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构建和谐劳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
近几年来,XX工会在省、市总工会和公司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提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现将近年来我们在推进民主管理、加强班组建设、提升职工素质、丰富企业文化、真心关爱职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推进民主管理,让广大职工充分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坚持职代会制度,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签订执行“一合同两协议”。每年,公司工会都要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公司经营层向职工代表通报上年度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商讨确定当年度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及目标达成所要采取的重点措施计划,审议通过年度重大变革方案,让职工代表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决定权。在检查并报告上年度《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女工权益保护专项协议》的执行情况后,经工会与行政平等协商签订当年度的“一合同两协议”。从检查情况看,“一合同两协议”的履约率均为100%,广大职工比较满意。
坚持企务公开制度,将广大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落到实处。企务公开是我公司多年一贯的传统做法,凡公司重大投资项目、重要经营决策、人事变动方案、表彰奖励事项等都通过各种会议、内部网络、橱窗公示栏等进行公开,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职工的监督。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全面实行招投标后,公司成本逐年大幅下降;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制造费用通过内部网络和相关会议公示后,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事制度变革,对核心
岗位人员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聘用,所有在职人员不受性别、年龄、学历、岗位限制,真正建立起“人尽其才,创新择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将合适的人选用到适合的岗位,受到了全体职工的拥护。
坚持工会主席、职工代表参与决策制度,保证公司重大决策公开化、民主化。多年来,我们工会主要负责人一直参加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司务会、经营分析会等公司重要会议,参与公司经营管理重大决策;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一名职工代表进入公司监事会,参与公司董事会决策监督。凡公司重大人事变动、职工薪资调整、职工培训教育、职工特殊奖励等,公司事先都与工会协商或向工会通报。
二、加强班组建设,夯实企业生产经营基础
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充分挖掘一线班组、职工的聪明才智。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是充分发挥职工才能和智慧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我们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将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分类后,及时把有价值的建议转交公司相关部门落实,同时对这些合理化建议进行表彰奖励。最近几年公司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在千条以上,在去年底开展的“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中,XX公司职工XXX提出的“改进曲轴铁模加工工艺”的“金点子”,得到了公司技术部门的认可和采纳,该建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开展“三创六小”活动,让职工在创新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从2009年开始,公司工会在生产一线班组中持续开展“三创六小”群众性经济创新活动。广大一线班组、职工针对生产、工艺、质量、设备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选题攻关,许多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生产过程中多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产品
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生产消耗逐步减少,为公司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作出了贡献。几年来,公司工会共收到申报项目56个,经专家评审,10个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累计降本210万元,我们对优秀项目团队进行了奖励。
创建“工人先锋号”,全面提升班组素质。自开展 “工人先锋号” 创建活动以来,公司工会各级组织动员4000多名职工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共创建市级“工人先锋号”3个,公司级“工人先锋号”40个,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如XXX厂总装组,不仅荣获市级 “工人先锋号”,还相继获得全国先进班组、XX省文明班组、XX省“安康杯”优胜班组等荣誉称号。XXX部营销服务员XXX在创建活动中,一人参加3个项目的劳动竞赛,累计降本增效26万元,该同志先后被授予“XX市五一劳动奖章”、“XX省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的开展,增进了职工间的团结友爱,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大大提升,工艺流程得到了优化,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内部管理显著加强。
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全面推进1+3安全监控体系。按照省、市总工会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扎实开展“安康杯”竞赛系列活动,以“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为中心,增强各级安全责任特别是一线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一线班组的安全防范能力和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和谐发展,同步提高。
三、深化教育培训,持续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是开展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组织活动、工作例会、专题讲座,并通过厂报、橱窗、报栏、网站等形式和渠道,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在新时期、新形势和新机制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做一名政治合格、思想健康、情操高尚、遵纪守法的职工。
二是开展技术业务和专业知识培训。根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分别对公司中高层、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班组长、一线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中高层通过MBA班、送外培训等方式,重点提升领导能力和现代管理知识、管理工具的应用水平;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参加研修班、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重点提升业务水平;班组长通过集中短训等方式,重点培训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等知识;一线职工通过生产淡季和职工夜校,开展岗位技能、信息化知识应用等培训。每名职工每年脱产培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公司培训经费每年在200万元左右。
三是开展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公司每年组织评选优秀团队、突出贡献奖、优秀员工奖、明星员工奖等,工会每年组织评选工人先锋号、巾帼标兵岗、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等,所有奖项在表彰前一年度公布名额、标准和评选办法,让广大职工对照标准、积极争创,形成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浓烈氛围,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效的热情,在比、学、赶、超中大大提升了职工队伍的全面素质。
四、丰富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认真做好企业内外宣传工作。在公司内部,利用厂报、橱窗、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和阵地,围绕公司经营理念、经营原则、发展战略、变革方案、各类先进典型和生产经营阶段性重点工作,及时做好正面宣传报道工作;在公司外部,加强与省、市级新闻媒体的合作,及时宣传公司四个文明建设的亮点,提升了XX公司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力度开展“狼团”文化建设。为彻底打破计划经济时代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观念的束缚,加快建设“狼性”企业文化,培养一支具有“狼性”特征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公司及时作出了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狼团”文化培训、建设“狼团”企业的决定,通过培训学习和自我反思,公司管理人员普遍感到视角受到了强烈冲击,心灵受到了极度震撼,头脑受到了彻底清淤。
认真组织开展特色文化促进活动。每年“元旦”、“元宵”、“三八”、“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都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庆祝活动,国庆六十周年期间举办了XX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人员最整、效果最佳的与祖国同行文化艺术周活动,今年“七一”期间我们还将举办了历史上规模更大、层次最高的建党9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五、真心关爱职工,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执行《劳动合同法》,让广大职工劳有所得。从2008年起,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合同法》,与全部在职5000多名职工签订了三年期劳动合同,合同明确了职工的权利、义务和福利待遇,公司和职工都能认真遵守。随着公司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我们会同人力资源部门,始终坚持职工收入分配以绩效为导向,以市场为参照标准,以激励紧缺和骨干人才为重点,适时优化职工薪资结构和分配方式,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充分保护了职工的合法利益,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本月底现行劳动合同将到期,我们正和公司有关方面商定新一轮劳动合同。
妥善解决职工合理诉求,维护大局稳定。我们始终将解决劳动争议、化解劳动矛盾作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一环抓紧抓实抓好。去年底,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XX公司部分职工集体到公司上访,要求解决工资偏低、保险不全等问题。公司工会非常重视职工的诉求,及时咨询上级工会、劳动部门,数次与公司和职工代表进行沟通交流,最终依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上调了职工的工资15%以上,节假日上班发放加班费,劳动保险也从新公司成立的1999年补交。带薪年休假也是我们公司广大职工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与公司行政协商,采取淡季调休的方式,灵活地解决了职工休假的问题,广大职工表示理解和支持。
时刻把职工的甘苦冷暖放在心上,让广大职工充分感受到企业就是他们温馨的家。从2007年起开展“大病大家帮”活动,至今已有17名患重病职工得到捐助,累计募集救助资金100万余元;每当职工家庭遭遇特殊困难时,工会组织总在第一时间将组织和集体的温暖送上;每年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为职工子女就读小学、“小学升初中”办理入学手续,提供便利条件,让他们享受到公司的关爱;按时发放职工生日礼金,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和职工子女学费补助;与安全管理部门一道,开展全员排查不安全隐患活动,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女工“两病”检查和防治,落实各种劳动保护措施。今年以来,公司又为广大一线职工做了许多实事和好事。投入近百万元进行技术改造、设备升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努力减轻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投入30万元解决了铸造制芯烟雾、压铸抛丸粉尘污染问题;为铸造工人增加了劳保用品;在生产旺季,我们工会组织代表公司对二、三班一线操作工进行了慰问。
今后,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管理大局,充分履行工会职能,创新工作内容、方式和机制,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带头遵守法规,深化民主管理,坚持企务公开,带领职工不断练技能、强素质,培养造就高素养的职工队伍,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不竭动力。
第二篇: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冯战兵
(菜钢股份公司焦化厂,山东、莱芜271104)【摘 要】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牵涉到社会的稳定,因为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关系不仅影响劳资双方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其他社会关系,还影响到家庭其他人员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在社会成员各类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劳动关系不稳,则社会不稳。所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仅是建立和谐企业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关键词】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53(2007)04一0019—01 【作者茼介】冯战兵(1962--),男,山东乳山人,大学文化,莱钢股份公司焦化厂党支部书记、政工师。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更牵涉到社会的稳定,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是上至政府、下至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关系不仅影响劳资双方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其他社会关系,还影响到家庭其他人员的生存和发展。因而在社会成员各类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劳动关系不稳,则社会不稳。所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仅是建立和谐企业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一)企业发展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也是维护企业这个大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的基础。企业失去了效益,职工没有了收益,和谐也就没有了根基。近年来,莱钢决策者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十五”规划,确定了在新世纪初尽快把莱钢做强做大的新战略,2005年登上了1000万吨钢的大台阶,跻身全国十大钢铁企业行列。今年,随着莱钢不仅做大,更要做强的战略调整,经济效益更是大幅度提高,截止五月份,利润完成近20亿,职工收入也有明显提高。
