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 主报告

时间:2019-05-14 04:1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 主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 主报告》。

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 主报告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

马鞍镇中学 傅琴

在学校里,有一种东西,看不见却分明可以被触摸到,无法被量化却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这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品行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和德育教育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的互动,把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

结合两者的含义,不难看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1、校园文化建设有凝聚作用。通过符合学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等精神纽带,沟通师生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出师生对校园的情感归向,激发出他们的团队意识,凝聚成合力,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2、校园文化建设有熏陶作用。师生置身在精心设计布置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在不知不觉时其行为已经受到影响,通过耳濡目染,榜样作用,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他们在言行举止上要文明。优良的学校舆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对每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一个积极的导向作用,激发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3、校园文化建设有约束作用。完善的制度文化,对师生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良好的精神氛围,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很强的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

无形中对他们行为起到内在驱动和约束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的现状

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状况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校园文化建设目的与育人环境脱离。很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搞雕塑,搞硬件建设,不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精神,缺乏整体的规划、统筹协调,文化墙内容杂乱,名人名言过量张贴,上墙的制度过多,没有学校特色,又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为奠基学校育人品味目标。

2、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与师生脱离。多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主要是学校领导,普通教师对此事观望或不知,文化活动不多,学生参与少,师生比较被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无法充分体现,学校上下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3、校园文化建设缺少地方特色的精神核心。目前不少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未能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没有充分挖掘、提炼体现学校历史传承、办学特色的学校精神,精神文化建设薄弱。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途径

这些年,我们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使我校在外地生源不断扩容的关键时期,获得最丰富的德育营养,找到德育自我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将这种寻找动力之源的目光聚焦在马鞍本地文化与地域精神上,因为从本地域获得的德育教育题材,更切合学校德育教育本真,也更能让学生认同,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能去模仿、去创新,夯实学生的品德“地基”,为今后在人生道路前行迈出坚实的一步。

1、挖掘地域文化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我们提出的以“驼峰”精神为引领的品德“地基”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像骆驼那样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能像山峰那样扎根平地,不甘平庸,向上进取。通过教师会、学生会、国旗下讲话等各种集会,宣传驼峰精神,宣传学校校训、校风。

每个班制定班级目标、班风,喊响班级口号。每个学生写理想、定座右铭。通过一些凝聚师生精神动力的活动,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精神内化成师生积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

极向上的自觉行为。

2、结合精神文化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我们以墙文化和石头文化为重点,精心设计学校环境文化。

让每一面墙会说话:橱窗内学校简介、驼峰精神内涵介绍、优秀学生表彰、各备课组简介、师德规定等让师生引以为傲;走廊上、楼梯上,学生“我对驼峰精神的理解”的各种书法作品,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教室内墙上的班纪班规约束学生要遵规守纪;教学楼的宣传标语、名人名言激励学生要为实现理想学会做人。

让每一块石头会说话:我们选字、刻字、上漆,赋予每块石头生机和灵性,并根据区域分布分别命名为“真”“善”“美”“德”“静”“感恩”“有容”等富有内涵的文字,遍布校园各个角落,与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和着朗朗书声,和谐自然。

让每一棵树会说话:学校组织师生查资料,整理校园内各种花木的科属、名称等,增加师生对花木的了解,培养与花木的感情,增强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实学生道德素质的最终体现。以“驼峰精神”为引领,我们开展系列品德教育活动。

(1)在形成驼峰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听取全体学生的意见,进行品德“地基”的教育。通过“驼峰”少年论坛,请专家、老一辈马鞍人对“驼峰”精神内涵进行阐述,学生进行辩论;运用问卷向全体学生调查,征集校园大门口文化石题字;基于“驼峰”精神的校徽设计;各种以驼峰命名的社团和选修课等等。通过以“驼峰”精神为引领的品德“地基”教育系列实践活动,学生中逐渐认同“驼峰”精神,在思想上进一步的强化了学生吃苦耐劳的担当精神。

(2)将驼峰精神渗入学生的日常教育行为。我们要求学生践行“驼峰”精神,注重学生自己基本人格的养成和学习过程的夯实。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学生都把着眼点放在细微之处,就像骆驼那样,每走一步都那么微小,可是最终能达千里之外。实现量变到质变。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特别是滨海目前外地民工的不断涌入,我们在德育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取得与其他兄弟学校相当的成绩,都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3)品德“地基”教育辐射、影响家庭,影响社会。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课题资料

我们不仅在本校提倡品德“地基”教育,更将教育的意义带出马中,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宣传“驼峰”精神。通过学生在家里、在社会上的一举一动,对家长、对邻里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使“驼峰”精神成为大人们的行为风骨和准则。小手拉大手,孩子影响全家。无形中,这种“地基”教育就扩散到了马鞍镇每一个家庭。这是我们学校追求的一个崇高的社会使命。(4)品德“地基”教育发展学生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们自己策划,展开班级文化布置,并且自订标准开展系列评比。团、队、会根据德育处工作安排,展开黑板报、宣传标语、墙文化书法布置,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布置品德“地基”教育的相关内容,营造德育创建班班有目标、班班有计划、班班有阵地、班班有特色的四有“地基”优胜班。学校开展综合考评,在很多制度上的完善都是通过学生提议,学校提炼,优化班级考评机制,极大地符合学生实践,更具有操作性。并且在自己制定的制度面前,学生互相监督,节约了管理成本,而且取得更大的效果。

五、取得的成果

近几年,我校通过提炼地方文化的精髓,加强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学校的整体上升了一个台阶。优良校风、教风得到进一步弘扬;校园绿化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逐渐形成。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领导们的前瞻性,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第二篇:优化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优化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东岳小学

杨同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的校园文化,都会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它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志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品位得到提升。根据教研室刘主任的安排,借此机会,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落实情况做一汇报,敬请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我们应该让这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唯有如此,学校才能树立起完整的文化现象;唯有如此,校园文化才能和谐发展。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载体,精神文化是核心。精神文化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内涵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厚重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推进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应成为合格学校创建的应有之力。校园文化建设应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融化作用和审美内化作用无可替代。校园文化是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化景观,可以极大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们应该让完善的校园文化设施,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在这特殊的文化场所和美的氛围中,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应彰显个性,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应坚持标准、明确主题、注重积淀、充实内涵、夯实底蕴,与时俱进、规范管理、臻于至善。同时,应兼顾好校园地域文化和学校的自身的文化,让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让校园文化建设之花,在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特色学校的进程中灿烂奔放。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长是决定性的因素,思路决定出路,文化内涵决定学校形象。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影响全局,校长应既是决策者,又是实践者。校长应主动作为,努力挖掘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引导学校走出山重水复的困境,化腐朽为神奇,不负组织重托和人民厚望。让校园文化亮起来,校长应义不容辞。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实践

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层次上来划分,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分为表层建设(建筑形象、校长形象、教师形象、学生形象)、中层建设(制度管理、教育规范、学习规范、道德规范)和深层建设(学校精神、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学校使命)三个层次。近年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科学合理定位,培养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统一,它需要时间培育,需要代代传承,不断滋润与涵养。

