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语委 省文明办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

时间:2019-05-14 05:2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语委 省文明办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语委 省文明办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

第一篇:省语委 省文明办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

省语委 省文明办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

“城市创优 乡镇达标”工作的通知

各市语委、文明办,省语委有关成员单位:

2010年,我省在全国第一个全面完成省域内各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城市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达标省”。为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江苏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进一步营造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言文字环境,提升城乡文明形象,现就深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开展“城市创优、乡镇达标”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语言文字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语言文字的规范程度和管理水平,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巩固提高以及向农村辐射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今后五年,是江苏全面实现“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迈进的关键时期,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进一步加大语言文字工作力度,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江苏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宣传教育,加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高步伐,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江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高素质新一代江苏人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迫切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城市创优、乡镇达标”工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确保2015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创建目标

语言文字规范化“城市创优”的目标是:普通话基本普及、社会用字更加规范。到2015年,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电台、电视台、公园、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区(点)、医疗机构、机场车站均建成“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单位”;城市主要街道、建筑物、市政公用设施、公共交通指示牌、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用字等更加规范,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社区普通话基本普及,建成一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区”。

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达标”的目标是:普通话初步普及、社会用字基本规范。到2015年,乡镇辖区内中小学校全部通过贯彻语言文字法情况专项督查,建成“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苏南不低于60%乡镇、苏中不低于30%、苏北不低于20%的乡镇通过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建成“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乡镇”,为2020年全省乡镇实现“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三、基本标准

(一)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单位

1.单位领导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融入本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和业务管理之中,责任明确,要求具体,可操作性强。

2.重视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开展每年一度的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宣传周活动,干部职工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强。

3.面向公众服务的从业人员能熟练使用普通话,达标率高。面向公众的示意性文字准确。汉字、汉语拼音以及外文使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范标准。

4.重视本单位语言文化建设。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中华诵”等为主题,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等活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中发挥示范作用。

责任部门:省文明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委员会、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省体育局、省旅游局、省通信管理局,各市语委。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区

1.城市主要街道、建筑物、市政公用设施等中的名称牌、街巷牌、站名牌、标志牌、指示牌等用字准确,汉字、汉语拼音以及外文使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范标准。户外广告、店招店牌中的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准确。

责任部门:省文明办、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外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市语委。

2.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社区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教育融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每年举办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宣传周活动。公共场所用语用字规范、准确,普通话基本普及,社区语言生活和谐。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诵”等主题活动,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浓郁氛围。

责任部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文化厅,各市语委。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乡镇

1.乡镇领导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在落实政府语言文字工作职责方面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和联络人员,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基本形成。

2.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教育融入乡镇精神文明建设中,每年举办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宣传周活动。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我们的节日”、“中华诵”等为主题,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等活动,形成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浓郁氛围。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显著提高。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达标,农村青壮年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普通话。乡镇机关公文以及街道、建筑物、市

政公用设施等中的名称牌、街巷牌、站名牌、标志牌、指示牌等用字准确,汉字、汉语拼音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户外广告、店招店牌中的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准确。

责任部门:省文明办、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委员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市语委。

4.乡镇辖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达标,通过语言文字部门组织的贯彻语言文字法情况专项督查。

(1)学校领导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明确的管理部门和人员来保证法律规定的“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落到实处。

(2)教职员工熟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普通话水平达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法律规定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落到实处。

(3)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注重“听、说、读、写”训练。学生普通话水平至少相当于三级甲等,规范汉字应用、书写水平较高,熟练使用汉语拼音,法律规定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落到实处。

(4)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在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将诵读、书写、讲解中华经典融入教育教学,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诵”等主题活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5)校园内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电子屏幕、标语(牌)等用字准确,汉字、汉语拼音以及外文使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范标准。

责任部门:省教育厅,各市语委。

四、组织实施

1.依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江苏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的语言文字工作管理职责,“城市创优、乡镇达标”创建工作实行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分级组织,分工负责。

省语委、省文明办对创建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省文明办将创建结果作为评选文明单位(社区、乡镇)的条件之一;省语委有关成员单位对本行业本系统创建工作进行规划和督促检查;各市语委对本地区创建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及组织实施。

2.“城市创优、乡镇达标”创建工作认定程序是:单位(街区、乡镇)自评申报,地方(行业)评估,省语委、省文明办认定并颁牌。

(1)对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单位的评估,原则上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地方语委、文明办及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省语委派观察员进行督查。

对在宁省直属公共文化体育场馆、电台、电视台、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评估,由省语委相关成员单位负责组织。

(2)对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区的评估,由地方语委和文明办负责组织,省语委派观察员进行督查。

(3)对乡镇辖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贯彻语言文字法情况的专项督查,由县(市)语委联合督导室负责组织,市语委派观察员进行督查。省语委组织专家实地抽查,对合格者授予“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

(4)辖区内学校均获得“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称号的乡镇,可以申报“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乡镇”评估。评估由县(市、区)语委、文明办负责组织,省语委、市语委通过审核资料、实地抽查、派观察员等方式进行督查。

五、加强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开展“城市创优、乡镇达标”工作作为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江苏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重要举措,提上

议事日程,制定实施规划,及早动员部署。要坚持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语言文字管理体制,完善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注重均衡发展、整体推进,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切忌形式主义。要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先进经验,不断形成激励机制,使其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省语委将对推动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成员单位和市、县(市)语委给予奖励。

