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与舆情疏导功能研究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与舆情疏导功能研究
陆明远 于家琦
[提 要]近年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社情民意,在及时准确掌握舆情动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舆情疏导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同时,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在社区中发挥作用,它们的舆情疏导功能也逐渐显现。社区社会组织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来根除不良舆情产生的土壤,把不良舆情转化为良性舆情。而且由于它们具有服务社区居民各方面需求的积极作用,也使得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影响力逐渐强化,具备了在社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能力。
[关键词] 社区社会组织;舆情疏导;舆论氛围
[作者简介] 陆明远,天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于家琦,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C91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党和政府日益重视社情民意。“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意、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及时准确掌握舆情动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舆情疏导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开始越来越多地在社区中发挥作用。作为满足居民不同需求的社会组织,它们功能多样,能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不同居民的社会舆情信息。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区社会组织的舆情疏导功能逐渐显现,成为政府、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进行沟通的中介。而且由于它们具有服务社区居民各方面需求的积极作用,也使得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影响力逐渐强化。可见,社区社会组织在实践中的这些特征和优势造就了其多方面的舆情疏导功能。
一、社会组织的服务分类
社区社会组织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公共服务,按照其主要目的和对象以及运作方式的差异,可分为娱乐活动型、志愿帮困型、维护权益型、便民低偿型四类。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社区社会组织具有多种功能,这四种类型是依照组织最主要的特征来划分的,而不是组织的唯一特点,因此不同类型之间的组织有交叉。
(一)娱乐活动型
娱乐活动型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社区居民在个人、集体的自发组织下,或居委会、物业公司等的带领下,出于锻炼身体、满足个人爱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而结成的体育、娱乐、文化、艺术等自娱自乐的兴趣团体。如各种各样的健身队、太极武术队、柔力球队等。娱乐活动型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主要是为了把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切磋,交流经验,共同进步,从而使社区居民的闲暇时间丰富和充实起来。在居民们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居民的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得到了提高,情绪得以舒缓;这些强体健身和情趣抒发活动也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志愿帮困型
志愿帮困型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社区居民在个人或社区组织的发起下,为了帮助社区中有各种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或倡导某种公益理念而结成的无偿服务组织。如各种由不同群体组成的志愿者组织,包括志愿者协会、“红领巾”志愿者组织、“夕阳红”社区服务队、义工组织、邻里互助组织;为帮助和保护社区内特定群体、提供资金或咨询等服务的各类基金会、慈善组织、救助组织;为维护社区治安环境而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为保护社区环境或提倡环保理念的社区环境保护协会等。这类社区社会组织所服务的对象不是组织成员,而是为全社区或某一类特别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无偿服务。志愿帮困型社区社会组织体现了一种帮贫扶弱和维护公益的社会价值观,通过具有共同志向者的志愿结社,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和社区提供持续有效的援助,以缓解或解决社会问题,具有崇高精神和现代社会意识。志愿者提供的是非功利性的服务,培育大家的社区共同意识、相互之间的平等、信任,要求人们自觉、志愿承担现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是具有民间自治性质的社会活动,也是社区建设的宝贵资源。
(三)维护权益型
维护权益型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社区内的居民、商户等成员为了维护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而结成的会员制组织。如具有议事决策性质的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等,代表特定人群利益的社区老年人协会、社区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社区残疾人协会、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社区服务行业协会、社区工作者协会等。这类组织的目的在于表达和维护社区内某一类成员的合法权益,有的还具有业务管理的职能。大多数社区社会组织都具有维权的功能,因为只要是组织,都要维护本团体的利益、维护其所代表人群的利益。这里所说的维护权益型社区社会组织,主要是强调这类组织的主要功能在于维权,而不是其他。虽然娱乐活动型组织也具有维权功能,但这类组织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维权,而是组织娱乐休闲活动。志愿帮困型组织有时会和维护权益型组织有重叠,区分的标准是看组织者和受益者是否一致,如果组织者和受益者不同,这说明组织者的目的在于帮助受益者,而不是为了自身或组织利益,这类组织就是志愿帮困型的社区社会组织;如果组织者和受益者是同一群居民则是维护权益型的社区社会组织。
(四)便民低偿型
便民低偿型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居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为社区居民进行便利性服务,并收取少量费用的非营利服务组织和机构。如提供劳务为主的各种社区托老所、社区敬老院、小型幼儿园、小饭桌、社区学校、残疾人福利院、护理中心,利用“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资金筹建的社区老年服务活动中心,由民间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活动中心以及各种民办社区中介服务机构。便民低偿型社区社会组织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正式法定的民间组织,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需要到民政部门登记。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这类服务组织或机构将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根据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自主开展服务和运营。
二、以服务缓解舆情压力
舆情疏导的关键在于根除不良舆情产生的土壤,把不良舆情转化为良性舆情。根据舆情变动机制,社区居民的舆情会随着自身状况的改变、与居民相关的某些利益关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1]。只有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权利得到维护,舆情才具备转化的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采用民主公正的方式管理社区公共事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所需要的各方面服务,切实解决居民的各种实际困难。社区居民的利益得到满足,居民的心情舒畅了,才能呈现积极健康的舆情状态。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提供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社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烟台市李沧百通社区温馨服务中心,已经为居民们解决了120多次水电暖等日常生活问题。社区居民只要打个电话就会有热心人上门服务。这样的社区社会组织目前该市有 2300多家,已经成为了社区服务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老百姓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南京市建邺区虹苑社区拆迁户较集中,低收入人群比例大,不少住户无力负担物业管理费,致使物业管理落空。“居民之家”就组织社区内下岗人员组成维修队,利用低成本运作优势,实行最低收费服务,为社区居民解决了水电维修、疏通、保洁等难题,使小区居民同样享受周到服务,感到“家”的可亲[3]。
(二)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服务
在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众多的宁波市,社区社会组织帮助政府缓解就业压力、扶贫帮困的作用凸显。“爱心编织站”、“居家养老中心”、“学童接送服务站”等社区社会组织吸纳了不少下岗失业人员,解决了一定的就业问题,拓宽了社区就业的渠道,为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4]。石家庄市桥西区经十条社区民主议事会下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他们通过与下岗职工原单位协商、向用工单位推荐、积极创办三产摊点等多种形式,安置下岗职工[5]。青岛市四方区70多家社区社会组织不断拓展服务项目,拓宽就业渠道,仅2005年就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157人次。黄岛开发区爱心大姐服务社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及热线电话,为下岗失业妇女介绍保姆、钟点工1200人次;举办培训班、招聘会、洽谈会,3000多名妇女接受了就业指导培训,协调相关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引导200多名妇女自主创业。市南区八大湖和谐社区促进会开通社区服务网络,招收有一技之长的下岗、失业人员,先后为110多人解决就业问题[6]。
(三)提供养老服务
青岛市走出一条“政府主导,社区社会组织运作,老年人受益”的新路子,有效地将政府投入与民间投入、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结合起来,形成公立养老机构、社区民间养老机构、居家养老三位一体、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格局,较好地解决了社会化养老问题。市北区作为居家养老的试点,推出了首家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关爱长者服务社,有效地承担起居家养老的社会责任。政府则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每月补贴15小时的服务时间,通过服务社为9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生活贫困、低保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居家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目前已有390多位老人享受到政府的送时服务[7]。
(四)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救助
当前由于贫富差距扩大,一些群体对社会现实不满,政府却又普遍未实施心理救助这个重要的社会救助项目,由此引发了一些冲突事件。而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发展各种公共服务,解决社区成员的实际生活困难,注意疏导社区居民的各种忧虑、困惑、压抑等情绪,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社区居民的心理压力缓解了,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也就得到了有效释放,不良社会心态和不良社会事件也就可以随之避免。宁波的社区社会组织为困难群体排解思想矛盾,开展心理救助,成为他们反映诉求的渠道。目前宁波市300多个社区中已有200多个社区通过民间组织开展了心理救助[4]。
三、以服务营造舆情氛围
舆情疏导不仅仅是通过单方面的服务来满足居民需求,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多种形式让民众参与到社区活动中,逐渐引导民众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这就要求舆情疏导主体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能够把握舆论氛围,引领民众及时调整对社会事务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态度。
