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融资首推市政债和PPP

时间:2019-05-14 04:4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政府融资首推市政债和PPP》,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政府融资首推市政债和PPP》。

第一篇:地方政府融资首推市政债和PPP

王朝才:地方政府融资首推市政债和PPP

2013年年底,审计署公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摸底的结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万亿。

虽债务各项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指标来衡量,风险总体可控,但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却是事实,省市县三级政府截至去年6月底,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规模为10.5万亿,相较于2010年增加3.8万亿,年均增长19.9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14年经济工作时,防控债务风险为今年六大任务之一。去年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也重申要加强债务管理,有效防控债务风险。财政工作会议还就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召开专门会议。

何谓PPP模式?地方债风险何在?如何进一步防范债务风险?如何改进政府融资模式?就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

缺乏宏观制约机制

《21世纪》:现在地方债的主要风险点在哪里?

王朝才:风险点主要有两方面。

一、针对地方政府借债,缺乏有效的宏观制约措施。虽然之前提出要对官员进行债务审计,但债务审计缺乏具体指标,如没有“谁的债务比较多”的判断标准,也没有“达到某项指标后,就不能借债”的标准。

这样一来,即便审计署将全国债务摸清了,将来的债务规模仍然不好控制。现在是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任何一级政府要发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无需上级批准。总之,对于控制债务规模,现在缺乏硬性的“杀手锏”。

二、个别地方确实存在负债过多的问题。

《21世纪》:债务审计报告显示,近几年BT、信托等渠道的融资规模增长较快。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王朝才:当从金融机构贷款这种方式被限制住时,地方政府就逐渐开辟出其他道路,比如BT、信托等。

信托,相对于银行贷款,属于表外业务,不受监管。而BT由于涉及到经营权的让渡,在现实操作中遇到不少矛盾。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量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需要推进,如果仅靠预算内资金,建设周期会非常漫长。随着农民进城,会逐渐带来其他收入;就像经营生意,需要先期投入,才有回报。地方政府通过举债进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

现在举债需求比较大,堵住一条路,地方政府会开辟另一条道。所以,有必要为地方政府举债开个口子,比如市政债。

《21世纪》:债务报告指出,约有三分之一的债务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偿还。这种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是否蕴含风险?

王朝才:这个不好说。举债融资,强调要有资产抵押,要可靠。地方政府用储备土地作为抵押,是合理的。相比一些融资平台,用诸如公共道路、公园等公益性资产做抵押,土地是相对优质的抵押物。

PPP或可实现“双赢”

《21世纪》:2013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曾召开专门会议介绍推广PPP模式。PPP是一种什么模式?

王朝才:所谓PPP,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举例说明一下,比如现在地方政府想要开发一个产业园区,把这个项目包给社会上一个公司。这个公司负责园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并把相关功能配套做齐了。园区开发好后,整理出来的土地可以出让,园区进行招商会有收入,园区内的房屋等可以出售出租等也会有收入——地方政府可利用园区开发好后的收益,支付公司开发投入的资金以及事先约定的利润率。

因为事先签订有合同,社会资本参与类似项目,会有盈利。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表现不出债务,也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因为前期投入都是社会资本来运作。

这个机制能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可以利用社会资本相对成熟的机制。比如上述例子中,私人公司自有系统,招商配套等工作,相较于政府而言,会更得心应手,更高效。运作得好的话,会实现“双赢”。

《21世纪》:听说PPP运作起来也比较复杂,这里面有没有风险?如果项目收益不足以覆盖成本,该怎么办?不少地方政府似乎不敢尝试?

王朝才:PPP模式中,私人资本肯定会保证盈利,签订的合同里会有规定。假如园区收益不济,可能需要用预算内财政资金偿还。

PPP这种模式,在不少地方都有实践。从既有的例子来看,问题不大。因为园区开发后,地价上涨得很快,成本能覆盖,没有出现问题。

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另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确实需要事前算好账;因为私人资本是盈利的,如果合同没签好的话,政府可能会亏本。

首推市政债和PPP

《21世纪》:有消息说两会后,市政债有望放开。市政债是怎么样一种融资方式?

