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刘刚书记视察汇报 4-4

时间:2019-05-14 04:3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委刘刚书记视察汇报 4-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委刘刚书记视察汇报 4-4》。

第一篇:市委刘刚书记视察汇报 4-4

汇 报 提 纲

中共嫩江县委员会 嫩江县人民政府

(2010年4月)

刘书记上任伊始,即来嫩江调研和指导工作,体现了对嫩江广大干部群众的关心和重视,更是对我们的莫大鼓舞和激励。下面,就嫩江县的有关情况向刘书记作以汇报。

一、基本县情

嫩江县位于我省西北部,幅员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位;县辖14个乡镇,150个行政村;驻有中储粮北方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农场九三管理局及11个国营农场,22个驻军农场,总人口50万。县域内耕地1200万亩,林地700万亩,草原面积320万亩,水面5万亩,是全国的麦豆主产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中国大豆之乡”,被誉为“北国粮仓”。矿产资源丰富,探明储量矿藏62种,其中铜储量320万吨,居全国第三位;珍珠岩储量3000万吨,品位居东北之首;大理岩储量3.5亿吨,占全省储量的25%;煤储量7000万吨;享有“地质摇篮,矿产之乡”美誉。齐加铁路、齐黑公路、111国道、嫩呼公路穿境而过,是连接黑河口岸、大兴安岭和内蒙古东部的交通枢纽,已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重要商品集散地。抗联文化、知青文化、军垦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嫩江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比较显著,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等诸多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苏商最具投资潜力城市”,“达沃斯〃魅力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县”、“达沃斯〃魅力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纵向看虽然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但是横向比综合实力不强,经济结构不优、欠发达仍然是目前嫩江县的基本县情。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省、市战略部署,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凝聚全县人民智慧力量,聚集各类资源要素,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快发展,跻身省强县,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新嫩江”。几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质量在不断提升,总量在不断扩大。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1.8亿元,比2005年增长86.8%,年均增长16.9%;2009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5,650万元,比2005年增长2.1倍;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30,477万元,比2005年增长3.6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实现556,794万元,比2005年增长1倍。农业、工业、投资、财政、人民生活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2009年基本建设总面积完成50.21万平方米,城镇棚户区改造1900户、14.27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改造2,510户、20.14万平方米。五年全县城镇建设累计投资20.98亿元,年均新开工建筑面积21.6万平方米,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7亿元,县城新建和改(扩)建公路28.98公里。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和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工程全面加快,城市管理水平和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09年农村公路建设完成264.9公里,五年投资3.1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208.8公里,10个乡镇88个行政村实现通畅。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041元,比2005年增长99.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156元,比2005年增长6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5,108万元,比2005年增长1.4倍。城乡救助体系更加完善,五年共完成新就业23,311人、再就业11,493人。

从全省排位情况看,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排名第28位,2008年上升至23位;2009年虽然排名没有出来,但据了解,部分指标已跃居前十位,大部分指标已跃居前20位。从全市站位情况看,嫩江县经济

总量多年始终位居全市首位;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40.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畜牧业增加值总量均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二、近五年主要工作情况

紧紧把握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找准嫩江实际与上级精神的结合点,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谋划思路,坚持快发展大发展不动摇,抓住国家和省政策机遇,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加快发展。在目标定位上,以“一个率先”(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两个跨越”(实现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努力快发展,跻身省强县,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新嫩江”。在发展方式上,围绕“三项任务”(大投入、扩总量、保增长),“四个加快”(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实现更大更好更快发展。在推进落实上,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向上争取、环境建设、平安建设”五项重点工作,打造以农、牧、矿优势产业为主,综合多业发展,尽快形成精深加工的区域集聚效应,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走嫩江经济发展特色之路。在机制保障上,全县上下大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凝神聚力谋发展”的思想氛围;按照“项目推进落实督察机制”和“工作目标考核责任机制”要求,严格落实“六定一承诺”(定机构、定责任、定投资、定时限、定效果、定奖惩和兑现承诺),“五个一”(建一个项目、定一名领导、落一套班子、拨一笔经费、包一块责任),客观全面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做到责权一致,奖惩并举。

(一)着力解决制约发展主要矛盾,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推进经济提质加速。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驱动经济提速强大引擎。紧密对接国家和省市政策,全力实

施“项目建设攻坚”战略,把全县所有的力量、要素、激情集中到项目建设上来,举全县之力谋划项目、引进项目、培育项目、推进项目。几年来,策划、储备和推进项目115个,总投资达52亿元;引进了嵩天薯业、大多宝铜矿等投资规模超亿元或利税超千万元项目6个,引进了雨润集团、嵩天薯业、紫金矿业、完达山乳业上市公司4家。在项目建设拉动下,全县经济逆势增长、高位运行,2005-2009年 GDP年均递增17.3%。推动产业化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五年来,在农田水利、农机和农业科技方面共投入3.38亿元资金,组建现代农机合作社76个,建设县乡两级科技园区15个。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加快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规模经营面积270万亩,占全县耕地总数50%;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5个。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高产、优质、高效作物面积大幅度增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面积逐年扩大,粮畜“主辅换位”战略深入实施,2009年全县奶牛达到194861头,五年增长88.7%,肉牛达到106062头,五年增长93.2%,生猪存栏达到194861头,五年增长30.3%;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和对俄农业开发加快发展。目前,县域内的完达山乳业、江苏雨润集团、嵩天薯业、翔河油脂、辰鹰乳业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6家,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强力推进资源开发和产业发育,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原材料、能源、绿色食品、医药等产业,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提升。加强技能改造升级,辰鹰乳业、巨祥实业等传统企业实现扩能提效。加快铜、煤等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大多宝铜矿、北泰铜业、国维煤矿等企业稳步发展。嵩天薯业、翔河油脂、跻牧饲料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建成落地。五年全部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47.67亿元、增加值13.93亿元。2009年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已达15家,累计实现总产值10.9亿元、增加值2.56亿元、利税总额6658.5万元。落实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推动城乡市场繁荣发展。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围绕促进消费、延长链条、扩大市场,以商贸城、农贸大市场、客运中心为重点,培育加快流通的聚集项目建设,建成了齐齐哈尔已北最大的装饰装潢建材大市场、粮食批发大市场、农机大市场、农用物资大市场,以及日用品零售和批发市场。五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实现总产值293.6亿元、增加值88.7亿元、税金7.95亿元。

