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经验材料(修改稿)
着眼统筹发展
坚持“五化”同步 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
中共三原县委(2013年5月)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城乡一体发展为总揽,按照‚城市理念、农村特色‛的思路,坚持地域相近、规模适度、资源整合的原则,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中心村,率先规划建成了郑家镇王家社区、丈八寺镇苏柳社区、土桥镇镇头社区等一批规模较大、标准较高、功能相对完善的农村新型社区。同时,围绕‚安定和谐、安居乐业‛总体目标,坚持把高标准建设与高水平服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不断探索‚寓管理于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的社区工作新路子,持续提升了社区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了农村新型社区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一、城镇化规划,点线连面建设新型社区。一是依托城镇先行规划。对毗邻城镇、公路沿线的中心村,按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与镇区对接,公共服务设施与镇区功能互补,产业发展与镇域经济融合,社会管理参照城镇机制设计,人居环境与城镇同抓‛的思路规划设计,使农村新型社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城镇融合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加快建设。采取‚逐户协商、统一标准、签订协议、住户平摊费用‛的办法有效整合土地资源,采取‚沿街地段竞价获得、其他地段抓阄分配‛的办法合理分配空间资源,采取‚整合重点
品安全、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社会管理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充分预测评估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风险,提前采取措施,从源头上有效防范、控制和降低了稳定风险。
三、网格化管理,优化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一是拓宽网格覆盖。将社区按街面、房屋等划分为不同的管理网络,每15-20户设立一名中心联系户,实行分区域、分层次、分责任管理。按照人口管理、房屋租赁、特殊人群稳控、治安防控等由热心居民成立管理监管小组,建立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信息基础平台,实行入户访查、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了‚实名、实情、实时、实数‛和全员、分类、高效管理目标,形成了‚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的服务管理格局。二是配强服务力量。整合综治、维稳、信访、司法、公安、民政、财政、社保、土地、计生、合疗等力量,在各镇成立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配备了1名正科级兼职中心主任和1名副科级专职副主任,实行‚一个目标统领社区、一个场所集体办公、一个口子受理问题‛的‚大综治‛工作模式。目前全县共建成14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165个村级便民服务室、7个社区便民服务室,受理事项8796件,办结8557件,办结率为97.3%。建立镇、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4个;以村两委会班子为依托,建立行政村人民调解委员会187个;建立交通事故纠纷、医患纠纷专业性调委会2个,共聘用人民调解员719名,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三是前置服务关口。全面推行‚3+2+X‛群众工作法,委派专门工作人员多方搜集整理各类信息,及时向社区居民发布,畅通民意表达反馈渠道,了解
息‚高速路‛已全面升级,为民服务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三是搭建平安建设平台。结合新农村建设,开辟‚农村法治文化一条街‛、法制宣传广场等,在‚农家书屋‛设置法律图书角,通过喷绘、书法、漫画、标语等形式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先后印制了20余万份《平安创建知识问答》、《警民连心卡》、《平安家庭建设责任书》和《平安建设服务回执卡》等资料,由政法干警上门入户发放宣讲,使社区居民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提高平安建设水平。
五、人性化服务,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一是健全机制,开展一线服务。建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到位、生活保障发放到位、就业创业帮扶到位、困难问题关爱到位‛的‚四到位‛服务管理机制,在社区成立‚居民事务代办站‛,全面推行错时坐班制,结合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坚持在一线化解矛盾纠纷,重点解决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全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医疗、教育、信息等服务。二是延伸触角,推行微笑服务。实施‚爱心妈妈‛工程,动员组织60名义务‚爱心妈妈‛组成专题服务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微笑进社区、进居民家庭,结对子、关联式给予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关怀帮助,通过建立‚爱心联系卡‛、安装‚爱心电话‛、配置‚爱心电脑‛等途径,先后发放爱心书包1000个、读书3000余本、手机200部、电脑50台,确保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三是增进民利,打造清廉服务。坚持开展‚百名政法干警进百村访千户送平安‛活动,积极实施干警‚八到村八到户〃守护平安‛工程,走基层、访民情,
第二篇:社区党建创新经验材料
推进“四心工程”,开展“四项行动”
不断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社区位于**区汉口路中断,辖区面积24万平方米,由**集团、钢窗厂、电焊条厂家属院及三英花园等12个自然院组成,共有楼栋108栋、5932户、15969人,自管党员227人。
2011年9月,***社区党委按照区委“四位一体、两级网格”的社区体制创新要求,立足辖区实际,主动适应社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切实加强了社区党委“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功能,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群众满意社区。
一、严格落实区委总体部署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设臵。根据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将***社区党总支升格为社区党委,由办事处选派一名副主任担任社区党委书记,设副书记2人、委员4人,增强了社区党委的领导力量,提升了决策能力和水平。同时,为便于开展工作,社区党委以楼院、片区为单位成立了7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进一步建立完善了两级网格管理的社区党组织网络。二是全面运行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党建工作制度,统筹协调站、居、办之间的关系和各项工作。每周定期召开社区工作联席会,共同研究和落实阶段性工作;每月召开社区党委会,及时收集、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每季度召开社区居民群众代表会,广泛听取社区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深入推进社区民主建设;每季召开“大社区党委”会议,协调开展公益共建活动。同时建立“四报告一评议制度”和“党员活动日”制度,进一步统一社区工作者的思想认知,强化服务宗旨和意识,社区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和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
二、推进“四心工程”,开展“四项行动”,以品牌示范和典型带动推动社区工作全面发展。
