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主题区域活动是发展幼儿口语的有效途径
有限的空间 说出无限的精彩
——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口语发展探索性研究
常州爱儿坊幼儿学苑 张玺
内容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是进行语言教育及其他教育的基础。要想让幼儿把“话”说好,必须要有说的基础。《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主题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后的评价以及家园合作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关键词:主题区域活动 幼儿口语 幼儿教育
主题区域活动是指根据主题相关的内容,创设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并在其中巩固拓展以往所学知识,感知新知识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我们将教室划分4-5个区域,其中设有语言区、美术区、益智区、生活区和建构区,区域的材料内容将根据主题内容的变化而进行更换。主题区域作为一种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作为一种更自然的,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富有个性、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能使每个孩子在享受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那种灌输式、强迫式和整齐划一的教育的不足,为幼儿口语发展搭建平台。
一、借助主题区域活动构建幼儿口语发展的平台
(一)建构区域方案,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和。目前幼儿园普遍采用主题式课程,注重集体式教学,而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区域活动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主题课程,关注主题目标下区域的设置、环境的创设,更能促使幼儿自主学习,大胆讲述。
在学期即将开始时,我们会根据主题活动内容,预设区域活动内容,每个区域预设内容2-3种。如在主题活动“嬉水游戏”中,益智区预设了“沉浮游戏”,材料有木块、树叶、泡沫、铁球、纸张等等;“吹泡泡游戏”,材料洗洁精、一次性杯子、筷子、吹泡泡的工具;在生活区中预设“洗手帕”,“给娃娃洗脸”材料小脸盆、小肥皂、小手帕;这些预-设的内容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的感兴趣、生成的都是可以投放到区域中。如在“嬉水游戏”主题活动中“会变的水”,让孩子们了解水的三态,在冰块融化 成水时,有的孩子说:“这水好冷哦”,“我的水怎么没你的冰”,“它们有多少度呢”?于是在我们的区域中增添了温度计,小杯子让孩子们去量一量水的温度。
3至6岁的孩子对知识的分化程度较低,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一个纷繁多样的整体。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具体的事物为什么是这样或者是那样,而并不在意这种感受或解释来自哪个领域。因此,主题性区域活动内容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各个领域,更要注重领域间互补的内在联系。
(二)创设区域环境,提供口语展示平台
在对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努力建立富有多元化、整合性的活动情境,准备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操作材料。具体做到:以主题为背景,创设适宜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主动学习;以主题为背景,提供多元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满足需求;以主题为背景,拓展自主空间,让幼儿在自主中感受体验。利用“会说话的”区域环境,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快乐游戏。
1.在语言区中,提供畅所欲言的舞台
幼儿表达首先需要有想表达的内容,因此良好的物质环境是激发幼儿表达的基础。我们在阅读区中,根据主题为幼儿提供自制图书、环游中国飞行棋、天气播报、车轮转转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会获得各种感观的刺激从而产生相应感知,并且在与其他幼儿共同游戏、密切的相互联系接触中,有大量的运用语言的机会,从中可以学习理解他人语言,利用语言表达自己,因此它是使幼儿想说、敢说、愿意说、会说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如:在主题“好天气和坏天气”活动中,我们首先让幼儿收集有关好天气和坏天气的图片,以及坏天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的图片。收集后再将这些制成图书放在阅读区中给幼儿欣赏阅读。幼儿对自制的图书非常感兴趣,他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一些知识经验,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们就有话说;在此基础上我们有为孩子创设了“今日我支持”栏目,让孩子们在“电视机”里模仿天气预报节目,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下,人人都想上台过一把支持人的嬴,即使班上有些内向、胆小的孩子们也不例外。在,刚开始他们主持的的天气预报,孩子们只是说说今天是什么天气、多少度、明天将是什么天气。你这么说他也这么说,大家都是这么说,就是这么简单。两天下来语言区没有人去玩了。于是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周天气记录表、月天气统计表。让幼儿在播报天气是有操作的材料,孩子们的语言丰富了。
在周末家长分享互动互动中,我们孩子的语言更精彩:“我是节目主持人乐乐,今天有我来为大家主持天气预报。今天有时有小雨,(也有可能不下雨)但大家还是要带好雨 具,走路的人带好伞,骑车的人带好雨披。”
妈妈说:“我女儿主持的天气预报还蛮象一回事的么。而且比中央电台的有人情味,知道提醒大家增减衣服,嗯很好。”
新《纲要》语言领域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儿童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培养幼儿基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游戏中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辅导帮助幼儿丰富词汇,加深幼儿对词义的理解,使幼儿掌握更多的词汇,并能够正确理解,正确使用词汇。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2.在建构区中,创设想象创造的空间
