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忧保—精准发力 让群众吃上“定心丸”
就业创业成效显著,社保惠民更加显现,劳动关系总体和谐,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日前,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社局各部门纷纷晒出2015年工作清单。
“2015年,我们围绕群众需求,精准发力,让群众吃上‘定心丸’。”浉河区人社局局长宋选银说。
民生为本就业创业成效显著
在不久前的一场专场就业招聘会上,大学毕业生董涵应聘到一家物流公司从事计算机工作。“我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通过政府举办的招聘会,在家门口找到称心的工作,由衷地感到高兴。我计划先积累工作经验,以后在物流行业创业。”董涵说。
不仅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在家门口就业,而且大量的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也实现了就近就业。2015年,浉河区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创新驱动,组织绿色环保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近300家企业,举办20余场大型招聘会,引领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家庭人员实现创业就业。
信阳市浉河区有效发挥区、办事处、社区三级人社网络平台的作用,强化各类创业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认真做好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工作,为列入就业帮扶的1775名特困家庭劳动力全部建立了台账。同时,该区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确保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实现就业。
该局以 “市民学校” 为依托,采取请进来(把市民请到市民学校开展教学)和走出去(到企业、社区直接教学)两种方式,以专家授课为主,以专题辅导、座谈讨论、观看教学视频为辅,先后开设多期计算机专业培训班、缝纫专业培训班、面点师专业培训班等。
创新服务社保惠民更加显现
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小庙村70多岁的徐大洲,现在每月领取政府发放的养老金,他高兴地说: “现在政策好啊,咱农民都能领到养老金了。”
“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区199378名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54439人。”区人社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主任严君说。
区人社局组织专门人员主动深入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对参保难度大的乡、村搞好跟踪服务,精简各项业务办理流程,确保登记、缴费同步进行。同时,人社、财政、计生、残联、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多方协调筹措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专项资金,确保全区老年居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浉河区人社局通过多种形式向新入学的大学生宣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2015年,有近5万名大学生参保。
为让参保人员得实惠,浉河区及时调整医保政策,提高了报销比例,增加了支付限额,增加了门诊慢性病种类,有效减轻了医疗费用负担,看不起病、因病致贫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维权维稳并重劳动关系总体和谐
近日,浉河区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接到农民工投诉,称本辖区某建筑公司拖欠8名农民工工资12.6万元。接到投诉后,该大队迅速立案调查,并组织执法人员到建筑工地协调解决,向建筑公司老板耐心细致地讲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严重性。查明情况后,该大队责令工地项目负责人尽快支付拖欠的工资。随后,工地项目负责人将拖欠的12.6万元工资发放到8名农民工手中。
2015年,浉河区人社局始终牢记维护农民工权益无小事的服务观念,坚持维权与维稳并重、执法与协调同行,对于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做到快速反应、快立快查、快查快结。
该局制定了全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分工,做到了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步骤; 扩大宣传,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确保举报渠道畅通,及时受理举报投诉;在做好日常接待、受理举报投诉的同时,确保投诉电话24小时畅通;联合区建设、公安等部门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联合检查。
创先争优自身建设不断强化
“人社部门是保增长、惠民生、促稳定的重要窗口。我们在服务中心、把握大局、掌握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锤炼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宋选银说。
该局深入开展群众满意窗口、文明服务窗口、党员先锋岗、服务示范岗、党员志愿者服务等争创活动,坚持将窗口服务质量作为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严格上下班制度。全局工作人员每天提前10分钟上岗,推迟5分钟下班,以热情饱满的工作状态,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准备和总结工作,确保工作零失误。
严格值班制度。服务大厅值班人员认真履行政策咨询、疑难问题解答等工作职责。局创建领导小组每天检查值班人员的到岗情况,并设置群众意见薄,加强服务对象对值班人员及全体工作人员的监督。
