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调动机关基层党务干部内在积极性的调查与思考
在党的组织系统中,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单位的贯彻落实和党的自身建设与管理的直接责任。机关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关口”作用,充分调动党务干部内在积极性是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机关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无疑对党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激发新形势下机关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拓宽机关党建工作领域,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笔者就于都县机关党建做了些调查和思考。
一、该县调动机关基层党务干部内在积极性的主要做法
该县直属机关现有直属支部67个、总支23个(辖135个支部),党员3383名。近几年来,该县坚持把抓机关党建的功夫下在调动机关党务干部的积极性上,着眼点放在增强机关党组织内在活力上,促进了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落实。该县的主要做法是“四靠”。
(一)靠正面教育引导人。稳定机关党务干部思想、调动内在积极性必须思想领先,教育为本。该县坚信这样一个理,单靠发钱发物,发不出机关党务干部尽职奉献的思想觉悟。为此,该县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坚持抓机关党务干部的思想教育。针对一些机关党务干部认为岗位差、待遇低、工作虚,存在失落感的问题,着力抓好“顺差”教育,动员党务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点过专题组织生活,开展下基层办实事、与困难户结对帮困活动,体验农村生活,使他们看到了自己与普通老百姓“比下有余”的“顺差”,消除了与好的岗位、部门攀富的比较心理。针对机关党务干部认为不专职、责任重、事务繁杂的问题,积极营造做党务工作光荣的氛围。党务干部培训时,上好机关党建工作职责、任务这一课,帮助他们认识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机关党务干部调整变动时,组织他们重新学习机关党建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从而使他们不断强化机关党建工作重要性的意识,安心做好机关党建工作。
(二)靠奖惩分明激励人。该县注意把现有奖惩机制用足用到位,营造党务干部干好干差就是不一样的氛围。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十七大主题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后开展了争创“争五型当楷模”、“争五型创红旗”的“双争”活动,以及“弘扬长征精神、建设和谐于都”、“效能建设争先锋、创优环境当楷模”等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并积极做好动员教育,做到逢会强调几句,布置工作穿插一段,检查落实带上一项,引导党务干部创先争优,有效地激发了机关党务干部的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党建工作会议或《机关党建》网站等及时给评为先进的单位和个人通报表彰,披红戴花。由于该县坚持奖惩分明,实现了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在机关党务干部中形成了不甘落后、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
(三)靠关心帮助凝聚人。该县始终把加强机关基层组织建设与培养党务干部成长进步结合一起,努力使每一个党务干部在尽职奉献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每年利用中心任务的布置、主题教育的展开,集中党务干部进行短期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工作的基本功。该县机关工委利用下基层调研和工委领导抓党建工作联系点,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平时他们在工作和完成任务中有什么创新,注意及时发现、及时推广、及时鼓励,进一步调动党务干部的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靠表率作用感召人。该县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认真抓好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制订《县直机关党的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细则》,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各项制度,规范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各项工作,注重发挥“班长”作用和“骨干作用”,引导党(总)支部书记履行职责,发挥党(总)支部的集体领导作用。同时,该县工委机关十分注意行为引导,要求基层做到的,工委机关首先做到,要求基层不做的,工委机关坚决不做。从端正工委机关工作作风入手,坚持“每月一例会、每季一点评、每半年网络区一调度”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党建工作报告制度》、《党建工作调查研究制度》、《工委领导抓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机关党建网络区制度》、《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自觉做到“五勤、六到位”,以自身深入扎实的作风影响和带动基层党务干部。五勤:腿勤,多往基层跑,缩短距离;眼勤,细心观察,善于见微知著,及时发现问题;耳勤,多听基层意见和呼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脑勤,反复思考,三思而后行,保证工作的科学性;嘴勤,发现问题及时讲,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六到位,上班到位,理论学习到位,集体活动到位,组织活动到位,检查督促到位,重大任务指导到位。
二、当前机关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
(一)对党建工作认识片面,精神状态不佳。少数党务干部认为,机关党建工作是虚的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既没有硬性任务,又看不到成绩,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工作中表现为不刻苦、怕艰苦。有的只想吃机关的饭,不愿吃机关的苦;有的怕学习,怕动脑,怕写材料,怕加班加点;还有的不是想方设法把工作干好,而是一味讲条件,摆困难,甚至讲价钱。
(二)缺乏专心致志的精神,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务干部把不干工作说成会当官,把吃喝玩乐说成是潇洒,把无所事事说成是活得不累,上班时间吹牛聊天,谈“股”论“金”,很少关注时事政治,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对机关工委组织的学习培训,也往往是借故出差、行政工作忙而缺席。有的党(总)支部书记组织理论学习随意性较大,以会代学、应付检查;有的(总)支部学习形式单一,方法简单,学习质量不高,开展专题理论研讨少,深入不够,效果不好。
(三)“兼”职没有完全到位,工作标准不高。机关党(总)支部书记在没有专职书记的前提下一般由行政正职兼任,(总)支部班子成员由本单位的其他党员领导或办公室干部兼任。兼任的党务干部往往向行政倾斜,把党务职务当成额外负担,客观上导致了党务之职只能处在被“兼”位置,致使党建工作思想淡化。工作缺乏创造性,不注意研究和探索新情况、新问题,遇到问题等上级精神,靠领导发话;不是主动给自己加任务,压担子,而是领导推一推,动一动;对上级照抄照搬,不愿做“结合”文章,落实多少算多少。
(四)党建工作业务欠缺,素质不太适应。由于不少党务干部是新任职的,缺乏工作经验,能力素质不大适应。据统计,该县县直机关党务干部中,有20%是将要退居二线的干部,有的从未干过党务工作,这些同志对机关党务工作的一般程序、原则和方法不熟悉。素质不适应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党务缺乏全面系统培训,致使承办具体工作的党务干部在党建业务方面无法胜任。二是少数基层党组织书记在位时间短,有的在位一届只有二年时间;有的甚至一年都不到。人选变动多,任职时间短,客观上造成了少数党组织书记业务不熟悉,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三、关于进一步调动机关基层党务干部内在积极性的对策和思考
(一)要加大教育力度,激发机关党务干部积极进取的内动力。要把加强机关党务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放在加强机关党建工作首位。要通过经常不断的思想教育,增强机关党务干部带头学习理论,带动其他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克服部分党务干部重应酬、轻学习,重业务、轻教育的倾向。组织机关党务干部认真学习思想政治基本理论,切实端正学风,在进入思想、进入工作上下功夫。
