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调研报告
*市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现状及对策分析
*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全市辖9县2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84万,其中农业人口298.9万。
*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水热气资源丰富,年日照1500小时,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800—1000毫米,适宜水稻、油菜、茶叶、柑桔、猕猴桃等农作物生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的战略定位,发展绿色、生态、优质、安全、高效现代农业,以实施农业倍增工程为统领,推进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集约化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大市场的产销对接,2017年6月,市政府出台做好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实施意见,全面系统提出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各县区及相关部门积极贯彻意见精神,强化政策支撑,加大资金扶持,狠抓工作落实,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取得初步成效。
1基本现状
1.1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
各县区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区域农业发展实际,分别制定出台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意见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部分县区结合产业扶贫,制定完善产业奖补、主体培育、三产融合等配套政策, 逐
第二篇:小生产如何对接大市场
小生产如何对接大市场
今年春夏之交,许多菜农又一次尝到了市场变化的无情,一公斤甘蓝0.24元,一亩地八千来斤菜卖不到一千元,一些农户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错位,让甘蓝变成了苦果。在迈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如何让小生产对接大市场,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
【调查研究】驱车进入饶阳县吾固村地界,仿佛进入白色的海洋。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按序号整齐排列着,望不到边际。“我们村2400多亩耕地,有1800多亩种蔬菜,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吾固村向阳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刘西队告诉记者。2008年村里成立了向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商标、统一销售,并为每个棚建立编号和生产管理档案,便于质量追溯。“从前是散兵游勇,单个作战,一家种不了3亩菜,品种各异,形不成气候。如今有统一的品牌、绿色食品证书,和从前比有天壤之别。”社员刘国柱颇为感慨:“我们村的西红柿每斤比市场批发价高出两三毛,一个棚一年能增收5000多元”。
【调研启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从耕种到收获、销售,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既稳定了家庭承包经营这个基础,又打破了小农生产的封闭性,搭起了小生
产对接大市场的桥梁。
【调查研究】见到隆尧县佃户营村村民阮洪彬时,他正在把晾晒好的小麦按2.6元/公斤的合同价交给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为提高原料麦品质,2005年8月,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在隆尧县的几个乡镇尝试与农民签订小麦回收合同。由于订单优质麦比普通麦市场价高5%至20%,一些农民开始主动找企业,要求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今麦郎与县农业局合作,投资在每个乡镇建立农业技术指导站,及时指导农民防虫、防病等。
通过“企业+乡村组织+订单农户”或“企业+定点粮食收购商+订单农户”模式,该县80%种麦农民成为小麦产业化中的一员。“如今,全县40多万亩优质小麦集中生产5个高产品种,同一品种千亩成方、万亩连片。全县小麦商品率达80%以上,农民年均增收4600多万元。”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曹英群介绍。
【调研启示】农业产业化是“小生产”对接“大市场”的现实途径。在隆尧,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取长补短,把农民的田地变成企业的第一车间,千家万户的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紧紧扣住了市场脉搏。
然而,就全省而言,我们的农产品加工程度还很低,农业产业化程度只有30%。有关专家建议,企业与其直接进入农业生产环节,与农民争土地、争利益,不如提供充分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与农户携手闯市场,与农民共享利益、共担风险。
第三篇:农户调研报告
2011某村农户情况
调研报告
在某村担任村官已经两年半的时间,这期间通过走访群众,与群众进行座谈,问计于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倾听群众的呼声,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低保户、五保户、老党员户、留守儿童户、种养殖大户的走访,掌握了我村农户的基本情况,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认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情概况
某村位于某县最南端,距县城38公里,距高大乡政府11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425户,总人口1618人,耕地面积约1540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人均年收入约4000元,主要种植烤烟和蔬菜。
二、农户情况
为了深入的了解村里的具体情况,我利用闲暇时间到部分农户家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代表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听取他们对村建设的看法与意见,努力向他们学习农村工作的方法与经验;通过走访村里的贫困户,找出落后的原因并帮助其寻找致富项目,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摆脱贫困;通过拜访村里的养殖大户、种植大户,了解他们致富的方法并帮助他们解决致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让他们能够带动身边的群众共同富裕起来。对于我村的五保户、老党员户和留守儿童户,主要是帮助
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的家人在外工作安心,免去后顾之忧。
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我已经能够融入基层,融入群众,而且
倾听了民声,了解了民情,丰富了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水平,也逐渐的赢得了群众的支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村民上过小学、初中,少数上过高
中,低收入导致对教育的低投入,造成了相关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缺乏,再一次影响了收入的提高。
(二)掌握的劳动技能少。大多数村民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
劳动技术,外出找工作困难,部分已转移的劳动力也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收入普遍较低。
(三)种养殖规模不大,缺乏种养殖技术。我村种植业初具规模,但是果树品种单一,主要种植柑橘为主,优质品种太少。我村养殖业不具规模,主要养猪户有一家,养鸡户一家正在建设,其他大部分是群众散养。在这些种养殖农户中由于缺乏管理等技术,经济效益不大。
四、具体措施
(一)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
一是对可转移劳动力进行引导性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
就业技能培训和资质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活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有效转移途径;三是在区内外企业寻找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实行有的放矢转移。通
过以上方式,力求使村民逐渐转变观念,消除他们的消极思想,鼓励他们积极向上,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二)进行种养业知识培训
在养殖方面,一是实施养殖方法及常见病防治培训;二是及时了
解猪、牛、鸡的养殖情况,聘请专家主动上门服务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在水果种植方面,一是积极筹建种植技术专业指导队,对种植户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给予专业指导;二是实施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培训。
(三)发展养殖大户
目前部分农户有养鸡、养猪的意愿和基础,但是规模养殖依旧没
有形成,可以通过各项优惠补贴办法发展规模养殖大户,并且要不定期到养殖大户家进行专业知识解答、饲养方法培训和病害防治。
(四)培养种植大户(转载于:农户调研报告)组建专业服务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帮助策划培植无
公害优良水果;收集市场信息,协助搞好营销工作。
两年多的时间,我对我村的村民村情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也对
我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农村工作是基层工作,农村的发展也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希望我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我村的各项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某村主任助理 2011年11月15日篇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调研报告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调研报告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基本情况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模发展情况
