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04: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

第一篇: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

关于《文明的历程》的读书报告

一、简介

每次读书,总令我不自觉的想到一句俗话,“历史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是一句俗不可耐的话,可在历史学习者特别是世界史学习者那里,却颇有认同性和理解性。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随着历史学科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的外延和包容性越来越大,各种奇形怪状的交叉学科和研究视角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历史,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历史的研究范围。据说另一门基础学科是数学,我总是想询问一下数学专业的同学,是否也有同感,但终因没有机会而不得成行。

这次读到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更是深有此感。单是从书名来看就涉及心理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但看到这样的评价后,“作者将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种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熔为一炉,使这部作品成为20世纪不可多得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人文经典读本”,内心不禁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不过害怕归害怕,书还是要读的,不管读不读得懂或能读懂多少。我拿到的这本译著,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8月的版本,也是最新的版本了,看了一下上架建议——社会心理学-研究-西方国家(你看它确实不是历史学的书嘛)。两位译者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德文翻译家,语言功底没得说,历史知识可能就相对外行一点,这从其对一些地名和历史事件的翻译上便可看出。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本来就不是一本历史学著作,所以也没有必要如此吹毛求疵。

诺贝特·埃利亚斯(1879-1990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1918年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医学和哲学专业,结识卡尔·曼海姆教授后转入社会学研究。1933年因纳粹上台而流亡国外,1935年到英国,开始了《文明的进程》一书的写作。该书在1937年试印出版,反响并不热烈,1939年正式出版后虽获得了几篇正式的评论,却为二战的烽火所掩盖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虽受到荷兰社会学家的青眼相待,却未能在当时风行的社会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直到1976年出版简 装本后,才取得销量和接受上的突破,此后被译为各种语言。

二、内容概要

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这也是这本书所讨论的核心问题。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解释文明的心理形成,即用可信的资料证实一种假设:在某些社会中人的情感结构和情感控制结构长期地、一代又一代地朝着控制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腻的方向发展。下卷主要解释文明的社会形成,即在个人控制和社会控制之间找到某种联系,二者是朝着更高水准的多样化和统一方向发展的。作者在结构设计上将该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文明”和“文化”概念的社会发生。作者首先在该部分探究了德国和法国对“文明”概念的理解和评价差异。在德国,“文明”主要是指个人修养方面的东西,接近于“有教养的”这一概念,为讲法语的宫廷贵族特有;而“文化”主要是指将政治经济排除在外的科学、艺术、宗教、思想等成就,是讲德语的知识分子确立自我的凭借。在德国,“文明”和“文化”概念是相互对立的。这种对立最初表现为讲法语的、按照法国模式“文明化”的宫廷贵族与讲德语的、处于中等阶层的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后来德国以知识分子为首的市民阶层逐步从下等阶层上升为德国民族意识的支柱,最后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阶层。“文明”与“文化”概念对立的表现也由社会内部的矛盾转变为民族对立(德国与法国)。在法国,“文明”指的是“有教养”、“有礼貌”,由于法国宫廷贵族具有较强的同化其他阶层的能力,所以原为宫廷所有的礼仪和规范从上至下不断拓展开来,为广大市民阶层所接受,进而演变为整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民族精神。因此在法国不存在与德国相对应的彰显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自我意识的“文化”概念。

第二章,文明使人类行为发生的特殊变化。这一章是作者有关该书上卷主张的具体阐释和解说。埃利亚斯通过对人类的社交行为的具体考察(这一考察在纵向上涉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近当代,在横向上涉及就餐礼仪、谈吐模式自然需求和男女关系等日常生活的细节),试图说明人们情感、心理和人格结构日趋分化和细致。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态举止和公共形象,对情感、本能的 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强大,人体的自然和生理功能和行为也日益转移到远离社会视线的幕后进行。埃利亚斯观察到,人们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总是最先在一个狭小的宫廷圈子里确立起来,后来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阶层所效仿,进而缓慢地在社会中推广开来。他在社会结构和文明行为之间引入了心理结构这一沟通桥梁,勾勒出了文明的心理发生轨迹,即从社会强制到自我强制的变化过程。首先是世俗上层出于对自身地位的眷恋形成了对下层的行为方式的难堪和羞耻感。其次社会上层将这种随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前移的羞耻感变成了社会强制,将社会下层的行为强行纳入“文明”的轨道。最后随着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各阶层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上层强施予下层的有关羞耻感和难堪感觉的社会强制变成了自我强制,文明进程也由此取得了现代意义。

第三章,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这一章是作者有关该书下卷主张的具体阐释和解说。埃利亚斯通过对自然经济和货币经济状态下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心理结构的剖析和对比,勾勒出了西方文明的社会形成轨迹,即从封建到专制国家的形成。在此过程中,他提到了三种机制:封建化机制、独占机制(或称垄断机制)、国王机制。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翻来覆去地经历着征伐统治者阶段和保守统治者阶段,封建化的进程因此分为极端分裂阶段和再整合阶段。在封建化的机制中,封臣和领主之间的依赖性相对较少,中世纪人们对自身情绪和感情的约束能力也相对较弱。随着骑士阶层的兴起,社会上层之间的依赖关系加强,人们对自我的情感约束也有所增强,社会上层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弱的行为抑制模式即宫廷礼仪。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众贵族在独占机制的驱使下相互竞争、相互攻伐,形成了强大的暴力独占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市民阶层对其产生强烈的依赖,上层意识中的难堪、不快等情感也得以借助社会戒律表达出来,由此形成了一种社会强制。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社会关系网络中各个部分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社会强制转化为自我强制,文明的现代意义得以确立。国王在独占机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国王机制得以发生和发展,专制国家的出现也成为可能。

第四章,文明论纲。这是该书总结性的部分,它再一次强调了社会结构变化和人的行为、心理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埃利亚斯认为文明的进程具有以下特点:无计划性、阶段性和方向性。无计划性是指文明和国家的形成并不是由某个机构 制定的计划,没有一种“自然”、“理性”和“精神”来引导发展的进程。阶段性是指文明和国家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自然而然的,它的发展轨迹不是单线式的而是震荡式的。方向性是指文明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不是偶然的、混乱的,而是有序的,它朝着人们的情绪控制亦愈严格、细腻和社会整合亦愈紧密的方向发展。

三、批判与反思

阅读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一是有关历史发展的宏观层面。

埃利亚斯在该书的上卷中解释了文明的心理形成轨迹,即由社会强制到自我强制。他特别强调的是社会上层对下层强施以生理、身体和本能控制,通过一些社会禁忌和社交礼仪明目张胆地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下层的行为方式。我们在此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有目的的、自上而下的阶层往来,上层处于主动强加的地位,下层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个过程主要发生从封建到专制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他对自我强制形成后社会阶层之间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往来就较少关注了。之前阅读过的法国学者佛雷德里克·鲁维罗瓦的《伪雅史》,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伪雅是指那些渴望拥有上流社会阶层中流行的观点、生活方式和趣味的人的虚荣。保罗·莫朗认为伪雅行为只有在从君主专制到无等级社会的过渡阶段才能够产生和繁荣。作者在该书中将伪雅行为分为上流社会的伪雅行为(模仿、靠近、结交上流社会成员)和时尚伪雅行为(渴望永远领导时尚潮流、做时尚的领头人)。在此重点说明一下上流社会的伪雅行为,以与埃利亚斯的“社会强制”作以对比。上流社会的伪雅行为在17世纪真正开始,大革命后飞速发展,20世纪以后,随着中产阶级的上升和消费社会的诞生开始日益让位于时尚伪雅行为。在上流社会的伪雅行为中,可以看到完全不同于埃利亚斯笔下的社会阶层的交往图景。社会下层在此交往中一反被动接受的姿态,发起了模仿、追捧上流社会的热潮。上流社会为体现自己与下层的区别,不得不频繁更新专属于自己阶层的标志(包括日常生活的种种标志)。社会上层在此不再慷慨地施与下层某些行为准则和交际礼仪,他们甚至无一例外地染上“排他性”的病毒,唯恐自己高贵优雅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被低于自己等级的人所染指,竭力想要在等级之间画一条清晰明了的界线。而下层人士的模仿热情则汹涌澎湃至势不可挡,他们拼命想挤入上流社会 的圈子,而且一旦成功升级后,也都不遗余力地排挤正在努力向上挤的人。这种主动和被动的身份的突然转化让人瞠目结舌,曾经一方强制施与一方被迫接受的场景,转变为一方穷追猛打一方拼命闪躲的滑稽局面。这或许是社会下层的“自我强制”的引擎被发动后刹不住车的结果。

埃利亚斯在解释文明的社会形成时曾多次强调,这种进程并非人工设计,是按照一定方向而进行的缓慢发生。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多次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日常所见的社会存在到底是自然发生、进化来的(happen、evolve),亦或是由某些杰出人物设计、创造出来的(plan、create、invent)?这个问题比较宏观,概括的面也比较广。小到一个人的人生、命运,大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存在。我们在看一些人物传记或听一些人生经验的分享时,总会接触到当事人的人生规划、奋斗历程,他们人生的一些条件仿佛是可以自己把握和创造的。似乎只要他们按照自己列好的一二三各个步骤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就能到达人生的顶峰,看到旖旎的风光和别样的风景。但是我们每天也在接受那些劝慰我们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信息,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宿命,强求不如放手。大禹治水的成功源于他放弃了前辈们一直采用的围堵方法,变堵为通,拯救了万物生灵。都江堰道法自然、因势利导、屹立千年的传奇,更是让拦截滔滔江水的三峡大坝备受诟病。西达斯考切波在《国家与社会革命》中,利用结构性的视角探讨革命是发生(happen)而非制造(create)的,引发了革命学研究者关于结构性与能动性的争论。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也是一样,有人说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发生和形成的,也有人念念不忘于民族国家的建构。关于这个问题我苦苦思索却求不得结果,与朋友商讨后得出的内外合力、设计结合发生的结论,仍不能让人满意,感觉好像在和稀泥。或许随着年岁的增长,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对这个问题会有更透彻、更清醒的看法。又或许这个问题根本就不会有答案„„

第二篇: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调研报告

目录

局和**双重领导,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文化设施齐全,学校环境优良。村级建设有5个篮球场、武教村委会的七件健身器材,使文化站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有了新的阵地。12间XX年建的8平方米的文化书屋,发挥着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

二、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镇政府高度文化建设事业,把其纳入了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动室经常开展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等知识宣传文艺活动,表演的节目都是农民自编、自导、自演,通俗易懂的竹竿舞、客家民歌、蒲扇舞、苗歌等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文化工作,使文化建设有新的突破,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基地作用,做到师资、教材、课时、效果“四落实”,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开展德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渐丰富,发展态势喜人。

一是抓阵地,基本覆盖三级文化网络。坚持政府引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社为重点,以家庭为拓展,镇、村(社)、户三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基本覆盖。9个镇文化站按照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藏书10000册、活动室5个以上的标准基本达标;249个行政村已建成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图书不少于1200册、报刊杂志不少于30种、音像制品不少于100张的“农家书屋”;不少自然村庄已确定1-2户文化中心户,作为村级书屋的下伸点,统一管理,便利群众。

二是抓活动,不断打造文化活动品牌。按照彰显特色,打造亮点的思路,一批文化活动精品拿得出、叫得响。以邵伯“民歌”、武坚“莲湘花鼓”、丁伙“龙狮”、真武“扬剧”、大桥“三江锣鼓”等为代表的农村特色文化活动正逐步呈现;以宜陵的“东陵之春”、浦头的“长青之歌”和武坚的“春到水乡”等广场活动为代表的农村主题广场文化活动板块渐显成熟;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的耍龙灯、舞狮子、荡湖船、踩高跷、送麒麟、抢财神等民俗活动吸引力日益增强;“双百”(广场彩虹演百场、文艺演出进百村)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已成为展示农村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学校文化的重要平台。

三是抓服务,逐步推进文化乐民工程。坚持把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到农村群众,切实维护他们的文化权益。“三送”(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达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每镇每季演出一场戏剧。此外,在学校开展学生专场电影放映,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大桥等镇举办“电影放映周”。镇级文联建设率先破题,在大桥、小纪、丁伙、邵伯等4个镇成立镇级文联,整合农村文艺力量,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传统特色文化得到挖掘和整理,公布了 100%,在此基础上,通过镇村联动、资源共享、结对帮扶等途径,拓展“书”的渠道;通过读书交流、辅导讲座等手段,提升“读”的效果,让数十万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书香。三是家庭阵地抓辐射。着眼家庭这一农村文化的最小单位,以热爱文化事业、热心文化活动的老干部、老艺人、老教师为主体,在每个村选择3-4家文化中心户,既作为村级书屋的下伸点,也作为农村开展小型文体活动的集结点。由村统一管理、协调,与农家书屋互动交流,共享资源,同时引导他们开展棋牌比赛、戏曲演唱、乐器演奏等健康、有益 的文娱活动,辐射乡邻,形成氛围。

二、量质并举,凸显特色,实施文化活动精品工程。一是项目化推进。着力以项目化的思路,引导各镇挖掘农村文化活动资源,进行整理、包装和提升,形成领导牵头、专家策划、部门运作、群众参与的格局,着力催生一批以“农民参与、农民享受、农民快乐”为主题的项目活动群。同时,要不断健全“文化下乡”机制,重点

