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相关规划

时间:2019-05-14 04: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汉相关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汉相关规划》。

第一篇:武汉相关规划

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破——“十一五”改革成就综述

作者: 人民网记者 朱剑红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日期: 2010-10-21 浏览次数: 2

每一个政策都有苦和乐伴随,每一个措施都有得与失碰撞„„走进“十一五”,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走进了攻坚阶段。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制约“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各种难题,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任务,都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走过“十一

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又推向深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又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体制改革和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各项任务积极推进。

新起点,新突破,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也许人们还记得,2008年有一个词汇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大部制改革”。

2008年,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国务院机构进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六次改革。被社会各界形象地称为“大部制改革”的这次改革,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从1982年到2003年,国务院机构进行了5次改革,机构的数量大大减少,政府职能逐渐从管理计划经济转向了管理市场经济。“十一五”时期,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深化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2008年的改革将国务院组成部门从28个调整为27个,虽然数量变化不大,但意义深远,“大部制改革”被誉为政府改革的新起点、新突破口。

走过“十一五”,转变政府职能在多方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第四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核又取消和调整了188项审批事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施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印发,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问责制度进一步健全。《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政府投资条例等正在研究制订,核准制、备案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调结构,转方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在“十一五”开局时,改革开放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把中国带进了繁荣发展的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初步建立。但细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追根溯源还是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对刚刚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中国而言,推进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

继续深化国有经济改革,我们别无选择。“十一五”期间,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原则、目标和措施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力度不断加强,中央企业由2006年初的169家调整重组为目前的123家。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改革继续深化,邮政体制实现政企分开,电信行业和航空工业完成重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供水、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行业普遍引入竞争机制,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基本形成。

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我们毫不动摇。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这5年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方面,又有大动作。继2005年新中国首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中央政府文件“非公经济36条”的发布,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政府监管和服务、营造舆论环境等方面出台了近40个配套文件。2009、2010年,国务院又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者被民间称为“新非公经济36条”,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有力改善了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我们立体推进。

2010年,讨论多年的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率先“破冰”。在看到此举对新疆发展具有的积极意义外,社会各界更读懂了这一改革对完善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十一五”期间,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出台了许多类似的举措:全国24个省(区、市)开展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9个省(区、市)正逐步推开“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实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现统一;增值税转型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环境税、房地产税等改革的脚步声越来越响;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初步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

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成果同样可圈可点。土地制度不断完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得到落实。《劳动合同法》等重要法律颁布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妥推进,全面推行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实施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制定出台了差别电价和可再生能源加价等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电价政策。

统筹城乡,破解难题,综合配套改革快马加鞭

也许人们还记得,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城乡居民各收一个“大红包”: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一个十分红火的大牛市;农业税的全面取消,终结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交“皇粮国税”的历史。承继这个好的开头,这五年的农村改革有声有色继续深化。除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等涉农税费的取消外,还推进了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十一五”期间这项改革从单兵突进向综合配套改革、协同推进发展。5年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国务院已经批准设立了8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部有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主要对加快开发开放,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探索;中部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开展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验;西部有成都市和重庆市,进行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东北地区有沈阳经济区,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进行重点探索。目前已初步形成东中西互动,多层次推进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格局。

走进“十二五”,改革仍将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的根本措施,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仍将走向深远。

杨松要求“十二五”武汉教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提要](记者邹汉青)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立足于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强市,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湖北日报讯(记者邹汉青)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昨日,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率省教育厅等部门调研武汉市“十二五”教育规划工作时指出,要有超前的远见,着眼2020年甚至更长远,做好教育发展规划。

杨松考察了武汉市第十二初级中学和新华下路中学。新华下路中学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70%以上为农民工子女。杨松关切询问这些外地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是否与本地学生融合,是否享受到同等待遇。

随后,杨松听取了武汉市关于“十二五”教育规划的意见和建议。武汉市教育局提出“十二五”期间建成教育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中部六省的“龙头”,处在国内同等城市前列,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杨松强调,教育规划编制要有长远眼光,考虑得越长远,就越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武汉市的教育规划要突出本地特色,同时要与全国、全省的规划衔接,与武汉总体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紧密衔接。要立足于建设教育强省、教育强市,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制定政策保障措施,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武汉城市圈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启动

[来 源] 湖北教育信息网[文 号] [发表时间] 2009-07-06 10:10:53 [阅读次数] 2138

会议现场

副省长郭生练讲话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发言

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讲话

武汉大学与咸宁学院签订对口支持合作计划协议书

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签订对口支持合作计划协议书

7月4日下午,武汉城市圈7所部属高校与18所省属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协议书签字仪式隆重举行。协议书的签订,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进入实质性阶段,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省政府副省长郭生练,省政协副主席陈春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省政府副秘书长黄国雄,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以及参加此项计划的部属、省属高校的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了签字仪式。

副省长郭生练在签字仪式上强调,湖北是一个高教大省,高等教育在全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但是,湖北的高等教育存在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均衡,部委高校整体实力很强,而省属高校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整体实力较弱。实施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就是要通过建立对口支持合作机制,和高等教育联动共享机制,统筹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充分发挥部属高校的比较优势,整体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指出,区域性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要在服务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战略中寻找突破口,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的教育优势,形成改革试点的特色。武汉城市圈高校的密度、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是全国都少有的,如何统筹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资源,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整体优势,如何更好地促进产学研结合,是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任务。7所部属高校和18所省属高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开展结对支持与合作,通过这种形式把在武汉城市圈内的高校连接成一个整体,这项工作很有创意,很有意义,也必将取得很好的成效。这也是部属院校服务湖北教育,服务湖北人民很好的方式和途径。

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表示,部省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的实施,将建立起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资源联动共享机制,整体提升我省特别是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水平。省教育厅将加强统筹协调,搞好服务,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部省高校支持合作予以大力支持。一是建立部省高校支持合作计划项目库。凡是以结对高校合作的方式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科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省教育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或推荐,有些项目可不占学校指标。二是针对支持合作计划,省教育厅专门设立资助岗位,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选派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精品课程负责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正职的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任副职的每人每年资助3万元。他们主持申报的省级或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优先立项和推荐,并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资助。三是实施奖励政策。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除享受现行的经费资助政策外,按不同项目类型,每个项目分别给予20-50万元的奖励;双方合作在省属高校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或非硕士授予高校建成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00万元奖励;建成博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200万元奖励;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的,给予合作双方各300万元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重点实验室,给予5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2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取得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资助。四是及时总结表彰。省教育厅将每半年召开一次计划实施汇报交流会,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对工作积极主动、合作成效显著的高校,授予“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先进单位称号”,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她希望各高校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和途径,共谋发展、共同提高,实现互利双赢。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和湖北师范学院院长向显智代表参与该计划的25所高校发言。他们表示,部省对口支援高校将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各个方面开展支持和协作,互相携手,共同努力,提升湖北的高等教育水平,共同致力于服务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关链接:

“对口支持合作计划”是省教育厅为落实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的《省部共建武汉城市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的有关精神,实现部属、省属高校携手发展,真正把部属高校的比较优势转化为湖北省的高教优势,提升湖北省高等教育水平而组织实施的一项发展措施。同时也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项目。

结对高校一览:

武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中医学院,孝感学院,咸宁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黄石理工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鄂州职业大学。

【打印】 【关闭】

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的若干意见

[来 源] 高教处[文 号] 鄂教高〔2009〕20号[发表时间] 2009-11-04 16:45:15 [阅读次数] 899

各普通本科院校:

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统筹和资源联动共享,根据省部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决定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以下简称“支持合作计划”),组织在鄂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武汉城市圈域内18所省属高校开展对口支持与合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立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对口支持合作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联动共享,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我省特别是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更好地为湖北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结对双方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现实可能,签订支持合作协议,明确支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力求取得实际效果,力戒形式主义。

二是循序渐进。按照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看准了的项目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支持合作关系。

三是突出特色。结对高校应因校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支持合作的重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支持合作方式与途径,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持合作模式。

四是互利共赢。充分发挥结对高校双方的优势和特点,促进教育资源联动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整体提升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三、支持合作的主要内容

1、教学改革和建设。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完善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支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人才联合培养。支持和鼓励省属高校选派优秀本科生跨校到结对部属高校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聘请省属高校教师为研究生导师,并安排招生计划,联合开展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3、学科合作共建。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学科建设,根据省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博士点、硕士点建设。

