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之《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索》

时间:2019-05-15 00:0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报告之《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报告之《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索》》。

第一篇:读书报告之《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索》

读书报告 之《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索》

中国文明起源无疑是考古学所要研究的内容,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的历史。考古学家的任务就是研究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以修国史,那么考古学家是怎样研究中国文明历史的以及考古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呢!

几十年来,在我们的历史教育中,有两个怪圈:一是根深蒂固的大统一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历史本身。在中华大统一方面,我们习惯把汉族史看做是正史,其他的就列于正史之外,使本来不同的文化像穿糖葫芦一样穿在一起,而周边少数民族的历史就被几笔带过,这对研究文明起源是不利的。至于另一个怪圈则是习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历史本身。历史本身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把社会发展历史当做成唯一的,全部的历史,这就把活生生的历史简单化啦。所以在研究考古学文明起源时,如何跳过这两个怪圈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我们还知道考古学家的目标就是修国史,如何修?傅斯年说过一句话:“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意思是修国史要摆脱文献史料的束缚,不拘泥于文献,不是为了证史补史,而是要找到地下实物史料,作为修国史的重要依据,而考古学要从史学中独立出来,又要以考古学修国史探

索文明起源,可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啦。所以考古学家的职责任重道远。

作为一个考古学家,一个必经的阶段就是学读“天书”,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批“哑”材料,一批静静的东西。所以他们要寻找出它们原来传递信息的“密码”,认识到他们的真实含义。这就要如痴如呆的不停的摸它们。因为科学是以逻辑思维反应客观世界,艺术是以形象思维反应客观世界。根据摸陶片等遗迹的实践体验,得出形象思维对于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绝不亚于逻辑思维,而手感对于形象思维的重要性也绝不是凭视觉得到的印象所能代替的。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就会找到考古学的方法论啦。

但是光是摸索还是行不通的,还要有悟性。这一点可以集中反映在当时对仰韶文化的认识上。由于在50年代后期,学术思想相对活跃,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研究方法。由于路子摸的不对,行不通,考古学家产生疑惑。最后经过反复的思考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漏洞,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最后选择了当时材料比较丰富的仰韶文化为课题,从整理陕西华县泉护村发掘的材料入手,以一个探方内各个地层出土的器物的层位关系做基础进行类型学的比较分析,反复排比,最后选出四类八种陶器进行综合的层位学,类型学的排列分析得出他们的整体排列共生关系。研究一个遗址如此,研究一个考古学文化也是如此。每一种考古文化都是在不断地发展中形成的,所以要把考古学看成一种运动的物质,从一种运动的物质定量分析入手,找到它的运动规律,而通过这种方法,最后得出有关的仰韶文化整体面貌的认识,最后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一条主线。然后试图以仰韶文化为中心,探索文化起源问题,再通过对仰韶文化的瓦鬲的研究中慢慢意识到仰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并认识到其对中国文明的来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不可等闲视之。

通过对仰韶文化的探索考古学家顿悟到无论是“修国史”还是“写续篇”都必须首先对文化遗存做分子分析和对考古学文化做比较研究入手,确定哪些遗存属于同一文化社会实体,各个文化群体各自经历了一种怎样的发展过程等并把问题不断地加以分类整理,逐渐细化。只有通过这样所写的历史才能符合史实,有血有肉,体现它的独具特征和发展途径。

经过60年代的摸索和解悟,20世纪的70-80年代中国考古学发展走向成熟的转折期,终于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类型学说,即“条块说”。具体来说从全国范围来看,考古学将从现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的考古学分划分为六大区系。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晋安,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5.以环洞庭湖与四

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潘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此外,还有其他小的地区。这些文化面貌并不是由中原向四周辐射的趋势,而是各大文化区系在大致同步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地组合与重组,形成在六大区系范围内涵盖为大致平衡又不平衡的多元一体的格局。由此,全国的考古工作者在各自的地区和岗位上都有了用武之地,共同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做贡献。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通常说中国同古巴比伦,埃及,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按照历史编年,中国实际上只有商朝以后四千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而其他文明古国都有了五千年前后的文字。从考古学角度看,中国文明史比人家少了一千年,这该怎么解释呢!

其实中国历史自公元前841年起,有文字记载的编年史就没断过,这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但确切的,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证据在哪里呢?

1979年5月,辽宁开展了全省文物普查试点,在西部大凌河附近发现了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型石砌祭坛遗址,这一发现启发了考古人员在附近的地方寻找其他有关遗迹。几年以后果然在相聚几十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多处遗址,包括好多石冢群及如真人一般的彩色女神头塑以及大小不等,年龄不同的成批的泥塑及“玉雕龙”。这些考古发现已远不是原始氏族制度所能解释,已有突破氏族制度的新概念出现。

说明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已经产生了植根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这一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年。

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的建立,中华文明起源系统概念的形成,不仅使重建中的中国古史逐渐清晰起来,而且进一步提出了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接轨,古与今接轨的新课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世界不能没有中国,世界史也不能没有中国史。但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是,中国学者所写的世界史都不包括中国史,在这方面,历史学家有责任,考古学家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实际上从考古学上看,中国古文化是土生土长的,又是在与周边民族文化中交流发展的。而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的建立和中国文明起源探讨的深入,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引向一个全新的认识,于是开放,交流是世界文化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在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形势下,中国考古学家已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有了重建中国历史的框架,脉络,我们学科的成就已为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接轨,与未来接轨打下了基础,取得了发言权。所以让我们一起来迎接中国考古学新世界的到来吧!

