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办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的通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4 04:2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交办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的通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交办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的通实施方案》。

第一篇:关于交办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的通实施方案

中共甘州区委办公室

甘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甘州区关于集中开展化解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张掖工业园区,区属有关部门:

现将《甘州区关于集中开展化解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印发 排查化解 有关问题 方案 抄 报: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 抄 送:人大办、政协办

甘州区关于集中开展化解影响社会稳定和 治安秩序有关问题工作的实施方案

按照中央和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及省委书记王三运在相关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经研究决定,在近期集中开展化解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精神及市区党代会和区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以干部进村(社区)入户破解难题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妥善排查化解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积极推进和谐甘州、平安甘州建设,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率先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二、目标任务

坚持因案施策,对症下药,深入开展纠纷预防化解,妥善处理各类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按照“权 2

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信访突出问题和不稳定问题挂牌包案,限期调处解决。确保实现案结事了、社会稳定的目标。牢记维护社会稳定这个第一责任,切实做好定纷止争、保障安全的工作。力争在6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对各类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调处化解。通过深入排查化解,实现省、市交办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100%,90%以上信访人息诉罢访,到市赴省进京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集体访、重复访大幅度降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结率在90%以上,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排查化解率达到95%以上,确保将各类重点人员稳控在当地,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事件),保持全区社会大局稳定。

三、工作步骤

计划分三个阶段,利用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摸排、梳理、化解和检查验收工作。

(一)梳理交办阶段(1月20日——2月20)。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对本辖区、本单位、本系统存在的不稳定因素、需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项目、久拖未决的“无头案”、“骨头案”、“钉子案”、“涉法涉诉”和“三跨三分离”信访积案、长期上访、曾经赴省进京上访或扬言越级上访的人员、缠访、闹访人员、涉稳非政府组织及相关人员、吸毒、贩毒人员、疑似精神病人、黑恶势力及相关人员、安全隐患等各类案件和相关人员进行摸排登记并上报,区上对上报的各类案件和不稳定因素经审核后 3

交办相关单位予以办理。相关单位对交办案件要逐案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包案领导、具体责任人和工作措施、办结时限,限期办结。同时要进一步摸排梳理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其它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信访案件和不稳定因素,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集中化解阶段(2月20日——5月20)。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要利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对交办案件的调处化解。在排查化解交办的矛盾纠纷、信访突出问题和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工作中要严格落实“五包”责任制(包掌握情况、包思想转化、包解决化解、包息诉罢访、包教育稳控),采取领导包案、责任单位负责、确定专人落实的工作机制,查清根源,全力排查调处,确保矛盾纠纷不演变、不激化,直至圆满解决。办理过程中要认真填写民情日志和约谈记录,及时召开核查协调会,听取相关人员意见,搞清楚来龙去脉,排查认定事实,形成核查意见。交办的案件要在5个工作日内确定包案领导,建立工作台帐,明确责任单位、协助单位和具体承办人,并在10个工作日内约谈当事人或走访问题所在地,在60个工作日内办结完毕。对已“三级终结”信访案件和作出终结决定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要分别上报,审核备案,并作出“三不一公告”(不受理、不交办、不统计、在接待场所或媒体对外公告)。

(三)检查验收阶段(5月20日——6月底)。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要在案件办结完毕后认真复查,并经单位主要领导审核后上报结案报告。办结的信访案件要逐宗建档立 4

卷,做到“六有”:有基本案情材料、交办案件台帐及交办函、确定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的文件、包案领导签字的查办报告及相关材料、答复信访人的书面材料和回访材料、目前采取的稳控措施等,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后上报。由区委政法委负责,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已经办结的案件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销号。通过检查验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措施,推动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要把集中化解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抓紧抓实,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对交办案件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研究谋划,带头包案解决,抽调精干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着力解决交办的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开展好干部进村(社区)入户破解难题活动,制定完善措施办法,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认真做好各类重点人员、重点对象的稳控工作,引导信访人依法有序上访。

2.靠实工作责任。对交办的矛盾纠纷、信访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落实,属于哪个乡镇、街道、部门的问题,由哪个乡镇、街道、部门包案调处。严格按照“三包、四定、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即,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 5

任,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和 “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机构、一套方案、一抓到底”),落实各项责任,实行领导包案、挂牌销号。包案领导要亲自参与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对所包保案件做到“三亲、四知、五清”。(三亲即亲自接待、亲自处理、亲自稳控;四知即知案件原委、知家庭情况、知生活水平、知处理结果;五清,即问题清、事实清、责任清、依据清、措施清),深入一线,调查分析,督办处理,限期解决。要坚持开展领导干部接访、约访和干部下访工作,切实发挥党员先锋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社会稳定。

