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新课程的认识误区
地理新课程的认识误区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我们都在为教学而思考,我们要从学生的发展要求出发,教学方法灵活,课堂设计讲究“新”“奇”,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在轻松、自由、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获得技能,得到充分的情感体现。但是,如果我们对新课程的认识不够真切,一味地强调这些,那就从一个极端又大步迈向另一个极端了,这是没有好处的,步入了认识的误区了。误区1.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恰当地安排活动,能搞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活动当然应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所以活动要精心设计,合理引导。误区2.多媒体是非用不可的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不把信息技术引入地理的课堂,那是一件憾事。多媒体信息量大,有扩展性,能向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是教学的得力助手。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应该考虑该不该用,用在哪个环节上?其次要看是否符合教学的规律。如必要的板书、板图等,这些在多媒体上演示,可能不如教师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过程来得真切。反而牺牲了许多时间,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为手段而手段,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教师的基本功得不到展示,很多直接、鲜活的视觉感受得不到体验。因此,在使用教学媒体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全面规划,合理配搭;适时展示,恰到好处。切不可牵强附会,既多又杂。
误区3.事事都要“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在最好的学习方式,其意义在于增加学习的灵活性,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拓宽知识面,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增强学习成果的牢固性。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事事都“合作、探究”,学习应该更多地去学习间接经验。每一节课课堂学习方式的确定,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况、学习条件等多种因素选择。我们不能抱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放,也不能矫枉过正,要遵循适度性原则。
误区4.重知识、技能,轻情感体验
知识、能力、情感体验这三维目标互为一个整体,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对于深化地理课程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地理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当一个学生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历的过程、形成的方法最终都升华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升华为意识、观念、责任、习惯,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是受益一身的。误区5.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就是展示表扬
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即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创设一种“发现光闪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从质量的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指点,肯定学生的想法、观点和学生取得的进步。另外,在评价时也应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学生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这也是学生对过程和方法的总结、对技能的一次探讨,它能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
第二篇:流产认识误区
因为爱,所以珍爱
——谈大学生应该普及避孕知识一朵鲜花,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才会绚烂美丽;一片树叶,要在轻风的吹拂下才会优雅飘扬;一棵小草,要在大地的承载下才会坚韧不拔···而爱,它需要两个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才会长长久久。如果一个男的真的很爱一个女孩,那他就应该好好保护她,珍惜她,如果一个女的真的很爱一个男孩,那她就更应该好好珍爱自己,这样才有资本去好好爱他。
如今在校园里,早恋已经算不上新闻了,但是,随着校园恋爱的增多,流产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对于性行为已经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这让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忧虑,所以,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已经成为了社会极其关注的问题,也引起了很激烈的争论。在国外,向未成年人教授避孕知识已经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我国,如果把避孕知识引入课堂,想必会引起激烈的争论甚至是轩然大波。医生们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主张教给孩子们避孕知识,但是很多家长却认为,这么做可能会诱导学生尝试进行性行为,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而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再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的青春期问题,显然已经不合适了。
既然大学生性行为暂时还不能全部堵住,那么在它存在的前提下,我觉得普及避孕知识是有必要的,毕竟已经有太多太多的实例告诉我们,有很多人正是因为缺乏避孕知识,才导致了意外怀孕,紧接
着就是做流产,最后造成了身体的严重损伤,严重者导致死亡,这是多么悲剧的事情啊!假设当初他们了解一些避孕知识的话,这些是不是都能避免了呢?两个大学生谈恋爱,大家都处于青春期,难免会由于激素分泌过多,发生性行为,但是,毕竟都还是学生,生孩子是不太可能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这也是不太光彩的事情,所以,如果那个男的真的爱那个女的的话,就真的应该为那个女的好好想想,做好避孕措施,为女方的将来负一些责,因为爱她,所以珍爱她,很有必要了解一些避孕知识,好好保护她。
大学生属于高知识人群,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博学兼容的特征以及追新求异的倾向,这决定了他们有可能接触并接受更多的新思潮、新观念,其中包括大量不合理的性思潮、性观念,因而他们的性思维比较活跃。虽然大学生性行为只发生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但是问题的严重性后果以及对他人利益、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听很多医院的妇产科医生说起那些去医院做流产的例子,心里不免为那些女的感到惋惜,既然自己没有那个条件去生育孩子,那问什么要让那个孩子孕育在自己的肚子里呢,流产的时候从自己的肚子里掉下来一块肉,难道自己连一点感觉都没有的吗?有很多的大学生,医科大学的或许要好一些,而其他大学特别是专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对避孕知识了解很少,也不太懂得怎么样去保护自己,去医院做完流产后居然都不需要休息,起身就走,觉得一点都无所谓,他们的这种举动和思想让医生们都为之震惊,医生们实在是不知道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一个人不管你思想观和价值观怎么独特,但是至少要
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吧,无论是药物流产还是人工流产,都对女性子宫内膜有一定伤害,有一定的风险,今后对女性妊娠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简单的医学常识,难道她们都不知道的吗?
