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看]小学美术实践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

时间:2019-05-14 03:1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必看]小学美术实践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必看]小学美术实践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

第一篇:[高考必看]小学美术实践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

小学美术实践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

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

陈雪招

一、问题的提出

1、发现问题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美术教育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美术教育在完善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智力、培养人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与发挥,这也给广大美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存在着这样一些困惑:美术课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懒于动脑、懒于想象、依赖教师、范画的现象,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作业类同现象比较多,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中、高段)不高。

2、问题的定位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由于图像文化的普及,美术将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扩展、双向双主(主体—主导)、双自(自主—自动),“认知、操作、情感、创造”。小学美术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因此,要真正推行美术素质教育,就必须转变观念,而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美术唤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我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而教师是关键。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中探索,小学美术实践中存在着的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分析影响创新能力的若干因素,特提出此课题,以促进小学美术综合知识、技能的提高,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

3、问题的初始调查

通过美术实践中学生的发言、动手操作、个别谈话及作业情况的观察分析发现:低段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中往有所顾虑、小心想象;中段学生善意模仿,喜欢照同学、书本的范画画;高段在部分学生存在着刻意临摹、不敢创新、甚至不画的现象。

二、问题的归因

1、我国美术教育的专家指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影响学生创新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教师本身。通过与其他美术教师的交谈及自已的反思,认为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新,在教学、教研过程中,有时只注重结果而不重视教学过程(略了学生的情感需要和体验),教学设计不合理,没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趣味性、探索性不强,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教师应不断批判、反思、改进教学措施。

3、通过调查、观察发现:在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小学生正处在由低年级的“句的符号期”向中、高年级的“陈述的写实期”过渡,小学生的创新力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丰富性、新颖性、现实性等方面。由于受到客观(如升学、环境、教师)、主观(情绪、喜好、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绘画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低段一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往往有所顾虑、小心想象;中段学生善意模仿、喜欢照同学的样子画,束缚了自己的想象;高段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刻意临摹,不敢创新的现象,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抑制,其对策的关键在于教师。

三、措施与行动

1、平时注意帮助学生克服阻碍创新思维的心理因素。①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时自信心和勇气。

使学生增强对自己作品的价值观的认识。教师要善于巧妙引导,善于启发学生想象的创造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鼓励学生作业别出新裁。

②不要使学生过份的自我批评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有时想很有个性,但缺乏表现力,即使出现不成形的画,我们应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劳动成果;应亲切、热情地给予肯定,挖掘其内光点,再适当指出不足之处。

③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师可以将书本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借绘画表现、舒展自己的意欲和情感。

2、指导学生不断丰富已有的表象,并进行再次联想的训练。

平时进行想象类的创作画训练。教师可提供线索(运用视觉图像法),引发儿童回忆、联想,在学生相互提示补充下,使他们打开思路,丰富创作内容,激活他们的思维。如:一首儿歌、一个故事、一片树叶(树叶想成一把雨伞、一条小船、一辆车、小蜗牛的家、一只鞋子)(鞋子当作船、当一座房子、当游泳池、当移动的客车等)适当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

3、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发展力。

齐白石讲过:“我没看见过的东西,是不会画它的”,只有在真的基础上,进行构思,适当夸张,才能画出.做出有感染力,打动人心的作品来。

平时学生应多注意观察周围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景物、事物、自然界中的四季交替变化等,鼓励学生多看电影、电视,参观画展,多看文学作品,并参与文艺活动。这样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阅历和生活经验,广博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运用和发展创造、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4、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感知体验,启发创新意识。(见附件教案《想象中的机器》)

5、在创造实践中,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美术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认识、操作、情感三大教学目标而完成学习任务手段或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探讨,多些鼓励表扬,并耐心指导,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讨论中、竞赛中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而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尝试用一些新的工具、材料、技法来表现各类题材,让他们在多元化和多元美术思想的引导下,对美术有较全面的理解。

6、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创新综合性的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为美术乃至其他学科提供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 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可通过影视资料、幻灯片.视觉媒体、影碟及互联网手段加大对儿童审美力度和现代艺术信息的吸收量,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在涂涂、画画、玩玩、做做中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和动手能力,再创造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尝试运用各种材料,逐渐积累美术知识和技能,并自己去探究各种技法,从而逐步形成他们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评估与反思