第二篇:《西方科学的起源》读书报告

《西方科学的起源》读书报告

《西方科学的起源》是美国学者戴维·林德伯格的著作,林德伯格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著名科学史教授,曾任人文研究所所长,作者本人于1999年获世界科学史界最高奖项——萨顿奖章。本书有一个很显眼的副标题——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我们首先从这里得知了本书探讨的范围问题,包括历史的和空间的范围,其实作者在此也是有深层次考虑的。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所以作者在本书中始终贯彻的一个原则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但这并不能影响作者在书本中叙述的思想的深刻性,也并不妨碍此书的学术价值。关于近现代的西方科学技术,我们大多都是熟知的,即使谈不上了如指掌,但置身于其中,我们还是或多或少能够切身感触到的,但把历史向前推进到中世纪,甚至古希腊,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恐怕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吧,林德伯格著此书,首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想我们介绍具体的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历史,除此之外,作者还把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介绍给读者。

在本书中,作者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引领我们走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画卷,顺着作者指引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科学的雏形,然后在各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哲学的因素和背景影响下科学是如何一步步向前发展的,是如何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又辗转到了伊斯兰世界的,然后静静地等待文艺复兴的曙光,所有这一切,作者在书中都有详实而审慎的叙述,同时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新颖严谨的方法论,突出强调了作者本人相当重视各种社会文化背景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在书中,林德伯格本人叙述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科学领域,包括数学、医学、天文学、物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等,不仅如此,他还说明了那一段时期西方科学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有关科学本身或科学人物的主题和历史事件,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和观点。阅读此书,我们不仅获得巨大的信息量,而且可以和林德伯格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争论,林德伯格给我们留下了太多需要讨论的空间,他告诉我们,研究历史,包括科学历史,不是让我们去给过去打分,而是去理解过去。本书的内容看似浅显,实则蕴寓着深刻的见解和作者睿智的思考以及常人难以企及的深邃的历史眼光,现在让我们就《西方科学的起源》本书及林德伯格本人之思考进行一些探讨。

围绕着究竟什么是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林德伯格展开了本书的写作,同时此问题也是时下人们讨论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林德伯格也并不回避这个问题,而是在本书的第一章就开始了这个问题的讨论。作者首先罗列了几种常见的对科学的定义,比如,科学是人类藉此获取对外界环境控制的行为模式;科学是理论形态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个人获取知识和评判知识的某种独特方法等等,林德伯格对这些定义显然是不满意的,科学的定义在具体的语境中是不同的,有时能够相互兼容,有时则不能,而想要消除这种语义上的困境则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如果想使自己意向中的对象表达出来应该使用描述性的语汇而不是规定性的。

林德伯格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应是宽泛的、具有包容性的,而不是狭义的、具有排斥性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我们追溯的历史年代越久远,所需的科学概念就越宽泛。”始终有一种浑厚的历史感萦绕在林德伯格心中,身处现代社会的科学史家如果只把过去那些与现代科学相同或相近的实践与信念作为他们研究的对象,那将是对历史的歪曲与不尊重,这种对历史的歪曲之所以会存在,而且常常存在,那是因为历史是流动的,相隔遥远的年代,科学在形式、内容、研究方法和人们对它的评价体制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怎可以今日之标准来决断历史之是非?科学史家要通过层层迷雾来通达历史之本质,还原历史之本来面目,我们现今所谈论的科学要以历史事实本身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不能以现在所盛行的种种有关科学的标准模块来套历史上的真实的科学存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真实的科学实在不尽相同,它们各自之间可能也差距颇大,也正是这种差距和多样性的存在,我们才有了历史,我们也才有了探讨的对象,科学史需要和欢迎这种存在着差距和多样性的历史存在。面对历史,我们要研究什么是科学,我们就要有一种宽容的开放的心态,敢于直面各种与己相左的东西,摈弃种种狭隘的派他性的心态,这正如林德伯格告诫我们的那样,“如果把注意力局限于对现代科学的预期,我们就只能注意到范围非常狭隘的历史活动,并且肯定会在此过程中歪曲历史本身,忽视许多应属于研究范围内的古代和中世纪信念和实践,而它们恰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后来出现的现代科学的发展”。

不可否认,林德伯格面对科学的概念问题,采取了描述说明性的方法,并不拘泥束缚于一个固定的条条框框,以开放性的包容性的态度对待之,在对科学概念问题的说明上既实事求是又体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睿智的思考,这对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其它各种学术问题大有裨益。

