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山东省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东省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 和《山东省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鲁政发〔2011〕18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山东省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山东省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
前言
实行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男女平等的实现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发展中维护妇女权益,在维权中促进妇女发展,是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途径。妇女占人口的半数,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妇女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始终把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2001年,省政府颁布的《山东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妇女纲要》)确定了妇女与经济、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与教育、妇女与健康、妇女与法律、妇女与环境六个优先发展领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十一五”时期,省政府将妇女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力地促进了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在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下,我省妇女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2010年年底,《妇女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妇女参与经济和享有社会保障的程度普遍提高;妇女参政比例和层次逐步上升,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能力增强;妇女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男女受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妇女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保护妇
女权益的立法、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妇女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普及程度提高,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妇女纲要》的实施,对于促进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十二五”时期妇女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妇女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历史文化中残存的男女不平等的陈规陋习尚未消除,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法律规定的男女平等权利在一些领域未能完全实现,妇女在社会分工和资源占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城乡、区域妇女发展不平衡;妇女在文化教育、经济参与、决策管理、社会保障、法律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制约妇女发展,也影响经济文化强省建设进程。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既为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全面促进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任重道远。
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妇女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将妇女发展融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局,保障妇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妇女在全面参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着眼妇女发展需求,解决关系妇女切身利益问题,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2.坚持男女平等,促进男女和谐发展。注重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两性社会地位差距。
3.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妇女协调发展。加大对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妇女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区域妇女发展差距。
4.坚持妇女参与,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
二、总目标
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地方法规和公共政策,推动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公共卫生优质服务,妇女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保障妇女平等获得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妇女受教育程度持续提高;保障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参与经济发展,妇女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国家社会事务决策与管理,妇女参政比例和决策水平明显提高;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妇女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妇女社会福利水平显著提高;加强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妇女生存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一)妇女与健康。
1.主要目标。
(1)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延长。
(2)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9/10万以下,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3)降低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4)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达到50%以上。提高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
(5)妇女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与性病感染得到控制。
(6)减少妇女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发生。
(7)以长效为主的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5%以上,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
2.策略措施。
(1)加大对妇幼卫生的支持力度,保障妇女整个生命周期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
化卫生投入机制,进一步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健全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农村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短缺状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妇幼卫生服务。保障流动妇女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2)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加强基层产科建设,加大妇幼保健人员医疗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孕产妇医疗保健水平。依法开展孕前保健服务,做好孕前卫生咨询、卫生指导和孕前医学检查。落实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政策,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城市达到90%以上,农村达到85%以上;孕早期检查率保持在90%以上;农村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5%以上;开展高危孕产妇的筛查,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9%以上。
(3)创造促进自然分娩的社会环境。普及自然分娩知识,为孕产妇提供必要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帮助孕产妇树立正确生育观,科学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围产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医学干预。
(4)加强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宣传普及妇女健康知识,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妇女常见病预防和治疗水平。根据国家和省医改方案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服务项目,加强项目管理,扩大农村妇女受益面。认真执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确保用人单位每年安排本单位女职工进行一次妇科病、乳腺病筛查,县级人民政府至少每两年安排生活困难的妇女进行一次妇科病、乳腺病筛查。每年对65周岁以上老年妇女免费进行一次查体。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为贫困妇女妇科病、乳腺病筛查提供帮助。
(5)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完善艾滋病和性病防治工作机制,加强对妇女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强化对娱乐场所的监管,推广有效干预措施。把预防艾滋病、梅毒等母婴传播纳入妇幼卫生常规工作,强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提供规范化的艾滋病、性病诊疗服务,积极实施医疗救治,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
(6)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建立人口计划生育和卫生工作互补、资源共享长效机制,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服务。加大避孕知识宣传力度,强化男女共同承担避孕节育的责任意识,预防和控制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85%以上。
(7)提高妇女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宣传普及妇女营养保健知识,加强合理膳食指导,提倡科学的膳食结构。面向孕妇、乳母贫血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倡导孕前3个月和孕早期3个月合理补充叶酸、复合维生素等营养素。大力推进妇女健身示范站点争创和基层妇女体育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妇女健身活动。
(8)提高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加强对精神卫生
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干预,普及妇女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
(9)加强对妇女食品、用品等安全监管。加强对与妇女健康有关的食品、药品、卫生用品、保健品、化妆品、服装的质量检测和卫生监督,定期组织质量标准检查。
(二)妇女与教育。
1.主要目标。
(1)性别平等原则在教育法规、规划、政策和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
(2)适龄女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以上。
(3)小学适龄女童入学率达到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以上。
(4)女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7%。
(5)妇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6)提高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比例。
(7)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
(8)成人妇女识字率达到90%以上,其中青壮年妇女识字率提高到98%左右。
2.策略措施。
(1)教育工作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在有关教育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修订和评估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体现社会性别意识。改善教育管理者的性别结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层的妇女比例。均衡中、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性别结构,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弱化性别因素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鼓励更多妇女参与高科技领域的学习和研究。
(2)保障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抓好农村和城市新建小区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残疾儿童免费学前教育,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
以资助。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多形式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保证农村适龄女童入园。
(3)保障适龄女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加大对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家长保障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制定支持贫困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防止女童辍学制度。继续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确保贫困家庭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4)保障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大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加快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保障未升入高中的女童在就业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为残疾女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
(5)提高妇女接受高等教育水平。保障妇女平等接受高等教育,保持高等院校在校生中的男女比例均衡。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妇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落实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政策。
(6)加强妇女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为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在政府补贴的专项培训中,保证符合条件的妇女平等享有参加培训的权利。完善相关资助政策,为失业妇女、贫困妇女、残疾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造条件。
(7)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鼓励妇女接受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妇女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普及网络知识,提高妇女利用网络媒体接受远程教育的能力。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多样化教育模式,满足妇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继续扫除妇女文盲,巩固扫盲成果。
(三)妇女与经济。
1.主要目标。
(1)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妇女新增劳动力就业增加。
(2)城镇就业人员中妇女比例稳定在40%以上,失业人员中妇女比例降低到50%以下。
(3)创业人员中妇女比例不断提高。
(4)提高妇女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比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妇女比例不低于35%。
(5)男女非农就业率和男女收入差距缩小。
(6)保障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减少女职工职业病的发生。
(7)妇女贫困率明显降低,贫困妇女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策略措施。
(1)加大对妇女经济权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力度。把性别平等理念纳入经济分析和经济结构调整,制定和完善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障妇女平等获得资本、信贷、土地、技术、信息等权利。
(2)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禁止人力资源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行为,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种或岗位外拒绝录用妇女、提高妇女录用标准、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妇女结婚和生育的违法行为。
(3)全面落实男女同工同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确保在任何行业、职业中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的劳动者获取同等劳动报酬。
