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酒企业内审几个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为了提高现场内部审核的有效性,更好地提供增值服务,现就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供内审员参考。
1、内审前的技术准备
就QMS来讲,内审员要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导向,以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为主线,重点关注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的符合性。为此,内审员在现场审核之前,首先要确定产品的范围,然后了解各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的质量标准。要向受审方索要二个技术文件:一个是产品制造工艺规程;另一个是产品的技术标准。这二个技术文件是在现场审核前必须细看的。识别出关键过程和需要确认的过程,删减的情况,了解关键过程和需要确认的过程的控制方法和要求,再审查质量手册中的4.1,7.1,7.3,7.5.1,7.5.2等,审查手册中描述的是否正确,进一步做好文审。
2、关键过程的识别和审核
关键过程对每种产品来讲,不管其生产过程复杂还是简单,产品重要还是不重要,都有着自己的关键过程。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和识别关键过程:产品质量特性形成的过程;加工过程难度大,不易控制的过程;出现质量问题后返工成本高的过程;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的过程;外购的关键件、重要件的验证过程等等。关键过程的控制要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方面来考虑:
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和考核,取得本岗位的资格证和操作合格证;要掌握本岗位控制要点、控制方法、工艺条件、合格判定标准及不正常现象的处理等基本技能、知识;
关键岗位的重要设备:本岗位重要设备的配置,维护和保养是否能保证过程能力、产品质量以及维持正常生产;
原料的控制:原材料使用之前的控制要求(包括上一工序转来的半成品),确认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关键岗位的操作方法:本岗位操作规程是否按文件控制要求进行受控,是否现行有效,规定的技术指标、工艺参数、操作方法是否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
关键过程的计量器具:本岗位配置的计量器具(包括工艺条件监视测量装置)其规格、型号、精度确和准确度能否满足要求,是否经过校准,是否有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 环境:本岗位的生产环境能否满足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操作人员健康的要求,有特殊要求的环境条件是否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以上6个方面的审核,都要从质量记录和现场观察、询问操作人员等方面得到证据,以证实对以上6个方面实施了控制。
3、生产车间的现场审核
生产车间是产品实现过程的重要部门,生产车间一定要单独安排计划、单独实施审核,并保证有足够的审核时间。生产管理部门的审核不能代替生产车间的现场审核,即使是小企业,也不能只有生产部而没有生产车间的现场审核记录。
生产车间审核的条款不能只是7.5.1,7.5.2,而要与过程控制有关的要求都要进行审核,即7.5,8.2.3,8.2.4,8.3,8.5.2,8.5.3等条款。生产车间要查的是每个关键过程和需要确认的过程,从人、机、料、法、环、测等6个方面进行审核,审核的依据是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产品制造工艺规程,并以现场观察、抽查文件、质量记录、询问操作人员、索要相关的证件等方法收集受控的证据,特别要强调的是,检查工艺质量记录时一定要查当日当班的记录,现场观察仪表的指示和显示结果和操作情况,对照工艺文件的要求,看工艺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每个关键过程审核完之后,内审员都要有一个评价结论,评价该过程的符合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4、需要确认过程(7.5.2)的识别和审核
过程确认的真正作用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可以认为,确认是一种满足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的认定活动。过程确认是对7.5.2中提到两类过程需要确认,第一类“过程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时”;第二类“产品使用或服务已经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或是过程结果不能或不易验证,或是过程结束时能够检验但不能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这一点可以这样理解,过程结果通过了监视和测量,但是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也就是说检验和试验通过了,判定为合格产品,但不一定就是合格品,可能有加工的内部缺陷未检验和试验出来,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因为产品出厂检验大部分是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都是通过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定总体是否合格,并没有对全部的产品都进行检验,尤其是对流程性材料不能对产品实行100%的检验。这样就容易给我们造成一个误区,即过程后是经过了检验,就认为能被完全监视和测量。所以我们有许多内审员在审核7.5.2时,常常出现识别错误,把需要确认的过程误认为是可以检验的过程。经常出现问题的产品大都是流程性材料,如:化工产品、水泥、食品、油漆、涂料等。
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审核7.5.2时,从二个方面审核,一是正常生产时过程参数的监控情况,通过抽取检查过程控制的记录,确认过程参数是否受控,产品质量的合格水平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二是要查在条件发生变化时,按组织规定的周期是否进行了再确认。
5、实验室的审核
在流程性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室是一个重要部门,一定要有现场审核记录。在实验室要查: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的要求);实验仪器和计量器具的配置(精确度和准确度能否满足测试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置方法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标准溶液的贮存环境和放置时间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危险化学品的保管、贮存是否符合规定,样品的保存及样品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实验人员配备、培养、考核及资格是否有规定并符合规定要求;实验过程中原始记录的填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项目是否齐全,数字修约是否正确,报出精度是否符合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试验方法是否符合标准中试验方法的规定;检验的项目、抽样的方法、抽样的频次是否符合产品检验规则的规定;产品出厂检验的项目和型式检验的项目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等等。