(二)城乡建设同步推进,大力改善发展环境。五年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7亿元,完成升级改造道路34条20,877延长米;城市基本建设总面积85.69万平方米,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17.14平方米。城乡交通环境不断改善,牢牢抓住全省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契机,加快城乡交通网络建设。S208省道竣工通车,G111等国省干道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农村公路855.3公里,10个乡镇88个行政村实现通畅。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比较优势日益凸显。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投资1,500余万元,扎实推进41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2008年我县被评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投资4亿元,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6,360户、51.74万平方米。农村自来水入普及率达到71.4%,住房砖瓦化率达到69.2%。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1.8%。场县合作共建不断深入,2002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场县合作共建,2007年被确定为全省试点,围绕“经济发展计划、产业结构布局、社会事业互补、人才资源共享、农场地方和谐发展”五个方面深化合作共建,并以此为牵动,推动县域内各类资源要素有机整合,加快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三)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改善保障民生为核心,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普惠民生。每年办惠民利民“二十件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资源整合深度推进,相继撤销乡、村小学教学点108个;高考本科升学人数连续八年全市第一;第四小学和第六小学合并异地重建、体育场改扩建全面完成,建成了黑河市乃至齐市以北首个标准400米塑胶跑道运动场。投入587万元解决8个社区办公用房,投入1000万元完成第一殡仪馆改扩建工

程。群众文化、艺术、体育、双拥优抚、精神文明等各项事业不断推进,打造了“嫩江之夏”特色文化品牌。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不断扩大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9,5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2.87%。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低保达到10,803户22,230人,累计发放低保金7124万元。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集中解决了一批矛盾尖锐、影响较大的社会问题,有效化解27件积案,大冬会、国庆60周年等重点时段稳控工作效果良好。深化“平安嫩江”创建活动,切实抓好生产、交通、食品等重点领域安全工作。治安防范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不断加强,110联动协作机制不断完善,营造了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森林防火创造性地采取“网格化”管理措施,连续七个防期未发生重大火灾。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县上下形成了“谋科学发展之策、干科学发展之事、成科学发展之业”的良好氛围。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理论武装更加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载体活动不断丰富,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豆行业协会党支部典型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党风廉政建设创新机制,“五事法”工作经验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刊发。实施“六定一承诺”、“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和乡镇、县直部门、中省市直部门工作目标考核机制,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县四大班子团结协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干事业,形成了强大合力。

全县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决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257个突出问题,健全完善了907项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县委和基层党组织的群众满意度分别达到99.24%和99.15%。我县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城乡党建互帮

互助“建立五项机制、破解五个难题”工作经验(创新联动发展机制,破解“组织如何联”的问题;创新制度保障机制,破解“制度如何建”的问题;创新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破解“党员如何管”的问题;创新城乡互融的组织生活制度,破解“党组织作用如何发挥”的问题;创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破解“党员作用如何发挥”的问题)在中央学办1053期简报编发,习近平同志作了重要批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基层党的建设需要着力推进的一项工作。黑龙江嫩江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建立五项机制、破解五个难题,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党建研究》、《黑龙江日报》、《黑河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刊发;大豆行业协会党支部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四个三” 做法(走出去,访市场,知行情,帮经营;走上去,访政府,知政策,帮参谋;走下去,访农户,知产量,帮销售),被中央学办收录到《学习实践活动经验材料选编》在全国推广,并在中央电视台等17个国家级媒体播发。

三、今后工作思路打算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战略部署,今后一个阶段嫩江县委、县政府将着眼于国家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实施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等一系列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着眼于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把积极争取落实上级产业政策与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紧密对接起来谋划发展;着眼于全市建设“三带十区”,发育“七大支柱产业”,着力扩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活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推动嫩江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更好更快发展。

围绕农、林、矿三大资源开发,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嫩江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来定位。以

“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强力推进信息化新矿业,走嫩江发展特色之路,创建全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示范县”为主攻方向,为实现“努力快发展、跻身省强县,建设富裕、秀美、和谐新嫩江”目标而奋斗。举全县之力打造“三大经济区”(农业综合经济区、矿业综合经济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十大工程”(粮食产能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现代交通网络建设工程、贸易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程、人才强县富民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创建文明滨水城市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15%,达到105.6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40%,达到4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达到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达到17.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达到30,78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达到11,9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达到6,525元。

为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各项任务,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总体要求是:“思想新突破、工作上水平、成果创一流”。

(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凝神聚力抓好工业经济。加快园区规划建设。做好规划和审批争取工作,力争将嫩江工业园区列入省级开发区扶持范畴,力争年内初具规模。推进江苏雨润集团、沈阳香雪面粉、大连兴龙垦面粉、临江庆丰面粉、蓝天彩钢板加工、嫩江春酒、辰鹰乳业等尽快入驻。集聚项目、整合资源、形成链条,带动临江大豆深加工区、前进生猪养殖区等乡镇园区建设。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围绕豆、麦、薯、糖、药、乳、肉、矿、能源、建材等产业,与东方希望、格林纸业、维维集团、统一集团等大型企业加强对接,调整完善我县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推进多宝山铜业、北泰铜业、嵩天薯业、翔河油脂、完达山乳业等龙头企业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型能源、建材等新兴产业,在推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重

点推进佳和生物能源、多宝山镇新型建材加工和长福镇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建设。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举全县之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提升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今年预定40个重点推进项目,计划投资49.6亿元。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点编制好多宝山、霍龙门等矿区勘查开发规划,加快矿业综合经济区建设,推进多宝山铜钼矿开发建设,引进精深加工技术,生产铜线、铜管、超薄铜带、高强度耐磨铜合金等高端产品,力争建立10万吨铜冶炼加工基地。加快推进文革山铜多金属矿和霍龙门铜多金属矿开发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力争实现税金1,500万元;铜山铜矿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1万吨铜矿选矿厂,力争实现税金7,000万元。推进关鸟河大理岩矿开发,力争实现税金1,000万元。做好门鲁河珍珠岩矿、临江沸石矿、英山大理岩矿扩建及华昌煤矿前期筹建工作。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浮石矿等为原材料的新型建材产业。加快推进固固河岩金多金属矿、马鞍山-独立山地区金多金属矿和麦海红柱石矿的普查工作,做好霍龙门-长安煤田普查、大西江煤炭勘查和建边-星火二连煤炭详查工作。农产品加工项目。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大胆引资、引技、引市场,对接开发一批高科技项目。以大豆产业为龙头,做大膨化食品、腐竹加工产业,推进卵磷脂等高科技产品开发。加快发展麦、豆、薯、药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依托嵩天薯业打造全国最强的薯业产业加工基地,力争三年内达到年产马铃薯精淀粉10万吨的生产规模。引进吉林省敦化市8,000亩人参种植项目,当年完成项目立项、申报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北药种植和加工项目,力争三年内打造全国最大的北药生产加工基地。加快韩国清道郡大豆精深加工项目落地进度。生物能源项目。全力推进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秸秆制气、秸秆制浆、秸秆制板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造纸、林木加工项目,扩大经济林、食用菌种植、栽培与加工规模。

