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一些看法与观点[精选]
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一些看法与观点 河南省平顶山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几年来,全国各地围绕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的目的、意义争论不断,对中心的发展前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部分中心的成立,受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拥护与认可。热热闹闹开张,冷冷清清收场的也有,但毕竟是极个别的现象。这场自下而上的,“没爹没妈”的自发式改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办事人员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速度和效率,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审批腐败,优化了当地的发展环境。
下面,我结合平顶山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实际,以及我们在中心建设方面做的一些探索和思考,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定位问题
要办好行政服务中心,使行政服务中心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首先要解决行政服务中心的定位问题。给行政服务中心定位比较难。因为从我们国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看,过去的改革都是由中央提出,各地党委、政府在上级的指导下推进,干什么?怎么干?中央讲得很清楚。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则不同,这项改革由市县两级发起,中央没有,省级也很少,现在就有那么六七家。中心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各使各的招,各想各的法,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是,要建设好中心,给中心正确定位的问题又回避不了。不解决定位问题,不知道行政服务中心是什么,也就办不好中心。从平顶山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几年的建设实践看,同时总结一些兄弟中心的建设经验,我们认为,各地的行政服务中心,无论是政府的派出机构,还是政府的直属机构;无论叫行政审批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还是叫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机构性质不同,名称叫法各异,但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防腐能力,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改革开放、服务经济建设的思路和要求,遵照“公开、公正、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原则,把管理与服务、监督与协调、规范与引导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由党委、政府共同决定建立的一个从机制上转变干部作风,从审批上优化发展环境,从源头上遏制审批腐败,从做法上同国际接轨,从行为上方便服务对象,从体制上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法制型政府建设的载体和平台。用通俗的话讲,中心就是一个方便老百姓的“服务器”、提高行政效率的“加速器”、转变政府职能的“转换器”、推进依法行政的“整流器”、优化发展环境的“净化器”、遏制审批腐败的“监控器”。
也有人认为:行政服务中心是一个以透明、便民、规范、高效为特征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务的办公场所。我们认为,这个界定仅仅把中心定位于一个集中办公的场所,有些过于简单化,未能完全体现行政服务中心的科学内涵。比较而言,我们认为还是前面的概括较为全面一些。
二、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问题
也就是哪些事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办公,集中服务。
在行政服务中心刚刚成立的时候,主要目的是为了革除过去行政审批工作中的一些弊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如当时东南沿海的一些中心,开始就主要以办理投资审批为主。随着内地一些地方中心的成立,他们在吸收东南沿海城市的中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把那些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审批事项纳入中心,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
我们认为,随着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审批事项的减少,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功能将会弱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中心办好,必须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点,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法制型政府建设的载体和平台的作用,在做好审批工作的同时,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大目标,积极完善中心的服务、监督等功能,把面向群众、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乃至面向单位的各类行政审批、行政服务、招标投标、中介服务、行政收费等事项纳入中心,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加强事前监督,遏制腐败发生,推进政务公开,促进社会公平。一般来讲,一个功能完善的中心,在服务内容上至少包括五个方面:许可与审批、公共资源的公开交易、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统一收取、中介与垄断组织的公开规范服务以及便民事项。
三、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趋势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从1999年开始,已经历了将近10年的时间。时间虽然短暂,但中心的发展十分迅速。据报道,目前,全国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已达到4700多家,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地的市、县两级政府,而且已开始向省、乡镇两级延伸。中央领导多次到一些中心调研,就中心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许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中心发展寻找理论上的支持。特别是《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的高度为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总结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实践,结合国外集中行政审批工作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相关法律的规定,我们认为,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三权分设”的设想和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以及行政服务中心不断追求高效率的内在要求,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将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初级阶段,即初步集权阶段。通过强制方式,把各单位的审批事项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变分散办理为集中办理,变间接监督为直接监督,变各自为政为联合行政。通过办公场所、办公方式的改变,有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让群众少跑一些腿,初步改变“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的衙门作风。