在“送书、送电影、送戏剧”上下功夫,并细化时间,优化内容,活化形式,切实增强下乡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品牌化引领。不断提升“一镇一品”内涵和外延,努力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村”、“特色文化家庭”和“特色文化团队”,积极做响**农村文化品牌。三是立体化实施。深刻分析我市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乡土文化和现代文化活动的特质,要注重相互融合,走立体化实施和多样化发展之路。围绕农村传统文化,以现代形式为依托,组织好家庭才艺表演赛、农民歌咏比赛、戏迷演唱会、农民书画展、田园风光摄影展和农技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以人兴文,专兼结合,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一是培养一批经营有方的管理人才。加强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专兼职管理人员的培训,按照“五会”(会管理、会公关、会辅导、会组织、会经营)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座谈和现场交流等形式,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经营能力。加强对镇村“文化经济人”(民间文艺团体负责人)的管理:注重规范,即在从业资格认证、规范演出内容等方面,管好他们的从业行为;注重引导,集中培训与分片教育相结合,学习文化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他们综合素质。注重鼓励,在经费、场地、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多途径鼓励他们为组织农村文化活动出力。二是培育一批德艺双馨的演艺人才。本着“扩大数量、发挥功能”的原则,加快镇级文联建设,加快特色文化协会建设,采用文化研讨、技艺交流和参观学习等形式,强化对基层演艺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使他们成为丰富农村文化活动的骨干。同时,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准入和评级机制,实行民间演出团体人员持证上岗,并进行专家评级,实施差别化管理,把所评等级与报酬挂钩,形成争先创优的导向,激发他们的潜力与活力。三是培训一批技艺精湛的编创人才。利用“双百”、农民文艺演出等活动平台,重点关注和跟踪一批扎根农村的编创人才,并通过开展高层次培训、职称评定和城乡互动交流等形式,让他们由“杂牌军”转变成“正规军”,并成为名副其实的“乡土艺术家”。同时,引导他们进行创作,择优其作品参加国家和省市的文艺创作竞赛,对获奖者进行宣传和奖励,努力让有实力、有能力的文艺编创人才脱颖而出,并力争造就一批省市知名的农民“作家”和省市有名的农村“新作”。

四、着眼长远,固化于制,实施文化机制创新工程。一是优化组织领导机制。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县(市)党委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的要求,要更加主动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领导精力、工作安排和政策措施上实行倾斜,并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格局。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协调、联席议事和项目分工等制度,集中研究解决在规划、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农村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二是强化投入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把文化建设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的同时,强化跟踪监督,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要设立农村文化专项资金,保证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资金要求。同时,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文化发展,引导基层通过广告冠名、集资赞助和项目筹资等方法和手段,不断拓宽农村文化活动的经费来源。三是硬化考核评价机制。要健全规范易行的考评机制,形成百分考核细则,把农村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和计划,纳入镇村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纳入新农村建设和文明村镇创建的考核,纳入干部实绩的考核,硬化要求,细化目标,量化分值,形成政策导向,激发各方活力,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和源泉,是法治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建设和谐社会,离

不开法治文化的支撑。只有在农村基层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

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根本内驱力。当前,在我国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十多年来,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毋庸讳言,在农村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大量与法治社会相悖的现象,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在全社会建立起深入人心的法治文化,则是最深层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离开了法治文化,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民有9亿生活在农村,要加快依法治国进程,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基于扬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实需要。

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治”文化,是与现代法治观念相悖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重礼轻法,重德轻刑;“人治”高于“法治”;重刑轻民,重义务,轻权利等等。这些传统法律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仍然在阻碍着我国法治的现代化进程,特别对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产生着阻碍作用。要消除传统法律文化的不良影响,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并借鉴国外现代法治经验和整个人类文明成果,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

(三)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和谐社会,从本质上来说必然是法治社会,离开了法治的保障,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农村法治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法治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其价值和目的就在于裁判世间纠纷、惩罚违法犯罪、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社会追求的也是矛盾、冲突得到有效化解,使社会归于和平与安宁,所以两者在目标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其次,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法治文化有助于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保障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当前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多年来,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现代法治文化的方向提升。但当前农村有的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治文化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还未能充分发挥

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当前,阻碍农村民主法治进程、影响现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

(一)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由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农村一些地区至今还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有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还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农村地区的法治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氛围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还较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不健康的书刊、音像泛滥,并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因而严重地毒害了

本之木。from ://ybask/fanwen/fw/XX10/298063.html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民有9亿生活在农村,要加快依法治国进程,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基于扬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实需要。

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治”文化,是与现代法治观念相悖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重礼轻法,重德轻刑;“人治”高于“法治”;重刑轻民,重义务,轻权利等等。这些传统法律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仍然在阻碍着我国法治的现代化进程,特别对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产生着阻碍作用。要消除传统法律文化的不良影响,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并借鉴国外现代法治经验和整个人类文明成果,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

(三)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和谐社会,从本质上来说必然是法治社会,离开了法治的保障,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农村法治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法治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

致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其价值和目的就在于裁判世间纠纷、惩罚违法犯罪、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社会追求的也是矛盾、冲突得到有效化解,使社会归于和平与安宁,所以两者在目标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其次,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法治文化有助于社

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保障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当前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多年来,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现代法治文化的方向提升。但当前农村有的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治文化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当前,阻碍农村民主法治进程、影响现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

(一)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由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农村一些地区至今还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有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from ://ybask/fanwen/fw/XX10/298063.html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还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农村地区的法治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氛围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还较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不健康的书刊、音像泛滥,并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因而严重地毒害了

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导致有的青少年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少数地方政府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有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传统上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从,使得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这就使得乡镇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治文化的状态发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欠

发达、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有的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有的公款吃喝成风,参与赌博成癖;有的受地方势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有的干部自身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其负面效应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会空气,致使部分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

养成,对法律正义的期待难有信心。

三、加快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中,如何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以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保障农业和农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逐步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from ://ybask/fanwen/fw/XX10/298063.html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步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可把以下几方面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一)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宣传,营造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五五”普法规划首次将农民列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为此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尊重法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法制宣传教育所具有的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功能,在推进法治的过程中正是承担

着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村镇规划的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招标投标、城乡流通体系有序构建、农民工权益的切实保障、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等,都与法律法规息息相关。因此,在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中,要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农村“大普法”的格局,结合当地农村的特色和实际,以“关注民生,普法惠农”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梓、丰富多彩的农村普法活动,把法律真正交给农民,使农民了解法

律,使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深入人心,使法律能够在广大农村扎根开花。在普法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治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要以村级“两委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注重选择农民身边需要的法律,开展普法互动活动,让农民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关注转变,把事关农民切实利益的《合同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摆在突出位置。要利用村级服务中心的农民法制学校、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新闻媒体、法制文艺等平台,大力宣传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使之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让农民对普法宣传效果看得见、摸的着、记得住,并从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二)完善农村民主制度,构筑安定有序的法治屏障。要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契机,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强化村民自治,实现从“人治”向“法治”、“制治”的转变。from ://ybask/fanwen/fw/XX10/298063.html要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主权利,扎实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人,成为民主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切实体现“以人为本”,从而不断促进广大农民群众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的提高,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做到“民选干部为人民、民选干部

受监督”,同时要求村干部主动带头守法,使村级决策管理和财务活动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的轨道,还政于民,对村民负责,受村民监督。

(三)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农村的精神支撑。构建和谐法治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要从法律制度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还要提供教育和引导,从道德文化上营造谅解宽容的和谐意识,提供和气、和睦、和谐的精神支撑,为法治和谐农村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形成社会进步的凝聚力。要建立起以法律为核心的农村新道德体系,推动法律与道德走向统一。

要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及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宣传教育,同时,还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开展禁毒、禁赌等专项斗争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以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农村形成学法律、讲道德、树新风的文化氛围。

(四)加强涉农执法力度,打造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加强对农民的司法保护,依法切实维护农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为此要合理设置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机构,降低农民的诉讼成本。要建立高素质的农村司法队伍和涉农执法队伍,保证其独立、公正,依法行使职权。要坚决打击各种坑农、害农的犯罪活动。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和非法吸收农民存款、集资诈骗、赌博等犯罪活动。要落实村“两委会”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建立健全村组干部监督制度,推动村务财务公开。要

落实农民群众信访工作,妥善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非诉类问题。强化执法监督,完备执法监督机制,严肃纠正和查处各种执法不严、执法违法行为,定期对执法、司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树立法律的权威。

(五)健全利益协调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法治机制。建立和谐法治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注重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法治机制和利益协调制度。一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from ://ybask/fanwen/fw/XX10/298063.html健全慈善救济、优抚福利、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救助机制,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资助制度,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利益驱动而形成的不稳定因素。二要建立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后能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三要建立完善农村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净化农村社会环境,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四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处置机制。针对民间纠纷存在主体多元化、客体复杂化、规模扩大化、行为激烈化这一难题,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新途径、新机制、新办法,积极排查调处农村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农村不稳定因素,打牢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

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作为建设“大泉州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点,农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大大地满足了广大农民文化和精神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奔小康进程。

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网络 由于历史原因,地处前线,文化设施严重不足。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说,“泉州无处不文化,可惜文化尚无家”。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泉州市越来越重视文化事业建设,注重文化设施的投入。1990年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加强文化站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解决文化站定编问题的通知》,1998年下发《关于开展创建文化先进乡镇活动的通知》。XX年市委又在广大农村乡镇中开展“五个有(即每个镇村有一个文化科技活动中心(站)、有一个广播电视室和配套广播电视收转设备、有一个规范的卫生所、有一个文体活动场所、有一支宣传文化队伍)”创建活动。XX年出台《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决定》,相继出台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各职能部门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各项行业标准。经过几年扎实努力的工作,至XX年,全市沿海地区85%以上的农村和内地山区60%以上的农村乡镇基本达到“五个有”的标准。21世纪泉州进入加快宽裕型小康建设阶段,XX年党委宣传部又作出建设农村文化先进示范工程的决定,这一决定不仅在设施完善方面,而且在领导机制、组织机构、活动要求、经费保障、市场建设、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科技等各方面提出了更全面的内容,在质的要求上赋予了农村文化建设更加丰富的内涵。

泉州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经济发展同步,泉州市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以“九五”期间为例,泉州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工程建设资金2亿多元,仅百万元以上的文化设施就有21项。市政府坚持每年拨出专项经费120万元,专门用于支持农村文化基(更多请你搜索:)础设施建设。沿海经济较发达的晋江市,在短短4至5年时间里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就超过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总和。泉州既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又是侨乡和台胞主要祖籍地,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以外,还善于打“侨牌”和“台牌”,积极发动海外侨亲、港澳台胞及民营企业家开办文化公益事业。

目前,泉州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已经基本健全,实现了县(市)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文化站,村村通广播电视,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文化室。一批基层文化设施达到一流水准,3个图书馆、2个少儿文化示范园、1个文化站被授以国家级馆(园、站),4个县的文化馆正在向文化部申报一级馆。泉州和2个县(市)被授以全国文化模范市,4个县区被授以全国体育先进县。

加强引导,突出管理,充分发挥民间文化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观从接受型向选择型转变,从观赏型转向参与性,民间文化社团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军突起。浓郁的传统性和民间性,构筑了泉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泉州,民间职业剧团、南音社团、诗书画谜社团、铜管北管十音乐队、舞龙舞狮队有将近1000个,平均每天有70多台戏在农村上演。各级文化行政部

门加强对农村基层各种民间文化团体的管理和教育,积极引导各门类艺术团体成立了协会,订立公约,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约束。文化部门与民间团体的关系,也由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与服务,如倡导演定型剧目,建立剧本审查、排练督察、演出巡查、考核等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的健康发展。

泉州各地政府每年都要举办一两场大型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十分注重对自身地域特色文化的梳理、挖掘、保护和弘扬。如安溪将民间传统的斗茶改成了高雅的茶王、迎茶王等活

动,培养了一大批茶艺人才。文化与经济形成了互动共荣的关系,往往一地的文化传统同时形成了它产业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它产业的发展。比如安溪的茶文化,德化的陶瓷文化、惠安的石雕文化等等。这些工作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惠安石雕、德化陶瓷、鲤城工艺品、晋江戏剧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农村,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逐步形成规模,树立了一镇一村的文化品牌形象。

打造精品,增强辐射,进一步丰富创新民间传统文化内涵 丰富多彩的农村民间艺术,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脱颖而出。如何引导好文化的多样性,泉州从三方面整合、导流民间文化的力量。

一是以精品创作为龙头,带动了农村整体文化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十几年来,泉州以精品生产为龙头极大地带动了农村文化的进步。安溪高甲剧团创作和演出的高甲戏《玉珠串》,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使原本濒临衰弱的剧团获得了前所未有

的活力,不仅救活了一个剧团,凝聚了一支队伍,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短短两年多时间,这部戏在农村演出了500多场,农民爱点这出戏,爱看这出戏,受欢迎的程度出乎意料。泉州聚合国办剧团和民办社团的优势,每年都有规划地重点扶持一两个作品的创作、演出,磨砺了一部部优秀作品,平均每年捧回3个群星奖,“八五”以来先后有9个剧目15次获得“五个一工程”、文华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由市政府设立的综合文艺最高奖——“刺桐文艺奖”,在发现后备人才、激励精品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以打造文化品牌为契机,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东方 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法制普及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目录

2、法律需求大

71%的调查调查人员努力尝试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虽效果迥异,但均表示掌握法律是有用处的。如果有法律培训的话,98%的男性表达出自己想参加的愿望。

二、农村法律存在的困境

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

调查表明:男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为:促农富农(37人,占男性61.7%);人身伤害(20人,占男性33.3%);农民工基本权益(20人,占男性33.3%)。

女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人,占女性23.3%);促农富农(14人,占女性23.3%);婚姻家庭(12人,占女性20%)。

同时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发达并没有阻碍,农村中男女对法律的需求的差异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发展而去了解法律,更多的是关注对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作安全保障类。女性更多的是关心家庭稳定和睦,从而关注家庭健康保障,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稳定类的法律。

但不无遗憾的说,过去我们普法由于经费、人员等原因,往往忽略了这一差异,大而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法律渴望多样化的需求。希望以后我们执行的时候应尽量加强针对性,保证我们的普法活动能为民所用,确保我们的辛苦并不是群众眼中的流于形式。

2、媒体宣传与群众实际有很大出入

调查显示:93%的被调查群众(男55人、女38人)了解法律的

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可见媒体对法制普及的巨大作用。

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群众对刑法尤其是对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的惩戒有深刻认识,并能准确说出不少相关法条。这主要归功于《拍案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但让我们尴尬的是:当问及民事纠纷相关问题时,绝大部分群众并不能答上几句。只能让我们感叹:法律离农村很近,但离生活很远。