(二)以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施粮食产能工程。按照全省粮食产业发展规划,抓好大豆、小麦和马铃

薯三大粮食高产创建基地的规划建设。完成160万亩大豆、120万亩小麦高产创建任务。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粮食总产力争突破25亿斤。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将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180万亩,大豆控制在330万亩以下,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在近郊及部分乡镇建设20万亩马铃薯、20万亩玉米、3万亩北药、3万亩燕麦和2万亩甜菜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大力实施水利化工程。立足抗旱除涝和多宝山供水,完成老莱河流域治理工程、二道坎供水工程项目前期和海江镇等4个项目区30万亩旱田灌溉工程任务。强力推进农机化工程。整合扩大现有农机合作社规模,争取国家贷款和扶持资金1亿元,新组建10个千万元大型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力争完成土地流转面积230万亩。发展各类养殖经济。依托雨润集团、完达山乳业等龙头企业,继续实施“两牛一猪”发展战略,做大奶牛、肉牛、生猪三大产业基地,发展各类养殖小区200个、养殖大户(场)500个。加快世行贷款奶源基地建设,启动嫩江镇四家子村整体搬迁工程,加快建设奶牛养殖园区。搞好伊拉哈千头肉牛和联兴、前进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在白云大福新建集奶牛、肉牛、山绵羊综合养殖场。年末奶牛、肉牛、生猪存栏分别达到2万头、15万头和25万头。建立农村经营服务新体系。加快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步伐,年底前争取新建35个。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逐步建立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业银行为辅、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融资难和贷款难问题。

(三)以完善招商机制为助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把招商引资与工作业绩挂钩。大力实施“百名干部大招商,百名客商进嫩江”工程,全年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5个,到位资金超过17亿元。瞄准重点区域招商。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港澳台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与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的招商合作。发挥区域优势招商。借助军地共建、场县共建平台,依托现有园区载体,完善区域招商体制。有效整合军、垦、民要素资源,进一步挖掘招商潜力,发挥人脉资源优势,激发全民招商活力,拓展合作发展空间。围绕重点产业招商。做强以矿产品深加工为主的资源导向型工业,加快金属制品加工产业的招商引资。做好小麦、大豆、马铃薯、玉米、燕麦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与食品协会、大豆协会及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引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做好山野菜深加工及林木枝丫材制板、造纸等招商引资工作;加大与磁源集团等养殖企业对接力度,迅速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建成区域性的畜牧养殖基地。依托本地企业招商。对现有工业企业改造升级,利用南华糖业生产的甜菜颗粒粕、嵩天薯业生产的马铃薯薯渣生物饲料引进饲料加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招商。强力打造“中国大豆城”品牌,通过组织大豆文化节等节会招商活动,把大豆文化同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起来,提升嫩江的知名度。在国内外重点地区,定期参加或举办有影响的招商活动,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四)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引领,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建管结合”的原则,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一城(县城)、三中心(多宝山、双山、科洛)、十一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坚持黑龙江省西北部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定位,强化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县城和三个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重点建设一带(滨水嫩江景观休闲带)、两轴(墨尔根大街和嫩兴路)、三心(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五区(城东工业区、城南物流区、城西生态功能区、城北休闲度假区、中部综合居住区)。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计划拆迁面积12.5万平方米,预计新建工程14项。城区建筑面积力争突破80万平方米。完善基础设施。对城镇11条道路升级改造。完成嫩江公园堤防土石方工程、殡仪馆围堤二期工程。推进海信热电扩建工程,增加供热面积130万平方米。继续抓好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年内交付使用。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力争完成61条612.5公里建设任务,使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道路通畅。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场县共建和教育卫生资源整合为牵动,加快周边村屯向城

镇集中,边远村屯向中心村聚集。完成二小、少儿活动中心、二中续扩建工程,完成三小、五小合建及一中异地新建项目主体工程的50%,启动一小、铁东学校扩建工程。推进双山卫生院和九三局直医院实现资源整合。加快双山镇展新村新区和林业小区建设,加快多宝山镇和黑宝山煤矿整体搬迁步伐。推进临江、塔溪、长福农民进城新建工程。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加大11个省级试点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各试点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抓好2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大农村泥草房改造力度,改造资金向省级试点村倾斜,积极推广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完成泥草房改造8.1万平方米、900户。加大国省干道建设服务力度。推进G111国道讷河至嫩江段如期竣工,完成前嫩公路、嫩黑公路、黑加公路构造物建设,加快嫩江公路大桥建设,完成嫩多公路边沟、护坡、绿化全部附属工程。积极配合齐齐哈尔至古莲铁路嫩江段扩能改造,加快推进嫩江至五大连池国铁和多宝山至黑河地铁的项目申报工作。

(五)以群众百姓利益为根本,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加大再就业力度,创造更多的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力争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力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达到5万人。将全县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发展民生事业。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实施人才兴县战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推进城乡医疗卫生和医药体制改革,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嫩江镇防保站新建工程,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扩建、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继续做好新农合工作,确保参合率达到98%以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办好第23届“嫩江之夏”音乐会,做大做强嫩江特色文化品牌。启动县体育场馆新建工程,推进城乡休闲广场和农村综合文化站建设。

(六)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全力抓好平安嫩江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手段,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县、乡、村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处臵能力。加强信访维稳工作。规范信访秩序,加大积案办理力度,组建群众诉求调处中心,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报信息研判和信访维稳工作,依法治理非正常访行为。加强公共安全建设。积极推进“平安嫩江”重新创建活动,积极构建“打防控”一体化治安格局。

