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浙江省财政厅机关档案暂行管理办法
浙江省财政厅机关档案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厅机关档案工作,使财政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充分发挥档案在财政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结合我厅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厅档案是指厅机关和直属单位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计算机软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 本厅的文件材料以处室局为立卷单位,实行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制。各处室局应指定兼职文书立卷员,在厅档案室指导下进行本处室局文件的收集、保管、归档工作。
第四条 除人事档案按有关规定由专门部门另行保管外,本机关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由厅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
第五条 厅档案室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本厅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二)统一管理、接收、整理、保管和统计本厅的全部档案材料,收集、整理文件汇编及其他重要资料,并积极提供利用。
(三)指导监督各处室局文书立卷工作。
(四)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负责对所属单位和本系统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检查。
(五)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超过保管期限和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鉴定和销毁。
(六)按规定向省档案馆移交档案。
第六条 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保守秘密,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二章 文件材料的接收、整理、归档
第七条 厅机关档案室应建立、健全归档制度,各处室局领导及有关人员应重视和支持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将该工作列入处室局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经办文件人员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应及时将文稿和有关材料交文书立卷人员保管,不得据为己有。文书立卷人员对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材料,要收集齐全,及时归档。
第八条 文件材料的收集范围按《厅机关文件材料归档与不归档范围》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 立卷归档的案卷应依照文件材料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联系,以问题为主,结合其他特征,考虑文件材料的数量多少和保管期限的不同组合立卷。具体要求是:
(一)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应齐全完整。每份文件的正件与附件,印本与定稿、请示与批复、批转文件与原件、多种文字形成的同一文件,应分别组合在一起,不得分开。文件和电报按其内容联系合一立卷。
(二)档案文件应按其形成年度分别立卷。跨年度的请示与批复在批复年度立卷;跨年度的规划、计划在针对年度的第一年立卷;跨年度的总结、决算、统计在针对年度的最后一年立卷;一文两事的上年总结与当年计划、上年决算与本年预算立上年度档案;跨年度的会议文件在会议开幕年度立卷;协议、协定、合同等文件在签字年度立卷;纪检案件材料在结案年度立卷。
(三)文件的立卷,按照“谁主办谁立卷”的原则办理。综合性文件由办公室或综合性单位立卷。
(四)立卷文件要按其联系、重要程度、问题或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批复、批示在前,请示、报告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批转文件在前,被批转文件在后;法规性文件和其他重要文件定稿在前,历次稿在后;纪检案件文件,结论性材料在前,依据性材料在后。
(五)立卷归档的案卷,应按规定格式逐件认真填写卷内文件目录。
(六)案卷封面应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案卷题名简明扼要,反映卷内文件内容,保管期限划分准确。案卷存在问题的,应在备考表中注明。
(七)卷内文件材料要去掉金属物,对破损文件进行修复。案卷装订要结实、美观,不影响阅读。
(八)声像档案应用文字标出摄像或录音的对象、时间、地点、中心内容。
第十条 案卷立好以后,分别按永久、长期、短期的保管期限编写顺序号,打印案卷目录。
第十一条 各处室每年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应在次年6月底以前移交厅档案室,交接双方根据移交清单进行核对,并签字。
第十二条 各处室归档完毕后,如又发现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应及时交厅档案室整理立卷或插卷。
第三章 案卷的保管和统计 第十三条 本厅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档案为一个全宗,案卷应按年代——机构分类进行整理、保管。
第十四条 厅档案室应设全宗卷,将有关全宗历史发展情况的文件材料集中立卷保管。
第十五条 档案库房必须坚固,库房内要保持清洁,做好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光、防潮、防尘等工作。库内禁止吸烟,不得堆放杂物。
第十六条 案卷存放要平展,排列松紧要适当。发现文件破损或字迹失真的,要及时进行修补或复制。
第十七条 厅档案室对保管的档案应根据需要定期进行全面检查或重点检查。平时应注意档案的保存情况,发现问题,报告领导,及时解决。
第十八条 档案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离职前须将本人保管的档案数量和状况交待清楚。
第十九条 厅档案室应建立登记、统计制度,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销毁等进行统计,并按规定向省档案局报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
第四章 档案的利用
第二十条 厅档案室应建立档案的利用制度,根据档案机密程度,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和审批手续。
第二十一条 档案工作人员要熟悉室藏档案情况,主动了解各部门对档案的需求,积极做好提供利用工作,并注意收集和掌握档案的利用效果。第二十二条 厅档案室应根据工作需要,编制必要的目录、索引等检索工具,编辑档案文件汇集和各种参考资料,提供利用,为机关工作服务。
第五章 档案的鉴定和移交
第二十三条 厅档案室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厅情况,编制厅机关《档案材料保管期限表》,作为鉴定档案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 由有关人员组成鉴定小组,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及时调整档案密级,确定档案存毁,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提出处理意见,对应销毁的档案造具清册,销毁手续齐全。
第二十五条 厅档案室根据国家关于档案馆接收范围和年限的有关规定,按时向档案馆移交应进馆的档案。
第二十六条 本厅所属单位如有撤销(含临时性的工作机构)、增设或其他变动,其档案材料属于归本厅档案的,原建制部门应负责将其齐全完整地立卷归档。涉及厅外机关有关档案处理时,应在保持档案完整和便于利用的原则下,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意见,经办公室领导批准并商得省档案局同意后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会计档案的管理,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浙江省会计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办理。
