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锁定“统计优质服务”年度主题 快捷高效助推区域发展
锁定“统计优质服务”年度主题 快捷高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009年统计年报会汇报材料
兴安盟统计局
随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统计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统计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因应新形势对统计工作的需要,今年年初的全区统计工作会议,将“提升统计服务科学发展水平”,确立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统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为基层统计工作明晰了发展导向。为了切实提高统计整体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以优质高效的统计业绩为地区经济社会新一轮加快发展服务,今年年初,兴安盟统计局党组决定将“统计优质服务”确立为全盟统计系统年度工作主题,锁定为提升数据质量、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依法行政、推进网络延伸、凝聚队伍士气的重要抓手。围绕“统计优质服务年”工作主线,盟、旗两级统计部门的广大统计干部主动上心上手、聚智聚力,立足实际工作主动挖掘服务潜能,针对各方需求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围绕经济发展扎实提升服务水平,努力维护统计数据权威、发挥统计服务效能、提高统计部门地位,较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将“优质服务”纳入总体考核评价,在推进落实中逐级强化服务责任 为了在全盟统计干部队伍中切实树立优质服务理念,把“统计优质服务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全面提高统计优质服务水平,兴安盟统计局立足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制定了“统计优质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任务,分解了步骤,层层进行周密部署,强化督查,跟踪推进落实。并将执行情况作为基层统计局、各科室(队)年度目标考核、评优评奖的重要条件和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为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全盟统计发展、统计效能与服务水平发挥的关键问题,了解和掌握各个层面对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的要求与需求,盟、旗两级统计局采取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面向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盟、旗两级共发放调查问卷近千份,仅盟局就向地方领导、相关部门、服务对象、统计调查对象与基层统计部门发放意见征询书200份,收回192份,梳理后共涉及重点意见9项、建议31条。并将意见及时反馈到职能科室、基层和个人,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了服务方法、改进服务产品的措施意见,采取跟踪督办措施,一条一条地抓落实,一项一项地求突破。与此同时,着力健全和完善了保障与促进科学统计的各项规章制度,着力形成了统计数据质量保障、优质服务、依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等长效统计制度和长远建设机制,为加快统计改革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为真实把握基层一线情况,全面掌握各地各行业发展实际,积累形成高质量分析调研成果的基础素材,年初以来,我局就把强化调研列入工作重点,局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分别率队深入到六个旗县市的重点企业、行业和项目建设地,针对基层统计涉及的一系列重点情况展开广泛的调查研究,摸清 发展近况,帮助出主意、想办法、谋出路,加强同当地领导、企业主和统计员的座谈交流,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形成了《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兴安盟节能降耗的形势与对策》等多篇理论调研文章提交盟领导,引起了领导的高度关注。
二、将“优质服务”作为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在创新发展思路中增强服务意识
在历经半年的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兴安盟统计局坚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提升统计工作与服务能力的有利契机和推动统计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确定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统计优质服务水平”的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围绕统计如何服务于区域新一轮发展这个核心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着眼于有效破解统计改革与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切实提高统计能力,着力推进了统计发展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要求全盟各级统计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业务责任感,牢固树立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围绕“充分反映、宣传、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多想事、多谋事、多干事,着力提升适应发展变化需要的思维方式、服务方法与综合素养,为促进发展提供主动超前、系统科学、优质高效的服务,学会利用科学统计的手段做好统计服务。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如何提高统计优质服务水平”、“如何有效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等题目展开讨论,使同志们进一步克服了传统思维定势,为推进统计服务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按照提议,我们要求各专业科室队、基层统计局在准确上报统计数据的同时,提前做好分 析研究工作,待数据反馈后,在第一时间提供《统计月报》的同时一并提交有深度的统计分析,切实做到了思维前置、动作前移。
三、将“优质服务”与中心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提升服务层次