近年来,我校以“校训、誓词、班训、座右铭”凝聚人心,并内化为师生的精神动力与自觉行为。坚持将“创办农村一流学校”作为办学目标,将“全面发展、品性优良、学有特长”作为育人目标,将“树德树人、和谐发展”作为办学理念,以“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树文明校风”为办学宗旨,将“诚信做人、认真做事”作为学校校训,将“诚实勇敢、乐学多思”作为班训,积极创建三静校园,培养成功少年。

晨会、国旗下讲话,这是一种声像文化。2011年,学校坚持做到每周星期一举行庄重的升旗仪式,领导作国旗下讲话,全校师生齐呼校训(校训: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全校学生集体高声宣誓。同时,值周教师安排总结工作,及时宣传国家大事,表扬学校好人好事,劝戒不良行为,介绍学习经验,激励先进、鼓励超越,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2011年下期,学校每班均制定了班级目标、班级精神,喊响了班级口号,每班在晨会课时一起诵读班级精神和口号。每节

课每班学生,预备铃响即唱班歌,上课起立全班齐呼班训。每班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座右铭,均有自己的理想,开校时每个学生都在班会上对自己座右铭内涵、理想进行解说。

通过这一些凝聚师生精神动力的活动,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成了师生文明规范的自觉行为,引领师生不断成长。

2、以规章为约束,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约束,就没有行为的宽松,没有群体的和谐,所以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近年来,学校通过教代会审议制定了《东岳小学教职工出勤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师言行规章制度》、《禁止“三乱”行为的具体要求》、《关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具体要求》、《教师在公共场所要求》等规章制度。为了建立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机制,使学生德育落到实处,为每位班主任编印了一本以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目中的班主任形象、东岳小学学生课堂常规、礼仪常规、学生操行评定的方法、原则、程序等共二十五项为内容的《班主任工作手册》。为了构建安全管理网络机制,为每位教职工编印了一本以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传染病预防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工作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14项为内容的《教师安全工作手册》,并根据制度落实了学生一日常规中安全管理责任人并明确了各自工作要求。同时,学校还编辑了一期以教师岗位职责及考核方案为主要内容的依法治校工作集四,让教工明白该干什么、如何干、干得怎样、后来如何,从而规范教工行为,提高管理实效。通过抓建章立制,引导教师内化学校管理规范,使学校办学目标及工作要求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身教育追求,使学校管理由领导管理为制度管理、为教师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养成良好习惯,2009年11月,学校组织部分班主任、值周教师和领导民主制定了《东岳小学文明班级评比考核细则》,并按细则制定校务日志。2011年下期,学校制定了《东岳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各班通过学生讨论民主制定了班规,制定了学生素质发展考核、奖励制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使班级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3、以墙文化为重点,设计学校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是学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按照实用与美观相和谐的原则,在满足教学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挖掘其文化教育价值,发挥其育人功能,努力打造优美的绿色校园,高品位的人文校园,井然有序的平安校园,形成“处处是文化,事事有教育”的良好氛围。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橱窗内学校简介,让墙体说学校悠久办学历史、先进办学理念、学校荣誉,让师生以东小为骄傲。黑板上宣传栏中师德规定、教室内墙上的班规班纪,让墙体说你们要遵规守纪、为人师表、好好学习、平安生活、健康成长。教学楼上宣传标语、走廊名人名言,让墙体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学会做人、珍惜光阴、勤奋学习。校园内名师介绍、师生荣誉,教室内学生成果展示,让墙体分享师生快乐,让师生享受成功„„。学校“墙文化”让师生天天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会渗透于心,变为品质与行动。

让学校每一棵树都会说话。我们学校种有多种花木,过去,不仅是学生,即便是老师对它们不甚了解,关爱不够。近日,我们组织教师上网查资料,整理出这些花木的科属、名称、习性、用途等相关资料,增加学生对花木的了解,也培养了与花木的感情,增强了环保意识。2011年12月,学校的每一棵树将成为我们为每一个班全体学生的感恩树、心愿树,“树文化”,即将成为校园又一道新风景。

4、以活动为载体,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生文明素质的最终体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是个人品质社会化的过程,可以转化成自身内在的性格、情操影响其一生。丰富多彩的活动正是学生走向社会,历练性格的开始,也是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经常开展班队活动。每期开校的班队活动,民主产生班队会、讨论修改制定班规班纪;每周(月)班队会,学生分组总结每位学生一周(月)来学习生活表现、做好每位学生遵规守纪考核,分析总结学校文明班级考核结果,让班级规章制度得以落实,让学生每天每周每月均有进步,让班级目标能够实现。

定期开展竞技活动。开展运动会,举行艺术节,开展朗诵比赛、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让他们展示自我,释放能量。同时,让他们在校期间拥有一项特长,获得一次展示机会,参加一次社会实践,留下一件值得

回味的作品,更利于将来在社会上立足

5、做实家校联系,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学生不仅生活在校园中,还是家庭,社会的一分子,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家庭、社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尽可能发挥家庭、社会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健全完善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和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框架,充分发挥校外辅导员、学校家长委员会、德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区共建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采取集中和分散方式,召开学生家长会,及时地向家长和社会各界宣传办学成果、听取宝贵意见,进一步争取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开展“小手牵大手”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村社环境治理,做好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由此可见,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一定能共同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各位同仁,我国有位教育学家提出了一个“泡菜理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的萝卜、白菜的味道。学校文化就是“泡菜水”,我们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调好这缸“泡菜水”,让我们的学生在里面浸润、吸收、消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谢谢!

2011年11月30日

第三篇:中美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汉伟

(哈尔滨华德学院 教务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大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探讨高校校园文化涵义的基础上,依据确立指标体系相关原则,构建了相应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特色文化等五方面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原则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WANG Han-wei

(Dean’s Office,Harbin Huade Institute, 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must solve the problem.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nnotation,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index system of related principles, to buil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from the spiritual culture, behavior culture, system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culture and so on five aspects this paper expounds in detail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Key words: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evaluation principle

0

引言

高校是文化生产、传播、创新的主渠道、主阵地,它以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研究文化来影响和改造社会。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既包含和反映着历届师生对高校本身的总体认识、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其内涵结构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是综合而复杂的系统。[1]高校校园文化已成为提升现代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软环境。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大学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些高校已将文化软实力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并已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如何衡量、评价其建设效果,是大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要科学合理地构建一套相对完整且可操作的高校校园文化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提升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解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无据可依的局面,最终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现代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与之相适应。开展高校校园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可以在理论上进一步健全高校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使其更加科学化、全面化、系统化。在实践中,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评价具有诊断、改进、激励、导向、调控和服务等功能。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激发全校师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无形中优化高校的形象,提升学校竞争力;另一方面构建这个体系可以帮助高校及时调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方针措施,改进学校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增强学校的内在实力,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一定的提升,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方向性原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2]其总体方向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一致。

第二项原则是系统性原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进行整体设计规划,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在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构成要素,以到达各要素全面协调发展的功效。