目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由于社区成员与社区没有明确的、紧密的利益关系,加之参与渠道不畅通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区发展的阻力。经验表明,利益是参与的重要驱动力,当社区成员感到社区与其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有渠道参与、参与后又能有效维护其利益时,自然就会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只有社区居民真正关心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才会增强,才能形成有力的舆情疏导环境。相反,如果社区居民对社区根本不了解也不在意,就不可能在社区中找到倾诉的渠道,社区的舆情疏导也就成为了空谈。社区社会组织的出现使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显著增强,它们植根于社区,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从而促进了社区居民公民观念的形成,使居民增强责任感和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扶持,使社区居民增强对它们的信任感,这也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影响力。这些因素使社区社会组织具备了引导舆情的基础条件。
(一)社区社会组织是吸引社区居民融入社区、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社区社会组织的成员源于社区居民,是最接近社区居民的群众组织,其触角可以延伸到每一类人群。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可以覆盖到每一个成员的利益,它们可以吸纳每一位对该组织感兴趣的成员,这样,就能真正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拓展社区成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城市社会学著名学者索尔.D.阿林斯基也认为:社区认同和自豪感,对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这些都需要一个工具性的组织进行持续的监督和干预,并不能依靠“看不见的手”。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它促使居民参与各类社区事务,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工具性的组织也是将居民个人意志上升为组织、群体意志的一种有效的途径[7]。
人是社会人,社区是人的社区,人际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住宅经历了由平房向楼房的变化,居住结构的变化阻隔了人们的交往。社区社会组织的产生,将具有共同特点或需求的人组织起来,建立相应的组织,开展不同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区居民交往和沟通提供了渠道,促进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相识、相助,使社区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真正的共同体,而不只是因为简单地共居一地形成的形式上的共同体,从而有助于克服现代住宅形成的自然障碍,满足居民交往和沟通的需求。社区居民通过社区社会组织了解社区事务,增进了社区归属感,能够在社区中找到意见表达的渠道,从而为舆情疏导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社区社会组织是培养公民精神和责任感、促进参与意识形成的训练场 社区社会组织,以无偿服务他人、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回报社会为目的,不仅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而且是培养公民意识、促进社区人际关系和谐、弘扬集体主义精神的必要途径。社区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开展的活动,拓宽了人们奉献社会的渠道,并在回报社会的过程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提高了公益意识、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社区文体娱乐团体开展的文娱活动,在满足居民的自娱自乐、体育健身需求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个性得到了社会化,实现了人格的社区化、社会化,这些活动都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集体意识,强化了居民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社区社会组织所进行的主要是居民自己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贴近居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表达自己的意愿,关注社区的发展,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管理和服务献计献策。完善城市居民自治,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一个目标,就是要促进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扩大社区基层民主。参与是民主的前提,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就不可能有社区民主的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所倡导的参与理念、公益精神都体现了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社区居民受到这些理念的感染,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社会心态。
(三)社区社会组织是宣传和谐文化、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社区社会组织经常进行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使社区居民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它们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普及法律知识,进行法治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老年大学经常开展老年保健知识讲座、书法讲座;市民学校安排计生、流动人员管理、法律知识讲座和再就业专门培训等内容;健身协会开展木兰拳、太极剑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提高了居民的文化水平。例如,南京市玄武区在多年的社区教育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在社区教育中产生积极影响的社会组织,如锁金村街道的万家帮服务中心、景泰蓝工艺画创业园,新街口街道的邻里一家亲、诗词歌赋社,梅园街道的新四军研究会,后宰门街道的小草俱乐部、党员义工管理站,玄武门街道的天山民间锣鼓队,孝陵卫街道的紫灵书画院,红山街道的巾帼编织社,玄武湖街道的邻里读书会等,这些社区社会组织起到了倡导社会文明、开展社区专业教育、凝聚社区居民、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积极作用[8]。
同时,社区社会组织作为一个团体,会形成自己的舆论圈,通过公益服务等活动它们在无形中取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从而有能力影响整个社区的舆论氛围,有助于促进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例如,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在维护稳定方面的一个特点是其公正的立场极易被认可,因此说服力很强,在化解某些社会矛盾时,作用十分明显。南京市建邺区国泰民康社区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工人、老教师、老科技工作者、老医务工作者、老书画家组成的“八老协会”,说服“钉子户”服从新区拆迁需要;帮教小组配合街道、社区,促使该社区11名“法轮功”痴迷者全部转化[9]。又如,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和谐社区促进会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化解各种矛盾和上访苗头50余起,真正成为联系政府与群众的纽带,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6]。
总之,社区是城市的最基层单位,作为社区中发挥实际服务职能的社会组织,凭借广泛而深入的工作,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而且正在成为一个基层民意的凝结点和缓冲器,这种“以服务疏导舆情”的模式不仅促进了中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成长,而且将培养民众的社区认同感,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32.[2] 林刚,李清华.烟台市2300多家社区社会组织替市民解忧[EB/OL].http://www.xiexiebang.com/ [7] 马芹芬.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参与的有效载体——以工人新村社区议事园为例[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6,(6).[8] 玄武区民政局.南京市玄武区举办“民间组织的社区教育作用”论坛[EB/OL].http://smjzzj.nj.gov.cn/2006-11-23.[9]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努力建设和谐南京——关于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与建设和谐南京的调查与研究[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5).来源:《社团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第二篇:社区社会组织及其社会功能探微
社区社会组织及其社会功能探微
社区社会组织及其社会功能探微
——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角、以银川市正茂社区为个案
曲
正
(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宁夏 银川750002)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区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银川市正茂社区的15个社会组织在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成绩突出、经验丰富。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角、以银川市正茂社区为个案深入分析、研究正茂社区的15个社会组织,探讨正茂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居民自治领域的社会功能,对进一步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具有借鉴意义。
[关 键 词]社区社会组织;正茂社区;社会功能
[作者简介]曲正,女,宁夏社会学学会会员,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学、行政管理。[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随着就业结构、就业形式的变化,在大量 “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社区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社区能有效承接政府、社会的各种职能和消化、处理各种矛盾,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地反映社会诉求,尤其是关注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的诉求,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因此,社区建设势在必行,而在社区建设中,社会组织则有其独特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各方面的建设、增进社区团结、疏导舆情、提高居民的自治能力,在我国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大力扶持和培育各类基层社会组织,使其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建设、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功能,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社会组织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数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也逐渐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2007年底,民政部用“社会组织”的概念取代了“民间组织”的概念,这就从地位上确定了社会组织已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之一,社会组织以其灵活的体制和多样的服务形式,在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不可小视。随着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社会群体,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地区发展或者社区发展模式,即表示一种地区为基础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实质内容的发展;也表示为一种发展理念,强调要从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当地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等协调、可持续发展;还表示为社会工作的一种介入手法,一种强调居民的参与、合作,集体组织起来控制、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福利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的社区工作方法。美国学者罗斯曼(J.Rothman)在总结美国社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了社区组织的三大实用操作模式,地区发展模式是其中运用非常广泛的模式。