4、科研合作共建。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开展联合攻关;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发挥各自己优势,联合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和共建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

5、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选派优秀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任职或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拿出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接收结对省属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进修、访问或挂职锻炼。

6、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联合共建共享国家和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图书情报资料、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质教学、科技资源,资源的使用互享校本待遇。

支持和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拓展支持合作领域。

四、相关支持政策

省教育厅建立支持合作计划实施的政策导向机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各高校开展支持合作予以大力支持,确保计划实施取得实效并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1、建立支持合作计划项目库。省教育厅对各高校拟定的支持合作项目进行汇总归类,建立项目库,实行项目管理。结对高校以合作的方式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科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省教育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或推荐,部分项目可不占学校指标。

2、实施“彩虹学者计划”。省教育厅设立“彩虹学者”岗位,部属高校选派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任职(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精品课程负责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聘用为“彩虹学者”,省教育厅给予岗位资助,任正职的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任副职的每人每年资助3万元。“彩虹学者”作为主持人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优先立项和推荐,并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资助。

3、实施奖励政策。通过部省高校合作共建,使省属高校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效明显、取得标志性成果的,省教育厅给予奖励。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除享受现行的经费资助政策外,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给予20-50万元的奖励;合作指导博士生培养,省属高校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给予50万元奖励;双方合作在省属高校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或非硕士授予高校建成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00万元奖励;建成博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50万元奖励;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的,给予合作双方各300万元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给予5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给予2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取得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的给予相应配套经费资助。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实施对口支持合作计划领导小组,陈安丽同志任组长,陈传德、黄利鸣、徐金山、张金元同志任副组长,发展规划处、高教处、科技处、学位办、教师处、财务处、学生处、干部人事处等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支持合作计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高教处)。

2、建立汇报交流机制。省教育厅每半年召开一次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汇报、交流会,听取各高校和有关处室的情况汇报,交流各高校的工作经验和作法,通过简报以及各种新闻媒体对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3、建立激励机制。省教育厅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各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作为对学校进行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高校,授予“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先进单位称号”,并给予奖励。

二OO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的若干意见

[来 源] 高教处[文 号] 鄂教高〔2009〕20号[发表时间] 2009-11-04 16:45:15 [阅读次数] 898

各普通本科院校:

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统筹和资源联动共享,根据省部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教育厅决定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以下简称“支持合作计划”),组织在鄂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与武汉城市圈域内18所省属高校开展对口支持与合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建立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对口支持合作机制,实现高等教育资源联动共享,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我省特别是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更好地为湖北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结对双方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现实可能,签订支持合作协议,明确支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力求取得实际效果,力戒形式主义。

二是循序渐进。按照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看准了的项目先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多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支持合作关系。

三是突出特色。结对高校应因校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支持合作的重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支持合作方式与途径,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支持合作模式。

四是互利共赢。充分发挥结对高校双方的优势和特点,促进教育资源联动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整体提升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三、支持合作的主要内容

1、教学改革和建设。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完善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支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人才联合培养。支持和鼓励省属高校选派优秀本科生跨校到结对部属高校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聘请省属高校教师为研究生导师,并安排招生计划,联合开展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3、学科合作共建。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学科建设,根据省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学科,加强博士点、硕士点建设。

4、科研合作共建。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开展联合攻关;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发挥各自己优势,联合申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63”、“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和共建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

5、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帮助指导结对省属高校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选派优秀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任职或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支持和鼓励部属高校拿出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岗位,接收结对省属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进修、访问或挂职锻炼。

6、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支持和鼓励结对高校联合共建共享国家和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图书情报资料、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优质教学、科技资源,资源的使用互享校本待遇。

支持和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拓展支持合作领域。

四、相关支持政策

省教育厅建立支持合作计划实施的政策导向机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各高校开展支持合作予以大力支持,确保计划实施取得实效并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1、建立支持合作计划项目库。省教育厅对各高校拟定的支持合作项目进行汇总归类,建立项目库,实行项目管理。结对高校以合作的方式申报省级和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科学研究项目、教学研究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省教育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或推荐,部分项目可不占学校指标。

2、实施“彩虹学者计划”。省教育厅设立“彩虹学者”岗位,部属高校选派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到结对省属高校任职(挂职),担任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教学团队负责人、精品课程负责人,或教学、科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聘用为“彩虹学者”,省教育厅给予岗位资助,任正职的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任副职的每人每年资助3万元。“彩虹学者”作为主持人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教学、科研项目,优先立项和推荐,并给予相应的工作经费资助。

3、实施奖励政策。通过部省高校合作共建,使省属高校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效明显、取得标志性成果的,省教育厅给予奖励。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的,除享受现行的经费资助政策外,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给予20-50万元的奖励;合作指导博士生培养,省属高校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给予50万元奖励;双方合作在省属高校建成一级学科硕士点或非硕士授予高校建成专业学位硕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00万元奖励;建成博士点的,给予合作双方各150万元奖励;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的,给予合作双方各300万元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给予5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联合申报成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给予200万元建设经费奖励;取得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的给予相应配套经费资助。

五、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成立实施对口支持合作计划领导小组,陈安丽同志任组长,陈传德、黄利鸣、徐金山、张金元同志任副组长,发展规划处、高教处、科技处、学位办、教师处、财务处、学生处、干部人事处等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研究和协调解决支持合作计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高教处)。

2、建立汇报交流机制。省教育厅每半年召开一次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汇报、交流会,听取各高校和有关处室的情况汇报,交流各高校的工作经验和作法,通过简报以及各种新闻媒体对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

3、建立激励机制。省教育厅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各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实施情况作为对学校进行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高校,授予“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先进单位称号”,并给予奖励。

二OO九年八月二十一日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0年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工作总结的通知 [来 源] 高教处[文 号] 鄂教高函〔2010〕19号[发表时间] 2010-09-21 16:24:44 [阅读次数] 1652

有关普通高等学校:

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委高校与地方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以下简称“支持合作计划”)实施以来,各高校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协议,着力推进支持合作工作。为总结一年来“支持合作计划”的实施情况,交流各校工作经验,我厅拟召开“支持合作计划”工作会。为做好会议准备工作,请各有关高校认真做好2010年实施“支持合作计划”的工作总结,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结的主要内容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委高校与地方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的通知》(鄂教高[2009]13号)、《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武汉城市圈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支持合作计划的若干意见》(鄂教高[2009]20号)等文件精神,围绕支持合作双方所拟定的合作协议和年度工作计划,就一年来,各计划项目的落实、工作进展和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

1、各校支持合作协议和年度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特别是在教学改革和建设、人才联合培养、学科合作共建、科研合作共建、人才队伍建设、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支持合作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成效分析。

2、各校组织开展支持合作工作的经验、体会与做法,突出本校特点、特色,分析典型事例。

3、进一步推进“支持合作计划”的工作思考;组织实施支持合作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及问题的分析,工作意见与建议;2011年支持合作工作计划安排。

二、我厅将在各校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召开2010年“支持合作计划”工作会,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予以表彰。会议时间另行通知。

三、请各高校于10月11日前将工作总结文本的电子版(5000字左右)以电子邮件报我厅高教处,已实施“彩虹学者”计划的部省高校还应填写“‘彩虹学者计划’岗位在岗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调查表”一并报送。联系人:王文森,吴勃;联系电话:027-87328180,87328172;电子邮件:hbgjcwws@163.com。

附件: “彩虹学者计划”岗位在岗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调查表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武汉重点发展15个新兴产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09月29日 10:01:24

武汉市的全国两院院士有54人。昨日,武汉市市长阮成发提出,期望这些院士作为领头人每人带动一个产业发展,成为亿万富翁。

日前召开的武汉市政府常务会上,武汉通过了“15个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指导意见”。

在会上,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说,武汉市的两院院士有54名,他们都是各自科研领域的权威泰斗,是学科的领军人物。“我们要研究相关的政策,让院士们在企业有股份,鼓励他们成为腰缠万贯、甚至腰缠亿万的富翁,成为和袁隆平一样富有的院士。”

他提出,武汉市需要充分发挥这些院士领军人物的作用,让每个院士带动一个相关的产业,最终让武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未来,武汉市蓬勃的经济新动力在哪里?——日前武汉市政府通过的15个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给出答案。

和武汉市以往的钢铁、石油化工、烟草、纺织等传统的产业不同,15个新兴产业充满现代气息。

武汉将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为——新能源;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数控机床;新材料;新动力汽车;地球空间信息;动漫产业;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激光;软件及外包;金融服务;新型显示器;新一代移动通信。

武汉市计划,10年时间,打造2-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动漫企业,拥有3-5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动漫品牌,成为“中国数字创意之都”。

在新动力汽车方面,武汉市将尽快推出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上市,同时自主研发或与日产公司合作研发纯电动轿车。

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方面,武汉计划3-5年,成为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应用各领域的国内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新高地。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说,武汉传统产业有的正逐渐退出,有的相对缺乏发展后劲。将来,这15个新兴产业是武汉经济唱大戏的主角。武汉将在贴息贷款、补贴培育市场等方面,全力扶持这15个新兴产业。

来源:武汉市发展改革委网站

专家组研讨武汉“十二五”重点发展地区有哪些?

