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清宇在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110828)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8月28日在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临汾市人民政府市长 罗清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成就辉煌的“十一五”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经受住了多重考验,有效化解诸多矛盾,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使“十一五”成为临汾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在艰难中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90.1亿元,增长6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完成465.1亿元,增长91.9%;财政总收入完成160.3亿元,增长93.1%,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由35.2%增加到47%,结构更趋合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6.5亿元,增长13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1元,增长7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7元,增长58.9%。
——过去的五年,是结构调整纵深推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三次产业由“十五”末的5.8∶64.2∶30调整为7.5∶58.3∶34.2。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圆满完成,在煤矿总数压减67%、经营主体减少90%的情况下,产能提高到1.07亿吨,提高了11.4%,技术装备和安全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积极引进中煤、华电、大唐国际、保利等大型企业改造重组焦化产业,发展煤化工、电力等深加工业,两大基地和4个焦化集中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以翼钢扩建、中宇重组为代表的冶金行业整合重组进展顺利。煤电一体化成效显著,建成和在建电力装机总量达到515万千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以山焦60万吨烯烃、三维聚乙烯醇、襄汾万鑫达10万吨甲醇为代表的煤化工,以平阳重工、华翔美的、侯马汤荣为代表的新装备,以飞虹微纳米光电、双银电热膜、光宇电源为代表的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特别是园区经济加速发展,初步建成洪洞煤焦化深加工园区、曲沃生态工业园区、临汾开发区(洪洞•甘亭)工业园区及侯马装备产业集群,入驻企业达138户,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183亿元,实现利税24.4亿元,园区经济总量占到工业经济的39%。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粮食产量连
创新高,达到20.74亿公斤,比“十五”末增长52.9%,洪洞小麦最高亩产达705.9公斤,创山西省水地小麦单产新记录;蔬菜、水果、干果产量分别达到26.6、7.8、0.6亿公斤,增长36.2%、59.9%、25%;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2万亩,增长11.6%;肉蛋奶产量达到32.76万吨,增长44.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634个。涌现出曲沃磨盘岭、尧都尧王台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众饲料、戎子酒庄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和吉县苹果、隰县金梨、永和红枣等名优产品。洪洞发展林下种养加、多产业、链条化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全省的典范。第三产业蓬勃兴起。“中华根•黄河魂•尧乡韵”旅游主题形象日渐凸显,古槐、壶口、尧庙—华门等重点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尧陵、古县牡丹园、翼城舜王坪、乡宁云丘山、安泽荀子园、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等景区建成对外开放,大槐树寻根祭祖节、黄河壶口文化旅游节、侯马晋国古都文化旅游节、中镇霍山文化旅游节、三合牡丹节、荀子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打出品牌。201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7.72亿元,是“十五”末的4倍。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成功获批,为我市打造国际物流陆港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重要平台。金融、保险、中介、咨询、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实现新的发展。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04.3亿元,比“十五”末增加96%。
——过去的五年,是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水平快速提升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6亿元,是“十五”的3.3倍,是前十个五年计划投资总和的1.06倍。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们连
续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完成投资近1000亿元,两年均名列全省三甲,受到省政府表彰。尤其是我们致力建设大交通、大水利、大电网,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交通方面,开工建设了临吉、晋侯、临汾北环、青兰与京昆联络线、霍永等五条高速公路和大西、中南、张台三条铁路,完成临大、309、209、沿黄干线等14条国省道改造,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4774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105公里,比“十五”末增加7549公里,由全省落后位次跃居全省第一。乔李民航机场复航改造项目获国家审批。水利方面,实施了和川水利枢纽、灌区节水改造、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各类小型水利工程209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0.98万亩,完成水土保持初步治理338万亩,解决了177.8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永和、隰县水保坡改梯、坝滩联治和淤地坝运行管理走在全省前列,经验在全国推广。电网方面,新建220千伏站8座,110千伏站13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888公里,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坚强电网。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中心城市建设取得突破。52.6公里的市区一级环路全线贯通,建城区规模由55平方公里扩大到155平方公里。新建改造5座桥梁、12条道路、18条主干道。垃圾中转站、第二污水处理厂、医疗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公厕建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区供水普及率达96%,燃气普及率达9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85%,分别比“十五”末提高15、30和64个百分点。新增绿地2101万平方
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4.7%提高到40.8%。新农村建设完成1095个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实现了“五个全覆盖”,完成整村推进249个,移民搬迁4.7万人,解决了9.4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过去的五年,是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宜居临汾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加大节能降耗执法和20项节能技术推广力度,淘汰落后产能4435万吨,关停污染企业118家,建成污水处理厂19座、垃圾处理场7座,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5%。市区二级以上天数由2005年的187天增加到2010年的338天,空气质量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中由倒数第一跃升到2009年的第29位,2010年位次进一步前移。累计完成营造林355.3万亩,居全省之首,为拉动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汾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与保护一期工程圆满完成,整个园区向市民开放。经过五年的努力,临汾环境质量的提升和改善,彻底改变了我市污染严重的国际形象,提振了全市人民的信心。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五年。教育事业全面振兴。临汾新高中建成投入使用。完成562所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有了新的发展;2010年高考达二本线9077人,比2005年增加4093人。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临汾新医院完成主体工程,妇幼保健院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扎实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3.47%。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33万人次,比“十五”末
增加132万人次。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左右。文体广电事业快速推进。人口计生、国防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和统计、档案、防震、气象、妇女儿童、红十字、慈善、残疾人、老龄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管理日益加强,安全生产形势实现稳定好转的五年。针对“十一五”前三年,我市在安全生产和社会管理方面出现的几起重大事故和事件,市政府把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社会管理上加强服务,疏堵结合,化解矛盾。在安全生产上,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十项制度”,向所有煤矿配备“五人监管小组”,为非煤矿山派驻“六大员”。同时,持续开展覆盖所有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累计取缔小煤矿485个,关闭非法矿山企业632户,取缔隐患尾矿库116座。2008年以来,未发生重大社会事件,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改善了临汾社会形象。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的五年。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五户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完成破产终结。尧都农商行挂牌成立,成为全省首家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引进设立交通银行、晋商银行。特别是创新方法,有效破解资金、土地两大难题。通过城投公司平台融资,组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加强与建行、工行、中行、农行、交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共融通资金616亿元,并与开行达成“十二五”投资500
亿元战略合作协议;争取国家级复垦整合试点市政策,在全国率先出台《建设用地复垦整合办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利用外来资金428亿元,是“十五”的5.6倍。2010年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6.5亿美元,是“十五”末的1.45倍。
——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深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22件,政协委员提案1673件,办复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平安临汾”建设迈出新步伐。“爱、树、建”活动深入开展。政府职能加速转变,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390项。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首“十一五”,我们坚持科学发展,不断深化对市情,对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临汾特色的转型跨越之路,谱写了临汾发展史上的绚烂篇章。经验弥足珍贵,创新影响深远。一是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选准发展新路子。紧紧依托和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牢牢抓住东部沿海产业加速转移的重大机遇,致力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致力建好园区,打造中部最佳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切合临汾实际的正确道路。二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创新方法破难题。面对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诸多难题,我们始终把解放思想、创新方法作为
一切工作的总开关。勇于打破陈旧的思想桎梏,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开辟各种渠道,融通建设资金,在全国首创土地复垦整合办法,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创造了可贵的临汾经验、临汾模式。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聚人心。把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总坐标,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紧紧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使人民看到了希望,政府赢得了信任,极大地提振了士气,聚集和释放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四是始终坚持真抓实干,奋发作为创业绩。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谋划工作重长远,推动工作重细节,落实工作重实效,咬定目标,一抓到底,确保对人民的承诺件件兑现,定下的工作事事干成,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大为提升。
各位代表,创业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临汾每一步发展,每一个变化,都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驻临部队、武警官兵、驻临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结构调整力度
仍需进一步加大。区域发展、城乡差别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仍需加强和提高,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干部群众的思想尚需进一步解放,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充满希望的“十二五”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临汾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重要机遇期。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十分明显,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我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设立,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从我市来看,经过五年来的砥砺奋进,负重赶超,我们的后劲更加充足,大规模持续投入的效应、长期积蓄的势能和潜力正加速释放,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临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奋力开创临汾科学发展新局面。
根据市三次党代会和《中共临汾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
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这一宏伟目标,牢牢抓住我省被确定为“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政策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突出“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这个引领,大力推进“产业素质、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改善”五大提升,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科技人才、社会管理和优化环境”六大支撑,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富裕临汾、和谐临汾、幸福临汾、绿色临汾。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
——富裕临汾建设跨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在全省保持第二位次,在中部城市排位前移,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市行列。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翻一番,年均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翻一番,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年均增长1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54∶40;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海关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3%,招商引资年均增长20%。
——和谐临汾建设迈出新步伐。信访、综治、应急、民族宗教等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访积案化解率、初访化解率达到90%以上,重大不稳定因素排查率、化解率达到95%以上,社会治安满
意率达到90%以上。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3以下,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2以下,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和较大群体性事件发生。基本形成安定团结、民主公正、管理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体系。
——幸福临汾建设实现新突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的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上涨幅度控制在4%以内,人民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