幼儿对于自己制作的东西总是有着多一份的热情,我们的建构区中有着不同的积木,其中绝大部分是幼儿和家长一起进行加工、装饰的皮鞋盒积木,空间上也采用了宽阔的阶段大走廊,四周墙壁上布置张贴着幼儿设计的建筑图片,这就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情绪愉快、气氛友好的和谐语言环境,幼儿在这里有着自由交谈的空间。因为建构区域大,建构内容多,老师就要引导选择该游戏的幼儿进行合作,活动前也就需要幼儿先想好搭什么,这一讨论环节中,幼儿积极表述着自己意见,但各自意见表达出来后,为了建构内容统一性,还需商量、协调,最终定下一个大主题。由于幼儿都想让别人采纳自己的建议,所以在协商过程中幼儿往往又会大大描述上一番,争取让其他幼儿同意,这一环节虽然有时显的过长、过吵,但却是幼儿语言发展、提高的一个良好平台,所以教师在开展时应让幼儿充分表述。从实践来看,幼儿决定的大主题通常是身边熟悉的,如:幼儿园。幼儿园是幼儿最熟悉不过的,所以对于里面的设施了如指掌,通过分工合作就能很好完成,但在完成过程中,幼儿间又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又需要幼儿自行解决,解决矛盾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语言能力机会,所以在建构区中能很好的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在美工区中,建立展示风采的窗口。
幼儿在美工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创造精神得以发挥,头脑中孕育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孩子对于自己的作品总是有很强自鉴性,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画的内容过程中,语言能力也就得到了一定提升。
例如在主题“好天气和坏天气”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废旧材料:小纸盒、一次性桌布、塑料袋等等,让幼儿制作雨披、雨伞、雨鞋。在我们每周家长进区域的时间段里。妈妈、爸爸当“模特儿,孩子们是制作雨衣的工人。在完成后,老师请幼儿互相观察、交流、取长补短,让幼儿们自己互相评价他们的作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为什么会产生这幅作品等,为孩子们提供语言表现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 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触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有些孩子从一开始的只会用一句话到后来能编出一段完整的故事,这就反映了美工活动能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效果。
二、通过区域评价,展现幼儿口语风采
每一次游戏过后的评价都是对此次游戏的一个情况反馈。因为每个幼儿都亲自参与其中,所以都有话可说,因此孩子对讲评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它能满足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例如在主题“好天气坏天气”活动中,幼儿用废旧的酸奶盒、喜糖盒、蛋糕盒等等一系列盒子自制出大小不等、图案各异的雨伞,孩子们都争着上来介绍这自己的作品;又如在主题“美食街”活动中,孩子们用蛋糕盒泡沫切成小块,串在毛根上,当作羊肉串来叫卖、用橡皮泥裹上彩纸做成寿司,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成果,想跟同伴们一起分享,想得到大家的赞赏,那种想表达的欲望是多么的强烈。对于个别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来说,听同伴的讲述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
在活动中孩子们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一起讨论并且给出对策,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这不但为幼儿更好的开展下一次区域奠定了基础,口语表达的能力也在分享交流成果中、讨论难题中充分得以发挥。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实践证明,区域游戏是每个幼儿都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的,他们在游戏中讲解着、交流着、反驳着,因此通过主题区域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开展家园沟通,丰富幼儿知识面
环境的创设不应局限于园内,而应于家园同步进行.幼儿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幼儿园,家庭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方案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口语过程中,其家庭参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通过家园之窗,家访,写字条传递信息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最近在开展些什么主题,需要他们配合做些什么工作,这样家长也能在家创设与幼儿交流的环境,营造沟通的氛围,使家园教育协调同步,使幼儿积累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和平和爱心”主题活动中,为了了解伊拉克战争的情况,许多家长利用看新闻的时间与幼儿讲述战争带来的灾难,伊拉克孩子的情况等,还有的家长纷纷剪下报纸上的图片与幼儿交流,有的则从网上摘录与幼儿共享战争的情况.由于家长的配合,每次活动中,幼儿都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事,使幼儿在心灵的沟通中产生共鸣.4 以上的事例充分说明了“家园携手”的魅力,营造合理的环境,不仅能使方案主题活动进一步的深入,也能增加幼儿讲述的自信心,因此说,环境的创设不应局限于园内,也应于家园同步。
总之,指导幼儿获取语言信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我们还要加强幼儿园、家庭的密切合作,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实施,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和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最终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雅琴 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历程 摘自《学前教育》 2007年第7-8期
2.孙建梅 如何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摘自《幼教新视野》 2006年第3期 3.林佩芬主编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宁波出版社 2004年第1版 4.山东中路幼儿园编 《幼儿学习区活动宝典》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5.钟小锋主编 《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 未来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第二篇:创建区域活动 促进幼儿发展
创建区域活动 促进幼儿发展