现在走在街上,到处都是妇科医院的广告单,上面宣传的全是无痛人流、阴道镜、早早孕检查之类,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的电视台从来不会有避孕套的广告,从来不会有避孕药的广告,但是相反人流的广告就那么的明目张胆呢!如果说大家真的是觉得没有必要了解一些避孕知识的话,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做人流的女性呢,难道说她们在躺在医院手术室的那一刻就没有感觉到后悔吗?假设她们当初了解一些避孕知识,做好避孕措施的话,那么可能就不用上医院去受这份罪了。
恋爱是和美好的事情,希望女大学生们一定要自尊自爱,我虽然不支持婚前性行为,但是我能理解,所以,如果真的要发生性行为,请女同胞们从保护自己的角度出发,了解一些避孕知识,珍爱自己,不要让爱情使自己变得零智商。
我觉得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现在这个年代,大家也不是真的不能说一谈到性知识就害羞得不行,我觉得要正确地看待性问题,其实据很多调查发现,很多性行为其实都是因为大家对性知识太缺乏,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于是就想尝试尝试,或许等他们真的明白性方面的知识了,他们反而不会去轻易尝试的,毕竟我们是中国人,在几千年的思维模式里,我们很多人还是比较保守的。既然是成年人了,那么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应该是没有什么的,所以,我觉得大学生
真的应该普及普及性知识,其中当然免不了要有避孕知识,只要流产的现象存在,那么普及避孕知识就是有必要的,要想反堕胎,那么做好避孕知识的教育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爱情中的人们,你们既然互相爱着对方,就一定要珍爱对方,不要轻易地让一个女的怀孕,伤害她的身体!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几个认识与误区论文
课程改革虽然在我国多个省市县(区)已进入实施阶段,但许多教师受思维定式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对课程感到有很多困惑,甚至觉得无从下手,经过对部分试验县(区)的调查了解,笔者认为还有许多认识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澄清。
1.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关系问题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哲学思考,反映着人们对于教育价值取向以及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这些理念对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但是教育理念不等同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同一个教育理念下,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从不同角度体现着教育理念的基本精神,并且在教育实践中验证。丰富和发展着教育理念。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错误地将教育理念与教青方法简单地等同起来。以传统教学为例,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尝试着在教学的实践中应用它,但是,许多时候,人们也误以为“启发式”惟一的表现形式就是“提问式”,许多地方评价一节课的好环,往往只看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对于提问的内容和效果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否真正体现了“启发式”原则却被忽略了。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式再次表现出来。许多人一提“课改”,就说“你不要给我再讲理论,只告诉我一种教的方式就行了”。其实,这些教师缺少的正是对教育理念的全面理解。例如:“以人为本”是当代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强调在学习中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选择人一生必备的基础知识”等等方面,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以上思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又会表现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等等方面和具体方法,因此,有教师认为搞“课改”,上面就应该给一个具体模式或具体方法,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是不对的。目前,课程改革需要的是所有试验教师,不断认真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在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学校以及自己本身的条件,能动地创造出更多的,具有特点的教学方法。
2.教学形式与教育实质的关系问题
由于许多教师不能区别“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因此,观摩了别人一节成功的示范课,就认为这个教师的教法是体现教改精神的惟一方法,于是便从形式上刻意模仿,简单照搬别人的做法。例如:看别人讲课时教室的桌于摆成圆形,也就不管自己学校的条件(比如70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和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也将桌子摆放成圆形。这里先不说客观条件是否允许这样做,只就实质而言,桌子摆成圆形并不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民主,如果教育观念不改变,桌子摆成什么形状,教师照样是可以“满堂灌”的。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就应该为学生创造一种宜人的环境,如在特定条件下,在全班同学的关注下,教师发自内心地摸摸某个小学生的头,会让这个学生感受到温暖和肯定,也让其他学生同时感受到这种幸福,并且愿意努力去表现而获得同样的礼遇。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来使用,甚至只是在有人观摩课时才使用,或者只管自己表现一下,而忽略了全体同学,使其他学生生活在与教师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毫不相关的另一个环境中,甚至有的学生一节课都游离于课堂教学环境之外教师也不去管。那么,这种形式就背离了教育宗旨,长期以往,“关注学生”就成了一句空话。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是“课改”的精神之一。例如: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万里长城的雄姿,提供给学生更为真实的可以感受的资料。