(二)要确立工作目标,增强机关党务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制定科学的目标,是提高机关党建工作效益和增强党务干部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措施。要完善党(总)支部目标管理机制,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组织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一是明确标准。党(总)支部目标管理规定的任务和标准,是工作的依据,不能含糊不清。二是规定时限。无论是总目标和分目标,还是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都有个实现的时间问题,在总目标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对各党组织效果目标实现的时间,都要有具体的要求,以便督查。三是责任到人。为了保证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在目标体系中有必要制定较具体的支部岗位责任制,有利于增强党务干部的责任心,保证最大限度的实现其工作效益。
(三)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机关党务干部争先创优的进取心。一是建立和完善考核讲评制度。把党建工作列入对部门的年度工作考核,引起各单位高度重视,定期对部门领导和党务干部进行全面认真的考核讲评,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二是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定期对优秀机关党务干部进行评比表彰,对业务精、能力强、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表扬奖励,并主动关心他们的成长;对从事党务工作多年的干部进行岗位交流;对党务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建议给予提拔重用,激发党务干部尽心尽力抓党建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注意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大力宣扬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干部,宣扬他们的事迹,推广他们的经验,带动大家共同学习提高。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一是规范换届,稳定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按照党章要求,把好基层党组织班子换届选举或增补候选人的人选关,把那些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党员群众信任的党员选配到机关党组织班子中,尤其是书记这个岗位上来,优化党务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党务干部活力。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党务干部素质。要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分层次培训的原则,切实做好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定期举办业务知识讲座,使机关党务干部掌握路子,明确方法,提高素质;通过以会代训、参观互学、经验交流等形式,多途径锻炼党务干部的能力水平。三是区别不同情况,加强具体指导。对任职时间短的要注意传经验、教方法,帮助他们在干中提高;对任职时间长的,重点帮助他们理论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教训,向更高层次的能力发展;对新任职和接受能力弱的,要手把手地进行帮助和传教,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提高工作积极性。
第二篇: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大力加强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机关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高度重视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
建设一支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
一、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省市委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较好的加强,绝大多数党务干部能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让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让人民群众更加放心满意”主题实践活动,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围绕“五注重、五解决、五强化”,使机关党建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机关党建工作中切实发挥了骨干和中坚作用。
在看到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来衡量,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部分党务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政治素质方面,有些党务干部理论根底还比较浅,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党务干部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科学理论研学的不深,理解的不透;部分党务干部理论思维水平低,不能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思想、指导工作、探索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规律;工作中不思进取,作风心浮气躁,生活贪图安逸,对机关党建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在能力素质方面,一些党务干部缺乏复合型的知识和能力,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不相适应。近些年通过在职学习等继续教育,机关党务干部整体学历虽有所提高,但由于部分党务干部忙于事务、疏于学习,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有关政治、法律、科技特别是市场经济新知识知之不多,知识面偏窄、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党务干部知识结构“单一”,除了自身的党务工作,不熟悉本单位本部门其它业务工作,工作中常常是“自转”和“空转”;一些党务干部思想上因循守旧,碰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总是照搬老经验,套用老框框,既不想新思路,也拿不出新办法,工作始终处于徘徊状态;有的党务干部整天忙于各种事务,不注意对工作做前詹性思考,工作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适应不了机关党建工作的新变化。
3、在业务素质方面,少数党务干部不精通所从事的机关党务工作,与新形势下党务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党务干部对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不熟悉,对机关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不了解,工作中即找不准方向,也把握不住重点;有的党务干部对党建理论、党建知识特别是应知应会的知识不熟悉,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规定不明确,工作中既不能继承传统,又缺乏创新;部分党务干部缺乏调查研究能力,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拿不出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又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有的党务干部既不善于说服教育群众,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既又不善于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缺乏号召力和感召力,致使一些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尽管目前各级、各类网络包括党建网已建立起来,但相当一部分党务干部信息素养偏低,无法享用网络信息自动化带来的快捷和便利,还在依靠传统的方式收集、处理、整合信息和处理日常工作,缓慢的工作节奏,明显跟不上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高效快捷的要求。