第三项原则是可行性原则。不同高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学科专业、办学特色等都各有不同,如今几乎每所高校都在进行着高校校园文化的相关建设,而在制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时虽不能将每一所高校的差异因素考虑全面,但也要尽力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合理。因此,指标体系应尽量反映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共性特点,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引领性和发展性。

第四项原则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工作中,虽然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着相对困难的数值型量化和较难量化的指标,但评价工作者需要力求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能够以数值形式量化的就一定要用定量评价,难以用数值形式评价的就要用定性评价,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划分等级。[3]

第五项原则是评价主体多样化原则。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评价时,评价主体一定要多样化。除了评价专家小组以外,高校自身、社会评价机构、民间评价团体等都应参加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的工作中。[4]其中,高校自身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评价工作的主体,在迎接评价专家组和社会评价团体组织以前,高校的自评同样很重要。在自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最好的状态展现给校外评价者。在所有评价工作结束以后,将每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综合起来会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第六项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任何评价主体在评价工作过程中都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发现问题及时向组织汇报,不能偏袒任何学校。评价结束后,各评价组织应认真总结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结果,给出结论,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样有利于各高校继续开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也有利于各高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相互借鉴成功经验。科学确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高校校园文化内涵以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与要求,来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分类与构成入手,设计关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特色文化等五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3.1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的精神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具有凝聚、激励、导向和保障的作用,对于稳定和凸显大学的特色、水准和形象举足轻重。[5]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大学精神、校园价值观、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办学特色等要素构成。该体系的构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考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水平,一要看高校是否具有核心的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办学特色是否鲜明,总结凝练出的大学精神与学校办学传统、目标定位是否相切合,是否得到师生员工的高度认可;二要看是否注重顶层设计,是否有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三要看学校领导、师生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程度。校领导及全体师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有深刻认识,是否有明确的责任感,全心全意投入到文化建设工作中,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是否定期专题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3.2 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校园行为文化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在高校行为主体身上的具体反映,是从学校领导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中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集体行为到师生员工的个人行为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对内反映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文化氛围以及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对外通过学校及其师生的行为方式反映大学的形象,是高校校园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在全体师生员工身上的动态体现和具体折射。[6]

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校风校训、师德师风、学风、学术氛围、榜样引领、社团活动、文体节日、服务社会等要素构成。评价一所高校的行为文化,一要看是否体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否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二要看学校是否有激励和规范学生的校风校训,是否在学校教学楼、宿舍等多处体现校风校训的标语,将优良传统作风通过学生传承下去;三要看教师能否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认真执教,遵守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等;四要看学校能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群体中能够形成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优良学风;五要看学校是否能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每年定期评选各级各类“三育人”、师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学生评选,弘扬榜样文化;六要看学校是否有专门的学术讲坛、论坛,科技文化艺术节等载体,全校师生能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有关文化艺术节活动等;七要看学校是否重视产学研结合,加大服务区域经济的力度,促进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辐射,经常组织师生员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师生担任志愿者的比例较高;八要看学校是否开设丰富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是否特色鲜明、影响力大。每学期评选出优秀社团,开展社团汇报演出;九要看学校是否有利用重大节庆日,设定固定的文体节日,组织文艺演出及体育竞技活动,这些活动是否能够紧扣时代主题,彰显时代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3.3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则,它从规范全体师生行为模式的角度把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机构设置、大学章程、制度制定、制度实施四部分构成。对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水平的评价,一要看学校的组织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机构功能是否健全,是否有一个专门负责文化建设的机构和相应的人员;二要看是否有大学章程,严格按照章程依法自主办学;三要看是否有一套完善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制度,制度制定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四要看各项规章制度在高校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是否能真正的运用实施,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各项规章制度,并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3.4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是校园内各种物质设施与校园硬环境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以直观的形象被广大师生员工及外来人员所感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由硬件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校园景观建设、文化标识、文化宣传阵地、经费保障等六部分构成。对于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评价,一要看教学设施是否完备,科研设施是否先进,图书馆是否拥有充足的纸质、电子书籍,拥有大量设备齐全的自习室、实验室,使用状况良好,且人均占有量超越基本标准且使用率极高;二要看办公条件是否良好,教学、科研环境、寝室的住宿条件、食堂的饮食条件是否良好,生活的基本设施条件是否能超越基本标准,高校能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广大师生满意度极高;三要看是否有学校标志性建筑,校园内的绿化、雕塑、喷泉、假山等是否能做到完整美观,校园内的环境能否做到整洁干净,赏心悦目;四要看是否有反映校训、校风、学风、校旗、校歌、校徽等的形象标识;五要看是否有校史馆、博物馆、大型的文体场馆,有一定数量的校报校刊、校史年鉴、广播、宣传板等文化传播载体,宣传内容及时快捷、积极向上、与时俱进;六要看是否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作保障。

3.5 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特色文化展现的是一所高校文化建设的独到之处。特色文化建设指标的设置是为了充分体现和鼓励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鲜明个性。如果一所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有成效显著的特色成果,在文化育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值得其它高校借鉴和推广,则应该考虑给予特殊加分。设置此指标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各高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优良传统、保持特色和个性、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内涵式发展。结论

在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精心设计指标体系,不断探索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评价的规律,高校才能拥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本文所建立的评价体系从高校校园文化结构分类的角度,将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5项,共计100分,其中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30分,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30分、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10分、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20分、高校校园特色文化建设10分;二级指标共22项。评价结论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低于60分)四种。

参考文献:

[1] 彭观胜,梅阳,李际超.大学校园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2] 黄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7(36)[3] 陈耀玲.学校文化评价——一个新的研究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3)[4] 王凤兰.高校校园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 2009(5)[5] 蔡劲松, 王军霞.大学文化建设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构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6] 王永友.大学文化的理论探析[J].学术交流,2002(2)

作者简介:

王汉伟,男,1988-,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文化。联系方式:*** email:878613100@qq.com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

执笔者:武鸣县双桥镇中心学校 黄 飞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编号:DBB010504桂——2007)课题于2007年10月开始规划,2007年12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报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审批,2008年3月正式批准立项,2008年3月20日开题,2009年4月15日进行阶段性总结。

我校一直努力践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人、快乐成才、和谐发展”的办校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学生品德与技能等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充分认识到心理素质对个体终生发展的意义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把优化校园环境作为改善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我们设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和把握学校学生心理状况(尤其是当前农村学生、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优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努力构建适合我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模式。

课题研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时下许多为研究而研究的不良现象。近两年来,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这一课题为引领,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政教处、教导处等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以课题组成员为核心,全校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既在理论上不断探索,又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活动中)努力探寻有效措施并付诸实施,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较好的改善和优化,让学生身心健康。

两年来,课题组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谈话、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基本按照如下研究过程开展研究:资料准备——课题申报——课题组成员统一认识,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等的设计——开题会议——具体研究(包括有关实验、调查、问卷等)——资料处理——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课题成果推广——结题。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所设定的目标和理论假设,课题组成员认真开展研究,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该课题的研究已初步完成,拟2010年3月结题。

