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03:2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

京卫疾控字(2014)82号

各区县卫生计生委(卫生局),有关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11月20日经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年12月15日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职业病防治(包括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检查)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行政许可行为,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2013年第91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原卫生部2007年第55号令)、《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原卫生部2002年第23号令)、原卫生部《关于印发〈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卫监督发〔2012〕25号,以下简称《国家配套文件》)等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以下技术服务机构行政许可及监督管理工作:

(一)提供职业病诊断的机构;

(二)提供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

(三)为医疗机构提供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乙级)的机构;

(四)为医疗机构提供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的机构;

(五)提供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建并动态管理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技术机构评审专家库和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审专家库。

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行政区内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四条

申请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基本条件。

申请从事职业健康检查技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涉及放射检查项目的还应当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

(二)具有相对独立的职业健康检查场所、候检场所和检验室,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每个独立的检查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三)具有与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每个类别至少具有1名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

(四)具有与批准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和项目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开展外出职业健康检查要注明相应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等条件;

(五)具有健全的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

申请从事为医疗机构提供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乙级)、放射卫生防护检测、提供个人剂量监测的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统称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备《国家配套文件》中《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基本条件。

第五条

申请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的人员配置应当符合《国家配套文件》中《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有外聘、返聘人员的机构,外聘、返聘的非本机构正式人员不得超过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0%。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两家以上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任(兼)职。

第六条

申请从事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向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职业病诊断的机构

1.《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批准申请书(职业病诊断)》;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副本的复印件;

3.与申请开展的职业病诊断项目相关的诊疗科目及相关资料;

4.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等相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5.与申请项目相应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清单; 6.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7.法定代表人资格或法定代表人授权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8.需要委托其他职业病诊断机构开展检测项目的,须同时提交委托检测协议书。

(二)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

1.《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批准申请书(职业健康检查)》;

2.法定代表人资格或法定代表人授权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副本的复印件; 4.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5.需要委托其他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检测项目的,须同时提交委托检测协议书。

(三)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

1.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申请表;

2.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3.申请单位简介;

4.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目录;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参与所申请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工作证明,并提供覆盖全部申请参数及评价项目的模拟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检测报告、个人剂量监测报告和原始记录;

5.专业技术人员情况一览表;

6.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和《北京市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合格证书》;

7.相关仪器设备清单;

8.工作场所使用证明(房屋产权证明复印件或租赁合同复印件);

9.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复印件)。

第七条

已经取得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资质中放射卫生防护检测项目和(或)个人剂量监测项目资质,拟增加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的,除应当提供本办法第六条第三款所需材料外,还应当向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供放射卫生防护检测项目和(或)个人剂量监测项目的资质证书的复印件。

第三章 技术评审与审核批准

第八条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从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技术机构评审专家库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专家,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应的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批准标准及考核办法进行技术评审,做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决定予以行政许可的,依法发给相应的机构资质证书。

第九条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技术评审专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作风正派,坚持原则;

(二)熟悉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

(四)具有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类专家具有副主任科员以上任职资格的可以视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五)在相应专业的技术性工作岗位工作5年以上;

(六)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现场评审工作。

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评审专家应当符合《国家配套文件》规定的专家条件,并持有《北京市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合格证书》(或具有国家或其他省级颁发的相关培训合格证明),其中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类专家不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当具有副主任科员以上任职资格。

第十条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技术机构评审专家库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审专家库按照《国家配套文件》中专家库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章资质年检、变更、延续与注销管理

第十一条

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

按照《国家配套文件》中《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4年。在有效期内实行年检。

第十二条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机构地址(路名、路牌)发生改变的,应当向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变更申请表;

(二)公安机关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变更情况证明材料,或者单位主管(上级)部门出具的任命决定等证明文件(复印件);

(三)《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证书》正、副本原件。

发生《国家配套文件》中《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可以向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变更。第十三条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申请变更许可项目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第六条的规定向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收到相关材料后,组织专家按照本办法第三章的规定进行技术评审。符合条件的,予以换发相应资质证书并注明相应服务项目。

第十四条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证书》期满延续的,职业病防治机构应当自证书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市卫生计生部门提出延续申请,并按照以下规定提交相应材料:

(一)职业病诊断机构

1.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延续申请表; 2.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证书原件;

3.与申请开展的职业病诊断项目相关的诊疗科目及相关资料; 4.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等相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情况; 5.与申请项目相应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清单; 6.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7.法定代表人资格或法定代表人授权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8.需要委托其他职业病诊断机构开展检测项目的,须同时提交委托检测协议书。

(二)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

1.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延续申请表;

2.法定代表人资格或法定代表人授权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3.《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副本的复印件; 4.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

5.需要委托其他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检测项目的,须同时提交委托检测协议书。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受理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延续申请后,按照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决定是否延续。

《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期满延续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配套文件》中《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向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对4年年检均合格的,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予以换发《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不再组织专家现场技术评审。逾期未申请延续的,《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证书》和《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满自动失效,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予以注销登记并存档公告。第十五条

对准予变更、延续的,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换发的《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证书》和《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上应当沿用原证书编号。第十六条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机构资质证书》和《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遗失的,应当向市卫生计生委提出补发申请,并提供登载遗失声明的省级报刊。补发的机构资质证书延用原证号,批准日期为准予补发日期,在该日期后打印“补发”字样,有效期限不变。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仅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时参加全国检测能力考核,及时将监测结果录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测系统。

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医疗机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中。

第十八条

已经取得有效的非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拟在京开展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应当在开展服务前向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有效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正、副本复印件、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二)拟来京开展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本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情况一览表(包括职称证书和培训考核合格证明的复印件);

(三)相关仪器设备清单;

(四)实验室资质认定合格证书及附表(复印件)和资料真实性的承诺书等;

(五)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它材料。

第十九条

已经取得有效的非北京市个人剂量监测资质的机构,在京开展个人剂量监测的,将监测结果通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测系统上报。

第六章附 则

第二十条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乙级)中包含放射卫生防护检测项目的,不必再单独申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资质。已经取得北京市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乙级)的机构,可以依法开展评价资质相应检测项目的放射卫生防护检测工作。

取得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甲级)的,原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乙级)自动终止。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第二篇: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加强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和《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0‟10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医疗机构提供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提供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个人剂量监测等技术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 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卫生部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应当遵循合理配置原则。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六条 申请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或法人授权资格;

(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从事相应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工作场所及工作条件;

(三)能独立开展相应的技术服务工作;

(四)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

(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第七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人员配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应当有与其申请技术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2.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掌握本专业业务,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与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相一致。

4.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正规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具体条件。

1.申请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甲级资质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是本单位职工且未在其他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任职。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3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数不少于总数的60%,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10人。

2.申请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资质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是本单位职工且未在其他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任职。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不少于2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数不少于总数的40%,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7人。

3.申请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乙级资质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是本单位职工且未在其他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任职。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数不少于3人,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5人。

4.申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资质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是本单位职工且未在其他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任职。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数不少于2人,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5人。5.申请个人剂量监测资质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是本单位职工且未在其他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中任职。放射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3人。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其批准权限内可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具体条件。

第八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具备的仪器设备应当满足申报项目检测工作的需要。不同检测项目应当配备的仪器设备见附件1。

第九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实验室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检测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内务管理,整洁有序。检测仪器放置合理,便于操作,并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防盗、控制进入等安全设备及相关措施;

(二)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严格按照文件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三)放射性物质检测场所,应当符合放射卫生有关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有使用放射性标准源或标准物质控制检测质量的措施。有参与实验室间检测能力验证活动的记录;

(四)检测方法采用国家、行业或地方规定的方法或标准。应有检测方法细则、仪器操作规程、样品管理程序和数据处理规则等作业指导文件;

(五)为检验样品建立唯一识别系统和状态标识。编制有关样品采集、接收、流转、保存和安全处置的书面程序;

(六)放射性样品应当与其他样品分开存放,专人保管。废弃的放射性样品和其他放射性废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处理非密封型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室应当有通风设备,地面、实验台应便于去除放射性污染;

(七)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应当按照各自的要求,包含有足够的信息,并且按照有关规定书写、更改、审核、签章、分发和保存。

第十条 卫生部负责下列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

(一)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甲级);

(二)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

第十一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下列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