截至2014年12月末,我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85万元,贷款户数为81户,其中不良贷款为70万元,不良贷款率为82.35%。2.融资额度、融资期限及申办条件
我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进行管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以农户为单位发放,一户一证,核定贷款限额最高二万元,有效期二年,贷款期限一年以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严格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具体的申办条件为:
(1)借款人户口在本行服务辖区内;
(2)借款人年龄在55周岁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良好;
(3)从事种植、养殖、消费需求或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可靠的收入来源;
(4)在本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无不良记录,社会信用度良好;
(5)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3.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平均利率水平。
对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我行规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25%,对于农村种养殖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类的农户小额信
用贷款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弊分析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意义
对于农户来说,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解决了他们因无有效抵押物而出现的融资困难的问题,进一步拓宽了农户的融资渠道;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说,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增强了金融机构支农支小的服务力度,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分析
对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信用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个人信用保证贷款本息偿还,金融机构凭借款人的契约性承诺提供货币资金。信用即借款人自身的人格信誉,属道德品质范畴,变数很大。由此形成的债务链极为脆弱,一经断裂和遭致破坏就会失去对信贷风险的约束力。
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制度还不够健全,往往相互影响形成债务连锁反应。加上农村执法难度较大,而且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散,其执法成本高,因此难以对借款户的行为给予有效的法律约束。
三、关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
1、强化贷款“三查”
我行严格按照贷款新规要求,做好贷款“三查”工作,切实防范客户的信用风险。在贷前调查环节,安排客户经理上门进行实地调查,深入调查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确保借款用途的真实
性以及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在贷中审查环节,对调查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关注调查人的尽职情况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诚信状况等情况,对借款主体虚假或对借款用途虚假的贷款实行否决制;在贷后检查环节,我行客户经理定期对贷款资金使用、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监控分析,发现影响借款人按期还款的因素和信号,立即采取得力措施,维护债权。
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中存在的困难 1.银行内部制约因素。2014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信用风险持续攀升,2014年末,我行不良贷款余额1.2亿元,较年初增加0.61亿元,不良贷款占比1.61%,较年初上升0.69个百分点。欠息贷款83笔,贷款金额4.92亿元,欠息金额920万元。随着信用环境的持续恶化,我行的风险管控也更趋审慎。此外,由于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客户经理发放信用贷款的意愿不强。2.外部制约因素。当前,就目前来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健全,农村信用信息开放程度较低,加大了金融机构甄别农户真实信用信息的成本。此外,部分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借款后不能及时还本付息,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
五、改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工作的对策建议 1.银行自身改进措施。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用方向的跟踪监控,要求借款人定期上报贷款使用和农业生产状况,金融机构可以安排人员定期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使用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
此外,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增强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对借款人的信用考察、识别能力与技巧,将客户违约遏制于未发。2.外部因素改进建议。
市政府、人民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大力推动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地方存量信息,多角度、多层次、动态地挖掘有效的信用信息,逐步建立当地农户的信用档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违约行为的出现,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个人信用记录的建立和完善将给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提供便利,有效降低其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同时,培养农户良好的信用习惯也有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2015年3月篇三:进农户调查报告.3doc 汀祖镇民情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通知》(鄂州办文[2011]20号)的要求,2月22日全市和2月26日全区动员大会后,市、区、镇各级各部门分别于次日迅速召开了动员大会和培训大会,各级各单位一把手都作了动员报告,部署了“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工作。从2月24日开始至4月初,各级各单位迅速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按照“组织领导三个到位,进村入户三全到位”的总体要求,省国税局32人、市直8家单位279人、区直10家单位176人、汀祖镇直机关181人,共668名工作队员,分成267个工作小组,深入到各组各湾,实地走访11926个农户(其中夜访农户937户),电话联系举家外出务工户1021户,入户走访及电话联系覆盖率达97.53%,委托该组组长联系外出务工户328户。通过与农民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了解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生产生活、村组管理、新农村建设和部门服务等10个方面情况。发放《民情十问》、《强农惠农政策50问》等资料1.3万份,共召开党员及村民代表、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座谈会39场次,基本摸清了汀祖镇广大村民之所急、所需、所盼、所难和所怨,收集汇总了农民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共计642条,经认真分析,疏理归纳,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汀祖镇19个村,26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3275户,实有人口57150人,劳动力41982人。耕地面积22065亩,其中水田17115亩,旱地4950亩。养殖水面15870亩,其中精养鱼池5460亩,塘堰1200亩,水库4260亩,湖泊4980亩。山林45260亩,其中经济林6460亩,生态林38800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蔬菜等。
(一)农民收入情况 2010年,全镇农民家庭总收入3783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其中,农民打工收入占90.8%,农业种养殖收入占8.9%,政策补贴占0.2%。
(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惠农政策性补贴全部到位,特别是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粮种直补、农机补贴、家电补贴、倒房补贴、沼气补贴、新农保、低保惠农资金全部到位,村民在鄂州境内大病住院以及小病门诊都得到了相应报销,计生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百姓衷心拥护。
(三)农民工情况 全镇外出务工38290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23737人,利用农闲短期外出务工14553人;市内务工11871人,市外务工26419人;从事建筑业19528人,工业9574人,商业4695人,其他行业4493人。全户外出务工1778户。
全镇有空巢、孤寡老人5951人,其中,自己照顾5640人,其他方式照顾311人;留守儿童3086人,全部由老人照顾;残障人员628人,生活均有保障。
(四)生产生活情况