一、课题研究概况

环境熏陶人,环境塑造人,俗话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古人又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可见环境对人的一生影响有多重要,特别是对我校这样一所农村中学的学生更是影响深远。

目前我国的中学生正处于新旧体制常常发生碰撞,许多问题不可能尽如人意和适时解决,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波及,父母离异的、破损家庭的增多,社会环境的某些消极影响的存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忽略,造成了中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引起了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我校教师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初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初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这些调查结果引起了我校教师的共鸣,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决不危言耸听。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出走,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现将我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分类如下:

(一)学习问题

问题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厌学)、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以及学习困难等。

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共有三十个教学班,班额一般在40—55人,经过两年来的访谈、调查发现,每个班几乎有1/5的学生厌学,有1/4的学生学习困难,对考试具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约占1/10。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会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或者说成就动机不足。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就可能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指责,时间久了,消极情绪的学生是很难燃起他对学习的兴趣。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现象。表现为: 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起来, 考前睡不好觉, 考试时出现情绪紧张, 心慌意乱, 记忆卡壳等现象, 某些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 一到考试就慌了手脚, 无法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习具有极大的危害, 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潜在威胁。

(二)交往问题

问题表现为,孤独心理、唯我独尊和不能正确地与同学、父母、和老师进行交往。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平时交往的圈子就很窄,大家在村里都是用壮话进行交谈,很多时候都是家长下地干活而学生自己在家看电视,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也有一些学生只沉湎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奋斗中,处处以自己为核心,遇到稍不顺心的事或触犯到个人一点点利益就斤斤计较,对集体麻木不仁,对社会漠不关心。早恋也是初中阶段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 伴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生殖系统的成熟, 中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对异性的好奇与向往, 男女生之间易产生朦胧的好感, 加上流行歌曲、言情小说、影视媒体的推波助澜, 对中学生的性心理发育来说是种催熟剂。有些中学生也不懂得与师长如何交往沟通,往往不能理解家长、老师正面的教育与要求,不主动敞开心扉,形成反感甚至敌视,出现普遍的离家出走及鲜见的弑师案件。

(三)情绪问题

问题表现为,情绪丰富而强烈, 但不能合理地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宣泄。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 但情绪起伏变化很大, 不稳定, 而且容易冲动, 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时, 可能会一点点小事而情绪激动, 也可能为一点点小事而灰心丧气。多变的情绪, 常常使他们难以专心致志、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扰。放任的情绪往往又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由于中学生情绪起伏变化大, 加上自我控制力较弱, 很容易成为不良情绪的俘虏, 以致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妨碍了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甚至违反校规, 触犯法律。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之所以有不愉快的情绪,是因为人们对事有许多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我们不愉快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不合理的看法。

(四)行为问题

问题表现为,说谎、攻击、逃学、违反纪律、网络成瘾等。

我们说是行为问题,这个行为问题包含的内容很多,究其原因,涉及到学生观问题,教师要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不仅仅看到他们的一个不足,还看到他们优势。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尽管他今天会有一些问题,但他仍然具有非常强的潜能。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我们需要以全新的理念,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朝,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舒心愉悦的学习环境,而且能激发他们良好的心态。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环境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布局、绿化、建筑物、教室、宿舍、图书馆、运动场等。校园环境的整洁、美丽、优雅、宽敞等使人感受到舒适、轻松、愉快,给人舒畅感、美感、安全感,让人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大脑激活水平,并可以减轻直到消除疲劳;如果校园环境不整洁、肮脏、狭窄,会使人感到压抑、烦躁、沉闷、不愉快,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效率,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是为广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师生认同的共同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的、个性的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我校就是要立足农村,抓住以壮乡文化为本、以教为魂的校园环境建设,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去影响学生的主体人格,以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校魂,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风。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况:

双桥镇中心学校创建于1969年,占地面积68亩,原名双桥一中,于2003年改用现名。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520人,教职工123人。学校环境幽雅,各种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曾被评为“广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广西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学校”等多项荣誉;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一直稳居全县前列,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我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打造活力校园来促进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立足农村,依托壮乡,打造“SQ”校园文化特色。“SQ”是双桥汉语拼音的缩写,又取自英文“Scenic”和“Quality”的首字母;“Scenic” 意为景色优美,“Quality”意为品质优良。“SQ”昭示着双桥一中环境幽雅,一中人品行高尚。“SQ”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系列内容,学校除了对校园美化绿化进行整体规划外,还十分重视文化氛围的创设,使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橱窗、每一块绿地,都富有教育内涵,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目标,展现了学校的发展蓝图,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创造一个优美、宽松、催人向上的育人环境。我们力求使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学校办学理念:健康成人、快乐成才、和谐发展 学校精神:团结奋进、自强不息 学校校训:团结、勤奋、进取、创新 学校校风:文明、竞争、自强、和谐 学校教风:善学、善教、善育、善导 学校学风:勤学、乐学、好学、会学

我校依托壮乡打造了壮族名人堂长廊,介绍了从历史上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到现代的体育明星李宁等一批壮族政治、军事、文化、体坛名人,他们都是壮族的好儿女,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牺牲和贡献。原自治区主席陆兵就使我们双桥培养出来的好儿子。我们打造这个长廊意在让学生了解壮族的辉煌历史,使他们能从这些名人身上学习壮民族的勇于追求、不畏艰险、甘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为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我校打造了儒家经典文化长廊,共有“仁、义、礼、智、信、恒、容、善”八大块内容,旨在教育学生明礼诚信,做事要有恒心,为人要以人为善,宽以待人。梅兰菊竹号称话中四君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因此也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我们打造“花中四君子”意在通过四君子的高尚精神教育学生,做人要具备梅的坚忍不拔的人格,兰的谦谦君子的作风,菊的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品格,以及竹的刚直谦逊、不卑不亢、不同流俗的高雅。引导学生要争做文明的学生,守纪的学生,人格健全的学生。

为了更好更活的开展我校的德育工作,我校专门成立了学生的励志堂,主要有感恩和励志两大主题,有警示教育、励志故事、励志书籍和励志影视资料等内容。这个励志室可供班级开展活动之用,如:召开主题班会或感恩励志教育会、讲励志故事、读励志书籍、看励志影片等,主要是想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这里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当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时,这里就是加油站;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这里就是激励场;当学生犯错误时,这里就是改正错误的心灵疗治所,这间励志室面对全校师生开放,是我校一个的德育基地。

为了点亮学生的心灯,拨开学生心灵的迷雾,我校成立了心理辅导室——“说吧”,说吧有三层含义:其一就是让学生把心里话尽情的向老师倾诉;其二是教师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浅显的道理来影响我们的学生,改变我们的学生;其三就是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快乐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校配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这里环境清新,布置雅致,是学生青春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驿站,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

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我校专门为教师打造了一间舒适的阅览室——书吧,一支轻音乐、一壶清茶、一本好书将愉悦教师身心,陶冶教师情操。教师课余饭后将在这里更好的交流沟通,将在这里拓宽视野提升业务水平,这是仅供教师阅读的地方。

