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体会

时间:2019-05-14 04:5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体会》。

第一篇: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体会

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体会

发表日期:2010-10-22 稿源:中共谷城县委 作者:李传寨 浏览:717 谷城是内陆山区县。近年来,我们坚持“农业稳县,工业富县,人才强县”的发展理念,以扩大增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为重点,培养开发了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了县域人才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着眼扩大增量,以实施“六个一百”工程为引擎,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人才。我们坚持把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从2007年开始,以“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为目标,以两年一轮为建设周期,以逐轮推进、滚动提高为手段,深入开展了“六个一百”工程建设(培养百名“新型村官”、百名优秀乡村医生、百名优秀农村土专家、百名乡村学科带头教师、百名返乡创业明星,建设百所“留守孩子”家园),大力培养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通过整合领导力量、整合政策资源、整合资金投入,健全完善培养机制、服务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由自发到有序,由虚化到实在,由脱节到对接,探索了一条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先后投入80万元在省委党校开办了四期农经管理函授大专班,使205名村干部成长为具有大专学历、懂管理、善带领的“新型村官”;依托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立乡村医生培训实践基地,通过开展学历培训教育、临床实践锻炼、名医结对帮带等,使185名乡村医生被评为优秀执业医师;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2期特色农

业脱产大专班和3个短期培训班,培育200人;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挑选300多名在特色产业种植、加工等方面有经验的带头人到山东寿光、正大集团等企业打工锻炼或赴日研修;通过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心,扎实开展培训、实施项目资金帮扶等,使453名农村土专家成长为种植、养殖、加工大户;采取送出去培训与请进来辅导相结合,开展送教下乡和县乡结对帮培等活动,使237名乡村教师被评为县以上名师;通过成立创业指导中心,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创业培训、项目开发、跟踪扶持等服务,落实融资担保、规费减免、用地保障等措施,承办担保贷款695万元,使145名人士成为返乡创业明星。通过“六个一百”工程建设的辐射带动,培养了一批种养加大户、创业明星,全县先后涌现出万头养猪大户、千亩养鱼大户、万只养鸡大户、千亩种植大户,千万返乡投资大户,带动发展10万元以上收入的经营户和创业者1800多人,形成了一批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等专业村和产业基地,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着眼提高质量,以实施“金领”、“蓝领”工程为抓手,不断聚集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我们始终把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企业、振兴谷城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队伍实际,围绕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按照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化、技能人才技师化的目标,实施“金领”、“蓝领”人才培养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培养100名具有战略眼光、开拓创新能力和较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优秀年轻企业家,培养500名具有技师资格、高超技艺的高技能人才,推进全县各类企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开展资格认证,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搭建创业扩张平台、融资筹资平台,不断优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展才显能的外部条件,大力支持他们创新创业;通过搭建解难服务平台、建立企业家协会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家制度,加强联系和服务,并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改扩建上,给予资金、土地、人才、担保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为他们创业展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坚持立足长远,大胆使用优秀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做到以用为本、稳定第一,包容个性,让他们有长远的心态干好事业、有充足的时间积累经验;同时,从政治、经济和事业等方面不断激励他们健康成长。几年来,全县涌现出一大批以刘国本、谢家洲、胡道才、王泽时、李富元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人才和技能人才,先后有7人荣获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9

人享受国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4人荣获湖北省企业家“金牛奖”,1人荣获“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1人荣获“襄樊杰出人才奖”;一大批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科技水平、革新能力和创新创造热情明显提高,仅2009年全县先后有135件专利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创历史新高。两年来,获权专利共94件,一批发明专利荣获省、市级科技发明奖。2009年我县被正式列为全国首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县市。

3、着眼盘活存量,以开展创先争优和评选表彰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人才在众更在用。为了切实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我们坚持用有形的载体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一方面大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旗帜鲜明地倡导“搞经济光荣,办企业吃香”等思想观念,在全县开展全民创业宣传教育,营造人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引导各类人才大胆开展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人才表彰大会,先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人才57名。同时,在全县人才队伍中扎实开展了以“积极创业、争做改革发展选锋,勇于创新、争做技术革新能手,注重创优,争做业内拔尖人才”为主要内容的“三创三争”活动。并按照“分类搅活、统筹推进”的思路,先后开展了“十佳创业明星”、“十大技术能手”、“十大名医名护士”、“十大名师名校长”、“十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培植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典型,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有效激发了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和活力。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80亿大关,达到80.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达到125.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国税、地税均突破2亿元。在全省综合考核的80个县市区中,跃居全省第35位,比2008年前进7位。今年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48.24亿元,同比增长17.7%,工业总产值89.94亿元,同比增长55.8%,财政总收入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37.11%。