来源:长江商报

2010年01月11日09:16

我来说两句(0)

武汉“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地区有哪些?近期重大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时序怎么安排?昨日,《武汉市近期建设规划》接受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为首的全国专家组研讨。

规划提出了武汉近期发展目标是做“中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武汉周边的长沙、郑州、南昌等城市都在动作,规划从战略上提出了近期武汉面临的两大迫切任务——推进CBD建设和空港经济区建设。

如果周边特大城市会捷足先登,武汉再想成为金融中心难上加难。因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金融“龙头”的排他性,在某一个金融中心的影响范围内难以再形成另一个规模相似的金融中心。武汉加强对空港经济区的投入,有助于在中部地区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空港经济区会形成极强的集取效应。

武汉近期建设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和武汉城市交通设计院共同完成。实施年限2010年至2015年,是武汉市与“十二五”对接的空间和城市规划。下一步,将按专家意见完善后报市政府批准、市人大审议、建设部备案,于今年五六月实施。

武汉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按照“重组、改制、调整、提升”的方针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办出特色、逐步规范”的原则,大力整合市属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结构和布局,初步形成了适应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布局合理、比例适当、发展协调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全市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为不断提高我市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开展部市合作建设在汉部(委)高校的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重点大学教育的愿望和要求。同时,我市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有些学校办学条件较差,规模偏小,效益较低;办学机制不够灵活,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还有差距等等。为促进我市高等教育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现制定武汉市“十一五”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武汉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发展、改革、巩固、提高”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把我市高等教育办成品牌、办出特色、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营造学习型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坚持地方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方向。武汉市高等教育要面向武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

2.坚持内涵提升为主和外延发展为辅的原则。各高校既要加快校园建设步伐,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做到内涵提升和外延发展的结合。

3.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统一的原则。要把学校发展和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工作的主线。

4.坚持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的原则。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投入的新机制。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实现投资体制多元化,积极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5.坚持实事求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武汉市高等教育的发展要结合武汉实际,加强政府统筹,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分校规划,分步实施。

三、主要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快学校建设,扩大办学规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建立和完善面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面向基础教育,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本专结合、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到“十一五”末,江汉大学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开办研究生教育,申办5个左右硕士点,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武汉软件职业学院与武汉工交职业学院深化组团办学,整合为一所高职,并与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一起力争进入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行列;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要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成为本专结合、服务武汉基础教育的师范院校。

1.办学规模目标:大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我市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到20l0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左右,市属高校在校生规模达8万人左右。其中,江汉大学约2万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约1万人;由武汉工交职业学院和武汉软件职业学院组团办学达约1.5万人;江汉大学文理学院约0.8万人: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约0.6万人;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办学规模约2万人。

2.办学质量目标:市属高校全部通过部、省相应办学水平合格评估,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建设15个左右市级重点专业或重点学科;支持省级以上课程、专业、学科建设。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0%左右。

3.师生队伍建设目标: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专、兼、聘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升教师学历层次,提高教师素质。高校中具有硕士以上的专任教师达30%以上,其中中青年教师达50%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30%。江汉大学应达到普通高校部颁标准。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40%以上。

4.学校建设目标:市属高校基本完成校园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满足办学需要。“十一五”期间,江汉大学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开放式,与武汉发展相适应的一所城市大学;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完成新校区的扩建工作:武汉工交职业学院和武汉软件职业学院组团办学的工程建设全部完成,使之成为功能配套、基本现代化的校园;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完成异地建设工作。

5.部市合作建设目标:积极推进武汉市和教育部合作建设在汉部(委)属高校工作,进一步完善部市合作建设招生工作机制,到“十一五”末,面向武汉市的定向招生计划每年稳定在2000人左右。

四、主要措施

1.实施引资转制工程。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在确保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投资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发展经费。积极推进市属高校引资转制工作,到20l0年,市属高校有独立设置二级学院1个,非独立设置民营化内设二级学院1―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l―2个,推进高校实行后勤社会化,引进民营资金和外资约2亿元。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市属高校引资转制工作予以政策支持。营造引资转制的良好舆论环境。

2.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根据武汉市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促进产学紧密结合,把市属高校建设成为应用型和技能型紧缺性人才培养的基地,加快培养大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支持市属高校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对我市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汽车、软件、机电、旅游等专业予以优先扶持。加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支持市属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教育,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达100项以上。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培养,市政府设立并每年安排实习(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设软件、汽车、机电、商业服务等实习实训基地。

3.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采取引进与培养等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质量较高、专兼结合的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积极鼓励学校采取优惠政策,实施“名师工程”,引进一批博士和学科带头人等高素质的教师。鼓励学校聘请一批生产和工作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等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支持学校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多种培养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进修深造。“十一五”期间,市政府设立市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每年安排用于高校师资队伍培养和培训(含出国培训)的经费不少于100万元。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建设。

4.施产学研一体化工程。

在市属高校营造浓厚的科研及创新氛围,做到科研、教学相长,以科研促教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创新水平。鼓励和支持高校争取国家、省部、市等各层次、各类别的科研项目和经费。高校要与企业、公司等进行科研合作,联合攻关,争取社会资金支持。加强市属高校示范性实验建设和实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在市属高校建设10个左右具有示范效应的实验室和实训室,重点建设5个左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各高校要积极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市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扶持高校开展科研工作。

5.实施成人高等教育创新工程。

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建立和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成人高等教育要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适应市场需要,及时更新专业。加强继续教育,实行培训方式转变,重点抓好技能更新、专业发展等短期培训。扩展教育对象,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和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做好服务。充分发挥成人高等教育在武汉城市经济圈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努力办好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把市电大建成全市远程教育中心,努力营造学习型城市,构建我市终身教育体系。

6.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

鼓励高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和鼓励高校建设中外友好交流学校。选派高校干部、教师出国考察培训。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推进江汉大学护理专业、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和商业经营管理专业、武汉工交职业学院汽车专业、武汉软件职业学院软件专业、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涉外汉语专业与国外合作办学。开展互派留学生工作。

附说明:

一、关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问题

1.关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国际通行计算方法是将―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作为分子,以我国18―22周岁的人口数作为分母的计算结果。目前,武汉市计算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将全市当年升入大学的学生数作为分子,以前一年度全市18―22周岁的人口数作为分母的计算结果。

2.据《中国教育报》载,浙江省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到2010年浙江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5%。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问题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教高司〔2003〕16号),合格标准为初次就业率达50%以上;优秀标准为初次就业率达70%以上。

第二篇:武汉地铁规划

在建的武汉地铁2号线将向南北两端延伸,其南延段(光谷广场至流芳)有望提前至2013年建成。昨从市发改委获悉,武汉7条地铁规划日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意味着这些线路正式拿到“准生证”,可全面开建。

1号线(即轻轨)西延段:自东吴大道延伸至金山大道,线路长1.2公里,投资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1~2012年。目前,轻轨运营线路图上虽标注有金山大道站,但终点仍只到东吴大道站;

2号线南北延段:南延段自光谷广场到江夏流芳,北延段自常青花园到东西湖金银潭,线路共长10.3公里,投资58.8亿,规划建设期分别为2011~2013年、2013~2015年;

3号线一期:自蔡甸文岭站到汉口三金潭,线路长33.2公里,投资201.5亿,规划建设期为2010~2015年。目前,该线路王家墩北站等作为试验站(段),已提前开建;

4号线二期:自武昌火车站到汉阳黄金口,线路长16.9公里,投资112.3亿,规划建设期为2010~2014年。目前,该线路复兴路站、越江段等作为试验站(段),已提前上马;