——绿色临汾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三城联创”,确保建成省级环保城、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国家卫生城。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完成省定任务。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达到34%;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均达到85%以上;集中供热、供气率达到9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二级标准,综合污染指数降到1.7以下,建成自然生态、绿色宜居临汾。市区争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我市“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和指标设置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紧紧围绕“争当排头兵,再造新临汾”的目标要求,突出了一个引领、五大提升、六大支撑的发展路径和建设新型工业大市、区域中心城市、中西部经济强市的战略定位。这是基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要求及面临的重大机遇而提出的,涵盖了富裕临汾、和谐临汾、幸福临汾、绿色临汾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一个引领、五大提升、六大支撑,既是对未来五年临汾发展前景的战略勾画,又是对工作方法和实施步骤的具体部署,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思路。只要全市上下戮力同心,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发作为,临汾人民一定能够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突出“一个引领”,打造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示范区 启动实施“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是我市对接资源型城市转型综改试验区政策,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总体构想是在未来5年时间内,建设北起霍州,南至侯马,以汾河为中轴,以大运高速和霍侯一级公路中间地带为区间的“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把这一区域打造成新型工业、高效农业、现代城镇、文化旅游、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示范区和引领区。到“十二五”末,使走廊内人口达到300万左右,经济总量占到全市80%,园区经济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60%,带动东西两山全面振兴,形成“沿汾崛起、两翼齐飞”的新格局。
高起点搞好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分工,科学布局”的要求,增强市级层面对走廊内交通、产业、城建、物流、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功能,实行市级审批,分县实施的政策,抓紧制定出台“走廊”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及各县(市、区)具体实施方案。积极向省申报先行试验区,力争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
加快一体化进程。按照“资源共享,产业互动,统筹推进”的要求,推进“四个”一体化。一是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引领区、高效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核心区的目标,以资源为基础,以园区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和集群。在新型工业发展上,进一步压缩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霍州重点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电力工业,洪洞重点发展煤化工和新装备、新材料工业,尧都重点发展煤化工、高新技术、电子、轻工业,襄汾重点发展煤化工业,曲沃重点发展新特钢工业,侯马重点发展新装备和医药、电子工业。突出建设好洪洞赵城、襄汾河西两个煤化工园区,曲沃高显、襄汾河东两个冶金园区,霍州、尧都两个煤电工业园区,洪洞甘亭和侯马两个装备制造园区及侯马医药工业园、侯马开发区深圳电子工业园区。在高效农业建设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支持运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和设施农业。突出抓好洪洞大槐树、曲沃磨盘岭、尧都尧王台、襄汾万亩白莲等园区和基地建设。在文化旅游业培育上,以根祖文化、尧文化、晋文化为特色,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为龙头,筹划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二是推进城市一体化。加快洪洞、尧都、襄汾“一城三区”和侯马、曲沃同城化发展,同步建设霍州工业城和沿汾特色小城镇,五年内建成沿汾百公里精品城镇走廊。三是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按照“交通同环、电力同网、信息同享、环境同治”的目标,以滨河东路南北延伸、霍侯一级路城市化改造和城市轻轨项目为重点,打造快速通道,两年实现“一城三区”交通小循环,五年
实现全系统交通大循环。加快电网建设,实行同网同价。建立邮政、通讯、电子商务和共同信息交流平台,实行对外统一发布信息,对内信息共享。大力实施百公里汾河深度治理,营造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四是推进生产要素配置一体化。打破沿汾县(市、区)行政区划限制,实行“六个统一”。即对沿汾及滨河东路两侧10公里土地统一规划,500米土地统一收储,打包运作筹集资金,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对煤炭等资源实行跨县域统一配置,鼓励异地建厂,利益分成;对产能指标统一调配,实行有偿转让;对资金流动统一门槛,各金融机构可以跨县域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实行金融同城;对人才统一使用政策,鼓励跨县域自由流动,实行同工同酬。
建立高效协调机制。建立市级政府牵头的推进机制。研究制定“走廊”内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市场体系、生态保护等战略规划,统筹“走廊”重大建设问题。建立县(市、区)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走廊”内资源统筹配置、跨区重大项目建设、共同开拓市场等重大问题统一政策、协调立场,定期互访,沟通情况,推进合作。建立专门的园区建设服务机构,对招商引资统一规划、统一运作,联合出海,并开辟“走廊”内项目审批、落地快速通道。
带动两山快速发展。充分发挥“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壮大县域经济为抓手,强化“走廊”内企业和市场的龙头地位,带动东西两山原材料供给和深加工业发展。矿产资源富足县大力发展煤矿及煤炭加工、坑口电厂、煤层气、天然气,矿
产资源相对匮乏县重点发展林果业和旅游业。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优化配置,龙头龙翼协调互动,县域经济迅速壮大的格局。
各位代表,建设“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是我市“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打造新型工业引领区、高效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核心区和现代城镇精品区是目标,推进四个一体化是关键,创新机制是保障,三者互为支撑,有机统一。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就一定能把“百公里汾河新型工业城镇走廊”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中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示范区和引领区。
(二)推进“五大提升”,构筑转型跨越先行发展新优势
1、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三次产业素质大提升。实施“五大”工程,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实施粮食高产工程。以小麦和玉米丰产方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十二五”粮食年均总产稳定在17亿公斤以上。实施蔬菜自给工程。全面落实“百万棚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平川百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十二五”新增设施蔬菜60万亩,蔬菜总产达36亿公斤,基本实现全市蔬菜总量平衡,生活自给,优特品种外调增长,建成蔬菜生产大市。实施果药特色富民工程。以吉县苹果,隰县金梨,永和红枣,古县、汾西、浮山核桃等干鲜果为重点,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实现面积和效益双增加,“十二五”末全市果树面积达到300万亩,总产达16.2亿公斤。以安泽、襄汾为龙头,加大中药材资源保护,因地制宜扩大栽植规模。中药材面
积达到100万亩,产量提高到3.6亿公斤。实施规模健康养殖工程。以“一带两区十大畜产品基地”建设为重点,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十二五”末肉蛋奶产量达到60万吨。实施农业产业化突破工程。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思路,重点建设尧都尧王台、曲沃磨盘岭、襄汾丁村白莲等11个现代农业园区。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393”工程,培育壮大43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十二五”末建成1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3个销售收入超5亿元,9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园区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优化“八大”产业,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思路,突出链条化、集群化、低碳化、循环化,加快改造提升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煤炭产业,进一步深化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全面完成整合后保留矿井现代化建设,重点打造7个千万吨级新型煤炭企业,确保“十二五”末所有整合煤矿达到设计产能。全市煤炭产量达到8000-10000万吨,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焦化产业,进一步促成中煤、保利、华电等大集团项目实施。加快焦炭产业整合重组,组建2-3家500万吨及以上大型焦化企业集团,建设洪洞、襄汾两个500-1000万吨焦化生产基地和尧都、乡宁、古县、安泽四个200-400万吨焦化生产集中区。同时大力发展焦炉煤气制甲醇,快速推进山焦60万吨烯烃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冶炼产业,以生产优质钢、特种钢为方向,整合重组全市钢铁企业,建设曲沃千万吨级、翼城
和襄汾(尧都区)两个500万吨级的钢铁生产基地。电力产业,以煤电一体化为方向,建设大型坑口发电厂,加快热电联产步伐。到2015年,全市电力存量和在建项目增量达到1200万千瓦。培育壮大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四大”新兴产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专用装备、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寻求突破,建设侯马、尧都、翼城、襄汾、洪洞、蒲县等铸件生产集聚区,培育装备制造骨干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铸造能力达到500万吨,装备制造业年销售超百亿企业1家,50-100亿企业2家,10-50亿企业5家。大力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抓好洪洞飞虹微纳米LED外延片和芯片、洪洞恒富美尔美太阳能陶瓷板及外墙保温装饰陶板等项目。积极推进生物质能、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抓好吉县煤层气钻探压缩液化等项目。整合改造医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建成山西重要的医药开发中心。
舞动“两大”龙头,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舞动旅游龙头。以建设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以“中华根、黄河魂、尧乡韵”为主体形象,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整合旅游资源,对接全国旅游市场,策划旅游线路,形成“一带五区一线十点”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一带”即以洪洞大槐树、尧都尧庙、曲沃晋国遗址为龙头,打造根祖文化、尧文化、晋文化汾河文化旅游带;“五区”即重点建设以霍州署衙和七里峪、陶唐峪为主的中镇霍山旅游区,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和广胜寺为主的文化旅游区,以尧庙、尧陵、陶寺遗址和仙洞沟为主的尧文化旅游区,以丁村遗址为主的丁村民俗文化旅游区,以曲沃晋国遗址和侯
马新田古都为主的晋文化旅游区;“一线”即形成以壶口瀑布为核心的黄河风情旅游线;“十点”即重点培育翼城历山舜王坪、乡宁云丘山和戎子酒庄、蒲县五鹿山和东岳庙、隰县小西天、古县牡丹园、安泽荀子园、永和乾坤湾以及大宁二郎山等十个精品景区。配套建设景区宾馆、快捷型酒店和农家乐旅馆,开发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到“十二五”末,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地。舞动现代物流龙头。以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为核心,加快建设占地55平方公里的山西国际陆港物流园区,打造辐射300公里的国际物流陆港、出口加工区和服务业新城,构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商贸物流中心。同时,加快发展商贸、餐饮、金融、保险、中介、信息等产业,力争“十二五”末三产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2、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镇化水平大提升。按照打造“一带两圈多点”城镇空间格局,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城镇人口发展到220万人。
以同城化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按照“唐尧文明圣地、新型工业之都、和谐宜居新城”的城市定位,大力推进“一城三区”同城化发展。市区要全面铺开25平方公里的河西新城建设,加快建设新医院、博物馆、图书馆、奥体中心、广电中心等十大标志性建筑,配套完善城市路网、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到2015年,建成全省地级市中功能最完善、环境最优美、最具魅力的城市新片区。旧城
要突出“畅通、净化、增绿、严管”四大重点,加快改造步伐,全面完成99个城中村、城郊村联片改造,完成五一东路立交桥、北内环立交桥和道路改造、北城壕防汛道路以及中大街南段等工程,并对城市主次街道拆违拆墙,绿化美化,扮靓城市。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市容环卫、交通秩序、社区管理和市政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同步推进洪洞、襄汾县城建设,到“十二五”末,“一城三区”总人口达到150万人。
以特色化提升县城和小城镇水平。立足县城特色定位,搞好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发挥侯马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依托国际物流陆港园区,加快侯马-侯马开发区和曲沃同城化进程,到“十二五”末,侯马都市圈人口达到55万人,建成晋南综合性交通枢纽和晋陕豫物流中心城市。把霍州、乡宁、蒲县、翼城、安泽、古县、浮山、汾西、隰县、永和、大宁、吉县12个县城建成以工矿型、轻型工业和旅游为主导的各具特色的片区中心。同时,加快53个重点中心集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
以连片化推进新农村发展。改革农村户籍制度和土地规划利用制度,按照社区化管理的思路,抓好新农村路网、供水、供气、住房等规划和建设,2012年全面完成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建成100个新农村连片区,涵盖1000个行政村。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规模实施片区开发,完成整村推进183个,移民搬迁5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
3、以交通、水利、电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水平大提升。
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网络,完善功能”的思路,坚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旅游公路“四网并重”,公铁空立体交叉,同步发展。完成临吉、临汾北环、青兰与京昆联络线等工程。建设隰河、长临、霍永、黎霍、安泽至沁水等高速公路672公里,改造国省干线665公里,旅游公路1078公里,农村街巷硬化和县、乡、村三级公路联网改造26000公里,实现村连村、户户通。建成临汾民航机场、大西高铁、中南铁路出海大通道、张礼至台头地方铁路。“十二五”末形成铁路、公路、航空“零距离换乘、无缝隙衔接”的现代交通网络,实现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由“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的跨越。
大兴水利工程。紧紧抓住国家大兴水利和我省“两纵十横”大水网建设机遇,以实施农田水利、饮水安全、河流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业节水、水土保持治理、黄河水利用七大项目为重点,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实施一批蓄、引、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突出抓好引黄工程,加快禹门口东扩和中部引黄项目建设,解决我市南部及西山地区12县市工农业用水问题。进一步延伸引沁工程,增加对浮山、襄汾、尧都、古县、洪洞五县区用水供给。同时,大力实施环城水系工程,有效利用第二污水处理厂与和川引水两大水源,建设北起城东皇城公园,沿临纺路、南外环、经华门北侧汇入汾河的绕城东南人工水系工程,在市区形成四周环水、生态优美的城市供排水保障体系。“十二五”末,新增灌溉面积107万亩,地表水供水能力达到10.65亿立方米,新增供水量
3.89亿立方米,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300万亩。构建黄河、汾河、沁河“三河连通”,和川、五马、曲亭、涝河、洰河“五库联调”,多源互补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电网建设。建设1项500千伏、10项220千伏、28项110千伏,建成以500千伏变电站为核心,以220千伏“三横两纵”为骨干的供电网络,基本形成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的智能电网。
4、努力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生态环境大提升。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节能减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临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加强节能降耗。坚持源头控制、科技支撑、严格监管“三管齐下”,认真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做好合同能源管理、能耗限额管理等基础工作,建立节能预警调控机制,加强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实施节能工程,强化节能执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加大环保力度。以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以提高环境质量为重点,打好打胜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和蓝天碧水扩容提质等五大战役。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严把新上项目审批关,严格执行环评“三同时”制度,禁止“三高”项目上马建设。加强工业企业的全天候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加强治污设施建设力度,所有县城实现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和
垃圾污水处理。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十二五”末,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1.3%,化学需氧量下降10.6%,氮氧化物下降13.9%,氨氮下降12.4%,汾河水质达到国家五类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稳定在330天以上。
抓好生态建设。围绕建设省级园林城市目标,强力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东西两山绿色生态屏障、矿区绿色生态恢复、公路两侧绿色廊道和平川农田林网五大工程。“十二五”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9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4%;30%的县(市、区)达到林业生态县标准。
5、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大提升。坚持群众利益至上,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推动由“解困民生”向“普惠民生”、“基本民生”向“幸福民生”的转型升级。
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办幼儿园、小学、中学建设力度,建立起布局合理、能够充分满足人民需求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出台鼓励政策,支持大学生赴农村从事基础教育,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十二五”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99%,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升学率达到68%。大力支持山西师大发展,启动实施河西教育园区建设,完成师大和临汾学院整体搬迁。高度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技校和职业高中,培养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