1、“暖心”工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暖人心
社区党员**是全国知名的“爱国拥军模范”、“十大杰出母亲”,她情系军营、爱兵拥军的事迹早已是家喻户晓。2003**退休回到社区,在社区党组织的支持下带动社区党员成立了拥军服务队。多年来,她们扶助社区军烈属解决生活困难、为复转军人提供就业信息、为有需要的战士及军属做心理疏导,为辖区征兵工作做各项宣传,并逐步将服务内容扩大到优属优抚、扶贫济困、敬老助残、助学、义诊、帮助就业和家电维修、管道疏通、理发修鞋等多项便民服务项目,党员、群众志愿者增加至300余人。为更好地服务居民,吸纳更多的志愿者,社区将“拥军服务队”更名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日常服务的基础上,每月固定活动日,组织开展集中服务、义务奉献活动。迄今先后组织活动116次,帮助孤老病残群众326人,到辖区益康养老院看望老人,与他们谈心,理发、体检40余人次。他们的无私善举深深温暖着每一位居民的心,党员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
2、“聚心”工程——党员两级网格作用聚人心
为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群众中的先进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便于党组织开展工作、组织活动、服务居民,社区党委提出“支部建在片区、党小组设在楼院”的理念,按照党员分布情况,在全辖区建立了7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并由居民片区长、楼栋长中的党员任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形成了党委领导下各支部、党小组分片管理的网格化管理网络。为发挥各级党员在网格中的作用,党委提出“十五字”工作标准,要求党员在楼栋工作中“亮形象、明职责、学理论、献爱心、展风采”,党小组长担当网格第一责任人,格内党员积极协调处理网格内的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治安隐患排查、服务居民、组织文化生活等工作,使社区党员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作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祥和院的老党员李枫多方联络、积极协调、牵头成立业主委员会,为本院居民解决暖气安装问题。成立“社区秋实合唱团”,组织退休老同志唱红歌,丰富小区文化生活,并多次参加市、区演出,取得优异成绩。辖区党员吴秀梅,组织居民开展“十点拍手操”活动等等,辖区党员马丹荷组织成立“手工编织小组”、尚秀英组织了“老年舞蹈队”、李素芹、李新民担任居民调解员有效调处邻里纠纷、李振华担任网吧监督员关爱儿童远离网吧健康成长。
3、“赢心”工程——“大党委”会商共建赢人心 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辖区资源共建共享,热点难点问题共商共办,共同推进社区建设,服务辖区党员群众。特别是将辖区**集团宏瑞物业公司党委书记王建洲纳入大党委成员,副总经理及物业站站长为兼职委员,建立起“党员教育联抓、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社区治安联防、贫困对象联帮、文明社区联建”的“六联”党建工作机制,发挥了良好作用,收到了实际效果。特别是在今年的楼院整治工作中,积极发辉“大党委”作用,办事处、社区与**物业公司共商共办,对辖区01街坊、18号街坊、吉祥院、祥和院等院落进行综合整治,硬化路面6283平方米,绿化2459平方米、粉刷墙体4600平方米、种植牡丹600颗,新配备健身器材6件,制作文化板面20余块,使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居民群众交口称赞。日常工作中,社区与物业公司相互配合,及时有效为居民解决各类问题,使社区环境卫生、安全保卫、基础设施维修等工作井然有序,深深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4、“得心”工程——“三人行调委会”主动服务得民心
为做好民调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社区创新工作思路,制定了“三人行”调解机制,成立了由居委会成员、楼栋党员、社区老法官(老民警、老律师)组成的“三人行调委会”,使调解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做到有理有据、公平公正。同时,要求调委会变过去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每天保证两个小时在院内巡视走访,对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做到提前了解、及时介入、有效处理、妥善解决。居委会主任朱莉莉、社区退休党员李素琴、李新民等经常与居民沟通谈心,对各种矛盾纠纷总是发现及时、处理得当,今年以来为居民调解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事件,为和谐小区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在他们的协助配合下,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深得民心。
5、在推进“四心工程”的同时,社区党委以优化管理、提升服务做为社区改革创新工作建设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开展了便民利民“四项行动”:一是开展以健康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行动”。举办“社区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站义诊”、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卡”,小区宣传栏开设“健康生活小贴示”、“冬季采暖温馨电话提示”等活动,为辖区居民健康生活提供各项帮助。二是开展共建平安家园的“蓝盾行动”。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平安建设工作,提高居民治安防范意识,社区综治办加大平安建设宣传力度,同时加强治安巡防工作,针对居民前期反映的治安、物业等问题,社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加强门卫、安装技防、增加治安巡查密度,抽派精干巡防人员加强夜间巡逻,巡防时间延长至凌晨5点,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安全感,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大力开展敬老爱老,帮老助老的“霞光行动”。为帮助辖区孤残老人,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社区大力开展了敬老爱老,帮老助老的“霞光行动”。社区人员入户了解辖区困难老人的基本情况,对困难老人不但在生活上加以帮助和关心,还在心理上给予关怀和疏导,陪伴老人谈心,对辖区90岁以上老人和孤寡老人开展每周一次电话问候,每月一次上门看望、每季一次健康检查,每年过好一个生日等“四个一”服务,社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党的基层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四是继续开展关爱儿童的“春雨行动”。在社区“四点半学校”的基础上,开办“红领巾故事会”、“儿童才艺PK赛”、“亲子运动会”、“环保我先行DIY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进一步利用社区大课堂,举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另外,将“春雨行动”和“霞光行动”相结合,使孩子们主动上门为辖区老人服务,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仅使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好评,深受辖区居民的好评。
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创新以来,***社区各项工作得到全面推进,工作效能明显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社区与群众关系更加密切,初步实现了“管理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区更和谐”,今后工作将继续扎实工作,提升服务,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工作姿态,全力打造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宜居社区,以实际行动向区委、区政府和辖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2年3月16日