6号线一期:自沌口体育中心到东西湖金银湖,线路长33.5公里,投资189.4亿,规划建设期为2014~2017年;

7号线一期:自金银湖到武昌南湖花园,线路长29.9公里,投资179.5亿,规划建设期为2014~2017年;

8号线一期:自金银潭至东湖华侨城,线路长17.6公里,投资128.6亿,规划建设期为2013~2016年。

国家发改委建议,武汉应统筹考虑交通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区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时机,近期建设年限以2017年为宜,重点建设过江线路和部分引导城市外围组团形成的线路,3号线、6号线部分路段和8号线一期可以考虑适当延后。

据悉,此次我市一次获批7条地铁线路规划,是国内同类城市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期限最长、新增规模最大的规划。

第三篇:武汉2014主城区拆迁规划

2014武汉政府工作报告》,从今年各片区责任事项细化方案中可看出,武汉旧城改造已进入高峰期。无论是古田、汉正街、归元等老城区的转型升级,还是白沙洲、杨春湖等新兴城区的建设,亦或是长江大道、东湖隧道等各大重点城建项目周边的成片开发,旧城改造不仅意味着城市景观风貌的改善,更是整个城市各片区规划的再更新,另外中心城区的土地置换最重要是为高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不过,对于武汉普通市民来说,最关心的还是自己住的地方未来规划是什么样?老房子会拆吗?以下是搜房网根据各片区重点规划整理出的周边土地征收情况,以供参考。

【旧城改造重点区域】 推进汉正街区域成片开发

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是我市目前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拆迁范围主要涉及了三大片区的土地征收工作——硚口区汉正街东片、银丰土地片、长江食品厂片;汉阳区龟北路片区、江汉区汉正天街、沿江一号紫竹巷片区等六大片区,预计将在今年年内完成。

今年2月,在汉正街文化旅游商务区推进工作会上,市长唐良智强调,今年将是汉正街改造的“拐点年”。唐良智要求,今年要尽快完善汉正街的整体规划,5月份之前完成核心区域实施性规划。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要在融资和开发模式上,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资本市场的道路,注重融资规模的同时保障资金良性循环;及时推进汉口北市场配套工程、长途客运及公交枢纽站年内投入使用,推进汉口北建成现代化商业中心;高度重视拆迁还建问题,支持在汉口北市场附近建设还建房用于汉正街拆迁户安置。

完成沿江一号二期房屋征收工作,积极筹措房源,启动紫竹巷片房屋征收工作,做好汉正街区域策划招商等工作。推进汉正街东片拆迁工作。

推进汉推进银丰片土地挂牌

硚口、正街区完成龟北片旧城改造房屋征

江汉、域成片收面积8万平方米

汉阳

开发。围绕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板块,策划招商项目地块,开展项目地块前期房屋征收前期工作。完成汉正天街A片49、52、53、63-67、71号地块的前期筹备工作。

汉正天街规划效果图

汉正街旧城区主要位于武汉市硚口区,东起友谊南路、南至沿河大道、西至武胜路、北至京汉大道。目前沿街底层为自然形成的商铺,多层和高层住宅穿插其中,新建建筑和老旧建筑相互参杂,建设密度大,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堵,市场秩序混乱,安全隐患事故频发。

武汉市已在2013年启动实施汉正街核心区改造项目,汉正街核心区拟申报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为14个,占地2570亩,房屋改造面积为486.2万平方米,户数45234户。今年,汉正街核心区整改工作将全面启动。6月前,完成汉正街老街整体规划。以1.4公里的汉正街老街为轴线,串联起长江食品厂片、三特片、汉正街东片等历史建筑相对集中的片区,实现修旧如旧。其中,长江食品厂片、三特片历史街区修缮将在今年率先启动。据悉,国家开发银行已对汉正街控股集团授信79亿元,专项用于汉正街东片棚户区改造项目。

建设汉江湾生态新城

古田老工业区已纳入全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示范区。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古田片区被正式定位为“汉江湾生态新城”。据悉,目前近百家化工企业已经搬出迁出,腾出了可观的供开发空间。根据规划,今年古田片区主要拆迁地区包括江家墩、武汉第一聋哑学校片、宗关铁桥片、内燃机宿舍片、红星村、东风村、易家墩村、舵落口村、长丰村、建荣村等。

古田作为汉口中心城区少有的尚待开发的片区。目前该区域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也是十届园博会主会场,再加上武汉市重点推进的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和汉江公园建设,已吸引了一批大项目落户。宜家、红星美凯龙、凯德商用及招商地产等多家知名企业的进驻更加快了此片区的转型升级。

江家墩片土地挂牌,开工建设。

武汉四中周边综合改造项目完成征收:加快推进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场馆建设,完成古田片武汉第一聋哑学校片征收签区改造约100%,拆除房屋。开发,宗关铁桥片二期征收供地,还建设汉建房开工建设。

硚口

江湾生化工企业搬迁启动片二期开态新工建设、三期土地挂牌。

城。内燃机宿舍片完成征收。

红星村城中村改造还建楼开工建设。

东风村城中村改造继续推进拆迁。

易家墩村、舵落口村城中村改造启动拆迁,土地挂牌。长丰村城中村改造土地挂牌,还建楼开工建设。

古田四路北延线项目建设:建荣村城中村改造拆迁

2014古田片区拆迁规划

据报道,市规划局已编制完成古田生态新区综合规划,东南大学正围绕古田二路沿线编制实施性城市设计。规划显示,汉江湾生态新城核心区被称为“古田之心”,在解放大道、古田二路交会地段形成古田生态滨水新区,沿南北向垂直汉江建成一条商业主轴线;东西向是由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组成的公共建筑轴线,打造沿江居住、政务、两大生态示范社区片区以及沿江两大文化特色片区。另外,“汉江湾”快速路长丰大道以全程高架连接两条环线,并与城际高速直接对接,成为汉口西部出城最快的区域。作为武汉西部城市副中心,汉江湾将与杨春湖、鲁巷、四新共同构成武汉城市副中心的四极。

【滨江商务区建设】

加快汉口沿江、武昌滨江商务区建设

武昌滨江商务区地处长江大桥与二桥之间,西临长江,东连沙湖,包括武昌车辆厂片、月亮湾片、裕大华片以及积玉桥D、H片。总用地规模约134.16公顷,沿江总长度达3230米,规划有4条轨道线和1条过江隧道穿越。今年将完成核心区概念规划方案设计,启动核心区房屋征收工作。

加快武完成核心区概念规划方案设昌滨江计,启动核心区房屋征收工武昌

商务区作。

建设。

武昌滨江商务区

汉口沿江商务区与武昌滨江商务区隔江相望。坐落于江岸区西南角,为江汉路——京汉大道——解放大道——二七长江大桥——沿江大道的围合区域。用地总面积5.33平方公里,建设规划分为两大部分:江汉路至长江二桥片区以及长江二桥至二七大桥片区。

一期、三期、三期3-1拆迁项目:计划2014年6月底全部拆迁完毕,完成拆迁量约为5万方。

二期-1片、四期(新村街)征加快汉收项目:计划2014年12月底口沿江完成征收总量80%,拆迁量商务区江岸

约为17.8万方,总量28.37万建设。

方;

二期-2片、二期-3片(二七街)征收项目:计划2014年12月底完成征收总量70%,拆迁量约为18万方,总量25.65万方;启动五期、六期征收工作。

汉口滨江商务区

江汉路至长江二桥片区将延续租界商贸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商业价值,打造成市级金融商务中心、创新服务基地、文化旅游目的地,重点发展商务总部、名品名店、文化创意、信息数码及旅游娱乐经济。

长江二桥至二七大桥片区则将围绕“老汉口、新江岸”的发展理念,以江岸车辆厂搬迁及武汉铁路局调整汉口沿江战备铁路线意向为契机,将其建设成为城市综合发展区、二十一世纪两型社会引导区,重点发展现代大型商业、商贸商务办公、现代文化娱乐、现代创新研发信息服务及高品质房地产。

根据规划,今年6月底之前,汉口沿江商务区将完成一期、三期、三期3-1约为5万方的全部拆迁项目;2014年12月底前,完成二期-1片、四期(新村街)80%的征收总量、约为17.8万方的拆迁量,总量28.37万方;同时,还将完成二期-2片、二期-3片(二七街)70%的征收总量,约为18万方的拆迁量,总量25.65万方,并启动五期、六期的土地征收工作。