第二十八条 基建档案的管理,按照《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照片档案的管理,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办理。第三十条 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利用、保密等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原《浙江省财政厅档案管理制度》[(1997)财办12号]同时废止。
文件材料的归档与不归档范围
凡论述、反映本机关历史面貌和主要业务活动,具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明传电报、内部材料、信息、刊物等的底稿和印本)均应立卷归档。
一、应归档文件范围
1、上级党、政领导机关颁发的关于财政工作的命令、决定、指示、通知等文件。
2、上级党、政领导机关颁发的与本机关工作密切相关的文件。
3、上级党、政领导机关的领导同志有关财政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等文件。
4、上级机关召开的与本厅工作有关的重要会议文件。
5、本厅向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汇报提纲及上级机关的批复(转)文件。
6、本厅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审议颁发的各种财政法规和省人民代表大会、省人大常委讨论通过的全省预算、决算报告、审查报告、决议等文件。
7、本厅编制的中、长期财政计划,年度预算、决算,总会计帐、明细帐,财政、财务、统计资料等。
8、本厅颁发的以及与有关单位联合颁发的各种财政、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财务、会计管理法规性文件和规章制度性文件。
9、省本级、市、县以及汇总的财政决算资料,包括业务处室的决算资料、财政部的结算单,对市县的综合对帐单、金库年报等重要文件。
10、厅领导在本厅召开的全省财政会议、专业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上的讲话、报告等重要文件。
11、本厅办理世界银行等贷款业务的请示、报告、协议、评估报告、会计帐簿、结算凭证及项目谈判、转贷款中形成的重要文件,在项目关帐后统一归档。
12、各业务处室周转金和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清理回收情况,会计帐册、报表,全省及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决算、基本建设决算等重要资料。
13、本厅出国考察访问、接待外宾来访等形成的重要文件。
14、本厅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大事记及信访工作中的重要文件。
15、本厅在调研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材料。
16、本厅印发的《浙江财政信息》、《浙江省财政收支情况》及其他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的刊物等的原稿和印刷件。
17、本厅党组会议、厅长办公会议、处长例会会议记录、纪要。
18、本厅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任免、奖惩、评定职称、调资晋级和职工名册、工资名册、机关工作条例、章程制度、启用印章等文件。
19、本厅干部出国出境政审材料。
20、本厅机关党委和纪检、监察、保卫部门关于发展组织、处理违纪案件、机关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重要文件。
21、本厅机关党委、工会、团委、妇委会形成的重要文件。
22、本厅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他重要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
23、本厅机关经费年度预算、决算、帐簿、凭证和基建、房产等文件。
24、各类交办件及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意见的印件和底稿。
25、本机关在新闻媒体上发布的有关公告、通告的印件和底稿。
26、其他具有史料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不归档文件范围
1、上级机关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及普发供参阅、不需办理的文件材料。
2、外单位征求意见的未定稿,一般性文件的修改稿。
3、未经签发、采用的文、电草稿。
4、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
5、外单位发来的不需本机关执行和办理的文件。
6、一般来信来访材料,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
7、机关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
8、已被季度、年度计划包括了的各种月计划和月报表。
9、以处室名义行文的文件,由各处室自行保管。不归档文件由各单位暂存,定期销毁。
档案保管期限表
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长期保存年限为16---50年,短期为1---15年。
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原则是:
1、凡是记述和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对本机关、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查考利用价值的档案,应划为永久保管。
2、凡是反映本机关一般工作活动,在较长时间内对本机关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档案,应划为长期保管。
3、凡是在较短时期内对机关工作有参考价值的档案,一般作为短期保管。
4、对于较难确定保管期限的档案,一般遵从“靠上不靠下”原则。
一、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一)上级文件
1、上级机关颁发的命令、决定、决议、通知等文件
(1)重要的、属于本厅主管业务的 永久或长期
(2)一般的 短期
2、上级机关召开的会议文件
(1)本厅领导在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永久
(2)需贯彻执行的文件 短期
3、中央、国务院、财政部、省级领导部门和领导人对本厅工作的指示、批示等文件材料 永久
4、财政部和上级领导同志视察、检查本厅工作时形成的题词、讲话等重要文件材料 永久
(二)本厅文件
1、本厅党组和行政办公会议记录、纪要
(1)重要的 永久
(2)一般的 长期或短期
2、本厅党组文件 永久
3、本厅召开的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材料
(1)重要的 永久
(2)一般的 短期
4、本厅各部门召开的全省性重要专业会议材料
(1)重要的 长期
(2)一般的 短期
5、本厅综合性的工作计划、总结、意见、报告等材料
(1)年度的、专题的 永久
(2)季度、月度的 短期
6、本厅各部门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1)年度的、专题的 永久或长期
(2)季度、月度的 短期
7、本厅各部门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材料
(1)各项成果、方案、总结、报告 永久
(2)原始记录 短期
8、本厅各部门编印的信息、简报等原稿和印刷件 长期或短期
9、本厅提请上级政府讨论通过的全省预、决算报告、审查报告等文件 永久
10、本厅颁发的及与有关单位联合颁发的决定、规定、办法、条例、通知
(1)各种财政、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财务、会计管理法规性文件和规章制度性文件 永久
(2)一般业务问题的 长期
(3)事务性近期有参考价值的 短期
11、本厅参与外事活动形成的材料
(1)重要的 长期
(2)一般的 短期
12、本厅大事记 永久
13、本厅干部任免的文件材料
(1)上级或本厅批准的 永久
(2)下级报本厅备案的 短期
14、本机关干部、职工评定职称的文件材料
(1)上级或本厅批准的 永久
(2)下级报本厅备案的 短期
15、本厅干部、职工的录用、转正、定级、考核、调动、调资、退职、退休、离休等材料 永久或长期
16、本厅干部、职工的奖励、处分等有关文件(1)重要的、影响大的 永久
(2)一般的 长期或短期
17、本厅干部、职工的花名册、统计报表 长期
18、本厅有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启用印章等文件
永久
19、本厅有关干部、职工教育工作的文件(1)重要的 长期
(2)一般的 短期 20、本厅干部出国出境材料 长期或短期
21、本厅下达各项行政、事业专项经费的通知、批复等文件 短期
22、本厅向上级机关报送的请示、报告
(1)有批复、批示的 永久或长期