本书的题目是《西方科学的起源》,那么这个“起源”问题始终也是林德伯格关注的焦点之一。现代西方科学的源头在哪里?是古希腊还是文艺复兴,抑或还有其它源头?对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近现代史上的大多数人物包括林德伯格在内都认为现代西方科学的源头是古希腊。在由古希腊向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与众不同而又影响深远的时代——中世纪,这确实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期,人们又称这个时期为漫漫长夜,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科学是神学的婢女,即使如此,科学仍然在这漫漫长夜里缓慢发展着。对此,在近现代科学史上就产生了一个中世纪科学与早期近代科学之间是连续性的还是短裂性的的争论,持这两种不同意见的学者之间发生了关于“连续性问题”的论战。林德伯格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遗产”中,并不急于给读者一个决定性的论断,也不贬斥这场争论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向我们详尽阐述了应如何把握中世纪科学和古代科学之间的继承作用,他是这样说的:“其实,持非连续观的一派人有一个观点,已经流行了几个世纪,它认为,一套全新实验方法的发现与运用,恰恰是区分17世纪科学和中世纪科学的分水岭。而在克隆比捍卫科学发展连续观史,其立论的核心就在于肯定实验方法初创于中世纪时期。现在看来,这两个观点都严重地夸大了事实本身。近期对中世纪和17世纪科学方法的研究揭示出,方法的理论形态和实际运用在上述两个时期极为复杂,而且,过去几十年来依赖的简单概括是不充分的。”林德伯格对问题的阐发是说明性的、讨论性的,他有自己分析问题的原则,他决不轻易给读者一个决断性的结论,他说道,“如果这场争论很容易得到解决,它早就结束了,因此,我们不可能在这里确定无疑地解决这一问题。事实上,这类问题的确切答案可能永远只是可望而不可即。”林德伯格虽然极力淡化价值问题在他的著作中的影响,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但是,要想始终避免价值问题的讨论看来不大可能。”很显然作者本人在本书中是赞同连续性观点的,这首先从本书的副标题就可看出,“公元前六百年至公元一千四百五十年宗教、哲学和社会建制大背景下的欧洲科学传统”,在这里,我们就能判断出“欧洲科学传统”必定包括这两千多年中的欧洲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的科学对早期近代科学以至整个的近现代西方科学是有影响并起着承接作用的。其次,在本书中,作者虽不打算“为这个争论不息的问题提供一个结语,我准备就中世纪科学成就的本质和意义提供几点(必要而带有个人倾向的)意见,并以此作为本书的总结”。

林德伯格虽不打算提供最后的结语,但他的几点意见无疑已经蕴涵了他本人的观点,作者一再向读者介绍中世纪的重要成就和贡献,比如,中世纪后期的学者创立了一套思路开阔的思想传统,以此促进了自然哲学的进步;中世纪的哲学家们急切地追寻对古希腊哲学的透彻理解,努力把握亚里士多德学术的精深内涵,并使其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这样就为以后几个世纪关于自然的创造性思想提供了理论框架等等。总之,在林德伯格看来,中世纪的科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是不容抹杀的,既如此,中世纪的科学成就对西方科学的进程和形态产生的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就应该得到肯定,换言之,中世纪的科学与早期近代科学之间是连续的这一论断就是成立的。除此之外,林德伯格还从第三个方面说明了自己的论断,他从一个个具体真实存在的科学人物和科学事件来证明他的连续性观点,例如,“伽利略对落体的运动学分析就是发挥和运用了从14世纪牛津和巴黎发展出来的运动学基本原理”,“光学,尤其在偏向于几何光学的方面,是另一门在中世纪和近代早期之间的科学发展中呈现出很高连续性的科学”,等等,林德伯格最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或许更能点明他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希望理解生活在近代科学的世界里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就不能无视把我们引向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

林德伯格在本书中还对研究历史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究,当然这也与他始终秉持的宽容心态相一致,林德伯格的方法论是新颖独到的,不但在本书中很好地解证了他本人提出的独到的有价值的见解,同时也为我们读者进行类似或相关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范本。林德伯格首先令我们赞叹的就是对科学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从不盲从,同时对这些人物和事件也不进行无端的责难和贬斥,而是采取不争论的原则让事实说话,当然也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他更乐于把问题交给读者自己去思考,这种探索性的阐述事情的方法是一种值得任何想在科学史探究方面取得成就的人们所必不可少的,这种方法在本书中是很容易见到的。关于亚里斯多德对毕达哥拉斯的某些评价,林德伯格曾这样写道:“这是一段令人费解的文字,我们的不确定也来自于亚里斯多德可能并没有充分理解毕达哥拉斯派的学说或没有完全公正地对待它。毕达哥拉斯派是否完全相信物质性的东西就是由数构造出来的?或者,他们仅仅是要声称,物质性的东西有一个基本的数的属性,通过这种属性就可以洞见事物的本质?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确定的答案。对毕达哥拉斯派的观点,一种明智的理解是:在某种意义上,数首先出现,其他所有事物都是它们的产物;在这种意义上,数就是基本实在,物质性的东西从数中获得它们的存在,至少获得它们的属性。如果更谨慎一些,至少我们还可以断言:毕达哥拉斯派把数看作实在的一个根本方面,而把数学看作探究这种实在的一个基本工具。”在这本探讨西方科学起源的书中,林德伯格还对研究和理解科学史的方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和富于启发性的探讨,对我们理解研究古代和近代的科学发展历程起着导航标似的作用,历史发展到今天,如果以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去看待古希腊和中世纪的科学,就是一种对历史的歪曲和对历史的极大不尊重,我们要还原历史以其本身的面貌,要客观地审慎地开放地来看待古代和中世纪人们所进行的实践和抱有的信念。在当时那种条件下,他们进行这种或那种信念是他们的权利,同时也是他们的无上光荣,我们不必也不能拿今天所谓的科学标准来苛求和比照他们所进行的科学,更不能对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愚昧无知的想法横加指斥,要明白那可是我们人类祖先所进行的伟大的创造性的活动,他们是在外部条件的严重制约下和自身知识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的。林德伯格自始至终从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社会背景出发考察古代和中世纪的科学史,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们希望公正地从事历史研究这一事业,就必须把历史事实本身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抵抗诱惑,不在历史上为现代科学搜寻榜样或先兆。”为了把问题解释得更加清楚,林德伯格在中文版序中还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倘若我们根据现代物理的准则来评判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或许就会觉得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傻瓜,没有能力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甚至是理智的结论。但倘若此时我们根据的是这一理论所意欲回答的问题、期望它所符合的标准、以及期望它所纳入的更广大的理论框架,我们的判断就会大不相同。这一考虑到事物来龙去脉的能力,是正确的历史实践之核心,也是在人类活动其他领域做出合理判断的必不可少的技能。”对于历史的研究极其方法论,林德伯格用一句话概括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历史学家的任务,不是去给过去打分,而是理解历史。”