王朝才:现在已经有上海、广东、浙江、深圳、江苏、山东六省市在试行自主发债,他们发行的就是市政债。市政债就是地方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不仅仅面向金融机构发行,还是面向社会的,对企业、个人都开放。

市政债的制约条件就是,仅限于发达地区,因为他们的信誉度较高,每年的财政收入较多,土地可以卖得高价,资产也更值钱,市场愿意买他们的账。欠发达地区发行市政债则有点困难。

《21世纪》:现在政府融资有银行贷款、BT、信托、城投债、PPP等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王朝才:这里面比较好的融资模式是城投债,城投债跟市政债是一个概念。

因为市政债是向全社会发行,意味着要向全社会公开相应的财务状况。公众还要了解资金动向,监督投资效果等。缺点就是仅限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要发债,其成本会比较高。

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最好的方式是PPP。

政府向银行贷款,在各个国家都有,但会存在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交叉感染这个问题。另外,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多是国有企业,政府也属于公共部门,公共部门的责任意识没有私人企业那么强。所以,银行贷款没有PPP这种机制好。

信托,属于表外业务,政府与委托人私下签订合同,不受监控,规模不好控制。

BT模式现在出现不少矛盾。因为BT是把经营权让给了私人,比如修条高速公路,将高速公路收费50年的权限让渡给私人。国务院在节假日宣布高速公路不收费时,就遇到麻烦了。另外,不少公共设施建好后,比如市政道路,公益性逐渐增强,继续收费的话,会影响整个城市的效率。

债务纳入预算管理

《21世纪》:目前我国政府融资系统有什么问题?

王朝才:政府融资方面,我觉得有两大问题。

一是,希望未来政府能够直接去融资,不要再通过融资平台。

市政债属于直接融资。另外,还可以探讨,是否能利用政府的信用,直接去银行贷款;因为政府可以提供土地、国有企业的股份等资产作为抵押。

近年融资平台的兴起,形成了一批平台企业管理者,他们拿着高薪,平台企业的财务并不怎么规范,但各项成本开支都很大。

如果统一起来进行贷款,方便统筹规划。因为各个部门都要花钱,各个领域都有需求,现在分散的各个融资平台公司,因为属于企业,相对独立运作,每个平台都急于扩张,容易造成债务的膨胀。

这要求政府有宏观规划,分清轻重缓急,由于资金有限,有些部门不宜继续投入资金。不同的平台,分头行动,重点不突出。

二是,比较缺乏符合实际的评价体系,也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建立债务的预警机制。比如有一系列的指标来反映,地方债务规模究竟有多大,红线在哪里。这个预警机制,国内正在研究,但不成熟。

国际上有一些标准,但这些标准不一定符合我国的实际。最大的一个区别,比如中国政府能够卖地,而国外土地是私有的。不同国家政府掌握的资源不同,对债务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21世纪》:审计署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中,将近一半来自融资平台。未来要逐步取消这些平台公司吗?

王朝才:国外没有政府性融资公司这一说,未来平台公司应逐步转型,转为私人公司。

现在很多平台公司并不仅仅有政府公益项目,他们还在不断扩展其他业务。未来,只需把平台公司中涉及到政府的公益项目买下来,将这部分资产剥离出来;这样就能实现私营转型。

《21世纪》:现有地方有声音,认为中央应该出台对债务规范的整体性文件。对此,有何建议?