(七)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推进工作任务落实。结合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开展“比思想解放,看科学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推广基层党组织建设“4+2”工作法(“四议、两公开”),完善“建立五项机制、破解五个难题”制度,丰富“三级联创”、“先锋工程”和“三个代表”责任区内容,进一步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的执政能力。注重选拔思想解放、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干部,树立起鼓励创新的导向;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整改、大督查、大推进”六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在全社会营造“多干事干成事受到尊重、少干事干不成事无地自容”的浓厚氛围。践行一线工作法和工作会办制,大力推行“日事日毕”制度,采取“工作倒逼法”,实施“民评三官”工作机制,对县处级领导干部实行“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对乡镇、县直部门、中省市直部门负责人实行“责任指标考核”机制,对村两委班子负责人实行“民主测评和工作考核”机制,形成“尽责为荣、失责为耻”的责任文化品牌,让敢于负责成为新时期嫩江干部的鲜明特质。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要求,严格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纠正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使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树立自身良好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嫩江县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注重龙头企业建设和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化发展;更加注重招商引资和环境建设,提高开放开发能力;更加注重全民创业和市场体系建设,扶持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合作共建和资源共享,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更加注重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更加注重维护稳定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建设“三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全力推进现代化大农业,信息化新矿业,到2015年区域内粮食总产将达到45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矿业综合开发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实现税金5亿元以上。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县GDP将达到16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将达到10亿元;“跻身省强县”,“创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示范县”目标就会实现。

第二篇:卢书记视察讲话

6月7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洛阳主持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调研座谈会。

在听取了洛阳市、平顶山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发言后,卢展工就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四个重在”在扶贫中得到体现。“四个重在”: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

卢展工说,这次到平顶山、洛阳来调研,主要是了解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通过调研,我们感受到了贫困地区发生的可喜变化,感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饱满干劲,大家都在思考问题、研究工作,反映了干部群众的精神、境界、素质都在不断提升,感受很多。

第一,有喜有忧。

喜的是各级党委、政府都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市县乡村都把扶贫开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扎扎实实推进。

喜的是“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得到了贯穿和体现。

喜的是扶贫开发工作和全省其他工作一样呈现出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比较好的气势。

喜的是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改善、脱贫奔小康的信心正在增强。

喜的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负责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老百姓对改善生活有着强烈的期待

在看到喜的同时,我们要更多地看到忧的方面。

忧的是我省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相当一部分地区处在新的贫困线以下。从人口数量上讲,贫困人口约占全省的1/10;从县域上讲,仅国家级贫困县就接近全省的1/3;从行政村上讲,贫困村占全省的1/5强。

忧的是贫困人口与全国全省一起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非常繁重。在贫困地区老百姓温饱问题解决后,加快奔小康步伐讲到底是如何增收的问题,解决好增收问题很不容易。

忧的是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产条件急需改善,公共服务需要扩大覆盖、提升水平。我们不仅要看到贫困地区青山绿水、环境很好,更要看到贫困地区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创业难等,长期生活在那里的老百姓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着强烈的期待。

忧的是总体上看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着认识不够到位、工作不够到位、思路不够到位、举措不够到位、方法不够到位的问题。

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带动全局三化协调的路子就很有希望

第二,很受触动。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下推进扶贫开发探索实践取得的成效,看到了老百姓的辛勤、期待和期盼,很受教育、很受感动、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很受鞭策,有几点感触非常深刻。

一要正确认识我省基本省情。

二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三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主题。

四要始终贯穿转变这条主线。

五要突出根本宗旨、根本标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以人为本。根本标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三个有利于”,就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是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要始终牢记根本宗旨、根本标准。

六是真正认识我们正在走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必要性、必然性、必需性。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正式提出来的。

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进行提升、概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最后形成了这条路子。

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到,农村的发展要有突破,需要一个体现质的变化的举措。要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就必须与节约集约用地结合起来,与民生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我们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切入点就是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通过近一个阶段的调研,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探索走好这条路子的必要性、必然性、必需性。

调研中我们发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扶贫脱困奔小康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条重要途径、一个重要举措、一个重要载体,成为广大群众的期盼和信任。这充分证明这条路子能够把产业的发展、农村的现代化、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宽、土地的流转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带动起来,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对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探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级有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好地解放思想,统筹协调,有效谋划,超前部署,提前布局。通过抓住这一点来带动全局,我们探索走出这条路子就很有希望。

“六重扶贫”,今年又加了俩“重”。

第三,关键在做。

在去年召开的省委扶贫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了“六重扶贫”:站位全局重扶贫、融入全局重扶贫、扭住发展重扶贫、着力保障重扶贫、统筹协调重扶贫、凝聚合力重扶贫。

结合这次调研,这里我再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清醒忧患重扶贫。始终保持清醒忧患,清醒地认识河南的基本省情,清醒地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持续性,清醒地认识扶贫开发任务越到后来越艰巨,清醒地认识扶贫开发与发展紧密联系、有发展才有就业、有发展才有民生,静下心来,沉下力来,不急不躁,不骄不馁,把扶贫开发工作持续做好。

二要转变创新重扶贫。各地在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中,突出转变、突出创新,探索走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与探索走一条“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衔接起来,找到了扶贫开发的载体、渠道、方式、切入点。通过转变创新,促进了城乡互动、产区互动、产业互动,扶贫与发展、建设的政策互动,自然优势和外在优势、政策优势、科技优势、政治优势的互动。通过转变创新,把扶贫开发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结合起来,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广泛共鸣、产生了极大感召力。我们要坚持转变创新,切实加强学习、了解形势,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愿望,使我们的工作符合形势要求、符合群众愿望。转变创新检验并提升着我们的领导能力,包括我们思想的能力、组织的能力、运作的能力和表率示范的能力。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都展现出了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的素质和能力。转变创新,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更多地了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了解老百姓想什么、期盼什么,了解当前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就是要在把握大原则的前提下允许试,在实践中探索科学扶贫、科学发展的路子和机制,就是要持续转变领导方式,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激励起方方面面的活力、动力和合力。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把握好八个方面

卢展工还特别指出,一些地方把扶贫开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成效。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引领。政策就是导向,把政策弄明白、制订好了,老百姓就看得懂,就会按照政策的引导去做。