主动热情服务。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等文明服务规定,工作人员主动、热情、耐心、规范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同时,加强服务大厅秩序的管理,督促服务对象有序排队、文明礼让,用心打造整个窗口的服务形象。
第二篇:精准发力
庄浪:突出“六精准”攻坚打硬仗
庄浪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精心谋划部署,迅速启动开局,从细制定措施,从严落实任务,确保精准扶贫有序有效深入开展。
一、理清思路,精准谋划。县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一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神要求,深入系统学习全省“1+17”、市“2+19”工作方案,领会要义、把握实质,精准谋划扶贫工作,进一步优化理清了夯实“一个基础”(摸清贫困村贫困户底子)、紧盯“两个目标”(整体目标任务、目标任务)、发力“三大重点”(基础条件改善、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提升)、做到“四个结合”(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结合、与双联行动相结合、与“三严三实”相结合)、落实“五个到位”(组织领导到位、项目资金到位、帮扶力量到位、金融支持到位、督查考评到位)的“12345”总体工作思路。全县紧紧围绕2017年基本消除贫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认真制定《庄浪县“2+20”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明确了脱贫“时间表”和“任务书”。今年,通化、柳梁、赵墩3个乡(镇)基本脱贫;2016年,大庄、韩店、卧龙、岳堡4乡(镇)脱贫;2017年,永宁、杨河、盘安、郑河4乡(镇)脱贫;2018年到2020年脱贫剩余的23个村。贫困乡(镇)、贫困村都结合实际,制定了明确具体的脱贫目标和实施计划,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精准发力扶贫攻坚。
二、严格程序,精准识别。坚持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全县在组织开展县委常委走访贫困村调研和“千名干部进贫困村摸底调查活动”的基础上,各乡镇统一识别标准,严格“五步法”识别程序,民主评议贫困户,翔实填写《贫困村调查摸底登记表》和《贫困户调查摸底登记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知情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建档立卡工作公开公正,对象确定准确,信息录入准确。健全了各类档案资料,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精准扶贫数据大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了底数清、目标清、任务清、责任清,为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和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夯实了工作基础。
三、研判原因,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和因村因户施策,认真分析研判贫困村和贫困户,区分因灾、因病、因学致贫原因,摸清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的实际困难,列出贫困户需求清单,因人施策、对症帮扶。各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紧扣“六个精准”,弥补短板、强化弱项,围绕关山高寒阴湿特困和西部干旱贫困两大片带、132个贫困村、11.11万贫困人口,最大限度整合项目资金,精准把握政策环节,主动对接省、市专项方案,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科学制定到乡、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措施,进行“一对
一、点对点”精准帮扶,形成了一套纲举目张、内容全面、措施到位的精准扶贫“组合拳”。
四、强化责任,精准发力。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建立县级领导包抓乡镇扶贫攻坚制度,成立了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导小组组长,组建了指挥部和办公室。18个乡(镇)和132个贫困村也分别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站、工作室。做到了精准扶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保证了工作力量和办公场所。同时,从双联单位、县直机关选派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132人担任贫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精准扶贫工作力量。建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督查专员制度,抽调18名科级干部担任督导专员,包乡开展督查。编制了《精准扶贫政策文件》、《精准扶贫工作手册》和《“2+20”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解读》,为开展精准扶贫提供了政策指导和准确依据。建立精准扶贫考核办法,与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精准扶贫工作“一票否决”,从严要求、从严考核,有力推动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扎实开展。
五、落实项目,精准滴灌。今年,瞄准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壮大富民产业、提升素质技能,整合资金1.4亿元,实施整村推进25个,易地扶贫搬迁469户2260人,危房改造5260户;硬化村组道路165公里,硬化巷道59公里,新修产业路144公里;建成老人幸福院2处、村文化广场10处、标准化村文化卫生室7处;新建苹果园175万亩,开展果园标准化管理3000亩,发展育苗基地2000亩,种植中药材5000亩。全县苹果面积累计达到65.1万亩,2014年挂果园25万亩,苹果总产量30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人均果品收入达到了3000元。围绕产业开发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培训农民工12000人(次),鉴定发证4960人,输出劳务11万人,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积极发展村级互助资金,撬动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解决贫困户资金短缺问题。发放互助资金贷款858户、817万元,启动落实扶贫小额贷款2.25亿元,发放扶贫贴息贷款2900万元、妇女小额贷款2000万元。目前,关山高寒阴湿贫困片区户均发展育苗、中药材1.7亩,西部干旱贫困片区户均种植果园3亩,户均输出劳务1人,基本形成了果、苗、药和劳务增收产业支撑。
