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公用品行业渠道分析报告
俄办公用品行业渠道分析报告
一、办公用品的分类
1、办公文具事物用品。包括书写修正用品、文件档案管理类、桌面用品、办公本薄、电脑周边用品等。
2、办公设备用品。包括事物设备(碎纸机,电话机等)、IT设备(电脑,投影仪,复印机等)、办公电器等。
3、办公耗材用品。包括打印耗材(墨盒、组件等)、装订耗材、办公用纸(复印纸,传真纸,电脑打印纸等)、IT耗材等(网线,电源线)
4、办公家具。包括文件柜、保险柜、办公桌等
5、日杂百货用品。包括日用品、清洁用品、饮食用品等
图解不同性质的终端用户认为一个理想的大型办公用品卖场应该提供的商品
图解不同性质的终端用户平时购买最多的办公用品和耗材
总结:办公用品行业虽然细分的种类很多,但人们在办公行业主要涉及的是办公文具事物用品、办公耗材用品。
二、办公文具行业的现状
市场潜力大,购买力增加。我国现有小学生约1.8亿人,大学生约300万人,成人在校生约5000万人,企事业单位领导约3400万人。且教育投资大幅增加,办公文具行业有着十分广阔的消费市场。办公文仪文体用品多元化、多层次消费结构已经形成,且向高档产品发展。
在商品流通方面,外资企业已进入了批发零售业,而在电子商务方面亦有较强的发展势头。
政府的采购已从试运作扩大到普遍行为,较高价值的办公用品将很快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三、办公文具行业渠道的现状
办公文具行业在国内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文具品牌的渠道流通模式基本上分以下几种:
1、是一级代理渠道。
即厂家产品外销通过第一层代理商,它负责联系厂家订货(厂家厂家一般只负责生产,不会去市场买卖)。然后其他的经销商再从代理商那里去进货,再卖给消费者。它是一种垂直化渠道。其优点是增加了销售过程中的节点,覆盖面广,铺货迅速,资金周转快,节约成本和人力;缺点是容易受制于经销商,对市场反应慢,对终端的控制能力弱,渠道推动力弱。如卓达采用此模式。
2、是省级代理渠道。
即利用各地的省级代理商对当地区域市场的了解,来进行产品的销售,节省了终端投入的成本。它是一级代理制和扁平渠道的折中,具有大部分一级代理制的优点,而又大大减弱对经销商的依赖;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造成省际窜货,因此最好一个省只有一个货源。采用此模式的有天卓、马利等。
3、是K/A直供渠道。(K/A,即Key Account,是指在自身产品的销售中占据重要份额的少数零售客户。)主要是只对重点客户,如大的连锁零售商进行直接供货。如沃尔玛、国美、好又多等,其运作成本低,代表了零售业的发展趋势;还可以是 厂家在全国各地建立自己的办事机构,来操作对K/A的直供。然而它压低厂家毛利、终端价格不受控制易造成渠道体系混乱,同时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也较弱。目前包括益而高、创威在内的许多品牌都采用K/A直供作为混合渠道的成分之一,而罕有作为唯一渠道者,原因在于此。
4、是混合模式,即以上几种模式混合运用。
一般操作难度较大,分型号策略是可行的一种,即某些型号用K/A渠道,某些型号用传统批发渠道。但由于不同模式的价格体系相差太大,如用一级代理渠道,就会有几种价格,而K/A渠道的价格一定比一级代理渠道价格低,所以价格无法协调,产生渠道冲突,最后可能只剩K/A模式。采用此模式的有得力、齐心、广博等。
四、办公用品行业的渠道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办公文具行业整体毛利率较高,许多生产商、投资商相互竞争导致生产资源严重浪费,销售渠道构建体系薄弱且不完善;因此渠道整合是办公文具生产、经销企业最关键最急迫最需要立即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行业经销渠道狭长,产品传递速度较慢。最关键的是,由于这种梯式的渠道结构严重导致产品毛利率的下降,不利于企业大规模快速和长远发展。因此,办公文具企业首要解决渠道整合问题。渠道整合可从以下策略入手:
1、因为批发业务的必然衰竭,应逐步削弱一级经销商的分销能力,将传统的从上向下的销售方式转变为扁平化通路结构。即通过强化各分公司的市场管理职能,逐步扶持和培育二、三线市场的经销商分销能力。
2、强化零售终端分销功能。通过扶持二、三线市场之经销商,在各地区培育零售终端形象分销网点,以最终达到抢占终端制胜的目的;强化零售终端队伍管理和业务素质培训; 建立专业办公文具形象店分销网络; 建立形象店运营管理体系;突出专柜营销模式;加强终端铺货、陈列管理力度;
3、突出加强重点零售客户管理模式,精耕细作维护市场。设立重点零售客户管理服务部,以专业性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政策促进与重点零售客户之间的合作。重点零售客户有(仅限大卖场、超市)。