3.切实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着力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开展排查化解,切实消除不稳定因素。对上访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带着深厚的感情诚心诚意予以解决,切实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对群众反映符合政策而又应该解决的问题,要抓紧时间给予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疑释解惑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使问题尽早得到解决;对要求过高和无理要求的,要做好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工作,劝其息诉罢访;对无理取闹、寻衅滋事的,要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对暂时不能解决或者需要协调解决的案件、不稳定因素要报请上级部门协调处理。对影响社会稳定的人和事,要制定工作预案,认真排查,及时疏导化解。对通过处理后仍不能息诉罢访的人员,要耐心细致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教育稳控手段,防止矛盾激化或发生其他不良后果。要认真开展政策法律知识 6

宣传,对群众反映强烈,调处难度比较大,较长时间未化解的或可能引发民转刑、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的要实行跟踪督办调处制度。对“三跨三分离”的信访问题,能及时解决的立即解决,因属地管辖权限原因不能解决的,要报请上级部门协调解决。对涉及多部门的重大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联动合作,共同完成调处任务。要认真开展案件排查化解“回头看”活动,巩固现有成果,总结提升经验,健全各项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4.强化督查检查。区上成立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薛 庆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联系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督查各单位、各部门排查化解工作进展情况,对化解不力的督促限期妥善解决,工作情况将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重要内容进行评定。工作督查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委政法委,负责督办各类案件的落实情况,并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对措施得力、成绩显著的予以通报表扬,对推诿扯皮、解决不力,未及时办结的单位和责任人予以批评教育,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导致事态严重或发生赴省进京越级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和《甘州区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组织部门对其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每半月上报一次交办案件办理 7

进展情况和一篇工作信息,并于3月10日前向区委政法委报送各单位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和工作方案。

联系人:李莉(QQ:546502024)联系电话:8214345

附件: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交办表

第二篇:关于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分析及思考

关于影响社会稳定问题分析及思考 宜宾县政府副县长 周 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矛盾和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突出矛盾和问题预防化解的有效方法,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已势在必行。笔者以宜宾县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例,对如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进行了探讨。

一、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工程建设引发众多不确定矛盾。除了政策规定的赔偿项目外,很多工程(包括国家重点工程、市政工程、乡镇基础设施、商品房开发等)在建设过程中,会引发一些政策没有规定赔偿、事前未考虑到的千差万别的矛盾和问题,成为引发不稳定事端的最大因素。其中,包括水电工程建设引发的河流断航问题、市政建设影响道路通行问题、道路建设影响客运班车及群众出行问题、电网线路建设影响居民安全问题等。随着近年来各项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这类问题正逐年增多,由于情况各异,处置十分困难。

(二)非正常死亡死者亲属非法索赔产生不安定因素。这类事件中,由于“人死为大”,极易引起他人同情,并演变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非正常死亡事件大致可以分为医患纠纷、安全事故、自杀、溺水及其他事故等多种类型。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医患纠纷,发生频率高,处置难度大。

(三)企业发展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在企业改制、重组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有的产生大量下岗职工,有的影响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产生诸多社会问题。

(四)征地拆迁涉及大众民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征地拆迁量均较大,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征地赔偿标准因各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均GDP的不同,有着较大差别。在实际执行中,很多被征地对象往往把拆迁赔偿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相比较,有非法建筑也要求按合法建筑标准赔偿。同时,由于征地相关后续政策滞后,造成一些失地农民失地后出现困难和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导致在很多重大工程建设中,征地拆迁工作异常艰难,工程进展缓慢。

(五)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遗留问题难以解决。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大多常年工作在偏远的乡村,条件艰苦,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将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但却没能享受到与公办教师相同的福利待遇,且差别很大。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大量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被辞退。

(六)移民问题影响库区及社会稳定。宜宾县移民问题主要涉及向家坝水电工程,该工程为金沙江水电滚动开发下游河段的一个大型水电工程,于2004年7月8日正式施工建设,右岸施工区在云南省水富县,左岸施工区涉及宜宾县安边镇1917人和屏山县移民约6万人。

(七)其他各类社会问题不容忽视。除以上六类问题发生的不稳定苗头和事件,还有如校园安全、涉警(政)事件、民间纠纷、计划生育、刑事案件、治安事件、网上舆情、沙石开采、药品销售、乡镇医院历史问题、复员退伍军人问题、其他事件等等,这些问题在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成为引发不稳定苗头和事件的重要原因。