六、契合双联,精准帮扶。积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着力加强定点扶贫和社会扶贫,省、市、县110多个单位从当地村情实际出发,从贫困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充分发挥部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在项目、技术、资金、物资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扶工作。推进扶贫攻坚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今年确定的872个“双联”帮扶项目已实施323个,完成投资1.2亿元,为群众措办实事473件。深入推进社会帮扶,与南开大学结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定点帮扶单位,为全县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注入了“战略”和“智力”扶贫活力。
第三篇:精准发力实为先(精选)
精准发力“实”为先
——扎实推进转型发展纪实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下,拥有1000万人口、3000亿元GDP总量的工业大市邯郸,正经历着一场调结构、转方式的“革命”。
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当家吃饭的钢铁、煤炭等支柱产业,遭遇真刀真枪的削能治污的考验,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切肤之痛。重压之下,全市上下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努力在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大考中闯出一条新路。
对此,市委书记高宏志说,“一头是曾经引以为荣的传统主导产业辉煌不再,一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还不能‘当家吃饭’,只有精准发力,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才能实现弯道赶超。”
邯郸毅然踏上“二次创业”、转型升级的征途。
项目攻坚——“三集中”带来三大变化
7月8日至10日,今年上半年重点项目建设集中观摩活动举行。以集中签约、集中开工、集中观摩为主要内容的“三集中”推进机制,自2012年起每年开展两轮,此次是3年来的第7次观摩。
党政领导带队,一支队伍、一条路线、一个标准、一看到底,署名评分、排队通报。
120余名“考官”,利用两天半时间,观摩了20个县(市、区)、81个重点项目„„亩均投资、亩均税收、亩均就业,三项指标必考。
为加大市级层面招商力度,我市明确了“215”目标,全年洽谈和引进2个投资超百亿元的战略支撑项目、15个投资超50亿元的大项目。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率团对接洽谈项目,先后登门拜访了中国恒天、长安汽车、广汽日野、浙江传化、中铁电气化局、中国建材等知名企业,树立了招商引资、大上项目的“风向标”。
年初,4支专业招商团队组建,分别由商务、发改、工信、科技等市直部门牵总,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紧盯国内外500强、央企和行业排头兵,小团组、点对点精准招商。
县一级,书记和县长“一人在家,一人在外招商”,每年每人拿出三分之一以上工作时间在外招商。
“三集中”推进机制,带来三大变化——
变化之一,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抓项目的方法越来越科学。
变化之二,从捡到篮子都是菜到“不是名花不入门”,质量效益的理念越来越强。凡列入负面清单的项目,一个也不能上。
变化之三,从鹤立独行到“雁阵齐飞”,产业链关联项目越来越多。智能装备、数控机床、农机制造、白色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上下游关联项目产业链条越来越长,以原材料、加工厂为特征的邯郸正在向“整机制造”演变。
“引来大项目,腰杆才能硬”。“三集中”机制推行3年来,令吃“黄牌”的县坐不住,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感,精准发力,精准对接,招商引资上项目。去年,全市项目观摩中排名倒数后两位的县,在今年上半年集中观摩活动中,挤进第一方阵,居全市前三。
8月27日,总投资120亿元的邯郸·华耀城项目在省会石家庄签署合作协议,正式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目前,华强成语文化主题园成功落户,远邦电子商务园等13个50亿元以上项目正式签约。
我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主动对接,争取京津更多的项目、人才、技术、资金落户。冀南新区与中国恒天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等央企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推进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建设,争取8个高科技项目尽快实现产业化,同时开工建设中科院邯郸科技园。涉县与天铁集团谋划重大产业合作项目,加快冀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建设。
截至8月底,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48.1亿元、628亿元,占年计划的77.3%、78.5%;省、市计划开工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100%、91.5%。
铁腕治污——宁可“伤筋动骨”换来“脱胎换骨”
当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作为河北的一员,邯郸如何奋发作为?