(一)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乙级);

(二)放射卫生防护检测;

(三)个人剂量监测。

第十二条 申请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申请单位简介;

(四)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目录;

(五)专业技术人员情况一览表;

(六)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和培训考核证明(复印件);

(七)相关仪器设备清单;

(八)工作场所使用证明(房屋产权证明复印件或租赁合同复印件);

(九)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复印件)。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申请表、专业技术人员情况一览表与相关仪器设备清单等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申请材料的样式见附件2。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自接受申请之日起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对符合受理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出具“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受理通知书一式二份,一份交申请单位,一份存档备查。对不符合受理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出具“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不予受理决定书一式二份,一份交申请单位,一份存档备查。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式二份,一份交申请单位,一份存档备查。

第三章 技术评审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组织技术评审专家组进行技术评审。

卫生部组织的技术评审专家组由国家级放射卫生技术评审专家库中抽取的5或7名专家组成;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技术评审专家组由省级或国家级放射卫生技术评审专家库中抽取的3或5名专家组成。技术评审专家组的专业组成应当能够满足技术评审的需要。

第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1名技术评审专家组成员担任组长,负责主持技术评审工作,在技术上对技术评审工作负总责。技术评审专家组应当按照技术评审要求(附件3)、技术评审项目和判定标准(附件4)开展评审工作。

评审结论分为“建议通过”、“建议整改后通过”、“建议整改后现场复核”和“建议不通过”。

技术评审专家组应当在技术评审结束后5日内将技术评审报告提交卫生行政部门。

第十六条 技术评审结论为“建议整改后通过”和“建议整改后现场复核”的,申请单位应当自接到整改意见通知书(附件5)之日起3个月内,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整改报告。

第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整改报告之日起20日内完成资料复核或现场复核。资料复核和现场复核由原技术评审专家组成员完成,并作出复核结论。

第十八条 申请单位在评审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和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核发资质证书。

第四章 审核和批准

第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技术评审专家组技术评审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对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申请单位凭受理通知书、申请单位介绍信和领取人身份证件领取资质证书。

第五章 变更与延续

第二十一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机构地址(路名、路牌)发生改变的,可以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变更申请表(附件6);

(二)公安或工商部门出具的变更情况证明材料,或者单位主管(上级)部门出具的任命决定等证明文件(复印件);

(三)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原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变更其他核准项目的,需重新申请资质审定。

第二十二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4年,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的3个月内向原发证机关提出延续申请。延续申请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延续申请表(附件7);

(二)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三)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原件;

(四)取得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4年以来开展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总结报告;

(五)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目录;

(六)专业技术人员情况一览表;

(七)相关仪器设备清单;

(八)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复印件)。

第二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变更、延续申请后,应当在2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变更、延续的决定,换发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沿用原证号。第二十四条 遗失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补发申请,并提供登载遗失声明的省级以上报刊。补发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沿用原证号,批准日期为准予补发日期,在该日期后打印“补发”字样,有效期限不变。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送监测结果。

第二十六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可以跨地域开展相应工作,但应当向服务单位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检查。跨地域开展个人剂量监测服务的,监测结果报服务单位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七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附件8)不得涂改、出租、出借、倒卖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非法转让。

第二十八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内未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的,年检不予通过。

第二十九条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甲级、乙级)中包含放射卫生防护检测项目和(或)个人剂量监测项目的,不必再单独申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资质和(或)个人剂量监测资质。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仪器设备条件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申请表(样式)

3.技术评审要求

4.技术评审项目和判定标准 5.整改意见通知书(样式)

6.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变更申请表 7.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延续申请表 8.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样式)2.