全镇除极少数偏远湾组零散户外,基本上都饮用上了自来水,村民看病、子女上学都比较方便;93.3%的自然湾通了水泥路、客货运输比较便利;文化生活以看电视、跳健身舞为主,民风纯朴;村民性情耿直,心胸开阔,待客热情,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五)村级管理及干部作风情况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近几年,各级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少农民都建起了新房,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村组公路四通八达。村组政(财)务基本都实行了民主、公开,村组干部的作风较好。
二、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四级工作队员通过深入走访和座谈,发现村民对党的政策感激、拥护、支持之情溢于言表,对农村的巨大变化给予了普遍而充分的肯定。同时觉得“三农”问题的瓶颈制约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现将我们收集到的642条问题和意见,梳理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十六个方面: 1.现行地下开采制度存在较大隐患。16家地下开采矿山除陈盛矿业外,其余15家均未实行充填法开采,地下采空区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矿区周边百姓正常生活,当地政府灾害治理和拆迁安臵风险难测、压力巨大。2.非法小选厂污染严重。未办证、办证到期未年检的几十家非法小选厂对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百姓颇有微词。3.绝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大石嘴、陈山、秀桥墩泵站年久失修,腐蚀老化,功能失效,象鼻山1477米渠道和泉塘港刘畈至吴垴段1500米、陈盛港刘云至桂花段2500米、石桥水库前坝港石桥至丁祖段2000米污染淤塞十分严重,周边村民生活用水、种养殖业生产用水和防汛抗旱十分困难。4.空壳村集体经济缺失。无矿产资源、交通条件不便的李坳、张祖、华伍、杨岗、杨王、董胜、凤凰等村集体经济缺失,社会事业发展缓慢。5.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没有手艺。该镇人均耕地面积仅0.46亩,粮油不能自给,打工收入是绝大部分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但全镇4.2万名劳动力有近七成没有专业技能(手艺),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村民就业致富难。6.医保全省未联网,报销比率低,手续繁杂。全镇26419名市外务工人员特别是1778名举家外出务工人员和接边地区百姓异地就医新农保报销难,村民重大慢性疾病和精神病人因不能住院治疗新农保政策不保障,因病返贫现象十分严重。7.老无所依。全镇8989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无儿户的老年人居住环境差,生活无保障。
8.村民发展家庭农场融资难。村民发展规模经营和特色种养加工业,因无资产抵押,无老板担保,贷款融资难。9.本市信息村民知晓率低。数字电视、互联网入户低,仅占11%,本市信息村民知晓率低。
10.村湾环境差。绝大部分湾组白色污染严重,村民生活环境差,垃圾集中回收转运及处理难。
11.村副职干部待遇低。村干部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缺失的村干部待遇低,副职干部普遍没有参加社保,老无所依,工作不安心。12.自来水入户支管破损老化严重。自来水入户支管跑冒滴漏严重,停水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13.耕地抛荒严重。现有田地主要按1986年人口情况分配,各组虽有微调,但现有人口及就业状况与田地要求出于很大,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想种、有能力种的家庭种不上,不想种、没有能力种的家庭又拿着抛荒,全镇抛荒面积近1500亩。14.与外市接边地区存在土地权属纠纷。与黄石接边的刘畈、王边、董胜、杨岗、岳石洪、张祖、华伍等村有1260亩山林、耕地因50年代土改和60年代航拍面积存在差异,导致土地存在权属纠纷,其中仅董胜村就有600亩山地与铁山区存在权属纠纷。15.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小、效率低。适宜的技术培训很少,要么由于信息不灵,农民没赶上,要么由于时间不恰当,没办法去,要么学来没用,兴趣不大。16.村湾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大力度。董胜8组等全镇共有18个自然湾进出道路未硬化,村民出行难。全镇258口当家塘有170口当家塘未清淤驳岸,水质差,村民用水困难。17.群众性文化体育生活贫乏。全镇范围内有组织、可持续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规模较小,群众参与率不高,形式单一,村民大多 以抹牌的方式打发休闲时间,影响身心健康和家庭和睦。
三、分级分类办实事
充分发挥省、市、区驻村工作单位的职能优势,充分调动镇、村、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结合创先争优、“城区互联、结对共建”、对口扶贫活动,立足于本级、本单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力量,在推进汀祖经济发展、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农村民生、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农村文明新风等方面,对村民反映的突出共性和个性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分级交办,分时段解决,为广大村民办成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一)六月底前本次活动中争取办成的实事
1、水利设施维修改造工作
象鼻山1477米渠道维修工程,泉塘港刘畈村至吴垴段1500米港道清淤,陈盛港刘云至桂花段2500米港道清淤,石桥水库前组港石桥至丁祖段2000米港道清淤工程,总土石方量 m3,总造价 万元,请市、区水利局、市环保局给予立项支持,汀祖镇政府组织实施。3月份启动,6月底前完成,责任人:余国翔。协调督办责任单位:市审计局、区司法局,责任人:李志鹏、刘维平。
2、关停非法小选矿厂工作
请市环保局牵头,请市供电局、市公安局支持,汀祖镇政府组织实施,4月份启动,6月底前完成大洪山矿区周边8家非法小选厂的关停工作,责任单位:汀祖镇政府,责任人:刘正明。协调督办责任单位:市委政研室、市蔬菜办、区文明办、区司法局,责任人:吴丹、詹兵、胡宏峰、刘金星。
3、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养老保险工作
由汀祖镇政府全权组织实施,汀祖信用社支持配合。成立专班,先摸底核实,登记造册,撰写实施意见上报审批,名单公示,篇四:机关干部进农户调研报告
“机关干部进农户、走访调研全覆盖”
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机关干部进农户、走访调研全覆盖”活动的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为进一步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对部分党员群众、学校进行了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做好记录,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与积极反馈。现将走访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9月25日我镇召开“机关干部进农户、走访调研全覆盖”动员大会以来,我认真贯彻镇动员大会精神,积极落实镇党委“三个全覆盖”、“四项要注意”及“五个务必”的工作要求,投入到我镇领导干部“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心、聚民智、惠民生”活动的大潮中。期间,对照镇党委“下村找问题”的相关要求,努力做到准确掌握被访村村情村貌,做到党员、五保户、贫困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致富能人“重点访”。向群众介绍我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大走
访”活动情况,宣传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目前,共走访各种户型52户,其中困难群众38户。撰写民情日记35篇,收集到关系民生的意见、建议26条,其中建设性意见、建议9条。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束缚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大多数村民上过小学、初中,少数上过高中,受教育程度偏低,接收和利用社会信息能力差,就业门路窄,导致收入水平低,同时,低收入又导致对教育的低投入,农民农业相关生产技术、劳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缺乏影响了收入的提高。同时由于农村留守人员中,大多数为老人和妇女儿童,普遍缺乏农业知识,对农业技术和相关政策了解不够,农业生产主要靠经验,对气候等自然条件依赖度高。
(二)当前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已经成为了束缚农村向前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全镇党员的现状面临着一个节点:70%以上是老党员,党员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各村年轻党员寥寥无几,高中文化程度以上者更是少之更少,整体素质不高,断层现象较为严重,而且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要真正发挥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上加难。一句话,农村党员年轻化、干部年轻化已经成为当今 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将党员队伍年轻化提上议事日程。
(三)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扶持不够,也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现阶段,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很多,但由于涉及地域广、人口多,扶持政策限制条件多。与之相反的是农民基础条件差,资金不足,发展的愿望和现实存在差距。
三、建议意见 针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就走访过的一些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办法和意见建议:
(一)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提高农民素质。提高村民素质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为了让农民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社会经验。要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定期收看远程教育提供的各类节目,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用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农业生产,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组织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随着近年来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党员向
新兴经济组织和城镇流动很大,给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应当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充分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村庄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充实农村党员队伍。当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清当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年龄偏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层次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不断增强发展新党员的力度,不断强化发展新党员的针对性、规范性,真正把那些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年轻人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大力充实农村党员队伍,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生不息的“血液”。
(三)抓住政策机遇,改善农村面貌。抓住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机遇,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多方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争取更多的项目、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以农田水利、人畜安全饮水、乡村道路、基础教育、卫生、通信、网络、生态能源建设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发展,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保障能力下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从而不断把新农村建设推向美好的明天。
上馆镇组宣员乔美顺篇五:浅谈农户小额贷款调查报告 xxx大学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 : 浅谈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
姓 名 教育层次 学 号 分 校
专 业 会计 教 学 点
指导教师 日 期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滞后以及各种弊端,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经济。农民想发展生产,但苦于缺资金。孟加拉国的著名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成立了孟加拉乡村银行。他开创和发展了“微额贷款”的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并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近30年前,尤努斯在首创格莱珉银行之时,只是希望帮助孟加拉的贫困人民获得必需的资本;其时他并未曾想到,会为时势所推动,从此开创了小额融资的一种现代模式。这在今天亦被世人评价为一项非凡的成就。我国在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也在认真学习这项成功的经验,适时推出了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事实证明,该项业务的成功运行不仅使其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成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法宝。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三大主要矛盾阻碍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本文认为解决这些矛盾的出路在于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为了优化农户贷款环境,1999、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这标志着中央银行决定在正规金融制度框架内开展过去主要由非政府机构或组织实施的贷款方式,并希望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改善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2002年得到了大发展。据中央银行的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就有30710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此项目,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92.6%;两种小额贷款余额共近1000亿元,获贷农户5986万户;评定信用村46885个,信用乡镇1736个。农村信用社正以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的舞台上。
一 双赢的信贷方式——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
(一)农户小额信贷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
从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活动的有效途径。市场营销学理论认为,要实现某一机构目标,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能比竞争者更有效率地更快捷地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就农村信用社而言,贷款业务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农村应该是其最主要的市场,因此能否抓住并赢得一般农户关系着各家农村信用社今后业务发展与竞争成败。农村市场主体——农民大多数以家庭为作业单位,进行小规模经营,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又无有效抵押物作担保品。因而,改变了过去金融机构追求抵押、担保,寻找大户的贷款方式,采取了分散、小额贷款形式,按照农户信用等级或采取联保方式发放的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市场提供的最适合产品。若要不顾自身经营能力、经济实力和公共关系盲目去抢占城市市场,无异于舍本逐末,得不偿失。从农户小额信贷的实施效果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资产的优化和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支农实力,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的农村信用社已经是商业化了的独立经济主体,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因此,如果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不能为其带来任何好处的话,其必然会退出小额信贷市场。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热情不断高涨。这无疑源于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成功实践。2002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2589亿元,各项贷款增加195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下降7个百分点,实现增盈减亏33.86亿元。通过对湖北省某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展小额信用贷款与企业贷款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其结论为:从风险的角度看,小额农贷的风险低于企业贷款,而对利息收入的贡献却大于企业贷款;从农户小额信贷与企业贷款的成本收益比较来看,如果考虑坏账损失这一风险成本因素在内,农户小额信贷总体收益率反而比企业贷款总体收益率高10.643个百分点。因此,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中坚力量的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满足农户贷款需求的一种积极表现,同时也是培育自身新的金融业务点和盈利点的需要。
(二)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户脱贫致富的救命稻草 首先,农信社小额信贷极大地改善了农户贷款环境,而且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由于村委会成员对本村村民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采取与村委会成员合作组成信用评定小 其次,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在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支持“三农”中坚金融力量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要求——中国农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疑为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三大矛盾
(一)日益扩大的信贷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 从资金供给方面看,截至2002年底,全国信用社不良贷款5147亿元,占总贷款额的37%,已由19542家信用社资不抵债,占机构总数的55%.巨额亏损严重削弱了信用社的资金投放能力。
第四篇:江西文化大市场可行性调研报告
关于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可行性调研报告