“宁可伤筋动骨也要实现环境质量的脱胎换骨,宁可牺牲一段时间的GDP和财政收入,也要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攻坚硬仗,实现绿色转型。”市长王会勇说。
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压能、削煤、治企、控车、降尘、增绿„„围绕改善生态环境,邯郸打出一套有力的组合拳。
2013年起,集中开展“三小”企业整治,关、停、并、转并举,共取缔“三小”及重污染小企业2620家。
启动“绿美邯郸”攻坚行动,连续三年,每年植树造林52万亩。
2015年,邯郸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瞄准两大关键:降尘、控煤。
借鉴邯峰电厂近零排放经验,推动全市所有电力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工程改造,主城区邯郸热电厂、邯钢集团、纵横钢铁、裕泰煤化工四家排放大户,率先运用行业先进的治污技术,实现超低排放;控煤,城中村推行“煤改气”,城郊村推行“散煤改洁净型煤”,中心城区及周边5公里区域内全部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进展顺利。市环保局数据,我市共有燃煤电厂17家,燃煤发电机组48台,总装机容量516.3万千瓦。截至目前,已有22台燃煤发电机组完成了升级改造,占燃煤发电总机组的46%;完成升级改造的装机容量达到296.6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57.4%。龙山电厂、邯峰电厂、孙庄热电厂、薛村热电厂、云宁热电厂、顶峰热电公司、申家庄发电厂、六合发电公司等8家燃煤电厂,已提前完成升级改造任务,达到河北省地方排放标准,实现了超低排放。
代价是沉重的——统计显示,2014年邯郸压钢、削煤,直接下拉全市GDP增速近1个百分点。
收获是可贺的——两年前的2013年国庆节,市直机关公车封存,7天下来,停在大院的车变成了灰色。如今,这个“灰色记忆”已被“邯郸蓝”替换。2014 年,邯郸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3.2%、16.5%。今年1—6月份,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 21.3%,PM2.5平均浓度为92,同比下降25.2%。
邯郸制造——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一飞冲天,“邯郸材料”第10次搭乘神舟飞船展开太空之旅;
汉光科技扛起民族工业的大旗,生产出最干净的墨粉,与世界知名品牌试比高。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运输车产自邯郸,一步赶上美国、韩国保持的世界领先水平,大国重器实现重大核心突破。
央视《大国重器》、《聚焦国家工程》专栏,大篇幅报道了为国争光的新兴能源装备公司。央视评价说,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创新、从外围发展到核心突破,中国人不能停下脚步,新兴能源正在路上„„
邯郸,过去依托资源,建立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如今,依靠科技创新,正在爬坡过坎,推动转型。
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新兴能源装备公司继续为国争光,今年研发生产出移动加气车,一台车等于一个加气站。在国内,建一个加气站要几百万元投入,而这样一台车一次加气达30辆。总工程师崔闻天告诉记者,和国外“泵池后置”设计不同,新兴能源装备“下置泵池”,能够在满足车体容量最大的前提下,车辆长度不超标。截至9月份,这家驻邯央企的税收1个亿。
移动的加气站、会跑的加气站„„新兴能源正在酝酿新的发展规划,在高速、国道、省道沿线,以及重点交通物流路段的加油站,合作开发建设油气混合站点。
“第一次参与中德合作项目建设,咱们赢了美国哈希。”在邯郸开发区中小企业加速器园华厚天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总经理、80后药学硕士研究生李洁高兴地告诉记者,2015年1月,中德金属生态城的水在线监测设备面向全球招标,8家投标单位不乏全球知名的美国哈希公司,以及欧洲、国内知名企业。这一标,获得了包括全部废水混排在线预警监测设备、平台软件建设及后期运营项目,总造价数千万元人民币。而位于广东揭阳的中德金属生态城,是李克强总理 2014年出席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时签署的中德合作项目之一。
华厚天成公司科研攻关团队,由留学德国博士肖巍、李志超和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他们自主研发生产的水质在线分析仪,汇集了29项专利技术,还有12项成果正在申报专利。
2014年,处于孵化阶段的华厚天成,在1000平方米的孵化车间里,创下1.6亿元的产值。
放眼冀南大地,“邯郸制造”横空出世——
恒天特种纤维设备制造,生产规模国内第一,生产的打包机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90%以上;
恒博ITO靶材项目,生产电子产品液晶屏材料,与国际知名手机供应商签订供货订单;
竞和高速列车弓滑板项目,产品将完全替代进口。
