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模版]
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就是有别于城市旅游的一种旅游活动,它是将乡村的生活习俗、农业生产等活动与旅游联系起来的一种形式。
一、开发管理状况 ⒈开发状况
雷山县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7°58′—108°05′,北纬26°24′—26°31′之间,海拔在735米至1447米之间。北
连凯里市的三棵树镇,东接本县西江镇,东南相连丹江镇,西面与望丰乡接壤。镇政府驻地距雷山县城13公里,距自治州府凯里市29公里,炉榕省级公路穿过镇政府驻地,有乡村公路通到本镇的报德、乌流等村寨。
镇原为报德乡,1998年8月27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216号文件撤销报德乡设立镇而建制,并把镇政府驻地搬到下寨来办公。现辖13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41个自然寨。全镇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底全镇总户数2391户,总人口9739人,其中农业人口9487人;全镇耕地面积6046亩,农民人均耕地分,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4%。农民人均经济收入达1328元,人均占有粮食公斤。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是一个贫困的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
苗寨位于苗岭主峰雷公山脚下丹江河畔,位于雷山县与凯里市的交界处,全寨有128户,530人,其中男293人,女
237人。全村总面积8260亩,其中耕地面积亩,山林面积5286亩,世居全为苗族。上村依山傍水,[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环境清怡宜人,四周群山环绕,竹木郁郁葱葱,村前望丰河水环流,风雨桥横于河上;村南“护寨山”古树参天,巍峨幽深;村东山岗险要,有杨大陆修堡设防遗址;村西一壁约50丈高的悬崖笔直耸立;村寨对面上的唐房坡顶为昔日杨大陆的练兵场,方圆约1平方公里,常年云吞雾锁,雄伟异常。寨内小道四通八达,全铺以鹅卵石并设有排水沟,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保持及时排水,所以平时道路十分整洁。寨脚有乡村公路连通省道,距省级炉熔公路1公里,现已建成省级四级油路,公路还延伸到5公里外的报德、乌流片,距省城贵阳221公里,距自治州府凯里29公里,县府雷山14公里,离凯麻高速公路18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苗寨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到清“改土归
流”后的清雍正7年,设丹江理苗府,始有建制管辖,苗寨属隶的镇原为报德乡,1998年8月27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216号文件撤销报德乡设立镇而建制,并把镇政府所在地从报德搬迁到苗寨来办公。其目的就是以在苗族文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为中心,依托西部大开发和雷山县开发“两寨一山”的开发机遇,将本镇建成贵州省东线旅游的一个重要民族风情旅游重镇。1976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民们投工投劳修通了连接省道公路的进寨公路,并把路延伸到原来的报德乡政府。并投资在寨前进行河道改造,造出70多亩良田,解决了广大村民的吃饭问题,由于这里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苗居木质吊脚楼,纯朴的民风民俗,引起了省里有关文化文物部门的青睐和重视,在经过1983年至1985年几年多方进行调研后,决定把苗寨作为文物村寨立体地保护起来,并按有关规定对原有的寨容寨貌进行修整。1986年省文化厅拨款2万
元资助村民按规定整理村容寨貌,当年年底完工;1987年省文化厅资助3万元,村民投工投劳,改建了寨里的接待室、陈列室和博物馆,1987年11月完工;1990年州旅游局资助万元修复杨大陆风雨桥,村民投工投劳,到年底完工;1992年由振华公路资助3万元,修建寨内人畜饮水工程,完成水池2个,管道5400米,1993年1月,村民饮上了卫生自来水;1995年交通部门资助18万元,拓宽了下镇至上的进寨公路,公路长1500米,宽8米,1995年7月完工;1996年由财政部门资助2万元,村民自筹万元,修建了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1997年1月村民们看上了电视;1997年由邮电部门投资6万元,村民集资万元,接通了程控电话;1995年由教育部门资助6万元,群众集资万元,在路口修建了小学,199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省州有关部门投资162万元对“杨大陆风雨桥”、寨内“二线”下埋、进寨公路四级油路进行改造建设。经过10多年来的修整,新修的建筑与
原有建筑和谐统一,自然景观未受到人为的破坏,环境更加优美,建成了一个也是全国每座苗族露天博物馆。1982年被列为黔东南州7个开放的民族风情旅游景点之一,1987年被列为首批重点保护村寨,对外开放开展民俗文化旅游,其独树一帜的苗寨建筑,民风民俗和保存较为完好的民族历史文化享誉中外,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到观光考察。近20年来,已接待国内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游客6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不少国家的驻华使节和我国党政领导及有关省部委负责同志胡锦涛、贾庆林、乔石、贺国强、胡启立、许嘉璐、布赫、彭珮云、司马义·艾买提、王朝文等同志,同时苗寨还成为许多高等院校学习考察的的实习基地。苗寨通过文物保护,开展民族文化旅游,通过接待旅游团队,过去只能在节日才能演唱的苗族歌舞成了接待客人的节目,同时挖掘和抢救了许多面临消失的民族文化,并造就了一大批接待队伍,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村民思想意识得到了开化,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走出山门闯世界”许多青年男女外出大中城市表演打工,10多年来,朗德苗寨来自旅游的年均收入达30万元以上,村民来自旅游的年纯收入达1600元以上,现在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600元,人均占有粮达385公斤,全村人民正向小康生活迈进。汽车、冰箱、电视机、摩托车、缝纫机、照相机、音响、电扇、电话等以前城市才有的高档消费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这个苗寨还出阵10多名大中专学生到外面参加了工作。
成功的民族文化保护与经常模式,被授予了很多殊荣和称号,198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第一座露天苗族风情博物馆,1995年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苗族歌舞之乡”,1997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199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百座特色博物馆”之一,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许多电视台、电影制片厂还经常到这