原始记录是按标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分析测试的记录,记录了测量的结果,计算结果、互差判定、数字修约、报出结果、并有分析人员签字。原始记录是报告单的基础,报告单是原始记录数据处理结果的报告,是产品出厂附的质量证明书。我们现场审核抽取的记录,应该是原始的记录,不是报告单。要通过对原始记录的抽样检查,发现实验过程和试验结果是否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做出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规定要求的判断结论。
6、8.2.4条款的审核
审核8.2.4的依据是产品技术标准和工艺技术文件。在审核过程中一定紧扣产品标准。产品质量要严格按照标准中的检验规则、试验方法、技术指标,对抽取的质量记录进行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规定。不能只对比技术指标,要认真检查试验方法、试验仪器、数据处理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因为,不同的试验方法、不同的仪器测得的结果可能不同,所以一定要按技术标准的全部规定全面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首先要查依据:进厂原材料技术条件及检验规范(可在工艺技术文件中规定); 半成品的抽样检验规则(可在工艺技术文件中规定),成品检验规则按产品覆盖范围的产品查:
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②按照合同、样品、图纸加工生产,要制定产品出厂检验规范。在8.2.4中一定要查原材料。
以上要写明产品的检验依据。即名称、编号,覆盖的产品范围中每种产品都要查实施:
①原材料的检验和验证
抽查:主要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和验证。从3份原材料检验记录中得出评价结论。评价主要原材料是否按规范进行抽样。主要项目的检验结果是否合格,是否有授权人签字。
②半成品的监视和测量(在工艺文件中规定半成品检验项目、方法、频次等):抽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产品质量的监视和测量。评价半成品的主要指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即产品质量合格。
③成品的检验(出厂检验)
每种产品至少要抽3份检验记录(抽查原始记录)进行评价:
a.是否按标准的检验规则的抽样方案进行抽样;
b.检验的项目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要求;一定要写出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项目的名称;
c.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是否按规定进行,产品质量合格,有授权检验人员签字验收。
第二篇:内审问题清单
2011年内审问题清单
预决算中心:
1、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
2、文件清单不全,无《ZYWJ/05—001岗位任职资格》 财务部:
1、危险源辨识“通过火车道口”重复辨识
2、演练时间前后矛盾
3、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
4、环境法律法规应识别到条款 综合项目部:
1、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重环清单中调查与评价表中不符
2、JL/08—004中“电焊机二次线超长”46与57重复,且评价级别分别为4级、5级不一致。
3、隐患整改率公式不正确。如:0÷0×100%=100%。2月份有四项隐患内容中填写“未发生”不准确。
4、清单中编号有错,部分清单无签字。
5、无内部会议纪要。行政部:
1、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中有空白项。
2、行政部小车队应建立预防事故应急预案。行政后勤: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未进行更新
2、隐患整改反馈单2011年6月17日无验收人,未形成闭合
3、电工郝海山操作证到期(2011.2.8)未进行复审
4、“垃圾外运”协议过期,2009年7月30日签订,有效期2年
5、文件清单中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6、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 7、法律法规识别不充分,应对《环境保护法》进行识别。动力厂: 1、质量目标完成中没有用能单位满意率得出办法或规定。2、5月份检修计划序号错误。 3、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 4、《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不适用 5、安全教育台账无记录编号 6、部分《班组安全、环境管理台账》填写不全。设备工程管理部: 1、危险源辨识中“主要的设备检修方案”未明确可能导致的事故,未进行风险评价。 2、演练记录无编号、批准人签字、评审记录。 3、废油应识别为重要环境因素。 4、缺少环评相关法律法规识别。 5、合规性评价应对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级法进行评价。 6、设备工程管理部日常检查记录中,6月16日检查结果“三期东侧淡水泵异响,生源于何位置已查明原因”应注明具体原因。炼钢厂: 1、天车工李湘操作证复审日期为2010.10.15,台账对其复审情况未进行跟踪填写。 2、法律法规识别中“炼铁安全标准化”不适用。 3、环境法律法规中缺少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识别。 4、对辽宁富城喷涂料现场检查,复检未签字。 5、应急预案评审中,评审“演练过程中对预案不熟悉”需对参加人员组织学习预案。 6、电梯有检验申请,但未检。 7、压力容器11年未提出鉴定申请,已过期。 8、检修总结为电子版,不全面。生产部: 1、生产部《环境体系目标月完成情况统计表》无审批人签字。 2、环境因素便是评价表无审核人、批准人签字。 3、氧气放散率低于18%,但无证据提供,不能提供说明完成的证据。 4、环境体系法律法规清单无批准人签字。 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情况(1—6月份)审批人未签字。 6、应建立防火应急预案。物资供应部: 1、文件清单中显示的《危废物回收台账》与实际使用的《物资管理科以旧换新物资台账》不符,且没有编号,交接人员签字有简写现象。 2、供应部共辨识环境法律法规20个,其中《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实施意见》不应纳入环境法律法规清单中,此清单无编审批手续。 3、环境管理体系合规性评价报告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评审记录中,公司目前状况、评价结果与实际不符。 4、合规性评价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评价中,公司目前状况一栏中“部分危险废物以旧换新,矿物油、油桶、油漆桶、化学试剂包装的厂家回收中,矿物油等不适合本部门的应删除。 5、供应部有《仓库消防应急预案》并已于2011年6月18日进行实际演练,对预案评价时,参评人员无签到表。 6、辨识评价单元全部为办公室区域,与危险源辨识单元不符。 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清单中部分法规识别错误,应与纠正。 8、针对应急预案演练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应及时落实。销售部: 1、《劳动合同法》应识别到具体条款。 2、二、三级教育台账不规范、应完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不应体现在环境法律法规清单中。能源环保部: 1、查2011.6.9能源环保制度培训签到表中,培训人员与签字人不符、不统一。 