第三篇:如何创新社区管理
如何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运用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社区管理与服务模式,深入思考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积极推进构建和谐社区的新实践
以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为目标,突出“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服务居民”的原则,以科学发展理念打破社区管理的旧观念、旧模式,不断探索旧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取得了创建和谐社区的显著成效。
(一)发展社区经济,实现富民强街工程新突破。积极抓住全区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寻找发展突破口,积极接受辐射,盘活现有资产,大力发展社区经济。
(二)优化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和谐的新气象。组建社区保洁队伍,结合“环境整治年”,大力开展“社区是我家,环境美好靠大家”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进行环境大清整,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和谐氛围。建立健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环卫管理,落实责任,定期巡查,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彻底改变社区环境卫生面貌。
(三)扩展社区服务,搭建人际和谐的新平台。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分类救助为基础,以专项救助相配套,以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对困难家庭的救助率达到100%。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就业机制,落实就业服务政策,拓宽就业渠道,通过提供就业咨询、再就业培训、就业岗位信息服务等措施,使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充分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建立政府资助为主,社会广泛参与为辅的帮扶机制,积极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确保残疾人在教育、医疗、康复、就业及社会参与方面与健康人享有同等的权利,使残疾人受益率达到100%。完善居务公开、社区民主评议制度,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
(四)强化社区平安稳定,打造秩序和谐新面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深化防控体系建设,细化巡控力量布局,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社区增配辅警,完善装备,强化管理;安装电子眼和防盗门,有效预防和减少盗窃案件的发生。健全和完善社区志愿者—治安组长—居委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坚持每月两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把各类矛盾解决在社区,化解在萌芽。建立社区信访联络员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反映合理诉求,及时有效地化解不稳定因素,社区居民治安满意度和安全感满意度达到100%。
(五)丰富社区文体活动,营造文化和谐新局面。健全完善社区文体队伍和文体设施,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文化信息服务站点设置率100%,为满足社区居民的网络需要,提供健康的电子信息网络服务。开展红歌大家唱,军民联欢会,社区居民艺术节和居民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强社区党建,构建党群和谐的新格局。坚持以服务为导向,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开展组织生活进家庭等活动,做到政治上从严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了解下岗、失业党员的生活情况、再就业意向,组织开展“送知识、送培训、送岗位”的活动,管活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册、联系单,对流出党员实行 “契约管理”。开展“党员责任区”、“建和谐社区、展党员风采”,“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等主题实践活动。发挥党员在倡导文明新风中的带头作用,引领群众倡导科学精神,反对封建愚昧,倡导文明新风。以“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为主题,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入户随访”活动。变上访为下访,变管理为服务,发挥党员纽带的作用,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人际和谐。
二、打造高水平的和谐社区
实现社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是一项重要内容。构建和谐社区必须要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创建平安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满足社区需求为目的,把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按照市、区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到2011年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依法治街全面推进,居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社会就业和再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低保人口应保尽保,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社区文化品位明显提高,道德风尚更加良好,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社区建设走在全区前列;社区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安秩序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社区市容环境明显改善,管理体系日臻完善;进一步形成居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一)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机关选派能力强、素质高的年轻干部到社区居委会兼职,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发挥各自特长,开创社区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加强居住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确保和谐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二)以平安创建为基础,倡导良好的社区精神。一要提高居民素质。以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团结、崇尚文明新风为目的,积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科普教育,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二要深入挖掘社区的特色,把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等因素融为一体,拓展社区文化的内涵,举办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要整治社区环境。从解决社区脏、乱、差问题入手,加大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搞好社区的绿化和美化,加强社区日常保洁管理,提升社区环境优美工程,并以点带面,用两年的时间,逐步实现社区环境“绿、亮、净、美、优”的目标。四要深化社区创建。