二是中级阶段,即适度集权阶段。在各窗口单位内部成立行政服务(许可、审批)科,把单位内部的许可、审批职能相对集中到一个科或两三个科,再将这些科室整体前移到行政服务中心办公,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以解决后方科室与前方窗口不协调不统一,单位内部互相扯皮,让群众两头跑的问题,通过内部体制的适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三是高级阶段,即高度集权阶段。打破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按照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在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中设置行政许可局,把原由各单位行使的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剥离出来,上收政府后集中交给行政许可局。通过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彻底解决一个地方政令不通、单位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实现政府职能的统一、规范、高效运作。
目前,大多数行政服务中心已经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的中级阶段,也有个别地方的中心仍处在第一阶段,即初步集权阶段。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各地行政服务中心最终走向第三阶段,即高度集权阶段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四、平顶山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当前的中心工作
平顶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8月。中心成立之初,我们始终坚持把效率和服务作为中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前提,在提高效率和搞好服务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中心成立后,我们在认真清理项目,实行“凡批必进”的基础上,通过落实“三集中”、“九进厅”(“三集中”即把各单位的审批事项相对集中到一两个科室,把单位的审批权集中到窗口,把单位的审批业务集中到中心。“九进厅”即把单位的审批事项、审批科室、审批专用章、证照打印系统、证照年检、内部网线、领导签字、有关中介组织和业务骨干纳入大厅),实行“一站式”集中服务以及联合审批、简化审批程序等措施,进厅项目平均办理时间大幅度下降。特别是2005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优化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法制办、市编办联合对进厅项目与办理时间再次进行全面清理与规范,同时通过实行环节控时,再造业务流程,进一步压缩了进厅项目的审批时间。经认真审定程序、压缩时间,500个事项的办理时间已由法律规定的10755个工作日,压缩到2585个工作日,压缩掉8170个工作日;与刚进中心时的办理时间6219个工作日相比减少3634个工作日。目前,我市500个进厅项目的办理时间,已由原来的平均21.5天下降为3.9天;即办件达到160个,占32%;有252项办理速度居全省首位,比例达到进厅项目的50%以上。
在优质服务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服务至上”的宗旨,先后推行了代办服务、陪办服务、预约服务、快递服务、上门服务、电子服务、限时服务、微笑服务、联合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搞好新大厅建设和整合行政审批资源,成立行政服务科的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使用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新的行政服务大厅正在顺利施工,估计今年年底可投入使用。同时,建立全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完善监督管理手段。此项工作与中心新大厅(行政服务综合楼)网络建设同步进行。在不久的将来,我市的每个进厅项目从受理到办理的整个过程都将处在电子监察系统的监控之内,每个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服务态度也将留下音像资料,任何区域只要点击中心网站就可了解相关信息,市领导坐在办公室就能通过中心网了解各单位办件情况,各部门领导可以随时了解窗口的办理信息并实现网上审批。
今年6月1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会,明确提出将成立行政服务科,整建制前移行政服务中心办公作为整治平顶山市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措施,要求在两个月内完成。目前,整合行政审批资源,成立行政服务科的工作由市编办牵头,正在稳定推进。在总结我市中心建设实际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成立行政服务科的工作中将重点抓好行政审批资源的整合和整建制进中心的工作。也就是说,一定要按照监管与审批分离的原则,将单位的审批事项全部整合到行政服务科,使行政服务科专司行政审批业务,并在充分授权的前提下,整建制前移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公,以从体制上根本解决中心与单位难以协调,窗口与科室相互掣肘的痼疾,尽量减少参与审批的人员和中间环节,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行政服务中心这项由地市一级兴起的自发改革,之所以能够在几年的时间内遍及全国,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这是因为中心在创办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至上与高效便民原则,把政府过去想到而没做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从而深受社会关注和百姓拥护的结果;也是中心的诞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并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政府加快职能转变的结果。所以,行政服务中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中心的存在也不是临时的,它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相始终,并不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第二篇: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一些看法与观点
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一些看法与观点
目前,全国的行政服务中心已达1800多家,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市县。为什么这项由地市一级兴起的自发改革,能够在五六年的时间内遍及全国,并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我们认为,这是中心在创办过程中始终坚持服务至上与高效便民原则,把政府过去想到而没做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从而深受社会关注和百姓拥护的结果;也是中心的诞生和发展充分体现并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的结果。所以,行政服务中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它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共始终。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则是盲目的实践。行政服务中心这一新事物,要想健康的发展,决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所以,我们在建设行政服务中心的过程中,不仅积极学习外地经验,推动工作实践,而且,主动对这一事物进行理论探讨,用理论引导实践。现将我们这方面的探讨结果作如下概述。
一、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关系问题