林德伯格以其特有的方法论为基础向我们呈现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西方科学史实,在他的眼中,历史是无法比照的,历史从来都是没有榜样和先兆的,对于历史,我们只能理解和阐释,这就是林德伯格用其几近独特的方法照亮了读者搜寻历史的航道。我们探讨西方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不仅仅是把单纯的历史信息加以堆彻而已,西方科学的历史,包括任何历史都是活的,我们要把它理解成活的生命有机体,否则历史将是空乏的僵死的沉闷的,也就不能成为历史了。林德伯格以为,“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解决现代科学中的难题,我们就不会从了解早期科学史中获得任何裨益。但倘若我们希望理解科学事业的本质、科学与周围更广大文化背景的关系、人类对科学所涉内容的认知程度,那么研究历史,包括对早期科学的研究,就是必不可少的”。历史既然是鲜活的生命有机体,它就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规律,它与周围世界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有自己存活的理由,它就必然得益于它以前的东西同时也必然或多或少对它往后的历史发展产生影响,科学史并不但但是科学的历史,其实这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历史舞台,包括了深刻的社会背景,林德伯格说:“它揭示了科学思想与其他知识或信仰体系——哲学、宗教、政治、文学等等——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具体的科学人物和科学事件倒显得不那么重要,而真正需要我们用心体会和分析的却是这些科学人物和科学事件背后的社会因素,完整准确地理解一部科学史实,就是理解一部波澜壮阔的社学发展历史,这话说得一点也不为过。

林德伯格这本《西方科学的起源》,不仅仅向我们描述了具体的西方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这部著作中,他还向我们强调了理解深刻的社会背景的极端重要性。林德伯格以其特有的方法论,引领我们走过两千多年的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长廊,还以其包容的开放的历史情怀,告诉我们应如何正确认知和理解历史,最后,作者总结了近现代学者关于历史的“连续性问题”的争论,向我们陈述了他本人所持的连续性观点。总之,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将对西方科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作者本人在书中发展的方法论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式,也必定会对广大读者产生深刻而又持久的影响。

第三篇:郭明义读书报告

《当代雷锋郭明义》读书报告

——爱的阳光使社会充满正能量

“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感动中国”2010获奖人物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他就是“当代雷锋”郭明义,他的事迹平凡中见伟大、平凡中见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30多年以来的无私奉献正是“雷锋精神”的最好诠释,不愧为当代共产党员学习的优秀楷模,他用一生的行动来告诉身边的人乃至全中国:爱会带给他人幸福,爱的阳光使社会充满正能量。