里拍摄电视专题片、电影等。为更好地提高苗寨的历史文化保护,村民们成立了历史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和旅游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保护该寨的“榔规”和《保护公约》规定:在寨内所有的建筑物不能随意乱搭乱建,新建的民居必须与原有的建筑风格一致,不准乱刻乱画,乱丢烟头和随地吐痰及大小便,更不准滥砍寨子周围的“保寨树”,违者除罚款外,还要拿出一定数量的肉、米、酒喂全寨人吃饱一天。不过村民个个自觉守约,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被罚的。⒉管理模式
自1987年对外开放开办旅游业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的管理模式——“工分制”。“工分制”这个早已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的历史名词,在的旅游活动中却运用得十分鲜活。在1987年最初开办旅游时以工分计报酬,当时只能是为补偿广大村民因接待游客所造成的误工,当初大家在制定“工分制”的管理模式只是为了“所有寨民都为村寨的建设出力,现在开
办旅游大家都应受益”的原则,经全体村民同意沿用至今。
“工分制”的具体内容是歌舞表演由村集体举办,全体村民均可参加旅游接待活动,并按贡献大小进行“计分”分配报酬。如一场表演有一定技能的熟练女演员可拿20分,新的技能一般的演员记18分,有熟练技能的男演员可拿22分,一般着盛装的迎接客人的群众按所穿服饰的档次记6至11分,读小学的少年儿童以1至6分,按读书年级来相应记工分,负责摆12道拦路酒及芦笙场边桌凳的各计1分,村干及管理人员每场一律记18分。每次表演即将结束由管理人员发工分票给参演的所有村民每家一个工分本,每月根据各家的工分多少结合当月收入情况结算一次,一些出工多的家庭每月可分配到500至600元,少的家庭每月可分到100元左右。
每场苗族歌舞表演定价500元,集体提成30%用于寨子里的各项建设等开支,余下的收入全部用于分配给全体参加表
演接待的村民,村里除了搞歌舞表演外,还经营一个集体食堂和招待所,部分收入也用于集体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开支。对于旅游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一个旅游接待组,现组成人员有21人,一般由村两委成员及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由村两委负责人组成三年一届的接待核心小组,其余的人员以每年一届选出的各小组长参与,接待组设有组长1人,出纳、会计各1人,芦笙队长1人等。
二、存在的问题
⒈现行的管理体制缺乏活力。“工分制”的管理模式倾向于公平,全寨人民都在吃大锅饭,似乎形成了一种似于公平合理的“共产主义社会”,但是,由于吃大锅饭,各种旅游活动很难产生活力,广大参与旅游接待活动的村民都应付似的,一场表演活动下来,只要得到工分,接待出力多少也就无所谓了。虽然因按旅游接待活动中全体村民个个都得以参与,但其活动仅局限于原定有的几个节目内容,走出去进行宣传促销根本没有
做,游客大多都是因官方的宣传和互相介绍而慕名前来,“工分制”造成旅游活动效率十分低下。
⒉从事旅游活动人员素质差。上开展旅游活动的人员是当地村民,村民们由于受历史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文化程度低,大多数的老年妇女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加上农民本身固有狭隘的农民意识,特别是近几年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较多,留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造成了大量的年青优秀民族艺术人才流失,据初步统计上现外出打工人员78人,占全村劳动力的28%,因人员素质差,欺客诈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因素质低,客人早已到寨门前,迟迟不来接客人进寨,有时要等上半个小时才有珊珊来迟的老太婆老头子迎接。⒊利益分配不公。由于“工分制”是以主体村民吃大锅饭为前提,公平与不公平都是矛盾着的,特别是年青骨干的演员,虽然在记工分时已给他们记较高的分数,但一场表演下来,每场收费500元,全寨300至400人参加,粥少僧多,演员们能分到的钱最多不超过2元,与其他的群众享受到的报酬接开的档次不大,最多悬殊不到1元钱,这样又怎么能调动得起广大演员的积极性呢。⒋有关管理职能部门工作不到位。上旅游活动由于多方面1 2 下一页
第二篇: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报告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就是有别于城市旅游的一种旅游活动,它是将乡村的生活习俗、农业生产等活动与旅游联系起来的一种形式。
一、开发管理状况
⒈开发状况
雷山县**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7°58′—108°05′,北纬26°24′—26°
31′之间,海拔在735米至1447米之间。北连凯里市的三棵树镇,东接本县西江镇,东南相连丹江镇,西面与望丰乡接壤。镇政府驻地**距雷山县城13公里,距自治州府凯里市29公里,炉(山)榕(江)省级公路穿过镇政府驻地,有乡村公路通到本镇的报德、乌流等村寨。
**镇原为报德乡,1998年8月27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1998)216号文件撤销报德乡设立**镇而建制,并把镇政府驻地搬到**下寨来办公。现辖13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41个自然寨。全镇总面积为7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2004年底全镇总户数2391户,总人口9739人,其中农业人口9487人;全镇耕地面积6046亩(其中田4636亩,土1410亩),农民人均耕地0.64分,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4。农民人均经济收入达1328元,人均占有粮食281.5公斤。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是一个贫困的以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
**苗寨位于苗岭主峰雷公山脚下丹江河畔,位于雷山县与凯里市的交界处,全寨有128户,530人,其中男293人,女237人。全村总面积8260亩,其中耕地面积319.17亩,山林面积5286亩,世居全为苗族。上**村依山傍水,[本文转载自[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环境清怡宜人,四周群山环绕,竹木郁郁葱葱,村前望丰河水环流,风雨桥横于河上;村南“护寨山”古树参天,巍峨幽深;村东山岗险要,有杨大陆修堡设防遗址;村西一壁约50丈高的悬崖笔直耸立;村寨对面上的唐房坡顶为昔日杨大陆的练兵场,方圆约1平方公里,常年云吞雾锁,雄伟异常。寨内小道四通八达,全铺以鹅卵石并设有排水沟,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保持及时排水,所以平时道路十分整洁。寨脚有乡村公路连通省道,距省级炉(山)熔(江)公路1公里,现已建成省级四级油路,公路还延伸到5公里外的报德、乌流片,距省城贵阳221公里,距自治州府凯里29公里,县府雷山14公里,离凯麻高速公路18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苗寨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到清“改土归流”后的清雍正7年(公元1729年),设丹江理苗府,始有建制管辖,**苗寨属隶的**镇原为报德乡,1998年8月27日经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1998)216号文件撤销报德乡设立**镇而建制,并把镇政府所在地从报德搬迁到**苗寨来办公。