1、经过一年多的教学研究,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创新意识越来越浓,特别是低中段学生作业非常注重自己的情感, 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能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与技能,独立完成记忆画、想象画、命题画的练习,能尝试用新的工具记法来表现生活熟悉的事物,作品独特、自然、充满童稚之美.之趣。

2、经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主观上除了自身的兴趣、性格、爱好等外,还有客观上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尤其是教师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本课题注重了教师对学生在美术实践过程中阻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因素、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教学实践中,发现仍存在着学生(中高段学生)视觉上感知与表现行为上还有着一定的差异、距离,而这种差异性的缩小正是素质教育所要的要求之一。如何进一步找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并对此分析,并制定出对策,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进一步探讨、研究和实验。

第二篇: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经济管理类院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

21世纪掀起的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浪潮,使各行各业都无可避免地卷入到了这个漩涡之中。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世界的每个层面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自然不能居身局外。

经济管理类院校在这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更是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几十年形成的重理论的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培养与信息化社会相融合的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经济管理类院校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迎合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要求,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创造能力和创新素质是衡量新世纪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当前我国高校正在普遍展开的素质教育,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无疑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的重要任务。

这就决定了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观念和培养方式要有所改变,要走文理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新路子,让学生既了解经济及管理科学的理论,又要掌握动手实践的技能,即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一、目前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的分析,认为现在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差,创新意识薄弱,在他们心目中创新这类事情只与天才人物和科学家相关联的。造成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的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的求知欲不强

素质教育要以创造能力和创新素质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甚至不需要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相反,它对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创造发明才有了坚实的基础。学习的求知欲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等方面反映出来。从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他们对学习的效率与规律、知识的积累与提炼都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当今大学生在学习意识和学习心理方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如:不少大学生在学习中兴趣欲偏颇,对不同学科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不同学科对知识结构的重要作用。

2、动手能力低下

在这里动手能力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在学习中培养自身动手操作能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当个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二是指在社会实践中所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在实际生活中吸取知识。如今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亲和中小学教师的升学指挥棒下,养成了读死书、死读书的习惯,根本没有机会参与一些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有的学生连生活自理的动手能力都很差,他们一衣不洗、一屋不扫,只顾埋头读书从小没有接触过劳动工具和机器设备,一遇到实践动手操作就显得力不从心。大学生们动手能力不强所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不在大学生自己身上,而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引导的偏差造成的,要转变这种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情况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3、创造能力不佳。

所谓创造,就是产生具有一定价值的新事物的活动过程,就是将现有的物质按照新的结构重新组合,使之产生新的特征。至于创造力,则是指能够,产生有价值的新构想和新领悟的能力。每个大学生只要经过一番努力,加强训练都能够获得这种能力。一个大学生是否具有创造能力,是衡量他是否称得上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大学生要实现自己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就必须自觉地增强创新意识,把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认真对待。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仍没有深切地认识到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与他们努力成才的关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绝大多数学生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学习,完成规定的学分,拿到一张毕业文凭,走上社会后能谋求到一份舒适安逸、收入丰厚的好工作,就算没有白上大学。

造成大学生创造能力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是知识积累与创新意识二者之间不能有效的统一。许多学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积累,但忽视了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创新意识的唤醒。二是知识结构与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知识结构合理、素质比较全面的人多有较强的创造力,当代创造性的发明与发现,往往产生于科学的交叉部位和知识的重组之中。但是,现在的大学生知识面不宽,专业技能单一,很难面对世界性知识交叉渗透的趋势。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式

近年来社会要求经济管理类人才应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重个性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须要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来抓。

1、调整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现在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的职业也在不断变化。有的专家指出,21世纪人们的职业平均5年变化一次。学生要适应这一点,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难以为继的。合理知识结构的要求是基础厚、知识面宽。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中有些专业能力比较强,但离开本行就不适应了。所以,现在必须打破培养专业人才的概念,强调全面素质和一专多能,培养良好道德、广博知识、开放思想、健全身心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改革就要落实在拓宽专业面向,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和科学体系。