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区治安管理,积极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体、治安委员会为依托、治安队为骨干,志愿者义务巡逻队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重点抓好出租房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积极争创“平安社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抵制歪理邪说。要努力及时化解各种邻里纠纷矛盾。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合理解决利益诉求,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兴办各类服务行业。大力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点。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健、计划生育、老幼托管、扶残助残、娱乐健身以及政策、法律、科技等多方面的服务。二是优化社区服务结构,健全服务功能。适应居民的不同需求,设立多层面的服务内容。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发居民生活服务、社区保安保洁等社区就业岗位,千方百计解决下岗职工就业困难。强化技能培训,搞好就业服务,努力为社区居民再就业提供方便。
(四)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一是要理顺政府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多指导、多协调、多服务,要按照“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的要求,保证社区有人力、财力完成各项协办事宜,切实减轻社区负担。社区居委会要积极探索集中精力做好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新路子。二是要培育社区自治意识,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实行居民事务公开,进一步落实社区的自治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和监督社区事务的积极性。三是提高社区干部素质和能力水平。社区干部要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探索社区自治工作的新机制、新办法。
(五)以满足社区需求为目的,加快社区资源共享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发展”原则,强化社区单位和居民的共建共享意识,以共同目标和共同需求为纽带,充分挖掘、整合、开发、利用、激活社区的各类资源,实现服务资源共享、服务设施同建、服务项目联办、服务活动合搞,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
张兵 2011年10月28日
第四篇:看守所管理创新经验
创新机制
强化管理 推动看守所工作再上新台阶
红兴隆农垦看守所
红兴隆农垦看守所占地3万平方米,今年在押人员月均在120人左右。看守所现有监管人员34人,其中正式干警18人。2011年4月,红兴隆农垦看守所被省公安厅评为“省级监所管理机制创新示范单位”。我所以确保监所安全为核心,以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为重点,以方便办案单位、律师和在押人员家属为切入点,在坚持依法、文明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公安部监所管理机制创新的要求,全面落实管理机制创新,推动看守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创新安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在押人员安全风险及医疗风险等级评估和分类管理机制。组织各岗位民警及时、全面收集在押人员涉嫌犯罪、心理、身体健康和羁押期间现实表现等信息,建立健全管教民警每日、分管所领导每周、看守所每半月进行在押人员动态分析研判制度,逐人评估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实行“红、黄、蓝”分类管理,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制定监室病患“四色”管理制度。狱医根据在押人员健康状况和患病的不同程度,对其诊疗情况进行及时定级,风险等级由“红色”、“橙色”、“绿色”到“白色”依次递减,分别以相应4种不同颜色彩纸作为他们医疗档案的首页进行区别标识,并分别对病犯采取“关切”、“关注”、“关照”、“关心”措施。4个等级实施流动管理,病情好转到一定程度可归到下一等级进行管理,病患情况加剧则必须及时提高管控等级,并有针对性采取相关诊疗措施。
二是建立在押人员心理干预机制。定期组织对在押人员进行心理测评,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在押人员制定专门心理辅导计划。组织民警参加心理辅导培训,把心理干预融入日常管理。通过大走访、及时谈话、了解同监室人员等途径,全方位了解在押人员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诱因等,认真分析其犯罪动机和心理成因,找出犯罪的“心理病根”所在,启发其做人良知,鼓励其自尊、自信。今年,通过心理干预有3名在押人员主动交代了罪行。我们按照先治“心病”,后矫行为的方法,切实关注在押人员的心理需求,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在押人员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监规、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增强自律意识。
三是设置监控室警情提示牌。对重点监管对象、危重病犯、新入所人员、管教留言、领导指示等内容进行留言提示,增强监控巡视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创新人权保障机制
一是规范在押人员权利义务告知制度。认真落实在押人员权利义务“双告知”制度,在押人员入所时和入所后24小时内谈话时,两次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实现途径和应当遵守的管理规定,并发给《告知书》。在收押室和过渡监室确保每名在押人员都了解依法 享有的权利和维权方法。几年来,我所未出现一例因告知不到位而引发的事件。
二是规范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制度。按照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根据省厅推行的在押人员一日生活管理标准,科学安排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内容,保证每日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坚决取消整日坐板、反省制度,增加教育、学习、娱乐等活动时间。播放背景音乐,舒缓在押人员精神压力,缓解对立情绪。
三是规范在押人员诉讼权利保障机制。健全对在押人员提出聘请律师、上诉、申诉、控告、举报、投诉等情况登记、处置制度。对在押人员提出聘请律师、上诉的材料,在24小时内转递有关办案机关。对在押人员的申诉、控告、举报、投诉的问题,按照规定进行转递或者调查,并向在押人员反馈转递情况或者调查结果。
四是健全在押人员医疗卫生保障机制。完善“所院协作”机制,与红兴隆中心医院建立长期畅通就诊“绿色通道”,做到有病早治,重病快治。健全体检登记、健康档案、日常巡诊、重病会诊、医务日志、家属告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今年以来,我所共医治在押人员5人,支出医疗费3万元,医治率达到100%。
三、创新深挖犯罪机制
为一进步深化监管是侦查继续的理念,发挥监管场所“违法犯罪信息库”的阵地优势、资源优势、时限优势和成本优势,体现看守所在打击犯罪,惩治犯罪中不可乎视的作用,看守所与红兴隆公安局刑侦大队长期建立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刑侦和看守所互相配 合、互相协作,及时深挖余罪,有效打击刑事犯罪分子。在《刑事案件审讯协作机制》试行阶段,红兴隆农垦看守所与刑侦部门紧密合作,积极利用监内耳目等配侦手段协助刑侦部门破获系列盗窃案20起,深挖犯罪工作初显成效。
四、创新服务诉讼机制
一是公布联络电话。今年,我所向办案单位、律师和在押人员家属公布一部联络电话,方便联系和咨询。
二是推行提讯、提审、会见预约制度。我们创新了预约服务措施,律师在正常工作日根据需要可以提前预约会见时间,办案民警在周末可以预约提讯,方便了律师和办案民警的工作需要。
三是完善服务标准和服务设施。我所完善了服务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内务管理井然有序,推行看守所民警执法执勤用语;今年投入近2万元,配备了桌椅、纸笔、茶水、纸杯以及其他相应的服务设施,并在每个提审室安装电脑,打印机,方便各办案单位提讯工作。