其目的就是以在苗族文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为中心,依托西部大开发和雷山县开发“两寨一山”(西江、**、雷公山)的开发机遇,将本镇建成贵州省东线旅游的一个重要民族风情旅游重镇。1976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民们投工投劳修通了连接省道公路的进寨公路,并把路延伸到原来的报德乡政府。并投资在寨前进行河道改造,造出70多亩良田,解决了广大村民的吃饭问题,由于这里保存着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苗居木质吊脚楼,纯朴的民风民俗,引起了省里有关文化文物部门的青睐和重视,在经过1983年至1985年几年多方进行调研后,决定把**苗寨作为文物村寨立体地保护起来,并按有关规定对原有的寨容寨貌进行修整。1986年省文化厅拨款2万元资助村民按规定整理村容寨貌,当年年底完工;1987年省文化厅资助3万元,村民投工投劳,改建了寨里的接待室、陈列室和博物馆,1987年11月完工;1990年州旅游局资助5.7万元修复杨大陆风雨桥,村民投工投劳,到年底完工;1992年由振华公路资助3万元,修建寨内人畜饮水工程,完成水池2个,管道5400米,1993年1月,村民饮上了卫生自来水;1995年交通部门资助18万元,拓宽了下**镇至上**的进寨公路,公路长1500米,宽8米,1995年7月完工;1996年由财政部门资助2万元,村民自筹1.3万元,修建了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1997年1月村民们看上了电视;1997年由邮电部门投资6万元,村民集资0.4万元,接通了程控电话;1995年由教育部门资助6万元,群众集资0.6万元,在**路口修建了**小学,199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省州有关部门投资162万元对“杨大陆风雨桥”、寨内“二线”下埋、进寨公路四级油路进行改造建设。
经过10多年来的修整,**新修的建筑与原有建筑和谐统一,自然景观未受到人为的破坏
第三篇: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问题及开发对策
浅析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问题及开发对策
摘要: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深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旅游者选择这种旅游方式的动机是对大自然和先祖生活方式的是双重回归。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字:乡村旅游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1、乡村旅游的起源。西班牙学者Rosa Marý´a yagu e perales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Traditional Rural 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Modern Rural Tourism)两种。
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
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的乡村旅游。2.乡村旅游的定义。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
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3、乡村旅游的特点。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依然占人口总数的近70,即使是城里人也有着浓厚的农村情结。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极大兴趣。其特点是:
第一,旅游者的一切旅游活动均发生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区域环境内。
第二,旅游资源应是乡村已开发的和待开发的,原生的或再生的,属集体的或个人所有的各类自然、社会资源。
第三,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具有比较浓厚的地方特色、乡村特色、民族特色。
第四,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应该以经过培训的农业人口为主。
第五,乡村旅游经济兼有乡村集体经济和乡村个体经济成分,它纳入乡村经济核算体系,有些核算内容可虚拟地纳入整个国家旅游经济统计,以反映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背景和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化度来看,主要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市 进程加快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使其成为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渠道,并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随着生态旅游的展开,农家旅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悄然兴起,并成为乡村度假的重要承载。乡村旅游实现了从观光到度假旅游方式的升级,并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伴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和大众观光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进程,尤其是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确定为我国生态环境主题年的举措,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兴起。从市场需求角度而言,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动机主要有:
(1)回归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久居喧嚣城市的人们产生了对田园风光和乡村宁静生活的回归需求,向往“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意境体验。
(2)求知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城市少年儿童普遍缺乏对农村、农事生产、农民生活的了解,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的休修学旅游方式,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3)怀旧的需要。怀旧是人类的共同特征,旧地重游的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向,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我国文革时期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造就了所谓的“知青情节”,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4)复合型需要。人们的旅游行为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旅游也不例外,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有的可能处于求 4