(二)规范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基础。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大都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实现长效机制,规范企业自身行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必要。要把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政策作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基础。一是大力推进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动用工制度。按照《劳动法》要求与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建立现代企业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关系法制化、契约化创造了条件,使企业的劳动用工实现了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规范化目标。二是要建立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要把劳动关系中最要害、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如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职工就业、职工劳动保护等问题作为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将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与企业进行专门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将工资增长比例写入集体合同,保证职工的利益;三是完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以《劳动法》为依据,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加强协调与沟通,及时化解矛盾,建立了稳定协调的企业劳动关系,规范双方的行为,增进双方的合作,共谋企业发展;四是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形成民主管理体系。群众监督是企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工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要通过职代会制度落实职工的审议建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对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要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工会组织的负责人依法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代表职工行使监督权;还要将厂务公开工作纳入企业管理标准体系,落实责任部门,实行责任追究,确保职工的知情权。
(三)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实践证明,一个企业80%的不稳定因素来自于利益分配的不公。分配不公则心理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收入分配上,要坚持向关键管理、技术、操作骨干人员倾斜,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分配时尽量做到公平合理;要坚持厂务公开,把收入包括各类奖金、补助、津贴等都在公示栏里公示,特别是领导干部收入和机关管理人员收入,更要大力推行阳光操作,清除产生矛盾纠纷的土壤,避免二次分配中收入差距太大的现象发生。
(四)实施送温暖工程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内容。困难职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如果他们的基本生活状况得不到保障,就会影响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把解决职工生活困难问题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对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工作得到落实。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困难职工救助制度,充分发挥工会扶贫帮困的作用,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难、就业难、就医难和子女就学难得实际困难。二是要积极协助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落实,通过推动出台和落实一系列的补偿和调节机制,使广大困难职工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减轻和缓解由于利益矛盾带来的社会冲突;三是建立解决困难职工生活困难问题的长效机制,要把工作中的一些好的救助方式以及有效的做法进行规范,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使之更好的为困难职工服务。
(五)积极营造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根源,从根本上讲就是缺乏建立在统一的价值观上的企业文化。所以,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是企业实现与外部环境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石和保障。首先,工会组织要坚持促进企业、团队、员工共同发展的目标,配合党政部门着力培养、挖掘和树立职工中的先进典型,总结提炼职工群众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经验,大力宣传企业的形势任务和经营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建设和谐企业发挥工会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特有优势。二要在企业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大力提倡“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尽最大努力满足职工参与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组织业余文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职工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消除不稳定因素,稳定人心,凝聚人心,可以使职工家庭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只有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使企业和谐、家庭和谐,进而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第三篇:浅谈以人为本__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浅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
(摘要)劳动关系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企业得以发展、社会能够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证。针对当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企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浅谈几点想法。(关键词)以人为本;生产一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分析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后,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既有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又有股份公司、中外合资经营或合作经营企业的劳动关系,以及外商独资 经营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劳资关系。企业、员工开始逐步形成各自的利益主体和权利主体。各方的利益既有一致的一面,就是企业发展了,企业经济效益好了、国家税收和职工利益相应增加;也存在着对立的一面,就是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职工则追求的是收入最大化。受利润价值的驱使,影响劳动关系和谐问题和矛盾开始比较明显的表现出来,集中反映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资分配、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
当然,总体上来说,当前大多数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一方绝大多数是遵纪守法的,能够正确处理劳资关系,能够尊重员工的劳动,劳动关系协调发展。但也应看到,一些用人单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严重侵害职工的利益和权益,他们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过多,而忽视职工的合法权益。他 们侵犯职工的劳动报酬权,任意克扣和拖欠职工工资;侵犯职工的休息、休假权,任意加班加点,延长工作时间;侵犯职工的社会保障权,拒绝为职工缴纳各类保险费;侵犯职工安全卫生劳动保护权,拒不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频频发生的工伤事故、群体性、突发性的职业病等等,严重损害了职工的健康;无视职工技能培训的权利,不愿为职工提供业务技能培训的机会和条件,影响了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等等。这些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增加了劳资冲突。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及矛盾的化解和处理,理顺劳资关系,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求企业不能简单地把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看成是雇佣关系,仅仅当做劳动力来使用,而应该把员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把员工当做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不应把企业员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把职工置于“严格监督和控制之下”。而应为职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技能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1)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做到建立一视同仁的劳动关系是根基;
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要合法、规范。企业在招录用员工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与劳动者签订 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这是确立劳动关系的第一步或基础。
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后,对劳动者,无论他是男或是女,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应该在工资待遇上坚持“同岗同酬”或“同工同酬”一视同仁,不能够“内外有别”、“新老有别”或“男女有别”,这是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基。坚持以人为本其次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感人及时化解矛盾;
坚持善于做好过细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他们工作上的消极情绪,思想上的抵触情绪,稳定队伍思想。因为,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总难免会遇到问题。今天不是你因为遇到家庭生活上有什么矛盾一时无法解决或是因为子女上学、就业出现问题而产生烦恼,明天就是他因为工作不顺心,思想上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而感到不快。这些看似不显眼,很平常的事,人都会遇到。但是,人是有思想有丰富感情的高级动物。各级组织和领导骨干,特别是从事工会工作的同志,必须要把这些看似不显眼,很平常的事,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大事,主动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为,人在困难时,最需要的就是组织和各级领导,亲朋好友的帮助与问候。只要你在这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一点关心和帮助,问候他一句暖心窝的话,他必定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其效果必然会“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各级组织要时时把员工的冷暖记在心中,放在手上。无论职工何时、何地,无论谁,只要家庭生活出现“生、老、病、死”之类的“红、白”喜事或有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难以化解的矛盾,以及思想上产生解不开的疙瘩时,各级领导和工会组织应 该“必访”,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切实为他们解决好生活和工作中确实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此外,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求企业注重为员工创造宽松、舒心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重视关注员工个人性能量的充分释 放。企业要尊重和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个人的人格、劳动和一切 权益。要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 人、鼓舞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其中重点的要做到教育人、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就是要利用多 种形式教育员工的进取精神和效忠精神,使企业的每个员工真正 理解“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道理。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人格,重视和重用人的才能。关心人就是生活上体贴,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关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够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才会提升,企业的凝聚力才会增强,企业才能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以法律为准绳
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民主法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同样也要以法律为准绳。这个准绳就是我国颁布的调节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在我国目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员工成为弱势群体,企业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必须主动承担法律责任,切实保障职工享有国家规定的各项权利。《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 些社会关系基本法,《劳动法》规定了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规范,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保证。《中国人民 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这实际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准绳,既提出了企业应保证 员工享有的权利,也提出了员工应履行的义务。
此外,除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还应当遵守《工会法》,切实保障员工应享有各项权利。《工会法》要求企业应当保证员工享有的合法权利。《工会法》对员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的第三条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的工资收入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关于员工享有签订劳动合同和通过工会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在《工会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工会帮助、指导员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对于员工参加企业的民主管理的权利,在《工会法》第六条和十九条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第六条 提出:“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代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员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第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民主管理制度。工会有权要求纠正,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上述各项员工依法享有的权利如能切实得到 保障,则劳动关系双方自然会紧密团结,出现职工“爱企如家”,进入劳资双赢的和谐的劳动关系境界。
