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读书报告

时间:2019-05-14 04:5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读书报告》。

第一篇:《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读书报告

关于新制度主义

——《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读书报告

黎旭 社会学院 2013907002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具有明显的社会学色彩,它以独特的制度结构的研究方法与主流的理论经济学区别开来。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强调效率的决定作用,在新制度学派看来,制度只是人类本能和外界客观因素相互制约所形成和广泛存在的习惯。现实的“经济制度”,只不过是心理现象的反映和体现,起决定作用的是法律关系、人们的心理,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为更好地理解新制度主义的观点,本报告以其代表《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一书展开讨论。

一.正式制度:神话和仪式

迈耶的《制度化的组织:作为神话和仪式的正式结构》可谓是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的奠基之作,它确立了该学派的很多核心思想要素。

该论文首先回顾了关于正式结构来源的主流理论,并指出了这些理论出现的问题。对于组织理性的正式结构得以形成的原因,主流理论认为:为解决协调和控制与现代技术或工作活动相关的复杂关系网络的难题,组织产生具有合理化的正式结构——根据正式的蓝图运行,实际活动都必须遵守正式规定,组织通过遵循规则和程序来实现组织中活动的协调。吊诡的是,在现实中正式组织通常是一种松散的耦合,组织所制定的规则常常被违背,这种正式的结构是否真的能提高生产效率也存有疑问。

之所以产生这些无法解释的问题,迈耶认为主流的理论仅关注复杂关系网络的管理、协调与控制的实施,而忽略了组织正式结构形成的另一个来源——韦伯所说的“理性化的正式结构的合法性”,这也是该论文的讨论重点。值得注意的是,迈耶并不否认社会组织与交换网络的复杂性会导致正式结构的产生,而只是说当理性化制度要素盛行时,会成为一种具有急速扩张潜力的神话,导致组织结构的出现。迈耶对正式结构的合法性作进一步的解释,指出它其实深深植根于并反映了对社会实在的共同理解,这类要素恰恰体现了与具体组织密不可分的高度理性化神话。

在论文中,迈耶提到的这种理性制度神话的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复杂关系网络的发展,理性神话通过关系网络的传播而成为普遍的共识。第二是环境的集体化程度,法理型秩序的社会将法律的权威赋予各种制度,使这些制度能够对具体的组织结构进行合法化。第三是地方组织领导的努力,实力强的组织迫使与其相关的组织关系网络适应其结构与关系,并且试图把其目标和程序作为一种制度规则直接建立在社会中。经过神话的影响,组织与组织环境进行制度性的同形,促进了组织的成功和生存。把具有外部合法性的要素整合进正式结构中,增加了内部成员和外部支持者对组织的情感依附和忠诚。同时,外部评估标准的运用可以使组织根据社会界定来保持成功,防止失败。

但是,一个组织的生存要依赖于生产绩效和与制度化规则的同形,这两者之间难免会产生结构性的矛盾。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及其绩效要求,与组织遵守制度化仪式规则的努力过程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二是仪式规则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的矛盾冲突。迈耶所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应用两种彼此相关的设置。第一种设置是脱耦,制度化的组织会防止根据技术绩效来评估其正式结构:尽量减少对活动的监督、评估和控制并使之仪式化,通过非正式的手段来解决结构单元之间活动的协作、相互依赖和相互调适的问题。第二种设置是信心与忠诚的逻辑,管理者向下授权、实现专业化、使组织目标模糊、消除生产数据、维护面子等实践做法,可以在组织内外营造一种信赖的氛围,从而达到适应不确定性的同时维持组织正式机构的机制的效果。总体而言,要解决这一矛盾,就是使组织结构和活动保持一种松散耦合的状态。

纵观全文,迈耶主要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对新制度主义影响巨大的论题。第一,使更多理性神话制度化的环境和环境场域,会产生更正式的组织。第二,整合了制度化神话的组织,会更具合法性,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并更有可能生存下来。第三,组织的控制,特别是在高度制度化环境中的控制,可促使组织与内部和外部的仪式一致。即这些组织使其结构与行动脱耦,使结构之间彼此脱耦。

二.铁笼的再思考:组织场域中的制度性同形理论

该论文的起点始于对马克思·韦伯“铁笼”原因的再讨论。迪马吉奥和鲍威尔认为,组织的科层化变迁以及其他形式的变迁,是一种使各种组织变得日益相似或同形的过程的结果,但该过程不一定会提高和增进组织的绩效。他们试图解释的是,造成日益多样化发展的组织中形式和实践内容高度相似的原因机制。

