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研讨”法

时间:2019-05-14 04:1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究——研讨”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究——研讨”法》。

第一篇:“探究——研讨”法

“探究——研讨”法是美国兰本达教授倡导的一种新型自然教学方法,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进行观察、描述和互相交流感觉,使他们在头脑 中形成解释认识对象的思维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复杂现象 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法的 教学过程主要由“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组成。在探究环节,教师选择 与新授科学概念相联系的“有结构”的材料(即各部分联系紧密,通过其相 互作用能揭示一系列有关现象的材料),按层次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去 支配,以便探索出这些材料所能揭示的,也是教师期望儿童认识的事物性质 与规律,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认识。在研讨环节,教师 则重在引导学生将已获得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 相交流、启发、补充和争论,使他们对纷繁复杂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所理解,使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一定水平的科学概念。“探究” 和“研讨”两个环节,是紧密联系的。“探究”越充分,“研讨”就越深入; “研讨”越深入,建立的概念就会越清晰而准确。所以,“探究”和“研讨” 对于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1.教学特点

“探究—研讨”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由他们自己对“有 结构”材料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得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教师只 起设计“有结构”材料、组织学生探究、选择研讨时机和研讨方式的作用。例如,教学“动物和环境”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动物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以及它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可选择蜗牛作实验材料,设计以下 五套“有结构”的材料:①一个装有蜗牛的透明容器和一个放大镜;②一个 盛有青菜、面包、鸡蛋、奶糖等各种食物的塑料盘;③一个盛有啤酒、酒精、桔子汁等不同气味的液体的塑料盘;④一套设臵有明亮与黑暗、光滑与粗糙、温暖与冷凉等两种不同环境的塑料盘;⑤三只水杯,分别盛有冷、温、热水,水杯上盖有玻璃片,玻璃片靠在一起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有步骤地提 供给学生,让学生围绕蜗牛的身体构造、生活习性及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等目标进行探究,至于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活动结束 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要求学生叙述各自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的事实,以及他们自己作出的解释。从上面的例子可看出“探究一研讨”教学法有以 下几个特点:(1)让学生通过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来学习。“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实践来学习的一种方式。“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为 学生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良好条件与环境。这对发展儿童学科学的志趣,培 养儿童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是符合马列主义“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的。兰本达说:“探究—研讨”教学法,“对所有的孩子都是一种向往的乐事”。因为有结构的材料本身都具有“能 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的先天条件,而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材料可以运用各种 感官去参与认识实践活动。儿童出于好奇心,对新异事物具有进行探究的强烈心向,又能自己按自己的意愿动手实验、操作,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按“探究—研讨”教学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儿童认识客 观事物的指导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儿童自己去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 环境与条件,并激励、引导儿童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独立思考、独立探 索、独立创造、独立发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学、自学能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和独创精神的发展。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实践和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去认识事物,他们获得的知识必然是生动、具体、深刻、鲜明、丰富的,可说是终生难忘的。所以说,通过实践来学习,就可以达到知识、能力、志趣、科学态度和科学 精神等多方面的丰收。长此下去,学生的头脑势必越来越聪明、科学化,手 越来越灵巧,科学素养也越来越优良。

(2)让学生通过集体主义的社会性思维交流,集思广益地来学习。“研 讨”的过程,就是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的学习过程。把“探究”活动中个 人的感性认识讲出来,互相交流、补充、争论、修正,逐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炼、概括出科学概念,化为集体的财富。这是群众路线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教学上的运用。这正是“探究—研讨”教学 法优于“发现法”的地方。在从探索事实引出结论的认识路线上,二者虽然 相似,但“发现法”提供的材料是“无结构”的,所以教学时间浪费大,且 很难形成预期的科学概念。更重要的区别是“发现法”只限于个人探索、发 现,没有集体“研讨”环节,因而收不到集思广益、较快形成科学概念的功 效,更无助于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群众路线的好学风。

(3)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能得到充分 发挥。这种新型的教学法,彻底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唯书”、“唯上” 的教学方法;也不再是教师“满堂问”,让学生千方百计地揣摩教师的需要 “顺竿爬”。观察实验也不再是教师一人演示,众人被动地旁观。整个教学 过程,学生都是处在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状态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而这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 不仅要引导学生自行去获取知识,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与方法,而且要给学 生创造这种环境与条件,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并且亲自动手搜集、制做大量“有结构”的实物教具,在教学过程中要敏感地把握每个儿童的状 态(包括内心世界),巧妙地推动每个儿童的“探究”活动,善于启发、引 导儿童的“研讨”,课后还要善于组织儿童的后续活动。表面上似乎教师说 话不多,但课前、课中、课后却处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正是我们亟待解决而苦于 不得其法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方面,可以说“探究—研讨”教学法为我 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榜样。由于“探究—研讨”教学法有上述优越性,我们就决心将它引入我们的自然教学的试验。2.教学原则