但是,教学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会大相径庭:第一位教师指着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讲给同学们听。这样,就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参与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而另一位教师则指着图片问学生:“这是万里长城对不对?”、“长城很雄伟对不对?”“我们应该为长城感到骄傲对不对?”这样的教学,形式上是现代的教学手段,实质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3.基础知识教学与实现课程其他功能的关系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将课程的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本次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原来教材中“繁、难、偏、旧”的知识体系,改变课程内容和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基础知识传授”的倾向,因此,许多人认为“课改”中基础知识教学不重要了。甚至一提基础知识就认为和“课改”精神不符,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首先,新课程仍然注重基础知识,同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在这里,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学习和建构新知识的基础,新的知识是引发学生思维和重新建构知识体系的信息源和素材,而不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下死记硬背的知识;其次,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人生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是达到育人目的的载体,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载体,能力的形成以及正确世界观的养成都将变成无本之木。有人认为“课改”关注了学生发展的其他方面,就势必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简单孤立地看问题的结果。
4.发展性评价理念与教师责任的关系问题
在课程实施中,“形成性评价”表现为几个不同的层面。“评价”的第一层次就是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课堂问题回答错了,你怎样评价?是热嘲冷讽还是肯定鼓励?学生阶段测验成绩不高,你是纵向地看学生本身的进步,还是横向地比较该生与其他人的差异等等。评价方式的转变,首先应是观念的改变,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评价体系才能形成。只有教师评价观念发生了变化,才能使学生成为正确评价观念的受益者,也才能推动整体教学评价工作的健康发展。
评价的第二个层面,是学校对本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在评价的实施中,这也是不需要动大的干戈就可以进行的事。只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通过学生成长过程的各种记录,加上学业成绩,就不难看出学生的综合质量。在这里,校长和教师的观念十分重要,也不存在一个让别人评价的问题。至于第三个层面即上级如何评价学校和学生。目前,在教师和学校改进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积极探讨,新的评价体系和方案很快就会产生。事实上,大家已经看到,近几年来,高考、中考的试题形式和内容都已经在发生着变化,正在逐步地向新的理念靠拢,综合素质不高的学生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5.教研部门的督导和“以校为本”教研工作之间的关系
解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大一统教育体制。正是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习惯,使得教师面对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看教研室让我们怎么做。这种思维和工作的惯式,已经成为当前制约“课改”的瓶颈。这是因为在“课改”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发展的全新事业中,各级教研人员和广大教师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即大家都处于对新的理念理解和实践的层面上。就这个意义上讲,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首先需要教学一线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其次才是教研人员深入一线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以及使教师中的经验在教学实践中的提高与完善,才是“课改”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将教研的中心和起点放在学校内部和教师自身,强调教师在使用新理念教学的同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个人或集体的反思,在这种经常性的反思和研讨中,将教学中已经出现的问题找出来,并力求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对于具有普遍性或短时期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学校“课改”研究小组进行汇总整理,确定为本校阶段性教研课题。只有在这个时候,学校才需要教研指导部问或高等院校专家的介入和指导。而这种介入,也不再是传统的居高临下的督导,而是以平等的研究身份,参与教师和学校的教研活动之中去,共同探讨和共同总结。这种工作模式可以概括为:各级教研人员和高校中专问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人员帮助教师学习理解新的理念一教师“以校为本”开展教学研究和探讨(反思教学过程)----教研人员和其他专家参与学校教研----总结和提升新的具有共性的经验和理论。
新课程改革仅仅是一个开端,还有更为艰巨的任务有待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与解决。这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认识的提高和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开与完善。这是关系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转变观念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而渡过这个阶段的惟一途径只能是教师对新理念的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反思、总结提高。
第四篇:46-消除认识误区,.
