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应强化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精选)

时间:2019-05-14 06:48: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应强化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应强化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精选)》。

第一篇: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应强化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精选)

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应强化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

汉寿县龙阳镇中心学校

刘献国

关键词:学生公民意识 培育

摘 要: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在国家社会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学校德育活动中,我们要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日常生活、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强化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

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作出了明确的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同时也对学校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学校德育作为道德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程,担负着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遵守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的重任,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我国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如何呢?

一、我国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我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没有公民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宪法才确认“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国公民的历史还不到五十年,公民意识淡薄、公民素质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最近,笔者在我县一所省级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中进行了“公民意识”现状调查,在被调查的300名学生中,有10.2%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公民;37.5%的学生认为遵纪守法就是好公民;45.6%的学生认为公民权利来源于国家权力;27.2的学生对“只有法治才能使国家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化”观点持反对意见。如果调查面向社会,调查的结果恐怕更令人担忧。我国公民意识的这种现状,主要是因为:首先,我国封建社会源远流长,封建意识对人的思想的束缚十分严重,可谓根深蒂固。而封建意识又同公民意识针锋相对的,在封建意识包围下,公民意识的生长举步维艰。其次,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十分落后,政治权力相对集中,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领袖至上,领导本位观念影响到人们思想的深处,因而公民意识成长的社会条件较差,而现代公民意识又是同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相辅相成的,是同高度发展的民主政治相辅相成的。再次,建国后的半个世界里,我国几乎没有进行过完整的公民意识教育,在我国教育目标中,找不到培养公民意识这一目标。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公民意识淡薄,公民素质较差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缺乏民主、平等意识、主人翁意识。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但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有什么样的权利,更不知道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对领导之言行听之任之,以做“服从”的顺民为荣,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还有不遵守社会公德,破坏公共财物,逃避社会责任等现象。所以,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应加强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把培养下一代的公民意识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

二、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现实意义

一)、公民意识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重要任务。建设一个“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其中,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动力,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律。依据这一基本特征和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公民意识的广泛确立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同时也给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术素质等多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属于首要地位,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所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其在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必然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公民教育意识是青少年儿童社会化的必然要求,社会化是“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个人方面说,任何个人要进入社会,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要接受社会的教化,就要遵守社会的公德。青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是形成公民意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其进行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公民教育也是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必然要求

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是世界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美国强调培养青少年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和必备的道德品质;韩国把促进每一个公民完美的品格作为其教育目的;日本则指出要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并把国际意识、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公民意识列入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一文指出要重视加强青少年学会与人共同生活等公民素质的培养。可见,注重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是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世界经济大潮,中国教育也将全面走向世界舞台,公民意识的培养不能滞后。

三、公民意识的内涵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及实质 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人在国家社会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所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具体体现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力、尊严和价值意识,这种意识还包括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公民意识实质上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个人对自己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教育是指以现代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而实现的各项教育活动的集合体。其核心是要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积极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共同生活,以发展国家社会为己任。

而就公民教育目标而言,教育目标旨在培养未来公民社会的基本单位,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平等意识、科学理性意识等等,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

二)、公民意识的内容 公民意识的范围十分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主要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作为国家政治共同体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是一种践行权力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2、公民的监督意识。监督意识是权利制约权力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人民的监督是公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

3、公民的责任意识。公民履行与自己公民身份相适应的职责,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利益与人际关系。要求公民具备自省、自制与自治精神。

4、公民的规则意识。在民主化集中管理过程中,强调规则第一,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冲突,而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通过习俗加以强化。”

5、公民的权利意识。即通常所说的人权意识。与法律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是“法律意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力和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四、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培育学生公民意识的方法 第一,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公民意识教育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能独立开设公民教育课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把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学校德育中,把公民教育课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思想政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应该突出公民教育的内容,注重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还应该渗透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第二,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相对于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而言, 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团队活动、社区服务、学生干部的竞争和选举、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它更能增强人的亲身体验,对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理解更加深刻,可以达到知行统一。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民主意识和爱国精神。当前,公民意识教育存在重理论传授、轻行为养成的现象,我们有必要把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事情做起,逐渐走进社会,熟悉生活,逐步培养起公共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第三,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发展。校内生活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学校的日常规章制度、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是加强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和行为训练,提高公民意识和实际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助于他们今后适应大社会即公民社会的生活。

第四,把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因此,我们要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如通过培育学生精神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风格、纪律规则、学习研风气、教师榜样、教育者的态度、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与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专题讲座和大型集会等各种校园氛围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再如通过设立校史陈列馆等弘扬民族精神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使学生接受无形的公民意识教育。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七大报告的这一阐述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了我党对公民意识教育的高度重视。所以,学校在德育活动中强化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帮助学生逐步完成成熟的过程,使其具备作为未来公民社会基本单位的资格与条件,应该成为我国各级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三、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四、黄向阳:《德育原理》

五、李 季:《学校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

第二篇:在教学活动中应进一步强化三种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应进一步强化三种意识:

设计意识,要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处理教学资源、把握教学进度等; 学生意识,教育是带来学习的活动,必须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管理意识,教师承担课堂行政管理、课堂专业管理的双重任务,要成为专门而且专业的管理者。