才。2015年,全市职业学校发展到50所,在校生规模达到8万人以上。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按照“保根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卫生网络建设,完成临汾新医院、中医院、精神病医院的迁建工作。村级卫生机构全部达到“六化”标准。切实加强卫生服务人员的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医疗质量。巩固扩大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加大重大疾病、重点传染病防控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分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城乡,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所有从业人员。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十二五”末,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市、县、乡、村四级文化阵地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县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或省建设标准,全市所有行政村建成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和图书室。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图书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力争每两年有2至3部(个)优秀作品获“五个一工程”等国家奖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彰显临汾文
化魅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民营资金进入文化领域,加快建设文化园区,形成移民文化、丁村文化、帝尧文化、晋国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六大特色产业,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总量实现翻一番,打造文化强市。深入开展“爱、树、建”活动,大力弘扬“临汾精神”,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
同时,大力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做好双拥工作。
(三)强化“六大支撑”,增添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新活力 项目建设。继续按照“四位一体”工作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项目储备1万亿元,签约5000亿元,落地3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完成1千亿元。实施7大类单体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1489项,既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又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改革创新。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可、非禁即行”的原则,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发挥核心区功能和区域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避免职能交叉。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进国有资产监管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
企业改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化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加强市县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进资本市场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力争10户左右企业上市。加大林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林权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扩大开放。牢固树立“开放兴市”理念,依托我市资源优势,紧紧抓住东部地区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以资源换资本、换项目。谋求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努力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我市。积极推进区域合作,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互动,形成优势互补、信息互动、共进共赢的发展局面。扩大民间资本市场准入范围,拓展民间资本发展空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社会卫生、金融服务、文化旅游等领域,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科技人才。坚持把科技和人才作为转型跨越的重大战略。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30家,建成临汾、侯马新区两个科技孵化中心,6个行业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以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面向国内外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实施人才安心工程,为人才扎根临
汾创造良好环境。
社会管理。坚持以监管和服务为中心,创新社会管理。健全完善利益协调、矛盾调处、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夯实基层管理基础。切实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突出抓好“社会人”和重点人群的管理和服务,把进城定居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投资创业人员等流动人口全部纳入社会管理和服务范围。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防震减灾和应急管理,健全完善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报告、信息共享和应急处置救援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贯彻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大“六五”普法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工作,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以创建“安全发展模范区”为目标,继续保持对煤矿、非煤矿山非法生产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加大高危行业、重点环节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各领域的安全生产治理、执法和宣传教育行动,建立“六大体系”,提高“六个能力”,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优化环境。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吸引力,就是竞争力的意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政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过错追究制,减少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严厉打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着力解决作风不
扎实、办事不规范、服务不到位、行为不检点的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三、扎实做好当前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52.14亿元,同比增长16.5%,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8.96亿元,同比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8.93亿元,同比增长33.9%,财政总收入完成114.94亿元,同比增长28.4%,各项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居全省前列。但从面临的形势看,要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困难还很大,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务求良好开局。
(一)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坚持实行旬调度、月通报和季分析制度,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综合研究,及时掌握和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要加强煤炭、电力、运力调配,制定一对一保障计划,满足企业生产和居民所需,确保生产链条衔接有序,销售渠道畅通。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全面完成436.1亿元的年度投资目标,突出抓进度、保质量。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抓好临汾民航机场可研报告审批和征地拆迁工作,候机大楼和飞机跑道争取9月份开工建设,机场大道9月底前完成;加快临吉高速、临汾北环高速、京昆与青兰高速临汾联络线建设,力争10月份竣工通车;加
快推进霍永高速公路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桃临线木瓜沟-马务桥段土地手续完善和征地拆迁,霍侯一级公路改造施工设计评审和资金筹措力度,力争9月底开工;抓好沁洪线改建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产业项目上,突出抓好园区规划项目的建设。对年初已签约的中煤、保利、华电等项目,加快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对华翔美的35万吨精密铸件、飞虹微纳米LED芯片、山西焦化60万吨烯烃、山西锻造厂30万吨精密锻件、新兴际化60万吨铸造等已开工项目,加强管理,科学施工,高效推进,保证项目建设进度。特别是突出抓好侯马山西国际陆港园区出口加工区申报、核心起步区项目筹划、落地和开工工作,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抓紧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围绕今年签约2630亿元的总目标,进一步加大项目对接力度。积极组织参加9月份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六届中博会,10月份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1月份的东盟(曼谷)中国进出口商品博览会,不断提高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尤其是在第六届中博会上,力争签约项目不低于50个、签约资金达到1000亿元以上。
(四)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五马水库应急水源工程和吉县东城、永和阁西垣、乡宁谭坪三项沿黄提水灌溉工程建设。完成蒲县四沟、浮山臣南河、乡宁宽井、汾西灌区登临等4座小型水库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突出抓好蔬菜自给工程,确保完成今年新增12万亩设施蔬菜的任务。加快“两平台一通道”建设,完成农业新
技术培训15万人次,大力开展农商对接、农超对接和订单收购,建设一批大型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畅通农民小额贷款通道,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农民小额贷款的支持力度,扶持农民发展特色产业。
(五)推进城市建设。按照“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思路。河西新城要加快高铁景观大道、河西南北大道、新高中南路、漪汾花园南路等道路工程和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广场、奥体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五一路立交桥年底前完成配套设施建设,北内环立交桥和道路改造、二中路、北城壕防汛道路、古城公园二期以及中大街南段、西赵路西段等确保按期开工。加大县城建设力度,统筹推进供气供热、园林绿化、污水垃圾处理、亮化美化各项配套工程,提高承载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
(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继续抓好节能降耗。认真开展节能执法工作,严肃查处违反《节能法》的行为,确保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以上。加大污染减排力度。牢牢盯住污染减排6项约束性指标,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特别是在年底前县县建成垃圾处理场并投入使用。同时,加快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实施涝河、洰河两大水系生态保护工程。大搞秋季植树造林,完成56.5万亩造林任务。
(七)强化安全生产。进一步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煤矿、尾矿库、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挂牌责
任制。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定期现场巡查制度,加强企业达标创建工作的检查,加大对安全目标责任的考核。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和打非专项行动,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舆情监控、监测预警、信息报告、社会动员等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教育提质、医疗健康、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住房安居、物价调控“六大”民生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临汾新一中后续工作,确保正常运行;推进27所公办幼儿园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确保年内竣工。完成新医院急门诊楼、医技楼、行政科研楼、后勤生活楼内装修、管网安装及相关配套设施;巩固新农合覆盖面,确保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完成对28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加快市老年活动中心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全面完成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00户,新建保障性住房3650套,改造农村危房3940户。大力推进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完成1562个行政村的街巷硬化,覆盖率达到52.6%;完成742个村便民连锁商店建设,年底覆盖率达到83%;完成1755个农家书屋、828个行政村的体育健身场所和534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达到76.77%、100%、82%。对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在校学生31450人实行免学费,覆盖率达到60.34%;新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7个,覆盖率达到80%。加快推进年初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 的“10件惠民实事”,确保每个民生项目按时保质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高举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大旗。经济社会的大跨越必须以思想的大解放为前提。要紧紧把握“转型综改试验区”机遇,用解放思想的利器,进一步开动脑筋,开阔眼界,着眼长远,着眼跨越,理清思路,探索发展的新途径。以先行先试的胆识,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敢于用别人没有用过的办法,采取别人没有采取的措施,破解资金、土地、机制、区划等方面的难题,激发活力,开创新局。一定要坚持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规范和法律程序办事,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政府制度建设,规范政务活动,确保政令畅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和沟通,努力提高行政水平。一定要弘扬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作风。紧紧抓住事关临汾发展的大事,盯住群众最“盼”、最“难”的实事,坚持以发展为要,以人民为本,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大治懒、治庸、治散力度,加强政府的考核评价,激励干部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做一些事情,树立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一定要筑牢源头治腐,清正廉洁的大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进一步加强公务员的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坚持勤俭办事,严格控制“三公”支出,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全面推进“教育+制度+科技”的新模式,以反腐倡廉教育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充分运用科技信息手段,不断深化反
腐倡廉工作,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厉惩治腐败行为,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临汾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转型催人奋进,跨越只争朝夕。让我们在中共临汾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坚韧不拔,开放包容,勤劳智慧”的临汾精神,沿着转型跨越、先行发展的航向,扬起风帆,破浪前进,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环境优美的富裕临汾、和谐临汾、幸福临汾、绿色临汾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201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压力最大、任务最重、困难最多的一年,也是全市干部群众凝聚力最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全市人民一道,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势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在全区前列,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8亿元,增长17.5%,增速排全区第2位,创16年来最高增幅;完成财政收入40.06亿元,增长23.6%,增速排全区第3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增长66.4%,增速排全区第2位,年增量首次突破100亿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元,投资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240元,增长10%。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经济总量在全区排位上升至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升至第4位。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90亿元,增长18.5%,人均工业产值突破2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32.4亿元,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5.2亿元,增长3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3亿元,增长30%。全市完成技改投资89.6亿元,增长172.9%,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35.8%,增速创历史最高水平。市本级36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9亿元,增长36.9%;主营收入、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税收入库分别增长42.6%、88.8%、33%。中恒集团公司、神冠蛋白肠衣公司、丰业集团公司、梧州供电局年纳税额超亿元。神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园区经济不断壮大,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15亿元,增长21.1%。新中陶、30万吨再生铜等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任务。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全年农业总产值达117.6亿元,增长7.1%,增速排全区第2位。粮食播种面积236.1万亩,粮食产量84.4万吨,增长6.5%,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全面落实粮食综合直补、水稻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发放支农惠农补贴资金2.03亿元。优质稻、亚热带名优水果、速丰林、木本天然香料、三黄鸡、瘦肉型猪等专业化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六堡茶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区最大的砂糖桔种植销售基地、肉兔养殖加工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加快农村改革步伐,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优势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预警预报机制。扎实推进以水利设施、乡村道路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实施各种水利工程项目239项,完成投资4.26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岑溪市、藤县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称号,苍梧县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称号。