第三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31号(2002年7月31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资质审定 第三章资质管理 第四章 罚 则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化学品毒性鉴定、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效果评价、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等项目。

第三条 凡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卫生部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并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项目,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对从事下列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资质审定:(一)化学品毒性鉴定;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三)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

第五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从事下列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资质审定: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二)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

第六条 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甲级和乙级)的技术服务机构可以承担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但下列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应当由取得甲级资质的机构承担:

(一)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审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二)核设施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三)卫生部规定由甲级资质机构承担的其他建设项目。第七条 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甲级和乙级)的技术服务机构,同时取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资质。

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不再重复申请乙级资质。第八条 从事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的资质审定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设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区域卫生规划,遵循合理配置职业卫生资源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 资质审定 第十条 卫生部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指定的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办事机构)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办事机构的职责是:(一)受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申请;(二)组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考核;(三)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的咨询;

(四)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专家库的组织和日常管理;(五)承办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一条 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分别设立国家和省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专家库专家承担相应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的技术评审。

第十二条 专家库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具有连续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三)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五)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资质审定工作。

专家库专家任期四年,可连聘连任。

第十三条 专家库专家不得参与本人工作单位或者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评审。

被评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不得聘请专家库专家为顾问。

专家库专家不得参加被评审机构的可能有碍公正评审的活动。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专家库专家进行定期复审,并根据资质审定工作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申请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有专门从事相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

(三)具备符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条件的专业人员、设备、技术能力和经费;(四)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条件由卫生部另行制定发布。

第十六条 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应当提交以下资料:(一)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表;(二)法人资格证明;

(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文件;

(四)拟开展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及资质等级;

(五)在申请职业卫生服务业务范围内,能够证明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材料;(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申请表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同意受理的,应当在60日内由办事机构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评估。专家组应当由从相关专家库抽取的5名或者7名专家组成。

第十八条 技术评估工作采取资料审查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资质审定技术评估工作现场考核的程序和内容为:(一)申请单位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二)依据申请资料进行现场核查;(三)考核技术负责人及其他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四)抽查原始工作记录、报告和总结;(五)必要的盲样检测。

专家组自现场考察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办事机构提交技术评估报告。

第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专家组技术评估报告之日起30日内完成资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发给《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第二十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四年。

第二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予以公告。

第三章 资质管理

第二十二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业务,并对出具的技术报告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 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认证的项目内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其技术服务的客观、真实。

第二十五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简化手续,方便服务对象,并采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二十六条 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原认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续展,原认证卫生行政部门复核后,对合格的,换发证书;逾期未申请续展的,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过期失效。

第二十七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当向原认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并在全国性报刊上公告:(一)分立或者合并;

(二)停业、破产或者其他原因中止业务;

(三)法定代表人变更。

第二十八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或者出借。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遗失的,应当及时申明,并向原认证机关申请补发。

第二十九条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行年检,并组织经常性监督检查。年检和抽查结果应当备案,并在全国性报刊上公告。

第三十条 通过年检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由原认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在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副本上加盖合格印章,正本上贴附年检标识。

第三十一条 未申请年检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视为自动放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

第三十二条 抽查内容包括:

(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是否具备执业能力;(二)是否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规范开展工作;(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出具的报告是否符合规范;(四)是否履行了技术服务合同的条款;(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是否完整;(六)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七)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违纪现象;(八)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第三十三条 年检或者抽查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三个月内进行改正,改正期间暂停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改正期结束,合格者准许继续执业;不改正或者经检查仍不合格的,由原发证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资格,并收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

第三十四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第三十五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技术服务工作中,对涉及委托方的技术、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

第四章 罚 则

第三十六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申请资质或者年检、抽查时,采取弄虚作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虚报资料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不予核发资质证书或给予停止使用资质证书3至6个月直至收回资质证书的处罚。

第三十七条 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 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审定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相应的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

(二)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三十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年检或者抽查复核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样式)及填写说明(略)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受理通知书(略)

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评审表(略)

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略)

第四篇: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口计生系统“阳光

计生行动”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人口发〔2010〕6号

各区县人口计生委: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阳光计生行动方案》,深入推动阳光计生行动,促进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特制定《北京市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实施办法》,望认真贯彻执行,开创性地开展“阳光计生行动”。

联系人:于小龙;联系电话:83970957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 北京市人口计生系统

“阳光计生行动”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开展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增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首都良好人口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人口计生工作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行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为了规范工作,提高质量,促进行动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开展“阳光计生行动”,要以国家人口计生委《阳光计生行动方案》和《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阳光计生行动方案>的意见》为依据,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民主评议、社会监督为重点,以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实行“阳光管理”、“阳光服务”、“阳光维权”为目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有效防止不正之风。