刚刚读完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组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一书,该书收录了人民大会堂报告会的报告稿、省委有关部门调查报告、事迹报告等内容,以图文并茂形式全方位展示了郭明义同志的崇高品格。由于时间仓促,非常致歉心中的“活雷锋”——郭明义,短短三天时间穿越了您半个世纪的生活印迹。感触颇深,您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党员应有的先进性,赤裸裸地展示了一切为了他人的责任心。30年,虽然只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但非凡的先进事迹是伟大的、受人敬佩的,是值得到全国各省作报告学习的。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出生于辽宁鞍山。1977年入伍,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复员到鞍钢矿业公司工作至今,现任鞍钢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前不久,刚写完一篇题为《树立科学人生观,学雷锋做党和人民的好同志》的学习雷锋精神的文章,在我看来,1962年雷锋(雷正兴)离世后,郭明义就是他精神的真正继承者。此话颇有渊源,形似神也似。1977年1月与1960年1月,同在鞍山火车站,同一位红军老战士余新元把当时均20岁的郭明义和雷锋分别送上军列,并且他们二人都曾代表各自的新兵群体发言,宣誓在部队做个好兵,这铮铮誓言,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追求。郭明义入伍的时候雷锋精神已经遍及全国,他也说到:“从小到大,雷锋一直是我的榜样。”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乐于奉献,敢于实践的精神与魄力,就是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有益于人民的人。”郭明义就是这样的人!其实他能做的,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捐出钱物,能助人渡过暂时的难关;捐献热血,却能挽救垂危的生命。至今,郭明义已经55次献血,累计无偿献血已达6万多毫升,相当于他身体全部血量的10倍。相比我本人才献过2次血,这是多么惊人的数据。这也让我想起身边一些同学,谁是怀着救人于水火的心态去无偿献血的?时常可以看见有人怨恨社会冷漠,不妨问一问,你曾经为社会做过好事吗?你有为别人的事情付出过吗?我又想起郭明义的那段小诗:我常常问自己,我究竟能给你什么?我的朋友,虽不知道这个答案,但我深深地知道,我确实能给你那属于我的生命,我的血,还有那用生命和热血铸成的诗。他的心总是滚烫的,他的古道热肠能融化浮世的冷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捐款不在数目,有心就好。现今的人呐!确实都有一种潜意识的错误,真的只有那些富翁、大明星才能做慈善吗?难道每次大街上、学校里为灾难、困苦人员捐献爱心时我们的5元、10元、20元这些小钱都不起作用吗?虽然杯水车薪,但我们必须懂得人多力量大、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呀!16年来,日积月累,郭“雷锋”已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家庭学生,仅汇款单就有140多张,差不多花去了他全部收入的1/3。有时捐100元,有时200元,多时上千元。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这一小点钱不会影响我们自身生活,但在郭明义眼里却是这样看待:“没有这200块钱,我冻不着,饿不着,可这200块钱却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带给一家人希望。”他建立了自己的希望工程,看看关于报告他事迹的记载,近距离接触这位爱心大使,也能深切地体会到他的爱心来自心灵深处,他在这种奉献中体味着幸福,使我真正学会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要大胆的去倡议那些有意义的事”。

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郭明义就像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照耀着这个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物欲横流的社会,温暖着被炎凉世态所冻伤的心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明义一贯节俭朴素,廉洁自律,他从不接纳酬金、礼品,以行动诠释什么叫“无私”;他永远顾全大局,对于所在部队、企业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其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当之无愧;始终有着一颗爱党、为党、忧党的赤诚之心,他总是说:“我这样做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党。”

从书中事迹报告看出,郭明义就像一把巨大的火把,燃烧自己,照亮了千千万万人的心;他又像一根小小的火柴,点亮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孩子心中的希望。郭明义的事迹告诉我,爱会带给他人幸福,爱的阳光使社会充满正能量,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普普通通的“郭明义”一起努力,需要更多的活雷锋。

2012年3月2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郭明义同志“当代雷锋”荣誉称,同年11月,工人阶级出身的郭明义成功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平凡的出生,却书写着非凡的人生,只要大家勇于实践,相信这股爱的正能量会传的的更远,照的更宽广。

当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念着他用勤劳、感恩、忠诚无私铸造的诗歌《我是一名党员》时,那感悟、那精神频繁地触动着我的内心和热血,激发我励志成为像他一样为党为人民的好同志,让爱自然地流淌。

第四篇:《论人类的不平等起源》读书报告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报告

一、写作背景

本书为卢梭应征第戎学院题目所写的文章。当时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自然法则是否认可这种不平等?”卢梭为了构思这篇论文,特地到圣日耳曼的森林里,冥想七八天。关于原始人在森林中自由闲散的生活和文明人的各种痛苦的对比,就是在那里冥想的结果。这篇论文是卢梭阐发政治思想的开始,并为《社会契约论》的写作准备了基础。

二、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述了自然状态以及在自然状态中发展起来的、导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社会状态中人类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堕落的发展。此外,卢梭在该书出版后有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做了附注。

卢梭在本书中假想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前曾生活在自然状态中:那时的人类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没有住宅,没有财产,人没有互相攻击和掠夺的本性,只有怜悯他人和自我保存的天然感情;人的各种机能(诸如理性、语言、观念)、欲望和情感(尤其是爱慕、虚荣、贪婪)都处于低级阶段,不存在精神的、政治的不平等。但是人有独特的异于禽兽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落入了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躏法律,人民就有权用暴力推翻他。本书中的美好的自然状态和邪恶的文明社会对立的论点,导致了卢梭同崇尚理性和进步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决裂。

三、个人感受

伏尔泰曾在给卢梭的信中写到:“从没有人用过这么大的智慧企图把我们变成动物,读了你的书,真的想用四只脚走路了。”确实,读罢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一文,确确实实可以感受到现代人相对于原始人平添了太多本不应有的烦忧与困扰。

原始社会是人类最初的乐园。可以没有管制,可以没有等级,可以很自由,也可以很随意。然而,原始人之间纯天然的生活模式已于我们渐行渐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人的生活已然没有了当初的纯净。彼与此之间的尔虞我诈,争吵、嫉妒、憎恨、虚荣、欺骗„„各种现代人所特有的情绪在今天演绎的纷扰丰富。