3、解决途径存在隐患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30%的男性和25%的女性选择私了。而男性有40人、女性有28人选择向村干部或政府求助,以期纠纷得到解决,占到调查人数的68%。然而这两种群众常选择的解决方法都存在不小的隐患:

(1)私了由于其往往是事故双方在事故发生后自行商量解决,而大多数人对事故本身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私了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随意性,同时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不少事主在私了之后,又继续纠缠,乃至发生暴力事件。例如,走访中了解到:我镇大塘村有一人被狗咬伤,私了决定600元包干,但治疗中伤者因病毒感染致使产生数千元医疗费,再次协商时,犬主坚持以当初谈妥600元包干为由,拒绝村镇两级调解,从而让处理人员十分棘手。

(2)村镇两级调解本是一种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选择,且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但实际中,虽然村镇两级都建立了纠纷调解室,但村镇干部大部分未学习过相关法律,同时也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如双桂镇,共建村级纠纷调解室12个,镇级纠纷调解室1个,在村镇两级调解干部中仅有镇调解室2名工作人员接受过司法培训

并专职调解,村级调解室多为村支两委干部兼任而且仅村支书接受过几天相关调解培训,他们在调解中往往凭借的是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诚然,不少同志的工作经验在不少调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很多经验跟法律、法规有出入,甚至相悖。

4、对司法程序不清楚

在针对女性的调查表明:在40名女性中,大都不走司法程序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具体该找那些部门,走过不少弯路(19人,占女性47.5%);觉得诉讼时间过长,费用太高,得不偿失的人数亦不少(18人,占女性45%)。

走访中亦了解到群众对司法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一些民事纠纷,但苦于找不到方向或觉得诉讼时间太长,而放弃对自身权益的追求。

三、解决方案

1、图文并茂,将法律资料通俗化。

走访中我们发现,群众对安全防火知识掌握比较充足,询问中得知,原来他们手头的安全防火资料是用漫画和浅显的语言展现出来的。这有效的解决了部分群众由于文化和理解力等原因而使宣传乏力的困惑,值得在农村普法宣传中广为采用。

2、多种方式相结合,向民事等方面倾斜

(1)电视传媒对现在生活的印象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其法制节目为了收视率等多关注重大的、轰动的案件,而这种案件多为恶性刑事,虽然教育了群众,但却并不具有太大的教育意义。因此,适当的向民事、劳资、致富等法律法规倾斜,让广大群众获得真正有操作性的法律。

(2)调查中,有30%的群众也通过报刊、杂志学习法律知识。走访中了解,这些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多为附近村民的主心骨,不少群众常常向他们了解一些法律法规。只需我们在平面媒体上运用案例和法条相结合的方式,诠释法律,就能通过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开展教育学习。远程教育系统内的资源涵盖了农村生活的多方面,其中也有许多贴合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其采用专家讲解的方式,直观的将法律法规展示出来。现在远程教育点已经基本覆盖各个行政村,只需我们合理利用,也能为法律普及做出重要贡献。

3、加强基层调解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村镇两级调解能得到68%被调查人数的青睐,这既是群众对我们村镇两级干部的信任,也是巨大的危机。广大村级调解员的素质,决定了这一平台的作用的大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纠纷层出不穷,因此对农村调解员的培训到了刻不容

下,普法工作不断贯彻落实,农村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农村人民的法制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字:农村法制普及状况

一、引言

回顾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立国,以法治国的国家。农与法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离。从法家学派的诞生到法家思想的发展,从战国时期的变革法治到近现代的维新变法,从先秦的法律条文到新中国的各种法典。而这之中,任何与法律有关的也都涉及到了农业。农业是任何一个国家不了缺少的立国之基,法律是任何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固国之本。着眼目前,法制的观念和法律的知识都深深普及到农村人们的心中。在处理事故

冲突和矛盾纠纷的时候,人们纷纷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来有效解决。展望未来,中国正在不断向全面小康社会稳步迈进,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正在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而这一切与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相关,社会和谐稳定又离不开农村法制的普及。自然,农村法制的重要性突显出来。

二、农村法制普及状况

(一)、过去的农村法制普及状况

在古代社会,农村人当中识文断字的都不多见,更别提精通律法的人了。然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并不是人们不学习法律知识,持。

此次调查共计投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共随机调查了大塘、同德、赶场三个村,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农村现状

1、人口结构大龄化、文化程度偏低

被调查人员中60%为男性,40%为女性,统计表明:被调查者中56岁以上的有31人,而41岁以上的共有57人;同时初中以下学历的有77人,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阶段。走访中了解到,由于很多法律宣传过于深奥和单调,群众理解比较困难,虽然有不少从普法活动中拿的资料,但很少细读。

2、法律需求大

71%的调查调查人员努力尝试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虽效果迥异,但均表示掌握法律是有用处的。如果有法律培训的话,98%的男性表达出自己想参加的愿望。

二、农村法律存在的困境

1、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脱节

调查表明:男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为:促农富农(37人,占男性61.7%);人身伤害(20人,占男性33.3%);农民工基本权益(20人,占男性33.3%)。

女性最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前三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人,占女性23.3%);促农富农(14人,占女性23.3%);婚姻家庭(12人,占女性20%)。

同时不难看出,经济的欠发达并没有阻碍,农村中男女对法律的

需求的差异性,男性更多的是基于事业发展而去了解法律,更多的是关注对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工作安全保障类。女性更多的是关心家庭稳定和睦,从而关注家庭健康保障,经济收入,以及家庭稳定类的法律。

但不无遗憾的说,过去我们普法由于经费、人员等原因,往往忽略了这一差异,大而统的宣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法律渴望多样化的需求。希望以后我们执行的时候应尽量加强针对性,保证我们的普法活动能为民所用,确保我们的辛苦并不是群众眼中的流于形式。

2、媒体宣传与群众实际有很大出入

调查显示:93%的被调查群众(男55人、女38人)了解法律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可见媒体对法制普及的巨大作用。

在与他们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群众对刑法尤其是对抢劫、杀人等恶性犯罪的惩戒有深刻认识,并能准确说出不少相关法条。这主要归功于《拍案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但让我们尴尬的是:当问及民事纠纷相关问题时,绝大部分群众并不能答上几句。只能让我们感叹:法律离农村很近,但离生活很远。

3、解决途径存在隐患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30%的男性和25%的女性选择私了。而男性有40人、女性有28人选择向村干部或政府求助,以期纠纷得到解决,占到调查人数的68%。

然而这两种群众常选择的解决方法都存在不小的隐患:(1)私了由于其往往是事故双方在事故发生后自行商量解决,而大多数人对事故本身没有明确的认识,致使私了结果具有不确定

性、随意性,同时其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不少事主在私了之后,又继续纠缠,乃至发生暴力事件。例如,走访中了解到:我镇大塘村有一人被狗咬伤,私了决定600元包干,但治疗中伤者因病毒感染致使产生数千元医疗费,再次协商时,犬主坚持以当初谈妥600元包干为由,拒绝村镇两级调解,从而让处理人员十分棘手。

(2)村镇两级调解本是一种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选择,且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性。但实际中,虽然村镇两级都建立了纠纷调解室,但村镇干部大部分未学习过相关法律,同时也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如双桂镇,共建村级纠纷调解室12个,镇级纠纷调解室1个,在村镇两级调解干部中仅有镇调解室2名工作人员接受过司法培训并专职调解,村级调解室多为村支两委干部兼任而且仅村支书接受过几天相关调解培训,他们在调解中往往凭借的是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诚然,不少同志的工作经验在不少调解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同时很多经验跟法律、法规有出入,甚至相悖。

4、对司法程序不清楚

在针对女性的调查表明:在40名女性中,大都不走司法程序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具体该找那些部门,走过不少弯路(19人,占女性47.5%);觉得诉讼时间过长,费用太高,得不偿失的人数亦不少(18人,占女性45%)。

走访中亦了解到群众对司法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一些民事纠纷,但苦于找不到方向或觉得诉讼时间太长,而放弃对自身权益的追求。

三、解决方案

1、图文并茂,将法律资料通俗化。

走访中我们发现,群众对安全防火知识掌握比较充足,询问中得知,原来他们手头的安全防火资料是用漫画和浅显的语言展现出来的。这有效的解决了部分群众由于文化和理解力等原因而使宣传乏力的困惑,值得在农村普法宣传中广为采用。

2、多种方式相结合,向民事等方面倾斜

(1)电视传媒对现在生活的印象是毋庸置疑的,由于其法制节目为了收视率等多关注重大的、轰动的案件,而这种案件多为恶性刑事,虽然教育了群众,但却并不具有太大的教育意义。因此,适当的向民事、劳资、致富等法律法规倾斜,让广大群众获得真正有操作性的法律。

(2)调查中,有30%的群众也通过报刊、杂志学习法律知识。走访中了解,这些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多为附近村民的主心骨,不少群众常常向他们了解一些法律法规。只需我们在平面媒体上运用案例和法条相结合的方式,诠释法律,就能通过他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资源,开展教育学习。远程教育系统内的资源涵盖了农村生活的多方面,其中也有许多贴合农村实际的法律法规,其采用专家讲解的方式,直观的将法律法规展示出来。现在远程教育点已经基本覆盖各个行政村,只需我们合理利用,也能为法律普及做出重要贡献。

3、加强基层调解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村镇两级调解能得到68%被调查人数的青睐,这既是群众对我们村镇两级干部的信任,也是巨大的危机。广大村级调解员的素质,决定了这一平台的作用的大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纠纷层出不穷,因此对农村调解员的

培训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培训需要常态化、生活化,将农村常见案例和新兴案件作为教材,让优秀调解员现身说法,保障经验与法律的双重并重。

4、结合群众需求,制定普法方案

(1)根据群众需求,组织专项法律下乡。不要贪大求全,不求一劳永逸,一次只针对单一群体的单一需求,开展相关活动。如针对男性对劳保方面的法律需求,举行劳动法规下乡,切实满足群众诉求。

(2)针对农村私了行为,制定相关指导。私了作为群众自己解决矛盾的方式,可以继续存在,但为了保障双方合法权益,避免后续纠纷,可以尝试将已有矛盾纠纷归纳出来,如损失轻微,可以明确判定的纳(转载请注明)入私了;不能确定损失的建议递交上级。从而提高纠纷解决效率,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5、组织流动法庭,游走乡间。群众司法诉求多是简单的,可执行简易审判的案件,因此可以尝试建立流动法庭,巡回于乡间,走进院坝,在群众中审判,既能解民之所需,又能将法律更生动直观的传播到群众中去。

四、本次调查的反思

本次调查,在外调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完成得比较圆满,但由于自身原因仍存在不少问题:

1.调查表设计仍有欠缺。虽然再三对调查表进行修正,但由于团队人员均缺乏足够调查经验,调查统计中发现不少设计问题,如未能设计出被调查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使在分析中缺少了职业对法律需求的分析、没能为走过司法程序的人员单独设相关问题,致使我们少了

深入了解相关情况的机会等不能不说是本次调查的遗憾。

2.问题表述不明确,未能让群众理会调查者本意。如 走进法律、学习法律、崇敬法律,进而信仰法律,法治和谐的农村社会才能建立。农民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更应当受到法律的强势关怀,这是我们社会对其人权保障的最大福祉,农民通过对法律制度文化和法律精神文化的学习,消除对法律的陌生感,逐步认识到法律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祖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不断进步着,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忧虑的现象,尤其在农村,这种不足表现明显。所以,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它离我们并不是遥不可及。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

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可见,法律的普及势在必行。

利用课余时间,我走访了厦门周边几个农村村庄,并对自己的实践课题《当地法律普及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社会实践中,我亲身深入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这次活动,真实的反映了目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面前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一、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及获得法律常识的途径

为了了解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及获得法律常识的途径,我通过给出两个问题的方式进行调研。其一,你能说出几个法律名称?其二,你是通过哪种途径了解法律的?