兴安盟加快扭转边缘化,推进新一轮发展重点规划、重要决策、重大战略的制定,都亟需统计数据与信息服务的及时跟进。因此,我们在继续做好信息及时发布、热情接受社会各界数据咨询的基础上,坚持围绕“促发展”这一核心大局,力求在服务时效、内容、手段、方式和服务质量上不断求实、求新、求突破,充分运用专业部门优势,致力打造统计服务精品。在规范对外服务上,实行综合科“一个窗口”接待咨询,主动及时的提供党政领导决策需求数据,集中管理并及时向相关层面发送各类统计信息和进度、专题分析;在提高数据时效性上,在每月数据上报的同时及时为盟主要领导提供《内情通报》;在拓展数据信息服务范畴上,注重加强与各盟市及周边地区地级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增加了地区间的横向比较和分析;在加强分析调研上,采取“领导命题,部门点题,自己找题”的方式,对主导产业、县域经济、物价走势、结构调整等方面开展专题调查和课题研究,努力形成统计视角上的对策建议;在及时研判发展形势上,参照自治区经验,坚持于季后5日前召开由局领导、科室队负责人和基层统计局长参加的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在强化信息发布上,局领导作为主要新闻发言人,通过盟行署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及时向各界通报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多次接受电视台专访,借助媒体平台发布发展成果、扩大统计影响。这些举措,使统计部门在盟委、行署重大决策中的参谋助手作用明显增强。
四、将“优质服务”与强化部门行政执法进行有效联结,在提升数据质量中抓实服务效能
数据的真实与准确是统计的灵魂所在,依法统计是改善统计工作环境、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客观要求。统计服务要搞好,准确的数据质量是基础,依法统计是关键。我局在扎实开展第二次经济普查、进一步摸清各专业统计起报单位底数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严把数据收集、处理、综合评审“三关”,以GDP核算为核心,不断健全完善数据质量审核评估、专业报表“三审”、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在各种常规统计、专项调查和大型普查工作中,严格执行统计方法制度及各项数据质量控制办法,用制度严格规范、科学监控数据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技术性、逻辑性审核,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基本保证了主要统计数据趋势的客观性和可信度。与此同时,为了有效排除各种干扰统计数据质量的行为,我局坚持在强化统计依法行政执行力上下功夫。年初即与六个基层统计局签署了《统计行政执法责任书》,要求基层统计部门进一步增强依法统计责任意识,不断健全执法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综合治理,依法严肃查处典型或重大统计违法案件,努力提高统计行政执法水平。把握新《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出台的有利时机,我局通过在重点路段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知识答卷、深入企业开展宣教活动、举办统计法制培训班等形式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共发放宣传单3万份、知 识测试240余人、法制培训180余人,有效增强了各级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对依法统计的认知程度。全盟新办理《统计上岗证》68人,近四年累计办理《统计上岗证》509人、《统计执法检查证》63人。我局在加强经常性工作巡查的基础上,年内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开展了两次对重点统计调查对象和基层统计局的执法大检查,受检单位共130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法及时进行了纠正,向7家单位发出了《责令改正通知书》,立案处理了18起案件,进一步规范了统计工作行为,达到了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积极作用,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五、将“优质服务”与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相互贯穿,在强化自身发展能力中历练服务本领
事业靠敬业推动。统计工作比较清苦,要求统计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恪守统计职业道德。我们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核心位置,重视加强各级统计领导班子建设,重视统计骨干力量的培养和使用,重视复合型统计人才的挖掘和锤炼,不断完善和强化激励、考核、用人机制,大力倡导“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形成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争先创优、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围绕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法治型、服务型机关,鼓励广大统计干部把精力用在干工作上、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以良好的作风推动统计事业发展;注重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各级统计人员素质提升的综合培训,要求干部要在努力做到对科学发展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学会用科学发展眼光看 待统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思想、学习、工作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把思想观念转变到为服务科学发展提供保障上来、转变到推动统计自身加快科学发展上来,主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夯实作风、思谋改革、加快创新,努力推动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通过强化学习和机关效能建设,广大统计干部的心齐了、气顺了、劲足了,“比、学、赶、帮”的干事创业氛围愈加浓厚了,热爱统计、献身统计、创新工作的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发,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较精、技能熟练的统计队伍正在形成,为推动全盟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优质服务是统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统计部门只有始终坚持把优质服务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才能赢得各个层面的认可、信任和支持,才能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实现统计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篇:高效执行力,助推学校发展