五、创新教育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分类教育。我们根据发生事故的风险程度、遵守监内秩序的现实表现等因素,将在押人员分为4个类别,对不同类别在押人员,在管教民警谈话教育的基础上,渐次增加分管所长、所长、分管局长谈话教育。
二是强化分层次教育。对罪行较轻、认罪悔罪、自觉遵守监内秩序的在押人员,由管教民警正常开展谈话教育;对可能判处10 年徒刑以上刑罚,或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或2次以上违反管理规定的在押人员,在管教民警谈话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分管所长参与谈话教育;对可能判处“三大刑”,或事故风险较大,或屡次违反管理规定教育不改的在押人员,在管教民警、分管所长谈话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所长参与谈话教育;对可能判处死刑,或有牢头狱霸等苗头、严重威胁监所安全的,以及职务犯罪的在押人员,在所领导和民警谈话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分管局长谈话教育。分类分级教育制度,形成了多角度、多层次、递进增强式的谈话教育机制,提高了教育转化效果。
三是强化监室教育。我们完善了过渡监室、严管监室、未成年人监室、女性在押人员监室、普通监室、留所服刑罪犯监室教育机制,强化个别教育和感化措施,推行分管局长、所长、分管所长、管教员分级分类谈话教育制度,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提升获取违法犯罪线索成效。
四是强化重大节日教育。在加强日常谈话教育的同时,我们建立了重大节日期间谈话慰问制度。每逢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期间,所长、管教员就加大谈话慰问力度,分管局长则深入监区对在押人员进行走访慰问。真情的祝福,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声声的问候,有效稳定了在押人员的思想情绪,从而拉进了民警与在押人员之间的距离,为看守所的管理教育工作,维护重大节日期间的监所安全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以成都为例
内容提要: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应该如何管理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居住形态集中化、社区结构异质化、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表现出利益诉求增多、民生诉求凸显、民主诉求增强等特点,这就要求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成都以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构建促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型;以村级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创新带动新型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水平提升;以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推动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为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镜鉴。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体制;创新;成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统筹城乡进程的深入推进,一个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形成并已初具规模。从全国范围内看,四川、河南、山东、湖北、江西等地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很好地推动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但随之而来的是新型农村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统筹城乡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现有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需求,这就要求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以适应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需要。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及治理新需求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定论。综合来看,我们可以把新型农村社区理解为:在农村地域内,通过村庄合并、征地拆迁、产业带动、旧村完善、服务共享等方式形成的以村民集中居住为主要特征,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和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居住形态集中化。新型农村社区一般都突破了传统建制村的行政区划,以农民的集中居住为主要特征,人口绝对数量大幅增加。新型居住形态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利益联系方式,必然要求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的转型与重构。如农民集中居住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劳动生产半径增大,生活、居住成本增加,就业、就学、医疗、社保等方面的问题都要求在新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框架中加以解决。
2.社区结构异质化。由单一的自然村构成的行政村(社区),血缘关系和人口结构较为简单,村(社区)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均质化程度较高。而新型农村社区打破了传统以户籍和行政村为基础的居住方式,其居(村)民可能来自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村落,人口结构的异质性明显增强。加之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阶层日益多样化。比如,大量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村)民不再仅仅依靠农业谋生,而是更多的转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工作,产生了如企业主、土地流转业主、进城务工者等多样化人群。双重职业和身份的居(村)民开始增多,使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村)民身份出现了复杂化特征。新型农村社区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社区结构的异质化特征尤为明显。
3.治理主体多元化。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失去土地的居(村)民、土地流转业主,来农村养老定居的城市居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等新型主体,已经成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他们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必然会对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形成了社区(村)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共治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新格局。多元化治理主体的出现与合作共治已经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及其治理的显著特征。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新需求