2、缺少独立的能源环保例会内容。 3、查相关方“轧钢厂清洁维护服务”唐山市博源科贸有限公司,相关方手续不全面,环境因素不充分。 4、以识别法律法规8项,其中《工伤认定办法》相相关条款不应为“全文”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措施中“部室内二、三级安全教育合格率为100%”措施中不应有“部室内员工互相做好安全教育” 6、未制定应急预案 炼铁厂: 1、2#喷煤压力容器登记表中:注册代码2140***01402,此器无报告编号。 2、重大风险及控制清单中“煤气区域作业”“煤气大量泄漏”的控制计划为A、E应增加d即“制定应急预案” 3、以识别的法律法规清单中应删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监察条例》 4、查重环第三项“酸碱化验废液”控制方法不符合,应为“水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5、员工教育方面,缺少环境方面的内容,应增加培训和试题。技术中心: 1、以辨识的危险源中“办公室活动单元中办公室吸烟”可导致“呼吸道病”不应设为危险源。 2、适用的法规清单中应删除“危险化学重大危险源辨识”项 3、未将打印机、硒鼓识别,未纳入重环。 4、每周三召开安全环保列会,无签到表。安全部: 1、起重机设备情况统计表,已超鉴定周期。 2、重环控制方法不符合,适用法律法规未及时更新。 3、合规性评价中缺少对“环境保护法”评价内容。 4、公司重大风险未能提供控制措施方案。 5、查2011年公司级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100%,与”粉尘、噪声、CO岗位检测合格率,1—7月份均为未完成指标,只有申请报告和整改措施,正在办理中。第一轧钢厂: 1、法律法规中,环境保护部审批的建设项目“三同时”和验收管理,有发布日期,无实施日期。 2、记录清单中,环保部表格自2010年开始由JL/24-×××已更改为JL/18-×××,但仍未更新。 3、一般固体废弃物中缺少铁屑 4、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中缺少吊袋作业安全规范。5、2011年6月18日煤气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评审未对环境影响方面作出评审。 6、轧钢厂5月份“顾客调查整改报告书(电子版)未见书面确认及整改实施后效果验证。 7、文件清单中(2011年)未包括2009年下发的《1250轧机工艺规程》 计质计量部: 1、法律法规中缺少2011年新的法律法规。 2、重要环境的措施,无废旧电脑及其耗材的管理措施。 3、法律法规中,缺少2011年4月14日发布的《河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放和废物管理办法》 4、2011年文件清单中有“G35B板坯技术要点、G35B热轧卷板技术要点”上述2个文件已作废。 5、现场文件中有:A36+B板坯技术要点“(已作废)作废文件没有得到收回和清理。 6、二级文件下发没有实行“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签字手续。7、7月29日进场原燃料取样,(鑫冠)白灰块/0729—03、龙霸白灰块/0729—10以及7月27日进场的(安盛)铁精粉/0727—18上述料得取样时间、制样接样时间、送样时间存在逻辑错误。保卫部: 1、缺少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2、消防安全巡检记录无复查人签字 3、2011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缺少培训方案。(6月份) 4、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中《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已下发,但在文件清单中未能体现。人力资源部: 1、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措施,缺废旧日关灯管的管理。 2、危险辨识中,经过无防护罩的切割机,可能导致事故应为绞伤。党群工作部: 1、缺少主要环境因素的管理措施。 2、缺少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3、危险因素辨识缺少图书馆的辨识。 4、无二级安全培训教育结果的相关证明材料。信息部: 1、缺少危险废弃物名目条款 2、个别环境因素辨识不够准确。 3、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便是不够全面。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 4、2011年7月13日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缺少《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文件。烧结厂: 1、环境法律法规共识别76项,其中“EA—2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不适用法律法规应删除。 2、烧结厂2011年环保管理目标中“可利用固体废弃物(包括水渣、钢渣、除尘灰、红泥、氧化铁皮)回收率100%。目标制定应结合分厂实际制定。 3、烧结厂“环境体系目标完成情况统计中第五项与分厂制定的环境目标不符。 4、环境合规性评价报告中共涉及环境的法律法规9条,但评价表中只对其中七条进行了评价,应完善。5、2011年7月22日安全用电技术培训,没有对培训效果测试。6、2011年2月3日煤气泄漏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没有评审记录。 7、烧结厂2011年质量管理目标分解没有确保目标完成的技术措施。 8、烧结厂质量管理目标完成情况一览表(1—7)月份,单个月质量目标未完成,没有进行有原因分析。 9、文件清单中技字[2008]042号附件已作废,未标识。新版文件为列入。 10、烧结厂“三规一制汇编”ZYWJ/23-056已作废,新版未列入。11、2#竖炉2011年3月25日检修计划(设备科)已经实施,但其检修负责人、验收人均为电子版形式,无书面签字手续,无过成验证资料。12、90㎡、60㎡高碱矿、球团矿、产生的落地矿无防雨、雪设施,造成受雨雪侵害后产品的质量恶化,对高炉产生不利。共性问题: 1、文件、记录清单等仍有无编、审批手续现象,个别单位均是电子版,无纸质版。 2、须报体系主管部门的资料,个别单位无存档。 3、生产厂检修,只有检修计划,无检修总结、验证等后续资料 4、法律法规识别仍有不适用、过期的法律法规 5、记录数据与操作规程数据仍存在不相符现象 整改要求: 1、9个不合格项,责任部门必须在一周内(8月15日前)完成整改,并将不合项报告报送企管。 2、除9个不合格项外的所有问题,责任部门要在8月20日前完成整改,期限内企管将联合有关部门进行检查。 3、未按上述要求进行整改的,将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考核。 行政部企管科 2011年8月7日 建设一分 综合部:发文,会议纪要台账没有明确的保存期限。人力资源部:环境因素、危险源未单独辨识。 技术部、质量部:1.编制特定分项施工组织设计(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模板定型化施工方案等),但台账记录不完全;2.与总部签订目标责任书,但未包含生产工期方面职责;3.形成重大环境、危险因素清单。但并未将公司与项目部的识别分开。 安全: 1、环境、危害因素识别各科室未分开识别; 2、法律法规下发无发文登记,无法律法规培训、学习记录; 3、安全类设备未进行监测; 4、法律法规有清单,但现存规范数量不够。 劳务: 1、无各项目劳务上访记录。 客服: 1、缺少客服回访报告; 2、公司、项目缺少维修台账。 合约部: 1、按照合同约定及集团有关文件执行,签订了关于本事项的目标责任书,但未见目标责任书; 2、进行过组织学习和宣贯,但是未见详细的记录; 3、评审形式通过网上统一评审,通过会议的形式组织评审,但未发现有书面的会签记录; 4、合同的签订内容齐全,但部分总包合同没有填写签订日期,以及合同相关单位法人签字但未盖法人章,合同交底内容,未统一存档。