消除认识误区,展示独特的教学风格
宁化六中许兆河
这次福州之行,参加了“相约名师,聚焦课堂”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现场全程观赏了四位名家的授课过程。真正领略了这些名师的教学风格。这对于澄清我以往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很有帮助。
误区之一,错把一些非教学因素当成影响教学的因素。
以前总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年轻的总比年老的受学生欢迎,美女俊哥的教师比相貌平平的老师受欢迎,女教师比男教师更有人气。其实年龄,相貌,性别并不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真正影响教学的是你的学识,你的语言功底,你的亲和力。给我们做观摩的四位名师,除了一位是女教师外,三位都是年过半百的老师。年龄并没有成为学生排斥他们的理由。这八节课都非常成功,尤其是程翔两节课,更是获得了满堂彩。有人说,也许是名人效应,我看不尽然,抛开名人的光环,同样精彩。其实这些课,名师们都用了“激活发现和引领”的方法。他们不愧是久经课堂的老手,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幽默风趣,潇洒自如。每堂课,教师都熟透于心,所以在授课中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变故显得极为从容,这种教学智慧和灵感,正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四位老师,有三位老师让学生感到特别有亲和力,体现在他们和学生双边活动时的每一个细节中。比如,郑桂华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常用的是“孩子”,面对近千人的观摩现场,他们不但要调控好自己的心理,还要调控好三十位学生的心理,使他们不会怯场,能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恰如其分的教学评价都能让学生如沐春风。郑老师上《安塞腰鼓》时,发现来上课的学生已经上过这篇课文,她彻底放弃了课前准备好的课件,以免给学生带来教学中的阅读审美疲劳,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导入,给学生一种新的知识。她牢牢抓住语言风格和思想内容两方面,把探究活动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高明的教师在课堂上绝不是抛开学生而自得其乐,她的眼神始终关注着学生,所以学生的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互动和交流使课堂气氛活跃,也使学生思维活跃。几乎所有学生都参与了教学探讨,很多人的观点在在课堂上得到交流。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课堂组织者而不是保姆,什么 都越俎代庖。郑桂华老师提出: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要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误区之二,多媒体授课总是优于传统授课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新的技术革命。无论是哪个行业,都和信息技术结合得非常紧密。不会使用现代技术,对于教学活动的实施必将带来影响。过去总认为,运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激活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气氛,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进而,把教学活动和多媒体捆绑在一起。听了程翔老师的两节课,才发现多媒体并不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唯一手段,相反,如果不恰当使用多媒体,反而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基础阅读的培养,一味的听读,学生没有原始阅读的体验,就得不到最初的原生态的感受。而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这种基本知识远比注入式的知识更有价值。程老师就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为我们展示了名家授课的独特魅力。同样,他的课也用上了激活,发现和引领的教学法。他的高明在于在事先没和学生沟通的情况下,运用最短的时间从学生中获得最有效的教学信息,明确这堂课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寻找到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当然,他扎实的语文素养,他地道的北京方言,他极富表现力的带磁性的语音,都为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程翔老师上课时善于使用形体语言,他的神态多变,他的语言富有磁性,两堂课,一节是莫怀戚的《散步》,一节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授课方式,但有一个共同点,从上课的第一秒开始,他就在寻找最佳切入点,明确学生最需要的东西。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让学生的思维能变得积极主动。程老师循循善诱,日常中极普通的散步演绎为一个弘扬中国传统美德的典型例子,在对四个人物的分析探究中把尊老爱幼的主旋律凸显出来。其实他只设计了一个问题,《散步》中出现的几个人物中同学们最喜欢哪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就把情节和人物形象全包容进去了。“为什么我眼眶含着热泪,因为我对语文和学生爱得深沉”,程翔老师真正的把自己融进课堂,他用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导入,课堂中不断启智和激情。原来语文可以和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生活走得很近很近,然而只有用心来教语文的人,才能和学生共同分享语文学习的乐趣。程翔老师和学生沟通时提了几个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借鉴。1最喜欢语文的同学举手,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语文。2课文中同学 们最(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3喜欢《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的同学举手。4为什么你推荐别人而不推荐自己?