此外,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方面,企业还按照国家其他的法律法规,在遵循环境保护、市场诚信建设、企业的产品质量责任等方面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条 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企业为了避免员工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在企业中造成一种公平合理的气氛,使员工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公平感,如有的企业采用保密工资的办法,使职工相互不了解彼此的收支比率,以免职工互相比较而产生不公平感。那么在企业中,如何实现公平的管理呢?企业内部构建诚信友爱、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干事创业的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诚信友爱,促进人际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只有人际关系融洽,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提倡诚信友爱,首先要做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这就要求企业要从关心人、体贴人出发,切实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
坚持公平公正,营造干事环境。一是制度设立要公平公正。俗话说:“公生明,廉生威”。企业的各项制度,都要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出发点要体现全体员工的利益,目的要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制度建设,让好人多做好事。如报酬体系的公平。要制定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大多数人积极性的政策,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突出投入产出的效率原则。同时,正激励手段的使用应多于作为负激励手段的惩罚,奖罚分明以及重奖有突出贡献者。避免奖罚带入管理者的个人情感,奖罚的尺度对事项而非对个人对号入座。二是环境营造要公平公正。在和谐企业建设中,应坚持把推动工作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以工作造就人,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使企业的每个员工都能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如绩效考核的公平。要运用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定期考评。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定性考核和定量测定,并做到真实具体。对每个员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建立各种监督机制,以保证考核工作的公正和公开。把岗位应要的业绩与个人完成业绩真实科学的给出合理的评定,不应出现实绩与评定因个人因素或对岗位认识的偏差而考评结果出现偏差。三是用人导向要公平公正。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和“四化”方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培训交流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以业绩评判人,以群众公认选人用人,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选拔机会的公平。为了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在员工的选拔任用上,应做到文凭和水平兼顾、专业和专长兼顾、现有能力与潜在能力兼顾。把员工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去考核,为各类人员提供公平的竞争舞台。克服在选拔制度建设中重制定、轻实施,重形式、轻效果的形式主义做法,避免个人因素左右结果。公平还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企业管理若能在各方面都做到公平与公正,将大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潜能,从而为企业不遗余力地奉献才智。
注重民主平等,保持团结稳定。构建和谐企业,目的是凝聚人心、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要把人心凝聚起来,把力量调动起来,离不开民主平等的氛围。这就要求企业与员工、上级与下级、同事与同事之间做到讲尊重、讲权益、讲团结。讲尊重,就是企业要尊重员工,定政策,作决定,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要尊重彼此的人格,破除等级观念,反对庸俗作风;讲权益,就是不仅要保护企业的权益,而且要保护企业所有人员的权益,特别要保护好员工的应有权益,真正落 实好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设权、监督权;讲团结,就是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求同存异,讲大局,以诚相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积极化解矛盾,促进企业和谐。
五、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发挥职工聪明才智
“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员工”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充分发挥员工聪明才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
首先在企业管理中,要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对现代企业来说,没有民主管理企业是治理不好的。企业要实现民主管理,必须坚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让职工代表源头参与,这也是尊重和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体现。企业必须大力推行企务公开,做到企业重大事项向员工通报,重大决策征求员工意见,重要人事安排向员工公示,切实保证员工享有对企业内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通过民主管理,可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提供良好平台。其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薪资激励机制,鼓励职工岗位成才。在企业管理中,激励不仅是挖掘人的内在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企业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使企业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氛围的重要保证。企业的激励手段多种多样,其中物质薪资激励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此,企业所有者或管理者必须认真把握和运用。
一是实施资薪激励必须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关心员工生活等原则。彻底打破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建立健全一套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职工薪资激励机制。二是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紧密结 合,体现人文关怀。如果只讲物质忽视精神,势必导致职工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其结果可能产生不顾整体、损公肥私等弊病。如果只讲精神不考虑职工利益,员工就体会不到个人的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样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要通过多种激励手段,正确引导、提高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鼓舞其工作热情、促使员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业务熟的员工队伍,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核心价值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今企业和员工的关系靠两种契约来维系,一种是劳动契约,即通过劳动合同的形式来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另一种是文化契约,又叫心理契约。企业精神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契约的关键,以此为规约,职工与企业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即职工认同企业的共同愿景和使命,将个人成长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自主管理。国内很多知名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而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反过来又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整合作用。象海尔在资本扩张过程,通过 推广企业“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营销理念,激活了一大批“休克鱼”,最终使企业站上了国际家电品牌的高峰。员工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日益增强,企业的劳动关系长期保持和谐,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文化契约”的魅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应以全体职工为轴心、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努力塑造培育优秀、独特的企业文化、信用文化、品牌文化、行业个性文化,使企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历史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的有机整体。让每一位职工都在从事有尊严、很体面的工作,企业和员工都能有步骤的走向新的成功之路。这种在共同价值目标追求下形成的心理契约,就能更持久和深入的构建劳资双方的和谐劳动关系
2015/08/20 10
第四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企业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国电兰州热电厂始终以国电集团公司“做实、做新、做大、做强”工作方针和构建“和谐国电”目标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劳动关系和谐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公正求得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打造和谐企业,实现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双赢”。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和“纳税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一、企业基本情况
国电兰州热电厂是直属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一家热电联产环保企业,于1989年12月建成投产,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腹地。目前,共装有两台11万千瓦供热凝汽发电机组,承担着发电和向市区540万平方米永久住宅冬季供热的重任。企业下设有8个生产分场、18个职能科室和一个多经公司,共有在职职工1301名。长期以来,我厂始终以“奉献光热,追求一流”的企业精神为主旨,以国电集团公司核定的“零利润”为目标,把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作为奋斗方向,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努力提升服务能力。2002年至2004年,三年累计向社会供热880.18万吉焦,同比平均增长152.12%,完成发电量39.96亿千瓦时,同比平均增长127.91%,实现产值77327万元,实现利税9911万元,企业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统一思想,不断深化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构建和谐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把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抓紧抓实,抓出实效。
一是深化学习,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党委中心组先后多次组织集中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并就构建“和谐企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学习讨论,厂领导班子成员深刻认识打到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劳动关系和谐是实现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厂领导班子的思路更加明晰,作风更加务实,措施也更加有力。
二是统一思想,明确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思路。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我们重点抓好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了各类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加大构建和谐企业的宣传发动,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缜密分析研究,提出了“依法办企,以德治企;公平公正,团结有序;优质高效,奉献光热;环保优先,创新发展”的和谐企业发展思路,制定了合理有序规划,统筹部署构建和谐企业工作。
三是突出重点,努力处理好企业发展的“五种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石,它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为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认真处理好“五种关系”,即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关系、企业文化和职工行为的关系、企业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的关系、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不断深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认识,我们深刻意识到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打造和谐环境,构筑和谐理念,突出和谐关系,形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氛围,努力实现企业的多赢。
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力度,着力提升企业和谐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了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为职工着想,处处为职工谋利;始终坚持依法治企,德法并重,不断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力度,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机制,努力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重点做到“六个加强”,着力构建“六个环境”:
(一)加强机制建设,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法治,也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一个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就不会实现和谐。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四五”普法工作为主线,始终把制度建设、制度创新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机制。