(2)没有批复的 短期
23、同级或下级有关单位的请示、报告与本机关的批复、批示
(1)重要问题的 长期
(2)一般事务性的 短期
二、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本厅的会计档案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具体的归卷类目及保管期限为: 序 号 档案名称 保管期限 1 全省财政总决算 永久 2 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决算 永久 3 基本建设决算 永久 4 总会计凭证 15年 5 财政总预算会计预算外凭证 15年 6 总帐、明细帐、日记帐 15年 7 国家金库年报 10年 8 周转金会计帐册 15年
三、基建档案和声像档案的保管期限按有关规定执行。
档案借阅利用制度
1、本厅库藏档案和移交省档案馆的档案,原则上可向全省财政系统和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开放利用。
2、借阅本处室主管业务的档案,由借阅人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后即可借阅;借阅非本处室主管业务的档案,一般需商得主管处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借阅。
3、借阅机要档案(指中央和省委发的文件)限于机要秘书借阅;其他干部因工作需要借阅,须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并限在档案室阅读。
4、外单位工作人员借阅本厅的一般档案,须经主管业务处室的同意,原则上只许阅读,不得出借。如需复印,须经主管处室同意。
5、外单位工作人员借阅本机关档案,必须持有单位正式介绍信,写明借阅档案的内容和用途,向档案人员办理查阅手续。
6、借阅人对档案案卷应妥善保管,遵守保密规定,防止遗失、泄密和污损,也不得将卷宗拆散、转借、涂改、勾画和抽换。
7、厅内各处室借阅的档案,用后应立即归还,最多不得超过10天。如需延期使用,必须到档案室办理续借手续。在收回借出档案时,档案人员应检查案卷,当面清点核对、注明归还日期。
档案保密制度
1、严格按照本厅保密委员会确定的保密范围的密级划分,做好立卷、归档、保管、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2、档案室保管的材料均应有序存放于箱、柜内,个人不得擅自留存档案,也不得把档案随便带出办公室。
3、借阅的档案,一般不得拿出厅机关,重要的和机密文件,一律在档案室查阅。
4、查阅的档案,一般只准摘录,摘录内容涉及国家机密的,或需全文复制的,须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
5、调阅的档案,须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擅自扩大阅读范围,防止泄密。
第二篇: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财政厅
文件
浙江省人事厅
浙财会[2006]92号
关于2006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
结合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市财政局、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省级各有关单位,中央在浙各有关单位:
根据《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06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工作的通知》(浙人专〔2006〕143号)精神,结合我省近三年来实施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工作的实际,现将我省2006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评审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范围和条件
(一)凡符合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印发的《浙江省高级会计师资格评价条件(试行)》(浙人专〔2003〕104号)及本通知规定的人员,均可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
(二)申报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和《2006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省定成绩合格证》。其中:以按原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乡镇以下企事业单位开展会计、经济、统计和审计中初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通知》(浙职改办〔1998〕9号)规定的范围和评审条件,在2003年底前经评审取得的会计师资格,现仍在乡镇以下企事业单位或由此改制为个私、民营企业从事财会工作进行申报评审的,其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证必须是在2006取得的才有效。
(三)除符合外语免试条件者外,年龄在40周岁(含40周岁)以上的申报人员,其外语水平不作为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必备条件,只作为评审时的参考依据之一;年龄在40周岁(不含40周岁)以下的申报人员,需取得有效的外语合格证书或成绩。
(四)凡年龄在45周岁(不含45周岁)以下的申报人员,除符合相应免试条件者外,须取得省计算机应用能力(Windows2000/xp)考核合格证书或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2个以上模块合格证书。
(五)申报人员必须提供近3个参加继续教育的证明材料,凡属于从事《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第26号令)规定岗位的申报者,还必须持有有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六)其他规定
1.破格申报仅限破学历或破资历(任职年限),学历和资历不得同时破格。其中破资历(任职年限)的,提前申报一般不得超过1年。
2.以参加专业工作之后取得的学历作为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学历条件或破格申报条件的,取得学历后的专业工作年限必须满3年,但取得博士学位的为2年以上。
3.浙人专〔2003〕104号文件中第六条破格申报条件第三款中提及的发表或宣读的财会专业论文以及第八条第三款中提及的财会学术论文和调查研究报告,论文的字数应在1500字以上,调查研究报告应在5000字以上。
4.浙人专〔2003〕104号文件中第六条破格申报条件第四款中“系统地讲授过1门以上大中专财务、会计课程,效果较好,并能够提供有关聘书、授课课程名称、课时、备课笔记、效果证明等材料”的规定,不再作为破格申报条件。
5.浙人专〔2003〕104号文件第六条破格申报条件中的第六款,修改为“除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的从业人员外,具有会计师资格证书,并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或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证书之一”。
6.为鼓励优秀会计人才脱颖而出,使评价工作进一步向对申报者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评价转移。凡在会计专业工作岗位上荣获政府授予的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者;或被省财政厅授予先进财务会计、优秀会计工作者等称号;或申报者所主持的财会机构被省政府、财政部授予先进财会工作集体称号的,均可申报(原浙人专〔2003〕104号文中第六条第一款中的与此相应部分不再执行)。
7.浙人专〔2003〕104号文件的第九条工作能力中的第二款,修改为“具有较强的组织和指导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或一个大、中型经济单位开展经济核算、财务会计、内部审计、或一个相当规模的中介机构开展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业务的组织、协调能力。”
8.浙人专〔2003〕104号文件的第十条业绩与成果中的第五款中增加“或在对本单位的内部审计中,查错纠弊,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出重要建设性意见,经单位采用,效果显著。”
二、评审资历计算、成果业绩和著作论文等评审材料的截止时间为2006年12月31日。
三、申报人员在提交申报材料时,涉及业绩、成果、行业水平等应提供原始证明材料。具体材料报送要求详见《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材料要求》(附件1,下同)。