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形态,其社会环境与社会管理主客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传统农村独门独院和自给自足生活环境及其治理结构相比有根本的变化,形成了多样化的治理新需求,迫切要求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1.利益诉求增多。新型农村社区利益格局复杂化,利益纠纷增多,涉及征地拆迁、土地流转、居(村)民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维护、社区服务、物业管理、治安调解等事务明显增多,土地利益、发展利益、社会保障等诉求明显增强,社区管理面临新挑战,亟须新型农村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2.民生诉求凸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型农村社区的民生问题仍然突出。其中有三个问题较为典型。一是就业问题凸显。农民集中居住以后,有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有的农民转入了第二和第三产业工作,但由于他们一般缺乏现代化的劳动技能,往往会出现就业困难、“坐吃山空”的现象。居(村)民没有稳定的就业就不可能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长久和谐与稳定。二是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如居(村)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居(村)民的就医、养老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三是文化民生诉求激增。农民集中居住以后,随着身份的转换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村)民的文化需求大量增加。只有通过丰富的文化生活,才能使居(村)民各得其所,精神富足。
3.民主诉求增强。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居(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利益关联度的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居(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民主法治意识增强,民主诉求也较传统行政村和城市社区更为凸显。正所谓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民主的诉求。由于涉及居(村)民的利益问题多,他们要求参与社区治理的愿望和要求也日趋强烈,希望作为“社区人”更多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这必然对传统社区管理体制提出新的要求。
以上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和治理新需求,是统筹城乡进程和乡村社会变迁的必然产物,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这既为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和动力,也对新形势下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提高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出了紧迫任务和严峻挑战。
二、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成都实践”
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随着“三个集中”[1]、“六个一体化”[2]和农村“四大基础工程”[3]等统筹城乡发展重大举措的深入推进,尤其是2007年《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技术导则》的出台,大量打破原有社区建制的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始出现,农村集中居住人口已经过半。居住形态的改变呼唤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成都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构建了农村社会管理新格局,维护了农村转型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新时期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一)以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构建促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型
农民集中居住以后,居(村)民之间的融合问题变得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多元化,矛盾纠纷增多,只有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内生机制,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制度创新便是这一治理需求的回应和供给。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制度创新肇始于2008年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从2008年开始,成都先后出台了《关于构建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制度,村民议事会普遍建立,初步形成了新型村级治理机制的制度体系,构建了“党组织领导下,村民(代表)会议或议事会决策,村(居)委会执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格局。这一格局中最为亮点的就是村(居)民议事会的制度创新。村(居)民议事会基于村(居)民(代表)会议的授权范围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一方面作为村民(代表)会议的常设议事决策机构弥补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村民(代表)会议“虚置”的不足;另一方面使村(社)委会的职责得到规范和限制,拓宽了村(居)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渠道,有效保证村(居)民民主权利的有效施行,同时为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提供了制度平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另外,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中,这一制度又有了新的演进。农民集中居住以后,以前的小组管理单元变成了楼栋,新型村(居)民之间的利益矛盾问题增多,如何更好地融入楼栋管理,维护村(居)民权益,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面临的紧迫课题。由此,成都尝试在一些新型农村社区(多个村(居)民聚居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立跨村的联合议事会(新型农村社区议事会)、农民集中居住区与多个村的联合协商议事机制,对新型农村社区内涉及多个村村(居)民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民主决策和管理。这样就有效克服了原单个村民议事会在新型社区治理中的不足,很好地满足了新型农村社区的治理新需求,使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化解。这是村(居)民议事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二)以村级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创新促新型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水平提升