请各地语委、省语委有关成员单位于8月30日前将本地、本系统贯彻实施方案(包括组织领导、责任部门以及2011-2015年每年度工作计划)报省语委办公室(纸质材料一份,并将电子稿发至电子信箱ywb@ec.js.edu.cn)。

联系人:王前鹏;联系电话:02583335868,***。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14届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教语用〔201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党委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公务员局、文化厅(局)、广播影视局、语委、团委,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警部队政治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党委宣传部、人事局、文化局、广电局、语委,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推普周活动开展13年来,在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及促进全社会增强语言规范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2011年9月11—17日是第14届推普周。为做好本届推普周各项宣传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导作用,促进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健康,为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二、宣传主题

本届推普周宣传主题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水平和语言综合能力是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因素,对个人成长、成才和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提升全体国民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人口大国,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方便沟通、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和传承,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体现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举措。通过中华经典诵读等有效形式,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语言文字工作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1.突出宣传主题,带动活动开展。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全面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开局之年;《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即将发布实施。本届推普周宣传活动要围绕继承革命传统、诵读红色经典、讴歌新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宣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开展。学校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以推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深入开展为载体,举办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其他行业和单位可根据推普周宣传主题,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2.结合常规工作,加强宣传效果。要继续推动和依托学校、特别是各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等重点领域,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群众,认真策划、部署,注重推普周宣传活动与语言文字日常宣传、常规工作的衔接与融合,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提升队伍素质、服务水平和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自主开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和语言培训、实践活动,使广大在校学生和在职(岗)员工通过活动树立依法、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并不断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3.城市农村并进,形成良性互动。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重心要向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转移,同时注重面向全社会加强对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完整、准确宣传。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做好依法、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规范汉字书写和中华经典诵、写、讲相关活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

4.部门行业协同,注重形式创新。各地要加强对推普周工作的领导,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在活动策划与部署时,应充分利用好推普周这个已形成品牌效应的宣传平台,发挥推普周宣传的整合引领作用。各地方和各行业系统应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注重政策把握和宣传实效,内容要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更加贴近群众生活,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使推普宣传活动雅俗共赏、为群众喜闻乐见,不断扩大推普周的社会影响力。

四、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1.推普周之前,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将继续制发本届推普周宣传海报和公益广告片,中央各大媒体和各地主要媒体都要在推普周期间刊发播出。各省(区、市)和各系统也可借助社会支持、利用自有条件自行制作宣传品,多渠道开展宣传,进一步增强推普周的宣传声势和社会效果。

2.各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与宣传、教育、人事、文化、广电、共青团、少先队等部门、组织协力合作,尽快制定推普周活动方案,并于7月15日前报送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各地的活动方案确定今年的推普周重点城市和重点行业系统。推普周期间,将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巡视、观摩、检查。

3.军队和武警部队各级政治机关,要结合实际,制定推普周活动方案,开展切实有效的宣传活动,并对宣传活动及成效进行总结。活动方案及有关情况,请及时报总政治部宣传部。

4.各省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请于10月15日前将第14届推普周活动总结报送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地推普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应向各自主管部门报送推普周活动总结。对活动特色突出、宣传效果显著的地区和行业,将采取适当形式予以表扬。

5.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教育部语用司 郝阿庆、吴蓓

联系电话:010-66097038,66097810;传真:66096681

电子邮箱:tuipuchu@moe.edu.cn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公务员局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员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

二○一一年六月六日

第二篇:省文明办

省文明办

近期,《湖北日报》开设“乱穿马路说明什么”讨论专栏,聚焦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引导人们鞭挞粗俗陋习,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引发了群众的共鸣,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此举以小见大,顺民心所向,凝社会共识,对于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随着“文明湖北”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全省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文明程度逐步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乱穿马路、乱闯红灯、乱抛杂物、随处吐痰、随口脏话等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各种有碍观瞻、有悖秩序、有损形象、有害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

陋习影响发展形象,公德事关和谐大局。陋习不除,顽症不治,社会风气难以匡正。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需要标本兼治,软硬兼施;需要齐抓共管,部门联动。当前要广泛发动群众,从自己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改陋习做起。

今年我省将承办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利用重大活动发动群众,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一条成功经验。省文明委将以此为契机,在全省深入开展“迎节会、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全面启动文明礼仪教育、优化公共秩序、行业优质服务竞赛、提升旅游文明程度、净化城乡环境、发展志愿者服务等六大行动。省

文明办围绕这个主题,将采取四项措施,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合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

一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围绕当前不文明行为,发动、引导群众进行评议讨论,形成知荣明耻的强大舆论声势。

二是加大礼仪普及力度。依托各级各类市民学校、村民学校、家长学校、民工学校、社区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基本常识普及宣传和教育培训活动。

三是加大养成教育力度。发挥大中小学校的教育养成作用,推动礼仪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发挥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活动,利用窗口行业自身优势,组织开展文明行为提示活动,推动广大群众在一点一滴中践行公德规范,养成文明习惯。

四是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解决中心城区突出存在的乱穿马路、乱发小广告等问题为重点,落实日常监管,开展综合整治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努力创造讲文明、守秩序的良好条件。届时,随着各项活动的推进,省文明办还将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单位记者、群众代表,开展不同形式的视察、暗访活动,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促进各项活动取得实效。

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行为意识和社会制度路径选择具有巨大影响,而文明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社会系统演化是文化与文明两股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基于历史传承,文明基于科学进步,两者虽相互影响,却遵循着各自的规律。当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的张力保持一致时,两者会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当文明进步与文化传承发生离变并达到一定临界点时,文明基于自身的进步规律会与文化产生摩擦。这时,制度创新成为协调文化与文明关系的内生性要求,并