二是规划先行。要先做好规划,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不在没有公共服务的地方建房子。

三是突出主体。坚持村民、居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村民、居民的主体作用,把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四是保障权益。一定要保障群众的权益,群众应该得到的利益让群众真正得到。

五是规范有序。坚持相关的重大原则,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顺利,避免出现大的波折。

六是拓展创新。省第九次党代会已作出部署,当前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允许各地拓展创新,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七是互动联动。上下级之间要加强互动,使人才、资金等各种要素流动起来,充分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形成方方面面的合力。

八是一体运作。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广大农民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侧记

逐步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

6月4日至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深入平顶山市、洛阳市贫困山区调研。

洛宁县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

洛书苑新型农村社区将扶贫搬迁与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建成后将安置长水等四个山区行政村,共1560户、5922人,其中贫困群众483户1508人。了解了社区规划设计建设情况后,卢展工来到了林木成荫的长水村。

“我常想,过去俺农民种粮交税还能为国家做点贡献,现在啥税也不交了,国家还给这补贴那补贴,俺现在一点贡献也没有,现在党委政府又在为俺农民谋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说实话,俺心里很惭愧。”村民段中智由衷感叹。

卢展工赞叹说,“这就是我们的农民群众,境界高啊。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我们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没有三农的贡献,我们也发展不到今天这个程度,现在经济发展了,有了这个条件,党委政府就要想方设法更好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协调发展,让农村老百姓也过上更好的生活。

“看到你们真心愿意搬到社区生活我很高兴。党委政府十分关心山区群众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给点补贴给点钱的问题,提高山区群众的生活质量、生活保障、生活环境、生活条件,这都是民生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就是要通过新型社区建设彻底改变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的面貌,能够让大家有一个好的前景,就地使农村实现城镇化。”

卢展工说,现在我们已经迈开了第一步,第二步就是事关长远的就业、增收问题,我们要共同研究,共同努力。要从生产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要从改革的角度出发,把扶贫搬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变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过程,逐步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让社区住房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财产。

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带动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走好这条路子是为了切实发展好维护好老百姓的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真正为老百姓考虑。

第三篇:刘刚先进事迹1

刘刚同志先进推荐材料

刘刚同志1969年11月出生,男,43岁,1994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同年分配至四川省宜宾县横江中心医院从事内科工作。1995年由于该同志在政治思想、工作业绩等方面的突出成绩由组织部调至宜宾县中医院工作。1996年3月-----1997年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医院神经科进修一年。2010年晋升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医疗工作二十多年来,自己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始终兢兢业业在卫生岗位上耕耘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

一、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从医二十多年来,他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他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正常下班,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二、不断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在技术上刻苦钻研,注重新理论及新技术的学习,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实际工作能力,在本地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经常为抢救患者加班加点守在病房,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内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成了医院的业务骨干,受到了患者的信赖。

三、工作严谨,责任心强。从医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尽展名医风采 在专业技术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十分注重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在内科领域中,潜心研究、辛勤耕耘,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各种疑难杂症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抢救和治疗,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慢性呼吸衰竭、心肌梗塞、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多次参加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深受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哪里有危重患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工作中他一丝不苟,对每项操作、每个治疗措施,都要求做到点滴到位,从未出现过一丝一毫的差错。他常常讲内科患者,是临床上最特殊的高危患者,随时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我们的行为,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还关系到患者家庭的幸福。总之,只要病人需要,不管上班、下班,不管白天、黑夜,他总是随喊随到,每逢春节,恰是内科疾病的高峰季节,科室病人多,他总是抢着在医院总值班,从未完整休息过节假日.他亲自坐内科门诊,为了让病人能及时看病,他中午常常到一点才下班。他对待病人热情,耐心,不管是出院病人,还是门诊患者,不管是当地人、还是外乡人,不管是生人、还是熟人,他都一视同仁。在空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不抱怨,牢记救死扶伤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品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

沟通技巧。此外,他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

四、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一个信念让他选择坚定; 有一份操守让他选择奉献; 有一股力量让他年如一日忠情事业。自己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领会理论精神,并积极参加各种义务劳动,积极参加医院的下乡任务,不怕苦,不怕累,立足于本职,立足于社会,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医疗咨询、卫生保健、精神慰藉服务。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2008年一场震惊世界的8.0级特大地震袭击了巴蜀大地,作为医院的业务骨干,代表宜宾县中医院参加医疗救援队伍支援灾区。在地处地震极重灾区北川的他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帮助救援队伍成功组织115次大规模伤员转运,先后安全转运8450名伤员至全国各地,未发生一例差错。整个地震期间,救援队伍对5114名地震伤员实施了医疗救治,其中重伤3919人,累计完成手术989台次。面对灾后紧急重建,率先提出“灾后重建,从卫生院做起”的思路,并最早主动参加灾区首家卫生院--北川陈家坝卫生院的重建工作。大灾面前,救援队伍的全体医务人员,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慷慨悲歌,让人道主义大旗在一片废墟之上屹立不倒、猎猎飘扬!在整个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及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感,对几万人生命及百万人鲜血换来的宝贵救灾及重建经验及时总结,发表论文4篇,并获得“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光荣证书。

五、在工作中他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同志,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还是休息,病人利益第一,随叫随到,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不以权谋私,不开搭车药,在病人中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天道酬勤,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结出累累硕果。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他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取信于民,在竞争中求生,在竞争中求发展,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争创一流,再攀高峰。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Article/zjbgsjcl/102144.htm

第四篇:刘刚同志先进事迹

刘刚同志先进事迹

刘刚,男,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芦子沟村人,1963年12月出生,1981年11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现任志丹县杏河镇党委书记。

刘刚同志1981年11月至1984年10月,在兰州军区炮兵五十五团指挥连服兵役。因表现突出,多次受团、连通令嘉奖和师、教导队、中队奖励。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退役后在家待业。1985年2月应聘到志丹县保安镇政府工作,此后20多年来一直在志丹县乡镇工作。其间,1985年2月至1988年1月在保安镇政府从事文书工作,1988年1月至1990年1月任顺宁乡人武部部长,1990年1月至1995年11月任顺宁乡副乡长(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在陕西省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学习并取得大专文凭),1995年11月至1998年4月任吴堡乡党委副书记,1998年4月至12月任吴堡乡人大主席,1998年12月至2002年1月任吴堡乡乡长,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任杏河镇镇长(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取得本科学历),2003年9月至今任杏河镇党委书记。

