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2012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教信息[2012]304号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关于开展2012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
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教育局、省直管试点县(市)教育局、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直各单位:
为鼓励全省教育工作者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提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水平,依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教信息〔2005〕39号)精神,现决定在全省开展2012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评作品的范围及要求
参评作品应为各学科或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及研究领域的论文类、著作类和应用成果类成果。
(一)论文类成果包括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要求:论文要素齐全(包括封面、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创新意识,具有一定借鉴和推广价值。正文不少于3000字。作者不超过3人。每人限报1篇。
(二)著作类成果包括著作、工具书等。要求:取得ISBN统一书号,并公开出版发行。内容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相关,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全书不少于10万字。著作权清晰。著作权不明晰的成果,必须进行著作权确认,由出版社对整部著作字数、每章节的字数和作者进行分割,著作权人签字确认,并进行公证。
(三)应用成果类成果包括已完成的应用软件、硬件、项目、课题及用于教育管理和教学的课件、网络课程等。要求:能够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将形式与内容融合,突出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作者不超过5人。
参加2012年度评选的成果发表或完成的时间应在2009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期间。参评成果须为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有侵权行为,取消参评资格,并通报作者所在单位。
二、评选等级及比例
优秀成果奖按论文类、著作类和应用成果类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的授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对组织参评成果数量多、质量高的单位颁发组织奖。
三、成果评选
省教育厅组成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成果进行评审,获奖成果经公示无异议后,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并颁发获奖成果和组织奖证书。
2012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的评选工作动态将通过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访问,其流程如下:
(一)各申报人员在5月18日之前,自行登录“系统”,根据“系统”提示要求,认真注册个人信息,准确填写并在线提交《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申报书》,确认无误后打印纸质材料并装袋,在主管部门要求的时间内,提交主管单位进行初审。
(二)各省辖市教育局、省直管试点县(市)教育局、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负责辖区内申报单位参评成果的初审,各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直各单位由本单位初审。
以上单位要认真填写《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工作机构登记表》(见附件),加盖公章,于4月27日前传真至0371-68267693,或发送邮件至jscg@haedu.gov.cn,以免延误用户名及密码的发放工作。逾期未报者,视为不参加此次评审,不再受理对应的申报材料。
以上单位管理人员接收申报材料后,使用省教育厅统一分配的用户名及密码(通过厅政务短信平台下发),登录“系统”进行初审。对于初审通过的成果,通过“系统”将申报作品信息选定,在线上报省教育厅。同时在纸质材料的“主管单位意见”栏填写“同意申报”并盖章,按要求整理装封,于5月21日至5月25日期间统一报送至省教育信息中心。
五、材料要求
申报材料由各主管单位现场报送,不受理邮寄材料,不受理个人申报。
(一)申报者须按要求登录“系统”填写并打印《2012年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一式二份。非经“系统”填写、打印的《申报书》,不予受理。
(二)申报论文奖或著作奖需提交作品原件1套;申报应用成果奖,存储数据载体的形式一般采用刻录光盘或USB盘,同时提交部分测试数据和必要的测试口令。鉴定书或使用说明等材料提交复印件,原件由主管单位审核后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三)上报材料使用纸质档案袋分装,每袋限装一项成果的材料,《申报书》封面和袋内材料明细表分别贴于档案袋的正反两面。
(四)主管单位完成初审后,使用“系统”打印本单位的“申报材料汇总表”,加盖公章,并按汇总表的顺序排列对应的申报材料。汇总表与申报材料不符的单位,不予受理。
六、其它事宜
(一)各单位要切实重视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的评选推荐工作,及时向所辖单位转达文件要求,明确责任机构和责任人,认真组织、高质量完成2012年度的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的材料申报工作。
(二)评选工作结束后,如需取回的材料由主管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至材料报送地点领取。除硬件及已发表论文、著作原件外,其他材料不予退还。
二○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第二篇:关于开展2014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开展2014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