根据罗斯曼的定义,地区发展作为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之一,其目标在于建立社区自助的能力和社区的整合。着重于推动社区内不同团体及居民广泛地参与,界定本身的需要,并采取自助及互助的行动去改善社区关系,解决社区问题,进而改变社区。这一模式的过程目标强调各种社会网络的重新建立、居民互动及交往的增加、邻里关系的改善、居民及团体间重建紧密的联系、居民觉悟到参与的重要并愿意承担责任、居民对社区更加认同及投入。
这一模式尤其强调过程目标的重要地位,将提升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自助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该模式比较适用于那些比较简单的社区,这类社区居民背景比较单一,社区不同群体之间虽然存在分歧,但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且居民对政府比较信任[1]。
银川市正茂巷社区位于西夏区贺兰山路,该小区建设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银川市较老的小区。辖区面积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辖原自治区党委、宁夏财经技术学院、贺兰山宾馆等16家单位,40幢居民楼,辖区现有常住居民2466户,人口6994人,低保户84户,人口212人。60岁以上老年人667人,占总人口的10%,其中60岁~69岁的老年人376人,70岁~79岁的老年人242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49人,空巢老人146人,独居老人79人,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同时,小区居民中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残障人士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总体来看,小区居民大多收入不高,生活不富裕。
近年来,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工作思路,以社区支部为核心,抓党建,取信于民;以社区建设为抓手,抓组织,共建家园;以文化凝聚人心,以平安促进和谐,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为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安定、祥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正茂社区近年来先后成立了老年人协会、计划生育协会、残疾人协会、群众演员协会、驾驶员协会、志愿者协会、群众艺术团、法律援助服务站、巾帼建功服务站、爱心互助站、党员服务站、青少年活动站、便民服务站、劳动保障站、医疗卫生服务站等15个社区组织,会员人数达800多人。在正茂社区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这15个社区组织克服重重困难,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对正茂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地区发展模式理论为视角,对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社会服务创新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培育民主价值观念,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水平
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意,民主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特征。民主化的文化基础是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价值观,而社会组织的发展、成长则是培育公民民主意识和价值观的重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正茂社区社会组织是居民在自愿的基础上自由结社、自我管理,为共同的目标组织在一起,在组织活动中,人们学习了如何平等相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并用民主的方式处理分歧及其他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成员学习了如何以民主的生活方式生活,这样就有可能逐步培养出民主的意识和价值观念。我们对正茂社区群众演员协会、驾驶员协会、群众艺术团进行了考察,在这些社区组织中,成员从开始的彼此防备、怀疑,到逐步的增加互动与交往、关系的改善、自觉的参与、主动的表达并认真听取不同的意见直到达成一致。在驾驶员协会里,大家不论收入、职业、民族、身份,一律平等议事,民主决策,成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大家对社区的认同感普遍提高了,社区居民遇到困难,驾驶员协会的成员都是志愿者,主动出车,伸出援手。有了民主的价值观,才能建立强有力的公民社会,才能有善治。“善治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2]
二、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社会福利 应该说,近几年我国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正是因为它强大的、多元的服务功能得到了公众和政府的高度认可。从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历史渊源主要表现为历史上致力于自由结社和慈善事业的传统,在现代社会,公民社会组织则明显表现为为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种力量,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日益呈现出不可替代的地位。正茂社区15个社区组织几乎都表现出其独特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社区服务领域中,15个社区组织相互配合、协调运行,在居民委员会的倡导下,合力整合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如前所述,正茂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为了切实解决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在居民委员会主任孙仙梅的大力倡导、积极努力下,老年人协会、群众演员协会、驾驶员协会、志愿者协会、群众艺术团、法律援助服务站、巾帼建功服务站、爱心互助站、党员服务站等社区组织热情响应,2009年5月,正茂社区“老饭桌”开张,不但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需要,而且是老年人又多了一个好去处,得到了老年人的好评。社区对8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饭菜,对60岁以上低收入老人实行半价收费,60岁以上有收入的老人有偿就餐,只收取饭菜的成本费,一日三餐只要8元钱,就能吃饱吃好。个别老年人有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的,社区还会准备专门的饭菜或送餐上门。
三、运用团体成员的合作精神,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 正茂社区15个社会组织,通过调动团体成员的协作、互助精神,组织各种团体活动,解决了社区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完成了一定的社会任务。如协助青少年活动站推行服务青少年的计划,开设社区小网站,引导青少年浏览健康网站信息,协助农民工子女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协助社区独居老人、空巢家庭老人获得必要的社区照顾,开设“老饭桌”,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协助社区贫困家庭获得必要的经济支持,正茂社区群众演员协会已经帮助社区困难居民获得上百次的演出机会和参与几十个广告的拍摄,协会的群众演员都有了一定的收入,解决他们的生活之需;协助残疾人获得必要的社会福利;协助社区建设和推广社区文化,使党的方针政策在正茂社区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
四、疏导舆情、增进社区认同 “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民意、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及时准确掌握舆情动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舆情疏导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开始越来越多地在社区中发挥作用。作为满足居民不同需求的社会组织,它们功能多样,能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不同居民的社会舆情信息。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区社会组织的舆情疏导功能逐渐显现,成为政府、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进行沟通的中介。社区社会组织的出现使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显著增强,它们植根于社区,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从而促进了社区居民公民观念的形成,使居民增强责任感和对社区的归属感。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扶持,使社区居民增强对它们的信任感,这也提升了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中的影响力。这些因素使社区社会组织具备了引导舆情的基础条件[3]。正茂社区建立较早,在银川市的老小区中具有典型性:基础设施陈旧、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老居民多、老年人多、社会问题多,及时了解社区舆情、疏导社区舆情是社区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调研中我们经常可以体会到在15个社区组织中化解矛盾、疏导舆情的情形。社区居民对社区、对邻里的认同感日益增强。
五、建设社区和谐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文化作为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丰富社区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区的安定团结、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显示出无法替代的功能与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社区文化的开展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社区文化的生力军是社区群众,社区文化的依靠也是社区群众,社会文化服务对象更是社区群众,而且社区文化又形式多样,雅俗共赏,所以群众对社区文化都非常热心,他们可以在这里享受健康向上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由于社区文化的鲜明特点就是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所以也为乐于参与的群众创造了条件,通过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正好为他们展示才华提供了机会。社区建设的一条重要任务是推动精神文化建设。社区组织开展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社区公民道德规范,拓宽人们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渠道,丰富社区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正茂社区15个社会组织当中,群众艺术团成立于2005年5月,成员有300多人,下面又设有腰鼓队、秧歌队、秦腔队、歌咏队、健身队。成员自由选择参加,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大家普遍感到了精神生活的充实、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体娱乐团体开展的文娱活动,在满足居民的自娱自乐、体育健身需求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个性受到了社会的影响,实现了人格的社区化、社会化,这些活动都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集体意识,强化了居民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宁夏是回族自治区,正茂社区回族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20﹪左右,在15个社会组织里,回族都占有相当的比例,成员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民族团结更加紧密。