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引起文化的强制性变迁,以适应文明进步的价值观与制度范式要求;二是文化对文明形成掣肘,使人们的行为保持在与文化传承相适应的价值范式与制度范式之中。一种良性互动的结果是:文化传承、文明进步与制度创新形成新的发展合力。

改革开放是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和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文明所必需的个体创新性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发生的一场集文化变迁和文明进步于一体的经济社会体制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信奉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对自然的依存,注重人与自然的整体协调关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并不局限于人的共同体内部,而是包容了天、人、道(客观规律)之间的根本关系。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保持的多子分承的家庭财产分配制度、祠堂族田以及一些赈济与借贷性质双兼的仓、会经济制度,是与这种文化价值观相一致的制度安排。由于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的整体和谐理念对于民族行为意识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每当社会发展显著背离整体和谐的发展路径时,就会出现激烈的社会变迁现象。均富、和谐的整体主义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国民意志与社会选择倾向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近代中国革命胜利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必然性。

文化缺陷往往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暴露出来,并成为文明进步的束缚。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个体与整体相互调适,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对个人价值、自主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忽视,并导致个体盲从于整体与传统,滋长了守旧意识与等级制度观念,淹没了个体主动性的发挥。现代工业文明需要人们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创新意识,需要个体充分发挥主动性,需要人们独立决策、自主经营、自由竞争,而这些恰是受到传统文化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排斥的。因此,从这样的角度观察,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和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文明所必需的个体创新性不相适应,以至于严重束缚了中国现代文明进步的情况下,发生的一场集文化变迁和文明进步于一体的经济社会体制创新。实行改革开放,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文化价值观与文明进步的要求相适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必然时期。

可见,正是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显然,这场制度创新,以彰显个体主体价值观为文化特征,以追求市场竞争主体利益最大化为价值目标,以经济文明进步为社会发展向度,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传承出现了一种趋势,即由强调整体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向更强调个体和物质利益的文化过渡。

个体主义与物质利益中心主义价值观,必然要向将个体置于整体发展之中的和谐价值观发展过渡

个体私营经济的独立自主意识与产权边界意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规则与自由流动的资源配置方式,使得人的个体性、自主性得到了极大开发,个体主体价值观在这种经济制度创新中逐渐显性化,并对工业化、现代化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对个体主体性缺失的传统文化缺陷也具有显著的矫正意义。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值得反思的不和谐现象,其中分配不公

与生态环境过度受损是两个典型的不和谐问题。这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中个体主义价值观膨胀是密切相关的。一些主体利用其占优的资源配置权,进行有利于自身的资源配置,使得利益天平向自己一边倾斜。当这种倾斜达到一定程度(基尼系数、环境可持续性指数是显示这种倾斜程度的指标),便造成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正如在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识下个体性往往容易被磨灭一样,个体主义与物质利益中心主义现象发展得过分突出,不仅会背离传统和谐文化的价值基础,而且同样会束缚社会效率与现代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正在成为文明进步本身发展的障碍。这表明,如果个体主义放弃整体和谐是个体发展的前提条件这一长期约束因子,就会表现出对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危害性。因而,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理念创新――构建个体与社会整体协同的和谐文化价值体系――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可见,放弃整体性前提的过度个体主义与物质利益中心主义价值观,必然要向将个体置于整体发展之中的和谐价值观发展过渡,否则任何个体最终都难以获得长久的幸福生活,任何文明进步都将因社会矛盾加剧而停止。拉美现象在本质上就是由过度个体主义价值观与自由主义制度安排下的贫富差距扩大而引起的。这也就是新世纪初期以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建立一种基于“个体―整体”统一性的和谐社会价值理念与制度架构,实现现代文明进步中的文化糅合与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的制度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激发个体积极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个体价值观为基础的,这种个体价值观的凸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明进步的要求。与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充分发达并暴露出大量缺陷之后的制度创新不同,中国是在一直缺乏个体主义价值观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的。因此,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创新必将随之而来。由此可见,文明进步本身存在的“创新性毁灭”不仅存在于文明自身即新文明对旧文明的“毁灭”,而且也激荡着文化的演化,带来文化观念的革新。在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创新过程中,个体价值观的发扬确实对工业化和现代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过度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对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并且已开始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产生危害。纠正过度个体主义与物质利益中心主义价值观,把个体发展置于整体和谐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前提之下,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观条件。

这是一种和谐价值观的回归,但并非向历史上缺乏个体主体性的社会状态与文化价值观回归。这是一种经过了市场经济与个体主体价值观洗礼的和谐文化回归,是一种获得了市场经济的个体动力又指向整体利益协调的和谐文化回归。建立这样一种基于“个体―整体”统一性的和谐社会价值理念与制度架构,实现现代文明进步中的文化糅合与制度创新,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又一个必然时期,即和谐社会建设时期

第三篇:省文明办全民健身工作总结

省文明办全民健身工作总结

按照全民健身委员会工作部署,现将我办20××全民健身工作情况和20××年安排汇报如下:

一、20××年工作情况

一是倡导全民健身理念。把全民健身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宣传全面健身理念,广泛传播全民健身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把健身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群众充分享受健康和快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是纳入全省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省文明办根据省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安排,结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实际,把全民健身有关内容纳入安徽省城市文明程度测评体系,充分利用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测评的导向作用,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