第三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保意识、化学实验教学、环境状况

主要论点概述: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作为化学教师,如何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我们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我们化学教师应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寓环保意识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做好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努力增强环境意识,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环境保护活动,自觉培养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作为化学教师,如何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我们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从课堂抓起。现在的中学生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环保意识不仅影响着我国未来的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保护中起决定性作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介绍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下面是我对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全球环境状况及强化环保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当前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污染的危害。

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人类较大程度地获得了生存自由,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时刻带给人类不期而遇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每年达2800亿元,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脆弱的生态系统呼唤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但是大多数人们的环保意识却是相当淡薄人类的大多数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环保教育迫在眉睫!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就需要站在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做一名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卫士和坚定的环保教育工作者。

二、在日常化学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首理,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了做好环保教育工作,作为化学教师平时应等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把收集到的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使化学教学要为生动活泼,紧密联系实际。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对环境保护教育的教材和大纲,而化学学科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因此寓环保于化学学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是十分必要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很多,其中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的有利用化学净化来消除环境污染和发展绿色食品等。在教学中,尽量结合教学内容,多给学生介绍些环保知识,例如,讲解“化学与环境”一节时,讲到工厂任意排放有毒气体,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这些材料,课上交流,以此来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内容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若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气体、液体)时,要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尽量避免气体外逸或液体泄漏乱淌。对有害尾气要增加吸收或转化装置,不能任意排入大气中。如验证空气的组成时,红磷燃烧会产生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我们应优化装置,不让五氧化二磷排到空气中。观察硫的燃烧时将产生的二氧化硫用碱液吸收。

同时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或挥发,污染空气。浓盐酸也要封闭保存,以免挥发的氯化氢气体污染空气。

在实验操作中,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学生一昧追求趣味而乱动手摆弄。要求学生在制取有毒气体时,尽量利用少量的反应物来制取少量的有毒物质,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观察硫的燃烧的现象时,尽量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只要能得到正确的有明显的结果,学生能观察到其物质的存在,了解和掌握它的性质就可以了。还要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

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验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把环境保护与丰富的课外活动相结合,适应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兴趣广泛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热爱家园的优良品质,更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绿色、热爱地球的环保意识。开展研究性学习,联系当地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之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及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水质的污染阻碍了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严重危及人的身体健康。要求住在造纸厂、水泥厂附近的同学,注意观察水泥厂、造纸厂排出的废水、废气的情况。为了使环保教育更结合生产实际,可以到现场去教学,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工厂去参观,(如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制革厂等)。去看一看,了解工厂在处理工业“三废”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用什么样的设备来转化“三废”,还可以指出尚有哪些不足之处,让学生开动脑筋,设想对尾气的处理意见和废这些耳闻目睹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使学生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现状,更加增强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通过这样的环保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对和平的向往和集体主义观念等美德。通过环保意识教育还能培养学生对世界现状的深深的危机感,激发学生树立起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负责的态度,自觉地思考环境和生存的联系,关注科学技术革命,关注可持续发展战略,并要尽自己的努力,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保护环境尽自的一份力。

总而言之,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人类来关注。我们化学教师应转“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寓环保意识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是中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们每一个化学教师都为建立真正的“蓝天、碧水、绿地”的好明天做贡献吧!

第四篇: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类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这一时代的最特色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我们的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地理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萌发创新

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人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离不开1+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乐于深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的奇异。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

二、主动探索引发创新

荷兰文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通过自身活动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善于应用,一般来说,保持较长久的记忆。他还认为:发现是一种乐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认知结构更新完善中创新思维就会得到更好地开拓。

三、沟通纵横激发创新

创新思维简单的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如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组合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新异独特的有价值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成果。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正向思维的同时鼓励学生从相反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去思维。这样往往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常常导致新奇独特发现,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同时还给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展思维的机会,设置一些开放性习题,使学生不但善于单向思维而且习惯于多向思维发展学生

四、激励成功培育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知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功能。在教学中我们要力求营造氛围,激励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因此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发表意见、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由的相互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种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对应的习题,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点点“发散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一定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五篇:如何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兴趣

2010/11(上)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明光市三关中学 李加友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但任八年级数学的教学。我能积极投入到课改的实践探索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加快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

三、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为了教学质量,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认真学习课标。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认真备好课。

①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3、坚持坚持学生为主体,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

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为主体,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首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成4人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其次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了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操作:指导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全员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

4、认真批改作业。

在作业批改上,做到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讲评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及时认识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加强转差培优力度。5.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

下载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应强化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应强化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关中学吴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一轮课堂改革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更新......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言语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言语意识 【摘 要】指导学生领会课文,品味语言,增强言语意识,训练他们的语言敏感度,领会经典文章的严谨之美,解除阅读中的疑惑,深层次地挖掘语言的内涵,真正......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校和教师应当怀着对国家民族兴衰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科学......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的几点体会罗旧小学周福刚 摘要 :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小就向学生灌输竞争思想,使竞争意识与儿童的成长同步进行......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体验性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时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

    浅谈在小学科学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浅谈在小学科学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甘肃省镇原县新集乡王寨小学蔡兴辉 邮编744507电话:*** 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要: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就需要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