我们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这三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从时间上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先,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在后;从哲学关系上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形式,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是内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因,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是果。从实践过程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速了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的诞生,而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容,同时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改革。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两个比喻来说明,如果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纲,那么,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就是目;如果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棵大树,那么,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就是这棵大树上结出的两个果实。假如没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那么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将会延缓,或更加曲折;假如没有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和行政服务中心的诞生,那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或可能有始无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行政许可法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从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过程看,行政服务中心可以说是行政许可法的实践基础。譬如行政许可法中关于实行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统一办理、一次告知等规定,以及高效便民原则的确定,都是总结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做法而上升为法律条文的。反之,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又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各地当前为提高审批效率,对审批职能进行整合,设立行政许可科或行政服务科的做法,就是根据行政许可法关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而采取的一项改革措施。由此可以看出,在下步的改革中,行政许可法将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而行政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也将会为行政许可法在推进法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作出最好的诠释。
二、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时期划分问题
我们认为,中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自发改革时期。即从1996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2001年国务院下发国发[2001]33号文件为止,大体五年多的时间。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国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是一般性的号召,没有做出统一的安排部署;国务院一些部门和沿海发达地区开始削减审批事项,减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南方一些城市开始探索建立政务超市;全国人大法工委开始着手行政许可法的调研、起草工作。
(二)统一改革时期。即从下发国发[2001]33号文件开始到行政许可法出台准备实施为止,大体三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国务院批转了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体改办、中央编办《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01]33号)等文件,并成立了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组织,对全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出统一的部署;全国各地大幅度削减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国遍地开花;《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出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三)依法改革时期。即从2004年7月1日实施行政许可法开始到完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为止,大约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行政法规;完善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审批行为,把行政审批工作完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三、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概念问题
各地的行政服务中心,无论是政府的派出机构,还是政府的直属机构;无论叫行政审批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还是叫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其形式和内容都大同小异,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高防腐能力,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改革开放、服务经济建设的思路和要求,遵照“公开、公正、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原则,把管理与服务、监督与协调、规范与引导有效结合起来,积极应对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由党委、政府共同决定建立的一个从机制上转变干部作风,从审批上优化发展环境,从源头上遏制审批腐败,从做法上同国际接轨,从行为上方便服务对象,从体制上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法制型政府建设的载体和平台。
在一些地方,也有人认为:行政服务中心是一个以透明、便民、规范、高效为特征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务的办公场所。我们认为,这个界定有些过于简单化,未能完全体现行政服务中心的科学内涵。比较而言,我们认为还是前面的概括较为全面一些。
四、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结构与职能问题
行政服务中心与政府其它职能部门的最大区别,在于组织结构呈二元特征。即行政服务中心内部有两个层次:一是中心管理层,一般由中心的协调处(科)、督查处(科)、综合处(办公室)、投资代办处(科)等直属处(科)室组织,其工作人员的行政关系、工资关系、组织关系全部转入中心,工作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管理层不是执法主体,没有具体执法权,在工作中只是代表政府对进驻中心的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和办理的审批业务进行管理、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二是窗口服务层。由窗口单位派驻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窗口工作人员除组织关系转入中心外,其行政、工资关系仍在原单位。窗口服务层具有执法资格,代表单位行使法律赋予本单位的审批权力。