交通建设实现突破 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和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贵港至梧州ⅱ级航道整治主体工程完工通航,长洲水利枢纽三四线船闸开工建设,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五号泊位主体工程、李家庄码头二期工程完工。梧州港货物吞吐量达1130万吨,集装箱15.3万标箱。南广铁路建设全面展开,洛湛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梧州不通火车的历史。桂梧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贵港至梧州、岑溪至水汶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苍梧龙圩至藤县潭东、至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二级公路改一级公路项目开工建设,梧封一级公路、苍梧环城一级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完工。全年交通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4亿元,为我市历年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最大的一年。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全市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城市路网、电网、水网改造工程加快建设。红岭片、三龙片、南岸片区开发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西江三桥、文化中心改造、新兴路综合整治、榜山休闲公园、市县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加快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申请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全年新增绿地13.8万平方米,改造绿地18.4万平方米。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城乡清洁工程、打击市区非法占地违章建筑工作取得新进展。各县(市)和各建制镇城镇规划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率达40.1%,提高0.6个百分点。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58亿美元,增长9.8%,其
第三篇:在2009年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在2009年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履行职责已经一年。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旗人民政府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旗各族人民,承接大好来势,紧抓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抓发展、重民生、保稳定、促和谐,攻坚克难,奋勇争先,较好地完成了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指标、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实现自治旗全面腾飞的道路上又一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全旗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40亿大关,达到43.5亿元,同比增长20.7%,占全市总量的7%。财政收入完成13.7亿元,同比增长76.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35.6%。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比重持续增长,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分别完成10726元和7050元,同比分别增长10.1%和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亿元,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亿元,同比增长8.6%。争取上级投资项目29个,资金7595万元。
(二)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立旗战略深入实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36.5%,列全市第三位。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22。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30%。实施市级重点工业项目9个,项目开工率达到100%。伊敏三期、鲁能一期4台60万千瓦机组成功落地。通大公司年产300万吨长焰煤项目全面推进,将于年内投产。两伊铁路、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坝体建设进展顺利,伊敏换流站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呼辽直流架线工程开工建设,360万电源市内通道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巴彦托海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入驻企业达到10家,工业增加值达到7618万元,上缴税金1512万元。产业招商深入开展,全年引进项目32个,资金54亿元,列全市第一位。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单位gdp能耗下降6%。伊敏煤电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全面启动。华能风电一期项目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大唐公司火力发电项目、伊敏四期煤矿扩能项目开始启动。“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开发利用俄蒙资源取得突出进展,实现外贸出口242万元。与大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接待国网、华能、大唐、西部矿业、德力西电气等大企业考察团50余批次。
(三)新牧区建设扎实推进。牲畜压缩战略深入实施,牧业牲畜头数达到72万头(只)。肉奶产量稳步提高,增质提效作用明显,奶产量完成20.6万吨,肉产量完成1.3万吨。良种改良家畜发展到67万头(只)。6家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4家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在牧民增收致富过程中发挥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完成增加值3510万元。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和“整村推进”工程,使191户614人直接受益。启动了奶牛振兴计划。实施优质后备母牛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系列惠牧项目。完成8条通村路和4个嘎查的通电工程。实施5个嘎查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63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高致病性禽流感、五号病等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面加强。xxx旗包商村镇银行挂牌营业,成为呼伦贝尔市第一家村镇银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推进,“家电下乡工程”全面启动。
(四)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新开工基本建设项目36个,完成投资3.1亿元。实施了“两横两纵”道路、xxx博物馆、中央街立面改造、中央街路面罩面、海兰察公园、赛马场等新建和改扩建旗庆献礼项目,使巴彦托海镇首府形象显著提升。开发房地产项目19个,建筑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建设公路里程300公里,铺筑公路11条,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伊敏至维纳河三级通乡路和伊敏河镇永丰桥西段路改造工程。
(五)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面加强。争创“全国生态县”工作全面推进。全年退耕41万亩,防沙治沙5万亩。草原建设总规模完成115万亩,禁牧完成85万亩,休牧完成900万亩,草畜平衡124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4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万亩,生态保护面积完成5万亩。80万亩退牧还草项目通过自治区验收。完成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治沙播种机顺利通过市科技局成果鉴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巴彦托海镇移民扩镇项目被自治区扶贫办评为全区优秀移民扩镇项目,项目总投资947万元,建设住房4800平方米,牲畜棚圈7500平方米。
(六)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繁荣发展。中国旅游强县创建工作深入实施,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旅游强县”荣誉称号。成功承办了“呼伦贝尔冬季那达慕暨xxx冰雪旅游节”。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繁荣活跃,各类个体私营企业达到4758户,从业人员达到7530人,销售收入完成1.3亿元,增加值完成8.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
(七)旗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建旗50周年,自治旗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建旗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自治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充分展示自治旗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旗人民政府坚持“隆重、热烈、节俭、务实、安全”的原则,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圆满完成旗庆系列活动,实现了展示风貌、提升实力、扩大影响、凝聚人心的目标。旗庆活动开幕式《和谐xxx》以其新颖性、独创性受到各界好评。举办了《中华情·相约xxx》大型文艺晚会,营造了浓厚的旗庆氛围。旗庆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提升了xxx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八)民生和社会事业稳步提高。关注困难群众,重视社情民意,向社会承诺的实事工程件件得到落实。“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全面推进。新建、扩建3所幼儿园和3所中小学宿舍楼及食堂,xxx中学迁建二期工程圆满完成。开展巴彦托海地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完成初高中分离。实现牧区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报销限额“双提高”,参合牧民达到96%。启动旗人民医院新建工程。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疫病防控工作全面加强。“全国中蒙医先进县”建设成果得到巩固,蒙医药工作进一步加强。建设辉苏木民俗馆和巴彦托海镇历史馆。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发展,宣传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新增就业1472人。提高了城镇低保、牧区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达到1.6万人。提高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津贴、补贴。建设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拨付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及实物配租资金238万元,落实上级廉租住房专项补贴资金275万元。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信访工作受理各类案件112件,758人次。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稳定。二轮修志工作圆满完成。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安置退役士兵46人。蒙汉文并用工作更趋规范,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成效显著。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文明城镇创建活动圆满成功,伊敏河镇被命名为“全国文明镇”,实现了我旗城镇精神文明建设里程碑式的新跨越。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干部监督和旗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191件,政协委员提案48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和苏木乡镇依法行政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法制建设进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地推行廉政建设,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得到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政府机关效能进一步提高。审计、监察、老干部、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金融、保险、电力、国税、地税、工商等行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自加压力、负重前行、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提升了发展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我们始终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把握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以科学的方式方法解决了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实现了xxx经济的跨越发展;二是我们始终与旗委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旗委决策抓落实,在贯彻落实旗委各项决策和完成全旗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上,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了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全旗步调一致、政令畅通;三是我们始终坚持高度负责、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工作作风,对既定的发展目标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用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干劲发展xxx,把加速发展的战略构想和看似遥远的奋斗目标变成了现实;四是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结构持续优化,收益大幅提高,民生显著改善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旗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旗人大、旗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旗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全旗各族干部群众、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xxx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客观分析、准确把握我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经济增速下滑,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压力加大;二是受用地和资源配置等因素制约,招商引资难度加大,新引进项目不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力不足;三是新牧区建设进度不快,牧民增收渠道不宽,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四是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五是个别部门大局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欠缺,依法行政意识淡薄,发展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六是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低,抓经济、跑项目、求发展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有为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解决好现实存在的问题,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做的更好,决不辜负全旗各族人民的期望。