《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是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幼儿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随着教育观念、教育性质、教育功能的发展,区域活动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它不再是某个固定的模式。只要立足于我们的课程目标,立足于孩子发展的需要,它就更富其价值和生命力。它应与我们的主题背景相融合,通过环境的创设,通过孩子与材料的互动来促进其发展。教师通过观察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从而使我们的主题实施更加深入有效,孩子的发展才能实现其最大值。
一、结合主题活动,尊重幼儿兴趣,丰富区域内容。
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开展情况,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知识水平,引导幼儿主动地创设相关区角,这样能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区域活动,主动获取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经验,顺应幼儿的发展,使主题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如:我们在开展“第三只眼睛”这一主题中,幼儿对望远镜、放大镜、哈哈镜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就生成了“神奇的眼镜片”这一科学探索区,我们和孩子共同搜集各种各样的镜片和有色玻璃纸,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了解了“各种不同的镜片能够帮助人们更方便的看东西”,满足了幼儿的需要。探索完镜片以后,孩子们又可在“小小手工坊”制作望远镜和神奇的镜片,让幼儿了解透过有色玻璃纸看周围的东西时,周围的东西会变色的现象。又如:在进行“我居住的地方”这一主题中,幼儿对自己所居住社区的环境比较熟悉,讲到社区附近的超市时,孩子们很兴奋,都喜欢逛超市,于是和幼儿一起商量,决定创设一个超市,我先引导幼儿讨论这个区角需要什么材料?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有的孩子说喜欢逛超市去买吃的东西(酸奶、饮料、娃哈哈、爽歪歪等);有的孩子说去超市买学习用品(彩笔、橡皮泥、亮晶晶笔等);有的孩子说去买光碟,还有的孩子说和爸爸去超市买酒等。然后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进行制作,并将材料归类摆放,和幼儿一起完成了区角的布置,设立了售货员、收银员和顾客这几个角色,接着又和幼儿一起讨论区角的名字,很快,“快乐宝宝超市”就诞生了。在自己创设的区角里,幼儿显得格外主动,自由创设角色进行游戏。美工角里幼儿绘画的可爱的家和与家长制作的家庭相册,拿到语言角展示介绍自己的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一件物品、喜欢的一个地方、最常干的一件快乐的事等,并将图画展示在墙面上用弯弯的小路与幼儿园连接起来等。幼儿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轻松地得到了相应的知识。
孩子们在此主题活动的探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观察力、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绘画能力、表现力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整个主题区角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生态式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如在目标的制定上,考虑更多的是幼儿情感体验,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否能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等。-
二、充分利用区角有效实现教育目标。
我们将区角活动与主题教育、集体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区角活动来促进各级教育目标的落实。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字”时,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育目标,生成数学活动学习10以内的加减。为让孩子们巩固10以内的加减,我们将复习巩固活动放到“快乐宝宝超市”中开展,请每位孩子在社区中购买10元钱的商品,再说一说自己买了什么?每件商品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活动中,教师很容易就能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掌握情况,可以对已经熟练掌握的孩子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去购买15月、20元的商品。对达不到要求的孩子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从购买5元的商品开始,逐步提升到6元、7元、8元„„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也帮助他们“一级一级跳起来”,顺利达到最近发展区。游戏的形式不仅让活动目标有效实现,孩子们也体会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区角活动成为集中教育活动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同时,孩子们了解社会机构、社区设施,体验不同社会职业;学习交往、表达、合作等目标也在“快乐宝宝超市”轻松实现。如:在“神奇的眼镜片”活动中,我们先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到区角操作探索,再集中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再让孩子们回到区角去巩固和再感知。区角又成了活动的准备、引导,成为集中教育活动、主题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组织引导作用。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是环境创设者、组织者、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为了让幼儿有效地独立参与到区角活动中,老师在区角开放中认真做到有目的的分散巡回指导,教师对幼儿每一点创造都表示欣喜,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另外,我们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不同区域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就大大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保持活动的兴趣。如教师引导幼儿在“小小手工坊”制作神奇的眼镜片,送到科学区供幼儿探索,发现其中的奥妙——有色玻璃纸看周围的东西时会变色;美工角里幼儿绘画的可爱的家,拿到语言角展示介绍自己的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一件物品、喜欢的一个地方、最常干的一件快乐的事等,并将图画展示在墙面上用弯弯的小路与幼儿园连接起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表演区学习模仿小记者采访等。幼儿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在做做玩玩中轻松地得到了相应的知识。