原始社会中,没有不平等,没有等级,也没有法律。大家在原始社会所处的地位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谁与谁争吵占了上风或是谁抢了谁的果实便证明谁比谁要强大,所有的智慧都是在人们具有了社会属性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原始社会没有财产之说,没有爱情之说,所以人们相互之间没有金钱与感情的制约,人们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依附,所以说在原始社会不存在等级之说。同样,没有财产,没有私有制,自然也不会有法律。法律的存在旨在保护实物,对于不存在自

我意识的原始人,法律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束缚。

然而,人们在衣暖食足之后并不甘于满足现状,于是开始创造利于生活的各种工具。人们渐渐开始使用各种工具,本身所具备的天赋和能力渐渐退化。欲望的萌发使得整个社会在不断进步却让人们自己丧失了更多原本便具备的优越本能。生理与智慧的差异伴随着欲望不断开创着新生活。这一切的出现助长了现代人的笨拙、懒惰,甚至让人们迷茫于各种工具之中,而遗忘了最初想要达到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得不互相关爱却又彼此伤害;由于职责,他们生来就是敌人,而由于利益,他们又相互欺骗。对比与原始社会,人们之间凭借着天然的同情心相互帮助,在尽可能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不去伤害别人。可是,科技的进步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是进步还是退化?如果说是退化了,那么我们现在所享受到的一切又怎么解释?如果说会是进步了,那我们现在每天都会在无形中感受到的压抑感与无安全感又该怎样看待?

但是,对于现代肮脏的社会,我们并非没有了任何左右的力量,而倡导大家回归原始。就算回归到之前那种天然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总还是会有社会出现的那一刻。因此,针对由于现代社会的救赎,我们所能做的不应该是诋毁眼前,从无穷的美好过去中逃避现在;而应该是正视现代,积极引导现代人,唤醒其天然的同情心,不再受过多的社会束缚。愿吾国吾民身心均可获得平定安稳!

四、选文摘录

1、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哪个人自始至终坚持一种行为模式了,再也不能看到哪个人还保留着伟大的造物主赐予他的崇高而庄严的淳朴本性,我们看到的是人们仅剩下过度情欲和昏庸无知之间的可怕交锋。

更糟糕的是,人类每前进一步,他与原始状态的距离就更远一些;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我们就丢掉了更多的发现重大问题的工具。

2、由于忽视对人类本性的研究,我们难以确定自然权利的真正含义,或者界定的模糊不清。

3、自然状态中的人类并不具备各种知识;直到人类在脱离了自然状态之后才拥有有思想。

4、人类对他人尽责并非因为后天的教育使然,只要他不抗拒同情心的自然冲动,他就绝不会伤害任何其他人,甚至任何有知觉的生物,除非在正当的情况下,出于安全的考虑,他才不得不伤害别人以保护自己。

5、我认为人类中间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我称之为自然上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另一种,或许可称为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后一种不平等赋予一部分人以特权,相反,其他处于劣势的人则没有。

6、主题:指出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权力何时取代了暴力,自然何时让位于法律,并且说明在经历了怎样的一系列奇迹之后,强者甘心为弱者服务,而人们甘心放弃已有的幸福去追求空想的安宁。

7、原始人理解并能掌握的惟一工具就是他的身体。他的身体有各种不同的用途,而我们的身体则因缺乏锻炼什么能力都没有。现代技术使我们变得柔弱而笨拙,而原始人必须使自己强壮敏健。

8、这种动荡往往是由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欲望碰撞和胡作非为引起的。

9、这种种事实表明,大多数疾病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而我们想要摆脱这些疾病,只能转而坚持那种自然赋予我们的简朴、单纯和清静的生活。

10、一旦被人驯养,它们便丧失了大半优点,好像我们所有对它们的关怀和

养育都只是对它们的损害。人类也是如此,当他具有了社会性,成为一个奴隶,他就变得虚弱胆小,奴性十足。他们萎靡安逸的生活方式完全消磨了他们的力量和勇气。

11、人类智力的发展都应该主要归功于欲望,而欲望能否被普遍满足要依靠智力的发展。

12、每个概念都是纯抽象的,只要想像一参与,概念立刻变成具体的事物了。

13、无论语言和社会是怎样产生的,但至少可以推断,在以相互需要来联结人们并使他们易于使用语言这方面来说,自然几乎没有为人们提供多少社会性,并且也几乎没有为创造这些联系而做任何努力。

14、仅就人所拥有的本能而言,就足以应付自然状态的生活了,而要在社会中生活,他就需要发展智慧了。

15、一个人从对邪恶的无知中获得的益处,要远远多于他从美德的认识中获得的益处。

16、即使是善良和友谊也不过是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持久的同情,因为不希望一个人痛苦,和希望一个人幸福有什么区别呢?

17、做对自己有利的事,尽量不要伤害别人。

18、欲望越强烈,越需要法律的限制。

19、如果没有财产,人们之间怎么会有依附的关系呢?

