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管理规定
xx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第一节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严肃责任追究,防范事故发生,根据国务院第302号令《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296号令《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山东省煤矿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实施细则(暂行)》、《山东煤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暂行规定》和《安全生产奖惩条例》,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xx煤矿各类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第三条 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进行的原则。
第二节 事故报告
第四条 事故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现场目击者、班组长、安全监察员、在场干部及一切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及时向调度指挥中心或安全监察科报告,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护现场,组织抢救。(2)调度指挥中心或安全监察科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必须尽快搞清情况,做好记录,按事故报告程序立即向有关领导
报告,并及时通知相关业务科室、单位人员。需要向集团公司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的,由安全监察科或矿相关领导进行汇报。
第五条 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初步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事故报告以电话、当面等方式进行汇报。
第六条 事故报告时限:发生轻伤、一般非伤亡事故,事故单位要在3h以内向矿调度指挥中心或安全监察科报告;发生重伤及以上或严重非伤亡事故,事故单位必须在2h以内向矿调度指挥中心报告。
发生死亡事故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非伤亡事故,矿应在3h内向济矿集团、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鲁西监察分局或所在地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
第七条 事故抢救(抢险):
(1)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抢险人员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原则上不超过30min),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或重大伤亡事故由矿长或单位行政正职组织现场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
(2)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有毒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事故,矿在组织抢救的同时必须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进行抢救(抢险),并严格依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事
第二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全文)
中国网 china.com.cn时间: 2008-12-16发表评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
关于印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
调查处理规定的通知
安监总政法〔2008〕2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为了规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现将《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事故责任追究,防止和减少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是指各类煤矿(包括与煤炭生产直接相关的煤矿地面生产系统、附属场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
第三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根据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调查处理。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按照事故等级划分,分别由相应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未设立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履行煤矿安
全监察分局的职责。
第二章事故分级
第四条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煤矿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五条事故中的死亡人员依据公安机关或者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进行确定,重伤人员依据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进行确定。
第六条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一)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含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二)善后处理费用,含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赔偿费用;
(三)财产损失价值,含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第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统计直接经济损失。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事故发生单位为省属以下煤矿企业的,其直接经济损失经企业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单位)审核后书面报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事故发生单位为省属以上(含省属)煤矿企业的,其直接经济损失经企业集团公司或者企业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审核后书面报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特别重大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八条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变化后的伤亡人数重新确定事故等级。
第九条事故抢险救援时间超过30日的,应当在抢险救援结束后重新核定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新核定的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与原报告不一致的,按照重新核
定的事故伤亡人数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确定事故等级。
第三章事故报告