六、促进社区社会环境改善、提高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正茂社区是老居民区构成的,过去几乎没有环境规划,居民楼大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建成的,设备落后陈旧,居民没有活动的空间,过去的小区“路不平,灯不明,每逢下雨路泥泞。”治安条件差,居民怨声载道。近几年,在正茂社区15个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居民委员会团结一致,带领全体居民为建设良好的社区社会生态环境而奋斗。社区社会组织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同时,寻求政府的大力主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协作下,社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在软环境方面,正茂社区社会组织为居民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和谐互助的人际环境以及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正茂社区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充分肯定,曾先后被自治区授予人民调解工作优秀调委会、全区残疾人工作先进居委会、全区就业再就业先进集体、文明楼栋、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还获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文明楼栋、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巾帼文明健身队等全国性荣誉。近几年,随着社区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的抱怨少了,对政府的信任增加了。
总之,从地区发展模式理论出发,我们总结了正茂社区15个社会组织六个方面的社会功能,虽然我们的结论还显单薄、虽然这些功能还只是初露锋芒、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但这些功能的潜力是巨大的。伴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脚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社区社会组织作为最基层民主的表达主体,其社会建设、社会服务的功能能量会不断释放出来,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将从这里产生出来。
[参考文献]
[1]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93.[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1.[3]陆明远,于家琦.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与舆情疏导功能研究[J].社团管理研究,2009,(7).
第三篇:社会组织加强组织建设拓展服务功能
加强组织建设拓展服务功能
不断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服务能力
永宁县社会组织工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市社会组织工委和县委组织部的要求,紧紧围绕实现永宁跨越式发展奋斗目标,本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着力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党员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推动永宁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扩大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
今年以来,永宁县多措并举,积极扩大社会组织中党的工作覆盖面。一是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在全县社会组织中开展全面摸查,对符合条件的率先成立党组织。在组建工作中采取单独建立和联合组建党支部的形式,在联合建立的党支部中形成了由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村委会+社会组织、机关党支部+社会组织的三种联建模式,多种途径提高党组织覆盖率,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目前,我县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171家,其中农村专业经济协会16个,社会团体34个,用水协会72个,农民资金互助社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0个。全县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127个,覆盖
社会组织161家,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4.7%,较2012年提高了20.8%。二是规范党组织管理和阵地建设。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党支部组建由业务主管单位的党(工)委审批,没有业务主管单位的由社会组织工委直接审批,理顺了党组织管理体制。在阵地建设上达到了“六有五上墙”,“六有”指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员公示栏、有党组织标识牌、有一面党旗、有党建工作制度、有党建工作档案资料;“五上墙”指党旗上墙、入党誓词上墙、党员权利义务上墙、工作制度上墙,支部承诺上墙。
二、拓展社会组织党组织服务功能,促进社会和谐共赢
社会组织党工委把“下基层”活动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将每月25日列为“下基层”活动日,各工委委员每人联系、帮扶一个社会组织,找准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的结合点,将其培树成为社会组织的亮点、示范点。积极探索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模式和方法。一是在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中,选好配强了党组织负责人,鼓励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决策,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二是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党组织及党员参与社会治理,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宁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25万元,由杨和镇红星清真牛羊养殖协会组织实施,帮助扶持
贫困会员脱贫致富,开展对困难老党员、困难群众的慰问活动;开展了“最佳民办非企业单位”、“最佳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最佳社会团体”评比活动,展示社会组织发展成果,扩大了社会组织的影响力;积极组织民办幼儿园、民办艺术团到中心敬老院慰问五保老人,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
三、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升社会组织工委服务水平
自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根据《关于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意见的通知》(永群组办发[2014]5号)文件要求,工委精心制定了《永宁县社会组织工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开展时间、总体任务、环节步骤、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学教活动动员大会。工委指导社会组织所属行业党(工)委开展学教活动。建立社工委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保证工委工作有安排,基层组织工作有落实,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目前,工委在积极征求意见,边学边查、边查边改,整改一条,落实一条。下一步将下移工作重心,工委领导班子和工委委员深入会员群众,每人确定一个基层联络点,定期深入联络点,解决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下基层”活动,以“送、察、学、带、帮”为主要内容,自觉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打成一
片切实做到下基层、转作风,听民声、解民难,抓基层、夯基础。
(一)突出特色,以“四以”、“七抓”提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以夯实基础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推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抓覆盖建组织、抓书记强班子、抓党员强队伍、抓活动促规范、抓保障增投入、抓载体树品牌、抓服务促发展,推进社会组织全面工作。
(二)实施“五大”工程,提升社会组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实施“帮扶促建、结对共建”工程,提升社会组织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的能力。在社会组织系统开展“下基层”活动,工委书记、副书记及工委委员每人联系、培树一个社会组织党组织,作为实践教育活动的联系点和指导点。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开展“结对子”活动,每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一名困难会员。
二是实施“社会组织分类评估”工程,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水平的能力。按照社会组织分类评估条件,督促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财务制度、组织机构等,不断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水平,规范社会组织行业行为、制约机制。通过参与社会组织分类评估,获得3A级以上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可以优先接受政府职能转移,可以优先获得政府购买服务,可以优先获得政府奖励。
三是实施“公益慈善救助”工程,提升社会组织履行社
会责任的能力。实施“五个”项目,开展“两个”系列活动,即实施“爱心助学”项目、“生态移民救助”项目、“慈善超市创建”项目、“慈善助医”项目,“儿童助残”项目,开展建党93周年系列活动、建军87周年系列活动,提高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四是实施“堡垒工程”,以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
五是实施“先锋工程”,建设一批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作风好的党员队伍,增强社会组织党员党性观念,提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2014年工作思路
一是常规工作有新意。通过建立“永宁县社会组织党建QQ群”对党建常规工作进行安排,督促工作完成,方便沟通交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座谈会,通报季度党建工作情况,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将年检工作与日常监督、绩效评估、诚信建设、执法查处结合起来,完善登记管理机关和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协同监管,提高监管能力;实行登记机关与业务主管机关共同负责党建日常管理工作,促使社会组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重点工作有亮点。组织发展“专、精、特、强”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2个,引导专业经济协会广泛吸纳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业服务单位,壮大专业经济协会队伍;组织开展公益服务。联合教育、农牧、科技等部门及社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开展慈善救助、志愿服务
等公益服务活动,年内至少开展一次大型公益活动,提升社会组织影响力;巩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村委会+社会组织、机关党支部+社会组织”的三种联建模式,确保党建覆盖率。
三是亮点工作创品牌。年内争创全区5A社会组织2家,全区4A级社会组织3家,全区3A级社会组织5家,发挥星级社会组织的典型引导示范作用,打造社会组织品牌效应;探索建立永宁县社会组织“红色网站”,实现党的工作网络信息化管理,推进党的现代化建设、拓宽党建工作领域、实现党建信息化工作常态运行;扎实推进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篇: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内涵:社区一词起源于英文中的commonity这个词,但是commonity具有诸如:公社、团体、社会、公众,以及共同体、共同性等多种含义。而我国的社会学者将commonity意译而来,因为它与地域有关,所以社区有了地域的含义,强调这种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腾尼斯最早提出了“社区”这个词。他认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相互交往的人群形成的具有共同生活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2。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则认为: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因此,很多学者倾向于将社区理解为居住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特定人群的组合。
而在我国,我们倾向于将所居住的街道和居民区认为是社区。由于起步比较晚,我国的社区发展在过去也是比较缓慢的。但是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城市的管理中心不断向下,原来社会性功能超级强大的单位的功能渐渐被削弱,而社区的地位却被不断地提升。社区慢慢替代了政府和单位,逐渐承担起提供非生产性、非行政性的服务的任务,于是乎,社区的服务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得到了发展和历练。