4、在管理素质方面,主要是一些党务干部教育管理的能力还不够强,与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不会管理。一些党务干部不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知道党员的管理如何定位,不知道该“管”什么,怎么去“管”,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不愿意管。有的党务干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不强,认为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多,大都具有较高素质,自觉性比较高,严格管理没有没有必要,把严格管理看成是可有可无、与已无关的事;三是不敢管。有的党务干部不敢按党纪党规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对领导干部怕打击报复、怕穿小鞋,对下级怕罪人、丢选票,对同级管理怕伤情面、影响关系。
二、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负面思想的影响。
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腐朽没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官本位思想、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导致少数党员干部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态度消极应付。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法制不够健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多种利益主体客观存在,使人们的社会思想意识
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2、工作管理机制不适应。有的政府部门职责不明确,责权利不统一,导致政出多门,重复交叉,管理方式方法滞后。并且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督比较薄弱,存在不会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难度很大,监督流于形式,执纪不严,处置不力,放纵了以权谋私和官僚主义行为。
3、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够好。有些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如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与上面某些官僚主义作风有一定关系,而形式主义同时又助长了官僚主义。有的领导干部作风与地位不相搭配,影响了整个班子和单位的思想作风建设;有的“一把手”只抓经济建设、业务工作,忽视和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有的“一把手”平时与班子成员、干部讲工作多,谈思想少,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中的不良苗头。
三、几点建议
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必须按照“三个代表”和“作风建设年”的要求,做好党务干部的管理工作,并通过建立健全和落实相应的制度,形成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立和完善理论和业务学习机制。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解决好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学习自觉性不高的问题,解决好学习零散不系统、肤浅不深入的问题,解决好学用脱节的问题,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其次完善健全学习培训考核制度。完善健全干部培训制度,做到述职中有述学、评议中有评学、考核中有考学。推行领导干部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的学习档案,把学习成效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
2、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通过科学安排和严格培训,切实把机关党务干部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养上,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为此,一要强化自学习制度。落实个人自学计划,突出重点,在系统化、规范化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改善知识结构。二要建立在职培训制度。本着“增新、补缺、提高”的原则,探索在职培训的新路子,通过讲座、短期培训、与院校联办在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拓宽干部培养渠道。
3、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求的机关党务干部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一要突出考核重点。要在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对党务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特别要突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方面的考核。二要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全面反映机关党建工作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单项工作考核党务干部的政绩。三要把考核结果和选拔任用干部紧密结合起来。对考核优秀的党务干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确实把那些德才兼备、素质过硬、政绩突出的党务干部优先选拔到领导领导岗位上来。对考核不称职或其它原因难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党务干部,分别做出诫勉、调离岗位安排,切实走开党务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路子,切实把建设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篇: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录入时间:2008年01月16日
-----------沙县自来水公司党支部董宝麟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基层党务干部是党的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大力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并以此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建设一支与新形势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笔者就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以下探讨:
一、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较好的加强,绝大多数基层党务干部能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基层党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党建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党建工作中切实发挥了骨干和中坚作用。在看到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来衡量,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部分基层党务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政治素质方面,有些基层党务干部理论根底还比较浅,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党务干部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科学理论研究学习的不深,理解的不透;部分基层党务干部理论思维水平低,不能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思想、指导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规律;有的基层党务干部工作不思进取,作风心浮气躁,生活贪图安逸,对党建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甚至个别基层党务干部感到“搞党务工作要求高、难度大、待遇低、发展机会少”,不安心工作,想找“路子”跳槽。
2、在能力素质方面,一些党务干部缺乏复合型的知识和能力,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不相适应。近些年通过在职学习等继续教育,基层党务干部整体学历虽有所提高,但由于部分基层党务干部忙于事务、疏于学习,新知识的补充和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有关政治、法律、科技特别是市场经济新知识知之不多,知识面偏窄、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党务干部知识结构“单一”,除了自身的党务工作,不熟悉本单位本部门其它业务工作,党建工作不能围绕中心“转”,常常是“自转”和“空转”;一些基层党务干部思想上因循守旧,碰到新情况,遇到新问题,总是照搬老经验,套用老框框,既不想新思路,也拿不出新办法,工作始终处于徘徊状态;有的基层党务干部整天忙于各种