王朝才:审计报告中查出,部分地方用借来的钱,去投资房地产、修建楼堂馆所等。这需要明确债务资金的用途。

我觉得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明确债务资金只能用于项目建设。政府投资房地产,肯定不如私人部门;借来的钱,一定要用在具体项目建设上。二是,要做好财务管理。用在项目上的举债资金,如果主要花在人员经费、吃喝玩乐上的话,效率是很低的;即,需要用好资金。

债务应该统一纳入预算管理,举债项目、资金用途、运行绩效等,才会有外部监督。这也是融资平台有必要转型的原因。

钱用在什么地方,要做好前期宏观规划。如市委书记、市长等可成立相应协调机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再根据年度实际可用资金,统筹规划好资金用途。

第二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PPP最新政策法规(第二版)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及PPP最新政策法规汇编(第二版)

说明:

1、汇编文件截止于2015年3月31日;

2、编者力求但无法保证汇编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疏忽错漏在所难免,因此本汇编仅供参考,请读者甄别使用;

3、本汇编欢迎转发,请保留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谢谢!第一部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法规

(一)国务院发布

1、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3〕107号)

(二)部委联合行文

3、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0〕412号)

4、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2号)

5、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

6、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

7、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地方政府存量债务清理甄别初步结果核查工作的通知》(财预〔2015〕24号)

(三)发改委发布

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号)

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0〕2881号)

1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1388号)

1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1765号)

1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发债过程中信用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2804号)

14、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3451号)

15、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保障房项目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742号)

16、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957号)

17、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企业债券发行申请部分企业进行专项核查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1177号)

1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财金〔2013〕1410号)

19、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1890号)

20、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2050号)

2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创新企业债券融资方式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4〕1047号)

(四)银监会发布

22、中国银监会《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银监发〔2007〕75号)

2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信政合作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55号)

24、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当前重点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0〕98号)

25、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中长期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银监发〔2010〕103号)

26、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0〕110号)

27、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244号)

28、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下一阶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309号)

29、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1〕7号)

30、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关于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非银发〔2011〕2号)

31、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关于做好信托公司净资本监管、银信合作业务转表及信托产品营销等有关事项的通知》(非银发〔2011〕14号)

32、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关于进一步落实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查工作的通知》(非银发〔2011〕15号)

33、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非银发〔2011〕16号)

34、中国银监会《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1〕34号)

35、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据报送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190号)

36、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有关问题的说明通知》(银监办发〔2011〕191 号)

37、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12号)

38、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

39、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3〕10号)

40、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全口径统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175号)

41、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39号)

42、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99号)

43、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40号)

44、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新规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250号)

(五)财政部发布

45、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09〕388号)

46、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公益性项目债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会〔2010〕22号)

47、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的通知(财预〔2014〕351号)

48、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地方政府存量债务初步清理甄别结果自查工作的通知》(财办预〔2015〕2号)

(六)其他部门发布

49、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中国结算发字〔2014〕149号)

(七)未明确文号或出处的

50、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负责人就《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答记者问

51、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关于规范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有关审核标准的工作指引(初稿)》

52、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有关工作的通知》

53、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完善债务融资工具注册发行工作的通知》

54、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关于试行全面加强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的函》

55、《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的有关要求》

56、《关于99号文的执行细则》

57、《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

58、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企业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暂行)》、《企业债券招标发行业务指引(暂行)》

5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的几点意见》 60、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收益债券业务指引》

61、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第二部分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策法规

(一)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4年修订)

(二)国务院发布

3、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8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国办函〔2010〕120号)

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政策促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2号)

7、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

10、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

11、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12、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

13、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8号)

(三)部委联合行文

15、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税〔2014〕55号)

16、财政部、民政部、工商总局关于印发《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财综〔2014〕96号)

17、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财社〔2014〕105号)

18、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税〔2014〕151号)

19、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

20、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9号)

21、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发改投资〔2014〕2091号)

22、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市政公用领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工作的通知》(财建〔2015〕29号)

23、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民发〔2015〕33号)

2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5〕445号)

25、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发改农经〔2015〕488号)

(四)发改委发布

26、国家发展改革委《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8号)