(4)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为妇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吸纳妇女就业。优化妇女就业结构,推动妇女在新兴产业和行业就业。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妇女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对困难妇女群体的就业援助,帮扶失业妇女、失地妇女就业和再就业。
(5)促进女大学生更加充分就业。完善女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实施岗位拓展、创业引领、就业服务与援助、就业见习与培训、基层服务项目等计划,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和服务,为女大学生正确择业、自主创业、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6)提高妇女就业层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初、中、高级技能劳动者妇女比例。完善妇女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妇女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妇女平等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依托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集聚和培养妇女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
(7)促进农村妇女持续增收。实施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等产业振兴规划,提高农村妇女从事高效特色农业的收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家庭工副业、乡村旅游等农村二三产业,创造适宜农村妇女就业的岗位,增加农村妇女非农收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减少制约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
制度障碍,引导和帮助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妇女工资性收入。
(8)依法维护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加强对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推进已建工会的企业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协议。加大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妇女健康的保护力度,将女职工劳动保护和防止职业病危害纳入劳动监察和劳动安全监督内容,严肃查处企业侵犯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案件,保障女职工劳动安全。
(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1.主要目标。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换届选举时,正式代表候选人中妇女比例不低于30%。各级人大妇女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各级政协妇女委员要占一定比例。
(2)公务员中的妇女比例逐步提高。
(3)市、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各至少配备1名女干部,并逐步增加。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要配备女干部。
(4)担任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的女干部要有一定数量。
(5)省、市党委、政府工作部门要有一半以上的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县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数量在2010年基础上有所增加;担任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正职的女干部要有一定数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民政、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领导班子要首先配备女干部。
(6)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比例,市不少于15%,县(市、区)不少于20%。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
(7)提高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妇女比例。
(8)村(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妇女成员。村(居)民委员会党支部成员中妇女比例和妇女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党支部书记比例提高。
(9)国有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中妇女比例逐步提高。职工代表大会中妇女比例逐步提高。
(10)各级妇女联合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等妇女组织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水平提高。
2.策略措施。
(1)保障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和管理的权利。制定和完善促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法规政策,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委员会委员、职工代表等妇女比例作出规定,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2)提高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能力。加强对妇女的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妇女参与民主管理。加强对女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女干部综合素质和决策管理水平。
(3)完善公务员招录制度。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加强对公务员录用各个环节的监管,保障妇女平等参加公务员考选。
(4)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力度。加强对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规划,明确各级领导班子配备女干部比例。注重从基层、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女干部。加大竞争性选拔女干部力度,将更多优秀女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
(5)促进妇女参与企事业管理。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方式,促使更多妇女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女代表比例与女职工比例相适应。
(6)推动妇女广泛参与基层民主管理。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加强对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指导,严格程序,确保村(居)民委员会中有妇女成员,保障妇女参与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宣传普及保障妇女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法律法规,加大培养农村优秀妇女人才工作力度,为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提供人才保障。
(7)拓宽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渠道。制定涉及公众利益和妇女利益的重大方针政策时,充分听取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形式多样的参政议政活动,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提供机会。
(8)发挥妇女组织参与决策和管理的作用。制定涉及妇女权益的法规政策时,充分听取妇联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妇女人才库建设,把妇女人才库作为培养选拔女干部的重要来源。有关部门和单位在选拔领导干部时,重视妇联组织、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推荐意见。
(五)妇女与社会保障。
1.主要目标。
(1)生育保险基本覆盖城乡企业,女职工生育保险享有率和城乡妇女生育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城乡妇女,城乡妇女医疗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3)城镇妇女失业保险参保率和失业保险待遇水平提高。
(4)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妇女覆盖率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妇女参保率大幅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提高。
(5)保障特困妇女依法享有社会救助。
(6)妇女家务劳动负担减轻,男女自我支配时间差距缩小。
2.策略措施。
(1)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为妇女普遍享有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提供保障。
(2)建立统筹城乡的生育保障制度。贯彻实施《山东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将各类企业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全省实现市级统筹和生育津贴社会化发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村妇女的生育保障水平。
(3)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城镇妇女医疗保险参保率和农村妇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提高制度保障能力。
(4)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妇女养老保障享有率。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目标。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妇女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建立
政府为城乡散居“三无”和低保家庭等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增强社区养老照护能力,以城乡社区为单位的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
(5)提高失业妇女基本保障水平。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农民工中妇女从业人员为重点,提高失业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加快推进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建立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失业保险工作机制。
(6)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发展社会救助事业。建立科学规范的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实现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妇女应保尽保。推行分类施保制度,对低保家庭中的残疾贫困妇女、单亲贫困妇女给予重点保障。多渠道发展社会救助事业,鼓励社会各类慈善基金组织建立专项救助基金,为特困妇女提供救助。完善扶持贫困妇女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
(7)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在社区优先发展方便家庭生活的公共服务。将发展家庭服务业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扶持发展各类便民服务站点,加快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倡导夫妻共同承担子女教育、家庭事务管理、家务劳动等家庭责任,减少妇女家务劳动时间。
(六)妇女与法律。
1.主要目标。
(1)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
(2)地方性法规体现男女平等原则。
(3)妇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增强。
(4)保护妇女人身权利。
(5)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6)保障妇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财产权益。
(7)保障农村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的权利和机会,保障农村妇女平等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
(8)保障妇女依法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2.策略措施。
(1)完善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地方性法规。针对妇女权益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保障妇女在政治、文化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人身、财产、婚姻家庭等权利。
(2)加强对地方性法规的性别平等审查。在制定地方性法规过程中,对违反性别平等原则的内容进行审查和清理。
(3)保障妇女的立法参与权利。拓展妇联组织和其他妇女组织参与立法的途径,引导和鼓励妇女参与立法,发表意见和建议。
(4)加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推动解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执行中的问题。
(5)宣传普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将维护妇女权益法律知识纳入全民普法规划,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制定妇女“六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妇女依法维权能力。
(6)加强对立法、司法、执法人员社会性别理论教育和培训。逐步推动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司法考试内容和立法、司法、执法部门常规培训,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和依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7)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妇女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强奸、拐卖妇女和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等犯罪行为,提高破案率。依法查处残害、遗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制止性骚扰。
(8)完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机制。贯彻执行《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决议》,建立多部门合作的预防、制止、救助一体化工作机制。推动实现家庭暴力报警服务全覆盖。在设区市救助站设立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庇护所,救助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自觉抵制家庭暴力的意识,提高妇女自我保护能力。
(9)维护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妇女财产权益。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继承等家庭财产案件中,体现男女平等。在离婚案件审理中,考虑婚姻关系续存期间妇女在照顾家庭上投入的劳动、妇女离婚后的生存发展以及抚养未成年子女的需要,实现公平补偿。
(10)保障农村妇女的经济收益权。完善和落实保障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对村规民约的监督管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备案审查和纠错制度,清理与法律法规冲突、损害妇女权益的村规民约。严肃查处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生产经营、宅基地分配、集体资产分配等合法权益的案件。
(11)保障妇女举报、控告、申诉等权利。司法机关及时受理侵害妇女权益案件的举报、控告、申诉。健全信访接待制度,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受理和查处侵害妇女权益的案件。完善符合妇女特点的刑事惩罚和教育措施。
(12)加强对妇女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建立完善基层妇女维权站(点)、妇女法律服务热线、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家庭暴力致伤鉴定中心等各类妇女法律救助和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为妇女提供公益性的法律援助和服务。为经济困难或因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救助的妇女提供司法救助。
(七)妇女与环境。
1.主要目标。
(1)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形成两性和谐的社会环境。
(2)性别平等原则在环境与发展、文化与传媒等公共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
(3)提高社会性别理论研究水平和高等学校女性学课程普及程度。
(4)完善传媒领域男女平等的监管机制。
(5)建立平等、文明、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6)降低环境污染对妇女健康的危害程度。
(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
(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城镇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9)倡导妇女参与节能减排,实践低碳生活。
(10)提高妇女应对气候变化和预防灾害的能力,满足妇女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灾中的特殊需求。
2.策略措施。
(1)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理论的深入研究,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各级干部的培训规划。广泛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创建两性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2)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规划。对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规划进行性别分析、评估,促进妇女参与有关规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
(3)加强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和高等院校女性学学科建设。建设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在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增加社会性别和妇女发展研究的相关项目和课题。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专业和社会性别学课程,培养女性学和社会性别研究专业人才。