【文化旅游区建设】

启动大黄鹤楼景区整体规划建设 推进龟北、蛇北片区成片开发

2014年武汉将加大对龟北片、蛇山北片的开发力度,以及大黄鹤楼景区的整体规划建设。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将分别完成龟北片旧城改造房屋征收面积8万平方米、黄鹤楼景区的国际方案征集及征收前期工作。

推进龟北片完成龟北片旧城改造房屋区域成片开汉阳

征收面积8万平方米。

发。推进蛇山北片区域成片核发征收决定,启动征收。武昌

开发。

完成国际方案征集及征收前期工作; 启动大黄以旅游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鹤楼景区武推进大黄鹤楼景区旅游配套整体规划昌

设施建设,完善区旅游信息建设。

咨询中心功能和景区标志标牌。

大黄鹤楼景区规划片区

按照规划,黄鹤楼文化旅游区西至月湖桥,东至中山路,北临月湖路、龟北路及民主路,南临琴台路、大桥路及武珞路,总用地面积约4.4平方公里。同时将月湖西北部、龟北区、汉阳公园附近、昙华林等区域划为协调区,该区域面积为 2.8平方公里。

规划划分的六大区域为黄鹤楼景区、长江大桥景区、龟山景区、月湖景区、首义景区、农讲所景区。主体黄鹤楼景区将展现“黄鹤揽胜”的壮美之景;首义景区以红楼、辛亥纪念馆、楚望台为主;在农讲所-户部巷景区内,游客们既能在五大会址革命纪念区领略红色文化,又能在户部巷品尝地道的汉味小吃;穿行长江大桥景区一览“龟蛇锁大江”的城市意象后,游客们可在月湖景区泛舟游览,欣赏琴台艺术,或在龟山景区登上纪念塔,观览全景画馆。

加强汉口老租界、武昌昙华林、汉阳归元片等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整体规划保护 汉口老租界、武昌昙华林、汉阳归元片等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整体规划保护,被分别列入了江岸区、武昌区、汉阳区今年的重点改造工作。

加强汉口老配合市规划院和大原公司江租界、武昌设计联合体开展归元片深岸、昙华林、汉化设计工作,明确各开发武阳归元片等单元规划控制要求。

昌、历史文化风制定启动归元片土地出让汉阳 貌街区的整条件,统筹建筑方案设计、体规划保施工图设计工作。护,延续城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将历史脉。文化风貌街区划出若干区域或列出若干单体建筑,制定腾退、修缮、市政设施改造等方案进行项目推介。

推进青岛路片项目启动、招商引资及周边市政设施改造等工作。

据规划,今年年底前,汉阳将制定启动归元片土地出让条件,统筹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工作。

以归元寺为核心的归元片位于汉阳旧城片,是武汉市四大风貌区之一的汉阳旧城风貌区的组成部分。未来将被改造成集宗教民俗、传统风貌以及现代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片区。

去年4月,归元片区旧城改造正式启动。改造规划范围暂定以归元寺为核心的区域,具体范围为东至鹦鹉大道、南至国博大道、西至沌口专用铁路线、北至汉阳大道,包括长江、京广线、江城大道、墨水湖北路、马沧湖路、马鹦路合围的区域。主要为市、区两级商业中心,分别不低于20公顷和10.6公顷,还包括有显正街历史风貌区、居住等功能。总用地面积为144.8公顷。

江岸区欲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划出若干区域或列出若干单体建筑,制定腾退、修缮、市政设施改造等方案进行项目推介。大力推进青岛路片项目启动、招商引资及周边市政设施改造工作等等。

青岛路片项目启动

位于长江隧道汉口岸沿线的青岛路片始建于1861年,是老汉口英租界的金融贸易区,聚集有汇丰银行、盐业银行、景明洋行、东正教堂、英文楚报馆、圣教书局、平和打包厂、鲁兹故居等大量英伦风情建筑,以及咸安坊、同丰里、汉安村等汉派历史民居群。现存有文物保护建筑5处、优秀历史建筑3处。此外,江岸沿江一带还拥有全市80%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76%以上的优秀历史里份、70%以上的优秀历史建筑,是大武汉历史文化风貌核心区。

去年11月,青岛路片维修改造工程正式启动。预计两到三年后,青岛路片将成为兼具浓郁艺术与文化气息,彰显武汉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的城市新名片。

【新城开发】 推进白沙洲片区成片开发

随着武汉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日渐稀缺,土地的价格节节攀升,城市开发重心逐步向外部扩张成为必然趋势。根据政府责任事项细化方案,今年武汉新城开发的重点仍然集中在白沙洲及杨春湖片区。

推动建和村、胜利村、青菱村土地交易挂牌。编制渔业村改造规划,完成房屋拆迁推进白沙面积20万m2,还建房开工面洲片区域积30万m2。

成片开启动张家湾鑫宇棚户区改造发。项目。

完成白沙新城的规划编制,年内启动还建房用地的规划洪咨询工作。

成立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建设加快推进工作专班。

杨春湖高深化完善杨春湖高铁商务区铁商务区规划。

城市副中加大征地拆迁、农民还建工心核心区作力度。

域建设 办理还建、产业发展用地手续。

规划显示,2014年将完成白沙新城的规划编制,年内启动还建房用地的规划咨询工作。另一方面,白沙洲片区的开发包括挂牌交易建和村、胜利村、青菱村土地;编制渔业村改造规划、完成白沙新城的规划编制。另外,年内还将启动张家湾鑫宇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房屋拆迁面积20万m2,还建房开工面积30万m2。

“白沙洲将着力填补两江四岸的功能稀缺,提升南大门空间品质。”武昌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委副区长林军表示,在白沙产业功能的定位上与其他的功能区实行差异的定位和功能互补,白沙新城将在产业功能上打造白沙洲中小企业总部经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重点打造白沙智慧产业园。

加快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建设

由于四号线一期的通车,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的杨春湖片区也将迎来开发高峰期。洪山区今年将加快推进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建设,年内将加大征地拆迁、农民还建工作力度。

据悉,杨春湖高铁商务区是洪山区为拓展城市功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而实施的重大功能区建设,也是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域,是洪山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生态型活力新区。

【重点道路工程周边土地征收】

除了旧城改造以及新城开发,重点道路工程周边土地征收也是今年各区政府的重点工程。其中不仅包括了对长江大道沿线区域的成片开发、姑嫂树路快速通道区域周边64100平方米的土地征收拆迁,还有江汉六桥、鹦鹉洲长江大桥、雄楚大街等相关房屋的征收工作。

姑嫂树路该项目征收拆迁面积快速通道64100平方米,目前已完江岸 区域 成58400平方米,剩余5700平方米。加快项目征收拆迁,确保按时交付施工断面。

加快江汉硚硚口古田二路沿线、汉阳六桥项目口、沿线。

建设。汉阳 建成鹦鹉汉配合完成相关房屋征收任洲长江大阳、务。

桥。洪山 基本完成配合完成雄楚大街改造工雄楚大街洪山

程房屋征收工作。

改造。

推进长江大道沿线区域成片开发

据武汉各片区责任事项细化方案,硚口、江汉以及洪山3个主城区今年都将“推进长江大道沿线区域成片开发”纳入了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主要包括启动实施长江大道沿线汉口饭店片、省电器集团片、青年路片、卓刀泉村(片)房屋拆迁工作以及启动街道口棚户区改造项目。

图:长江大道改造

长江大道前身是航大线(航空路-大东门),是武汉市最老的一条贯穿武汉三镇的跨江道路。今年1月,长江大道一期工程示范段(范湖-中南路)亮化工程基本结束。3月份,长江大道二期范湖到建设大厦段开始打围施工。

启动实施长江大道沿线汉口饭店片、省电器集团片、青年路片等项目征收工推进长江作。

大道沿线一职教东片项目。区域成片长江食品厂东片项目。开发。完成长江大道沿线卓刀泉村(片)房屋拆迁工作。启动街道口棚户区改造项目。

硚口、江汉、洪山

据了解,长江大道起于常青路三环线立交,止于珞喻路三环线立交,跨越武汉三镇,全长近30公里。它途经常青路、青年路、武胜路、江汉一桥、鹦鹉大道、龟山南路、长江大桥、武珞路、珞喻路和珞喻东路等多个“堵点”。长江大道设计车行时速不低于5-40公里/小时,并设置3米左右的自行车道。