二、体会与认识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人才是兴县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就县域经济发展来讲,创新创业人才是发展的基础资源。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全面贯彻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是创新创业人才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一个创新创业人才,可以攻克一项关键技术,可以开发一项新型产品,可以兴办、盘活一个企业,可以带动一个产业发展,可以提升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就我县骆蓄公司来说,一个当初只有19万元启动资金的街道小厂,在2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改革体制机制、调整产品结构、实施技术升级和规模扩张,今天已成为拥有十余家分公司的企业集团,全国30多家知名汽车厂的主要供应商,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长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发广告。骆蓄公司之所以能生存,并不断获得扩张、发展,缘于公司董事长刘国本超人一步的经营方略和矢志不渝、不断创新的奋斗追求。在骆蓄公司的发展引领下,在谷城县形成了一批与之配套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建立了骆蓄工业园区,成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发展乡镇企业中西部合作示范区”。又如,我县百名农村土专家培养对象陈全,潜心学习畜禽养殖技术,率先在魏家山开办蛋鸡养殖场、饲料加工厂、蛋品加工厂,带动了一大批农户从事蛋鸡养殖。他还牵头创办魏家山生态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网络养殖户350余家,在魏家山形成了生态养殖园,辐射周边8000余养殖农户,区域蛋鸡养殖总量100万只,产值过亿元,实现了产业化经营。二是创新创业人才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就一个县来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主要是县域经济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的引进创造者、主要营销市场的开拓者,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就我县来讲,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5.6亿元,其中骆蓄公司产值就达27.99亿元,占22.3%,三环车桥公司达13.7亿元,占10.9%,三环锻造公司达5亿元,占3.98%。由刘国本、谢家洲、胡道才、王泽时、李富元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经营管理的企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利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均占主体,起支柱作用。由此可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力。因此说,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三是创新创业人才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县三环锻造公司,原来是一个年产值仅280万元的农机配件厂,在1988年濒临倒闭之时,县委任命

胡道才同志担任厂长。就是这样一个敢于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的企业家,通过全面分析,精心研究,决定实行产品战略大转移,由铸造转锻造,由农机配件转汽车配件,由产品服务于社会维修市场转向产业配套市场,把企业引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东风公司的配套协作厂。并坚持走“靠大联大,强强联合”的企业发展路子,加盟三环集团,实现了更快更好发展。从这个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培育,还是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改造升级,到市场开拓等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其他资源包括资金、技术、项目等,都必须依靠创新创业人才的推动才能高度整合和充分利用。因此,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拥有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是根本动力,谁拥有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谁就拥有成功,拥有未来。四是创新创业人才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市场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支撑。但只有人才的支撑中第一位的,它可以弥补其他因素的不足。就拿骆蓄公司发展来说,地处鄂西北山区一个乡镇,既不是原料产地,也不靠近大的销售市场,资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要素均无优势,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成为全国第二大汽车蓄电池生产基地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蓄电池产业集群。靠的就是有刘国本这样一个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以及他凝聚和培养的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再如,2004选派到华农学习特色农业的学员贾文浩,2006年毕业后,在家乡创办酱品加工厂,主要生产酱泡菜,经过精心经营,产品销往河南、陕西、河北、江西及湖北省各大中城市。目前该厂年加工蔬菜达3000多吨,发展蔬菜基地2700多亩,产值达千万元,成为我县农业一个龙头企业,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夯实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撑作用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

第二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发现农业产业发展因缺乏技术、人才,导致已建起的木瓜、杏李等产业基地产量低、病虫害多,无法收到应有的效益,牲猪、牛羊等养殖业也因无技术保证,面临风险高、市场不稳、收益不高等现象,企业因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导致竞争力不强,发展前景不乐观等难题,既看到了老百姓因缺乏技术而无奈的眼神,又看到了老百姓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期盼。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人才;竹山实现跨越性大发展,关键在人才。作为贫困山区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拥有一大批勇于创新、素质优良、吃苦耐劳的优秀人才。因此作为基层人事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和服从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建设开发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人才队伍。

