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唱教学中融入的民族团结教育课题
民族团结教育在合唱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佛山市实验中学
石涌志
内地西藏班散插班是国家1985年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民族政策,2010年下学期我校开始承担内地西藏班高中班,是属于广东省第一个内地高中西藏班。作为西藏班的音乐老师,我尽快的熟悉了所有西藏学生。在一开始组成学校合唱团时,我就选中了藏族44人中的38人(其中有人因身体问题,声带问题没有参加),另外再在其他汉族班内选出22人(其中大部分为学生干部,大部分为文艺积极分子)。在整个训练和演出中,充分实施民族团结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
合唱能够体现一个群体以及民族的精神风貌,在高中积极广泛的开展合唱教学课,让学生接受正确积极的合唱训练,对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和谐的团队关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合唱的训练中,我首先考虑的是由于地域关系,汉藏学生的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交往方面的些许隔阂,所以我首先让合唱队的同学大家互相先熟悉起来,多次点名,或者介绍,很快汉藏同学间就互相熟悉了。总所周知,合唱以人声的多声部演唱作为主要特征,是一个整体合作的歌唱活动,对于培养团队精神、群体意识是学校教育极好的选择。所以我要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分工有序,分成四个声部,每个声部都选出一个唱歌好、能负责的同学做声部长,他们分别是霍森、丹珠拉姆、平措朗杰、平措卓玛。训练中,我发现西藏生天生就喜欢唱歌,声音特别原声态、高亢,而且表现欲望比较强,而汉族学生相比之下还显内敛一些,所以我就大力表扬藏族学生,并要求他们示范给汉族学生看,大家一起练,取长补短,先是有些拘谨,不过很快大家就放开了,相处也愈加融洽。
因为合唱必须组织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场合排练,合唱的训练需要每一个合唱队员的参与,要求遵守纪律,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只有好的纪律保证才能有效的进行合唱训练。在这方面,西藏生的时间观念明显差很多、生活习惯较为自由,因此他们会习惯性的迟到几分钟;而汉族学生方面大多是学生干部或文艺积极分子,他们在训练中就比较准时。这时候,我就想办法委婉的表达,迟到是一个不好的习惯,表扬汉族学生,并要求他们做出表率,几次以后,西藏生就会觉得迟到会不好意思,所以时间观念就明显加强了。歌曲的训练中,我会选择一些好听的、兼顾到藏族作品的一些歌曲,譬如《多彩的哈达》、《卓玛拉》等歌曲,并查阅大量有关西藏风土人情的资料,讲解给汉族同学听,藏族生也觉得很亲切,把汉族同学的思维带到那片神奇的土地,要他们主动问及藏族同学,加深了解,然后再回到作品处理中,全部同学一下就了解了,歌唱就更加投入了,《卓玛拉》这首歌我安排了藏族学生平措朗杰与霍森领唱,并叫他们用藏文翻译歌词,用藏语演唱,给汉族同学看藏文,并让西藏学生教他们用藏文演唱,大家都觉得非常有兴趣,气氛非常好。
合唱训练过程中,我会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演出和活动,让学生在舞台上体会集体付出所带来的荣誉和快乐,在这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也加强了汉藏两地学生之间的的友谊。在与香港圣丽亚女子学院学生的交流活动与演出中,我把合唱队的同学混合分成多组,让他们与香港学生围成小圈进行交流,并互赠小礼物作纪念,鼓励他们交朋友,活动气氛在两地学生同唱《友谊地久天长》中达到高潮,歌唱时两地学生都是用真心、真情演唱,声音响彻整个体育馆会场,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学生们都觉得活动很成功,活动结束很久后两地同学才恋恋不舍地分开,他们都很有收获。(附照片)
在参加禅城区文艺汇演比赛准备中,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加紧排练,大家真正做到力往一块使,团结一致,尽量配合老师,把作品演绎得更好。在这过程中,有时会有同学发烧感冒,耽误排练,大家都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问寒问暖,争取不或者少耽误排练影响进度,作为老师,我为他们的互帮互助所感动。合唱轻松、愉悦、团结、紧张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保持良好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健康的抒发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品位,锻炼了与人相处和协调合作的能力。合唱的训练就是一个统一的训练。统一的概念包括音准、节奏、起声、换气、发声技巧、咬字吐字、声部均衡、眼神等全方位的统一。在合唱中,只有全体合唱队员拧成一股绳,形成统一的合唱状态,才能达到完整的合唱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全体合唱队员高度集中,听从指挥的安排,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在排练时注重集中歌唱注意力,不允许有个别的合唱队员出现思想松懈、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每位合唱队员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歌唱当中;还有一些作品要求合唱队员做一些表演动作,已达到更好的诠释作品,特别强调团队的力量,这个力量不是要你用多大的力,相反是要学会控制,学会融合,学会理解合唱的和谐的声音。通过几个月的认真训练,我校合唱团在参加禅城区中学生文艺汇演合唱比赛中,一举夺得金奖第一,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让汉藏两地的合唱队员感受到团结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
另外,我感受最深的是,在合唱训练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好的途径。古人说:“乐者,乐也。“音乐教育应当体现寓教于乐、“乐中施教”的特点,音乐教育可以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例如在学习歌曲《七子之歌》时,音乐响起就唤起了学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了游子回归祖国的感情。歌中唱到“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当唱起这首歌,所有合唱队员的民族责任感由然而升,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紧紧相联。当唱到“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在视频中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特区高高飘扬时,不少学生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情绪高涨。通过这一支支动听的乐曲,一声声由衷的赞叹,爱国之情已悄悄渗入到同学们的心田。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在合唱活动中,无时不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合唱采取的是集体协作形式,合唱一首歌曲,首先必须做到音色统一,学生的音色有明亮圆润的,有尖细高亢的,还有粗糙苍白的,要将他们的音色统一起来,就必须将自己原有音色隐藏起来,从集体效果出发,使数十人的声音统一成一个人的音色。相对来说,藏族学生歌唱的位置偏高靠前,而汉族学生歌唱的位置则偏低靠后,而声部间的和谐均衡是合唱成功的又一关键。在初始训练时往往是几个声部你争我抢,以突出自己的声部为荣,这时抓住时机给学生讲述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将他们的合唱录音放给他们听,共同讨论分析不足之处以及怎样改善的办法,在训练过程中,让汉藏学生都学会个人服从集体,小局服大局,形成有统一意识和共同感情的团结的学生集体,从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出发,培养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众所周知,在训练中如果声音统一了,音乐就动听,如有人不协作或唱错音,整体效果就受到很大的影响。通过用声音的和谐、音色的统一、表情的一致等训练方法,就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公德和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团结协作、尊重他人的行为,就是符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的健康的行为,加强了对学生集体化的音乐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互敬互助,懂得了集体荣誉高于一切。