四、报送程序。由本人提出申请,按照《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材料要求》提交申报材料,并填写相关表格。申报者所在单位(必须是法人单位)对拟上报的《2006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评审人员情况综合表》在单位范围内公示7天,并将公示结果或有关需调查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填入《2006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评审人员情况综合表》,上报主管部门(无主管部门的除外,下同)签署意见,按属地原则报当地财政部门。在杭省级单位经省级主管部门资格审查后,统一报送省会计人员服务中心。中央部属在浙单位符合委托评审条件的,直接报送省会计人员服务中心,并附中央国家有关部委(或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出具的委托我省评审的正式委托函(格式见附件2)。
五、2006年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对象不再经下一级评委会推荐,各市财政、人事部门应认真做好申报对象的资格审查工作,经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审核同意后提交省会计专业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
六、报送时间。省级各有关单位应于2007年3月6日前将评审对象的申报材料报送省会计人员服务中心(格式见附件2,联系电话:0571-87057660),并报送《2006推荐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评审人员花名册》(格式见附件3,下同)和有关评审材料;各市应于2007年3月10日前将《2006推荐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评审人员花名册》和有关评审材料汇总报送省财政厅,逾期不予受理。
七、经省会计专业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将由省财政厅在财政外网上对申报者的姓名、工作单位、会计专业工作年限、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资格及其取得时间,考试合格情况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经公示未发现有省人事厅、省财政厅浙人专〔2003〕104号文第十一条所列情况,由省财政厅、省人事厅发文公布,并由省人事厅颁发高级会计师资格证书
第三篇:机关档案管理办法
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档案工作管理,妥善保管、利用好档案,为机关各项工作做好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天津市档案管理条例》及《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机关各科室在工作中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须按规定,统一管理,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将其据为己有。凡调离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交结清档案文件资料后调离。
第二章 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 局机关对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集中管理,档案室暂设在办公室,配置专门人员负责。各科室须配备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室文件材料管理、归档整理及上缴工作。
第四条 本机关档案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及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第三章
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第五条 凡是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均属归档材料范围,包括机关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公文、电报、薄册、图表、书稿、照片、录音、录像、盘片、实物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
1、上级机关颁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并要执行的文件,以及普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需要贯彻执行的法规性文件。
2、上级机关召开的执行的会议主要文件材料。
3、上级机关领导视察、检查本系统、本机关工作时的重要批示、讲话、题词、照片、留言和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录音、录像等材料。
4、代上级机关草拟并被采用的文件的最后草稿和印本。
5、上级机关转发本机关的文件(包括报纸、刊物转载)。
(二)本机关政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1、以局名义召开的工作会议、专业会议的整套文件材料(包括会议安排、通知、议程主席团名单、开幕词、工作报告、讲话材料、经验材料、技术材料、会议总结、会议纪录、会议简报、决定、纪要以及先进集体、个人名单和先进事迹等以及照片、录音、录像材料等)。
2、本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和局务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包括会议记录、纪要、决议、决定等文件材料)。
3、本机关制定的工作条例、章程、制度、规定、办法、细则等文件材料。
4、局印发的(包括转发及其它机关联合颁发的)各种正式文件的签发稿、印制稿、重要文件的修改稿。
5、本机关的请示与上级机关批复文件,下级机关的请示与本机关的批复文件。
6、本机关及其各部门形成的工作计划、规划、方案、总结、重要工作报告、调研材料。
7、本机关或本机关汇总的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材料(包括计算机盘片等)。
8、本机关编印的情况反映、简报、信息等刊物的定稿和印件。
9、本机关形成的财务报表、凭证、账薄、审计等文件材料。
10、局党组、机关党组、团支部、工会和内部组织机构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11、内容重要的人民来信、来访材料,领导的批示和本机关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形成的记录、调查处理报告等有关材料。
12、局领导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信件、电报、电话记录、会议文件及从上级机关带回的与本机关工作有关的文件材料。
13、本机关及上级机关批准的有关土地征用以及基本建设、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整套文件材料。
14、本机关成立、合并、撤销、更改名称、启用印章及其组织简则、人员编制等文件材料。
15、本机关历史沿革、大事记、年鉴,反映本机关重要活动事件的剪报、声像材料、荣誉奖励证书,有纪念意义的凭证实物和展览照片、录音、录像等文件材料。
16、本机关干部任免、调配、培训、聘任审批方案,党员、团员、干部、工人名册、报表、安全保卫、保密以及职工录用、转正、定级、调资、退休、退职、离休、复员、转业、评残、抚恤、死亡等工作及干部奖惩等文件材料。
17、本机关办理的干部、工人的转移工资、行政、党、团、工会组织介绍信及存根。
18、本机关财产、物资、档案等交接凭证、清册。
19、本机关与有关机关单位鉴定的各种合同、协议书等文件材料。
20、本机关外事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材料,包括:请示、报告、计划、考察总结、重要简报、会议纪要、记录、录像材料、有参考价值的材料、互赠礼品清单、工作来往文件等。
21、各种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22、按有关规定应归档的死亡干部档案材料。
(三)本机关行政业务形成的文件材料:
1、批准药品零售经营企业开办、许可证项目变更、年检、换证有关申报、审查材料及批件。
2、批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办、许可证项目变更、年检、换证有关申报、审查材料及批件。