(4)加强对媒体传播社会性别意识的引导与管理。制定和落实促进两性和谐发展的文化和传媒政策,正确反映两性的不同影响和需求。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传媒培训规划,提高媒体决策者、管理者及从业人员的社会性别意识。完善传媒监管机制,增加性别监测内容,禁止在媒体中出现贬抑、损害妇女人格等性别歧视现象。
(5)宣传妇女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领域充分展示妇女参与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大力宣传先进妇女典型,引导妇女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6)营造和谐家庭环境。开展以家庭美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倡树婚育文明,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7)减少环境污染对妇女的危害。完善环境监测和健康检查数据库,从性别视角分析评估饮用水、室内空气污染和生活、工业、农业等环境污染对妇女健康的危害,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善家庭能源结构。
(8)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集中供水系统建设,提高饮水工程和供水量标准。强化水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质监测、饮用水安全监管和社会化服务。
(9)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程度,推动城镇公共厕所厕位比例与妇女需求相适应。将改厕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对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鼓励和支持农民自觉改厕,改善农村妇女生活环境。在城镇场馆、商场等公共场所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妇女生理特点,确定合理的男女厕位比例。
(10)组织动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开展保护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妇女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能力,引导和组织妇女主动参与节能减排,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11)满足妇女应对气候变化和预防灾害的需求。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妇女应对气候变化和预防灾害的能力。加强对灾区妇女的生产自救和就业指导。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本规划。省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省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承担落实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
(二)制定地方妇女发展规划和部门实施方案。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将主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省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将实施规划纳入部门计划。
(三)优化规划实施的法规政策环境。完善促进妇女发展的法规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充分体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检查和司法保护,保障妇女合法权益。
(四)保障妇女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省及各级人民政府逐步加大妇女事业经费投入,将实施规划和妇联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
(五)实施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围绕解决妇女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妇女发展项目,为妇女办实事。
(六)建立健全实施规划工作机制。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将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健全报告制度。各有关部门每年向本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实施规划工作情况;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每年向上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报告实施规划工作情况。健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联络员会议,研究实施规划工作;每2-3年召开全省
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实施规划工作。健全监测评估制度。成立由各级统计部门牵头的监测组,负责实施规划情况的监测统计工作;成立由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的评估组,负责实施规划情况的检查评估工作。建立示范制度。通过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总结推广经验,推进规划实施。健全表彰激励制度。每5年由省委、省政府对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七)加大实施规划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规划内容,宣传实施规划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宣传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有利于妇女生存、保护、发展的社会氛围。
(八)加强实施规划的能力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研讨会等形式,有计划地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将实施规划所需业务知识纳入部门培训计划,对相关专业工作者进行培训。开展调查研究和妇女理论研究,掌握妇女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探索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规律,为制定法规、政策提供依据。
(九)鼓励妇女参与规划实施。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妇女的作用,听取妇女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妇女参与规划实施,在参与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五、监测评估
(一)监测评估是实施本规划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监测是指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妇女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发展目标进展情况和趋势变化。评估是指在监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衡量和判断规划策略措施和实施规划工作的效率、效果,预测规划目标和妇女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准确掌握妇女发展状况,制定促进妇女发展的法规、政策和措施,推动规划目标如期实现,为规划未来妇女发展奠定基础。
(二)省级规划和各地规划分别实施年度监测,2-3年进行中期监测评估,5年末进行终期监测评估。
(三)监测评估工作机构和职责。
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同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及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工作方案,审核监测评估报告等。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组和评估组。
监测组由各级统计部门负责,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规划监测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研究制定监测方案,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并提交年度监测报告等。
评估组由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有关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负责评估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制定评估方案,组织开展评估工作,撰写并提交评估报告等。
(四)监测评估工作步骤。
科学设计规划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确定监测指标和重点评估指标;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明确指标定义和判断标准等。
制定监测评估方案。明确监测评估的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监测评估的内容、标准、方法和要求。
开展监测评估并撰写报告。通过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收集数据,通过调查、检查等方法了解工作信息;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质量审核;及时分析数据和信息,全面、客观评价规划目标进展情况和实施工作成效;撰写监测报告和评估报告。
(五)监测评估工作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规划监测评估工作。各级监测评估领导小组切实履行职责,保证监测评估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监测评估结果,加强实施规划工作。
完善监测评估相关制度。健全性别统计制度,规范并完善分性别统计指标,纳入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建立并完善省、市两级妇女儿童发展状况监测数据库,规范各级数据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展示,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流、反馈和利用,逐步实现数据的资源共享。
实行监测评估工作报告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各级有关部门按要求向同级统计部门报送年度监测数据和部门评估报告;各级监测组向同级政府和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提交年度监测报告,各级评估组向同级政府和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向上一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对下一级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对实施规划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山东省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
前言
本规划所指儿童为出生至未满18周岁人口。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儿童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促进儿童发展,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1年,省政府颁布的《山东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儿童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措施。《儿童纲要》实施10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切实加强领导,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儿童发展。截止2010年年底,《儿童纲要》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儿童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城乡妇幼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儿童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保护儿童权益的立法和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儿童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保障儿童优先发展的社会意识明显增强,儿童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儿童纲要》的实施,对于促进儿童和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儿童发展和权利保护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儿童优先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儿童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儿童发展不均衡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儿童在健康、教育、社会保障、法律保护等领域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保护儿童合法权利,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仍然是“十二五”时期我省儿童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推动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儿童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先保护、平等发展、普惠福利为主线,保障儿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和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儿童优先原则。在制定法规政策和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
2.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处理与儿童相关事务,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
3.儿童平等发展原则。为儿童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4.儿童参与原则。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鼓励、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
二、总目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儿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儿童享有高质量的教育;建立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提升儿童福利水平;建立完善儿童法律保护体系,保障儿童合法权利;优化儿童发展社会环境,促进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权利的实现。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一)儿童与健康。
1.主要目标。
(1)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
(2)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和8‰以下。
(3)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多发性疾病、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增长和蔓延。
(4)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11种疫苗接种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达到90%以上。
(5)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控制在1‰以下。
(6)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
(7)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90%以上。
(8)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2%以下;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贫血患病率控制在5%以下;中小学生贫血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9)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
(10)减少儿童因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
(11)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和及格率达到90%以上。
(12)减少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发生。
(13)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
(14)禁止儿童吸烟、酗酒和吸毒。
(15)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2.策略措施。
(1)加大妇幼卫生工作保障力度。根据国家医改方案规定和现行政府卫生投入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和基层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儿童医疗保健机构建设,强化儿童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提高妇幼卫生保障水平。
(2)加强优生优育工作,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完善以三级防治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婚前医学检查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婚前医学检查率。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产前筛查率达到50%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均达到90%以上。建立残疾儿童早期治疗、早期康复的干预体系。
(3)降低5岁以下儿童主要疾病死亡率。大力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适宜技术,降低新生儿窒息、早产与低出生体重、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疾病死亡率。
(4)加强儿童保健管理和服务。为3岁以下儿童免费提供系统保健服务,为7岁以下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将流动儿童纳入流入地社区儿童保健管理体系。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
(5)预防、控制儿童疾病。扩大免疫规划范围,完善免疫服务形式,规范预防接种行为,加强冷链系统建设和维护,提高免疫服务质量。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普及儿童疾病预防基本知识,提高儿童疾病预防技能。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服务,并纳入儿童保健常规工作范畴。