二、2009年主要工作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纵观2009年发展来势,既充满挑战,又伴随机遇。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深刻,外部经济环境异常严峻,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增值税转型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这些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旗的发展进程。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资源和环境对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土地和信贷政策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其它地区特别是友好兄弟旗市区快速崛起,这些使我们实现率先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国家采取十大措施,扩大内需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必将带来新一轮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这些又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局面,我们要保持高度清醒,把握发展规律,提升发展信心,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条主线,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推进措施,抢抓发展进程中的一切机遇,克服前进征程中的一切困难,扎扎实实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保持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态势,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按照旗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确定今年全旗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大潮中,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争投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扎实推进新牧区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民生事业质量,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综合实力,争创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综合实力第一县,做呼伦贝尔市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主力军,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今年全旗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达到50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6.4%,达到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达到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7%和15%,达到12549元和8108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确定上述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力求体现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和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制胜法宝,向解放思想要思路、要办法、要信心、要干劲;二是把加快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中心任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把关注民生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弱势群体真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四是把求真务实做为政府工作的自觉追求,脚踏实地做事情,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围绕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不断扩大经济总量。
要继续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战略思想,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一要抓好产业布局调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自治旗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对生态环境和国土空间承载能力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安排好三次产业布局。二要抓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伊敏三期、鲁能一期电源项目及配套煤矿项目;支持伊敏四期、鲁能二期、大唐一期煤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加快两伊铁路、红花尔基水库、伊敏换流站、呼辽直流线路工程、360万电源市内通道建设项目进程;支持华能伍牧场年产300万吨煤矿项目、塔尔气铁矿项目、伊赫塔拉肉食加工项目投产达效;做好华能风电、西部矿业霍思汗煤田开发、福州华鹰煤化工等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三要抓好基地建设。打造伊敏煤电循环经济园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对褐煤提质、煤制甲醇转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燃煤发电厂项目进行科学整合;加快巴雁地区升级改造和整合开发进程,发展新型重工业化经济园区,全力推进扎尼河露天矿项目、大雁40万吨甲醇项目,争取更多的重点项目落地,依靠项目带动促进巴雁地区大发展。四要抓好园区建设。增加园区项目,做大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让周边嘎查参与到园区建设中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园区土地瓶颈问题。积极争取市本级财政用于园区基础建设的资金,加快完善巴彦托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水、电、路、气、排污等配套设施,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重点抓好光明乳业、绿祥肉食品加工、海中建材等企业发展,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吸引贝因美乳业、德力西电气等更多的企业入驻,争取地方工业取得更大进展,形成自主增长机制。五要抓好非公经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信用社作用,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有效激活民间资本,使民间资本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引导民营企业围绕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特色产业进行精深加工。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引导民营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培育和壮大名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六要抓好新型服务业。在巩固商贸流通、运输通讯、餐饮服务等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大力扶持房地产、中介、信息及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大型仓储等现代物流产业。争取启动巴彦托海镇金融商业中心区项目。
(二)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全面加强新牧区建设。
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新一轮牧区大建设、大发展。要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鼓励现有6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提高加工增值水平,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支持14个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发展品牌畜牧业,不断提升“锡尼河短尾羊”等品牌的知名度。切实落实草畜平衡,严格控制牲畜头数。划定集约型和草原放牧型奶牛发展区。完成5个奶牛小区的配套建设。加强饲料地管理,引进高产优质品种,建立饲料储备基地和储备库。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禽流感、五号病等疫病的防控工作。稳定和完善牧区基本经营制度,允许牧民以多种形式流转草牧场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成12个嘎查的规划编制工作,捆绑使用各类项目资金,发挥项目综合拉动作用,有目标、有重点地改善一批嘎查的水、电、路、住房、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品嘎查。落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整村推进”工程等惠牧项目。总结推广6个新牧区试点的经验做法,由集中抓点向统筹推进、整体突破转变。加强奶源市场管理,保障牧户奶资收入基本稳定。鼓励和支持城镇周边嘎查发展“庭院经济”。推进xxx旗育马基地建设,在全市率先启动马产业。支持包商村镇银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牧区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加大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积极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和引导牧民开展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收入。加强牧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项工作,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发展实力。
实施“一镇一品”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精品城镇,突出抓好3个乡镇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近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以呼伦贝尔市政府迁入新城区为契机,全面接收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突出巴彦托海镇中心城地位,加大中心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城镇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中和人口集聚。重点抓好粮食局北路改扩建工程和伊敏河镇迎宾广场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强对马路市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的整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营造整洁、有序、舒适、优美的城镇环境。按照“优化、调整、提高”的思路,全面加强道路建设,注重不同层次路网之间的衔接配套,发挥交通网络整体效益。争取按照三级公路标准新建红花尔基至蘑菇气114公里公路,升级改造s201线至辉苏木92公里公路,建设5条通村公路。投资210万元实施节水灌溉项目。投资408万元实施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投资36万元在巴彦托海镇建设2处供水点,解决部分居民安全饮水问题。争取实施6处安全饮水工程和伊敏河镇防洪工程。
(四)加强项目建设工作,抓好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
一要加强项目编制管理工作。成立项目储备中心,编制和管理全旗的重大项目。精心谋划、编制一批涉及资源开发、能源重化工、农牧业产业化、旅游业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侧重储备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为本地人口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储备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需求和全旗发展实际,做到组件齐备,随用随报。二要全力争取项目资金。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认真研究中央和自治区的资金投向和项目要求,抓好项目和资金的争取落实工作,实施一批牧区基础、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我旗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拉动内需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已经完成上报的项目要跟踪落实,做好对口衔接工作。三要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年”活动为契机,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把部门职能和权力运用到服务项目上来,形成长期的亲商、近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四要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以大项目为载体,主动融入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强化全方位的对接与合作。同时,瞄准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和大集团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在我旗的优化组合。引进0.5—5亿元的中小项目5个以上,全年引进资金44亿元。五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紧紧抓住对俄蒙开放升级的机遇,进一步密切与后贝加尔边疆区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合作规模。特别要加强与后贝加尔边疆区博尔贾市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在开发该地区矿产、渔业、草业、林木资源和种马引进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深入开展“争创全国生态县”活动,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以我旗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试点地区为契机,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全面完成2.5万亩沙地治理、2.5万亩防护林建设、31万亩退耕地块的补播任务。抓好草田轮作项目和荒地补播草籽工程,继续实施天然草原、天然林和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突出抓好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巴彦托海镇流域为重点的伊敏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的保护工作。争取将辉河湿地列入“十二五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启动辉河湿地保护工程和维纳河湿地保护工程。加大重点企业监控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成果,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强化对沙石料取用的管理,坚持定点取用,严禁随意乱采土石。
(六)加快旅游业发展进程,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
巩固创建“中国旅游强县”成果,全面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以“中国生态旅游年”活动为契机,整合旗域旅游资源,打造生态、冰雪、民俗旅游品牌。开展“旅游环境整治年”活动,对旅游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一批体现文化品味的旅游精品项目。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优惠政策,编制完成《xxx旗旅游总体规划》、《维纳河景区详规》和《百公里旅游文化景观带详规》。打造巴彦托海至红花尔基百公里旅游观光带,加强公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引导沿线牧民开展家庭旅游及旅游产品开发。对红花尔基景区进行整体规划,努力打造具有国家级水平的高层次旅游景区。要进一步丰富瑟宾节、冬季那达慕等节庆活动的内涵和形式,打造xxx旅游经典名片。加强对骆驼种群的保护,投入20万元对参加旗内节庆活动的骆驼给予补助。挖掘各苏木乡镇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形成旅游产业链条。充分利用呼伦贝尔冬季那达慕暨xxx冰雪旅游节成功举办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全面做大做强冬季旅游。完成xxx宾馆的三星级评定,xxx博物馆的aa级评定工作。加大旅游外宣营销力度,建立多功能、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服务网站。适时组织承办旅游展销、推介和专家论坛活动。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到 2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4亿元。
(七)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
以国家正在筹划启动的较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为契机,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挖掘、保护、传承好民族民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四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逐步推行文艺演出团体市场化运作。落实好基层文化站建设项目。做好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国庆6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为建国60周年献礼。完成巴彦托海地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进一步扩大电视节目覆盖率,增加民族语言节目。加强“村村通”建设,免费为710户牧民安装无线电视接收设备。
(八)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缩小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抓好教育重点工程建设,适时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做好巴雁镇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新建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加快蒙医药事业的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牧区合作医疗覆盖面,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强劳动监察和仲裁工作,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切实加强财税工作,壮大地方财政实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全力支持新牧区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国有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和产权经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协调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给予支持。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管措施,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鼓励自谋职业。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第二轮土地调查规划修编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工作。认真完成嘎查社区第七次换届选举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准备工作。加大对《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工作在各领域的发展水平,确保到2010年全面达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做好审计、监察、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
(九)高度关注民生,为人民群众办10件实事。