长江大道还串联了龟山电视塔、黄鹤楼、红楼、起义门、琴台剧院、鲁巷广场等城市地标,是江城的一条风情纽带。

加快东湖通道项目建设

今年,东湖风景区在东湖通道的建设方面加大了力度。拆除渔光村、征地东湖村、征收补偿磨山职工住房,以及完成白宫、6907工厂、长江娱乐有限公司等土地征收补偿。

东湖通道工程

东湖通道于2012年10月开建,预计2014年年底通车,届时,从光谷到梨园只需10多分钟。东湖通道全线拟采用“桥-隧-隧-路”组合形式建设,全长约10.6公里,宽60-70米,双向6车道。

协调东湖渔场、东湖村、碧波宾馆、桥梁村等单位允许施工单位先进场施工。督促业主单位拨付足额征地东加快东湖拆迁资金。

湖通道项目拆除渔光村红房子,完成东风建设。湖村征地、水一方拆迁。

景完成桥梁村餐饮一条街拆区 迁;完成派出所、交通大队搬迁过渡。

完成磨山职工住房征收补偿。

完成白宫、6907工厂、长江娱乐有限公司等土地征收补偿。

根据规划,东湖通道起于二环线红庙立交,于九女墩北侧进入隧道,隧道下穿郭郑湖北侧,过湖心岛,再下穿汤菱湖、沿湖路、郭郑湖南侧、梅园大门和磨山小区,穿过鲁磨路、访梅路与团山路路口后,起坡出地面。经过0.3公里地面段后再次于团山以北进入隧道,下穿团山后,于喻家湖北路以北出隧道,以地面段与喻家湖北路相接。

另外,东湖通道将在沙滩浴场建地下停车场;在梅园附近建900多米的观景平台;在九女墩建湿地公园。这些工程都不占用东湖水域。

第四篇:武汉十二五规划建议

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年12月3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科学制定和实施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对于全面实施中部率先崛起战略、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武汉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武汉实际,现就制定”十二五”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十一五”回顾总结及“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时期是全市人民团结—心、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奋力前行的五年,是产业大发展、改革大推进、城市大建设,武汉经济社会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的五年,是为新阶段实现新跨越积蓄力量、奠定基础的五年。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战略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冰雪及洪涝灾害等多种风险和挑战,圆满完成“十—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武汉发展新篇章。综合经济实力提档进位,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4000、5000亿元三个台阶,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第—方阵,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产业结构进—步优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协同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积极成效,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力度加大,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显著增强。城市建设高速推进,城市综合功能大幅提升,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步凸显,城市管理创新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十五”期末接近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逐步趋向均等化。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平安武汉”建设卓有成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健全,社会和谐稳定。

(2)“十一五”时期积累的宝贵经验。

———解放思想,不懈探索符合武汉实际的发展道路。从建设“创新武汉”、“和谐武汉”,推进工业强市、全民创业,谋划“千亿元产业、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到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努力建设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最重要中心城市,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典型示范区,“国际领先、世界—流”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迈上了—条符合国情、切合市情的城市发展道路。

———发挥优势,努力推动武汉跨越式发展。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产业基础、区位交通等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构筑中部地区人才高地,提升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努力形成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竞争优势,推动武汉重振雄风。

———改革创新,勇于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大胆运用先行先试权,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步向各区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努力破除资金、资源环境、土地、科技成果转化等瓶颈制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行政区划调整等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民生为本,着力建设人民幸福城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农村饮水及安全生产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制定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实施民生工程,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执政为民、干事创业的能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共谋发展、共促崛起的强大力量,营造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良好氛围。

(3)“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武汉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加速,科技进步加快,为我市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经济结构将发生战略性调整,对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分有利。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武汉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更加凸显。进入“高铁时代”,武汉在国家交通版图中的重要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外吸引力和辐射力明显提升。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武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这些都是武汉未来发展的良好条件和优势。但同时应该看到: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资源争夺、汇率争端、贸易摩擦等加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要转型,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两难问题依然存在,国内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经济结构不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的压力比较突出,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全市上下一定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先机,争创新优势,开创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4)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增强中心城市功能,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

做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推动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努力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获取竞争新优势。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的良性转型,推动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增长的发展格局。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创新创业,切实把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全民创新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注重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关注民生、维护民利,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精神,永葆思想解放活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潜能,以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加快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都市农业蓬勃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基本形成自主创新体系框架,尽快建成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率先突破,基本建成适应“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初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空间和产业布局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城乡融合式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综合功能不断提升。加快提升交通辐射能力,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努力建设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深化城市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建设“宜居城市”。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社会事业持续发展,主要社会保障项目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平安武汉”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控制目标。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努力建设滨江滨湖特色鲜明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三、积极承担国家发展战略任务,加快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6)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建设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体制机制,努力使武汉成为“两型”理论的发源地、体制创新的示范区、改革模式的输出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探索建立具有武汉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和模式。加快以青山区、阳逻开发区和武汉化工区等为主体的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搞好东西湖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试点工作,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打造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典型示范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着力在建筑、交通、照明等领域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培育引导绿色消费。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创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节约用地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创新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相关市场机制、价格机制、补偿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继续推进国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加快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汉阳“六湖连通”、“清水入湖”、“两江四岸”生态江滩等一批重大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抓好水、大气、固体废物、噪声等环境的综合治理,构建合理的城市生态框架,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努力建成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7)加快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国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聚集一批国际化的高端领军人才,培育一批国际化的企业家,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努力使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领航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加快实施武汉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产业园、光谷生物城、光谷金融港、新能源环保产业园、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等园区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保、高新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培育特大型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用足用活用好先行先试权,大胆进行科技金融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试点,积极支持新兴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与国内外高技术园区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资金、项目、人才、知识产权、信息等资源方面的吸附功能和带动效应。

(8)促进重点功能区建设和发展。支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电子电器产业规模,着力打造“武汉·中国车城”。支持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努力建成武汉乃至中部地区最大的食品加工、进出口物流和高科技机电产品加工基地。全面推进武汉化学工业区建设,加快构建新型化工产业集群。加大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国内著名的旅游品牌。以“亿吨大港、千万标箱”为目标,加快武汉新港建设和发展,建设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临港产业开发和新城区建设为一体的现代港、国际港、枢纽港,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推进王家墩商务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四新生态新城、汉口沿江商务区、汉正街商贸旅游区、武昌滨江商务区、后官湖生态宜居新城、江夏现代机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建设,以天河机场、阳逻港为载体大力发展临空和临港

经济,加快培育发展一批特色示范区。加强对功能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加快形成国家级开发区、中心城区服务业聚集区和远城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多极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9)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计划,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和园区集聚,加快形成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积极组织实施一批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策划实施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积极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制定一批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强财税、政府采购等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10)着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发展壮大一批千亿元产业和百亿元企业为重点,全面做大、做优、做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石化、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轻工家电、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坚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支持武石化、东风、武钢、武船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80万吨/年乙烯工程、东风本田二厂、神龙三厂、富士康武汉科技园、中芯国际武汉芯片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协作,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链,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11)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建设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大力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会展、软件及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中介、社区家政服务、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市政公用事业等新型生活性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流通新业态。加快推进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东湖欢乐谷、世贸嘉年华、武商摩尔城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建设。完善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推进机制,吸引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落户武汉。积极推进江汉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12)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实施“三网融合”和“光城计划”,着力打造智能化、宽带化、无线化、泛在化的城市基础网络。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应用。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建立政府与市民网上互动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务效能和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治理和防护体系,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13)积极扩大内需。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积极促进汽车、住房、旅游等消费升级,推动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庭劳动社会化等服务型消费,发展新的消费业态,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规范消费秩序,建立健全信用体系,鼓励发展信用消费。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持续增加工业投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强和完

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政府投资引导,加大对民生、“三农”、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领域的投入。

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式发展

(14)加快推进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坚持把远城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推动产业和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在沿三环线至外环线区域形成由重点产业集群、示范工业园区和功能组团构成的环城工业带。坚持把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支撑,以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为抓手,促进远城区工业差异化发展、集约式增长,大幅度提高远城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15)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优势特色种养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现代农业模式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培植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和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6)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城镇,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优化城镇和人口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新城组群为重点,中心镇和特色镇为节点,辐射到农村地区的多层次、网络状新型城镇体系。按照“新农村、新农民、新社区、新生活”的要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村庄规划,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农民生活水准。