(6)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开展科学育儿指导,倡导母乳喂养,严格执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推行爱婴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普及辅食添加相关知识,继续推行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扩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范围。宣传普及碘缺乏和碘过量知识,缺碘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
(7)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制定实施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伤害综合干预计划,建立完善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预防儿童伤害事故发生。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普遍开展灾害避险、交通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儿童自护、自救、防灾和逃生能力。建立健全学校和幼儿园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校园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减少各类灾害对儿童的影响,为受灾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生活、教育、心理康复等救助服务。
(8)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全面实施《国家中小学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实现学生健康体检网络化管理,确保中小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定期组织开展儿童体质监测。加强儿童膳食、用眼卫生和口腔卫生指导,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恒牙/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学校保证中小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学校、幼儿园体育活动设施和儿童体育俱乐部建设,新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兼顾儿童健身需求,为儿童参加体育锻炼创造条件。
(9)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儿童禁烟、禁毒、防病宣传教育。严禁向儿童出售烟酒,杜绝儿童吸烟、酗酒和吸毒等不良行为,严厉打击诱骗儿童吸毒的违法犯罪行为。
(10)提高儿童心理卫生服务质量。建立儿童心理健康公共服务网络,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设置儿童心理科(门诊),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加强儿童精神疾病预防与治疗,减少儿童精神疾病发生。
(11)提高儿童生殖健康服务质量。建立儿童生殖健康公共服务网络。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儿童掌握相关知识,形成正确观念,做出知情选择。
(12)加强儿童食品、用品等安全监管。提高儿童食品、药品、用品的质量安全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婴幼儿食品、药品安全监测、质量检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婴幼儿用品、玩具和游乐设施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认证,定期开展儿童食品、药品、用品、游乐设施质量安全检查。
(13)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控制和治理大气、水、固体废物、噪音等环境污染和工业、生活、农村面源污染,建立环境污染暴露监测网,确保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主要重金属(铅、镉)暴露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二)儿童与教育。
1.主要目标。
(1)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2)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经济发达地区达到85%以上。
(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初中学生毛入学率达到99%,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保障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4)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达到97%。
(5)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
(6)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率先在县(市、区)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在设区市域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7)提高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所有中小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
(8)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2.策略措施。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保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教育,并适度超前发展。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增加教育投入。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确保在2012年达到20%以上,并保持稳定增长
(2)促进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和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发展差距。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完善教师交流制度,缩小学校间办学条件、师资素质、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3)支持发展0-3岁儿童综合发展指导机构。发展公益性托儿所和以社区为依托的儿童早期发展指导场所,为0-3岁儿童家庭提供儿童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构建多种形式的残疾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网络。
(4)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在园幼儿分别达到总数的70%。每个县级政府至少建设一所达到省级标准的实验幼儿园;每个乡镇(街道)政府至少建设一所通过省级认定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建好用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兴办幼儿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残疾儿童免费学前教育,保障流动和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5)重视发展民族教育。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做好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强我省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6)保障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和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受为主,解决流动儿童的就学问题。在社区建立流动儿童就学登记制度,制定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办法,保证流动儿童享有与当地儿童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
(7)保障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落实孤儿、残疾儿童、贫困儿童就学资助政策,保障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扩大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规模,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消除制度障碍,为流浪儿童、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8)加强普通高中教育。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全省所有普通高中达到基本办学标准。鼓励普通高中增加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
(9)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到2015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59万人。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发展具有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的开放式基础实训基地。
(10)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制定实施《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条例》,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坚持德育为先,将德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问责制度。实施教育行政问责制度,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政绩“一票否决”的指标。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行动”,建立覆盖全省的社会实践基地。
(1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进修深造和评优奖励的依据,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水平。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以上。
(12)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改造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建成覆盖全省城乡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园区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管理现代化。
(13)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安全的友好型学校。保障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利。提供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学习、生活条件和服务设施,改善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和宿舍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儿童与福利。
1.主要目标。
(1)扩大儿童福利范围,推进由补缺型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福利转变。
(2)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为贫困、残疾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3)基本满足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公共服务需求。
(4)保障孤儿生活、教育、康复、医疗和适龄就业等基本需求,提高孤儿的家庭寄养率。
(5)提高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率。
(6)减少流浪儿童的数量和反复性流浪。
(7)增加孤残儿童养护、流浪儿童保护和残疾儿童康复专业服务机构数量。
(8)保障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服刑人员未满18周岁子女的生活、教育、医疗、适龄就业等权利。
2.策略措施。
(1)提高儿童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增加财政对儿童福利资金投入,实
现儿童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分类施保提高贫困家庭儿童的生活保障标准。
(2)健全儿童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扩大和提高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减轻患病儿童家庭医疗费用负担。
(3)加大儿童医疗救助力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贫困家庭儿童医疗救助水平。继续开展“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低保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手术”、“唇腭裂患儿重生行动”、“齐鲁福彩助残行动”等孤残儿童专项福利救助活动,开展儿童重大疾病救助试点,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
(4)扩大儿童福利范围。探索建立5岁以下贫困儿童和残疾儿童生活津贴制度,改善5岁以下贫困儿童和残疾儿童营养状况。
(5)提高孤儿福利水平。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自然增长机制,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对孤儿参加城镇儿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予以政府补贴。建立替代养护制度,完善福利保障措施,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父母是重度残疾的儿童提供生活、医疗、教育、就业等保障。
(6)完善孤儿养育模式。推行适合孤儿身心发育的养育模式,完善孤儿收养制度,规范家庭寄养,倡导社会助养。
(7)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建立0-6岁残疾儿童特别登记制度,对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需求给予政府补贴。建立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
(8)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建立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健全流浪儿童生活、教育、管理、返乡和安置保障制度。对流浪儿童开展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医疗卫生和技能培训。鼓励并支持社会慈善机构和志愿者保护和救助流浪儿童。
(9)建立和完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服务机制。建立16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保障流动儿童享有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建立发展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场所。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
(10)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每个设区市有一所孤残儿童医疗康复基地,每个县(市、区)单独或依托县
级社会福利中心建立一所儿童福利院,依托社区服务设施为特殊儿童提供服务保障。
(四)儿童与法律保护。
1.主要目标。
(1)完善和落实保护儿童的地方性法规。
(2)依法保障儿童获得出生登记和身份登记。
(3)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趋势,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合理。
(4)完善儿童监护制度,保障儿童获得有效监护。
(5)中小学生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6)预防和打击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禁止对儿童实施一切形式的暴力。
(7)保障儿童的合法财产权益。
(8)禁止使用童工(未满16周岁)。
(9)保障儿童依法获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10)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降低未成年人罪犯占刑事罪犯的比重。
(11)建立与完善适合儿童的司法体系。
2.策略措施。
(1)完善保护儿童的地方性法规。加强保障儿童权益的立法调研,制定和完善儿童福利、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地方性法规,依法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2)加强法制宣传和执法监督。加大保护儿童权益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保护儿童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继续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提高儿童的法律意识和
自我保护能力。定期开展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专项执法检查。
(3)落实儿童出生登记制度。完善出生登记相关制度和政策,简化、规范登记程序,确保出生儿童依法获得合法公民权利。
(4)消除对女童的歧视。建立有利于女童及其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实施“关爱女孩行动”,落实奖励生育女童家庭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村生育女童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加大对利用B超等进行非法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
(5)建立完善儿童监护、监督制度。加强保护儿童监护权的宣传,提高儿童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落实监护人资格撤销相关法律制度。逐步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以社区、学校等有关单位和人员监督为保障,以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
(6)保护儿童人身权利。依法严厉打击强奸、拐卖、绑架、虐待、遗弃等侵害儿童人身权利和胁迫、诱骗、利用儿童犯罪的刑事犯罪。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利用儿童进行乞讨、卖艺、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儿童免遭一切形式的性侵犯。妥善安置被解救儿童,为被解救儿童提供心理康复服务。
(7)加强对儿童财产权益的保护。依法保障儿童的财产收益权和获赠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一定权限内独立的财产支配权。