另一方面,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在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的同时,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重视讲评,以讲评推动活动的深化。如: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样玩的?还可以怎样玩?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玩的?谁的方法更好?为什么等等,让幼儿在讲评中把自己的经验感受与同伴分享,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而教师的讲评则以表扬、鼓励为主,推广幼儿的成功经验,把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告诉大家,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和规则,使幼儿在愉快、自信的感觉中结束,并激发幼儿下一次继续活动的愿望。
通过对区角活动有效性的探讨和实践,我们在尝试中获得了一些有效利用区角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区角活动中目标的高低、活动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大团体与小个人、干预与隐退等方面的平衡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灵活性、创造性的活动,要实现对区角的驾驭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花沟镇中心幼儿园
2014年2月
第三篇: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口语发展
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口语发展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纲要》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课堂活动中,以及其它集体教育活动中有意识的创造语言环境来培养和反复练习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1-0055-2
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任务。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需根据每一位幼儿的口语表达实际情况,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口语发展的目的。
一、在生活和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而幼儿的语言是在个体和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培养幼儿口语发展因素则是日常生活环境。由此,营造相适宜的日常生活环境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势在必行。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英国给早期教育工作者的提示是,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机会听说、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幼儿在探索周围环境、时间和观念时,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中,能够重复、强化、巩固语言,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1、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正确发音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生活经验是游戏开展的基本。在游戏中不管是哪个年纪班,只要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盛、知识经验越多,他们的游戏内容就会越充实、越新鲜。而小班幼儿欠缺的就是知识经验。为此,作为老师除了在平时日常的教学运动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外,还要经常引导幼儿视察四周的生活环境。如幼儿园里有老师和很多小朋友;食堂里有阿姨做饭菜给我们吃;家长带幼儿外出游览时,指导家长有意识地向他们介绍一些新鲜的人和事物,家长带幼儿除了家庭生活外,还可以让家长带孩子去逛超市、菜场等,让孩子察看各行各业就业者的活动。只要我们组织好了幼儿的生活,使他们获得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幼儿就能较好的开展游戏,游戏的内容才会丰富多彩。幼儿在游戏中才会有口语交流的词汇,在游戏中初步发展口语交往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发不准的音。在组织幼儿进行《送南瓜》的语言游戏时,注意让幼儿倾听和发出n、L两个音,重点纠正、发出“乐、南、奶”的字音,学会和掌握儿歌,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正确的发音训练。
同时还利用饭前师生交流活动来培养幼儿大胆地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并能礼貌地与人交谈。例如:通过“你来说,我来听”的活动,讲述一些自己看到了或听到的一件事,“我昨天家里有客人来了,带来了一个小朋友。”等等。用复习儿歌《鸡冠花》、《逗蚂蚁》、《秋的画报》来训练孩子们的发音。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训练,我班幼儿原来发不准的翘舌音、平舌音和儿语病基本上得到了纠正。音辩准确的感知语音,是幼儿准确发音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注重培养幼儿听音和准确发音的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不少语音游戏。如:为了练习好zh、ch、sh等绕舌音,设计了教学游戏《小鸭吃食》,教幼儿通过听音、辩口型、舌位,体会近似音的细微差别,从而正确发出“这”、“是”、“吃”几个音。并学说句子“这是小鱼”“这是小虾”等,并通过富有情节的表演让幼儿在玩得过程中练习了绕舌音,没有半点心理压力。
再如:针对孩子发不准“四”的音,设计了“我们爱劳动”的游戏。所准备的各种教具的数量均为四:四个萝卜、四个桃子、四条小虫子等。幼儿分别带上小兔、小猴和小公鸡等动物头饰。当老师说:“我是小白兔,我来拔罗卜,我拔了四个大萝卜”同样,小猴、小公鸡则说:“我摘了四个桃子” “我捉了四条小虫”。