二、突出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改革发展,折射矛盾纠纷根源所在。宜宾县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县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各项改革发展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向家坝工业园等多个工业园区正加快建设,进驻多家大型企业,同时,向家坝水电站、滨江路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正深入推进,以实行居住证为主的户籍制度改革正抓紧进行等等。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势必涉及到公民的切实利益,从而产生各种矛盾纠纷,这是产生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利益驱使,体现群众自身本能诉求。在当前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最终处理结果中,绝大部分是通过赔偿、补偿与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后,事件才得以化解处置。一方面,一些矛盾和问题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实受到了侵害。如医患纠纷患者确因医方责任造成死亡,工程建设中当事人生产生活确实受到了影响,征地拆迁中失地农民赔偿确实没有及时兑现到位,企业改制中下岗职工相关善后事宜确实没有按政策及时解决等等;另一方面,受现代社会中很多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群众有一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把上访、闹事作为解决诉求、获得赔偿的捷径。使本来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合理解决的问题,当事人却以种种借口采取非法的手段向当事方和党委、政府施压,将问题人为扩大化,成为突出社会矛盾和问题。

(三)标准不一,赔偿差异导致矛盾产生。一是地区不同,标准不同。受区域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人均收入的不同,标准大相径庭,如: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中,宜宾县与相邻的云南省水富县、宜宾市翠屏区相比,差别都较大,更不用说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二是户籍不同,标准不同。由于现行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在社保、住房、医疗、赔偿、公共服务等因户籍性质不同享受的待遇明显不同。

(四)政策滞后,凸现历史现实社会背景。一是历史原因。如辞退民办教师及代课教师问题。二是政策滞后。按相关政策规定,征地补偿由市县级政府根据辖区土地整体规划要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等情况确定标准,除此之外,没有相关政策。而被征地对象一旦成为失地农民,如果没有正当职业和后续收入,没有生活来源,则以补偿标准低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为由多次上访。这些历史和政策问题,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现状,同样易引发社会矛盾和问题。

(五)公民素质差异,导致矛盾纠纷多样复杂。一是法律素质。我国已经历了五个普法规划,法制宣传已经进行25年,今年又是第六个普法规划的第一年,法制意识基本深入人心,但仍有部分群众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在处理矛盾纠纷上不依法办事,采取群体访、越级访、纠缠访或其他非法形式制造声势、层层施压,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二是心理素质。受“仇官、仇富、仇警”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一些人人心浮躁,没有主见,遇事不能理性正确对待,人云也云,缺乏正义感和大局意识;一些人缺乏明辨是非的心理素质,抢购食盐事件便是典型事例。

(六)网上舆情,误导矛盾问题发展走向。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形式,其快捷方便深受社会欢迎,特别是网上舆情往往对事件的发展走向产生重大影响。舆论为了寻求卖点,吸引眼球,往往利用人们同情弱势群体这一普遍心理,不问原因、不经调查、甚至不讲事实,胡乱指责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依法办事,对涉警(政)等敏感案事件,更是恶意炒作,进行大肆渲染,将人们对事件的正确认识引向反面,将事件引向复杂化。

(七)体制不畅,反映矛盾问题处置弊端。按照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也层层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没有真正落实多部门配合协作的“一盘棋”总体工作格局,没有充分发挥化解合力,致使许多小矛盾小纠纷久拖不决,极易导致矛盾和问题升级,增加了维稳难度和成本。

三、预防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功做法

(一)健全一个会研制度,确保化解常态开展。在坚持矛盾纠纷“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特殊时期排查”等制度的基础上,将矛盾纠纷排查、信访形势分析、治安形势研判等会议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健全了由政法委、公安、信访等部门参与的信访维稳工作“定期会研制度”,从组织、内容、程序、结果运用四个方面将矛盾纠纷排查督办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加强重点涉稳问题排查调处工作的组织协调,使重点矛盾纠纷、信访突出问题、治安突出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更具高效性、常态性、实用性。

(二)落实两种排查渠道,确保信息来源真实。一是开展民意排查。积极开辟“民意通道”,利用日常管理、服务、调研摸排以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手段,广泛搜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社会治安动态。二是完善情报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各乡镇、村社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大情报工作体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情报信息工作新局面。同时,严格信息上报制度,对摸排出的各类隐患坚持日报、周报、月报,重大突发事件信息1小时内上报。

(三)夯实两个工作基点,确保基础扎实规范。一是建立一个信息录入平台。将矛盾纠纷化解纳入国保基础工作信息平台建设,确保矛盾纠纷信息录入、报送工作规范、及时,为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指挥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直观的依据。二是规范一个调解工作场所。所有乡镇、派出所和县级重点部门分别建立了调解室,制作统一的法律文书和调解制度,明确单位调解人员。

(四)整合三种情报资源,确保方向决策正确。一是分析研判与警综平台相结合。依托公安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治安稳定信息共享,对辖区各类不稳定因素特征进行综合研判,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分析研判同互联网相结合。加强对互联网日常巡查,依托互联网信息平台,整合社会信息开展战略研判,对社会治安和维稳等信息进行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分析研判同三大调解相结合。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者研判的沟通联席机制,及时分析研判、研究化解矛盾。