在对案例的分析中,鲍威尔等发现组织场域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一个组织场域的出现和结构化,是多样化的相关组织的活动结果,而反过来,组织场域一旦出现,那些存在的和新加入的组织便会同形化。基于此,他们选择了组织场域作为分析单位,即由组织建构的、在总体上获得认可的制度生活领域,研究里面的竞争性公司、组织间网络和相关行动者的整体性。

通过研究,在对竞争性同形批判的基础上,鲍威尔等提出了制度性同形的概念,作为理解渗透于现代组织生活中的政治和仪式的工具。首先,他们区分了制度性同形变迁存在的三种发生机制。第一种是强制性同形,它来自于一个组织所依赖的其他组织,包括总公司和政府向它施加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压力,以及由其所运行的社会中存在的文化期待,如共同和法律规范对其所施加的压力。第二种是模仿性的同形,当该组织的技术不被人重视、目标模糊、居于充满不确定性的竞争环境中时,它有可能以其他成功组织作为参照模板,来建立自己的制度结构。新生组织往往是通过模仿已有组织的这一条快速成功的捷径发展起来的,在当今的中国这种情况比比皆是。第三种是来源于专业化进程的规范性同形。专业化的两个方面构筑了这种规范性同形的机制:一方面大学专家提供认知层面上的合法化和正规教育,企业提供筛选受过规范化教育员工的机制;另一方面是跨组织的人才网络的沟通交流,为规范化的同形传播理念。然后,鲍威尔等认为,三种制度性同形的过程,可能都不会促进组织内部的经济绩效,它们之所以存在并促使组织同形化,是带来了经济上的回报——制度上相似的组织更容易与其他组织进行交易,正规化的流程更容易吸引人才,也容易获得合法性认可和声誉。这也是产生悖论的地方——不能提高实际的绩效,却也能给组织带来更高的经济回报。

最后,鲍威尔等阐述了制度性同形理论对于社会理论的启示。他们先是批判了优胜略汰理论和精英控制理论对组织结构同形化问题上解释力的不足,主张制度性同形理论不仅有助于解释组织的同质化问题,还为围绕组织权力或生存进行的政治斗争提供一个急需的视角,同时对在政府通过私人组织而运行的那些场域中的社会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两篇文章观点的差异

尽管两篇文章都是遵循新制度主义思想框架展开讨论,但在我看来,迈耶和鲍威尔等的观点仍然有相当程度的差别,这差别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研究的关注点不同。迈耶主要强调了神话和仪式在塑造理性的正式组织结构方面的重要性,认为当理性化制度要素盛行时,会成为一种具有急速扩张潜力的神话,导致组织结构的出现。但他没有探讨这些模式是如何出现的,也没有说明它们最初服务于何种阶层的利益。而鲍威尔等主要是阐释合法模式的起源,对组织场域进行界定并使之成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具,进而说明制度性同形机制是正式组织同形化的源头,弥补了迈耶观点的不足之处。

第二,对于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实践关系看法不一。迈耶认为,组织结构和外部活动保持着一种松散耦合的状态,从生态学观点来看,组织内部的结构是多元的,它只是在仪式性活动方面和外部保持一致以达到一种正规化的感觉而已。而鲍威尔等人却主张相反的观点,即:组织内部的实质性变迁与比较仪式化的常规是相辅相成的。这种内部一致性,是组织间协调的一种重要方式,也会增加组织的稳定性。

四.制度性同构对经济学解释的补充

经济学在组织同构化问题上的解释秉持着竞争性的理论。他们借鉴“种群生态学”的概念,假定存在一种系统理性,强调市场竞争、组织在市场中的生存空间变化和对环境适应的措施,认为存在的组织同构现象是因为不在正式结构上相似的组织都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尽管这种观点在在自由和开放的竞争市场中有着较强的解释力,但毕竟只是对科层化过程的部分解释,适用于组织出现及初期的发展,并不能充分地描述现代组织世界的全貌。组织之间除了抢占资源和市场外,还要为了政治权力、制度合法性而竞争,以获得社会和经济的正当性。后者正是竞争性同构理论欠缺的地方,也是屡遭新制度主义理论批判之处。

与其说制度性同构理论有力地挑战了经济学上的竞争性同构理论,倒不如说制度性同构是经济学解释的补充。这主要是从两种理论的论证假设的起点说起。竞争性理论的假设基础,也是主流经济学的假设基础是经济人,而对于这种假设基础社会学的理论是坚决不认可的,因此制度性同构理论的假设基础是社会人。经济人假设主要是认为社会是由不经过组织的个人组成,人只注重逻辑思考,通过计算成本、追逐利益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这同样也适用于组织自身。而社会人则与之恰恰相反,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人不仅进行逻辑思考,还因为受到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会作出看似违背理性计算的决定。从这两种假设出发便有经济学和社会学对组织同构现象的不同解释。竞争性同构理论侧重于分析组织的绩效计算,能够精确量化和建立模型从而对趋势进行预测。而制度性同构则认为组织之间除了效率方面的考虑还要顾及到政治权力、合法性等文化和制度的各种因素,考虑全面但却很难量化。因此我认为,不存在两种理论的对立和挑战,竞争性同构和制度性同构都是组织发展同形化趋势的两个或多个方面,若想看问题全面客观,则应该综合考虑这两种理论。

