗越媚.中学生公民素质现状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8期

[3]陈季,张英.中学地理与灾害教育浅谈[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8年第6期 第4页 [4]李高山.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初探[D].[教育硕士论文]2007年

[5]长春市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资料汇编[M].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2002年

第五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来源:教学与管理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狭隘地教给人以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是程式化的、固定的知识传授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教学或专业能力实践的过程,而是一种培育公民的实践。思想政治课应该坚持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切实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首要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和实践活动,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公民意识生成的天然肥沃土壤。

一、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让学生既赢得分数更赢得成长

思想政治课不能单纯讲授知识,应当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认识和正确价值取向的教育,这就是说,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有所领悟或提高。老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分数。分数只是我们教学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已,而不是我们教学的唯一目标。

英国学者克里斯·沃特金斯在对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的100多个课堂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估后得出结论说,当教师和学校更加关注帮助学生学习,而非促使他们获得某个考试分数时,学生不仅考试分数会提高,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也都会改善,且更有可能成为具有学习策略的独立思考者。具有“成绩取向”而没有“学习取向”的学生,更容易表现出无助感,较少使用策略性思维,更多关注分数的反馈。而且,他们更可能执著于无效的策略。沃特金斯说:“当教师被要求提高学生成绩的时候,他们讲得更多,评判更多,控制更多。”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这样的情况成为很经常、很正常的现象。

高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性,而学生生活阅历的不足决定了政治课堂上教师要将教材语言变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吸引学生兴趣的生动教学语言;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让政治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如果教师被分数蒙蔽了眼睛,备课的过程常常就简单化为整理教材知识体系中的考点,面对每个知识点,不是去运用最丰富的资源挖掘知识本身的活力,而是分析考试命题的角度,命题的方式;心忧考分的教师越来越多地向学生单方面讲授,给学生做大量针对考试的练习,而不是通过开放性问题跟学生对话,引发更加深入的学习。

作为教师,应该把目光从堆积如山的作业堆里钻出来,把视线从学生考试分数的成绩单上跳出去,站在足够的高度,牢牢把握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习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既赢得分数更赢得成长。

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找到公民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课程标准》在各个模块都不约而同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提出了具体的公民意识培养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强法律意识;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可见,思想政治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应立足课本,仔细研究教材内容与公民意识的对接与结合之处,挖掘出鲜活的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素材。

如在“正确对待金钱”的教学时,要求学生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理解金钱的来源应该合法,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要尽可能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又如“公司的经营”的教学,特别是诚信经营,可从正反角度挖掘教材,补充公司诚信经营的成功典范。这样学生能比较自然地体会到,市场主体应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增强责任意识。再如“税收及其种类”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再如:《政治生活》中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也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结合这些内容进行国家和国际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助于学生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有助于学生树立“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并自觉地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有助于学生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感悟中强化公民意识

西方教育学者加涅·布里格斯认为:“教学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外部事件,这些经过设计的外部事件是为了支持内部的学习过程。”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为有效达成公民意识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行为方式,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资源等因素的优化组合。

首先,精心研究课标教材,创设仿真情境。精心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选材,比如生动的图片、漫画,恰当的视频资料,甚至包括各种小故事、小文章,选出学生感兴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材料,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仿真情境,刺激学生从情境中挖掘和探究,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感悟公民意识。

例如:“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课的教学中,可由学生出演市长角色,发表施政纲领,谈谈如何造福于民;同时,由学生出演公民角色,谈谈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监督政府职权。“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可以设计小演讲“假如我是候选人”、“我这一票投给谁”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又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国家》,这首歌是由成龙、刘媛媛等倾情演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献礼歌曲。引导学生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分析国与家、国与世界的关系,这首歌词情感的表达充分直白,作者反复阐释了“国”与“家”的概念和关系,国是家的支撑力量,家是国的组成元素。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属于我们的,更是世界的,她正矗立在天地之间,让世界瞩目感慨。让我们对“家”、“国”产生一种渴望,渴望怎样去付出,如何更深刻地去爱国爱家爱世界。