2、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要创新

首先要解决创新教育观念问题。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是开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教育观念从根本上包含四个方面: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发展的质量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要在高校有效地推进创新教育,其先导是从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到广大学生都需要切实转变那种单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人的发展为本,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目标上,要转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协调发展;在培养模式上,应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建立起多样化的培养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教学内容上,要转变以狭隘的专业教育为中心构建课程系统的教育观念,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在教学方法上,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要真正把创新作为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一切教育工作都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观念,并将此作为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3、增强自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

自主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真正做到民主与平等。老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做到自信、自主、自强、自励,培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知难而进、锐意进取、楔而不舍的精神,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思想,养成喜爱钻研,不满足于已有知识及解答的心理素质以及思考问题时力求深入、全面、慎密的习惯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思维的方向变了,就易于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总之,教师应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充分思考,独立解疑,勇于打破框框,自觉探究的习惯。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实践能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这是创造性的源头。就获取知识而言,离不开课堂和实践,尤其是隐型知识——知识决窍,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实践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同时可以创新知识。理工科院校都有金工实习、生产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一定量的实验等,这些实践环节是引导学生即席思考、用实践验证理论,升华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创造。这些环节可以使学生见识多,发现问题多设计方案多这不仅会使学生积累大量的经验,而且会使学生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向四面八方进行辐射,进行积极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收集与这个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发明。同时,这些环节既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增强学生的创新勇气。

对于经济管理类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个环节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因此

必须要加强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好学校的实验实习和研究基地,拥有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实验室,这是经济管理类院校的当务之急。

5、以各种实践性活动为载体,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方针,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需要。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本文就针对该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8

一、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

在美术教学中如果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美术人才,对于推动美术艺术的发展也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对小学生创造思维的遏制 美术教学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小学生专业的美术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术教学中无论要实现何种目的,都必须要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思维,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1]。但是,在当前美术教学中教学目的异化,导致美术教学不仅没有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创造思维,反而压抑了小学生的个性,使小学生在美术领域的自由发展受到严重压制。在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美术创造思维的遏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对小学生的新奇思想不仅不会进行积极引导,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照美术传统教学,缺乏突破。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利于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以加深小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通过美术的形式将自己的内在和价值观念表达出来,充分发挥美术在推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加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意识,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首先,在美术教学中加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独特的美术视角,体现小学生对美术的独特理解,推动美术教学的发展。其次,加强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培养,能够使小学生内在情感以美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使美术这一艺术充满活力,推动小学生和美术艺术共同发展。最后,加强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美术审美意趣、审美观[2]。

(二)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传统美术教学中以模仿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导致小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不足,小学生的美术作品也会落入传统美术作品形式的窠臼之中。这一方面影响了小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另一方面对美术的发展也十分不利。不同的小学生由于不同背景,对于美术艺术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距,对美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有不同的理解,这对于丰富美术艺术形式,促进美术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加强小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培养,能够将小学生的内在潜质激发出来,使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对美术的理解进行创作,使小学生内在的对美术艺术的情感能够通过不同的美术载体展现出来,提高美术作品的价值,提升小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使美术艺术从各种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精心设问,激发求知欲望

所谓精心设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吸引小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引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给小学生设问时应注意以下原则:第一,不能随意,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置问题。第二,问题有新鲜感,能促进小学生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第三,问题应注意广泛性、知识性、趣味性,要面向全体小学生,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参思维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扩展更大的教学空间。例如,在进行《降落伞》一课的教学是,先通过降落伞幻灯片的观看,使学生了解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降落伞。不同的降落伞有各自不同的作用,降落伞的丰富的色彩和降落伞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多媒体可以引导学生讨论降落伞的构造及降落伞的升降原理……在对降落伞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以往我们只是了解或知道降落伞起到降落的作用,竟然还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简直太神奇了。那你想怎样来设计出更新颖、神奇的降落伞呢?”有的说:“要用各种材料设计成一个美丽的降落伞。”有的说:“我要设计一个能升能降的降落伞。”有的说:“我要在降落伞上设计一组色彩艳丽的精美图案。”“好,那受上面资料的启发,你还能设计出其他方面的降落伞吗?”有的说:“我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叔叔设计出能隐形的伞。”“好!我就是要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敢于求新,独树一帜,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出来吧。”课堂上,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设计并制作更新颖、更神奇的降落伞学习活动中,分工明确、各尽其职,课堂学习氛围非常踊跃。由于受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影响,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而且很多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进而促使每位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激发创新,培养实践能力

创新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时代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必须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引导小学生进行创新与实践,倡导小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小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必须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提高美术教学水平,提高美术人才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进行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认真分析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美术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08.[2]王丽萍.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222.