第二篇:中新小学辅导制度

中新小学学生辅导制度

教学相长立足专业永续成长

课外辅导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在进行学科辅导中,适当加入心理健康辅导,让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真诚和理解,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目的。

一、课外辅导要采取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

1、对优秀生个别辅导要加深题的难度,扩大知识面,适当提高训练要求,发挥其潜能,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其在各级活动和竞赛中获得名次。

2、对中等学生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3、对后进生要指导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双基方面辅导和训练,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辅导的效果。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

二、辅导教师要制定辅导计划。

课外辅导活动一般在晨读前、午休时、自习课或者其它时间,但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情况,控制辅导时间。

1、拟定需要辅导的学生名单。

2、进行个体情况分析。

3、制定初步措施。

三、辅导方法

1、要鼓励、启发学生多提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要耐心指导和帮助,不可厌烦、指责、讽刺、挖苦。

2、要运用多种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反馈,补缺补漏。

3、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培优辅差”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既要注意培养优等生,也要注意关照中等生,更要注意扶持后进生。

4、拟定转化后进生目标,特别注意关爱后进生,对后进生做到“三优先”:课堂提问优先,课堂板演优先,作业批改优先。

5、辅导时要有全面观点,注意照顾其他学科。辅导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6、辅导方式应以小型、个别为主,注意加强学法指导。

7、开展“兴趣小组”培训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在“合格”的基础上鼓励“优秀”,在“规范”的前提下鼓励“拔尖”,在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发展个性。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努力为学校争荣誉。

四、加强家校间的联系。

学校或年段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举办教学开放日或教学开放周等活动,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建立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要重视家访工作,除日常联系外,每学年对每位学生至少家访(电话)四次,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方法,同时,促进家庭教育。

五、认真填写辅导记录。

教导处每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逐级检查。

六、辅导教师每学期期末要进行一次总结。

七、考核。

组织优秀教师对辅导工作进行民主综合评定等级。凡是辅导工作达不到优秀级的,学期岗位考核中教学六认真工作得分在14分以下,达不到良好级的,在13分以下,达不到合格级的,在12分以下。

第三篇:组织社会学读书报告

专选课课程作业

《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报告

(第8周 第一讲)

学 院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专 业 社会工作 年 级 2011级 上 课 时 间 7-18周 指 导 教 师 郑作彧 组 长 杨世梅 小组成员(学号)

杨 世 梅(22201***)顾 夏(***)蔡 雨 娟(***)成 绩

2013年10月20日 第一讲:导论 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

读书大纲: 第一部分:

(一)引子:

 本讲义完成的背景

作者在2002年于清华大学讲授“组织社会学”这门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这本讲义。 本讲义的目的

1.介绍、评价西方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

2.探讨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组织思路、分析方法、前沿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

3.集有志于本课程的同仁共同探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的讲授方式

应用“比较理论分析法”,比较理论分析法即:选择组织研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理论逻辑进行重点介绍、分析,并且特别注意这些理论逻辑之间的相互对比分析,包括横向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析和纵向理论内部演变发展的分析。 本讲义的特色

1.注重深入理论对比分析,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于传统的全面系统但不深入方式相区别。2.知识的跨学科性。

3.知识的个性化,即笔者自身的观点。 本讲义的构成:

几个基本的理论派别和他们的研究思路,包括以下四个理论:

1.“组织与市场”: 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学派,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组织

研究。

2.“组织与制度”: 组织社会学的制度学派 3.“组织与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学派

4.“组织与有限理性”:有限理性对于组织研究的意义。

理论结合现实领域,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1.组织内部激励和组织管理 2.组织的契约制度

3.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声誉制度 4.组织决策

组织的局限性和组织变迁发展

(二):问题与现象:组织研究的课题(1)什么是组织现象?

 组织现象比比皆是,是在我们周边到处可见,触手可及的社会联系体。例如:企业、学校、政府机构、饮食饭店的制度设计等。

 组织现象研究的方很广泛,包括: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学派的研究,经济学的研究,群体生态学的研究,社会学的研究等等。

 组织现象的研究问题包括:组织内部结构、组织边界、组织带来的职业声望、组织带来的集体行为、组织等级结构、组织的报酬形式、组织产品品牌、组织发展战略、组织间的经济交易关系等等。(2)组织社会学的经典问题

韦伯的理想类型,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韦伯的科层制,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它对当下社会学的影响以及启发是什么?