教室是学生学习主要场所,这里的布置讲究整洁明净,各班的学习园地是由师生共同设计,由学生亲手的布置,学习园地里有班级荣誉栏、时事采风、温馨提示、伯乐论坛等栏目,还有各班的口号、班训,特别是各班教室里都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班级图书角,献出一本书拥读万卷书让班级图书角的藏书更丰富。教室里布置无论是色彩还是各班的口号、班训都是以学生为本。

为了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育人的作用,我校特别推出了卫生间的文化,卫生间里有各种常见疾病的预防宣传,还有各种保健知识,这里是一种灵动的文化每月都会更新内容。

双桥一中的树都能开口说话,全国重点高校的校训就挂在各班认养的每一棵树上,每一棵树都有着不同的介绍,都蕴含着一些故事,都见证着学生们的成长,树文化更多的是激励学生从小就有远大的目标,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学校东楼前的长廊展示的是壮乡的风土人情,有壮家的服饰、三月三的习俗、武鸣人的风情、双桥的特产。这里各种介绍除了增长学生的知识以外,更多的是激励学生的热爱家的情怀,从而热爱学校。

“馨斋”是我校的学生食堂,“馨斋”是飘着香味的屋子更是就诏告每一位学生要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在学生就餐的地方也处处彰显着校园里浓郁的文化,比如说“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少一份冲,就多一份宽恕”“文明从窗口做起”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为了营造和谐、健康的宿舍文化氛围,我们自2007年就开展了“宿舍美化”评比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种方式,通过学生自己创造宿舍文化氛围,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为自己的初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宿舍回忆,也给同学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宿舍的标语内容由舍员决定,学校统一设计好样式,张贴在宿舍外墙,标语是不干胶的,方便更换内容,这样就形成一种统一协调的氛围。在美化宿舍大赛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非常丰富,他们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许多的宿舍布置非常富有创意,令老师们叹为观止,如:、“珍惜同窗的缘分,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友谊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一种安慰”、“正直是我们的人格,快乐是我们的风格”等无不有着特别的育人作用。

我校的运动场地比较宽敞,这个足球场有300米的煤渣跑道,场地的草皮是我们学校的全体师生利用双休日舖种而成,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们自发来到学校,参与劳动,呈现出一幅家校联手共建校园的动人场面。我们学校有现在的发展,正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

现在是我们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今天有竹杠舞、跳大绳、踩高跷活动。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课余活动,大力开展富有壮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活动中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宽阔的运动场地让同学们能够活动锻炼,戏台边醒目的12个大字 “健康成人,快乐成才,和谐发展” 是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在努力践行着这个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学园、乐园、成为全体师生的精神家园。

“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是我校的精神口号,每次全校性集会我们都通过这个口号振奋师生精神,凝聚力量。它集中体现了我校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校园精神风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继往开来,开创新的辉煌。

双桥一中是一所发展中的学校,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双桥一中人将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打造出了富有壮乡文化特色的系列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如2009年11月广西常规管理现场会在武鸣成功举行,而我校就是以依托壮乡文化的打造而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广西教育厅厅长在现场总结大会上向全区中小学校长发出倡议,希望他们学习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吸引了全区各兄弟学校的无数老师进校来参观学习。一些相关的媒体、报纸都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校园环境文化作为校园的生态系统,其特质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内经过人们组织、改造和而形成的校容校貌和校园学习环境。具体指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及各种设施等。它是学校环境文化中最坚韧的物质和内核,体现在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集体舆论、校园精神、学校形象等方面。校园精神环境是校园的灵魂,是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和个性的反映,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这种物质环境自然是一种环境文化,它的作用体现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此熏陶、暗示、感染。我校学校物质环境文化的设计强化环境育人意识,使校园环境充满着文化色彩,“努力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也讲话,每一棵树、一棵草都能纳言,每一个角落都有育人的作用”。学校的“SQ”校园文化系列使学校各种物质的东西都能体现一种学校的个性和精神,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发向上的感受,我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就是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1.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我校1500多学生都是寄宿学校,一周有五天是全部生活在学校,他们在学校所受教育时间越久,对学校环境文化要求就越高,依赖性也就越强。校园已经由传授知识的单一功能体转变为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娱乐生活等一身的多功能体。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追求知识,更是追求娱乐、追求生活、追求艺术。学校的物质环境是否文化化、艺术化、实用化、舒适化、卫生化、优雅化、整洁化、安静化等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生活在优美的环境里就会身心宁静,愉悦的生活在美丽的校园里。特别是我校“说吧”的打造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的向教师倾诉,教师用亲切的话语,典型的案例来说服我们的学生,并校正他们的言行,让我们的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说吧”然后心悦诚服的,身心愉悦的离开“说吧”轻松的投进学习生活中去。“说吧”在这两年里是学生青春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驿站,点亮了不少学生的心灯,拨开了不少学生心灵的迷雾,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

2、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影响着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从而使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时,又制约着学生的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个整洁的校园内,学生是不会随地吐痰的;在一个幽静的校园内,学生是不会高声嘶叫的;在一个充满现代文化气息的校园内,学生是可以陶冶情操的。校园环境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精神环境文化一经形成,就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影响,反过来良好道德观念又会推动校园精神环境的优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和行为。校园环境文化是通过感染、模仿、从众、认同的心理机制,使学校全体成员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引起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以求与校园环境文化趋于一致,达到学校育人的目的。我校依托壮乡打造了“壮族名人堂长廊”,介绍了从历史上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到现代的体育明星李宁等一批壮族政治、军事、文化、体坛名人,他们都是壮族的好儿女,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牺牲和贡献。原自治区主席陆兵就使我们双桥培养出来的好儿子。“壮族名人堂长廊”的打造旨在激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了解壮族的辉煌历史,使他们能从这些名人身上学习壮民族的勇于追求、不畏艰险、甘于自我牺牲的民族精神,激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奋发向上,随着课题的研究学生彼此之间的冲突和破坏公物等违纪行为明显减少,在他们的笑脸上,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自信,展现自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明显的变化。现在是不少的学生以就一中为荣,对学校有了比较强的自豪感、荣誉感。

3、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校园文化建设指学生和教师在校园这个特定空间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文化形态。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优势是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只有营造健康、科学、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给学生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形成学校教育文化的关键。学校可以开展“人人争作文明小标兵”活动,各班由一名值日生总负责,其他同学分工管理,要求对教室卫生、公区卫生、个人卫生、文明礼貌语言、纪律、礼仪作出评价。卫生小卫士认真填写记录,学校期末根据记录进行评比,对做得好的优秀小卫士、文明小标兵进行表彰;同时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使同学们在愉快、和谐、坦诚的氛围中检查自己的行为,以达标争章活动鞭策和激励学生,更好地强化行为习惯。