第四篇:[高考必看]小学作文教学优化与学生创新精神激发

小学作文教学优化与学生创新精神激发

江苏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学 余明山 215542 摘 要

小学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优化作文教学的环境、过程、训练形式和评改方式等。其中,优化作文教学环境是前提,要注意营造自由开改的生活环境,创设主动作文的良好心境,形成大语文教育的良好氛围;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是关键,要提倡先放后收、多放少收和先写后导、写导互动;优化作文训练形式是重点,要注重进行多向作文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即景作文以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行想象作文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优化作文评改方式是保障,要做到交流合作、互评互改和评优激励、多就少改。关键词:优化 作文 创新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新世纪教育工作的重点。小学作文教学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所想的过程,就是学生个体的一种创新过程,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牢固确立主体观和民主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写作的主体。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视角,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人,想信每一学生都是有潜力的人,有创造力的人,终究要发展的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提倡师生、生生合作学习,提倡学生自由讨论、自由练笔、自己选材、自己命题,鼓励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努力给他们开拓创新性学习的空间,激发他们强烈写作的冲动,最终达到自能作文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着力在作文教学的环境、过程、训练形式、评改方式等予以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优化作文教学环境,营造自由的生活环境和愉悦心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①的基本观点是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就是说要把整个社会看成一个大学校,把整个的社会生活内容看成教学内容,劳动和做事的方式就是教育方式。语文学科的生活教育,就是要过语文生活,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词造句的流利。对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发现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封闭了生动活泼的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盖住了生活的五光十色,使原本鲜活的语文课堂变得单调、乏味,难怪学生无法写出有个性、有新意的文章来。一位美国教育家也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必须给学生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马克思曾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营造自由开放的生活环境,就是要打破学生“学校一家庭”二点一线的生活、学习轨迹,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一方蓝天,一片净土。要像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实现学生的 “五大解放’②,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自由地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自由地做、尽情地玩),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自由地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拥有自由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如苏教版习作中的要求写的”新的发现““植物王国(写植物)”“值的关注的事”“给动物设计名片”“介绍家乡名人、特产”“参观游记”等等,都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为此我们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如读书-行路-干活-交友-品情-辩物-上网-动笔等等方式,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充实学生的语言材料,拓宽学生的智力背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所想,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闪耀个性色彩的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严肃地指出:“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 活,因为那是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良好的心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自由联想,使其思路敏捷、语言顺畅,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通过创设情景、自主作文等多种手段,诱发学生主动作文的最佳心境,让学生在 “我要写”、“我想写”的心境下 “一 吐为快”,进发创新的火花。

可见营造自由开改的生活环境,创设主动作文的良好心境,形成大语文教育的良好氛围;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二、优化教学过程,发挥主体,放中有导。

先放后收,多放少收

清代王筠在 《教童子法》中说:“初学作文,必促之使放,放之如野马,踢跳跑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之。”③因此教师先要尽量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学习作文的技法。要鼓励学生多写放胆文、自由文,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切地反映自己的见闻,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而不要过多地给予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思想、思路。这样,学生才有写作兴趣,才能写出有个性、有灵性、有创意的作文来,才能有效地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苏教版三上习作1就是让学生“什么都可以写”。四上习作1,“按照自己的改变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五上习作4“心里话”,六上习作3,“介绍喜欢的一种美味”等等就是鼓励学生放胆写。

先写后导,写导互动

“先指导,再作文”,这是现实中作文教学的一种经常模式,由于过多强调 “章法”,学生作文常缺乏个性和新意。“先写后导,写导互动”,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先自由地试写;而教师的 “导”则建立在学生 “写”的基础上,使之既 “导向”明确、有的放矢,又能保留学生作文的鲜明个性;在 “写导互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为:创设情境--试写初稿---交流评价---修改成文。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在交流评价的基础上,学生修改作文,力争写出既符合写作目标又新颖、独到、富有个性的作文。