事务,不注意对工作做前詹性思考,工作总是处于被动应付状态,适应不了党建工作的新变化。
3、在业务素质方面,少数基层党务干部不精通所从事的党务工作,与新形势下基层党务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基层党务干部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不熟悉,对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不了解,工作中即找不准方向,也把握不住[FS:PAGE]重点;有的基层党务干部对党建理论、党建知识特别是应知应会的知识不熟悉,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规定不明确,工作中既不能继承传统,又缺乏创新;部分党务基层干部缺乏调查研究能力,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拿不出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又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有的基层党务干部既不善于说服教育群众,缺乏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既又不善于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缺乏号召力和感召力,致使一些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尽管目前各级、各类网络包括党建网已建立起来,但相当一部分基层党务干部信息素养偏低,无法享用网络信息自动化带来的快捷和便利,还在依靠传统的方式收集、处理、整合信息和处理日常工作,缓慢的工作节奏,明显跟不上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高效快捷的要求。
4、在管理素质方面,主要是一些基层党务干部教育管理的能力还不够强,与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不会管理。一些基层党务干部不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知道党员的管理如何定位,不知道该“管”什么,怎么去“管”,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不愿意管。有的基层党务干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不强,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多,大都具有较高素质,自觉性比较高,严格管理没有必要,把严格管理看成是可有可无、与已无关的事;三是不敢管。有的基层党务干部不敢按党纪党规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对领导干部怕打击报复、怕穿小鞋,对下级怕罪人、丢选票,对同级管理怕伤情面、影响关系。
二、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有些部门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抓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纳入不了党组织工作规划,排不上工作日程;有的部门不按《条例》的规定配备专职党务干部职数,对基层党务干部随意裁减。一些基层党组织由于专职党务干部人手不够,一些工作常常因此而无法开展;有些部门对党组织建设漠不关心,党组织多年未换届选举也不督促,致使党建工作多年打不开局面。
2、基层党务干部缺乏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一是教育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一些部门在对基层党务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现状缺乏系统的分析,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二是教育培训标准要求过于笼统,对不同层次的基层党务干部教育培训标准没有区别,效果不明显;三是教育培训教材落后,内容陈旧。目前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基层党务干部培训教材。四是教育培训渠道、形式内容比较单调,与新形势的要求差距较大。目前党务干部教育培训主要是输送到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培训的的形式主要以传统授课辅导方式为主,培训渠道和内容的单一,难以满足培训目标需求的多样性,培训形式的单一又使效率难以提高。
3、基层党务干部成长进步的机制不够健全。有的部门党组织不重视对党务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党组织专职副书记任期届满多年,也不能及时进行轮岗交流。
一些部门在基层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的提拔、使用上不能一视同仁,有的基层党务干部各方面都很优秀,却长时间得不到提拔,推荐使用的机会明显小于其它岗位的干部,这种体制上和工作上原因造成的不平衡现象,对多数基层党务干部的心态产生消极的影响。有的部门把基层党务部门当作安排照顾性岗位,在选择安排基层党务干部时往往习惯把那些年龄偏大、工作能力不强、其它岗位无法安[FS:PAGE]排的人放在基层党务工作岗位上,致使基层党务干部队伍素质常年难以提高。
三、解决基层党务干部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必须按照“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基层党务干部的选配、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并通过建立健全和落实相应的制度,形成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机制,采取以下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立和完善高标准的选人用人机制。选拔配备好专兼职基层党务干部,是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选好用好人,往往事半功倍。要通过换届选举、推行“一岗双责”制度等措施,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专兼职基层党务干部一要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鉴于基层党务工作人员明显减少、工作量显著增加,因此基层党务干部在素质上必须精明强干,工作上必须高效快捷,能力上必须一专多能。二是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就的把那些具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模范践行“三个代表”,热爱党务工作,大公无私,公道正派,善于密切联系群众,既有现代复合型的知识和素质,又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党务工作者,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三是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要真正把群众公论作为选拔配备干部的标准,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措施,确实把群众威信高,自身形象好、作风过得硬的基层党务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2、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通过科学安排和严格培训,切实把基层党务干部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知识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在能力素养上,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在本职工作上,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为此,一要强化学习制度。落实个人自学计划,突出重点,在系统化、规范化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改善知识结构。二要建立在职培训制度。本着“增新、补缺、提高”的原则,探索在职培训的新路子,通过讲座、短期培训、与院校联办在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拓宽干部培养渠道。三是要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党务干部任职制度、教育培训考核制度、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等制度,强化基层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