4、建立总部直销管理部,直接参与全国各地区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采购招标项目,扩大公司产品的分销网络和市场占有能力。
五,未来办公用品行业的渠道融合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数字化办公的全面推进,无论是OA厂商还是PC产品,都在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渠道上的不同也会渐渐消除,进而达到充分的融合。在新经济形式下,细分之下的文具、礼品、印刷、IT、PC、OA设备等办公产品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一体化的“大办公”概念的采购将是未来的趋势,PC、OA和文具渠道的相互渗透、相互扩张、相互整合的“革命”,办公用品行业“一站式”采购必将自然形成。
第二篇:手机行业渠道分析报告1
手 机 行
渠 道 分
课程名:
班级:学号:姓名:
一、手机市场渠道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 业 析
(一)渠道特点
综观当前手机渠道市场,由于手机行业的差异性,造成了手机市场具有其独特的特征:1.渠道模式多样化,格局复杂。2.产品种类繁多,市场变化迅速。3.地区差异大。其行业特点也决定了其渠道特点。目前,国内手机营销渠道可以分两大类:分销渠道和直销渠道。
分销渠道主要包括全国总代理商、区域代理商以及网上代理商。
直销渠道主要包括自建销售网络、家电连锁商场(国美、苏宁、永乐、大中等)、手机连锁销售店(中复、迪信通、中域等)、电子商城(赛博、太平洋等)、大型 超市(家乐福、沃尔玛、华联、物美或当地大超市等)、移动运营商营业厅、手机商城、手机一条街或通信专卖街以及小型手机专卖店(只卖手机的小店,主要在县 城、集镇)等。
(二)发展趋势
手机行业销售渠道发展不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且存在企业发展的内部驱动。这些综合的作用使得手机销售在未来将逐步市场走向扁平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复杂化。
1、手机分销渠道扁平化。目前国内手机市场已经呈现扁平化的特点,而未来必然是向更为纵深的扁平化发展。渠道扁平化通过对流通环节的压缩,使得代理层次减少,渠道宽度增加,以及直销的式比重加大。
2、手机分销零售规模化。手机分销零售以分地区的手机卖场和家电连锁企业为主,小的手机零售店被整合,并购,手机分销企业走向连锁化,规模化。规模化具有资金、品牌、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其大批量的进货和销售方式既给厂商减少了库存的压力,又保证了产品的种类繁多和价格优惠。
3、手机分销渠道品牌化。在手机日趋同质化,和消费者日趋个性化的今天,手机分销渠道的发展必将走向品牌化营销。因为品牌的推广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附加价值,提高与竞争对手差异化的机会。
4、手机分销模式复杂化。主要表现为:市场上多种分销模式并存;同一手机厂
商采用多种分销模式;不同分销模式的交叉应用等。
二、诺基亚和三星的渠道运营模式比较
(一)诺基亚渠道运营模式
诺基亚作为手机强势品牌,假如不能达到一定的市场覆盖,其市场占有率是得不到提升的。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市场必须实施全覆盖、全竞争的渠道体系。诺基亚在中国所采取的主要分销形式为:代理制(包括:全国代理商分销,专卖店分销以及区域代理商分销)和直供制(包括:直供商分销,区域直控分销以及全国直控分销)。
由于购买力、贸易业态、行业发展的变化,手机渠道一直在变化之中。诺基亚渠道变化主要有有以下几个特征:
1、随着产品生命周期从引入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具有购买力的人逐渐增加,由于购买人群地域分布特点,使得销售渠道的建设重点从一级城市开始,逐渐下沉,一直深入到二级、三级城市,终极扩张到尽大多数县级城市和部分乡镇市场;
2、从生命周期成长期后期开始,行业利润率逐渐下降,促成渠道变革,变革的核心是降低渠道本钱,方法是渠道扁平化。总代理制不能适应渠道“下沉”的要求,同时渠道本钱太高,于是逐渐过渡到区域代理制。而在一级城市,直供逐渐取代分销;
3、零售业态本身的发展会触发并影响手机渠道的变化,大型专业连锁卖场扩张到哪里,哪里的分销渠道就会萎缩,直供的比例就会加大。
(二)三星渠道运营模式
在三星手机业务突生变故时,三星中国手机部门对其中国手机销售渠道结构做出调整,改变所有产品均通过国代商总代理销售的模式。三星中国手机销售渠道结构调整具体方案为,三星计划将部分产品对主要的全国家电连锁零售商、部分手机专业连锁零售商和部分区域手机零售商进行直供或者通过平台进行直供,即对该部分产品采用“直供+平台直供+分销”并存的渠道结构。而初步估计,拟直供或者