三、优化训练形式,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创新火花。

“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一种复杂的高层次思维活动,是两种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新颖而灵活的有机的结合。而想象是形象思维各种方法(分解、组合、类比、联想)的综合运用,是最具创造性的思维方法。”④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多向作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但更多的表现为思维的发散性、新颖性。多向作文,能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写出出人意料的、新颖独特的作文,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多角度立意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新颖独到的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如苏教版四下习作中写“生活中新的发现”“值得关注的事”“写对社会现象的看法”等都是鼓励学生多角度写出与众不同之处。

多方面选材就是让学生围绕同一个命题或中心,从不同的方面去选择不同的材料,力求选材新颖,与众不同。如苏教版三上习作中写“我的自画像”“迷人的秋景”“给图涂色,添上小动物,再写下来”这种训练,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同时,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2、即景作文,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就是对事物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它是创造性思维 活跃的一种表现。即景作文,就是教师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创设形象生 动的作文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直觉思维,在不作任何 提示和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凭直觉即景作文,把自己直接认知和领 到的内容写下来。主要形式有:

单媒体作文

如声响媒体,播放一段生活场景的录音或一段乐曲,让学生听后把感受到的内容写 卜来。又如图画媒体,展示一幅画面,让学生马上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出来。四上习作5“叙述一个场景”“介绍家乡迷人风光”,五上“秋天的树叶”,等都可采用其中的一种方式。

多媒体作文

就是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展示视听材料,让学生感知,并即刻把感悟到的内容写下来。如在指导学生五下“写一次体育比赛”为题进行写作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软件,制作色彩鲜明的画面,辅以观众的加油声和小运员奋力的特写,在图音并茂的情境中,学生才思涌动,快速作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

全媒体作文 即再现生活情景作文。利用小品表演、实物演示等再现生活中的某种情景,或直接参与生活实际,让学生从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方面综合感知,并即刻写下所见、所闻、所感。如苏教版六上习作2“感恩父母为题材”,五上“有趣的实验”等。

3、想象作文,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与想象的有机统一。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所谓想象作文,就是作者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借助想象的翅膀,超越生活实际构思出从未见过的或者根本不曾出现过的生活图景,并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作文。写好想象作文,对于开阔视野、丰富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如苏教版有不少要求学生想象的习作:“给卡通人物编故事”,“摆玩具,编故事”“星空、月色遐思”“对剪纸作品的想象”“看图想象”等。

总之,写想象作文的关键就是要开动脑筋,大胆设想,想象出新 颖奇妙而又意味深长的故事来。当然,这些都应该是立足于现实生活 的想象,都是合乎情理的想象,而决不是胡思乱想。

四、优化评改方式,赏识激励,营造成功的氛围。

交流合作,互评互改

在学生作文初稿完成后,用交流合作的方式将初稿交给学生互评互改,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活他们的创新火花。交流合作的形式分小组合作(含两人、多人)和全班合作两种。小组合作的成员构成,可以按学生的作文程度搭配成组,也可以采取自愿组合的形式,或同桌自然成组。全班合作即集体评改,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运用电教媒体展示给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引导学生共同评改。

评优激励,多就少改

据心理学家分析,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会使人的情绪低落,而情绪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激励的话语会使人情绪状态上升,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从而促使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要通过打高分、寻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性评语,提供展示与发表机会等激励形式,可以用学生中流行的小印章,如小星星、卡通像、小动物图案等,来标示学生的作文成绩。这些图饰来源于学生,用它来代表学生的成绩,更容易被他们喜欢和接受,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新的创新动机,使作文教学步入良隆循环的轨道。多就少改既是对学生作文的激励,也是对学生劳动的尊重。元代出版的《事林广记》中说:“若改小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对学生的作文,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尽量不改或少改,即使改也要尊重学生原意。尽量不要大删大改,要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励其不断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己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创新能力是有高低不同层次的,基础教育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为将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实践或真正的创造打下基础。小学生作文,只要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所想,写出了一些新意,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作文,就是创新的体现,就应加以肯定、鼓励和引导。我们一定不能束缚学生的心灵和手脚。在此基础上,为了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有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优化作文教学的环境、过程、训练形式和评改方式等。

参考文献

①②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学校,陶行知文集(修订本),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 第662页,774页。第919-922页