(8)建立健全监督和惩罚违法使用童工的监管机制。加强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违法使用童工的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对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9)完善儿童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加强基层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为儿童提供法律援助。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提供司法救助。
(10)教育挽救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处罚。重视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回访和教育,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和重新犯罪。
(11)加强对儿童的司法保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指定相应机构或指定专人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加强少年法庭或专门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合议庭建设,落实民事、刑事、行政统一的综合化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坚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原则,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完善司法分流措施,推行非审判处置方式。逐步实现犯罪前科有限消灭,保障解除羁押、服刑期
满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升学、就业中不受歧视。
(12)完善具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矫治制度。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早期介入、有效干预和行为矫治。加强对具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探索专门学校教育与行为矫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保障专门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权利。
(五)儿童与社会环境。
1.主要目标。
(1)营造尊重、爱护儿童的社会氛围,消除对儿童的歧视和伤害。
(2)提升儿童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提供健康向上的儿童文化产品。
(4)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手机、游戏、广告、图书和影视中不良信息的影响。
(5)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增加儿童图书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6)设区市和8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一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增加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
(7)保障儿童参与家庭生活和学校、社会事务的权利。
(8)保障儿童享有闲暇和娱乐的权利。
2.策略措施。
(1)营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儿童优先、儿童权利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儿童优先发展和保护儿童权利的意识,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制定实施《山东省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规划》,落实《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完善适应城乡、区域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形式多样的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咨询服务站,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建立家庭教育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指导服务机构准入制度,培养专兼职家庭教育工作者。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倡导平
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3)优化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各类媒体传播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信息,鼓励创作优秀儿童作品,宣传积极向上的儿童形象,丰富儿童精神生活。制定实施传播优秀儿童作品的鼓励政策。规范管理文化市场,打击非法出版物,减少色情、暴力等信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损害。
(4)规范与儿童相关的广告和活动。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母乳代用品广告宣传,规范儿童食品、营养品、保健品和烟酒广告的播出。禁止组织儿童参加商业性演出和活动。
(5)为儿童健康上网创造条件。采取有效防控和监管措施,强化网络监控平台建设,防止网络中不良信息对儿童的伤害。推广绿色上网软件,加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打击和治理。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消费者实名登记制,依法查处接纳儿童进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行为。加强对儿童上网的引导,防止儿童沉迷网络。
(6)加大对中小学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管控力度。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段设立治安岗亭,增设报警点,加大对重点地区、路段和易发案件部位的监控和巡逻密度。加强对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商业网点和经营场所的监管,校园周边禁设互联网上网服务、电子游戏、营业性歌舞娱乐等场所。
(7)加强儿童活动设施建设。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儿童课外、校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建设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加大扶持力度。规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儿童课外、校外活动设施和场所的管理,坚持公益性,提高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加强各类文化、科技、体育、图书等公益性场馆设施建设,并对儿童免费开放。
(8)强化街道、乡镇和社区对儿童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增加街道和乡镇综合服务机构承担儿童服务的功能,整合社区资源,创建以娱乐、教育、卫生保健、心理咨询、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儿童之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保护。
(9)优化儿童阅读环境。推广儿童图书分级阅读制,为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增加社区图书馆数量,公共图书馆设儿童阅览室或图书角,“农家书屋”配备一定数量的儿童图书。开展图书阅读活动,培养儿童阅读兴趣。
(10)保障儿童发表意见的权利。将儿童参与纳入儿童事务和儿童服务决策过程,决策有关儿童的重大事项吸收儿童代表参加,听取儿童意见。增加儿童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儿童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庭和社会事务。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省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本规划。省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省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承担落实规划中相应的目标任务。
(二)制定地方儿童发展规划和部门实施方案。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将主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省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将实施规划纳入部门计划。
(三)优化规划实施的法规政策环境。完善促进儿童发展的法规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充分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执法检查和司法保护,保障儿童合法权利。
(四)保障儿童事业发展的经费投入。省及各级人民政府逐步加大儿童事业经费投入,将实施规划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
(五)实施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围绕解决儿童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儿童发展项目,为儿童办实事。
(六)建立健全实施规划工作机制。建立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规划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将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健全报告制度。各有关部门每年向本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实施规划工作情况;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每年向上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报告实施规划工作情况。健全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联络员会议,汇报、研究实施规划工作;每2-3年召开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实施规划工作。健全监测评估制度。成立由各级统计部门牵头的监测组,负责实施规划情况的监测统计工作;成立由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的评估组,负责实施规划情况的检查评估工作。建立示范制度。通过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总结推广经验,推进规划实施。健全表彰激励制度。每5年由省委、省政府对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七)加大实施规划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儿童优先”原则,宣传规划内容,宣传实施规划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宣传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有利于儿童生存、保护、发展和参与的社会氛围。
(八)加强实施规划的能力建设。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研讨会等形式,有计划地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将实施规划所需业务知识纳入部门培训计划,对相关专业工作者进行培训。开展调查
研究和理论研究,掌握儿童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探索儿童发展和儿童工作规律,为制定法规、政策提供依据。
(九)鼓励儿童参与规划实施。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发挥儿童的作用,听取儿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儿童参与规划实施,在参与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五、监测评估
(一)监测评估是实施本规划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监测是指收集、整理、分析反映儿童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动态反映发展目标进展情况和趋势变化。评估是指在监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评价规划目标达标状况,衡量和判断规划策略措施和实施规划工作的效率、效果,预测规划目标和儿童发展趋势。通过监测评估,准确掌握儿童发展状况,制定促进儿童发展的法规、政策和措施,推动规划目标如期实现,为规划未来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二)省级规划和各地规划分别实施年度监测,2-3年进行中期监测评估,5年末进行终期监测评估。
(三)监测评估工作机构和职责。
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同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及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工作方案,审核监测评估报告等。监测评估领导小组下设监测组和评估组。
监测组由各级统计部门负责,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监测组负责规划监测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研究制定监测方案,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并提交年度监测报告等。
评估组由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承担规划目标任务的相关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负责评估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制定评估方案,组织开展评估工作,撰写并提交评估报告等。
(四)监测评估工作步骤。
科学设计发展规划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确定监测指标和重点评估指标;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明确指标定义和判断标准等。
制定监测评估方案。在方案中明确监测评估的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监测评估的内容、标准、方法和要求。
开展监测评估并撰写报告。通过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收集数据,通过调查、检查等方法了解工作信息;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质量审核;及时分析数据和信息,全面、客观评价规划目标进展情况和实施工作成效;撰写监测报告和评估报告。
(五)监测评估工作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规划监测评估工作。各级监测评估领导小组切实履行职责,保证监测评估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监测评估结果,加强实施规划工作。
完善监测评估相关制度。健全性别统计制度,规范并完善分性别统计指标,纳入常规统计和统计调查。建立并完善省、市两级妇女儿童发展状况监测数据库,规范各级数据信息的收集、发布和展示,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流、反馈和利用,逐步实现数据的资源共享。
实行监测评估工作报告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各级有关部门按要求向同级统计部门报送年度监测数据和部门评估报告;各级监测组向同级政府和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提交年度监测报告,各级评估组向同级政府和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向上一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对下一级规划的监测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对实施规划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主题词:妇女 儿童 发展 规划 通知
抄 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5月23日印发
第二篇: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我厅印发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文章类别:【卫生厅工作动态】发布时间:【2011-12-24】 12月23日,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印发《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取得成绩,明确了未来五年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具体指标和发展战略。《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中医药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初步形成了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规划》明确,我省未来5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全省建成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中医药队伍,造就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专家;建立起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长效机制;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学术水平;构建完善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药生产研发和用药安全保障体系;打造并形成山东中医药文化品牌,努力推进由中医药大省向强省转变,确保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规划》从中医药投入、区域规划、服务、人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具体指标与要求。到
2015年,政府中医药经常性投入进一步加大,年增长幅度应明显高于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达到4.78张,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4人,全省中医医院门急诊人次达到2000万以上,出院人数达到100万以上。中医药人员占全省卫生人员的比重达到18%,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占基层全科医师的比重达到20%,全省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的比重达到20%,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省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重达到30%。