平台直供的零售商当前的市场规模约占三星国内手机市场整体规模的40%左右。同时,为保证现有优质合作国代商代理销售规模不受明显影响,计划减少合作国代商数量。
三星手机的模式变化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三星厂商扩充分支机构营销人员,自身掌握更多可控资源,对市场终端与销售渠道监控力度加大;
2、三星手机销售渠道扁平化,国家代理商与省级代理商的职能角色扮演产生转换;
3、以分销代理、连锁直供和运营商定制三大块相结合的手机渠道模式出现。
三、手机行业运营问题及解决方案
近年来,市场经销区域划分和省级直控分销政策为诺基亚和三星等大品牌赢得地方市场和高增长做出了贡献,但是如今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首先,受金融危机影响,以诺基亚为代表的手机通讯市场面临萎缩;第二,随着通讯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销售量的增大,经销商日益增多,手机利润逐渐被摊薄,经销商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第三,诺基亚和三星等大品牌已经由上升期发展到平稳期。
厂商与经销商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大厂商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在经营合作战略、经销策略上做出改变,积极利用经销商的力量,齐心协力来开拓市场。主动寻求渠道的变革,寻求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渠道模式。
手机厂商可以在各大区、各重点省市相关终端推广小组协助代理商进行市场推广、终端形象建设、终端促销活动等,更好地服务经销商,协助经销商进行渠道、终端的管理。这样既避免“人海战术”带来的高营销成本,也能够很好地处理“单一代理制”的单兵作战、市场管理不到位的缺陷。
手机厂商还应进一步强化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策略。对每一家经销商进行专业的辅导和管理,随时协助各经销商进行重点卖场的建立,及时掌握手机市场信息的反馈,及时提供客户服务,并积极进行各地市场推广和品牌的宣传。
四、渠道分析对整个行业运作的启示
分销渠道的发展受到几点因素的制约,产品特性,市场结构,市场竞争情况和技术因素等。
产品特性:手机属于通用型大众化产品,大众化产品购买频率高,应走便民路线,同时手机的价格相对于普通消费品略高,所以专业的知名度较高的卖场比较适合,这样就促进了手机分销的规模和品牌化经营。同时手机的品种繁多,利润具有时效性的特点,也提出了对手机分销扁平化的要求。
市场结构:目前现有的手机分销市场容量很大,同时我国的手机产业正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并将走向完全成熟期。处于导入期和成长期的产业,对渠道的依赖程度高,它需要依赖中间商打开市场和区域化管理。而进入成熟期后,主要依靠自己的网络分销。目前我国手机产业的发展情况决定了手机分销市场上多种分销模式并存和向直销模式倾斜的趋势。
市场竞争: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不但存在厂商间的竞争,并且存在分销商之间的竞争。竞争促使企业向品牌经营发展,同时竞争也带动了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形成“大鱼吃小鱼”的发展势态,导致手机分销市场的规模经营。
技术因素:核心技术的匮乏使得国内手机厂商只能偏重于“渠道”竞争,技术层面的问题从而引发渠道竞争的激烈化。物流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手机分销渠道发展带来便利。
面对以上发展受限因素,手机厂商和手机渠道代理商都应该在日后的行业运营中做出更多的努力。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随着手机市场日益成熟,手机市场的门槛门槛越来越低,因而手机销售渠道的优劣对于手机厂商越来越重要,对于国外手机厂商,应该进一步将渠道扁平化,加强对手机零售终端的控制;而对于国产手机厂商,则要注意控制渠道的成本,以免渠道成本过高,成为企业的负担。
移动运营商正大力介入手机销售市场,手机厂商应该抓住移动运营商介入手机市场的机会,借助运营商的市场推广能力,提升手机厂商的品牌,提高手机销售市场份额,降低销售运营成本,和移动运营商进行紧密的战略合作,是手机厂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由于手机渠道呈现规模化趋势,不少小的渠道代理商将被市场所淘汰,而具有