特征:社区养老服务在政府的倡导下,以区、街道、居委会的社区组织为依托,服务于社区的老年居民,满足社区老人的多种养老需求。一般认为社区的养老服务具有: 非制度性、综合性、互动性、福利性、地域性、服务性的特点
1. 非制度性
从属性上看,社会养老保险是一种制度化保障,它是按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目标,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国家的权威性和制度的不易变动性等特点,如个人账户构成、统筹水平、养老金数额等都是国家强制规定的。而社区的养老服务则是非制度性的措施,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它可以根据具体的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服务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老人的养老服务需要,具有灵活性、群众性、社会性等特征。从这个层面上分析,社区养老服务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有益的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主要是从物质上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而社区养老服务则是从日常生活中为老人提供服务,二者一个是主,一个是辅。尽管社区养老服务不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直接组成部分,但它对提高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有着较大的意义。
2. 综合性
建立和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总体来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物质基础较薄弱,养老保障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薄弱等。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为退休人员提供基本的经济来源,解决的是基本的物质需求,至于提供什么样的养老服务根本没有涉及,这对于养老保障来说远远不够。从现实生活来看,养老所需要的社会资源是多方面的,仅就社会保障制度内容来看,社会福利、社会互助、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等都与养老保障联系在一起。社区养老服务也涉及到这些方面,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使养老不再成为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 福利性
福利性是指社区的养老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造福于社区老年居民,以较小的花费为老人提供较好的服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大量老人居住家中需要社区提供服务,其发展须贯彻福利性的方向。首先是服务目标的福利性。商业性养老服务追求利润最大化,讲究投入和产出。而社区养老服务与此不同,它是为困难的老人家庭所提供的养老服务,旨在维护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利。其次是服务对象的福利性。福利性服务有明确的界定对象,主要根据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来确定,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对老
人等弱势群体进行福利照顾的规定。再次是服务效益的福利性。社区的养老服务不可能全部是免费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讲究经济效益,但它不以营利为目的,通过提供保本收费服务,谋求收支平衡,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后是服务资源的福利性。服务资源主要包括社区的公共场所、志愿者服务、企业捐献等。在城市社区主要是通过社区居民的互助社务,充分挖掘社区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使社区居民的互助互济转化为巨大的福利资源。
4. 服务性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社区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社区在发挥养老保障功能时,主要是通过社区服务,养老保障不仅需要资金保障,更需要服务保障,尤其是在养老保障资金不足的条件下,高素质的福利服务已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福利服务,特别是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弥补养老保障资金的不足,增强居家养老保障的服务功能。社区贴近于居民,是老人生活之地,服务是它的较大优势。通过社区的社会福利服务,可提高社区的公共福利区为老人提供的养老服务,是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都难以替代的。
5. 社会性
社会性是社区养老服务的特征之一,也就是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所需资金、服务需要社会各方资助,其来源呈现多样化。第一是政府资助。政府在养老保障中负有主要责任,政府理所当然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第二是星光计划。2001 年 5 月,民政部实施社区老年服务“星光计划”,从中央到地方,通过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福利金,用于改善社区老年人
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等。第三是货币养老模式。就是由有关部门拿出一定的社会福利资金,以代币券的形式向特困老人定期发放,老人可持券到社区购买服务。第四是时间储蓄模式。通过组织低龄健康老人向高龄非健康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然后将其服务时间记录存档,等服务者将来需要生活照顾时,再由别的低龄老人向其提供服务。第五是社会各方面的捐献等。这些资助及服务应具有稳定性,否则社区养老服务难以正常运转,今后政府资 助比例应逐步上升,最终以政府资助为主,因为政府是社会资源的主要拥有者,是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主要投资者。政府不能在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充当配角。
6. 区域性
区域性是指养老服务范围的社区性和服务对象的地域性———社区老人,即在具有一定的人口区域中对老人所进行的养老服务,这是社区养老服务与一般社会养老服务在空间范围上的主要区别。不同的社区,其面临老人的具体服务需求不同,因此需要社区依照社会保障的法规和政策,针对区域老人的具体情况,发挥其区域性保障服务载体的特殊功能,在养老资源的配置、服务的提供、设施的建立等方面,应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发挥社区的多种优势,实事求是地开展符合本社区老人需求的养老服务,成为多元福利体系的功能主体之一。这种社区的主体功能和区域养老服务的针对性有利于构筑多层次、有地方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效率。
现状: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从 1980 年代起步,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部分大中城市已初步形成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保健、文化娱乐、参与社会以及权益保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格局。
1.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取得的成就。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在扩大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发展服务机构和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日益健全。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推动社区福利服务化,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
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为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行模式日益完善。一些地方对推动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调动社区内人力、物力和财力,多渠道兴办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大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以及港澳台地区参与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性,加快了社区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
(3)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水平逐步提高。服务内容逐步由单纯的生活照料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向法律维权服务、文化教育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等志愿服务开始转变。
2. 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受传统观念、地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养老建设方面还参差不齐。总体上来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的客观需要,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目前我国社区服务机构数量及质量均有限,社区拥有的可支配资源极其有限,难以满足社区居家养老的实际需要。表现在社区基础设施、涉老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等硬件设施整合不足。
(2)地区差距显著。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地方的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起步,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社区服务设施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特别是社区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这种局面亟待改变。
(3)专业化程度不高。社区居家养老产业的从业人员,层次较低,总体年龄偏大。具有专业技能的保健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比较缺乏。这不仅影响了养老服务的质量,而且也制约了养老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资金投入不足、现有的社区机构存在的行政化色彩强 是制约城市社区老年服务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因为社区本身服务质量欠缺与居民的不认同等因素,使得自身生存举步维艰。
问题及成因分析:政府职能不清谈到社区养老,先要弄清政府和社区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严密控制社会领域,包揽了很多份外的社会事务,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持续发展,政府逐步将权力下放,政府与社区逐渐分离。社区服务仍属于政府推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改革开放尚未彻底,社区养老
服务仍旧行政管理色彩浓厚。除此之外,政府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对社区养老服务的 支持不够,未能行使好自己应尽的职责,即出现职能缺位的现象。
(1)对社区养老服务过度干预政府在传统的街道式管理体制下,承担了许多分外的工作,导致社区养老服务缺乏社区性,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养老服务想要有出路,必须推向社会化。然而目前我国政府过度干预社区养老服务,造成社区养老服务缺乏社会行为,势必削弱社区特性。街道办事处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引领者、服务项目的组织者、发展计划的制定者和费用的主要投入者,承担了很多份外的职责,而它又经常给居委会下任务,把居委会当作政府的延伸,导致居委会想为居民办实事却没有精力。
(2)政府职能的缺位
从目前社区养老的发展来看,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培育和帮助不到位,民间资本在投资社区养老时所应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完善,可见政府对社区养老的扶植力度不够。非营利组织弥补了政府组织机制失灵和市场机制力量欠缺,很快兴起并迅速发展。非营利组织运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为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提供专业性的服务,社区养老的兴起与完善都需要非营利组织的参与。从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实践中可以发现非营利组织的服务非常切合老人的需要,能