第三条

为了确保“阳光计生行动”顺利进行,市人口计生委纠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阳光计生行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驻委监察处。各区(县)也可设相应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第二章

内容和标准

第一节

以政务公开带动“阳光管理”

第四条

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深入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群众知晓率达到80%以上。

第五条

强化领导机关宏观管理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和行政监察现代化建设工程,增强决策透明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第六条

以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实现“阳光管理”。到2012年群众对依法管理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第七条

加强“阳光管理”制度建设,主要建立健全以下八项制度。

(一)政务公开制度。明确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公开的内容和时间等。长期公开的内容要按上级要求及时公开,动态公开内容和需要变更的内容要在规定时间内公开。

(二)决策公开制度。建立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专门负责人员;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要坚持议事会议制度,讨论决定公开的内容,研究解决公开中遇到的问题。

(三)意见公开制度。定期制发政务公开征求意见卡,及时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适时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按期办理答复。

(四)监督公开制度。市区两级人口计生部门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 委员、群众代表担任政务公开行风监督员,监督公开的内容和质量;领导小组每年要召集1~2次监督员座谈会,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对监督员提出的建议,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和落实。

(五)管理公开制度。要将有关文件、统计报表、记录和简报信息等资料进行分类归档,保证资料真实、齐全、完整,做到存放有专柜,管理有专人。

(六)评估公开制度。各级人口计生政(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每年对政(村)务公开工作进行一次评估,写出评估报告。评估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七)举报投诉制度。市、区(县)、乡镇(街道)必须向社会公布一部以上举报电话和设立一个以上举报箱,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对投诉举报的信件在规定时间调查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八)责任追究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政(村)务公开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政(村)务公开栏设置不符合规定要求;公开内容不齐全、不完整;动态公开内容没有按规定时间公开。

第八条

政务公开内容齐全、重点突出。主要公开“十项内容”:主要政策法规、部门职责、办事程序、收(免)费依据及标准、办事结果、廉政自律规定、服务承诺、承办人、联系电话、监督人员。要区分层次,突出政务公开重点:

(一)区县人口计生委要重点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安排、社会关注或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及处理情况,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重要政策、文件执行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置情况,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审批事项等。

(二)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重点对本市现行人口计生政策公开;对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办理程序公开;对奖励扶助、特别家庭扶助、优惠对象确认等程序公开;对免费技术服务项目公开;对行政处罚项目、社会抚养费征收依据、标准、程序公开;对人口计生工作纪律规定、流动人口农民工维权、监督投诉、服务承诺等内容公开。

(三)各级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避孕药具管理机构以及其它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企事业单位,要重点对其机构职责和办事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公开;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公开;财务收支及经营情况公开;承担重点项目落实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国家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及管理情况公开;其它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等公开。第九条

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做到“九不”:

(一)不违反规定擅自提高或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或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乱收押金;

(二)不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现金、信用卡、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三)不以各种名义向上级部门及工作人员赠送礼品、现金、信用卡、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四)不到下属单位、部门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

(五)不铺张浪费,用公款支付娱乐、健身等费用,以开会、考察、培训名义变相公费旅游;

(六)不向基层摊派各种报刊订阅和商品购买;

(七)不以经济处罚代替落实节育措施,以罚代管;

(八)不刁难群众,利用生育证审批发放权谋取私利,乱发生育证,出具假证明;

(九)不弄虚作假,瞒报、漏报、虚报、篡改统计数据,骗取荣誉。第十条

着力解决以权谋私、乱收费罚款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和党员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防治不正之风。

第二节

以民主评议推动“阳光服务”

第十一条

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长效机制,坚持评议为动力,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上下联动,争先创优,推动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提质提速。

(一)突出重点,继续在农村基层深入开展“请农民兄弟姐妹评计生”活动。推动基层转变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兑现服务承诺。

(二)继续在城市社区开展“请流动人口评计生”活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便民服务窗口,尊重和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三)上下联动,继续在系统内开展“下评上”活动。推动领导机关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真正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让群众得实惠,使服务更温馨更“阳光”。

(四)争先创优,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活动。重视评议结果的运用,及时把下级人口计生委部门的参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推动行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十二条