3、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要求的基层党务干部考核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一要突出考核重点。要在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对基层党务干部工作实绩的考核,特别要突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方面的考核。二要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全面反映基层党建工作发展情况,不能片面地用单项工作考核基层党务干部的政绩。三要把考核结果和选拔任用干部紧密结合起来。对考核优秀的基层党务干部,要列入选拔任用的范围,原则上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确实把那些德才兼备、素质过硬、政绩突出的基层党务干部优先选拔到领导领导岗位上来。对考核不称职或其它原因难以履行岗位职责的基层党务干部,分别做出诫勉、调离岗位安排,切实走基层党务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路子。
4、建立和完善关心基层党务干部成长机制。广大基层党务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充分体谅基层党务干部的辛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党务干部,满腔热忱地支持和帮助基层党务干部做好工作。要制定和落实基层党务干部建设的整体规划,形成党务干[FS:PAGE]部交流、选拔和使用的有效机制。要积极争取上级党委的支持,对工作政绩突出的基层党务干部,要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建议给予使用提拔,切实调动基层党务干部的积极性。要强化重视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识,明确书记抓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职责,形成“一把手”抓“一支队伍”的有效机制,切实把建设高素质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基层党务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要把握方向、谋划全局、维护团结,带好队伍,增强党性,提高个人素质。要讲政治、讲党性、自觉与中央保持一致,要认真学习党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性锻炼,努力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提高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既要懂政治又要懂经营,既要懂管理又要懂科研,做到博学多能、明智豁达。二要善于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要带头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涉猎现代管理、金融、法律和科技等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成为“复合型”党务工作人才。要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注意不断提高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三要以身作则,树立公道正派形象。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要“造势引路,扎实工作”,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挥协调作用,做维护团结的模范,最大限度地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敢于讲正气,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四要熟悉政策,掌握基本工作方法。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学习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熟悉党的组织建设的政策规定,切实把好政策关。同时要注意调查研究,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如和风细语、主动沟通、加强协调、化解矛盾等;要注意学习研究领导科学及沟通艺术,当好“领航员”、“破冰船”、“发动机”、“加油站”;要把握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五要清正廉洁,做遵守纪律的模范。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落实“两个务必”要求,自觉遵守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规定,努力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第四篇:关于推行机关党务公开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推行机关党务公开的实践与思考
--市委直属机关工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的要求,我们先后到五县二区和部分市直机关部门进行了解,向市审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国税局三个单位的200名党员、群众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专题调研,召开党务公开工作恳谈会等形式,对机关党组织近年来开展党务公开情况专题调研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了推行党务公开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逐步推行党务公开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机关党组织的党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讲党务公开工作目前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党务公开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党务公开工作引向深入。本文立足于近年来我市机关党务公开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深化党务公开作一分析和探讨。
一、机关党务公开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机关各党组织在推行党务公开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学习党章、学习党内监督条例,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意识。制定出台相关文件,特别是市委《关于推行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后,大多数机关党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相应党务公开工作意见,对公开的原则、内容、形式、程序、时限等在一定程度上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形式上,有的采取在单位局域网上设立党务公开专栏,有的开辟公开栏、设立公告牌,运用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增强了机关党务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推进了党内民主政治建设。一是党内民主进一步改善。实行党务公开,不仅给党员和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党内事务的窗口,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进一步实现和维护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决策理念进一步提升,重大事项注重听取不同意见,营造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良好氛围。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极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履行党员的义务。调查问卷反映:81.4%党员干部对党务公开是否促进了民主集中制建设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对近年来党内民主状况,93.33%调查对象有明显提高或有所提高。87.69%的人认为党务公开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
二是党内监督进一步加强。实行党务公开,将党组织的职责分工、工作目标、大事决策、工作进度、资金使用、实绩表现等置于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党组织活动的透明度,党员、群众对党组织、领导干部实施监督的途径和渠道增多了。特别是通过党务公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反映社情民意、群众意见回复办理、通报和报告、来信来访等工作制度,对党内权力运行的制约得到加强,监督的效果得到提高。80.51%党员干部认为对党费收缴、使用情况能进行有效监督。