误区之三,分组讨论就等于合作探究。以前参加过一些教研,总认为课堂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讨论,就是所谓的研究性学习,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却不知道看起来好像热热闹闹的场面,其实并没有真正让学生获得最重要的东西,更可怕的是,这种走过场的教学过程成为大家趋之如骛的样板。其实,阅读教学,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悟出这些文本包含了哪些问题,自己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运用发现法来阅读,再通过课内交流来获得共识,这才是探究的最终目的。其实,没有问题的孩子才是最可怕的,不犯错误的课堂并不是完美的课堂。也许,有些问题,不要说孩子们弄不清楚,就是老师也未必能弄清楚。在探究时,不要怕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在教学中,还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迫不及待的向学生展示所谓的标准答案。提问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不要冷落了学生的进取心。程翔先生指出,他听课时曾经发现,有一堂课教师在提问时,有个孩子曾经举了五次手,可惜老师都没有提问到他,最后,这孩子终于不再举手了。因此,不要让几个聪明的孩子“霸占”了课堂,要给每一个孩子创建一个交流的平台。
此外,这次听课,还发现了爱心的重要,激情的重要,学养的重要,思辨的重要。赵谦翔老师给我印象极为深刻。他提出了绿色语文的口号,谈到不要把学生变成考生,更不要把老师当成考匠。一个老师不仅要能适应课堂,还要能驾驭课堂和享受课堂。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和学生找到一种极为默契的交接点,率领着他的弟子们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他可谓真正的沉浸在以教学为乐的境界中,以至于一进课堂就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疾病。听完讲座后我有几点很深的感触:学生不喜欢冷冰冰的语文课堂,他们喜欢充满人情味的语文。学生不喜欢说教味浓的语文,喜欢润物无声的语文。学生不喜欢空洞无物的语文,喜欢情节充实的语文。学生不欣赏教师的独角戏,喜欢与师共舞;学生不需要机械的填鸭,而希望老师给他们注入源头活水。因此,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多阅读,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用自己的学识去征服学生。
第五篇:应届毕业生认识的误区(范文)
應屆畢業生認識的誤區
经常看到应届毕业生抱怨企业,诸如薪水太低、安排的岗位机械无聊、没有足够的培训和职业发展空间、不能施展才华觉得特委屈等等,或是应聘时抱怨企业不识才、不给自己机会、不该用社会标准衡量自己等等。而同时企业也在抱怨应届生,眼高手低、牢骚多、不愿从事基础工作、跳槽几率高等等。
就和企业的关系而言,应届生确实处在弱势位置,所以舆论上难免会偏向应届生一些,但客观分析起来,其实问题往往更多的还是出在应届生身上。不能责怪企业看不起应届生,关键还是应届生的心态问题。
先让我们回到原点。企业招募职员,其目的很简单:在某些岗位上需要合适的人担当起这些工作,创造出相应价值,为了让员工能为企业付出劳动,所以必须支付工资。这就是雇佣。
然而,一些应届生从到企业的第一天起,就仿佛企业欠了他什么,什么“应该支付多少多少的薪水”啦,“应该提供多少多少的发展机会”啦,却忘记了雇佣的原生状态是一方先付出劳动,而另一方根据其创造的价值支付薪水。好的企业自会创造很好的组织生存空间,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职场不过是劳动与货币进行交换的场所,作为雇员首先应考虑的恰恰是:我究竟能创造出什么价值?企业看重的是现实能力,对于多少年后这个人将具备多少潜力,企业并没有必要考虑太多,毕竟,能将应届生留住3年以上的企业本就不多,老板们心里都清楚得很。应届生就业后的心态不稳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某企业四年来共招聘一百三十多名应届本科生,除去今年新招的三十多名外,其余一百名应届生只剩下了二十名左右。现代社会迅速攫取财富、获得成功的神话越来越多,搅得大学生们的心里也越来越浮躁,而世界N强企业乌托邦式工作生态环境的宣传也使大学生们心怀憧憬,认为那才是企业应有的状态。