高效执行力,助推学校发展
正村二中 郭连海
2017年3月25日,根据中心校统一安排,我校20余人参加了刘启正教授的《全员执行力与敬业精神》学习培训,刘启正教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讲课幽默生动、娓娓动听。一天的学习感受良多,受益颇深,以致于有时间太短,意犹未尽之感觉。刘老师的课使我进一步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学校领导的殷切希望与担负的责任。现将培训中全员执行力感悟如下:
执行力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是把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决策目标转化为学校发展、办学特色、教师进步、学生成长的关键力量。提高“执行力”对校长来说,非常重要。人们常说:一个好的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的学校。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影响到学校教育是否能实现教育目的,是否能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提高校长的执行力。作为校长,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就必须率先做到三点:一是要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不断提升内力,不断修炼内功,不断充实头脑,使自己成为有修养、有头脑、法纪观念强的内行校长;二是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办学理念,使之适应新时期的办学要求,占领教育的制高点;三是要真抓实干,勇于创新。要将组织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工作,做到有新思路,有新点子,有新措施,有新成效。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在真抓实干中去勇于创新,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执行力。
提高执行力,其次要提高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校长执行力的强与弱,关键在于中层领导的工作开展情况。执行力就是任用会执行的人,校长要精心配备学校的中层干部,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带动力强和执行力强的教师提拔重用到管理岗位上。班子成员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高效执行。中层领导要做到接受任务没有抱怨,执行任务没有借口,要把工作做到圆满。提高中层领导的执行力有三点:一是提升中层干部的理解力,校长必须适时指导中层干部,帮助他们尽快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如何纠偏,帮助他们不断增强执行过程中的理解力。二是加强中层干部的角色指导。提高中层干部执行的领悟能力、计划能力、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引导中层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对于提高其执行力是十分有效的。三是强化中层干部之间的协调。在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团队中,必须时刻强调协作和团结。如果没有良好的相互配合意识,不能做好互相的补位和衔接,有时甚至出现“内耗”,必然会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必然会弱化校长的执行力。
提高执行力,落脚点是要提高老师的执行力。教师是校长乃至学校执行力的落脚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需要教师去执行、去落实,教师团队的执行力也是提高校长执行力的重要元素。在实际工作中,校长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大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合力。要通过不断改善、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保护、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校长要培训教师、发展教师,让教师自我成长,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职业道德、有了很强的业务能力、有了责任心,教师干工作就会热心、用心、尽心,就会精益求精,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执行就会没有任何借口。从而会更有效地提高校长在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提高执行力,要以机制做保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健全的执行机制,是提高校长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和必要手段。因此,良好的执行机制要建立健全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要制定合理的工作执行流程,要及时进行检查与督促,从而使执行机制的协调运转,有效促进着校长执行力的提升。
提高执行力,要把执行力内化为学校文化。校长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文化影响教职工的行为。因此,校长角色很重要的定位就在于营造执行力文化。校长要重视学校执行力文化的整体构建,学校执行力文化的构建有四点:首先是提炼出学校精神,如二中精神为“不讲条件,不计回报,自我加压,深入挖潜,有旗必扛,有奖必夺,智慧管理,追求卓越”,让这种精神深入到全体教师心中,内化为教师们的行动。其二是构建愿景文化,学校愿景是一个学校的教师共同持有的对未来希冀的景象,是得到教师群体认同的教育理念和和发展愿景,它能够形成众人一体的感觉,并使之融汇到学校的各项工作、活动中。有了共同的愿景,并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就能够引领全体教师营造浓郁的执行氛围;第三是促进和谐沟通。一项调查显示,学校存在的问题70%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而70%的问题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作为校长应该身体力行,有效促进学校执行群体的有效沟通和真诚对话,并在对话中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反馈,引导、教育学校教职工要多看别人长处,接纳、帮助、提醒他人不足。整个机体才能有生气,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第四加强思想引领,校长要从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方法上加强对学校执行群体的思想引领,促使领导干部和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当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变成一种习惯时,学校的决策方案一旦确定,执行群体就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就会毫不犹豫的执行下去。