③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第29页

④温寒江,连瑞庆,构建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51-56页

第五篇: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定稿

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物理组 毛广文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发展人的身心最基本品质的教育。它是充分挖掘和提高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它是使受教育者潜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而在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又是其核心。所谓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指在其亲自参加的各项活动中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业绩或东西 的活动;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取之不尽的动力,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事件,它以培养具有创新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创新教育。而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重视课堂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践中基本技能的训练来培养其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重视课堂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践中基本技能的训练,处理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传授基础知识与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定义、法则后,在学习中能发挥普遍的迁移作用,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而且课堂教学占学生在校时间的70%以上,德、智、体、美的诸方面的教育,都体现在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因此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要有效利用45分钟的课堂教学。首先,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来提高教学效率;其次,要优化教学技术手段结构,因为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利用45分钟,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减轻学生负担。

其次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课堂给学生,使教育中心移向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当中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通过实践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创新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一般学习方法的掌握;其次注意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其学会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最后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教育时间内学的有关知识。第三、结合各学科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的素质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各学科应结合自身特点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和体现素质教育,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实现其完美结合。例如利用演示法、实验法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用发现法可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情景法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这些则是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教学;注意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区分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详略得当,既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又能扩大知识面,增强其自身素质;注意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和实验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能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在各项活动中能够发现新事物、提出新方法、树立新观念、制造新产品„„,使其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认知、实践、深化、创新等一系列过程体会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深刻含义,并将知识学活,学为我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教书育人,特别注重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要寓思想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

二、在学校课外活动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阿尔帕托夫说:“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才能保证满足学生关于人文科目、严整科学以及技术的兴趣和要求,并且因此才能有助于学生综合技能教育、体育以及美育。”由于课外活动具有内容的广泛性、操作上的实践性、主体参与性等特点,故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并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的机会。因此学生的社会实践正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自然延伸,成为他们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的伟大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具体而言,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社会实践教育对个性的全面充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优化了学生的智能结构。尤其是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2、社会实践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力有着重要作用。培养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力是现代教育刻意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提高一个人的创新力水平,就必须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培养,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借助于提高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来实现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向学生提出课堂教育中没有的现实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巧,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的品质,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由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融合在同一实践活动过程之中,故社会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社会实践教育对促进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无不受到来自工业化、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我国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深刻的社会变化向青年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特殊的环境。通过社会实践,使青年学生走向社会成熟、思想成熟、技能成熟;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了青年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的过渡作用,使学生得到见习的机会,为他们真正告别学生时代,走上社会做好全方位的准备。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是公民诞生的摇篮

综上所述,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根本途径。在创新方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挖掘和培养。作为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给每位学生以“标新立异”和表现创新的机会。做到使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的教师,一定要有时代的责任感,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努力开辟一片新天地,真正以创新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要把握时机,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2、赵宏义主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田万海主编《教学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柳海民主编《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版

作者简介:

毛广文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理学学士,1998年参加工作,中学物理一级教师,全国物理竞赛优秀辅导员,河南省物理学会会员,《中学生导报》特约编辑。担任班主任多年,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团支部,并在2004年高考中各科位次和名列第一,所教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辅导2004届学生刘育伟在全国物理竞赛中获一等奖,并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时录取;所著论文有多篇获奖并发表;2002年获开封市优质课大赛高中组第一名;并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教师、开封市先进教师、开封市新长征突击手和开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工作单位: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物理组

职 务: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中学生导报》特约编辑 通讯地址: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物理组 毛广文 475003 联系电话:*** E—mail: maoguangwen@163.com

下载[高考必看]小学美术实践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必看]小学美术实践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必看]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业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业评价 评价是现代课程的核心环节,评价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兴趣及爱好,同时更是加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对于美术课程的评价同样如此,在......

    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_培养学生绘画创新能力 倪倩

    浅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绘画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当中走在前列,就必须拥有着强大的创新能力,公民拥有者创新的理念。而小学美术......

    浅谈小学体育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体育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体育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一)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的知识经济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 --学生美术素养提高的不竭动力 美术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它的本质在于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基础。唤醒少儿对艺术的兴趣感受生活,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其灵活多变......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感悟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感悟 【摘要】当下正在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教学改革。创新作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美术学科在陶冶学生性情,塑造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素质教育的核心内......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文5篇]

    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29-02 现代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在新时期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

    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论文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创新教育必须从小学抓起。笔者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一直比较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