第十条煤矿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煤矿负责人;煤矿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第十一条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较大事故以上等级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接到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国务院。
第十二条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接到煤矿事故报告后,应当在2小时内报告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同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第十三条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全称、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生产能力、证照情况等);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类别(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水害、火灾、其他);
(四)事故的简要经过,入井人数、生还人数和生产状态等;
(五)事故已经造成伤亡人数、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六)已经采取的措施;
(七)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以上报告内容,初次报告由于情况不明没有报告的,应在查清后及时续报。
第十四条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或者续报。
事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有关单位应当在发生的当日内及时补报或者续报。
第十五条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
第四章事故现场处置和保护
第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规定,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发生地有关人民政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
第十八条因事故抢险救援必须改变事故现场状况的,应当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抢险救灾结束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应当及时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抢险救援报告及有关图纸、记录等资料。
第五章事故调查
第十九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或者根据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较大事故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一般事故中造成人员死亡的,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没有造成人员死亡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可以委托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二十条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调查的煤矿事故。
第二十一条因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的事故,依照本规定应当由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调查的,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二十二条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部等有关部门、全国总工会和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派员组成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并邀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
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行业主管部
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事故调查组,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
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第二十三条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事故发生单位和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第二十四条事故调查组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三项基本要求和“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到诚信公正、恪尽职守、廉洁自律,遵守事故调查组的纪律,保守事故调查的秘密,不得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
第二十五条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的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煤矿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人担任。委托调查的一般事故,事故调查组组长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确定。
事故调查组组长履行下列职责:
(一)主持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二)明确事故调查组各小组的职责,确定事故调查组成员的分工;
(三)协调决定事故调查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四)批准发布事故有关信息;
(五)审核事故涉嫌犯罪事实证据材料,批准将有关材料或者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六条事故调查组坚持统一领导、协作办案、公平公正、精简高效的原则。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查明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
(二)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类别、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隐瞒事故的,应当查明隐瞒过程和事故真相;
(三)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四)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五)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六)在规定时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十七条事故调查中需要对重大技术问题、重要物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或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进行技术鉴定的单位、专家应当出具书面技术鉴定结论,并对鉴定结论负责。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