下大力气办好群众最急需,反映最强烈,能够早受益的各项实事,让全旗各族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新建旗人民医院病房楼和扩建蒙医医院制剂室、建设10所嘎查卫生室;二是建设巴彦托海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三是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四是完成巴彦托海地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建设2处小学宿舍楼、食堂及其它设施;五是建设1200平方米的巴彦托海镇殡仪服务中心;六是将牧区合作医疗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70元,牧区低保年标准提高100元;七是建设“三无人员”介护中心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八是启动牧区养老保险;九是实施第二期奶牛振兴计划,投入资金1000万元,继续对利息部分进行贴息;十是继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津贴、补贴标准。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规范、高效、团结、节约、廉洁的政府,更好地为xxx经济社会的发展,为xxx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尽职尽责。在今年的工作中,要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放到攻坚克难、解决实际问题上,健全落实制度,强化落实机制,着力解决办事难、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坚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事务性活动,把更多精力用在抓大事、搞建设、谋发展上,尽可能安排更多的新增财力用于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加强领导干部间的协调沟通,部门单位间的互动联动,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提高廉洁勤政的能力,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责任重大而光荣。旗人民政府将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旗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团结拼搏,跨越争先,为全面完成本次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xxx全面腾飞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201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压力最大、任务最重、困难最多的一年,也是全市干部群众凝聚力最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全市人民一道,同心同德,众志成城,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势头,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排在全区前列,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全市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城市路网、电网、水网改造工程加快建设。红岭片、三龙片、南岸片区开发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西江三桥、文化中心改造、新兴路综合整治、榜山休闲公园、市县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加快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申请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全年新增绿地13.8万平方米,改造绿地18.4万平方米。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城乡清洁工程、打击市区非法占地违章建筑工作取得新进展。各县(市)和各建制镇城镇规划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率达40.1%,提高0.6个百分点。
功承办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有力推动了我市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打出了“医药梧州、医疗梧州”的新名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深入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各类事故发生起数大幅下降。大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障了食品药品安全。完善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认真做好新时期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强社会矛盾的排查化解,确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六届梧州国际宝石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扎实推进平安梧州建设,为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出生政策符合率均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控制目标。科技创新计划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14个。加大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支出 16.13亿元,增长 19.9%;医疗卫生支出 6.78亿元,增长77.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5.61亿元,增长118.7%。教育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本科和本专科上线率排名广西第一,县(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走在全区前列。文化体育项目加快建设,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1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95个农村篮球场建设。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推进,全年投入309万元,为6838户村民安装开通了卫星电视。
一年来,各级政府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审计和工作督查,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府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国防动员、国资监管、国土资源、人事、统计、法制、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农机、供销、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海关、海事、通信、检验检疫、地震、人防、新闻出版、地方志、档案、扶贫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保持发展良好势头的这场重大考验中,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加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的主要体会有:必须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梧州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必须坚持把扩大投资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梧州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坚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坚持把“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必须坚持把“抓住一个关键、确保两个稳定、实现三个突破”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必须坚持把转变作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树立和弘扬真干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是攻坚克难的重要法宝。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就一定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化危机为转机,不断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一系列正确决策部署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市各族人民同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梧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前期工作推进困难,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的压力还很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力度还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还很大;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主要工作部署
实现今年工作目标任务,必须顽强拼搏,狠抓落实,乘势而上。重点抓好以下10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
切实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加强土地管理,优化用地结构,优先保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用地。探索农村土地市场建设,研究推进农村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利用现有存量土地。严格执行用地项目的容积率、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控制指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依法保护耕地。
健全项目建设保障机制 巩固完善“五个一”的项目推进机制,坚持“四个非常”的举措,切实解决项目审批、征地、搬迁、资金、环评等项目建设实际问题,加强对重大项目工程招投标、进度、质量、安全、资金、采购等环节的督促检查,营造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共同推进项目的良好氛围,努力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
二、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做优工业
加快工业项目建设 坚持以重大工业项目支撑优势产业。加快30万吨再生铜、神冠蛋白8亿米肠衣生产线、梧州松脂、联溢化工等72个续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林浆纸一体化、燃料乙醇、30万吨再生铝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今年开工建设。建设再生资源利用、陶瓷、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医药、造船及船用机械等一批重大项目,为百亿元、千亿元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振兴梧州老工业基地。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 坚持把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进一步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推动新增工业项目向园区集聚、技改项目“退城进园”,促进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以梧州工业园区为主体,打造医药、食品产业集群;以梧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体,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为主体,打造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群;以梧州陶瓷产业园区为主体,打造陶瓷产业集群;以长洲特种钢产业园区为主体,打造特种钢产业集群;以塘源化工产业园区为主体,打造化工产业集群。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力争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达225亿元以上,税收达10亿元以上。
提高服务企业水平深化“服务企业年”活动,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7家以上,税收超亿元企业达7家以上。大力支持中恒集团、神冠蛋白肠衣公司、丰业集团公司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大力实施质量兴梧战略,创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创名牌,再创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品牌和著名、驰名商标,推动日成林化公司、天鹅蓄电池公司、华虹股份公司、亿丰新宇公司等企业上市。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和商会管理,引导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发展。
三、坚定不移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进一步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重点实施60万亩超级稻及综合增产配套技术推广项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237万亩,总产量达85万吨,增长0.7%。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发展砂糖桔、中草药、六堡茶、蚕桑、速丰林、软枝油茶等优势种植业,推进千亩中草药良种繁育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千亩六堡茶标准化茶园和六堡茶集中加工区建设。加强砂糖桔黄龙病防控,加快产地市场和采后加工处理生产线建设。加快发展生猪、三黄鸡、养兔、网箱养鱼、养蜂等特色养殖业,推进优质畜禽水产品养殖规模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使用效益。努力办好第三届广西(梧州)春茶节暨六堡茶博览交易会。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开展县乡公路建设大会战,推进县、乡、村客运站和便民候车亭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增解决15万以上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抓好以治旱设施建设和水毁农田水利设施修复为重点的一批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提高农村沼气的入户率。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林改勘界面积731万亩,林改发证面积589.3万亩,其中藤县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积极推行“农事村办”和村级“四议两公开”工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发放面。建立10个县(市、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其中5个点列为市级示范点,力争新农村建设在乡村旅游、优势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四、坚定不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 坚持新城区开发与老城区改造并重,内涵提升与外延扩展相结合,加快建设整体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现代气息浓郁的中心城市,实现城市规模大幅扩容,城市承载和辐射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形象品位明显提升。加快红岭三龙新城建设,重点推进路网工程、玫瑰湖景区、景观大道等项目建设,力争基本建成红岭三龙主干道路网。加快启动南岸新区开发,力争开工建设西江四桥,逐步把圣文园、八宝塘、下小河和长洲水利枢纽库区整体打造成为高尚休闲度假旅游区。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开工建设桂江一桥加固改造工程,加快平民冲、冰泉冲、石鼓冲的地质灾害综合整治,推进白垢村和河东片的危旧房改造。
加强县城和小城镇建设 加快把岑溪市建设成为副中心城市,把藤县建设成为中等城市,把蒙山县建设成为特色小城市,实现市区与苍梧县城同城化。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把新地、大业、塘步、太平等多个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乡镇建设成为广西经济强镇。抓好以梧州工业园区、梧州港(赤水)工业区、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陶瓷产业园区、塘源化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小城镇规划,配套提升道路、管网、社区服务等设施,提升其承接和带动功能。加大推进土地流转、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切实放宽户籍限制,统筹引导农业人口到城镇就业和定居,鼓励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塑造城乡特色风貌 扎实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营造“大种树、人人种、年年种”的氛围,突出抓好城市建成区的绿带、绿道、绿岛建设,增加城市绿量,打造西堤路、火车站站前大道、红岭一二号路等几条城市主干道绿化精品;加强森林生态网络建设,重点抓好高速公路、铁路、国道沿线、西江黄金水道沿岸绿色通道建设以及城镇村屯绿化。大规模开展城乡风貌改造,按照“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碧水红瓦”的要求,城市风貌改造重点是改造“清水墙”,杜绝新的“竹筒房”,广泛开展小街小巷改造和小景点、小绿地、小活动场所建设;农村风貌改造重点是做好“路树墙、沟池场、文卫网,外加一栋小红房”的文章。加强农村建房规划,开展整村连片治理,改变农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状。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继续加大“五乱”治理力度,树立清洁、整齐、美观的城乡新形象。
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发展 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完善住房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鼓励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房地产业,规范发展住房二手市场,盘活住房租赁市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推进城镇危旧房改造,开展经济租赁住房、限价房建设试点,切实解决好特殊群体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五、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合作,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
完善发展规划 围绕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部署,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港口码头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等专项规划,以规划引导西江黄金水道科学合理开发,促进产业沿江集聚,重点布局内河临港工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农业和旅游业,逐步形成分工明确、优势明显、协作配套的产业带,推进全市50%的人口、70%的产业向西江沿线集聚,实现城镇与产业的集聚发展,推动西江经济带形成。
深化交通发展 围绕建设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快构建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协调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完善综合运输体系交通布局,探索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和运营模式,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建设,重视城市交通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对接,努力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全力推动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尽快形成交通体系主骨架。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工作,加快县乡公路建设步伐,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积极开通梧州机场新航线,确保航空客货运量稳定。
承接产业转移 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推进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主攻粤港澳,拓展长三角,围绕产业、依托资源招大引强,力争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依托特色产业园区和优势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优化投资环境,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确保招商项目合同履约率超过95%、开竣工率超过60%、资金到位率超过40%。