(1)自然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对现实材料进行探究。兰本达的“探究—研 讨”教学法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对现实材料进行探究,现实材料指的是教师在 课前针对学生所要掌握的概念和学生的思维水平精心设计和选择的一些实物 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就是说要求学生动手摆弄和操作这些实物材料,充 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慧才能,探索研究出材 料中所包含的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现实材料进行探究是符合辩证唯物 主义的认识论的。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通过探究可以更有效地发现 和深刻地领会所学的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直接参予事情的发生过程,亲自经历科学的程序,又可以使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会自行获取知识和“搞科 学”的方法。喜欢探索更是小孩子的特点,若给他们一种处于科学家的感觉,在“玩”这些实物材料的过程中,获得对他们来说是新的发现,还可以在感情上、思想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自然教学需要给予学生研讨的机会。给予学生研讨的机会,这是兰 本达“探究—研讨”教学法所要强调的另一个方面。即在学生对现实材料进 行探究之后,要让学生可以发表他们探究的结果;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可 以讲出各人不同的意见;对有怀疑的地方可以提出问题来。通过研讨可以把 每个学生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集中起来,集思广益,使大家对所要认识的事 物了解全面。班上几十个学生各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认识就会有争论,真 理越辩越明。在辩论中学生为证明自己是对的,遂想方设法驳倒对方,从而 开动脑筋找根据,也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有思维发展是同语言发展密切 联系着的,在研讨中,学生通过一定的语言给要认识的事物命名,表达出事 物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使他们在探究中所获得的表象转化为概念,从感性 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3)教学过程应该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统一过程。兰本达“探 究—研讨”教学法,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即在教学过程中充 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放手让学生独立自由地进行探究活动,让学 生自己研讨寻求结论,教师不直接向学生讲解知识,甚至不作任何裁决,但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又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探究所用的实物,要经过 教师精心设计和选择;教师为学生创设出利于学习的情境;在研讨会中,教 师鼓励每一个学生讲出自己的意见;指出矛盾的事件,又把矛盾交回讨论会 中解决;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做出最后的“考察记录”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为主体”和“教为主导”统一起来,是因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发生的过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小孩子自他们学爬学走学讲的时候起,就已经可以自己学习,通过模仿和自 己反馈的机智学会了不少东西。因此小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学应该充分利 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及智力结构,促进他们智能进一步发展,科学教育更要有 意识地引导他们经历人类科学的进程,为他们将来成长为发明家、创造者、革新者奠定基础。但小孩子究竟不是科学家,小学科学教育要让孩子们在四 十分钟内,跨越人类几千年、几百年的科学进程,就需要有教师的精心指导,教师遵循着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发挥指导作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 更广阔的天地。3.教学过程

(1)精心设臵材料,诱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 的源泉。教师在深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儿童心 理的特点去精心设臵材料,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朝着所期待的目标,运 用材料充分探究,自行获取科学的结论,是成功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法 进行自然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有位教师教学《物体的运动》,为学生准备了乒乓球、小木棍、纸风车、玻璃球、正方形小木块、小砖块、细线 等有结构的材料;在教学《凸透镜》时,他给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凸度不同 的凸透镜二至四块(这里并不是借助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来探讨“凸度不同与 放大倍数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而是使学生认识不同凸度的凸透镜和利用不 同凸度的凸透镜来探索所共有的作用),平面镜、凹透镜、凸镜、凹镜各一 块,蜡烛一支,纸屏一个,火柴一盒等材料,促使学生产生了求知和探索的 需求。(2)巧妙设计疑难,创设自由探究的情境。设计疑难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便于突出重点,克服难点。疑难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明确的内 容,要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学生自由探究的情境,诱发他们去拨弄 所设臵的材料。比如,教学《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课,有位教师让学生回 忆汇报从早晨醒来到现在都听到的声音后,紧接着提出了:“这些声音是怎 么产生的呢?”的疑问,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激起了学生探 索发声秘密的强烈愿望。于是同学们有的把钢尺或塑料尺用手固定压在桌 边,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压尺的另一端,并立即滑开;有的拿起纸片用手指弹 动;有的用手指拨动梳子的梳齿、有的用文具盒箍上皮筋拨动、有的把皮筋 用口含手拉拨弄、有的用尺轻敲杯壁、有的口吹小瓶、有的把杯子的水往另 一个空杯里倒??学生陶醉在拨、弹、敲、吹、倒自由探究的情境中,使他 们在自由探究中享受着“发现”的快乐。最后教师又演示二胡发声的实验,并让学生摸着自己的颈项前面唱歌,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使他们各自在 自己的思想水平上形成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声的”、“固体、液体、气 体振动都可以发声”的“新概念”,自然而然地解除了疑难。(3)组织集体 研讨,归纳综合科学的结论。“探究”是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以阶段,而“研 讨”则是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阶段,教师必须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集体研讨,将学生的思维化成语言,把每个人的“发现”转化为 全班学生的共同财富,“推动学习者沿着概念箭头前进”,使学生在研讨中 感到是一种令人振奋的探索,这是运用“探究—研讨”教学法必不可少的一 个重要阶段。例如,教学《凸透镜》这课时,有位教师在学生饶有兴趣地拨弄、操作 摆在面前材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了探究的结果,便让学生进入了“研 讨”阶段。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把发现的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发现凸透镜的结构形状的特征都是中间厚,边缘薄。在讨论凸透镜的作 用时,有的同学说:“我们发现凸透镜有三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能把光收 拢。太阳光通过镜片后就会收拢成一个很小的亮点;第二个作用是能把物体 放大;第三个作用是能使物体成像。”有的说:“我们也发现凸透镜有三个 作用:第一是能聚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就会聚成一个很小很亮的而且温度 很高的小光点,能使枯叶、薄纸燃烧;第二是放大物体,而且物体放在离镜 相同远时,凸度不同的镜片放大倍数也不同,中间凸得越厚的镜片放大的倍 数越大(在这里学生发现不同凸透镜放大倍数不同是何等重要啊);第三是 能使物体成像,而且物体的位臵不同,成像的大小也不同。”还有的同学汇 报了当纸屏上出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和清晰、放大、倒立的像时,用刻 度尺量出的蜡烛、透镜、纸屏三者之间的距离,经过大家讨论,领悟了成像 的某些规律。