通过调研,当前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通

型;二是似懂非懂型;三是法盲型。

(一)法律通型。这种类型的人能准确说出各种法律名称,他们往往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100人,有23%的干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县、乡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组成的“法律讲师团”下村讲课来学习法律知识。

(二)似懂非懂型。这种类型的人对法律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们往往不轻易犯法,但不能更好的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在调研的100人中,大约有60%属于这一类型。他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别人说和评论。

(三)法盲型。这种类型的人不懂什么是法,什么是违法,只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法盲型的干部群众对法律一点都不知道,这种人占17%。

二、对于法律的信任度和发生纠纷时的解决方式

在调查中,19%的人认为法律不可信,75%的人表示比较信任法律,还有少部分的人很信任法律。分析原因,一部分人认为权大于法,他们觉得政府与法院是一家的,对法院能否秉公执法存在怀疑,所以他们不信任法律。从数据上看,尽管大多数人是信任法律的,但是在与人发生法律纠纷时,寻求法律帮助的人并不多,他们要么找人用武力解决,要么忍气吞声。还有一部分的人采用“私了”的方式解决纠纷。而“打官司”这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在农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主要是因为打官司程序多,成本太高。他们不愿意花这么多时间

和精力在上面。

三、当地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的制约因素

影响农村法治建设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内在因素是农民的法律意识,它是农民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是否以法律支配自己的日常行为,能否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外在因素则指社会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涉农问题时是否依法办事,能否满足农民的法律需求及其对农民心理的影响。

虽然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农民了解和掌握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特别是党关于农业和农村的政策,并对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表示拥护,思想觉悟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多数农民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不高,依法维权的意识有待提高。

四、增强当地群众法律意识对策

针对以上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加大基层法律服务,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

农民了解法律和法律宣传有着重要的关系,法律宣传力度越大,农民对法律的了解也越多,这是一个正比的关系。

基层法律服务是帮助广大农民了解法律、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是当地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利用宣传车、张贴标语、村高音喇叭多方位、多触角教育干部群众,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通过组织“法律讲师团”下村讲解法律知识,印

发法律案例明白纸,送法律书籍,让法律充实他们的头脑。要在农村中营造有一种法律氛围,开展培训,教育干部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举办法律培训班、模拟法庭,让老百姓学习法律,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加大政府司法所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司法所是设置于乡镇人民政府的国家司法机关,是县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司法助理员则是基层政权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他们是中国司法行政机关的神经末梢。在我们农村,这一职位的工作人员在乡镇政府和县司法局的指导下工作,主要负责调解委员会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工作范围从解决打架斗殴到山林地界纠纷和离婚调解等。可以说乡村司法所覆盖面广,根扎农村,熟悉农民经常面临的法律问题,可以对农民遇见的纠纷问题作出较快的反应,能够避免矛盾的激化,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大官司”程序多,费用高的问题,最适合作为农民法律援助机构。因此,要充分发挥并加大政府司法所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

(三)进行基层司法改革,维护司法独立

行政权力渗入导致司法不公正,得不到有效监督。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改变基层行政权力混乱局面,正确区分行政与司法各自职能范围,避免职能冲突,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止个人专权,从根本上解决“打官司”难的问题。

(四)加大农村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的力度,对农民的信访处理措施得当 农村基层的司法机构比较薄弱,专业力量严重不足,农民“打官司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要努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和司

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充实力量,完善相关制度,下大力气解决农民“告状难”问题,力争将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待农民的信访,要做到依法治访,能够解决的,要及时予以解决,因条件限制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说明情况,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的法律建设直接关乎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水平,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开放,农民法律意识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增进,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方的路十分艰难,需要十二分的勇气,更需要十五分的执着。我们也要坚信,广大农村的法制建设必将得到加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必将增强。

了解,我总结如下:

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推广和投资力度不够,当前的体制下不利于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城乡的足球投入有较大差距。

在当前,全社会都在抢抓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体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体质的好事。地方上教育和体育已经和二为一,改为教体局。也为足球的普及提供了基础。如果能在广大农村开展“千校百队”活动,让校与校、村与村之间经常搞一些足球比赛,这对足球的普及大有好处。这种比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体质的同时,又能提高对国家,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他们不再沉溺于网吧的侵害。

二、学校足球普及困难重重

据中国足协最近调查的41个城市中,15个城市中同时在中小学开展校、区、市级足球赛,仅占41个城市的36.6%。而只有11个城市在中学开展校、区、市三级足球比赛,仅占总数的26.8%。另有15个城市开展情况不祥。超过六成以上的城市难以保证中学、小学同时开展足球联赛,这让中国足球在学校探求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传统训练体制的制约。足球职业化后,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专业足球队转变成市场环境下的职业队。体育局与足球队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业余体校、体育学校不再有向上输送人才的指标,使得中小学训练单位失去后备人才输送方向。其次,各方利益冲突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足球后备人才走上市场化后,地方教委认为学校可以不必承担输送人才的义务,因此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不再给予相关优惠

政策。学校大多以升学率为评价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参考标准,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从整体上得不到支持,甚至还遭到了反对。在各方利益冲突下,校园普及足球非常困难,资源短缺使得具有天赋的中小学生不能被及时发现。此外,青少年能否参加足球运动大多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家长在孩子发展中极力排斥一些对抗性强、易受伤的项目。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家长们不由自主地认定孩子上大学才是最好的出路。

调查后感: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普及足球不能光喊口号,只做表面工作,而应扎扎实实地做好社会广大人群的足球普及,只有真正普及了,中国的足球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上去。

默认推荐相关范文: 计算机普及情况调查报告 法律普及情况调查报告 眉山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情况调查 关于农村网络普及情况及网络利用的调查 农村法律普及程度的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总结

目录

片狼藉。当地的居民使用玉米秸秆当燃料,用玉米秸秆生沼气(当然,沼气只限于富有的人家)。有的农家就很有效的利用了玉米秸秆,收割过后,其用旋耕机将玉米秸秆切断或切成碎块,然后用机械犁将其埋入地下。即起到了翻土的作用,同时玉米秆在地下,经过一个冬天的时间,腐烂变成了肥料。让土地变得更加肥沃,但是这种做法为什么得不到普及呢?究其原因有二:①进行此项活动。需要租用旋耕机,一亩地是20元(一般的价格),再加入犁地费用一亩地也是20元即一亩地共用40元,而只犁地一亩地仅用20元,这样算来,这样做需花费两倍的价格。②这样做费时费力,更多的农人都希望在经过秋季忙收后,都希望能有一些闲暇,(当然以上仅以玉米为例,也都是车上问一位农民而得)……

冬季的村子里非常荒凉,也只能偶见几个行人匆匆走过。却到处能看到村民家门前堆着的粪堆,堆放着的玉米棒。村民们将自家的生活用废水毫无顾及直接倒在街道,小巷上,生活垃圾也堆放的到处都是。使得村子里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充斥着难以名状的味道。

这就是我眼中的乡村建设,尽管国家号召了好多年,但中国的农村,或者中国北方的农村。抑或是我眼中的中国北方的农村依旧是这样——脏、陋、差。

“愚”字当头,就能够明白地说出中国农民知识文化水平低下,素质低下的问题。从中国农民的历史就能看出。①中国农民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是地位最低下的一群人。历朝历代,中国农民都是由文化素质最低,反抗和独立精神最弱的人组成。而古代,接受教育都是上层贵族的事情或有接受教育的下层人,也终会变为上层人,脱离

了中国农民(当然这只是大多数情况)。②中国人的奴化思想与生俱来,而中国农民的奴化思想犹为严重。面对封建帝王的封锢思想的残酷统治,面对泯灭人性的粗暴的社会制度。当时的中国农民受到奴化思想的严重影响,填饱肚子,平定过活成为其最基本欲求,也是最大欲求,社会实践报告《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可见当时,村里的人民压根就没有使自己免于愚昧无知的欲求。③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是相行相伴的,相互促进的,教育的发达推进经济的发达,而经济的发达也会推动教育的发展。④从近代中国的角度看,近代中国十年活动,也是对中国农民产出深刻影响的一次运动。中国农民,盲目沉浸在翻身的快乐中,却不想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活动中,又削磨了自己的革命性(这我就不多说了)。

1月27日,我走进了村的小学(村里没有)村里的小学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走进村小学,学校面积非常小,却显得非常空时,西北角是一个厕所。正中间就是三间破旧的教室。其中有两间当教学用,另一间当老师办公用。而每间教室上竟然都没有玻璃,代替玻璃的是砖头和泥土。走进教室,阳光不能透入,里边阴暗潮湿,还不时传来一阵霉味。教室里的黑板都已经开始老化、脱落、房顶也开始漏雨,墙上还留着雨水渗进的痕迹。我找到了学校的校长,他向我描述了学校的现况,小学只有6个老师,一年级有一个班共32名学生。有三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和其它副课(包括体育、美术、音乐、也只是徒有虚名)。二年级有一个班,共27名学生,另外三个老师按上分配。学校里没有任何体育设施。所谓的体育课只是带学生们玩,而所谓遥美术课只是老师自顾自地在黑板上画一些东西即可,课程内容非常简陋。校长还指出了学校经费不足,教学器材如粉笔、黑板擦、墨汁等只能“省吃俭用”。

学校的走访完成之后,让我感到晏阳初一生致力的平民教育在中国的农村,在21世纪的中国农村还是如此简陋。在这里,必须将平民教育这个概念得出来说一说,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是要把农民培养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具有四大力量的,能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平民教育”是面对所有的中国的农民,而我在这里将对孩子们的教育作为“平民教育”的代表,作为“平民教育”的重中之重来研究。农村的教育搞不好,农村的希望在哪里?

随后,我又走访了五家农户,我发现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收成,不是健康而是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似乎平民教育尽管在提高文化素质方面,没有大的成就,却有效地改变了人们,尤其是中国农民的教育意识,大大地削弱了中国农民根深蒂固的奴性思想。在我采访的这五家农户中,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都是本科及其以上。然而农村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或者九年义务教育的简陋,却扼杀了千千万万农户对孩子的期望。我想如何大力推进和发展农村的初等教育是政府和村民需要考虑的问题。

访问结束之后,从农家院子里走出,看到有3个学龄儿童在路上玩。在寒冷的冬天里,鼻子和脸蛋儿已被冻的通红通红,鼻涕也流了出来,身上的衣服也被弄得脏脏的,但他们却依然在那里尽情地玩,多得是几份天真,却少了城市孩子过早的成熟,我忽然想到,十几年后的今天,他们用什么和城市孩子竞争……

我记得:二战末期,罗斯福总统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晏阳初

补充了一条,就是人民要有“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但可悲的是,我国的农民拥有这种自由,但却没有享受自由的空间。这又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无奈地久了也就心安理得了,也便是一种奴性思想了……

这可以说是我眼中的中国农村,但却只是一个框架,一个概况,里边有很多东西要填补,要充实;概括起来,我眼中的中国农村总是在淳朴的民风中充斥着多少无奈和落后……

94.2%、86.0%和96.7%。

二、存在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该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看,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仍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最突出的矛盾。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镇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目前,在该村农村劳动力中,文盲率为0.6%,小学文化程度占17.4%,初中文化程度占64.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4%。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五)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

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山区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该村的新农村建设的步

伐,缩小乡村致富的差距,就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让人们能够更快的适应新农村的步伐,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而教育的发展反过来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关注农村的教育问题。

经过调查,我发现

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两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如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其次,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

第三篇: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各种新兴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以不同的表现形态,走进了乡里村间,大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但也要看到,与城市文化建设相比,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待提高,为了解决**镇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和现状,总结成功经验,找准突出问题,为下步工作提出对策建议,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文明进程,特对全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开展程度等有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调研。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镇现有1间2011年建的电子阅览室,2间2005年建的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1间2007年建的3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1个客家民歌协会和三个民间健身队。职业中学、中心校等学校受**市教育局和**双重领导,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文化设施齐全,学校环境优良。村级建设有5个篮球场、武教村委会的七件健身器材,使文化站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有了新的阵地。12间2010年建的8平方米的文化书屋,发挥着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

二、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镇政府高度文化建设事业,把其纳入了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之中,安排一名镇宣传委员(学历大学本科)分管主抓文化建设工作,并配备了专职文化站站长各村(居)委会、各单位文化室都设有兼职文化员,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学历,无工作报酬;各村(居)委会、各单位相应的建立了各类组织机构,尤其是中小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文化建设走在了全镇其它单位的前列。中小学校建有一支学识渊博、素质优良的文化队伍,该队伍常年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发挥着文化宣传作用。目前,全镇从事文体人才的人数达20余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学历均为高中以上,他们能结合阶段性工作和时令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镇把群众文化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寓教于乐。年开展文体活动达2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月三”文艺活动、农民职工篮球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客家民歌会、健身舞表演等。各村能够利用文化室,在节假日及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马岭排苗村村委会就是一个典范,能够利用文化活动室经常开展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计划生育等知识宣传文艺活动,表演的节目都是农民自编、自导、自演,通俗易懂的竹竿舞、客家民歌、蒲扇舞、苗歌等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文化工作,使文化建设有新的突破,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基地作用,做到师资、教材、课时、效果“四落实”,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开展德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四篇:欧洲文明读书报告

《欧洲文明十五讲》 读书报告

这本书前前后后在我手里有近3个月,第一遍从前到后慢慢看,中间停了一段时间,后来有了要写读书报告的任务,我决定挑选几章重读,分别是第二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十四讲。

读第二讲:希腊——欧洲的精神家园,自由、雄伟、美丽的希腊精神,冒险进取、勇敢无畏的希腊精神,发扬民主、法律的希腊精神,想象湛蓝的海边,一个幼小的儿童在玩耍,正如古代希腊在遥远原始稚嫩的时代里的样子,一切都是新鲜的。

读第十四讲:欧洲文明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他说中国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从上到下的专制主义和从下到上的臣民主义”,感觉跟鲁迅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很犀利,在刺痛人心的同时又鞭策着读者进取。不论在政治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方面,与欧洲相比,中国都是落后的,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对于中国的文明进程,我只是通过一些历史教科书、通史、传记得知,了解得不系统,但始终给我沉淀着的厚重感,然而大气磅礴的五千年历史是否真的在向上走呢?还是仅仅深陷一些怪圈无法自拔?审视中国文明现状,噱头无处不在,荒唐、错乱得不可思议,我不明白整个民族在干什么?而且大家都在趋同一样的生活方式,好好学习——考大学——做官、当老板、当学者,最差也要混个白领阶层,就是没人打算做个普通的劳动者。然而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应该各有各的活法,不能只为了跳出自己的小圈子而挣扎拼命、撞破脑袋。也许是因为都在追求表面上物质的东西,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有多少人还聆听内心、追求真理? 学习西方先进的文明,不在于要赶超她们的经济,而是让人们在文化的熏陶中,回归理性,学会思考与反省。篇二:欧洲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

第四章:“民族国家”——近代欧洲政治文化之一 本章的主题是近代欧洲的“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可总结为两条线:一是近代国家形态的出现,即民族国家成为欧洲的普遍现实;二是欧洲人的相互认同感,即欧洲观念。前者通向主权国家,后者通向所谓欧洲统一进程。

一、泛说“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指的是基本上一个民族构成一个国家的那种国家形态,语族与民族重合在一起,“国家”便有了雏形。这是一个欧洲概念。

1、“民族国家”观念成为普遍的政治现实,是欧洲近代时期的事,但它的观念在中世纪已经自发地存在;

2、“民族国家”观念是政治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的(宗教、语言)综合观念;

3、“民族国家”观念的普遍出现,结束了神权大一统时期,古典意义上的“帝国”观念从此让位给近代国家观念。

二、近代政治学的创始人: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

马基雅维利根据自己的政治经验认为国家最重要的是强有力的统治。在当时就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君主必须不惜一切可能的手段建立强有力的国家。霍布斯是新时期政治学的开创者,他的理论是按约建国的契约论,他的主要贡献是把政治学从神学的道德人格中解放出来,把政治学变成了人的政治学。马基雅维利着眼于意大利的各个分裂邦国,霍布斯已经着眼于欧洲的普遍现象,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民族国家的观念产生了一种质的飞跃。