我们在广泛开展《宪法》、《劳动法》、《工会法》、《环境保护法》、《电力法》等法律的普及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广大职工学法、懂法、用法意识和水平的基础上,按照合法合规的原则,遵照上级有关规定,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100多项规章制度,如《岗位职责和标准》、《职工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及管理办法》、《职工考勤制度》、《职工加班加点管理办法》、《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职工工资管理办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阶段性目标任务奖励发放办法》、《职工月奖管理办法》、《竞聘上岗与岗位动态管理办法》、《技术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制度》、《招标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入库验收制度》、《危险品管理办法》、《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合同签证审计管理办法》、《燃料采购与管理审计办法》、《物业管理各项费用听证制度》等制度,规范了劳动关系和工作行为,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稳定和谐的企业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职工之间关系是劳动合同关系, 建立健全合法有序的劳动合同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为此,我厂由法人代表(厂长)委托授权人力资源部办理我厂职工劳动合同、各类专项协议的协商、签订、解除、变更等工作,并充分行使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责,坚持从协调劳动关系的源头抓起,积极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每两年续签一次,今年将续签第四轮集体合同,确保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稳步提高。每次续签厂工会都要组织专人征求职工意见对上一轮集体合同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集体合同中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险、福利保障与合同保证、职工培训与教育、富裕职工分流与再就业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切实维护了职工基本权益,规范了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
我们还特别注重加强劳动争议协调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厂领导为组长的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全面负责协调处理职工劳动争议,企业至今没有发生一起违约行为和相关纠纷,保持了相对和谐稳定,也为企业的法制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在劳动社会保险工作方面,我们做到了及时足额缴纳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至今没有发生一起拖欠职工工资及招用童工、损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由于我厂的各项劳动保险制度和管理条例的建立及规范,避免了职工权益受到损害的发生,年年通过省社会劳动保障厅的劳动年检审核。通过建立健全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作机制,企业走上了依法治企的快速发展轨道,职工也更安心、更放心、更顺心了,也就更加主动自觉地为企业发展多作贡献,实现企业与职工的互动、互促、互赢。
(二)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企业重大事项必须集体讨论决策的原则,制定了厂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剖析民主管理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增强班子整体的工作合力。我们积极支持企业工会组织依法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实现民主管理,促进和谐共建上,全面履行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职能,充分发挥纽带和推进作用、倡导和组织作用以及沟通和协商作用。企业工会也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为实现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逐步建立形成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充分代表和体现广大职工主人翁的地位。
我们坚持每年组织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不断规范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程序和议程,坚持厂长工作报告、当年厂工作计划及编制说明、厂财务工作报告、内部审计工作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签订当年安全生产责任书、评议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等厂内重大事项和内容,必须通过职代会进行讨论审议。职代会提案组负责收集整理职工代表提案、意见和建议,会后将整理好的提案交相关职能部门研究,限期给予答复,并给予公示和督导。在职代会闭会期间由职代会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厂内重要事项。议案提前发给联席会议代表,代表在征求职工意见后,在联席会议上发表意见和进行表决,议案通过后向全厂职工进行公开。
在厂务公开工作创新方面,我们首先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制度到位、组织网络到位、工作人员到位、活动经费到位。其次,坚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明确职责。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厂务公开监督检查小组。二是建章立制。制定了厂务公开制度实施意见、厂务公开监督评议制度、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度、生产经营通报早会制度、行政办公会制度、政工例会制度、招投标通报制度等规章制度,有计划、有制度、有步骤地推动厂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第三,坚持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做到“三级公开”。我们始终把厂务公开作为厂、分场(科室)、班组三级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公开事项,设立公开专栏,做到每季检查考核,狠抓落实,逐步使厂务公开工作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厂务公开工作的新载体、新内容,广大职工的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更加充分体现,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关心企业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
我们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委员会,制定了“工会在安全生产中建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施意见”,健全了劳动安全互保工作机制,明确了安全职责和保证措施。同时,企业工会还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每年都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安全和谐发展。
我们还定期召开分门别类的民主座谈会,厂领导与职工直面恳谈,交流思想,解疑释惑,切实解决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坚持通过职工来信来访,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即行采纳,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逐步形成“我为企业,企业为我”的双向和谐氛围。
(三)加强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近几年来, 我们在安全文明生产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把确保人身安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落实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努力建立本质安全企业,连续六年未发生工伤死亡、中毒、职业危害和其他伤害导致员工死亡的事故,截止2005年6月30日,我厂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973天。
首先,我们着力提高了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尤其是在国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多次组织举办《安全生产法》专题讲座、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班等宣教活动,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思想防护意识、安全法制意识的教育培训,并对所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政府相关部门的培训取证,促进了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上,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坚持定期为全厂职工进行职业病健康专项检查,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配备了防砸鞋、口罩、防尘面具等劳动防护用品,并就矽肺、尘肺等常见职业病的预防知识进行普及宣传。我们创办编写了《安全生产月专刊》和《劳动防护用品知识专刊》,加大对职工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知识的学习宣传力度。同时还将建厂以来所有人身伤害以及与人员责任有关的不安全现象,整理汇编成册下发到班组学习。我们先后举办了“安全生产法知识学习答卷”、“安全环保健康知识竞赛”、“安全、质量、效益知识问答”、“班组成员劳动安全互保竞赛”等安全学习教育活动,在2002年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安全生产法》”百题知识竞赛中,我厂代表甘肃省电力公司参加了比赛,并荣获了优秀组织奖。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大家学知识、重技术、保安全的意识明显增强,广大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达到了“我会安全”。
其次,我们特别注重完善安全生产环境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近几年,我们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影响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的重大设备技术改造和现场安全设施改造项目多项,如:去年投资120万元完成静电除尘设备技术改造,投资100多万元对生产现场噪音超标的地方进行防噪治理,在输煤皮带上加装新型除尘装置,改善了作业环境,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保护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我们还补充、更新了各类安全工器具,并按照规程规定,对安全工器具、检修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检验,对于不合格的安全带、工器具一律规整入库、严禁使用,减少和杜绝了各种装置事故隐患,在现场一些容易伤人、出事的地方增补了醒目的安全提示警告牌;对系统的重点隔离门、隔离点采取加装编号锁的强制性安全措施,对全厂转机的安全防护罩、现场的安全防护栏杆、遮栏、地沟盖板进行了检查和整改更换,全厂劳动安全设施、劳动保护条件均达到各级政府规定。
第三,我们坚持狠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我们及时通过开展各项自查整治活动,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文件精神,我们按照国电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和部署,分别开展了春、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活动月、现场设备安全综合治理、迎峰渡夏和防汛措施落实大检查、企业安全性评价等多项自查整治工作。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成立了重大危险源管理领导小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及时申报登记和管理,进一步加强了重大危险源监督规范管理工作。针对反违章管理工作,我们重新修订了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制度,建立了安全奖励基金,加大了安全生产奖惩力度,并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全员安全员和班组零违章活动,营造了人人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此项活动也荣获了甘肃省电力行业协会2004“管理创新活动三等奖”。2004年年底,在安全生产“三级控制”目标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个人控制差错,不发生违章”的规定,形成安全生产的“四级控制”目标,规范和明确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和对本级控制目标的完成应承担的责任,为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另外,我们认真落实职工安全防护政策,切实维护职工安全健康权益。按照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我们结合电力企业实际,制定了《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用具)标准》,不仅坚持做到定期配发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用具,而且在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上,要求生产厂家的资质必须具有省级劳动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相应的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质量检验证书,否则不予采购其产品。这样既确保职工“劳有所护、护有所质”也维护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稳定。我们还每两年对全厂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包括特殊工种、职业病检查,对女职工进行定期的妇科检查,对发现的病情及时观察治疗,并组织专家对厂职工体检中出现的亚健康现象进行讲解及注意的地方。截至现在,我厂没有发现一起职业病患者。为了切实保障劳动鉴定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我们成立以厂长为主任,党委书记及职能厂长为副主任的厂劳动鉴定委员会,客观、公正地进行劳动鉴定工作,维护企业及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到目前为止,我厂没有一起由于我厂劳动鉴定的原因引起的纠纷。
(四)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企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我们在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酬显其绩”的人才观,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努力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们结合企业实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企业职工培训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坚持常规培训教育和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不断完善培训渠道和方式,认真落实三级网络培训机制,坚持每月层层下达培训任务及指标,定期督促检查指导,全面实施《岗位培训手册》,不断健全职工培训机制,始终着眼于生产人员强技能、管理人员优业务,逐步明晰了每个岗位及人员的培训标准。近年来,我们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大力开展了贴近岗位实际的技术比武、技术讲课、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岗位培训,增强了学习、培训的可操作性。
我们坚持不断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落实培训工作任务,强化教育培训效果。为了扎实有效推进培训工作,鼓励督促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学习专业技术,我们先后制定了《职工培训抽查考试办法》、《现场培训考核标准》、《员工教育培训规定》等六个制度,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真正做到照章办事,有章可依,有章必循。针对新设备要求及职工技术素质现状,我们还制定了《加强现场培训的有关措施》,对日常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强调和要求,对生产人员在技术上出现的薄弱环节,安排了专项培训,在检修班组还开展了“一岗多能”、“一日一题”等培训活动。