(17)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庭院经济和林果经济,提高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发挥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作用,盘活农村土地等资源,创造条件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18)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深入实施开发式扶贫,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广电网络、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创造农民群众幸福、和谐的文明生活。

(19)完善城乡共建、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从城乡统一规划、统筹建设、财力投入、人才配备等方面保障城乡融合式发展。加大“三农”投入,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汉南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培育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清理化解村级债务,建立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深入拓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工作,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

六、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20)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真正实现研发投入、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主体来自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形成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创新型企业。构造高级形态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实施好100项原始创新技术的攻关、100项关键技术的突破、100所一流水平的研发机构建设工程。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落实促进创新创业的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形成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全面提高市民科学素质。

(21)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优化普通高中结构布局,推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打造全国重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强市属高校建设,完善部市共建高校机制,提升武汉高等教育在全国的竞争优势。做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工作,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入体制和人事制度,促进武汉城市圈教育合作与交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22)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精英荟萃、机制灵活的“人才聚集区”。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优先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政策,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五大工作机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发挥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作用,推广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才特区建设经验,大力实施“黄鹤英才计划”,高标准建设“武汉未来科技城”和“中华科技产业园”,着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加快实施企业优秀管理人才、青年英才、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现代都市农业人才、社会事业名人等人才培养计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推行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23)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所有制改革,从战略上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提高国有资本在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集聚度。积极推进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创造宽松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加快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以及法律未限制的其他领域。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健全市场体系,发展和规范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继续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24)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围绕提高执行力和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建立市级行政服务平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行政

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进一步理顺市区政府的财权事权,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赋予各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完善市区两级财税体制,科学合理分配资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分类改革。

(25)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软环境,增强吸引力。充分利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招商引资载体,以世界500强为重点,抓紧策划和引进一批大企业、大财团和重大产业项目,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智力、人才和技术引进工作力度。积极拓展引资渠道,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和质量。实施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战略,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船舶、服务外包等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扩大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加强口岸设施建设,支持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武汉出口加工区做大做强,争取设立并加快建设东湖综合保税区。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我市有实力的企业发挥优势,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工程承包等业务。充分发挥外事侨务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继续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合作。

(26)改善城市国际化条件。积极构建城市国际化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提升教育、医疗、体育等配套服务的国际标准和国际化程度,引进优质资源加快发展。建立政府英文网站和全市统一的中英双语咨询电子服务系统,增加地方广播电视的英语节目,改善外籍人士生活、工作环境,创新城市开放环境。

(27)加强对内开放合作。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战略的部署,促进武汉城市圈内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参与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资源整合与开发建设,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重点港口建设和临水产业发展。以长江流域、珠三角、环渤海为重点,拓展与兄弟城市的合作交流,举办一批有影响的经贸洽谈活动,共同兴办一批协作项目,吸引一批国内大企业在汉设立区域总部,不断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做好对口援建西藏、新疆和对口帮扶其他地区的工作。

八、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

(28)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把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完善规划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产业布局。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相协调”步伐,着力增强各层次、各领域规划的协调性、可实施性,实现法定规划全覆盖。以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依据,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原则,强化各类资源配置,优化开发主城区,重点发展新城组群,调整完善城镇布局。中心城区重点沿“两江四岸”开发建设,远城区重点依托快速路、骨架性主干道、轨道交通布局发展,构建“主城+新城组群”、“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主城与新城、中心城区与远城区、重点开发地区与优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形成现代化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

(29)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筑“铁、水、公、空、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强化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强城市道路和过江通道建设,畅通一环、建成二环、完善三环、建设四环,着力改善微循环路网,加速形成以城市环线、快速放射线、过江通道为骨架,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为基础的城市道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突破性发展轨道交通,增设公交专用道和公共停车泊位,加强公交枢纽场站建设,形成多层次、集约型、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努力实现市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加大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给排水、电力、燃气、邮政、园林、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市政设施服务能力。

(30)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构建“市区联动、以区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大城管工作格局。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完善网格

化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强化城市管理执法职能,提升依法管理城市水平。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步伐,加大违法建设控管力度,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提升社区物业和环境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市整洁有序。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改善交通秩序和通行管理,构建智能化、开放式交通管理系统,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九、加强社会建设,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3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广泛开展全民创业,不断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努力创建创业型城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动充分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深入实施就业援助工程,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尊严生活。

(3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严格执行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3)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养老保障。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加快实现全民医保。进一步完善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大财政投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加快构建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着力缓解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

(3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社区居民的“家庭医生制度”。积极防治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整合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加快中部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努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依法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科学实施人口管理,探索建立符合特大城市特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促进人口规模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好妇女儿童事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36)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吴天祥、王争艳等道德模范作用,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德行为规范。深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大力弘扬城市精神,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提倡修身自律,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舆论引导,突出抓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与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37)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以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加快构建普惠型、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中山舰文化旅游区、辛亥革命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项目的建设,尽快建成一批具有中部乃至全国一流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区级文化建设,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实现城区15分钟文化生活圈、农村文化站村村覆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发展图书、档案、文物、科普等社会公益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文化创新,锻造汉派文化精品。加强历史街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利用武汉地方志和党史资源,彰显历史文化名城个性魅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做好辛亥武昌首义100周年纪念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水平。

(38)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媒体传播、出版物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文博会展、体育健身等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动漫网游、数字创意等新兴业态,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性产业。重点培育出版物、演艺娱乐、影视剧、文物艺术品等文化产品与服务市场,积极探索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构建以武汉为物流中心、辐射中部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建设长江传媒产业园、武汉出版文化产业园、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洪山创意大道等文化产业园区,实现要素聚集和集约经营,构筑武汉文化的发展和展示平台。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支持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等优势文化企业扩张重组上市,打造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3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系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强化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施重大文化决策、重大文化项目、重要文化活动咨询、论证、听证制度,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文化产品生产营销机制。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实现国有文化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完善文化统计指标体系和相关制度。

十一、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地方立法,增强监督实效,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深入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和文史、参事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坚持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武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廉洁执法。加强普法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41)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贯彻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建立健全维稳工作体系,切实做到“管理全覆盖、服务全到位、信息全收集、事态全掌控”。加强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重点领域“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强化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重点地区治安排查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活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做好“双拥”工作,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42)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推进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推行居住证制度,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落实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综合管理。将各类非公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纳入依法有序管理之中。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调动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促进社会管理中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健全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立非营利性公益服务机构。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43)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善于分析和正确判断形势,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机制,增强整体功能和合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决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44)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动员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做到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继续深化“双基工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形成抓基层打基础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加快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探索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委员会工作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积极探索基层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全市广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意识,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5)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按照客观规律谋划发展,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弘扬艰苦奋斗精

神,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健全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未来五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第五篇:武汉国际化建设规划

武汉市外事办牵头工作规划(2013—201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特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以建设幸福武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为支撑,以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为引领,着力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将武汉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国际交往门户之都、国际产业聚集之都、国际商贸物流之都、国际人才创新之都、国际文化活力之都、国际生态宜居之都,为建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性城市,进而建成全球性的创新中心、文化之都和重要的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密集举办国际活动。精心培育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文博会、旅博会、动漫展、汽车展等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国际性展会。进一步办好国际杂技节、国际渡江节、国际旅游节、国际赛马节等节会,承办好世界女子网球协会(WTA)超五巡回赛武汉站赛事等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继续办好华创会、市人民政府国际咨询顾问团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办好国际园林博览会,努力打造一批本土高端会展品牌,着力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会议展览活动和高端专业学术会议落户武汉。到2016年,每年举办国际体育重大赛事2—3项,形成3—5个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活动。(责任单位:市外办、市商务局、市园林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旅游局、市体育局、市贸促会)

(二)积极引进国际机构。尽快启动外国领事馆区规划和建设,引进外国领事机构及国际性组织,并争取外国政府在汉设立贸易代表处、代办处和签证处,争取更多国际商会、协会和国际经贸促进机构落户武汉。到2016年,外国驻汉领事馆及政府代表机构数量突破10家,落户武汉的国际商会、协会和国际经贸促进机构达到30家。(责任单位:市外办、市商务局、市贸促会)

(三)提高参与国际事务的水平。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外国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对外交往,深化同现有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的交流合作,缔结更多国际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到2016年,友好城市及友好交流城市总数达到100个。(责任单位:市外办)