4.教学实例

兰本达所倡寻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 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究。即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先发给学生一些经过 精心设计的,与所学的概念相联系的现实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摆弄、操作,使他们通过对这些具体的客观材料进行探究,从而感知材料中与科学概念有 关的结构。第二阶段是研讨。即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让学生讲出自己在探究中的发 现。同时通过同学之间的分析、交流,集中了集体的智慧,使每个学生所获 得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完整,并导致在探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内化成概念,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里面是什么”一课,为指导七、八岁的孩子认识“空气是一种物质”这一概念。教师事前给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新的塑料袋,一些橡皮圈 和一件为孩子们喜爱的、能吹的玩具,如小哨子、纸嗽叭、像蝴蝶的舌头那 样卷着一吹就会伸直放开的纸龙等等。并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研 讨。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师:(把一只新塑料袋,水平地放在手上,让全班都看到)这口袋里面有东西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没有。

师:你们能想出什么词来形容你们怎么知道里面没有东西? 生 1:薄。生 2:扁。生 3:像皮似的。

师:(用手张开塑料袋,拿住一边的口,在空中划了一个圈,很快把袋 口捏住,然后拿着那只鼓圆圆的口袋对着全班)现在里面有东西吗? 生:(几个人一起说)空气。师:我看不见什么空气,你们怎么知道里面有东西? 生:口袋的形状。师:现在我给你们每人一只口袋,我看看你们对空气会发现什么?(学生情绪激动,班长给每人发一个塑料口袋,学生拿到口袋后,各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开始动作很慢,小心地看看邻座;有的则使劲地张开口袋 一挥,赶紧把口袋里装上的空气收好口;其中有一个学生用鼓起的软乎乎的 口袋抚弄自己的脸;有一个学生使劲把袋口往课桌上拍打;有一个学生的口 袋有个小洞,她用下巴压口袋;让空气从洞口喷出来;突然,一个学生的口 袋“砰”一声爆了,所有孩子都笑了起来)师:(马上用坚定的口吻说)孩子们(全班都静了下来)×××对空气有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过一会她会对大家说的,其它人没有必要再做这样的 实验去压破口袋。虽然我多带了几只口袋以防万一,但是不够每人再发一个。(教室里的空气缓和了,学生又各忙各自的口袋,教师很快给破了口袋的学生一只新口袋)师:(发现有些学生已经对口袋失去兴趣时,分别发给每个学生事前准备好的橡皮筋和玩具,并清楚地告诉学生)试试看,不放在嘴里能不能玩起来。

所有的学生都玩起来了,教室到处嘟嘟声,吱吱声,窸窸窣窣的纸声,以及学生们高兴的喊声。有一个学生还试着用不同的力量挤压口袋,让哨子 发出不同的声调。)

(过了一会,教师请同学们停下,把书桌往教室后面移,把椅子放在教 室前面围成一个圆圈,教师也把自己的椅子放在其中。)