(五)抓实四个化解机制,确保工作责任落实。一是基层组织(社区、村组)化解机制。一般性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首先由基层组织化解,当事双方更容易接受,化解更为及时、有利。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化解机制。矛盾纠纷争议比较单一,只需一个职能部门就能解决的,利用主管部门的管理优势,由涉及的部门组织开展化解工作。三是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化解机制。对于矛盾纠纷较为复杂,涉及管辖争议的问题需要多个部门配合解决的,由党委、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联合开展疏导化解,解决当事人诉求。四是专家化解机制。对于涉及法律政策较强的矛盾纠纷问题,当事双方对法律政策不清,但又坚持己见的,邀请法院、律师事务所的法官、律师组成“专家”调解组进行依法调解。

(六)强化五种督查手段,确保处置效果良好。一是建立台账。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逐件按诱因、发生地点、涉及人数、重点人员、主要诉求、事态发展预测、组织调处工作情况等要素登记造册,实行动态跟踪。二是专人包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责任部门和包案人员。三是加强回访。对于调处的重大矛盾纠纷、案事件由包案人员定期回访,督促履行协议,防止纠纷、案事件出现反复。四是加强督查。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工作不得力、措施不到位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五是进行评比。在各单位绩效考核中设置群众测评内容,与奖惩直接挂钩,使群众监督、评议工作更便捷、公开、透明。

四、预防化解矛盾和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强化意识,打牢维护稳定思想基础。一是加强法制宣传。采取集中宣传、专栏宣传、媒体宣传、进校园(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真实案例,以案说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心理素质,引导人民群众理性对待问题、依法解决诉求。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积极开展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稳定意识,树立立足本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理念,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切实做好各类矛盾和问题的化解处置工作。

(二)健全机制,推动排查化解常态运行。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处置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组织领导力度,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责任制,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意识,认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将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二是落实工作机制。党委、政府应根据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具体特点,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定期对辖区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工作要求,落实工作措施。同时,各单位、各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预案,特别是群众利益诉求群体涉及的主要单位和部门。强化部门联系和沟通,增强协作意识,明确职责,突出重点,做到针对性强,有实际操作性,确保处置突出矛盾和问题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对在矛盾和问题处置中没有认真履职,使工作被动、造成群体性事件或其它严重后果的,严格倒查责任。

(三)把握重点,确保排查化解工作实效。一是突出重点矛盾纠纷。本文所例举的工程建设、非正常死亡、企业发展、征地拆迁、被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及移民问题等六类问题是目前宜宾县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党委、政府及相关工作部门,在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要按照维护社会稳定的总体要求,以这些矛盾和问题为工作重点,落实相应工作措施,明确工作任务,积极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的化解突出矛盾和问题,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把握重点处置环节。抓住事前排查环节,确保早发现。改进群众工作方法,结合日常检查、专项行动、集中排查,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抓住事中处置环节,确保早化解。把社会矛盾化解作为维稳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切实转变传统思维模式,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向群众说透道理,理顺其情绪,做到以理服人,把矛盾彻底化解。抓住事后环节,确保早平息。当矛盾纠纷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时,坚持理法并重,及时控制局面,依法坚决果断处置,快速平息事态,绝不能任其蔓延恶化,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坚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源头治理,杜绝矛盾纠纷扩大升级。一是强化排查。把摸排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放在乡镇,放在街道社区的民间矛盾纠纷上,特别突出加强对土地、宅基地、民间债务等易引发纠纷的排查。牢固树立“抓信访就是抓稳定,化解矛盾也是执法”的理念,对长期进京到省越级上访户、大型工程建设安置移民、征地拆迁户等重点对象进行摸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耐心细致地疏导群众情绪。对人民群众关注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排查,做到矛盾纠纷件件底数清、事事情况明,纠纷排查不留死角。二是协作联动。在认真排查的基础上,基层综治、司法、调解委员会、公安等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充分发挥基层综治成员单位合作联动效应,运用法律、行政、司法等多种手段,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或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五)规范标准,做到化解处置有章可循。一是加快立法进程。在当前涉及赔偿事宜的事件处置中,各地执行的政策和标准不一致,导致当事人提出的相关问题很难理直气壮的答复,这使得基层承办人员很难把握尺度。特别是发生死亡事件,受害当事人方往往提出上百万的高额赔偿,动辄组织上百人滋事。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为了息事宁人,花钱买平安,往往无原则、无标准的高额赔偿,导致恶性循环,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出台统一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立法调研,规范统一各种诉求的赔偿标准,禁止漫天要价,并且作出硬性规定,明确相关法律责任,使得基层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处置中能做到有章可循,依法处置。二是健全完善政策规定。针对失地农民的后续安置问题、被辞退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问题、复员退伍军人的待遇等相关政策问题,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符合当地实际又能让群众接受的政策规定,积极解决其具体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的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