由于进入高二后,所有西藏生都会按要求散插在各个汉族班中,加上文化学习任务紧张,不少队员会退出合唱团,那我就必须从高一新生中补充进来,会对合唱的连续性训练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尽管如此,合唱教学中融入的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还是非常深远的。
第二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勃利高中物理组
宋祥民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能否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机渗透,使之促进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依赖于健康课的开设,而是应该全面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当中。新课改强化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积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和心理素质,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优化他们的学习状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学是门自然科学,它有丰富的物理学史知识,有趣的物理实验,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竖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物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第三篇:将环保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中
将环保教育融入物理教学中
——《成长册》“思想道德”篇之教学体会
贵阳市民族中学 龚 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有的家园。而人类来到地球的同时,也把污染带进了自己的家园。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不断恶化,从而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活条件,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生存。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环保问题,让学生从中学到有关的物理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了环保教育,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一、教育是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的需要
我们的学生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当今时代以物理为基础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材料、新产品已无处不在,人们享受高科技的同时也发现这些新材料、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那么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与物理方面有关的主要污染呢?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
(一)电磁方面 无线电发射台(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系统、移动通信系统)还有人们常用的电视机、手机、电脑、微波炉、日光灯等都能带来电磁污染,它常使人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疼,血压升高或降低等症状,已直接威胁了人类身体健康。
(二)声学方面 噪声污染,它使人烦噪、耳鸣、头痛、失眠、恶心、心悸、视物模糊、吞咽困难、肝胃功能失调、严重时会使人四肢麻木、胸部有压迫感。
(三)物质及其形态方面
1、各种仪器、仪表上废弃的旧电池,电脑、电视的荧光屏;乱堆乱放的废旧物品,各类垃圾,以及用来保温、现已废弃的塑料纸,塑料袋„„这些都会造成固体废物污染。
2、工矿、企业在生产和燃烧过程中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居民取暖、煮饭的各种炉灶、焚烧垃圾把烟尘直接排放在空气中;各种机动车辆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废 气„„这些废气一般都是有毒、有害气体,它们会产生废气污染对人类的威胁也不可低估。
3、农药厂、造纸厂、化肥厂、制药厂、化工厂、垃圾废品处理厂„„把大量有毒有害的废水排向田间、地头、河流、湖泊。水污染致使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鱼类大量死亡。
4、原子能造成的核污染更是可怕,不但可以毁灭人类还可以威胁其它动植物存亡。
(四)光学方面
现代歌舞厅是人们休闲的重要场所,而歌舞厅闪烁旋转的彩光、低能彩色激光、黑光灯;夜晚装饰城市的探照灯、各种霓虹灯等会造成光污染。
以上问题,让人触目惊心!生活启示我们加强环保教育,是物理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日常物理教学中应怎样进行环保教育
(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1、在教室里上物理课尤其在学生面前,教师绝对不能污染环境。如:吸烟、吐痰。写完的粉笔头不能随手乱丢乱扔,要放在专门的盒子内,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无论是教师做物理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自己做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把仪器用品摆放整齐,尤其是学生实验,教师一定要强调注意或禁忌事项。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室外物理探究学习时如参观、访问、搞调查研究,要严于律己注意爱护环境,要随身带一个塑料袋,可把自己喝过的矿泉水瓶、用过的食品袋、烟头、果皮、废纸装入塑料纸,投放在设有垃圾桶内。并要求学生都这样作,这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爱护环境也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
1、要求学生室内、室外不乱扔、乱倒垃圾,并且条件允许时可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把垃圾分装、投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防止产生固体污染。
2、教室内要求学生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回家尤其在别人休息时不要 把家里的音响设备的音量开大。
3、鼓励学生开展少用一次性的笔、筷子、塑料餐具,少用一个塑料袋活动,鼓励学生和家庭多用环保食品、环保材料、环保用品„„,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统一交环保部门处理的活动。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如:用废旧灯泡注水制作凸透镜可当放大镜用;用废旧易拉罐制作土电话、小孔成像装置;用矿泉水瓶制作量筒;用塑料袋装水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用废旧电池中拆下来的碳棒、废旧塑料等做物质的导电性实验„„这样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强化了物理学习。
4、要求学生不进歌舞厅,少看电视,少玩电脑游戏——防止光污染和电磁污染。