3、有关反映药品及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的有关重要材料、报告等。
4、市场监督检查中形成的执法文书及有关证明。
(四)同级机关和非隶属机关的文件材料
1、同级机关和非隶属机关印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需要执行的法规性文件。
2、有关部门对本机关工作检查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3、同级机关和非隶属机关与本机关联系、协商工作的重要来往文件。
第六条 不归档文件材料范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上级机关的文件材料:
1、上级机关任免、奖惩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
2、上级机关普发供参阅、不需办理的文件材料。
3、上级机关发来供工作参考的抄件、信息等材料。
4、上级机关征求意见未定稿的文件材料。
(二)、本机关的文件材料
1、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
2、未经会议讨论、未经领导审阅、签发的未生效文件。
3、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重要规范性文件、定稿除外),铅印文件的历次校对稿(主要领导人亲笔修改稿和负责人签字的最后定稿除外)。
4、从正式文件,电报上摘录的供工作参阅的非正式材 料。
5、部门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开会向领导汇报材料。
6、无保存价值的信件。
7、机关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
8、外单位到本机关出差或办事的介绍信、证明信等。
9、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外机关职务形成的与本机关无关的文件材料。
10、为参考目的从各方面收集的文件材料。
第四章 归档文件的整理
第七条 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
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行政审批事项中,申请、审查资料及批件为一件;简报、信息等参阅材料一期为一件;会议记录以每次会议为一件;案件以处理结论材料为一件;调查证明材料为一件;举报揭发材料为一件;个人交待材料为一件;表彰、任免登记表凡不作为文件附件的,一人(一单位)一页(含一页)以上的,一人(一单位)为一件;介绍信及存根可多人为一件。
第八条 文件(包括正式发文和其它应归档材料)定稿如果与正本内容一致,并且没有修改笔迹,可以只将公文处 理单和定稿中有领导亲笔批示的一页附在正本之后归档,定稿可不归档。
第九条 文件整理要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文件整理的质量要求是要保持归档文件齐全完整。从整体上,归档文件全面系统地反映立档单位的历史面貌;从个体上,一份文件,一个事由其内容完整无缺;已破损的文件予以托裱、修复;应永久、长期保存的文件,用易于褪变材料书写的,如:用铅笔、圆珠笔、纯兰墨水、复写纸、传真等书写印制的,要予以复制,并将复制件附于原件后一并归档。
整理归档文件材料所使用的书写材料等要符合档案保护要求。
第十条 文件整理的分类原则是:局机关归档文件采取保管期限-------机构进行分类;一个全宗内只允许采用一种分类方法。
第十一条 文件排列原则是: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同一事由按照时间、重要程度顺序或按事由具有的共同属性排列。
在一份文件中,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在前,来文在后;批件在前,申请、审查资料在后。会议文件,统计报表、简报、信访件形成的材料可分别集中排列;有关同一、同一问题的文件(如关于同一问题的补充通知、更正通知、关于同一个的任免通知)可以排列在一起;同一份文件的不同稿本、按正本、定稿、草稿的顺序排列;收文处理单排在文件之前,发文的发文单放在正本之后。
不同,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一般不得放在一起,但跨的请示与批复,放在复文年;没有复文的,放在请示年;跨的规划放在针对的第一年;跨的总结放在针对的最后一年;跨的会议文件放在会议开幕年;非诉讼案件放在结案年。
声像材料应用文字标出摄像或录音的对象、时间、地点、中心内容和作者。
第十二条 文件装订的一般要求是:归档文件按件装订。永久和长期保管的,要去掉金属物。页数较少的文件可选用无酸信封角套封或塑料曲别针,也可用不锈钉,页数较多的文件仍可用棉线采取三孔一线装订方法,装订前要去掉金属物,短期文件可不拆除金属物,直接归档。大于A4纸的文件折叠成A4纸大小。
第十三条 文件编号方法是:归档文件要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空白处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文件首页无法加盖归档章的要另附白纸,填写文件题名后加盖归档 章。编号要写明全宗号、、保管期限、件号、机构、盒号。
全宗号编写以档案馆确定的编制代号书写。前面标注“X”后面以四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如:X0018。
文件形成以四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1978。
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的符号,永久用“Y”,长期用“C”,短期用“D”编写。
文件件号的排列顺序号编写,件号以包括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号,分别在归档文件整理和档案移交进馆时编制。
室编件号的编制方法为: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文件排列顺序逐件编号。件号应在同一内,同一机构的一个保管期限内从“1”开始逐件流水编号,不能重复。如一个事由涉及几份文件,要按照重要程度或时间顺序排列后,对每份文件都要一一进行编号。
档案盒的排列顺序号,盒号包括室编盒号和馆编盒号。室编盒号由档案部门编制,以不超过三位(含三位)阿拉伯数字标注,馆编盒号按进馆要求编制,以不超过五位(含五位)
阿拉伯数字标注。
第十四条 编目的方法是:归档文件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及盒内文件目录。归档文件应 逐件编目。多机关联合发文的,只对本机关编目,无本机关的只对第一责任者编目。
件号填写按照第七条的要求编制。
责任者为制发文件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
文号,即文件的发文字号。
题名,即文件标题。没有标题或标题不能客观反映内容的,要自拟标题,标题字数不得超过48个字,其中每个标点符号占半个字,自拟标题的外加“[ ]”号。
日期,即文件的成文日期,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月”“日”是一位数的在一位数前面加“0”,如:“20010101”、“20011231”。
页数编写要登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实际页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以文件原有页码为序,无页码的文件要编制页码。阅办单超过一页的要编页码,页数要计算在内。备注为填写文件需要说明的情况。盒内文件目录置于盒内文件前面,对盒内文件逐件登记。归档文件目录封面设置全宗名称、、保管期限、全宗号、目录号。填写全宗名称使用全称,目录号按保管期限各自流水编号,如,Y1,C1,C2,D2,其中Y,C,D分别表示永、长、短。归档文件目录要编制目录索引,置于目录前面,其内容包括:、机构、起止件号、所在页数等项。第十五条 装盒,即将归档文件按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并填写档案盒盒脊、封面及备考表。
备考表置于盒内文件之后,备考表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检查人、日期、全宗号、保管期限、、件数等项。
盒内文件情况说明,说明盒内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
第十六条 档案盒封面应标明全宗名称。盒脊设置全宗号、、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盒号。
第十七条 按文件整理要求,机关各处室每年六月底前将上办理完毕,需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经本处室负责人审核签字。
第五章 档案保管期限
第十八条 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长期为16年至50年,短期是15年。