区(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大厅)要健全网上审批、全程代办、信息交流、动态监控、绿色通道等功能和机制,规范计划生育便民服务工作,提高办事效率,着力解决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高、作风不实等问题,全面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一)在服务大厅内实行科学管理,做到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服务结果等方面让群众满意。

(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大厅)要建立健全首问首接责任、办事预约、AB岗、过错追究、综合考评、文明服务等项制度。

(三)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大厅)要统一机构标识、服务窗口、便民用具、便民指南、服务承诺、工作职责。

第十三条

育龄群众办理一孩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有关证明时,人口计生部门及工作人员应主动告知群众办理有关证件的程序,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应及时办理,不能及时办理的,要说明情况和理由。

第十四条

实行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技 术人员要指导、帮助已婚育龄夫妻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

第十五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避孕药具、孕情检查、放取宫内节育器、人工终止妊娠术、输卵(精)管结扎术、复通术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治等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育龄夫妻持计生部门开具的免费服务证明在有关医疗服务机构享受免费技术服务,费用结算事宜由有关单位内部进行结算。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指定的技术服务机构参加孕检,孕检证明寄回户籍地有效,不得强迫流动人口回乡参加孕检。第十七条

人口计生部门要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再生育申请进行审批,审批手续要简化,审批期限要缩短,方便群众及时领取再生育证件。第十八条

免费办理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计划生育手术证明等证件,不得搭车收费。

第十九条

在发放有关证件时,人口计生部门不得人为设置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任何附加条件,如强制育龄群众在领证时签合同、协议或参加学习班等。

第三节

以社会监督保障“阳光维权”

第二十条

完善五项监督维权制度,推动“阳光维权”:

(一)完善行风热线制度。重点办好12356“阳光热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方便群众咨询、投诉和反映意见、建议。建立领导干部定 期上线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二)完善行风监督员制度。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育龄群众代表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行风监督员,明确监督员的职权和责任,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充分发挥监督员在行风建设中的作用。

(三)完善实名举报奖励制度。把实名举报奖励资金纳入预算,及时兑现奖励。要认真受理实名举报,严格保密,据实反馈,通过实名举报奖励,调动人民群众监督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

(四)完善舆论监督制度。要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重视发挥主流媒体的监督维权作用,对媒体报道和反映的重大问题,要主动查处并及时报告上级人口计生部门,对反映不实的问题,要及时澄清事实真相,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五)完善层级监督制度。市人口计生委探索建立督查巡视制度,重点督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纠正违法或不正当的行政行为,逐步形成依法行政督查长效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四权分离”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和贴息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要探索建立再生育审批(许可)电子监控系统,积极利用现代技术防止不正之风。

第二十一条

推行信访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提高信访举报件查实率和信访工作质量,增强监督维权实效。

第二十二条

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第二十三条

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纪律和检查考评工作纪律。

第二十四条

做好维权热线维护工作,保证维权热线的运行,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举报的问题限期调查答复。

第三章

检查和评估

第二十五条

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在市、区(县)、街道(乡镇)、村(居)四级开展,由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人口计生部门组织实施,从2010年开始,每年检查、评估一次。市人口计生委负责对区(县)人口计生委的检查、评估,区(县)人口计生委负责对街道(乡镇)人口计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检查、评估,街道(乡镇)计生办负责对村(居)“阳光计生”的检查、评估。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采用听取汇报、座谈、查阅档案、现场检查、走访群众等方式对下级人口计生部门开展检查评估,检查评估结果要进行总结讲评,并把“阳光计生行动”纳入人口计生工作的考核之中。

第二十七条

各区(县)人口计生委可以从实际出发,制定检查评估实施方案或细则。

第四章

指导管理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管理,深入调查,培植典型,及时组织交流学习,不断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第二十九条

“阳光计生行动”实行分级管理、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工作检查、评估制度。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建立“阳光计生行动” 工作档案,及时掌握工作开展情况。

第五章

工作要求

第三十条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把组织和开展好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作为提高整体工作水平、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推动行风建设、建设北京良好人口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予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十一条

各区(县)人口计生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势利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细则,使工作开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要通过开展检查、评估,促进全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推动全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第三十二条