5、提醒学生过年过节不燃放或少燃放烟花爆竹、平时不点燃垃圾,在居民区不乱倒液化气残液,以防造成空气污染。
6、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主要处理方式。搞一些节水方案设计竞赛活动。参观生产某种材料(如建材、塑料等)的工厂,了解这些材料的生产过程和应用情况,调查生产这些材料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治理这些污染的设想。
7、调查社区或学校环境污染情况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进一步的整改建议。例如:(1)学校的环境是否受到污染?是否受到干扰?产生污染和干扰源来自哪里?假如你是校长,应该怎样改善学校环境?(2)你家里的环境怎样?有没有改善的必要?如果有的话,那么应该如何进行?(3)教室的环境,你认为如何?你能否针对教室的环境,提出自己的看法?
8、组织学生参加每年的植树造林活动,因为树木既可净化空气,又可以吸收噪声。当然,环保教育是个立足长远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三言两句就能解决的,只有当教师时时树立起环保教育观和学生观,就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和价值观,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量。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本教育初探
艺术教育是打开孩子灵性的钥匙
——浅谈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左玲 单位:沧县姚官屯乡豆店小学
摘要: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实施手段,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而且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艺术教育犹如一把“钥匙”,启迪学生智慧,不断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关键词:艺术素养、启迪、熏陶
艺术教育就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艺术教育是“养人”的教育,它能愉悦身心,净化心灵,情智互补。它能提高学生分辨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艺术教育能开发学生的大脑,启迪思维,激发想象力,挖掘智能潜力,培养创造力。艺术教育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它能陶冶人的性情,增进健康,促进学习。
一、艺术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学校教学中,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与美好的、和谐的情感,使个体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宁静的心态、保持人性的美好与纯洁,培养能够运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健康个性,并由此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此:
1、在学校教育中,艺术课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尤其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
2、学校是求知的乐园,更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殿堂。优美的歌声琴声,栩栩如生的绘画,对学生来说是很高尚的精神追求。学校要想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力量。让孩子们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认真上好音乐课和美术课,营造好育人的环境。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艺术本身,而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而艺术启迪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
二、艺术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农村、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尤为突出。
1、艺术教育被忽视。不少学校把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副科。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和美术课,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图画课,有的被语、数等主课占用,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艺术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
4、学生家长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
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需教育部门、学校、学生家长共同努力,为艺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三、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
1、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是实现“课堂教学艺术化”的前提,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多学其它门类的知识。同时,通过跨学科主题研讨活动,听课评课、教学论坛活动进一步让老师了解各门学科知识特点、教学方法。将艺术教育融入各门学科中,拓宽艺术教育领域。
艺术教育不单单是音乐、美术学科的任务,艺术教师的工作内容,不能把艺术教育与语、数等学科割裂开。我们的每门学科都有可挖掘的艺术内容,每一堂课都应是艺术化的,这样,孩子们便有了更多接触“艺术”的时间与机会,长期的耳濡目染定会激发出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互动起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也应该被“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所代替,教学形式应更灵活。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如精心绘制板报,设计图案、书签等。要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创设机会,让音、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艺术教育开展好了,学生都会自觉接受老师的教导,对文化课的学习也一定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真正的实现科学与艺术的互补。
一个校园,如果拥有动听的歌声,如果拥有动听的琴声与笛声,如果拥有嘹亮的号声,我想就一定减少了吵闹声,减少了追逐打闹的身影。学生的心安静了,品德提升了,让墙壁说话,让小草传情,让歌声飞扬,让激情迸射,那就可以让他们的理想插上翅膀,自由飞翔。艺术教育不是依靠反复的说教,不是依靠硬性的规定,一切尽在环境的熏陶之中。
总之,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注重学校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将会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倩婷,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教育探索,2010.2 2.武兰萍,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3.季金年,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 4.郭晓霞,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J],文学艺术2005.11
2016年1月22日