材料设备部: 1、执行《青岛建设集团材料设备部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通过对项目月检和材料采购流程控制;但没有月检记录; 2、程序文件未见到学习记录; 3、有关维护、保养内容、要求及相应的实施情况,每月月检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但未见整改通知单。 招采中心: 1、执行集团与分公司,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但未发现目标责任书; 2、执行集团的有关制度,但未发现书面记录; 3、相关程序文件参加过学习,但未发现记录; 4、“合格分供方名册” 未发现记录。 建设三分 质量、技术、市场:1.部门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2.未编制外部文件控制清单;3.有关本部门的制度未编制清单目录; 质量:1.计量器具未编制台账,未建立计量器具履历卡;2.隐患整改通知单应重点关注重复出现的问题。安全:1.应急预案无评审和盖章,无应急演练记录;2.工程部日常日常检查、月度检查发现的隐患无回执和复查记录;3.工程部职责分工、制度内容不细致;4.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缺失清单,内容不足;5.工程部制度的打分表未能正确执行。 劳务:无合格(不合格)劳务队伍清单。 规划生产:总部的规划生产和工期管理的目标责任书没有落实到部门,项目目标责任书完备但是没有系统的编号,部门职责分配生产管理负责人信息表没有落实签字,部分两个项目的工期总控计划不是最新的,项目管理规划审批的正式版没有按项目及时归档,不完整,阶段性计划需要及时归档,反映出纠偏和抢工措施。 人力资源:关于培训的资料很完整,但是没有建立一个台账,公司季度和月度综合排名没有及时归档,按绩效考核,季度综合检查排名应该作为月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综合部:公司总部的发文没有收集整理并编号归档,属于外来文件的识别工作没有完善,部门的目标责任书没有签订,法律法规的程序类文件没有归档,需要及时给公司要。 客服:公司没有对项目部质量安全月度回访的打分进行归档和分析。 预算:公司人员配备不齐全,一人兼多职。原因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人员。合约:合约流程不太规范,招标采购与集团要求有差异,不符合E0.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材料: 1、职责和权限方面:检查了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方面的情况,总体比较到位,缺少岗位责任制度交底,建议:建立纸质版的书面交底;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建立了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台账,编制相关的材料管理文件并组织进行宣贯,但获取相关文件及文件更新方面滞后,建议:经常收集或通过网络下载政策性的文件和规定,比如:市建委颁发的钢管管理规定、围挡管理规定等等,以此规范我们的工作行为; 3、基础设施(建筑机具)方面:通过检查各项制度规定比较完善,建立了设备台账及租赁台账,但是缺少设备检测、维修、保养记录,建议:补充完善,建立台账和记录; 4、采购信息方面:重点检查了材料总计划、材料验收、出库等方面的情况,在编制计划时仅有物资、设备方面的,缺少:临时设施、小型施工设备计划,建议应把以上内容补充完善,纳入总控。 总部部门 企业发展部:没有部门的环境危险因素清单,没有废弃物分类管理 人力资源部:说是归档整理了,但是相关的培训记录和图片都有,系统台账没有看到。 综合部:各部门和综合管理部发文的执行记录没有台账登记。 市场一、二部:1.未编制法律法规清单目录; 市场三部: 1、通过参加集团消防知识讲座和培训学习,执行《危险因素台账》内容,无执行记录; 2、Q7.2.3(7.2)顾客沟通无记录。 市场四部: 1、通过参加集团消防知识讲座和培训学习,执行《危险因素台账》内容,无执行记录; 2、Q7.2.3(7.2)顾客沟通无记录。 市场五部: 1、通过参加集团消防知识讲座和培训学习,执行《危险因素台账》内容,无执行记录; 2、顾客沟通无记录 质量部:检测仪器未标定,未制作测量仪器台账。 安全一部:1.部分项目下达项目部的隐患整改通知单次数不足;2.对国家法律法规有关安全的未编制清单。 客服中心:未获取识别最新版本的法规,无相关部门法律法规。 劳务部: 1、新文件、通知已下载,但缺少清单; 2、未识别出重要环境因素; 3、农民工上访有相关制度,但未进行登记。 技术部:技术培训记录表格、技术交底记录表格、技术检测记录填写不规范。材料设备部: 1、对部门产生的废弃物没有实现分类管理,回收利用率低。 项目部 国际信息创新园 胡冠龙: 1、没有新闻危机管理办法; 2、新闻的收集与整理不完善; 3、信息员不明确。 金雨秋:1.无计量器具台账;2.无文件销毁记录。 吕常青: 1、环境、危害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未识别,无控制措施; 2、缺少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3、设备未进行监测; 4、法律法规有清单,但现存规范数量不够; 5、环境、职业健康类的控制措施不全; 6、缺少污水检测报告、噪音检测报告。 赵晓红:无。 周磊:劳务管理: 1、是否进行分发受控制相关部门并组织学习? 2、参加过学习;但未发现学习记录; 客服管理:1.与本部门有关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活动有哪些?如何对其实施控制?执行什么文件?并形成了哪些记录?此项没有;2.是否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文件?否;3.是否进行分发受控制相关部门并组织学习?未见学习记录;4.是否与顾客进行了有效沟通,及时答复、处理顾客反馈意见? 未见反馈意见。 材料设备管理: 1、是否进行分发受控制相关部门并组织学习? 2、参加过学习;但未发现学习记录。 蓝泰海乐府 胡冠龙: 1、新闻收集与整理没有相应的台账; 2、新闻危机管理办法缺乏有效的落实与培训。 金雨秋:1.无计量器具台账;2.无文件销毁记录。 吕常青: 1、环境、危害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未识别,无控制措施; 2、缺少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3、设备未进行监测; 4、法律法规有清单,但现存规范数量不够; 5、环境、职业健康类的控制措施不全; 6、缺少污水检测报告、噪音检测报告。 赵晓红:劳务合同:现场无安装劳务合同,建议现场留存备检。 周磊:劳务管理: 1、未及时更新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不符合EO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客服管理: 1、未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不符合EO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材料设备管理: 1、对设备设施(含租赁)的供方进行了评价、选择,但未见书面记录; 2、不符合Q6.3(8.1)基础设施(施工机具)条款要求。 保利里院里 胡冠龙: 1、新闻危机管理办法有相应培训记录,但缺乏交底与落实; 2、信息员不明确; 3、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及时存档学习,执行无执行记录 金雨秋:1.无计量器具校准计划;2.无培训记录。 吕常青: 1、缺少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2、设备未进行监测; 3、法律法规有清单,但现存规范数量不够; 4、环境、职业健康类的控制措施不全; 5、缺少污水检测报告、噪音检测报告填写不规范。 赵晓红: 1、总分包施工图预算:现场无纸版预算书,建议打印出纸版预算书留存现场; 2、商务规划、月度成本分析:现场无签字的纸版,已上报给分公司。建议现场留存复印件备检; 3、材料总计划:未做材料总计划,建议补办,应签字齐全,备查。 