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系处: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 教信息„2014‟193号文件,在全省继续开展2014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评作品的范围及要求
参评作品应为各学科或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及研究领域的论文类、著作类和应用成果类成果。
(一)论文类成果包括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等。要求:论文要素齐全(包括封面、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创新意识,具有一定借鉴和推广价值。正文不少于3000字。作者不超过3人。每人限报一篇。
(二)著作类成果包括著作、工具书等。要求:取得ISBN统一书号,并公开出版发行。内容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相关,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全书不少于10万字。著作权清晰。著作权不明晰的成果,必须进行著作权确认,由出版社对整部著作字数、每章节的字数和作者进行分割,著作权人签字确认,并进行公证。
(三)应用成果类成果包括已完成的应用软件、硬件、项目、课题及用于教育管理和教学的课件、网络课程等。要求:能够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将形式与内容融合,突出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作者不超过5人。
参加2014评选的成果发表或完成的时间应在2011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期间。参评成果须为原创,严禁抄袭。一经发现有侵权行为,取消参评资格,并通报作者所在单位。
二、评选等级及比例
优秀成果奖按论文类、著作类和应用成果类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的授奖比例分别为10%、20%、30%。
三、成果评选
省教育厅组成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成果进行评审,获奖成果经公示无异议后,由省教育厅发文公布,并颁发获奖成果和组织奖证书。
2014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的评选工作动态将通过省教育厅网站(http://)适时发布。
四、申报流程
此次评选工作使用“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申报管理系统”完成电子数据的采集和报送。系统将于2014年4月15日开通,届时可以通过省教育厅门户网站访问系统,也可以直接输入系统网址http://jscg.haedu.cn访问,其流程如下:
(一)各申报人员在5月15日之前,自行登录系统,根据系统
提示要求,认真注册个人信息,准确填写并在线提交《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申报书》,确认无误后打印纸质材料并装档案袋。
(二)各申报人员在5月20日前提交科研处进行初审。
五、材料要求
(一)申报者须按要求登录系统填写并打印《2014年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一式二份。非经系统填写、打印的申报书,不予受理。
(二)申报论文奖需提交作品原件及复印件(含所发表刊物封面及正文)各1套;申报著作奖需提交原件1套;申报应用成果奖,须将应用成果整体打包压缩为*.rar或*.zip格式(含运行所需的测试数据和口令),并根据申报系统提示重命名文件,按要求上传至指定的网络存储。同时采用刻录光盘或U盘形式,将上传的压缩文件与申报书一并上报。鉴定书或使用说明等材料提交复印件,原件由主管单位审核后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三)上报材料使用纸质档案袋分装,每袋限装一项成果的材料,《申报书》封面和袋内材料明细表分别贴于档案袋的正反两面。
六、其它事宜
(一)评选工作结束后,学院科研处在规定时间内至材料报送地点领取。除硬件及已发表论文、著作原件外,其他材料不予退还。
(二)2014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申报,所有
参评成果不收取任何费用。
科研处
2014年3月31日
第三篇:关于开展浙江省(2008)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评选的通知
关于开展浙江省(2008)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评选的通知
各市及义乌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高校:
为促进我省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展示我省教科研成果,进一步调动广大教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开展浙江省(2008)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的评选活动。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成果范围和要求
(一)申报的成果必须是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的规划及以上课题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的教育部规划及以上课题(包括经省教科规划办备案的子课题),必须以各级各类教育和各学科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原创性。
(二)申报研究成果期限为2006年(含)以后批准立项的各类研究课题,其成果必须在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取得,即在此期间结题的课题研究成果。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
1.科研成果为一本专著中的部分章节或一套同名多卷(册)本著作中的部分卷(册)。
2.申报人不是成果的主要拥有者(以是否著名在前、是否课题负责人等方式认定)或成果归属有争议的。
3.未经省教科规划办备案的教育部各类课题的子课题研究成果。4.已取得国家教育部、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及教育厅基础教育成果奖的。
二、申报评审程序
(一)初审:各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是幼儿园、中小学及市属教育行政、科研等部门的初审单位;各有关高校由科研处(所)负责初审;省教育厅各处(室)、厅直属单位和其它在特定领域等单位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负责初审。