一、我县人才队伍的现状

我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湖北省西北部,东邻房县,西接竹溪和陕西旬阳,南抵神农架和重庆巫溪,北靠郧县和陕西白河,全县国土面积3586平方公里,辖8乡9镇,总人口45.6万。截止2008年底,全县人才队伍总量28688人,其中党政人才2035人,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1766人,农村基层乡土人才12731人,企业管理人才2156人,分别占全县人才队伍总数的7.1%、41%、44.4%、7.5%;人才队伍从学历上看:中专以上14877人,高中3271人,初中及以下10540人,分别占人才总数的51.9%、11.4%、36.7%;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18938人,41岁以上9750人,分别占66%和34%;从技术职称看:高级318人,中级3118人,初级8330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7%、26.5%、70.8%,农民技术职称461人,占农村人才总数的3.6%。已表彰命名各级各类实用技术拔尖人才62名,其中:省级4名、市级28名、县级30名。我县人才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集中在城镇,农村基层高级人才欠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相对集中,企业人才比例偏低。二是人才分布不均匀,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中,超过50%从事教育和卫生工作,产业化发展急需的理工科专门人才严重短缺。三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偏低,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偏少,50%以上人才是通过函授或业余进修形式取得专科以上学历。人才接受继续教育不足,知识更新缓慢。四是人才工作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健全,现有人才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用人单位人才观念淡薄,人才施展才能的软硬件设施普遍不足,绩效工资未推行到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尚未根本解决。五是人才队伍活力不足,高学历毕业生回归率低,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机制不完善。

二、充分认识人才在县域经济中的价值

(一)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人才是发展县域经济有关政策的倡导制定者、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核心技术的引进创造者,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这些人就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资源和基础性资源。为此,我们必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坚持人才开发,努力满足当前我县经济发展最急迫的人才需求,统筹考虑我县经济长远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从特色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改造升级,到市场开拓等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人才,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成功,拥有未来。因此,人才是县域经济的根本动力。其它资源包括资金、技术、项目等,都是在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及各类人才的推动下才能高度整合和充分利用。

(三)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市场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支撑。但只有人才的支撑才是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弥补其他因素的不足。远到国际上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新加坡,近到国内的浙江温州、义乌,这些国家和地区既不是原料产地,也不靠近大的销售市场,它们的经济成功靠的就是有一批敢闯敢干、敢于吃苦、敢于冒险的人才。因此,在发展我县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把人才的支撑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

(四)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现在人才的区域化、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对高技术和高级管理人员纷纷放宽政策限制,以优厚的条件在全社会范围内加紧吸引人才。特别是近年来,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发展县域经济就要求我们取得人才竞争的主动权,以此来保障我县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与政策优势。

三、目前我县人才需求状况及供求矛盾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的雏形已初步形成,总量得以扩充,特色经济人才和特色产业群体不断涌现,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应当看到,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多方面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方面有很大的需求;二是在加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有很大需求;三是广泛开展面向城乡居民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技普及工作,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上有很大需求。制约人才供求平衡的主要原因:一是人才流失严重。企事业单位一批业务骨干、管理人才思“金”求“洋”,通过多种方式纷纷流向发达地区发展,有一技之长的农村青壮年 “厌„农‟思„工‟”,成群结队流向沿海城市打工,真正留下来的人才难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老化问题,人才青黄不接,本地急需人才与人才外流的矛盾凸显;二是人才的整体功能和优势难于发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各级政府对人才重视和组织引导不够,在管理使用上缺乏必要的配套资金、技术、信息等激励服务措施,致使一些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难于发挥整体功能和技术优势,辐射示范作用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

四、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新理念。把人才资源当作是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资源,将吸引人、培养人、用好人作为第一要务,营造良好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逐步实现由单一的能力开发向综合素质开发转变,由个体开发向团体开发转变,由技巧开发向专项专利开发转变,在人才管理模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变指挥为指导,变管理为服务,变控制为支持,变监督为激励,这样才能使人才的潜能不断发挥。