周磊: 劳务管理: 1、未及时更新相关的法律法规; 2、不符合EO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客服管理: 1、通过集团OA发布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未及时存档及组织相关知识讲座和培训学习,执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内容,无执行记录; 材料设备管理: 1、通过参加集团消防知识讲座和培训学习,执行《危险因素台账》内容,无执行记录; 2、Q7.2.3(7.2)顾客沟通无记录。 龙山上苑项目部 姬升:1.项目部存放的培训制度未更新,应为今年新修订的培训制度;2.项目部的人员分工未将所有人员罗列;3.计量器具台账记录不全,且为建立计量器具履历卡;4.技术交底仅交底到班组长,未交底至工人;5.分公司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单,项目部回执无具体措施。 刘刚:1.无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清单;2.安全考核时间不真实;3.没有噪音检测记录;4.未列明项目危险品清单;5.施工组织设计无集团公章,未进行部门会签;6.劳保用品台账和发放记录未建立。 吕智睿:分包考核记录没有建立,工期管理资料没有按要求系统归档,总控计划需要尽快完成甲方的审批。 郑艳品:项目合同未建立台账,未做商务规划书。无材料总计划。邹世新:制度管理方面缺少交底。 广告产业园项目部 姬升:1.项目部无对工人技术交底,仅有对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技术交底;2.未编制外部文件控制清单;3.计量器具到期未进行标定;4.合同交底人员不齐全,应为全体项目部成员。 刘刚:1.无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清单;2.没有噪音检测记录;3.未列明项目危险品清单;劳保用品台账和发放记录未建立。 吕智睿:没有编制竣工实施计划,对甲方直包分包的工期节点没有约定,没有落实管控,周计划等阶段性计划不完整,没有落实纠偏。 郑艳品:项目上合同无台帐明细,未做完整的经过审批的商务规划书。现场无材料总计划。预算员的职责不明确。 邹世新:制度管理方面缺少交底。 房地产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探讨 长期以来,房地产企业由于行业的高利润,对成本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成本管理较为薄弱。在当前地产新政的形势下,政府行为日益规范、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依靠土地资源进行竞争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会逐渐被淘汰。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对绝大部分公司而言,通过控制成本来提高收益是最快捷的一种方式。因此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成了房地产企业修炼内功、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途径,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管理规范的房地产公司竞争力越来越强,如何快速提升内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内部审计是提升房地产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房地产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很多房地产公司近几年发展很快,投资项目及投资额度也在的不断加大,但由于公司成立时间短,存在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及有制度不能很好执行、领导能力及专业水平较低但权力较大、出现错误和过失对公司造成损失也无人监督及追究应付的责任,以至于出现以牺牲公司利益为自己谋权、谋利的现象大量存在等问题,使得公司的投资回报及经济效益难以保证,因此,房地产公司建立健全审计部门,能发现公司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同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房地产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应该贯穿整个开发项目的全过程,包括土地费用审计、前期各种费用的审计、工程设计费用的审计,工程建安费用审计、设备安装工程费用审计、营销策划费用的审计、财务费用的审计、办公费用的审计、离任审计等,下面我以本人多年的造价控制及审计经验以房地产开发中投入最大,最难控制的工程建设费用审计为例,来叙述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供领导批评指正.一、招投标环节。 房地产企业的可控成本主要是工程成本,其主要由总包合同、分包合同等众多合同组成,因而合同主体单位的招投标环节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内部审计实施时,需要关注招投标程序是否合理、合法,是否遵照了公司的招投标规定。 主要审计内容有:一是投标书的确定。公司内部有无对标书进行评审,标书的内容有无重大遗漏或失误,关键指标是否明确,招投标方式和投标单位资质是否达到要求;在工程方面,尤其关注是否实行施工图招标,如果按照费率招标,需关注原因。二是招标环节。审核各投标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有无缴纳投标保证金,开标记录签名是否齐全,评估人员组成是否合理,对投标单位的资质是否进行了审查,对关联人员有无实行回避,询标纪要是否完整,时间逻辑上是否合理,有无存在串标可能。三是中标环节。公司对招标是否进行决标,决标是否按照公司内部程序进行审批,对中标单位是否发放了中标通知书。 2、合同管理环节。 主要审计内容有:一是关注合同签订的内容是否与招标的内容一致,如单位是否变动、合同金额是否一致、付款方式及付款条件是否明确、履约保证金缴纳是否及时。二是关注合同的条款是否严密。如合同中主要材料采用的方式是甲供、甲定乙供还是乙供,对于甲供需要关注其税收风险(甲供材料不需要开具发票,但税务机关会要求施工单位出具完税证明,否则房地产企业会承担连带责任),还需关注关于奖励与处罚的标准是否明确,履约保证金是否及时缴纳等(总包合同由于金额较大,导致的履约保证金金额也较大,会出现部分施工企业拖欠现象,或者导致采用“偷梁换柱”方式,用保函或工程款抵扣履约保证金);对签订的合同进行检查,尤其在专用条款中对双方权利和义务、合同价款及调整、工程预付款、工程量的确认、工程进度款支付、承包人的违约责任、材料设备供应是否作出了明确规定。三是关注合同审批有无按照公司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如土地合同、总包合同、设计合同、分包合同等是否由各职能部门等进行会签,对业务关系复杂的合同是否有专业的法律顾问把关等。四是关注合同台账是否完整、准确,合同的相关资料是否及时归集,有无专人管理等。 3、合同付款环节。 主要审计内容有:一是付款审批权限是否完整、规范。由于合同付款涉及较多部门,也存在较多方式和种类,因此规范合同付款的审批权限至关重要,如对各层级项目主管工程师、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的审批权限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对土地、工程、设计等款项的支付是否有明确的流程规定等。二是具体付款环节的审核。针对具体付款环节,首先需要关注付款条件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关注申请部门、审核部门、审批部门签章是否齐全,附件资料是否完整,如工程款需要关注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监理单位的审核意见、发票是否足额开具等内容,尤其要关注有无提前付款、超额付款等情况。三是合同结算尾款支付审核。合同决算是合同履约完毕后的最后一次付款,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关注合同决算程序是否完整,需对其中的对账资料、扣款情况、发票提供情况和审批情况等进行仔细审核,防止出现风险。四是其他风险。款项结算不允许采取现金方式,要求采用转账方式结算,特殊情况下必须采取现金结算的,关注有无办理特别审批;付款中要明确收款银行和收款账号,一般情况下收款户名必须和签约方完全一致,如不一致,则必须关注是否有委托付款的说明。 