产业转型——“老四样”变脸“新四样”
当下,邯郸的传统主导产业“老四样”——钢铁、煤炭、建材、电力,调整为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煤炭“新四样”。
“钢老大”的地位虽未撼动,但占比明显下降,产品结构正在优化。钢铁行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由2007年的57.4%,下调到2014年的45.4%、2015年上半年的42.7%。
按照规划,我市重点打造邯钢、天铁、新兴铸管3家大型钢铁集团,武安、峰峰、永年3个钢铁生产基地,力争用3到4年时间,把钢铁产业调优、调强。
去年12月6日,冀南钢铁、河北太行钢铁退城进园升级改造项目正式签约并启动建设。太行钢铁选址在南洺河工业园区,完成明芳钢铁、东山冶金退城进园。冀南钢铁选址在青龙山工业园区,完成文丰钢铁退城进园。
永洋特钢开工建设。永年县8家钢铁企业实现实质性重组,将推动特钢产业二次腾飞。
传统主导产业,像扎根大地的老树,吸吮科技的阳光雨露,二次逢春。
钢铁淬火重生,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家电板、汽车板、彩涂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均已量产。邯钢在国内首家引进德国百米重轨在线淬火技术,整体装备水平国际领先。1月15日,随着首批56根百米重轨下线,邯钢跻身国内5家百米重轨生产钢企“俱乐部”,也结束了河北不能生产百米重轨钢的历史。
2010年起,装备制造业稳坐第二把交椅。据统计,装备制造业每年吃钢材2000万吨,相当于全市钢铁产量的近一半。今年1—6月份,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6.1亿元,占全市比重12.3%,提高2.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增速年均达到30%以上。我市形成了棉机、纺机、煤机、矿山机械、金属管、标准件、专用车、新能源装备等系列产品。
2010年美的入驻邯郸后,吸引了36家配套商户,引来100多家配套生产企业。以美的为龙头的白色家电产业集群,成为邯郸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继美的入驻邯郸后,德国戴克、格仕高、惠菱、常祯等白色家电项目相继入驻,我市形成了年产1000万台(套)家电的产能。
承载着河北梦想的邯郸煤化工,如今让煤炭“吨卖”变“克卖”,煤化工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围绕推进清洁高效利用,我市重点瞄准“煤制气”、“煤制油”,走煤炭绿色发展之路。武安新峰煤制天然气项目,年处理原煤700万吨,可年产18亿立方天然气;峰峰矿区玺尧100万吨清洁汽油项目试产出油,达到欧五标准。
食品业一路直追,超越了“两黑”产业的煤炭。1—6月份,全市食品加
工业完成增加值48.4亿元,同比增长4.6%。4月28日,总投资2.6亿欧元的优布劳啤酒产业园投产。
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集群发展态势。美国奥钛新能源、洁神纯电动汽车、新宇康汽车等10余项目正稳步推进。武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开工,未来将形成包括公交车、商务车、SUV等车型的2万辆电动汽车产能。
河北首家物流交易所——林安物流交易所挂牌运营;邯郸国际陆港即将开港;邯郸海关不日开关。
河北武安保税物流中心,依托邯长铁路而建,将建成为全省首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
实践充分地证明,要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既要有战略定位,又要贴近实际。为此,我市紧紧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协同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注入新动力。
创业创新——GDP增长质量内涵明显提升
面对调结构、稳增长、治污染等艰巨任务,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有效化解结构调整的阵痛、资源能源的制约和治理大气污染的压力,邯郸经济2014年低开高走,顺利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2015年一季度,经济基本实现稳健开局。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53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4位。
2014年全市247家新增入统企业,今年上半年完成增加值29.5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个百分点。
我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上半年,新增挂牌企业11家。