总之,丰富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努力营造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不可会晤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成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应开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健康有益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行为习惯得到良好的引导,个人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满足学生实现自我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陶冶情操,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营造一片以活动为载体的环境育人的新天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教师榜样相比,学生榜样有着非凡的效应。学生榜样的言行举止,学习活动又起着更加具体化、实际化和指导示范作用,更贴近学生的心灵和生活实际。为使榜样的教育落到实处,学校定期评优选模,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队员”,发现好人好事随时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鼓励,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写进作文、写进全体学生心理,让学生榜样的无穷力量在学校环境育人工作中不断发挥育人的功能。

4、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是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和提升学生品位的重要方式,我们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将他们组织起来,在集体活动中,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例如,校园文化的素色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多搞一些必须经过全体成员协调合作才能完成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的才能互补,团结和谐地去为班级或小组的共同目标奉献。这样,在不断活动、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全体人员的团队精神。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切入点,但并不是全部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集体荣誉感,必须用在学校生活的核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来,以团队精神关心爱护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上组织成立帮扶小组,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小组成员从各个方面的帮扶使其迅速地摆脱困境。这种以先进带动后进的办法,不仅共同提高了他们的学业,也在具体的帮扶与被帮扶的活动中,获得了爱心的浸染,同时,学习小组与兴趣小组相结合,使同学之间在共同学习和爱好中,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强化相互之间的感情,这既是团队精神培养的延伸,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化。

团队精神的培养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活动中的形式要求。因此,团队精神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单纯地作为活动目标的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由于本文开头时所提出学生团队精神的缺乏和社会竞争对于人才团队精神的必须要求,使校园文化建设有了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使命——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因此,团队精神的培养不仅仅要在各项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渗透,而且应该作为一个内容的专题,设置专门的活动进行培养和强化。诸如,有些活动在一般的情况下是要培养学生们的文化修养、知识能力等,但在具体安排中,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将其作为专题目标,这种以专门培养目标进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团队精神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得以确定,为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中以其他项目为目标的活动奠定基础。二是在所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都要渗透团队精神的因素,这不仅是提高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校园文化自身的必然要求。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有的活动都与团队发生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集体参与性的活动自不必说,就是个人参与的活动,也都是代表团队精神,寄寓着团队的希望,实施着团队集体的设计。因此,团队因素在整个校园文化的各种活动中都是离不开的,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各项活动中,也都应该而且必须鲜明地渗透团队精神,这既是校园文化建设自身性质决定的,也是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团队精神在各种活动中的渗透,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专门培养团队精神为目标的活动的辅助因素,不仅强化了专门活动的培养目标,而且深化了团队精神的培养内涵,使团队精神真正地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团队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结果在学生身上体现出一种文化修养。首先,文化修养主要表现在人的具体行为之中,它表现在文化建设的结果在潜移默化中已经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表现在具体行为的规范之中。团队精神通过某一时或某一事的作秀和表演可能让人在判断上产生错觉,但只有真正地成为了自觉的行为规范之后,才能在长期的日常工作中,获得一种终极性的认定。反过来认定的结果体现的正是一个人文化涵养的真实状态。其次,团队精神是一种带有普遍适应性的修养,它是与自己的行为始终相伴相随的,适应于所有的群体。因此,正确的团队精神修养是团队精神素质的培养,只有具备团队精神的素质,团队精神才能成为个人修养中的文化涵养。这是对团队精神培养的根本性要求。

我们倡导在今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一方面要对团队精神的培养进行广泛的渗透,从而改变无意识状态。另一方面必须把团队精神的培养列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项内容,不断通过专门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团队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本来地位,才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健康的发展,最终完成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合乎全球一体化竞争需要的人才之任务。

5、校园文化建设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一个育人的环境,每一处、每一时都带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目的要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散发着多元化信息。所有经过精心设计的文化信息源,能够对学生进行有利、积极的刺激,从而促使他们智力的发展。“智商在丰富的环境与贫乏的环境中能够上升或下降”,我校大部分学生在优美的环境里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我校在宿舍文化、教室文化的打造上充分显示了学生个人的才华和集体的智慧。学校宿舍文化的打造是以“干净、雅致”为主题,建造家园式的宿舍文化,各班宿舍可以有自己本班特设的雅号如:“聚贤屋” “温馨小屋”“浪漫小居”等,各班的舍训更是彰显出学生的个性与智慧如:“珍惜同窗的缘分,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友谊是天地间最可贵的东西,深挚的友谊是人生最大一种安慰”“正直是我们的人格,快乐是我们的风格”“吃喝玩乐莫进此门,贪图安逸另寻他处”等。教室文化的建设是以“积极向上、活泼健康学园式”来打造,各班的班训、班规都充分体现了学生能力和智慧如:“困难是我们的恩人,兴趣是我们的天堂”,“让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的自己”,“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等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整齐光洁的道路设计、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等等,无不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倍觉舒心,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办学物质条件的改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所能负载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教学方法也多元化。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学校,更增加了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多样性,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同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我校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室、校园信息网等先进的教学设施更高效的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传进校园,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2009年中考中我校以72名同学上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好成绩再一次证明校园环境文化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教室的采光、通风、温度等直接影响学习效率。我校教室的照明光线充足、均匀,减少了学生的疲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减轻紧张、焦虑。各班教室布置的色彩适中可以创造恰当的气氛,调节情绪,如我校各班教室学习园地以浅蓝色、浅绿色、米黄色,颜色巧妙的搭配,创设舒适、宜人的色觉环境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6、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宿舍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学生生活在一个清洁、明亮、卫生、整洁的宿舍环境,使人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过去,学生厌学、逃课、上课睡觉、讲粗口、顶撞老师,故意捣乱课堂秩序,见到老师不打招呼、态度漠然、缺乏礼貌,对老师不信任,有的学生甚至有逆反与敌对心态。教师也因受焦虑、沮丧、抑郁、消沉、不安等不良情绪困扰,整天喊累,觉得自己辛苦备课,认真讲课,学生却不愿意听,不买老师的账,因而缺乏成就感,认为自己很失败,对教学厌倦,对学生厌烦,师生关系不甚理想。随着以课题研究为牵引的各项管理与具体措施的落实,近年来,我校师生关系有明显的改善。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尊敬老师、信任老师,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育和劝导,对老师很有礼貌,见着老师会主动问好。广西西部校长校长们来到我校,见学生很有礼貌,向我们提问说“你们是怎样使学生对人有礼貌的?”我们的回答是教育与训练。另一方面,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关爱学生的动人事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调查显示,学生对老师的满意率不断提高。2007年——2008学第一学期末,在对全校32个班、100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调查中,学生对全校教师平均满意率为85.37%,到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末,学生对全校教师平均满意率提高到92.87%。

近两年来,我校结合课题的研究,为构建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在学校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主要是:(1)学校在管理活动中,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的利益与需要放在首位。(2)扬正气,抑邪恶;崇尚高雅,远离低俗;倡导文明科学、健康向上,追求真、善、美和弘扬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各项活动中强调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努力营造一种积极进取、认真负责、勤于学习、善于合作者光荣,不思进取、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懒惰自私者可耻的氛围。(3)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作用。(4)通过校长信箱、学校网络留言等多种途径,疏通和拓展信息渠道,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环境的优美高雅,传递一种文明的信息,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标准,将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身的认识,实现学生通过环境感染和熏陶达到自主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在无声的环境中接受有声、有形的教育,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师生之间和睦相处。