三、从黑格尔的国家学说看欧洲

黑格尔把此前的关于民族国家的学说作了一个集大成的工作。虽然黑格尔有浓厚的日耳曼国家情节,但是黑格尔关于国家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哲学,无论如何批评它是“国家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其中的精神——民族要变成“国族”、要变成“国家”——则是近代欧洲政治中的普遍性问题。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即把近代欧洲政治的基本因子抽象为“神”的理念指导下的国家学说。黑格尔将“国家理念”分作三个层次:

(一)直接现实性,它是作为内部关系中的机体来说的个别国家——国家制度或国家法;

(二)它推移到个别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关系——国际法;

(三)它是普遍理念,是作为类和作为对抗个别国家的绝对权力——这是精神,它在世界历史的过程中给自己以它的现实性。

四、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民族国家”的观念在中世纪便已经孕育,但成为普遍现象则在近代,并且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从欧洲整体来看,建成民族国家的道路是曲折而复杂的。西欧在三十年战争之后,各国签订《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的的观念不仅在条约里,更在人们的观念中显现。从三十年战争到拿破仑战争,国家的存在不断凸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代欧洲是在战争的砧板上打出来的。

东欧的民族问题较之东欧要复杂得多。各民族长期受到异族的压迫,经常在强族的驱赶下东离西散,居无定所,在十九、二十世纪还未建立自己的国家。在独立之后,其自身的特性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充分发展,以致于建立享有充分主权民族国家的任务完成的并不彻底,至今东欧地区仍存在频繁的民族冲突。第五章:“欧洲观念”——近代欧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一

对于“欧洲观念”这个欧洲的政治文化,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看法:

“欧洲观念”首先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它的出发点是欧洲人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反映了在基督教文明若干个世纪的浸染渗透之中积累起来的欧洲人特有的“思想底格”和“心性”。可以说,“欧洲观念”是反映欧洲的“自性”的,然而“自性”同样应该理解为

复数的,“欧洲观念”具有欧洲的和民族的两重涵义。通常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多侧重它的一致性、普遍性,其实这个观念本身即同时含有民族的因素。“欧洲观念”既是欧洲自性的反映,则必是同欧洲以外的地区相区别而产生的。在同外界的接触、比较、冲突中,欧洲人更加认识了自己,加深了“自我意识”。

第二,“欧洲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它与社会发展的水平、探索某种和平国际结构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欧洲观念”的三个来源:

一个是两希文化,基督教文化;二是因非欧洲文化(非基督教文明)对之形成的对立、对照和压力而增强起来的欧洲自我意识;三是战争频仍,因渴望和平而寻求联合之道。

“欧洲观念”的发展历程:

在中世纪后期,尤其是进入近代,由于“民族国家”成为欧洲的时代特征,“欧洲观念”的政治内涵便特别突出;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成为普遍流行的理念,许多建立联盟性组织的主张在政要、知识阶层中提出来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产生了“欧洲观念”的第一个机制,即欧洲煤钢、原子能和经济三个共同体,后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最终发展为今日的欧洲联盟。

一、圣-皮埃尔关于“欧洲联盟”的构想和卢梭的评论

圣-皮埃尔在《永久和平方案》中提出了两个相互联系的思想。首先是把“永久和平”当做一种崇高的理念,只有当所有的国家之凭借纯粹的“理性”相互对待时才有可能。第二,圣-皮埃尔认为,为了实现“永久和平”,就是要建立欧洲的“联邦政府”。而要结成这种联盟,须在各个民族间找到共同利益、宗旨、风习和联系,也就是说联盟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基础:一是共同利益;二是精神认同感。圣-皮埃尔按照理性的推理认为可以把欧洲建立成真正的理念中的各民族的集体。

圣-皮埃尔德方案只是纸上谈兵,它具有的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具有普遍性,提出的是欧洲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永恒问题”,包含了至少三个贯穿在欧洲近代史中的问题:一是民族国家和国家联盟之间的关系;二是拟议中的联盟内部规则问题;三是道德和政治的关系,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卢梭虽然认为圣-皮埃尔的方案是好的,但同时指出这个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卢梭认为:

一、君主的两大职能在于对外不断扩大统治,对内不断巩固统治,两种职能相互支持。因此君主之间的纠纷不可能诉诸某个高级法庭来解决,法律无力使君主屈从。

二、任何联盟,包括圣-皮埃尔的“联邦主义”,都首先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国的国君要做两件事:建立统治和增加财富。建立统治是为了增加财富,增加财富是为了巩固统治,君主行动的最终目的是把财富和统治都抓到手。“永恒和平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君主仍不停地打仗是因为,“永恒和平”与他们眼下的特殊利益有矛盾;如果实现了“永恒和平”也许听他们会失掉既得的利益。卢梭提出要实现该方案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各国的人民主权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要打仗的是君主而不是人民,所以只有人民享有主权,才会有和平。

二、康德的历史哲学

康德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人类是群居的,这决定了人事“社会性”的动物;但人类又具有违反“群居性”的“非社会性”。

(二)人类在总体上是遵从“自然法则”即“理性法则”的。

(三)应该承认“权利”的天然合法性。

(四)政治和道德最终都是理性的,政治应该体现至善,与道德一致,但在现实中却往往不能两全(就像“幸福”与“德性”往往不能两全一样)。(康德的困惑和矛盾是:政治的职能不可少,谁也不能坐视利益受损,但是,道德又必须是政治的基础。)

(五)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恶”向“善”演变,但是人们每日每时所见多是“恶”。

(对于人类能否转向“善”,克服“恶”,康德是不能肯定的)

(六)康德的学说中存在无法圆满解释的矛盾,最终康德借助全能的上帝的力量说明理性原则是无所不能的。康德是个集大成的人物,对近代欧洲的国家形态和国家联盟问题,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远景前途,都是总结了前人而出己意的。康德无法在现实中解决自己所处的深层次问题,但是他的历史观的主要思想却有着长远的影响,以后的欧洲联邦主义或邦联主义,以及各式各样的欧洲统一运动,都要到康德那里去寻求理论依据和灵感。

三、“欧洲联合”的发展

所谓“欧洲联合”问题并没有停留在哲学家的思维里,不是只表现在你欧洲人的文化认同感上;政治和经济的实际利益一旦作为迫切的问题提出,一切观念形态的东西都会出现为这些实际利益服务。这时的“联合”,显然已经超越了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阶段,而是开始走向实际生活了。同时必须认识到民族国家是基本事实,任何联合也必定是民族国家之间的“联合”,抽掉“民族”(以及国家形态的“民族国家”),便无所谓欧洲了。

第六章:思想解放——人性的解放,理性的解放

近代欧洲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是“民族国家”作用的普遍显现,和相伴而来的诸民族间在李斯文化方面的认同。近代欧洲的精神因素,则是人本位的逐渐回归,并且由此导向人性的解放,从世界本身去认识世界。这一章的主题是“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它好比是一团线的线头,抓住线头牵拉开去,把线团打开的整个过程,就是十六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这些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的革命,至少在两个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最昭著的实例,就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整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一、告别中古: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既是古典的,更是创新的。它是古典的,因为它使罗马帝国衰亡前的古希腊、罗马鼎盛时期的光辉璀璨的文明重新获得了生命;它是创新的,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富于创造力的“时代精神”,它具有一种把中古时期远远甩在后面的前进冲击力。“文艺复兴”是欧洲文明史中所特有的,它预示的是时代的进步与变革。

早期的人文主义者们,为文艺复兴做了准备。他们虽然是社会上少数的“精英分子”,但是由于意大利的分裂,与群众接触到并不是很难的事,所以他们能在他们的看法中融入市民的感情。这种普通市民的感情,对未来欧洲社会的发展是有长远的意义的,可以归纳为两点:即民族的认同感和反映这种民族认同性的民族语言。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首先把古代文化推向民族文化的最前列的人。在但丁之后有彼得拉克和薄伽丘,人本的色彩更明显了。在彼得拉克的时代,“人”的观念比但丁时期更加进了一大步,更加面向现世,向往人的幸福;认为哲学(其实是神学)应该研究人的目的、人的命运,鞭挞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薄伽丘以他的《十日谈》等著作无情和尖锐地揭露“神圣的”教会下面所掩盖的贪淫和虚伪;神学在人的精神里的支配作用和教会作为教权组织的种种腐败现象。

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在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维利、拉斐尔等一大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标志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古典文化和现实完美结合的新的时代风情,这个时期的巨人们特别看重直接的美学体验。

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但它很快就成为了欧洲现象。在北方出现了与经院哲学托马斯

主义相对立的罗吉尔·培根等学者,他们的唯名论倾向,使他们在本质上成为中世纪神本精神的反对者。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应用,到了十六世纪,一种充满生机的空气已经在西欧从南到北地流动起来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在几百年间渗透到几乎所有人文领域,以最大的威力把社会的各个阶层(首先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阶层)都卷进来了。

二、向教会挑战权威

文艺复兴是人性与理性的解放,宗教革命的冲击力则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起了攻击。把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作一番比较,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两者都是思想革命的不同表现: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使宗教及其哲学人化和世俗化;宗教革命是护神的,要回归本源的基督教义。三、十七世纪,沉思的世纪

十六世纪发生的宗教革命在欧洲人当中引起的震动是深刻而久远的,然而,使西欧通过思想界进入精神领域的深入反思则是由十七世纪开始。在这个世纪,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督教神学的思想统治还十分牢固,另一方面启蒙思想的晨光已经开始闪亮了。这深入反思的一百年,是为“启蒙运动”在思想上铺垫道路的一百年。

十七世纪不能回避的一个头号重大问题,就是“神”的存在。“神的存在”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宗教革命后,人们的思想禁锢刚刚松动一点点,就对信仰问题产生了某些动摇,以致“神”的存在成为了需要论证的问题。使对于“上帝的存在”问题的讨论大大推进一步的,应推号称“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他提出用几何学那样精确的方法去处理形而上学的神学。于是他进行了艰难的工作,既要表示他绝对忠诚于宗教,又要用“科学的方法”去驱散世俗对宗教的怀疑。但是,用哲学或科学的方法论证上帝问题实在是“缘木求鱼”,因为神的问题根本就不是科学能论证的问题。这个问题直到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大师们,也没有彻底解决。伏尔泰说认识属于哲学问题,而宗教属于信仰问题;而康德晚年则认为应该把神学和哲学分开。用科学来验证上帝,尽管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却为思想的解放、理性的解放开了路。十七世纪也可以说是方法论觉醒的世纪,此前的形而上学关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本体论问题,几乎不存在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十七世纪则开始由论证神的存在问题而进入了认识的领域。十七世纪在方法论上有两大流派:一是英国的经验派;二是大陆的从思维从内心出发的理性思辨派。经验主义重感官、知觉,重亲身经验;理性思辨重心智推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只是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明显的区别。重要的在于,这两个派别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人的体验、人的独立思维为本位,用“人”的眼光去从世界本身认识世界。

四、启蒙运动:理性之光

正如恩格斯所说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放弃存在的权利。

启蒙运动在法国是批判现实的,在德国则表现为构建:从康德起,几乎每个有成就的哲学家都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启蒙运动在当时的德国更具有理论的色彩。在英国的思想史上,确实没有一段像法国那样的“启蒙运动”,但很早便有了自由主义、经验主义的萌芽,并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具有英国特色的经验主义,所以英国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伏尔泰式的思想运动;英国的思想家由于重视感觉,所以也产生不了德国那样的纯粹哲学。但是启蒙运动,作为开启民智、推动人们自觉地把理性原则作为观察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原则的运动,在欧洲各地都是相同的。

第七章:革命

讲欧洲的文明史不能绕过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的政治性革命,因为革命最终是文明的产

物。本章讲的是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法国革命以及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以及中欧的群众革命运动,这些革命的活动形式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这几个世纪社会、经济和人文的变化。反过来说,正是这些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成为革命的“催生剂”。“革命”是十九世纪欧洲欧洲每日都会出现的词汇,折射出这个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冲突与斗争,超过此前任何时期所不能想象的的惊人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时空观念,一切的一切,都换了面貌。

一、荷兰革命(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革命的表现形式是反对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同时又有路德教派和加尔文教对旧教的宗教战争的性质。这场独立战争从1568年起时断时续的进行到1648年,而将1572年北方人民起义到1581年北方各省宣布独立,建立了北方联省共和国,1609年被迫停战,称作尼德兰的革命时期。

有利于荷兰革命的因素:荷兰没有高度的君主集权制,由贵族、教士和平民组成的“三级议会”很早就发挥着政治领导的作用,有了“议会制”的形态;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荷兰没有像德意志那样严重的分裂;1588年英西战争中,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革命后荷兰的发展:荷兰在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衰落之后,趁势建立了新的“殖民帝国”;海上贸易方面,荷兰的商船控制了印度洋和大西洋;荷兰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国内的社会氛围自由、宽松,集中了当时众多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

十八世纪荷兰衰落的原因:荷兰国土面积狭小,可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源不足;荷兰内部发生内讧;法国人入侵而导致分裂。

二、英国革命

英国革命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与尼德兰的革命相同 都是要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创事业、扫清道路,只是英国资产阶级工商业者要克服的是国内的王权,而不是异国的统治。英国贵族,尤其是商业贵族向王权争取权利的斗争是由来已久的。十三世纪的“大宪章”体现出的与王权分权的精神和原则成为英国的民族传统;十七世纪,王室与国会便分成了敌对的两派,国会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以致发生了王室与国会间的内战,国会获得了胜利,废除了国王;1688年光荣革命后商业贵族最终确立了自己的权益和地位,国会成为限制和制衡王权的力量。

英国的革命是没有理论准备的,这与法国大革命前的状况很不同,如果真的说有的话,那是英国传统中的经验主义起了作用。英国的整个革命都是“实用主义”的,从共和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从荷兰“引进”相对意义上的“虚君”,国会挟使新君批准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法律,都显示出高度的“实用主义”的特色。

