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论学习材料doc - 素质教育与考试
素质教育与考试
一、必不可少的考试
考试是伴随着人类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及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建立考试制度最早的国家。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将考试概括为“学校检查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考试是教育测量、评价教育绩效的必要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分析诊断和信息反馈功能,不仅是教学结果的反馈(学校意义),而且是甄别人的知识技能和智力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社会意义)。考试作为对人的知识与能力、行为品德的测量和评价,是自成体系的一门科学,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考试本身无好坏之分,在于我们怎么运用考试的功能。现在不仅升高中、升大学要考试,想当公务员也得考试,想获得教师资格、想评职称、想当医生、想当律师都得考试,考试是人获取优质教育资源、获得社会职位的主要方式。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正常人,还没有谁忽视必要的考试。
二、“应试教育”考试的弊端
以往我国学校的考试制度是“文革”结束后以恢复高考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其特点是“选拔性”,它具有为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的功能,年复一年例行,构成教育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接下来中考也是如此,其竞争的剧烈程度也不亚于高考。高考、中考的这种选拔性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工作影响巨大,具有导向性,所以,形成了各类学校的考试都围绕着选拔性的需要。这种选拔考试,使学校间、学生间存在着激烈竞争关系,导致整个基础教育都存在着严重的应试化倾向。这种倾向,强调了考试的中心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转。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分而学。各类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夸大了考试的作用,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成绩的唯一标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
应试教育下考试的最大弊端是忽视智能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东西,机械地记忆各门课程的概念、原则、要求、意义、作用,默写计算公式,猜考试内容,学生为应付考试而疲于奔命。
这种考试的异化,使校长、教师长期心力交瘁,整天疲于奔命应付考试,使大多数学生“谈考色变”。特别是实行标准化考试后,各类学校都掀起了题海战术,各种试题训练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内容,使得学生的学业负担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总之,应试教育是背离素质教育要求的一种教育理念,它突出体现在基础教育中,是一种以考高分、高升学率为目的,以应试科目、应试内容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以分数高低为衡量教与学质量的标准,要求学生争高分,门门优;强调灌输、记忆;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的独立见解;大搞题海战术、强化训练、突击记忆等,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往往成了考核教师业绩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
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主动性的发挥,使那些应试能力强的学生高分低能,而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深化知识的真正人才却可能得不到好成绩,不利于培养有主见、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学校的教学工作主要面向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大题量训练未必就是提高了社会所实际需求的能力,充其量是提高应试能力。
有人将“应试教育”下考试制度及方法存在的种种弊端概况如下:
(1)在考试内容上: “重记忆、轻能力”。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到死记硬背、突出应付考试的方面上,来来回回背条条,反反复复啃课本,翻来覆去做习题。
(2)在考试形式上:“重笔试、轻口试”;“重闭卷,轻其它”。不分课程性质、特点,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
(3)在学生学业的考核与评价上:“重分数、轻素质”;“重全面、轻个性”。在对学生学业的考核与评价上,基本上还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
所以说,我国目前的学校考试制度,同素质教育的要求、同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人们对考试之所以持否定态度,就在于这种考试制度确实存在不少弊端。
据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了一次针对全世界的中学生的测试。结果是中国学生笔答水平最高,创造力得分最少;美国学生笔答成绩最差,创造力水平最高。中国学生的基础好,这是优势,但缺乏创造力。
所以,针对现实,适应时代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的战略部署。
三、素质教育离不开考试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中国教育一次转型,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对考试的准确定位和恰当使用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
考试是教育三要素(教、学、评)之一,不管什么类型的教育,永远摆脱不了考试。推进“素质教育”并不是就要否定考试和取消考试,素质教育也离不开考试!
关于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考试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环节是必要的,通过考试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检查学校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得失,从而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依据。但是,素质教育反对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尤其反对以频繁的统考及题海战术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学生应试的手段。分数可以选拔人也可以埋没人。”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讲话指出:“我们应当把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素质教育不赞成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更不赞成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要改革和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的制度。”
2006年9月8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黄城根小学,在与教师座谈时说:素质教育绝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所谓综合性,就是教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人的素质是综合的,因此考核、考试也应该有综合性,既考动脑能力,又考动手能力。所谓全面性,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是我们所说的全脑教育、全人教育、全脑功能开发,全面素质教育。这是人才培养目标,因此考核也要考核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内容,即全面素质,不能只考知识,不顾其他。所谓经常性,就是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评定成绩,这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中小学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在成长过程中有曲折是正常的,不能凭一时一事评定学生素质,更不能一考定终身,需要长期考察,综合评定。
在实施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考试实则是一种技术手段。就技术而言,考试技术适用于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只是使用的角度不同而已。任何技术都有自身的特长和缺陷,问题在于具体使用者突出了其中的哪个方面。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考核,主要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业状况,不仅有不断提高学习质量的作用,而且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师自我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还是学校校长、教学部门指导教学、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都离不开考试,它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不可低估。文革中,考试评分制度被取消,所造成的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的严重局面不堪回首。所以我们要纠正应试教育的倾向,并不是否定考试本身,而是应当深入剖析当前考试制度及方法,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制度。
四、素质教育下的考试
“素质教育” 并不是不要考试,不是没有考试的教育,恰恰是对考试的要求更高了,是要从考试内容、方法、形式,到考试结果的使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均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考试改革跟不上,同样会旧病复发,甚至出现新的考试病。
人类社会的教育观念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从重视传授知识→重视能力培养→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漫长变化过程。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要更加重视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在教育界还有“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等等教育理念,其实也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台湾中原大学校长张光正教授提出:“将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术专精的追求范畴中,而是扩大心灵视野,重视将教育归位在人的陶冶和养成上,不仅要强调传授知识、技术、治学方法,也要关心一个全人的塑造,除了帮助学生对今生现世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外,应更关心他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终极价值的渴求。我们的目的就是盼望塑造出兼具专业知识、道德修养和生命智慧的知识分子”,而不是“深入专业领域却缺乏广阔视野的专业人员”、“一个技术精良的、快乐的机器人”。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指出:“我们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加强科技教育,但不应把人培养成为“机器奴隶”;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调整教育机制,但不要把学生培养成‘经济动物’,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两种教育基本功能统一起来,就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素质教育的意义”。
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是要从学生心态的优化(高尚精神面貌的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三个方面入手。心态,行为习惯,思维,这是教育的三要素,是教育的本质,学生只有这三方面的素质提升了,才能真正的成长,学习成绩才会有持续的、稳步的提升。成功教学的充分条件有三个,即以学生为起点,以学生参与为基础,以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智慧、获得良好人格为目标。
在这个前提下,必须弱化的是考试的等级划分和筛选功能,应当强化的是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要求应成为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应成为考试测量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对学生素质测量的时机、方式、题目以及分数使用方法,必须满足素质教育的规定性。考试方法的使用要受到素质教育的制约,要达到和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高度统一。
(一)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
根据教育部[1999]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小学的考试方法改革指导思想可以这样规定:在改革中要始终坚持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和社会选人才。同时,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和完善现行考试制度,正确理解和科学运用这一教育检测手段,充分发挥其诊断、评价、反馈、预测及激励的功能,达到促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学素质的根本目的,尚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促进全面发展,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性和根本所在,因此,考试改革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计划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课程计划所规定开设的课程都必须有检测、有评价;二是各种各类考试必须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去设计,要讲求系统性,要尽可能在考试中贯穿和渗透素质教育考测意识,考试内容涵盖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整体素质的评价要素。
2、全体性原则。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考试改革应立足于反映全体学生状况,要尽可能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讲究试题难易水平的层次性,使所有学生从考试中能摸清自己的真实成绩,也能激发其再学习的欲望,增强自信心。
3、主体性原则。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其主动性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考试改革应充分考虑对学生主体性的检测,要注重对学生认识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
4、基础性原则。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素质教育实际上指的是“基本素质教育”,基础性是其基本特征,各种考试应充分体现基础性。智力正常的学生只要参与了正常的教学过程,就应该能够顺利通过考试,不要用学生做不出的试题就是好试题的错误观念来干扰考试试题的基础性。命题要立足“教学大纲”和“课本”,注重“双基”,绝不能盲目加宽、加深、加难,重走“生怕学生会做”的命题老路。
5、前瞻性原则。中小学教学实际往往落后于先进的理论。现实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素质教育理论不断得到完善,而中小学培养的人才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考试一定要有前瞻性的导向,才能使中小学人才培养不至于滞后于未来社会的需要,才能跟得上先进的、不断发展的教育理论与人才观念。
(二)考试改革的基本途径 中小学考试如何改革,高考、中考及国外“高考”和中小学考试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认为,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考试改革应在遵照上述考试指导思想和考试改革原则的前提下改革试卷设计、考试方法和评估方式三个方面,这是考试方法改革的基本途径。
1、试卷设计应使测试的学习内容有相应的覆盖面,并力图接近学生学习实际。
过去我们中小学考试标准模糊,考试指导思想有偏差,《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曾明确规定:我们的“考查和考试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和运用基础知识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命题人设计试卷时自然而然以此为依据,以考查知识为线索(所谓“知识立意”)展开命题。后来教育教学的实践日益显示出此种考试指导思想的偏误,引起师生不满和舆论的指责,为此教师在设计试卷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以高考、中考等统考试卷为设计典范,导致中小学考试试卷设计更大的荒谬。考试不能不顾考试性质,因为考试从作用看可以分为选拔性考试和成就能力水平考试两种,中小学教学过程中考试属于后者,决不能混同。改进的办法首要就是要明确考试性质和考试指导思想,遵循教学大纲,以此为基础,确立命题立意思路:或知识立意、或能力立意、或两者的结合,防止出现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积累、轻运用,出偏题、怪题等现象发生。其次试卷的设计应使测试的学习内容有与学生学习能力状况相应的覆盖面,即考试内容要求全面性。布鲁纳提倡学科考试的命题,要“着重于理解学科的一般原理”,认为“考试强调学科的琐碎方面”“会鼓励无连贯性教授和机械式的学习”。这告诉我们只有科学的符合逻辑结构的规律性知识、概念和原理,才是发展学生智力的粮食和基础,所以上课只重视记忆知识结构,而不重视形成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那还是不行的。认知结构是指人的感知、思考的模式,它体现智力因素。因此教师在
教学中要形成和发展学生正确的认知结构,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学习。考试不仅要考知识,而且要考能力;不仅要考现有知识与能力的水平,而且要考未来发展潜能。这是试卷内容全面性的重要方面。其三,试卷所测试内容的各方面在一份试卷中能有恰当的比例,设计试题前,除了以上要求外,首先应作课程分析和学情分析:测试的范围、测试内容、能力要求、学习目标和学生素质状况、学习发展情况等,然后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测试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一份所考测的内容和能力的双向细目表,以此展开命题。作为水平测试的试题,可以设计三张以上的试卷,比如,一张考基本题,一张中等难度题,一张综合能力题,每张试卷都有单独覆盖测试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及兴趣选作。需注意的是考测内容各方面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作有所侧重或降低难度等的调整。
2、考试方法要灵活多样,以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达成为原则
目前除音、体、美等有限的学科外,中小学大多数学科都以闭卷笔试形式为主,很少进行开卷考和实践考,因而无法检查测试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如操作能力就无法用书面去考,对人际交往能力、情绪智能、创造智能等考查在形式上就存在先天不足。因此,要以达成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为原则,按照教学目的,学科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灵活采用开卷、闭卷、口试、笔试、实践考(实验操作、设计和制作物品)和情境考(设计情境进行考试)等各种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如考基本知识、识记能力层面的题目可用闭卷考;考创造性、综合性题目,可用开卷考,像语文朗读、外语听力、计算机操作则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考查;另外,像语文的辩论和演讲、思想品德课的人际交往、外语会话则可以通过设置一定情境进行考试。有些课程也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如既可以考单项知识和能力,也可以考综合知识与能力,总分要结合起来评定。对考试方法多样性的探索在我国中小学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学区劲松一小实施“分项考试、分项记分、等级评定、师生参与、允许重考”的考试改革,上海市普陀区的多结论式、小论文式、综合式等多种新型考试方法都是灵活运用考试方法的成功范例。
另外,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要尽量搞得生动活泼一些,在理性中渗进感性的东西,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感到有兴趣。教师不能以强制性的、形式单调的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唯一手段,教师应该从各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出发,试题要尽可能有一定的趣味性,形式灵活、新颖、多样、有效。
3、正确利用考试结果,以科学评估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
原始的卷面分数仅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一种简单的片面性的数量化的表示形式,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能看出学生在班内或校内的相对水平和学习的发展情况,因而分数不能作为评估学生素质发展状况和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但考试的结果对于教与学两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科学地总结出并正
确利用考试结果,对促进素质教育的目标达成有重要的作用。改进的途径是:其一,在考试成绩评定方面,评分标准不能框得太死,要有弹性,允许有不同见解的答案,评卷不能仅仅看答案对错,更重要的是关注答题的思维过程;其二,成绩评定的方式可以多样性,可以打分数,也可以分A、B、C、D级或者分“优、良、中、差”、“甲、乙、丙、丁”级,可以取消“差”档及其相应的成绩层级;其三,考试结果发表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或公开、或个别通知,决不搞分数排队;其四,学生期末总成绩的评定应包含国颁课程计划课程的各科成绩,学生最终成绩不以一次考试来评定,应把平时成绩纳入总评之中,或把单项(即学科中某一专项知识与能力)成绩和综合项成绩按一定比例进行评估核定,以此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保持学习的持续发展动力;其五,改革评估制度,对学校教师及学生的评估都要讲究科学性,凡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内容在评估中要加大权重,凡会刺激应试教育的内容要减轻权重,对于只会助长应试教育的内容要大胆删削。
综上所述,重视对素质教育考试研究,大力改革中小学考试方法,努力发挥这一重要检测手段的导向功能,激励作用,是促进素质教育目标达成的重要措施。
现代教学论(之一)
一、百年来教学论的改革与发展
百年来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发生过有广泛影响的教学论的两次改革运动,即二十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强调以传授经验知识、技能技巧为主的教育改革运动和五十年代末至今的强调以发展智能为主的课程改革运动。前者包括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苏联凯洛夫的传统教育学这两个代表人物和两个发展阶段;后者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赞可夫,苏联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等。
l、强调传授知识的教育改革运动(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在封建社会里,教育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还不密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体系和道德传统,给学生以谋生进达的手段和条件。封建时代的许多教育派别都带有浓厚的保守色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了许多资产阶级教育流派:新学校教育派、公民教育派和劳作学校教育派、行动教育派、实验教育派等,教育史上统称为进步教育派。其中,影响最为深广的是美国杜威(1859—1952)的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教育派——现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流派。
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设立实验学校,探究儿童的学习方法,实验他的教育理论。他强调学校应以儿童的活动和生活为中心,并把儿童比做太阳,提出学校的一切措施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旋转——儿童中心主义。
他在描写学校工作的组织时说:在学校中应该有许多工场,让儿童在其中学习木工、金工、纺织裁缝等,同时,学校也得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室、厨房、食堂和农场,因为在他认为,学校也是儿童
家庭生活的延续。在学校的中心设立图书馆和实验室。儿童就在这里从他们最感兴趣的工作开始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如果遇到困难,发现知识不足,便去图书馆、阅览室阅读学习。
他还总结了一个班关于课程设置的情况,作为他教学主张的实例。这个班的课程以建造一所小平房为中心,各科教学都围绕着这个“做”的内容而展开。动工前,手工课打图样,算术课计算所用材料和测算房子面积„„。所以,人们又把他的课程理论称之为经验课程、设计课程。
可见,杜威是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实际经验出发,让儿童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把活动和劳作当作整个学校教育的中心,把“用”作为教学的主导因素,把教育看作是对生活的适应。他还主张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校与周围区域生活的联系。
基本评价:杜威的理论和实践,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压抑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儿童绝对服从成人的权威,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离相对比,自然是一种进步。但他把事务主义的实践提到了第一位,反对班级授课制,反对传授系统知识和分科教学,降低了理论的作用,破坏了系统的普通知识的学习,在“做”中学的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学到的却都是些表面肤浅、支离破碎的东西。而他所强调的实践,又主要是限于手工劳作,学生的劳动视野也就相当狭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推行的结果是使美国普通学校的教育水平大大落后于欧洲国家,一度造成美国教育的全国性失败。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时,正是杜威教育思想风行世界影响广泛的时期,当时苏联废除了俄国的传统旧教育,一时建立不起新的教育体系,因而便受到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量增加劳动时间,批判课堂教学,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基础知识教学的比例,致使学校秩序混乱,教育质量降低,导致工农业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遭受损失。形势逼迫苏联不得不在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创建自己的教育、教学新体系——凯洛夫教育学就此应运而生。我国文革期间的所谓开门办学(边干边学边总结、边编教材),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又回复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致造成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质量的大倒退。
(2)、觊洛夫的传统教育学思想
它的诞生除了上述原因外,更与苏联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科技干部有关。1939年他接受了苏联政府的委托,写成了其教育学的第一个版本(原名《教育学参考资料》)。时代需要,就决定了其教育学必然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张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主张贯彻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量力性、巩固性原则。这比起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对苏联教育、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它也有其根本缺陷——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糟粕时,没有注意吸收其中的合理内核:文艺复兴以后,由于个性解放的启发,在教育上重视