师:科学家有所发现时,总要举行研讨会。我们现在就来举行一个研讨 会。从我左边的同学开始,每个同学都讲讲你发现了什么? 生 1:我压口袋时,里面的空气也在推我,空气是软的。

生 2:我把口袋吹得硬梆梆的,我使劲在课桌上打,它也不会坏。

师:×××发现空气是软的;×××却发现空气是硬的,怎么解释这个不同呢? 生 2:×××口袋的空气没我多,我使劲吹气,而且把袋口拧得很紧。

生 3:我的口袋有个小洞,我把洞口对着我的脸挤口袋时,感到有空气出来。生 4:我把口袋放在纸龙口上,用一根橡皮筋箍住,然后用力压口袋,纸龙呼一声伸直了。

生 5:我一打我那一袋空气,口袋“砰”地一声破裂了,空气全出来了。

师:×××和×××都告诉我们,他们口袋的空气出来了。×××听到 声音;×××也许你也听到声音了吧!

生 3:有一点很轻的声音,好像讲悄悄话似的。

师:有没有人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听到的像讲悄悄话,而××× 听到的却是“砰”的一声。

生 4:×××的口袋里空气力量足,空气是一下子出来的。生 6:我朝口袋里吹气,里面变浑了。

师:你知道怎么会变浑的吗? 生:不知道。师:有谁能说出原因呢? 生 2:我用嘴吹时,我的口袋也浑了。那是很小的水滴做成的,是从我

潮湿的嘴里出来的。师:刚才大家讲的是关于空气的许多发现,科学家们在研讨会后会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供别的科学家阅读,现在我当你们的秘书,你们告诉我写些什么,然后我把你们的发现做成考察记录,印出来,这样你们每个人都可 以把我们的科学发现钉成一本书。你们想想看,怎样用一句话说出我们对空 气的发现?

(学生分别提出建议,每提一种说法,教师都问下面的两个问题,你们

同意×××的说法吗?你们同意他的表达方式吗?)最后每个学生都拿到这样一份记录: 把空气压入喇叭,喇叭会发出嘟嘟声; 压空气用的劲越大,喇叭发出的声音也越响; 你可以感到有空气吹到脸上; 口袋里的空气有时是硬的,有时是软的; 空气可以使纸龙伸直; 你的身体里一定有空气,你吹进袋里的空气是湿的。

第二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研讨探究)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研讨探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设想:

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角色。

2、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先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形式美,通过讨论,揣摩句子含义,实现语言文字的内化。整个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凸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突出新课程理念。

教学方法:

1、诵读

2、想象

3、研讨

教学准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赞歌!

欣赏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

/ 3

看美景——(通过播放安塞腰鼓录像,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绪)。

请学生谈一谈观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读美文——

1、教师范读课文。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并多让学生朗读。

2、请根据文中描述,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好一个的安塞腰鼓!(空缺处可填词、短语、句子)

3、整篇文章极富震撼力,文章中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连一个高潮,大家从中体味到了什么?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B、全文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三、朗读赏析探究。

赏美图,配佳句——为了让大家对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再来看几组特写照片。看后请各小组用课文中的文句与之相配并高声朗读。

对学生即时找出的句子进行简析,为下面环节作铺垫。比如:对排比句进行总结,说出对句子的理解。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①鸡啼预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②这是以声衬静,用鸡啼反衬火烈的鼓声停止后大地的寂静。说美点,品美韵——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语言美: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交错出现,连用许多。

思想美:

1、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学生可从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人的思想境界等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亦可结合江南音

/ 3

乐《姑苏行》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作者在歌颂这种阳刚之美的同时歌颂黄土高原,这正是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

2、文中“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是什么含义?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厚实的精神文化土壤,也是他风雨变迁的见证,同学们可以从黄土高原的地域特点和社会历史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3、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天,西北好像落伍了。但那里的人民并没有因生活的贫困和环境的封闭而丧失希望,生命的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这里的人们,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4、同学们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到依据。歌颂生命力量歌颂黄土高原歌颂民族精神歌颂民族艺术

这篇文章美在,内容和形式(语言和思想)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四、课堂小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赏美乐——《黄土高坡》音乐欣赏,在歌声中结束本课学习。

/ 3

第三篇:诱思探究法教学初探

诱思探究法教学初探

新课程强调改变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

特征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对培养创造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用科学的诱导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教学的一些片断。

师:请你用3、4、5三个数字组成能被2整除的三位数。生:354、534能被2整除。(师板书)

师:用3、4、5三个数字组成能被5整除的三位数。生:345、435能被5整除。(师板书)师: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师:用3、4、5三个数字能否组成能被3整除的数? 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学生各自尝试着,很快有学生激动地高举着手)

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的能被3整除的数有453、543。我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