简 述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形成若干出版、印刷复制、影视制片和文化产品批销等产业中心。按照这个要求,并按照有利于带动江西省及省会南昌文化产业大发展和有利于推动红谷滩新区的快速崛起,我们提出建设“红谷滩产业园”,并在其中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那么为什么要建江西文化大市场?其中做些什么项目?怎么建江西文化大市场?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江西省及南昌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调研,后到深圳、广州、义乌、温州、成都等兄弟城市学习考察。经过认真调研、学习、考察和充分研究,形成了一些基本的思路和共识,现将有关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一、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的必要性
(一)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不断完善的新阶段,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类市场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如消费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等。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城市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园区步伐加快,大量的生产企业不断向园区集中,各种商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市场化步伐加快,大量的经营企业不断向市场集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大市场不断涌现;从南昌人们就清楚地看出各种大规模经营的综合大市场和大市场、行业大商场和大市场不断涌现,出现了城内大市场、城外大市场的生动局面。市场经济的巨大力量,在推动物质产品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精神文化产品市场规模化发展。从浙江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的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大连和平商业广场文化超市的发展,人们就可以清楚地感到市场经济对文化大市场的强烈呼唤。一些先知先觉的城市,如深圳、温州、成都等就在大力建设以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市场。谁抓住了先机,谁就能占领市场、垄断市场,成为区域性的大市场。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正是按照这种呼唤和要求提出来的。
(二)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是切实贯彻《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已于日前发布,它对于我国“十一五”时期的文化市场建设做出了重点规划。其中指出:要支持出版物发行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要转变文化产业增长方式,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着力培育文化市场竞争主体,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配备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同类齐全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要发展现代文化产品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培育区域性的大型现代流通企业,建设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流通中心。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正是根据这一系列要求提出来的,它必将为推动全国文化市场建设做出贡献,必将为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大发展做出贡献,必将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做出重要贡献。
(三)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是做大做强江西及省会南昌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和关键措施
江西要实现中部地区迅速崛起,就必须抓住文化产业这个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做大做强,这是历史性的机遇。然而,与周边省事相比,我省文化产业比较落后。2003年,江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56亿元,仅占全省GDP的2%;而2004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69.7亿元,占GDP比重为6%,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1123亿元,占GDP比重为7%;安徽省200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37亿元,占GDP比重为3.8%;湖南省2005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1.0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2%,是“九五”末的3倍多;四川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资产已突破700亿元,总收入达到480亿元。
江西要在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就必须选好发展策略,选准突破口,抓住关键措施,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选好发展策略就是需要实施市场带动策略、开放带动策略、项目带动策略;选准突破口就是要把发展文化产业园和文化大市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抓住关键措施就是要抓住产业基地建设和产业龙头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就是抓住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市场发展了,贸易做大了,就能促进文化生产大发展,就能促进文化改革步伐加快,就能促进文化投资大量进入,就能促进文化人才大量引进。因此,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是做大做强江西及省会南昌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和关键措施。
(四)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是红谷滩新区增强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的重要载体和重大项目
红谷滩新区是省会南昌的新城区,是南昌的“浦东”,也应该是新南昌和江西新发展的标志和象征。红谷滩新区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就必须是一个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服务要素高度聚集的新城区,就必须是对周边及全省辐射能力较强的新城区。承载着这种功能,就要以大市场、大商场、大金融、大学校等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来支撑,就要以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来支撑。因此,从红谷滩新区发展定位出发,必须高度发展文化产业,从红谷滩新区发展功能要求出发,必须高度发展文化大市场。在红谷滩新区建设和发展全省性的江西文化大市场,全省文化产品在这里集聚、展示、交易,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因而也可以形成辐射效应和品牌效应,吸引海内外的商家和游客云集,大大增强红谷滩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大大增强红谷滩新区的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大大提高红谷滩新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的可行性
(一)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据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1000美元以上,人民生活水平便越过温饱走向小康,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就会强烈凸显,文化产业就会得到蓬勃发展。近几年来,江西经济高速发展,每年都以高于全国平均数的增长速度发展。据统计,2000年,江西生产总值增长8.0%,2001年增长8.8%,2002年增长10.5%,2003年增长13.0%。2004年,全省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提高,实现生产总值3500亿元,增长13.2%,是近11年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0亿元,增长8.0%,增幅是1997年以来的新高;第二产业增加值1600亿元,增长19.2%;第三产业增加值1190亿元,增长9.0%。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全省进入小康社会,2005年全省GDP人均达到1140美元,预计2010年达到2000美元。可见,我省文化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随着生产发展,江西人均消费需求逐年提高。去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3.8亿元,增长14.9%,扣除物价因素,实现增长13.3%,为近几年来同期增幅最高。南昌等地居民消费结构中用于文化教育的部分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消费结构演变经过“粗放型消费”阶段,到“集约型消费”阶段,逐步进入“享受消费型”阶段,最后进入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舒展型消费”阶段。相当一部分居民群体的消费重心开始向教育、科技、旅游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移动,文化类消费需求在整个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逐步上升,文化消费品市场需求总量规模的急剧扩大。因此,江西及省会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南昌及江西文化产品生产实力较大,可为江西文化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商品供应