二、20××年工作安排

一是修订测评体系,发挥杠杆作用。今年将组织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测评,我办将把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有关要求纳入测评体系,督促引导各地各部门加强统筹规划,配备人员,投入资金,完善硬件,健全机制。

二是积极配合支持,壮大志愿队伍。作为江淮志愿服务的统筹协调部门,省文明办将积极配合支持省体育局工作,把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纳入江淮志愿服务之中,着力发展壮大队伍,健全注册管理制度,服务全民健身计划。

三是加强督查指导,保障落实到位。在文明创建暗访检查中,注意考量全民健身内容,发现存在问题,督促整改提高,确保全民健身有关要求落实到位。

第四篇:申报省规范化学校汇报材料

申报“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欢迎你们到XXX视察指导工作。XXXX始建于1969年,1994年迁至新校址,2004年作为XXX市政府为人民办的头等大事,我校扩建一期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校背靠青山、面向碧海,青草碧树、掩映成趣,远离闹市喧嚣,环境幽雅,空气清鲜,正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绝佳处所。

多年来,学校一直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坚持“五育并举、特色导航”的办学方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被认定为“威海市规范化学校”、“威海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威海市园林绿化先进学校”、“威海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威海市文明单位”。

现将我校基本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重资投入,打造一流办学条件

目前,我校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拥有两座教学办公楼、一座实验楼,4个标准篮球场和一个田径场。校园绿化面积达总面积的35%。学校可容纳60个教学班,在校人数可达3000人。现有教职工87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2002年,我校率先在我区实现校校通工程,2004年,我校投资200万元打造了设施先进、功能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增设了一个学生微机室,使学生用机达到了120台,教师用机也达到120台。应该说,学校教学设施完全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进行配置,除了有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等、其他语音室、电教室、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劳技室、音、体、美功能室、德育室等专用教室也都一应俱全。2005年,我校又将多媒体进教室、铺设塑胶操场纳入计划之内。

二、以校为本,铺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当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并不意味着拥有一流的教育,要办一流的教育必须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兴校之本,也是有效落实办学理念,实现素质教育的均衡保证。因此,我校一直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抓不懈。但传统的培训方式满足不了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为此,我校做了以下改革:

1、分班培训

为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要,在实地调研之后,我校成立三个培训班,即名师班、骨干班、成长班,突出“三个梯度”的培养,即新上岗教师尽快发展成为合格教师,合格教师发展成为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发展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名师。

2、联络员反馈制

为更好的了解培训效果,动态的安排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实效性,我校成立了校本培训联络员组织,负责搜集整理教师对当月培训的意见和看法,以便结合教师的实际需要调整安排培训内容。3、1+1工程

我校改革了传统的“帮教”制度,实施1+1工程。即由优劣势差异较大的教师结对子,互相学习,扬长补短。如教学经验丰富但因循守旧的老教师和敢想敢做的新上岗教师结对子、知识渊博但不擅长与学生沟通的与教学有法但知识面窄的结对子、课上的精彩但成绩不出彩的与课堂气氛不活跃但教学成绩特别优秀的结对子。实践证明:1+1>2。

此外,我校为每位教师创设教师发展档案,将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的材料及时收集起来进行分析与解释,将其作为教师自我评价与管理者对教师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培养的重要依据,教师成长档案的内容包括:教师履历表、各种培训和各类竞赛获奖情况、课题研究情况、自我反思材料、精彩教案、随笔等等。由专人负责搜集,并定期展示优秀成果。通过尝试,我们感到,教师发展档案的创设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1)有利于全面展示教师的成长过程

。教师“成长档案”能通过收集不同类型的材料,以多种方式描述、展示教师的成长过程和自身特点,反映教师的完整面貌和发展过程。

(2)有利于教师能力的提高。在“档案”创设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这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判断能力、控制能力和目标达到能力。小课题研究更能促进教师的研究能力,教科研能力。我校定期举行教师案例、反思交流研讨活动,精选部分教师的优秀作品,进行推广。

(3)有利于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从教案、案例、学习资料到课题研究,几乎都是围绕着一个专题进行的,在不自觉中,大家在教学实践中渗透自己的教育思想,从而形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教学特色。现在,已有部分骨干教师将自己的教案成果汇编成册,作为自己教学改革的最真实的记录。

三、立足过程,创立适应学生成长的教学模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环节是学科教学,最终落脚点是课堂。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为此我校采取以下策略。

1.“头雁工程”策略,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由于科研水平的限制及长期的习惯惰性养成,使得很多老师都把教改看成是表演项目、锦上添花工程。如何才能将所有教师都调动起来,参与到这次势在必行的新课程改革中来。我们的思路就是实施头雁工程,发挥典型的带动辐射作用,实现以点带面,整体发展。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1)营造氛围

注重来自教师所处职业环境中的周围因素产生的约束和激励效应,提出了“由问题到课题、由经验到实践、由效果到成果”的教改口号,揭开教研教改艰深神秘的面纱,营造浓郁的氛围浸润教师的心灵,激起教师结合自身工作踏踏实实搞科研的注意力和兴奋点。

(2)事例推广

及时总结交流老师们平时的成功事例,从中发现、培植、推广不同层面的典型,使广大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用发生在老师身边活生生的事例强化教师科研意识。

(3)课堂观摩

为重点解决或突破一个问题,掌握一项技术,我们实施头雁工程,定期组织优秀教师现场上课,以展示其认识程度和操作技术。到目前为止,我校先后举行了20人次新课程改革现场观摩课。在这样的课堂观摩中,典型的带动辐射作用尽显其中。