为激活创新主体,我市一手抓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手抓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批科技型“小巨人”正在茁壮成长。市科技局数据,上半年,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569家,累计孵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733家。据市知识产权局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30日,我市专利申请总量累计突破2万件,达到20939 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324件、占申请总量的25.42%。
经济发展活力在增强。市工商局数据,去年全市新增注册各类市场主体7.6万户,增长97.2%,增长率全省第一;今年1—6月,全市新增注册各类市场主体3.36万户,平均每天新增185家,增量同比增长51.1%,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经济新常态为转方式带来了契机,经济增长的质量有了新提升。邯郸市发改委副主任武庆珍列举三组数据进行论证。
——最能说明的就是每亿元GDP所贡献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明显提高,2009年每亿元GDP贡献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32.7万元,2013年增加到564.1万元,2014年增加到594.8万元,2015年上半年增加到697.9万元。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2005年我市单位GDP能耗为2.58吨标煤/万元,2013年为1.47吨标煤/万元,2014年为1.394吨标煤/万元。2015年上半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
——GDP对城镇就业的拉动明显增强,2009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7300人,2013年增加到14800人,2014年增加到15861人,呈现台阶式上升。这说明邯郸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GDP增长质量内涵明显提升。
第四篇:全面督导,精准发力,让挂牌督导更具活力
全面督导,精准发力,让挂牌督导更具活力
——××市第十一中学督学责任区工作创新探索与实践
“全面督导,精准发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督导五年规划,推行精准项目督导办法,提高督导工作效率,促进学校共同进步。”这是××十一中督学责任区在督导工作布置会上对督学督导工作提出的要求。
半年里,十一中督学责任区全体督学紧紧围绕精准项目督导的有关要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原来,督导也可以如此具有活力。
一、制度先行,活力来源于对学校未来的美丽憧憬。
(让精准项目的理念与方法根植学校。)十一中督学责任区发放了《关于推行精准项目挂牌督导的通知》,制定了《十一中督学区精准督导项目立项操作流程》,要求责任督学采取“三定、六查”督导办法,指导责任学校确定精准督导项目立项工作,每校至少确定一项优势发展项目(特色项目)与一项弱势提升项目。责任督学要对挂牌督导学校的项目立项、项目推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力争通过三、五年督导周期达到校校有特色、项项有提升的督导目标。
二、项目指导,活力来源于多样的教育理想。
(让精准项目的立项与实施成为现实。)通过责任督学近年的指导,多数学校均依据学校实情,确立了优势发展项目与弱势提升项目。
1、一方面优势发展项目与校情校史相结合。各学校首先要根据《十一中督学区精准督导项目立项操作流程》向督学责任区提交《立项申报书》,再由责任督学到校组织项目可行性督导研讨,最终确定优势发展项目。目前,辖区内众多小学已完成立项工作。例如楼前完小的《红歌进校园》,苍柏完小的《走班制兴趣课程教学》,苍坊完小的《学生兴趣特长培训班》,草坪完小的《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旸谷完小的《美文朗读》,桥头完小的《书写特色发展项目》,平百完小的《读国学、修品行》,金梅完小的《经典诵读》,泉井完小的《德育项目化》,五神完小的《翰墨书香》,岩前完小的《传统礼仪教育》,里仁完小的《书香校园》等。
2、另一方面弱势提升项目接地气,敢于直面问题。我们倡导针对突出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治疗”,督学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形成了“三个一”精准督导办法。确定一项重点督导任务(定项目),拿出一个有效方法(出点子),帮助学校解决一个重点问题(解难题)。目前,十一中督学区在全区中小学中确定了《课堂教学效率督导》、《校本研训督导》两个弱势提升项目,单上学期就组织了8次专题督导活动,组织了14所学校的弱势提升项目立项。例如草坪完小的《艺体教育提升项目》,旸谷完小的《代课老师成长项目》,桥头完小的《大课间特色活动项目》等。
我们发现,通过精准项目督导的引领,让学校的教育发展更具希望与活力。
三、周期跟进,活力来源于渐行渐丰满的实践成果。