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相对于西方国家还处于初级阶段,发育并未成熟,我国政府在帮助非营利组织发展上所做的还不到位,非营利组织发展受到限制,究其原因是其尚未得到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培育非营利组织相关政策不完善等。民间投资开办老年公寓,政府为促进其投入应制定一些如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降低土地使用费等优惠政策,但目前政府在这些方面做的还很不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
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多、更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否完善是判断社区养老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较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具备完善的设施条件。为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势在必行,并且对于整个中国老龄事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还存在很多不足,处在初级阶段的社区养老服务不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设置不合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指老年文化活动室、老年公寓、敬老院、老年福利院和托老所等。全国各地的社区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都在逐步建设老年服务设施,但其功能不合理问题也比较明显。
(2)服务设施适用性比较差。不少社区是为了应对“星光计划”的任务而兴建养老服务设施,忽视老年人的生理特征,缺乏无障碍设施,造成老年人在社区中的生活很不方便。
(3)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因为老年人生活在社区,主要依赖社区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他们对服务设施的设置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着特别的要求。然而有的社区并没有考虑环境、交通等因素,造成服务社区使用率低,不符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4)服务设施种类不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等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老年服务设施所设置的种类显得过少,此外老年人对日常照料、文体生活、健康保健、社交等需求不断的增多,足以见得目前的养老服务设施已经达不到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要求。有的社区尽管有一定的医疗设施,但是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预防、治疗、护理等一条龙服务,基本上没有提供家庭护理等上门服务,服务项目过少。老年人渴望得到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而很多社区都无视了老年人这一特殊的心理需求,为老年人准备的服务项目过于单一,文化娱乐设施较少,无法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过低
政府对社区服务所制定的政策中,只涉及到社区服务应走社会化、法制化、产业化道路,而没有提到专业化,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区服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初级阶段。目前社区服务的半专业化状况将随着我国社区服务的不断深入而与专业化需求提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社区养老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中之重,其主要内容就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但专业化水平过低也是发展的瓶颈。所以说,不管是从
社会养老服务项目还是工作人员素质来说,我国社区养老专业化水平的确令人担 忧。
(1)社区服务专业化程度低
首先,社区服务人员素质低。现阶段社区服务人员专业知识普遍不足,文化程度偏低,这与我国行政性社会工作模式不无关系。但是在当今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工作技巧和凭着单一的管理模式去做社会工作无疑的行不通的,社区工作进行的不顺利也是可想而知的。社区工作人员中真正社工出身的人比较少,整体素质较低,接受过专业的社会工作培训的也较少。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化,就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社会工作技巧和专业的处理问题的手段。其次,社区工作教育缺乏专业性。社区服务中最重要也是最特殊的部分就是社区养老服务。想要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首先要重视对社区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要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就要逐步在全国培养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虽然目前大部分社区工
作人员参与过一定程度的工作培训,可是这些培训专业性不强,既不连贯也不系统,培训时间也比较短,并没有将社会工作的观念融会贯通。简单的岗前教育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更加难以面对复杂的问题。
(2)专业化服务项目少
高龄老人人数不断增加,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顾的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迫切,同时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渴望得到不断的交流、填充。然而,目前我国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项目提供的比较少,只能满足一般日常生活需要。这种简单化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多的老年人的需求,更多专业化的服务诸如医疗护理、心理咨询迫切的需要开展。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日常保健护理需求更加突出,目前需要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来帮助老年人,一方面可以照料和护理老年人,另一方面可减少家庭和医疗机构的开销。但是目前我国极其短缺专业化的预防性服务,所以应该尽可能提高老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以此来满足不断提高的老年人的社交、学习的需求。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程度低
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社区养老服务要走产业化道路。人们的支付能力逐步提高的同时,老人们的需求也在逐步增长,对社区服务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社区服务产业化是社区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服务若不走产业化之路,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尽管一些地区的社区服务已经出现了连锁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产业化程度仍达不到标准。
(1)思想观念滞后
首次将社区服务作为第三产业是在 1992 年发表的《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中。1993 年 8 月,《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给出了社区服务的定义:社区服务业为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以政府为倡导者,以社区组织为依托,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多种需求。社区服务业是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业,有社区福利服务业、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业和便民利民服务业组成。从《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可以看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社区服务产业化,但是对于社区服务是否属于第三产业仍存在质疑。事实上,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并不是对其福利性的完全否定,而是因为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壮大无法完全由政府出资,以有偿服务弥补无偿服务,为社区服务奠定物质基础,使社区服务持续发展。所以,对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否定,实际上是限制了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2)政策落实不到位
我国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来发展和推广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但是在实践中一些没有落实到位的政策影响了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3)筹集资金的渠道单一
社区养老服务没有形成产业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一直由政府出资,是依靠政策投资才发展起来的,但是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壮大,这种单一的模式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资金短缺的情况越来越明显。从高福利国家实践的失败经验表明,想要建立起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福利体系,单单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可能的。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社区养老服务资金和物质若都依靠国家的直接经费会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财政压力。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缓慢、资金不足,也是有鼓励机制不完善,投资渠道不通畅的原因。
政府的优惠政策鼓励下共同举办社区养老服务。相对来说,我国在这方面所作的远远达不到要求,今后应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筹集渠道,鼓励私人企业、民间组织等多种社会力量共同举办。
合理化建议:发展社区养老可以弥补主干家庭、核心家庭、空巢家庭、独居老人家庭养
老规模的不足,解决子女对老人生活照料的困难,对家庭养老模式起支撑作用;与进养老院养老相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务广、受益大、收费廉、见效快等特点,可以减轻入院养老服务的压力,因此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最佳结合。
1. 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增强其法制性和权威性。抓住“十二五”规划契机,政府在社区养老方面要有政策上的倾斜,加大民政、财政、劳保、卫生、国土、规划等部门的协作。健全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支持力度。
2. 规范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营管理机制和服务水平,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在发展道路上,城市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专业化的道路,淡化它的行政化色彩,改变单纯依靠政府、社区创办为主的模式,积极引入中介组织、民营组织参与社区养老的兴办。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提高养老服务普惠水平。服务队伍实现专业人才与组织社区志愿者相结合。一方面,对现有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同时,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格标准,加快养老服务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在人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将社区内身体较好、有奉献精神、热心助人的社区成员组织起来,组织不同形式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3. 完善相关辅助措施,改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医院和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完善城市社区养老功能,巩固居家养老基础,开办居家养老服务站、日托所、日间照料中心等为老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宣传新一代的养老方式,改变部分老人因循守旧的观念。
4. 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化评估机制。因此,通过措施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指导养老服务机构合法经营、依法操作等评估机制。确立严格细致的评估标准、坚持自评和抽查相结合、将评估结果转化为工作实效的建立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第五篇: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三方合作研究