近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刘刚同志和杏河镇党委、政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其中,刘刚本人2004年至2008年连续5年被志丹县委授予党管武装好书记称号,2006年被授予全省全民健身运动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6月被志丹县委授予优秀党委书记称号。杏河镇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综合发展优秀奖,2006年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获全省卫生示范乡镇称号,2007年获全省文明村镇称号。

2009年5月18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982期)以《沉下去 办实事 变角色——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农村工作口诀》为题,对刘刚同志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省委主要领导对此非常重视,批示省委组织部对该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调查、给予充分肯定,并以各种形式作了宣传推广。

刘刚同志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二十四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作风深入、一身正气,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干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展示了一名优秀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敬重和爱戴。他的事迹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忠心耿耿,扎根基层,满腔赤城甘当人民公仆 刘刚出生在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芦子沟的山村里,是民族英雄刘志丹的同祖堂侄。童年时期就受到刘志丹事迹的感染和教育,自立自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顾全大局、为民忠心耿耿的刘志丹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农村生活的摔打,让刘刚从小就萌发出一种强烈地摆脱贫困命运、改变农村面貌的愿望。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积极上进,在部队期间6次受到连团嘉奖,三年的军营生活磨练出了刘刚坚毅的品格和吃苦的精神。退伍返乡后,他把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愿望深埋在心底,逐步升华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坚定信念,在乡镇一干就是24年。

刘刚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表现出对农村工作的执着和忠诚。在保安镇担任文书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主动承担县上的民事纠纷调解,先后调解农村宅基地和婚姻纠纷50多起。由于表现优秀,三年后被提拔为顺宁乡人武部部长。在顺宁乡、吴堡乡任副乡长、副书记、人大主席、乡长期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顾不上新婚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经常在乡镇一干就是几十天。1998年秋季,在吴堡乡造林会战中,他担任6个村的总指挥,连续50多天吃住在村里,没有洗过一次澡,没有回过一次家。中途妻子因急性滑膜炎住进医院,家人几次催他回去,他没有听劝,始终坚守在造林工地,带领大家提前10天超额完成了3000多亩高标准造林任务。刘刚的妻子常说:“我们家掌柜的就是一个过路的、住店的,家里的事根本指望不上他。”这句话道尽了妻子的无奈和苦衷。刘刚就是这么一个舍小家顾大家、常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人。他除了到县上开会才回几次家外,一般都住在镇上村上。有时在县上开会时间长了,回镇上时都要特意绕道去几个村检查工作。多年来,他几乎没有节假日和礼拜天,一年在家里呆不到四五十天。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他只参加过两次家长会。他的叔父说:“刘刚很少能参加亲戚的红白喜事,许多亲戚说他工作忙得连亲戚都不认了。”刘刚自己却说:“进了公家门就是党的人,既然端了这碗饭就要干好。党和群众的利益就是我工作的根本。”

杏河镇地处贫穷落后的白于山区腹地,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11125人。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780元,全镇18个村有一半未通自来水,偏远的17个村民小组不通路,20%的村民小组不通电,人均基本农田不足2亩。面对困境,刘刚没有退缩。调任杏河镇镇长后的第一天,他就到全镇面积最大、位臵最偏远的狼岔咀村调研。这个村距乡镇驻地20多公里,13个村民小组260户散居在方圆24平方公里的三道岭四条沟里,自然条件恶略,群众生活艰苦,曾流传着“吃死肉,穿旧衣,春秋两季锅无米”的说法。如此贫困的情景,更加坚定了刘刚扎根基层、帮民解困的决心,增强了他改变当地群众贫穷落后面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随后半个月里,他跑遍了全镇18个村91个村民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宣讲党的农村政策。八年来,他跑遍了杏河镇的山山峁峁、村村组组,对全镇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民情日记写了厚厚十几本。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与刘刚同时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有的早回了县城,有的向组织提出调离乡镇的要求,但他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正如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的“我入党不图名、不求利,甘愿做老百姓的孺子牛”,他扎根基层,无怨无悔,苦干实干,甘当为民解忧、帮民致富的忠实公仆。

二、心系群众,守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 刘刚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坚持从群众最急迫、最渴望解决的事做起。吃水难、行路难、居住差,是困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头等大事。刘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跑县上市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支持。狼岔咀村寺壕沟村民小组流传着一个说法:“寺壕沟的娃娃,认不得爸爸。”32户150多口人吃水仅靠4公里外深山沟里的一处泉水,每家壮劳力天不亮就赶着毛驴去驮水,驮完水下地干活到天黑才回家。在争取到寺壕沟村人饮水工程项目后,刘刚立即组织干部群众实施,他连天蹲守工地指挥,带领打井队勘探选点,协调架设电路,为村上打了2口500多米的深水井,使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群众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不仅把人解放了,连毛驴也解放了!”在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中,杏河镇不像有些地方,专门拣公路沿线的村子建,搞让人容易参观的所谓“政绩工程”。杏河镇最早的新农村建设布点全是在偏远、条件差、村民急需解决居住条件的穷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的狼岔咀村民小组距镇上20多公里,村民人老几辈子住在距悬崖仅有四五米远的石窑里,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出村路紧贴在悬崖边上。多年来,曾先后有7人不慎坠崖仅有1人生还。刘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千方百计争取把全镇第一个移民搬迁项目放在没有通路的狼岔咀村。经过紧张、艰苦的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仅用半年时间全村29户108人就搬进了开阔、平坦、生产生活方便的新居。村民感激地说:“我们祖祖辈辈不敢想的事,刘书记给我们想到了,也做到了。”

在以刘刚为班长的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杏河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吃水难、行路难、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全镇共打深机井27眼、浅机井156眼,建集雨水窖41处,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成为贫困的白于山区第一个全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乡镇。新修通村油路96公里,砂石路170公里,村组通达率达到100%。新修农田1.8万亩,由过去人均不足2亩达到3.4亩。架设高压电线30.8公里,低压配网20.5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电。退耕还林由原来4万多亩,增加到8.6万亩,人均长效补助面积6.5亩。用镇干部的话说,现在的杏河镇基本无一亩农田可修,无一亩林地可造。全镇11个村29个村民小组600多户2900多人,通过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住上了新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标杆。