(让精准项目的实践成为学校发展的主动力。)有了责任督学的精心指导,跟踪评价,各学校在精准项目的立项与实施中,步子迈得越来越踏实。自从文家市中学的《传承秋收革命精神,打造红色校园文化》成功申报创建长沙市级特色项目之后,又有里仁学校的《书香校园》、泉井完小的《德育项目化》、大坪完小的《家校合作共建和谐校园》三个项目认定为××市特色项目。从那以后,不少学校主动与责任督学联系,邀请督学到学校指导项目工作。责任督学到校之后,或为学校确定项目展开分析研讨,或为学校项目的深入开展指点迷津。如今,在责任督学的指导下,多数学校均2
已初步确定了项目发展方向,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四、行为反思,活力来源于督学内心的收获与成长。
(让责任督学在督导实践中与学校共同成长。)“对于我这个新上任的兼职督学来说,每周一天的督导活动确实有些累,但在每次的督导过程中,学校在管理方面的许多优秀做法,总能让我眼前一亮。督导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经验与推广经验的过程,虽然累,但很快乐。”这是中和中学兼职督学郑席强副校长的一番感悟。每次督导,他也总会拿着手机在不停地拍取亮点、记录亮点、推广亮点。
十一中督学责任区将每周三确定为“督学工作日”,在这一天里,全体督学都会事先安排好自己的日常工作,积极参与到督学责任区统一组织的督导活动中来。
渐渐地,责任督学到校督查的时间有了保障,到校督查的效率越来越高,指导学校成长的步子越来越快。不管是校长还是普通老师,都开始与责任督学交流越来越密切,责任督学也渐渐能从心灵上收获督导带来的快乐。
第五篇:时政热点:精准发力让微腐败无处藏身
时政热点:精准发力让微腐败无处藏身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惩治腐败没有真空地带。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惩治微腐败的呼声和要求很高。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
微腐败又称“群众身边的腐败”“非典型性腐败”,是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情节不十分严重但影响面广、破坏性大的腐败现象的形象表达。从相关调研和媒体披露的情况看,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主要集中在村镇干部虚报扶贫人数、套取扶贫资金、套用挪用涉农惠农强农资金、克扣失地农民土地补偿款、利用职务关系为亲属办理低保等方面。微腐败大多呈现小官小贪、频率次数多、隐匿程度深、离群众生活近、影响破坏力大等特征。
“蚁穴能毁堤,群蝗能毁田”。微腐败虽小,但严重损害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影响基层治理绩效。因此,近年来,党中央始终以坚决的态度和果断的措施严厉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取得了积极成效。实践表明,治理微腐败不仅要掌握治理腐败的一般规律,还须树立精准思维,寻求精准发力。
精准发力的基础在于精准确定重点领域。从多方面的数据看,扶贫、救济、补贴、低保、土地补偿等是容易滋生微腐败的领域。特别是少数基层干部搞层层盘剥,变相克扣鳏寡孤独的“救命钱”,极易引起群众反感。有鉴于此,当前治理微腐败,亟须斩断伸向扶贫救济、低保费、优待金等“救命钱”的贪念。
精准发力的前提在于准确找出腐败诱因。从诸多微腐败案例看,大多数涉案人员纪律规矩意识淡薄,并非不懂法。有的认为“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是大事”,久而久之“吃拿卡要”成为习惯,不知不觉深陷贪污腐化的漩涡而不能自拔。一顿饭、一瓶酒、一条烟等“小问题”看似不起眼,却违反了纪律规矩。纪律和规矩“不在场”,必将导致不出事都是“好同志”、一出事就是“阶下囚”的局面。这说明,治理微腐败必须狠抓纪律规矩教育,让基层干部尤其是村镇干部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只有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才能防止“小病”拖成“绝症”。
精准发力的关键在于精准落实责任。惩治微腐败,需要宣传教育和广泛动员,但真正形成震慑力还在于严查问责。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责任落实得比较好的地方,微腐败治理的效果就好,反之,就容易像橡皮图章一样疲沓无力。因此,做好“督”字文章尤为重要。可以通过督察督办的方式,对各类微腐败问题线索清理等级、摸清底数,并且明确办理部门、责任人和时限,确保件件有落实。构筑责任体系的同时,还要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实施“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检查制度,层层传导压力,让治理微腐败的力度和效力不随时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作风建设,不可放缓,不可懈怠。当前,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需要对微腐败精准施策、精准用力,让其无处藏身、无所遁形,才能在控制微腐败增量的同时减少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