发展学生的才能、爱好和兴趣等;反映在教学论中,就是重视选修科,注意升留级的灵活性;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在智力发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些处在萌芽状态的进步的东西,基本上被他抛弃了。他虽然在书面上也谈几句培养能力、发展思路的话,但并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地位,更没有具体实践———其教育学为时不久便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凯洛夫传统教育学对我国教育界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远的,以致至今仍有许多教师还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他的某些观点,没能摆脱其消极过时的影响。
2、强调发展智能的课程改革运动(1)教举论的新使命
二战后,世界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激争如同爆炸、知识废旧率加快、知识物化过程缩短。新时代所需要的人,不仅要有服务性,更重要的是应该有进攻性和适应性———不仅应该能有效地为社会的进步服务,而且还要能跟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和高速度化。这里所说的进攻性,就是不要墨守成规,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创造发明才能。时代需要的推动之下产生了:
美国――布鲁纳――结构主义
西德――瓦·根舍因――范倒教学论 现代教学论三大派别
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新体系
苏联――苏霍姆林斯纂――和谐教育理论
共同特征: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发展智能,从发展智能出发传授知识,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发展智能上。
(2)苏联和美国的教育改革
二战中,苏联就认识到科技水平、军事实力比美国、德国有很大差距,战后便努力发展科技,以便与美国抗衡。因此,苏联战后从“教育学中无儿童”入手,大力加强和改革学校教育,很快见到成效,第一个明显标志就是I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苏联的战略措施和初步成果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本来二战中美国的将军们就发现军队中的大学生数理化基础很差,不能适应军事科技发展的要求,战后回国,他们就广造舆论,其他方面的人士也深有同感。五十年代中期一位美国议员旅苏回国后指出:教育已成为冷战的特征之一,俄国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法,对我们的威胁可能比我们的氢弹还厉害。苏联卫星上天,美国受到更大震动,认为这是科技上的珍珠港事件。
形势逼人,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加强数理化即所谓“新三艺”教学——代表了六十年代国外普通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1959年美国全国科学院邀请三十五位科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讨论如何改革中小学的数理化教学问题。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担任大会主席。他于会议结束前作的总结报告,经整理于1960年正式发表。I973年我国才有译本——《教育过程》——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现代教学论代表性著作之一。
在该会和该书的影响下,声势浩大的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在美国中小学广泛开展起来——美国人自称是教育的十年。改革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更加下降。因而,它在美国从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自发的群众性的“回到基础上去”运动的冲击下,被迫宣告终止(布鲁纳1977年总结:只是重视课程设计,忽视人格培养,着重校内改革,忽视社会环境改造,教育改革难以奏效)。
美国教育的十年反过来又激发了苏联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组织了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中小学教学多方面的实验,成绩比较突出、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赞可夫领导的实验小组。他选取的突破点比布鲁纳高明——不仅重视教什么,而且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同时,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也受到了教育的广泛重视,在许多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个时期的苏、美教育思想影响到整个世界,形成了以发展智能为主的世界性教育改革高潮。与美国教育改革的失败大不相同,苏联的教学实验和教育改革是非常有成效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和胜利。
日本人在科技方面最善于观察动向,搜集信息情报,取别人之长,加以发展,搞出自己的东西。近年来日本提出了教育投资、开发头脑资源等非常重视智力、才能的口号和措施,而且非常舍得大量投资教育。1977年其教育经费占总支出的39%,居世界第一位。1955—1977年科研人员增加了37倍,劳动生产率非常高——教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前首相福田赳夫:“资源贫乏的我国得以在短时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的发展和提高。”1970年联合国一个考察团,在考察了日本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日本经济高速度发展的秘密,就是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3)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追求目标
趋势:①各国日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教育处于不断改革之中,改革又是沿着由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到重视智力、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这个方向发展的。
目标:扩大和提高科技队伍。具体措施:加强中小学科学特别是理科基础知识教学,努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扩大大学生队伍,大力培养研究生。二十年中一些主要国家的大学生在校人数成倍增长。
3、世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1)国家领导人亲自抓教育改革
苏联从1984年9月1日起给中小学教师平均增长30%—35%的工资。1985年2月,美国宣布将选一名教师于1985年或1986年坐航天飞机旅游。里根说:“这将使全体美国人民认识到教师和教育在我们民族生存中所起的作用。给儿童和人民上最好的一堂课。”1983年9月,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
(2)教育改革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各国都把教育视为安全和发展的保证,竞争
和斗争的强有力的武器,未来表发展的美键。
(3)全面和重点相结合,提高一代人的素质
①教育改革的全面性。
A、从幼儿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从德育、智育一直到劳动教育,从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教育结构一直到学制、课程、教材、教法和成绩的考查评定等,都要改革,都在改革之中。
B、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计算,力求把整个国家的建设事业发展计划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事业全面地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②教育改革的重点:重在质量,重在基础,重在普教。
这是因为:A、人才的培养是具有积累性和程序性的,只有普及了小学教育,才能更好地挑选出精英的中学生,以此类推,才能选出精英的大学生、研究生和选拔出尖端的科技人才。
B、科学技术要最终变成生产力,除了要有尖端人才搞创造发明,还必须有亿万爱过良好普通中等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工人,没有他们,科学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就难以物化,社会生产效率就难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越提高,这个问题就越突出。日本在这方面就是个典型。它的尖端人才、创造发明都不多,但由于技术工人基本素质好,加之科学管理水平高,劳动生产效率跃居世界前列。
二、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
1、关于赞可夫教学新体系和凯洛夫传统教育学关系的三种意见
(1)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在总结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都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
(2)绝对对立的两个体系。前者是全新的创造。(3)继承发展。前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冲破了后者的束缚,有了独创性的发展和重大突破。
2、前者是从后者中分化出来的
赞可夫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他从1950年致力于研究普通教育,在工作上和凯洛夫长期合作,并在I956年和凯洛夫、冈查洛夫、叶希波夫四人合作主编了《教育学》第三版——仍是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体系。所以,赞可夫的教学思想,特别是他的早期思想,受凯洛夫的影响很大。
之所以说赞可夫是建立了教学论的新体系,是因为他提出并解决了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凯洛夫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批判了把知识和智力割裂的片面性,论述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一致性,并把二者都列为教学任务,从而结束了二者关系上的割裂论。但他又过分强调了其一致性的方面,而忽略了其差别性,尤其是没能实际地研究与揭示出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智能发展的状况及其规律性——他没有把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辨证关系阐述清楚,没有能够解决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赞可夫不但看到了知识与智力的差别,而且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
3、赞可夫教学新体系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1)凯洛夫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
凯洛夫《教育学》一版诞生在三十年代末,二版修订出版于四十年代末。1928年至1941年苏联正处在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人才是那个时代的紧迫需要。但是,二十年代的苏联教育深受实用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的干扰——学校生产劳动多、社会活动多,“三个否定”(否定教师、课本、课堂教学)的思想泛滥,造成教学秩序混乱,教
学质量极低。因此,从三十年代开始,联共中央便做出了一系列关于学校问题的决议,严厉批判了“学校消亡论”和“实用主义”的教学法。同时,一些先进教师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凯洛夫的《教育学》就是以中央的决议和教师的实践经验为依据的——决定了其教育学的特点——强调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纠正了学生“没有充分的普通教育知识”的根本缺陷,培养了一代人才。
(2)赞科夫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
他的教学论诞生在五十年代末——世界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时代。苏共二十大以后,逐步走上了军事大国之路,形成了与美争霸的局面。要求: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教育改革。而当时的苏联中小学在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桎梏下,教学严重落后于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为其服务,凯洛夫因此被淘汰,而赞科夫应运而生。
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才能,能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决定了赞科夫教学论的特点——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智力和能力。但教学的着重点必须是发展智力和能力。
4、赞科夹对凯洛夫的发展和突破
(1)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方面(前者制约着后者)
凯洛夫的基本观点:重视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才能的培养,发展能力的问题被传授系统知识所代替(对我国的影响直到现在仍很深刻)。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习、运用现成知识,听从教师的传授,忽视培养学生具有积极主动、努力探索的学习精神——教与学的关系变成了讲与听的关系,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僵死的“满堂灌”,教学过程变成了机械的“讲、听、背、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是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缺少创造才能。
赞科夫的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既要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技能,又要使学生得到理想的一般发展;在学生一般发展得到进展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高质量地领会知识,掌握技巧——把教学与发展结合起来,这是教学论的一次根本变革。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接受现存的、系统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走科学家追求真理的道路,逐步形成一种主动弄清问题的内心需要。“学会游泳,就得下水,如果总是用一条背带牵着儿童走路,他们长大了就将成为意志薄弱、消极被动的人。”
(2)教与学关系方面
凯洛夫主张“三中心”,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把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重教不重学,心中无儿童。
赞科夫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动精神;既重视研究教师的教,又注意指导学生的学;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渊源
凯洛夫虽说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但在实际上形而上学的东西却比较多——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强调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把其当作唯一的组织形式,忽视了生产实践、现场教学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结构方面,不管教学内容和对象如何,硬套五大环节——他的教育学,引证经典和苏共中央的决议较多,多是从其中找理论根据,组织教学理论体系——内容就不够丰富,理论就缺少实践基础,自然也就往往有偏颇之见。
赞科夫的教学理论体系,是在有预想、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近二十年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合乎实际,合乎辨证法。试举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①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认为二者是因果关系,教学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进程是果。这种因果关系能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发展过程的特点是除外部决定性的影响外,还有内部的制约性,教得再好,学生不学,或学不得法,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好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又是学生自觉而牢固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
因此,要大大提高教学教育过程对学生—般发展的效果。
②在教育的作用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内外因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
③在教学形式和方法方面,主张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的不同,运用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不能用一个现成处方去包医百病。
他既有实践基础,又注意了合理继承——教学与发展互相关系的理论,就是吸收继承了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1896—1934)的观点:“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另外,他本人是一位心理学家,他把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去,使心理学观
点成为探讨教育学问题的重要武器,从而使他的教学论思想更丰富、更充实、更合理。
5、赞科失的教学原则及其评价
五条: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除此之外,另三条曾遭到传统派的激烈反对,而正确认识它们对理解赞科夫的教学论又有很大关系,故着重谈一下。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曾被苏联国内外普遍反对的理由是:①一味追求高难度必然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和大量不及格留级现象;②既要高难度,又要“注意分寸”,那和凯洛夫的量力性原则有什么不同?
其实,赞科夫的高难度教学原则的要旨在于:①其针对性是反对传统教学的形式主义和滥用复习;②要学生通过努力“克服障碍”,以促进其—般发展——要求学生不断向前发展运动,不断以各方面的教学内容去丰富学生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学生听懂了,就要向下传授,不要原地踏步走。这样才能克服和预防儿童神经系统的抑制现象,使学生时时感到在学习新东西;③它并不是主张越难越好,而是在“难”的原则下,要注意分寸,故并不存在—味难的问题。
它虽和凯洛夫的量力性原则有相似的地方(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但二者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根本不同的。量力性原则——为教学规定一个界限,教学只能跟在后面跑,不能越过界限,否则就是不量力——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它起的只是消极限制作用。高难度说的掌握分寸,不是限制,而是侧重于给学生指出一个方向,要求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去把学生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要设置一种能为他们经过努力思考所能克服的困难。这样的困难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感到克服困难后的满足。相反,如果学习过程过于容易,那将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久天长,会使学生变得迟钝。这一原则在他的教学体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指责:不利于消化.巩固知识,造成负担过重和师生过于紧张。
其基本精神是:①它是针对传统教育学教学进度过于缓慢而提出来的。赞科夫说:传统教育学为追求所谓知识的“牢固掌握”,就让学生反复地千遍一律地咀嚼他们已知的东西,导致了学生不动脑筋,精神消沉,阻碍了学生的发展。②强调高速度不是越快越好,不是在课堂上匆匆忙忙把尽量多的东西教给学生,不是匆忙从事和追求记录,而是根据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般发展来决定掌握知识和技巧的适宜速度。其要旨——使学生的认识活动不在原地踏步走,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以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不断前进,不断地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去丰富儿童的智慧,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纳于一个广泛的体系中——以广度求深度,以速度求巩固。
(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提出的针对性——传统的小学教学严重低估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极其贫乏的缺点。
实质——强调理论知识在小学教学中的认识作用。
据实验观察材料指出:“一年级学生就能掌握许多抽象的概念,理解某些事物的内在联系”。且“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的感官延伸到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可以把过去认为极其复杂的现象变成容易理解的东西”——主张引导儿童尽早掌握理论知识,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6、正确评价合理借鉴
他的教学论似乎是针对传统教育学提出来的,而不是对他在教学实验中所揭示出来的教学客观实际而加以概括提炼的。如: 7
(1)传统教育学教学过于容易,过多重复,速度过于缓慢;把直观原则列到首位,非常重视、强调;忽视学习方法指导等——他便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的原则,提出理论知识指导作用的原则,提出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容易发生偏颇。
(2)五条原则的提法也不尽科学,易使人产生误解。但他是对凯洛夫的很大的发展和突破,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把苏联中小学教
育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取得了成功和胜利,得到了苏联教育部的正式承认和广大教师的支持和拥护,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我国是在1976年以后才逐步把其介绍进来——各国的赞科夫热已过之后。
三、赞科夫的“一般发展”及其启示 “—般发展”是其教学论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1、“一般发展”的含义——指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身心的“全面而和谐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毕业以后从事各种活动的意义,是无论怎样估价也不会过高的”。
赞科夫的阐述:1963年:“—般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所有方面的发展。因此,它也和全面发展一样,是同单方面的片面的发展相对立的。1964年:它不同于特殊发展,它指的是学生个性的所有方面(包括道德感、观察力、思维、记忆、语言、意志)的进步。—般发展包括整个个性。1970年:所谓—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1975年:一般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他的“一般发展”,一方面是针对特殊发展(音乐、美术、语文、数理等方面的发展)而言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区别于智力发展而命名的。
2、“一般发展”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1)实践基础
他的第一阶段实验是从1957年9月2日开始的。第二阶段的实验规模逐步扩大。1962—1963学年度在30个班里实施,到1966至1967学年度实验扩大到了1200多个班级,取得了越来越多的令人满意的成果。1970年,苏联教育部公开承认他的教学论对教学实践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肯定它为苏联教学特别是小学教学奠定了现代化基础;同时宣布按照他的理论和实践,将全国小学一律改为3年制,并改编了中小学各科教材。1975年,他的全部实验的总结《教学与发展》正式发表——一个完整的现代教学论体系终于正式建立起来了。
(2)理论基础
①他是站在凯洛夫及其以前的教育家的肩膀上的。如:他的重大突破,有许多地方也仍然离不开传统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②他从俄罗斯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那里吸收了不少营养。乌申斯基说:“学校不仅应该满足于当前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满足将来的需要”。从赞科夫有关“一般发展”的论述中可以找到他的影子。
③他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那里继承了宝贵的遗产。
④巴甫洛夫的生理学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也给了赞科夫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巴甫洛夫生理
学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各个器官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一种器官的发展要以其他器官的正常发展为条件,赞科夫从这里生发了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要依靠感情、意志、身体的“一般发展”的充满辩证法的教学论思想。巴甫洛夫的
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中的条件反射理论指出:如果刺激集中在大脑皮层的一个地方,时间长了就会使那个地方的细胞进入无兴奋状态,于是出现睡眠——完全的或局部的睡眠。这使赞科夫更加相信,只有把教学变为灵活多样富于兴奋的活动,才会有更高的效率。
3、“一般发展”的启示
(1)应把“发展”列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我们长期把传授知识、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任务和主要任务,教学多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往往缺少探究力、创造性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学不再单纯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着学生学,指导学生学。教学任务也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同时完成教育、教养和发展三项任务——有的强调重在发展。
因此,必须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教学指导思想最重要。指导思想转变了,教法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逐步解决;它往往决定着教学过程、方式、方法和培养目标——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要把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应该重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在凯洛夫的传统教育学的影响下只研究教学,不研究学习;只抓教师的教,不抓学生的学;教师只管教,不管学——把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生只能从教师口里获取知识,自己不会去独立探求真理,只会踏着教师的脚印走。
建国后的I 7年,凯洛夫的教学思想,曾给了中国教育以良好的影响,使中国教育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一代具有“深刻而确实”的知识的人才,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学生的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方面,它却起了阻碍限制的消极作用。毛泽东看出了这种弊病,从1962年开始,发表了一系列的言论,特别是在1964年的《春节座谈会谈话》中,更集中、更尖锐的提出了不要“摧残人才”,要“让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地进行学习。”
“文革”后提出的拨乱反正,也只不过是“反”回到了17年之“正”,而17年之“正”,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教育思想潮流来说,早已是过时落后的东西了。
教与学是双方活动的有机结合,应该两个方面并重。教学应当学生学好为出发点、落脚点——教学论应该既重视研究教,更应该重视研究学。
(3)要正确对待妥善处理课业负担问题
以前鼓吹苦学,提倡题海战术,现在又大声疾呼减轻负担,应该如何认识?