2、利用游戏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一般说来,掌握的词汇越多,语言就越丰富多彩,游戏中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丰富自己的词汇、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如:游戏《丰收的季节》,小朋友来到果园摘果子,必须和农夫说出一句好听的话才能去采果子,于是一句句“我要采红彤彤的苹果”“许多黄澄澄的梨子”……就在幼儿的口中跳跃,我把这里面涉及到了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量词等再帮助幼儿稍加提炼,幼儿从中学会不少词,从而丰富了词汇。在培养幼儿正确发音、丰富词汇的过程中幼儿已经学习了大量的短句。三者同步进行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能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规程》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利用游戏这一最好形式,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参与,从而在愉快的气氛中使幼儿口语能力得到发展。
二、在主题和家园活动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每个主题活动都是围绕幼儿熟悉的事物或周围的环境而展开的,在每一个主题中,又有各自的分题以及促进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活动。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活动室内的整体环境与所要掌握的主题相一致,这样才有利于幼儿更好的掌握主题内容,发展语言能力。
在练习学说短句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游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尝试进行语言交往,培养幼儿连贯、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玩《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说“我是妈妈”时,我立即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角色,并帮助他们用打电话来邀请客人来自己家,有礼貌地说:“请你到我家来做客。”“欢迎你们下次再来玩。”等连贯的短句进行交谈。我还经常利用晨间游戏,引导幼儿讲述玩了什么游戏,用了哪些用具,和谁一起玩。
例如:今天玩了套圈和谁玩得真高兴。就这样,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说话语句不完整时,我一方面注意倾听,及时发现说得好的,加以鼓励。发现幼儿表达出现语病时,随时帮助纠正,让孩子逐渐学会用短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另一方面,我还引导幼儿看图学说短句,我经常绘制和收集一些主题突出、有情节背景的图片或图书,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作短句表达图中的意思。如“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大家来玩皮球”等,从而使幼儿能够结合各种图片学说短句。同时,还有意设计情景活动和表演等活动,如“我来说,你来变”的变脸游戏,使幼儿结合表演练习短句。在课余活动时,我经常选择一些语言形象,情节生动的故事让幼儿欣赏,如:“小熊醒来吧”、“大雪兔”、“灰灰先生”等故事,为幼儿提供有关讲述内容,把文艺作品中的句子运用到日常用语中去。例如:我们中班开学一段时间后,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确定了“可爱的动物”的方案主题活动,为了使幼儿进一步的深入主题活动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我创设了相适宜的环境,在宽敞的墙面上布置成森林情景,教室每个角落投放动物图片,让每一个幼儿身临其境。活动中由于环境的衬托,幼儿们把 “可爱的动物”的主题延伸了许多,如:动物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动物是如何吃东西的,动物是如何生宝宝的等等,在这些延伸主题中幼儿便能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各抒己见。正是由于幼儿的兴趣与创设的相适宜的日常生活环境相结合的情况下,使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由此丰富了幼儿表述的内容,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日常生活环境的创设不应局限于园内,而应于家园同步进行。幼儿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幼儿园及家庭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方案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口语过程中,其家庭参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通过家园之窗,家访,写字条传递信息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最近在开展些什么主题,需要他们配合做些什么工作,这样家长也能在家创设与幼儿交流的环境,营造沟通的氛围,使家园教育协调同步,使幼儿积累更多的知识。如:在省运会活动期间,为了了解更多省运会的盛况,许多家长利用看新闻的时间与幼儿讲述运动员的夺金情况等,还有的家长纷纷剪下报纸上的图片与幼儿交流,有的则从网上摘录与幼儿共享。由于家长的配合,活动中幼儿都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事,使幼儿在心灵的沟通中产生共鸣。
三、利用语言教学和动手操作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心,在语言课活动中幼儿也总想摸一摸、动一动、试一试。如果语言课活动只让他们局限于口头表达,会使幼儿不注意倾听,培养幼儿注意倾听,这是提高幼儿口语
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鉴于此,我准备了多种材料在语言活动中供幼儿操作演示,并开辟了语言角,让幼儿的口语能力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发展。
如:复述故事“大熊的拥抱节”时,在幼儿对故事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请幼儿一边讲故事一边贴故事情节图和故事角色头饰。幼儿非常感兴趣,小手随着故事情节的开展而不断变换动作,一会儿“伤心的大熊”一会儿“又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欢歌笑语的大熊”等,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加深了对故事的了解和掌握,多次练习之后,就连故事中角色之间较复杂的对话也能完整地表达出来。生动形象的玩教具唤起了孩子们的记忆,引导幼儿流利,连贯地讲述故事,并且孩子们总是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从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但不论采用什么方式,关键在于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摆正幼儿的主体地位,既要重视幼儿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幼儿学习的过程,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提出启发性问题,指明思路、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解放幼儿的手、口、脑,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帮助他们由具体-----形象-----抽象-----再具体-----再抽象地理解加深概念,并用语言正确的表达出来,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语言发展。