(二)复审:各初审单位必须在10月26日前将申报材料寄送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迟于申报截止日期(以邮戳为准)寄送出的《申报、评审书》不进入本次评审。复审前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将对审报材料的资格及规范性进行核实,不符合申报要求的不参加盲评。
(三)评审:11月份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委托国内知名专家(外省)进行活页盲评打分,并根据活页盲评打分结果,从高分到低分产生候选科研成果,再将候选成果送省教科研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将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等媒体公示,并设置为期10天的成果争议期。
(四)终审:成果争议期结束后,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终审,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三、申报名额分配
(一)各市名额分配由基数和机动数两部分组成,机动数以浙江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获奖总数的50%计,各市申报总数为基数+机动数)。
1.基数:杭州、宁波、温州各12项,金华、台州、绍兴各10项,嘉兴、湖州各8项,衢州、丽水、舟山各5项,义乌1项。
2.机动数:杭州12项、宁波6项、温州6项、金华7项、台州7项、绍兴5项、嘉兴3项、湖州4项、衢州2项、丽水2项、舟山2项、义乌2项。
3.省教育厅5项,教育厅直属单位各1项。
(二)各高校名额分配: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4项,设有教育学院(师范类专业)的本科院校各3项,其它本科院校和设有教育学院(师范类专业)的专科院校各2项,其它专科院校各1项。
四、其它
1.申报材料包括:《申报·评审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科研论文、结题证书复印件、《成果活页评审表》各一式五份(有关附件不作要求,可随报一式二份);填写《成果活页评审表》不能出现有关学校、个人等提示性信息,确需出现的一律改为“××”学校或“×××”,违反申报规定将取消参评资格;评奖工作结束后,所有申报材料概不退还。《申报·评审书》、《成果活页评审表》等可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下载,网址:www.xiexiebang.com--教科规划栏。
2.集体成果的申报人数最多限5人,即:课题负责人1名,课题组成员4名。
3.评审费:成果申报仍需交纳评审费每项300元(含计算机录入费);各市、各高校在报送出成果材料的同时,请统一通过银行汇评审费(户名: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帐号:***0205,开户行:工行杭州文三路分理处),汇款单中须注明申报单位及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等,以便及时寄回收据。4.2008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设一等奖10项(奖金各4000元)、二等奖30项(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80项(奖金各800元)。
5.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次获奖成果,获奖人所在单位须给予配套奖励。
6.根据有关规定,计划单列市宁波(含市属高校)的获奖成果奖金由宁波市教育行政部门参照发放。
希各市教科规划办、高校科研处,严格按分配名额,认真做好课题成果的选拔、初审推荐工作。申报受理期间,如需了解、咨询有关情况,请与省教科规划办联系(邮编:310012,地址:杭州市文三路140号,联系人:盛阳荣,电话:0571—88846782)。
附件:1.浙江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申报评审书
2.浙江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活页评审表 3.申报浙江省第六届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汇总表
二00九年九月十日
第四篇: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意见》(鲁办发〔2016〕40号)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全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高奖,是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列入的省政府表彰项目,每年评选一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全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山东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坚持严谨规范、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促进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加快社科强省建设、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服务。
二、奖项设置与数量
(一)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等次分为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特等奖每年不超过2项(可以空缺),一等奖每年不超过30项,二等奖每年100项,三等奖每年120项。
(二)对山东省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授予特等奖或者一等奖,不占当届奖项名额。
三、评奖对象与范围