① 学生的学习负担应如何掌握
“把教学建立在高水平的难度上,同时注意掌握难度分寸,只有这种能为紧张的智力工作不断提供丰富粮食的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的迅猛发展。”“能力和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
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要有效地发展、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学习负担必须充分,当然所谓充分也并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重而可担,通过不断克服力所能及的困难,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应该具体分析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
并不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年级都重,而是普通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重,再具体一点说是升学希望大的学校、决心升学的学生重,升学希望小,不大想升学的学生轻。从年级上说,毕业班重,非毕业班轻;重的原因多不在学生智力条件难以负担,而往往是由于教不得法,要求不合理,如一个生字生词要求机械地写30遍,或大搞题海战术,或不应死记硬背的,也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在学生方面,不掌握学习方法、规律、不会学习,使了些拙劲。概括说,就是往往不是思维难度大,而是记忆负担重。许多东西,本来完全可以在启发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大略的,而都转嫁给了沉重的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知识的数量、难度越来越大,学习记忆的负担就越来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应该改进教法,调整负担,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讲究学法,提高学习效率,但由于许许多多的教师没有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不懂教学规律,以致往往是要求死,作业繁,造成大量重复劳动,消费了学生许许多多时间和精力。当然,也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一点关系。为了追求升学率,层层加码,弄得学生疲于奔命,难以应付。凡此种种,造成了学生不同程度的负担过重。
③ 解决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A、改进教法、少教多学——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要精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学钻研时间。教师必须明确“教是为了不教”。随着年级的升高,要逐步少教多学——从入小学时一字字把手教,到毕业后独立自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哪一学段在哪一年级中怎样掌握,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妥善处理。
B、引导学生重视理解,加强理解——一定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记忆负担中解放出来。“如果一个人深入思考所读课文的内容,那么,他虽然没有努力去记忆材料,而材料却能很容易地印入并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
C、根据学校基础条件选取适宜教材,根据相应教学大纲搞好双基排队。
教育部为了解决学生负担过重、食而不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从1984年秋在高中阶段供应甲乙两种教材。要区分教材的不同类型—牢固掌握、深刻理解、一般了解——分别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应该区分两种教材,一种是一字不差牢记的,另一种是不需要死记的。逐字死记后一种教材,不仅是不需要的,而且应给予否定的评价”。还要注意精选习题,使作业具有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做到举一反三,一题多解,以少胜多。
D、要从解决认识问题入手,协调各科教学关系,合理调度各科作业,扭转争市场、抢时间现象。要引导教师认识到争市场、抢时间的危害性和协作配合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同时辅之以组织措施。如:可以把各科作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或
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承包小组,不单纯评价单科教学成绩,而把一个班的各科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对待,部分学校实践结果较好。相反机械划分自习时间,把水平不同、各有所长的学生当作统一型号的机器对待,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效果自然很差。
E、逐步把课外活动开展起来。有些学校至今课内外不分,把课外也变成课内,学生吃了“偏食”,结果造成“营养不良”。赞科夫主张把课外活动广泛开展起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有了“智力背景”,学习将会变的容易,负担然就会由重变轻。
④引导学生全面打好基础
传统认为,学生学好了主要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就是打好了基础。
对打基础不能只理解为知识方面,还应包括情感、意志、身体、心理在内的全面基础——只有具备了这样广阔深厚而肥沃的土壤,才有可能生长出栋梁之材;只有打好了这样宽厚而牢固的基础,才能建成高耸、坚实的知识大厦。
对打好基础可做如下理解:从课程设置上说,应该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应该是全面的。要把课开齐开足开好。要从全面追求升学率和“赶时髦”的潮流中摆脱出来。
四、布鲁纳的“结构立义”理论
一、布鲁纳及其《教学过程》 布鲁纳(1915—)原为美国心理学家,19
42年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公共研究所副所长,二战期间在法国政治情报部门服役,战后回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1960年同米勒一起创立哈佛大学认识研究中心,次年开始任该所主任。1962年至1964年还同时任“白宫教育委员会”委员。1972年后改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1978年退休。他一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知觉、思维和儿童发展等。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教学论》、《认知心理学》等。他被公认为当代世界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他的“结构主义理论”是当代世界上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三大流派之一。他倡导的美国六十年代的教学改革运动虽以失败告终,但他的《教育过程》及其有关论著却对世界教育改革已经产生并继续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他的思想理论,受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较深,属于结构心理学派——从学术的角度看,他的《教育过程》就是结构心理学派的理论和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教育过程》共分七个部分。原序:主要介绍伍兹霍尔会议召开的背景、进程和《教育过程》写作的经过;
一、引论:先说课程改革迫在眉捷和教育改革应坚持的方向,再提出下文即将论述的四个中心题目;
二、结构的重要性:结构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它为何应该成为教学的中心;
三、学习的准备:提出重要的假设性命题;
四、直觉思
维和分析思维:指出发展直觉思维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
五、学习动机;最后从如何帮助教师角度出发,谈了教学辅助工具的问题——该书主要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①我们将教些什么?②什么时候教?③怎样教法?
二、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核心(教什么)(1)什么是学科结构
学习的意义在于为将来服务。服务的方式有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后者最为重要——教学必须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部规律(他特别强调内部联系和内部规律,“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互相关联的”)——这些就是学科的课程中心,亦即教学中心。
(2)教授学科结构的意义 学生懂得了学科结构:
①就容易理解掌握整个的学科内容。因为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可以理解许多特殊现象。
②可以更好地记忆学科知识。“关于人类的记忆„„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结构得好的框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的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高明的理论不仅是现在用以理解现象的工具,而且也是明天用以记忆那个现象的工具。”
③能够促进技能的迁移。因为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④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的间隙。因为基本概念和原理虽有高低难易之分,但根本性质是一致的。
相反,如果不去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使学生从已知推广到后来将碰到的问题,就非常困难;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3)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
迁移:就是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积极影响。凡是二者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就能产生“迁移”。这种技能方面的迁移为特殊适用性。另一种普遍的适用性就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你学习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把它们作为学习后继知识或问题的基础,去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由于你掌握了前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后面的 新如识就容易理解,新问题就容易解答,亦即能“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教学过程的核心。要实现学习上的迁移,只有精通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做到。通晓某一学科基本结构,不但要掌握其—般原理,而且还包括研究对这门学科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心理学依据。
总之,他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你理解了知识结构,那么这种理解会使你可以独立前进;你无须为了知道各事物的属性而与每事每物打交道,只要通过对某些深奥原理的掌握,便有可能推断出所要知道的个别事物。
(4)学科结构理论的贡献
①为解决知识爆炸问题指出了方向,为如何利用较短的在校时间学习最有价值值的东西、以便对日后的工作更有意义找到了一个途径。
②提出的“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是他在教学论和学习论上的一个贡献,一个创见。它启发我们:教学论应以学习论为基础,教学不仅应考虑如何教,而且还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做到管教管导、管教管学。只有把二者紧密
结合起来,才符合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特点。三、一个大胆的假设性命题(什么时候教)(1)早期教学的可能性
“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①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这是可行的。皮亚杰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后第五个月到第十个月之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到第二年末已完成了它的成长过程。儿童从出生到十四五岁,智慧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在每个智慧发展阶段上都有自己理解掌握知识的方式,教学只要能符合他们的方式,儿童就能学会知识;而且儿童在每个智慧发展阶段上都有潜力可挖,教学难易适中,就能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② 改善学习过程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A、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形成强烈的欲望和动力;B引导学生去体验苦学之后的胜利感和愉快感;C、通过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不断前进;D、合理安排学习节目的长短。
③由浅入深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
用同儿童思维方法相符合的方式较早地向儿童介绍一些课题的感性材料,让它们成为日后学习的基础。
(2)早期教学的理论贡献
早期教育是现代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早期教育,既有大脑的学习潜力可供挖掘,又对儿童的身心发育有利无害,对早出人才来说更是一个重要措施。国外研究认为,人的大脑还有很大一部分潜力尚未加以利用(有人估计高达90%)。可以说,精力旺盛的学龄儿童的学习潜力,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过分强调困难,把一些可以学习和应该学习的重要学科的教学推迟,误了学习的最佳期,无疑是一种最大的浪费。
布鲁纳强调学科教学对儿童智慧发展的作用,在教学中提出重而可担的“适中问题”以发展儿童的智慧的见解,主张学习节目最佳安排和建立螺旋式课程设想,都是应该肯定的。但把假设强调到三个任何的程度,又是值得商榷的。
四、重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怎样教法)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广泛采用发现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1)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兴趣
学习动机应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而不应当过多依靠外来刺激。因为外来动机是被动的、旁观的,而内在的动机才是主动的、自立的——要增加教材本身的兴趣。还强调:①要引导学生树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脚踏实地的精神;②在教学中要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2)布鲁纳课程论中的“三张王牌”——课程结构、发现法、直觉思维。
有了学习动机——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之后,具体施教是广泛采用发现法。探索创造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分析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创造思维)——传统教育学忽视培养发展学生的 10
思维能力,更严重地忽视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五、布鲁纳教学思想的二重性
时代性、科学性:把教育目标放在培养创造人才所需要的对知识结构的发现学习上,既重视了系统基础,又重视了主动发现——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学校学习中锻炼出对今后一些有价值的自主自动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三性”(服务性、进攻挂、适应性)俱全的人才。
绝对化、片面性:在其“三个任何”的影响下,美国六十年代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普遍出现了以下严重问题:①片面强调现代化、理论化,致使课程内容过于抽象,混淆了课程之间的界限,使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无法学习;②否认了教材和生活的联系,妨碍了学生接触、了解和关心社会生活实际问题,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 轻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教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知识是智力的基础,技能则是通向智力的桥梁——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与训练)④忽视了学科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渗透,造成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片断化和割裂化。如重视了自然学科,放弃了人文学科,侧重了数理化生单科建设,忽视了从综合化高度通盘考虑教材体系等。
六十年代后期开展的“回复基础”教育运动,迫使布鲁纳于1971年发表《教育过程再探》,公开承认自己倡导的改革失败。
六、从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和赞科夫教学新体系的比较中应得的启示
(1)教学观点方面
布鲁纳的教学观叫“认知发展论”,其基本观点是:教学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目的是除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学科知识以外,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好的智力发展,“以便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赞科夫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最理想的一般发展”。“一般发展”是教学过程要追求的总目标,目的是“培养全面而和谐的个性”。
区别:①发展要求不同。后者以智力发展为核心,是包括整个身心的发展的。②理论依据不同。前者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着眼于推动学生的智慧发展阶段;后者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着眼于“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发展区域。③核心不尽相同。前者强调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后者强调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启示: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陈旧观点,重视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课程论观点方面
前者主张的是结构课程,主张把学科结构教给学生。它既批评传统课程论没能结构化,又批评经验课程论没有系统化。后者主张的是理论课程,主张既要把学科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教给学生,更要突出理论知识的主导地位。因之特别强调:①理论知识占主导地位;②以知识的广度求知识的深度,以量求知;③教学要坚持高难度——在此二者的共同处:A、强调基本结构和理论知识;B、安排“适中问题”,高难度要有分寸:C、学习现代科技。
启示:不是任何教学内容(包括作业)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教材具有理想结构,并有一定难度才能获得理想的发展效果。
(3)教学方法观点方面
前者提倡发现法,后者重视间接法。名称不同,实质一致:①着眼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究思维或“一般发展”;②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求参与教学过程;③主张多种方法配合。
启示:坚持启发式,吸收发现法、间接法的先进因素,多与其他教法配合使用。
(4)教学原则方面
布鲁纳的四条原则:①动机原则: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胜任感(求成感)、互惠心(互助欲)是三种基本动机,他们都具有自我奖赏的功能。教师对此要激化、维持、指向一定方向,把外来的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②结构原则:学习学科知识,要结构化、系统化,并要为学习者能理解;③程序原则:学习材料呈现的序列要有条不紊,要切合对象的特点,要保持一定的紧张性和不确定性;④强化原则:使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能得到有效的评定和反馈。反馈要及时。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矫正,减少依赖性。
二者的相同处:①教是为了学,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②都是以心理学为依据的;③都有针对性,前者是根据规范化的特点提出来的,后者是针对传统教学的特点提出来的。
二者提出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从认识的特点提出,带有信息论观点;后者是从促进学的发展出发,鲜明地体现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启示:教学原则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
(5)教学实验方面
前者进行的是早期教学实验,后者进行的是缩短学制亦即教学与发展实验。相同点:都有设想、有计划、有目的。结果不同:前者以失败告终,后者以成功胜利著世。
启示:专业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是教学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五、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和直觉思维
一、发现法
(1)提出的依据。教学方法是由教学目的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五十年代末以来,随着现代教学论思想的逐步形成和确立,教学方法逐步转变为教师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式教学法。在这个教法群系中,最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是程序法、发现法和学问法。
启发式教学法范畴,在教育史上早就被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倡导过。如孔子、《学记》、卢梭、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寻找真理。”——布鲁纳的发现法是继承发展推陈出新的结果。
教材和研究态度、方法相结合是现代课程论的一个鲜明特征。要让学生理想地掌握学科基本结构,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得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研究问题的基本态度,让其掌握良好的学习知识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发现法,这就是他倡导的依据和出发点。
(2)内涵: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则和规律来,从而获取新知识,发展聪明才智。
①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发现法是要求学生通过发现(再发现)的步骤而进行的学习——将原发现过程从教学角度加以编制,使其成为学生能够步步前进的学习途径:A、将原发现所经历的漫长过程,加以剪辑变成捷径;B、减少原发现过程的难度,变成对学生来说是重而可担的“适中问题”;C、减少原发现过程的迷途,变为少量岔路以供学生思考、选择。
②从内容上说,它是以基本教材为内容的学习。
发现学习比传统学习要多花1.3—1.5倍时间,因此基本教材要以筒驭繁、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
③从目标上说,发现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培养过程:A、引起学习兴趣,形成探究动机;B、洞察、观望、分析、比较,提出假说进行选择思维(岔道思维);C、从事操作,验证假说。有的学者把发现法的基本过程划分为:A、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物;B、树立假说;C、上升概念;D、转化为活的能力。
(3)效益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内部动机
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对学科本身的内在兴趣和发现的自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
②有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
一个人在碰到一个好奇的问题时,从最初的困惑到最后的解决,需要一个曲折而漫长的思维过程。经过了一个或几个解决问题的周期之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反应将变得敏捷而有效——思维过程将变得图象化了(心理学术语)——迁移能力形成。日本心理学家对比实验证明,发现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迁移能力的形 成高出20—30%。
③有利于培养创造态度
发现学习过程中起作用的独立思维、直觉思维和洞察力,以及比较类推等,都是构成创造态度的要素。经常运用发现法,就会促进学生对种种新问题提出假设、预测并加以观察思考,以至解决;天长日久,还将逐步掌握收集资料、改造利用资料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创造发明必不可少的素质。
(4)局限性
①忽视了学习过程的本质特征
从本质上说,教育是教育者向下一代传授知识并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发展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学习间接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聪明才智的过程。学习间接知识过程和科学的“原发现”过程在程度、性质上都是不同的。学习间接知识并不需要都按照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不仅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七十年代末,斯卡特金:“基本的基础知识不可避免的要传授给学生„„只有一部分精心地、有根据地挑选的知识
和活动方式才是问题教学的对象。”实践也证明,发现法确是发展学生聪明才智的好方法,但不可过多使用(不经济、不可能)。只有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益。
②忽视了学科特点
一般说,它最适用于数理学科,而以情感为基础的艺术学科(音乐、美术、文学)最难使用。
③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味采用,会给有困难的学生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自卑感和恐惧害怕、厌恶学习的心理。
④忽视了发现法所固有的局限牲:偶发性和灵活性
它对教学机智、教学艺术的要求较高——教师的启发引导如何同学生的发现学习巧妙地配合起来,是运用发现法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成功的关键。
(5)运用发现法应注意的问题
不能把它视为捉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过分强调。要改变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态度——有的教师,至今还认为:旧法教学省功夫、少费脑;好学生怎样教都会,差学生再妙的法也难懂;“火到猪头烂”,用书山题海轱辘时间,“豁”、“拼”、“靠”。
二、直觉思维(1)本质特征
分析思维——即采取逐步推理的方式,不断前进,最后得到答案或做出结论。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梯性。外国程序教学教材的安排就是典型地采用这种“小步子”的方法。
直觉思维的特征有:
①它是从整体上来研究对象的,而不是如分析思维把对象先分解成许多细节,然后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路线进行的。以逛名城为例,直觉思维是先登上最高处观其全貌,通过思维掌握了其特点。分析思维是先逛各景点,再登上最高点重温、总结游逛印象,归纳出其特点。
②直接接触问题的实质
课题提出之后,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迅速进行思考,以精深的观察力、敏锐的判断力,立即对问题作出试探性的回答——通过直觉思维掌握了它的实质。
③跳跃式的、试探性的思维路线
提出假设的时候,思维是试探性的,无固定方向和路线,它可以对对象做四面八方的探索,也可能是在一条路线上碰了钉子之后,立即改弦易张,另辟蹊径。
④也有推理过程
分析思维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循序渐进的推理,而直觉思维是一种简约的紧缩的有选择的推理。总之,直觉思维就是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迅速动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经验,在对对象做过总体上的观察和分析之后,作出假设,然后再对假设进行证明检验的一种思维方法。
(2)发展直觉思维的意义
①对各个领域都至关重要
一个人不能直觉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就不能提出假说和设想,在战争中就不能当机立断抓住战
机,在工作中遇事一定会优柔寡断,在学习中就不会有主动权。教师提出问题或自学中遇到难题,假如能立即判断出属于什么知识范围,应该这样而不是那样求证解答,这便是最宝贵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一个人的直觉思维水平标志着他的智力水平和聪明程度。
②必须纠正忽视直觉思维的倾向
凡是教师没讲的,教师认为学生不明白是理所当然的,学生也认为是不可能预先理解的,因而不愿去思考,去独立探索。有的教师甚至把敢于从整体出发,应用直觉思维,一下子猜出答案的学生斥之为“投机”、“偷懒”。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就是接受前人总结出来的规律,主动探索不是教学的任务。
(3)发展直觉思维的途径 ①教师应做出样子。
②掌握好学科结构。一个人某一方面的知识越丰富,技能技巧越熟练,形成新思路的可性就越大。“多学近乎智。”涉猎广了,思路才能开阔,思维才能灵活,才能获得“一眼看穿的能力”。
③运用启发式、发现法。当你不能看出如何解题时,不妨想想同该题相似的但较为简单的问题;然后用解决它的方法作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计划——图难于易,从比较中寻思路找方法。有些问题可以允许学生暂时只能说出所以然,而不讲其所以然。
④鼓励学生敢于猜想和判断。⑤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⑥要因科制宜。
现象:同一道题在新课阶段让学生做,其得分率很高,但在高三复习时让学生再做,得分率反而很低(撇开记忆因素);平时成绩很好的学生,高考却未必能得最高分,而得最高分的学生往往又不是最优秀的。
引申:学生直觉思维及其在解题中的运用 原因: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在相互冲撞中形成不同的思维组合所致。
部分名家对直觉思维的阐述:
钱学森:“直觉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在潜意识中酝酿问题然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子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布鲁纳:“直觉是指没有明显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掌握问题或情景的意义、重要性结构的行为。”
英国著名病理学家贝里奇认为:“直觉是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
由此可见,直觉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形式,它具体表现为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完整思维程序的求知过程,绕过了“条件——逻辑思维——结论”的思维模式,要么直接从“条件——结论”,要么从“条件——结论——过程”,从而使思维更直接、更接近思维本质。
直觉思维无论是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还是科学发现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一再强调,从科学观察和实验到一种新颖见解的脱出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直觉和灵感。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谱尔:“人怎么产生一种新思想——这个问题,可能对经验的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它同科学知识的逻辑分析毫不相干。”在社会科学中它的作用也十分突出,如学习外语我们就十分强调语感,语感越强,其直觉思维越丰富;有些较难的题目,凭学生的逻辑思维往往难以把握,但靠直觉思维即语感却迎刃而解,当然这种做法并非是简单的无聊的猜测的结果。爱因斯坦:“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出这些规律。”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要注意运用其以下特征:
1、运用直觉思维的非逻辑性,提高解题速度和得分能力
有的考生平时成绩很好,但一到考场就显得谨小慎微,对非常简单一看便知的题目也要用怀疑的眼光审视再三,这样虽然每一题的正确率很高,但速度慢,因而未必能得高分。有的学生对基础知识题凭自己的直觉一气呵成,其失误率却相对较少——充分运用了上述特征。这一特征首先表现在直觉思维的形式并非抽象的概念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而是联想、猜想和洞察力。
其次,直觉思维并不按部就班地遵循逻辑规则,依程序进行,而往往是突破逻辑规则的束缚跳跃式地进行——最能凸现直觉思维的功能,克服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得分率高。在新课阶段,学生解题时是将它放在一个有限的知识范围内去思考,没有过多的逻辑思维程序,但当进入复习阶段,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范围增加,逻辑的力量要求增强,而学生却缺乏足够的逻辑知识,因而就难免出现越复习考试,学生得分越低、心理越焦虑的情况——复习过程中学生必然经历的阶段。“此时学生跳开直觉思维,企图去寻求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支撑点,但由于知识不足,又抛开直觉思维的灵敏性,往往造成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最差组合,其得分自然很低。考查能力的高考试题要靠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整地用逻辑思维去把握是很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充分运用非逻辑的力量即直觉思维,在读懂题目要求的情况,将题干与题肢按顺序结合起来,使学生凭直觉初步判断出正误。
2、利用直觉思维的突发性,找准问题的关键点并及时修正错误
直觉思维是一种十分简略的思维形式,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度浓缩,其产生往往突如其来。这一思维过程就是我们平时讲的“灵感”的产生过程,它是指灵感在潜意识成熟后,同显意识沟通时的瞬间表现。“灵感”往往转眼即逝,因而要求我们迅速逮捕捉这一难得的思维火花。在解题过程中,这一特性表现为使试题信息进入人脑后,人们会马上做出此题应如何做答的反映,从而为解题明确方向、制定策略或作出总的提示,以寻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或要害。有的学生不相信自己的直觉,答题的13
切入点也就离要求越越来越远。此外,在解题过程中,对一些逻辑性思维较强的试题,我们的直觉思维难免会有一些偏差,但随着解题的深入,我们的直觉又会对此作出修订,也就是一种顿悟。
3、利用直觉思维的整体性,提高材料分析题的审题能力和答案编制的完整性
直觉思维往往是从事物整体入手,对问题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它是对问题整体概略的反映。这有助于对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材料分析题的审题。但很多考生却读不懂材料,把题作过多的分解,从而找不出中心,抓不住“题眼”,而运用直觉思维则有助于从整体上抓住要领。同时,直觉思维还有利于学生编制答案能力的提高。很多考生在解答主观题时,往往将平时老师给他们准备的“预制板”进行机械组合,采用“大包围”的战术,但“入围”者甚少。而直觉思维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在此基础上编制答案往往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但是,直觉思维通常来源于对问题的直感,要受到思维主体原有经验知识、审美情感、态度倾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逻辑上的支持,因而具有或然性,不一定都能保证准确无误,因此学生在解题中还要注意适时适度地运用逻辑思维,做到用直觉思维推导结论,用逻辑思维验证结论,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
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1)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对知识的彻悟。直觉是主体先前积累的经验知识与当前问题相碰撞而迸发出的思维火花,因而主体已有的经验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是产生直觉思维的基础。布洛赫:“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要多介绍解题技巧,同时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基础知识,这样学生在碰到相关问题时才会产生正确的直觉。
(2)要完善认知结构,培养组块思维。直觉思维是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组块作用的产物,因而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这种“提起来一条线,放下一大片”的组块思维,构筑主体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才能从中迅速提取有用的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自觉思维。
(3)要培养学生遵循认识规律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不是猜题,而是在平时严格遵循认识规律进行练习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跳跃式思维。
六、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一、巴班斯基及其最优化理论研究的背景 苏联教育科学博士、教育科学院院士,曾任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六十年代初,创造了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先进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在长期实验的基础上,于1977年出版了《教学过程最优化(—般教学观点)》。1978年以后,又陆续出版了《怎样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有目的地组织学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等著作。他的著作不少已被苏联教育部定为培训学校领导人的函授教材。
苏联教育改革是从批判传统教育学“心中无儿童”入手,围绕“教学和发展”这个核心进行的。
苏联教育改革实验的广泛性是其他国家少有的。但也存有问题:研究往往只从心理学或控制论的一个角度探讨教学现象,只涉及教学过程及其原理的个别方面,忽视了从整体到部分、从系统到环节的居高临下的观点,容易陷入片面。在此背景下,他决定从改进教学论研究的方法入手,即试图在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的指导下,将系统方法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论引进教学论的研究,以便从最符合学校实践需要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教学论原理。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及其实施过程(1)什么是最优化
在规定的标准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包摇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效果。
最优化教学有两个标准:①质量和效果。质量——全面地衡量教养、教育和发展的质量而言;效果——在具体条件下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率;②时间和精力。教师和学生都不要超过卫生标准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即从一定的标准看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
由此可见:①最优化不是理想化。不是说条件好的学校才能实行最优化,它是指具体条件而言的,是对于某一具体学校、具体班级、具体学生而言的。②它不是新的形式和新的方法,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运用综合性的观点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以不超限度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某一条件下的最大效果。即它是对某一种具体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而言的,用此形式、方法可以达到最优化,用另一种形式、方法同样也可以达到。
(2)实施教学最优化的程序
①综合设计,明确提出教养、教育和学生
发展的任务,并考虑任课班级特点予以解决。
②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A、明确的方向性——课堂教学所拟定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
B、分清主次,形成迁移。应划出最重要
最基本的成分,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其上。教师要训练学生学会掌握最重要的—般学习技能——抓住主要的本质的东西——能教学生举一反三,能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地学习知识,能预防课外作业负担过重;
C、科学安排作业:数量合适;效益好,使学生从中获得最大收获,养成用触类旁通的方法解答同一类型习题的能力;因材施教,为差生和优生分别安排作业,区别对待。
总之,内容上具有综合的目的,划出其中的重点和选择数量最合理的练习——这是课堂教学内容最优化的标志。
③采用多样式的教法
巴班斯基:“现代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
学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目的地选择每一个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选择教法的最基本依据是:A、课题的内容特点及其难度;B、课堂教学各个阶段的教学和教育任务;C、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的可能性。此外,教法的选择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形成学生的动机——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激发学生的义务感和责任心,有时可
单独使用,低年级的以激发兴趣为主,高年级的以激发责任心为主。
④考虑具体班级学生的特点,把每一课的任务具体化。
⑤要重视研究学生
首先要拟定好提纲——内容: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和社会积极性、道德倾向性、对公益劳动的态度、学习态度、学习认识活动的技能技巧的现有水平(找重点,拟定答案提纲,用适当的速度阅渎和书写的能力,学习中自我检查能力),学习的顽强精神、文明见识、包括职业方面在内的兴趣和爱好,身体发展(健康工作能力和坚持力),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遵守学习守则的情况,家庭和班内外同龄人的教育影响,缺乏教育(如有发现)的主导原因,学习成绩差(如有发现)的主导原因,改进教学和教育方面的建议。其次,要广泛运用“教育会诊”的研究方法。
⑥确保课堂上有自觉的学习纪律——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保证
纪律不好的原因:A、学生在知识上有了空白,失去了学习信心。B、教师失去教育分寸,一时失去控制,或要求过严。C、学生在家庭中不顺心。另外,不能正确地安排学习生活,不能想法使学习保持对课上所学内容的兴趣,没有充分运用直观和比较因素,忽视学生生活经验等都能引起纪律不好的现象。
⑦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
要有效地指导差生,就要制定计划,并在教学环节上(提问、新授、课内外作业),采取恰当的活动形式,根据差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向他们分别布置具体作业。也应重视正确地对待优等生。首先要满足他们深入地学习课程的需要,也就是满足他们对某门知识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通过分类布置作业,组织参加课外小组等活动实现。
⑧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要考虑各种教法的合理结合,但又要防止匆忙变换教法,避免过分强化课业。过分强化课业会使学生产生疲劳和不能卓有成效地学会整个教材,同时还要认真考虑家庭作业的分量和深度。对作业完成程序和困难要予以必要的指导。
三、如何选择最优教法
(1)巴班斯基的教法分类方法(三类(略))(2)如何实现教法选择的最优化
①对教法应有的两种基本观点:A、动的观点。B、多种教法结合使用。
②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A、教学具体任务、教材内容特点、师生可能性。
B、学生的年龄特征。如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较弱,且容易疲劳,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运用各种直观手段,采用多种教法和教学形式合理交替或运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C、班级发展水平。D、教师自身特点。
四、预防成绩不良和发展优等生的系统措施(1)预防成绩不良现象的措施
①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教育上的原因约为70%,非直接由于学校的原因约占22%)。
②层层采取措施:A、全校性措施——主要是做教师的思想工作和有关提高专业训练的工作,使教师自觉地以最优化方式解决预防成绩不良的任务。B、全班性措施。C、对落后生的措施(克服学习劳动技巧上的缺陷、学生思维发展上的缺陷、学生学习态度不良、学生知识空白点的措施等)
(2)发展优等生的措施(优等生有较高的读、写、算技巧,善于自我检查,兴趣广泛而稳定等)
①在广泛介绍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优等生对加深探讨研究科学的兴趣和要求。
②为满足他们多方面的认识兴趣,也为发展他们已显露的某些活动能力创造条件。
③保证他们更广泛表现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中的创造因素提供可能性。
④吸引他们对自己的同学在学习上、公益劳动上和发展学习可能性上予以帮助。
⑤防止他们过高估计自己和产生虚荣心,也要防止由于经常学习量不足而产生涣散情绪。
五、运用推广教学过程最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1)要打好教育学基础,要有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最优化是教育学发展中的一个较高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阶段,要想在实施过程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组织教师学习或复习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然后才有可能过渡到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实践上去。学习实践它,必须有主动积极独立钻研的精神。
(2)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即使在十分有利的条件下,最优化方法的引进也需要二至三年或更长一些时间(需要有较高的教学素质,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周期等等)。
(3)应掌握最优化的基本特点
最优化理论包括一整套措施,总体化、系统化是它的主要特点。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综合观点,采取最优化所要求的系统措施。
(4)指导要求学生学习活动最优化(5)正确对待区别教学
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不应是内容的区别,而应当从教师角度给学生以区别性的帮助,使全体智力健全的儿童都能在这种帮助下,达到自己的潜在发展区,即在时间、精力的最低消耗条件下,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大效果。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与教师激励策略
题记:如何调动起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者们大多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物质刺激是有效的,但学校如果没有了赖以“刺激”的“物质”之后怎么办?物质刺激的效能与时递减之后又能怎么办?本人根据对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学习,进行了点滴思考。一管之见,仅作抛砖引玉之想。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1970),犹太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
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有译为《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交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求——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未列入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1、生理需求:是人们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求,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首要的强大动力。
它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等。
2、安全需求: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求比生理需求高一级,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求。
它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家庭安全、健康保障、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等。
3、社交需求(亦称爱与归属的需求):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求比生理和安全需求更细微、更难捉摸,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它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等。
4、尊重需求: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尊重的需求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它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信心、成就、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
5、自我实现需求:是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的需求,是个人人格获得充分发展的理想境界,也就是个人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一种创造的需求。它是人性本质的终极目的,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满足这种需求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即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意味着充
分地、活跃地、全神贯注地、拼尽全力地工作和生活。有自我实现需求的人,均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它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健全社会的职能就在于促进普遍的自我实现。
它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道德、创造性、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等。
各种需求层次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和特点:各层需求之间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一层需求获得满足之后,高一层的需求才会产生。即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但五种需求的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化的,有种种例外情况。如创造性的人的创造驱力,比任何其它需要都更为强烈;有些人的价值观和理想是如此强烈,以致宁愿死也不放弃它们。
五种需求可以分为两级,较低的前三层属于低一级的需求,被称为基本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后两层属于高级需求,被称为成长需求,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求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求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后,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求激发的,高层次的需求比低层次的需求具有更大的价值。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对马斯洛及的需求层次论,众多研究者褒贬不同、评价不一,但抱着“扬弃”的态度,可资借鉴之处还是很多的。
二、教师激励策略
任何管理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把团队中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那么,作为学校管理者,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体教职工特别是一线教师工作的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我们应该实行人本管理,充分了解教师的各种需求,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各种合理需求。
1、满足教师提高福利待遇的需要。
大家出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及家庭生存的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作为一所学校来讲,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教师提高福利待遇的愿望。教师的考勤工资、工作量工资、绩效工资以及各种单项奖,要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加以提高;各种节日来临,也要对教师体现物质方面的关心。老师们不满的往往是学校发展、收入增加而自己的福利待遇还是“原地踏步”。学校管理者要真正体现对教职工的人本关怀,实现人人劳有所得,优有所奖,而且“水涨船高”。
2、满足教师职业安全的需要。⑴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能者上,庸者下”是社会竞争规律,“末位淘汰”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机制选择。但对“末位”应该从实际分差、职业道德、主观态度、客观原因等方面多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教师队伍应保持“流动中的相对稳定”,不能人为地搞得教师人人自危、人心惶惶。“上”有机制,“下”有明典,注重过程管理,不搞“不教而诛”。当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己所不能而又有令不从”之“刺儿头”、弄奸耍滑之害群之马、屡教不改难雕之“朽木”,谁又能与其同行?