2.“拿来主义”策略,倡导为我所用

在新课程改革之初,我们对我校师资作了具体分析、客观评价。就整体而言,我校教改面临的难度很大:一是教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不够;二是绝大多数教师毫无教改经验,无所适从;三是受陈旧观念和习惯方式的影响,操作难以到位。据此我们提出了“广泛学习、选择拿来、为我所用”

的策略,充分发挥影像、书报、网络的信息优势,形成科研合力,指导教改实践。学校要求教师须“每日学习、每周总结、每月反思”,建立自己的业务学习文件夹,敢于模仿借鉴、敢于实践修正。“拿来”策略让我校教师获益非浅,老师们教改的胆子大了、信心足了,经验多了,收获也多了。

3、课题拉动策略,重视过程管理

在实施课题拉动策略中,我们注意体现以下几点:

(1)全员性

我们改变以往单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改的“小农经营”形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精心规划组建了课题实验小组,确立了实验教师和实验班,形成了由校到组到班的自上而下的教改网络体系,更便于全员参与、统一管理。

(2)活动性

可以说活动是我们课改的载体,是科研成果展示的舞台。自进行教改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专家讲座”、“观摩学习”、“实验反思”、“专题研讨”、“成果展示”等活动来拉动课题研究,使教师们在学习借鉴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方法、手段、视角变的更加多样。

(3)过程性

为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校一改过去重两头、轻过程,重获奖、轻推广的做法,加大对课题实验小组的过程管理。首先,我校实行阶段工作汇报制,由实验小组成员就本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总结(一学期两次),并提出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其次把听课评课作为课题研究的重头戏,由课题实验小组统一管理和安排,课题组成员在间周一次的研讨会上提出问题,集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者规范对实验资料的管理,对教师实验感悟、学习心得、研究随笔、阶段性小结等资料都进行了整理存档。最后我们实行实验小组成员聘任制,引进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吐旧纳新,保证实验小组的活力和热情。

四、特色导航,树立具备发展潜能的教育品牌

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择校愈演愈烈的今天,一个学校要想生存、想发展,就必须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经过深思熟虑,2004年,我校将“建设信息化学习校园,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作为我校的特色方向。我校将特色创建的目标定位于信息化学习社区的形成,以校园网络资源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依托、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创建工作。首先教师教学教研信息化。我校实现无纸备课已有2年了。现在,教师们更习惯于将自己的教案以文本或电子教案的形式展现。每位教师都有个人的备课文件夹,每个学科也都有各年级的教学资源库,收录优秀的教案、课例、习题及课件,真正的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同时,我们也对传统的校本教研进行了改革,更多的以网上教研为组织形式,教师们参与的时间变灵活了,也更方便于教师说真话、说实话,效果自然更理想了。其次,学生学习网络化。(1)我校将网上研究性学习纳入课程体系中。除在双休日及课间开放微机室外,每周还开设一节网上研究性学习课。这一举措拉近了学生与网络、网络与学习的距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赢得了学生的普遍赞誉。(2)创建班级网页。这是我校发挥学生特长、培养特色人才的一个途径。班级网页的创建完全由学生做主,教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在建设的过程中,学生的设计、审美、知识等素能以及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培养。另外,我校还举行丰富多采的特色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享受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便捷和乐趣。如班级、教研组网页评比、个人、教研组素质教育成果展、课件制作比赛、电脑创新作品大赛等,这些都已成为我校的传统活动项目。我校还将于今年5月份举办第一届信息技术节。主题是: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将分为宣传、展示、畅想三大板块。使师生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感受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并能够充分利用其改变来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五、五育并举,培养个性独具的特长人才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五育并举、发展特长的办学方针。课堂内,传授知识、训练思维、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如在理、化、生三科进行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我们在各类实验的开齐率、开足率保证达到100%的同时,还尽可能的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行对各类实验的器材、方法、步骤等进行总结,对各类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与已有的理论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验证探究假设,解决探究问题。课堂外,培养兴趣、探索研究、在实践中张扬个性,展示特长。音、体、美、劳兴趣小组常年开展活动,宣传栏是心灵手巧的同学们展示自己书画、剪纸的最佳场所,运动会及丰富的体育竞技活动成为身体素能良好的同学大显身手的竞技场;一年一度的新年文艺汇演则为爱好音乐的同学提供了展露才华的舞台。网上家乡是我校史地生迷们的杰作,同学们在建设网上家乡的同时,了解了家乡,增长了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家乡的感情。小作家会则是我校文学爱好者自发成立的组织,也是也是我学区文学刊物《芳草地》的主要成员,作品多见报端。此外,我校开发的10余种校本课程,都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深受学生的喜爱。

各位领导,此次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是对我校自觉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树立教育品牌的一次检阅,也是推行课程改革、培养素质人才的不竭动力。我校将以此为契机,以现代化的办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学习环境打造现代化教育、培养现代化人才。