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班子是由一些官员组成的:1,他们在人格上是自由的,并且仅仅服从、履行实际公务职责。2,组成牢固的职务等级。3,具有严格的职务权限。4,根据合同,从而原则上是以自由选择为基础,以专业能力程度得以晋升。5,有固定的薪酬制度,多数人有退休金,且其多少按照职务等级划分。6,其现下工作为主要的职业。7,管理者无特权,不占有生产资料。8,服从工作纪律和接受监督。总之,这种科层制是纯粹的技术上达到完善程度,奉行法律程序和公务原则,追求技术效益,不受任何个性因素干扰的组织管理形式。技术统治和专家治疗是科层制走向完善的表现。

但是韦伯科层制有一系列问题,首先它建立在纯粹理想的类型上,有它的局限性,现实中的组织并不是这样的,所以供组织社会学需要研究的课题还是很多的。其中包括韦伯科层制的局限性、反功能、以及其他替代性组织。这些共同构成了组织现象学研究的经典问题。(3)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学角度

马克思的研究、韦伯的研究、涂尔干的研究分别包括了哪些内容?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的?其中涂尔干提出了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即从群体的角度研究群体的社会现象。这种研究思维对社会学的影响很大,以致为后来的制度学派所继承。纵观所有的社会学研究,我们发现在社会学领域中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或者方法,或者理论框架。这种缺陷也是一种优势,因此,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大大的扩展了。

(4)社会学研究中对因果“机制”的关注

1,。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与传统的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理论基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年来,社会学研究越来越多的强调要分析、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因果机制”,传统的社会学研究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很大。2.机制的概念。

(三):组织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起始期。组织研究的起于20世纪初期,亦即一战和工业革命大肆发展时期。代表人物为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但是存在着几个缺陷,第一,研究孤立,理论幼稚;第二,理论出自工程学和人文学科,无社会学家的参与,因此无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霍桑实验并由此引出了人际关系学派的产生。

2.黄金期。第一黄金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韦伯著作被引进美国,对组织的研究掀起了一场研究热点。代表人物有马奇及其著作《组织研究手册》。组织研究形成的两大流派,即哥伦比亚学派和卡内基——梅隆学派。哥伦比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古尔德纳、塞尔茨尼克、布劳。其中布劳的代表作《科层制的动态研究》等。卡内基——梅隆学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代表人物和著作有西蒙和马奇的《组织》,赛特和马奇的《厂商行为理论》还有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一些非常优秀的研究者,他们共同推动了组织研究的第一次黄金期的发展。第二黄金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其集中研究的焦点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此出现了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和群体生态学派。和后来的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这些派别的研究极大的丰富了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其中第二次黄金期使组织社会学不仅走出了社会学,而且进入到了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机遇和挑战 问题挑战:

1.其他学科对组织社会学的冲击。

2.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等给组织研究带来的影响。3.组织社会学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机遇:1.社会网络学派的出现。

(四):小结:

《组织社会学十讲》这本书主要目的是有选择的介绍、评价西方(只要是美国)组织社会学的研究状况。周学光先生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讨论群组织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活动、理论思路、分析方法、前言研究问题和存在的问题。他的目的是让研究者把兴趣尽快地带入这一领域的活动中来,了解这一领域中的研究动向通常使用的逻辑、概念和分析工具以及学术研究的基本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本书还讲述了组织社会学课程的两大主题,即选择几个理论流派,深入分析他们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以及在介绍这些流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几个主要的研究领域。

《组织社会学十讲》的第一讲:导论组织现象与组织社会学(Introduction:Organizations and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的简单介绍,讲述了生活中组织现象的各种情况,组织社会学的各种流派以及组织社会学的历史发展。在此过程中涉及了几个相关的概念:社会学,组织学,有限理论,组织边界等。作者举出了相关的例子分析说明了组织社会学不仅仅是单一的社会学理论,它也涉及到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第一讲作为一个导论也简单介绍述了剩余几讲的内容。

(五):扩展阅读: 1.韦伯及其著作 2.涂尔干及其著作

3,哥伦比亚学派及其代表作者的代表著作 4.卡内基——梅隆学派的代表作者及其著作 5.本笛克斯及其著作 6.克罗泽的著作

7.《美国社会学评论》期刊 8.《美国社会学杂志》期刊

9.中国当下的一些学者的研究。

第二部分:重要句子摘录

1.学术研究不是鼓励的个人行动,而是在一个学术社区中进行的。【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序言第二段第一句。】