⑵极个别学生家长素质不高,溺爱、娇宠孩子是她们的看家本领。老师对学生的正常教育和管理,包括严格的要求、正当而应该的严厉批评等,她们都不能正确理解,往往借此滋事,无理取闹,甚至仗势欺人,动用“社会力量”纠缠老师、对老师大打出手。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旗帜鲜明地、态度明确地、手段坚决地为老师撑腰,依法有理有节地为老师张起“保护伞”,绝不能胆怯心虚气弱无原则地妥协退让甚至举手投降,把老师搞得灰头灰脸、不寒而栗!
3、满足教师改善人际关系的需要。
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同样,学校教育的成败得失与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高度相关。可以这样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心灵和教育的成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充满正效应的“气场”,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受到熏陶、感染、激励、“磁化”、“受功”,这就是 “润物细无声”。有人谈到自己的体会说:工作效率的高低,80%取决于人际关系和集体智慧因素。
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把学校经营成师生的花园、学园、家园,有意识地关注本校人际关系的状况,积极营造讲团结、讲合作、讲理解、讲谦让、讲包容的和谐氛围,消除误解和隔阂,化解矛盾和摩擦,消解老师在人际关系上恐惧、紧张和焦虑的心态,让所有的老师都能在心理上没压力、思想上没包袱、精神上没负担地愉快工作,体验到“人情美”的幸福,感受到“家”的温馨。“内耗”不生,“合力”自成!
4、满足教师的尊重需求。
在一定意义上说,校长即家长。当然不是那种专制武断、简单粗暴、唯我独尊、颐指气使、带有玩弄他人于股掌之上的阴暗心理的所谓“家长”。学校管理者应该满怀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多倾听老师们的呼声和要求,尽量吸收、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使他们感到自己在学校“很重要”,体会到“主人翁”的优越感。“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质是被人赏识。”学校管理者要细心发现每一位老师的闪光点,并及时积极评价,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收获某一方面的成功
感。学校管理者更应该“一碗水端平”,把事业心强、积极性高、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逐步选拔到领导位置上来,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管理的骨干力量而“出人头地”,使他们感到生活得“体面”、工作得“有尊严”。否则,“麻雀跟着蝙蝠跑——光有熬的眼没有吃的食”,岂不气泄、神散、力道松?
5、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潜力,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人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处于“苦而不知,累并快乐着”的忘我境界。
作为学校管理者,如果能够找到适当的“支点”,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就能撬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喷涌的阀门,使学校管理臻于上乘的艺术境界。
⑴从学校宏观管理目标的角度来看,应变学生成才、学校发展的双项目标为“学生成才、学校发展、教师成功”的三维目标,使学校集体的目标与教师个人的目标相一致,使学校的目标较好地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奋斗目标。我们不能仅仅要求老师们甘当“人梯”、“蜡烛”、“园丁”和“铺路石子”,强调老师们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而忽略了其个人的发展。我们在讲求老师们奉献于学校发展、学生成才的同时,也应当助推其个人的发展和成功。
⑵帮助老师克服“职业倦怠”,追求更远大的目标。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但实际上往往是“日久生厌。”相当多的教师从教数年之后,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 “职业倦怠”,经历着起伏与曲折、新鲜与厌倦、成功与困惑、拼搏与失望的心灵的揉搓!多数人一劫不复,自甘平庸,从此堕入茫茫人海、无底的黑洞、绝望的深渊。因为“容易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啊,因为前路无目标、心中无灯塔、发动机缺少了续航与爬高的油!只有少数意志坚定、坚韧不拔的人才能渐入佳境,终跃高峰。如何才能克服“职业倦怠”,突破自我发展的“高原”与“瓶颈”?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引导和鼓励优秀教师,以魏书生、任小艾、钱梦龙、李镇西、李希贵等当代教育名人为榜样,把平时的教学实践与深度的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走教学研究之路,向 “名师”、“名家”、“导师”、“塑造师” 等更远大的目标冲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只有不满足现状,不满足自我,不断的创新、创造、冲刺,我们工作得才能有滋有味,我们才能始终感到生活得充实,我们的职业生涯才能保持鲜活,我们才能永葆青春的活力!
⑶多为老师提供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学校应该满足老师们发展的“自主需要”,满足他们外出学习、业务进修、专业发展的愿望,满足他们提高素质、工作水平、学历层次和职务级别的需要,使他们有较高的成就感。学校应该通过教学质量奖(包括优秀奖、进步奖、尖子生培养奖、特长生培养奖)、师德师风奖、优秀教案奖、科研奖、考勤奖、孝亲奖、爱生奖、优质课、教学能手、教学基本功、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首席班主任、校名师和教育教学功臣等多角度、多层面的评选活动,发现老师的闪光点,激发老师的自信,激活老师的精神“内核”,为老师搭建起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向自我实现的目标一步步“紧逼”。
应该说,满足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调动教师持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根本、最重要、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对于我们这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区,对于我们的这些资金都极其紧张的学校来说,尤其可贵而重要。
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韩耀清同志扎根黄垓中学十年,终于把一个在全县综合评估较为落后的学校打造成了众目瞩望的先进学校。我们理解其中的艰辛,我们赞赏这耀眼的辉煌,但更令人赞叹的是:在教师激励方面,他们主要的不是靠经济杠杆、物质刺激、金钱动力实现的这一质的飞跃,靠的主要是精神层面的锻造、提升和激励。几年前的嘉祥镇中学,也基本完成了由深厚的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教师激励由物质刺激色彩偏浓的方式向高层次的精神激励的转轨。
单纯的物质刺激绕不过严酷的现实:学校财源匮乏、资金不足之后怎么办?而且,物质刺激的效能递减规律也是我们无法克服的。因此,我们在经济条件许可、有效使用经济杠杆的同时,也切切不可忽视教师精神“内核”的提升与锻造。金钱是重要的,但金钱不是惟一的。“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要坚信,所有高素质的老师,并不会把金钱看作自己的最高追求,他们把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物质刺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简单的“条件反射”,是会很快时过境迁的。单纯的物质刺激之力是短效的、有限的,唯有实现自我的需要才是一个人不断追求、最大限度发光发热的永久不竭的动力!这应该是我们学习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最大收获!
⑷满足教师盼望学校发展的需要。绝大多数人要在一个学校工作到退休,要依靠学校生存,依靠学校发展,依靠学校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教师都会有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意识,都盼望自己的学校越办越好,不断发展壮大,都会把学校取得的成绩引以为自豪。不光在职时是这样,就是退了休,也还是时刻把自己与学校的发展和命运连在一起。教师特别是退休之后的教师盼望学校发展,其实是教师自我实现需要的延续。学校管理者,一方面应该以高度的使命感励精图治经营好学校,为教师实
现自我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还应该充分发挥离任教师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用他们的成功激励在任教师“上下求索”。
学校规范化管理解读
题记:大约是2008年,时任嘉祥镇中学校长的杨福志同志,邀我给该校班主任以上的教育干部做一个有关学校管理的专题“报告”。闻命之下,胆战心惊。一来这个题目太大,本人浅薄的学力难以驾驭;二来本人于学校管理纯属“门外汉”一个,外行开口岂非南辕北辙、圆凿方枘?但杨福志同志是一位教育思想丰富、教学思维缜密、锐意进取改革、胆大心细智圆、在我们嘉祥教育界具有很高知名度的优秀教育干部,而当时的嘉祥镇中学正由深厚的规范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教师激励正由物质刺激色彩偏浓的方式向高层次的精神激励转轨。盛情难却,工作更应该义不容辞地支持,而且又可以借此促进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学习,基于这些考虑,虽然勉乎其难,本人还是接受了这一问题的挑战。几年过去,重温“解读”,虽然深感稚嫩和浅薄,但还觉并非一无是处。重新转发,既可以获得同志们的指教,又可以引发大家对这一问题的研讨,故不揣浅陋,又来班门弄斧!
一、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概念
1、规范:规,指法度、准则;范,是铸造器物的模子。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
2、规范化:使合于一定的标准。
3、学校规范化管理:就是从学校系统的整体出发,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制订制度、规程、指标等标准(规范),并严格地实施这些规范,以使学校统一协调地运转,进而实现办学者办学目标的系列活动。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依“法”治校。
4、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特点
⑴全面性: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学校系统的各个方面。
⑵稳定性:规范一旦形成,在一定时段内将保持稳定,不宜随风起舞,朝令夕改。
⑶发展性:教育改革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必然推陈出新,废除旧规范中不适用的部分,保留继续适用的部分,增添甚至重建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新内容(也就是哲学上讲的“扬弃”),以求做到与时俱进。
由于社会在不断前进,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因此所谓“规范”和“全面性”、“稳定性”是相对的,而其“发展性”则是绝对的。
5、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分类
规范化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⑴从学校发展的角度,可分为决策规范化管理、执行规范化管理和评价规范化管理。
⑵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可分为德育规范化管理、教学规范化管理和后勤规范化管理。
⑶从教与学的关系,可分为教学规范化管理和学习规范化管理。
⑷从教学的主客体关系,可分为教师规范化管理和学生规范化管理。
⑸从大教育的角度来看,社区教育规范化管理和家庭教育规范化管理也是学校规范化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施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1、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流的学校,必定有一流的规范化管理作基础。没有规范化管理,学校就难以统一目标、统一意志、整合资源、纵横协调、健康发展,学校就会陷入无序性、随意性的混乱局面,正常的教学秩序就难以维护,更谈不上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规范化管理作基础的学校,就好像沙滩上建大楼。实践证明,学校实施规范化管理是极其重要的。
⑴由于学校需要高度的分工与协作,只有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统一师生的意志,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力,从而实现办学理念。
⑵实行规范化管理是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必然之路。每位教职工都有干好本职工作的愿望,但在没有“干好”的标准的情况下,往往凭领导者的主观印象进行考核和奖惩,难免在管理中出现时紧时松、时宽时严和此严彼宽的现象,很容易挫伤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严格管理,人和人之间可以公正比较、平等竞争。
⑶实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教职员工总体素质的客观要求。
①规范使教职员工明确了学校对自己的要求,有了努力的方向和标准,必然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②教职员工还可以对照规范进行自我管理。③因为规范是在系统原则下设计出来的,管理人员依据规范进行管理,也能提高立足本职、纵观全局的管理水平。
⑷学校加工的对象和生产的产品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只有规范化管理,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走进这个有序的世界。
2、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巩固和推广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多年来,尤其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全国中小学坚持一手抓教学改革,一手抓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表现在:
⑴兴起了一场以美国布鲁纳等人所强调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所推行的“学科结构运动”、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所倡导的“程序教学”,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系、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等国外教育思想的学习与实践,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空前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教改尖兵如北京师范大学博导裴娣娜“主本教育的理论与实验”、苏州大学博导朱永新主持的“新教育实验”、广东教科所所长郭思乐主持的“生本教育实验”、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周峰主持的“素质教育操作性策略研究”、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教改成果丰硕,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在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各级各类学校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校特点、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教学常规管理规则。中小学狠抓管理常规、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三个常规”不放松,相关的学校管理基本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教风、学风和学校管理特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产生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学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规范能够保障教育的成功,教育的成功需要规范的保障。近30年卓有成效的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而要巩固这些成果,推广这些经验,就需要我们加强和改进学校规范化管理。
新思想、新模式需要规范化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召开(2008、1、16,潍坊),并颁布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1、办学方向、2、校务管理、3、德育管理、4、教学管理、5、学生管理、6、教师管理、7、评价管理、8、财务管理、9、安全管理、10、卫生管理)。今后教育工作的主题和首要任务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从2008年起,素质教育作为全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齐涛厅长)。目前素质教育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三个全面”、“三个还给”。“三个全面”:政府要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学校要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教师要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推进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全面规范办学行为,重点是规范课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特别是音乐、体育、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配齐师资保证开课率)、课时、作业量、作息时间和评价考试五个方面。由此就必然带来教育教学理念、办学行为、管理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考试与评价制度等方方面面的新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调整原有的管理规范,制定新规范,以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
3、有利于加快学校文化管理的转型,有利于学校品牌建设。
任何竞争,发展到最后、最高层次,都是文化的竞争。如企业竞争发展的五个阶段:数量竞争——质量竞争——品牌竞争——人才竞争——文化竞争。文化力量被称为“软实力”。当然,不同形式的竞争并不是泾渭分明、互不联系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低层次竞争是高层次的竞争的基础,高层次的竞争是低层次竞争发展的必然。一般而言,判断一种竞争是哪一种形式的竞争,关键是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学校管理也是如此。学校文化管理是基于学校经验管理、学校科学管理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一种学校管理形态。
经验管理: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凭借个人阅历进行的的主观管理。
科学管理:主要建立在明确划分管理职能,使学校管理工作专业化、科学化基础上运作的管理。
问题延伸:弗雷德里克〃泰勒,1856年生于美国费城。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也有人称他为“理性效率的大师”。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深深地扎根在一系列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当代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都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1911年,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集中体现了其管理思想与研究成果,引起了当时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制度被称为“泰勒制”,激起了当时人们研究和发展科学管理方法的热情,许多人成了泰勒的追随者并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漫长的管理理论发展史中,这本书被公认为是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一个全新的管理时代的来临,掀起了一场企业管理的变革,使得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早期工厂管理实践向科学管理迈进了一大步。时至今日,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直被奉为管理人不可不知的经典。
文化管理:以人本思想为指针,注重学校物质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系统协调教育作用的管理。它是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上发展起来的,反映现代学校管理发展趋势的一种管理方式。学校规范化管理存在于三种学校管理形态中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学校规范化管理反映着这所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反映着办学者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水平,反映着这所学校的产品——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和日益趋同的情况下,谁能尽早地加强和改进学校规范化管理,谁就能尽快地从以往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谁就能走在其他学校发展的前面,从而使自己学校的品牌更响、更亮!