三、法国革命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一)、经济状况“繁荣”: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工业发展,生产技术进步,工商业繁荣,金融资本飞跃发展;

(二)、君主集权制下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很大冲击:商业贵族资产阶级化,并同工商业资产阶级一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三)、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

(四)、农业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地产问题非常严重,需要重新分配;

(五)、长期积累的社会不平等,引起各阶层人民强烈不满;

(六)、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在革命进行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政治倾向,不同色彩的派别出现。在制宪会议和而后的立法会议、国会公会、“巴黎公社”委员会、救亡委员会等第权力机构中,几乎在所有重大问题上都有左中右的立场对立,他们之间的派系斗争从未停止,并且势不两立。法国在推翻王室的统治之后,虽然立即有立宪之举,却无法克服派系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以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多头派系的“无政府状态”走向新的专制。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法国大革命从一开始到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学的大实验。法国的这场革命把全社会都卷进来了,它的原则从此成为不仅是法国,而且是欧篇三:欧洲文明史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欧洲文明史基佐著 第一讲

在第一讲中,他说:“法国是欧洲文明的中心和焦点。”其他地方崛起的文明思想和制度,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在法国接受新的预习,才能从法国出发,征服欧洲。(下划线为引用原文)虽然这么说有夸耀法国之嫌,但从地理上看也确实如此,法国基本处于欧洲中部,我虽不完全赞同地理环境决定论,但无疑,法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注定他将要在欧洲文明史上扮演重要角色。

他花了一些篇幅以一种极为诚恳的方式来讨论什么是文明,“我们要注意不要陷入纯粹哲学中,不要定下某种推理原则,并由此演绎出文明的本质??我们研究的是这个词一般的通俗的意义。??通常意义来自普通见识??一个词的通常意义是逐渐发展的,在事实的不断出现中形成的。当一个看来是属于某一词的意义范围内的事物出现时,它好像被自然而然地收纳进去了。词语的词义会逐渐伸展??”我非常赞同他的看法,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在讨论某个事物时,经常会陷入纠结于定义的怪圈,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看法。即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普通含义,而普通含义就是我们脑海中的普通见识,我们不必每次都要用哲学的逻辑来讨论其普通含义(虽然有时仍然需要,但那是哲学范畴的),否则那会非常地累。他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发展的观点,及一个词语的普通含义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它不断吸纳进新的事物(有可能也会去除一些旧的事物),我们在讨论不同时期的同一词语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含义,这点我也是比较赞同的。

他通过四个假设,提出文明的第一个概念: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后进一步提出第二个概念:人性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发展未必会立刻带来人性的发展,我总是联想起中国古代的社会(尽管我对古代历史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取得巨大的成就,还有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文化艺术品。但人性的发展似乎并不是如此,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也并不总是停滞不前),甚至有些时候还不如先秦时期。作者认为,人的内心的一切巨大发展都给社会带来了利益,而社会状况的一切巨大发展都给个人带来了利益??也许它们之间已经间隔几百年。如果真的隔这么久,还能够充分证明它们之间确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吗?我对作者这点略有怀疑。但也不是全无道理,毕竟如果纵观整个人类历史,几百年也许也只是弹指一瞬。(恕我没有精力与篇幅彻底研究这一巨大的问题,只能随便说两句看法)第二讲

作者认为,古代社会,一种唯一的,或者至少一种强大的胜过一切的势力支配着、决定着一切??绝大部分战争以某一特殊原则的统治而告终??而近代欧洲文明不是这样,各色各样的势力处于一种互相不断斗争的状态,然而没有一个能消灭其他势力而占有整个社会。单一性可能会使社会迅猛发展,但也有可能迅速走向衰落。因为单一的社会统治势力总能最大限度地调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但当他们做出错误的抉择或是不再适应时,灭亡也就不可避免了,作者在这里列举了古希腊的文明。单一性还可能导致另外一种社会结果,那就是社会陷入停滞状态,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仿佛冻僵了”。虽然没有举出中国的例子,但我觉得,中国社会似乎就是这样,当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确立后,当思想上独尊儒术确立后,虽然不断出现新的社会势力或社会思想,但都不够强大,难以动摇它们的统治地位。中国文明在经历了突然的早熟后,陷入了建立王朝和再推翻的循环(虽然不完全是这样)。而近代欧洲则是君主政治政体、神权政治政体、共和政体、贵族政体等共存或是轮流占 有绝对优势。这种差别同样呈现在思想感情上。这种多样性既是一个不利条件,因为它在早期使欧洲发展极为缓慢;同时也是一个优越性,它使欧洲的发展从未停止过。构成社会诸阶层的有各色各样的因素,同时他们又处于不能相互排斥的状态,这就产生了今天盛行的自由。这是我刚刚接受的观点,既然大家都无法使除自己以外的人服从于自己,不如大家相互尊重对方的意愿,这便形成了自由,作为个人如此,作为社会各阶层,各势力也是如此。我想虽然这未必是自由唯一的起源,但至少也是起源之一吧。

罗马帝国的形成:一个城市→诸城市的联盟,罗马的扩张史是征服与建立城市的历史。地方自治的形式和精神占主导地位,这样一种制度极为松散,不像中国的中央集权,最后只能走向分裂与解体。

(下面并非是按原书一讲一讲来写的,有所忽略与跨越。)

宗教

与此同时,罗马内部形成了基督教教会团体。分为三个时期:1.最早时期表现为一个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思想感情的单纯的团体;2.一批教义、教规、戒律和官吏开始出现;3.教士阶层的产生,是与人民截然不同的一个教士团体??总之是一个完整的政府。教会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它引入了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依靠人的信念,道德信条和情操的力量。这是一种可以用来对抗物欲的力量,贪婪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但给我们印象似乎有宗教信仰的地方,对物欲的渴求似乎是少一点的(我也不知是否正确,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用宗教信仰的力量来对抗贪欲,也是方法之一,但也仅仅是之一而已。它支持和传播了一种关于规则、一种高于一切人类规律的规律的思想。记得有人从逻辑上证明了上帝的存在,而一般我们所理解的上帝只是那种高于一切的存在的拟人化形态。可能作者这里所指的正是那种“无与伦比”的存在。但关于逻辑,关于上帝,我仍还是没有一种清晰而具象的理解。同时,宗教开始与世俗势力分离。

但在5世纪时,教会还是产生了一些不健康原则。统治者想独立于被统治者,试图夺取世俗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宗教代表的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宗教感情,还意味着一个宗教的社会,一个宗教的政府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而权力则不例外地落到最能干的人手中。

在这里,作者简单讨论了政府。政府不是靠高压手段成立的,也不应该依赖于高压手段维持,而是要探索出每种情况的“真理”——最合适的处理方法,使人们愿意接受,即使不再需要采取高压手段,政府的必要性和它的实际存在还是完全可以想象的。我们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想“专政”一词是否意味着作者所提出的这个理念,并没有为我们的政府完全接受呢?虽然政府似乎正在努力做出改变,但不可否认高压手段从来也没有消失。而良好政府的第二个条件则是对自由的重视。

门阀这个词不适用于基督教教会,因为它基本不存在世袭的情况。教会选择掌权人的两个原则:1.上级选择下属;2.下属选择上级。教会在这个时代里,由于尊重平等、尊重合格的优秀人士,取得了很大的势力。这也是教会受欢迎并取得较大发展的原因之一。然而,坏的原则也如影随行:1.否认个人理性的权力;2.擅自采取的强迫权。我觉得这是由其宗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宗教总是有向外扩张的趋势,总是希望更多的人成为信徒,宗教有权威性,无所不能的上帝是不能怀疑的,因此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人的理性的发展。它会告诉你某个事实就是那样,而不是为什么会那样。而那些怀疑者或是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则会遭到无情的打击。这种对自由的抑制其实是违反宗教的原始准则的,其最后也会对宗教本身造成负面影响。

5到6世纪面对新来占领者时,宗教曾试图转变他们的信仰,但暴力最后占了上风,宗教提出:与世俗势力分离和相互独立的原则(客观上为思想独立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修 道院制度得到发展。君主有时会尝试摧毁宗教的独立性,而宗教也在尝试取得对世俗社会的支配权。而当他们站在统一战线时,就产生了糟糕的结果——迫害异端。

野蛮时代即将结束时,查理曼做了一次恢复罗马帝国的尝试,但却没能成功。随着查理曼帝国的崩溃,宗教也陷入了混乱状态,虽然教会内部努力寻求统一,但却加剧了分化。

在12世纪前,教士完成了与基督教普通民众的合法分离。但人民在教会中的影响仍然是存在的,因为教士与各种身份的人均有联系,且作为封建组织的一员,难免与世俗社会不断接触。

教会的管理方式以及它对人民的影响

关注对人内心的发展,以温和的思想感情启发权势者,使他们与弱者之间的关系更合乎正义。同时关心教士团体的发展和教士个人的教育。而对于社会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奴隶解放,禁止一些野蛮习俗,改善了刑法、民法。教会的悔罪制度也是有其合理性与先进性的。但仅仅靠这样一种道德上的约束还是很难维持社会的稳定。

对其作一个概括性的论断:宗教对近代欧洲的道德界和知识界,对公众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发挥巨大影响,总体来看对人的心智还是有益的但在政治秩序上则不然。

十字军东征

始于11世纪,持续到12、13世纪,这是一个全欧洲的事件,具有广泛性与自发性。精神上的原因是宗教情感与信仰冲动,社会方面的原因:国家、生活、思想都局限在狭窄的天地里,而人们对游动生活带来的刺激和惊险的爱好依然存在。

其最初的目的只是与伊斯兰教的斗争,在第一次东征时,伊斯兰还只是痛恨的对象,但后来则不把他们当做是妖魔一样的存在,毫无疑问,这其中经历了一次真正的思想革命。文明的交流也许最初是以冲突的形式,但十字军的参加者在途中的所见所闻使他们的眼界、思想更加开阔(一些重大发明如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可能是十字军战士带回欧洲的),有利于他们摆脱偏见,心智成熟。可以想象,一个与自己所处社会情况完全不同的文明与世界给人内心带来的冲击有多么的大。同时,许多教众目睹了教廷的政策和生活方式,了解了在宗教争议中私人利益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宗教信仰不再是思想活动的唯一领域。到13世纪末,发动十字军的精神原因已不复存在。而欧洲则向着思想自主、自由迈出了一大步。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多么的重要。正如我们的国家,不必将所谓的西方的价值观当做洪水猛兽,只有更多的交流才能使相互之间更加了解,才更有利于民众心智的发展,更何况现在的交流也比当初更文明、方便得多。我们要做的不是告诉民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而是应该尽量客观地向他们展示一切,让民众自己做出选择。组织神权政治的尝试

但在一开始就碰上了阻碍:基督教靠单纯的精神力量,没有管理事务的实权。

其他障碍:封建贵族的抵抗;宗教的独身主义,使其不能完全同化继承者(因为不是世袭);教士集团内部也存在纷争。

其最光辉的时代是11世纪末期,教皇格列高利掌权期间。他的主要思想是:教士掌管世界,教皇掌管教士,一个庞大的正规的神权政府掌管欧洲。虽然直到13世纪中叶,神权思想依然兴旺,但大规模的群众反教会行动在欧洲的大片土地上发生了。15世纪精神领域的变革 15世纪前,未见除宗教外真正影响人民大众的普遍而有力的思想,教会所排斥的思想未能在人们头脑中普遍而长久地扎根下来。而然到15世纪初,出现了公开要求改革的呼声。一方面,宗教会议寻求合法改革,一种明智而又羞羞答答的改革;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教会外的,凶猛而热烈的改革。随着东罗马帝国的覆灭,希腊难民给意大利带来了更高深的古文化知识和大量文稿。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艺复兴,产生了一批自由的思想者。这也为16世纪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宗教改革

首要效果即是将欧洲国家分为两类:天主教国家和新教国家。这一对抗从16世纪初一直延续到17世纪中叶。

作者并未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记述,但给予这一运动相当高的评价。

我认为这是欧洲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当然这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耶稣会取代了原有的教会势力,宗教渐渐被驱逐出政治,神权不再具有世俗的权力。民族意识随之觉醒,以民族为基础的国家逐渐形成,这是政治上非常关键的一步。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人类心灵争取自治权的一次尝试,废弃了精神霸权,实行心灵的自主。以法国为例,思想独立和自由的原则得以确立。这是向着人类心灵的解放迈出的一大步。这也是我们的国家到现在也没能完成的事业。

虽然不可避免,宗教改革存在许多矛盾与弱点,但还是向所有信徒敞开了宗教的禁区。当信徒重新成为宗教的主人时,宗教也就离开了统治社会的地位。

野蛮时代

开始于5世纪,罗马帝国覆亡后,欧洲文明诸成分不断斗争,但没有一个能成功统治社会,直到9世纪左右。政治上正统的原则就成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一切权力的起源上,我们遇到了武力。作者指的是一切权力,即使起源不是武力,也必然会受到武力的影响。但所有的制度都否认武力是权力的起源,因为他们知道,凭借武力建立的权力不是稳固的,某一天,其他制度也会凭借武力取而代之。所以他们才会自称:他们凭借古老的历史获得了一个不同的资格(建立权力的资格)。这便是政治上的正统性:否认物质力量是权力的根源,而把政治上的正统与公理、正义与理性联系在一起。

个人的状况:四个阶级的人——自由人、leudes(通过伙伴与首领关系承担义务与获得土地)、获得自由的奴隶、奴隶。各阶层的人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相互转换。

社会状况:贵族、王权与自由政体的并存。

野蛮状态产生的原因

物质上:连续不断的入侵,法兰克人的王朝更迭,东北方向的入侵逼迫着日耳曼人向西,同时阿拉伯人开始了对地中海的征服。

精神上:没有为大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核心思想。

野蛮时代结束的四个原因

1.欧洲试图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的本能 2.辉煌的罗马帝国留下的回忆 3.基督教会的努力 4.伟人的出现