2008年11月,成都市《关于深化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成都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创新的全面启动。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分类供给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统筹统建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4]其中,分类供给机制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对应的供给主体做了具体划分,形成了社区(村)级公共服务多元主体的供给模式,厘清了政府、市场和社区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的相互关系,实现了三者之间有效的衔接与互动。经费保障机制规定,从2008年起由市县(区)两级财政每年向全市范围内的建制村和涉农社区提供不低于20万元(2011年调整为25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实现了地方为基层服务、财力向基层倾斜和社区(村)“有钱办事”的目标,提升了农村社区(村)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统筹统建机制统一了规划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布局,推动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的统筹建设,实现了公共资源的有效整合。民主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为谁而治理、由谁来治理、怎样治理的问题,构建了新型村级治理体系,提升了基层民主治理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形成了优秀人才向村(社区)流动的体制机制,增强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竞争力和工作能力,提升了基层工作的执行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曾把这一制度创新体系概括为“村级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相互促进的成都模式”。[5]民主和民生在这一制度创新中实现了有效的互动和相互促进。
(三)以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促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参与型”社区管理和“多元治理”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的社会管理应以培养公民参与和志愿精神,保障和促进公民社会向独立、自主、自治的方向发展为落脚点。近年来,成都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的过程中,把培育和规范社区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突破口,有效发挥了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的桥梁作用。从制度层面来看,2009年底《成都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制度的开启,2011年《关于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意见》的出台,又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化。其中,关于成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园,大力推进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加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扶持,深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等举措为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从实践层面来看,成都近年来大力发展社工队伍、志愿者队伍及行业协会、业主委员会等公民社会团体,壮大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为村(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和公共服务。如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成都市田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的成立,很好地落实了“共建共享共治”的原则,激发了社会的内生力量。2012年6月29日,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成都市公益组织服务园的成立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标志着成都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很多人要问,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动力在哪里呢?成都的实践充分证明,党和政府的推动是社会组织发展和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动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资金及其制度安排是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保障和动力源泉。另一方面,社会自身的生长也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壮大提供了内生驱动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激活,社会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大大改变了以往党委和政府包揽一切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了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很多新的社区管理问题在社会的有效“协同”中得以迎刃而解。
三、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思考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善治”的组织架构“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6]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其实质就是要进一步厘清社区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中的关系,构建起多样化社区组织的“善治”架构:即社区党组织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领导核心,集体经济组织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和参与主体,社区自治组织则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主体,社会组织是新型社区管理的重要“协同”力量。因此,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首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社区党组织建设,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的社会整合能力;改进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领导方式;合理界定社区党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责权限,切实发挥“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其次要切实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壮大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经济基础。再次要准确定位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避免社区居委会因疲于应付“政务”而无暇做好本职工作,有效克服和解决不断给社区提要求、压任务的问题,实现居(村)民的事,居(村)民自己说了算。最后,要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社会服务和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只有实现社区(村)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转换与有效运行。