三、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实质
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制定规范);执行学校管理制度(执行规范)。
1、制定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是以条文形式制定的、要求学校师生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学校成员日常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学校实行管理的基础,对形成学校成员的个人自律习惯和健康而稳定的教风、学风、校风,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
⑴目的:调动和鼓励员工积极性、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教育教学高效运转、力求教育教学取得高效益。
⑵指导思想: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念。
⑶原则:先进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能得到但需要跳一跳)、原则性与灵活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结合,强调管理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⑷依据:“三结合”:①结合学校办学理
念(办学理念融合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地方文件精神、先进教育思想、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过去长期形成的管理经验和教训、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及教师的奋斗目标等等)。②结合学校实际(学校的周边环境、硬件建设、经济实力、师资生源等)。③结合教职员工的意志(民主化管理、人性化管理)。
⑸规范制定程序:拟订—教代会或教职工
大会民主讨论认可—实施—总结、调整、修改和完善。
“制定程序”的意义:①体现了群众路线:
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②人性化管理的要求。现代管理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的管理推崇刚性管理,主要依靠组织职权、规章制度对下实行强有力的控制。而现代管理提倡人本思想,实施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从强调刚性管理向注重柔性管理的转变。作为人性化的学校管理,追求的是领导与教师、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的同步协调发展,要求管理者能够认识到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校管理实际上是通过对教师的管理来完成的(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根本上理解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创造,改变过去管理中惯用的“以分为本”、“以权为本”、“言必谈分数,坐必论成绩”的观念和行为,把学校规范化管理作为学校“培养人、造就人、成全人”的载体和手段。只有眼中先有“人”,才能让“人”成“事”。解决问题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是最重要的。只有教师群体充满了激情,学校的管理才能充满活力。粗暴的命令得到的产品只能是次品。
⑸检验标准
五个“有利于”:①有利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②有利于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③有利于学校品牌的形成和发展;④有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⑤有利于学生学力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教师满意——学生满意——满意的教学
效益,相得益彰,实现多赢。
2、实行学校管理制度 最重要的是一“实”、二“细”、三“公”。⑴“实”,即落实。制度不落实等于零,但落实最难。许多学校的制度都是昙花一现,搞出一个制度出来,贴在墙上,挂在精美的镜框里,应付检查而已,最后都没有认真实施,空忙一场。那么,怎样才能使制度得以落实呢?落实制度的关键一招就是一个“比”字(这就涉及到目标管理、量化管理和激励管理的问题)。依据制度,制订出评比量化表,组织人员检查落实,不仅使各项制度得到落实,也为考评提供了数字依据。
①目标管理:如教学管理中的目标管理—
—学年初由校长或教导主任、年级组长与教师签订责任目标合同书,对其所任课程的人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差生转化率,及班主任工作的巩固率、升学率等等,规定具体的奋斗目标。年终核实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兑现合同。
②量化管理:明确规定教师的工作量、课时量、作业批改量、听课量、教研活动量等等。量化管理使教学工作的日常管理有据可查,有利于学校领导对教师日常工作进行具体的检查评价。目标管理只重视最终结果或某个环节,而忽略了对全过程的控制,具有“事后算账”的味道。而量化管理则注重对全过程的控制,是目标管理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③激励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设立“教学成绩奖”、“教研成果奖”、“优秀教师奖”、“模范班主任奖”等等,奖优罚劣。激励三原则(领导艺术):如果事情的结果很糟糕,那是我的错;如果事情的结果还不错,那是我们一起完成的;如果事情的结果很棒,那是你完成的。我们必须了解,如果有人做错事了,他们一定比你早知道,所以没必要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过错;然而,当有人成功地做了某件事后,他们一定希望有人发现。布兰迪斯曾说:“每个人身上都有理想的火花,只要一煽风就会引燃,带来特殊的效果。”
⑵“细”,即细致与细心。有人说“细节是魔鬼”,又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实行学校管理制度中,要落实到每个细节,不能搞“大概”、“差不多”——细致。如果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很多,细不过来,那么可以每月每周确定重点,确定一项落实一项。在实际工作中,严格实行制度,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个别人员情绪波动,这就需要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要细心观察、细心安抚——细心。
⑶“公”,即指公开公平公正。“民不畏我廉而畏我公”,一公镇百邪。“三公”原则是学校员工心情舒畅、政通人和及推行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工作讲原则,私交讲友情。领导要“一碗水端平”,关键是要管好亲属、“爱将”、亲近之人。只有管好身边人,才能管好手下兵。“多米诺骨牌效应”值得警惕。
四、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教学,所以规范化管理应当服从并服务于教育教学这一中心。下面,我们从教学规范化管理和学习规范化管理两个方面谈谈学校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教学规范化管理
⒈《学校管理规范》。此规范是对学校宏观管理上的规定,分别从“学校行政管理规范”、“德育工作规范”、“财务后勤工作规范”、“校园环境管理规范”、“安全卫生工作规范”等方面提出的规范化要求。
⒉《教学管理规范》。此规范是从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学工作管理”上提出的规定,从“学校行政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教科研部门”、“教师”、“学生”五个方面提出明确的任务、职责和工作、学习的质量要求。
⒊《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此细则是对《教学管理规范》重点部分的细化,重点阐明“课程计划”、“教学组织”、“教学流程”、“作业设计”、“学生学习”、“教育科研”等重点环节
上的具体要求。它对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⑴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了这个
细则,全体教学人员都有条不紊地按教学计划行事,教学流程的每一环节、步骤,都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行为规范,老师们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备课、组织教学活动、辅导、批改、考查、评价都能规范操作,那么学校的教学秩序必定是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就能很快地培育起来。反之,事业心差的教师就会各行其道,对学习不专心的学生就会随心所欲,学校就不好管理,工作计划就难以实施。
⑵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线。质量从哪里来?答案是:质量形成于过程。只有狠抓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的质量,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全程优化、整体优化,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譬如“备、讲、辅、批、考、评”是教学流程中六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管理常规对此做出规范要求,不但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个明确目标和准绳,也为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评估、调控教学提供了尺度,它无疑是提高质量的有效保证。
4、教学规范管理的其它方面
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细则,教育科研考核细
则,职务晋升考核细则,政工系列考核细则,体艺卫考核细则,教学成果奖考核细则,财务管理制度,年级组考核细则,班主任考核细则,《学校课程计划》、《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学校教职工职称评聘暂行办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年度质量报告》、《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学年度工作计划》、《精品课程计划》、《教师学年度工作计划》、《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1+X师生互动发展行动计划》、《学校与社区教育合作计划》、《学校文化管理制度汇编》、《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等。
(二)学习规范化管理 ⒈《学生学习常规》。
此规范是对学生学习规律、方法、习惯、过程、效率提出的要求,分别从“制定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独立作业”、“课后复习”、“系统小结”、“实践操作”、“规范考试”、“课外学习”、“学习方式”、“学习卫生”等方面对学生如何科学、高效地学习进行切实指导,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引领功能。教师若能精心加以认真指导,学生若能深刻领会并加以认真实行,学生必能像卫星进入了运行轨道,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取得大面积丰收。
⒉《学生规范》、《学生一日规范》、《学
生奖惩规定》、《学校毕业生认定制度》等。
五、实施学校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西方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和命运
是从行为开始的: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干工作也是如此:思路决定出路,工作思路决定工作出路。只有具备一个明晰且具前21
瞻性的工作思路,才能保证学校规范化管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杂而不乱、有序进行”。那么,在“规范化管理”这项工作任务面前,我们应如何往前走呢?
(一)学校管理者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长是学校的“旗帜”,是学校的“灵魂”。当前,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校长必须要有清晰思辨的头脑、正确超前的思想,胸有大志,腹有良谋,平心静气,注重渐变,用正确的教育思想来领导学校,用经过深思熟虑的方式、策略来推动学校规范化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教育思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校长对学校的真正领导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梦想成真”、“心想事成”,只有具备超前的思想意识,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水平;没有超前的思想意识,工作只能永远处于追赶状态。
(二)构建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团队
1、以教学骨干为人选,按照专业互补、特长互补、个性互补、年龄互补的原则,构建一个权威性的组织管理系统,形成可信力、向心力、凝聚力、带动力、号召力、战斗力。
2、领导团队发展目标:⑴潜心读书,丰厚教育素养,做一个明白教育规律的学习者——有领导能力;躬身实践,提升教育理念,做一个懂得务实教育的耕耘者——有领导精神;勤于笔耕,发掘教育内涵,做一个拥有教育思想的思考者——有领导素养;宽容理解,向团队贡献智慧,做一个懂得合作的支持者——有领导风范;以身作则,发扬牺牲奉献精神,做一个热心学校公益的服务者。
3、管理人员八要求:守时、礼貌、尽责、诚信、经济、安全、高效、守法
(三)抓好“五管”,促进学校规范化管理朝“精细化”方向发展。
1、管方向——理念更新、机制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中小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管方向,就是保障学校一切工作都能紧紧围绕这个素质教育大目标进行。除了管好这个大方向之外,校长还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转变管理理念,二是构建管理机制。
⑴管理理念的转变重在“三破”、“三建”。“三破”:即一要破除“唯分数是问”,二是破除“形式主义的建章立制”,三是破除校长“权力至上”。
“三建”:即一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二要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三要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⑵管理机制的形成重在“管、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学习系统”这三大块是常规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建立校长、教导处、教研组、教师、学生五级全员动态管理机制,从计划到落实,责任到人,层层把关,形成“人人心中有常规,教学步步能落实”的管理工作格局,使三大块互为依托,相得益彰。
2、管过程——夯实规范、动态调控。强化“重视结果评估,强化过程管理;重
视知识积累,关注思维生成;重视生命状态,关注梯度发展”教学理念的建立。力争做到“四全”: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负责、全方位落实,并在“过程管理”中凸显两个重点:
⑴夯实学校教学规范和学习规范。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程改
革的主战场,是整个教学过程实现规范化管理的中心环节。“牵牛要牵牛鼻子”,夯实了教学规范和学习规范中的主要环节,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⑵突出过程管理。
领导贵在求实,管理贵在落实。
①应当坚持“领导上课、听评课、蹲级包
组、周检查(查教师教学工作)、月汇报(级、组向学校汇报)、期评比(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年总结”。
②实行“一条主线一个对照三个结合”:
即做到“定标—达标—检查—反馈—调控”一条线;用同级同类的兄弟学校管理水平和本校管理水平相对照;不定期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自查互查和领导检查相结合,抽项检查与全面检查相结合,形成一个多角度、全方位抓规范的工作态势,迅速推进本校管理水平上台阶。
3、管教师——鼓励拔尖,整体提高。学校要始终把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放在工
作的重要位置,着力抓教师敬业精神的培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两大问题。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要着力体现教师专
业技能的以下十项显性指标:(1)熟知课程标准、教学常规;(2)正确熟练地掌握教材知识及智能结构;(3)合理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4)能运用新课程要求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现自身教学方式和所教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水平;(5)有较好的三字、两话(画)一机基本功;(6)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7)能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课改实验;(8)会写教学经验总结、教学反思、调查报告、整理课例、撰写论文;(9)能较高质量地完成教研活动中承担的说课、讲课、听课、评课;(10)教学成绩突出。
同时,应促进广大教师努力做到:功夫用
在备课上、本领使在课堂上、心思放在教学上,眼光落在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上。强化“功在课前、利在课堂”意识(教师的功利观),人人争做“五多”:多读课标和教育理论,多听课和专题讲座,多思教法和学法,多练教学基本功,多写教学反思和心得。要求年青教师超前备课,课前复案;鼓励培养拔尖人才,推出本校的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建立“结对帮扶”的师傅带徒弟制度,明确青年教师“一三五七”专业成长目标,即“一年胜任教学、三年开始冒尖、五年成为骨干教师、七年成为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师德与专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4、管学生
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需要反复要求、强
化训练,才能习以为常,终身受用不尽。譬如通过抓“三先三后”学习习惯的养成(先预习后听讲;
先复习后作业;先思考后提问),抓学生学习活动的五个最基本环节(“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小结”),构建年级、班级、学科互为连贯的学法指导机制,帮助学生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勤学加巧学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独立学习,自我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质量。
5、管考评
评价——一切行为的指挥棒 ⑴教职工评价
①评价体系和内容: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不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工作实绩等方面。
②及时评价:在达到全员、全程管理的基础上,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平时注重问题的时效性,做到“五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评价、及时调控、及时解决、及时调整(小问题就地解决,大问题组织“会诊”,拿出调整和矫正意见,指定专人组织落实,并及时修改完善学校管理规范),不能搞“秋后算帐”。
③奖惩挂钩:说了就算,定了就干。考评制度、考评内容、考评权重,使人人心知肚明;考评过程全员参与,使每个教师对自己的德能勤绩考评结果了然于胸。让老师们明白荣誉和地位是干出来的,利益与工作质量、效率是挂钩的,努力营造一个良性互动的竞争机制。
⑵学生评价。
①改革: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拼时间、拼精力、拼健康,有的甚至还要参加大量校外辅导班、兴趣班,失去自由成长的空间;体育活动偏少,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上升,初高中近视率居高不下;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综合能力培养、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普遍存在,导致中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是刻不容缓!大学毕业即失业。我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解题高手”却无法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
②现状: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新课改,最为滞后最为困难的就是评价制度的改革。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探索阶段。
③方向:山东省中小学:考试无分数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其中,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制度。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一般为A、B、C、D四个等级)。高中:学分认定、基础素养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
④对策:认清大方向,积极探索。早探索,早主动。初中阶段(初一)、小学阶段(“等级+素质”:等级制评分,弱化差距,在取得同样等级的基础上,再看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两者结合,给学生一个评价)。(留美学者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
我们这里的“学生评价”,是立足于学校教育、着眼于孩子人生起步的奠基的初始阶段来谈 的。从根本上说,这一评价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的成长、成才、成功与发展。而从漫长的人生长河来看,一个人的成才、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其中有许许多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又有太多的莫名其妙的偶然。但是,活在当下,重在当下,干在当下,理所必然。
总之,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效工程,必须
持之以恒,坚持数年,才能大见成效;学校文化管理的实施更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因此,加强和改进学校规范化管理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学校应当将其作为“质量立校、管理兴校、文化强校”的治本之举,长计划、短安排,稳扎稳打,才能真正取得规范化实效。
由规范化管理,到精细化管理,再到个性
化管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多元智能理论
直到今天,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聪明的标准,通常是他的学习成绩或智力测验的结果。考试分数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我们喜欢的聪明学生。然而,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取得突出成就的机率并不是很高:相反,上学期间成绩平平的学生,多有干出一番大事业者。从爱迪生到比尔·盖茨,从韩寒到满舟,无论是学校拒绝了他们,还是他们放弃了学校教育,显然他们并不是学校教育的佼佼者。因此,仅仅以学习成绩和智力测验的结果,无法回答一个人“聪明与否”的问题,更无法解释众多学校教育的失败者却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顶尖的运动员、演员,著名的歌唱家、表演家、艺术家,还有发明家、科学家等等。
以上这些例子,让我们想起了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一段话:“学生一天到晚忙于考试,但考试成绩不能代表一切„„我所认识的拿诺贝尔奖的没有一个考试拿第一的,考倒数第一的倒有几位。”这是为什么呢?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消除了我们的疑虑之“谜“,而且为人们打开了一片全新的视野。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加德纳认为,从基本结构来讲,智力不是一
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也就是说,智力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他认为人的智能类型有八种,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能、视觉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在这八种智能之间,不存在哪能一种智能更重、哪一种智能更优越的问题。八种智能在个体的智能结构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能力。对于每一个体来说,不存在谁比谁更聪明的问题,只存在谁在哪一领域、哪一方面更擅长的问题。
作为一种泊来品,多元智能理论在我们的教
育改革中得到强烈的认同,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与素质教育异曲同工。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意义
1、改变了教育目的理念
近年来,中国教育的某些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譬如说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中国学生屡屡获金夺银,却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学生基础扎实,却出不了世界级大师;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却少有原创意义上的知识科技创新,以至于在最近的世界科技实力总评价中,美国得了100分,日本得了72分,德国得了54分,俄罗斯得了25分,中国只得了20分。显然这些问题不能用三言两语来回答,因为这中间有体制机制、文化传统、社会发展进程等多方面因素,但就教育自身而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是不容置疑的,最突出的就是对教育目的性的迷失。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学生会说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家长会说是为了让孩子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教师会说是为了传授更多的知识。但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很少有人把发现、寻找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作为教育的归宿。而多元智能理论则特别强调个体解决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按照这个理论,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已经被证明的、确信无疑的知识,而是为了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让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拓道路。所以,教育必须走出单纯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误区,以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为最终目的。
2、改变了我们对学生的评论观 以往教师更喜欢、偏爱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那些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几乎是被教师瞧不起的、经常受批评的对象。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成绩差并不意味着其它各方面都不好。因此我们不应当问“这个学生聪明吗?”而应该问“这个学生哪方面聪明?”不应该问“哪个学生聪明?”而应该问“每个学生哪些方面聪明?”作为一个教师,不要光看学生身上的缺点,而应该更多地观察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让每个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树立信心,看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为因材施教、特长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大家知道,在应试教育没有彻底改变的今天,许多具有特别天赋和潜能的学生被埋没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人的智能只有倾向和强弱的不同,而没有好坏之分,而且它是多维的、多层次的。再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智能显然是有区别的,它们都需要符合本行业特点的、具有特殊才能的“偏才”。所以,教育应该是“扬长”,而不应该“补短”。必须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宽广的发展空间。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育。只要我们真正实行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那么人人都可以成才。我们要变“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教 研 方 略