(一)凡山东省个人或者集体在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正式报刊发表的文章或者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均可以申报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经省部级以上党委、政府领导批示或者被省部级以上党委、政府机关采用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文稿(必须有批示或采用的原件物证);在省部级以上社科规划部门、软科学规划部门等结项或者通过鉴定的社科课题及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结项课题,并具有省部级以上部门单位出具的立项书和结项证书(省社科联出具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优秀结项证书),且核心内容正式出版或者发表的,也可以申报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申报成果时限。申报成果为上隔一年至五年未被推荐至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省评奖办)的成果。上推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获得过省部级奖励但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并被一类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和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核心级别以上期刊、SCI、SSCI、A&HCI、CSSCI来源集刊、《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引用200次以上(网络引用不计)的成果也可以申报参评。
(三)申报成果时间界定。成果以发表时间或版权页出版时间为准,课题研究项目以结项或鉴定时间为准,非正式出版物以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时间或省部级以上党政机关采用时间为准。
(四)申报成果署名界定。文章以正文标题下署名为准;著作以版权页署名为准;课题以结项证书或鉴定书封面上完成者的署名为准。
(五)申报成果的具体界定。
1.作为第一作者的申报者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成果。2.公文、法律、法规等文件不得参评。带有秘密、机密、绝密等字样的研究成果,在保密期内不得参评。
3.凡已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成果[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央、国务院各部门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等]不得参评。
4.在职副厅级(含)以上领导干部的成果原则上不得参评,编制在高校、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或科研等单位的,其成果可以参评。
5.多人合作的不同书号的系列丛书,可以整套申报,也可
以由丛书主编及编委会出具同意证明,以单册申报,二者选其一。同一作者同一书名的多卷本著作,只能申报一次,可以整套申报(以最后一本出版时间为准),也可以单册申报。同一书号的系列丛书,只能作为一本书申报,不能单册申报。论文集一般不能作为著作参评,其中的单篇文章可作为论文参评,但同一作者论述同一主题的论文集可作为著作参评。成果以单位署名的,以单位具名申报。两人以上合作的成果,不能以个人名义申报,必须与合作者共同具名申报。著作的顾问、编委、主审等不具有申报权。
6.申报者人事关系原则上须在山东。多人合作的成果,第一作者调离我省,其他作者尚在省内,如果能确定该项成果是第一作者在我省工作期间完成的,其他作者可以申报参评,但要出具第一作者同意的证明。个人作者在我省工作期间完成的成果,申报后调离我省的,该成果可以参评;申报前调离我省的,不再受理该成果申报。成果发表或出版时所署单位与申报时申报者所在单位不一致时,需出具所署单位同意申报的证明。
7.已故作者的成果,其法定继承人可代理申报;多位作者的成果,第二作者在出具征得已故作者法定继承人和其他作者同意的证明后可申报。
8.课题类成果可以用阶段性成果申报,也可以用整个课题来申报,二者选其一。
9.知识产权有争议尚未妥善解决的成果,不能申报。
四、评选条件与要求
参评成果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注重创新,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者实际应该用价值,有良好的学风文风。
(一)基础研究。在本学科、本专业某一领域填补某项空白,或者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有新的建树,或者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有科学独到的见解,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应用研究。在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上有创见,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重大决策的形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并取得了较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三)科普读物。宣传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成就,宣传普及社会科学基本知识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文字通俗易懂,为公众喜闻乐见。
(四)翻译论著。符合版权规定,体现原著原意,对研究我国我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五)古籍整理。翻译、注疏准确,完整保持原作内容,在史料史实考证上有新发现,或者纠正了前人的某些讹脱。
(六)志书、教科书、工具书。观点正确,资料翔实可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准确性,正确解释或者反映国内外
最新研究成果,对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
五、申报办法与要求
(一)网上申报。在规定时间内,申报者在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系统进行用户注册,审核通过后填报成果内容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表》。填报内容:一是作者的基本情况;二是成果的基本情况;三是成果原件的电子版;四是转载、引用等反响材料的电子版;五是外文类论文需要报全文的中文译文,外文类著作需要报1万字以上重要观点摘要的中文译文。
(二)网上发布。分为随机发布和定期发布两种形式。1.随机发布。申报成果经审核通过后,自动在申报平台展示,接受社会监督。申报者可以随时补充或更新有关信息,必须确保信息属实,一经查出弄虚作假情况,取消本成果申报资格,取消申报者五年参评资格。
2.定期发布。省评奖办择机汇总申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新闻发布的形式,向社会集中公布。
(三)成果查新和著作验证。审核通过后的成果,需在经省评奖办竞标确定的查新机构进行查新。申报者下载查新表格,按查新要求填写后自行提交至指定查新机构中的任一家。由查新机构将查新报告书(PDF版并带查新机构公章)反馈至申报者邮箱和省评奖办邮箱。查新结果作为评选的重要依据[课题以著作形式结项的,以其最高等级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或反响最大的)一项成果进行查新;课题以论文形式结项的,以其最高级别刊物正式发表的(或反响最大的)一篇论文进行查新,课题其它材料不再作为