第三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助推企业高效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助推企业高效发展
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党的重要经验、工作法宝和优良传统,是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方法。在推动科学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形势下,更凸显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作为集团公司骨干企业,肩负着安全发展排头兵、领头雁的重任。不断创新发展,顺势而行,是思想政治工作更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我们务必完成的艰巨任务。
一、创新思路,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基石
要做到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随着发展,现在的形势和环境与过去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沿用传统的思想和观念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改进和创新上下功夫。近年来,面对公司快速发展,我们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实现了“一岗双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同时找准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结合点,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行之有效地形势任务教育,引导职工转变观念,树立适应新形势的新思想、新观念,并转化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动力。同时,积极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引入安全生产状态管理和闭环管理的成功经验,建立起全过程管控、全过程优化管理体系。把职工思想的难点、疑点,各类问题的多发点消灭在未发状态,实现了方法、内容、手段的创新,增强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性,保证了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
二、虚功实做,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做强做好的保障
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虚功实做、做真、做细、做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威力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是助推企业的发展、保障职工的利益。为此,我们把“安全文化”“示范文化”“诚信文化”融入到争先创优活动
之中,积极开展“党员身边无三违”“党员示范岗”“党员职工结对子”等系列分段活动,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职工在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思想上解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此外,我们全面推行“民心工程”,先后开展了“帮扶工程”“阳光工程”等六大系列工程,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同时,注重发挥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能动性,实施了“金牌员工”激励工程,提出目标,落实责任,融入经济责任制,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能见度”,使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实在透明,受到职工的欢迎,营造了干群一心、和谐共进的大氛围,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
三、注重实效,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突破的关键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讲究投入与产出,离开了这一点,就形同虚设。而要在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上取得突破,就必须在针对性上下功夫。
一是认真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人,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应首先了解职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哪些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立了干部“走动式”管理,扎根现场,跟班带班,深入基层车间、生产岗位与职工进行谈话,建立了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及档案。
二是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主渠道、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的关键。我们本着“领导就服务,一切为了职工”的理念,在抓管理、抓安全、抓生产、抓培训工作中,把职工利益当作是一切工作的衡量标杆,情为职工所系,利为职工所谋,权为职工所用。
三是发挥好监督作用。我们以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效能监察、廉洁建设,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对评议结果进行公示,全厂干部廉洁奉公,节假日不休息,无私奉献。在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中,厂长、党委书记带头弘扬“示范文化”、“诚信文化”、“廉政文化”、“人本文化”,用自身行动做出表率,带动了全厂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营造了清正廉洁的工作氛围。
第四篇:秉承解放教育,助推区域均衡发展
迎接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督导评估验收校长汇报材料
秉承“解放教育”
助推朝阳教育均衡发展
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校
2015年4月