师:好!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你对自己的想法有没有检验过? 生:还没有。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检验一下这一猜想是否正确。

生:我认为这一猜想是不正确的。因为13这个数的个位上是3,但13不能被3整除。还有26也不能被3整除。

师:多好的反例,把猜想彻底地否定了。

生:我发现有时候个位上不是3、6、9的数却能被3整除。例如,345、435、354、543。

生:我发现个位上是0、1、2、3、4、5、6、7、8、9的数有时都能被3整除,有时都不能被3整除。师:好!这是你的一个重大发现。可是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学生的眼里充满迷茫)

师:能被3整除的数有许许多多,有一位数,也有两位数、三位数,还有位数更多的数。一下子要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难哪!能否先从位数较少的数着手呢?

(学生各自写出许多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从中寻找规律。过了一会儿,一些学生发现了规律)生:我发现12、15、18、21、24、27、30、33、36、39、42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3。师:在你写的这些数中是有这样的规律,不过,如果让你判断57能不能被3整除?54能不能被3整除呢?

(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师:看来,这不是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生:我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如果把数位上的数换一下位置,得到的数仍然能被3整除。师:师吗?对这一发现有没有检验过?

生:我检验过,是对的。12能被3整除,调换位置后是21,21也能被3整除。师:这——会不会是碰巧?

生:不是巧合。24调换位置后是42,它们都能被3整除。师:

24、42还真都能被3整除,会不会又是碰巧呢?(许多学生都被惹急了,激动地说:“这不是碰巧。”)

师:“这不是碰巧的理由”呢?就算不是碰巧,那让你判断57能否被3整除,你怎么判断?先判断75?那75又怎么判断?先判断57?这样颠来倒去何时了。

(学生又一次会心的笑了起来)

师:看来,这还不是判定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3整除得数的特征到底在那里呢?(学生皱起眉头苦苦地思考着,又流露出百思不得其解的无奈)

师:12这个数的个位上是2,这2是不能被3整除的,这是为什么呀?(学生凝滞的思维又活跃了起来)

生:虽然个位上的2不能被3整除,可是前面的10除以3还余下1,将余下的1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正好是3,又能被3整除,所以,整个12就能被3整除。

(结合该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2=10+2=9*1+1+2)师:那22呢?

生:22这个数个位上的2不能被3整除,前面的20除以3还余下2,将余下的2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4,4不能被3整除,所以22不能被3整除。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22=20+2=9*2+2+2)师:要判断78,可以怎样想?

:生:78可以写成70+8,70是7个9加7,这个7与个位上的8合起来是15,15能被3整除,所以78也能被3整除。

(结合该生的回答,教师板书:78=70+8=9*7+7+8)

生:我发现规律了。只要看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和,如果加出来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真是这样的吗?你能说出为什么吗?

生:从上面式子中可以知道,9的倍数肯定能被3整除,所以只要再看其余的两个数的和,而其余的两个数正好是个位与十位上的两个数。

师:同学们不仅找到能被3整除的两为数的特征,而且还说出了道理。那么对于三位数|四位数,它们会有什么特征?

生:对于三位数、四位数等,判断能否被3整除,也只要看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这里4+6+7+3=20,20不能被3整除,所以4673也不能被3整除。

(该生举例且板书:4673=4000+600+70+3=999*4+4+99*6+6+917+7+3)

生:我能举个能够整除的例子,如465,各个位上得数的和是15,15能被3整除,所以,465能被3整除。

(学生自己板书:465=400+60+5=99*4+4+9*6+6+5)

师:同学们由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的特征,对其他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了猜想,并通过举正、反例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谁能归纳一下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生:一个数的各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师:刚才,有同学发现的能被3整除的数,如果把数位上的数换一下位置,得到的数仍然能被3整除,是不是一种巧合?

生:因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看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而调换位置后的和是不变的,所以,不是巧合。

师:!很好!同学们自觉地运用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对巧合做出了解释。。。。

教学中,我始终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的问题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即学生能“跳几下够得着”。通过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的参与教学过程,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再切身体验和感悟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完善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第四篇:“三线五环法”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究研究方案

“三线五环法”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部分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包括课前备课和上课两部分,课前备课遵循“三线”原则,即知识是明线、学生活动是主线、教师活动做引线。上课包括五个环节,即引(课堂引入)、学(学生自学)、议(小组议论)、展(学生课堂展示)、练(课堂达标练习)。

1.备课

备课时,知识是明线。备课首先要研究课本,对照课程标准,看看本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知识要求、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这些知识在课本上是如何呈现的,作为最重要的学材,学生在看书自学时需要注意什么、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教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导学提纲。要使得提纲和课本有机融合,使学生在看书中思考、思考中领悟、领悟中提高。自学提纲要完全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便于学生自学阅读,其制定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全面性原则。既要有认知领域目标,使学生切实掌握中学物理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物理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要有情感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目标,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

