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医生式方案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
近年来,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得到长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群众信任度和利用率大幅上升,家庭医生作为社区居民的“健康管家”,承担着引导社区居民合理就诊,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协调病人转诊等多项职能,为充分发挥家庭医生作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决定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实现我院居民家庭都拥有“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目标,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以“群众自愿参加”为原则,先试点再逐步推开;
(二)以“群众健康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以“优质服务为核心”,提高服务水平。
二、目的和意义
通过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更加充分地体现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延伸和深化“六位一体”服务,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程度,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服
务,引导更多的居民到社区就诊,促进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三、工作目标
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家庭医生为主体的“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契约式医疗服务模式,家庭医生团队与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的医疗卫生关系,为其提供主动、连续、综合、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到2012年底,全处居民了解家庭医生服务,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实现街道全覆盖;到2013年,在全处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四、组织机构
中心成立“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中心院班子、社区卫生服务科、相关职能科室人员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安排工作进度并定期督导,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效果。
五、工作内容
(一)2012年工作安排 1、2012年6月:对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进行培训,做好启动前准备; 2、2011年7月:启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相关宣传工作;
3、2011年8月-9月:4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按照要求开
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工作,每个试点机构月前完成签约200户; 4、2012年10月-11月:总结经验与扩大试点。总结工作经验,并将团队扩大至全处所有行政村,此次开展工作的团队完成签约300户,先期开展工作的团队完成签约500户;
5、2012年11月底:实施效果短期评估; 6、2012年12月:年度工作总结与下一年工作安排。
(二)家庭医生团队设置标准
1、家庭医生基本条件:(1)具有临床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2)医德高尚,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社区居民关系和谐;(3)取得省级全科医生(中医)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首批开展工作村在辖区内至少选择3个组作为试点工作组,建立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家庭医生、中医医生、社区护士、公卫人员、乡村医生,成员间相互协作,每个试点村配备一个家庭医生团队。
(三)服务内容
1、签约居民可在享受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可享受到以健康管理为住要内容、主动服务为主要形式的7类个性化的服务。
(1).“健康状况早了解”---------个人健康评估及规划。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每年对其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个性化的健康规划,使居民不仅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知道如何自我干预。
(2).“健康早知道”---------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及时将健教材料发到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及时将健康大课堂和健康教育讲座等健康活动信息和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告知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
(3).“分类服务我主动”----------根据居民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以慢性病患者为首要服务对象,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每年不少于4次。
(4).“贴心服务我上门”----------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5).“免费健康体检”--------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进行规模管理并提供免费健康体检。
(6).“卫生院双向转诊服务”---------为签约家庭做好转市级及以上医院的协调工作。
2、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为签约居民提供综合连续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1)采集居民健康信息,建立和更新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服务计划;(2)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3)电话健康咨询、预约就诊服务及上级医疗机构的协调转诊服务;(4)重点人群的规范化管理服务。
(五)措施保障
1、医院统一印制家庭医生服务协议文本,标化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及形式,树立家庭医生专业形象;
2、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卫生、政府、村委会等多部门协调配合,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3、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制定宣传方案,通过印制发放宣传折页、媒体宣传、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树立家庭医生形象,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知晓度和利用率;
4、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调整部分经费作为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宣传资料印制、相关课题研究等。
附件: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郭传军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副组长:倪庆东
成 员:吴秀梅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张 凯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郭 超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范正军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农合主任李 蔚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科主任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保科主任
刘培培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主任刘红波 粥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库主任 各卫生室室长、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张九会
第二篇:医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定稿)
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
甲方:
乙方(家庭成员代表):
家庭电话:
住址:
家庭健康档案号:
甲、乙双方共同确定 甲方 团队为乙方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团队成员:
健康通(手机):固定电话: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尊重和自愿的原则,签订此协议,接受以下条款的约定:
一、甲方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在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向乙方及其家庭成员提供以下个性化服务:
乙 方 :陈彦起服务项目:
其他成员1:服务项目:
其他成员2:服务项目:
其他成员3:服务项目:
其他成员4: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表
1、建立更新相应健康档案
2、健康评估及规划(1次/年)
3、主动发放健教材料(1次/年)
4、主动告知健康信息(1次/年)
5、主动的分类健康咨询和指导
二、乙方及其家庭成员自愿接受以上所选服务,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变化情况及时告知甲方,并保证沟通畅通,积极配合甲方的服务。
本协议书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年。期满后如需解约,乙方需告知甲方,双方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视为自动续约。
甲方(盖章):乙方:
年月日2012 年 11月15日
第三篇:家庭医生式服务五项服务内容
家庭医生式服务五项服务内容工
服务内容
签约居民可享受到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主动服务为主要形式的5类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措施:
(一)“健康状况早了解”--个人健康评估及规划。根据居民个人健康信息,每年对其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订个性化的健康规划,使居民不仅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知道如何自我干预。
(二)“健康信息早知道”--健康“点对点”管理服务。及时将健教材料发放到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及时将健康大课堂和健康教育讲座等健康活动信息和季节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告知签约家庭,每年不少于1份。
(三)“分类服务我主动”--根据居民不同健康状况和需求,以慢性病患者为首要服务对象,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每年不少于4次。
(四)“贴心服务我上门”--对空巢、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五)“慢病用药可优惠”—对于医疗保险社区目录新增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29种药品,取消个人先行负担的10%费用。
以上5类服务为基本服务项目,不收取费用。各区县、各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细化服务项目,如涉及收费项目,则按照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第四篇: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工作制度
一、全科医师签约必须由全科医生担任,或由已经通过全科岗位的临床医师或中医师及单位任命的责任医生或护士担任。
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坚持充分告知、自愿签约的原则。
三、全科医师以团队的形式对签约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
四、全科医师采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帮助解决签约对象常见健康问题。
五、全科医师为签约对象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上的便利,引导签约对象到卫生室首诊,并为其提供便捷的双向转诊服务。
六、全科医生协助签约对象向二、三级医疗机构转诊和预约诊疗,并及时对接和提供二、三级医疗机构转回卫生室后的家庭康复指导服务。
七、全科医师全面掌握签约对象的健康信息,为签约对象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建议,建立健康服务伙伴关系,指导签约对象开展健康自我管理。
八、全科医师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工作认真负责,履行好职责,热忱为居民提供满意的人性化服务。
九、对居民所签约的个人资料进行保密,防止居民个人信息外露。
基本公共卫生科 2017年11月11日
家庭医生工作规范
一、家庭医生文明礼仪规范
1、忠于职守,尊重患者,对待服务对象一视同仁。
2、精益求精,慎言守密,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隐私。
3、重视沟通,语言文明,使用文明用语,不讲服务忌语。
4、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一切以服务对象利益为重。
二、家庭医生岗位道德规范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操作服务规范。
2、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保护权,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3、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4、遵纪守法,廉洁行医,不收受服务对象的馈赠和红包。
三、家庭医生服务规范 家庭医生工作流程
1、宣传:家庭医生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和形式,与辖区居民建立联系,在社区(村)委会、小区公示家庭医生基本信息,向签约的居民或家庭发放家庭医生联系服务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2、签约:按照自愿原则,家庭医生采取就诊或上门服务等方式,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与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并存放于居民健康档案中,并按有关规定保护居民的各种隐私,共同履行协议条款。
3、服务:按照协议约定,家庭医生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服务内容详细记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台账,以备考评。
4、评价: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居民对服务的评价,根据居民要求,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5、总结:定期收集、上报工作动态,及时总结并整改,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家庭医生岗位职责
1、家庭医生在全科团队长的领导下,开展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
2、积极开展为居民签约式服务工作,认真完成签约目标。
3、运用适宜技术,进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4、为签约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按规范进行动态管理。
5、为诊断明确的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治疗、行为干预、监测和健康评估,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等。
6、对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肢体残疾等病人提供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
7、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落实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传染病消毒隔离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
8、提供日常门诊、预约门诊、下社区随诊等服务。
9、执行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规范和制度。
10、为有需求的签约服务对象提供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专家预约和专家会诊服务。
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制度
一、以(全科)医生为主,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契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居民在服务团队中自主选择家庭医生(家庭健康医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家庭医生(家庭健康医生)签订《大石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家庭医生(家庭健康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医生团队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版)》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要求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项目。
三、严格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家庭医生团队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五、与村(居)委会召开联络会,联合制定工作计划并落实。
六、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
七、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八、团队负责人应对家庭医生团队各个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结合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接受机构绩效管理部门的考核。第一季度传染病培训总结
根据工作计划,我院第一季度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霍乱、肺结核三种传染病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全体医护人员对3种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对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提高了防控意识,在培训结束后对医护人员进行了测试,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