第五篇:省规范化学校建设申报材料

省规范化学校建设申报材料 求实创新抓管理 素质教育结硕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我校于 1922年创建,始称**模范小学。1945年8月改称**小学。1968年设初中部,并更名为**公社联办中学。1986年迁校并改称**中心中学。学校占地130亩,建筑面积20745平方米。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6人,教职工152人,其中市优秀教师2人,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2 人,市教学能手4人,市劳动模范2人,县优秀教师8人,县教学能手12人。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依靠先进的办学理念、精良的干部教师队伍、科学精细规范的管理,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立校”之路,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以质量立校,教学为本全面育人;以科研强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以特色兴校,学科优势铸造品牌;以管理治校,科学发展开拓创新。实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生活教导,心理疏导”的全方位教育、管理和服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相处、学会创造”,构筑了和谐管理、优质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多渠道、多环节组成的素质教育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年年盘升,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省现代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市规范化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优秀家长学校”、“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市绿色学校”、“市AA级健康校园”、“市教育改革十面红旗”、“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市中小学管理十佳学校”、“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养成教育示范学校”、“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市书香校园”、“市创建平安学校先进单位”、“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学校在近几年全市综合考核中连续进入前三名,学校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一、抓好硬件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硬件建设是学校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外在标志,也是我校实际发展所需要的。自创建“市规范化学校”以后,我们就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更高更远的境界,对学校的物质建设目标进行了科学规划。一方面,我们将学校面积由原来的七十亩扩展为现在的130多亩,同时根据学校的地理特点对学校的布局进行了合理规划,并努力将校园打造成了“三区一场”的基本格局,即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和文化广场。它们相互辉映又相对独立,展示着我校校园格局的独特魅力。现在,一座能容纳1500名学生同时就餐的餐厅、两栋具备近2000个床位的学生公寓楼及其他附属设施,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方便、舒适的条件;矗立在校园中轴线上的一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和42间为补充的平房教室满足了近2000名学生的学习需要;铺有8×400m塑胶跑道的运动场以及比较齐全的体育设施,为师生的健身、娱乐提供了安全宽阔的活动场所;投资40万元建成的校园文化广场上,名为“超越”的大型雕塑已经成为学校不断超越昨天创造辉煌明天的精神象征……另一方面,我们根据科技的发展和教学的要求,完善和扩建了特种室,对某些教学设施和器材进行了补充和更新。现在,学校已拥有达省规范化标准的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室,还有电化教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书法室、心理咨询室、德育室、卫生室、劳技活动室、体育器材室等特种室30多个。这些教育资源为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我们通过“用事业凝聚人心、用赞美遂人心愿、用关怀尊重人性”的“人文”文化建设,把“为了学校大发展,更为自己发展好”的管理理念逐渐内化为师生的情感和意志,进而最终凝结成为以学校利益为目标,并围绕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学校精神;通过建设路边文化(标语、宣传栏、路牌等)、流动文化(广播站、校报、手抄报等)、生活文化、广场文化、班级文化等来搞好环境文化的建设,全方位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通过建设制度文化,使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完善、科学、实效,为师生的学习与生活创造了和谐、安全、有序的环境,并确保了学校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成效”;在建设“品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把学校的品牌文化定位于为社会服务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提出了 “服务人,发展人”这一代表学校品牌文化的口号,并用师生形象展示学校形象,用教育质量唱响学校的品牌文化,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信赖、支持和投入。通过对学校“人文”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品牌文化的精心经营,把校风、学风、教风和美化校园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人文”文化为主体、环境文化为熏陶、制度文化为保障、品牌文化为形象的独特校园文化风格,从而提升了我校的文化水准,提炼出了社会认可的学校精神,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储了力量,埋下了积极向上的种子。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我们不仅重视物质方面的建设,而且更重视干部、教师、学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并使之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

1、我们创建了干部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实行“分管即主管”的管理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一线工作与后勤保障、教学区管理与生活区服务、科室与级部、级部与班级所担负的责任明确到人,做到“谁分管谁主管”,将管理权充分下放,给每一个领导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在整体工作上科学决策,适时指导,灵活协调,为各部门的工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二是实行“学校办公会提案制”。领导干部和教师就学校工作的某些方面,用提案的形式每周向学校办公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实行领导干部周工作汇报制度。在每周的学校办公会上,所有领导干部就所分管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下周工作打算向办公会汇报。同时,我们加大了领导干部值班巡查的力度和密度,设计运用了《班级上课人数检查表》、《宿舍餐厅管理量化表》、《课堂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表》、《干部值日情况记录表》、《日常管理检查汇总表》等可以全方位涵盖学校管理的运作方式,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尽收“眼底”,便于学校及时、准确地把握各方面工作的运转情况,保证了领导干部和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学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得到了上级及社会各方的瞩目和肯定。学校也因此以绝对优势荣获“胶南市十佳管理学校”、“胶南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青岛市德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我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在胶南市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交流推广,也多次被《胶南教育信息》、《胶南新闻》、《现代教育导报》等新闻媒体报道。

2、我们创建了教师管理运行机制: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专业化教师队伍,提高教书育人水平,根据市教体局和镇教委的意见和要求,学校开展了“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在主题师德教育活动中,学校根据主要活动安排表开展活动,尤其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使广大教师明确八项要求。在明确要求的前提下,加大教师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1)弘扬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了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就人为出发点的人本管理思想。(2)逐步建立完善民主、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学常规制度、过程考核督导制度和对教师的发展性考评制度,树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思想,努力做到扁平化管理,无缝隙管理,精细化管理。(3)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搭建教师成长舞台。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研究教学上来,统一到精益求精上来,统一到想办法出点子提高成绩上来,努力让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为此,学校还采取各种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能力。一是紧紧围绕如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主题,采用集中学习、个人反思、交流讨论等方式,就新课程改革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在评价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等方面,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等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征集优秀论文,广泛开展评选活动,使广大教师树立了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人才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以开展“双学三创”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以“创品牌、练绝活、争一流”为主题的教师培训、教学创新、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成果展示等活动,鼓励和推广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心理辅导、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展现“绝活”。学校还组织了课堂教学大比武、优秀教案评选、课件制作比赛、教育教学优秀案例征文评选等活动。三是在教师节期间,根据标准条件积极组织师德先进典型评选,为教师们树立起身边的榜样,调动了广大教师学先进、赶先进的积极性,形成了崇尚师德先进、学习师德先进、争当师德先进的良好风气。