《规划》提出了我省“十二五”期间中医药的发展战略,即突出一个核心,提升三种能力,打造一支队伍,营造一种氛围的中医药事业“1311发展战略”。突出一个核心,即全面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三种能力,即提升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打造一支队伍,即在全省打造一支继承创新、梯队合理、“山高峰多”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营造一个氛围,即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形成齐鲁中医药文化品牌。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攻坚时期。《规划》的印发对于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我省中医药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山东省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
山东省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山东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专利工作发展状况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全省专利工作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主线,以完善政策法规、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条件手段建设为重点,使专利宏观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专利创造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全面实现了山东省专利工作“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知识产权战略扎实推进。2005年,省政府颁布实施《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200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提出“实施知识产权带动战略”;2007年,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对深化《纲要》实施、完善配套政策提出具体要求。全省有8个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9个市做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规划和意见,省及各级政府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领导协调机制,制定推进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强化部门协作,出台配套政策,有力地保障了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专利创造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共申请国内专利29.3万件,获国内授权专利15.1万件,分别是“十五”的3.3倍和3.4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1万件、授权1.1万件,分别是“十五”的4.4倍和3.8倍。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662件,为“十五”的2.6倍。全省工矿企业共申请国内专利8.4万件,为“十五”的3.7倍。申请专利的企业由“十五”的1412家增加到3796家。国内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长幅度分别保持在23%和30%以上。累计和国内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次。
-----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成效明显。连续五年联合省直25个部门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公众知识产权认知度调查和大型企业知识产权巡礼活动。建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山东)培训中心,成立了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和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组织实施了“双百千万”人才培训工程。全省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00余个,受训人员达20万人次,组织各类大型广场宣传活动450余场次,参与公众达30万人次。全社会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氛围得到进一步强化。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省人大颁布《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各市各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出台配套政策,促进《条例》的贯彻实施。先后与部分省市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会商制度。建立了省专利行政执法总队,12个市成立了专利行政执法支队。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专项行动及“雷雨、天网”行动。建立了8个国家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开通“12330”举报投诉电话。全省累计受理专利纠纷案件705件,查处假冒专利718件,出动1.1万余人次,检查商业商场4150余次,检查商品近68.1万余件,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
-----专利管理与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专利管理体系得到强化,市、县管理机构职能不断加强,条件手段得到明显改善。省、市及半数以上的县(市、区)相继设立了专利发展专项资金,“十一五”期间,省、市、县三级用于专利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累计达到3.5亿元。积极构筑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网络,截至“十一五”末,我省已建成5个国家级专利信息数据库,2个省级专题数据库,在11个市建立了省专利信息服务分平台。建立4个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和1个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基地。拥有专利代理机构26家,拥有专利代理人资格的人员近500余人,其中,专利代理执业人员达到160余人。为进一步提升我省专利管理服务能力与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县域企业专利工作进一步夯实。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域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和《山东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组织实施县域、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截至“十一五”末,全省已拥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15个、园区7个、企事业单位46个,10个县(市、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有省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单位141个、园区20个,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901家。初步建立起以城市、园区、企事业单位为基本构成的层次鲜明、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体系。
(二)面临的形势
专利制度是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专利技术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全面实施专利制度日益成为国际间产业发展、市场布局的重要途径和工具,专利创造、保护和运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和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省依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加速推进区域带动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专利制定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为进一
步推动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和谐与率先发展,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我省专利工作目前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专利工作尚未完全融入我省经济发展主战场,专利同经济、科技、贸易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够突出;二是激励引导专利创造和运用的政策措施以及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三是市场主体专利创造和运用专利制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社会公众自主创新和专利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与提升。
面对新的形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全省专利工作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明确目标,聚集优势,突出特色,开拓创新,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专利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全省专利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任务,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积极营造有利于专利创造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专利运用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专利保护的法制环境,有利于专利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着力提升各级专利公共服务和宏观管理能力,着力提升市场主体运用专利制度和国际规则的能力,着力提升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全社会专利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专利创造体系;流转顺畅、运行高效的专利转化运用体系;法规健全、执法有力的专利保护体系;科学规范、运行协调的专利管理体系;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专利服务体系;全省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对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努力实现由专利大省向专利强省的跨越。
-----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专利意识。社会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提高;尊重和保护专利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全民知识产权素质进一步提升;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基本形成。到2015年,公众知识产权认知度较“十一五”末提高三至五个百分点。
-----进一步提高专利创造能力。全省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快速增长;职务发明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数量大幅增长;8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专利申请;在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到2015年,全省每万人拥有授权发明专利和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实现翻番。
-----进一步提升专利运用能力。专利技术实施渠道更加畅顺,产业化程度稳步提升;企业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企业对专利工作的资金投入明显增加,专利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培育100家左右专利创造能力优势企业和新增200家左右的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85%以上。
-----进一步改善专利保护状况。专利保护法规政策和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完备;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跨区域专利执法协作、执法保护信息公开交流等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专利行政执法的条件建设、队伍素质和办案效率明显提高;专利市场环境明显改善;企业专利维权、保护和应诉能力明显提高。
-----进一步壮大专利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利管理人才队伍;培育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熟悉国内外专利制度与规则的高级专利师资人才队伍;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专利代理、信息分析和咨询服务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专利意识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事业单位专利专业人才队伍。
-----进一步完善专利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权责一致、职责明确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到2015年,实现省、市、县(市、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职能明显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更加健全并充满活力;省级以上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区域性经济发展载体全部明确专利管理部门;教育、科研与生产一线的企事业单位设立专利管理与服务机构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三、“十二五”期间专利工作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不断提高专利宏观管理与创新能力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在总结《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年)》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的制定实施。已出台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市,要强化落实,完善政策措施,注重考核评估,确保实施效果;尚未制定战略或出台贯彻国家战略实施意见的市,“十二五”期间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推动战略实施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开展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支持制定实施企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强化部门合作,积极营造共同谋划、分工明确、合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工作氛围。建立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战略实施情况纳入对部门、市县(市、区)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定期分析评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
-----完善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配套政策。围绕国家、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山东省知识产权促进条例》提出的任务要求,研究制定以财税扶持、政府采购、重大项目论证、绩效评估、专利激励和机制建设为重点,产业、区域、科技、贸易与专利政策相衔接,有效推进战略实施并具有地方特色与特点的配套政策。制定出台《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强化部门沟通与协作,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的专利审查机制。
(二)加大培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创新载体专利创造能力
-----深化优势培育工程。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要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展优势区域专利创造能力培育,将两区逐步打造成专利产出密集区、技术转化集聚区和管理与保护的示范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科技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进行核心技术专利的培育。以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和省专利创造能力培育单位为重点,开展企事业单位专利综合运用能力培育。
-----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加强专利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适时调整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规范专利奖,逐步加大政府对专利奖的奖励力度。将专利授权量和每万人口拥有授权发明专利数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完善专利统计通报制度。
-----确保实现两个翻番。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特点,加强分类指导。经济薄弱地区,要以营造社会氛围和培育区域专利创造能力为重点;经济发达地区,要以提高核心技术专利创造能力和提升区域竞争力为重点。加大奖励和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全省专利拥有量快速增长,确保实现全省每万人拥有授权发明专利和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翻番的目标。
(三)强化执法体系机制建设,不断加大专利保护力度
-----加强专利执法体系建设。健全省、市、县三级专利行政执法体系,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积极推动赋予县级专利管理部门的专利行政执法权。加强区域间执法合作机制和部门间联合执法机制建设。密切专利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健全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案件移送制度。
-----积极开展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反复、群体、恶意专利侵权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集中查处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强化展会专利执法,完善展会专利监管机制。适时组织开展专利执法专项行动。在总结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执法长效机制。