加强区域合作 主动融入珠三角,主动对接北部湾,推动资源共享、产业配套、交通对接、环保同治,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为生态、高效的“绿色运输大通道”。办好第七届梧州国际宝石节。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鼓励企业到东盟建立产品加工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加工基地、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基地。拓展与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沿江电子口岸平台建设,规划设立出口加工区,提高口岸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力争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六、坚定不移扩大消费需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发展商贸物流业 围绕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着力培育扶持一批物流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物流企业,重点加快中恒国际医药商贸物流基地等现代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城乡商业网点规划建设,重点改造和培育两广综合市场、建材专业市场、装饰材料专业市场等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增强市场辐射功能和拉动效应。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和“新农村现代物流”工程建设。
加快发展旅游业 围绕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建设,统筹规划,加快建设梦都美生态园、茶花主题生态园、体育雕塑主题生态园。提升骑楼博物城、龙母庙、历史文化长廊、石表山风景区质量,加快四恩寺、天龙顶、李济深故居、太平天国永安州活动旧址、袁崇焕故居等十大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加快江滨、国龙等五星级酒店和会所建设,鼓励和扶持现有宾馆酒店改造升级,全面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大 “梧州三宝”即人工宝石、六堡茶、龟苓膏的宣传推介力度,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深化与南宁、桂林旅游区和粤港澳旅游区的区域旅游合作。力争全市旅游总收入达38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达620万人次。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筹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广告会展、出版发行、网络数字等产业。支持文化休闲健身、艺术培训等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推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挖掘岭南文化的深刻内涵,逐步打造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龙母文化、骑楼文化、粤剧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快图书馆、博物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化市场体系,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创新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七、坚定不移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梧州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在生产生活领域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支持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效益。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产业体系,促进再生资源加工行业的规范、快速发展。实施市区饮用水源改造工程,加强浔江、桂江等江河以及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保护青山绿水,争创全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狠抓工业重点污染企业治污减排,进一步强化企业污染减排的主体责任,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严格执行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的要求,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探索建立资源开采和生态环境治理恢复补偿机制,全面落实“一票否决制”,强化对污染源在线控制和监督性检测,提升环境监管水平,促进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
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市、县(市)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及其配套管网、燃煤锅炉脱硫设施、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梧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和赤水港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所有县(市)、园区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成使用。
八、坚定不移为民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七)城乡风貌改造工程 筹措3000万元,实施25个城乡风貌综合整治点的改造、小街小巷改造以及小绿地、小游园、小景点、小活动场所的建设。
(八)超级稻种子补贴项目工程 筹措600万元,全面推广超级稻及实施粮食高产配套工程。
(九)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工程 筹措320万元,建设农资配送中心,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十一)珠山公园和狮卧山改造工程 筹措1500万元,将珠山公园改造成为历史博物公园,将狮卧山建设成为市民体育休闲公园。
(十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 筹措 500 万元,对市本级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为群众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各位代表,为民办实事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们一定全力把这些实事办好,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九、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扎实开展平安梧州建设 贯彻落实自治区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预警体系,继续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调解”活动,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强公安执法能力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重视和加强社区建设,不断增加对社区的投入,充分发挥社区在平安创建中的作用。完善应急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争创自治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
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突出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强化森林和公共场所火灾隐患的排查处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力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强化源头监控和市场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
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 积极开展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企业、和谐邻里等建设活动,争创一批自治区级先进典型。
加强国防教育和支持部队建设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继续做好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支持驻梧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落实军人优待抚恤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十、坚定不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 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努力将学校建成安全最保障、家长最放心的地方。整合市区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中小学校布局,重点抓好梧州高中等一批中小学校的新建和改扩建工作。加大职业教育攻坚力度,整合市本级公办职业教育资源,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支持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建设。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
积极扩大就业 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统筹做好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工作,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做好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5.5万人。加强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积极探索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国有困难企业和集体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问题。进一步加大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加强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加强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推进人口计生体制机制创新,抓好“诚信计生”试点,推行婚检“一站式”服务,提高人口计划生育覆盖率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援助行动和农村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活动,大力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加强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市人民医院,扩建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红会医院综合楼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乙肝疫苗补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妇女健康检查等工程。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加大扶持中医药发展力度,创建独具特色的中医医疗、保健、科研体系,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抓好其他各项事业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市体育中心建设。加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积极实施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强化国资监管、统计、审计、档案、编制、法制工作。加强对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工作。协调发展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事业,支持发展红十字人道和慈善事业。充分发挥地震、气象、水文等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组织力量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科学谋划梧州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
各位代表!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希望前所未有。面对全市人民的重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一是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努力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高效、便民、廉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工作干劲,倡导简政、高效、务实的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戒空、戒虚、戒假、戒骄、戒懒、戒奢。三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和执行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切实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加强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行政监督,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待,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为开创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第五篇:在2009年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在2009年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履行职责已经一年。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旗人民政府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旗各族人民,承接大好来势,紧抓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抓发展、重民生、保稳定、促和谐,攻坚克难,奋勇争先,较好地完成了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指标、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实现自治旗全面腾飞的道路上又一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立旗战略深入实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36.5%,列全市第三位。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22。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30%。实施市级重点工业项目9个,项目开工率达到100%。伊敏三期、鲁能一期4台60万千瓦机组成功落地。通大公司年产300万吨长焰煤项目全面推进,将于年内投产。两伊铁路、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坝体建设进展顺利,伊敏换流站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呼辽直流架线工程开工建设,360万电源市内通道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巴彦托海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入驻企业达到10家,工业增加值达到7618万元,上缴税金1512万元。产业招商深入开展,全年引进项目32个,资金54亿元,列全市第一位。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单位gdp能耗下降6%。伊敏煤电公司“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全面启动。华能风电一期项目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大唐公司火力发电项目、伊敏四期煤矿扩能项目开始启动。“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开发利用俄蒙资源取得突出进展,实现外贸出口242万元。与大企业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接待国网、华能、大唐、西部矿业、德力西电气等大企业考察团50余批次。
(三)新牧区建设扎实推进。牲畜压缩战略深入实施,牧业牲畜头数达到72万头(只)。肉奶产量稳步提高,增质提效作用明显,奶产量完成20.6万吨,肉产量完成1.3万吨。良种改良家畜发展到67万头(只)。6家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14家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在牧民增收致富过程中发挥重要引领和带动作用。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完成增加值3510万元。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和“整村推进”工程,使191户614人直接受益。启动了奶牛振兴计划。实施优质后备母牛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系列惠牧项目。完成8条通村路和4个嘎查的通电工程。实施5个嘎查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63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高致病性禽流感、五号病等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面加强。xxx旗包商村镇银行挂牌营业,成为呼伦贝尔市第一家村镇银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稳步推进,“家电下乡工程”全面启动。
(五)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面加强。争创“全国生态县”工作全面推进。全年退耕41万亩,防沙治沙5万亩。草原建设总规模完成115万亩,禁牧完成85万亩,休牧完成900万亩,草畜平衡124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4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1万亩,生态保护面积完成5万亩。80万亩退牧还草项目通过自治区验收。完成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治沙播种机顺利通过市科技局成果鉴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通过自治区专家评审。巴彦托海镇移民扩镇项目被自治区扶贫办评为全区优秀移民扩镇项目,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下一页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项目总投资947万元,建设住房4800平方米,牲畜棚圈7500平方米。
(六)旅游业和第三产业繁荣发展。中国旅游强县创建工作深入实施,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旅游强县”荣誉称号。成功承办了“呼伦贝尔冬季那达慕暨xxx冰雪旅游节”。全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繁荣活跃,各类个体私营企业达到4758户