永久性保管文件包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性文件;处理重要问题形成的文件材料;召开重要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重要的请示、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机构演变、机关领导人任免的文件材料;直属上级机关颁发的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并要贯彻执行的重要文件材料。
长期性保管文件包括:本机关一般工作问题文件材料;一般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直属上级机关颁发的属于本机关 主管业务并需要贯彻执行的一般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的重要的工作总结、报告和统计报表等文件材料。
短期保管的档案其确定原则为:凡是较短时间内对本机关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列为短期保管。它主要包括:本机关一般事务性的文件材料,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颁发的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下级机关报送一般性工作总结、报告和统计报表等文件材料。
第六章
档案的借阅管理
第十九条 凡本机关各科室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本机关档案时,要经档案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查阅,并需办理借阅手续,归还案卷时应按原样交回,档案室检验后办理注销手续。借阅档案的人员,应提出档案的年份、作者或文件标题。
第二十条 档案原则上不允许借出档案室,如必须借出时,需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方可借出,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三天,如需延长,须经档案管理人员同意并办理续期手续。
第二十一条 借阅党组会议记录、局长办公会议记录、有关人事方面材料等机密性较强的档案,由借阅部门提出申请,经办公室主任或主管局长批准。查阅时要严格控制查阅内容范围。
第二十二条 阅稿人员要爱护档案,保持案卷清洁,不准在档案上随意勾抹、描摹、涂改、剪裁或拆卷抽取有关材 料。
第二十三条 借阅档案的人员,不准翻看与借阅无关的档案,对机密、绝密档案和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仅供从事本项活动人员查阅。借阅档案的人员要注意档案安全与保密,凡借出的档案不得带回家中或公共场所,不得转借其它单位、部门或人员,对造成失密的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由局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暂行)》
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确保路况良好,为社会提供便捷、安全、畅通、舒适的运行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 省交通厅主管全省高速公路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省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公路局)具体负责全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行业管理,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本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政策与办法;
2.对各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制订的养护规划与计划、养护资金的落实情况、养护市场准入、招投标、养护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
3.组织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4.总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总结管理经验。
第四条 市交通主管部门主管辖区内高速公路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市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行业管理,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与办法;
2.对辖区内高速公路养护计划执行情况、资金安排、招投标、养护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
3.对辖区内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并负责整改工作的监督;
第五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负责经营范围路段及其附属设施的养护(含绿化、水土保持)工作,保证其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为社会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主要职责如下:
1.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高速公路养护标准、规范和要求进行养护,确保高速公路完好、畅通;
2.建立专门的养护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养护管理和技术人员,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
3.制定养护规划及计划,安排足够的养护资金;
4.负责养护工程的招投标,选择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进行养护,及时支付养护款项;
5.按规定及时向行业管理部门上报各种统计资料;
6.协助和配合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为养护检查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工具。
第六条 高速公路的养护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管理、全面养护、依靠科技、确保质量、注重安全、保障畅通”的基本方针,坚持“业主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
第七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本着“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宗旨,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采取切实措施,搞好养护工作,保证高速公路路况良好、设施完备。
第二章 规划、计划与招投标
第八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制定高速公路养护的五年规划,提出养护总体目标、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并向省公路局备案。
第九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根据养护规划和路况评定结果制定养护计划并于每年的第一季度末之前,将本养护计划按规定格式向省公路局及沿线市公路处(局)备案。
第十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每年应优先安排足够的资金用于高速公路养护。养护经费原则上不少于通行费收入的10%,按需及时投入,确保路况的良好。
第十一条 对规模较大或技术难度较高的大修及专项工程,应事先经设计审查或方案论证。
第十二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所经营范围内的高速公路进行养护。
第十三条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行市场运作,按国家法律规定进行招投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预。
第十四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将招标结果向省公路局及沿线市公路处(局)备案。
第三章 养护作业
第十五条 养护单位应按国家和省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养护作业。