参考文献:
[1]在营造环境氛围中渗透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探索 [J] 中国育儿网
[2]李慧娟 在日常谈话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J] 广州《发展导报》2006.6
[3]杨 英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J]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5.9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2004
[5] 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第四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绘画,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孩子们总是能从自己的画笔下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便于了解幼儿奇特的思维特点与个性的萌芽。陈鹤琴先生指出:“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指出绘画之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通过儿童第一信号和
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合作能有效的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
幼儿由于年龄小,语言比较贫乏,他们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思维,发展幼儿的独创性、个性。在绘画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首先应着重从诱发激情,培养兴趣入手。教学中我们应舍弃那些枯燥无味的填鸭式及照葫芦画瓢样的临摹式的教学方法,应让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充分体现趣味性、娱乐性,充分满足幼儿的求乐心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果人们习惯的把幼儿绘画看作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则失去了绘画的意义,绘画有助于发展人的思维,在提高智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对绘画的情感、情绪具体伴随着认知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来到纷繁复杂的世界上,他们乐于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现出来,并相互交流,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组织、加工、重建生活中所见的形象,异想天开、乐趣无穷。绘画不仅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认知能力,还能激发幼儿自由想象的欲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启迪幼儿心智,是培养幼儿创造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二、绘画教学重在启迪幼儿的创造意识
幼儿美术教学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培养,幼儿语言贫乏,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远远比语言表达丰富的多,所以教师应尽量鼓励幼儿的自发艺术表现能力,强调以自我表现为主,发掘他们与生俱有的潜能,提供充足的材料和自由的空间,用新奇的媒介作为刺激和引发幼儿创造潜能的手段和工具,主张幼儿自己探索和发现。教师不应去干涉和限制幼儿绘画活动中特有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现今社会上办的各种绘画班的教材、教法及思想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仍以培养幼儿的技能技巧为主,发展特长,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了,甚至和成人画的一样好。结果它代替了幼儿的感觉、思考与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绘画中天真的喜悦,失去了幼儿自己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和创造意识的摧毁,这种教育注定要失败。因此教育者在教学、教法及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观念,教学中应以启迪幼儿的发展思维为主,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勇于尝试创新的良好个性品质。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启发幼儿的知发性,并提供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自我创造的机会。美术不同于其它的说理性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首先要让幼儿对所画的内容、形式形象有强烈的兴趣,也就是先娱目动亲情,然后才能激思励志。要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打满算他们的创作欲望。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最生动的一种教学方式,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如游戏“小小美发师”是为幼儿学习曲线设计的并让幼儿都为自己的妈妈精心设计发型。幼儿在绘画游戏中,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得以充分调动、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并满足幼儿的求乐心理,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再者,让幼儿有丰富多彩的认识和感知,幼儿对绘画的情感、情绪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作画的过程是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认识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作画的过程是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认识的过程、感觉的过程、情感流露的过程,而情感的表达又是幼儿绘画的内在动力。幼儿喜欢联想,喜欢创造。例如:有的幼儿把大海画成红色,有的幼儿给皮球画上眼睛……他们从来无拘无束不分时空的给自己所画的物体注入生命情感,而作为教师要扫除幼儿创作时的一切故障,让他们勇敢的、大胆的毫无顾及的按自己的想法创作。教师更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能挖苦讽刺嘲笑,要多多鼓励幼儿的好奇心,维护幼儿的自尊心。这样才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原则。