3、我们创建了学生管理运行机制:以德育为龙头,把握素质教育育人之本,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德育工作制度化。形成德育工作骨干队伍,组成“全员德育网”齐抓共管,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加强班级量化管理,落实班主任工作“七个必到”。二是坚持教育活动系列化。积极开展学雷锋做好事形成风气,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上学途中等做好事;运用各种载体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如广播、板报、宣传栏、德育室、国旗下讲话、看电影、听报告、参观精品园、企业等。组织体操比赛、文艺会演、运动会、各种知识竞赛和体育比赛等。三是坚持行为习惯规范化。组织新生进行军训;学习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岛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并进行测试,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学生证制度和相互监督制度(建立举报箱、通报栏等);学校还大力开展了我为文明社区、文明村庄、文明学校、文明班级做贡献活动。同时还立足镇区村居,开展助老扶弱、助困扶弱、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广泛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如团委组织的迎奥运、环保教育知识讲座、保护母亲河行动和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做好团员等活动;为使学生远离网吧,学校购置微机100多台,还实现了卫星教育和光纤网络入校,并定期组织学生上网。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中,学校坚持把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贯穿于每项活动的始终,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

1、坚持自学和培训相结合(1)教育理论培训。帮助教师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观念,运用教育观和学习观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探索新的教学行为。(2)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所教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等。(3)新教材培训。了解新教材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应用能力。(4)科研素养的培训。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以科研促教研,培养专家型教师,建立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5)教学基本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坚持自我培训和学校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新课改培训计划,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培训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同时立足于岗位,把教研活动作为新课改培训的重点形式。一是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做到了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二是开展“课堂教学互听互评”活动,同学科组每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并进行评课。三是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教师每周都坚持写一篇好教后记,探讨一个问题或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思路,写出教育心得、教师心语、师德警句。四是加强教育科研培训,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重点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研究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2、坚持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学习交流。首先,学校在明确教师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聘请有关专家或本校在某方面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对学校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同时由学校中层以上业务领导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困惑和模糊认识进行专题辅导,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并定期对教学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并把教师撰写的论文或经验文章在校级经验交流会或成果发布会上交流,对于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向刊物推荐。其次,加强我校与外校的互相交流、互通有无,在师资、设备、信息等各方面做到资源共享。对于校外培训,主要是参加兄弟学校组织的研讨课、上级业务部门组织各类讲座和教研室各学科组织的研讨会等。

3、开展“反思式”教学

学校要求任课教师要在上完每堂课后,都要对这节课进行反思,教导处则定期对教案中的教后反思一栏进行检查,对教后反思比较成功的个案,在校报上公开发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落实单元达标测试、期中、期末检测、学科竞赛制度,加强了对平时教学质量的分析诊断和反馈调控,如定期开好班级教学质量会诊会,做到“勤总结、快反馈、重过程、求实效”,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由于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质量检测机制,各科教学重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要求,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有明显的教学效果。还加大了对校本教材开发的力度。随着课改实验的全面推开,我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更加规范。如语文开设的“诗词赏析课”,地理开设的“导游课”,美术开设的“艺术教育课”,同时在组织出版《小荷尖尖角》、《花季的畅想》、《奥运之梦》三本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又组织合作编写了以介绍东佳、星火纺机创业史、产品性能等为主的校本教材——《纺机,我心中的歌》。

4、实施分层递进教学

李岚清同志说过,“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使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普遍提高……才是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这就说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它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大众教育。根据这一思想,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推优转差,分工负责,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策略。首先,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使之与各层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相适应,不让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掉队。第二,推优转差,对基础较差学生的教学,是低起点、小台阶、拉着走、勤督促、多鼓励,使他们脱离单科后十名,转成二类或一类,即“转差”。对中等学生的教学,是有变化、多思考、小步子、勤活动、快反馈,使他们的成绩能有较大提高,转化成上游生,即“推优”。对基础较好学生的教学是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使他们的成绩更好,即“保优”。第三,对各类挖潜对象,找准其“最近发展区”,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寻找学习方法,树立成功的信心。在平时,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做到六个“多一点”,即备课时多考虑一点、上课时多注意一点、练习时多设计一点、批改时多仔细一点、辅导时多照顾一点、谈心时多交流一点。第四,建立层层承包责任制,主要领导包级部,分管领导包弱势班级,班主任包班内弱势生,任课教师包班内弱科生,分工管理,各负其责。

通过推优转差、分类递进教学,把原本是全面发展优生的保下来,把能成为优生的推上来,把学习起伏大的稳下来,把成绩一向较差的转出来,同时把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与教师考核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我校中考已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2006年我校共有368名学生被胶南市普通高中录取,实验班录取102人(全市实验班总数为856人,我校优生录取率为11.92%)。我校考生录取的绝对数、达线率、录取率、优生数的各项指标均遥遥领先其它乡镇中学。

四、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1、从不同方面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我们许多教师虽然在大学学过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但对心理健康这一概念并不很清楚,更谈不上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了。因而,也就出现了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作风、道德品质问题,采取简单训导式的错误做法。针对教师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我们学校加强了此方面的培训学习。首先是全体教师明确以上四个方面的意义,同时学校聘请专家进行此方面专题讲座,订阅了有关方面的报刊杂志。以便使教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能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工作。