新、求异、求美、求乐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身心调解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美食或购买土地特产品的需要,等等。
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会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三、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原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的内容各有侧重。比较分析我国各地乡村旅游的形成过程,对其成因及特征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区位。如何构建乡村旅游布局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如下一些模式:
1、森林公园模式。对于那些区位条件好,地形多边,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面积较大的森林地段可开发为森林公署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避暑、科考和惊醒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2、度假区(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场所。
3、野营地模式。野营是一种户外游憩活动,是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态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它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项旅游活动项目。森林野营地要求离城市30-160㏎左右,交通比较方便,但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面积较森林公园小,但应大于公顷。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择地势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设野营地。也有人将野营地建在农荒地、草原、甚至沙漠边缘。
4、观光购物农园模式。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这也是国外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
5、租赁农园模式。是指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园地。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
6、休闲农场模式。是一种供游客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近年来,台湾的许多会议都移到休闲农场举行。
7、农业公园模式。按照公署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
8、教育农园模式。这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想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可设置简单的农业“博物馆”陈列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的农畜产品或图片、农具、介绍农业生产工艺技术的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爱农、兴农、投身与我国农业建设的热情。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农园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及我国台湾省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9、农村留学模式。只指城镇居民将子女送到农村就读小学和中学,或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农村亲属家去寄宿,并参加农场作业、农村社区活动等,此即所谓的“农村留学”。这主要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坚韧、朴实、健康、正直的人格。
10、民俗文化村模式。农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园林建设、文物古迹,如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歌舞、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寺庙、教堂、陵墓、园林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民俗文化村,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招徕游客观光、度假和休闲。
11、乡村俱乐部模式。如在原来知青集中的乡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库、湖泊、鱼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乡村高尔球俱乐部”或“乡村高尔夫球练习场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
四、开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过去,认为旅游只是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的“专利”乡村旅游资源不被重视,因而对开发、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农业旅游不屑一顾,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老是在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及其衍生出来的人工微缩景观上做文章,或重复建设,或修修补补,不求开辟新天地。旅游开发者的思维深受“观光旅游”的束缚,缺乏开拓思想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关部门应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将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发展乡村旅游上来。