20、只有在人们相互依赖或者有共同的需要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产生奴役关系。

21、这些享受不断败坏人的身体和思想,而且随着它们的滥用而不再是享受,它们成了人们的现实需求。

22、每个人都开始关注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而人们之间形成一种普遍的价值: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最多的关注。这就是迈向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罪恶的第一步。在最初的差别中,虚荣和蔑视产生了,羞耻和嫉妒也产生了,新的生活所引起的混乱将原始的天真和幸福一起终结了。

23、没有私有制就没有伤害。

24、人类能力扩展的这个时期正处于自然状态的闲散和现在的强烈的自我主义的一种中间状态,这一定是人类最幸福最稳定的一个时代。

25、要保护个人财产,人们必须首先拥有一些东西。

26、“本来就是”和“看起来是”成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于是从这种区别中产生了傲慢的虚荣和欺骗伎俩,数不尽的罪恶也开始相继上演。

27、难填的欲壑。对财富的热望,与其说是出于真实的需要,不如说是出于真实的需要,不如说是出于对超越别人的渴望。

28、穷人获得了一幅新的枷锁,而富人获得了一些新的权力。

29、只有对一个人有利的事物他才有可能去创造,而对一个人有害的事物,他是不可能去创造的。

30、人们选出首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而不是为了奴役自己,这是全部政治法的基本准则。

31、对于文明人毫无怨言默默忍受的奴役,原始人不会低下他们的头颅,他们鄙弃用奴役换来的和平,而选择用暴力去换取自由。

32、奴隶是不配谈论自由的。

33、父权的主要力量来源于文明社会。

34、政府不是从专制权力开始的,相反,专制权力却是政府堕落的最终形态。

35、国家存在的基础是法律而不是官员,因而当法律不存在的时候,人们就重新获得天赋的自由权利。

36、人类的政府需要一个远比理性更为坚实的根基,同时也表明对于公众的安宁来说多么需要一个神圣的意志,给最高权威赋予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品质,从而,剥夺臣民危险的弃权的权力。

37、政府组织形式的区别,取决于在创立之初人与人之间等级分化的程度的差异。

38、一旦结成社会,人们就开始互相比较,从邻居们持续不断的交往中,人们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种种差异。

39、掌权者费尽心机破坏民众的联合,在民众之间制造分裂。他们制造所有能引起分裂的争端,却又维持表面上的社会和谐,他们将各个阶层人民的利益和权力对立起来,使各阶层的人民相互敌对、彼此猜疑,以加强他们的统治。

40、在众多的哲学道理、人性、文明和高尚的道德箴言中,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剩下的就只是轻浮而虚假的表象,拥有荣誉却没有道德,会思考却没有智慧,耽于享受却没有幸福。

41、人们不得不互相关爱却又彼此伤害;由于职责,他们生来就是敌人,而由于利益,他们又相互欺骗。

第五篇:读书报告探索与思考

我是一个不太爱读书的人,在学校本学期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推行“读书富脑”行动中,我拜读了肖成全等人编著的《有效教学》一书,却让我感触颇深。有效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有效教学强烈反对死记硬背,反对题海战,反对疲劳战,反对课内损失课外补,反对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获得单方面的分数。它强调知识的有效学习,强调全面,强调效率。有效教学要求教师采用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情景式学习等,它要求教师尽量避免使用降低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组织方式。有效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联想、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我想了很多很多……

有效教学应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等)内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而所谓的无效教学,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我校本学期深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细致排查,深入挖掘无效或低效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收到了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要真正地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减少低效或无效环节,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跟上新课改形式

课改后学生上课、教师授课的时间较之从前大大减少,课堂上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是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生怕新课内容讲不完,很多知识本该课堂上训练的,由于时间的关系只能放到课后,课后作业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又势必影响着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师每节课上完后都处在新课学习与讲评作业的矛盾之中,以及该完成的任务没有完成的遗憾中,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许多无效教学的潜机: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妥当,为顺应新形势理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之间的互助学习以及师生间的互动性,由于授课时间的限制,这些方面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训练力度不够使问题学生增加,偏科生及暂时发展不理想学生的辅导等,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探索出适合于新课改形式的教学路子,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用真爱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课堂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的传输反馈过程,也是师生精神情感融汇的过程。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完成学科的专业知识传授为己任,课堂教学缺乏真诚的、亲密的人际关系,忽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养成,教师以权威自居,发号施令,对学生无丝毫情感可言;因为缺少爱的情感的润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快乐,学习的主动性受到压制并泯灭,这是传统以学科为本位的课堂教学的最大失职。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把整个心灵给学生”的情怀,通过对学生“无条件的关怀”将爱心润泽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放飞心灵的课堂育人环境,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使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当学生在学习时遇到困难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当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当迷茫时有人引导……在这样的环境里,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是一种迫切的愿望,使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放飞的天堂,有效促进学生的“情”与“知”的和谐发展。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人的情感总是通过一定的情境体验而产生的,离开具体情境体验谈情感是苍白的。学生的学习是以整体的心理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把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有机的融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科内在所特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创设有效的物理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专业、体验专业带给学生的快乐;把对知识技能目标的理解掌握,作为专业思考、解决专业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载体,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有价值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上,在与学生的互动方面,我有些体会。课堂上,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无效的教学环境。如今的课程都比较紧张,为了节省时间,有时候对学生的提问演变成了一个人的自问自答。这时,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我已经切换到了下个问题,知识点被跳跃过去了,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方面。此外,课堂上,由于种种原因,复习时间过长而耽误到了新知识点的讲解,导致了头重脚轻而使课堂效率失调,也是无效教学的一方面。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渴望,教师只有与学生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进步喝彩,创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得以生成。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如果我们以微观的角度来分析一节物理课堂,什么才叫做有效的物理课堂。我认为应该是以形成有效课堂常规为基础;立足教学目标,找准课堂的教学有效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保障,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1、以形成有效的课堂常规为基础。