-----建立专利涉外预警应对和维权援助机制。制订对外经贸、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有效应对的涉外专利处理机制,提高应对涉外纠纷的能力。建立专利重大涉外案件上报制度和专利维权援助机制,加强应对涉外专利纠纷尤其是重大专利案件的指导与援助,加大对中小企业涉外专利维权的服务力度。
(四)促进专利转化实施,努力提高专利产业化水平
-----实施专利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专利技术产业化激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各类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建成一批专利技术创业园和产业化基地,鼓励和扶持优秀园区、基地申报国家级专利产业化基地,支持中小企业申报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促进专利技术的转化与实施。-----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研究制定专利投融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专利技术实施及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引导外资、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资本运营;鼓励企业采取专利权入股、质押、信托、拍卖等多种形式募集发展基金。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和其它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
-----搭建并用好专利展示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各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的作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重点建设省市联动、覆盖全省、面向国内外的专利展示交易平台,推进专利交易信息集成和交易服务集成。加快资源整合,建设网上交易与现场交易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贸易市场,吸引国内外知识产权成果向我省转移。
(五)加强条件与手段建设,努力提高专利管理服务能力
-----完善专利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能;支持各市、县(市、区)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确保编制、人员、经费的三落实,并把知识产权管理触角逐步向乡镇、街、办延伸;鼓励支持各级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深化专利试点示范。继续实施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不断丰富试点示范工作内容,建立健全经验推广机制,逐步加大对试点示范单位和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申报国家各类专利试点与示范。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点和特色的专利试点、示范工作。
-----强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好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济南)服务中心,有力发挥其对我省及周边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加大投入,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全省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等特色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加强专利信息管理、检索、分析等人员的培养,提升专利信息的开发运用能力。
-----加强专利服务机构培育与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扶持专利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逐步建立专利服务机构诚信管理和资质评估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实行科学管理,适时开展评先创优活动,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六)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和素质
-----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建立并完善政府主导、媒体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加强对知识产权重大事件、典型案例的报道,保护和支持群众性的发明创造活动。
-----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培训。科学制定专利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培训基地、高等院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作用。完善有利于专利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制定完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的机制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将专利专业人才纳入职称评定范围。
-----推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机制,逐步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在全省建设一批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等学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鼓励高等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知识产权方面的必修课程、增设知识产权硕士点和博士点。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创办知识产权学院。
-----强化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国际机构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地区)政府及民间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选派知识产权专业与管理人员赴发达国家研修、考察学习了解世界知识产权发展动态,提升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把握与应用能力。在不同层面,积极开展不同受众、不同内容的知识产权学术交流和论坛。
(七)强化领导完善机制,确保专利工作规划有效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专利工作领导,建立完善领导协调机制,积极协调和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积极推动,逐步实现专利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专利行政管理与执行能力。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沟通协调,努力凝聚促进我省专利事业发展的合力。
-----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专利工作的投入,力争县级以上政府普遍设立专利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专利奖励制度,对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秀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以及在专利创造和运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建立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省知识产权局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实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统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专利工作,科学精心组织,定期开展规划实施状况评估。各市知识产权职能部门要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制定区域专利工作规划或贯彻落实本规划的方案、意见,努力形成全省上下共同实施规划,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局面。
2011-07-15
第四篇:山东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部门: 山东省政府
发布文号: 鲁政办发[2012]10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山东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我省药品安全水平,依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5号),制定本规划。
一、药品安全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经过5年努力,我省形成了较完备的药品生产供应体系,建立了药品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管体制和机制,药品质量明显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完成了《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
1.药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全省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显著提高,高风险医疗器械抽验合格率大幅提高,药品质量总体上保持较好水平,全省未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出台了《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和《山东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制定了《山东省药品安全重大事项(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山东省药品生产企业实施质量受权人制度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药品安全监管的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3.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全省市、县两级行政区全部设置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乡镇(街道)普遍推行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所(站),配备专兼职人员,实现了监管机构的全面覆盖。药品检验、审评认证等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4.监管水平明显提升。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申报数量、获批数量和药械不良反应监管工作稳居全国前列。《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得到有效实施。农村药品监管网和供应网覆盖率达到99%以上。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企业诚信体系尚不健全,弄虚作假、规避监管的情况屡有发生;不法分子制假售假和虚假夸大宣传还比较突出,并呈现出智能化 1
等新特点,药品安全风险仍然较大。同时,药品社会化监管大格局尚未形成,责任体系不健全,队伍建设和技术支撑体系与新任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标准体系不健全,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管能力仍相对滞后。“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但是药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加之人民群众对药品的安全性、可及性要求不断提高,药品安全监管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实施药品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工程和药品放心工程,不断提升监督管理水平和监督管理效能,全面提高药品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安全风险,促进医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全省医药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着力解决药品安全突出问题,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2.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规范药品安全执法。践行药品安全科学监管理念,完善监管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模式,改进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
3.坚持效能优先,合理布局。遵循药品监督管理规律,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监管需求与保障能力的关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解决监管能力建设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管效能。
4.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加大投入,形成监管合力。以强化基础为重点,倾向基层,重心下移,加强监管条件和监管能力建设,实现全省药品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
(三)总体目标。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监督管理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明显加强,用药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药品监督管理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全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规划指标。
1.全省药品生产企业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率达到100%,经营企业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率达到100%。基本药物抽验和电子监管覆盖率达到100%。
2.省级和口岸药品检验机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100%,市级药品检验机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90%。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达到97%以上。
3.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归口产品检验能力达到100%,医用电器设备通用安全性检验能力达到100%,省内生产医疗器械检验能力达到90%。
4.《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达标率100%。
三、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
(一)药品监管。
1.加强药品研究监管。推动医药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药物非临床、临床研究机构贯彻实施《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切实保证药品研究质量。建立glp实验室和gcp临床试验机构监督检查体系和全程监管机制,推行药品研制glp实验室和gcp临床试验机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制度,药品注册现场核查项目(药学、药理毒理和临床试验研究)覆盖率达到100%。加强药品再注册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山东省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医疗机构制剂标准。服务山东省国家新药研发大平台建设,鼓励研究创制新药,建立1类新药申报受理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2.加强药品生产监管。全面实施新版gmp,完善药品gmp认证检查体系,推动国际互认,全省在产药品全部达到新版gmp要求。加强药品生产监管制度建设,建立药品风险监管体系。推行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开展高风险药品再评价,建立药品淘汰退市机制和工作程序。加强药包材和药用辅料监管。加强特殊药品监督管理,实行实时监控,严防发生流弊案件。加强中药源头监管,推行中药材gap认证。
3.加强药品流通使用监管。全面实施新版gsp,完善药品经营许可认证制度。健全农村药品监管与供应网络。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强基层药品监管。规范中药材专业市场建设。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引导公众合理用药。实施《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及《山东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开展全省医疗机构药品质量规范化管理活动,规范药品使用行为。加强药品监督抽验工作。建立药品稽查管理机制、药品打假协作机制,重点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完善问题药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建立假劣药品预警制度。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完善监督监测网络,建立广告监管长效机制。
专栏1 药品安全保障工程
山东省中药材标准提高行动。《山东省中药材标准》修订品种148个,增订品种110个;《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品种369个,增订品种15个;《山东省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规范》编制标准2737个。
山东省新版药品gmp实施行动。完成全省380家药品生产企业新版gmp认证。开展gap认证,新培育1-2个山东道地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完成30个中药注射剂等高风险药品再评价。
山东省新版药品gsp实施行动。完成全省550家药品批发企业、220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7000家药品零售企业新版gsp认证。创建10个国家级和20个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
(二)医疗器械监管。
1.加强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省级医疗器械技术审评和专家咨询队伍体系,实施统一的技术审评规范,提高国家标准、行业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能力,加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基地建设,严格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研制过程核查,规范医疗器械注册审批行为。到“十二五”末,医疗器械产品国际标准采标率达到98%,注册产品100%执行国家标准、行业强制性标准。
2.全面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无菌医疗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及实施指南,建立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到“十二五”末,完成全省130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