第二十八条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特殊情况下,经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第二十九条事故抢险救灾超过60日,无法进行事故现场勘察的,事故调查时限从具备现场勘察条件之日起计算。
瞒报事故的调查时限从查实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事故救援情况和事故类别;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第三十一条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至负责事故调查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第三十二条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由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归档保存。归档保存的材料包括技术鉴定报告、重大技术问题鉴定结论和检测检验报告、尸检报告、物证和证人证言、直接经济损失文件、相关图纸、视听资料、批复文件
第六章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特别重大事故调查报告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结案。
重大事故调查报告经征求省级人民政府意见后,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结案。
较大事故调查报告经征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意见后,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批复结案。
一般事故由煤矿安全监察分局批复结案。
第三十四条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的批复时限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事故批复应当主送落实责任追究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按照事故批复的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并及时将落实情况书面反馈批复单位。
第三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煤矿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第三十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事故责任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对事故责任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察。
第三十八条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组织事故调查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其他部门向社会公布,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的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由组织事故调查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第三篇:矿业管理公司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矿业管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和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矿业管理公司安全管理,强化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研究分析事故发生规律,防止同类事故发生,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减少公司财产损失,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山西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制度》及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全公司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事故汇报程序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安全员、班组长、跟班管理人员等)要立即报告发生事故矿井调度室、值班室。
2、矿井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包括地面),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将事故情况(事故时间、地点、经过、伤亡情况、采取措施)上报矿调度室、值班室,并立即采取得力措施,组织抢救(抢险),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抢险)不及时或处置不当,造成事故扩大者,要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3、发生三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重伤、涉险事故、伤亡等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矿井要立即向矿业公司安全调度指挥中心报告,矿业公司安全调度指挥中心要立即向总经理报告,并通知各分管领导和安监等有关部门,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在1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二、事故救援
1、接到事故报告的领导,在进行事故逐级上报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或立即启动事故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和财产损失。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需要启动上级事故应急预案的,由上级部门决定。
2、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杜绝继发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并立即将受伤或中毒人员用适当的方法和器具搬运出危险地带,并根据具体情况施行急救措施。在医务人员未赶到现场前,现场人员不得停止对伤害人员的抢救和护理。
3、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和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要做出标志,绘制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三、事故调查
1、事故矿井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和分管矿领导。由安监处组织,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调查,事故单位必须设法保护好现场,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分析的准备 2 工作,对故意破坏现场,拒绝接受调查或拒绝提供相关情况和资料的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者给予撤职或开除处理。
2、轻伤事故由事故矿井分管安全副矿长组织,有关分管领导、安监、生产技术、调度等部门有关人员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处理结果及时上报矿业公司。
3、重伤事故由事故矿井矿长组织,事故矿井有关分管领导、安监、生产技术、调度等部门有关人员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处理结果及时上报矿业公司批准。
4、发生三级非伤亡事故,由事故矿井矿长组织,分管领导、调度、安监、生产技术、机电、通风、地测等部门有关人员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处理结果及时上报矿业公司批准。