秉承“解放教育” 助推朝阳教育均衡发展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解放大路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以《秉承“解放教育”,助推朝阳教育均衡发展》为题,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解放大路小学校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有近70年历史的老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1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6689平方米,现有60个教学班,2464名学生,190位教职工,187位专任教师。学校借鉴陶行知先生“六个解放”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以生命为本,富有解放特质的“解放教育”:即解放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解放教师,让每一位教师的劳动闪烁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获得丰实愉悦的职业幸福感,实现生命的价值;解放思想,让全体解放人全身心投入、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实现构建“解放”旨趣下卓越学校的宏伟目标,实现教育的全面解放。
一、解放思想,优化资源配置,从硬件上促进教育均衡
学校在2010年之前,由于公办民助的办学体制投入不足,对学校设备设施、资源配置等不能及时更新,老化陈旧,导致硬件水平相对落后。2010年学校回归公办后,特别是我省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以来,在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扶持下,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硬件建设水平。两级政府总计为我校投资达到2000余万元。迄今为止,学校按照省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图书室藏书75000册,生均30.43册;计算机室2个,科学实验室3个,保健室1个。各功能室仪器设备种类齐全,件数充足,音体美器材符合装备标准,实现了配备率100% 除此之外,还拥有绿色草坪操场、28间独立欧式钢琴房、400平米的科技空间等功能室,所有教室均安装了交换式一体机,校园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学校硬件设施完全达到或者说超过了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我校在2014年5月的全省装备现场会上以《依托教育技术装备平台,助推“解放教育”发展》为题作了经验交流。从2010年回归公办以来学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政府在基础教育上的投入力度之大,数量之多,感受到了政府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
二、解放个性,强化教师队伍,从内涵发展上促进教育均衡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校的教师文化是:厚德——均衡施爱;敬业——幸福工作;合作——协同前进;进取——自主发展。
我们通过讨论、演讲、开展党员教师示范岗等系列活动,传播解放好声音,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盖春香、赵艳等30余位老师先后被评为市区优秀班主任,付淑萍老师被评为长春市师德模范,成为长春市师德宣讲团成员进行巡回演讲,并入选“首届吉林省最美教师”前20强。仅2014年,学校先后收到学生家长赠送的锦旗15面,表扬信5封,受到家长表扬的教师达到50人次,这仅仅是我们师德建设的一个缩影。
通过校本培训,职业生涯二次设计,建立教师专业委员会、教师会课坊、读书沙龙、书法社团等团体,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潜下来”的策略,以学习、反思、课(案)例研讨形式,通过上课评课,观课评课,研课评课的研讨过程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坚持“二对一”导师制培养模式,实施青年教师教学和管理双口径培养,引领青年教师成长。通过实践——反思——提升,再实践——再反思——再提升,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帮助教师凝练特色,发展特色,辐射特色,完成从教书匠——教育“思想者”——教育家的蜕变,促进名优骨干教师成长,并发挥辐射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均衡发展。以付淑萍长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通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从问题入手,以案例研究的形式,解决德育突出的问题,促进班主任队伍的成长。
师德和专业的双重成长,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我校班主任姜欣华受邀赴永春中心校进行班级管理的经验交流,2012年我校承担了长春市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暨教师读书活动现场会,促进了全区和全市教师专业水平均衡发展。
三、解放载体,强化高效课堂,从质量提升上促进教育均衡
1.实施“均衡分班”,促进公平发展。我们规范办学行为,招生政策上,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学区划分和电脑派位的方式进行招生,利用电脑随机分班,我们不设重点班,不设实验班。在师资配备上,照顾全体,力求均衡,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开与公正性。
2.实施“解放教育”,促进内涵发展。通过实施以“常态优质,减负增效”为基础,充分发挥我校五大长春市优秀学科组的辐射作用,以“主题式单元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书法、语文、英语微课为创新点,立足校本,学区共研,全面落实“培养自主能力,构建生命课堂”的三阶段八环节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区学科生命教育要求,实现 “教材重组,教学整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文化内涵。
3.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多元发展。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总计开发了5大类30余门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四、解放生命,活化德育手段,从文化氛围上促进教育均衡 我校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均衡发展,逐渐形成了二大特色教育活动:
1.解放德育。我们以“解放币”为突破口,(“校长币”“健康币”“勤俭币”“智慧币”“艺术币”“能人币”“文明币”“义工币”“自护币”“乐学币”)通过让孩子动手设计,解放孩子的头脑和双手,整合了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美育教育、创新教育,文学教育,数学教育等,促进了家校合作,明确了育人方向,实现了教师、家长、社会,全员、全面育人的美好愿景。由此,我们推广了“瓶盖画”,并将开发更加多彩的活动形式,将创意进行到底,让生命更加丰富。