随着南方和北方入侵活动被制止,各族移民居有定所,财产固定,野蛮时代达到了它的终点。

封建时代 10世纪初,作为野蛮状态的第一个产物,封建制度控制了欧洲。是必要的、唯一可能的社会状态,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它已被普遍地建立起来(这似乎是存在即合理的逻辑)。

封建制度改变了人口在地面的分布,领地所有者和居住在这片领地上民众构成了一个小的社会,所有者在他周围的人的心目中必然具有惊人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不同于古代贵族,它完全来自于他本人,这将产生一种高傲与自负。五六个人处境优越而又疏远社会中其余的人,这就是封建家族。

作者认为:妇女地位方面的进步应归功于家庭生活方式在封建制度内的发展和必然优势。乍一看与我印象中,中国的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十分矛盾,其实细想后也不难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与欧洲的封建社会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其实中国的“封建”社会只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欧洲意义上的封建只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而无内在的联系。再加上社会风貌、文化的截然不同,妇女地位的不同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两种封建有一点似乎是相似的——世袭的观念。封建制度还是引起了广泛的痛恨,因为它是个人对个人的控制权力,是一个人意志的统治。一旦他看出他的主人也仅仅是一个人,压迫他的意志纯粹是一个和他自己一样的凡人的意志,他便感到愤慨而强压住怒火忍受这种桎梏。封建制度中即不存在高过一切的意志和权力,也不是公众意志和权力的体现,这样很容易产生反抗。

在我看来,欧洲的封建似乎是向君主制的一种过渡,人们由那种极为松散的野蛮状态,一点一点走向集中,先是集中于小的封建领主,下一步即是集中于大的君主,可以说也是为君主埋下了伏笔。

君主制度

几乎与十字军运动发动的同时,君主制开始了它的发展过程。这里的君主制,与我之前脑海中的君主制还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古代,君主制几乎意味着个人意志的统治。但这里的君主制虽然以个人意志的面目出现,然而却是人格化的共同意志。这一意志基本上是合理的、开明的、公正的、不偏不倚的、超越个人意志之上的,正是以这种名义,个人意志才取得统治的权利。君主把自己描绘成绝对统治者的代表,因为他们在表面上有着极大的相似。君主制有时能加速社会的形成,因为它比起其他形式更强大地代表并行使了绝对统治权。君主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5到12世纪,蛮族君主、帝国君主和宗教君主同时出现。当封建制度盛行的时候,出现了第四种君主制度——封建君主制,然而此时的实权都存在于地方,国王有名而无实。自12世纪始,欧洲的君王以一种公共秩序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而君王只有以一个英明的执政官的面目出现,才能成为为人民所支持的力量。

到17世纪,欧洲大多国家都实行了君主制。作为社会统一的象征和核心,君主制确实促进了了欧洲统一国家的形成。后记

看完这本书,心中还是有不少感想。首先,如果怀着想了解欧洲具体历史的心态来看这本书,可能会觉得失望。但这本书似乎是从一个很“远”的地方来看欧洲文明的历史,还是给我展现了一幅宏伟壮阔的欧洲文明景象。它的立足点非常大,只描写文明的总体发展趋势,对于细枝末节的问题则相对提到较少。篇四:西方文明通论读书报告

西方文明通论读书报告

政管院 查娜 2010405039 说到西方我们从小有一个概念就是资本主义的地方,一切都是跟我们敌对的。他们那么“邪恶”。是西方文明通论这门课给我打开了不一样的西方大门,明白了原来我们跟西方有太多的隔阂。西方的宪政制度,西方的自由市场,西方的古典艺术,西方的法律哲学文明,西方的宗教,科学是那么的个性饱满,富有魅力。那么究竟我学到什么呢? 西方历史轨迹

西方文明源于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经过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和拜占庭文明。其中中世纪基督教文明发展为拉美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拜占庭文明发展为了伊斯兰和东正教文明。

西方政治文明

西方政治以个人主义,民主,宪政,自由,平等,和多元主义为代表。个人主义是西方 政这治文明的精髓。它的含义有.独立的个人是社会的本原或基础。个人是社会的终极价值。在西方国家和团体都以个人为出发点,保护个人权利。我们从小受到集体主义的教育,但现实中很多时候个人是牺牲品,我们的的利益总可以被集体或国家占有,这样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显得很被动,我们无法认清自己是谁我们是不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有很多困惑我们有太多想改变的价值观。往往我们的集体主义价值引领我们走走向最极端的自私主义,因为长年被剥夺个人力所应得的利益导致公民越来越冷漠,对身边我们该帮助的是秦国越来越麻木不仁。对待战俘的观点上我们和美国有着不同的观点。上届美国总统候选人麦卡恩在越战时被俘,在监狱里受尽折磨,回到国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大家认为他是英雄,他保住了性命国家要感谢他。那么这个人如果是中国人呢?我们会如何?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会去接见吗?我 们的cctv会写出欢迎xx战俘成功回国的字样吗?我想不会,我们在朝鲜战争时这样现在更不会改变。因为国人的价值观念比起当年没什么质的飞跃。中国人一再强调集体主义但是为了集体而真心付出的人少之又少。这就是长期压抑的个人主义的后果,变得不伦不类。西方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在于发明了宪政制度。它的含义是通过宪法的形式规范和个限制国家权利保障人民的权利。就是说国家和个人的所有活动都不能逾越宪法的范围,同样国家和个人的行为被宪保护。无论是总统首相还是普通的人民都秉承着宪法精神。有一次奥巴马想关心孩子们的教育便拨通了一个学校老师的电话说:“你要督促孩子们好好学习啊。”没想到老师立即回答:“这不是您的职责总统先生。”是的,这不是总统该做的事情,在美国政治史不能参与到教育。那个老师拒绝了总统的违宪做法,也证明美国每个公民在宪政规定下生活工作着。这是一个美国普通教师的例子。让我们看看中国外交发言人姜喻在某次记者发布会上怒吼道:“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多么经典的话啊。如果在 一个民主国家宪法法律不是挡箭牌那什么该是挡箭牌呢?这句话应该让所有中国人深思。这样的例子太多,我不是愤青我只是想让我的祖国变得更好,政治更加民主更公开没有那么多躲猫猫没有那么多为违宪政的事情。

再说一下西方的自由平等的思想。美国人把自己的自由女神像看得跟我们中国人看长城或故宫一样重要。因为那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没有自由平等思想的号召,当年的清教徒,犯人,穷人们就不会承着五月花号到不知的美洲大陆来寻找真正的自由。正因为这种思想美国打败了自己的宗主国,也正因为这样美国人在不断的扫除着自由平等的绊脚石。从美国独立革命,南北战争,解放黑奴宣言,六十年代黑人运动,最后到黑人当上总统国家变成多边主义的民族大熔炉。

西方科学文明

科学主要有两个历史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传下来,使之不 断发展其次是哲学传统,它把人类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梅森说:“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科学,是人类文明普遍进程中一个比较晚的成果,在近代历史以前,很少有不同于哲学家的传统,又不同于工匠传统可言”。现代科学导源于希腊,同时也导源于罗马。“腊代表着种理论的哲学传统,同时欧洲的母亲,在那里可以找到现代观念的源头。”而罗马人代表着重实际的工艺传统,“在意大利6世纪时有两个未来的时代奠定基础的杰出人物,一个是圣.本杜,另一个是大格黎哥里”。

需要是技术之母,而好奇心则是科学之母。萨顿:“科学从何时开始?它从哪儿开始?它开始于人们试图解决无数的生活问题 的那个时候和那个地方。最初的解决的办法纯粹是权宜之计,但开始时必须这么做。这些权宜之计大概后来逐渐通过比较,概括、合理化、简化、互相联系和一体化,于是,科学之网便慢慢的被编织而成。”与需要和好奇心相对应,构成两种科学的动机和目的,一种是追求实用和功利 ;另一个则是追求知识和理想。到了大学不能说所有都是以功利的目的读书考各种证件,考试。我们的校园里充斥着各种考试的广告。真的是大家为了追求真知而去不辞疲倦的在赶考吗?大学本应该是追求真理,实现梦想的地方。可现实往往让人跌到谷底,在很多人看开大学是通往好工作好生活的途径。昨天送大四的师兄师姐,我们喝到正酣大四的师兄走过来跟我们蒙古的喝酒,其中一个师兄说:“祝我们一起升官发财!”另一个师兄则说:“说得淡一点祝我们一起幸福”。前一个师兄的话让我想了很多,我们经过大学四年的洗礼就是要为了升官发财吗?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年代里忘记了大学对于我们的真正意义。

西方哲学与宗教

“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

——《申命记》

如此的虔诚,如此的智慧,如此的苦难却如此的坚韧。他们失去自己的家园两千年,他们在世界上颠沛流离两千年,他们饱受战火、杀戮和屈辱两千年,但是他们却不可思议的保住了民族的血统、智慧和信仰。他们,就是古老的希伯来人(犹太人),他们是与上帝订约的子民,他们来自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带来了上帝和先知的福音,为世界的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很难理解这一切,但这是真的,因为上帝与他们有约定,上帝在召唤他们。西方的文明也可以说是基督教文明,西方人的生活离不开宗教,因为有信仰因为有上帝人们的行为被限制着,他们不能做做出违法自己信仰和上帝的事情。

西方文学

人于生俱来的是理智、道德还是欲望、罪恶?我们应该崇尚制约还是解放本性?这种对人类灵魂的拷问之声,对人类自身的思考琢磨,自始至终回荡于西方文学之中,也推动着

它的发展和变化。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其中蕴涵的关于“人”的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学的传承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古希腊重视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人智)。在这种文化中产生的古希腊文学,就呈现出张扬个性、是原欲型的,虽然其的中也不乏理性精神,但这种精神主要是对人的肯定而并非是与原欲相对的理性意识和道德规范。

我们在读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时,我们能很容易的感觉到这些作品在召唤人的价值人的个性。是他从中世纪宗教的束缚中解救出来。文艺复兴的先导很巧妙的用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复兴的方法诠释了个性的解放,个人理性的追求。

西方文明并不是我们以前误会的那样不堪,他跟我们东方文明一样灿烂。有些对于个人的追求方面的价值是我们东方文明所不及的地方。让我们理解容纳各自的文明,尽量消除隔阂,为人类的明天而奋斗。2011年6月19日星期日篇五:《极简欧洲史》读书报告

浅读《极简欧洲史》有感

约翰·赫斯特的这本《极简欧洲史》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教科书以外的西方历史读物。因为本人的历史知识积累比较少,书中有些历史事实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搜索引擎。但读完了这本书之后,确实增加了自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让我对西方的历史产生了兴趣。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希望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多读历史,增加自己的文化积累和修养。这本书是本公认的好书,极简却不简单。作者主要通过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日耳曼蛮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来引出整个古代、近代欧洲史。前部分概述了这样的关系和发展,后部分通过几个主题来展现特定时期的历史风貌。这三大元素的三次连接分别是:罗马帝国变成基督教的天下;教会变成罗马人的教会;基督教会将希腊和罗马的知识成就保存下来。这三点基本算是构成近代欧洲的起源。后面的六章分别涉及到争战、启蒙、政体、神权与皇权、语言和民生。从时间维度看,作者将欧洲史划分包括古典时期、中世纪和近代。古典时期从公元元年到476年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从476年到1400年。虽然书名叫做《极简欧洲史》,这本书却脉络清晰的将欧洲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和讲解。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的历史发展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直到读到书的最后结语部分,有句话我想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答。“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国王,这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针对这句话,我也在网络上寻找了一些更具体的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对比,我的答案是正是西方这种权利的制衡成就了现代的西方文明。欧洲虽然跟东方国家一样有王国专制的朝代更替,但东方国家是将所有权利收归于皇帝一人独裁,并且重农抑商,重视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抑制商人发展的繁荣。而欧洲国家不仅有国王,还有宗教里面的教皇,王权与神权之间互相牵制。而且当时的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的民主概念,对于财产所有权和私有制非常重视,所以拥有财产所有权的商人地位并不低,商人可以以财富为筹码去决定整个国家的统治者。这样也引发了各种思想变革浪潮在欧洲蓬勃产生,而在东方国家,诸如中国“焚书坑儒”、“八股文”、“禁书”等,从源头上就遏止了思想火花的绽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到两百年也被“独尊儒术”所替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四大发明在中国,但经济的繁荣,科技的革新却发生在欧洲,因为那里有滋润各种思想的土壤。

第二个困惑就是宗教为何在西方文明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中国似乎并非如此。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中世纪的各种热潮争议都没有离开过“宗教”这个话题,从古典 时期的宗教是上帝拯救人间的桥梁,到后面怀疑宗教是否是迷信,是否是属于私人思想领域的权利。于此种种,而在古老的东方,据我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没有一种宗教可以像西方的基督教一样在社会和文明的变革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个困惑,我同样查阅了相关资料。任孟山老师在对《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这本书的书评中写道,“在欧洲、印度和中国这世界三大文明体系中,惟有中国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最为模糊。与欧洲国家不同,在中国历史上的多数时间里,没有强大的、高度组织性的宗教,也没有教会与国家之间长期无休止的斗争。”另一方面,“在西方社会的组织架构中,基督教有着正式的组织性体系,独立于世俗社会之外,而且拥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性地位,甚至可以和主权国家分庭抗礼,中国则不是。中国是一种分散性宗教,其神学、仪式、组织与世俗制度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观念与机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基督教信奉的是唯一的神,人们所有精神的需要都向惟一真神祈祷。但是中国人是为不同的目的向不同的神明祈祷。直到现在依然如此:做生意想发财的时候敬财神,想要孩子的时候拜观音,不想挨饿的时候敬灶神,祈求下雨的时候敬龙王。正是这种宗教的分散性导致没有一种权利可以和君权相制衡,也就无法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第三点我个人非常喜欢和向往西方集理性、科学和浪漫、信仰于一身的文化。从这本书中我也找到了西方为什么能形成这种文化的答案。赫斯特在书中写道,“其他的文明只有单一传统,不是这种具有三重元素的大拼盘,欧洲在道德和智识生活上一直受到煎熬、困扰和瓦解。欧洲的血统来自一种非常混杂的渊源,没有一个可以称为‘家’的地方。”我觉得就是这种矛盾形成了欧洲文化的魅力。法国启蒙运动宣扬理性、科学,而以德国尤烈的浪漫主义运动崇尚感受、情绪以及所有强烈的情感。这点让我想到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崇尚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却越来越失去本国的文化和信仰。怎样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明更好的结合,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个值得思考的课题。以上是读了赫斯特《极简欧洲史》的一些感想和思考,这本书虽不能让我真正走进西方的历史,触及到西方文明的本质。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头,让我对西方文化史有了个框架性的认识,也给了我学习英语的一些背景铺垫,同时也让我拥有了继续了解西方历史的兴趣和勇气。