我们坚持个人自愿,企业激励的原则,不断加强职工学历教育。一方面通过与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和外派参加脱产、函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职工学历水平。近几年来,共培养中专以上学历人员879人。另一方面制定了《职工学历教育暂行规定》,按学历层次报销40%及以上学费以及交通费等,不断激励职工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职工自我学习风气日渐浓厚,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人文环境初步形成。截止到2005年6月底,我厂中专及以上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8%,职工整体文化素质在电力行业处于前列。
我们坚持以国电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为指导,制定了我厂人才强企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成立了企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和安排人才强企工作。今年3月,我们通过规范的考评选拔程序,推荐选拔产生了23名集团公司“168“和78名企业“236”人才,坚持实施人才动态管理,做到每季度从“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四个方面,有针对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工作成效,分类型、分层次每季度给予600元到3000元不等奖励,不断激活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岗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的内动力。在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同时,我们始终着眼于研讨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经常给人才交任务,压担子,搭建人才的成长发展的舞台。正如在今年的机组小修中,我厂一名“236”人才及其技术创新小组,提出了“利用轴封减压器小母管备用汽源冲转汽轮机进行发电机滑环车削”的技术革新项目,采纳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十万元。为此,厂里重奖技术人才一万元。通过抓好人才的培育、激励、使用,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营造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各级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面被激活,人才贡献企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国电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活动,成立了“创争”活动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实施意见》,全面展开“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将“创争”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四个层面组织实施。目前,“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已从一般号召进入到实质性创建阶段,无论是活动的组织部门、职工教育的职能部门,还是分场、科室、班组都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实质性管理层面抓紧抓好,营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还向科室、基层班组配发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书籍,组织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讲座、“提升素质,凝练团队”拓展训练等创建活动,同时,对班组的“创争”活动加强了指导和督促,并对全厂“创争”活动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进行了命名和表彰,对先进经验进行了宣传推广,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全面深入展开,职工“学知识、长才干、比贡献”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五)加强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的精神环境。企业职工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没有良好的文明规范,也就无法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坚持以文化铸魂,不断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强化文明行为的养成,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力量。去年以来,我们全面启动了企业文化建设,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加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把集团公司“做实、做新、做大、做强”的战略理念、“忠诚事业、忠诚集团,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职业道德观和“以电兴业,强企报国”的企业精神,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之中,紧紧抓住企业改制改革建立新公司的有利时机,及时导入集团公司企业精神,全方位拓展企业文化理念,使文化理念展示在环境中,渗透在制度里,体现在领导者的经营思路中,融汇在职工的思想行为上,聚焦在文化楷模的形象上,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切实加强了全体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了全员文明养成教育,全力打造新机制、新水平、新形象、新发展的崭新公司。
我们坚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激励、调节、导向、控制、凝聚”的五大功能,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思想观念和意识出现了相对不适应的现象,影响着企业改革发展的稳妥推进。为此,我们结合企业实际,在全厂职工中广泛开展了“转变观念,谋求发展”、“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等主题大讨论,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效益观,顺应改革潮流,投身企业发展。为了增进厂领导与职工思想交流,真正掌握职工所思所想,切实解决职工关心问题,我们设立了厂长信箱,公开了厂长电子邮箱,建立了领导接待日制度等,并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到每季度进行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建立起了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我们自筹资金50万元建立了“送温暖工程”基金,设立了专门账户,每年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补助救济,送去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努力营造亲情氛围。凡红白喜事、生病住院等,我们坚持做到“五必访、五必探”,切实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坚持职工生日祝贺制度,每位职工在生日时都会收到一份生日蛋糕和亲切的祝福,充分展示了企业大家庭的温馨与祥和。另外,我们还修订了职工疗(休)养制度,大幅增加了每位职工的疗养费用,对疗养期间的带薪休假工资作了具体规定,坚持定期组织职工疗养休整,关心职工身心健康,把工作做到了职工心坎上,得到了职工的欢迎。一系列亲情化的语言和行动,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着每一个人,团结凝聚着广大职工。
我们还着力加强企业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文明和谐的企业形象。我们坚持以创建星级企业和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坚持重在创建,动态管理,严格考核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加大创建力度,使我厂的创建活动得到了深化。去年,我们全面启动了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窗口企业活动,制定了创建规划,成立了“强化管理工程、设备整治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形象塑造工程”四个项目工作组,各项创建工程全面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确立了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的工作目标,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国家级文明单位的标准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各项创建任务,力争明年实现国家级文明单位的目标。最近,我厂又被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兰州日报》进行了公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迈上崭新台阶,企业的文明程度与社会文明达到了和谐统一。
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精神境界。去年,我们组织举办了职工系列体育比赛、职工歌咏演唱会、青年文化艺术周等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职工的舞蹈节目《飞天》还代表国电集团公司参加了全国电力职工“手拉手”文艺调演,并获得银奖,充分展示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了企业的自豪感、归属感和亲情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同群体的职工积极参与,有效发挥了先进文化陶冶情操、凝聚人心、寓教于乐的良好功效,创造形成了“人造文化,文化化人”的良好氛围,职工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和谐相处的关系更加融洽,在精神层面实现了和谐统一。
我们在抓好企业发展的同时,还长期开展扶贫帮困助学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关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培养塑造职工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甘肃地处西北,属较不发达地区,贫困人口较多,我们坚持做到长期定点帮扶甘肃临潭县陈旗乡贫困地区。近年来,先后投资23万元解决了275户1240人用电难的问题;无偿援助14.3吨塑料管和130吨水泥,解决了25个自然村2567人、1835头(匹)牲畜及三所学校师生的饮水问题;援资建设的100座沼气池也即将全部完成。我们还每年冬季都送去大批衣物和米面,仅2003年临潭地震,我们就送去了6000多件衣物和4000多双鞋。在帮困的同时,我们坚持扶志、助学,带给希望,想办法,出主意,送去精神食粮,每年都为陈旗乡订阅各类报纸近百份,并解决了电视差转台一套,还广泛开展了“一助一”捐资助学献爱心活动,结对捐助了124名即将辍学的儿童重返校园接受教育,目前职工助学金额已累计超过十万元。我厂助学帮困的举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展示了良好的国电企业形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加强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我们始终牢记环保重任,永远不忘建厂宗旨,一方面着力抓好对外发电供热,提供优质高效的电能和热能,努力改善兰州冬季大气质量,特别是近年来我厂供热面积的逐渐增大,城市燃煤小锅炉相继被取缔,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在逐年同比下降,好天气的天数也在逐年显著增多,兰州“重污染”的黑帽子将不复存在,企业的环保效益和社会责任更加突显,得到了广大社会群众的一致认可,实现了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进、和谐统一。
另一方面着力抓好自身环境整治,做到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对环保企业二次污染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强清洁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先后投入巨资加大设备综合整治力度,建造了可以把烟尘抬升到900米逆温层以上的210米超高烟囱,安装了国内先进的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采用了国内电厂技术成熟的灰水闭路循环方式,实现了灰水零排放。近年来又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安装脱硫装置,脱硫效率可达45%以上,减少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2003年,我们还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两台机组的增容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机组的供热能力,对兰州市关停取缔采暖小锅炉的起到促进作用。去年又投资近百万元在厂界围墙冷却塔处加装了长63米、高11米带有消声材料的隔声屏障,对冷却塔噪声进行了治理,改善了冷却塔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营造了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我们还加强对发电废物--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在原有7.5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去年又投资2100万元建成了的年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近10万立方米的生产线,基本实现发电废物零排放。最近,又投资100多万元对储灰场原灰水进行综合治理。这样不仅减少了发电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做到了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粉煤灰的堆积及污染问题,而且“变废为宝”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同时也为企业谋求扩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另外,我们还加强对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投入大量经费对厂容厂貌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整治工作,厂区、住宅区照明装饰焕然一新,全厂整体绿化面积达51740平方米,占可绿化面积的98%,超过国家园林化工厂的标准,被誉为“花园式工厂”。每到春夏之际,厂区、住宅区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华灯璀璨,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由于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自建厂以来,我厂从未发生一起重大的污染事故,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率为100%,处理设施运行完好率达到90%。也因此,先后被省市环保局、经贸委和国家经贸委评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先进单位”、“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
四、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体会
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我们真切地感到企业劳动关系不协调,民主管理得不到保障,安全权益得不到维护,人才环境得不到改善,精神环境得不到充实,自然环境得不到关注,就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心理、才智贡献,更会影响到安定团结、企业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构建和谐企业要始终抓好“五个一”,即“把握一个关键、夯实一个基础、激活一个动力、围绕一个主线、着眼一个目标”,就是要牢牢把握好劳动关系和谐这个关键,不断夯实队伍稳定这个基础,努力激活改革改制这个动力,始终围绕谋求发展这个主线,坚持着眼于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根本目标。