7、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成才基地。

美观高雅、整洁大方、富于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受现代文明人的生活追求,体会文明环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与约束,让学生从现在、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培养文明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增强学生为社会文明发展负责的责任意识。在优美的环境里,学生能够意识到,整洁的校园,要靠人来维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学生们不忍扔下一片纸;一些比较淘气学生,在爱校、保洁方面也能充分体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侧面;有很多同学能坚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风雨无阻地早早来打扫校园教室的卫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保护地球人类生存家园的意识。整洁的校园不仅规范了学生的卫生习惯,更教会了他们做正直踏实的人校园的无言环境,促使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学会审美。保护校园环境的干净整洁,管理上做到无死角,无漏洞,从而培养学生保护校园的整洁。

学校设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选出几名表现突出、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管理委员会,共同参与制定一整套的活动方案和管理制度,开始自我管理的最初尝试。划分出卫生、纪律、活动等若干职能部门,实现全校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委员会常设文明监督岗,比如学习习惯监督岗、卫生文明监督岗、生活文明监督岗,从学生早读、早操和课间操、课间休息、午间管理等,都有不同的岗位监督管理。学生从学习良好的礼仪习惯开始,自觉维护校园环境,自觉读书,自觉规范言行。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组织机构。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做到在无教师管理的时候能自觉进入早读和课外活动课堂化管理,能在举手投足之间自觉维护校园设施,能自觉按规定路线上下楼梯,能在指定时间安全有序的进入操场。

8、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生情感教育和审美情趣的教化基地

师生通过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和操作,每个人都为校园环境建设倾注感情、智慧和心血,成为师生热爱学校的感情纽带,以自己在这所学校生活与学习而感到自豪,一种爱校荣誉感油然而生。为校争光的责任感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超越自我的内动力,培养起师生爱校、爱教育的情感和主人翁的意识,并成为师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基础。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更是有所突出,由于青少年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他(她)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她)们追求美,却又不能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于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的内涵。而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9、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校园文化活动是建设人文化环境的基本形式。学校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师生人格发展的教育载体,形成校园环境鲜明的人文景观。我校校园环境最大限度地给师生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实践活动的机会,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阵地。我校“大课间活动”中踩高跷、千人跳竹杠、抛绣球等富有壮乡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体魄,增长了他们的知识。我校一年一度为期一周的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就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文化艺术节有学生书法、绘画、征文比赛和两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都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我校还从大处着手,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升旗演讲、重要的纪念日等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危机感。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沉浸在喜闻乐见的业余活动中,因注意力的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境,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课题组成员理论素养的提高

本课题组成员大多数是非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大家通过学习,查阅大量理论资料,对本课题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有了较好的认识和把握(如心理现象、心理教育、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澄清了过去一些模糊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课题研究在形式上就要结题了,成效是明显的,也只是初步的。但是,研究仍将继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也。

文献出处: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报告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人民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石鼓区人民路小学创建于1944年(其前身是衡阳市私立刚直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占地8279平方米,建筑面积5422平方米,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99人,在职教师65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十字工作模范学校,全国红旗大队,湖南省卫生文明单位,湖南省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禁毒教育基地,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先进实验学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规范汉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湖南省家长学校示范校,衡阳市四星级文明单位,衡阳市首批规范化小学,衡阳市教改教研示范校。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是引领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管理、教育方法发生变革的灵魂。我校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近年来,我校秉承“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宗旨,提出了“务实、创新、尚美、求真”的办学目标,以“德艺双馨,一专多能,勇于创新”复合型、科研型为教师培养目标,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发展综合素质”为学生培养目标,不断创造充满和谐、富含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下面我就四个方面汇报我校的具体做法:

一、优化校园环境,形成“和谐、活泼”的物质文化。

为了给师生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秉着“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让每一幅图画都能会意”的环境育人理念,近几年学校先后投资100多万元美化了校园环境。2005年建了塑胶跑道、PU篮球场。2009年,为每班配电脑、投影仪、电子讲台,每位教师都能利用课件上课,学生们在课堂上随时都可以从网上浏览相关学习知识,不仅仅局限于在电脑房学习,真正实现了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普及。同年9月,学校在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对学校教学楼进行全面装修和维修。更换了北栋教学楼门、窗和黑板,所有教学楼进行粉刷,室内外的墙上重新挂上了校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名人名言、推普标语、学生作品等。每间教室配备了图书柜,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图书收集放在柜中,供大家一起阅读。教室里每个角落还有孩子们自发捐赠的花草,不仅优化了校园环境,还增添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校园里见缝插绿,绿树成荫,散发着青草的芬香;伴随着校园里居里夫人等伟人群像浮雕,孩子们从小受到热爱科学、勤于思考等文化氛围的熏陶,整个校园文化生活的品位得到提升。

二、传承“刚直”精神,形成“和谐、活泼”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良好的校园精神,它可以对学生的行为发生深层的调节和制约,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办校报,开拓文化视野。2007年3月,学校创办校报——《刚直报》。“人生刚直最难得”这是报社总编雷安青为我校题写的《刚直报》创刊词。三年多来,我校以刚直文化为载体,不断谱写教育教学新篇章。每一期(每月28日)八开四版的《刚直报》,不仅反映着学校的最新动态,也是教师、家长、学生交流心得,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易小艳校长是校报主编,主要负责头版的编排工作,陈永红校长、王振华主任各负责一个版面。我们校报设有“教育学”、“教学研究”、“师德讲座”、“家教天地”、“校园雅声”、“学与玩”、“艺术教育”等多个栏目;学校还成立《刚直报》小记者站,让孩子主动去观察、发现身边的事,勤动笔,歌颂美好的生活,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还陶冶孩子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展示自我。孩子们把拥有自己作品的校报及稿费珍藏起来,作为他们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校报还把学校的成绩、大事、要事及时刊登出来,让社会、家长更好地了解我校的办学方针和特色。市、区许多领导在阅读、浏览我校的校报后,称赞不已:一所小学能办出这样一份高质量的报纸,难能可贵!