第十六条 养护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保证养护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第十七条 养护作业应按交通部《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行业主自检、政府监管,逐步推行社会监理。
第十九条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测应积极应用现代检测技术(仪器、设备和系统),提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建立与公路管理机构联网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系统对所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评定结果提出养护对策,制定养护计划。
第二十一条 高速公路大修及专项工程应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高速公路经营业主组织,行业管理单位参加。
第二十二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措施,防止或减少路面破损和桥头跳车等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的病害发生。
第二十三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重视春运、雨季的养护,对高速公路的高路堤、高边坡、高挡墙及桥涵、隧道等重要部位及地质情况复杂或历史上经常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路段应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
第二十四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制订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向公路管理机构备案,确保人员、物资、设备及各项措施的落实,保证在灾害或事件发生时,反应迅速,抢修及时。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五条 省公路局根据交通部《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方法(试行)》有关要求,结合省内各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提出养护质量指标。
第二十六条 省、市公路管理机构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检查。综合检查结果由省交通厅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七条 受检单位应积极配合检查,选派熟悉业务的人员参与检查,提供检查所需的资料、工具及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二十八条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的评定工作由各高速公路经营业主负责实施,每季度评定一次。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按规定的格式向省公路局及沿线市公路处(局)提交上一季度的评定资料。
第二十九条 市公路处(局)应结合季度检查对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的评定工作进行抽检并将检查结果报送省公路局。
第三十条 各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对其经营范围内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并自觉接受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第五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一条 省交通厅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养护经验,商讨养护对策,奖优惩劣。
第三十二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在综合检查中养护质量指标达到要求的,由省交通厅给予表彰并适当奖励。
第三十三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未按要求履行养护职责的,省交通厅将采取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强制养护直至报请省政府降低其收费标准或暂停收费等措施责令其达到应有的路况水平。
第三十四条 省、市公路管理机构相关人员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履行职责、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需要进行处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六条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廉政建设参照《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廉政规定(试行)》的有关要求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暂行)
浙江省交通厅文件
浙交„2004‟288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 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各市交通局(委)、各高速公路经营业主:
现将《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暂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与以前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函告省公路管理局养护处。
二○○四年七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高速 公路 养护 管理 通知
抄送:各市公路管理处(局)、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
浙江省交通厅办公室
2004年7月26日印发
附件:
浙江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确保路况良好,为社会提供便捷、安全、畅通、舒适的运行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
省交通厅主管全省高速公路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省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公路局)具体负责全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行业管理,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本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政策与办法;
2.对各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制订的养护规划与计划、养护资金的落实情况、养护市场准入、招投标、养护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
3.组织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4.总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总结管理经验。
第四条
市交通主管部门主管辖区内高速公路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市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行业管理,主
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及省有关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与办法;
2.对辖区内高速公路养护计划执行情况、资金安排、招投标、养护质量等进行监督管理;
3.对辖区内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并负责整改工作的监督;
第五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负责经营范围路段及其附属设施的养护(含绿化、水土保持)工作,保证其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为社会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主要职责如下:
1.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高速公路养护标准、规范和要求进行养护,确保高速公路完好、畅通;
2.建立专门的养护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养护管理和技术人员,制定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
3.制定养护规划及计划,安排足够的养护资金;
4.负责养护工程的招投标,选择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进行养护,及时支付养护款项;
5.按规定及时向行业管理部门上报各种统计资料;
6.协助和配合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为养护检查提供必要的资料和工具。
第六条
高速公路的养护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管理、全面养护、依靠科技、确保质量、注重安全、保障畅通”的基本方针,坚持“业主负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市场运作”的工作原则。
第七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本着“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宗旨,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采取切实措施,搞好养护工作,保证高速公路路况良好、设施完备。
第二章 规划、计划与招投标
第八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制定高速公路养护的五年规划,提出养护总体目标、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并向省公路局备案。
第九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根据养护规划和路况评定结果制定养护计划并于每年的第一季度末之前,将本养护计划按规定格式向省公路局及沿线市公路处(局)备案。
第十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每年应优先安排足够的资金用于高速公路养护。养护经费原则上不少于通行费收入的10%,按需及时投入,确保路况的良好。
第十一条
对规模较大或技术难度较高的大修及专项工程,应事先经设计审查或方案论证。
第十二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所经营范围内的高速公路进行养护。
第十三条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行市场运作,按国家法律规定进行招投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预。
第十四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将招标结果向省公路局及沿线市公路处(局)备案。
第三章
养护作业
第十五条
养护单位应按国家和省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养护作业。
第十六条
养护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保证养护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第十七条 养护作业应按交通部《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行业主自检、政府监管,逐步推行社会监理。
第十九条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测应积极应用现代检测技术(仪器、设备和系统),提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建立与公路管理机构联网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系统对所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评定结果提出养护对策,制定养护计划。
第二十一条
高速公路大修及专项工程应进行验收,验收工作由高速公路经营业主组织,行业管理单位参加。
第二十二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措施,防止或减少路面破损和桥头跳车等影响行车舒适和安全的病害发生。
第二十三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重视春运、雨季的养护,对高速公路的高路堤、高边坡、高挡墙及桥涵、隧道等重要部位及地质情况复杂或历史上经常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路段应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
第二十四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制订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向公路管理机构备案,确保人员、物资、设备及各项措施的落实,保证在灾害或事件发生时,反应迅速,抢修及时。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五条
省公路局根据交通部《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检评方法(试行)》有关要求,结合省内各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提出养护质量指标。
第二十六条
省、市公路管理机构应定期和不定期地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检查。综合检查结果由省交通厅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七条
受检单位应积极配合检查,选派熟悉业务的人员参与检查,提供检查所需的资料、工具及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二十八条
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的评定工作由各高速公路经营业主负责实施,每季度评定一次。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按规定的格式向省公路局及沿线市公路处(局)提交上一季度的评定资料。
第二十九条
市公路处(局)应结合季度检查对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的评定工作进行抽检并将检查结果报送省公路局。
第三十条 各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应对其经营范围内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并自觉接受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及时处理、及时反馈。
第五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一条
省交通厅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养护经验,商讨养护对策,奖优惩劣。
第三十二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在综合检查中养护质量指标达到要求的,由省交通厅给予表彰并适当奖励。
第三十三条
高速公路经营业主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未按要求履行养护职责的,省交通厅将采取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强制养护直至报请省政府降低其收费标准或暂停收费等措施责令其达到应有的路况水平。
第三十四条
省、市公路管理机构相关人员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履行职责、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需要进行处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六条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廉政建设参照《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廉政规定(试行)》的有关要求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