5、发生重伤以上事故、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根据事故调查权限由矿业公司或上级单位组织事故调查分析处理。
四、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3、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主要或分管领导。
五、事故调查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
2、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六、事故调查组的权利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单位的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调阅有 3 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拒绝、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否则对有关责任人给予撤职或开除处理。
七、事故分析
事故调查结束后进入事故分析和事故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程序,具体执行以下规定:
(一)、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
2、依法依规、规范处罚原则。
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则。
4、科学严谨、超前防范原则。
5、注重实效、四不放过原则。
(二)、事故调查分析步骤
1、查看现场、询问有关人员、查阅有关资料、安全措施、取证、进行综合分析。
2、按以下七项内容进行分析。
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三)、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直接引发事故的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误操作、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如:机械、物质、环境等方面的事故隐患等。
(四)、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指管理上出现漏洞,或没有有效预防事故,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事故发生,或造成事故后果扩大的因素,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技术、管理机制或制度上的缺陷。
2、劳动组织不合理。
3、未经培训或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
4、没有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或不健全、不完善。
5、对现场工作缺乏应有的检查、指导或指导错误。
6、对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力。
7、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8、其它方面原因。
(五)、事故责任分析
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
1、直接责任: 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凡是导致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的人员责任属直接责任。
2、主要责任: 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3)、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3、领导责任: 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1)、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事故的。
5(2)、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末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事故的。
(3)、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
(4)、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5)、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造成事故的。
八、事故责任追究及处罚
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及矿业公司《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对事故追究及处罚做如下规定:
(一)、发生轻伤事故(一起),对事故(区)队长处1000元罚款,跟班副队长处1500元罚款;对责任处室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处300—600元罚款;对事故班组长、副班组长处1000—1500元罚款;对当班安全员处500元罚款;对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处2000元的罚款。一年内发生两次轻伤事故,对以上责任人处3倍的罚款,并取消所有安全奖励及评先资格。
(二)、发生重伤事故(一起),对事故矿井矿长处5000元罚款,按责任对分管副矿长(总工)处8000元罚款,按责任对分管副总工程师处5000元罚款,按责任对分管安全副矿长处3000—5000元罚款;对责任处室负责人(包括副职)处3000-5000元罚款,对事故区(队)长处10000元的罚款、跟班副队长处12000元罚款,对当班班组长处3000元罚款,对当班安全员处2000元罚款,对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处6000元的罚款,或给予开除处分。一年内发生两次重伤事故,6 对以上责任人处3倍的罚款,并取消所有安全奖励及评先资格,按事故责任划分,对矿长、分管副矿长、副总工程师、责任处室(区队长)处长的行政处分,由矿业公司提出处分意见报集团公司批准。
(三)、发生二级非伤亡事故,对事故矿井矿长处10000元罚款,按责任对分管副矿长(总工)处12000元罚款,按责任对分管副总工程师处6000元罚款,按责任对分管安全副矿长处5000—6000元罚款;对责任处室负责人(包括副职)处5000—6000元罚款,对事故区(队)长处12000元的罚款、跟班副队长处15000元罚款,对当班班组长处5000元罚款,对当班安全员处3000元罚款,调离岗位。对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处10000元的罚款,或给予开除处分。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对事故矿井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处分,按事故责任划分,由矿业公司提出处分意见报集团公司批准。
(四)、发生三级非伤亡事故,对事故矿井矿长处3000元罚款,按责任对分管副矿长(总工)处5000元罚款,按责任对分管副总工程师处3000元罚款,按责任对分管安全副矿长处2000—3000元罚款;对责任处室负责人(包括副职)处2000-3000元罚款,对事故区(队)长处5000元的罚款、跟班副队长处6000元罚款,对当班班组长处3000元罚款,对当班安全员处2000元罚款。对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处6000元的罚款,或给予开除处分。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对事故矿井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处分,按事故责任划分,由矿业公司提出处分意见报集团公司批准。
(五)、重伤以上及一级非伤亡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集团公司、矿业公司有关规定进行追究处理。
九、对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谎报(夸大或缩小事故)、拖延不报,7 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的,根据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分管副矿长、安全副矿长、矿长给予行政降职直至撤职处分。