4、现场管理环节。 主要审计内容有:一是审查施工企业是否根据《规范》、图纸及有关修改通知施工,质量和工期是否达到合同要求。二是重点对增减工程签证进行审查,审查施工企业报送的增加工程签证是否合理,有无重复;减少工程签证是否上报,报的数量是否正确等。三是对工程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工程用料是否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了解特殊的、用量大的、贵重的材料的实际价格,不让施工企业在材差上占大便宜。四是审查签证时间,工期签证不但影响材料价格的构成,还直接影响工期奖罚的认定和执行。五是审查签证的流转环节是否符合规定,有无经过监理单位、相关部门和领导的签证确认,有无得到各方的同意,不为后续的决算留下工作隐患。 5、竣工结算环节。 主要审计内容有:一是审查竣工决算编制依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各项资料是否齐全,审批手续是否完备,确保结算正确、符合规定及工作程序。二是审查变更及隐蔽工程的签证情况,工程变更要核查原施工图的设计和原投标预算书的实际所列项目等资料,对原投标预算书中未实施的项目要予以核减,对变更增加的项目应明确是否已包括在原有项目的工作内容中,防止重复计算,要核查变更签证的手续是否齐全,书写内容是否清楚、合理,编号是否连续等内容;对于隐蔽工程,要提前介入,积极参与每一隐蔽部位的验收,并做好影像资料,为日后决算提供依据。三是审查材料价差的合理性,对于特殊或者重要材料,一般参考信息价,没有的应延伸到市场进行询价。四是审查工程量计算书是否准确,计算是否符合工程量计算规则,有无故意计算和合计错误以及笔误等等,对于无图纸的项目要深入现场核实,必要时可采用现场丈量实测的方法进行核实。 6、财务核算环节。 主要审计内容有:一是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是否合理,这需要审计人员深入实际,根据研究分析项目总体的特点、管理要求、经济用途、标准、建设交付期以及权属情况进行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设臵必须坚持“便于核算,利于管理”的原则。二是成本科目设臵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分期分项分合同核算。三是关注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是否准确,尤其要关注土地成本的分摊是按照土地面积分摊还是建筑面积分摊,公共配套的成本、会所的成本以及其他成本的分摊是否合理等。四是关注成本预计是否准确,一般在期末公司都会对已发生的且未支付的成本进行计提,因此,审计时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关注计提是否准确,尤其是在交付后必须对预计成本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关注是否有合理的依据。成本管理环节众多、涉及面广,因而在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可能产生风险,所以要全面清晰地了解业务的全过程,从存在风险的各个角度、各个环节开展内部审计,这样才能杜绝舞弊行为发生的空间,减少不合理行为造成的损失。 7、经济责任审计环节。 是对公司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任职期间经营业绩、个人自律情况、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合法、合规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和评价的工作。包括对企业负责人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期届满经济责任审计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三、综上所述: 内部控制审计是确认、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包括确认和评价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尤其是对于市场情况复杂、经营管理风险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加强内控审计工作更为重要。 一、关于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维护国家的财经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必要保证。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随时随地都在经受着来自市场无穷变数的考验,外部激烈的竞争逼着企业要内抓管理,约束不规范行为。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凭借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可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督促企业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为领导和有关部门当好参谋助手,防止和制止违纪违规和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行为的发生,或使已经发生的问题及时得以纠正和处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 2、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防范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必要预警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程度的测试和评价,及时发现存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借助其专业手段分析评价风险程度。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这种风险预警器作用,能够让企业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或者使风险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有效地维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工具。营运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脉。营运资金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通过开展营运资金审计,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营运资金循环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另一方面又可以及时发现并制止资金的“跑、冒、滴、漏”,从而实现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 4、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管理和保护干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一方面通过审计,使不少腐败分子得以暴露,既纯洁了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又使广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从中汲取了教训;另一方面又积极当好参谋,把好财经活动的关口,使有关人员特别是企业领导人避免或减少因不熟悉财经工作而不自觉发生的问题或错误;再一方面,日益广泛地开展企业内部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离任)审计,既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明确了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功过是非,又为人事部门提供了考察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对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分析 尽管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很大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内部审计的领导层次较低,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受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性质特征决定其领导层次愈高,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愈有保障。