三是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调查中,普遍反映党务公开使党组织的工作面向群众,党员置于群众的监督下,拓宽了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避免了因重要事项不公开而产生各种猜忌和误会,密切了党群关系;党员履行职责意识明显加强,党员在全局性重大事情中发挥作用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作风有了明显转变,群众对党员的满意率得到提高。92.31%的党员干部认 2 为党务公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机关和谐建设。
四是党的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在调查中,大部分党组织认为推进机关党务公开加强了机关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依规章运行,按程序操作,工作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重大问题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民主化、公开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加强,62%的党员干部认为党务公开推进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党务公开是一项探索性的新工作,从我们调研情况看,党务公开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一是重形式轻内容。从目前党务公开推行的情况看,公开的形式多样,但公开的内容还局限于表层,公开的是党员群众已知内容,如上级党组织颁布的文件、法规制度和宣传材料,或者是党组织的工作计划、活动结果,而对群众关注的重要事项和热点问题公开不够。党员特别想了解的内容公开不和特别想知道的时候却不公开,而党员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内容进行公开,致使一些党员在心理上不满意党组织的党务活动和公开事项,有的单位党务在网上公开后,大多数党员不关注,在线点击率不高,党务公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大多数党组织在推行党务公开只注重结果的公开,而忽视了过程的公开。有的单位党组织对一些敏感的内容,虽然也公开了,但公开的不及时、不全面。有结果没过和。如党费的收缴管理使用情况的公开,收缴情况有明细,使用是有结果没明细,且笼统滞后,公开的情况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 满意。结果的公开只满足了党员的知情权,由于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研究及决策程序未予公开,使党员的参与权、监督权得不到落实。
三是重制定轻推进。从党务公开推行的力度看,各单位都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制度,但具体落实尚不够,仅把党务公开当作例行公事,工作停留在应付阶段,缺乏及时总结、整改、跟进、督促和落实,党务公开成效与广大党员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是重活动轻互动。在党务公开中,一些单位也建立党务公开反馈机制,搭建互动平台,因只是把党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简单“公布”,缺乏有组织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党员的参与变成被动接受和事后评论,没有形成党员自觉主动参与的良性互动过程,群众反映淡漠。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是: 一是认识不够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务公开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虽然中央提出要求,《党章》规定,但没有具体细则,等具体内容出来再推行也不晚;有的认为公开限制了权力,不愿公开;有的认为党务工作主要是党内事情,没必要公开;有的认为党务公开只是“走形式”,不必太认真,等等,这些思想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务公开工作的推行。
二是内容不够明确。有的单位没有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党员群众的要求将市委党务公开要求细化和具体化。依葫芦画瓢,公开的具体内容、谁来决定公开的内容、以及公开的时间等问题都不确定,想到了公开一下,想不到就算了,执行起来随意 性较强,这种状况影响了党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制约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是机制不够健全。各单位虽然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责任体系,制定监督员制度、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和考核制度,但大多数单位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从领导体制看,党务公开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领导的执政理念和民主意识;从工作机制看,一些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对党务公开统筹考虑较少,而机关党组织难以全部承担所在单位党务公开的重任;从具体制度看,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实用性不够。
四是成效的标准不够具体。党务公开工作开展的如何,检验的标准是看党员、群众、社会是否满意,党组织的决策是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是否增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解决,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目前虽然纳入部门目标责任考评,但还没有较科学的效果评价标准,难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级党组织搞好党务公开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建议和意见
党务公开是一项新的探索和实践,既需要各级党组织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党务公开的规律,不断拓展公开的内容、创新公开的形式、规范公开的程序,也需要学习借鉴不同地区和部门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党务公开深入展开。
(一)、强化“三种”意识,优化推行党务公开的软环境。
1、强化党员主体意识。推行党务公开,是通过改进党的执政方式,更好地体现每个党员的愿望和诉求,保障党员的基本权利,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在调查中我们发 现虽然党员群众的主体意识有一定增强,但大多数党员群众关注、参与党的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远远不够。在问及如果党组织对人、财、物等一些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未公开你是否会提出要求时,只有44.62%的人表示会提。鉴于党员的民主素养与推进党内民主的时代要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各机关党组织要把培育、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作为推进党务公开深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使广大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识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运用更加自觉。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民主实践。不断拓宽党员了解党内事务的渠道,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鼓励广大党员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积极发表不同意见,开发、挖掘蕴藏在广大机关干部中的丰富资源和聪明才智,增强党员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加深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使党务公开工作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2、强化党务干部的责任意识。