(四)建设国际旅游名城。打造旅游产品推介平台,规划建设一批高端旅游项目。以开通国际直航为契机,积极开展国际旅游推广,吸引广大海外游客来汉旅游,建成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和都市休闲型城市、旅游中心城市,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国际旅游集散地。到2016年,年接待海(境)外游客人数突破200万人次。(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五)打造外资密集区。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武汉化工区、武汉新港等重点功能区为依托,以武汉未来科技城、中华科技产业园、光谷生物城、金融港、日本工业园、韩国科技园、韩国产业园、“6+3”新型工业化园区为载体,着力打造法资密集区、美资密集区、日资密集区、韩资密集区等外资密集区以及港资、台资密集区。到2016年,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5亿美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六)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经济基地。建立并完善服务企业总部工作机制,搭建总部经济发展平台,鼓励和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区域性营销、物流总部,央企区域性公司总部,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总部,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企业总部中心城市。到2016年,落户武汉的世界500强项目达到250个以上,引进各类外资金融机构3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金融办)

(七)吸引国际高端产业聚集。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强力推进工业发展“倍增计

划”,制定汽车、石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产品配套路线图,着力引进行业龙头和配套企业。广泛吸纳国际先进技术和创新资源,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八)支持本土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优势企业“走出去”承接国际高端工程、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发展对外贸易,建立生产基地,设立研发机构,健全营销体系,带动产品、技术、设备、材料出口,努力打造一批有实力的本土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九)建设通达全球的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高水平规划建设国际航空物流港和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集国际中转、国际快递、国际货代、仓储保税及物流增值服务于一体的航空物流产业核心功能平台。加快建设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高速公路路网重要枢纽、国家重要门户机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提升“汉新欧”铁路国际货运专列服务功能,将武汉建设成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面向世界的国家物流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多式联运中心和全球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节点,形成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营运功能的国际区域性物流枢纽。到2016年,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人次,货物年吞吐量达到15万吨,国际直飞客货运航线达到20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委)

(十)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进一步提高进出口货物集散能力,提升对外贸易规模和水平。鼓励企业进入大型跨国公司全球供应和采购体系,支持企业加快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加强保税区建设和国际交易平台、国家级出口基地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国际结算中心平台建设,强化国际会展、国际金融结算、采购交易等服务功能,率先建成配套功能全、服务品质优、国际影响大的国际贸易中心。到2016年,外贸年进出口总额突破417亿美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十一)建设国际会展名城。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管理和运作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提高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光谷科技会展中心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吸引国际知名展览公司来我市发展,支持我市会展企业与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合作,提升国际化运营水平。到2016年,年举办国际会展活动数量达到8—10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贸促会)

(十二)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推进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世界一流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到2016年,年实现企业总收入12000亿元。(责任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科技局)

(十三)集聚跨国企业研发机构。加快制订企业研发中心引进计划,加强和完善金融、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创新相关优惠政策,配套建设相关科技服务、管理机构,为引进跨国企业研发机构创造条件。到2016年,培育和集聚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达到2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知识产权局)

(十四)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中心。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加强与国外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国际组织及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到2016年,引进1—2所国际知名大学落户武汉,规划建设2—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外办)

(十五)构筑国际人才高地。深入推进“黄鹤英才计划”、“黄鹤特支计划”和“3551光谷人才计划”,大规模引进和培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鼓励和支持海外留学人员以不同形式来汉工作创业。到2016年,年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200名左右,年出国(境)培训高层次人才达到200人次。(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外办)

(十六)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支持武汉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参与或者承担国际性科研项目及科技合作计划,与国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人才交流或者设立联合研究机构。争取在汉举办重大国际性学术会议和高层次的科技交流活动。加快科技孵化器等科技合作载体建设,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落户武汉。(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十七)建设国际知名的“文化名城”。充分发掘武汉文化资源,推进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初步建成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新之城、大学之城。到2016年,基本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名城。(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八)发展国际文化产业。深化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际高端文化产业、知名文化品牌和各类人才,争取在我国中部地区率先建成集文化精品创作、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文化人才培养、文化要素配置、文化交流展示、文化产业研究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到2016年,争取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外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九)大力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广“汉派”文化,传承发展“长江文明”,弘扬人本、信义、竞合、创新、开放、包容等城市价值理念,打造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武汉文化名片。加强与港澳台、国际文化名城的文化交流合作,提升文化服务的国际水准,形成独具特色、兼容并包的城市文化形象。(责任单位: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二十)实施城市形象国际推广营销战略。制订并实施面向国内外的城市形象宣传计划,通过政府传播、媒体传播和活动传播等途径,充分利用重要载体、重大事件和名人效应推广城市形象。加强同国际知名传媒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提升武汉国际知名度。到2016年,拍摄一部高水准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制作一批高质量的城市对外宣传品。(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

(二十一)提升城市建设的国际品质。加快推进“两江四岸”城市核心区规划建设,打造靓丽的城市天际线。进一步强化“1+6”城市空间格局,加大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保护力度,建设最具滨江滨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改善空气质量和湖泊水质,在宾馆等公共服务场所等有条件的区域实现直饮水供应。实施冬暖夏凉工程,完善城市供热制冷体系。在交通干道、主要景区、主要街区、公共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重点单位等场所设立双语图文标志以及双语语音服务系统。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步形成快捷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到2016年,全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达到160公里以上,重要公共场所和主要道路全部设立规范双语标志,并建成一批外国风情街。(责任单位:市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旅游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国土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委、市环保局、市园林局、市城管委、市水务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武汉地铁集团、市外办)

(二十二)打造国际化社区。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参照国际惯例,根据在汉外国人的职业和生活需求,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外籍人士聚居社区,提升外籍人士在汉居家、休闲、创业、社交环境质量,吸引更多的国(境)外人士来汉置业创业、居住生活。到2016年,建成1—2个高品质的国际社区。(责任单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国土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委)

(二十三)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推行国际规则,使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行政等各项活动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调控机制、运行方式等与国际通行惯例相协调、兼容和对接,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规范化、环境国际化。深入实施外籍人士“家在武汉”工程,加强政府外文网站建设,加大英文周报发行量,改版外国人在汉生活服务手册,构建符合我市实

际的外国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开展“市民学外语”活动。建立外语咨询与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在汉外籍人士信息获取渠道,使吃、住、行、游、购、娱的设施和服务与国际接轨,提高外籍人士在汉学习、工作、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到2016年,在汉居住境外人士突破5万人,兴建1—2家国际医院,英文版《长江周报》发行量突破10万份。(责任单位:市外办、市法制办、市编办、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委员会,由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外办办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各项工作纳入市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各责任单位要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工作纳入计划,由市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并制定具体考核办法。

(二)注重顶层设计。组织专业机构和专家力量,深入开展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顶层设计,制订武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规划,编制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就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和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有深度的国际国内调研,同时对世界国际化大都市进行有价值的比较研究。

(三)提供经费支持。根据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实际需要,由市财政在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确保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四)扩大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加大对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宣传力度,激发市民参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下载武汉相关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汉相关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武汉地铁规划(终极版)[精选]

    2017年 6条“巨龙”舞三镇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

    武汉十二五规划方案 (共五则范文)

    大桥新区四新城市副中心武汉临空经济区阳逻新城青山环保产业园国家自主创新区(东湖高新区)杨春湖城市副中心王家墩商务区江岸滨江商务区东沙文化景观片区首义文化区龟北文化......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011-2015)根据《武汉语言文化职业学院发展规划(2011-2015)》的规定,为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

    武汉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所实习报告

    建筑设计院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任务: 建筑生产实习是综合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建筑实习讲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

    武汉天河机场交通中心规划方案

    据武汉市交委介绍,为配合天河机场T3航站楼建设,将天河机场打造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实现航空、城际铁路、城市轨道、公路长途客运、城市公交等交通方式有效融合与无缝对接,武汉市此......

    武汉市镇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武汉市镇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一、总则 1.为贯彻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要求,适应武汉市域城乡发展的新形势,指导村庄布局规划的编制,引导政府公共财政向农村地区的合理......

    武汉“十二五”总规划纲要:建设智慧城市

    武汉“十二五”总规划纲要:建设智慧城市 昨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七次会议开幕,备受关注的《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出炉。这份指引武......

    关于推进武汉长江新城规划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

    关于推进武汉长江新城规划建设 有关情况的汇报 中共XX区委 XX区人民政府 (2017年3月1日) 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复兴大武汉步伐,市委陈一新书记在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