南昌现有省级图书出版社7家,音像出版社2家,音像电子出版社1家;共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报纸35种,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期刊纸136种;市直管期刊社6家,报社6家;有印刷企业407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93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16家、其他印刷品企业198家);有打字、复印、誊印户202家;有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单位21家。全省95%的出版单位集中在南昌市,50%以上的出版物印制企业集中在南昌市。
1.图书出版业市场
(1)图书出版业在“十五”期间有了较快的发展。“九五”末期,江西图书出版业的品种只有1726种,图书总产值只有8.4163亿元。到了2004年,在图书出版社的数量没有增加、图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图书出版业受国家对中小学生实行减负、对中小学教材实行限价等政策影响的情况下,我省图书品种和图书出版的产值仍有大幅度的增加,图书品种基本达到了2000种,图书总产值达9.67亿元,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2)图书出版业在出版产业总量中占了较大的份额。江西图书出版社虽然只有7家,图书出版社的总数不到全国各省新闻出版业总社平均数的70%,但图书出版业在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以2004年为例,当年全省图书出版总册数为1.72万册,总码洋为1.49亿元,加上1000多万元的广告经营额,总计1.6亿元。全省报纸有5.47亿份, 总码洋为3.05亿元,报纸广告经营额3亿多元,总计6亿元。图书出版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报刊出版的总产值(包括广告经营额)。江西图书出版业还以其巨大的出版总量,对地方经济起到了比较明显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图书出版业产业链的延伸上。图书出版业作为出版业的上游,以其自身的发展规模,在有效拉动了中、下游的印刷业、发行业(包括物流、零售等)等出版业的同时,还促进了造纸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以纸张为例,2004年全省图书造货为9.71亿印张,总用纸量达5万多吨。
2.音像电子网络出版业市场
江西现有8家音像电子网络出版单位。其中音像电子出版社3家(含图书出版社具有音像电子出版权的2家);音像出版单位2家;复制单位5家;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4家。近几年年出版音像电子出版物约700种左右,年销售收入平均为4766.03万元,在国内音像制品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网络出版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江西奇达通信网络有限公司、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为江西省等3家网络出版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不同地出版了网络电子图书。如:奇达公司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在成立当年就出版赣版电子图书270种。《游书网》可销售图书达到20000种,图书被下载12000次,月访问量最高达24000人(次),最高日访问量达1390人(次),全年点击率达1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如今音像电子网络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十五”期间,我省采用新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音像电子网络出版业产业链日构成了一个产业体系。新增音像电子出版单位2家,网络出版单位3家,音像电子复制单位5家,光盘复制业已初具规模,填补了江西音像电子出版复制业的空白。江西音像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3.光盘复制业市场
江西光盘复制业已初具规模。继成立于2001年的江西金科光盘有限公司填补了我省光盘复制企业空白之后,江西欧亚易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广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吉安市定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继在南昌、赣南地区(龙南县)和赣中地区(吉安市)建成投产,构建了我省光盘复制产业发展的雏形。截止到2005年11月,江西有光盘复制企业4家,可录类光盘生产线13条(30个头),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10条(20个头)及一条母盘生产线,占全国只读类光盘复制生产线464条的0.02%,总投资规模近8亿人民币,注册资本总额2.7亿,从业人数360人。2004年固定资产净值达1.66亿,销售收入6211万元,工业总产值8099万元,实现税金573万元。
目前全国有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83家,可录类光盘复制企业51家。从全国光盘复制企业数量来看,我省光盘复制企业数量居全国中等数量水平,仅次于广东、北京、上海、江苏;从光盘复制企业经营范围来看,我省有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有可录类光盘生产企业,还有母盘生产线等多种经营范围的复制企业;从从业人员素质来看,整体素质比较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全行业从业人数的70%以上;从生产的光盘产品形式来看,有CD/VCD/CD-ROM(含DVD)、DVD9、DVD+R和DVD-R等多种产品结构;从企业的经济成分来看,有国有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行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面对不同的市场,充分竞争合作发展。
4.景德镇陶瓷文化产品市场
江西陶瓷文化博大精深,具有3000年的产瓷史,拥有南昌的洪州窑、吉州的永和窑、抚州的白舍窑、赣州的七里窑等。宋、元、明代以后的景德镇更是至今窑火不断,成为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根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统计: 2004年我国日用陶瓷出口量为26.76万吨,出口总额24.89亿美元,平均每吨约合9300美元。陶瓷与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同为世界三大投资渠道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牛势,其中陶瓷相对于书画收藏投资其稳定性较好。然而,江西没有形成像北京和杭州这样的综合性的陶瓷工艺品市场。景德镇陶瓷已成为全国低端文化市场的重要货源。景德镇也有仿古陶瓷购物区,但规模很小,这需要江西建立综合性的陶瓷工艺市场。
5.文港笔业市场
2003年我国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领域共有从业人员近620万人,实现的增加值达到178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的从业人员276万人,实现的增加值为1463亿元。而江西进贤文港的制笔业走在全国前列。改革开放后,进贤文港传统的毛笔生产带动了钢笔、圆珠笔、中性笔、水笔等制笔业的迅猛发展。文港成为全国最大的笔制造生产基地,形成了“笔不到文港不齐”的聚集效应。现在,全镇制笔行业具有较强的人才优势,技术人员与职工的比例高于全行业的比例。近三年,每年开发新产品、新品种在千种以上,全镇制笔行业注册商标95个,外观设计申报专利50项。这为江西文化大市场建立文化用品集散地提供了先天机遇。
6.红色旅游文化用品市场
江西有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四山一湖”——庐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及鄱阳湖等35处风景名胜构成了江西独有的旅游文化资源。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有革命旧址1500余处,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处40个点。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纪念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方面,传统旅游纪念品和古老的工艺美术得到很好地保存、恢复和发展;另一方面,千佛一面的单调局面已被冲破,许多地区的旅游纪念品正走上个性化的道路。但是市场分布不合理,价格不公道,当前江西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大多集中在各大宾馆、酒店和旅游景区(点),这种分散的市场网络,不利于市场管理,价格也高低不一,质量更是鱼龙混杂,往往出现高价宰客、以次充好等现象。这不仅毁坏江西市场声誉,还直接影响了市场交易。这就迫切需要建立红色旅游用品集散地。
7.以傩文化艺术品为代表的民间民俗工艺品市场
江西民间文化门类众多,如赣剧、采茶戏、傩舞、山歌、灯彩、木雕等。我们要把潜在而丰富的陶瓷文化、革命文化、青铜文化、客家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品牌优势,是江西发展文化产业的又一着力点。到今年初,江西共有39个项目分两批被列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名录。江西共有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16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32个,涉及十多个艺术种类。其中,宜春是“版画之乡”、“农民画之乡”、“漫画之乡”,还有赣南的服饰、流坑的刺绣、萍乡的傩面具等种种民间艺术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以江西南丰为例。南丰是著名的中国“蜜桔之乡”、“傩舞之乡”。南丰傩舞始于汉初,2000多年来傩风不绝、代代相传,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全县现有140多个傩班,2000多名民间艺人,留传了100多个傩舞节目和100多种傩面具。南丰还开发了傩面手帕、傩面折扇、傩面文化衫等系列傩文化工艺品。这为江西文化大市场建立以傩文化艺术品为代表的民间民俗工艺品市场提供了丰富资源。
(三)南昌及江西文化产品经营实力雄厚,为江西文化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准备了基本的市场竞争主体
近些年来,由于我省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开放力度,加大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领域中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长远发展,大量的文化产品经营户在不断发展壮大,为江西文化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准备了大量的有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力量,从我省出版物、发行市场、文港笔业市场、南昌古玩市场就可略见一斑。