27、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布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社会投资项目的通知》(发改基础〔2014〕981号)

2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

(五)财政部发布

29、财政部《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74号)

30、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

31、财政部《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112号)

32、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

33、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试行)(财金〔2014〕156号)

34、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14〕214号》

35、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财库〔2014〕215号)

36、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

37、财政部《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的通知》(财办库〔2015〕27号)

38、财政部关于印发《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32号)

39、财政部《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15〕64号)

(六)住建部发布

40、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26号)

4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12〕89号)

(七)未明确文号或出处

42、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三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了融资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所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进行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方面的融资由来已久,但是投融资平台发挥主导作用则是2008年来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期的事情。200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这被地方政府视为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肯定和鼓励。

从2008年底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据初步统计,截至2009年8月,全国共有3000家以上的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其中70%以上为县区级平台公司。2008年初,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1万多亿元,到2009年中,则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

随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专家质疑,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操作程序不规范,同时,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公司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形成多头举债,而银行对地方政府的总体负债和担保承诺情况根本不清楚,甚至地方政府对自己的融资平台的负债情况都不清楚,一旦投融资平台的项目投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这些“隐性债务”就必然显性化,给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巨大压力,甚至最后不得不由中央财政和商业银行买单。

第四篇:地方政府债的债主是谁

此文简单明了告诉你地方政府债的债主是谁!你还敢买理财产品吗?

最新消息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是12万亿,可是,很少人知道或者关注过这12万亿的债权人是谁,在哪里?

每每遇到地方政府债务债权人这个问题时,我们直观的答案会是:银行呗。

因为没有听说过地方政府债券,也没有人买过。„„老百姓只买过国债券。的确,中国的地方政府没有发行债券的权利,因为中央知道地方政府一定会胡来,管不住。所以你也没见过没听过有地方政府债券。中央以前有过代理发行,因为没人买,地方政府就另谋出路了„„。

怎么个另谋出路?

路径是这样:

1,各地方政府主导注册了一些投资公司,这些投资公司政府把它叫做:融资平台。其名称可以是某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

2,地方政府立项,比如:建高速,建机场,盖政府大楼„„等等。

3,融资平台的这些公司拿着政府的项目去银行融资,因为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又是政府项目,所以融资是审批 金额是多少给多少。

4,银行当然知道地方政府是个什么东西,此钱大半是有去无回,风险很大。所以银行就把此债权转卖给信托公司,比如10亿的融资,银行说我留下2%的利息,剩下的你接手,签的是5% 的利息,你还有3%可赚。虽然信托公司也知道政府是个什么东西,但是这么大的生意总不能不要,怎么办? 只要再转卖出去不就行了?利息写得高一点肯定好卖。反正只要卖出去,信托公司就即没风险也没责任了。于是,信托公司就把这些个债权做成一个一个项目投资产品,比如:城建公司修高速项目„„等等。各种各样,总称“理财产品”。

5,信托公司把“理财产品”拿到银行,让银行代理销售,还有回扣。

6,银行就印些广告,再开一间“理财室”,配个理财经理,看着储户的存款额,给储户打电话推销。把有钱人称作“VIP客户”,请上上坐。

至此,债权人是谁?明白了?

谁买了理财产品,谁就是地方政府债的债主。

如果出了问题,也就是不兑现(去年华夏银行已经出现血本无归,而且好像是起步50万一份的VIP产品)。

你去找银行(就以华夏为例):

√银行说:签约的合同上任何地方没有银行的章子。银行只是代售。(华夏银行更甚,说是理财经理自己私人代理的,银行不知此事)

√你看看合同上的章子去找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说:这是城建公司的项目,我们只是理财的信托公司。就好比你买了中石油的股票赔了,你不能找你开户的证券公司吧。

√你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说:我们是跟银行签的约融的资,你是谁?