3.建立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风险较高医疗器械品种管理,探索建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到“十二五”末,完成全省1.3万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检查。
(三)化妆品监管。建立化妆品监管体系,完善化妆品地方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建立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注册核查制度。实施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产品备案管理制度。健全化妆品行政许可审评和现场审查机制。全面实施《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完善化妆品监督抽验制度。推进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
秩序。到“十二五”末,化妆品生产企业批准(备案)产品监督抽验率达到95%以上,化妆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四)基本药物监管。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加强生产、配送、使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建立基本药物品种和生产配送企业档案,加强基本药物中标企业生产和配送监管,建立中标基本药物留样备案制度,配备符合gsp要求和药品留样条件的设施设备。加大基本药物监督抽验,实现全品种覆盖。加强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全面实现基本药物电子监管。
(五)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
1.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建立重点监测与哨点监测、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强化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评价研究与预警。实施《药物滥用监测管理办法》,建立敏感人群用药调查监测机制。
2.建立化妆品安全风险交流与监测评价体系。制定和实施安全风险交流与监测评价制度和工作规范,健全安全风险监测评价网络,开展重点监测和哨点监测,及时发布安全风险警示信息。
3.健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制度,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完善集指挥调度、预测预警、恢复重建、应急保障和监督管理于一体的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专栏2 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工程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率达到9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区县报告率达到70%,药物滥用监测戒毒机构报告率达到100%。全省建立180个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哨点。建立17个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点,34个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点。
完成应急平台和培训演练基地建设。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重大安全事故处置率达到100%。
(六)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科学配置药品检验资源,提升独立全项检验能力。加强对高科技造假、非法添加等药品检验方法研究。建设药品检验系统信息平台。完善药品审评认证体系建设。改革药品抽验工作机制,提高药品监督抽验覆盖率。建立和完善以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为龙头,区域重点药品检验所为骨干,县级药品检验所为基础的药品技术支撑体系。参与山东国家新药研发大平台建设,建立全省药品质量标准化研究中心和药品检验技术指导中心。
2.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医疗器械检测能力建设,拓展检验项目和检验范围,提高医疗器械生物学安全评价、电气安全和电磁兼容的检测能力。完善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抽验和评价性抽验工作机制。加强医疗器械审评认证体系建设。
3.建立化妆品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以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为依托,建设化妆品国家区域检验检测中心。以市、县级药品检验所为依托,拓展化妆品检验检测能力。
专栏3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完成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建设任务,重点建设生物制品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药物安全评价实验室、化妆品实验室。加大检验仪器设备投入,配置生物制品、化妆品专用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提升检验能力。省级和口岸药品检验机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100%,市级药品检验机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90%,县级药品检验机构具备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能力。加大医疗器械监测设备投入,重点建设生物学安全评价实验室、医用电器检测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在用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改造麻醉和呼吸器械检测实验室、牙科器械检
测实验室、医院硬件设备检测实验室、无源植入器械检测实验室、眼科光学检测实验室和诊断治疗用辐射器械检测实验室。
(七)加强监管基础建设。
1.加强药品监管行政执法基础设施建设。本着统一规划、先急后缓、分步建设的原则,加大行政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力度,到“十二五”末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满足行政监管执法工作需要。
2.加强药品技术监督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履行化妆品技术监督职能的要求,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全面提升全省药品技术监督机构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3.改善药品监管执法条件。按照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标准和新版药典的规定,配备、更新办公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满足监管执法和检验检测工作需要。
专栏4 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工程
完成12个市级、93个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业务用房改建、新建项目。完成15个市药品检验所实验室改建、新建项目。
完成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药品审评认证中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中标基本药物留样备案库建设。
完成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实验室二期扩建工程。
完成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实验室建设。
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更新办公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设备。
(八)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建设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数字监管工程。完善药品监督管理业务、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三大应用系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药品检验检测、应急预警平台和网络信息安全三大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完善省级药品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全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数据库,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到“十二五”末,建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数据中心,完善应急预警平台体系建设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成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和完善行政审批、药品电子监管、药品生产企业非现场监管、化妆品监管、电子监察、药械安全监测和药物滥用监测、审评认证管理信息和药品抽验管理等业务系统。建设和完善省、市级药品检验所硬件基础平台、网络安全平台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设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药品监督管理队伍,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实施药品监督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突出加强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教育。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在职教育等形式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发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食品药品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执业药师管理,完善执业药师管理制度,实施执业药师服务规范,发挥执业药师指导临床和公众合理用药的作用。
专栏5 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工程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队伍药学、医学、法学及相关专业人员和本科以上人数均达到70%以上。
实施科学监管双百人才培训工程,培训500名行政监管执法人才和500名技术监督人才。实施首席专家培养工程,培养1-2名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培养50名专业技术骨干,培养100名科学监管青年英才。
实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程。
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为依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
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实训设备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和专业体系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准确把握工作定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制度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创新和完善监管机制,探索建立分级管理体制下的监督管理工作模式,妥善处理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逐步建立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强化监管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建立健全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各级政府要定期分析评价本地药品安全状况,制订监管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完善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考核,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监管链。企业要强化自律意识和守责意识,完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诚信度,积极履行和承担药品安全责任。
(三)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审批方式,规范审批程序,推进政务公开。建立药品监管重大决策听证、论证制度,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监管效能。强化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四)落实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在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药品安全规划项目所需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药品行政执法和技术监督能力,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保证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五)形成社会合力。强化部门协作,发挥医药行业协会、药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社会监督员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利用社会检验资源,提升药品技术监督能力。加强药品法律法规宣传和科普教育,及时发布安全信息,引导合理用药,提升公众满意度。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信息收集渠道,加大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六)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逐项分解,并组织实施。加强督促检查,适时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提出规划调整意见,保证本规划实施到位。
第五篇: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工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主要发展目标
(一)煤炭生产。“十二五”末,全国煤炭生产能力41 亿吨/年,煤炭产量控制在39 亿吨左右。
(二)煤矿建设。“十二五”期间新开工建设规模7.4 亿吨/年,建成投产规模7.5 亿吨/年。
(三)企业发展。“十二五”末,形成10 个亿吨级、10 个5000 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
(四)技术进步。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
(五)安全生产。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10 年分别下降12.5%和1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
二、生产开发布局
全国煤炭开发总体布局总要求是“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即:东部(含东北)控制开发强度,维持现有供应能力。中部放缓开发增速,保障稳定供应。西部开发潜力大,提高供应能力,增加调出量。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全国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4000 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 万吨/年以上。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有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加快陕北、黄陇、神东、蒙东、宁东、新疆煤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晋北、晋中、晋东、云贵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大型矿区。
(三)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提升小煤矿办矿水平。晋陕蒙宁甘新重点建设300 万吨/年及以上煤矿。停止新建30 万吨/年以下的高瓦斯矿井、45 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项目。
(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坚持安全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五)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促进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在内蒙古、陕西、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地选择煤种适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重点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升级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应用。
(六)推进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重点建设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建成寺河、潘河、成庄、潘庄、赵庄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宁、郑庄、柿庄南等重点项目,配套建设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基地的集输管网。
(七)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区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结合新农村规划建设,做好村庄搬迁。
(八)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应用、重大成套装备研制,提高煤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煤矿技术装备水平。
(九)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建立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煤炭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煤炭物流效率,降低煤炭物流成本。加快建立全国煤炭应急储备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多元发展、互利共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境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深入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拓展煤炭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