良好的品牌和比较大规模的渠道代理商将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和这些渠道代理商结成比较良好的合作关系无疑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手机厂商拓展市场。
加强渠道信息化建设,用先进的信息化方式管理渠道,以提高渠道效率,降低渠道成本。
对于手机渠道代理商,首先应该加强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移动运营商在整个移动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强,渠道代理商加强和移动运营商的合作,无疑能够提升自身的品牌,而且和移动运营商合作,能够拓展自身的业务范畴,增加收入来源,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加强手机渠道代理商的竞争力。
其次还要加强与手机厂商的合作,手机渠道代理商通过与手机厂商的合作,通过直供、包销、定制、买断等多种合作方式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从手机厂商处获得手机,从而加强了渠道代理上的竞争力,提升手机渠道代理商的利润空间。
手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而国家“三包”政策的出台也对渠道代理商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渠道代理商要加强渠道建设和培训,加强渠道管理和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给最终用户提供更加快捷和优质的服务。
在未来几年中,手机销售的利润还将持续下降,如果手机渠道代理商还仅仅只有手机销售的单一业务,无疑风险也比较大,手机渠道代理商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自身的业务多元化,以增加收入来源,提高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第三篇:通信行业电子渠道优劣势分析
当前,通信行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竞争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通信技术飞速进步和电信需求的不断扩大,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电信改革大潮。在这其中,通信行业渠道格局近两年可谓风生水起,尤其是各类电子渠道的深度介入,给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的渠道带来很多新的变数。未来几年,电子渠道由于具备及时有效、低成本的渠道特点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等作用,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占据各类渠道中的主导地位。
电子渠道是为了满足客户实时服务的需求,降低营业前台服务压力和服务成本,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自助式新型营销服务渠道,它以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将产品的销售与服务数字化,让客户借助终端设备,可自助定购产品、获取服务。一开始只作为对传统实体渠道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和3G数据业务、增值业务的不断发展,客户自己进入相关网上营业厅或者利用其他方式自由地选择各类新业务、体验新业务,自己办理各类增值业务的订阅、退订等手续,就如同客户进入电信运营商开办的业务超市一样。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的通信行业渠道模式形成了多样化,建立多种渠道形式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基本上遵守高价值客户对应高成本渠道,底价值客户对应抵成本渠道的原则。其中电子渠道的成本最低附加值也最低,而人工服务的成本最高相应的附加值也最高。
在中国,通信农村市场因地理、交通、配套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各通讯运营商的服务营销渠道都十分薄弱和凌乱,虽然有合作渠道、特许渠道及直销渠道在提供支撑,但都不成体系,只能勉强应付市场渗透率不高的地区及2G时代的简单销售与服务。而电子渠道恰恰是解决农村市场渠道的最佳模式,乍看起来农村市场存在着人口素质不高、IT化程度低、银行物流等金融配套设施不完善等诸多不利于发展电子渠道的因素,但是这些问题都不是本质问题,或者说都是可以在技术上解决的,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自行消失的问题。电子渠道的跨地域性、广泛性、高效性、低成本性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市场人口分布广泛、交通不便、客户多但ARPU低等影响渠道建设的本质问题。例如:空中充值、短信营业厅等等都是农村市场的绝佳的服务营销方式。