√你去找银行,银行说:我们是融资给城建公司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再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说:谁卖给你的你找谁去!

„„

你再拐回来找银行,银行说:你跟谁签的约,你找谁去!

√你再去找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说:投资有风险,你没看合同条款细则吗?

你说:明明写着保本的!

信托公司说:这是政府目,政府不光说保本,还说有补贴呢,不信你去问政府!

√你去问政府,政府说:我们只是立项,审批项目。是行政机构,这连你都不知道吗?

„„

√你说算了,我也不找了,直接告吧。打官司!我是VIP客户,还没被骗光,还有财力、物力、人力,写诉状!

√诉状第一栏,被告人:„„ ???该填谁?

√这时候你才发现,打官司,要在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打。银行在本地,信托公司在上海,城建公司在北京„„。

被告栏都填不出,根本没法打。

政府怎么这么聪明?„„其实政府也是让美国涮过,学来的。

美国的“次级债”就是这样的结构。

区别在于:美国是信托公司把它卖给全世界了;中国是各地方政府卖给全国老百姓了。

第五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梳理

一、银监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并承担连带还款责任的机关、事业、企业三类法人。监管部门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包含退出类和仍按平台贷款处理两大类的全口径统计平台贷款。退出平台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的,银行可按照商业化原则自主放贷、自担风险责任;仍按平台管理的,如符合条件可以新增贷款。

(一)、事件发展

2008年年底,中央出台四万亿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案,地方政府面临大量的资金配套的任务,地方融资平台成为主要的融资工具。

2009年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达到约6万亿至7万亿元,此后还将进一步上升,直到2011年达到峰值,为9.8万亿。

2010年6月银监会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划定三红线,即严禁发放打捆贷款;不得与地方政府签署无特定项目的大额授信合作协议;对出资不实,治理架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资金管理运用制度不健全的融资平台,要严格限制贷款,并立即协商风险防范具体措施。要求银行要借助当前地方政府对自身债务进行清理的契机,对原有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逐笔打开梳理,按项目开展重新评审和严密的风险排查。

2010年6月10日,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并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

2010年7月30号,财政部、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通知》中规定“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须落实到项目,以项目法人公司作为承贷主体”,是指贷款资金应用于项目本身,承贷主体应为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市场主体。《通知》中“凡没有稳定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的,不得发放贷款”,是指对于自身没有稳定经营性现金流或者没有可靠偿债资金来源的融资平台公司,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不得发放贷款。

2010年9月29号,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签发《融资平台债务清理核实情况表的通知》,要求填写包括地方融资平台成立时间、主管部门、级别以及2009-2010年6月间的所有负债、资产负债率债务余额等详细数据说明。

8月19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的实施细则,要求各地财政部门在10月31日前上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清理核实情况。11月10日,银监会正式签发《关于开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台账调查统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下发到各商业银行。2011年开始,除了原有存量平台贷款陆续到期外,银行新发放给平台公司的贷款将与公司类贷款一视同仁,按照公司类贷款的审批条件和程序发放。银监会已要求商业银行明确平台贷款名单、贷款金额和还款来源,纳入银监会调查统计的平台贷款调查名单由各地银监局确定,同一平台公司旗下跨多种主营类型的贷款都要统计。

2011年8月,平台贷实施交叉监控,一项违约所有银行贷款连坐。

2012年2月21日,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原则上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

(二)、主要文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2月21日下发《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12号),以下简称12号文件,是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监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三)、主要内容

1、关于对存量贷款的“五分法”处置措施。

对于融资平台的存量贷款,12号文件要求在“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下,根据现金流覆盖与项目本身的情况,按照以下五种情形分别处理。

一是对于自身现金流100%覆盖贷款本息,且项目已建成达产、形成了经营性现金流的融资平台,要以现金流来源为基础,制定均衡的分期还贷计划,并专户集并、封闭现金流收入,按照原来约定及时清收贷款;