一是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企业,也就没有了和谐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矛盾的多发期、发展的突破期和稳定的重要期,劳动关系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劳动关系呈现出日趋复杂多变的态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企业工会的职能,坚持把工作的重点定位于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点上,既让企业自觉规范管理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又让广大职工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做到制度约束与荣誉激励的有机相结合。在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关键环节上,企业工会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建立起顺畅高效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二是队伍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要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使全体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企业要实现和谐发展,经营管理健康有序,就要始终把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企业稳定放在首位。企业在实施重大改革时,要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在取得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有效地维护企业稳定。在利益分配中必须建立完善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待遇、事业等各个方面体现职工自身价值,通过合理拉开分配差距,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重大事项依法遵规,悉心听取各方意见,广泛发扬民主,做到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努力把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导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不断提高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在各项措施制定、工作部署和工作作风方面要切合实际,更要符合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着力避免因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职工群众的不满和抱怨。“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关心职工生活,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以人为本抓稳定,以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动力。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去应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到我们每个企业,一是要抓好体制改革,要根据企业主业和辅业的发展状况,加大主业改革;要以产业归并和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辅业发展为目标,实施辅业改制、主辅分离,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环节。二是要抓好机制创新,要结合企业改革要求,对不适应企业发展形势、不符合流程管理思想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完善生产经营各环节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重点要通过流程整合和再造,消除管理中的无效环节,搭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三是要抓好企业制度完善。要通过“三项制度”改革工作,重点要建立岗位价值为衡量依据的绩效评价和薪酬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使企业运转协调、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在改革中,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精神,鼓励和支持一切创新活动,改革的过程就能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开拓奋进的过程,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成为企业持续获得强大动力源泉的过程。
四是谋求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线。从本质上讲,和谐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因此,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就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企业加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目标,努力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企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企业化、实体化运作步伐,把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加大全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创造公正、向上、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企业,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四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经营活动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努力促进就业,加强环境保护,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社会全面进步贡献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不发展就会落后,就要被淘汰。面对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当前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谋求企业扩建发展,也只有用科学发展才能解决企业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
五是提高效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目标。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失去了效益,职工没有了收益,和谐也就没有了根基。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作为根本目标,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几年来,我们始终着眼于“做实”和“效益”这个基点,坚持在工作思路上求实,在工作方法上要求新,在工作成果上求效,深入开展了“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专题活动,坚持对内抓安全、治设备、严管理,对外跑政策、求效益、促发展,不断强化管理,着力提高效益,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我们先后落实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狠抓安全生产,职工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设备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圆满完成了机组大修改造任务,增容10%的目标顺利实现,企业实力逐步壮大;主动出击,积极争取,长期困扰企业的热价、电价基本走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职工的收入福利也在逐年稳步持续提升,职工高层住宅楼顺利竣工,职工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游泳馆、蓝球灯光运动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女子健身房、2000平米的职工活动中心等一批职工文化娱乐场所相继修建完成,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充实。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处处充满着安定、和谐、幸福的氛围,呈现着政通人和,融洽和睦,工作热情高涨,安全形势稳定,经济效益良好的喜人局面。
和谐是美的一种形态,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国电兰州热电厂奏响了和谐奋进的乐章,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前进动力。但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孜孜不倦地去努力,去追求,为实现和谐共处、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
第五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和谐企业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国电兰州热电厂始终以国电集团公司“做实、做新、做大、做强”工作方针和构建“和谐国电”目标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劳动关系和谐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公正求得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打造和谐企业,实现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双赢”。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全国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省级文明单位”和“纳税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一、企业基本情况
国电兰州热电厂是直属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一家热电联产环保企业,于1989年12月建成投产,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腹地。目前,共装有两台11万千瓦供热凝汽发电机组,承担着发电和向市区540万平方米永久住宅冬季供热的重任。企业下设有8个生产分场、18个职能科室和一个多经公司,共有在职职工1301名。长期以来,我厂始终以“奉献光热,追求一流”的企业精神为主旨,以国电集团公司核定的“零利润”为目标,把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供热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作为奋斗方向,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努力提升服务能力。2002年至~年,三年累计向社会供热880.18万吉焦,同比平均增长152.12%,完成发电量39.96亿千瓦时,同比平均增长127.91%,实现产值77327万元,实现利税9911万元,企业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统一思想,不断深化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构建和谐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把构建“和谐企业”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抓紧抓实,抓出实效。
一是深化学习,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党委中心组先后多次组织集中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述,并就构建“和谐企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学习讨论,厂领导班子成员深刻认识打到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劳动关系和谐是实现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厂领导班子的思路更加明晰,作风更加务实,措施也更加有力。
二是统一思想,明确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思路。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我们重点抓好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了各类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加大构建和谐企业的宣传发动,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缜密分析研究,提出了“依法办企,以德治企;公平公正,团结有序;优质高效,奉献光热;环保优先,创新发展”的和谐企业发展思路,制定了合理有序规划,统筹部署构建和谐企业工作。
三是突出重点,努力处理好企业发展的“五种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石,它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坚持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为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认真处理好“五种关系”,即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关系、企业文化和职工行为的关系、企业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的关系、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不断深化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认识,我们深刻意识到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打造和谐环境,构筑和谐理念,突出和谐关系,形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氛围,努力实现企业的多赢。
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力度,着力提升企业和谐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mso-char-indent-size: 10.5pt”>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为了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把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时为职工着想,处处为职工谋利;始终坚持依法治企,德法并重,不断强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力度,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机制,努力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重点做到“六个加强”,着力构建“六个环境”:
(一)加强机制建设,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构建和谐企业离不开法治,也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一个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就不会实现和谐。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四五”普法工作为主线,始终把制度建设、制度创新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机制。
我们在广泛开展《宪法》、《劳动法》、《工会法》、《环境保~》、《电力法》等法律的普及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广大职工学法、懂法、用法意识和水平的基础上,按照合法合规的原则,遵照上级有关规定,我们先后建立健全了100多项规章制度,如《岗位职责和标准》、《职工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及管理办法》、《职工考勤制度》、《职工加班加点管理办法》、《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职工工资管理办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阶段性目标任务奖励发放办法》、《职工月奖管理办法》、《竞聘上岗与岗位动态管理办法》、《技术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办法》、《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制度》、《招标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入库验收制度》、《危险品管理办法》、《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合同签证审计管理办法》、《燃料采购与管理审计办法》、《物业管理各项费用听证制度》等制度,规范了劳动关系和工作行为,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稳定和谐的企业奠定了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职工之间关系是劳动合同关系, 建立健全合法有序的劳动合同关系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为此,我厂由法人代表(厂长)委托授权人力资源部办理我厂职工劳动合同、各类专项协议的协商、签订、解除、变更等工作,并充分行使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责,坚持从协调劳动关系的源头抓起,积极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每两年续签一次,今年将续签第四轮集体合同,确保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率稳步提高。每次续签厂工会都要组织专人征求职工意见对上一轮集体合同进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集体合同中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险、福利保障与合同保证、职工培训与教育、富裕职工分流与再就业等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定,切实维护了职工基本权益,规范了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