(七)旗庆活动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建旗50周年,自治旗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建旗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自治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充分展示自治旗经济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旗人民政府坚持“隆重、热烈、节俭、务实、安全”的原则,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圆满完成旗庆系列活动,实现了展示风貌、提升实力、扩大影响、凝聚人心的目标。旗庆活动开幕式《和谐xxx》以其新颖性、独创性受到各界好评。举办了《中华情·相约xxx》大型文艺晚会,营造了浓厚的旗庆氛围。旗庆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提升了xxx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自觉接受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干部监督和旗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191件,政协委员提案48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和苏木乡镇依法行政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法制建设进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坚定不移地推行廉政建设,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得到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政府机关效能进一步提高。审计、监察、老干部、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金融、保险、电力、国税、地税、工商等行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自加压力、负重前行、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提升了发展水平,取得了丰硕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我们始终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把握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以科学的方式方法解决了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实现了xxx经济的跨越发展;二是我们始终与旗委保持高度一致,紧紧围绕旗委决策抓落实,在贯彻落实旗委各项决策和完成全旗重点工作、重大项目上,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了密切配合、协调统一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全旗步调一致、政令畅通;三是我们始终坚持高度负责、求真务实、拼搏进取的工作作风,对既定的发展目标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用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干劲发展xxx,把加速发展的战略构想和看似遥远的奋斗目标变成了现实;四是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结构持续优化,收益大幅提高,民生显著改善的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旗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旗人大、旗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旗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全旗各族干部群众、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xxx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客观分析、准确把握我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经济增速下滑,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压力加大;二是受用地和资源配置等因素制约,招商引资难度加大,新引进项目不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力不足;三是新牧区建设进度不快,牧民增收渠道不宽,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四是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五是个别部门大局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欠缺,依法行政意识淡薄,发展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六是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低,抓经济、跑项目、求发展的意识不强,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有为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解决好现实存在的问题,努力把政府各项工作做的更好,决不辜负全旗各族人民的期望。
二、2009年主要工作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纵观2009年发展来势,既充满挑战,又伴随机遇。当前,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深刻,外部经济环境异常严峻,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增值税转型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这些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旗的发展进程。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资源和环境对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土地和信贷政策的门槛进一步提高,其它地区特别是友好兄弟旗市区快速崛起,这些使我们实现率先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国家采取十大措施,扩大内需增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必将带来新一轮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这些又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局面,我们要保持高度清醒,把握发展规律,提升发展信心,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条主线,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推进措施,抢抓发展进程中的一切机遇,克服前进征程中的一切困难,扎扎实实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保持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态势,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向前发展。
按照旗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确定今年全旗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大潮中,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争投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扎实推进新牧区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民生事业质量,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综合实力,争创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综合实力第一县,做呼伦贝尔市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主力军,以优异的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
确定上述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力求体现既积极又稳妥的原则。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和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制胜法宝,向解放思想要思路、要办法、要信心、要干劲;二是把加快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中心任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把关注民生做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弱势群体真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四是把求真务实做为政府工作的自觉追求,脚踏实地做事情,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围绕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不断扩大经济总量。
要继续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战略思想,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一要抓好产业布局调整。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自治旗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对生态环境和国土空间承载能力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安排好三次产业布局。二要抓好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伊敏三期、鲁能一期电源项目及配套煤矿项目;支持伊敏四期、鲁能二期、大唐一期煤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加快两伊铁路、红花尔基水库、伊敏换流站、呼辽直流线路工程、360万电源市内通道建设项目进程;支持华能伍牧场年产300万吨煤矿项目、塔尔气铁矿项目、伊赫塔拉肉食加工项目投产达效;做好华能风电、西部矿业霍思汗煤田开发、福州华鹰煤化工等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三要抓好基地建设。打造伊敏煤电循环经济园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对褐煤提质、煤制甲醇转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燃煤发电厂项目进行科学整合;加快巴雁地区升级改造和整合开发进程,发展新型重工业化经济园区,全力推进扎尼河露天矿项目、大雁40万吨甲醇项目,争取更多的重点项目落地,依靠项目带动促进巴雁地区大发展。四要抓好园区建设。增加园区项目,做大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让周边嘎查参与到园区建设中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园区土地瓶颈问题。积极争取市本级财政用于园区基础建设的资金,加快完善巴彦托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水、电、路、气、排污等配套设施,为入驻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重点抓好光明乳业、绿祥肉食品加工、海中建材等企业发展,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吸引贝因美乳业、德力西电气等更多的企业入驻,争取地方工业取得更大进展,形成自主增长机制。五要抓好非公经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信用社作用,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有效激活民间资本,使民间资本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引导民营企业围绕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等特色产业进行精深加工。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力度,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引导民营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培育和壮大名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六要抓好新型服务业。在巩固商贸流通、运输通讯、餐饮服务等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大力扶持房地产、中介、信息及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大型仓储等现代物流
产业。争取启动巴彦托海镇金融商业中心区项目。
(二)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全面加强新牧区建设。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发展实力。
(四)加强项目建设工作,抓好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
一要加强项目编制管理工作。成立项目储备中心,编制和管理全旗的重大项目。精心谋划、编制一批涉及资源开发、能源重化工、农牧业产业化、旅游业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侧重储备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为本地人口就业创造更多的岗位。储备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需求和全旗发展实际,做到组件齐备,随用随报。二要全力争取项目资金。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认真研究中央和自治区的资金投向和项目要求,抓好项目和资金的争取落实工作,实施一批牧区基础、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升我旗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拉动内需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已经完成上报的项目要跟踪落实,做好对口衔接工作。三要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年”活动为契机,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把部门职能和权力运用到服务项目上来,形成长期的亲商、近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四要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以大项目为载体,主动融入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强化全方位的对接与合作。同时,瞄准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和大集团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现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在我旗的优化组合。引进0.5—5亿元的中小项目5个以上,全年引进资金44亿元。五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紧紧抓住对俄蒙开放升级的机遇,进一步密切与后贝加尔边疆区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合作规模。特别要加强与后贝加尔边疆区博尔贾市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在开发该地区矿产、渔业、草业、林木资源和种马引进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深入开展“争创全国生态县”活动,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以我旗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试点地区为契机,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全面完成2.5万亩沙地治理、2.5万亩防护林建设、31万亩退耕地块的补播任务。抓好草田轮作项目和荒地补播草籽工程,继续实施天然草原、天然林和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突出抓好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以巴彦托海镇流域为重点的伊敏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的保护工作。争取将辉河湿地列入“十二五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启动辉河湿地保护工程和维纳河湿地保护工程。加大重点企业监控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成果,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强化对沙石料取用的管理,坚持定点取用,严禁随意乱采土石。
(六)加快旅游业发展进程,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
(七)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
以国家正在筹划启动的较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为契机,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挖掘、保护、传承好民族民间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四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逐步推行文艺演出团体市场化运作。落实好基层文化站建设项目。做好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国庆6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为建国60周年献礼。完成巴彦托海地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进一步扩大电视节目覆盖率,增加民族语言节目。加强“村村通”建设,免费为710户牧民安装无线电视接收设备。
(八)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缩小学校间办学条件的差距。抓好教育重点工程建设,适时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做好巴雁镇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新建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加快蒙医药事业的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扩大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牧区合作医疗覆盖面,逐步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强劳动监察和仲裁工作,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切实加强财税工作,壮大地方财政实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全力支持新牧区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国有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和产权经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协调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给予支持。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管措施,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鼓励自谋职业。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第二轮土地调查规划修编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推进“五五”普法工作。认真完成嘎查社区第七次换届选举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准备工作。加大对《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工作在各领域的发展水平,确保到2012年全面达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做好审计、监察、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
(九)高度关注民生,为人民群众办10件实事。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的发展任务,我们要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规范、高效、团结、节约、廉洁的政府,更好地为xxx经济社会的发展,为xxx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尽职尽责。在今年的工作中,要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放到攻坚克难、解决实际问题上,健全落实制度,强化落实机制,着力解决办事难、环节多、效率低的问题。坚持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事务性活动,把更多精力用在抓大事、搞建设、谋发展上,尽可能安排更多的新增财力用于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出。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加强领导干部间的协调沟通,部门单位间的互动联动,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提高廉洁勤政的能力,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责任重大而光荣。旗人民政府将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旗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团结拼搏,跨越争先,为全面完成本次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xxx全面腾飞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