我们无意劝诫大学生要安于现状,也无意要大学生压制自己的才华。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最需要的却是能脚踏实地承担好本职工作的人,应届生在过多关注自己需求、希望企业给予理解的同时,又有多少目光投向了理解企业的方向呢? 现在很多应届生虽然嘴上表示得很谦虚,其实骨子里还是有些“天之骄子”的情结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往往认为目前这项工作不应该由自己来做、或者总是不满足眼前的薪水的原因。然而,我们可以很清醒地看到,现在企业里的职员大多也是大学生,在同等学历的情况下,却比应届生还多出很多工作经验。如果应届生凭借学校知识资源的优势,多了解了许多企业职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或许还有“骄”可言,然而现实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很多严重滞后于社会需要,反倒是企业中很多勤奋的员工因工作需要,不断在接触最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可是很多应届生还是眼高手低,期望的薪水比这些前辈们的还高,或希望企业在一、两年内就能提供很好的岗位,否则就是“屈才”了。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好岗位”啊? 还有一些人自认为在学校当过几年学生干部,就拥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了,岂不知在企业这种复杂状态的组织里,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所即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要复杂得多,而处理事情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也要庞杂得多。见过一些这样的学生,实实在在的事情没见到做好几件,对公司的业务状况也未见得了解透彻了,却只喜欢整日清谈,对公司的管理现状指手画脚。有些应届生在学校老师的强力调教下,或许一时能摆正心态了,甚至能装出一副矫枉过正的“卑谦”模样(其实这也不是企业需要的),但不到半年,稍微能独自承担一些工作了,骨子里的一些东西便又冒了上来。
有些应届生总是说:你总要给我机会呀,不给机会怎知道我行不行?但是他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给过机会以后如何?如果一切尽如人意,展现了才华,获得了褒奖和重用还好说,如果表现平平呢?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表现平平的,只会抱怨于老板没
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没有体谅到自己的辛苦云云,双方对工作结果认识上的差异,很快就堆积出一大堆矛盾。还有一种情形:确实做出了成绩,然后呢?企业就一定要给出意想中的奖励和提拔么?大学生们眼巴巴地看着,如果做出的这点成绩没有马上得到意料中的回报,可以想象他们嘴中又会说出什么话来。然而,对于老板而言,他可能只是认为这是你应当做到的,没有理由在为此付出薪水后还有额外给出什么,也没有必要在给出一项任务的同时给某个特定的人做出什么承诺,或者认为一件事情还不足以说明什么,应该再多观察一段时间。我们的大学生们有这样的耐心么?这又是个认识上的差异。
还有很多应届生质问企业:你们为什么不招收应届生?你们为什么不给我们机会?其实好的企业为了构建公司的人材梯队,肯定是需要定期招收应届毕业生的,同时不可否认有很多应届生也确实非常优秀。但需要严肃问一问自己的是:你是否这一人群中的一员呢?很多应届生能认识到目前自己的不足,同时也都拥有这样的自信,比如“只要给我多少年、多少机会,我将一定如何如何”,但站在企业利益的角度,有什么理由要老板们去冒这个险呢?我们可以看到,确实拥有显性才能的应届生(尤其在技术方面强,或拥有明显深湛专业知识的,所以在企业能马上被应用,甚至能填补企业的某些空白)被抢聘一空,其他的却不得不为就业而奔忙,这种存在的背后自然是有其合理性的。
当然,这些还和目前大学扩招、学校课程设置滞后等诸多因素有关,但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是:少考虑客观因素,多从主观原因着手,要么真正调整心态,要么从进大学的第一天起就着实于积累自己的显性才能。而就业后,把自己和那些同样具备大学学历的前辈们摆在一条线上比较,不要总是成天抱怨。对于企业来说,确实没有理由认为应届生要与其他职员有什么不同,有人说应届生学习欲望强,可塑性强,(这或许是唯一能说得出的应届生优势了),可惜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学生自毕业时起(或者还没毕业时),心态已经老矣,仿佛已经看透了这个世界,很难再对新的东西产生兴趣了。如果连这最后的优势都丢失了,我们实在难以找出招募应届生的理由了。
应届生因认识和心态上的误区,或因对企业管理内核的不了解(这是学校不可能学到的),造成了和企业天然的不和谐。可惜应届生们往往只希望企业方能有所改变。其实做人力资源的,或是做经理的,哪个又不是从应届生走过来的?我们都能理解应届生们面临的困境,我写出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想贬损某个群体,而是希望能帮助应届生们更好地了解经理人的想法,为应届生们纠正职业心态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