查新成果报送,可以在报送书面材料时报送,供专家评选时使用]。著作申报者须在中国版本图书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物数据中心)(http://www.xiexiebang.comKI大成编客-原创作品库等数据库,如果数据库涵盖不全,则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视为不合格],其中原典、法律条文、自引等不计入重复率。
(五)书面材料。通过审核的成果,申报者下载由申报系统自动生成的《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表》,备好成果原件、参评成果反响情况等相关材料,向其选择的市、有关大企业、高校社科联,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省级科研机构和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省直部门科研处室和相关负责处室报
送。
(六)指标分配。凡申报成果数量超过3项的单位为授权推荐单位。省评奖办根据各授权推荐单位近三年获奖平均数、当年成果申报数、年总奖项数两倍左右的原则,分配推荐指标数额。申报数量2项以下单位的成果,经申报者同意,可由当地市社科联组织推荐(省评奖办按比例给予调整指标);省直申报数量2项以下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成果,经申报者同意,可参加相关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推荐(可自行选择或由省评奖办指定,省评奖办按比例给予调整指标)。
(七)组织推荐。各授权推荐单位组成评选委员会,严格按照《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A)类成果客观分数评价标准》《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智库研究成果、应用与普及(B)类成果客观分数评价标准》《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家评选赋分标准》等文件和标准要求,在对申报成果政治方向、学术导向、申报条件、匿名情况等进行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按指标做好推荐工作。各授权推荐单位推荐上来的成果,需组织专家严格按照客观分数评价标准对申报成果进行客观赋分,并与申报者进行沟通,确保准确无误(客观赋分要严格掌握标准,把握不准的及时向省评奖办咨询,最终结果以省评奖办组织的专家客观赋分为准。如果推荐单位刻意拔高分值,与省评奖办组织的专家客观分值差距较大,由推荐单位负责解释和处理,省评奖办将削减该单位次年推荐指标,直至取消其推荐资格)。在报送成果的同时,将推荐出来的每项成果的客观
赋分表以及分数一并上报。
(八)报送书面材料。各推荐单位将推荐结果按学科组分类和推荐顺序列表报省评奖办,同时每份成果报送如下纸质材料:
1.《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表》。一式三份,其中一份须经申报者所在单位负责人以及授权推荐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其它两份做匿名处理。匿名是指将成果中所有能透露出作者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遮蔽,如果有故意遗漏或遮蔽不严的,一经查实,取消当年参评资格。
2.申报的成果。一式三份,其中文章、研究报告、决策咨询文稿需提交一份原件和两份匿名复印件;著作需提交一份原件和两份匿名原件。
3.参评成果反响情况。一式三份,其中两份匿名,一律装订成册。反响情况包括转载、引用、书评、消息、县(市区)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部门及中型企业以上单位(大中型企业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界定,具体认定指标以企业所在地工商或税务等管理部门出具证明为准)采用(需提供被采用的文件、方案等原件物证,并标注被采用内容)、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需提供领导批示复印件或领导所在单位证明)、科普类著作印数(以版权页标明印数为准,多次印刷的需提交各次版权页,或出具《图书印刷委托书》)等。课题类成果反响情况装订时,以下两种用于查新的反响材料集中放在前面,以便客观赋分查找:一是以著作形式结项的,其最高等级出版社出版的(或反响最大的)成果的反响材料;二是以论文形式结项的,其最高级别
刊物发表的(或反响最大的)论文的反响材料。课题其它反响材料放在后面。
4.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查新报告。申报成果的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查新报告一式三份,两份匿名。
5.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申报成果的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复印件一式三份,两份匿名,申报者在实名首页手写签名。
6.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申报者(第一作者)个人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一份,注明“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专用”。
7.外文类成果加报材料。文章需报全文的中文译文;著作需报1万字以上的重要观点摘要中文译文。一式三份,两份匿名。
8.课题类成果加报材料——立项书和结项书。课题类成果需提交立项书和结项书原件、复印件(一式三份、两份匿名),省社科联结项优秀课题出具优秀证书原件、复印件(一式三份、两份匿名),原件经省评奖办审核后一律退还。
9.著作类成果加报材料——CIP核字号网上检索页。著作申报者做CIP核字号验证后,提交检索页打印件一份并手写签名。
10.推荐成果明细表。授权推荐单位报送成果时,需同时报送本单位推荐成果明细表,并录入每项成果的客观得分。纸质版由科研处负责人手写签字并加盖科研处公章,电子版发送至省评奖办邮箱。
11.客观赋分表。每项成果的《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客观分数评价标准及赋分表》,具体到每个小项的分值。
12.授权推荐单位评选委员会意见。授权推荐单位报送成果时,所有推荐成果务必组织专家认真审读,确保不出现任何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和言论,由分管科研负责人手写签字,如果出现政治方向、学术导向问题,削减次年授权推荐指标。《推荐单位评选委员会意见》表格须加盖授权推荐单位公章。
六、评选程序与方法