香港SUNDAY公司等都可以有效挖掘客户的需求,并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业务。比如客户登录网上客服后,就会看到自己的通信消费结构,系统则可以根据客户的消费特征、喜好等因素来选择推荐适合于客户的业务套餐和服务组合等。深圳移动的网上服务厅业务种类非常齐全,能够针对目标客户群进行主动服务和营销。例如增加了新款手机终端优惠销售等。浙江移动通过在线互动增强了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有效提升了客户的体验和感知。电子渠道某种程度对于传统电信渠道是一个颠覆。而且电子渠道的发展和渠道功能的联动,渠道平台的拓展将成为电信运营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可以说电信业发展电子渠道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1.分流营业压力,降低营销成本。电子渠道可以24小时为客户提供话费账单查询、历史清单打印、缴费记录查询、积分查询、缴费、补打发票等服务;为预付费品牌客户提供余额查询服务,可以让客户实时了解到自己的话费余额。并且,还可以在电子平台上进行密码更改、套餐定制修改等操作,并支持多用户业务的同时受理。如果客户自己在电子平台就把业务办妥,对缓解营业厅压力有很大作用。客户经理、营业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为高价值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2.提升客户有效体验与忠诚度。首先,自助操作满足了部分客户的成就感。我们一直在强调提升客户体验,而电子平台的自助模式,就是最佳的体验。电子平台作为一个新事物,喜欢探索求新的客户,通过一番摸索后掌握平台操作技巧,会产生成就感。在平台使用过程中,也加深了客户对产品的了解。其次,自助平台不受地域、时间干扰,客户办理业务不用再择时选日、舟车劳顿跑到营业厅,不用在现场排队苦苦等待,不仅减小客户的痛苦程度,而且还避免现场客户投诉与冲突,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其三,3G时代,数据业务的比重愈来愈大,代理商渠道在数据业务上的服务水平要达到运营商要求的难度大。因此,电子渠道很大程度上将成为数据业务服务的补充。而电子平台可以用多媒体的方式指导客户如何使用数据业务。3.减小代理渠道对运营商的威胁。而电子渠道则完全掌控在运营商手里,它可以减小代理渠道对运营商的威胁,防止代理渠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与运营商“叫板”的行为。通过对电子渠道的不断完善和推广,把某些细分客户群吸引过来后,将分流代理渠道的市场份额。4.有助于塑造品牌形象。电子渠道在服务上的易用性和体验性的表现非常突出。一个顺畅的电子渠道系统,有助于塑造运营商贴心服务的品牌形象。品牌内涵须通过产品、服务等外在的东西来体现和加强。电子渠道的广告能力、服务能力是构成品牌的要素。
万事有利皆有弊,我们在参与众多电子渠道项目研究中,也不难发现同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着电子渠道的未来发展。1.用户的终端使用能力不足,自助完成业务操作存在较多困难 目前仍有大量通信用户对电子自助平台不熟悉,又缺乏电子设备使用技巧。很多用户不会使用计算机,不会编辑短信,更不会上网。向他们宣传自助平台,成本大、见效低。2.对电子渠道的营销推广需要加强,提升客户了解程度 银行为鼓励用户刷卡,采取了刷卡积分、刷卡抽奖等大量的推广活动,而且配合媒体开展立体轰炸。而很多移动公司的电子渠道由于宣传推广资源分散在不同的经营部门,难以实现联动和整合。3.某些自助平台操作还有待简化、细化 操作的简易性,直接影响了推广效果。有的短信平台,需要发送一串符号,一旦符号不正确,将影响业务受理,用户难以记住符号编辑规则,自然也容易放弃该业务;有的短信平台号码繁多,尽管业务功能很强大,用户反而不知道自己该选哪个业务号码,或记不住这个号码;还有的地市公司,网络营业厅的业务入口难以链接,不便吸引客户尝试,还有业务操作成功率较低,„„这些问题都在影响着电子渠道的便捷性。4.电子渠道业务营销能力渗透不足,平台类型和功能有待丰富 现有的电子渠道,更多体现在话费查询等服务内容上。但我们需要建功目光注意到用户的持续消费能力上。目前,大量的营销手段比较依赖于传统媒体宣传和客户经理的推广。其实,以现有的技术条件,从业务广告告知,到客户业务体验,再到业务的定制,完全可以让电子渠道承担更多的营销重任。作为一种新兴的营业模式,电子渠道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核心,应当成为为用户提供高体验度的自助服务平台,获得更多客户的欢迎。