第五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桃源县九溪乡中心小学
余敏华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代与现实的要求,是数学教师的教育责任之一。本文从“营造幸福课堂环境”、“积极体验真实数学”、“构建合作学习超市”、“以人为本促个性发展”等几个方面,谈谈我在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
幸福课堂
心理健康
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教者“不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则会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如“自卑”、“自闭”、“压抑”、“冷漠”、“仇恨”等等。这不仅影响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一生的幸福指数。因此,数学老师也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我的方法有:
一、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支持性环境
所谓支持性环境,就是指能够接纳、容忍不同意见的环境。接纳意味着支持和鼓励,容忍意味着不批判、不压制,尊重学生直接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之间的认知分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不能分开的,教学需要“沟通”和“合作”。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环境,就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包括知识方面,还包括情感、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通过对话不仅使每个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可以在宽松的环境中敞开心扉,还可以使一些自卑的心态转变成自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这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其次,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教师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如在教《时、分、秒》时,可这样编:钟妈妈有三个孩子,大哥时针又胖又矮,二哥分针中等身材,小弟吃饭挑食,又细又瘦。三兄弟淘气极了,老是不 停的跑,结果跑的怎样呢?孩子们听了童话,学了知识,初步感知了时针、分针、秒针的特征。同时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掌握新知架设了台阶。这种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二、利用生活资源,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感受真实数学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标准》中指出:“数学是生活的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上《百分数的意义》时,首先问学生:“我们常德自己生产了一种酒,很出名,叫什么?”学生自然说到了德山大曲,“知道它的酒精度数吗?”“是38%。”“那么谁还在其它地方见过这类似的表示方法呢?”这种谈话方式学生很容易接受,提到本地的特产,学生自然感到既亲切又自豪,再从特产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类似的表示方法,引入自然、亲切而又贴近生活,为学习新知陈设了一种民主、科学、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中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或生活经历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真实数学的力量,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实践操作。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层面上借助于间接经验与直观感受,有时简单的操作活动与实践经历即可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如对周长面积概念的理解、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说百句不如动半分,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知识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为新课标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这仪权力。如学了商不变性质之后,发现分数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等具有密切关联的知识,教师的放手,能收到更为好的效果,学生能更为自主、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建构其良好的知识结构。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能促进学习更为高效,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让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学生的乐园,生命的狂欢“。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自信是建立在勇于尝试的基础上的。合作学习可以使一些性格内向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关系,并能创造小小的成功,鼓励他们获得自信。
四、尊重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获取个性化发展
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写道:“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一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于 其他个体之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的发展潜能,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多层次性,鼓励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发新书”时,教师问:“同学们,这里有40本新书,如果我们班每人发一本,够吗?有办法知道吗?请大家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方法好?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数一数全班人数,再比较;把各小组的人数加起来,再比较;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加起来,再比较;估计一下,我们班男生19人,女生19人,都比20小,所以够分。„„
五、让学生在应用数学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重新认真研读教材、教案,从中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才能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这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家知道,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但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资料:
1、小学数学教材
2、小学数学课标
3、《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
5、心理健康教育远程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