(2)适应性原则。依据课标、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数学物理基础、思维能力、实验技能等,制定切合实际、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自学的提纲。

(3)针对性原则。要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过程的弊端,强化物理 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强化物理知识的产生、进展背景和方法机制,强化物理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实验原理的阐释等。

(4)循序渐进原则。一般来说,导学提纲问题顺序和课本内容顺序相同,个别情况下可以做一定的调整。课本内容跨度较大的,提纲要做一定的铺垫,做必要的过渡。要使各问题内容连贯,环环相扣,便于学生概念形成和思维能力提高。

备课中,学生活动是主线。要以学生活动来贯穿课堂的全过程。课堂引入后,学生看书及提纲自学、自学后的学生交流、生生及师生间的展示交流、课堂反馈练习,都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应预见到学生活动大致可能的情况,引导学生把活动进行到底!

在准备的课堂剧情中,教师要甘当配角、当主持人、当学生们的第N+1个同学,即教师活动当引线。要引得巧妙,当学生的探究遇到障碍时,当学生的交流有阻滞时,当学生的视野需要扩展时,当学生的行为需要规范时,就是教师引导的巧妙时机,当引导达成时,教师要及时隐退。

备课的显性产品为导学案。课前发到学生手中的导学案一般为16开纸两面,内容包括:(1)导学提纲,其要求所前所述。题。学了知识要应用,这样才能对知识有更准确的理解,而应用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例题。例题要有代表性,能准确反映本节所学内容,检测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给学生思维与解题规范。例题一般以1—3个为宜。(3)问题: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问题做为展示交流阶段的最后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知识(新物理量及其

(2)例描述、新定理)、能力、动手技能以及物理方法、学习方法上做总结,这个问题的回答实际就是课堂小结。(4)课堂达标练习。练习在内容上要涵盖本节所学;难度上以易、中档题目为主,并有适度延伸,照顾到全体学生;数量上5个左右;题型上要有辨析概念的选择题、情景鲜明生动的填空题等,以小题为主,不要加大审题难度。教师手中的导学案应该和学生的稍有不同,包括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堂引入、导学提纲、例题、课堂达标练习,中间插入必要的教师引导语言与教师活动提示。

2.上课

物理课堂有新授课有复习课,有概念课有习题课有实验探究课。课型不同,也决定了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大致说来,一般课型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课堂引入、学生自学、小组议论、学生课堂展示、课堂达标练习。

(1)课堂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得当,可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吸引注意力,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教师本人知识储备来选取恰当的引入方法。该过程时间不宜太长,1—3分钟即可。

①观察实验式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符合学科特点,物理实验直观形象、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顿悟水平。教师要尽量选择新奇、有悖“常理”令人费解的演示实 验,诱发学生好奇、猎奇心理,使学生观察时像看魔术那样全神贯注,从而顺利步入新课的学习。

②故事引入式

初中学生爱听故事,特别在有很强理性的物理课堂上尤其如此。教师要精心选编小故事、童话或寓言,将物理原理寓于其中,这样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兴趣,学生印象也深刻、记忆持久,顺便也掌握了该原理的应用。用故事引入新课的缺点是现成的适宜于引课的故事童话或寓言少,教师平时要注意积累、移植或改编。

③游戏引入式

初中学生稚气未脱,若能应用游戏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既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跃跃欲试,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急于明白其中的道理,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八年级物理《压力和压强》一节时,可用下面的游戏引入:用一段粗绳和细绳连成回环,从班上挑选两名力气有一定差距的学生,让力气小的学生用食指勾住粗绳,让力气大的学生用食指勾住细绳,开始拔河比赛,游戏结果是力气小的同学获胜,结果出人意料,问题令人深思,学生可由此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④以惑为诱式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获胜获取知识的过程是“生疑-质疑-释疑-再生疑„„”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师在上课开始时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埋伏陷阱,以惑为诱,最大限度地利用惑的冲击力以提高学生的 注意力,刺激好奇心,使其思维处于兴奋状态。如学习“密度”一节时,可以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根据你们的经验,是木头重呢还是铁重?”学生很容易回答:“铁重。”于是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小块铁问“木头重(指着讲桌)还是铁(指着铁块)重?”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笼统说铁重还是木头重,应该用体积大小相同的木头和铁块比较才能体现材料的某种特性。教师进一步问:“用多大的(相等)体积比较合适呢?学生们会说用单位体积最好,从而顺畅的引出密度概念。