窗口单位进驻中心后,单位原有的审批职能、审批责任,以及对窗口工作人员的隶属关系没有任何改变,改变的只是审批的地点、审批的方式和管理的形式,即由分散审批变成了集中审批,由多章审批变成了一章审批,由暗箱审批变成了阳光审批,由串联审批变成了并联审批,由后监督审批变成了前监督审批。正是这些简单的变化,才使中心在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优化发展环境、遏制审批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当前的实践看,各地行政服务中心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赋予其应有的职能,就中心管理层来讲,一般应具有以下职责:(1)落实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单位;(2)确定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许可事项、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并对这些事项的办理建立操作规程和开展日常监督检查;(3)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登记、受理、审查、决定等环节的程序和时间进行规范;(4)对涉及2个以上单位的事项,协调建立联办机制并组织搞好联合办理;(5)督促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及单位,落实好公共服务事项的承诺办理制度;(6)制定中心管理制度,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没有落实制度的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实施责任追究;(7)对窗口人员实施管理,并对其工作、学习、纪律情况进行阶段检查和考核;(8)受理办事对象或社会各方面对窗口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诉,并协调有关部门调查处理;(9)提供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公共服务、投资代理等配套服务;(10)对窗口单位之间存在的职能互相交叉与执行政策不一等问题予以协调;(11)对窗口单位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和下级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12)行使有本级政府授权的其他工作职责。
窗口服务层作为责任主体,应明确以下工作职责:(1)受理、办理由本单位负责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务;(2)答复群众由本单位办理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项的具体政策规定及办理情况的咨询;(3)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事项的办理上为办事对象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
五、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基本作用与基本功能问题
各地行政服务中心,一般来讲能够发挥6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高效作用。即能够通过减化程序、压缩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服务作用。即能够通过“一站式”平台,提供公共服务,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三是监督作用,即能够加强事前控制,实现事前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审批腐败;四是协调作用。即能够协调窗口单位分清职能,理顺职责,促进工作配合;五是规范作用。即能够规范审批行为,促进公平办事,推进依法行政;六是转化作用。即能够通过中心建立的新型运作机制,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职能转化,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从行政服务中心发挥的作用看,各地行政服务中心一般具有三种基本功能: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二是提高行政效率,方便服务对象;三是强化事前监督,遏制审批腐败。
六、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效率与服务问题
效率和服务是行政服务中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前提。所以,提高效率和搞好服务,一直是每个中心都在努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从实践看,提高审批速度,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方能奏效。就多数地方的做法来看,在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的情况下,还必须从技术层面上解决好五个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要到位。即窗口工作人员必须符合“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标准,每个窗口工作人员都应该是单位领导信得过的业务骨干,不仅能够独挡一面,而且对单位的其他业务也比较熟悉。
二是领导授权要到位。即能够使窗口人员既能受理,又能办理。一般情况下,应将审批权分为受理权、审查权、核准权、监督权等几种形式,并将审批事项的受理权、审查权、核准权授予窗口人员和首席代表,把监督权授给主管领导,内部配合科室或窗口首席代表,在审批工作上形成“窗口受理办理,提高审批效率;办后及时归档,移交后方管理;后方及时监督,进行批后纠错”的审批权力运行新机制。
三是职能整合要到位。就是成立许可审批服务科或将分散在单位内部各科室的审批职能相对集中到1个科或2——3个科,解决多人管一事,多科管一事,互相掣肘,效率不高的问题。即一个科能干的事不要分给两个科干,一个人能干的事不要分给两个人干,尽量减少参与人员和中间环节,实行专职人员专一审批的办法,提高审批效率。
四是服务前移要到位。就是做审批工作的同志,无论是主管领导,还是具体办事人员,都要缩短服务距离,要全部由单位前移到大厅服务,解决单位科室与中心窗口两分离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办公。
五是基础设施要到位。就是要有足够的办公场地,先进的办公设备,以及内外办公网络,为实现集中办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远程办理、便民高效提供必要的条件。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仅是各地中心大讲而特讲的一个口号,同时也是各地中心积极进行的一个实践。就平顶山的情况看,我们在优质服务方面,把口号变成实践的做法主要有限时服务、微笑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跟踪服务、联合服务、快递服务、政策服务、廉洁服务、电子服务等10多种形式。这些服务形式是行之有效的,对各地中心来讲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今后,随着行政服务中心的不断发展,更多更好的服务形式也将会不断的被创造出来。
七、关于影响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障碍问题
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变和中心结构二元化的情况下,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主要面临五大障碍:
一是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是一些单位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成立中心是权宜之计,是临时性的措施,没有看到中心的成立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需要,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从而表现在工作上,有短期行为,应付思想。
二是观念上的障碍。主要是一些部门的中层干部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公共权力当成私有之物,不愿意把手中的权力放到中心去公开运行,接受监督。主要表现是:对审批事项该简化的程序不愿意简化,该去掉的前置条件不愿意去掉,该移交窗口的权力不愿意移交,该给窗口工作人员说明的不愿意说明,该前移到中心服务的不愿意前移,把窗口当成单位的“收发室”和“咨询台”,甚至对窗口审批工作设置障碍。