怎样的课堂常规才是有效的呢?我觉得应该是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的一种规范,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良好规范的约定成俗。经过长期的坚持训练,教师和学生之间将形成一种行为默契,这样不仅能创造一个心领神会的意境,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施的效率和有效性。

而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新课改理念不吻合的无效环节:(1)在课堂组织方面 :有时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往往上课铃响后有些学生课堂上用的物品还没拿出来;部分学生还没进入角色上课的状态,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2)在课前导入方面 :有时复习旧知识的时间过长,导致冲淡了本节教学的重点,我在学生做《测电阻》一节的实验课上,就由于复习时间把握不好,使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很好的传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力度不够,因而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使我感触很深。

(3)在课堂师生精神面貌方面:出现过教师自身缺乏活跃气氛的手段,只顾自己讲,一言堂,教师包揽多而学生参入少,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使课堂气氛沉闷,师生间缺乏互动等现象。

2、立足教学目标,找准课堂的教学有效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前提;如何立足一节物理课,重要的是找准教学目标,找准课堂教学的有效点。有效不仅仅是指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它应该源于4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的终结性目标,也可称之为短期目标。);良好学习习惯的长期养成。(长远目标之一,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物理思想和方法(长远目标之一,为学生持续开展学习提供相应的基础能力。);积极的情感体验(长远目标之一,将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因此,我们在正确定位一堂课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分清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同时,还应该注意一节课中应该关注课时目标,学科目标以及发展目标三个层次目标的实现。一堂课的有效点,我们并不是平均用力,应该选择着重有效点。良好学习习惯的长期养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应该是每一堂数学课都应该持续实现的有效点。而知识与技能,物理思想和方法这两个方面则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着重点,教学的着重点不仅是让学生合理地选用公式,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去感知,感悟方法。让学生获取一种物理学习的能力。

四、精彩源自于细节

教学不仅需要我们的“粗枝大叶”,给学生一份自由思考和活动的时空,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的驰骋;教学也需要一份精细,往往一个微小的处理,更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对学生的巧妙引导。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其实自己忽视了很多精彩的细节。精彩源自于细节,这也促使我应该更加细化自己的课前准备。一个良好的开端就预示着成功的一半。怎样可以趣味性地切入到正题引起同学的注意,适时地发现课堂活跃的时机提高效率,教会学生一点学习的小窍门,等等。不一样的学生适合不一样的教学方式,每堂课前我都经过细心琢磨,找出最佳方案,有时的教学效果都让我大吃一惊。这些都是我的收获,也是我以后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向指引。我会沿着我的收获前行,我将继续寻的我的疑问,寻的我的感悟,继续并且快乐的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如同学生的成长“是他自己的事情”一样,教师的职业成长也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的过程。有效教学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对于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的反思,我确实颇有感触。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许多之前的漏洞,也总结了不少经验。近几年来,我一直用我的经验来教学,可是有时候陈旧的方式并不一定适应这些新时代的孩子们,我发现有时一个小窍门、一点小花样就可以吸引他们,效率就会提高不少。对有效教学方面,我以前确实思考得不够深入,这确实是提高教学的一妙招,我想今后我会从这个角度出发,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思考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定会有良效。

读书报告

孙玉会

2011.04

下载读书报告之《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报告之《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探索》读书报告[模版]

    预言未来 (二号宋体加粗) —读《果壳中的宇宙》(五号宋体) 姓名:王军华(五号宋体)学号:20093005(五号宋体) 指导老师:范国荣(五号宋体) 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应化092(五号宋体) 黑洞中的信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读书报告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书报告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可以说是所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学生必定要研读的作品。我花了四天的时间通读了......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苏宏明

    《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苏宏明 前段期间,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感想颇多。 自去年认识朱永新老师和他的新教育以来,我也在很多方面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去尝试......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读后感读书报告

    一、阅读篇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二、简要背景 这本书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无产者与资产者之间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 各国......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报告(精选5篇)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卢梭的作品,大部分读者可能会更熟悉卢梭的另外一本书:《社会契约论》。作为启蒙时代的重要作家,卢梭为正义以及政府的合法性提供了智慧的观点。他的观......

    《世界探索》读书报告基本格式要求

    《世界探索》读书报告基本格式要求: 1、标题二号宋体加粗,副标题五号宋体 2、姓名、学号、学院班级五号宋体, 3、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23磅;正文中小标题小四宋体加粗 4、A4纸单面......

    读书报告之《新教育之梦》

    读书报告之《新教育之梦》 一、书名:《新教育之梦》 二、出版年月:2002年7月 三、种类:专著 四、作者:朱永新 五、内容: (一)理想的德育 (二)理想的智育 (三)理想的体育 (四)理想的美育......

    《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读书报告

    《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读书报告 ——第一章至第十章浅谈 摘要:卢梭通过生动活泼的而又不失简练的语言文字向读者阐释了关于语言的起 源问题。在最基础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