现在中学生处于心理急剧变化的年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一些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随着生理发育而开始出现,加上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使得他们的心理面临着许多困惑和焦虑,因此,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教师在工作中注重爱护、培植和发展学生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其自信心,耐挫折力,使其能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与接纳自己,形成自尊、自爱、自强的积极情感,促进其人格的发展,我们教师的许多工作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诸如班会、与学生个别谈心、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等。特别是通过教师的努力,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做到以下几点:⑴要培养爱心,具有丰富的细腻感情,只有具备爱心,才能对自己的工作及学生拥有深厚而又健康的情感,这是力量的源泉之一,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⑵要培养自尊、自信,提高自控能力。⑶要善于理解别人,与别人和谐相处。⑷要培养良好的性格。开朗乐观而又稳重是教师的特殊性格要求。

2、建立健康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渗透心理教育的重要阵地。课堂气氛是学生心理表现的标志。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相互讨论,共同磋商,建立和谐的行为守则,经常给学生以积极的帮助,就会大大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气氛不仅依赖于教师正确的领导作风,而且依赖于同学间正常的关系。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既有与其他学生合作的一面,也有与别人竞争的一面。竞争对学生心理发展既有有利之处,也有不利之处,有利的是竞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使集体生活在竞争中显得富有生气。不利的是,如果竞争不当或竞争过量,则会引起学生过分紧张和焦虑,使能力稍差的学生产生不胜任感和退缩行为,也可能导致紧张、敌对、报复等不良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能力,较好地动用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和竞争,使两者相互合作,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注重从各方面进行不同的指导。

除加强与学生方面的直接工作,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外,学校还组织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家长直接接触,讨论并讲解一些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对学生的某些行为提出合理建议,进行多方面指导,并与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合作,采取综合措施,对学生的不协和行为进行修养和矫治。

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明确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增强挫折观及抗衡心理紧张的能力。为此,学校选派两名教师参加培训,每周上足一课时的心理辅导课。这些辅导课,抛弃单独说教的形式,采取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忆一忆、写一写、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点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自觉地提高了心理素质。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同时,对促进青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在心理鸿沟之上架起桥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共同进步。我们认为: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并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是有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人生理想的探讨,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可以促进校风、学风的建设;举办辩论赛、演讲赛,可以促进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开展文体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农村、机关和市场,扩展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的知识,同时也为他们今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学校还通过组织各种竞赛培训学生的竞争精神和行为能力,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冲浪”,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我们还在班级中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来当班长或组长,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及交际能力等。

4、加强课外文体活动,培养学生艺体特长。

学校切实加大了对《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方案》的落实力度,正常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加强了学校的艺体特色和学生的艺体特长培养。为不断提高课外文体活动质量,学校创造条件成立了“三团”,即合唱团、舞蹈团、乐团,进一步加强了“三队”建设,即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的建设,积极开展了“三类”兴趣小组活动,即文艺类、美术类、体育类,并固定时间,专人负责,规范训练管理,保证每周至少活动二次,做到了活动计划、内容、人员、条件、实施五落实,有效地提高了活动质量,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文体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在市以上组织的书法、绘画、器乐、文艺汇演、体育运动等各种竞赛中有100多名学生获奖,学校田径队、乒乓球队、象棋队的比赛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市前茅。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各位领导,我校是团结的集体,是善于学习、创新和发展的团队。乘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东风,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必将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因教师来源广泛,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校缺少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成果和专家型教师。

3、工作创新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加大教法改革力度,修改完善《各科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充分发挥《新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法改革与探索,发现和培植典型,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和扶优战略;加强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2、学习先进学校,培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

3、加强学法指导,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提高性辅导答疑制度和课任教师目标责任制。继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和自主实验制度。

4、开拓工作思路,在消化吸收外地先进经验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汇报结束,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

下载省语委 省文明办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语委 省文明办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省站规范化建设试点情况汇报定稿

    狠抓基础装备 强化规范管理 全面提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水平----山东省莱州市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试点情况汇报 山东莱州市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11个镇、5......

    申报省规范化学校汇报材料

    镇中心小学现有37个教学班,2093名学生,专任教师88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占地47亩,现有校舍面积7118平方米。几年来,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加......

    省规范化学校建设申报材料

    省规范化学校建设申报材料求实创新抓管理 素质教育结硕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校于 1922年创建,始称**模范小学。1945年8月改称**小学。1968年设初中部,并更名为*......

    XX市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迎接省语委检查评估方案

    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定于2007年对我市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语委《关于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意见》......

    省文明办清明网上祭扫活动通知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转发中央文明办 《关于要求全国文明城市积极发动群众 参加“网上祭先烈”活动的通知》 各市文明办: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大力弘扬爱国......

    省文明办关于文明过春节的倡议

    兔年新春即将来临,为使全省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安全的节日,省文明办向全省人民发出六点倡议:1.弘扬中华美德,自觉尊老爱幼、扶危济困,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2.......

    省文明办关于加强文明单位评选、管理工作的意见

    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豫文明办[2009]25号 关于加强和改进文明单位评选、管理工作的 若干意见 各省辖市文明办,省直文明办: 为进一步做好省级文明单位评选......

    海慧中学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迎接省语委、省教育厅评估”的活动方案

    海慧中学关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迎接省语委、省教育厅评估”的活动方案 根据《省语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海慧中学关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