1.出版物发行市场
(1)截止到2004年12日底,全省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发行网点4979个,其中图书发行网点2560个,报刊发行网点473个,音像电子制品发行网点1946个,发行从业人员共12557人。全省有书刊批发(二级)市场一个,经营户78家,从业人员550人;出版物批发单位215家;国有新华书店94家,网点306个,其中直营连锁门店增至79家,从业人员2112人。“十五”期间全省销售图书124亿元,人均购书58.42元,比“九五”期间分别增长43%和39%。
(2)新华书店出版物网点数量: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江西新华书店出版物网点共306个,其中城市网点200,农村网点106;网点职工2112人,其中正式职工1492人,聘用职工6202。目前我省新华书店网点普遍偏小,大多在150-500平方米左右。超过300平方米的大型书城只有4个:南昌市广场购书中心、时代图书广场、九江新华书店(在建)、赣州市新华书店。截至2005年10月底,全省新华书店系统近86%的门店已经纳入江西省新华书店连锁体系。尚有13家县店由于种种原因未加入,计划今年年底全面实行连锁。
(3)民营出版物发行网点现状。截止至2004年底,江西有民营书店2254个(批发95户、零售2159户),比国有书店多近8倍。从业人数)6702人,年销售额近8亿元,占新华书店系统的一半多(新华书店2004年销售额14亿元)。省书刊批发市场一年创利税140多万元。民营书店已成为江西出版物发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昌现有国营新华书店8家;有图书报刊二级批发单位(户)共80家;有图书报刊零售、出租、投递单位(户)共350家;有电子出版物经营单位(户)共54家(其中新大地家电市场29家、新华群7家,科技大市场8家);有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放映单位共300余家;90%的出版物批发单位集中在南昌市。在出版物市场购买需求方面,出版物的读者、使用者以及消费群体,也大多集中在南昌市。从以上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均有大量的出版物经营单位(户)做坚强后盾,加盟经营。
2.文港笔业市场
2002年,全镇制笔行业总产值13.8亿元,其中出口总产值3亿元,年产销各类笔75亿支,现有相关企业3000多家,其中毛笔生产企业和作坊2100多家,钢笔、圆珠笔、水笔、生产企业1000多家。吸纳从业人员3万多人。大批的文港笔商和经营户走南闯北,开拓国内外笔业市场,支撑了文港笔业的快速发展,这为江西文化大市场发展笔业特色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
3.古玩市场
南昌古玩市场主要集中在滕王阁古玩市场,这里既有每日全天开业的仿古大街两侧的古玩店,又有双休日开市的众多地摊。它们除主营古玩和各种工艺品外,也经营少量古籍和连环画。南昌滕王阁周围有古玩店40-60家,该市场面积为1000余平方米。有两个市场,一个在滕王阁正对面地下室。另一个是在多伦多酒店的左边,占一二楼,约有200个摊位。这两个市场主要是星期天集市。南昌古玩市场,历来以瓷器为大宗,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和收藏家光顾,其中又以江浙上海一带和北方的客商为最多。可见我省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为江西文化大市场建立古玩艺术馆提供了发展良机。
(四)红谷滩新区建设和发展文化大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除了南昌及江西文化产业资源雄厚,发展潜力巨大,为江西文化大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市场外,红谷滩新区建设和发展产业园具有别的区所没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和优势。红谷滩新区经过多年来大力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成为了南昌市的新标志。区内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房地产开发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红谷滩汇集了6所知名的高等学府,已经形成云集11万师生这么一个庞大的文化优势,奠定了红谷滩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独特地位;红谷滩新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有大型文化设施十多个,而且大都集中了红红角洲片区,十分利于形成文化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红角洲片区规划的预留地较多,发展余地很大;红角洲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昌
九、昌樟、温厚三条高速公路交汇、紧邻赣江岸边、机场附近,南昌西站也将在这里规划建设;红谷滩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南昌是江西省会城市,红谷滩新区是省会南昌的新城区,不仅南昌人十分关注,全省人都十分关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十分有利于文化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三、江西文化大市场的目标与定位
(一)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 江西文化大市场市场定位为集文化、旅游、购物以及文化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展贸等服务配套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市场、特色产品市场。市场经营主体为全省各类国有文化企业、全省个私民营文化企业、外资和外商经营文化企业,包括国内外各类文化生产和贸易企业在本市场设立总经销、总代理、连锁店等各种经营机构。
经过10年努力,力争将江西文化大市场建设成为江西规模最大的文化商品聚集地、工艺品和动漫衍生产品的展示基地和出口基地,中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工艺品、文化艺术品、动漫衍生产品等文化商品投资的交易展示中心。
(二)江西文化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回报
在红谷滩新区投资兴建文化大市场,市场潜力巨大,回报率较高。大市场的建设规模为10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2亿元;经营规模预计为年交易额50亿-100亿元,预计创税收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
(三)功能定位和划分
本项目可采用“展贸结合的创新型文化商业物流理念”规划,运用“四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和市场链,将买家、厂家、专家和商家有机结合。设有“八大主题馆区”和“八个辅助中心”。“八大主题馆区”即:①文体、玩具总汇馆;②传统工艺馆;③古玩艺术馆;④现代工艺品精品馆;⑤现代工艺品时尚馆;⑥家居工艺饰品馆;⑦动漫游戏馆;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馆。“八个辅助中心”即①研发设计中心;②文化艺术品拍卖中心;③质量鉴定中心;④电子交易信息网络中心;⑤物流配送中心;⑥管理服务中心;⑦文化演艺和展示中心;⑧少年科教文化启蒙活动中心。除此以外,还有设计师公寓、设计师俱乐部、文化步行街、多功能会议中心及研发设计演播展示厅等等。
“八大主题馆区”
1.办公文体总汇〃少年科教文化启蒙活动中心 ⑴ 文具、文化用品、体育用品;
⑵ 音像制品、照像器材、广告用品、印刷制品、乐器用品; ⑶ 儿童玩具、成人玩具、儿童翻斗城; ⑷ 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各类出版物(辅助);
⑸ 仓储、办公;
⑹ 培训中心(书画、乐器、健身职业培训等); ⑺ 设计中心;
2.传统工艺馆〃现代工艺演艺中心
⑴ 传统工艺品、民族手工艺品、民间工艺品;
⑵ 戏剧用品、佛具宗教工艺品、各类绣品、佛艺、佛文化用品; ⑶ 古家私; ⑷ 书画培训; ⑸ 仓储、办公; ⑹ 仓储、办公; ⑺ 仓储、办公;
3.古玩艺术馆〃质量鉴定中心 ⑴ 奇石、观党石、石刻、木雕、根雕; ⑵ 宝石、玉石、玛瑙、玉雕、石雕; ⑶ 文物、古董、古字画、古陶瓷、漆器; ⑷ 名人字画、景泰蓝、文房四宝; ⑸ 茶艺、茶具、茶博物馆; ⑹ 仓储、办公; ⑺ 仓储、办公;
4.现代工艺品精品馆〃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馆 ⑴ 陶瓷工艺、瓷器、陶瓷艺术品; ⑵ 玻璃系列、琉璃工艺品、树脂工艺品;
⑶ 工艺饰品、工艺灯饰、工艺电话、小家居饰品、电脑刺绣工艺; ⑷ 园林家私、园林铁艺、园林休闲品、人造仿真水景、水族、鱼缸、壁⑸ 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馆;
5.现代工艺品时尚馆〃文化艺术品拍卖中心 挂;
⑴ 金、银、铜等金属系列、水晶工艺品;
⑵ 时尚工艺、现代油画、现代工艺画、现代装饰画、画框、相框; ⑶ 电子礼品、钟表礼品、玩具礼品、皮具礼品、促销礼品; ⑷ 圣诞专用品、节庆用品、礼仪用品; 6.家居工艺饰品馆
⑴ 中式饰品、家私小摆件、欧式饰品、精品; ⑵ 花卉植物工艺品、花艺、干花、绢花、人造鲜花; ⑶ 布艺系列、各种软饰品、地毯; ⑷ 仓储、办公、设计工作室; ⑸ 他储、办公、设计工作室; 7.动漫游戏玩具城〃研发设计中心 ⑴ 时尚玩具、高科技益智玩具系列; ⑵ 动漫玩具、时尚儿童玩具、学习用品系列; ⑶ 动漫网游产业授权衍生产品展示销售区; ⑷ 动漫游戏互动演播活动区,体验式动漫连锁店; ⑸ 研发设计中心区; ⑹ 图库、数据中心;
8.管理服务中心〃电子交易、信息网络中心〃文化大市场配套服务区 员工宿舍区、物流中心
⑴ 物流中心、便利店、旅行社; ⑵ 办公; ⑶ 员工宿舍;
酒楼、酒吧、公寓、会所、招待所 ⑴ 酒楼、员工食堂、酒吧; ⑵ 休闲会所; ⑶ 招待; 文化步行街
⑴ 酒吧、书吧、茶吧、网吧、品牌餐饮;
⑵ 足浴、按摩中心; ⑶ 设计师公寓; 管理服务中心
⑴ 展示厅、消防、安全指挥中心、文化演艺中心; ⑵ 展示厅;
⑶ 结算中心、网络中心、服务中心; ⑷ 管理中心;
⑸ 商务活动中心(多功能厅)。八大辅助中心
1.研发设计中心:专门为具备动漫创作及下游衍生产品设计、制作的企2.文化艺术品拍卖中心:定期开展等级文物、名家字画等拍卖,举行拍3.质量鉴定中心:依托江西省博物馆的文物鉴定中心所拥有的国家级文业设置的专业化,高科技含量研发空间;
卖会,培育本土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队伍,吸引国内外收藏家与投资家参与;
物研究员的宝贵人才资源,开展文物、工艺品鉴定讲座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为个人收藏提供鉴定,并出具证书。4.电子交易信息网络中心:文化大市场将建立庞大的网络交易系统,帮助商家进行“BTOB”自行交易,同时帮助购买商家迅速查找相关资料和信息,便于推广本项目形象。
5.物流中心:为达到物流的畅通,项目专门制定了信息、资金、人、货、6.管理服务中心:用于及时解答所有入场商家或消费者、来宾的咨询,车的立体分流路线和指挥部,方便文化大市场内交易有效展开;
提供物业管理方面的服务并协调各商家需求;
7.文艺中心:聘请国家级名师为本中心主讲教师,开展文艺项目培训,8.少年科教文化启蒙活动中心:开辟专供少年儿童成长所需的文化启蒙