(六)依法打击,彰显化解处置法制效果。一是注重日常证据搜集固定。在各类突出矛盾和问题中,有少部分人蓄意煽动、聚众滋事。包括有的故意在网络舆情上歪曲、捏造事实等等。这部分人员在事件的整个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关键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公安机关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处置各类矛盾纠纷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依法搜集视频、文字等相关资料证据,对有的重点对象甚至要长期盯控,并落实重点监控措施,为依法打击奠定基础。二是实时依法打击处理。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有的发展周期短、突发性强,有的则周期较长、处置较难。有的不法分子蓄意长期肇事,有的则在多个事件中扮演着同样的非法角色。比如近年来出现的“医闹”现象就较为典型,“医闹”人员为非法牟利,以此为目的,以他人医患纠纷为借口,到纠纷现场人为制造事端,并不断将事态扩大,以达到高额索赔的非法目的。公安机关应在搜集固定证据的基础上,抓住时机,依法打击处理,达到处理一个,震慑一片、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七)舆情引导,把握化解处置正确导向。一是畅通诉求。认真落实政务公开的相关规定,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切实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工作信息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及时予以公布。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水平。对涉及稳定的重大矛盾和问题,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澄清不实言论,以正视听,及时开展正面宣传,引导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让事件处置向有利方面发展。二是加强管控。严格按照新闻宣传和网络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网上舆情监控工作。切实落实网络安全24小时巡查制度,及时删除和封堵涉及社会稳定的有害信息,及时掌控和正确引导舆情,避免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加大网络安全监管部门技术和人员的投入力度,建立网络安全工作平台。强化新时期应对网络安全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应对网上舆情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实施方案

青中埠小学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为目标,坚决彻底地整治影响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各种问题,严厉打击各种严重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努力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和办学环境,确保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学校及周边交通秩序、卫生状况明显改观,不良文化环境得到彻底清除;

(二)学校及周边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得到明显加强,各类不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整改;

(三)校园及周边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及时侦破已发生的侵害师生的各类案件,师生安全感明显增强;

(四)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立,校内自防能力显著提高;

(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关部门依法管理、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任务,齐抓共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各自分工,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强大的整治合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特别在重大节日会议期间,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学校周边的长治久安。

1、要针对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受到外来侵袭等情况,根据各自实际,制定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预案启动机制,并组织相应的演练。

2、要设立常设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取缔校园周边的经营性网吧等场所,清理校园内违章建筑、商业摊点以及出租房屋等,整顿校园内的车辆出入和停放秩序,对各类不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整改。

3、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进一步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

4、要积极配合公安等有关部门,开展对学校互联网的清理整顿,推动学校各项安全保卫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管、建结合,预防为主。

1、要形成学校主要领导负责,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2、要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严格执行门卫登记、验证制度、要害部位管理制度、危爆物品管理制度等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3、要探索有效预防减少校园“内盗”问题的新办法、新举措;

4、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5、建立一支与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相适应的治安联防队伍和专职治安防范队伍;

6、建立并不断完善以校园110指挥中心为枢纽,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7、要与校园周边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联系,成立综治组织,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综治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内部稳定自防能力。

8、要认真检查学校及周边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教育并督促学生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网吧等经营场所的规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建立起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要逐级建立校长和班主任的管理责任制,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因此出现了学生犯罪,也要相应地追究校长和班主任的相关责任。

(三)严把质量关,加强安全保卫工作。

1、要严把教职员工进口关,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法制纪律要求,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要尽快对教职员工进行排查,加强对聘用人员、临时工的准入资格审查。

2、学校要有专职或兼职的安全保卫人员负责学校的治安工作,加强安全保卫力量,配备必要合法的防卫器械,对校内及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巡查等环节要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3、要建立起由学校专(兼)职安全人员和青年教师组成的“安全巡逻队”,在学生上放学期间进行巡逻,加强自护自防,每天的值班人员不得少于3人。

4、加强学校值班保卫工作的管理,严格门卫值班人员责任制,调整充实门卫岗位,门卫24小时不得空岗。传达室值班人员要求年龄限制在55岁

以下,并具有较强责任心、身强力壮、作风正派的男性。

5、严格出入校门登记制度,仔细查问校外人员,掌握外来人员到校的目的、基本情况等,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防止因把门不严而导致发生外来人员在校园内侵害师生人身安全事件;

6、要进一步加强和当地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建立起预警应急预案,提高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实施方案

青中埠小学 2010年10月

第四篇: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从小处着手 从大处着眼 立足于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工作根本大局

——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共乾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向阳

近日,在县委学习科学发展观“三位一体”调研活动中,我带领有关人员深入到周城乡南齐村、海泽纳米公司等地,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及电话测评等形式,和一线干部群众面对面交心、零距离接触,对当前农村和谐稳定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以下几点思考:

一、南齐村和海泽公司现象折射出当前农村和谐稳定工作基本现状

按照这次调研方案要求,我们把调研地点选定在周城乡南齐村和海泽纳米公司,南齐村总人口1500多人,总户数370户,其中党员35人,耕地面积1500亩,全村以种植和贩运苹果为主,农闲外出人员达2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种植产业加劳务输出型乡村。海泽纳米是我县近年引资落户的重点项目,对我县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稳定新农村这一目标,把农村稳定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县乡村始终坚持“第一责任保稳定”,通过夯实基础,健全机制,扎实推进平安创建,积极化解各类矛盾,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从调查中了解到,南齐村综治及调处网络比较健全,警务室、巡逻队能发挥一定作用,加之全部为韩姓同一宗族,民风淳朴,长期以来全村无重大违法乱纪事件发生。由于村两委班子工作能力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力,被列为09年全县新农村示范村。海泽公司积极落实单位内保和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警务室、卫生室、工友活动中心等机构设施齐全,经常性开展“百日无事故”、业务技能比武、职工演讲赛、读书竞赛、卡拉OK赛等活动,企业安全教育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平安企业创建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自公司成立起未发生一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内外无一例严重违法犯罪。综合以上调查情况,反映了我县农村和谐稳定工作的基本现状:一是农村各类机构设施比较健全,并能发挥一定作用;二是综治维稳队伍网络完善,在维护农村平安稳定方面举足轻重;三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科学合理,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大为改善;四是农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法律意识普遍增强,违法乱纪现象明显减少;五是农村社会大局稳定,治安情况群众比较满意。这些表明我县农村社会基本实现了“稳定才能发展,发展促进和谐”。但平安创建知晓率相对较低,创建宣传形式和效果还待进一步加强。

二、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从调查分析来看,影响农村和谐稳定主要有以下问题:

1、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调查中,群众反映全村的人均收入较单一,仅依靠种植业和农闲外出打工,村上长远规划不到位,基础条件并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且贫富差距较大,村民之间有攀比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发生矛盾纠纷,有时村上还难以解决。当今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与农村经济落后有关,特别是关系到农村长远发展、关系到农民最起码的生产、生活条件等问题。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缓慢,另一方面群众不断提高并趋多样化的物质文化利益要求难以完全满足,利益矛盾关系愈趋复杂,协调解决的难度加大。

2、群众的权益和依法保护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村涉土问题上。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步伐加快推进,用地日益增多,因征地纠纷、征地补偿、拖欠征地款和征地款使用管理、私卖土地、土地租赁、土地承包、宅基地纠纷等涉农土地问题,逐渐成为当前农村的热点和敏感的问题。在征用农村土地过程中,有的农民利益受到侵害,合理权益诉求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因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问题错综复杂,且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等因素的限制,一些群众的合理要求得不到完全满足,加上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农民群众大多为了追求眼前经济效益,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知识欠缺。这些矛盾若调解的不及时、不到位,就有进一步激化的危险。

3、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引发的矛盾。由于城乡差距扩大,发展水平有些失调、贫富差距等因素,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一是近年来农村经济收入有相当程度的提高,但是农村还有一些比较贫困的村和困难户;二是农业产业的推进促使生产效益的明显提高,但是相当部分群众仍处于“小农”意识状态;三是多数村显示出可观的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也有一些村变化不大,等等。严重不平衡的现实,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进程,引发系列社会矛盾,这些从调查中明显得以体现,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不平衡,城中村与偏远村的发展不均等问题可以反映。

4、社会管理滞后与构建农村社会和谐的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加之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回流,无事可干,时常聚众酗酒、赌博、甚至打架斗殴、盗抢,使农村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但相应的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却跟不上,从而造成了个别地方党群、干群关系较为紧张;有些群众因法制意识不强,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合理要求反而以不合法的途径解决,有时与基层干部不依法办事交织在一起,使得矛盾更加复杂,更难处理。同时,农村的村民自治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也有许多乡村基层民主运作问题较大,变相集资、摊派不良现象仍然存在。例如该村两委会由于经费保障问题,虽则有警务室、调委会、巡逻队,由于工资报酬难以兑现,在工作发挥中有时只是摆设,管理上相对滞后,导致农村社会和谐之间矛盾。

5、历史遗留与现实发展的矛盾。曾一时期,教育“普九”、各项达标、上交税费、公益事业等原因形成相当多的村债台高筑,运转极为艰难。一是外欠贷款、社会融资时常催收;但是因债务锁定,群众欠村集体的陈欠无法收取,相当部分成为呆帐。二是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如修路、基础设施等等;但是资金往往没有着落,甚至形成新的负债。部分村干部有怨声、部分群众有怨气,影响和谐、激化矛盾。三是农村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问题引发的纠纷仍然时常存在。