三是体制上的障碍。当前我们国家实行的分权体制,政府职能分配到各个局委,各局委职能分配到各个科室。这种分权体制下,很多审批事项的办理需要局委之间、科室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但是在审批事项进中心后,一些科室工作人员因利益驱动,互相牵制,缺乏创新,不仅不密切配合窗口工作,甚至处处为窗口工作设置障碍,严重影响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开展。这种体制不改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难以推进,行政审批效率将难以提高。
四是法律法规上的障碍。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特别是部门规章的规定与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与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不一致。尤其是有些规定已明显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个别部门和单位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总是拿这些过时的规定作“护身符”,与中心讨价还价,不愿改进服务工作。
五是来自上级部门的障碍。主要是有些上级部门的权力下放不到位,有权的事情抓住不放,影响审批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些上级部门让下级部门代收费用,却不提供收费依据,增加了下级单位开展工作的难度;还有一些上级部门越权滥设行政许可,下级部门执行不对,不执行也不对,左右为难。
八、关于如何办好行政服务中心问题
通过了解各地情况,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在如何办好中心这个问题上,我们归纳了七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领导决定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在当前以分权为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以“一变四不变”(地点变,审批主体、审批权力、审批责任、审批人员隶属关系不变)为特征的行政服务中心组织模式下,一个地方的中心能不能办好,关键在领导,也就是说主要决定于这个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主要领导重视,决心大、措施硬,改革的阻力和杂音就会小,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效果就比较明显。反之,中心建设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会垮掉。
第二种观点:“三士”结合论。“三士”即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为之士。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是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要想打破旧的体制,使改革取得成功,权力、理论和实践这三者不可缺一。也就是需要能够决策拍板的有权之士,能够提供理论指导的有识之士,能够排除困难、勇于献身改革实践的有为之士,这三者只有认识一致,形成合力,办好行政服务中心这项艰巨的改革才会成功。
第三种观点:虎猫配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在行政服务中心这个联合国式的机构中,独立行使审批权的窗口单位,好像一群老虎,权力有限的中心,只能是一只猫。虽然猫可以为虎师,但是,老虎并不一定会完全听命于猫的安排,在利益冲突时,老虎甚至想把猫给吃掉。因此,让一只权力有限的猫去协调一群势力很大的老虎,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办中心这件事上,各窗口单位与中心的配合非常重要,如果窗口单位不予配合,中心将会成为一个空壳,办不下去。
第四种观点:功能扩大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东南方的一些中心,过去主要以办理投资审批为主,随着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审批事项的减少,其审批功能将会弱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中心办好,必须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观点,也就是在做好审批工作的同时,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大目标,积极完善中心的服务、监督等功能,即把面向群众、面向企业、面向社会乃至面向单位的各类行政审批、行政服务、招标投标、中介服务、行政收费等事项纳入中心,统一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事前监督,遏制腐败发生,促进社会公平。
第五种观点:以人为本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要办好中心,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作用。一是对全体窗口工作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想方设法让这支改革的主力军安心在中心工作,自觉为中心发展献计献策,主动为中心建设出力流汗,贡献聪明才智;二是各窗口单位,在选送工作人员时,要把本单位最优秀,能干事、会干事、品质好、素质高的业务骨干派到中心;三是窗口单位对在中心工作的人员要放心、放手、放权,授权到位,让窗口人员既能受理又能办理;四是各窗口单位不要随意调换窗口工作人员,保持窗口工作人员的长期相对稳定。
第六种观点:科室前移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办事效率的高低是衡量中心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各单位设在中心的窗口是个收发室,只能受理不能办理,不仅不能提高审批速度,而且会降低办事效率,给服务对象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提高窗口的办事效率,实践证明,只有对各单位内部的审批职能进行重新组合,把审批权力相对集中到一至两个科室,再将这些科室整体前移到中心办公,使受理——审查(勘察)——决定——打证等环节全部由中心窗口人员完成,变窗口——单位两处办理为窗口一处办理,其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第七种观点:体制突破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现在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形式上的双层结构,很难使中心的运行质量和效果保持长久的高效。也就是说中心的稳定性很差。因此,要想把中心办好,必须突破现行的管理体制,按照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要求,把原来分散在各单位的审批职能剥离出来,由行政服务中心统一行使,彻底解决“前店后厂”、中心与单位之间“两张皮”、窗口与科室之间“两分离”的问题,让中心由间接的协调机构变成直接的办理机构,独立行使审批权。
九、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阶段发展问题
目前,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已经开始由自由探索阶段走向理性发展阶段。我们认为,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三权分设”的设想和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以及行政服务中心不断追求高效率的内在要求,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将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是初级阶段,即初步集权阶段。通过强制方式,把各单位的审批事项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变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变分散办理为集中办理,变间接监督为直接监督,变各自为政为联合行政。通过办公场所、办公方式的改变,有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让群众少跑一些腿,初步改变“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的衙门作风。