2.我们拥有许多信息但却不是知识...我们看不到一个学者在研究工作中的个性,看不到他的学术研究的理念和风格。【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2第一段倒数第二句】

3.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来了解一个学术流派的演变过程,介绍它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如何演化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同时我们也要关心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困境和导致一个理论流派停滞不前甚至衰亡的原因所在。【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4,第二段第二句】

4.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物件是市场关系和市场运作。其理论模型中的行为(消费者或生产者)是没有任何社会性的虚拟人。【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3第三段第三句】

5.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的中心领域,而组织领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分层研究的重点。【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7,第二段第四句】

6.组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应用性很强。如果一个组织理论或研究不能帮助我们分析、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那么我们有理由怀疑它的价值。【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5第三段第一句】

7.组织社会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6第二段】

组织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6第二段】

组织现象: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观察到,伸手可以触摸到的组织社会学中的经典问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1第二段第一句】 8.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只是在于帮助子女进入工作岗位,子女找到什么工作与父亲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程度)有统计上的关系,但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的提升、入党等就与父亲地位无关了。也就是说,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一个人的生活机遇就被所在的组织决定了【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8,第一段第四句】

9.利益涉及者:对于组织边界问题,不同的研究理论也莫衷一是。比如我们一般认为组织成员是指在组织内部工作的正是成员。但是利益涉及者认为凡是和该组织发生关联,其利益受其组织影响的人都算是组织的成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8,P10第二段第二句】

10.埃尔斯认为即使我们找不到公理性规律,我们仍然可以对研究物件提出解释。也就是说,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对“机制”的关注。【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6第一段倒数第一句】

11.社会学理论的任务是发现者两者之间统计关系背后的因果机制,从而解释A与B背后有什么样的过程,什么因果关系导致了A与B之间的联系。【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7第二段倒数第一句】

12.韦伯提出了“理想类型”这一概念,提出科层制,有以下特点:

第一,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权力是和职位相关联的的,并且是非人格化的;它是理性组织,通过规章制度来提高效率;第二,科层组织内的官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在组织里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专业化人员,其毕生职业生涯追求的就是在组织制度里不断的晋升。第三,科层制组织一定是建立在理性-法律权威的基础上。【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1第四段第四句】

13.蜜雪儿斯提出“目标代替”,他认为实际上很多政治组织所谓的正式目标在组织演化过程中都被替代了:组织意味着专制的倾向,无论政党、专业组织或其他类似的团体,在所有组织中贵族化的倾向都十分明显。组织内在机制在产生坚固结构的同事是导致了组织成员内部的深刻变化,使得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位置发生根本的转换。组织结果是在每个正当或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3第三段】 14.我们是从具体可察的因果关系着眼去分析问题、解释问题,而不是去建一个庞大完整的逻辑体系,去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果关系。【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16,第二段最后一句】

15.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活动有以下特点:第一,和其他社会学领域相比,组织社会学的理论特别强。第二,组织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第三,组织研究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必须关心提出的理论能否解释具体的现实问题。【组织社会学十讲,周雪光,P23小结】

第三部分:问题及心得

(一)问题: 顾夏:

1、在第16页中讲到,在公理和描述之间还可以有一个解释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对“机制”的关注,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的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但这种因果关系又发的条件或者后果却是不明朗的。所以,这不是一种决定性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种关系会经常发生。我的问题是:如果公理意味着一种确定的关系,那机制是不是代表一种不确定的事物。如果公理代表肯定或否定,机制又代表什么?因为公理和现象不是基于一个层面的两样东西,怎样能将两者连接?

2、是不是可以讲组织社会学理解为重点在组织,但是是用社会学的知识分析组织中的现象?单纯的组织学中讲到它的应用性很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组织学侧重于理论,而组织社会学会放入情感等人文因素分析?组织社会学又是怎么融入社会学的知识的呢?

3、蜜雪儿斯认为组织意味着专制的倾向...组织结果是在每个政党或专业团体内出现了少数领导人和被领导的大众之间的两极分化。在他后一句的解释中我发现了与前一句的矛盾,我更认为组织意味着“专政”的倾向而不是“专制”。但是以现在的很多企业来讲,家族制企业似乎与一些发展较为不错的任人唯贤的企业相比又不尽相同。甚至还有一些员工持股企业也与此理论有明显的差异。

4、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的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但是在第一讲,除了作者对很多理论和现象的列举,似乎没有看到作者自己的独特的思考,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管方式怎么,这就是一本教科书,是对组织社会学的内容陈列!? 蔡雨娟:

其实,看完书的第一讲,也就是书的导论,我对组织社会学十讲一书有了初步的了解。作者周雪光先生以第一讲为引子,将我们的思绪从现实生活中带入组织社会学这一领域,并全面而又系统的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方法以及组织研究课题的问题与现象,与此同时,还有对组织社会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这样简短的说明无疑给我们阅读全书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当然,它的优点还有很多,然而,在这里,我想谈谈阅读《组织社会学十讲》中第一讲给我带来的困扰以及问题。

首先,读过整个导论,它带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很难懂,也不容易看进去,整个导论我看了三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众多的专业术语的引入。很少阅读组织社会学著作的我,面对它的各种流派,以及作者周雪光旁征博引的一些社会学理论时,的确是一个头,两个大。虽然,作者周雪光先生极力的想要解释清楚什么是韦伯的科层制组织,什么是“目标替代”现象,什么是“机制”,可越来越多专业理论的引入,还是让身为读者的我应接不暇,当我搞清楚什么是涂尔干的自杀论时,却又对莫顿的“中层理论”犯了难,很难想象当一个“外行人”来读此书时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其次,读过整个第一讲后,让我有点稍有不解的便是作者周雪光先生关于第一讲的书写结构,作者在阐述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层层带人,从而引入新的问题。例如书中第一讲某一处所写的,作者谈到莫顿的“中层理论”时仅仅是一笔带过,随后引出“机制”这一话题,当对“机制”一理论尚未解释的太过明朗时,又引入了“因果关系”以及“统计关系”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对之做了简单地阐述,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复杂的一环套一环的关系再加上难懂的专业名词,无疑,是读者阅读兴趣的杀手。每当我想要开始弄懂一段话的时候,这意味着我要追溯其源头的同时还要关注其所延展的内容,这大大加深了我们阅读的难度,同时让我不得不怀疑这真的是一本书的导论吗?

最后,我想谈到的问题便是作者在导论书写中过多的例子看起来也是一件很令读者头疼的事,当然,这些例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减少了阅读的难度,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了书中所写的,可正如作者周雪光先生本人所说的,他采取“拿来主义”,并未太多的谈到自己的身边事,而往往是“拿过来”国外的例子,这在我看来,有些过时,也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同时,有些例子也显得虎头蛇尾,作者为阐述组织结构的“内在化”以及其“外在化”,在列举一系列例子还不够的情况下,又把通用公司以及丰田公司的例子搬出来,这在我个人眼里无疑成了多余。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书的优点有很多,而缺点对我来说也仅有以上三点,有一些个人因素的影响在里面,这只能说是学艺不精罢了。杨世梅

读完导论部分,我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只是有一点点感慨,中国人向来是很内敛和谦虚的,但是从西方思想传入后,我们的内敛和谦虚开始瓦解,首先从大学里开始瓦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管自己肚子里有没有墨水,或者有多少,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们将别人的观点罗列一番,又评论一番,找出了很多不足和优点,尤其鲜明的给人感觉作者很有才华,各种理论都能解释的清清楚楚,这显示出了作者真的是一位通天才子。但是为什么作者就是提不出一个像样的理论。反思这样的场景,让人有一种忧郁的笑。我的感慨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看了那么多书,发现了我们祖国有那么多第二理论家,甚至有些第二理论家将人家的原著的导言写了快100页,要知道原著总共才300页。最后组织社会学是什么概念,我觉得任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组织社会?

(二)读书心得 顾夏:

在导论的开始,作者列举了林林总总的组织现象。有限量销售的面包店,有拥有同等组织结构但是却有不同结果的企业和学校,有改变了组织内部结果而获得不一样的结果等等的现象。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常人很少去研究为什么,但是在读过这本书的导论后,我受到一定的启示,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看待东西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尤其当我们学习了一定的社会学知识之后更需要去运用它来作为我们的工具。作者提出现在很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在理论上寻找突破的或者是以为的分析现象,但是真正深入讲理论联系实际或是有自己的独特的研究方法的人已经很少了。导论中还提到了组织社会学早期的一些研究者社会学家。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那些大家的研究成果,更应该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我们经常疑问是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都已经被我们发掘的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再也没有可以创新的东西了?但是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思维似乎又太过功利主义了,我们在观察身边的很多事物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善于比较。就像有人会将企业同学校比较一样,很多东西都有相似的部分,很多毫无关联的东西也能找到共通之处。

另外,作为一本教科书的导论,这一章的信息量十分大,参考书目也很多,读完有很惭愧的一点是作者提出的很多名词概念我都一无所知,等到我再去一一了解的时候时间又所剩不多了。所以我最大的感想还是作为社会学的初学者,对于相关知识的补充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不能在看到科层制的时候联想到的只是他的作者。而是可以联系到社会学中其他相关的知识,就像书中和组织中的现象等联想起来一样。蔡雨娟:

正如作者周雪光先生结语所说的那样,“我们是从事学术科研的角度、从分析的角度来探讨组织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而不是做教科书式的面面俱到的描述和介绍”,作者用精简的话告诉我们自己写书的看法,同样,在此过程中留给我们无限思考以及反思,我们总是在等待,等待其他人告诉我们答案,可交答卷的人却是我们自己,这样的我们又怎么有理由去习惯等待呢?