二是读校史,挖掘文化底蕴。一部好的校史是一所名校不可缺少的标志,代表了学校的水平和对社会的影响力,增强了人文资源的积累与拓展。2008年9月,我们以“承湖湘名将之风范,绘刚直文化之神韵”为题办了一期校报专刊。刊登了我校的校史、校徽、校歌。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创办历程、基本情况及教育成果。全校师生争相阅读这一期校报,通过读校史,了解学校,了解湖湘名将彭玉麟,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师生的历史责任感。一代湖湘名将(彭玉麟)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三是唱校歌,形成文化特色。我校邀请衡阳市文联主席陈阵、国家一级作曲家廖卫华老师为校歌填词、谱曲。由本校一个四年级学生刘沐云同学演唱,将校歌录制成光碟,在全校传唱。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会唱,并开展“校歌大家唱”比赛活动。师生通过读歌词,唱校歌,更加地了解学校、热爱学校。我们还设计了新校徽。校徽的图案由“r”造型而成。同时有机地融合花朵、绿叶、太阳、书本和人等元素,突出人民路小学校园文化的独特属性。校徽色彩明快,充满朝气和活力,体现了人民路小学校园文化独特的风采。

三、以发展为核心,塑造“和谐、活泼”的教师文化。

1.开展听评课活动,逐步提升教师素质。

通过听课调研,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校的具体做法是(1)原生态课。事先不通知教师,行政推门随堂听课,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并形成常规。每周的行政例会上交流听课意见,主管副校长整理记录,每月一次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原生态听课情况小结。(2)跟踪课。针对在家长、学生中有一些不良反响的教师实行跟踪听课,具体指导。一次不行就再听,直到满意为止。(3)教研课。教师先报告教研课题,授课内容,做好充分准备,教导处作好统筹安排,集中在1~2周内展示,活动结束后组织调研与汇总。除了夯实课堂之外,我们每期都要开展一次大型的教师教学活动,2007年,我们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比武,2008年开展了“落实新课标,实践新课程”教师说课赛,严谨的设计,精美的课件,精彩的课堂不仅让老师们在视觉、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也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2009年,我们推行“全面把握课标、创意激活课堂”同文本教学设计与说课展示大赛。即语文、数学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指定的文本内容,当堂完成教学设计,并于三天后进行说课演绎。让教师的个性化风采与集体智慧得到完美结合。今年我校又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作文教学比武,像这样每期一次教师教学活动是常规,但我们力求创新,避免形式主义,让常规活动真正做到既“常”又“新”。

2.加强校本培训,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

通过多形式,多视角的开展教育专着学习心得交流会、演讲赛、辩论会等活动,让教师认识到学习是自身修养,自我完善的一把“金钥匙”,是走专业化发展,走向“能师”、“人师”的唯一途径。近几年,一些同志工作之余沉迷于牌桌、赌局或股市交易,而很少去学技能、钻业务,即便看书、上网,也是浏览一些怡情消闲的文章。为了唤醒教师们的学习热情,我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年要做到“三个一”:每年必须订购一份专业杂志;必须上交一份高质量的教育论文或案例;必须建立个人或班级博客,并及时更新演示博客。“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为了让教师这桶水的内涵更丰富,我们不断关注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如:一方面邀请专家来校专题讲座,为教师进行普通话提高培训、电脑操作、课件制作、博客制作培训等。我校目前已有普通话测试员2名,普通话一级乙等14人,占语言类教师总数50%。另一方面我们开展了“教师专业技能大比拼”。在考题中,既有语文或数学专业测试题目,又有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我校还举办了教师规范用字比赛、普通话比赛课件制作、博客更新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

3.丰富教研活动,以教促研成绩显着。

在教科研工作中,我们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力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教科研领导小组,下设教改课题实验小组,选取思想业务素质高的教师参与到实验研究过程中来,从而保障教科研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二是规化到位。针对本校实际,参照省、市、区各级教科研部门的研究规化,学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指导教师自主选择研究课题。三是管理到位。我们制订完善教科研制度,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把教育科研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真正体现“科研兴校”的主旋律,我校在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检查评估中被评为“先进实验学校”。目前,我校的十一五规化课题《英特尔未来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研究》全面结题,获得市一等奖的好成绩,目前已报送省里参赛。美术组申报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培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在衡阳市教育课题中级评估中获一等奖,由彭琛老师负责的《合理使用零用钱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也取得了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美术组、三年级组被评为衡阳市优秀教研组。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教育的有生力量,也涌现了更多的名师、能师:

1、省优秀教师黄玲;

2、市优秀班主任罗慧君;

3、市优秀教师陈春清、陈萍秀、杨翠湘、李国平、张湘钰、宾莉;

4、青年教师黄艳、陶韵竹、何银燕、张文君、胡妍、彭琛全国、省级赛课获奖;

5、近期,陈永红、黄艳的论文刊登在《湖南教育》上。

四、以人为本,形成“和谐、活泼”的特色文化

1.夯实主题教育,发展学生个性。

扎实开展活动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欢乐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立足于课堂,延伸至课余校外。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成为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特长的乐园。常规活动有:“养成良好行为规范”、“ 抗震救灾知识的普及和紧急疏散演练”、“禁毒活动”、“ 感恩教育”、“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等主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校园文化艺术节”、“手工劳作比赛”、“趣味运动会”、“校园主持人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诵读经典文化,学做儒雅学生。

教学生“从小学做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的工作。2006年,我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组织教师编写《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材,展“诵读古经书、学做儒雅人”活动。2009年,我们重新审核改版再编,勘正了一些原有的用字错误,并加入了大量的诗词内容。我们规定了全校诵读时间,制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1、确定各年级学习内容如:一年级的《三字经》、二年级的《百家姓》、三年级的《千字文》、四年级的《弟子规》、五年级的《增广贤文》和《谚语选萃》。

2、规定上课时间,每周每班一课时,一个下午读报时间。

3、确定任教老师。由易校长、陈校长亲自任教。

4、定期检查。规定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为集体抽查与个人诵读评比。各班可谓精彩纷呈,有配乐朗读、快板诵读等等。集体比赛中各年级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每学年在学生中评选出100位“中国传统文化诵读小学士”。2008年10月,须知学生参加市“美文诵读活动”张欣慧获得“十佳选手”称号,刘沐云等五名同学获得金奖。

3.双语特色教育,培养学习兴趣。

2007年秋季,我校1-6年级全部开设英语课。学校严格把关教材和师资水平,并力求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培养学生学英语、说英语的兴趣。从英语早读、作业评改到课堂教学等,均实行等同于语、数主科的常规管理模式。作为窗口学校,我们不仅立足了“传承经典文化”,而且大力倡导双语教学特色,在全市公办小学中开场双语教学先河。近年来,我校有100余名学生在全国英语大赛中获奖,今年4月,全区63人进入决赛,我校占20人,其中5人获一等奖。

众所周知,文化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先进的文化能推动学校发展。在创建优质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人民路小学将继续用学校文化构建来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充分体现师生的生命价值,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引领学校不断走向卓越、走向辉煌!

下载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 主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研究 主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园文化建设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课题研究总报告 北关小学课题组 标识 北关小学课题负责人韩秀琴主持完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课题研究 课题组主要成员:刘育红、韩秀琴、李建军、......

    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已经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聊城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今天我们召......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研究 内容摘要:校园廉政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和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校园建设,培养师生崇廉敬德的思想品质、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造就社会主义......

    2013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13年《经典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研究计划湖北省应城市实验小学课题组一、工作思路贯彻落实新课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加大课题研究力度,建设研修团队,提升......

    特色学校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特色学校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大悟县城关中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育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一貌,千生一面”与教育模式正越......

    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的精髓和灵魂,是构成高职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不断丰富、发展的高职校园文化......

    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常俊红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9期 [摘要]校园文化渗透于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

    流行时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范文大全]

    流行时尚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了解了大学生对流行时尚的选择判断和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态度。在对流行时尚的现象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