二是中级阶段,即适度集权阶段。在各窗口单位内部成立行政服务(许可、审批)科,把单位内部的许可、审批职能相对集中到一个科或两三个科,再将这些科室整体前移到行政服务中心办公,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以解决后方科室与前方窗口不协调不统一,单位内部互相扯皮,让群众两头跑的问题,通过内部体制的适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三是高级阶段,即高度集权阶段。打破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模式,按照行政许可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规定,在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中设置行政许可局,把原由各单位行使的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剥离出来,上收政府后集中交给行政许可局。通过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彻底解决一个地方政令不通、单位之间各自为政的问题,实现政府职能的统一、规范、高效运作。
建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意义
一、有利于重塑政府形象,改善政社关系和干群关系
过去,公众申请行政审批遇到的推诿、扯皮、刁难现象屡有发生,“衙门作风”、“官僚习气”,“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作风公众最反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可较大程度地改进这一问题。公众得到的不仅仅是方便和少跑路,更重要的是塑造了高效、廉政、亲民、为民的政府形象,改善政府及其部门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减少冲突与矛盾,实现行政行为的和谐有序。
二、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越位、缺位、错位并存;在行政管理方式上重管理、轻服务,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行政管理带有明显的趋利特征,权与责脱节,权与利挂钩。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从服务机制上,从服务环境上能促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并已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试验场、检验台和突破口。
三、有利于建设法制政府,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从源泉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起到良好作用。这种集中审批模式,规范了审批程序,实现了有效监督,使滥用公权和私用公权的机会大大减少。同时,审批事项进一步清晰明确,行政许可设定清楚规范,审批过程公开透明,避免了乱设行政许可事项和随意增减行政许可主体,对建立有限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目前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尚未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未实质性的开展行政许可制度改革,因此,我旗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处于在探索中发展阶段,各项工作都需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关系都需进一步理顺。各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按照旗政府的要求,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配合中心开展工作,在全市2007考核中,我旗中心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客观地讲,仍有许多方面群众有意见。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按照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目的和意义坚持不懈地开展工作,只要各部门积极配合,逐步规范各项审批行为,就一定能推进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建设进程,切实把这一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好。
第三篇:行政服务中心
**县行政服务中心2010年上半年 工作小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0年县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赶超发展、提速进位”的工作目标,紧扣服务全民创业、服务项目建设这一主题,突出“审批提速、项目进厅、绩效考评”三个重点,完善“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促进“电子政务”再上一个台阶,不断优化我县赶超发展环境。为此,上半年我中心狠抓以下四个方面工作显见成效。
一、简化行政审批出新招
简化行政审批是提高办事效率的前提,我中心从三方面做起:
1、实行并联审批制。为有效解决部分行政审批事项程序杂,环节多,周期长的问题,中心对办理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办理的事项,变过去的一个项目多家串联式审批为“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机制。我中心对“三个一体化建设”实行联审联批。即:房地产税费一体化、木竹税费一体化和工商企业注册登记一体化。通过联审联批,达到了“以票管税(费)、先税(费)后证,源头控制,征管并重,服务便民”的目的,进一步简化了流程,行政审批效率得到提速提效。
2、推行首席代表制。为杜绝群众办事“两头跑”的现象,缩短审批时间,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首席代表制,首席代表在其授权范围内全权负责本单位审批事项的审核、审批、发证等事务。中心行政审批许可窗口,均设立了首席代表,其中:科级干部首席代表,占37.5%,股级干部首席代表,占62.5%。首席代表的推行,提高了审批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头跑”问题。
3、实行“六件六制”分类管理。“六件六制”分类管理制就是即办件直接办理,一般件承诺办理,重大件联合办理,控制件(事项)明确答复,特别件特别办理,联办件联
合办理,并做到操作规范。如承诺件办理,首先是窗口收件、受理,申请人手续齐全后,由窗口人员来回跑(勘测、内部领导签字等手续),并在法定工作日内通知办事人明确的办结意见。县林业局、林业局产权交易中心、县契税所已实行所有业务、人员到位,整个股室进驻中心,实现了所有审批事项能够当场办理,目前,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两集中到位的部门占有17%,以契税窗口为例,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契税证的办理由以前的承诺时限14天转为即办件,大大提高了办证效率。“六件六制”的管理,使受理件在窗口办结的比例增加,目前即办件169件,占72.4%。承诺件65件,占27.8%,对于承诺件、复杂件我中心实行窗口内转外不转服务,不用客商群众来回跑,大大提升了审批速度。
二、改革行政审批求突破
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
1、推行电子政务。为使行政审批过程更加规范高效,真正实现工作过程的透明、公开,我中心建立了**县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该系统以行政服务中心内网、外网、电子监察系统三网合一的统一的政务网络办公体系。通过推行电子政务办公,实现行政审批和监督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并逐步实现数据同步、资源共享,创造高效、廉洁、公开、透明的政务软环境。通过中心内网实现业务受理、电子发票、票款分离、源头治腐等功能;通过中心外网又能方便申报者实现网上查询、监督、评议、申报等业务;通过电子监察系统相关领导能够实行实时监察、预警纠错、收费监督、绩效评估等功能
2、狠抓项目进厅。按照上级要求,对部分单位实施“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两集中”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两个集中”改革试行方案》。针对部门不同特点,分类实施,稳步推进。今年,我中心建立了工商企业注册登记一体化,相关前置部门
均做到“人员、业务、硬件、授权”四到位,不用创业申请者来回跑,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截止目前,中心共设有30个窗口,有12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厅,其中行政许可66项。
三、强化内部管理见成效