所以,慧聪邓白氏认为,在清晰认识电子渠道的价值和意义之后,各大通信运营商还需要围绕以客户体验为核心来打造电子渠道体系,引导客户消费行为,提升客户的感知度和忠诚度。1.打造、优化网上营业平台,便捷客户接受服务营销 中国移动电子营销渠道如果依靠客户消费习惯构建,可归类为互联网渠道、手机终端渠道和实体电子渠道,这些渠道中又以互联网渠道为电子渠道的核心。2.从客户角度出发,规划中国移动的电子渠道体系 客户可能永远不会关心自己有多少种途径可以接受服务,其关心的是如何以简单的方式,享受优质的服务。3.以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提供便利理想状态下的电子渠道应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为客户所认可和欢迎。为此需要:(1).优化电子渠道功能界面。要使我们的电子渠道的功能界面更加友好、更富时尚特征、更能够吸引客户前来体验和享受服务。(2).优化操作流程和菜单设置。不断优化和完善操作流程和菜单设置,使得电子渠道的操作更加人性化、便捷、醒目。(3).强化系统支撑。随着电子渠道客户群的增多,电子渠道系统的容量、稳定性、安全性、业务办理时限等都会影响到客户使用电子渠道的感受和体验,强化系统支撑,不断优化系统,适时评估系统支撑能力是非常必要的。(4).提供个性化消费环境。这个营业厅就是属于单个客户的,我们提供的一切都是为单个客户量身定做。依靠强大的数据库挖掘、存储、记忆能力做保障,这样的服务才能产生真正的归属感,这样的消费才是愉悦的。(5).提供客户互动渠道。你知道你的客户在想什么吗?也许不是客户不想告诉你如何才能服务的更好,而是他没有办法告诉你。我们的电子渠道,尤其是互联网渠道,正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从客户那里学习,从客户那里知道前进的方向。具体讲可通过网上营业厅开设在线交流模块、BBS等。4.面向更多目标客户,加大宣传推广力度。(1).使用科学的手段和工具分析客户的消费特征,不断研究和开发目标客户群体。(2).推出连续滚动式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培养和巩固用户的电子渠道使用习惯。总之,慧聪邓白氏认为,渠道的未来发展是走向电子化,但是目前中国通信行业电子渠道的建设才刚刚开始,渠道建设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各大电信运营商应该认清电子渠道的现状及问题对于通信行业制定新业务电子渠道的建设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招聘渠道分析报告
招聘渠道分析报告
XX公司招聘渠道分析报告
一、分析范围
根据招聘渠道分析的特性,本次分析的范围包括:所有面试两轮以上有一定合适度的主要岗位应聘人员,共50人。其中包括:录用并在职13人;录用后离职5人;达成录用意向但未到岗7人;储备待定4人;面试两轮以上有一定适合度21人。详见附表1
选定此类分析范围,主要考虑:①有效简历的覆盖率;②渠道分析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分析从渠道、岗位、离职率三个维度进行。
渠道维度主要分析:各渠道简历获取数量(资料取得能力);渠道内的岗位分布(关联度);渠道录用率(有效性)
岗位维度主要分析:岗位简历分布情况(人才的可获取性);岗位的获取渠道(人才引进方式的效率、效果)
流失人员维度分析:渠道与人员稳定性的关系
二、渠道分析
1、各渠道简历获取比较
招聘渠道的划分以应聘者最初感受到公司招聘需求,并产生应聘念头的途径为标准,分为集团调配、员工推荐、上海公司推荐、网络招聘(含各招聘网站宣传和招聘邮箱)、猎头推荐、招聘会。
分析应聘的50人中,简历来源分布如下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网络途径获取简历数量排在第一位,50份简历中有21份来自网络,占总数的50%,其次是猎头,最后为**公司。
由于这50份简历的应聘者至少都经历了两轮以上的面试,所以其数量和百分
招聘渠道分析报告
比较能说明有效简历获取的能力。网络、猎头、招聘及员工推荐依然是我们获取简历的主要来源,其中以网络为最。
另外有4位采用了“网络+招聘会”的复合渠道,网络中也有40%左右为“招聘网站+邮箱”的方式获得人才信息。人才的引进已不再局限于单一渠道,事实上运用多重渠道才能更多地获取资料,更好地考察人才。
2、招聘渠道的岗位分布
(1)网络
网络中获取的简历,47.62%的简历来自于公司招聘邮箱,19.05%来自杭州人才网,14.28%来自英才网,9.52%来自浙江人才网,9.52%来自**人才网。而邮箱中的简历,通常是在应聘者看到招聘网站和其它宣传途径的广告后投递的资料。因此,邮箱招聘是重要的招聘工具,但其根本是需要加强招聘的传播力。