(二)完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努力盘活现有人才。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一是充分利用现有阵地,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其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掌握新方法,运用新技能。二是在使用中培养,让他们在一线岗位上,在恰当的位置上承担重要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三是为其提供优越的学习和工作条件,让他们有用武之地。四是对他们在科研生产一线所表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取得的工作成就大力宣传和表彰,引导和激励他们不断增强进取意识,增长工作才干。

(三)创新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要有 “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理念,创新用人机制。一是针对我县工业、农业、科技缺乏大量人才的实际,落实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到大中专院校选用部分优秀毕业生,同时动员鼓励本县在省内外大学读书的学生学成归来,建设家乡;二是广泛向社会选贤任能,不为学历、身份、资历、区域所限制,向社会公开竞聘;三是聘请退离休高级职称专家为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余热;四是开展“校县联姻”,聘请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为项目基地技术指导或高级顾问,或选拔部分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去大专院校深造;五是提高高科技人才待遇,对特殊人才,要特事特办,解决他们晋升职称、孩子入学、住房等实际待遇,高薪鼓励科技人才到边远乡镇和艰苦的环境去工作,做好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后续工作;六是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以我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为主阵地,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四)积极支持,热情帮助,使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农村乡土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劳动在农村,和当地群众结合最紧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具有示范作用,更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放手发展,并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在创业培训、科技项目、税费优惠、信贷支持、金融服务等政策和待遇上要给予农村乡土人才充分的倾斜,并通过评审农民职称,选拔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参加乡镇、村委重点项目决策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等各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使农村乡土人才成为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五、对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几点建议

人才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归根结底要通过政府行为和政策体系加以引导和体现,必须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组织、人事、科技、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格局。

(一)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观念。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是尊重劳动,本质是尊重人才。惟有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和开发,让最重要的发展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才能增强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科技的竞争,而科技以人为本,从根本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领导人才、专业人才、技术工人,还是土专家、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等,都是发展县域经济需要的人才。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兼容并蓄,识才用才。

(二)努力创造优良的用人环境。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因此,必须努力营造以培养、留住、评价、激励、流动、使用为内容,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政策、法规环境;营造为人才服好务、办实事,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拴人引才环境;营造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支持科研、鼓励创造、施展才智、建功立业的工作环境;营造互相理解、增强团结、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只有全力营造,精心打造,形成环境洼地,人才高地,才能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要想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人才,必须在环境打造上狠下功夫、做好文章。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强化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各级各类人才信息数据库,辟建人才信息网,提高人才市场信息化水平。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我县的人才政策,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支持、参与人才资源开发。二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才政策对人才工作具有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直接影响人才能否脱颖而出。要根据实际,结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大力

推进人才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和使用的软环境。逐步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流动、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三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给予人才无微不至的关怀,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让人才工作称心、生活舒心、事业顺心。

(三)建立完善合理高效的用人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对各类人才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考核评价,根据不同的行业、专业、岗位特点和人才的层次与类别,按照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各级各类人才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目的、内容、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考核结果必须与他们的使用、升降、待遇挂钩。特别是在企事业单位推行职称评聘分开和竞争上岗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二是建立激励表彰机制。激励是人才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手段。要用人所长、用人所愿、用其当时,鼓励各种要素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表彰奖励。要把德才兼备的人才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同时,要妥善解决优秀人才的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就医等问题。

(四)着力搭建广泛的育才平台。只有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积蓄潜力。作为贫困山区不可能引进、使用、留住大量所需要的各类出类拔萃的人才,因而必须加强本土人才培育。一是要整合培训资源,全力搞好培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筹建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优化配置,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搞好党员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培训。二是搭建创业平台,提供锻炼机会。创造各种条件,加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力度,构建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创业平台和载体,让人才充分显示才华。着力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懂得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的复合型党政人才。同时,对从事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的,要提供经费资助。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开发农村人才。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大多数,他们的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状况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摆上重要位置。要通过争取“青年志愿者”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等各种创新举措,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并以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劳务输出等为契机,培养科技和技能型人才,千方百计把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