二是对于现金流100%覆盖,项目已建成但尚未达产形成经营性现金流的融资平台,在借款人的抵押担保、还款方式等方面整改合格的情况下,经各银行总行审批,可在原有贷款额度内进行再融资,也即“收回再贷”;

三是对于现金流100%覆盖,贷款到期而项目尚未建成的融资平台,在借款人的抵押担保、还款方式等方面整改合格的前提下,经各银行总行审批后,可按照工程建设实际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一次性修订贷款合同,使贷款期限符合项目建成要求;

四是对于自身现金流不能100%覆盖贷款本息,但项目能够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的融资平台,在现有贷款余额不增加的前提下,通过资产重组、合并、转让或引入新投资者、项目出售等市场化处置方案,引进资金用于还贷。

五是对于自身现金流不能100%覆盖贷款本息,且工程项目不宜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的融资平台,银行只收不贷,并要求地方政府将贷款纳入财政预算,分期清收贷款,不得展期。

2、严控新增融资平台贷款。

实行信贷分类制度。各银行应在平台贷款原有的“名单制”管理基础上,对融资平台按照“支持类”、“维持类”和“压缩类”三种情况进行信贷分类。将从“压缩类”平台中减少的贷款额度用于投向“支持类”平台,以在融资平台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贷款结构调整。支持类:指符合融资平台贷款的新增条件和银行信贷政策的风险偏好,可以新增贷款的融资平台;维持类:指不完全满足融资平台贷款的新增条件,但未超越银行风险容忍度,可以为保项目完工进行再融资但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年初水平的融资平台;压缩类:指既不符合融资平台贷款的新增条件和银行信贷政策,又超越银行风险容忍度,贷款余额不得增加且不得以任何形式新发贷款的融资平台。

新增贷款投向及要求。融资平台新增贷款应优先保证重点在建项目需求,既要避免重点项目出现“半拉子”工程,又要防范融资平台假借“保续建”之名套取贷款。仍按平台管理类的新增贷款的投向主要为五个方面:一是符合《公路法》的收费公路项目;二是经国务院审批或核准的且资本金已到位的重大项目;三是土地储备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四是农发行支持且符合中央政策要求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五是工程进度达到60%以上且现金流达到全覆盖的在建项目。

12号文件规定新增平台贷款要满足5个前提条件:一是公司治理完善;二是现金流全覆盖;三是抵押担保符合现行规定且存量贷款已在抵押担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整改合格;四是借款人资产负债率低于80%;五是平台存量贷款中需要财政偿还的部分已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并已落实预算资金来源。

强化授信审批制度。各银行应按照“统一授信、总量控制、逐笔审批、监督支付”的原则,加强总行对仍按平台管理类贷款的集中审批和管理,对于新增贷款,由总行统一授信、逐笔审批,加强支付监督,防止贷款挪用。

严控新发放融资平台贷款。对于存在以下情形的融资平台,各银行一律不得新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一是信贷分类结果为“压缩类”的;二是借款人为异地平台的;三是所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达到或超出限额的;四是地方政府以直接或间接形式提供担保承诺的;五是以学校、医院、公园等公益性资产作为抵质押品的;六是以无合法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预期出让收入承诺作为质押的;七是存量贷款担保抵押、贷款合同等方面整改不到位的;八是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覆盖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3、严格平台退出程序。12号文件要求,融资平台退出必须严格遵循“牵头行发起—贷款行(总行)审批—三方签字—退出承诺—监管(局)备案”五项程序;与此同时,必须符合公司治理健全、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现金流100%覆盖贷款本息、存量贷款已整改合格、无违约记录等5项条件。对于退出类平台贷款实施动态监测,对五项条件之一低于监管要求和违背退出承诺的,要重新纳入平台管理。退出类新增贷款应严格遵循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一般公司贷款条件,实行“谁贷款,谁承担风险”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得向退出类平台发放保障性住房和其他公益性项目贷款。