网络招聘的应聘者涉及面广泛,各岗位均有覆盖,不同的网站针对的岗位有所不同。浙江人才网、杭州人才网等以本地一般职能类的岗位居多;招聘邮箱中以策划类岗位简历最多占70%,其余为设计和文化岗位,从中体现出策划类、设计类人员最有思想,不愿按部就班在网站上填写简历。
(2)猎头
由于上半年与X公司合作较多,所以猎头中有77.78%简历来自于X公司的推荐,其简历在策划、造价、投融资、开发、设计等方面均有覆盖。
K公司推荐的高层岗位简历质量较高,W公司的建筑设计推荐人选也较令面试官满意。
对于项目相关的高端人才,猎头的来源较广较有效。
(3)招聘会
招聘会获取有效简历的时间集中在2、3月份,占71.43%,这与人才市场在年
招聘渠道分析报告
后较活跃有关。另外7月在NJ的招聘会也有一定收获,九、十月在深圳、广州面谈的人员基本为前期有网站信息筛选和电话沟通的经历。
招聘会的应聘岗位范围也较广,一般本地性人才居多,外地人才也是来杭发展意原较明显。
(4)其它
员工推荐的简历涉及面也较广泛,招商、策划、职能类均有,来公司发展的意愿都较明显,成功率100%。
3、各渠道录用率比较
录用人员是指已经基本达成录用意向的,包括录用且在职、录用后离职、录用确定但应聘者又发生意向转变的。
某招聘渠道的录用率=该渠道录用人数/该渠道获取简历数
表2 各渠道录用率情况
排序
渠道
录用率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集团调配的录用率最高,其次是员工推荐,这是符合招聘规律的,同时也要求我们今后能较好地利用内部员工所拥有的资源。
招聘会也有较高的录用率,提醒我们要充分利用2-4月的中高级人才招聘会,加强宣传效果,加大招聘频率。
网络招聘录用率情况符合一般情况,各网络效果平分秋色,中华英才网在宣传效果和人员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突出优势。
猎头的招聘录用率呈现情况低于理想水平。主要原因为上半年合作的猎头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足。证明猎头的推荐也有一定盲目性,不排除为达成录用而有所欺瞒
招聘渠道录用率的高低,一方面表明的是渠道本身在获取人才方面的有效性;
招聘渠道分析报告
另一方面则表明我们招聘工作人员在选择和利用招聘渠道方面的能力区别。
三、招聘岗位分析
1、各岗位简历分布情况
从简历的岗位分布来看,招聘的策划类岗位应聘者最多,其次为设计类、法务和招商。应聘简历数量多一方面表明此类岗位需求比较大,公司此方面人才较缺乏,涵盖的层次和方面多,招聘力度比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此类人才相对应聘较活跃,但筛选的难度较大,真正适合公司的人才不多。
2、岗位的渠道来源及录用率分析(1)策划类
具体渠道分布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策划类职位由网络获取的资料最多,占所有策划类简历的到46%,且投递简历的方式清一色为见邮箱简历;录用率不高
招聘会获取的策划类简历占20%,A、B、C 招聘会各1人,较为平均;录用率高达66.67% 策划类职位是思想活跃群体,也是对信息获取要求较高的,因此应聘者多数会通过网络搜索招聘信息,并投递个人简历的方式应聘。但此类人才的稳定性不高,在人才市场上较活跃,公司对此类职位不但要注意引进考察,也要加强储备力量。
(2)设计类 此略。(3)招商类
招聘集中在2-5月,面试职位有很高的录用率,达到100%,由此可见招商人员较能营销自己,能达成较高的录用意向。渠道较平均。
招聘渠道分析报告
(4)其它职位(暂略)
四、流失人员与招聘渠道
本招聘并流失的主要岗位(项目相关)为******,由于数据样本量较小,故分析的信度较低。
我们将样本量扩大至06-08年主要岗位的流失人才,流失情况详见附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主要流失的**名员工中,46%来自招聘会,31%来自员工推荐,15%来自网络。
通常情况下,招聘会和网络招聘途径的人员稳定性不高,而员工推荐和内部调配渠道引进人员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公司却呈现反常情况。分析原因:一是公司原来引进人员的渠道比较单一,特别是对网络招聘、猎头等投入的力度不大;二是员工推荐中有62.5%为应届生,应届生本身的人群特征,决定其稳定性不高。
另外,个人认为人员的流失值得分析的主要因素为:岗位自身的性质——职类、人才市场供求影响;岗位所处的环境——文化融合、部门、上下级;流失人群分析——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地域、性别等等。与招聘渠道的联系,也可以通过岗位性质、人群分布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因此此处不再深究。