(五)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才开发的关系。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才队伍建设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中心,离开了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会失去方向,收不到应有的效益;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人才保证基础之上的,经济社会发展离开了人才、离开了科技,就失去了动力和支撑。所以,人才队伍建设一定要结合经济、结合具体项目来抓,要从本地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来抓,做到人才发展规划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考虑,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同步考虑,人才素质的提高与经济质量的提高同步考虑,真正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开发与经济发展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县人事局 王天斌 胡冰 王晓勇 帅传鸿)

第三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文章标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大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全面落实人才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树立“三种观念”。**建区晚,规模小,属传统农业区,经济基础薄弱。近几年来,**人才匮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人才瓶颈已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分析和掌握区人才工作实际基础上,我局一班人重点树立了“三种观念”:一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二是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最具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三是人才工作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二)高度重视,把好“三道关口”。一是把好“学习宣传”关,营造良好环境。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传达了会议精神,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人才强区”专题调研活动;组织区管优秀人才深入到辖区机关、乡镇巡回宣讲了人才创业事迹。在《湖北日报》、《宜昌日报》等报刊媒体上,对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积极的宣传报道,在全区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二是把好“政策研究”关,营造人才工作的制度环境。在深入调研、摸清现状、找出差距的基础上,提请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若干意见》、《区管优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2005-2010年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办法。为了加强对区管优秀人才的管理和服务,还制定了目标管理制度、人才联系制度等,为开展全区人才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区直其它部门也分别制定了相关人才工作制度,如教育局制定了《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拔管理办法》。三是把好“组织保障”关,建立了较科学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形成了区委抓总,组织部牵头,人事部门强化职责,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为了确保人才工作健康发展,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建立了20万元的人才强区专项资金,用于区管优秀人才的表彰等工作。

(三)联系实际,着力“三个创新”。一是创新人才工作理念,将各类人才引向经济建设第一线。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到基层工作;引导企事业单位转变用人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不定期地到企业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将企事业单位急需的人才与区人才交流中心相对接,建立了“订单式”培养选拔模式,开发盘活本土人才资源。二是创新人才选用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加大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力度,配合组织部门近两年分5批公开招考和选拔了26名领导干部和紧缺专业干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了3名城建、旅游、水利紧缺专业的副局长。区政法系统、教育系统和各乡镇(街办)普遍推行了全员竞争上岗。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在教育系统进行改革试点,推行事业单位聘任制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制度,促进了管人与管事的有机结合。三是创新人才管理办法,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建立了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确保了全区人才工作信息畅通。启动了人才工作项目创新制度,制定了《区人才工作创新成果评选奖励办法》,每年初各人才成员单位申报1-2个人才工作创新项目,年终进行考核评比表彰。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一)整合资源,加强培训,提高人才整体素质。一是长远规划,明确目标培训。在认真调查研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了《区2005-2010年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到2010年,党政人才本科以上的比重达到7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比重达到90%以上;人才结构比例进一步趋向合理,高、中、初级职称梯次搭配明显优化,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40以上。各部门依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培养计划和实施办法。二是就地育才,有的放矢开展培训。立足本地人才资源,根据各类人才不同的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开展了政治理论、知识更新、继续教育、业务知识等各类培训。近两来,举办党政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65期,培训6000人次;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12期,培训1700人次;举办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2000多人次。三是巧借外力,拓宽渠道培训。除党政人才大量选送到省市党校、行政学院学习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外,专业人才大量采用社会化培训办法。区教育局与区外院校“联姻”,每年选派一批校长和教师到知名学校挂职培训,区卫生局与外地医院、院校“联姻”,选派了部分医务专业技术人员到医院、院校进修学习。

(二)扩展视野,拓宽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是

面向社会招。随着区域扩展、招商引资步伐的加快,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弊端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实际,将一些专业性较强和紧缺的专业技术职位拿出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和公开选拔。近两年,通过公开招考、公开选拔的形式,从本区域外招选进了一批急需的人才,其中包括4名法律专业公务员、12名紧缺学科教师、8名经济管理、法律、金融、工民建、文秘专业的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干部,公开选聘了2名中小学校校长,进一步改善了人才队伍结构。二是走进高校选。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每年从高等院校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引进一定数量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区人才队伍输送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我区人才层次。三是依靠项目引。针对**实际,制定了“以优惠政策引项目,以重大项目引人才,以优秀人才兴**”的人才工作思路,使人才工作和区域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在招商引资中注重引进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地位的、对我区的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企业和大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引进建设,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如长江铝业、凯普松电子、精密钢管等一批大中型招商企业落户**后,引进了曾超林、宋艳、林元瑜等一批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企业经营管理高级人才,弥补了我区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的状况。四是搭建舞台借。在吸引和招揽人才的过程中,为了缓解由于受经济基础等条件的限制,某些急需人才一时不能引进的实际,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引才观念,建立“搭建舞台,巧借智力”的柔性引才机制,实行区域人才资源共享。通过多种形式把高层次人才请进来,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借用他们的智慧,促进我区经济发展。