2、投资主体多元化。乡村旅游的开发相对大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而言,其所需资金要少得多,但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范围广泛,总体上来说,也需要不少资金。对于那些资源条件好,级别高的重点项目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作用,由国家牵头,联合一些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强的企业或私人入股,走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道路;大力提倡和鼓励外资、国有企业、私有经济单独或合作开发,也鼓励农民个人或联合开发。总之,要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走“滚动发展”的路子。
3、合理规划,科学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开发及系统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决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上,拖着上,各自为阵,重复建设。各地应在国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详细规划和开发工作。旅游主管部门应对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并实施监督,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地进行。
4、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特色产品。乡村旅游的开发也应遵循市场规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情况,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注意旅游产品的特色性,以增强其吸引力,特色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所在。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应加强休闲娱乐、民俗风情“绿色产品”等特色产品的开发。
5、加强环境保护和教育,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地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EIA)和环境审计(EA),确定合理环境承载力和游客容量,预测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和所承担的风险,确定“生态经济适合度”,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可选择一批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旅游地实施ISO9000和ISO14000认证,使之与国际接归,创建国际知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管理者实施“分级”评定,以之确定其是否具备开发经营的能力和权利。设立“公众教育馆”,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其生态学人格。要大力提倡和开展生态旅游,园内交通建议均采用马车或人力车,改烧煤、烧木材为烧沼气、烧电,尽量使用当地生产的绿色产品,环卫工作应有专人管理和清扫,生活垃圾实行分箱收集并统一处理。对破坏环境的游客应给予一定处罚,如让其清扫垃圾、干一些农活或处以罚款。同时在部分乡村旅游地建立“生态定位站”,对旅游活动对乡村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定位监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业及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得要基础。
6、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国家旅游局针对当前国内外旅游者“回归自然”的热潮,推出了“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环境游”,我们应抓住这一美好的历史机遇,大力宣传和推销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还应建立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组织、城市饭店、度假区之间的联系,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促销,重视乡村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力争使我国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7、加强卫生和安全工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卫生习惯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在乡村的一些地方,基础卫生条件还较落后,因此应加强卫生工作。对旅游地和接待食宿的农户家的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用水及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乡村是社会治安力量较为薄弱的地方,有些犯罪分子利用乡村人口密度小、农户稀散、部分游客
分散住宿的特点伺机作案,抢窃谋害游客,因此应加强乡村旅游地的治安工作。
8、加强法治建设和管理。为了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应制定有关法令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乡村旅游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可成立乡村旅游协会,制定有关章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市民与农户之间租赁土地时,必须订立详细的合同并行到认真履行,避免发生纠纷。
9、做好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城乡居民在交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摩擦”或误解,各地旅游部门、乡村旅游协会及乡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加强对当地旅游业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以增加城乡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五、开发乡村旅游市场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城市居民可以亲身了解和体验农村生活;旅游者的观光活动将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者封闭保守思想的改变,形成市场意识;通过对观光农业基地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实现土地的合理开发和经营多样化,提高用地效益。
2、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观光农业不仅以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参与活动、民俗文化等吸引游客,而且以优美的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是其必要的投入,在客观上