刘刚带领镇干部积极转变角色,把工作定位在基层,把事业投身在农村,处处为农民着想,上门为农民服务,带着感情真正扑下身子为农民办实事,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不惧上、不惟本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细致考虑项目建设标准与农民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县委农工部统一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方案,群众觉得县上的方案不符合当地实际不愿意选择。为此,刘刚与时任县委农工部部长的叔父还发生了分歧,两人因工作把关系闹僵了。刘刚认为农民用多年积蓄建房是人老几辈的大事,一定要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的血汗钱用好,把房建好。在不违背大政策的前提下,他积极进行上下对接,根据村民意见,对县上的方案进行调整,亲自搞设计、做规划、为每一处建设点都确定了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在中庄村新村建设中,刘刚带领镇上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设定程序,民主议事,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先后召开30多次村民会议,从规划、平地、选料、选择工队的各个环节,都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每次议定事项,做出会议记录,由村民签名按手印认可。在牛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给村民节约开支,刘刚和镇干部不辞劳苦,精打细算,带领村民代表三上银川、四下西安,购回价廉质优的建筑材料,平均为每户节省开支3000多元。在枣湾村移民搬迁中,他每天到村上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亲自参与每一道工序,就连建设三圈一厕、沼气池和蔬菜弓棚的设计,行道旁绿化花木品种选择、栽植行距株距确定,他都亲力亲为,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当他得知3户残疾人因生活困难无力建设新居时,主动多方协调资金,为每户资助2万元,各建一间新房。一些原来住在窑洞里几乎过着原始生活的村民,几辈人做梦都想不到一下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用太阳能洗澡、享用现代家电的好日子。他们感慨地说:“党和政府让我们实现了第二次翻身。”在建好新村解决群众的吃住困难后,刘刚又带领干部多方筹资为每家每户送去了100只鸡、2头猪,建起了棚菜。积极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加长收益链,设法解决群众缺钱花的问题。

多年来,刘刚团结带领一班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了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群众从心底里感激他、拥戴他,敲锣打鼓送来十面锦旗牌匾,上面写着“一心为民的好书记”、“群众信赖的贴心人”等话语。刘刚却说:“我没有多大能耐,只是把党对农村的好政策原原本本贯彻了、落实了。没想到群众给我们干部如此高评价。人说的成就感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舒服感”。

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

在农村基层的20多年里,刘刚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各项农村政策,勤学善思,刻苦钻研,坚持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向书本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成为一位懂政策、有技术、知市场、行行通的复合型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一些涉农部门的领导说:“做农村工作刘刚是个好把式,不论放到哪个岗位上他都能胜任。”他用心工作,用脑干事,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时,当发现部分地块苗木参差不齐,而且在随后的几年里出现反复。为弄清根源,刘刚将不同树种、不同树龄的死树苗和兔粪带回镇上,反复对比分析,终于查清瞎狯、兔子咬死幼树、栽植方法和部分树种选择不当等是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时在所有地块进行了补载适生树种、投药捕杀瞎狯、野兔,促使全镇退耕还林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在发展苹果产业时,他先成为行家,带领乡镇干部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栽植。为了保证每一颗树通风透光,他用“勾股定理”教农民定株定行。

在农村工作中,刘刚既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又能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初,面积不实、虚报冒领、“活人栽死树”等问题相当普遍,严重困扰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也在群众中造成矛盾,影响农村的安定团结。为破解这一难题,刘刚带领镇干部对全镇进行了一次退耕还林面积集中普查核实,创新方法,在全镇推行七人签字、层层把关的做法。为了确保造林面积准确无误,镇上规定,在农户造林面积核实单上,必须由户主、小组长、村支书、村主任、包村干部、包片领导、镇长逐人签字,以此作为兑现钱粮的依据,从源头上解决了退耕还林面积不实的问题,彻底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和担心,为规范有序推进全县退耕还林工作创出了新路。在2005年实施移民搬迁工作中,他创新思路,超前谋划,把移民搬迁与新村建设紧密结合,提高标准,坚持山、水、田、林、路、住宅和产业综合配套,一步到位,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山区农村的建设发展创造了宝贵经验。

刘刚在工作中处处透着一股子创优质、争第一的劲头,特别是在他担任杏河镇党委书记后,坚持“商贸兴镇、产业富镇、生态名镇、科教强镇”的发展思路,杏河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许多工作都走在了全县前列。杏河镇在全县乡镇创造了十多个第一,如第一家购买洒水车和垃圾清运车,第一个建规范的集贸市场,第一个在镇街道划停车位,第一个在全镇新村建太阳能路灯等。近年来,全镇新建苹果园5548亩,老园改造800多亩,新建日光温棚172座,大弓棚558座,新建沼气557口,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为鼓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刘刚2003年千方百计协调征地26亩、贴息贷款180万元,全力扶持建起陕北地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集商品猪、种猪、培育养殖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兴强生态养殖厂,并以此为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镇新发展规模以上养猪户400多户3000多头。目前,全镇发展养殖、加工、运输、商贸等非公有制企业200多户,去年产值达3900多万元。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853元。

四、以身作则,贴近群众,着力打造为民服务的过硬队伍

在乡镇工作的20多年里,刘刚与农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真真正正沉在人民群众中间、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实际指挥、带头苦干。杏河镇干部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一身绿色迷彩工作服。刘刚介绍说,穿上迷彩服好处太多了,防雨、宽松、耐脏、便宜、好干活,好与农民打交道。刘刚从没有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国家干部,而是和乡镇干部经常深入农民中间,工作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一脸黑,一身土,与农民在一起没有两样。每次下村,群众对刘刚都很亲热,主动围绕过来说长道短,许多村的老人和孩子都认得这个皮肤粗糙、古铜脸色的刘书记,记住了随他跑村子的吉普车号。刘刚干工作很蛮,有时一天要跑好几个村,有的村子天天跑。在2005年退耕还林工作中,刘刚天天上山爬坡检查指导,对全镇上万亩退耕还林地块了如指掌。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时,每一个示范点都派有干部蹲点,刘刚对每个施工环节都亲自把关,正是这种沉下去的扎实作风,是全镇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没有一个烂尾工程,没有一个跨工程,没有抛下一个建不起房的贫困户,更没有一例上访。走进刘刚的办公室有一种居家的感觉,他的衣柜里塞满了一年四季穿的棉衣、毛衣、单衣,在他及镇长的带动下,其他干部也都把“家”安到了办公室,全镇机关没有一个走读干部。