三、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提供舞台,发挥经济人才在区域发展中的骨干作用。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我们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发挥好人才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的作用。如艾家镇七里村陈文贵办柑橘打腊厂,发家致富,成为了农村致富带头人,通过进一步培养,使他发挥出敢拼、敢闯、思维活跃的优势,通过建市场、办加工厂等一系列举措,带领群众一起奔小康。以前在乌克兰合资企业、市电视机厂等单位工作过,具有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才能的王爱民,我们用其所长,让他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为地方经济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认可。

(二)引导示范,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科技进步中的推动作用。注重发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交通等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在科技进步中的先导、示范作用,组织他们开展各类培训和咨询服务活动,推动各行业的科技进步,如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促进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和智力服务,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农村使用科技知识的意识。在“科普之春”活动中,先后组织辖区科技人才91人次,市级有关专家12人到乡镇街办举办柑橘、蔬菜、配料等培训班80场次。通过专业技术人才宣传科普知识,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了全民科技素质。

(三)创造条件,发挥乡土拔尖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村是乡土人才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我们积极为乡土拔尖人才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强区”、“科技兴农”中的示范作用、在勤劳致富中的带头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参谋作用,产生了“培育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地经济”的人才效应。联棚乡泉水村的乡土拔尖人才闵泽贵,潜心钻研蜜柚种植技术,其品种被命名为“鄂柚一号”,被农业部授予“优质果品”证书,填补了宜昌、湖北省无优质柚的空白,该项目先后被认定为“宜昌市科学技术成果”和“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他在种柚致富的同时,还热心为周围农民组织柚苗,带动周围农户一同发展蜜柚,无偿地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并组成流动技术服务队,对辖区蜜柚种植户及外地(如枝江、长阳、五峰、远安、秭归等县市)种植户进行无偿地技术指导。优秀乡土人才姜少华曾是一名下岗职工,但下岗不失志的他,兴办农家乐,搞根雕绿化树种植,一跃成为该村的致富能手、全市百名重点农村文化中心户之一。“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数”,在他的带领下,发展了38家种植、根雕户,带出了14名苗木种植能手,无偿给他们提供技术、苗木,自己还成立了公司,解决了当地2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篇:大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字号:大 中 小] 2012-08-09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30日为中科院干部和专家作人才工作报告,介绍我国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情况。他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李源潮说,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要普及科学人才观,抓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李源潮指出,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需资源,要以更宽的眼界、思路和胸襟,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内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力量,国家将出台实施国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特殊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国家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

领军型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在一线担重任的创新创业骨干人才,形成与“千人计划”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开发体系,更好地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李源潮说,中科院是当代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荟萃之地,是国家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希望中科院抓住机遇,牢记责任,在实施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火车头”。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主持报告会。

第五篇:怎样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怎样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强国之本。拥有怎样的人才资源,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我们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境界,广开进贤之路,不断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培养强大的阵容。

要创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的社会环境。在中国社会,传统的论资排辈用人观念根深蒂固,唯资历深至上。实际上,许多资历浅的同志不仅学习了全面系统的知识,同时也拥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先进的工作理念,能够吸收进来,为其提供一个平台,使其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奉献。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观念,为留学归国、资历浅但能力强的年轻干部等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继续建立完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干部人事制度,弹性化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加强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发展创造更宽广的锻炼平台和施展拳脚的机会,为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队伍。

要鼓励扶植,以创新举措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构筑人才高地,不仅需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更重要的是加大开发力度,培养更多自己的优秀人才。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力度。突出抓好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二是搭建高层

次人才成长载体。通过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和掌握一批高层次人才骨干进行重点管理和培养。注重重点行业、产业领军人才的开发。

下载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