(一)评选程序包括客观赋分、会议评选、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简称省评委会)审定、公示、公布、表彰奖励等。
(二)组织客观赋分。随机抽选专家,根据《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A)类成果客观分数评价标准》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用与普及(B)类成果客观分数评价标准》评出分值,最高30分。实行学科组之间轮换重新赋分和审核。
(三)组织专家评选。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举行会议进行封闭匿名评选。
1.独立评分。专家独立审读评分后,与客观分合并计算进行排序,按1:1.3的比例进入民主评议范围,并将入围成果的分数提供其所在学科组。
2.学科组评选。在学科组内进行集体民主评议,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评选出本组二、三等奖,并推荐出本组特等奖和一等奖候选成果,须获本学科组专家2/3(含)以上赞同票方
为有效。其中特等奖有效候选成果须经半数(含)以上学科组同时推荐。
3.传阅候选成果。全体与会评选专家传阅讨论各学科组推荐出的特等奖、一等奖候选成果。特等奖候选成果须经半数(含)以上学科组同时推荐,方为有效。我省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直接作为特等奖候选成果传阅。
4.全体会议评选。
(1)各学科组代表根据抽签确定的顺序,向全体评选专家介绍本组特等奖和一等奖候选成果的情况。
(2)全体评选专家根据各学科组推荐出的一等奖候选成果的顺序,记名等额投票评选一等奖,获3/4(含)以上赞同票方为有效,否则降为二等奖。在评出一等奖的基础上,对特等奖候选成果进行记名投票评选,获3/4(含)以上赞同票方为有效,否则仍为一等奖。
(3)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成果,经全体评选专家记名投票,获3/4(含)以上赞同票,可获特等奖,否则获一等奖,不占当届奖项名额。
(四)各等次奖项规定数额如评选不足,可以空缺。会议评选过程中出现争议问题,由评审委员会集体研究解决。
(五)审核确定。由省评委会对评选结果审核确定。出现特殊情况或对有的成果产生较大争议时,省评委会可以对个别奖项适当调整。调整后的各等次奖项应维持事先设定的比例,尤其是特等奖和一等奖不得突破该等次奖项的限额。
(六)公示。获奖成果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公示期为15
天。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内实名向省评奖办提出申诉意见并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和相关证明。经省评奖办核查并确认属实,报省评委会审核,撤销其奖项资格,情节严重的,五年内不得再申报该奖项。
(七)在正式颁奖之前,如获奖者对本人获奖情况有异议,且未能与省评奖办的审核答复取得一致意见,可向省评奖办提出放弃奖项的书面申请,经评审委员会研究同意后,作弃奖处理。
(八)公布。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最终结果在省社科联网站发布。
七、评奖机构与职责
(一)省评委会为评奖活动的领导机构,负责评奖工作的指导、协调及重大事项的决策,审定评奖规则和获奖成果。主任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社科联主席和分管副省长担任,副主任和成员由省委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委党校、省科协、省社科联、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研究室、山东社科院及部分高校等部门和单位相关负责同志担任。组成人员以省评委会文件形式公布。
(二)省评奖办设在省社科联,负责评奖活动的日常组织工作。
(三)每届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设立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对省评委会负责。
1.评审委员会由部分评选委员会成员组成,负责领导、组织、协调评选工作。
2.监督委员会由省纪委派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省社科联纪检人员、部分专家代表组成,负责对专家抽选、客观赋分、会议评选等进行监督,并对违规违纪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四)评审委员会下设经济学组、管理学组、政治学组、法学组、哲学社会学组、文学语言学组、文化学组、教育学组、历史学组、智库研究成果组、应用与普及组等若干个专业学科评选组。学科评选组由各有关学科专家及省市有关部门单位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人员组成,负责对申报成果进行评选。
(五)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专家库的建立和使用。
1.设立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专家库,包括评选专家库、客观赋分审核专家库。评选专家库参照学科分类,由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学术道德水平的博导或三级以上教授组成。评选专家的遴选,根据成果学科分布随机抽选,报经评审委员会同意后确定。客观赋分审核专家库由精通科研管理工作并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组成。
2.评选专家坚持轮换、回避原则。评选专家一年一轮换。本凡本人或直系亲属有参评成果的专家不能参加评选工作。原则上同一个部门、单位评选专家最多不超过5人,同一个部门、单位在同一学科组的评选专家不超过1人。在职市厅级以上领导干部担任评选专家的比例不超过20%。
八、评奖工作监督
(一)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对专家抽选、客观赋分、会议评选等重要环节进行监督。
(二)参加评选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选纪律,坚决杜绝徇私情、拉选票、泄密等现象。对违反评奖规定和纪律的行为,应及时提交监督委员会做出处理。
(三)客观赋分和专家评选会议采取隔离封闭的方式进行。运用监控设备,实行公共场合全方位监控。统一管理通讯工具。每组派驻监督员实时监督。任何人不得询问评选专家姓名、单位和职务。任何人不得单独接触评选专家。
(四)监督委员会对评奖重点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特别是专家抽选、通知下达、名单封存、分数录入统计、入围线划定等。对违反评奖纪律和存在学术不端、弄虚作假的人员和成果,经查证属实后,提出处理意见,报省评委会同意后执行。