雷厉风行、立说立办、工作起来不要命,是刘刚的显著特点。刘刚是个急性子,干工作不过夜。他经常利用晚上开会,腾出白天时间抓落实。凡是定下的事一抓到底、抓出结果、抓出质量,从不拖拉、不敷衍。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他一一制定措施,明确完成时限,逐项落实到人‘亲自跟踪督查。镇村干部和群众说:“刘书记是个拼命三郎,工作起来不要命。”2008年在镇区街道拓宽改造中,拆迁工作阻力很大,为加快工程进度,刘刚忙里忙外累得病倒了,但他还是连续几天打着吊针召开协调会,带领群众深夜挨家逐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几个晚上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到办公室。生活无规律,不能按时吃饭,使刘刚患上严重的胃病,有时疼得在床上打滚,镇干部忙拉他到县城治疗,但病大紧一过,他又返回镇上投入工作。

熟悉刘刚的干部都知道,他敢于碰硬,敢于下茬,从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在多年的农村工作中,刘刚身上依然保持着善打硬仗,敢于攻坚的军人作风,下属说他是“狮子的吼声,黄牛的作风”,各项工作以身作则,强力推进,真正做到了高标准、快节奏、高效率。2005年,针对部分村财务混乱、石油征地款兑现不及时引起的群众上访问题,他带领镇干部全面清理了18个村的财务,先后对5名挪用征地款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纪律处分甚至撤职处理。这件事情,在全镇和全县震动很大,既教育了村镇干部,又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

“作为班长,我必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刘刚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刘刚总是甘当标杆,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别人。他对班子成员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又让他们放手干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力支持。在刘刚的影响带动下,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了思想上合力、工作上分工、行动上合拍的良好作风。对待干部,刘刚做到了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他经常和干部谈心,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逢年过节他自己值班,让副职和其他干部回家休息。刘刚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给他们压担子、教方法。他任杏河镇党委书记以来,先后向县委推荐使用干部23名。县上其他乡镇与机关的年轻干部认为杏河镇是干部干事成才的平台,争相要来这里工作。为了给干部职工创造高效方便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安心乡镇工作,在刘刚的提议下,镇上给每个副职配备了一台电脑、一辆摩托车、一架照相机;办好镇机关职工灶,迎来送往全在机关灶上吃,机关干部每顿饭只收一元钱;在镇机关院内安上健身器材、乒乓球台,搞好干部健身娱乐活动。去年他从延安参加培训回来,自己掏钱给班子成员每人买了一双布鞋。他说,“镇干部常年穿军用胶鞋下村捂脚,回到镇上穿舒服。”刘刚对下属到位的关心,让下属感到无比。他还召开班子成员家属廉政会,教育家属人人争做“廉内助”。2007年乡镇换届中,他的堂弟当时既是镇党委文书又是后备干部,但在党委上报填写意见中,在同等条件下他竭力优先推荐其他3名干部。刘刚对干部的关心、激励,凝聚了人心,这个团队成为群众认可的有活力、能干事、能干成事的最佳团队。

刘刚同志是党的宗旨的忠实践行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真实体现者,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范。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无怨无悔、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心系群众、一切为民的公仆本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面貌,权为民用、廉洁从政的高尚情操。通过调查了解,县、镇、村干部及群众对刘刚这个先进典型公认度高。大家一致认为,刘刚同志的先进事迹真实感人,典型生动,具有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学习、宣传刘刚同志,对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我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重塑形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7.11日记刘刚

7月11日星期一天气 晴

今天“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开始,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日子,我们全队

人热情洋溢,对此行充满了信心。当天上午我们在衡山县贺家乡杨柳村举行了隆

重的启动仪式,衡阳市及衡山县各部门领导以及我系的领导老师都出席了我们的启动仪式,众多领导对我们团队的关注和帮助,无形中给了我们更多的动力,让

我们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能量。

今天下午,我们团队人员兵分几路到村里进行宣传,宣传我们此次下乡践行的目的,当村民了解到我们是来帮助留守儿童、服务地方经济的时候,非常热情的把我们迎进家中,拿出自家的瓜果招待我们,与我们亲切的攀谈起来,简单的几

句话语,一下拉近了我们与乡亲的距离。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斗,我们成功的让杨

柳村的村民对我们团队有了了解,完成了我们初步的计划。随后我们回住处整理

行李,打扫卫生,结束今天一天的工作。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杨柳村,虽然这是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地方,但这丝毫不

影响我对此次活动的热情,因为我相信在我身旁这些优秀队友的帮助下一定能让

自己成长很多,我也相信在我们的配合努力下一定能完成我们预期的目标,我期

待我自己在这次调研及实践活动的表现,更期待我们这个团队在这次活动的表

现!(刘 刚)

下载市委刘刚书记视察汇报 4-4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委刘刚书记视察汇报 4-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作总结刘礼刚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的工作虽然充满着忙碌和艰辛,但是却也觉得充实而满足,基本达到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标,经过这一年来的工作,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

    市委汇报

    市委党校工作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2003年市委常委会决定将市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海伦电大三校合一挂四块牌子(包括海伦市预防职务犯罪培训基地)。合并后全校共有职工98人,在......

    公路法视察汇报

    内乡县人大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执法检查情况汇报 (2011年9月6日) 尊敬的杨主任,各位领导: 4月27日市人大《公路法》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

    人大代表视察汇报

    交 通 运 输 工 作 汇 报 西和县交通运输局 (2014年9月) 今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市委433发展战略和县委十四......

    领导视察汇报(本站推荐)

    关于当前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深入推进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活动,不断加强全民......

    视察汇报材料(5篇可选)

    市行政审批局 关于营商环境存在问题情况说明 我市于2009年3月成立了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有关部门派驻人员建立窗口组成的行政审批中心的日常工......

    全县退耕还林视察汇报

    2011年6月8日--10日,市政协委员第一视察组对我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视察。视察组先后对市电视台发片区、区办事处村、特区镇村、村、镇杨梅基地、乡村的退......

    人大视察汇报

    XX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X主任、各位代表: 2011年以来,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在县委、人大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生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