再如:教师设计“如果你是服装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将采用哪些经营战略占领市场?”“村委会或居委会的工作你了解多少?你将为创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作出哪些贡献?”“我国的文化市场应该如何规范?”“人性是自私的吗?”等实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中,知识得到丰富与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同时形成和提升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直面问题,智慧解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然要体现国家的意志,现实与教科书上的差距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政治教师和教科书都是“假”“大”“空”的感觉,对此教师既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直面社会生活中学生关注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作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特点,并通过辩证分析、比较、判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例如,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存在贿选、拉选票等违法违纪行为;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人们经常会感到一人独裁,村务不公开,财务不公开,特别是当前农村的城镇建设中,违法买卖土地,百姓利益得不到保障等现实问题。有些学生根据身边存在的问题就对我们的政治制度产生怀疑,甚至有抵触情绪。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地分析问题的方法,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的政治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比较,学会运用比较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看事情的主流,学会历史分析,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既要全面又要抓主要的方向,既要看到现在新出现的问题,又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还要结合国际社会的大环境综合分析。平时点滴积累科学的分析方法,会逐渐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对我国的政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树立信心,并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完善的实践中去。

最后,对学生进行包容性评价,隐性培育平等、民主、和谐的现代公民品格。传统的学习评价关注的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并且简单地以分数来呈现,进而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队、给学生贴标签。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是有差异的,拥有博爱之心的老师应当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资源去对待、去研究、去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就在于如何利用差异。老师有针对性地用心评价,不仅体现了真正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学会尊重和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生成平等、民主、和谐的现代公民品格。

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给学生撰写具有激励性的评语,因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由于某些原因,他们的学习存在各种困难,因此,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对此,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其学习态度,能及时完成作业,保证作业量。即使他们的作业是“复制”或“剪贴”而来,我们也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其完全否定。我们应该注重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赏识的眼光去评阅他们的作业,从中寻找思想的闪光点。批改时要适度使用人文性评语去激励他们,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评价来拥有再弥补、再发展的空间,体验自己劳动的乐趣与成功。

有这样一位女生,她平时上课心不在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作业却完成得很棒:不仅答题规范完整,而且书写公正,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每次批改她的作业时,教师都毫不犹豫地找出“亮点”,用笔标示出来,再进行综合评价,如:“批改你的作业是沐浴春风般的享受,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答案组织完美,望继续努力!”“批阅你的作业让我好似在欣赏一道靓丽的风景,老师的疲惫和对于你们的焦虑在这一刻消散。加油!”“要是同学们都能像你这样把作业完成到不让老师费心的程度就好了,你真是老师的贴心朋友——带给我一顿视觉盛宴!”等。在连续几次作业批改后她终于忍不住找到教师,很羞愧地说:“老师,我以后真的要自己做作业,你的那些话让我受之有愧。其实我每次的作业都是抄的,根本不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决定以后认真学习,认真听课。老师你能帮我吗?”

作为老师,听到这番话后真的很欣慰!教育要的不正是如此效果吗: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内心深处认可、欣赏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把作业当作是与教师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的心灵在教师及时而适度的激励和赏识中得到舒展,相信他们就能感受到许多学习的乐趣。乐趣引发兴趣,兴趣产生动力,动力铸就成功,成就增强自信心,信心带来更大的成功,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四、拓展教育渠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公民素养。

如:“依法纳税”的教学,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可由学生先进行社会调查,然后在课堂上公布调查的结果,增强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提高经济活

动的参与能力。

又如:“民主管理”的教学,可先采取让学生课前进行社区(在农村以村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民主管理形式及民主管理发展的现状,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有足够的底气发言。比如,教学中可创设如下的情境:“居委会一周(一月)大事记”、“我(家人)参与民主管理的体会”、“小区民主管理现状调查”、“你对社区民主管理的现状满意吗?”等。在情境探索中教师作为导航者负有掌舵指引方向的责任,对民主管理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现状及其可能出现的与课本内容的脱节现象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再如:一位教师结合“忠孝雅诚”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指导全班学生合力创作了一首现代诗《90后,中国的脊梁》,生动地反映了21世纪高中生心中的志向和理想,增强了同学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还可以利用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参与学校的管理等来培养公民的团结协作精神、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参与社会生活,如开展社区服务、举行募捐活动、宣传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等,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参考文献

[1] 肖强,马云鹏.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以思想政治课为例.教育科学,2009(1).[2] 高国希.共建和谐呼唤自觉的公民意识.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7(1).

下载公共领域视阈中的公民意识及其塑造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领域视阈中的公民意识及其塑造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