十、事故追究及处罚由矿业公司安监处按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监督执行,经济处罚款应纳入矿井安全基金进行管理使用,不得挪作他用,并由集团监审部门审计,如发现未按事故调查处理结果执行,对矿长进行撤职处理。
十一、对于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防范措施,由矿井安监部门负责跟踪落实,矿业公司安监处监督执行。
十二、事故统计
1、伤亡事故由矿安监部门负责建立台账,按规定上报矿业公司安监处。
2、非伤亡事故由矿调度室、安监处分别建立台账,按事故类型统计上报矿业公司安监处。
十三、工伤管理
1、工伤事故是指职工在企业生产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内,因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因素影响,致使作业人员损伤或某些器官丧失正常机能,造成工作中断的一切事故。符合以上条件者均可申报工伤。
2、职工负伤申报工伤时,需经医院诊断确定,可办理工伤审批。工伤证件办理由事故基层单位填报工伤申请登记表后,交人事劳动用工部门统一办理。办理工伤证件时必须有事故追查分析报告,医院诊断证明和有关证件。
3、工伤证件必须在发生事故当月办理,下旬发生的事故可推到下月办理,但必须在15日内办理完毕。否则,责任自负。
4、职工在企业生产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内发生工伤,事故矿井必须按规定进行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伤人员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四、本规定的解释权归矿业管理公司。
十五、关于界定工伤事故的标准
为便于在工伤事故的分析处理时执行和掌握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工伤事故界定标准:
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两大类。
(一)、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
1、颅骨单纯性骨折。
2、眼睑损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的。
3、眶部单纯性骨折。
4、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
5、颧骨骨折或者上、下颌骨骨折。
6、手指1节指骨(不含第2至5指未节)粉碎性骨折或者2节指骨线形骨折。
7、缺失半个指节。
8、肘骨骨折、肘骨脱位或者掌骨完全性骨折。
9、足2节趾骨骨折。
10、足缺失1个趾节。
11、蹠骨2节骨折;跗骨、距骨、跟骨骨折;踝关节骨折或者蹠跗关节脱位。
12、四肢长骨骨折;膑骨骨折。
13、肢体大关节脱位、关节韧带部分撕裂、半月板损伤或者肢体软组织损伤后瘢痕挛缩致关节功能障碍。
14、躯干部穿透创未伤及内脏器官或者重要血管、神经的。
15、肩胛骨、锁骨或者胸骨骨折;胸锁关节或者肩锁关节脱位。
16、肋骨骨折(一处单纯性肋骨线形骨折除外)。
17、外伤性脊柱骨折或者脱位;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外伤影响脊髓功能,短期内能恢复的。
18、骨盆骨折。
(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
1、肢体缺失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1)、任何一手拇指缺失超过指间关节。
(2)、一手除拇指外,任何三指缺失均超过近侧指间关节,或者两手除拇指外,任何四指缺失均超过近侧指间关节。
(3)、缺失任何两指及其相连的掌骨。
(4)、缺失一足百分之五十或者足跟百分之五十。
(5)、缺失一足第一趾和其余任何二趾,或者一足除第一趾外,缺失四趾。
(6)、两足缺失五个以上的足趾。
(7)、缺失任何一足第一趾及其相连的跖骨。
(8)、一足除第一趾外,缺失任何三趾及其相连的跖骨。
2、颅脑损伤
(1)、颅盖骨折(如线形、凹陷、粉碎等)伴有脑实质及血管损伤,出现脑受压症状和体征;硬脑膜破裂。
(2)、开放性颅脑损伤。
(3)、颅底骨折伴有面、听神经损伤或者脑脊液漏长期不愈。
3、胸部损伤
(1)、胸部损伤引起血胸或者气胸,并发生呼吸困难。
(2)、肋骨骨折致使呼吸困难。
(3)、胸骨骨折致使呼吸困难。
(4)、胸部损伤致成纵隔气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气管、支气管破裂。
(5)、气管、食管损伤致成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气肿、血气胸或者脓胸。
(6)、心脏损伤;胸部大血管损伤。
(7)、胸部的严重挤压致使血液循环障碍、呼吸运动障碍、颅内出血。
4、腹部损伤
(1)、胃、肠、胆道系统穿孔、破裂。
(2)、肝、脾、胰等器官破裂;因损伤致使这些器官形成血肿,脓肿。
(3)、肾破裂;尿外渗须手术治疗(包含肾动脉栓塞术)。
(4)、输尿管损伤致使尿外渗。
(5)、腹部损伤致使腹腔积血,须手术治疗。
5、骨盆部损伤
(1)、骨盆骨折严重变形。骨盆骨折致使骨盆腔内器官功能严 11 重障碍。
(2)、尿道破裂、断裂须行手术修补。
(3)、膀胱破裂。
6、脊柱和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或者脱位,伴有脊髓损伤或者多根脊神经损伤。
7、其他损伤
烧、烫伤:成人烧、烫伤总面积(一度烧、烫伤面积不计算在内,下同)在百分之三十以上或者三度在百分之十以上;烧、烫伤面积低于上述程度但有下列情形之一:
(1)、出现休克。
(2)、吸入有毒气体中毒。
(3)、严重呼吸道烧伤。
凡不在上述范围内的伤害,经医生诊断后,认为受伤严重的,由矿井人事劳动用工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报当地劳动部门审查确定。
附事故等级分类说明: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五、重伤事故和轻伤事故按国家和上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核定。六、一级非伤亡事故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矿井停工16h以上或采掘工作面及生产系统停工3昼夜以上的。
2、瓦斯煤尘燃烧、爆炸的。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超过50t(含50t)的。
4、井下发火封闭采区或影响安全生产的。
5、水灾使矿井全部或一翼停止生产的。
6、采区通风不良,风流瓦斯浓度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的。
7、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风60min及以上的。
8、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10m(含10m)、冒顶高度1m以上的;掘进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5m(含5m)、冒顶高度1m以上的,巷道冒顶长度超过10m(含10m)、冒顶高度1m以上的。
9、直接经济损失在50-100万元(含100万元)的。
10、地面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20万元(含10万元)的。
11、其它认定为性质恶劣的,情节特别严重的非伤亡事故。七、二级非伤亡事故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矿井停工4h以上但不足16h或使采掘工作面、生产系统停工16h以上,但不足3昼夜。
2、井下发火封闭采掘工作面。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超过10t(含10t)。
4、按高瓦斯区域管理的地点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风10-60min(含10min)的。
5、因水灾使采区停产的。
6、采掘工作面通风不良,风流中瓦斯浓度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的。
7、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5m(含5m)、冒顶高度1m以上的。掘进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3m(含3m)、冒顶高度1m以上的;巷道冒顶长度超过5m(含5m)、冒顶高度1m以上的。
8、副斜井提升绞车全速过卷超过0.5m以上的。