为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我中心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1、健全管理体制。我中心制定一系列严格管理考评制度,坚决做到用制度管人。对窗口人员实行“五个一”管理。一天四考勤、一周一报告,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总评方式。每天上下班需本人指纹签到,外出需填写“工作人员外出公务审批表”。每周一由专人将上周出勤、服务及办件情况向纪委报告。每月全县进行通报。每季根据窗口及先进个人评选办法选出当季红旗窗口及先进个人。年底根据平时表现及季度评选情况选出先进并报政府表彰。实行服务遵守“十不准”,不准做与工作无关的一切事情,在窗口工作人员中推行文明用语制度,开展文明示范窗口、先进个人评比活动,使得中心人人争先、窗口争优意识强烈,提高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促进了文明建设。铁制度的实施解决了中心纪律松散问题,严肃了工作纪律,树立了窗口服务新形象。
2、建绩效考核机制。凡窗口人员上班期间违反“十不准”规定,扣其100元/次。并追究其首席代表连带责任100元/次。取消当评先资格,在全县进行通报外,并将其名单报政府及财政局,年终与其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年终行政服务中心依据窗口单位领导的服务意识、支持程度、窗口人员的服务质量、遵守中心制度情况等对窗口单位进行目标考核打分。分值占县目标考核的2%。
3、建科学互评机制。年初中心对各窗口下达责任状。中心成立了由各窗口首席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对窗口工作人员行政效能、文明服务、工作纪律等情况,由中心管理人员揩值班首席代表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考核互评,而
不是由中心管理人员说了算,考核结果由纪委行政投诉办主任当场公布。
四、提供为民服务受好评。
为了让群众不满意的事情不在我中心发生,影响政府形象的事情不在我中心出现,中心围绕服务做深做细,不断强化服务职能,优化服务举措,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机制。
1、完善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十制”服务,即:上门服务制、预约服务制、延时服务制、承诺补充制、限时办结制、微笑服务制、挂牌上岗制、一次性告知制、全程代理制、特事特办制。这些服务制度为客商群众提供全天候、零距离的服务,有效促进了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审批效能和服务效率明显提高,窗口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2、开通多个服务渠道。作为对客商、群众最大的服务平台,中心还开通互联网服务功能。群众通过外网点击http://.cn便能够直接查询办件资料,评议办件效率、网上申报业务等,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提交传递资料。为广大客商、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行政服务。
3、健全行政服务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推进乡镇事业站所职能转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快捷、规范、高效的服务环境。我们通过整合资源,强化制度保障,在各乡镇均成立了 “集办事中心、诉求中心、招投标中心”于一体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按照“便民利民,提高效率”的要求,全县共成立了63个村民代办点。
五、完成县委、县政府其他工作
中心努力完成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民生工程完成100%,政府信息公开完成685条,完成90%,泸溪河治理拆迁工作完成50%。在计划生育、综治工程、安全生产、信访(无招商、招工)等工作方面均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下
达的任务目标。
下半年工作重点
回顾过去的半年工作,行政服务中心虽然做出一定的成绩,为促进县经济发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民服务上做出了一定成绩。下半年,我们要继续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会会议精神,按照全县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要求,围绕“再上一个台阶(网络建设),狠抓两个完善(完善管理机制,完善服务机制),突出三个重点(项目进厅、绩效考核、规范收费)”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而努力,中心将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着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进行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打造县行政服务中心与省、市行政服务中心之间、县行政服务中心与县直各部门之间、县行政服务中心与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之间互换互通和数据交换,形成省、市、县、乡中心的全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大平台。这项工作全省分三批进行,我县作为第三批改革单位,要求在2010年7月31日前部署到位。我们将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实施、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运用”的工作思路,全力构建覆盖全县的行政审批电子网络系统。
二是着力加强行政审批监管。实行现场审批办理,是强化行政审批监管的关键环节。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及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都要求进入中心(分中心)办理,彻底杜绝了“体外”循环。具体目标就是达到4个100%,即:所有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100%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因场地限制和县委、县政府批准的除外);县级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批权100%对审批服务股(或首席代表)授权;在行政服务中心的按时办结率要实现100%;跨部门行政审批和服务要实现100%并联审批。
三是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使行政审批更加规范,服务更加快捷,办事人更加满意。为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中心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分类实施,稳步推进,努力完善和提升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使这项工作由点到面,在中心各窗口全面推广实施。从人员配备、窗口授权,到流程优化、办件提速等各个方面都将有更大的进展。
四是着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创业服务年”为抓手,更加优化服务环境。严格实行指纹考勤、佩证上岗和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工作人员请假制、上班期间外出告知制等制度,确保考勤落实到位。通过完善制度、理论学习、业务培训、联谊活动等措施,不断提高政治修养和业务水平。深入开展“破除熟人经济、提升服务水平”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推动中心规范高效运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当我们刚刚步入大学,脸上充满的是期待与渴望,此刻起开始幻想自己的大学生活,那里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得到很多,我们都知道,这里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在这里可以认识很多人,结识很多好朋友,或许就有让我们受益终身的朋友。
朋友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看一个人的品行,有时只要看看他身边的朋友就足够了。当然还有一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时一个人在主观没有把握好的时候,也会受到朋友的影响。