2017年3月30日
疾病预防控制科
第二季度传染病培训总结
为了更好的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流行,贯彻“常备不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我院在4至5月份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H7N9禽流感、布病、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全体医护人员对这三类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如何治疗、如何预防等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预定效果。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
2017年6月27日
疾病预防控制科
第三季度传染病培训总结
我院于第3季度对全体医护人员分别进行梅毒、艾滋病、乙肝、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全体医护人员对预防、如何治疗传染病对3种整体防治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参加人员基本掌握了传染病的防治的基本知识,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考试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
2017年9月25日
疾病预防控制科
第四季度传染病培训总结
为了更好的落实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我院分别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不明原因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相关知识、黄热病等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全体医护人员对预防、如何治疗传染病对3种整体防治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参加人员基本掌握了传染病的防治的基本知识,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考试合格率达到了95%以上。
疾病预防控制科
第五篇:家庭医生整改方案
家庭医生式服务督导检查后的整改方案
为提高对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的认识、思想态度,我院对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自查、督导检查。
一、自2012年应县局要求大力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为我院本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我院为此做出如下措施:(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由院长带队,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并由各卫生室成立十八个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流程,优质优量的完成对居民进行签约和服务。
(2)广泛宣传、提高知名度。以“户户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辖区内的卫生资源,通过宣传栏、传单、发放卫生院家庭医生式服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并组织在人员集中处进行宣传多次,让当地居民普遍了解家庭式服务内容及好处,使家庭式服务深入民心。
(3)加强培训、突出重点。为保证签约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次组织了沟通技巧、全科医学服务理念、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内涵等相关知识的业务培训,使家庭医生从思想上认识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65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慢性病人、孕产妇以及0-6岁儿童为重点,进行优先签约和服务。
(4)严格管理、加强督导。制定了保障此项工作开展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家庭医生联系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我院不定期对家庭医生服务情况进行抽查、定期组织专家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在社区卫生服务考核体现对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满意度进行的参考评价。
二、在家庭医生式服务取得一片好评和肯定的同时,工作也遇到一些困难:
(1)我院辖区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在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家庭医生人力资源不足、医疗服务水平差导致居民不信任,居民传统的医疗观念及卫生政策不配套也影响了新模式的推行。
(2)传统医疗服务观念根深蒂固,社区居民还有一部分医务人员,对传统的医疗服务观念仍旧根深蒂固。人们对于一级医院向家庭医生式服务改变的认识只存在于框架和名称上的改变,忽视整体转型的内在改革和内涵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中,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地位与作用缺乏深刻认识。大部分居民不了解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具体项目,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的项目利用率明显低于基本卫生服务项目。
(3)缺乏成熟的考核机制。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一种新兴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缺乏成熟的考核机制。家庭医生式服务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注重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服务质量是考核的重点。但是服务质量考核没有严格的界限标准。虽然可以把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满意度、知晓率、依从率、管理率等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但是在考核过程中,这些指标可能与实际工作情况会有较大偏差。
三、整改措施:
(1)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
规范家庭医生式服务培训,针对培训人员的基础情况,结合家庭医生工作内容,突出重点,加强实践,开展多层次的医学教育,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家庭医生到二、三级医院进行实习,以提高业务技能,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一批高质量、高素质,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起到骨干作用的高层次医生。做好社区家庭医生的注册准入制,逐步建立家庭医生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2)加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宣传,改变传统医疗观念。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开展对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知晓度。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一种契约式服务。通过签约明确责任,建立关系。签约服务务求实效,循序渐进,切忌强制签约,片面追求签约数量。探索出一整套合理的服务和技术模型,成熟后再逐步覆盖全部人群。另一方面,针对社区普遍人群,要加强宣传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成功形象,转变居民重治疗、轻防保的传统医疗观点,逐步转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等于门诊部的认识误区。
(3)完善考核机制。逐步健全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各项考核制度,按照覆盖率、群众满意度、知晓率、医疗服务质量、合理使用医疗费用等方面制定考核标准,加强管理,建立信息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4)政府倡导,落实配套政策,完善补偿机制。
县局应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推进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实施。将家庭医生式服务纳入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房屋、资金、服务、管理等项目,拓展和完善该服务的筹资渠道。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诊疗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导致的亏损建立补偿机制,实行长效管理。对家庭医生式服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出台政策,提供政策保障。可以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医保制度,降低签约患者个人支付比例,使家庭医生能够以较低的收费和医药费用自付比例吸引社区居民,实现社区首诊,专科转诊,逐步体现医保守门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