(五)如发现获奖成果有弄虚作假或剽窃行为以及其他重大问题者,在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后,取消该奖项获奖资格。如已颁发证书和奖金,须全部追回,并通报批评,该作者及其所有成果五年之内不得申报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六)评选结束后,省评奖办对评选专家进行考评,根据其认真、公正程度和遵守纪律情况进行评议,问题严重的,取消其专家库成员资格,并报有关部门依法依纪追责。
九、奖励标准与经费来源
(一)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奖励数额分别为:特等奖100000元;著作类成果,一等奖50000元,二等奖20000
元,三等奖10000元;文章或课题类等成果,一等奖30000元,二等奖10000元,三等奖7000元。
(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费用和评选工作经费列入省级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政状况适时提高奖励标准。该项经费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挪用。
十、获奖成果使用和管理
(一)省评委会代表省政府向获奖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可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考核、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和享受有关待遇,申报博士点、硕士点,申报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三)获奖成果相关资料由省评奖办整理存档,委托有关部门管理展存。
(四)本细则由省评奖办负责解释。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山 东 省 社 会 科 学 界 联 合 会 2018年1月10日
第五篇:关于山东省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关于山东省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鲁社科奖字〔2010〕2号
各有关单位 :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的规定(鲁办发[2007]8),山东省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将于近期开始,望各单位、各系统认真组织好初评和申报工作。
一、申报要求
本次评奖仍按省级学会、市(大企业)社科联和社会渠道申报。
本次评奖参评成果为200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出版的研究成果。
省级学会和市(大企业)社科联以及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把经评审后获一等奖的成果,按省评委会所分指标向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推荐;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一等奖获奖成果(论文和著作正式出版后),可直接向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申报。
学会会员或其他社会成员,凡研究成果符合申报要求的,均可直接向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申报,参加由省社科联组织的社会渠道申报成果的初评。
第一作者只能申报一项成果,不准多渠道重复申报。
二、申报办法
本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仍采取网上申报登记、网上成果展示、成果查新、专家评选会议评选、省评委会审定的办法进行。基本流程如下:
1、网上提报个人成果信息
下载表格,根据要求如实填写《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申报登记表》(以下称登记表),《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表》(以下称评审表);
在规定的申报时间内,在指定的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www.xiexiebang.com/index.php网址进入“山东省第24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发布地址。
B、注册一个账号(成果展示ID);
说明:
建议用第一作者的真实名字注册,如果有重名,请加后缀或者您喜欢的名字注册。集体作者要简称,不超过五个字。如果在2009年您已经注册过,请您可能用后来的注册帐号。
到此,您就可以在“社科界网站论坛”有了一席之地,您以后还可以经常来这里作客。在没有评奖结束之前,请不要随意删除您的文章。
C、请把通过注册的名字填写到《登记表》成果展示ID 处;
2、发布成果;
A、用您注册的名字(成果展示ID)登陆论坛 ;
B、在您的成果所属的“学科门类”发布您要评奖的成果;
内容应从《登记表》复制,包括:成果名称,出版发表何处、何时、字数,内容简介,以及社会反响。
您也可以把全文附在后面。
第三步:成果展示
1、开通个人空间展示;
到成果展示 http://ss.skj.gov.cn/?action-bbs 在“用户名”处输入您在第二步注册成功的账号(成果展示ID)和密码,点击“登陆”
登录成功后,点击 “空间管理”,根据您的成果类别选择“空间分类”;
选择您的“所在地区”;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模板”;
点击“确定”!
经过几个简单选择之后,您就可以开通个人空间(也可以叫做您的网站),这里就有了您的一个家!这里就是您在社科界网站上的一个家了!
在这里您将作为贵宾,可以选择您喜欢的模板,并且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的家,可以写写日志、发表新作、听听音乐……更重要的是,这里自动聚集您在“社科界”网站论坛发表的所有文章、评论、图片、书签、影音、文件……
这里会有网友留言,对您的成果提出意见。为了防止有人恶意攻击,我们会经过审核之后才能公开他们的评论。
2、开通展示空间后复制IE浏览器地址栏地址粘贴到《登记表》的“成果展示地址”处;(要保留“http://”)
第四步:成果登记
在本环节提报的数据我们采用独立数据专门存储,确保所有住处不会处泄,请如实填写您的详细资料。
1、点击“成果登记 http://pj.skj.gov.cn/baoming.aspx
仔细阅读《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申报登记协议》,同意后,点击进入系统;
选择你要报的成果分类;
2、填写资料:
根据提示把您所填写的《登记表》的内容,填写到表单中。
注意:牢记密码,日后修改报名信息,查看是否通过审核;
请填写你的18位或者15位的身份证号码。您可以凭身份证号码找回登记密码;
填入验证码,(请填写简单算术计算答案);
点击提报;成功后系统自动转入用户中心
3、上传身份证扫描件;
如果没用自动转到用户中心请手动登录“用户中心”
http://pj.skj.gov.cn/UserLogin.aspx,上传身份证扫描件(身份证的正反面在一张图上,格式为.JPG);
您的数据 ok!