一、提倡一种精神,营造一个氛围。
提倡一种“一心一意抓质量”的精神,营造一个“聚精会神搞教学”的氛围;提倡一种方方面面以抓教学质量为荣的精神,营造一个上上下下全力以赴搞教学的氛围。
1、质量第一,突出中心。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业,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学校所有工作的中心,其它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一中心。“牵牛要牵牛鼻子”,复杂问题要抓要害,抓关键,抓主要矛盾。教育干部要带头抓教学工作,精力向教学一线集中,人员配备向教学一线加强,财力物力向教学一线倾斜。争当业务内行领导,以服务为宗旨,以指导教学为使命,深入基层,埋头一线,节制无谓的应酬,压缩不必要的交际,能量用在学校建设上,点子用在学校管理上,本事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关系用在选贤任能上,好钱用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上,关爱用在学生上,形成以懂教学、善抓教学为荣的良好风气,力戒业务部门的行政化和衙门作风。既反对“一叶障目,不见森林”、“集中一点,不及其余”,又反对分不清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放“散弹”,更反对舍本逐末,不务正业,“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总之,抓中心,抓教学,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是不行的。
2、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教学质量的提高,属于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长效工程,是靠日积月累、常抓不懈、扎实工作干出来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投机取巧。“实干兴教”,“实干兴校”,“实干兴学”。教学质量是靠领导务实,政策对路,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全体教职员工热情高涨、踏实工作干出来的,表明文章做不得,“上镜”不一定“上榜”,“出镜”不一定“出彩”,“面子工程”最终是没有“面子”的,“拉大旗作虎皮”是不能解决内功问题的。总之,实在工作需要实实在在地干,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精神是不行的。
3、突出基础,狠抓常规。“基础”是最简单最容易因而最易被忽视的问题,但“基础”却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难真正掌握和解决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困生”的根子在基础,薄弱学校的要害也是基础。一般而言,教学工作搞得好的学校,其基础工作一定扎实、基本问题一定解决得好;反之,教学工作薄弱的学校,其基础工作一定薄弱、基本问题一定解决的不好。因此,经营和管理一所学校,就整体工作而言,应抓基本制度的建立健全、基本管理措施的落实到位;就教师教学而言,落实教学常规最关键;就学生而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比什么都重要。没有深厚扎实的基础,就没有下一步的提高与生成。“只有埋头,才能出头”,“厚积薄发”,“质”的飞跃是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的,“拔苗”不能“助长”。埋头基础才能水到渠成,好高骛远到头来往往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4、选贤任能,工作第一。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根据“德、能、勤、绩”的实际表现,着眼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
高,有利于学校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选拔业务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奉献精神强、思想境界高、群众威信高的优秀教师担任教育干部,坚决把极个别善于投机钻营、热衷“跑跑送送”的不良拒绝于干部队伍之外,防止出现“用错一个人,影响一大片”的现象发生。
总之,要“一心一意抓质量,聚精会神搞教学”,就必须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就必须围着基础、常规真抓实干,就必须把能干事、会干事、愿干事的优秀教师推向前台。
二、贯彻一个教学思想,探索多种教学模式。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中小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模式、手段、形态等多种多样,但根本指导思想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练为主线”(简称“三主”),一切困惑、彷徨、犹豫和模棱两可都是不必要的。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否成功,就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坚持了这一指导思想;评价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科学、合理,首先要看其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这一教学思想。因此,全县中小学广大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全面学习、深入研究、深刻体会“三主”教学思想,自觉地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1、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都要以“三主”教学思想为指导,确立教学模式,确定联系学校,建立研究基地,健全领导机构,细选实验教师,成立攻关小组,精心设计,精密组织,严格要求,大胆探索。
⑴第一阶段(第一学期):启动初探阶段。确立模式,确定基地,建立组织,成立小组,制定方案,挂牌命名,启动探究。有条件的教研员要亲自走上课堂,上好实验课、探索课、研讨课,推敲教学环节,琢磨教学技巧,把握学情,分析过程,体会得失,及时总结,适度调控。每所实验学校,至少选定三名教师参加教学实验。提倡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实验。要注意实验教师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教研员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深入实验学校具体指导。
⑵第二阶段(第二学期):深入探究阶段。深入研究,继续探讨,有条件的教研员和实验教师,要上好示范课、交流课、观摩课。理论总结,实践提高,确定成熟模式,形成实验报告,通过评估验收。通过评估验收的实验教师,颁予县级公开课证书。
⑶第三阶段(第三学期):推广使用、交流提高阶段。县教研室统筹,各学科教研员根据情况,选定更多的学校或学段推广学科教学模式。注意实验学校与基本情况相近的非实验学校教学效果的对比。同时,县教研室组织力量观摩各学科教学模式展示,发现优点和长处,“合并同类项”,找出问题和不足,“对症下药”寻对策。在深入调研、充分交流、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把脉定向,取长补短,整合出一个更理想的教学模式,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行。
尊重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特点,鼓励统一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搞“一刀切”,反对教条和“形式主义”。
2、各乡镇教研室、各学校教研机构,都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鼓励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大胆、认真地探索“三主”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
三、打造一支队伍。
打造一支专家学者型、复合研究型、开拓创新型、“德艺双馨”导师型的精干的教研队伍。
1、整合队伍。按照作风端正、品格高尚、业务精湛、礼貌恭谨、谦虚好学、具有奉献精神、胸怀宽广境界高、团结合作意识强、严于律己责任心强、永不满足进取心强的要求,建设教研队伍。按照这一标准,从全县四十五周岁以下(特别优异者适当放宽年龄),教龄十年以上,至少完成过两轮学段循环教学,教学成绩较为突出,师生评价较高,最低是县级教学能手、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中选拔、选聘数学、政治、历史、生物、化学、信息技术教研员(教过高中学段的优先)。调高调强、配高配强、建设好教研队伍。
2、强化素质,提升形象,加强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铁先须自身硬”。作为县教研室教研员,担负着指导全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的职责,肩负着教学研究的重任,在全县范围内,如果水平不能超过同学科、同学段的所有教师,那么起码也必须超过大多数教师。作为衡量他人的尺度,教研员必须具有足够的长度、高度和分量。“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⑴ “学无止境”。教研员必须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和一定的危机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始终保持不断“充电”的状态,狠练“蹲”功,以期工作和人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渐入佳境,渐跃高峰。人生的宽度在于学习力,人生的长度在于行动力,人生的高度在于思考力。
⑵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周一固定业务学习制度。教研主任提前一周命题,教研员分别研修,并形成书面材料,周一采取人人发言和随机指定个人发言的形式,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然后由教研员轮流“坐庄”,整合成较为成熟、完整的专题形式,公之于众,以供全县广大教师参考、学习。
⑶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博览群书。“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出入三大教,经纶百家言”,全面提高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①深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把握学科发展动向,占领学科教研高地。
②深入、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2012年和2013年上半年以素质教育、“三主”教学思想、听课评课的技巧与艺术、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学校规范化管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凯洛夫的传统教育学思想、现代教学论三大派别(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原苏联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的学说、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为主要学习内容。2013年5月,单独(含乡镇教研员)或与部分教干和教师参加第一批理论学习测试(各乡镇以中学业务校长和业务主任各一名、中心小学业务校长和业务主任各一名、其它定点小学校长两名、教学点校
长一名、中学教师代表一名、小学教师代表两名共10人组成代表队参加测试;县直各学校和民办学校由业务教干和一般教师代表组成10人代表队参加测试。教师代表和非唯一性的教干,由教办和学校提供名单,县教研室随机选定参试人员。测试成绩按类排序公布)。下届县级教学能手评选的理论测试,将以上述理论为主要内容。
③与时俱进,克服畏难情绪,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多媒体操作和运用、课件制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要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积淀中汲取精华和营养,为自己的工作出色、事业成功、终身发展奠定深厚的人文素养基础。
⑤学会做人。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人生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二是学会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做好事。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大学问。学会做人是目标,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学会做事是实现价值的手段。成功有两种,一是名利上的成功,二是人格上的成功。前者只是风靡一时,属于表面的、物质的;而后者则是永恒的、实质的、精神的,但是需要用一生的努力去获取。做人成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成功就是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宽容、更有爱心、更能理解人。“千教万教教人做人。”归根究底,做事就是做人,人生就是做人。做人成功,成功是永远的!做人失败,成功只是暂时的;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失败也都是做人的失败!
四、塑造大批名师。
立足全县教育教学工作一盘棋的大局,强化教研职责,明确服务功能,塑造大批名师。
没有一流的小学,就没有一流的初中;没有一流的初中,就没有一流的高中;没有一流的高中,就不可能向各级各类大学输送一流的大学生,所谓“名牌”、“尖子”就更是梦中呓语。同样,就同一学段而言,没有基础年级的高质量,毕业年级的高质量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名师出高徒”是规律,是必然,“名师”与“高徒”是因果关系,而“高徒出名师”则是反因为果,是“光的反射”。如果没有一支高精尖的教师队伍,所谓尖子生的培养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铁杵固然可以磨成绣针,但“一万年太久”,时岂我待?从这个角度来讲,只有塑造出一批“名师”,才有可能锻造出一批“高徒”。因此,根据目前我县教研力量的现状,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视导以小学、初中学段为重点,为高中学段的教学工作提供基本服务。
1、坚持常规视导,探索创新视导,多种视导方式并举。
⑴常规视导。深入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第一线,履行教研员基本职责。学校指定讲课教师,教研员随机听课、评课。
⑵分层视导。根据教师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视导。
①新任教师“上路”视导。指导把握基本教学常规,引导大练基本功,规定基本要求,明确努力方向,消除“捷径”幻想,避免误入歧途,缩短摸索时间,防止多走弯路。
②青年教师“过关”视导。新任教师执教3—5年之后,教学常规基本掌握,课堂教学基本入路,教学技巧初步把握,教学风格初步形成,教研员深入把脉定向,肯定优点,分析不足,引导其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选定一种教学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打造形成较为稳健的教学风格。
③骨干教师“提高”视导。一般而言,执教十年之后的教师,基本都已成长为教学骨干,在学校扮演着“挑大梁”的角色,教育教学思想较为丰富,教学基本功较为扎实,教学技巧多种多样,教学机智丰富多彩,教学特色比较鲜明,教学风格比较成熟,教学成绩较为突出。教研员要与其心贴心地交流,技艺切磋,智慧碰撞,思想研讨,一方面帮其安神定志,克服倦怠心理、自满情绪,另一方面探寻其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共同探讨突破对策。
④优秀教师“推介”视导(“名师”锻造工程)。成熟之后的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思想丰富、深刻且已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教学得心应手,教学技巧运用自如,特色鲜明,风格成熟,渐臻炉火纯青佳境。教研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在本校、本乡镇教学工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在全县同学段、同学科教学工作中的示范、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促其尽快实现由“教书匠”向教学艺术的层面甚或教学艺术家的档次飞跃,同时还要全面打造,对外宣传,向上推介,尽早步入国家、省、市特级教师的行列,戴上“杏坛名师”、“齐鲁名师”的桂冠。
⑶“诊断”视导。校长具有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积极进取意识、谦虚好学精神的学校,教学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遇到了自身难以破解的“高原”现象,或长期深受教学工作徘徊不进的困扰,教研室要全方位深入调研,“帮贫扶困”,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理清思路,对症下药,促上台阶。
注重毕业年级特别是初三的教学视导。
⑷“跟踪”视导。教研员听课除随堂做好记录以备评课之用外,还要进一步梳理、归纳,填写“讲课教师授课情况基本评价表”。除“基本评价”外,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方面便于讲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解决问题、克服不足,教学有方向、有目标,另一方面又为教研员下次视导留下依据,便于教研员以此为基点评价该教师进步与提高的情况,有利于进一步的指导。每位教研员均要建立和存留讲课教师的授课情况档案。
2、高中学段的服务。为其教学工作提供基本服务;主动邀请市教研室有关教研专家增加视导我县的次数;根据学校情况组织教干和教师考察学习外地名校。
五、大兴学习之风。
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兴学习之风。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们年年强调,年年组织、安排,实际效果如何?事实证明,停留在口头、表面、概念上的多,走形式走过场应付的多,而真正深入的少。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教学理论主要有哪些内容?究竟什么是学
校规范化管理?如何实施规范化管理?学校文化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其核心是什么?其作用、意义何在?等等,可以说,相当多的同志是不甚了了的。有的同志就连人的素质构成都说不清楚,还有不少同志仍然把教学质量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等等,“叶公好龙”的故事耐人寻味啊。
教育行为提高、教学方法改进的关键在于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极大的、科学的指导作用。没有科学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武装,就不会有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产生;没有落后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没有教育方式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没有科学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盲目的、低效的,而且往往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和偏差。只有具备一流的思想意识,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思想意识落后,工作只能永远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赶。把握了高屋建瓴的理论,才能思路开阔、套路清晰、路子对头、事半功倍、无往不胜。
因此,广大教育干部和教师、各乡镇中小学教研室教研员和各学校从事教研工作的同志,都应该积极、自觉地按照县教体局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地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形成一种以熟知为荣,以妄自尊大、懵懂无知、“盲人骑瞎马”为耻的舆论氛围。坚持集中学习和平时个人研修相结合,专题学习和个案学习相结合,系统性学习和针对性学习相结合。教育干部要做表率、带头学,广大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科特点学,教研员要带着清醒的指导职责学。要化“虚”为实,反对形式主义,切忌敷衍、应付、抄抄写写走过场。县教研室将择期举行第二批教育干部和教师理论测试。
六、加强基层教研队伍建设。
加强乡镇小学教研室和学校教研机构建设,加强基层教研队伍建设。
在一定意义上说,乡镇小学教研室和学校教研机构是本乡镇本校教学工作的“导航仪”,教研员是本学段、本学科教学工作的 “掌门人”、“牵牛鼻子”的人,教学地位突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作用非同小可。因此,各教办和相关学校,都应按照教研队伍建设的要求,配强教研员,力争配齐学科教研员,保证办公场所,改善办公条件,配备现代教育教学教研技术设备,使其安心教研有平台、专心教研有条件。消除教研室可有可无的谬想,反对把教研室作为“闲、杂、散”人员和“铩羽而归”人士的退路对待,反对把教研室办成老同志的退养机构。坚决把华而不实、花言巧语、上下大“忽悠“、横竖“和稀泥”,一味地吃老本、摆“老资格”,工作弄虚作假、不讲原则、机会首先“戴帽”给三亲六故的人拒绝于教研大门之外。各乡镇教办要利用暑假有利时机,根据工作需要和目前的实际情况,限定基本条件,进行理论测试,甚或说课、民意测验等综合考评手段,整合教研队伍。教研员要参照县教研室的学习安排及视导方式,加强学习,加强研修,加强视导,每学期听课应在60—80节之间(学年第一学期按22周计、第二学期按18周计),混天聊日者勿入此门。2012年底,县教研室将对基层教研室的建设与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七、启动高中音体美生和“尖子生”培养的研究工作。
⑴与学校共同研究音体美生培养工作,力争尽快把我县高考的这一弱项补齐、培强。
⑵根据学校意向达成共识,实施和推进“人文素养构建与‘三主’教学实验尖子生培养工程”。尖子生培养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德育工程(包括理想激发、目标激励、习惯养成、觉悟提高等)、人文素养构建与视野拓宽工程(包括礼仪规范、名人成功历程追寻、经典导读、学养拓宽、“行万里路”、境界提高与操守形成等)、体质体能锻造工程(包括国术精粹、意志品质、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与集体观念、独立意识与服从观念的培养等)、学科教学工程(包括“三主”教学观深刻领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基础训练与提高训练的策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相辅相成、相互生发、相互促进的复合工程,是一个领导、教研组、教科研、信息技术中心、教育资源库、学科教师及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立体交叉、协同并进的工程,必须全面规划,整体推进。单单着眼于几位任课教师是难以奏效的,单单着眼于学科教学是难以成功的。
八、研究和探讨素质教育形势下的考试工作。考试作为教学检测、评估和反馈的重要手段,不是应试教育所特有的,素质教育也离不开考试。关于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指出:“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考试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环节是必要的,通过考试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检查学校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得失,从而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依据。但是,素质教育反对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尤其反对以频繁的统考及题海战术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学生应试的手段。分数可以选拔人也可以埋没人。”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同志,在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讲话指出:“我们应当把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素质教育不赞成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更不赞成把学生考试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校长、学校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把考试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要改革和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的制度。”
可见,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从考试内容、方法、形式,到考试结果的使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均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我国视为不容置疑的百分制,世界上多数国家并不采用,一般采用比较模糊、粗略的等级记分法。这种看似模糊、粗略的记分法,实际上比较科学、合理,对一个人的评价并非越精确越准确,分数的高低跟一个人的本质相距很大,不必太绝对化。分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越精确越难合理。
七、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充分发挥教研对教学工作的引领、带动作用。
通过征集对教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发现我们的教研战线,确确实实聚集了一大批工作有头脑、有思想、有水平、有能27
力、有办法、有智慧的好同志。同志们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积极的进取精神和满腔的热血与赤诚令人感动!同志们新颖的观点、深刻的思想、精辟的分析、独到的见解和精湛的专业水准令我们赞叹!同志们不愿人后,不甘平庸,宝刀未老,热情未减,斗志正盛,倾心教研,情愿“为人作嫁”,甘愿牺牲奉献!同志们将根深植于教学教研厚土,希望开花、结果,希望生命之树常绿!同志们因为有理想才有追求,因为有追求才有热情,因为有热情才有想法,因为有想法才有提供“金点子”的热忱。大家奉献这些宝贵的建议,既是对我们的信任,又是对我们的期望,更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期望殷殷,我们倍觉温暖、倍增信心,也倍感压力!同志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从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走到教研工作岗位上来的,既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又有精深的专业理论,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实在、可行,均可借鉴;还有许多署名、未署名的老师们,感情的激昂与澎湃,理性的缜密与睿智,同样给人启迪、令人振奋!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他们意见和建议的归纳。当然,洋洋大观,难免挂一漏万。
充分发挥本县优秀教师资源,尽可能多的组织各学段、各学科“送课下乡”活动,举办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教学指导作用,定期举行专题讲座。高中段每学期开展一次“公开课示范月”活动。提倡县域内乡镇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与外地先进学校联络,促成我县学校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获取他们优质教育资源的帮助。积极与名师、名家联系,主动邀请他们前来传经送宝,设坛讲学。积极组织业务教干、教研员和优秀青年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新理念。加强对音、体、美、信息等学科的教学视导。定期举办教学教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倡导网上交流、网上教研、网上备课等网络教研活动,利用多媒体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以远程教育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教研网络组织的学科教研功能,建立我县教学资源库,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以本县先进学校名校为依托,以县教研室开展的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为切入点,在县教育网上开辟“名师课堂在线”栏目、“名师教学课件及教案展示”栏目等网络资源共享工程,从而为全县乡镇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除高中外,从下学期开始考虑全县中小学期中、期末学生学业测试的统一问题。条件成熟,积极推动乡镇教研室主任的交流问题。
素 质 教 育 管 窥(之一)
一、人的素质构成: 身体心理素质——基础 思想道德素质——关键 科学文化素质——核心
二、什么是教育?