真的,读书真的很重要,作者周雪光先生在文中的旁征博引无疑是令我羡慕的,不论是韦伯的科层制,还是涂尔干的自杀论等理论,他都可以信手拈来,这难道不是书读得多的原因吗?丰富的内涵决定广阔的视角,而大量的优质的阅读则决定了丰富的内涵,我在羡慕别人的同时,自己是不是也该努力了呢? 杨世梅:

首先,鉴于本讲是作者一本书的开篇介绍,观点透视程度必然只是蜻蜓点水,所以我们获得的学术信息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读书过程中,我对于作者观点形成系统的知识还需要通过通读整部书才能建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没有收获,通过大体把握作者对于这本书的勾画,将有助于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认真欣赏这部作品。其次,谈到经典社会学或者组织社会学,韦伯的科层制具有很强的解析力,在另一个视角上让我们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组织特征。但是要想整体把握韦伯的思想,必须要整体把握他的所有学术作品,而这正是我目前所欠缺的知识。我只是很草草的了解了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学术与政治》两部巨著。但是,很幸运的是我对于涂尔干还是很钟情的,通过涂尔干的几本着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乱伦禁忌及其起源》等,我们可以从他的现代社会视角里建构起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在这种意义上,组织社会学是一门动态学科,是组织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研究静态的已定型的组织。《社会分工论》提出了一个起点,即现代社会分工是有积极意义的,是有益于一个现代性组织建立的基础,自杀论是对现代社会分工的一个解释,要求我们采取恰当的手段阻止自杀,而自杀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消极体现。如何阻止自杀,如何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积极的组织,则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里作者给出了很成功的解决方式。社会是一个集体的事实,是有集体情感的关系体系,是有很强的控制力的,通过人们普遍的在社会集体中的这种情感,人们是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组织的,而人们之所以能够有这种建立良好组织的愿望和能力,关键是现代人是有良知的,是理性的人。通过公民教育和职业理论培育,我们就能够培养出建立良好组织的个体。这是我对于涂尔干整体思维的把握。我所理解的这种组织是动词形式,所以可以将涂尔干的思想放在这里,放在组织社会学的课堂上谈。我的这种想法是简单的,还需要慢慢提升,再次投入精力,理解这门学科,理解涂尔干,以便让我对自己的想法有个过儿修正的机会。至于其他的还有待于发现。

第四篇:组织行为学读书报告

组织行为学读书报告

老师在上星期再一次强调了学习报告的作业后我便开始着手准备了。首先我大致的看了一遍教材后决定以企业员工满意度为主题进行论文的查找,在找到几篇相关文章后,通过阅读对比,我最终决定以《注重员工满意度 提高国企管理水平》这边论文来写我此次的报告。

文章以员工满意度为主题介绍了员工满意度的概念及其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影响企业员工满意度的因素,最后通过从企业员工满意度中技能测评与薪酬激励设计、员工培训两方面的角度的分析提出了如何挖掘国有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强化员工有效管理的思路,为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下是对文章的具体分析:

一、引出员工满意度的概念:员工在企业中的经历满足员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员工在企业的经历越能满足员工的需要,员工的满意度就越高。

二、说明员工满意度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1、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员工已成为了企业的中心;

2、随着知识地位的提高,员工正成为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

3、企业员工的满意度情况,影响他们的士气从而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

4、企业员工的不满意可能导致负面影响。

三、分析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培训与提升、员工管理、工作群体、工作条件

四、以面对面沟通、书面调查沟通等方式了解员工满意度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来解决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五、最后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这次对文献的学习,我体会到想要做好一份研究报告需要有一定的思路不能毫无章法可言:首先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明确目标是什么,确定主题;其次搜寻备选方案,多找一些资料反复推敲验证评价后再得出结论;最后对资料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第五篇:高职教育中新管理主义的选择运用论文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现代化的时代,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为了适应这个时代,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有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综合素养。新管理主义的更新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步加重,各个高职院校的工作难度也逐渐增大,因而高职教育中的管理也备受重视。本文对新管理主义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对新管理主义的选择运用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管理主义;选择运用;具体说明