以上诸多问题,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在:

1、重视程度还不够。基层个别领导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维护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维护稳定的大局意识不强,职能作用很少发挥,导致一些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

2、关心群众不够。有些领导和工作人员严重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总是“浮”在上面,坐等群众上门,没有主动“沉”下去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或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理睬,不作为,致使有的地方不断发生群众上访、甚至越级上访。

3、信息不灵。有的地方和单位没有认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矛盾纠纷动向掌握不够,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容易引起群众集体上访的问题没有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往往是上级信访部门反馈回来才知道相关情况,造成了工作的被动。

4、思路不活、办法不多。当前,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有的部门和单位在解决问题时,习惯沿袭老办法、老思路,而不能积极想办法、出思路,创造性开展工作,导致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加大了问题的处理难度。

5、部分单位配合意识不强,力量整合不够。主要表现在需要多个单位参入处理问题时,有些单位不是积极参与、主动配合,而是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互相“踢皮球”,给矛盾化解造成了被动。

三、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几个主要着力点 针对上述农村和谐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要搞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入手。

1、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关键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我们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推进平安乾县创建活动,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和人民、行政、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扎实开展好十大基层单位平安创建竞赛活动。我们当前已经层层召开了会议,议定了方案、措施,正在阳峪、阳洪、梁村、城关、薛录、临平6个乡镇和在城内安居小区推行平安创建基础建设试点,此举将为有效维护稳定工作大局奠定良好基础。

2、健全各项制度。一是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要按“一事一议”的要求,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二是切实搞好村务公开工作,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参与监督,增强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三是要建立完善村务公开的运行机制,实施“阳光工程”。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试点推行村帐乡管,特别是要注意发挥村民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让村民真正参与和监督村级基层组织管理。

3、完善体制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形成完善调处网络和工作机制,防止一转了之和不督不办等现象的发生。二是要依法分流和妥善解决涉法信访问题。正确处理好法、情、理之间的关系,对涉法信访案件,要积极引导群众按法定程序解决。有规定的按法律、法规办;没有规定的按现行政策办,现行政策没有规定的,要在有利于维护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办。三是对极少数别有用心,以上访为幌子借机闹事的违规违法人员,要依法处置,真正做到对群众有理有序的信访,想法设法帮助解决;有理无序的,先变无序为有序后,认真加以解决;无理无序的依法处理。

4、开展好专项治理。一是组织政法部门适时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对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特点的黑恶势力犯罪活动等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要始终保持严打态势。二是发挥综治成员单位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的犯罪行为。三是集中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使广大农村群众不断增强安全感。四是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地开展刑事犯罪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遏制和减少犯罪发生。五是严厉查处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的案件,努力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5、营造好舆论氛围。围绕提高“安全感”和“知晓率”两大指标,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范围,采取广播、传单、印制广告牌、制作电话彩铃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以“五五”普法规划为重点,全面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为农村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发展好农村经济。这是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全县各级要高度重视发展经济,围绕县委“54321”战略部署和“五抓五促”的工作思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效益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政策,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和谐,扎实推进平安乾县创建活动。不断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力实现“一控制,两下降”目标,为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环境。只有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才能实现农民的安居乐业,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平安”、“和谐”,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不断深入,切实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平安建设工作得到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得到协调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目前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潜在矛盾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还比较尖锐。归纳起来,当前不稳定问题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管理在某些领域里失控,诱发不稳定因素增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由封闭转向开放,政治上由崇尚权威和实行人治转向崇尚民主和实行法制。在这种社会急剧转折的阶段,社会管理工作往往跟不上社会变革的步伐。管理不严密,影响社会稳定的黄、赌、毒问题和盗窃、抢夺、抢劫、杀人、伤害等犯罪更加突出。青少年犯罪、流动人口犯罪占相当大比重。

(二):对敌斗争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可低估: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强大,不愿意看到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不愿意看到中华民族实现新的伟大复兴,顽固地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千方百计利用“疆独”、“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妄想在我边疆民族地区打开缺口,新疆就是他们企图重点破坏的地