(二)厘清和健全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的内部结构和配套制度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衔接政府与居(村)民的纽带和桥梁,是居(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强化新型农村社区自治功能是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一是要厘清社区居(村)民自治的内在结构。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社区议事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借鉴于成都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居(村)民议事会和居(村)民委员会要准确定位、各行其权,形成社区治理合力。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是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成员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实现社区依法民主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居民议事会是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的社区自治事务的常设议事决策监督机构。居(村)民委员会是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执行机构,执行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以及居民议事会在授权范围内的决议,向居(村)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居(村)民议事会负责,接受其监督。二是要健全社区居(村)民自治的配套制度。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居(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成都完善城市居民自治机制试点方案,2010)。健全居(村)民会议(或居(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居民议事监督制度、议事规则、社区事务听证制度,规范社区民主决策程序,提高民主决策水平;健全社区工作规范,完善居(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会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社区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健全民意表达机制,推行民情信箱、民情热线、民情日记、民情联络员、民情恳谈会等工作方法,建立定期走访联系群众制度、居(村)民委员会成员包片联户制度,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完善居(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居(村)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制度等。
(三)培育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及管理体制
“社会组织是农村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之一,其发展状况直接反映农村社会管理主体的社会化程度。”[7]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社会组织的壮大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新型农村社区管理创新的重要标志,它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激发社会的内生力量,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公共服务供给和矛盾纠纷化解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因此,在加强和创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和规范公益性、社会服务型等社会组织,并完善其参与社区管理的体制机制。一是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对公益性、服务性的社区民间组织和群众组织,放松准入条件,建立行业协会成立听证制度,打破传统的“单向申报审批式”的登记管理模式,探索民间组织管理“以民管民”新格局。二是要大力培育社区志愿者组织。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站,通过政策的引导,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志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为志愿者搭建爱心平台的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需求的志愿服务。三是要创新社会组织管理的体制机制。降低门槛,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出台政策,扶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监管,规范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畅通渠道,强化农村社会组织的“协同”功能。
(四)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当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发展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点。”“但是,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在现实运行中面临诸多问题或困境。”[8]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新型农村社区民生问题凸显的重要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变机制。公共服务的内涵,一方面是大家集体享用,共同享受的服务,另一方面是大家集体参与来提供的服务。因此,要构建多样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引入民间力量和多样化的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实现公共服务的分类供给和多元供给。新型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有的政府可以购买,有的政府可以参与,有的服务项目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比如民营,承包等方式,而这就需要靠新的机制来运作,制定新的规则,构建新的体制。首先,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理念,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组织者、召集者和指导者作用。其次,要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主体。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能把大量的社会资源排斥在外,政府绝不仅仅是公共服务的单一提供者,要利用多样化的社会力量,利用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这样才能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最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不一定要生产,要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鼓励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资助、购买的方式参与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可以多采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等方式,让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进来。只有这样才能搞活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提升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果。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可以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全覆盖,让所有居民享受同质化的公共服务,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