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特别是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意义更大,对于我国发展生态旅游也有促进作用。在台湾,观光农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三生”农业,即是把农业的发展引向“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平衡发展,达到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和生态自然化。
3、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消费不旺、需求不足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进一步刺激各方面的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业由于关联性强,带动功能大,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说,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中的作用,既是旅游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时代赋予旅游业新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这方面作用,充分挖掘潜在的游客市场,扩大旅游者队伍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和途径。目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启动乡村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效将会十分显著。
4、有利于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推进我国世界旅游强国建设步伐。新的时期,我国旅游业提出了要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和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必不可少,而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市场开拓,对推进我国旅游强国建设将大有裨益。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不断扩大的乡村旅游市场对壮大我国旅游经济规模会起到积极巨大的作用。
5、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发展乡村旅游必然带动乡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引起区域农业产品特色化,有利于形成对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系列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讨论[J].西南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2]朱广伟: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5).[3]王照耀:实现农业小康建设的新突破[J].求是,2003(16).[4]韩丽,段致辉: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理研究与开发,2000(4).[5]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2003(2)
第四篇:发展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内容单调档次不高 乡村旅游“想说爱你不容易”
上农家土炕、吃土鸡、摘水果,这些似乎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千村一面”的服务项目。记者近日在青海省贵德县农家风情旅游区看到,很多旅游接待点没有特色旅游项目,游客品尝完农家饭菜之后,便围坐在桌前玩麻将、打扑克,旅游内容十分单调、乏味。
在黄河岸边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的农民马宏介绍说,近年来,游客到乡村旅游已不纯粹是吃吃喝喝了,他们更希望感受和体验农村生活、农业生产、民俗文化等多种内容。由于配套设施不全,档次上不去,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接待点难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经常驾车旅游的西宁市民李作明介绍说,青海的很多“农家乐”不提供住宿,即便能住,房间里也没有洗漱用品及电视等设备。
青海省社科院研究人员丁忠兵介绍说,很多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产品雷同,特色服务不明显,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再加上没有统一规划,乡村旅游多年来仍是小打小闹,很难形成规模性产业。
第五篇:浅析红色公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红色公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井冈山红色旅游概况,分析了井冈山公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和扶贫的相应对策。要建立运营机制;明确市场方向,转变宣传方式;促进公益旅游和扶贫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红色公益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对策;井冈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了解决贫困这个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旅游扶贫应运而生,并且旅游扶贫的出现为促进当地其他经济的发展和带动当地贫困人口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红色公益旅游是介于宣传红色文化和旅游扶贫之间,既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宣传了当地红色文化,又传承了当地的红色精神。作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井冈山,不仅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十分巨大,还能够很好地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本文以井冈山为例,从井冈山红色旅游的概况出发,分析了当前公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和扶贫的相应对策。
一、井冈山红色旅游概况