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
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
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这并非什么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古今中外,凡夫俗子,圣贤名哲,对教育的概述不尽相同,但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在这一点上是没有疑义。而人又是社会的人——
三、教育的社会意义与基础教育的特性 ⑴教育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对人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必须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素质。人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人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教育适应、促进人的发展与适应、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互条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把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的观点,既有碍于人的发展,也有碍于社会的进步。
(2)基础教育的对象
包括:3—6岁的幼儿、6—12岁的小学生、12—15岁的初中生、15—18岁的高中生。这个阶段正处于儿童少年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生活、劳动、学习能力形成的奠基时期。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关系着各个领域各级人才的培养,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3)基础教育的特性
最重要的有两个:①、全民性。即基础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普及教育,而且在我国也只有基础教育才具有全民的特性。②、基础性。表现在:它的教育内容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行为规范、基本学习生活能力等;它的功能是满足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而它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又处于基础阶段。
所以说,基础教育是为人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为提高民族素质、提高未来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
四、“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比较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反映了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思想的不同教育模式。
①、“应试教育”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一种扭曲了的基础教育。用哲学的术语来说,“应试教育是对基础教育的一种否定,而素质教育又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是一种否定之否定。
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考试为手段、以单纯的学科分数为标准、以选拔或淘汰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其基本表征是:学生追高分,教师追高学科成绩,学校和社会追升学率)。在指导思想上,重视重点学校,忽视一般学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甚至为了少数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以至牺牲大多数;教育内容合忽视德智体美劳,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把学生变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在教学方法上,课内“满堂灌”,课外压作业、猜题复补、加班加点、死记硬背,考试必须完全符合“标准答案”的表述,错一个字都得扣分,学生被动接受,不堪重负,心理压力很大,身体素质下降,严重压抑、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冲击了德智体美劳各育。智育虽然好象受重视了,实际上也是被扭曲了的,它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个性特长的健康成长。“应试教育”导致长期忽视劳动教育,加上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社会上追求奢靡之风的影响,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等优秀传统逐渐被削弱。
“应试教育”把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教学成绩高低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逼得众多教育工作者违心地去千方百计片面追求升学率,产生了擢发难数的恶果。
②、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统一起来,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课程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课外沟通起来,把理论与实际、动脑与动手、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通过学生自主、生动、活泼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才是本来意义上的基础教育,即普及意义上的基础教育,是真正的国民教育,是一种更科学、更合理、更高层次的教育模式。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次深刻的教育革命,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是一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深刻变革,是一次育人模式的深刻变革。
素 质 教 育 管 窥(之四)——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在李岚清副总理对汨罗素质教育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原国家副总督学陈德珍又进一步归纳为以下五点:
1、党委、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认识到位,行为到位,正确的指导思想,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正确对待升学率问题,主动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校长“松绑”。
汨罗在压缩复读班的过程中,高考升学率曾一度下降,社会上的非难随之增多,几乎到了要罢教育领导的官的地步。
2、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关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
涉及社会传统文化心理的改变,改革会有思想障碍
党政领导、教育系统内部管理者、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
首先是统一认识问题。要把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文件上来,统一到教育的法律、法规上来。
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
现代学校教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案中书”是不行的,要既教书又育人,而且以育人为本。“知识就是力量”,但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感情都可以产生力量。知识是培养品德的基础,但不能说知识即美德。有知识并不等于就有美德。必须把育人看成是头等重要的事情。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
年轻的父母们应当懂得,通过机械的强化训练,让孩子识几千个汉字,记若干个外语单词,背上百首诗词,并不一定是值得炫耀或骄傲的事情。某些知识、某些技能可能速成,但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人生经验的积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是难以速成的。许多所谓的“神童”和“早慧”的孩子,往往少了点孩子气,少了点孩子的天真,其根基是脆弱的,是缺乏生活源泉的。父母们不惜重金买钢琴、请家教为孩子构筑文明社会的一切,期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而且最好是远远地超过别人家的孩子——甚至期盼自己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能在孩子身上延伸。孩子们则被迫以时间和童真为代价堆砌某种动作的熟练。这种做法的利弊得失是应当引人深思的。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孩子、社会的孩子,但首先应该是自然的孩子、大地的孩子。我们需要塑造孩子,但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天真、不能以一代人的刻板为代价。因为这种呆板所钝化的,恰恰是人类活跃的思维,被磨损的恰恰是灵感和悟性。29
童趣、童真、童心,是形成健全人格的最为重要的基础,必须予以精心保护,使之不受践踏,不受破坏。
早期智力开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早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早期思想、感情及品德的培养。《家长报》十周年时,柳斌同志就题了三个字:“德者智”。
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要从文明礼貌抓起。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有礼仪规范,才能使社会生活井然有序。一些礼貌用语,可以帮助人与人建立起友好、合作、互助、和谐的关系。礼貌的本质是尊重人,要做到尊重人并不容易。尊重人要从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做起。文明习惯的养成要从身边的事做起。《广而告之》镜头:母亲拿几个香蕉给孩子吃,母亲说她也吃一个,孩子说不行,他全要,然后有一句广告词:“年轻的父母,不要用你们无私的爱娇惯一颗自私的心。”
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教学,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根本途径,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漠视甚至歧视另一部分学生。以分划线,人为地把学生分成可以升学、可以造就和不能升学、不能造就两部分,是不科学的,也是不道德的,最终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受歧视,甚至最终导致“社会排斥”。因此,应当力求避免把学生分成“优生”和“差生”,而且要取消“差生”这种称谓,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后进生”较好一些。怎么能在十一二岁、十四五岁就把人看死了呢?应当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差生”,存在的是单
一、刻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教育的非因材施教化、非个性化。在教育培养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把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总之,在基础阶段,全社会都应淡化选拔意识,增强普及意识。
美育
对人的培养,既需要晓之以理,又需要动之以情。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情感的因素,因为任何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感情体验。以情感人,理在其中。欣赏美,感受美,可以缓解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极情绪,可以激发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的情绪。席勒说过:“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
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成为进步的动力,所以可以说,美育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有一首写中华文化的诗——什么是中国?是长城、泰山、长江、黄河;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皇汉武;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小说;是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空洞的说教往往显得苍白无力,而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艺术之美、传统之美,却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通过美育,使每个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一个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的人,不可能去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不可能去偷盗、抢劫,不可能去杀人越货、谋财害命。
劳动教育
虽然时代发展了,但“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仍是伟大的真理。宠孩子,往往有意无意在销蚀孩子的劳动观念。一些家长力图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去迎接孩子,以使孩子少经历一些劳动的艰辛,其精神是感人的,但决非上策,因为劳动的艰辛恰恰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营养素。物质享受的欲望和不劳而获的诱惑是当前犯罪现象激增的重要因素。所以,培养孩子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成长过程中一帆风顺的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应重视培养他们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现在口头是没有人说应该办“应试教育”,但是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往往还是“应试教育”
3、建设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是基本保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中小学来讲,校舍、设备往往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校长和老师,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搞“应试教育”比较容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布置大量的作业,经常考试就行了。素质教育就不能这样,对校长、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根本出路
5、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牛鼻子”
对一级政府来说,教育督导是政府权力的延伸,因为通过它可以把政府的意向、要求随时传送到教育工作的一切部位。对同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它是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扩大,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教育督导直接干预下一级政府的教育行为。
推行素质教育既是难事,也不是难事。说难,难在思想的转变上,难在认识的统一上,难在领导是决心上。只要真正把思想统一,从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迎接21世纪挑战、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特别是只要各级党政领导、教育部门的认识统一了,决心下了,那么就好办了,也就不难了。
20多年前,组织推广汨罗经验有不少思想障碍。有的受习惯势力束缚,有的怕工作量大、怕困难、怕麻烦。其中一个最大的思想障碍是不少同志怪客观原因,认为“应试教育”是多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现在我们的高等院校数量有限,按现行的体制,考上了大学就等于就业,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如果说20多年前这些因素还都客观存在着的话,那么,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推行素质教育所面临的形势之有利,却是多年前的汨罗所不能比拟的了。
20多年前汨罗就能做到的事,为什么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尚不能认识!
第二篇: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齐镇中学
徐文侠
最近学习了关于素质教育的系列材料,深受教育和启发,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总结起来 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
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启蒙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行为的引路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一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确立自己“为人师表”的模范形象,用端庄的仪表、大方得体的举动,和蔼和亲的态度、平易近人的作风去感化学生,使教师成为学生行为的表率和学习的楷模。孩子离开父母,离开幼儿园到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及周围的事物都与幼儿园有不少的变化,比幼儿园环境严肃多了,给学生的感觉陌生了,对他们的情感发起一轮波动。他们很自然地把感情、期望、爱的要求转移到老师身上。渴望老师象妈妈那样给他们充足的爱。因此,教师应该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倾注给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亲骨肉,满腔热情地关怀、全面地照顾、耐心地教育、细致地疏导,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全面发展。
德为师之本,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现代教育日新月异,教育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教师的师德会对学生人格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品德感染仍无可替代。这就要求教师有“掏出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师德,才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灌输知识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从而“严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任务,达到提高全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忠于职守。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条件。一个职业道德优秀的教师,绝对不是一个见异思迁,缺乏敬业精神的人。一定是拥有高尚的敬业、进取精神、能够为人师表的人。在教学中更要象慈母般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把深厚的感情倾注到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上。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方式方法,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去把握大纲,深钻新教材,探究新方法组织教学;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各项游戏活动,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综合分析、比较,同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再进行筛选,制订一套适用于本校、本班实际的素质教学方案,有目的、有步骤地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实施,这样素质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为“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的爱抚的事业。”抱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去教导、训练学生,使他们将来成为有用的人,责任是何等艰巨。作为教师还要精通自己所教学科。有丰富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吸收最新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把握时代脉搏,在素质教育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逐步掌握多方面的技巧、技
二、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有明确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规定了教学的方向,而且具有调控教学过程的功能。无论什么样的教育,都要依靠目标的达成来实现。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必须将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意志、情感、习惯、行为教育等,都写进教学目标,使之有机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融于学生认知结构之中。
其次,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素质化的教学目标要求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为之服务。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封闭沉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这种带有浓厚应试色彩的课堂结构,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一是要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必定抑制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所以要引导学生提高兴趣,并通过努力去争取成功。二是要创设情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数学内容的枯燥无趣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课堂富有情趣,可结合数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史实、数学故事、生活中的数学案例等。三是要引导探索,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数学知识原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但数学知识从生活实践中脱离出来,往往就只成为训练思维的手段。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来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建构知识体系,这是教师要做好的工作。通过设计一些
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探究,深深吸引学生去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之中,通过探索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四是要激励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成功,积累点滴成功,学生会情不自禁感到愉快,增强信心,所以教师平时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诸如课堂提问、数学游戏、数学作品展示、数学竞赛等,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正视挫折,具体分析、找出方法,避免因压抑而动摇信心,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第三,要抓好差生工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尖子学生,把“差生”排斥在群体之外,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应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对于差生,要满怀爱心,重点辅导,并发动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差生,最终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
三、作为数学教师,我将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一是及时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老师都喜欢聪明的学生,但任何班中都有几个“怕学数学、学不好数学”的孩子,我将及时帮助他们消除失望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加强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当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看到大大的“优”,或得到简短的批注“方法好”、“计算巧妙”等,品尝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在评价时教师更多的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有一点出众的表现,就能获得教师的赞赏和表现机会,即使水平在一般以下,仍然加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同时,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得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二是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我将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跟我学”到“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训练。数学教学中,建立自主学习活动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积极投入学习的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齐镇中学 徐文侠
第三篇: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范文模版)
《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观后感
周六上午,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和妈妈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8点30分南阳电视台转播中小学生专题节目——素质教育考试心理。
8点30分,电视终于开始了。主持人穿着整齐,文质彬彬,在讲台上不紧不慢的讲了起来:1:考试的前一天一定要放松,不要搞所谓的“临阵磨枪,不利也光。”2:考试之前一定要准备好考场要用的所有物品,不要到用时手忙脚乱才发现没有带,那是要吃大亏的,另外还会影响到下面的考试。3:考试之前一定要熟悉考试的环境。4:考试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做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5:考试后不要和别人对答案,要相信自己,以免影响下一科目考试。6: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但是我们还要学习好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我们掌握好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节目主要讲的是如何运用考试心理与技巧,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考试前一两天不要再去复习,让大脑充分休息,准备好考试要用的学习用品。第二点是考试时不要急于答卷,认真填写姓名、班级,要审清题意。第三点是不要着急去对答案,如果不一样会导致情绪低落,影响下场考试,要做到考完一场忘掉一场,对自己要有自信,自信地迎接下一场
考
试。
通过这个节目使我明白了,考试不仅要认真复习,而且还要有好的方法,我以后会好好学习,争取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使我茁壮成长,拥有一个阳光、快乐的童年!
让我们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吧!
第四篇: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
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
周六上午,按照女儿学校的要求,我和女儿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8点50分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转播中小学生专题节目——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
这节讲座主要讲的是如何运用考试心理与技巧,包括三点:
一、考前——5点
1、养精蓄锐:考试前一两天不要再去复习,让大脑充分休息,保证以清醒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迎接考试。
2、减轻压力:熟悉考场环境、记清考试路线;
3、合理安排时间,要把堵车时间也要计算进去;
4、备齐考试物品,准考证、身份证、钢笔、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
5、沉着冷静:缓解紧张的有效方法:深呼吸——每分钟5次。
二、考中——6点
1、稳定情绪:不要急于答卷,认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座号;
2、审清题意:
3、字体清晰:干净整洁的卷面无形中会增加得分的机会;
4、避重就轻:基本知识点在80%,难点偏点只占20%;
5、巧做难题:不留空白,有步骤就有得分的机会;
6、巧用推理:选择题、判断题可以由被选答案倒着推理。
三、考后——每场考试过后
不要急着去对答案,如果不一样会导致情绪低落,影响下场考试。要做到考完一场忘掉一场,对自己要有自信,自信地迎接下一场考试。
第五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
《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与考试心理的节目,让我学会了许多学习方法。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节目的主要内容:第一个是关于考试的问题。
一、考试前:①要多休息,不要光复习。②早把考试用品准备好。③多做深呼吸,稳定好情绪。
二、考中:①发下卷子后不要盲目地做题,先写上姓名、班级、考号。②先审清题意,再认真做题。③做题时写字要清晰。④遇到难题,不要停留在这一道题上,先做下面的题,做完后再思考那道难题。
三、考后:①每场考试后不要对答案,如果答案不一样会导致情绪低落,影响下一场考试。②要做到考完一场忘掉一切,对自己要有信心,自信地迎接下一场考试。
这个节目里面还有速写作业法,也就是记住6句口诀,还有速背法,也就是说这些汉字、数字的谐音;还有对家长说的:就是与孩子交朋友,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从小就喜欢上学习。
这个节目真好,让我明白了要温故而知新,好好学习,还让我学会了很多速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