2、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方法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
首先教学内容与方法应适合幼儿动画年龄发展阶段与生理成熟阶段,还应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需要。有幼儿阶段教学内容要特别强调绘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造意识的启迪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从绘画的造型来说线由涂鸦期的知己丝线、圆弧线、曲线到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由圆型、方型、三角形到组合型;色彩也由三原色到三间色。绘画方法以形象思维为主,指导幼儿如何思考、如何拓宽思路,让幼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发散、概括如:图形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出多种圆形物,并比一比看谁画的数量多而且新颖。其次第五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绘画活动——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绘画,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孩子们总是能从自己的画笔下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便于了解幼儿奇特的思维特点与个性的萌芽。陈鹤琴先生指出:“绘画是言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指出绘画之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通过儿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相互合作能有效的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幼儿由于年龄小,语言比较贫乏,他们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思维,发展幼儿的独创性、个性。在绘画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首先应着重从诱发激情,培养兴趣入手。教学中我们应舍弃那些枯燥无味的填鸭式及照葫芦画瓢样的临摹式的教学方法,应让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充分体现趣味性、娱乐性,充分满足幼儿的求乐心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果人们习惯的把幼儿绘画看作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则失去了绘画的意义,绘画有助于发展人的思维,在提高智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对绘画的情感、情绪具体伴随着认知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来到纷繁复杂的世界上,他们乐于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现出来,并相互交流,他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组织、加工、重建生活中所见的形象,异想天开、乐趣无穷。绘画不仅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认知能力,还能激发幼儿自由想象的欲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启迪幼儿心智,是培养幼儿创造品质的最佳手段之一。
二、绘画教学重在启迪幼儿的创造意识幼儿美术教学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培养,幼儿语言贫乏,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远远比语言表达丰富的多,所以教师应尽量鼓励幼儿的自发艺术表现能力,强调以自我表现为主,发掘他们与生俱有的潜能,提供充足的材料和自由的空间,用新奇的媒介作为刺激和引发幼儿创造潜能的手段和工具,主张幼儿自己探索和发现。教师不应去干涉和限制幼儿绘画活动中特有的知觉方式和创造方式。现今社会上办的各种绘画班的教材、教法及思想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仍以培养幼儿的技能技巧为主,发展特长,使幼儿的绘画模式化了,甚至和成人画的一样好。结果它代替了幼儿的感觉、思考与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绘画中天真的喜悦,失去了幼儿自己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扼杀了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和创造意识的摧毁,这种教育注定要失败。因此教育者在教学、教法及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观念,教学中应以启迪幼儿的发展思维为主,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勇于尝试创新的良好个性品质。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1、启发幼儿的知发性,并提供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自我创造的机会。美术不同于其它的说理性科目,它要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首先要让幼儿对所画的内容、形式形象有强烈的兴趣,也就是先娱目动亲情,然后才能激思励志。要用童心去想幼儿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打满算他们的创作欲望。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最生动的一种教学方式,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的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如游戏“小小美发师”是为幼儿学习曲线设计的并让幼儿都为自己的妈妈精心设计发型。幼儿在绘画游戏中,爱妈妈的美好情感得以充分调动、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并满足幼儿的求乐心理,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再者,让幼儿有丰富多彩的认识和感知,幼儿对绘画的情感、情绪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作画的过程是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认识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幼儿作画的过程是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认识的过程、感觉的过程、情感流露的过程,而情感的表达又是幼儿绘画的内在动力。幼儿喜欢联想,喜欢创造。例如:有的幼儿把大海画成红色,有的幼儿给皮球画上眼睛……他们从来无拘无束不分时空的给自己所画的物体注入生命情感,而作为教师要扫除幼儿创作时的一切故障,让他们勇敢的、大胆的毫无顾及的按自己的想法创作。教师更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能挖苦讽刺嘲笑,要多多鼓励幼儿的好奇心,维护幼儿的自尊心。这样才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原则。