然而,由于目前我国还有为数不少企业的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一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并非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董事会领导,甚至由企业总裁或总经理领导的也不多,大部分由监事会或副总经理、总经济师等领导。由于监事不能兼任公司的经营管理职务,没有经营管理权,因此监事会领导下的企业内部审计不能直接服务于经营决策,难以实现其主要任务和目标;副总经理或总经济师的地位及经营责任的限制,使企业内部审计难以对本级公司的财务和经营领导的经济责任进行独立的监督与评价。[!--empirenews.page--] 2、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不能适时调整,以致与企业总体目标相脱离。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应在服从、服务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前提下适时调整,而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往往不能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其工作目标,致使审计工作目标脱离企业的总体目标,因而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 3、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目标没有得到科学的分解,也缺乏相配套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虽然一般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也制定了审计工作目标,但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忽视了内部审计操作和管理中的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没有对审计工作目标进行科学地分解,并在此前提下,辅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度。因而,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常常处于例行公事的应付局面之中,影响了审计目标的实现及效果。 4、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跟不上,影响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发挥。相比较外部审计而言,内部审计工作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职业,必须有一定的规范。虽然不少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依据审计法规,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有关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但与审计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由于缺乏这些基础性的东西,因而常常使内部审计工作陷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不良循环之中,如超出职责范围审计、操作程序违规、审计方法和手段不当等,既影响审计的效率效果,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5、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内部审计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的技能型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财经知识、审计理论、金融和贸易、法律知识,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外语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当前相当一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从财会部门或其他部门改行而来,知识面较窄,缺乏必要的审计能力和技巧,现代化审计技术手段掌握得也不够,不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不仅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内部审计的声誉。 三、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认识问题,有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也有的是人员素质问题和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说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统筹兼顾、多管齐下,不仅要提高认识、完善法规、健全制度,也要改进工作、提高素质、全面推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这里,笔者重点就如何改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几点建议: 1、找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定位点。企业内部审计不同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是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和服务。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必须把定位点确立在为企业领导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促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根据这种定位,衡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的标准,也主要应看其在定位点上的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能单纯地看查出了多少违纪违规问题和多少违纪违规金额。[!--empirenews.page--] 2、一切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要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思想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审计工作中的问题。