第五篇:《文明的冲突》读书报告

《文明的冲突》读书报告

一、作者介绍。

塞缪尔·亨廷顿1927年4月18日生于纽约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其外祖父是当时美国颇有名气的“扒粪刊物”(专门揭发政界、商界丑闻内幕的杂志)《麦克卢尔》的合作编辑。受家人影响,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出了他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才华。16岁时他考入耶鲁大学,18岁时便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加入美国军队。之后,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哈佛完成其博士论文并取得学位,这一年他23岁。此后他开始在哈佛执教,自1950年开始他便是哈佛大学政府学院的高级成员。亨廷顿在哈佛大学任教58年,期间,他以十七本学术著作和一系列的论文建立起自己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学术声誉,而不是通过在媒体上抛头露面来提升知名度。亨廷顿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学者没有什么新东西的话,他就应该保持沉默。对真理的探求与学术争论是一回事。”可以说,他是一个务实的国际关系学者。

亨廷顿的著作,总在问世之初饱受争议,不为世人所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才会被广泛而又勉强地接受。他指出的问题,总是针对国际关系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得以引起最深切的影响;他使用的话语并非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因而可以引发最广泛的关注。他的思想,可以说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结合:他有一颗自由主义的心,却有一个保守主义的大脑。他认为,自由主义宣扬的是一种个人主义、自由市场和法治的意识形态,而古典的保守主义则是一种维护自由制度生存的理性。真正的保守主义在于维护已经存在的东西,而不应到国外四处讨伐或在国内引起激变。我们可以看到,亨廷顿将这二者结合了起来。他宣扬一些主义和思想,而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及世界秩序。他总是用及其讽刺的观点,故意用那些刺激评判自己著作的专家学者的方式讨论问题。这也是亨廷顿思想影响之大的原因之一。

早在1951年时,亨廷顿就杜鲁门总统因麦克阿瑟将军不服从指挥而接触他的职务一事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士兵与国家》。他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问题:在一个信奉自由主义的国家里,政府究竟应该与代表着保守主义的军队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亨廷顿支持军事的保守主义,因为军队的自由化就意味着效率的缺失。自由主义并不是万能的。亨廷顿的另一本著作是《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这本书主要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秩序,他认为新独立国家的实际经历是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和政治混乱,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不是同一事物的严丝合缝的组成部分,并不必然导致政治稳定。我认为这本书讲述的也是相同的观点:自由化的并不是一定是好的,有秩序的自由才是世界发展的目标。1993年,亨廷顿撰写了一篇文章《文明的冲突?》,首次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冷战结束,以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垮台之后,国际上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限展开,而是主要依照文明的不同类型而展开。他把当今世界上的文明分为八大类:西方文明即基督教文明、儒教文明主要是中国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教文明、斯拉夫即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其中,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受到其它七个文明的挑战。亨廷顿特别担心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可能联合起来对西方文明构成严重的挑战。此文一出,世界哗然,尤其是第三世界和中国的学者纷纷批驳亨廷顿的观点。在一番论战之后,亨廷顿于1996年出版了一本书,将文章题目中的问号删除掉,题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将其观点详细阐述。

二、介绍本书及其观点。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多文明的世界”,讲述了亨廷顿眼中世界的构成。他把冷战后的世界分为八个主要的文明,将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界定为文明,而不是国家。全球的斗争不再是国家间和意识形态间的斗争,而是不同文明的斗争。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指出全球力量发展的态势。他认为现在文明之间的权力均势正在改变,西方文明不断衰落,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不断兴盛。非西方文明通过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肯定,正逐渐摆脱西方文明的精神束缚。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中的文明秩序”,介绍了亨廷顿的另外一个观点。他认为现在全球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的界线进行重组,文明的区域一体化加强,而全球不同文明间的鸿沟在逐渐加深,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是全书的核心部分。本部分中,亨廷顿用政治现实主义的观点,将全球的冲突看做无政府状态下的部落冲突。他提出“断层线冲突”的观点,认为文化间的断层是冲突的根本原因。他还认为断层线冲突不可永久消除,只能尽力避免。他用这个理论解释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冲突的原因。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展望了不同文明依照现在模式发展的后果。他认为全球战争爆发几率很小,但不是不可能的。如果文明及其核心国之间的均势变换,就可能引发世界大战。他指出:“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障。”

三、我的读后感及对本书论点的评论。

我读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非常赞同他划分文明的方式,但绝不赞同他将文明的差异作为冲突爆发的根源。我认为,国家间、世界上的冲突,其根源在于相互冲突的国家利益而不是相互冲突的文明。文明作为国家存在的基础,只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家的类型和形象,但绝不能将文化的不同理解为国家间的冲突。亨廷顿的五个部分,仅仅是套用了一些客观的发展模式,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国家力量强弱的变化,既受到文明强弱程度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着文明的发展趋势。文明和国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明依托于而又超脱于国家的存在而存在。亨廷顿的五个部分看似令我们无法反驳,但其实是利用真理来阐述谬误,无论是国际力量的组成、变动、形成、冲突还是发展,只能说与文明的发展有关,但决不能说被文明所左右。

世界的构成:世界是由多个文明而构成的,这些不同文明的差异最初是由地区的差异而形成,经过长期的独立发展而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文明,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国家体系,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价值观。亨廷顿的八个文明的划分,也主要是按照地域来界定的。即使是距离最近的儒家文明和日本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日本文明的形成时期,即使它借鉴了儒家文明的经验,但两种文明也是独立发展的,是地域的差异导致了文明的差异,即当前世界各国的差异。

世界的变化:有一点很明显的是,亨廷顿对文明变化的描述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几乎完全一致的。他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化源于文明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并由此为文明冲突论提供依据。但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文明间的力量对比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代表文明的核心国家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变化。因此,将国际格局的变化归结于文明的变化是没有根据的,至少是不完全的,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强弱变化。

世界的重组:当前世界是不断分化的世界,也是一个不断整合的世界。亨廷顿认为世界的整合是文明的重组,各位按照文明的断层线分别组合,文明的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强。但是,区域一体化是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欧洲的一体化不仅仅是由于共同的西方文明,而是因为西欧经济已经密切相联系着,一体化有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文明的断层线也不能阻碍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东亚和东南亚的十几个国家,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宗教与文化,不同的文明,但是东亚的一体化仍然搞的如火如荼。世界的重组趋势,单靠文明的矛盾或者文化断层线,是不具有说服力的。

世界的冲突:在世界上发生的冲突中,似乎印证了亨廷顿的观点:伊斯兰文明极度富有侵略性,绝大多数文明间的冲突,文明内部的断层线冲突都出自伊斯兰文明。在除西方以外的文明中,文明间的战争占据主流地位。在西方文明与其它文明的交流中,其它文明应该接受西方文明的积极因素,与西方文明相靠拢。但是,亨廷顿忽视了,伊斯兰文明冲突的多发是有其自身因素的。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国家,许多具有不可忽视的实力,这让它们有能力发动冲突甚至是战争;同时,这个区域没有一个能有效震慑其它国家的强国,这导致一个区域中的无政府状态。而西亚和北非小国众多,民族纷争严重,宗教教派斗争激烈,每个国家的背后又都有其它地区的国家给予支持和操纵,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当地的混乱状态。同样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文明与其它文明的交流中,并不能证明西方文明多么的善良。在面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时,西方国家占据了优势地位。无论是科索沃还是南联盟,无论是伊拉克还是阿富汗,西方国家在冲突的爆发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归根结底,西方文明的国家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是所谓的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而努力。

世界的未来:在关于未来的描述中,亨廷顿的想法令我不敢苟同。他认为文明及其核心国家之间均势的改变会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中国在其中扮演了导火索的形象。他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会扩大自己在东亚地区的势力,并发动局部战争,从而引发世界范围的全面战争。我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世界性的大规模战争不可能爆发,但在均势改变的关键时期,局部的冲突有可能增多。我的观点是,均势的改变,主动权的转移,并不一定需要战争作为代价。核心地位的转移,一方面需要后来者不断地发展,并赶超曾经的超级大国,另一方面需要一些特殊的事件来削弱优势者,从而在均势的改变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亨廷顿的设想,在核威慑的今天没有多大意义。

四、我的观点。

我认为文明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重要的,是基础的,但不是关键性的,不是决定性的,亨廷顿的观点有其偏颇之处。文明决定了国家的基础,但不能决定国家的行为。决定国家行为的是国家利益。无论如何,一个国家首先要考虑到自己付出与收益的比例,要考虑到如何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权利,在这之后才能考虑自身影响力、控制力的增强。只有当以上目标都达到后,国家才可能大力推行本文明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文明的增强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但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力量只是其中基础但次要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国家政治执行力的强度,国家军事威慑力的程度。

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社会中,国际法、国际组织的不断发展完善已经大大减少了文明国家轻易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国家间比拼的是综合国力的强弱,是经济发展速度的强弱。当前国家的首要目的仍是维护自身的存在和安全。而为了这个目标,国家必须实现自身的发展。发展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发展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业与制造业等一系列领域的力量,为本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同时,国家要发展政治力量,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巧实力”政策,就是增强美国政府影响力、执行力的一种表现。国家的政治力,代表着国家对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代表了国家政府践行首脑意图、执行政府决策的能力。国家发展政治力量,不仅仅是文明方面的力量,在外交、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要比拼综合实力。国家的政治力量的兴盛与衰落更多地是受到国家外交政策和受到的影响而不是文化的影响。

在现在的社会中,军事威慑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但仍然有一定的作用。在核威慑的今

天,有核国家不可能相互攻击,以免引发核大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局部的冲突会变得更加剧烈,更加地高要求。现在的世界各国追求军队质量而不是数量的提高,很多中小国家奉行“小而精”的军队策略,仅保持最低限度的防卫军队。但这些国家由于军费开支少,不在军事领域争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反倒在经济方面发展的更好一点。不过有得就有失,这些中小国家必须选择依附、至少是接近一个保持着强大军事威慑力的国家,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不受侵犯。亨廷顿也许因为这个原因才断定世界的重构由文明决定,因为相同文明的国家具有相似之处,在利益上有更多的共同点,更加能够相互依赖。但这并不代表同种文明中国家的利益就极大相似,一国不可能因为文明的原因放心地将自己国家的安全交给另一个国家。

在关于均势改变的设想中,我认为亨廷顿将战争的发生想当然化了。国家总是理性的、慎重的,尤其是在现在国际关系理论极大发展的时代里,一个大国不可能轻启战端。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后来者要想改变已有的均势,只能发展自己,超越对手。当然,这个过程伴随着一系列的局部冲突或危机,可能是军事上的,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在我的设想中,中国凭借自己广大的经济基础,强劲的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在经济上逐步赶超美国,却不可能与美国发生大的军事上的冲突。反倒在中国的周边,如对于越南、菲律宾或者印度尼西亚,中国可能与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受控制的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以收复被占领领土或维护自身其它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类似金融危机的全球性打击,美国首当其冲地遭受严重损失,而中国在打击中迅速恢复过来。如此,中国通过和平的方式崛起(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后者的发展建立在全世界其它地区的被压迫和被奴役之上)。均势被改变,而世界大战没有爆发。国家选择阵营的依据不是文明,而是利益。当斯拉夫文明、拉丁美洲文明或非洲文明的国家发现跟随中国挑战旧的世界秩序是有利可图的时候,为了本国的发展,它们不会选择反对中国,而是跟随中国一同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并从中得到好处。文明的力量左右不了国家利益的选择。

总之,我认为亨廷顿的观点较为牵强。文明是国家相似或者差异的根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国家的对抗、竞争和合作,但这并不能说明世界冲突主要在于文明的冲突,世界秩序的重构取决于文明的发展。当前的国际关系仍然处于无政府状态,虽然有完善的国际法和众多的国际组织给予限制,但国家的主权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决定国家行为的根本因素仍然是国家利益。《文明的冲突》认为国家的行为和发展取决于文明,这种观点有明显的牵强之处。

下载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读书报告[大全]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读书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概论》是由贾卫列、杨永岗、朱明双编写,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的一本书籍,本书的第一作者贾卫列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及现实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及现实措施摘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

    宽城满族自治县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

    宽城满族自治县城镇化进程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4-3-24信息来源:河北省政协门户网站 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东南部,与秦皇岛市、唐山市、辽宁省朝阳市交界。地......

    会计实训进程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课程名称: 姓名: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本科综合实验报告财务实验操作(10634802) 马方军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财111 119104013 梅艳晓、王锴 2014年6......

    有关污泥处理中期进程报告

    小学期社会调研中期进程报告 课题来源:组员讨论 本次调研时间:2013-7-15到2013-7-26 参与者:伴随污水处理事业的迅速发展,污泥问题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环境挑战,如何安全有效地处......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明行动探析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明行动探析 本文系2017年度山东省委党校系统科研课题【摘 要】 文章阐释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明的意义与困境,认为乡村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

    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小编整理)

    浅论我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事业从无到有,由基础逐渐深入,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被置于越来越高的地位,不断发展完善。 生态文......

    读书进步文明演讲稿

    读书进步文明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我是六号选手,是来自和县农业委员会的一名职工,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说读书。下面我就开始今天的演讲。高尔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