推行党务公开是机关党组织和党务干部的一项新的职责和任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务公开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党务干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推行党务公开作为加强机关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切实发挥机关党组织监督协助职能的有效途径;作为强化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规范党员干部的权利义务,使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经得起各种考验的有力措施;作为发展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载体;作为自己的政治责 任和重要任务,切实履行职责,做到责任到位,制度落实,不断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有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强化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实行党务公开,就是通过增强党组织活动的透明度,使党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增强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扩大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实现对党内事务的权力运行和党员干部的履职行为的监督。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自觉增强民主意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把党务公开摆上党委(党组)的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有关重大事项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努力营造敢说真话、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充分调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为助推“两创”、推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健全“四项”制度,形成党务公开的长效机制。党务公开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制度,要使这项工作规范化、经常化,必须构建大党建格局和工作机制,坚持部门统一领导,党委(党组)书记为党务公开第一责任人,明确党务公开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其岗位职责,把少数人或部分人参与关心的党务公开变为尽可能多的人参与关心。在形成大党建格局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要着重建立健全“四项”基本制度。
1、建立和健全党务公开的协调机制。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会议,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工作,做到资源共享、密切合作,增强各职能部门推进党务公开的主动性,更好地发挥作用。
2、建立和健全党务公开的审批机制。党务公开涉及党的组织建设和重大决策,科学确定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范围,要做到内容全面真实,程序严谨,范围适当,必须建立和健全党务公开的审批机制,公开前征求领导班子成员意见,经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批准后进行公开。
3、建立和健全党务公开的反馈机制。调查问卷中,29.74%的人认为党组织和党员没有形成互动是影响党务公开的主要原因。保证党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建立党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和群众评估体系,广泛征求和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要注意收集公开期间各方面的反映,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予以公开,还要注重党员群众监督结果的运用,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群众的意见建议、愿望要求进一步体现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实现组织推动与党员群众沟通的互动。
4、建立和健全定期的督促检查和奖惩机制。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有强大的生命力,还必须建立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上级党组织要将年底集中考核与日常督查相结合,通过不定期的走访调研、专题检查和集中考核等,加强对机关部门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通过纳入党的建设和工作总体目标考核体系,形成奖惩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在党务公开工作中违背公开原则、搞形式主义和虚假公开的要严肃批评,限期纠正。对侵犯党员和群众民主权利,损害党员和 8 群众合法权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确保党务公开有效运作。
(三)、正确处理“五个关系”,切实增强党务公开的效果。
1、党内与党外的关系。党务公开是一项新的探索和实践,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特殊性和一定的机密性的工作,必须根据党内法规的规定进行。既要防止党内一切事务都必须公开、党内无秘密可言的思想,又要克服以保守党的秘密为理由,拒不公开应当公开的行为。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以外,都要最大限度地公开。特别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必须公开。要根据公开内容确定公开的范围和形式。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主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定期通报、党员活动栏、党员活动室等形式公开;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可以采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和专门的党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公开,并根据工作动态不断更新公开内容。
2、机关党务公开与部门党务的关系。部门党委(党组)和机关党组织的党务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机关部门的党务公开内容既包含部门党委(党组)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重大问题的决策;干部管理等情况,也包含机关党组织选举、党员发展、奖惩等情况。这就要求各单位把党务公开作为一个整体,在具体工作中统一组织领导,推行统一的公开形式,统一规范公开的内容,统一建立公开资料的申报、审批、准入以及投诉反馈程序,统一制定公开的时间,统一更新公开内容,使干部、党员和广大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单位党务、政务各项工作的决策、运行情况。
3、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的关系。党务公开侧重于重要决策的提出和形成过程的公开,政务公开则注重办事过程和结果公开,党务公开是政务公开的延伸和发展,是政务公开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务公开必须在开展党务公开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使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达到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效果。党务公开要充分利用政务公开比较完善的网络,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政务公开也要体现党务公开中的重大事项。
4、组织推动与群众互动的关系。推行党务公开没有党组织的积极推动是不行的,但仅靠党组织的也难以实现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因此,在加大组织推动的同时,更要注重党员群众的参与力度。对一些事关民生的重大决策,做到相关政策、办事程序公开透明,确保群众对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有效地增强党务公开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与党员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建设,及时了解掌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对党务公开后反馈状况以及意见建议处理情况的公开,不断提高公开的质量,扩大公开的效果。