2、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方法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首先教学内容与方法应适合幼儿动画年龄发展阶段与生理成熟阶段,还应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精神需要。有幼儿阶段教学内容要特别强调绘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造意识的启迪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从绘画的造型来说线由涂鸦期的知己丝线、圆弧线、曲线到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由圆型、方型、三角形到组合型;色彩也由三原色到三间色。绘画方法以形象思维为主,指导幼儿如何思考、如何拓宽思路,让幼儿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发散、概括如:图形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画出多种圆形物,并比一比看谁画的数量多而且新颖。其次还要教幼儿如何进行由彼此的联想,如何分解组合,怎样夸张、变形、创造、幻想生活中没有见过的新形象。教幼儿讲故事,看动画片后,再进行想象,学会举一反三,有知识的迁移能力,绘画的思维过程大体顺序是让幼儿通过知识先在头脑中有形象的积累,然后变为手中之物,通过技能来表达于材料之中。绘画是一种智力活动,既有思维又有表达,是一个完整的绘画创造过程。强调先教幼儿会想,再会画,这是因为思维在先,表达在后,过去的教学中只是重视技巧表达而忽视了思维训练,现在不能因强调思维训练而忽视基础的知识技能。
3、对于幼儿作品的评价应遵循客观、公平、合理的原则对于幼儿作品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幼儿对自己创作的任何一件作品都期望得到肯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转变观念,不要用培养绘画专业人才的眼光看待幼儿的作品,应注重其中表现出来的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教师要面对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都受到艺术教育,还要提高每个幼儿的基础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感到其作品被其他人所认识所欣赏的快乐。从而增强了再创作的愿望,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的提高。评价幼儿的作品,也是一个提高幼儿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让幼儿人人参与,积极
发表看法。教师还应该把幼儿的美术作品悬挂或张贴,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提供发表的机会,有时还可以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画的。幼儿们经过审视观摩,他们心理明白哪个小朋友的画画的新鲜有趣,哪个小朋友画画颜色搭配的好,哪个小朋友的画构图得当……通过审视品评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自强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愿望,这样做对幼儿的美术创作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创造性思维教学法有哪些教学特点?
1、传统的美术教学注重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久而久之幼儿的情感受到压抑,想象力、创造力受到了摧残,培养出的幼儿思维单一,不会求异,不敢创新,幼儿早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的支持,他们需要靠直觉行动思考,同时教师要进可能的发展幼儿的感官,通过幼儿看、听、摸、闻、尝,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表象,慢慢的依靠头脑中的表象来思维。教师的责任是不断开阔幼儿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越发活跃,让幼儿打破时空的界限进行创造想象。创造教学法以生动实际的形象、场景、活动教具将这些创造方法交给幼儿,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幼儿在结合起来连闯践中动手动脑以自己画出的画与别人不同,构思独特为自豪。
2、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学习特点创造思维教学法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全面功能。通过游戏活动以及亲身实践参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幼儿愉快的参加学习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人。法国画家德拉洛瓦说:“美就是个性”,幼儿的画是通过自己对客体的观察,在自己的适应范围内形成的表象,具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不受一切“真实”的限制,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好奇心和探求精神、兴趣倾向,善于发现每个幼儿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他产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及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表现出幼儿自己的个性——即幼儿的画就是画自己的个性与性格。我们要尊重幼儿的自由,爱护幼儿的个性,注意幼儿的创作,努力从他伞兵画中了解幼儿的特殊个性与情趣。幼儿是美术绘画创作的主体,是主动建构者,而创造性和技能技巧的结合意味着充分唤醒幼儿的创造力,而创新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仍处于探索的阶段,做为教育者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深深的感觉到责任之重大,这项工程的巨大,我们必须要有责任感、紧迫感,必须从幼儿早期的教育起步,为幼儿的创新、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为我国的创新教育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