区。他们把新疆作为重点目标,公开支持和操纵境内外“三股势力”进行针对新疆的分裂破坏活动,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特别是“9·11”恐怖事件后,美国虽然将“东伊运”宣布为恐怖组织,但在反恐问题上顽固坚持双重标准,不断加大对“世维会”等境外民族分裂组织的支持力度。近年来,西方反华势力对“世维会”等分裂势力的支持由幕后走向前台,在政治上支持、经济上资助、行动上策应,使他们更加有恃无恐、气焰嚣张地进行反华分裂活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已成为推动境内外“三股势力”分裂破坏活动不断升级的重要外部因素,成为影响我国安全和新疆稳定的最大外部威胁。在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和支持下,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等“东突”分裂势力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法,抛出所谓“新疆独立50年分三步走”的行动计划,一方面打着“人权”、“民主”、“民族”、“宗教”等幌子,大肆对我污蔑攻击,竭力为“新疆问题”国际化造势;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加紧对境内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千方百计利用社会上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夸大其词,甚至捏造事实、移花接木、公开造谣,蓄意挑起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对立,直接策动指挥暴力恐怖活动。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惯用的破坏和渗透手法就是把西方民主与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连在一起,费尽心机地插手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蛊惑煸动群众的不满情绪,别有用心地制造群体性事件。“法轮功”等地下组织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互联网上影响社会稳定问题也十分突出。敌对分子围绕

热点敏感问题大肆造谣煽动,企图将个别问题普遍化、经济问题政治化、局部问题全局化。操纵网上舆论,制造思想混乱。

(三)少数党政干部的腐败行为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索。社会不稳定,原因固然众多,但由于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现象日益突出,没有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甚至以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来换取少数人的利益,严重的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腐败作风使党和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心民意,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加剧了领导层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在处理一些敏感问题时,稍不注意,就可能激化矛盾,引起群众不满,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公民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意识不断增强。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普遍得到增强。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人们最为关注最想得到解决的热点问题,也是最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焦点问题。

对策和建议

为了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一是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切实贯彻实施《信访条例》,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路

子,变被动接访为主动开门接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带案下访。继续集中力量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违法改变草场用途、违章建筑拆除以及涉法涉诉等方面的信访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加大对信访工作目标管理的考核、奖惩力度,力求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更加通畅、更加多样的社情民意反映渠道。除进一步规范信访接待工作外,还应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发挥社团、行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反映诉求方面的作用,确保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渠道的畅通。三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治本之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防止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认真抓好民商、行政案件的审判,依法维护公平交易和有序竞争,进一步解决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难”问题。四是注重对群众教育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逐步使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道德准则适应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引导社会大众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冲突,自觉地以理性方式表达诉求,教育群众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自觉维护安定团结。对于极少数恶意破坏社会稳定且触犯法律的人,应依法予以制裁。五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矛盾排查机制、信息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

制,做到未雨绸缪、积极主动,为有效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提供制度保障。

(二)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杀人、爆炸、投毒、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两抢一盗”侵财性犯罪,减少社会面的危害。及时果断地惩处黑恶势力和有组织犯罪,依法严肃查办各类经济犯罪以及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犯罪活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及时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二是开展新形势下的对敌斗争。,深入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对境内外敌对势力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利用敏感问题制造事端以及组党结社活动,加大打击和防控工作力度。三是全面强化治安管理。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联动,加大对公共复杂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特种行业的依法管理。

(三)切实提高执政能力,确保执政为民落实到实处。一是各级党政部门出台的政策、规定和新举措要有科学性,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为出名、为争利大搞误国误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能以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违背法律法规而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二是进一步增大执政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各级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凡涉及广大人民涉身利益的事要一律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把人民群众的呼

声作为第一信号,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各级党政部门的执政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三是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建全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及时化解矛盾,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不稳定是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如何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是各级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现实需要,只要我们切实把握“权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办,利为民所谋”,掌好权,用好权,扑下身子,真抓获实干,人民群众就会满意我们的政府,就一定能为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就一定会实现长治久安

巩留县人民检察院秦晓玉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下载关于交办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的通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交办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有关问题的通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摸排工作总结

    xxxxxx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抓好稳定工作,使社会安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区域经......

    经济下滑压力对社会稳定及治安影响调研报告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的影响日渐凸显,治安形势较为严峻,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新的期待和要求。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为维护社......

    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实施方案(五篇范文)

    青山镇中心小学 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为目标,坚决彻底地整治影响学校及周边......

    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实施方案

    蕲环办发[2011] 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全县环境保护社会稳定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机关各股室、局属二级单位: 为加强在全国第七次环保大会和全省第八次环保大会期间我县环......

    影响农村稳定问题的探讨

    近两年来,随着农业收益的停滞不前,农民收入的下降,加上入世后带来的强大冲击,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直接表现是农民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多,干群日益疏远,农村的不稳......

    影响我乡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影响我乡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对策 嘉会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阳新息内容提要:当前影响我乡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历史问题与新凸显矛盾错综掺杂,特别是农村......

    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摸排调研工作报告

    XX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摸排调研工作报告 【XX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摸排调研工作报告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切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维护社会......

    中小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5篇模版)

    关于中小企业拖欠工资问题有关情况的汇报 市维稳办: 《关于报送当前房市问题和中小企业拖欠工资问题有关材料的通知》收悉,根据要求,结合我局职能,现将我市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