课堂引入还可以用开门见山式、温故知新式,视情况而定。(2)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进行简短的课堂引入后,就进入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学生结合导学案和课本进行自学,包括读课本、查看参考书、回答导学案所提阅读问题以及解答例题,有时还包括做课堂小实验。该阶段同桌间可以有必要的交流,教师在学生间巡查,可以有必要的师生间交流反馈,及时掌握自学情况,发现共性问题,以便课堂反馈时有目的地进行指导。

该阶段的学习是课改的精髓所在,从制度上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真正做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效。该阶段大约需要10—15分钟。

(3)小组议论交流

自主学习结束后,进入小组交流阶段。小组组成一般包括同桌、前后桌4人,便于交流,安排座位时要考虑到每组内优、中、差学生 都有,最好考虑到性格差异,以使组内发言积极、交流充分、以优带差、共同进步。最好相邻小组间成绩最好的也相邻,如果有较难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不了,可以在邻组间交流解决。教师在教室内巡回,适当参与、引导薄弱小组的讨论,这样既可以解决小组交流的问题,又让教师对下一阶段的展示互动交流做好准备。

小组内交流内容一般包括互通自学提纲及例题答案、谈体会、互答疑问,小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要保证人人发言、人人都会,然后选定下一阶段展示时的代表小组的发言人,要保证发言的机会均等。

小组交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保证了人人动脑、人人发言、人人都初步掌握本节内容,所花时间也不多,约需3—5分钟,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展示交流做好了准备。

(4)学生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就是按照事先部署,各个小组按照分工,由小组的代表将导学案上的问题在黑板上展演或口头发表,由其他小组做评价或纠正。

课堂展示是最精彩的环节,这里面汹涌着互动,潜藏着脑力风暴。爱展示是人的天性,只要班级制度得当、教师引导合理,学生就敢于展示、乐于展示、善于展示,潜力就能得到发挥,知识就能得到巩固,能力就会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因展示而自信,因展示而会思考,因展示而完美。

传统课堂上,老师害怕学生学不会,害怕学生记不住,害怕学生不会做题,恨不得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内把该节课的所有内容、所 有应用、所有解题技巧统统亲口告诉学生,其结果无外乎是教师讲得口吐白沫,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常听老师感叹:那些知识我都讲过了啊,学生怎么就学不会呢?

该环节老师最头疼的事就是学生不张口。怎么办呢?第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学生分组要合理,小组长要选准,回答问题积极与否对小组要有奖惩。可以考虑把学期分数分为平时分和期末分,或建立星级小组等制度,发言积极的小组重奖,一周一评。第二,教师要设计把握好课堂环节,自己尽量少说,把机会留给学生,在导学案中设置问题时就要考虑到学生便于思考、便于回答、便于辩论。第三,教师要打心底里爱上这种模式,对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要百般呵护与鼓励。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促使学生展示、互动、交流,有时候也可以来点小奖品、小纪念品之类的“小恩小惠”,学生很在乎这样的看似物质实则是精神上的奖励。

这个阶段教师干什么呢?一看。只要学生在有效地展示与交流,哪怕一时半会没有把教师想说的话说出来,也要耐心地等,要相信集体的智慧,不要在学生思维刚刚放开时就急着打断他们,这样他们就无语了,以后你再启发,学生也不愿发言了。二导。在学生集体思维阻滞时,在学生知识面还没有达到时,在知识背后隐藏的方法、情感学生不易发觉时,教师适时点拨,但不宜多,随后很快把话语权再交给学生。三鼓励。“好!”“棒极了!”“掌声在哪里?”三言两语就能把气氛推向高潮!在展示“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时,刚开始实验时,学生可能不敢说、说不好,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从学到 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新方法、在情感方面有什么收获等逐层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敢于并善于回答了。

课堂展示阶段约需15—20分钟。(5)课堂达标练习

该阶段学生做题,以便对本节所学知识活化、深化,加深理解,掌握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学案可以在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评,也可以下课时收缴后由教师课外批改。本阶段是课堂的最后一个阶段,时间比较灵活,一般在10—15分钟。

第五篇:劳动教养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探究

劳动教养问题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探究

2006年发生在湖南永州的幼女被强奸被迫卖淫案受害者母亲唐慧因连续上访投诉。今年8月2日湖南永州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认为其“扰乱社会秩序多次被行政处罚后仍不悔改,继续无理取闹,闹访、缠访,严重扰乱了单位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决定对其劳教一年零六个月。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劳动教养。劳动教养到底是什么一个什么样的制度?而做出劳动教养决定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又是什么机构?