我们还特别注重加强劳动争议协调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厂领导为组长的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全面负责协调处理职工劳动争议,企业至今没有发生一起违约行为和相关纠纷,保持了相对和谐稳定,也为企业的法制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在劳动社会保险工作方面,我们做到了及时足额缴纳职工各项社会保险费用,至今没有发生一起拖欠职工工资及招用童工、损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由于我厂的各项劳动保险制度和管理条例的建立及规范,避免了职工权益受到损害的发生,年年通过省社会劳动保障厅的劳动年检审核。通过建立健全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作机制,企业走上了依法治企的快速发展轨道,职工也更安心、更放心、更顺心了,也就更加主动自觉地为企业发展多作贡献,实现企业与职工的互动、互促、互赢。
(二)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企业重大事项必须集体讨论决策的原则,制定了厂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剖析民主管理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增强班子整体的工作合力。我们积极支持企业工会组织依法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实现民主管理,促进和谐共建上,全面履行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职能,充分发挥纽带和推进作用、倡导和组织作用以及沟通和协商作用。企业工会也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为实现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逐步建立形成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充分代表和体现广大职工主人翁的地位。
.0;mso-char-indent-size: 10.5pt”>我们坚持每年组织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不断规范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程序和议程,坚持厂长工作报告、当年厂工作计划及编制说明、厂财务工作报告、内部审计工作报告、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签订当年安全生产责任书、评议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等厂内重大事项和内容,必须通过职代会进行讨论审议。职代会提案组负责收集整理职工代表提案、意见和建议,会后将整理好的提案交相关职能部门研究,限期给予答复,并给予公示和督导。在职代会闭会期间由职代会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厂内重要事项。议案提前发给联席会议代表,代表在征求职工意见后,在联席会议上发表意见和进行表决,议案通过后向全厂职工进行公开。
在厂务公开工作创新方面,我们首先坚持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工作制度到位、组织网络到位、工作人员到位、活动经费到位。其次,坚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明确职责。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厂务公开监督检查小组。二是建章立制。制定了厂务公开制度实施意见、厂务公开监督评议制度、厂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度、生产经营通报早会制度、行政办公会制度、政工例会制度、招投标通报制度等规章制度,有计划、有制度、有步骤地推动厂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第三,坚持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做到“三级公开”。我们始终把厂务公开作为厂、分场(科室)、班组三级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公开事项,设立公开专栏,做到每季检查考核,狠抓落实,逐步使厂务公开工作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厂务公开工作的新载体、新内容,广大职工的知情权、管理权、参与权更加充分体现,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关心企业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
我们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委员会,制定了“工会在安全生产中建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施意见”,健全了劳动安全互保工作机制,明确了安全职责和保证措施。同时,企业工会还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每年都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企业的安全和谐发展。
我们还定期召开分门别类的民主座谈会,厂领导与职工直面恳谈,交流思想,解疑释惑,切实解决职工关心的实际问题;坚持通过职工来信来访,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即行采纳,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充分调动,逐步形成“我为企业,企业为我”的双向和谐氛围。
(三)加强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近几年来, 我们在安全文明生产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把确保人身安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落实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努力建立本质安全企业,连续六年未发生工伤死亡、中毒、职业危害和其他伤害导致员工死亡的事故,截止~年6月30日,我厂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973天。
首先,我们着力提高了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尤其是在国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多次组织举办《安全生产法》专题讲座、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班等宣教活动,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思想防护意识、安全法制意识的教育培训,并对所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政府相关部门的培训取证,促进了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建设上,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坚持定期为全厂职工进行职业病健康专项检查,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配备了防砸鞋、口罩、防尘面具等劳动防护用品,并就矽肺、尘肺等常见职业病的预防知识进行普及宣传。我们创办编写了《安全生产月专刊》和《劳动防护用品知识专刊》,加大对职工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用品使用知识的学习宣传力度。同时还将建厂以来所有人身伤害以及与人员责任有关的不安全现象,整理汇编成册下发到班组学习。我们先后举办了“安全生产法知识学习答卷”、“安全环保健康知识竞赛”、“安全、质量、效益知识问答”、“班组成员劳动安全互保竞赛”等安全学习教育活动,在2002年~监督管理局举办的“《安全生产法》”百题知识竞赛中,我厂代表甘肃省电力公司参加了比赛,并荣获了优秀组织奖。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大家学知识、重技术、保安全的意识明显增强,广大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达到了“我会安全”。
其次,我们特别注重完善安全生产环境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近几年,我们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影响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的重大设备技术改造和现场安全设施改造项目多项,如:去年投资120万元完成静电除尘设备技术改造,投资100多万元对生产现场噪音超标的地方进行防噪治理,在输煤皮带上加装新型除尘装置,改善了作业环境,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保护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我们还补充、更新了各类安全工器具,并按照规程规定,对安全工器具、检修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进行定期检验,对于不合格
按学历层次报销40%及以上学费以及交通费等,不断激励职工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职工自我学习风气日渐浓厚,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人文环境初步形成。截止到~年6月底,我厂中专及以上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8%,职工整体文化素质在电力行业处于前列。
我们坚持以国电集团公司人才强企战略为指导,制定了我厂人才强企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成立了企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和安排人才强企工作。今年3月,我们通过规范的考评选拔程序,推荐选拔产生了23名集团公司“168“和78名企业“236”人才,坚持实施人才动态管理,做到每季度从“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四个方面,有针对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工作成效,分类型、分层次每季度给予600元到3000元不等奖励,不断激活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岗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的内动力。在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同时,我们始终着眼于研讨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经常给人才交任务,压担子,搭建人才的成长发展的舞台。正如在今年的机组小修中,我厂一名“236”人才及其技术创新小组,提出了“利用轴封减压器小母管备用汽源冲转汽轮机进行发电机滑环车削”的技术革新项目,采纳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十万元。为此,厂里重奖技术人才一万元。通过抓好人才的培育、激励、使用,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营造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各级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全面被激活,人才贡献企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国电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活动,成立了“创争”活动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实施意见》,全面展开“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将“创争”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四个层面组织实施。目前,“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已从一般号召进入到实质性创建阶段,无论是活动的组织部门、职工教育的职能部门,还是分场、科室、班组都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实质性管理层面抓紧抓好,营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还向科室、基层班组配发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书籍,组织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讲座、“提升素质,凝练团队”拓展训练等创建活动,同时,对班组的“创争”活动加强了指导和督促,并对全厂“创争”活动先进班组和先进个人进行了命名和表彰,对先进经验进行了宣传推广,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全面深入展开,职工“学知识、长才干、比贡献”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五)加强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的精神环境。企业职工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没有良好的文明规范,也就无法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坚持以文化铸魂,不断转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强化文明行为的养成,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力量。去年以来,我们全面启动了企业文化建设,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加强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贯彻,把集团公司“做实、做新、做大、做强”的战略理念、“忠诚事业、忠诚集团,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职业道德观和“以电兴业,强企报国”的企业精神,全面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之中,紧紧抓住企业改制改革建立新公司的有利时机,及时导入集团公司企业精神,全方位拓展企业文化理念,使文化理念展示在环境中,渗透在制度里,体现在领导者的经营思路中,融汇在职工的思想行为上,聚焦在文化楷模的形象上,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员工基本行为规范》,切实加强了全体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了全员文明养成教育,全力打造新机制、新水平、新形象、新发展的崭新公司。
我们坚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激励、调节、导向、控制、凝聚”的五大功能,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思想观念和意识出现了相对不适应的现象,影响着企业改革发展的稳妥推进。为此,我们结合企业实际,在全厂职工中广泛开展了“转变观念,谋求发展”、“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等主题大讨论,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效益观,顺应改革潮流,投身企业发展。为了增进厂领导与职工思想交流,真正掌握职工所思所想,切实解决职工关心问题,我们设立了厂长信箱,公开了厂长电子邮箱,建立了领导接待日制度等,并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到每季度进行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建立起了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我们自筹资金50万元建立了“送温暖工程”基金,设立了专门账户,每年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补助救济,送去企业的关怀和温暖,努力营造亲情氛围。凡红白喜事、生病住院等,我们坚持做到“五必访、五必探”,切实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我们坚持职工生日祝贺制度,每位职工在生日时都会收到一份生日蛋糕和亲切的祝福,充分展示了企业大家庭的温馨与祥和。另外,我们还修订了职工疗(休)养制度,大幅增加了每位职工的疗养费用,对疗养期间的带薪休假工资作了具体规定,坚持
定期组织职工疗养休整,关心职工身心健康,把工作做到了职工心坎上,得到了职工的欢迎。一系列亲情化的语言和行动,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着每一个人,团结凝聚着广大职工。