4、您可以到“用户中心”查询修改您的信息;
5、通过审核后我们会以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您,您就可以正式打印您的表格了。
到此,你的网上申报完成了!
第五步:报送成果原件、评审表、登记表
1、在规定的时限内(2010年3月20日-4月20日)送交《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表》、《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申报登记表》;
2、成果原件,成果社会评价、获奖、引用转载证明材料;
再次提示您:预期不能受理,请按时申报!
网上登记时限:2009年3月10日0时至3月30日24时。
原件报送时限:2009年3月20日-4月20日
业务咨询:0531-82866417 0531-82866295
网络中心:0531-82866376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9年3月5日
《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申报登记表》填报说明
一、表头表项
--表头表项由评选办工作人员填写
二、网上成果展示表项(以下红色为表项名称)
1、成果展示ID:此处填写在论坛注册的注册名,一般是申报人的真实姓名;
2、成果展示网址:这是申请人开通博客(个人空间)的地址;
以上两项请参照申报、展示流程说明;
三、正表表项 A.成果概况表项
3、成果名称 :填写申报成果名称,请不要加书名号“《》”;
4、学科门类 :选择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应用学科十个门类中的一个;
5、二级学科:根据自己成果的内容,选择一个次级学科门类;
6、成果形式:著作、文章、课题和其他;
7、发表、出版、结项、鉴定单位:著作请填写出版社;文章请填写报刊名称;课题请填写结项、鉴定单位;
8、著作权号:著作请填写标准书号,报刊请填写刊号;课题项目请填写批准立项文号;
9、出版、发表、结项、鉴定时间 月 日(-):填写格式:如是著作只填写年月,格式如:2008.01;如是课题结项时间为2008年12月18日,填写:2008.12.18 10、2008年第()期:成果为著作的请填写第几版;成果为论文、课题、其他的填写,如:2008年第5期,填写为:2008.05
11、成果字数:如实填写字数; B.申报渠道表项
12、申报渠道:选择省级学会、市(企业)社科联、教育厅、人事厅及社会渠道;
13、推荐单位名称:根据第12项填写。其中:市社科联推荐的请填写某市社科联;省级学会填写学会名称;社会渠道的请填写“社会渠道”; C.集体作者表项
14、是否集体作者:填写是或否;
15、集体作者名称:如:某某编写组,某某课题组,某某单位;
16、联系人姓名:集体作者申报联系人姓名;
17、工作单位:集体作者申报联系人工作单位;
18、联系地址:集体作者申报联系人;
19、邮
编:集体作者申报联系人;
20、联系电话:集体作者申报联系人;
21、手
机:集体作者申报联系人;
22、电子邮箱:集体作者申报联系人; D.个人成果信息项
23、第一作者姓名:必须和原件的署名相同;
24、成果承担方式:选择主编、著、合著、编写、编纂、译、合译、撰写、项目负责人及其他等;
25、性别:第一作者;
26、年龄:第一作者;如第一作者已经去世,请加填写0;后面的第39-41项可以不填写;
27、工作单位:第一作者;
28、所在部门:第一作者;
29、行政职务:第一作者;
30、职 称:第一作者;
31、学 历:选择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
32、民 族:第一作者;
33、政治面貌:选择党派;
34、研究方向:第一作者;
35、所属行业:第一作者;
36、所属学会:第一作者;
37、是否会员:第一作者;选择是与否;
38、所属地市:选择地市;
39、联系地址:第一作者;
40、邮
编:第一作者;
41、联系电话:第一作者;
42、手
机 :第一作者;
43、电子邮箱:第一作者;
44、第二作者姓名:第二作者;
45、工作单位:第二作者;
46、职务职称:第二作者;
47、第三作者姓名:第三作者;
48、工作单位:第三作者;
49、职务职称:第三作者;
四、成果内容提要
50、成果名称:同第3项一致;
51、内容提要:括号内的文字为填报说明,请在正式填表时自行删除,本处填写应:说明该项成果的主要内容;说明该项成果与同类成果的主要不同和创新之处;说明该项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此表所列项目为计算机采集建立数据库用,字数包括标点严格限制在500-800字之内。)
52、近年来主要成果:限填写4项,200字内,包括标点符号。
五、其他事项说明:
《登记表》网上填报,同时下载填报纸质《登记表》;纸质《登记表》用A4纸张双面打印一式两份(打印到一张纸上),随成果原件一并报送。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0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