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国独有的一项制度。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①。对需要收容劳动教养的人,由民政、公安部门,所在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或者家长、监护人提出申请,由省(区、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下设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劳动教养期限为一年到三年,最高可延长一年。其中,做出劳动教养决定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是依据1979年《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建立起来的。《补充规定》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成立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民政、公安、劳动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和管理劳动教养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劳动教养的建议部门和决定部门实际上是相同的。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讨论,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劳动教养的历史。

一、历史沿革

劳动教养制度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共中央发动的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运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这个指示首次提出“是不能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于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去又会增加失业的,则进行劳动教养,就是虽不判刑,虽不完全失去自由,但亦应集中起来,替国家做工,由国家给与一定的工资。”。1956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各省市立即筹办劳动教养机构的指示》继续强调劳动教养机构建立的工作。

从法律上讲,劳动教养制度始于1957年。1957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了经过1957年8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八次会议批准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的初衷是为了管理“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力的人”,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不够逮捕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合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又会增加失业的人员”。此后的一段时间之内由于人们错误的认识这是针对有派人员,各地大办劳教所甚至县和生产队也办起了劳教所。这一时期的劳动教养极为混乱,期限不明有人被劳教长达二十年。直到1979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明确劳动教养制度可限制和剥夺公民人身自由

长达1-3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但以后在实践中,常出现重复劳教问题。

1982年1月21日颁布《劳动教养试行办法》,针对的对象包括“家居农村而流窜到城市、铁路沿线和大型厂矿作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 的人。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990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禁毒的决定》;1991年9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等。以上法律使更多的人员相继被纳入劳动教养的对象范畴。同时其它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甚至一些省市区、大中城市的政府和行政部门通过的地方法规或部门规章,都加剧劳动教养对象扩大化的趋势。现在实践中主要是针对小偷、卖淫嫖娼、吸毒、破坏治安等。

二、合法性

从刑事法学、法理学、宪政学的角度来看,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是不充分的。一是与《立法法》相违背,《立法法》第8条第五款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而劳动教养制度的最高法律依据是《决定》和《补充决定》,这两个是国务院颁布的具有“准法律”性质的行政法规。(这一说法,有点争议,笔者赞同行政法规这一说法,下文会说明。)那么,这就是说劳动教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欠缺的。

在这个问题中有学者就《决定》和《补充决定》的效力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这两个文件是经过全国人大批准通过的,那么他们就会取得与法律相同效力的位阶。但这种观点站不住脚,因为依照当时的惯例,如果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那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来公布的,并且其名称也不应叫《国务院关于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而应叫《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既然《决定》和《补充规定》的颁布主体是国务院,那就应当属于行政法规。②

第二是与《行政处罚法》有冲突,《行政处罚法》第10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第64条第二款规定:“本法公布前制定的法规和规章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与本法不符合的,应当自本法公布之日起,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修订,在1997年12月31日前修订完毕。”而行政处罚法中没有劳动教养这一项规定。由此可见,作为行政法规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规定“劳动教养”这样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不但不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与规定矛盾和冲突,而且已经在事实上处于缺乏法律依据。③

三是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有关条款相冲突。我国已经在1998年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正在为批准该《公约》积极创造条件。《公约》第9条第1款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人身

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④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通过的一般性意见,该款适用于剥夺自由的一切情况,无论它涉及的是刑事案件还是诸如精神病、游荡、吸毒成瘾、为教育目的、管制移民等其他情况。另外,这里的“法律”,是指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而所谓的“根据和程序”,是指“任何受影响的人有权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的规定,由一个依法设立的合格的、独立的和无偏倚的法庭来裁判”。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劳动教养制度的违宪问题。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在是依据国务院等部门制定的相关规范,如果要质疑劳动教养制度的合法性,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将追溯到对其所依据的规范的审查问题,而对于规范的审查,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宪法问题。如果对劳动教养制度的合法性溯本请源,需要对劳动教养依据的高位阶规范从宪法学的角度进行梳理。因此有必要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宪法学的思考。现行《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而劳动教养是在未经法院审判,剥夺公民人身自由1至4年的行政处罚行为,这个显然不符合宪法的规定。但是如果说劳动教养制度一开始就是违宪的那也有失公允,因为最初的劳动教养具有安置就业的性质⑤,这就是说最开始劳动教养制度是符合宪法规定的。但是在制度的推行中,制度的实施方法和实施环境的变化让劳动教养制度和宪法越来越背道而驰。

三、合理性

怎样才能判断一个法律制度的合理性?这个估计要根据 ① 参见1991年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白皮书中明确规定了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

② 刘仁文在接受《新世纪检察》采访时回答 2011年10月18日

③ 陈威《邹议劳动教养制度》 来源于法律教育网 2009年3月16日

④ 刘仁文《劳动教养制度及其改革》载《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

⑤ 王书成《“废除劳动教养建议书”的宪法学思考》 载《山东社科学》2009年01期

下载“探究——研讨”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究——研讨”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