我们还着力加强企业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文明和谐的企业形象。我们坚持以创建星级企业和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为载体,坚持重在创建,动态管理,严格考核的原则,高标准,严要求,加大创建力度,使我厂的创建活动得到了深化。去年,我们全面启动了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窗口企业活动,制定了创建规划,成立了“强化管理工程、设备整治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形象塑造工程”四个项目工作组,各项创建工程全面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确立了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的工作目标,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国家级文明单位的标准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各项创建任务,力争明年实现国家级文明单位的目标。最近,我厂又被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推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兰州日报》进行了公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迈上崭新台阶,企业的文明程度与社会文明达到了和谐统一。
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精神境界。去年,我们组织举办了职工系列体育比赛、职工歌咏演唱会、青年文化艺术周等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职工的舞蹈节目《飞天》还代表国电集团公司参加了全国电力职工“手拉手”文艺调演,并获得银奖,充分展示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了企业的自豪感、归属感和亲情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同群体的职工积极参与,有效发挥了先进文化陶冶情操、凝聚人心、寓教于乐的良好功效,创造形成了“人造文化,文化化人”的良好氛围,职工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和谐相处的关系更加融洽,在精神层面实现了和谐统一。
我们在抓好企业发展的同时,还长期开展扶贫帮困助学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关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培养塑造职工良好的中华传统美德。甘肃地处西北,属较不发达地区,贫困人口较多,我们坚持做到长期定点帮扶甘肃临潭县陈旗乡贫困地区。近年来,先后投资23万元解决了275户1240人用电难的问题;无偿援助14.3吨塑料管和130吨水泥,解决了25个自然村2567人、1835头(匹)牲畜及三所学校师生的饮水问题;援资建设的100座沼气池也即将全部完成。我们还每年冬季都送去大批衣物和米面,仅~年临潭地震,我们就送去了6000多件衣物和4000多双鞋。在帮困的同时,我们坚持扶志、助学,带给希望,想办法,出主意,送去精神食粮,每年都为陈旗乡订阅各类报纸近百份,并解决了电视差转台一套,还广泛开展了“一助一”捐资助学献爱心活动,结对捐助了124名即将辍学的儿童重返校园接受教育,目前职工助学金额已累计超过十万元。我厂助学帮困的举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展示了良好的国电企业形象,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加强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我们始终牢记环保重任,永远不忘建厂宗旨,一方面着力抓好对外发电供热,提供优质高效的电能和热能,努力改善兰州冬季大气质量,特别是近年来我厂供热面积的逐渐增大,城市燃煤小锅炉相继被取缔,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在逐年同比下降,好天气的天数也在逐年显著增多,兰州“重污染”的黑帽子将不复存在,企业的环保效益和社会责任更加突显,得到了广大社会群众的一致认可,实现了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进、和谐统一。
另一方面着力抓好自身环境整治,做到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对环保企业二次污染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强清洁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先后投入巨资加大设备综合整治力度,建造了可以把烟尘抬升到900米逆温层以上的210米超高烟囱,安装了国内先进的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99%以上,采用了国内电厂技术成熟的灰水闭路循环方式,实现了灰水零排放。近年来又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安装脱硫装置,脱硫效率可达45%以上,减少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年,我们还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两台机组的增容改造,进一步提高了机组的供热能力,对兰州市关停取缔采暖小锅炉的起到促进作用。去年又投资近百万元在厂界围墙冷却塔处加装了长63米、高11米带有消声材料的隔声屏障,对冷却塔噪声进行了治理,改善了冷却塔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营造了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我们还加强对发电废物--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在原有7.5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去年又投资2100万元建成了的年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近10万立方米的生产线,基本实现发电废物零排放。最近,又投资100多万元对储灰场原灰水进行综合治理。这样不仅减少了发电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做到了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粉煤灰的堆积及污染问题,而且“变废为宝”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同时也为企业谋求扩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150%;mso-char-indent-count: 2.0;mso-char-indent-size: 10.5pt”>另外,我们还加强对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作,投入大量经费对厂容厂貌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整治工作,厂区、住宅区照明装饰焕然一新,全厂整体绿化面积达51740平方米,占可绿化面积的98%,超过国家园林化工厂的标准,被誉为“花园式工厂”。每到春夏之际,厂区、住宅区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华灯璀璨,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由于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自建厂以来,我厂从未发生一起重大的污染事故,工业“三废”达标排放率为100%,处理设施运行完好率达到90%。也因此,先后被省市环保局、经贸委和国家经贸委评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先进单位”、“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
四、构建和谐企业的几点体会
在构建和谐企业实践中,我们真切地感到企业劳动关系不协调,民主管理得不到保障,安全权益得不到维护,人才环境得不到改善,精神环境得不到充实,自然环境得不到关注,就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心理、才智贡献,更会影响到安定团结、企业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构建和谐企业要始终抓好“五个一”,即“把握一个关键、夯实一个基础、激活一个动力、围绕一个主线、着眼一个目标”,就是要牢牢把握好劳动关系和谐这个关键,不断夯实队伍稳定这个基础,努力激活改革改制这个动力,始终围绕谋求发展这个主线,坚持着眼于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根本目标。
一是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企业,也就没有了和谐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矛盾的多发期、发展的突破期和稳定的重要期,劳动关系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劳动关系呈现出日趋复杂多变的态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企业工会的职能,坚持把工作的重点定位于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基点上,既让企业自觉规范管理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又让广大职工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做到制度约束与荣誉激励的有机相结合。在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关键环节上,企业工会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建立起顺畅高效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二是队伍稳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要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使全体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企业要实现和谐发展,经营管理健康有序,就要始终把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企业稳定放在首位。企业在实施重大改革时,要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广大干部职工的意见,在取得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有效地维护企业稳定。在利益分配中必须建立完善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待遇、事业等各个方面体现职工自身价值,通过合理拉开分配差距,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重大事项依法遵规,悉心听取各方意见,广泛发扬民主,做到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努力把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导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不断提高分析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在各项措施制定、工作部署和工作作风方面要切合实际,更要符合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着力避免因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职工群众的不满和抱怨。“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关心职工生活,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以人为本抓稳定,以稳定为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深化改革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动力。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全社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去应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体到我们每个企业,一是要抓好体制改革,要根据企业主业和辅业的发展状况,加大主业改革;要以产业归并和整合,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辅业发展为目标,实施辅业改制、主辅分离,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环节。二是要抓好机制创新,要结合企业改革要求,对不适应企业发展形势、不符合流程管理思想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完善生产经营各环节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重点要通过流程整合和再造,消除管理中的无效环节,搭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三是要抓好企业制度完善。要通过“三项制度”改革工作,重点要建立岗位价值为衡量依据的绩效评价和薪酬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而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使企业运转协调、充满活力、不断发展。在改革中,重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精神,鼓励和支持一切创新活动,改革的过程就能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开拓奋进的过程,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成为企业持
续获得强大动力源泉的过程。
四是谋求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主线。从本质上讲,和谐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因此,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就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企业加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目标,努力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企业发展,进一步提~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市场化、企业化、实体化运作步伐,把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加大全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部职工素质,创造公正、向上、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企业,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四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经营活动中兼顾效率和公平,努力促进就业,加强环境保护,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社会全面进步贡献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不发展就会落后,就要被淘汰。面对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当前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谋求企业扩建发展,也只有用科学发展才能解决企业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
五是提高效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目标。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失去了效益,职工没有了收益,和谐也就没有了根基。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作为根本目标,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几年来,我们始终着眼于“做实”和“效益”这个基点,坚持在工作思路上求实,在工作方法上要求新,在工作成果上求效,深入开展了“强化管理,提高效益”专题活动,坚持对内抓安全、治设备、严管理,对外跑政策、求效益、促发展,不断强化管理,着力提高效益,企业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我们先后落实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狠抓安全生产,职工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设备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完成了机组大修改造任务,增容10%的目标顺利实现,企业实力逐步壮大;主动出击,积极争取,长期困扰企业的热价、电价基本走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职工的收入福利也在逐年稳步持续提升,职工高层住宅楼顺利竣工,职工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游泳馆、蓝球灯光运动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女子健身房、2000平米的职工活动中心等一批职工文化娱乐场所相继修建完成,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充实。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处处充满着安定、和谐、幸福的氛围,呈现着政通人和,融洽和睦,工作热情高涨,安全形势稳定,经济效益良好的喜人局面。
和谐是美的一种形态,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国电兰州热电厂奏响了和谐奋进的乐章,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前进动力。但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孜孜不倦地去努力,去追求,为实现和谐共处、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