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三方合作研究
一、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
所谓公共服务,主要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1)公共服务社会化旨在减少政府干预,大力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补充政府独家公共服务的不足,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公共服务提供的绩效水平。公共服务社会化,从总体上说,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果。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从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单一社会结构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多元社会结构过渡:
1、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深入发展,引起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化。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随着政社分开,国家权力适当退出社会,基层社会的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社区与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使得在市场之外,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领域被重新调整和确认,构建一个“小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大服务”的新型政府-社会关系格局及政府体系,成为发展之势。这是公共服务社会化形成的基本前提。
2、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明确提出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理念和任务。一方面,政府职能在实践中进一步转变,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在政府与市场分离后,社区的概念也随之从政府中剥离出来。政府通过权力下移,把大量的管理职能从市、区级政府下放给社区,这样,原属于社会的权力最终归位于社会,回落到了社区。政府职能转变使得公共服务社会化成为必然,大量的公共服务沉淀在社区,政府不再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和社区公共事务的唯一管理者,社区公共服务既是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基础(2)。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互动由此形成。
3、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单位制的解体,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转向社区制。原来由单位提供个人衣食住行等所有资源,包办个人的生老病死的福利模式,不复存在。单位转移出来的各种服务,如教育、医疗、后勤保障等,转移到社区层面,迫切要求由社区中的各种组织来承接,城市管理中的社区功能不断扩大。同时,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社区,其中既有“两新”企业的白领,也有餐饮行业的服务员,还有参加各类工地建设的工人,他们给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压力;许多社会组织及群文团队活跃在社区,社会组织内的从业人员思想活跃、流动频繁、需求多样。这些都在客观上强化了对社区服务功能的多样化的要求,社区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越来越凸现出来。
4、利益需求分化和多元化
我国处在一个剧烈变革时期,社会的利益结构开始变化,利益需求分化和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公共服务的种类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垄断公共服务、提供单一化、低质量的服务状况迫切需要改变。政府传统的公共服务过于重视维护国家安全,维持社会秩序,推动和组织经济生产,而忽略了民众的需求。社会的转型要求公共服务更加关注民生,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自由生产生活等,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利益(3)。公共服务社会化是改革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重要路径。
社会的转型为公共服务社会化提供了契机。同时,社区的发展及社会组织的发育,也为承接政府职能的剥离做好了准备。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成为公共服务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上海市徐汇区在养老服务社会化方面,对此合作模式做了积极探索。
二、养老服务社会化: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三方合作的实践模式
上海市徐汇区根据本区的特点: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双重挑战,即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区总人口的22.14%,其中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9%,在探索为老服务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为了不断改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徐汇区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有效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
(一)政府主导,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
养老服务社会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养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即在做好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三无”老人生活保障和服务保障的基础上,面向全社会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服务,二是养老服务提供者的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参与养老服务,实现养老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无论是满足“三无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还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都必须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这不仅是推动老年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健全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的保证。徐汇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作为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徐汇区的稳定和发展,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以推动。
1、规划先行,做到“三个纳入”
把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保证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把市府实事纳入区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街道)镇的重要工作,与其他工作一起实施,同步考核;把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社区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最大限度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要。
2、政策配套,做到环境优化
通过制定和实施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优惠政策,用足国家有关养老设施建设在规划用地、建设、电信、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在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多形式夯实服务载体方面,出台了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措施,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及个人兴办养老机构,在市财政和市福利金给予资金补贴。
在政府的各种优惠措施激励下,社会各界纷纷加入到养老服务事业中。徐汇区33家养老机构3051张养老床位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已达20家,拥有床位1839张,占全区养老床位总数的60.3%。这有力地推动了徐汇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城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整合了社会上的闲散资源。
3、资金援助,做到保障有力
各级财政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特别是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设施和居家养老等方面的投入,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并将养老设施建设补贴、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运作补贴、困难老人的服务补贴等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了财力保障的长效机制;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也以老年福利服务为主要投向,在养老床位建设、社区照顾和居家养老服务上满足社会增长的需要。
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近年来,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作好居家养老服务实事项目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规范了工作流程,扩大了享受政府补贴人员的范围。
4、部门协同,做到资源整合
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充分统筹各部门资源,形成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中心城区创办养老机构用地资源紧缺问题。如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资源整合,既解决了中心城区建设养老床位资源紧缺的困难,又使老年人在得到生活照料的同时,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居家养老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区各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区财政局、劳动局多次参与商讨徐汇区各街(镇)居家养老的运作经费周转方案和就业人员待遇落实的有关问题,最终制定了解决居家养老运作等方面一揽子方案。
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老人的基本信息库,并在社区(街道)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从而有效地把为老服务工作与社区(街道)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注重加强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与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档案等数据库的信息共享、整合和更新,实现了降低服务成本和提高效能的目标。
5、建管监并举,做到服务至上
应对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养老服务机构越来越多、养老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养老服务管理、养老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养老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还相当低下的情况,徐汇区依托民办非企业性质的“上海徐汇养老机构服务指导中心”,有效管理养老机构,加大对养老机构院长、医务、食堂、护理等有关业务负责人的培训,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紧紧围绕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和“规范行业行为、实现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权益、促进行业发展”的行业宗旨,瞄准“52项”重点项目,以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从监管的角度开展“政府年检”、“行检行评”;同时,组建一支由专家组成的“啄木鸟”队伍,请他们到养老机构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整改的意见,所谓“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这些监管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全区养老机构达标率100%。