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中管理制度的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对于教育事业来讲,新管理主义在高职教育的运用无疑是锦上添花。新管理主义对高职教育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高职教育的管理制度。此外,在运用新管理主义的同时要时刻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三高人才为原则的宗旨,不忘初心,全力培养可用人才。故本文就教育理念、机构设置、学校管理和教学模式等四点进行研究,分析新管理主义在高职教育中的选择与运用。

一、新管理主义的认识

新管理主义本是运用于商业企业管理中颇受欢迎的一套管理哲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管理主义也是科学管理思想的代表,因而又称为“新泰勒主义”。在我国,新管理主义理念又有五个特点:一是市场政府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由操桨型转化为导航型。二是市场成为了经济的主导者。三是出现了服务型政府,公众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四是政府重视消费者的意见。五是懂得了居安思危,能够在危机发生前做好准备工作。新管理主义所涉及到的内容具有多样化,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管理操作,明确高职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对员工进行全面监管和操控;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设定管理目标,采用公开的服务理念进行市场核查,促进新管理主义的有序进行。我国学者总结了新管理主义理念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以市场导航型政府代替了操桨型政府。目前,新管理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思想,渗透于公共教育事业中,特别是在各高职院校的教育领域。而高职教育中新管理主义的运用,一方面是主张由公共部门转化为市场化,另一方面是打破传统教育的管理制度,创新有效的管理制度。总而言之,新管理主义的运用是高职教育之福。

二、新管理主义的运用

1.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仅仅重视成绩的高低,忽略了对知识的运用。而在如今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劳动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发展的潮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十分注重就业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机构设置

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可以设立专门的产学办公室,受学校各种情况的影响,产学办公室所行使的职能也会存在差异,但在校企联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中产学办公室的出现,是新管理主义运用的必然结果。

3.学校管理

高职院校的管理采取了企业市场的利润和成本计算等方式,有时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进行班级合并,不仅减少了教师工作时间,还降低了学校成本。

4.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通过企业的管理模式来改造教育,从而可以创新出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新管理主义的融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高职院校会采用订单教育,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培养人才,然后签订人才为企业服务,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都解决了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问题。

三、新管理主义的选择

1.坚持原则

高职院校的职责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播,为国家培养高技能的人才,进而产生效益。另一方来讲,学生为学校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样是学校所鼓励的。然而并不能为了取得经济利润,选择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不良企业合作,在短期内院校或许可以取得一定的利润,但这也与高职教育的原则相悖,不利于院校的发展。在新管理主义选择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才会长久发展。

2.认清新管理主义的局限性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三高人才,在选择新管理主义的同时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才会避免一些负面影响。一些高职院校有时会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考核教师,使得教师失去了原有的教学动力。同时在管理学生方面,会对学生的德育成绩进行比较,强化了学生的功利心,削弱了道德教育的理念。总之,高职教育不同于企业管理,在运用新管理主义时,应该注重其本身的价值,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平台,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管理主义在高职教育的渗透,推动了各个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新管理主义的运用与选择,保证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国家的富强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杰.面向MOOC的高职教育机遇与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14,(07):52-57.

下载《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读书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组织分析中的新制度主义》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组织行为学》读书报告(大全五篇)

    《组织行为学》读书报告 最近,阅读了斯蒂芬·P·罗宾斯和蒂莫西·A·贾奇著的《组织行为学》(第14版),使我受益匪浅。本书一共分四篇章,18章节,分别在个体、群体和组织的体系上做......

    《生育制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人。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36年夏,费......

    功能主义分析方法演讲稿[模版]

    张老师、各位同学: (二) 大家早上好!下面由我来接着为大家介绍功能主义。前面曾艳同学和陈绍坤同学把功能主义的发展脉络和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给大家讲清楚了,相信大家对我们这组......

    组织学生校外活动报告制度

    组织学生校外活动报告制度 中鱼口完全小学 1、学校组织校外活动,坚持逐级审批制度,学校校外活动应坚持就近徒步原则,跨市区活动应报区教育局审批。 2、学校进行校外活动,应成立......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

    【摘要题】职教史【关键词】职业教育/兴衰/制度分析/市场化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专门职业技能的人才为目标的。因此,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容易与......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报告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题目: 小组 成员 系别: 专业: 指导教师: 阿科尔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李勤勤、郑园园、陶雅郞、储纳、熊延椿 李绍林、骆文彪、张香磊、雷放存、汪树茂......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报告(推荐)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题目:多任务 0214级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 指导老师:赖一凡 组长:黄伟鋈02140426 组员: 林培明02140425 林哲珊02140413 刘雪梅02140410 江紫颖0214041......

    学习型组织案例分析报告

    联想学习型组织案例分析报告 根据王教授教学安排,我认真阅读了有关资料。包括:《联想:缔造学习型组织》;《管理学》第九章 管理思想的新发展-学习型组织;《组织行为学》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