2.阳光德育。我们搭建好两个平台建设,即学生社团和课后文体活动,让德育形式多样,让阳光普照每一个孩子。借助我校科技空间球幕影院科普教育优势,资源共享,邀请全区孩子共同观看球幕电影,组建了魔方、飞叠杯和航模等科技社团;借助吉林省唯一拥有的28间钢琴教室,组建了钢琴、舞蹈、合唱等音乐社团;借助体育馆的资源优势,组建了美式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社团,以省书法家贾占武等老师的资源优势,组建了书法、创意美术等艺术社团。我们以科技空间、艺术空间,体育空间为载体,以安全演练、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健康活动日、体育科技艺术节、端午节、英语节等为平台,以校本课程为渠道,以学生社团活动为核心,活化艺体科卫教育,提高学生体育、艺术和科技素养,构架好学生发展的桥梁,让生命更加出彩。
我校连续多年荣获朝阳区运动会综合成绩第一名,乒乓球、篮球、排球也分别荣获第一名,合唱队、舞蹈队、军乐队等比赛均荣获市区特等奖。2013年,我校获评为吉林省艺术教育示范校。2014年,我校被吉林省教育厅推荐参评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示范校。
五、解放胸怀,加大对口交流,从行动上促进教育均衡 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朝阳区实施了“对口交流、整体发展”的推进策略,我们秉持“发挥特色、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宗旨在大学区片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思想上理念共融。积极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校长论坛和大学区片内校长论坛,各校定期开展专家引领、研讨活动,校长们交流办学理念、探讨办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实现理念共融。
2.管理上交流统筹。坚持校长轮岗、教师支教、走教、互访交流活动,坚持教师送课下乡。几年来,先后有两位正职校长到我校轮岗交流,我校也有四位副校长到其他学校任职;选派和接纳40多人次教师到富锋、永春、乐山、宽平、艳春等学校支教、走教,交流;范春艳、王淼、张敏等优秀教师送课下乡的课次已达到上百次。
3.资源上优势共享。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我们同享学区片内的教育资源,借助解放校科技空间、艺术空间的现代资源、宽平小学的书香校园特色、永春学校的农村优势等教育资源,建立一体化教育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研上探究同步。一方面加强教研团队的建设。各校各展所长,通过面向全区的英语教学开放课、语文导学案的使用展示课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学科生命教育的模式和内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课改深化。另一方面坚持教师培训同行。借助网上国培、开辟网络交流、经验汇报等多种形式,促进学区片教师共同成长。
2014年解放大路小学有幸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的殊荣,这是政府的大力投入和兄弟学校相互帮助的共同成果,是区域均衡发展、整体推进的的成果,我们将加倍珍惜这一殊荣,力争做的更好。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秉承“解放教育”,助推朝阳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公平的、均衡的优质教育,是我们每个朝阳教育人的希望,以上只是我们的初步探索,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我们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代表解放人再次感谢各位专家一直以来对解放大路小学的的关注、支持和厚爱,谢谢!
第五篇:淮安区土地流转助推高效农业发展
淮安区土地流转助推高效农业发展
进入秋收季节,淮安区南闸镇新河头居委会镇湖片的200多个在外经商打工的农民再也不像往年赶回家收割耕种了。因为他们种植的1000多亩耕地全部流转给了7个种植大户搞起了规模经营,秋收后他们还将收到每亩800多元的租金。镇湖片一位在集镇经商的农民告诉记者,现在农忙我再也不会为家中几亩耕地收种而误了做生意了。这是镇村两级组织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给他们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淮安区委、区政府及区各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36.7万亩,占全区农村土地承包面积的38.5%。土地流转呈现速度加快、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
为了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工作,该区于2009年在全市率先启动建设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到2010年底全区26个乡镇全部建成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试行)》,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流转模式、规模管理、扶持政策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明确了对土地流出户的奖补政策和对土地流转项目主体的财政、信贷和用地支持等优惠政策。同时,该区从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开展流转合同鉴证、健全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土地纠纷调处机制等方面,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土地流转的有序、高效和规范。
土地流转快速健康有序的开展,促进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催生了一批种植大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区耕种土地3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大户近百户,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近千户。上河镇前庄村67岁的杨玉华,通过土地流转方法与周边3个村居,10个村民小组、150多户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租赁500多亩耕地搞规模种植,被省政府授予“种粮大户”光荣称号。
该区坚持用“利益引导、市场推动、政府激励”的方法,培育建设了苏嘴省级现代农业园、施河市级现代农业园、钦工现代农业菜篮子基地、车桥丰年村绿之丰农业产业园、盛和缘生态农业园、顺河艾口顺西千亩蔬菜基地等一批规模连片土地流转典型,推动了高效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区高效农业发展面积达到近10万亩,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