(四)项目选址 并请专业的艺术表演团体驻场;
训练活动中心,吸引顶尖学术或专业人士前来示范教育。文化大市场拟选在红谷滩新区红角洲南面,生米大桥西路南侧。这里是昌
九、昌樟、温厚三条高速公路交汇处、高校集中区、紧邻赣江岸边、机场附近,南昌西站也将在这里规划建设。因此,陆路、铁路、航运、空运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非常优越的交通体系,形成便捷通畅的货运系统,有利于按现代物流概念整合和形成批发、仓储、配送和联托体系,以新型交易方式、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营效率。文化大市场选址要坚持一个原则,要将其与南昌军事博览园相邻而建,互相影响,互相带动,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四、建设江西文化大市场的启动措施
(一)组建江西文化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运作项目
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江西省文化厅和南昌市文化局三方共同出资,成立江西文化大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建立公司章程,按照所持股权比例参与每年年终决算后的分红,股东有责任与公司共同承担经营风险。
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兴建,制订江西文化大市场建设、经营和管理制度,制定进园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建设经营管理行为,负责大市场建设的经营管理工作。股份有限公司会同股东单位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大市场运作、招商等建设、经营和管理中各项重大问题进行协调、指导、支持。
(二)争取金融机构对进入大市场企业的信贷支持
股份有限公司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进入文化大市场企业的信贷支持。比如,商业银行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文化企业,可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支持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及中介机构组建“南昌文化产品投融资服务联盟”,为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鼓励市各担保投资公司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信用担保体系,开发“文化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担保”等专业文化担保业务品种。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为中小文化企业提供优先服务。争取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对文化产业中政府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项目提供贷款贴息。
(三)整合江西及南昌文化经营资源进入大市场
由江西省文化厅负责动员和组织全省各地市文化企业和商户进市场摆摊设点经营;由
南昌市文化局负责动员和组织南昌市内各类文化经营户进市场摆摊设点经营。重点要组织全省民间工艺品经营户、陶瓷工艺品经营户、旅游商品经营户、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经营户进市场经营,重点要组织南昌图书经营户、音像经营户、画廊经营户、笔业经营户、文体用品经营户进入大市场摆摊设点经营。
(四)大力进行招商引资
在主管部门以行政方式组织文化企业进市场经营的同时,江西文化大市场股份有限公
司要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搭建“请进来”“走出去”的平台,参加和举办各类文化展览和博览会,积极引导,广泛宣传,吸引各类企业特别是行业内龙头企业进入文化大市场。通过民俗地区重点招商,吸引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艺人进入市场进行特色经营,通过有关庙会、展览会的举办,推荐有关工艺品经营户入市经营;通过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吸引各类文化商品经营企业和商户进市经营。
(五)加强大市场宣传和项目营销 股份有限公司要不断举行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大力进行项目推介,使大市场获得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一方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主办各类大型活动,展示自身形象与实力,得到社会尤其是商界的认同。另外一方面,股份有限公司要开展项目营销,吸引人气,增强凝聚力,使入驻大市场的企业、商户获利。比如,邀请知名人士签名售书,举办文化产品博览会;举办春拍、秋拍、专场拍卖等影响大、档次高的拍卖会;开展文物、工艺品鉴定讲座;聘请名师开展美术、舞蹈、音乐、茶艺、乐器培训等等。
(六)加强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市场股份公司一是要加强市场管理控制权,学习义乌经验,对大市场内所有店面,坚持做到只租不卖,便于适时调整市场布局,优化市场结构,促进市场优化升级。二是要实行划行归市、集中经营的办法,便于客商集中采购、降低经营成本;促进经营商户有序竞争,提高经营能力和水平,增强市场集聚和辐射效应。三是要强化经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从制度入手,把好商品上市第一关,建立商品售出送审、申报备查、运输许可、群众举报奖励等一系列制度;强化对从业人员法制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建立各类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加强行业约束监督,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强化稽查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查处各类非法违规经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七)实施吸引经营企业和商户的政策性措施
市场股份公司要解放思想。采取一些灵活特殊措施,吸引经营企业和商户入市经营,要学习成都武侯祠锦里公司的经验,采取灵活的租金措施,在市场启动初期,低租金或免租金吸引企业进入。一事一议,一户一议。对特色经营实行免租金,保证经营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原则,什么租金合适就采取什么租金。另外,要鼓励企业和经营户在店内做生产示范,以增强顾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增强对顾客的吸引力。要积极争取税务部门的支持,实行“放水养鱼”政策,采取保护性的包税收税办法,推动企业和经营户迅速成长,吸引更多的商家入市经营。积极帮助经营企业开展市场供求信息交流、物流配送、贸易结算、商品质量鉴定等一系列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水平。
第五篇:农户种粮收益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国家连续5年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补贴,免除农业税后农户的种粮收益到底如何?笔者通过科技入户工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吴、田阜、庄头等10个乡镇,每乡镇选取5个自然村,每村随机选取5户进行调查。以保留农业税的最后一年XX年为对照,经过汇总,结果如下:
全市XX-XX种植小麦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25.9元/亩,种子22.5元/亩,氮肥36.7元/亩,磷肥25.1元/亩,灌溉41.4元/亩,病虫害防治14.5元/亩,机收费48.8元/亩,农业税36.6元/亩,其它费用2.2元/亩,全市投入平均253.7元/亩;小麦亩产375.5公斤(单价1.2公斤/元),产出平均450.6元/亩,亩收益196.9元。XX-2011种植小麦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35.0元/亩,种子24.0元/亩,氮肥50.0元/亩,磷肥25.5元/亩,灌溉65.0元/亩,病虫害防治18.5元/亩,机收费50.0元/亩,其它费用305元/亩,全市投入平均202.5元/亩;小麦亩产400.0公斤(单价1.6公斤/元),产出平均640.0元/亩,亩收益443.3元。比对照亩增加收入246.4元,增幅125.1%,平均递增率25.0%。
全市XX-XX种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18.6元/亩,种子20.8元/亩,氮肥40.2元/亩,磷肥7.2元/亩,灌溉54.7/亩,病虫害防治5.1元/亩,机收费11.3元/亩,其它费用10.1元/亩,全市投入平均168.0元/亩;玉米亩产428.0公斤(单价1.1公斤/元),产出平均470.8元/亩,亩收益302.8元。XX-2011种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20.0元/亩,种子30.0元/亩,氮肥100.0元/亩,灌溉60.0元/亩,病虫害防治12.0元/亩,机收费13.5元/亩,其它费用12.0元/亩,全市投入平均181.5元/亩;玉米亩产500.0公斤(单价1.4公斤/元),产出平均700.0元/亩,亩收益518.5元。比对照亩增加收入215.7元,增幅71.2%,平均递增率11.5%(详见附表)。
综上所述,XX-XX年小麦玉米两料作物平均总投入521.7元/亩,总产出921.4元/亩,平均亩收益499.7元/亩;XX-2011年小麦玉米两料作物平均总投入384.0元/亩,总产出1340.0元/亩,平均亩收益956.0元/亩。通过分析表中各项投入、产出费用,可以看出农户种粮收益较以前大有提高,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在增加,收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粮食生产加大了种子补贴和综合直补,使2011小麦生产成本从271.5元/亩降低到202.5元/亩,每亩补贴平均达到69元;玉米生产成本从247.5元/亩降低到181.5元/亩,每亩补贴平均达到66.0元。但这种估算未计算农民的劳动力成本,仍存在着投入费用偏高问题。
一、部分地方没有实行节水灌溉,造成水肥投入费用偏高。
二、耕作措施不当,机耕费用较大。
三、有机肥施用面积小,秸杆综合利用率低,化肥使用成本高。
四、化除农药用量偏大,增加了投入费用。
五、播量偏大,增加了种子购买量。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的改进措施如下:
1、全面实行节水灌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调查中发现在许多乡镇仍存在着水源浪费,用水效率低的情况,塬上某村水费竟然高达150元/亩。所以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方田u型衬渠,低压暗管输水或软管引水,实行节水灌溉,减少不必要的水源浪费,提高用水效率。施肥上应该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