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对企业整体调控和管理方面的作用,及时向企业领导提出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为企业领导的决策服务,并及时反馈企业领导决策的落实情况,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在此还要强调两点:一是要自觉地把经营效益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开展工作,推动企业现代经营机制的建立,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立足于帮,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恰当作出处理和给出建议。二是要树立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要确立“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的观点,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审计效率效果。同时要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能只讲监督不讲服务,也不能只讲服务不讲监督,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把二者统一起来。 3、坚持依法审计,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坚持依法审计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为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依据国家的审计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内部审计,按照内部审计规范所规定的程序、方法、内容等开展各项审计工作,逐步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为达到这个目的,首先,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以熟练地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审计规范;其次,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及责任制度,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 4、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突出重点,并正确处理好与被审部门或单位的关系。企业内部审计的任务繁重,涉及面广且责任大,而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又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就不宜平均使用审计力量,必须把握审计工作的主要方面,突出工作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应将企业经营活动中重大的、带倾向性或共同性的问题作为审计的重点,突出审计监督的宏观职能。对于审计重点,注意集中力量查深查透,做到不仅事实清楚、处理得当,而且能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收到明显的成效,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对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服务和顾问作用。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还应处理好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关系,尊重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有关意见,但又要坚持原则,做好按制度要求如实上报检查事项的协调工作,共同形成为上级领导负责的融洽局面。 5、坚持“三个结合”,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水平,还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坚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事前审计与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即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二是微观审计与在宏观方面发挥作用相结合,既从宏观调控和宏观管理的要求出发安排审计项目,又在审计若干具体项目后,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倾向性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恰当进行处理,又要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从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等方面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使之不再有重复发生的可能。[!--empirenews.page--] 6、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发挥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的根本保证。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的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的目标,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学习和培训、开展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研讨,总结实践经验等途径,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使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办法,妥善解决好他们的激励、待遇等问题,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二是要严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入口质量关,要把那些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较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较强的、为人正直的同志调整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三是要抓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工作,实行达标上岗制度,加强岗位培训,不断更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内容,增强业务技能,以切实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四是要明确审计人员职责,严肃审计纪律,审计部门是监督部门,这决定了审计队伍的素质应该更高、审计纪律更严。第三篇:内审检查问题汇总
第四篇:房地产企业内审探讨
第五篇:当前企业内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