5、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在实践中,重大事项决策的结果和决策过程都是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把重大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公开有利于引导党员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避免了由于决策不公开而产生的猜疑和误会,使党员群众在思想上的增强对党组织决定的认同,在行动上更加自觉执行党的决定;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和谐,党的影响力更加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巩固。因此,各单位党组织在推行党务公开工作中,要注重从“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转变,使广大党员和群众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被动的接受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切实增强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调研组成员:干安宁、黄威、史宝芳、陈理铭 执笔人:黄威
2008年11月11日
第五篇:关于干部调动中不正之风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对干部调动工作中迎来送往等不正之风,群众看在眼里,骂在嘴里,恨在心里。可在有些地方,不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纠正,反而有越发不可收拾之势,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党风廉政问题。
一、现状——来也吃吃,走也吃吃,提拔要送,平调要送,你送我送大家送,送出人情重似债,送出车队一大串,留下问题一大堆
干部调动是
干部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工作,不管是提拔重用还是平级调动,原单位举行一个欢送茶话会,赠点纪念品,礼轻情义到;新单位开个见面会,介绍一下,大家见个面就行了。但是,有的地方却在干部调动时大搞迎来送往,大吃大喝,讲排场,比阔气,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1、原单位大摆饯行酒。干部调动后,单位摆酒饯行,少则几桌,多则上十桌,你敬我,我敬你,不把调动干部“放倒”就不热情、不仗义、不过瘾,单位上劳民伤财,被调动的干部必然被灌得酩酊大醉。如果是领导干部工作调动,那么原来所分管的下属单位也少不了要为领导饯行一番,分管部门多的就轮流作东请吃,一时轮不上的就只能等赴任后回头再吃。
2、原单位大批人员送行。在中央领导带头反对迎来送往,厉行轻车简从的当今,在乡镇及县直单位的干部调动中,却盛行着送行的不正之风。其送行的人数与所调动干部职位的高低成正比,职位越高,送行的人就越多,如果是乡镇的主要领导调动,那几乎是倾巢而动,就连村干部也要参与。因为送行的人多,就要找车甚至租车,有的还要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一个长长的车队从原单位鱼贯而出,浩浩荡荡的奔向新单位;到了新单位,再放上一挂长鞭炮。当然,新单位也要放上一挂鞭炮表示欢迎。
3、新单位要摆接风宴。原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来送人,新单位理所当然要接待,也算是给新调来同志的接风酒,又是一顿大吃大喝,这一餐吃喝得更厉害,简直是新老单位的“比酒大战”,不吃个人仰马翻是不会散场。因为这一顿喝酒要论高低,所以新单位一定会安排足量的酒量好的人员来作陪,因此又是一次更大规模的大摆宴席。接下来,因为新领导的到来,其分管的下属单位同样要为领导接风洗尘,又少不了大家轮流作东请吃一番。
4、原单位同事要送礼。干部调动工作,原分管的下属单位一定要表示一下,送东西太俗套,时兴的做法是送上一个红包。同时,作为同事必须送上一份喜礼,人人都要送,否则就不遵守游戏规则了,就会成为这个单位不懂“为人处事”的另类人物,也就很难保持自己的脸面。
5、工作移交不落实。干部调动工作后,由于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范的做法,所以就有不少的干部不认真对待移交工作。有的干部根本不办移交,常常是口头交代一下。有的干部即使办了也不规范。要么就是不及时办,甚至调走几年也没有办好移交;要么就是工作移交不清楚,档案、资料、文件、工具书交接不齐全,也不清点,想交就交,想带走就带走,甚至丢失。
二、危害——你灌醉我,我放倒你,自毁形象,殃及工作,只道是热热闹闹人情好,却谁知劳民伤财人人怨
干部调动中的不正之风,给机关作风、干部形象、党群关系带来很多的危害。
第一,助长吃喝歪风。近年来,各地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吃喝歪风进行治理,有的地方和部门还出台了各种形式的“禁酒令”,吃喝歪风在一些地方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在干部调动工作时大吃大喝,大家似乎都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且认为参与的人越多越有气氛,越有人情味,否则就不尽人情。殊不知如此一来,以不该有的“正当理由”抵制了各项规定,助长了吃喝歪风的蔓延滋长。
第二,败坏干部形象。当前,各地都在大搞机关效能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树立干部形象,在干部调动中大搞迎来送往,猜拳饮酒,喝得脸红脖子粗的,吃掉了单位经费,喝坏了干部身体,占用了工作时间,影响了正常工作,无疑是自毁形象。
第三,增加干部负担。被调动的干部,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应付那些迎来送往,负担很重,特别是要对付这些酒宴显得更加困难,尤其是那些酒量不好的干部,总是被灌得大醉,很是伤身体。而其他干部,又是陪酒又是送行送礼,遇到年内调动干部多的话,送礼也成了一个不可小视的经济负担。
第四,滋生腐败土壤。在单位给调离干部送礼送红包时,由于不符合有关规定,不能直接在单位财务出账,所以各单位往往采取变通的手法,或虚开假发票报账,或私设小金库支出,无形中又助长了腐败土壤的滋长。
第五,影响大家工作。由于干部调动工作后不办理移交或移交不彻底,给接任者造成工作的诸多不便,特别是一些业务性、时效性比较强的工作,很容易被延误耽搁,甚至造成损失。与此同时,干部应付迎来送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单位工作。
三、对策——观念先行,制度规范,源头入手,标本兼治,监督有力作保障,纪律严明防后效
干部调动工作中的种种不正之风,从表面上看是小事,实际上是关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大事,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治理。
1、统一思想纠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刹住歪风,观念必先行。首先,单位一把手的思想认识要到位,从思想根
源认识到这股歪风不刹不行,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榜样。其次,单位的班子成员思想认识要统一,充分认识刹住干部调动中这股子歪风,既是提升干部自身素养和形象的需要,也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需要,还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更是端正党风政风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再次,全体干部的思想认识要统一,深刻认识到迎来送往不是关心尊重干部,而是增加干部负担;图形式讲排场不是无关紧要,而是败坏了党风政风;办不办工作移交不是无所谓,而是不办好就是工作失职。只有自上而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才能自下而上忠实实践,刹住歪风。
2、完善制度正行为。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调动工作中的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干部调动工作中的行为,实现从源头治理干部调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要以制度的形式禁止干部调动工作中大吃大喝、迎来送往、不及时办好移交、不及时搬家腾房等不正之风,制度要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对必需做到的和不能做的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并严明干部调动纪律,使干部调动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也引导大家自觉抵制干部调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3、加强监督促阳光。在一些地方,尽管对干部调动工作有明确的制度,可仍然是我行我素大行不正之风,究其原因是缺乏有力的监督,使制度成为摆设。要形成干部调动监督制度,对所调动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制发干部调动监督卡,开展干部调动廉洁自律专项检查等等,发动干部群众加强对调动干部的监督,推进“阳光”调动,迫使干部调动工作的不正之风无处藏身。
4、严肃纪律刹歪风。对于那些在干部调动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大搞迎来送往等不正之风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该批评的要批评,该曝光的要曝光,该通报的就要通报,该组织处理的要采取组织措施进行处理,严重违反党纪条规的,要严肃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坚决刹住干部调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