在《论语》里,孔子阐述的好的朋友有三种,即“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指的是要交正直的朋友,“友谅”指的是要交诚实的朋友,“友多闻”指的是要交见闻广博的朋友。
相反,在《论语》里还阐述了三种不可交的朋友,即坏朋友,或者叫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友便辟”是指专门喜欢献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友善柔”是指“两面三刀”的人;“友便佞”是指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也就是平时我们经常说的“光会耍嘴皮子”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交上好朋友,不交坏朋友呢?依据孔子的理论,要做到“仁”和“知”两个字。“仁”可以解释为意愿,“知”可以解释为能力。有了这两者,就可以让自己得尝所愿了。
交到了好的朋友,人生可能会得到莫大的益处。孔子说,人生有三道坎:“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人生到了这三个阶段,如果都有一个益友能在相应的方面提醒自己,那么人生的这三道坎也就不难跨过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要面对诸多的“不如意”,我们要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于丹教授认为,这种心态便是面对遗憾的心态。首先,要认可遗憾,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然后,补足遗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个遗憾不足。是的,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总是用悲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非要用放大镜把遗憾放大,然后自己沉浸在这种痛苦当中而不能自拔,孰不知当你低头哭泣时,错过了多少美丽的风景。我觉得,人生遭遇挫折、遗憾是难免的,如果我们能正确面对,把这种遗憾化为一种前进的动力,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那么当机遇来临时,才能牢牢抓住,也就是于丹教授所说的机会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任何人都必须和别人打交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可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
曾有人说过,所有的心理适应不良都来源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经历过了高考的独木桥,我们走到了大学。很多人都想时光倒流,回到那无忧无虑的年代,单纯的友谊,单纯的自我。可是时间是会改变一切的,在时间的衬托下稚嫩的脸庞开始出现了饱经沧桑的影子,单纯的心灵也因所在的环境变得复杂起来。刚步入大门的我们都被冠以“大学最重要的就是人脉”的意识。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因此,青年期的大学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为迫切。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有那种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处在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表现为双方发生好感或恶感,对别人的行为容易接受或无动于衷、积极的交往或闭关自守、心理上与他人相容或不相容等。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
然而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同时我们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其实大家渴望友谊和交往,有着人际交往的迫切需要,但有一些还是不愿意想周围同学说,而是深深埋在心底,长期的积郁,使大学生的人际适应力下降。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
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大概是每个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对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意义。
大学生要改善人际关系,要明确人际关系的原则。从心理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就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真心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同他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我们了解这样的原则,我们就会更清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怎样会更好。
大学生不仅要克服各种不正确的认知,还要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增进个人的魅力。通常大学生在交往中,往往会喜欢和有良好个人想象的人交往。首先我们要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只是这些还不够,大学生还必须有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如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等。真诚的交往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信任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我们一定要真心诚意,而不是口是心非;克制往往会“化干戈为玉帛”,使许多事情可以避免,也能以大局为重;自信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可以获得很好的印象,自信总是给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的感觉,让人对你也产生好感,便于人际交往;热情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待人热情往往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我们要努力的培养这有关各个方面的良好品质。
前面所提到的要交好的朋友,自身才能不断的进步,不断的优秀,但是我还想说,一个人想要交到好的朋友,只有具备足够的魅力才会让对方觉得你值得交,这不一定是要你多么多么的优秀,我想这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好朋友的前两种:友直、友谅。当具备了前两种,才能让那些有才的、优秀的人去和你结交。
在以后的道路上,无论怎么样,都要保持一颗正直诚实的心,打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坦诚对待他人,用真诚的表现来映射周围的人,同时让别人的优秀来改变自己!把握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第五篇:行政服务中心开展
行政服务中心开展“四难”“五乱”“吃拿卡
要报”专项治理工作
按照省政府纠风办《关于“走基层、查作风、平行风”暗访检查活动实施方案》和《周口市转创办关于全市各机关“四难 “五乱”及吃拿卡要报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我办召开动员大会,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自查自纠,全面细致排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动员明确目标任务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实施方案,我办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对此项治理工作进行深入宣传。
二、认真组织学习对照查找自身问题
各科室要制定自我查摆方案,特别是涉及群众的业务,窗口服务单位都要逐项进行对照检查,查找单位和个人在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清正廉洁、政府公开、依法行政、诚实守诺等方面是否存在“四难 “五乱”及吃拿卡要报等突出问题,并写出自查报告。
三、根据自查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对自查问题和群众意见进行梳理后,形成自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