第五篇:行业分析报告
一、秘书工作的基本属性
(一)辅助性。在我国,秘书工作与行政管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管理的层次上看,任何一级领导都是直接从事管理工作的,而秘书工作本身则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辅助性管理活动,其本质就是为领导服务。作为各级部门中的秘书,从一开始就始终处在一种辅助其领导(上司)工作的位置上,可以说秘书工作是庞杂的、具体的、琐碎的各种服务工作,其不仅是领导体力的辅助,还是领导脑力的辅助。
秘书工作依附于领导工作而存在,是为领导工作服务的。但它不像领导拥有决策、组织和指挥各项工作的职责和权力,而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的组织和指挥起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督促检查作用;为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处理日常事务提供工作条件和便利等。因此,在秘书工作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只能为领导(包括领导人、领导班子、领导机关)提供情况、材料、政策依据和建议意见,绝不能自作主张,强加于领导;二是不能随意插手、干扰和影响职能部门的工作。
(二)政治性。秘书工作的政治性,主要取决于领导工作的政治性。秘书工作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阶级性。秘书工作首先是为统治阶级、领导集团服务的。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决议、指示等文件,都是为了贯彻一定的政治意志,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实现一定的领导作用而制定的。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都是政治意志的体现者。我国新时期的秘书工作就是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这本身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政策性。秘书工作的内容大都关系到政策问题。如调查研究、既涉及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也涉及执行中的信息反馈等到;再如信访工作,更是具体执行和落实各项政策。
3、机要性。各级领导中枢,都集中了国家(部门或单位)大量的现行机密。经办或管理这些机密的文电,是每一个秘书部门为领导提供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秘书人员一般都是信息最灵通、掌握机密情报最多的人,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他们对于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担负着直接的、重大的责任。
(三)服务性。我国党政机关的秘书部门,历来坚持“三服务”的宗旨,即为领导机关服务,为各部门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秘书工作广泛的服务领域,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种职业都无法比拟的,如收录整理、录入打印、信息传送、会务服务、事务管理等多种服务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秘书工作手段不断开拓与创新,将为其工作开辟更为广阔的服务空间。
二、秘书工作的主要任务
秘书工作的任务是庞杂的,根据其各项工作的具体性质,可分为“政务”和“事务”两类主要任务。
(一)政务类。主要有办理公文、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调查研究与情况综合,办理领导的指示与会议决定,催办、查办和处理来信来访。
(二)事务类。主要有文件的收发、传递与管理,文书的缮印与校对,文书的立卷与归档,文件的清缴与销毁,承办会议、接待来访,印章管理,公务接洽等。
三、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
素质要求是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的要求,通常包括一个人的政治、思想、作风、知识、技能等方面理论和实践所达到的水平。
(一)政治要求。一个合格的秘书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