(二)社会参与,营造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氛围
建立中国特色的养老福利服务制度,离开政府的主导不行,完全由政府包揽也不行,必须沿着社会化方向,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依靠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运用多方资源,创造一个人人尊老爱老、为老年福利事业做贡献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徐汇区,许多社会组织及志愿者纷纷加入到养老服务的大潮中,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扮演着“填补政府空缺”这一关键性的角色。
从法律形式来看,我国的社会组织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他们在承接政府职能,参与养老事业,管理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并评估养老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服务绩效。
1、专业化的社会组织管理养老机构
新办养老机构严重缺乏管理和服务的各种专业化人才,从而使这些养老机构难以及时投入为社会服务,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2006年“上海徐汇养老机构服务指导中心”成立,这是一个依托区属福利院的人力资源形成的民办非企业组织。该中心接受政府的授权委托,利用其特有的灵活性为全区养老机构提供不同的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对全区33所养老机构的各种不同的工作人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对新办养老机构提供有关业务的咨询服务和开展相关的业务指导,实施从确定项目,到整体设计,直至设计图纸的审定,甚至建成后的设备设施的配置等方面的上门指导;实施有效的委托管理和业务指导。对本区中比较缺少管理力量的单位,开展了接受委托,派管理人员上门直接管理和指导管理。由此,徐汇区的养老机构在管理科学化、人员专业化、操作规范化、服务人性化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徐汇养老机构服务指导中心起到了政府部门自身难以发挥的作用,较好地找到了政府与机构两方面的结合点,架起了政府与机构之间沟通和联络的桥梁和纽带。中心的成立和运作有效地推动了徐汇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2、社会组织承担养老服务
2004年在区层面成立了徐汇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3个社区(街道、镇)相继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指导、监督、管理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的工作。尽管在资源上大多都依赖于政府,但从组织性质上来看,社区(街道)层面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社都归属于社会组织。他们在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体育旅游服务等涉及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依托社区热线服务平台和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建立起社区老人与服务单位之间的需求配对,为社区老人提供适需服务,积极拓展送餐服务、助浴服务、理发服务、安全检修等社区老人“急、难、愁”的“六助”项目,将老人的个性化服务送到家。
根据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实行养老服务五网联动的运作机制,做到:居家生活服务,涵盖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全方位;文化教育服务,为老年生活添姿增彩;健康卫生服务,为老年人送上健康平安;咨询维权服务,维护老年人权益的保护伞;机构养老服务,成为老年人安享天伦的家园。同时成立非营利的民办非企业法人组织——社会福利评估事务所,为本区60岁以上老人、各年龄段的残疾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进行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等方面的评估;对评估体系中的评估员、评估指导员进行业务培训、交流、质量考核等。由此,提高了政府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3、社区单位及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
这是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在徐汇区,社区单位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逐步编织起了三个网络,即三级结对网络(由子女、志愿者、居委干部组成)、爱心助老网络(由区域内的企业、爱心助老基地等组成)、预备队网络(由在校学生、团员青年组成),以这三个网络为基础向老人提供关爱服务,积极营造“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的社区助老氛围。有些社区(街道)在做好居家养老共性服务的同时,突出对社区老年人的个性服务,先后建立“特需服务队”,有的社区(街道)针对独居老人,推出了“模拟家庭”服务等。
在市、区、社区、居委会等形成各级志愿服务网络。以服务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人为重点,以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人关注的具体事情为切人点,志愿者与老年人制定“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由一名志愿者或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一位老年人提供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的经常性服务。徐汇区现有2900余支志愿者队伍、5万余人与10016名独居老人结对,结对率已达到100%。每天关心老人的起居、陪老人聊天,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其中,“心理咨询师”志愿者队,是一支由区精神卫生中心的退休医务人员组成的队伍,他们定期与老人沟通。通过沟通,一方面解决老人的心理烦恼等精神慰藉方面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了解机构在管理服务方面的薄弱环节,将老年人的意见、建议和需求及时整改,从源头上解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4、慈善事业支持养老服务
这是实现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了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关注和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也在逐渐增多。依托社会慈善资源,推动养老事业和慈善事业的良性互动,日益发挥作用。如2007年上海慈善基金会徐汇区分会捐赠4.7万元给徐汇区养老机构指导中心,用于为徐汇区一些困难的养老机构配置急需用的为老年人服务物品和器材,受益单位有13个机构,受益老人795名。徐汇区汇平爱心服务社以市民综合帮扶专项资金的形式,对区内的一些老人提供物质支持。
三、总结与思考
上海市徐汇区的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是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合作形式的重要展现,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目标是充分整合资源,即将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的资源配置最优化,从而发挥最佳的服务效果,使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获益。在三方合作中,首先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角色定位。
1、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社区公共服务是在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的、为满足社区成员各种需求的活动。因此,在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实践中,政府必须明确责任,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负责就是政府制订规则,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竞争的环境;政府组织负责各个服务的宏观决策与规划、指导和监督;提供服务和福利、税收,通过合同、协议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政府负责不等于政府包办,政府应当通过创新等方式,广泛调动社会组织、企业参与社会服务;政府不在社会领域与民争利,相反,应大力支持社会领域的公民事务。
2、社区及社会组织的角色和职能定位:在公共服务社会化中,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其他主体参与。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弥补政府的缺陷,就应该实行共同合作,把政府“提供不了、也提供不好”的社区服务交由社区、社会组织去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社区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共同体,与民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对民众需求有着准确的把握。以社区为单位,发动和组织社区内成员建立服务网络,开展互助活动,为社区成员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服务,可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从实践上看,社区具有动员整合社会资源的巨大优势,是公共服务社会化的载体。
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具有志愿公益性的组织,作为社会分化的产物,它可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缺陷,在多元互动的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既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具体实施者,又是政府服务社区的合作者,他们提供的社会服务已经覆盖了行业调节、监督管理、资质评估等方面,为公共服务社会化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成熟的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社区管理与服务职能,能够积极动员和吸纳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具有重要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的实践中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提升了公共服务的水平。
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生的一支专门从事社区公共服务的中间力量,是社区进行自我管理发展的产物,他们拥有和掌握熟练技术。社区工作者可凭借其特殊身份和专门知识,调节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在社区居民与政府,社区公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因此,政府应当依托社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形成发展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合力。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合作是一种互补互利的关系,可以实现最大效率。当然,要确保这种合作的有效性,既需要有合作的组织结构,明确合作者各自的分工职责和角色定位,又需要建立长期合作的制度运作机制。一般认为,强政府、强社区,搭配活力充沛的社会组织,是最佳的组合模式(4)。但通常情况下,这种三强合作的组合模式是不存在的。在我国,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组合模式,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合作的立法框架,用一套法律体系来保证合作的有效进行。同时,完善制度供给,发展三方互动合作的制度运作机制,使之固定化、长期化,从而建立三方合作的支持性的体制环境,确保合作的效能。[参考文献] [1] 马庆钰.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2).[2] 田 华.社区公共服务:政府社会管理的新载体[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6).[3] 马菁苒.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4,(4).[4] 艾伦·罗森伯姆,孙迎春编译.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合作[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5).《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