二、发改委关于企业债的规定

12年4月,发改委有关部门以口头通知的名义传达,按照银监会《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12号)有关融资平台监测类和监管类两分法,原则上不再批准监管类平台的发债申请,而被列为退出类平台的,则可继续发债。针对发行人已退出平台,而下属子公司尚未退出平台的,交易商协会允许其申请注册,但募集资金不能用于尚未退出平台子公司的项目。

交易商协会也向各主承销银行发布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注册要点”,明确申请企业须在2011年底前退出银监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名单;且同时必须具备真公司、真资产、真项目、真支持、真偿债、真现金流等“六真”原则。

在12年7月,为落实“稳增长”的政策精神,进一步发挥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协会对相关企业发债的要求做出调整。如按照协会此前的要求,企业发债前须先退出银监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名单,现有望放宽该项要求。目前在银监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名单内的企业,有四类将可以直接公募发债,包括符合六真原则的产业类公司,如高速、铁路等;因全民所有制企业而进名单的;曾经退出银监会的名单,但因为承建地方保障房项目又进入的;国发19号文可以继续融资的,比如地铁、快速轨道等。”

三、政策解读

1、名录:各银行应建立符合自身经营实际情况的融资平台“名单制”管理系统。由银行法人总行(部)统一规划,合理确定融资平台客户名单,适时动态调整,并向监管部门备案。不得向该名单之外的融资平台发放贷款。

2、进入、退出平台的区别:退出平台的贷款按照一般公司贷款原则,但无法获得保障性住房和其他公益性项目贷款。平台类公司贷款的限制、要求更多,且必须在“名单”内。

3、平台已有贷款即存量贷款是否展期的处理方法——五分法,分类依据:现金流100%覆盖的项目是否建成投产以及现金流无法100%覆盖的能够引入社会资金;新增贷款处理方法——名单制基础上的信贷分类制度(支持类、维持类、压缩类),分类依据是否符合融资平台贷款的新增条件和银行信贷政策的风险偏好。

4、贷款审核主体——主评审行(如在两家及两家以上银行办理业务,采取主评审行制度,参与行及时准确向主评审行提供有关数据和信息)。

5、母公司未出融资平台,子公司能否贷款——按照一般公司贷款进行。

6、融资平台内的企业只有符合相关条件的才可以发债。

7、母公司退出融资平台,子公司未退出平台,母公司可作为发行人发行企业债,但所筹资金无法用于子公司项目。

下载地方政府融资首推市政债和PPP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政府融资首推市政债和PPP.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新政策法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新政策法规汇编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文)的定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部门、机构......

    融资租赁集合债畅想

    融资租赁集合债畅想 屈延凯突然问李鲁阳:中小型融资租赁公司能不能联合起来发行集合债? “2009中国融资租赁年会”昨天上午讨论融资租赁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中国外商投资企......

    思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大全]

    思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 梁玉珍 发布时间:2011-06-27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融资规模也不断增大,已成为地方经济......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探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问题探究 摘要:自2010年审计署开始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审计以来,我国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开始浮出水面。其中,又以融资平台为代表的隐性债务难以计量,所以处理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融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 实施细则 参阅资料 目 录 政策法规 1.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通知 财预[2010]412号……………………………………………......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何去何从 (5篇)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何去何从 近年来,面对不断膨胀的地方债务规模以及由此带来的地方财政压力,监管层不断加强对地方债务的管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

    PPP项目的融资方式

    一、 PPP项目的融资方式 PPP项目由于投资金额规模大,投资期限长,通常会借用一些金融工具,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例如:银团贷款,融资租赁,工程保理贸易融资,资产证券化,基金等进行一系......

    PPP项目融资的难点是什么?

    PPP项目融资的难点是什么? 据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第1期显示表明:截止2016年1月31日,共用6997个项目进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总投资需求81322亿元。可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