9、大型物件坠入井筒的。
10、井下电缆或电气设备着火的。
11、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进水或淹泵的。
12、直接经济损失在10-50万元(含50万元)的。
13、小型压力容器、压风机风缸、风包及风管爆炸的。
14、有毒、有害气体容器及管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15、35kv以上供电系统误停、误送电的。
16、地面发生火灾在成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含1万元)的。
17、矿区内积水较多,主平硐、35kv变电所存在进水可能的。
18、其它认定性质达到二级非伤亡事故的。八、三级非伤亡事故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三级非伤亡事故。
1、所发生的事故使矿井停工1-4h或使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停 14 工4-16h的。
2、通风不良或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致使风流中局部瓦斯积聚,瓦斯浓度超过3%的。
3、局部瓦斯超限作业或防尘设施不完善造成粉尘浓度超标作业,不采取措施处理的。
4、按高瓦斯区域管理地点通风无计划停风10min以内的。
5、因水灾使一个采掘面停止生产的。
6、直接经济损失1-10万元(含10万元)的。
7、提升设备的断股、起吊设备断绳,副井提升绞车全速过卷0.5m以内的。
8、斜井跑车的。
9、锅炉缺水,压风机风缸捣毁,压力容器安全阀门失效。
10、刮板输送机拉翻机头或机尾,拉翻绞车,后果严重的。
11、井下透水影响正常作业的。
12、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3m(含3m)、冒顶高度1m以上的;掘进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3m以下、冒顶高度1m以上的;巷道冒顶长度超过3m以下、冒顶高度1m以上的,属于工程质量不合格或支护不及时造成的。
13、地面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10000元的。
14、其它认定为性质达到三级非伤亡事故的。
第四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一、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印发<公司事故调查处理与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矿业公司所属各单位,责任追究适用于公司班组长以上领导干部。
三、各部门、区队要参照本规定,制定本单位人员事故责任追究规定。
四、下列事故由公司配合集团公司事故调查组调查处理,公司安检科、调度室、综合办公室、企管科、劳资科和业务主管部门及发生事故的单位参加:
1、重伤事故、一级非伤亡事故。
2、死亡事故。
五、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瓦斯严重超限,矿井火灾,井下透水,冒顶堵人,全矿井停电,压力容器爆炸,大型机电运输事故等以及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或后果严重的其它非伤亡事故。
六、轻伤事故、二级非伤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和本规定以外的其它非伤亡事故由公司组织调查处理,公司安检科、业务主管部门和发生事故的单位参加,调查处理报告报集团公司备案。
七、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查清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对事故责任者处理建议;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八、在事故调查过程中,事故单位必须积极配合事故调查工作,负责现场保护,召集有关人员,提供有关情况。
九、发生事故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性质严重的,事故责任人辞退,给予当班跟班班长撤职处分,跟班副队长降职处分。
十、发生轻伤事故的,事故责任人辞退,给予当班跟班班组长、副队长撤职处分,队长、支书在早上碰头会做书面检查。
十一、发生二级(含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和重伤事故1人次的,事故责任人辞退,给予当班跟班班组长、副队长、安全副队长撤职处分,队长、支部书记记过或记大过处分,业务部门主管副职警告处分,正职在碰头会上做书面检查。
十二、发生1人死亡事故或1人以上重伤事故,事故责任人、跟班班组长辞退;给予当班跟班副队长、支部书记、业务主管部门主管副职撤职处分,正职记大过处分、降职使用。
十三、事故责任人员的处分,由事故调查组根据本规定提出建议,公司研究决定,综合办公室下发处分意见,并存入个人档案。
第五篇:铁矿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铁矿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做好事故调查与处理,吸取事故教训,提高事故预控能力,保障职工安全与生产稳定,根据钢政发[2021]85号《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理的原则,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其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矿属各单位。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四条事故发生后,事故首先发现者,立即报告班组长(工段长)、车间调度。车间调度应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并逐级向上“口头报告”与“书面报告”。报告时要报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职称、伤害程度及初步了解事故简要经过和原因。
第五条安全环保科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环保部及有关部门,并在24小时内报送事故快报。
第三章
事故抢救
第六条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联系矿职工医院,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
第七条职工医院在接到事故报告后,按工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做好准备工作,及时有效救治伤员。
第八条事故发生单位要有效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示、警戒区域,未经事故调查组批准,不得破坏事故现场。
第四章
事故调查
第九条轻伤事故,由安全环保科和车间负责人组织安全员、工段长、班组长等有关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第十条重伤事故,由生产副矿长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第十一条一般死亡事故,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重大死亡事故,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有关部门、系统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三条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一)查明事故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二)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人;
(三)提出对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四)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第十四条事故调查的程序
(一)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救护受伤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为抢救受伤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