井冈山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旅游胜地,革命历史深厚,自然风光灿烂,红绿相间。井冈山以其辉煌的革命历史,创造了国内外著名的“红色摇篮”。上世纪20年代末,以毛泽东为主的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这条道路使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孕育了井冈山的伟大精神,鼓舞了无数英勇的前辈们向前走并跟随。此后,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中,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井冈山以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巍峨500里的井冈山,散落着100多处革命古迹,已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壮大境界、增强信仰的开放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础。主要景点有:黄洋界、茨坪革命旧址、革命烈士陵园、毛泽东同志旧居、革命博物馆、八角楼、会师纪念馆、龙潭、主峰、水口、杜鹃山(笔架山)等。井冈山有五口井,指五个村庄,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最大的村庄之一。也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革命前辈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二、井冈山公益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起步晚、影响小、宣传力度不够
公益旅游是一种新兴的非大众旅游形式,在欧美一些国家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力较小。“旅游
与公益”的旅游模式在我国兴起,与其他旅行模式相比还不够成熟。就目前而言,我国拥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很多,尤其是江西地区,由于目的地进入性不是很好,交通也是问题,加上宣传力度较弱,很多红色景点不为外人所知。目前旅行社推出的旅行形式仍停留在大众旅游,对公益旅游涉猎较少,宣传不足。
2、参与度不够广泛
目前参加红色公益旅游的大多数是公务人员或者学生,人群比较单一,参与也不够广泛。许多公益活动通过媒体跟踪报道完成,还有一种途径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参与,但是只是少数。在与不同年龄段的旅行者访谈中获知,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去哪,也不知道怎么去”。由此说明我国公益旅游的发展还不成熟。
三、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和扶贫的对策
1、建立运营机制
井冈山红色公益旅游采用一體化运作模式。项目的规划者、投资者、实施者、运营商和员工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规划不再是项目的目标,而是项目的主体。以旅游项目开发为己任,确保项目的知识内容和项目规划与时俱进。在这种参与模式的发展下,规划者、政府职能部门、农户三个方面分别以知识、资金、文化及劳动力的方式投入到旅游开发当中去。策划者负责保证井冈山红色公益旅游产品(公益
活动以及周边相关产物)多元化的开发,政府职能部门发挥应有职能,农户提供综合服务。
诚实守信、诚信经营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旅游景区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还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重点,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和行业信誉是旅游景区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旅游景区开发经营和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自律建设,建立健全景区诚信经营体系,内敛素质,外树形象,维护自身信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升景区自律,增强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
2、明确市场方向,转变宣传方式
(1)在市场方向的选择上,要打好红、绿两张牌。红牌: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自此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摇篮”。到目前为止,井冈山有100多处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这里聚集着革命老宅、遗址和文物。绿牌:井冈山百花争艳、千峰竞秀、遍布江河湖泊。整个景区无污染、无噪音,森林覆盖率高达86%,80000/cm3多个负氧离子的井冈山,被誉为“天然氧吧”,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天然洞穴为探险者提供了便利,而优越的生态环境将吸引摄影师
和绘画爱好者。
(2)转变宣传方式。在开辟旅游市场中,想要提高井冈山景区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出行,转变宣传营销方式至关重要。而要转变创新宣传方式,不仅要有效结合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宣传,还要注重创新营销方式,即:从传统营销模式向体验营销模式转变;从单一景点营销向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趋势转变;实施整合营销和旅游目的地营销,重视市场营销规律;通过搜索和分析实施精准营销,不断增强旅游景点的市场影响力。
3、促进公益旅游和扶贫的有效融合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旅游扶贫政策以来,很多地区都依靠发展旅游业、开发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等实现了旅游扶贫的目的,提高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了人们生活条件。这一现象让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井冈山人民深刻意识到,开发旅游产品可以提高居民的经济收入,帮助人们消除贫困,实现扶贫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在1991年全国旅游局长会议上,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口号,随后对旅游扶贫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并取得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井冈山于2017年以旅游扶贫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四带动四同步”的精确扶贫工作模式,把扶贫作为“主导产业”,让公益旅游发挥“主导作用”,很好地实现了公益旅游和扶贫的有效融合。
此外,由于很多人对红色旅游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井冈山想要发展红色公益旅游项目,就必须牢牢把握井冈山在历史革命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内涵。除了发挥红色资源的旅游优势外,还要充分发挥井冈山的绿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休闲旅游,让游客尽享井冈山的山川美景和自然风光,从而更好地促进井冈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