各区(县)在实施活动中,要有计划地选派主管人员和业务骨干参加相关培训,组织学习,积极参加本级和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引导和规范活动的健康发展。

第三十三条

坚持典型引路,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经验,推动人口计生系统“阳光计生行动”深入开展。第三十四条

坚持实事求是,力戒形式主义。把开展“阳光计生行 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行风政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和完善工作的管理,建章立制,注重实效,建立工作长效机制。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自2010年1月起施行。

第五篇:北京市卫生局文件 -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首都之窗

2017年北京市卫生计生新闻宣传工作要点

2017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一年,是推进北京地区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之年。北京市卫生计生新闻宣传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讲好首都卫生计生故事,传递首都卫生计生正能量,让百姓健康有更多获得感,为首都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北京工作的新要求,自觉强化“四个意识”,以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认真落实全国卫生计生工作和北京市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现成果、回应关切,做好政策解读,创新宣传思路,强化舆论引导,加强阵地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突出中心工作,加强重大政策解读

(一)深入贯彻宣传全国和北京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以建设健康北京为主线,做好《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宣传解读,市卫生计生委主要领导以市级新闻发布会形式,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系统宣传解读《纲要》。各单位结合《纲要》内容,做好宣传解读方案,借助主流媒体做好宣传解读;做好健康促进(爱

2进个人和集体,讲好身边故事,传递身边感动,唱响时代主旋律,为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凝聚强大正能量。广泛宣传第六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的先进事迹;认真组织第五届“全国和首都文明单位”评选推荐;积极做好“中国好人”、“北京榜样”和“首都道德模范”推介工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继续前进护健康”主题宣讲活动,用身边的典型和真实的故事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

(三)开展传统品牌推介创新。紧紧围绕北京市卫生计生在多年宣传工作中规范并固化的宣传品牌,继续深入推进第十六届好新闻评比、第二十六届杏林杯电视片汇映、第十二届摄影比赛、第五届北京市《幸福家庭》DV大赛等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推进首都中医药文化传播品牌创建,普及中医药健康文化,做好《中医药法》及其配套政策的宣传普及;优化“幸福家庭大讲堂”活动和公园科普展览内容;继续制作、传播《家庭历书》、《E点健康》等科普载体,深化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人口直通车》、《今夜私语时》等栏目的合作,加强与人民网、中国网、光明网等中央网络媒体以及北京《首都之窗》的合作,发挥好“幸福家庭健康生活”微信服务号、计划生育网上宣教馆等新媒体作用,促进宣传品牌持续推进,丰富宣传品牌内容,提升宣传品牌内涵。

(四)开展重大活动、节日及纪念日宣传创新。积极筹备北京市每年“两会”期间“市民对话一把手”电视、电台和网络直播宣传工作,做好北京市“两会”北京市政府重点工作情况汇编之提高首都人民健康水平篇的起草、报送工作,利用“两会”做好卫生计生行业成果宣传;各区、各医院和直属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利用重大活动、节日、纪念日,加强市、区、医院和直属单位的协调联动,做到重大活动、节日、纪念日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把重大活动、节日、纪念日宣传活动作为树立行业形象、推进行业发展重要节点,积极营造正面宣传声势。

三、突出舆情处置,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一)加强舆情监测和处置制度建设。各区卫生计生委、各医院和直属单位结合《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机制的实施意见》(京卫权益〔2016〕10号),制定本单位舆情监测与处置相关制度,形成一整套责任明确、程序规范、沟通顺畅、有效管用的舆情监测与处置工作机制。同时做好12320热线、市卫生计生宣传中心的舆情对接,对每日舆情快报数据实施重点预判分析,研判舆情形势,做好应对与处置工作。

(二)加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培养。组建大气污染应对科普专家团队,各医院、各相关直属单位按照市政府要求,推荐业务强、政治过硬的科普专家名单;各单位舆情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发生涉及本单位负面舆情事件,党政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明确舆情应对与处置负责人,会商媒体采访事宜。上半年,将围绕“舆情研判、舆情处置、舆情管控”主题,加强对各区卫生计生委、各直属单位、各三级医院新闻发言人培训,提高各级新闻发言人应对与处置舆情的能力。同时,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加

下载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